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汇报材料范文

2023-06-08

质量安全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校车监管小组。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学校专门召开校车安全监管会议,并聘请陇阳乡各村主任担任校车安全监督员。经会议讨论研究决定,成立了陇阳初中校车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各村主任

组员:值周领导、值周教师、班主任

二、加强校园及周边的宣传氛围。

学生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学生的出行安全。为此,我校在学校门口张贴了《致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和《中小学生预防交通事故安全须知》,在校园周围张挂“给孩子让出一条平安大道”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标语横幅,倡议全社会依法、文明参与学生交通安全监管。为学生营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三、明确分工,靠实责任,确保学生出行安全万无一失。 我校目前还未配置校车,但考虑我校临近通陇、陇王公路,来往车辆多,学校周边交通环境复杂等因素,学校实行责任追究制,明确校车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分工,靠实责任。学校三百米范围内学生出行安全由值周领导及值周教师、班主任负责,周末放学需坐车回家的学生由班主任统计并负责,排查学生所乘车辆的司机是否有证、车辆是否合格、是否超载等现象。严禁学生骑摩托车,搭乘三轮车回家。学生返校如需搭乘车辆的由其所在村村主任负责,及时排查,确保学生返校安全。如发现问题,现场及时制止,不听规劝的司机可上报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制裁、处罚,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真正确保学生出行安全万无一失。出现安全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严肃处理。

中学

质量安全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安全设施验收汇报材料

一、煤矿历史背景、自然条件

内蒙古伊泰华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凯达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行政隶属准格尔旗纳日松镇。是由原来的伊泰集团凯达煤矿一号井、鄂尔多斯市华源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及扩大区整合而成,现为伊泰集团的下属独资子公司,独立法人。整合后的煤矿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0万吨,服务年限12.5年,井田面积为

5.54平方公里,剩余地址储量2500万吨。井田内可采煤层两层,分别为6-2上和6-2煤层,平均厚度1.7米,煤层赋存稳定,倾角平缓,一般小于1度,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涌水量每小时小于5立方。

二、技改建设情况

技改工程概算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安全设施投资718.39万元。2006年9月工程开工建设,至2008年4月开始联合试运转。

1、工程招标情况

我矿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均通过严格的招标程序引进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中煤邯郸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矿建施工单位:中铁十九局、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建施工单位:中国第二冶金建筑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三禾建筑公司。

设备安装单位: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陕西中安监理公司。

2、质量认证情况

煤矿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工程37个,竣工认证33个。其中: 矿建11个,土建11个,安装11个

经煤炭工业内蒙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认定,全部为合格工程。

3、联合试运转情况

2008年3月10日设备安装完毕,经过40天的单机调试,4月20日开始联合试运转,经过2个月的试运行,各个生产系统、设备运转正常。

4、安全评价情况

2008年6月山东圣泰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受我公司委托在对我矿各个系统全面现场勘查的基础上出具了《内蒙古伊泰华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凯达煤矿改扩建工程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结论为:我矿改扩建项目建设程序合法;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管理体系适应矿井安全生产需要;矿井开拓方式、开采方法、生产工艺、职业危害防治、安全资金投入等方面均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矿井改扩建项目具备安全设施验收条件。

三、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1、原煤生产及运输系统:

工作面采用MG920型电牵引采煤机落煤,ZY6800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原煤经由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顺槽转载机、顺

槽1米皮带机、主运1米皮带机将原煤运到地面,经筛分刮板机简单筛选后装车外运。

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用来运输人员和工程材料。使用特种支架搬运车和铲板车搬家倒面。

2、通风和安全系统

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方法,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按有主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矿井装有KJ73N型监测监控系统和DDK-6M多媒体数字程控调度机各一套。煤尘防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在井下规定地点设有防爆水袋和净化水幕,每7天对巷道煤壁进行清洗,同时每位职工采取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体防尘措施,有效防止了煤尘对人体的危害。地面按装有两台10立方米的压风机,压风管路已经接到各个采掘地点。

3、井上、下供配电系统

矿井两回电源来自纳林庙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的不同母线段,矿井采用环形供电方式,在主、副井工业场地各设一座10千伏箱式变电站,分别以10千伏、0.69千伏、0.4千伏电压等级向各个配电点供电。

地面电压等级分别为:筛分刮板机660伏、主运输皮带机10千伏、锅炉房、通风机房、综合楼、宿舍楼、生活污水处理车间都为380伏。

井下电压等级分别为:采煤机、工作面刮板运输机3300伏、转

载机、顺槽皮带机1140伏、主水泵660伏。

主运输皮带机、主水泵、主通风机都为两回路电源供电。

4、供、排水系统

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涌水量每小时小于5立方米,在主斜井井底建有主水仓和中央水泵房,安装潜水泵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生活及井下生产用水由准格尔旗科源水务公司负责供应,由纳林庙高位水池经主井、主运大巷从副斜井出井口到600立方高位水池,再从高位水池分别供应地面及井下各用水地点。

5、掘进系统

本矿配有3台120综掘机,掘进工作面全部实现机械化。

四、煤矿管理机构设置和职工安全培训

煤矿下设调度室、生产科、安检科、机电科、综合办公室等五个职能科室,下设综采队、综掘队、机运队和通风安全监测队四个生产区队。全矿现有员工265人,其中,副队长以上安全管理人员 42人,具有中专学历的职工15人,大专学历的职工5人,大学本科学历的职工1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职工1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 技术人员6名,工程师职称的技术人员14名。 煤矿非常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持有特殊工种证件的人数有116人,每年的

1、3月份集中进行全员培训,职工每天上岗前必须经过针对当班工作任务的安全培训才能开展工作。

五、地面生活设施

在推猫沟副井工业场地,建有建筑面积1765平方米的综合办公

质量安全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县农业局、安监局:

扶农发[2010]171号文件下发以后,镇领导高度重视,迅速安排专人对今年的农机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按照扶风县农业局关于印发《扶风县2010年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扶风县农业局关于印发《2010年“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农机“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并采取召开会议、组装宣传车、发放三夏农机安全宣传材料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农机安全操作知识及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意义、目标和措施,提高了广大机手和群众遵规守法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了良好的安全宣传教育氛围。加强了“三夏”期间的农机安全监管,检查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配合公安、交通部门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检查,重点查处和纠正农用车辆违法载客、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避免了群死群伤的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

2、今年全镇农机检验任务为91台,由于部分机手对此认识不足,一些车辆在杨凌、武功挂牌等原因,我镇检验5台,仅占总任务的5.5%。

质量安全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近两年来,高盛食品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在各级政府和安监部门的领导下,在公司安委会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达到了安全管理工作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情况向职工代表大会和股东大会汇报如下 :

一、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公司以生产过程安全为重点,成立了以总经理韩百淮任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全面负责领导、指挥和协调公司的安全工作。并且在公司设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全面监督检查公司的日常安全工作。各部门成立了以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班组长为组员的安全领导小组。从而形成了覆盖全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为做好安全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根据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管理的要求和企业实际,公司把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当作公司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在制度建设工作中,首先制定和出台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使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同时,公司还注意加强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公司建立《安全教育》、《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等台帐。并对各类台帐的建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以强化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层层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形成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每年年初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与各级政府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接着由经理分别与分管生产、安全副经理签订公司内部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分管安全、生产副经理与安全员签订公司内部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再由安全员分别与各部门、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再由班组长与班组内成员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层层负责的安全目标责任制。使各级干部明确了安全生产目标,明确了必须承担的安全责任。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更是强调落实安全目标责任,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即为该部门的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求各部门负责人,在保质量、保产量同时,必须保障无安全事故。正是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具体岗位,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使我们在近两年的生产过程中,不仅提前圆满完成各项生产指标,且实现了无重大安全事故,创造了建司以来的最好成绩。

三、贯彻执行“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认真做好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

公司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以人为本、持续改进”的安全理念,对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常鸣。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公司制作了各类安全警示和安全宣传标语,放置在各生产区醒目位置,使员工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通过挂图、安全警示漫画、散发充装安全手册、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员工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高防范意识。要求分管安全经理和安全员深入班组内听取各班在班前班后召开班组安全会议,及时通报本班安全工作情况,梳理安全漏洞,总结安全工作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方面,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每月一次的安全培训,并对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与公司绩效考核挂钩。公司要求各班组长组织员工进行贯彻学习,通过广泛的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全体员工牢牢绷紧了安全生产这根弦,明显增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普遍掌握和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技能。

四、把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

我们把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当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例会,会后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对公司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只要出现隐患就要及时进行整改,隐患整改率必须达到100%,绝不允许任何侥幸心理存在。公司实行节假日领导(值)带班制度,落实(值)带班职责,督促生产班组解决好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做到严防死守,务求实效,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生产安全。

在日常生产中,公司领导对检查出的隐患极其重视,在经理办公会会上亲自部署消除隐患的方案。安全员及时进行现场督促落实整改。公司坚持“严”字当头,对生产现场实行“一日两查”、一周一次的综合检查,月末及节日由公司领导亲自带领部门负责人,对公司的生产一线、出租门面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采取现场会办、事中督办、事后查办的方法,及时督促整改到位。发现的问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安全奖惩挂钩。通过日常检查及时发现生产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限期整改,防患于未然。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三违现象”坚决制止,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威胁安全生产的人员进行通报曝光,并给予经济处罚,让“三违人员”无处藏身、直至整改,对违反规程造成的事故,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做到不手软,不姑息,不迁就。公司对安全责任完成情况实行绩效考核。在各类检修过程中,公司始终牢牢把握安全关。凡是动火、压力容器作业、登高作业等工作,一律严格按照安全检修规程先办理作业证,经公司领导层层批准后方可作业。安全员全程进行现场监督,跟班作业,直至维修结束投入生产后,安全监管人员才离开检修现场。在维修前有方案、维修中有预案、维修后有记录。一环扣一环的维修作业记录,使维修安全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加大各岗位安全生产管理力度,把“安全第一”始终贯穿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

五、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满足安全生产管理需要

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仅靠加强管理还不够,还必须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进行必不可少的投资。公司董事会对安全投入相当重视,拿出较多的资金,一方面用于购置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消防用品;一方面用于事故隐患的整改。由于公司在安全方面毫不犹豫地进行了投资,使安全管理工作有了有力的物质保证,使各类事故隐患得到了顺利和有效的整改,对场地、设备、储气井、机房进行了彻底的安全整治,整治的效果不仅保障了生产长期稳定运行,而且保障了全年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六、安全活动深入人心,安全责任逐步提高

公司结合每年国家安全月的内容,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专人专责,制定活动方案,有效的结合安全月主题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月活动。以安全知识和制度落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笔试考试,考试成绩与员工绩效奖金挂钩,邀请省安教中心教员来公司授课,讲解安全理论及应急救援处置常识。每年对应急救援处置预案进行更新,并就更新预案组织全体员工贴近实战的演练,分别对制冷车间起火,机房起火、机房设备突发故障、充装过程突发事件、人员应急疏散等科目进行了演练,效果收效达到预期。此次活动公司共处罚违反安全操作人员3起,通报表扬奖励活动先进班组1个。极大的体现了公司在安全生产上奖惩分明的态度,让广大员工深刻明白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以上是我公司近两年来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无小事,安全责任重落实”。我们的安全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烦请职工代表大会和股东大会对我们的安全工作进行深入的指导。在安全管理上我们还应该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借鉴先进单位的安全工作经验,使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质量安全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一、医院基本建设情况汇报

我院是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9880m²,建筑面积5600m²,业务用房4600m²,实际开放床位120张,现有职工16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5人,初级职称70人,卫技人员139人,护士50人,每床位配备卫技人员为1:1.16,每床位配备护士数为1:0.41,每床建筑面积46.66m,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9m。日平均每门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8.588m,资金总计901.48万元,固定资金693.36万元,流动资金208.12万元。业务总收入从2009年的520万元增长到了2011的1000.3万元。学科设置、人员配备均达到基本标准,能够开展门诊、急诊、住院、

222 1

家庭病床、巡诊等医疗服务方式。基本设备配备齐全,其中有螺旋CT、C臂X光系统、彩色B超、胃镜结肠镜等现代化医疗设备192台(套),中医诊疗设备25种。开展的专科相应设备也达到二级医院的标准。

根据《医院工作制度》和《医院工作人员职责》,我院结合实际建立和健全了医院工作制度及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并编印成册下发到各科室以学习和贯彻。医院领导及职能部门经常组织人员深入科室了解工作人员对制度职责的知晓情况,通过提问、笔试和在实际工作中的督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二、依法行医,规范医疗执业行为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按规定办理及定期核查执业许可证、医务人员执业证等各种执业证书,规范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医护人员合法执业。对所有的临床、医技人员按照有关的规定办理资格认定、执业注册工作,对新进的医生、护士实行规范的轮转培训,在考取执业资格并注册后才准予独立上岗。不聘用非专业人员从事医疗业务工作,不安排未取得相应执业证书的医护人员单独从事诊疗、护理工作。从事放射、消毒供应、产科等岗位人员有岗位培训合格证。无对外承包、无证上岗、非法行医等行为,刊登广告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批,没有发布过虚假医疗广告。使用的设备、药品、试剂、医用卫生材料符合要求,无过期或劣质物品。

我院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做好传染病监控、疫情报告工作。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务。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以及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三、加强医院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有健全的科学管理体系,院领导职责分工明确,管理到位。并实行目标管理,制定有5-10年的发展规划,结合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及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以及医院工作方案;医院领导对计划及工作方案进行分解,布置落实到科室,定期做好执行计划的协调、检查、考核与评价工作。

信息科对医疗、病案统计、财务、人事、药库和图书情报等信息实现计算机化管理。病案按中医疾病编码及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出院病历及时归档,规范整理及保存,杜绝丢失、损坏等现象。各种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并及时得到分析、反馈与利用。

财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落实各项财经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在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各项经济指标符合综合目标管理要求,加强财经纪律,无违反财经制度及经济案件发生。各项收费工作确保规范化,有完善的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和药品、主要一次性医用耗材的价格以及各种检查项目、医疗服务收费的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诊疗服务中坚持因病施治,合 3

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继续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和医疗收费查询制度,要求医务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收费内容的咨询,让病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有健全的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相关制度,工作人员有明确的职责,医院设备购置严格按规定程序由科室申请并作出可研报告,经设备委员会讨论通过,院领导会决定才进行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均经论证和集体讨论后,报省中管局审批;医疗设备有定期保养维护计划,专人保管和负责维护,无丢失及人为损坏现象。进一步规范建筑管理,优化就医环境,对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手术室、供应室、急诊科等门的建筑布局及人物流合理,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规范要求。

重视安全管理,安全重点部门工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贵重材料及医疗器械仓库防火、防盗设施完善。易发生危险的部门及设备,如高压力系统、高压氧舱、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同位素室、配电室、手术室、细菌室等,有相应的特殊管理措施,工作状态良好。消防安全制度健全,有完善的保障措施,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医院的消防设施齐全,性能完好,确保在紧急状态下能正常使用;紧急疏散通道通畅,指示标志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经常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做好消防安全责任考评,考评成绩直接与经济挂钩。

对毒麻药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颁 4

布的《麻醉药品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实行“五专”“三铁一器”,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及实施办法,本院无毒麻药品丢失现象。污水污物排放符合有关规定,制度健全。大型放射设备的X线装置及放射性物质经省、市质控中心检测,辐射强度在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内,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参加安全防护学习班学习和进行健康检查,污物处理规范,无放射物质泄漏现象。

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制度管人、制度约束人的管理体系,并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提高。全院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

四、狠抓医疗质量,提高医疗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医疗管理组织,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和医疗业务建设规划,并修订了与医院工作方案相配套的医疗、科研、教学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管理目标和保障措施,严明各项制度并认真落实。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了检查、监督、指导及协调职能,保证了医疗工作能按目标计划进行。严格贯彻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二级医师查房制、首诊负责制、星期一行政业务大查房、疑难及死亡病例讨论、术前讨论、医嘱制度、知情同意制度和告知义务的履行、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等医疗工作制度,根据专业发展计划和业务工作计划,努力完成各项医疗业务工作指标,积极开展科研和新技术应用,不断提高诊治质量。

加强质控组织建设,加强质控工作,成立了工作质量考核委员会、医疗质量专家组开展质控督查工作。同时各临床科成立了由主任、护长和医护人员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形成院科二级质控管理网络。重视医疗环节质量,定期对住院病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病历书写规范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制度的执行情况。门急诊处方、病历质量平时每周抽检一次,重点检查书写规范化、处方的合理用药等,并进行及时反馈。通过督查,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使医疗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提高。

开展了临床单病种监控,制定单病种质量控制方案,完善内部质量管理约束机制。开展临床路径试点,目前开展的病种范围以卫生厅医疗信息公示的8个病种为主,临床各专科开展前3位单病种质量控制,监控结果及时分析,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按要求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严格执行各种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疗缺陷管理,制定了《医疗差错、事故防范预案》、《医疗风险管理、事故处理预案》及相关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有专人负责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重点抓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从源头上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重视临床用药的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控制药品比例的增长 6

和临床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我院成立了“药品使用情况动态监控小组”,制定“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工作方案”,建立“新药引进评审专家库”;成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配合药事委员会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控工作,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理论依据。并从多个渠道加强临床用药的管理。门诊处方检查做到每周进行一次,重点对100元以上和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监测。药剂科每月对金额排名前50位的西药和前10位中成药以及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大于30%的药品进行动态监控,发现有不正常的用药情况,立即进行调查处理,有效地控制了药费比例增长和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现象,促进合理安全用药。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我院成立医疗感染管理委员会,与院感科配合工作,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院感人员均接受过上岗培训。各临床科成立有院感监控小组,各级感控组织定期开展工作,加强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口腔科、内镜室、治疗室和换药室等特殊区域的监控管理,确保院内感染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去年,我院感染发病率为0.4%,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全院无大宗或暴发院感事件发生。

输血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无自采自供临床用血现象;各项相关制度完善,血液领取符合有关要求,各项记录规范完整。严格执行用血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手续,以及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坚持交叉配血及各 7

项安全制度,输血专职人员积极指导临床安全用血和提倡成份用血的技术指导。临床科严格执行输血前后5项检查、用血审批和知情同意制度。

上一篇:部门汇报材料下一篇:约谈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