心理专业论文范文

2023-04-04

心理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将被赋予特殊的使命,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但会对自身发展造成影响,也势必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幼儿教育,影响到社会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而相较其他大学生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不容忽视,而且迫在眉睫。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同与其他专业学生,主要与专业的特殊性有较大关系。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具有种类繁多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技能,除了基础课程学习以外,还要接受多种不同领域课程,在掌握足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琴棋书画上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种类过多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男女比例失衡,男生在学前教育专业往往会承受许多的非议,各种闲言碎语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再次,学生处于青春期,内心敏感而脆弱,许多情绪容易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学生缺少清晰地自我认知。最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担心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后,承受着低薪资却要面对家长和学校的高期望,导致学生在就业后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影响。

二、学前教育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片面并缺乏系统性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全体在校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并最终促使学生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完善其人格,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受到传统心理学的影响,许多师范院校虽然建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也配备了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仍然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有心理问题或行为障碍的学生群体上,教育过程多以“干预学生消极行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首要任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问题再解决,缺乏预防意识。由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复杂性,有各种理论课程、技能训练,要求学生说拉弹唱跳、画画手工样样精通,时间紧任务重,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时短缺,不能按计划安排和进行,难以连贯系统地实施。

(二)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里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體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而目前师范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以讲授为主,互动体验、行为训练较少,枯燥的理论往往只能让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浅尝辄止,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育成效甚微。

(三)内容简单缺乏针对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突出的心理症状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如受男女生性别差异影响,女生强迫症状明显,而男生人际敏感症状高于常模,如何与众多女生交往常使他们陷入困境,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无法顾及专业差异、性别差异,一概而论,内容简单,多以入学适应、异性相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亘古不变的几个板块进行,缺乏针对性。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进策略

(一)调节学生心理状态

不同的专业学生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往往产生不同的看法。许多学生或许因为考试失利等状况产生消极影响,有的学生却对此毫无影响。出现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主要原因是来源于看待事情的情绪。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涉及到的情绪原因较多,所涉及学习面较为广泛,在此过程中若遇到不利的情况则会导致心态崩溃。因此,如何调节学生心理状况成为专业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用平常心对待事情的成与败;通过理性的分析,寻找事情诱发的主要原因,并利用正确的心态解决问题,避免自己下次在相同的事情上出现同样的错误。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将消极的事件运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便会有效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二)拓展多样化的心理课程

组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有效解决心理咨询和指导过程中的耗时耗力。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心理辅导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体现出心理学的服务宗旨。营造适合的情境,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创办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举办生动有趣的活动,取得良好的活动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包容的良好品格,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心理辅助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积极心态。

(三)增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支持系统是个体形成积极心理的保障,优化配置、整合各项资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促成其完美人格的形成。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单靠学校心理教师和辅导员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培养高素质的、身心健康的幼教人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积极的支持,使其成长为更好的、更完善的自我。

国家和社会应该逐步增加学前教育经费投入;规范学前教育专业入学、入职标准;平衡男女生性别比例;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弘扬优秀幼儿教师精神等。营造肯定的、积极的社会环境,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然的、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四、结语

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开展期间,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渗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和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教育,使学生充分感受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讲座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幼儿教育专家的情怀;通过切身的幼儿园体验提升自身的专业情感,对幼儿教育行业产生高度认可,充满对未来的工作向往和期待。

参考文献

[1]杨志平,彭华军.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兰国帅,程晋宽,虞永平.21世纪以来国际学前教育研究:发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2017(04):125-135.

[3]兰国帅,程晋宽,虞永平.21世纪以来国际学前教育研究:发展与趋[J].教育研究,2017(04):125-135.

心理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心理危机预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分析心理委员制度现实意义,了解心理委员制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制度在选拔、培训、管理考评、职能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析心理委员制度优化策略。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心理委员;制度;优化机制

一、心理委员制度概述

200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的意见》,依据文件精神,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为满足复杂形势下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咨询需求,解开不少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误区,解决学校心理咨询无法面面俱到等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2004年天津大学首先设立心理委员制度,随后这一制度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

心理委员制度是指“在学校班级内专门设立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班委成员的制度”[1]。具体来说,就是以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基础,成立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心理委员队伍,即在班级中任命心理委员,专门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心理委员制度已成为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心理咨询以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三大载体,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互助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建立心理委员制度的现实价值

(一)心理委员制度可以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的一个重要抓手。《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2021〕10号)中明确提出: “高校要健全完善‘学校—院系—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依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党团骨干、学生寝室室长等群体,重点关注学生是否遭遇重大变故、重大挫折及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2]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形成“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四级心理预警防控体系,心理委员能够及时发现危机个案,关注重点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灵活性与时效性。

(二)心理委员制度可以弥补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的配备不足,改善心理咨询工作的结构

教育部文件中明确规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配备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2],但大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缺少专职心理教师的问题,所以建立心理委员制度,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可以有效弥补心理咨询教师人数不足的问题。通过建设和培养心理委员队伍,形成“心理委员—辅导员(班主任)—心理中心”体系,使心理咨询工作结构更加立体化,更有利于开展各类心理健康工作。

(三)心理委员制度可以拓宽学生寻求帮助的途径,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需求

相较于心理老师,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于把心中的问题与困惑向同伴倾诉,心理委员对班级学生的帮扶具有内在优势。首先,心理委员来源于学生,能够及时了帮助。其次,共同的生活经历和相似的情感体验,使心理委员和同学之间更易接纳彼此,产生情感共鸣。再次,心理委员开展心理辅导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在任何场所、任意时间进行沟通。最后,经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委员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人际交往、情绪问题等可以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

(四)心理委员制度能够提高学生自我成长的能力,发挥助人、自助的作用

高职院校通过规范有效的程序和选拔标准选拔一批得力的学生作为班级心理委员,他们在参与心理工作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学习心理辅导知识和技能,是促使学生自我觉察、自我认知。心理帮扶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不断充实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在自我成长的同时,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三、高职心理委员制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目前积极推行并不断完善心理委员制度,在班委成员中设立心理委员,并定期进行培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已有一定成效,然而现阶段该制度在选拔、培训、管理、考评和职能发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拔机制不够规范

许多高职院校在心理委员选拔机制方面还存在缺陷。在选拔制度方面,缺乏相应的选拔标准来实现心理委员队伍的专业化,没有明确心理委员的选拔要求、选拔过程及选拔特点等。在选拔方式上,主要有自荐、直接任命或班内民主选举,这种方式选出的心理委员很难认定学生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能否胜任心理委员岗位。此外,一些高职院校班级的心理委员由班长或团支书兼任,这易造成职能混淆,不利于心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选拔人员的条件上,因为心理委员岗位的特殊性,对候选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可现实情况是有一些心理委员本身就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很難胜任心理委员的岗位。

(二)培训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设置了班级心理委员,但心理委员培训机制并不健全,培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主要表现在:培训形式上过于单一,主要是学校心理老师的报告讲座或知识讲授;培训时间短、效果差,由中心老师开展的团体辅导较少;缺乏案例分析、技能提升、工作坊等形式丰富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上,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和心理委员职责的培训,轻专业技能的培训,存在培训内容重复、理论较多、实践操作及心理伦理培训欠缺等问题。培训组织上,缺乏系统性,随意性较多,部分院校重视低年级心理委员培训,忽略了高年级心理委员培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特质的心理委员开展的培训工作较少。

(三)管理和考评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高职院校是三年学制,而且大三学生一年基本在校外实习,很大一部分院校在管理上更倾向于重视大一年级心理委员而轻视大二、大三心理委员,造成心理委员管理上表现出间断性强、持续性弱的特点。再加上心理委员分属不同院系,各院系间对心理委员的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够统一和完善,心理委员的工作不能得到院系的支持和关注,影响了工作热情。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委员考核机制,制定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心理委员职能发挥不够充分

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认为心理委员是挂职干部,不管是院系还是学生,都存在对心理委员岗位职能认识不够、对心理委员的认可度较低的情况,这也导致心理委员缺乏主动服务意识。部分心理委员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开展活动方式单一;部分心理委员角色定位不清、职责不明,不知如何开展工作;一些心理委员除了参加过心理委员培训,基本处于归隐状态。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心理委员职能的充分发挥,使心理委员制度难以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四、心理委员制度优化策略

(一)规范心理委员选拔机制

1.完善心理委员选拔制度

鉴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相应的选拔制度来实现心理委员队伍的专业化这一问题,有必要确立和完善心理委员选拔制度,明确心理委员的选拔标准、选拔时机、选拔过程、人数设置与任用期限等形成专门的制度体系。比如,在选拔时机的选择上,一般在新生入校一月之后,这时学生生活、学习有所适应;在人数设置方面,明确规定60人以下的班级设立一男一女两名心理委员[3]。

2.规范心理委员选拔程序

心理委员选拔方式不同于其他班干部,需要学校制定统一的选拔办法,由各院系进行专门选拔,再由学校培训上岗。首先,院系负责人要高度重视选拔工作,在选拔之前应该介绍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等,让学生充分了解之后再竞选。然后,心理委员选拔过程应严格遵循自愿报名、综合考察、培训上岗的程序。认为自己有能力且可以胜任心理委员岗位的学生都可向辅导员或班主任报名。在综合考查阶段,班主任或辅导员按照标准,可通过笔试、面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心理委员的胜任力特质进行考核,确保心理委员的个人素质与岗位需求高度匹配。心理中心对选任的心理委员开展培训,合格者持证上岗,不合格者加强培训或淘汰。通过一系列规范程序选拔心理委员,就是对选拔出的心理委员及心理委员职位的肯定,从而减少中途脱落和消极怠工的可能性,便于心理委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3.明确心理委员选拔标准

心理委员的选拔需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突显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素质。一些学者对心理委员胜任力特质进行了研究。易思佳在心理委员胜任力模型的研究中,提出组织能力、自我认知、工作动机、团队合作、性格特质、工作态度与专业知识七个胜任力因子[4]。宋传颖等指出心理辅导员的胜任力结构包括工作素养、个性特质、自我成长[5]。一般认为,乐群性、稳定性、较强的观察力、沟通能力和组織能力、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助人特质、责任意识、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等可作为心理委员选拔的参考标准。各高职院校也可以编制适合本校心理委员胜任力特质问卷以及选拔标准作为指导文件。

(二)健全心理委员培训机制

1.拓宽心理委员培训形式

传统心理委员培训形式单一,仅限于学校心理老师的报告讲座或知识讲授,虽然有其重要作用,但难以达到效果。所以应拓宽培训形式,创新多元培训方式,如案例教学、团体辅导、情景剧、电影赏析、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可以激发心理委员学习的热情,在有限时间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实战能力。比如,设置案例场景,让心理委员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当事人的情绪状态;在特殊案例中,如何明晰职责边界,注重伦理守则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应以小班化、精细化培训为主。

此外,在互联网+教学的背景下,慕课(MOOC)、微课等新型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依托互联网使学习更加便捷,更易实现,同时网络课程教学单元模块化的特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依托全国高校心理委员研究协作组而建立的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通过心理委员的角色与定位、心理委员的会谈技巧等14个专题的心理委员培训,开展全国高校心理委员MOOC认证,进一步拓宽心理委员培训的途径。

2.丰富心理委员培训内容

心理委员岗位的特殊性和工作的专业性,对心理委员培训内容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认知、伦理道德等方面。专业知识主要涉及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咨询理论、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症状及鉴别方法、常用心理测试工具的使用等;工作技能主要有心理咨询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术、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团体心理辅导技术;职责认知主要是使心理委员明确工作职责、清晰角色定位;职业道德主要有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态度和价值观,尤其是保密原则。培训内容还应该提高针对性,全面回应学生的心理新需求,把学生传统需要如学习压力、人际困惑、情绪问题等和新型需要如性心理困惑、网络心理等结合起来。

3.优化心理委员培训组织

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应该具有连续性、系统化、专业化特色。高、低年级的心理委员应该要注重连续性,班级心理委员一旦被选定,就要积极主动地参加一系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勤。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委员,培训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如大一以入学适应性教育、学习心理、自我认知、恋爱心理、学业规划等方面的培训为主;大二以人际关系处理、情绪控制、人格完善等培训为主;大三重点开展就业、创业心理培训等。培训期间,分层组织,严格考勤,规范考试,最终总成绩由考勤、调查报告、结业考试三部分构成,颁发结业证书,全方位提高每一位心理委员的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

(三)完善管理和考评体系建设

1.规范心理委员的管理

有必要将心理委员的管理科学规范化。组织管理方面,心理委员一旦确立,任期直至毕业,原则上不轻易更换,否则会影响到心理工作的整体运行,包括心理培训的连续性被中断、同学间已建立的良好信任遭到破坏等。工作归属上,心理委员属于班干部成员,但因其岗位具有特殊性,应由心理中心和院系班级共同管理。心理中心负责业务管理和培训指导,辅导员(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

2.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对心理委员的考核应从多方面进行。从心理委员参加培训情况、班级心理活动开展情况和日常心理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加强考核,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多重考核模式。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工作考核方案,将客观心理工作完成指标与心理委员的自评,班级学生对其心理工作的评价以及辅导员、心理中心的评价结合起来。

(四)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心理委员职能

在充分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的基础上,还要创建高职院校心理委员队伍的激励机制,通过良好的激励策略,发挥心理委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进行表彰奖励,可以通过颁发“优秀心理委员”荣誉称号、班干部加分中设置较高分数、发放奖学金、荣誉证书等方式,激发其對心理委员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防止出现懈怠心理,促进心理委员队伍充分发挥岗位职能。同时,鼓励心理委员参评由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究协作组举办的“全国百佳心理委员”评选活动,形成部门级、校级、国家级三个不同等级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詹启生.心理委员工作手册[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http://m.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2107/t20210720_545789.html.

[3]陀柠瑜.班级心理委员系统构建的实践探究:以武汉音乐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143-144.

[4]易思佳.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模型构建与问卷编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5]宋传颖,秦启文.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员胜任力的结构探索及问卷编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94-100.

编辑 薛直艳

心理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初中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发、主动地对初中知识展开研究。学生在主动思考和钻研初中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发掘初中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感受到初中知识的实用性,在生活中也能自主运用初中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思维和学习能力也能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促使初中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应用方法

引言

在教学中有效渗透积极心理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还要善于开展各种探索活动,通过探索活动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畏困难的乐观品质。学生在初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如何让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挑战心理,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初中学习中包含了许多自然与生活方面的知识,教师在开展探索活动时,就可以以各种自然和生活为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探索活动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关注育人层面

积极心理学能够让学生形成正向的发展,激发人性的优点,以此来避免出现心理问题。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也应当关注积极心理学所发挥的正面效应,利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人的心情比较好,同时做事效率明显提高。而當人处于愤怒、难过等情绪状态时,做事效率明显下降,鉴于此,学校应当构建积极的文化环境氛围,激发学生优秀的一面,使其能时常处于积极乐观情绪之中,让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体验。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另外,在班级管理方面也可以借助积极心理学,通过积极心理学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得到更加充足的成长空间,拥有发展的机会,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初中生心理比较敏感、脆弱,他们有时会不喜欢与同学交往,存在人际交往障碍,甚至会出现不良情绪。教师可通过积极心理学激励学生,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心态,改变以往不愿与他人交往交流的状态。要激发学生内在的承受力与自信心,运用发展的眼光欣赏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与独特性,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自我约束能力。班主任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对班级制度制定、班级发展前景发挥自己的力量,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帮助学生获得归属感与存在感,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群策群力制定班规,能很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与他们相处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期盼与爱。以前,我所教的班级有个孩子,他什么事情都不愿意积极参与,内向孤僻,由他负责看管的盆栽快要死了,我让他拿出去扔掉,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盆栽的惋惜。但这位同学并没有将这个盆栽扔掉,而是把它放在了外面的走廊上,我每次路过这个盆栽时,都会有意地停顿一下,我发现他更加用心地照顾盆栽。一段时间后,盆栽竟然重新活了过来,长得非常茂盛,逐渐长出了新芽。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看,盆栽又活了过来,你给了它第二次生命的机会,让老师明白生命的伟大与可贵,谢谢你!”我用惊讶与欣喜的语气与他沟通,我也看到他得到了自我肯定。

三、以实践为路径,促进学生发展

有了良好的校园环境,下一步的教育内容就是要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其良好品质的发展。对于初中生而言,实践性教育较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律,这样不仅能够引领他们在学习之余更好地探索世界,了解更多学习之外的事情和现象,同时也有助于以积极心理学来干扰其心理的健康。当下许多初中生课余时间都会上网,通过网络认知世界,多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会制约其心理健康发展。而通过实践心理教育的相关活动,既能让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又能激发他们的积极心理,从而能够培养其积极的思想和品质。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中,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校园内的活动,又可以是校园外的社会活动。以校内活动为例,可以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该活动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又能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发展。如在文化艺术节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关于“国学”方面的情景剧,如“卧冰求鲤”“卧薪尝胆”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还能使其感悟到国学文章当中的积极能量,继而熏陶他们的心理。此外,教师亦可和各科教师进行商议,组织一些融合积极心理理念的校内活动,如和语文老师合作,组织以积极为主题的朗诵活动,即在早读之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此活动可以以周或月为一个周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由语文老师随机抽选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体验,并对其予以积极评价和辅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心理。总的来说,教师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任何一门学科中和实践活动中,致力于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优势来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学习心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学生对初中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在面对各种初中学习难题时也能充满积极进取的态度,勇于面对学习中的各种挑战。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和坚韧的学习品质能够使学生在初中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教师在开展初中教学时,要充分融入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乐观、友爱、坚韧、探索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凤荣.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36-37.

[2]马欣.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考试周刊,2020(28):18-19.

[3]刘长林.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索[J].辽宁教育,2018(16):44-46.

心理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本文着重分析了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对残疾人心理康复内容进行分析,提出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提高自信、扩展社会支持面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

关键词:社区 残疾人 心理康复内容

心理康复是指运用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出发,对患者的损伤、残疾和残障问题进行心理干预,以提高非健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1]心理康复来源于康复心理学。1956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第22分会--康复心理分会。其目的是宣传与残疾和康复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与临床工作者,以及提供临床服务、研究、教学和管理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心理康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不同人群中,特别是对残疾人群体的心理康复也日渐重视。国家《康复训练与服务“十五”实施方案》明确将心理康复作为残疾人康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残疾人心理康复的重要性

1、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康复是现代康复的基本原则。对于残疾人而言,其康复的目标不应仅局限于改善其肢体或器官的功能,而更应该着重于改善其整体功能,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还应包括心理上的、职业上的和社会生活上的全面、整体的康复。全面康复的最终目标是使得残疾人能够重返社会生活,在社会上享有健全人同等的待遇和权利,能够参加多种社会活动,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因此,心理康复是残疾人全面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良好的心理康复也能够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康复。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往往会产生自卑、敌对、退缩等心理,而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反过来又会对残疾人的职业康复、社会生活康复产生消极的影响。调整好残疾人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残疾人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正确地面对现实和未来的发展,积极进行其他的各项康复。

2、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增加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心理功能、社会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状态的一种感觉体验,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2]陈筠等人的研究表明,残疾人主观幸福感与面对等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而与回避、屈从等消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而且主观幸福感得分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3]也就是说,那些心理康复状态良好,能够采用面对等积极应对方式,较少抑郁的残疾人,比采用回避、屈从等消极应对方式,较多体验到抑郁的残疾人相比,主观幸福感更强。李文涛等人的研究也表明,残疾人的主观幸福感与信赖他人呈正相关,而与焦虑、敌对和人际敏感呈负相关。[4]所以,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够帮助残疾人更积极主动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二、残疾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因为残疾的症状不一样,在生活中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心理问题。

1、自卑和敏感多疑

殘疾人因为自身残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了限制,和正常人相比,他们容易形成一种巨大的心理反差,使得他们常常处于自卑的漩涡中。此外,由于长期的自卑心理,他们也很容易形成脆弱、敏感的心理,对别人的言行不信任,容易表现出偏执和过激行为。

2、依赖和消极被动

残疾人由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日常起居生活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家庭成员。久而久之很多残疾人容易形成一种依赖心理,把自己生活中的全部责任都归于家人、社区和社会,遇事消极被动,不愿积极主动去争取,遇事他们往往会怨天尤人,对他人产生敌对或仇视的情绪。

3、悲观和自我封闭

许多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往往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普遍缺乏经济自主权,经济上存在很大的压力。此外,很多残疾人难以和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相适应,往往也存在不良的人际关系问题。这些都容易使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悲观,导致他们消极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悲观和自卑的心理又使得他们时常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保护自己,不愿意主动向他人敞开心扉。

三、残疾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正确的认识

不论残疾种类如何,各类残疾人都面临着对自己现况的认识和评估问题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预期问题。残疾人对这两大主要问题的不同认识,会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不同。残疾人往往面临各种身体的缺陷或身体机能的丧失,并由此导致生活中比正常人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但能够客观认识自身残疾,积极看待自身剩余能力,并对自己未来抱有良好预期的残疾人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困境,努力地参与社会生活。相反,消极看待自身残疾,并把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苦恼都归咎于自身残疾,对自己未来抱有消极预期的残疾人则很容易产生自卑、无助等消极情绪,陷入困境中。

2、缺乏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社会关系是指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等)。社会支持网络调节着个体面临的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5]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减轻残疾人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精神紧张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的能力。相反,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网络使残疾人与社会沟通不足,陷入自我封闭状态,不利于残疾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研究表明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能预测该群体对心理辅导的需求,社会支持状况越差的残疾人对心理辅导的需求越大。[6]

3、缺乏有效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残疾人缺乏有效地压力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7]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面临各种的压力,主要包括和未来发展有关的压力、经济方面的压力、社会交往方面的压力,自主生活方面的压力等等。面对种种压力残疾人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残疾人缺乏良好的压力应对方式,面对压力时自感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压力。

其次,残疾人缺乏良好的情绪调节技巧。很多研究认为,情绪调节是社会胜任力和心理健康中不可或缺的过程。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能减缓消极情绪对个体的不良影响,也会影响个体对压力应对策略的选择。当残疾人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时,很容易产生各类消极情绪,如抑郁、焦虑等等。那些不能充分有效调整自身消极情绪的残疾人,往往很容易承受生活中的压力和自身消极情绪的双重负面影响,陷入恶性循环中。

最后,残疾人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通过人际交往与他人和群体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掌握有效人际交往技巧,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残疾人能更好地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入社会。相反,不能摆正心态,敏感多疑,缺乏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残疾人往往很难适应周围环境,自感被孤立和隔离,难以融入社会。

四、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内容分析

综上所述,残疾人的心理康复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自信,积极看待自身残疾和未来发展

残疾人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首先是自身的残疾,其次就是由于生理残疾导致的心理的“残疾”,他们往往对生活中的挫折进行错误归因,普遍不能正确看待自身残疾和未来发展。因此,对残疾人进行心理康复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帮助残疾人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现况,提高自信。这其中又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认识自身残疾;二是正确评估残疾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三是积极评估自己剩余能力。而且,只有在正确认识现状的基础上,残疾人才能学会积极看待自己的未来发展,对生活怀有一颗“希望之心”。

2、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有利于残疾人爱和归属感需求的满足,也有利于残疾人自尊需求的满足。马斯洛认为这些成长性需求能带来丰富的、高层次的且有更大稳定性和持久性的幸福感。因此,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改善人际关系,扩展社会支持面能够帮助残疾人跳出自怨自艾,自我封闭的怪圈,重返社会生活。

3、学习心理调试技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如前所述,无论是有效的压力应对方法,还是良好的情绪调节技巧都能够帮助残疾人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成为生活应激事件和残疾人心理健康状态之间的中介调节因素。因此,学习心理调试技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残疾人心理康复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残疾人学会心理调试技巧,增强了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后,也有助于残疾人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更促使残疾人积极面对生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现成一个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柯红.临床康复与康复心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Vol.6,No.5:156-157.

[2]DRENER E,EUNKOOKM,RICHARD E,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 Bull,1999,125 ( 2 ) :276 - 294.

[3]陈筠,王筱萌,凤林谱.74 名社区残疾人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2011;30( 5):403-405.

[4]李文涛,谢文澜,张林.残疾人与正常群体心理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Vol 20,No.7:993-994.

[5]刘晓,黄希庭.社会支持及其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J] .心理研究,2010(01):3-15.

[6]江兰等.残疾青少年心理康复需求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3(04):19-23.

[7]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01):36-41.

心理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心理疾病 心理咨询 心理治疗

心理咨询从广义来说就是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所谓要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者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行为问题,而不包括除此之外的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心理治疗是治疗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1]。两者区别在于心理咨询是“帮助解决”,心理治疗是“矫治”,前者是在协商与帮助过程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后者则是按治疗方法进行调治和矫正,其目的是激发潜能并且调动被治者改善现状的动机,最终消除或缓解其心理问题或障碍,促进人格的成熟和发展[2]。从操作上来说,相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更加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例如,有位先生因工作不顺利、压力大、情绪差去心理咨询,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可能经过1、2次的咨询能够基本理清线索,并逐步调节自我,以后能更好地处理类似问题;但如果在咨询中发现其自身人格存在不成熟或缺陷,他就可能进一步接受定时、定期、有规律的心理治疗,疗程不定,可能为6个月、1年或更长。与心理咨询相比,心理治疗更加专业化,着眼于深层的人格或行为困难。两者的从业人员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心理咨询师要求具备心理学资质,心理治疗师则需要具备医学和心理学双重背景。在临床干预中,两者是交替使用的措施,但其目的则是一致的。

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及相关的行为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职责不是无限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即不直接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1]。例如,面对某位离婚女士,咨询师可以帮助其解决由此产生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但不能直接为其解决再婚择偶的问题;又比如,咨询师可以帮助家长认识到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并促使其及时调整亲子关系,但不能直接替家长承担“管教”孩子的责任。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适合人群

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对象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精神正常,但是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如面临择业求学需要做出理想选择的人群;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求助的人群,如某位因灾难创伤迟迟无法走出阴影并长期焦虑、恐惧的求助者,虽然他的精神仍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三是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因为他们经过治疗,心理活动基本恢复正常,这时心理咨询和治疗具备了可以介入和干预的条件,也具有了真正的治疗价值,有利于帮助他们回归社会,减低复发可能[1]。通常,对于第一类来访者,给予心理咨询即可;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来访者,在心理评估后常需介入心理治疗。当感觉无法靠自己或其他一般途径解决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时,就可以考虑寻求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帮助。

许多人对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效果抱有疑问。在这里,有一点至关重要,无论是解决心理问题还是相关的行为问题,责任都在于咨询师/治疗师与求助者双方,也就是说必须通过双方的努力才能达到。如果求助者本身不愿意努力和尝试,只是被动地等待咨询师/治疗师替他“决定”、替他“改变”,那么其自身状况是不可能有改进的。相反,如果求助者依从性好,主动性强,改变的动机非常充分,其效果也会较好。此外,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和成功的应对经验的求助者一般疗效较好,还有智力因素、自我审视能力也对疗效有一定影响。

在国外,许多人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去心理医生处进行咨询,这非常有助于保持自身心理健康,而在国内,人们尚未广泛接受借助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寻求帮助这一途径。事实上,对于自己难以解决、处理的心理“亚健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有益无害的。

心理治疗的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

精神分析治疗通过特殊的治疗设置,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采用精神分析技术,如治疗联盟、自由联想、移情、反移情、分析阻抗、梦的解析等,对患者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和不成熟防御方式的理解和调整,达到缓解症状,完善人格的治疗目标。精神分析治疗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最主要流派之一,它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多年的临床观察基础上提出并逐渐形成的理论体系及治疗方法[2]。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弗洛伊德的同辈、学生及后人等又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包括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等)和后精神分析学派(主要包括自我心理学、自身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理论等)。精神分析治疗适合神经症性障碍患者,如焦虑障碍、强迫症、神经症性抑郁、分离性障碍、躯体化障碍、人格障碍等[3]。

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

行为治疗是以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按一定程序帮助患者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治疗技术。行为治疗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经典条件反射为主要实践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程序开始应用于治疗领域。20世纪60年代又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使行为治疗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2]。行为治疗的不同技术都有相应的适合患者,如厌恶疗法对于露阴症、恋物症和酒精依赖等有一定的效果,阳性强化法治疗儿童孤独症、精神发育迟滞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有效,系统脱敏疗法对于各种恐惧症患者有效,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对强迫症患者有效。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

认知治疗是认知心理学应用发展的一部分,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干预技术,从改变患者的不合理想法和观念入手,改变认知结构,逐步达到缓解症状目的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认知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专业术语由贝克于1976年首次提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美等国的精神病学界和心理学界开始掀起了认知治疗应用和研究的热潮[2]。认知治疗主要适用于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症、进食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性心理障碍、成瘾行为、心身疾病、儿童品行及情绪障碍等[3]。

咨客中心疗法(client center therapy)

咨客中心疗法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以咨客(即就诊者或患者)为中心非指导性的心理治疗[3],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常用技术包括主动倾听、共情的回应、观察和对质等。咨客中心疗法适用于所有人,无论是否有心理障碍,但不适用于无法进行口语沟通的患者。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家庭治疗是以整个家庭为对象规划和进行治疗,把焦点放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过分关注个体的内在心理构造和心理状态,属于广义集体心理治疗的范畴。家庭治疗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从个别心理治疗和某些集体心理治疗发展而来[2]。家庭治疗的流派主要包括Bowen式家庭系统治疗、经验式家庭治疗、策略式家庭治疗、结构式家庭治疗、系统式家庭治疗、精神动力性家庭治疗、认知行为家庭治疗、叙事家庭治疗等。家庭治疗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期的各种心理障碍、各种心身障碍、夫妻与婚姻冲突等。

森田治疗(Morita therapy)

森田治疗是由日本著名的精神医学家森田正马于1920年创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是专门针对神经性障碍的心理治疗方法[2]。森田治疗疗程定为绝对卧床期(1周)、轻作业期(约1周)、重作业期(约2周)和社会康复期(1~2周)4个阶段。

心理治疗促进患者心身康复的成功案例

来访者是27岁的外企管理人员,对电梯和其他封闭空间感到恐惧,因为她的办公室刚搬到一座新写字楼的35层,乘电梯成了她每天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每次乘电梯她都感到紧张、恐惧,并出现心慌、出汗、口感、眩晕等不适,已明显影响了她的生活,于是她选择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经过第1次面谈,发现患者的问题并非通过1、2次的理解、支持、鼓励、建议等基本咨询技术而能改变,心理咨询师向她解释问题属于“幽闭恐惧症”的心理疾病,需要较长时间的系统心理治疗才能解决,并将她转给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师对患者先进行了3次访谈,完成治疗前评估,诊断为“幽闭恐惧症”的神经症,认知行为治疗是首选的有循证证据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师向患者介绍了该疗法的原理、过程,与她共同商讨,制订治疗目标为“高峰时段能在最高40层的电梯里呆20 min而无明显的紧张害怕与身体不适”。在第1次治疗中,治疗师向患者详细介绍“分级暴露等级表”和“情境、自动思维、情绪、合理反应和结果”5栏表,确定了每一步治疗的具体目标,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完成2个表格。在第2次治疗中,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结合呼吸训练,并要求患者回家继续练习,直至能信手拈来、快速放松为止。在第3次治疗中,根据建立的暴露等级表,首选最轻的恐惧等级,让患者多次练习站在壁橱里,然后把门反锁,指导她在紧张、恐惧时进行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结合呼吸训练,减轻焦虑。开始患者觉得非常恐惧,重复练习后,恐惧感逐渐降低到轻微水平。治疗师要求患者继续完成“情境、自动思维、情绪、合理反应和结果”5栏表。第4次治疗时,治疗师引导患者识别和修正自动思维中的认知曲解,应用苏格拉底式提问进行真实性检验和去灾难化,并根据暴露等级表,开展第二等级的治疗计划,即要求她在锁着的楼梯间里进行反复的暴露练习,紧张恐惧时进行放松训练和呼吸训练。第5次治疗时,经过封闭空间练习后,患者发现尽管电梯仍然很高,但她对电梯的恐惧已经明显减轻。治疗师陪同她练习乘电梯,从底层开始乘到第2层,逐步到第40层,直到恐惧感完全缓解,然后要求她独自走进无人使用的电梯中,做到不按任何按钮(电梯保持静止,好像被卡住一样)。刚开始时,患者感到心跳明显加快,但经反复练习后,紧张感很快降低,要求她继续练习乘坐电梯1周。在第6次治疗中,治疗师指导患者将内感性暴露练习与在电梯中的训练结合起来,特别是当她站在电梯里的时候,通过练习更快更深的呼吸来引发呼吸困难的感觉(旁边无人时),这个练习会引起轻微的焦虑感,随后很快消失。在这次治疗结束时,患者达到了治疗目标,在随后1个月的随访中,患者又不断有所收获,并且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傅安球. 心理咨询师培训教程[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郭念锋.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江开达. 精神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收稿日期:2014-09-11)

上一篇:组织心理学论文下一篇:心理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