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英文论文范文

2023-05-24

金融英文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国际教育援助是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核心行动之一,推进相关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研究对WoS数据库中258篇英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和内容分析后发现:(1)国际教育援助研究成果体量较小,但文献数量和被引次数增长显著,揭示出该领域的受关注度不断提升;(2)该领域研究成果具备稳定的知识传播平台,如《国际教育发展》等比较教育刊物;(3)该领域研究主体以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高校的研究者为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受援国的研究者暂处边缘位置,研究者布局揭露结构局限性;(4)在1990-2020年间,该领域研究热点包括援助成效、高质量教学、课程改革和技术赋能等,热点话题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强我国国际教育援助实践和研究布局的规划、提升对相关实践活动的危机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国际教育援助;主体;热点;教育对外开放

国际教育援助是教育对外开放中最为核心的行动之一,对提升受援国教育发展水平、扩大援助国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回顾国际教育援助的发展历史可知,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是重要的发起力量和推进力量。在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发展形势下,深化对国际教育援助实践与研究的理解,是加快和扩大我国面向国际社会的教育援助及其研究时一项紧要的课题。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在以优质教育资源走出国门服务“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中,亟需加强相关研究方法或理论的创新,扩展与国际学术界交流的通道。[1]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文献可视化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呈现和解读近30年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研究主体、主题热点以及研究脉络,试析国际教育援助与特定背景、阶段各因素间的关系。具体研究分为数据收集与清洗、数据录入与分析、分析结果解读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完成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的检索、筛选和整合。该阶段对所选文献进行严格筛选,以保障数据的质量及结果的可靠性。第二阶段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采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V5.7 R2(以下简称CiteSpace)和WoS统计分析手段完成分析工作。第三阶段结合对重要文献的内容分析,对数据的可视化结果进行分项解读。这样的分析既能够在已有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还可以从数据多样性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弥补以往研究中对于经典文献剖析不足的缺憾。

(二)数据来源

WoS数据库是收录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数据库,该数据库的核心合集所收录的文献在同行评价、下载和引用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学术影响力,是分析国际教育援助研究领域发展的优质数据源。本研究以WoS核心合集为数据检索来源,按主题①检索了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4日的英文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手动筛选后最终获得258条文献作为分析数据,其中包括248篇研究论文(article)、5篇主编评论(editorial)、3篇文献综述(review)和2篇书评(book review)。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国际教育援助研究文献的分布

1.年度分布

对国际教育援助研究发文量和文献被引频次的比较分析可以说明该领域文献的年分布概况(见图1)和研究成果的增长趋势:一是年度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具有不同程度的浮动,最低发文量仅为1篇,最高发文量为26篇,2006年后的发文量上升明显,但在2009、2011和2017年出现过较为明显的下降。二是所选文献的年被引频次亦在微弱的浮动中不断上升,在2005年上涨至10次,随后在2008、2010和2018年出现过较为明显的下降,2019年达到最高的417次。与国际教育援助领域的大规模实践相比[2],该领域研究的发文总量和被引频次相对较小。

2.期刊分布

学术期刊是国际教育援助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通过了解刊发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重要期刊,研究者可精准定位国际教育援助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高效学习本领域的科研成果,及时追踪本领域的发文动态和成果展示平台变化。本研究统计出在国际教育援助研究领域发文量排名靠前的10份期刊(见表1),由此发现:其一,重要学术期刊相关研究的累计发文比例悬殊,《國际教育发展》在30年间刊发相关研究57篇,遥遥领先发文量处在第二位的《比较教育》(15篇);排在第三至十位的八份期刊发文量分别为5篇或3篇。然而在发展导向的基础上,不能忽视高发文量和期刊成立时间的相关性,例如《国际教育发展》的出刊时间至少可追溯至1981年。[3]其二,比较教育学届对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关注程度较高。在前10份期刊中,《比较教育》、《比较教育评论》和《比较:比较与国际教育》三份期刊上刊发的国际教育援助研究文献占检索文献总数(258篇)的8.915%,共有23篇。其三,从期刊关注的学科与主题类型看,教育与教育研究、发展(学)研究和经济学是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主要学科支撑。以《国际发展评论》[4]、《实践发展》[5]和《发展研究》[6]为代表的社会学与经济学领域重要刊物长期关注国际发展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与经济问题,近年它们对教育援助的关注是一个新特征。

除期刊发文量等指标以外,我们通过对期刊的共被引分析探寻了期刊与学科间的知识流动,深入了解国际教育援助研究领域的知识分布结构与流向,在静态的发文量等结果之上探讨期刊间的动态关系。在期刊共被引分析结果中,网络模块化的Q值为0.9767,该值大于0.3即表明网络社团结构是显著的;用于衡量网络同质性的加权平均S值为0.709,该值大于0.05即表明聚类稳定。从图2期刊共被引分析表明由上之下查看,发现社会学类期刊(如《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发展(学)研究期刊(如《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经济学类期刊(如《Journal of Econometrics》)以及国际组织发布的《全面教育监测报告》(Education for All Monitoring Report)和工作文件(working paper)成为国际教育援助的重视知识分布载体或来源。

另外,对期刊进行突现性分析发现,《论文》(Thesis)、《国际发展评论》、《世界银行经济评论》(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国际研究季刊》(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第三世界季刊》(Third World Quarterly)共5份刊物从2015年至今获得了较多关注(见图3),是这一研究领域知识传播中不可小觑的新力量。这5份期刊主要关注国际发展问题,凸显出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多学科特性,同时也和上文表1中所发现的国际教育援助研究以教育与教育研究、发展(学)研究和经济学为主要学科支撑的结论相呼应。

(二)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主体

1.高发文量研究者

高发文量研究者在论文发表或被引次数等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他们的学术工作通常成为国际教育援助研究领域发展的推动力。根据WoS发文量统计发文量排在前20位的研究者(见表2),结合对这20位研究者的论文内容和相关研究经历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高发文量研究者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发表国际教育援助研究期刊论文量超过5篇的研究者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传统发达国家,澳大利亚虽有四位研究者发表了本领域的文章,但均为2篇;总体来说,排在前20名的研究者均属于发达国家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其二,20位高产研究者的学科背景主要是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包括它们的交叉学科),说明国际教育援助研究具备且需要较强的专业特性,有主要的学科支撑。其中,有11位研究者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领域耕耘多年,说明了比较教育学界对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持续关注。其三,这些研究者普遍具有丰富的国际援助和教育援助实践经验。在国际教育援助方面,他们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或大学机构有着紧密的合作,或(曾)在发展中国家的相关部门以及国际组织中任职。其四,这20位研究者在研究国际教育援助时对非洲最为关注,其次是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和南亚)、太平洋地区和拉丁美洲。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工作所在国家与研究关注的地区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来自英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五位研究者主要关切非洲和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的六位研究者关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非洲以及美国的边缘群体,四位澳大利亚研究者主要关注东南亚和太平洋国家,欧盟国家的四位研究者主要方向为全球视域和国际组织。

2.高被引作者和研究者集群

共被引作者分析和作者合作聚类分析能够定位国际教育援助研究中的高被引作者和研究者集群。共被引作者分析中Q值為09329,加权平均S值为08337;作者合作聚类分析中的Q值为09747,加权平均S值为07059,依次说明网络社团结构显著和聚类分析可信。共被引作者分析结果表明国际教育援助领域的高被引研究者主要供职于两类机构:一类为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等国际组织及其所属机构,如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研究成果被引频次较多的高影响力研究者阿比·瑞德尔(Abby Riddell),曾任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英国政府。另一类高被引研究者主要供职于高等教育机构,如前文提到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的高发文量研究者肯尼斯·金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凯伦·穆迪、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安托尼·维格(Antoni Verger)、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德雷埃尔·阿克塞(Dreher Axel)、美国耶鲁大学和瑞典苏黎世大学同时聘用的卡姗德拉·博奇勒(Kassandra Birchler)、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丁·卡诺(Martin Carnoy)和乔·萨莫弗(Joel Samoff)等。

国际教育援助研究者的合作聚类指出了该领域的研究者集群,有助于我们认识该领域的主要合作关系,深入分析相关研究的背景、内容和特征。以机构划分具有两个稳定的研究者集群,一个由剑桥大学、马萨诸塞大学、哈佛大学、诺丁汉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等高校构成;另一个由悉尼大学、多伦多大学、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和开普敦大学等高校构成。以学者划分则有3个较为明显的合作集群。其一,以弗朗辛·梅纳什、安托尼·维格、凯伦·穆迪、赞比亚教育部的菲力克斯·皮里(Felix Phiri),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的阿伦·贝纳瓦(Aaron Benavot)和美国夏威夷大学的小布伦特·爱德华(Brent Edwards D.Jr.)为代表的研究者所构成的学术团体,关注全民教育计划(Education for all)全球监测、教育援助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国际教育援助中的捐赠者决策等问题。其二,迪格尼塔斯国际(Dignitas International)②和多伦多大学的迈克尔·舒尔(Michael J.Schull)、瑞典卡罗琳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梅里克·瓦伦斯特恩(MerrickZwarenstein)和马拉维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Malawi)的马修斯·约书亚(MartiasJoshua)等人以合作者的身份集体发表文章,他们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及成效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较大关注。其三,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的圭拉默·列夫菲尔(Guillaume Lefevre)、弗雷德·阿普尔(Fred S.Apple)和阿兰·嘉菲(Allan S.Jaffe)等人,关注临床医学教育以及相关教育资料的国际援助,彰显出医学教育援助在国际教育援助中的重要影响。

(三)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热点

研究热点来源于对文献主题词(term)和关键词(keyword)的可视化分析,用以反映共时性维度下国际教育援助的研究和实践热点,以及历时性维度下研究热点的转向与变化。对258篇文献的主题词进行聚类分析后,Q值为0.9715,加权平均S值为0.7208,均达到了网络结构稳定和集群显著的要求。分析得出了多个关键词集群,此处选取3个大规模的稳定集群(编号分别为39、45、46),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见表3)。表中S值代表集群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平均时间说明集群形成的时间,LSI、LLR和MI标签词则是以不同算法计算主题词后的结果,不同算法之间相互印证以说明研究热点的具体内容。从表3中可以发现:一,集群45形成时间最早,集群稳定性最强。从这一集群的标签词中可知2005年左右形成的研究热点包括英国双边援助、教育部门、援助成效、交易成本和课程改革,这与本世纪初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热潮等事件不无关系[7]。二,在2010年左右形成的集群46关注英语读写能力、高质量教学和课程改革等,其背后的原因或与国际教育援助制度建设中对基础教育、读写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重视存在关联[8]。三,最近形成的集群39关注高等教育(尤其是融合信息通讯技术优势的研究生教育)、竞争性预期、援助成效等主题,凸显了教育援助中技术与技术-经济基础设施(techno-economic infrastructure)的重要性[9]。值得注意的是,三个集群不仅说明了不同时期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热点的多样性,也清楚呈现了研究热点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性。例如,研究者们在21世纪的头十年对国际教育援助中的课程改革话题有持续的研究热情,这与当时教育研究领域的整体兴趣是一致的;再如,英国双边援助和援助成效等则是近三十年该领域研究中长期重要的主题。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因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教育及发展援助不断削减,改善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及社会发展水平亟需更多资源[10],相关研究投入即是一项关键资源。逆全球化阻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进一步凸显了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价值和需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集中分析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主体力量、热点问题及其变化,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主体是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研究者,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受援国的研究者参与度虽逐步提高,但影响力有限。该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其一,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是教育援助的主要发起者和提供者,具有先发优势、科研实力优势和长期影响力;其二,以英语为媒介语的学术话语体系和成果传播平台是学术研究的现实环境,受援国及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者在国际学术对话中受到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其三,国际教育援助本身具有明显的国际性或跨国性,与单独研究一个国家的教育相比研究成本更高。

第二,国际教育援助研究领域的主题愈发多样,表现出持续性和发展性特征。研究主题的聚类与变化分析表明,1990-2020年间的国际教育援助研究既有受到持续性关注的主题,例如教育援助中的后殖民、可持续性课程发展和教育援助成效,也有近年来受到较多关注的热点问题,例如信息技术优越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以及教育援助中的南北合作等。不可否认的是,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热点的发展在反映了教育援助实践变化的同时,还体现出相关研究分析教育援助实践的视角与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视角包括“依附理论”“后殖民主义”“批判教育学”和“教育援助与公平、民主”,等等。

(二)研究启示

我国在构建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中,需要对国际教育援助作出新的学理思考与实践变革。基于本研究的结论与分析,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提高我国国际教育援助研究水平,优化国际教育援助的实践。

首先,合理规划国际教育援助的实践和研究布局,提升对相关实践活动的危機管理。合理规划有助于增强我国教育援助的透明度与认可度,维护和宣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国际教育援助中充满着不同国家间对外战略的角力和国际形势的复杂影响[11],国际援助一方面可赋能国家对外战略的实施,为宣传积极的中国影响、提高受援国教育发展水平做出关键贡献;但另一方面也容易成为国际意识形态较量中的“火力集中点”,备受质疑。为此,我国的国际教育援助实践应加强战略布局,在援助的对象和方式选择上做好充分的调查和筛选,以合乎双方实际的方式开展教育援助,并全面考虑国际准则的影响。[12]此外,政府和高校应为国内外学者研究中国国际教育援助提供数据、经费等方面的支持,以科学研究保证我国国际教育援助的合理决策和宣传推广。

其次,明确我国在双边多边国际教育援助中的受援国和施援国身份,增强我国在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主体性。我国在1950年便开始向周边国家提供对外援助,通过援建学校、培养师资、扩大奖学金规模等方式,提升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13]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双边多边国际教育援助中扮演愈发多样的角色,如在接受国际教育援助的同时,还为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援助。我国应增强和坚持在相关实践和研究中主体身份的多样性,准确判断客观事实和自身作用,通过开发国际教育公共产品等共同应对全球教育难题。

再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学习和借鉴,探索国际教育援助研究的新主题和发展方向。一方面,我国教育援助研究需要继续向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学习,加强相关的实践与研究合作,保持与国际学术界进行平等对话、探讨前沿议题的能力和活力。另一方面,我国研究者应跳出过去的研究框架,探索新的主题和发展方向,积极响应国家外交战略布局,基于已有发展援助工作积极探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援助研究新主题和发展方向,同时与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形成错位发展态势,以反哺教育援助的实践发展。

最后,重视培养我国国际教育援助实践与研究高层次人才。本研究表明,国际组织人才和高校高层次研究人才是一国开展国际教育援助研究和落实国际教育援助实践的中坚力量。与之相比,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国际教育援助高层次研究人才十分匮乏,对新时代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亦未跟上对外开放的新需求。目前,我们需要结合我国教育及发展援助的最新需求,把握我国作为国际组织重要成员国的贡献与影响力,培养大量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国际组织高层次人才。此外,为满足国际教育援助研究深入受援国开展实地调查的需要,还须关注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的培养,构建语言与专业结合、国别和区域结合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注释:

①为保障所选文献的全面性,在设定文献类型和时间等检索条件的情况下,以“education* AND aid*/assistance*/ODA AND international/global/foreign/overseas”的形式进行主题检索,并通过学科分类标准、人工筛选以及交叉比对的形式删去与本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ODA指的是“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此外,鉴于国际上对教育援助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以英文发表,本研究仅选择英文文献。

②迪格尼塔斯国际(Dignitas International)是一个医学类研究组织,开展国际教育援助相关工作,尤其是致力于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改善对艾滋病、肺结核和相关疾病的救生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杨体荣,赵芮,吴坚.21世纪以来东南亚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WoS核心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高教探索,2019(6):127.

[2]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Inclusion and Education:All means all Global Education Monitoring Report(2020)[R].Paris:UNESCO,2020:324-325.

[3]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Volume 1,Issue1(April 1981)[EB/OL].[2021-01-11].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development/vol/1/issue/1.

[4]Wiley Online Libra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About[EB/OL].[2021-01-11].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page/journal/10991328/homepage/productinformation.html.

[5]Taylor & Francis Online.Development in Practice-About this journal[EB/OL].[2021-01-11].https://www.tandfonline.com/action/journalInformation?show=aimsScope&journalCode=cdip20.

[6]Taylor & Francis Online.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EB/OL].[2021-01-11].https://www.tandfonline.com/action/journalInformation?show=aimsScope&journalCode=fjds20.

[7]ABBY R,MIGUEL N.The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Aid to Education:What Can be Learne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6,48:23-24.

[8]STEPHEN P H,BOMMI L.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ssist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2016,48:10.

[9]DONGSUKK,MIN JAE P.Competitive Prospects of Graduate Program on the Integration of ICT Superiority,Higher Education,and International Aid[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17,34(8):1625.

[10]YASMIN A,EMILY B,ELEANOR C,et al.Six Decades of ODA:Insights and outlook in the COVID-19 crisis[EB/OL].[2021-02-02].https://www.oecd-ilibrary.org/sites/5e331623-en/index.html?itemId=/content/component/5e331623-en#chapter-d1e20.

[11]RAYMOND Y.China’s Development Assistance in Southeast Asia:A Threat to Japanese Interests?[J].Asian Survey,2020,60(2):323.

[12]谷贤林.法国教育援助的基点、特征与诉求[J].外国教育研究,2020,47(12):44.

[13]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EB/OL].[2021-02-12].http://www.cidca.gov.cn/2021-01/10/c_1210973082.htm.

(責任编辑 赖佳)

金融英文论文范文第2篇

主持人: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我谨代表大会的主办方,21世纪经济报道,对民生金融租赁的大力支持表示,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真挚的欢迎!

金融租赁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新型租赁方式,具有融物和融资的双重功能,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业已成为三大金融工具之一。在国内,事实上近十年来,国内金融租赁业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和我们的分业监管,分业经营有关。2007年,银监会出台颁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修改稿,允许银行入股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业才得以重生。如今,国内金融租赁迅猛发展,金融租赁行业已占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天金融租赁高峰会以金融创新与租赁业健康发展为主题,和在座的所有人一起共同探讨国内金融租赁行业未来发展道路。

今天说是高峰会,非常的名副其实,因为今天到来的嘉宾确实是这个行业里面最重量级的人物,先从监管部门开始,他们是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陈琼女士;天津银监局副局长郭明奇先生;江苏省银监局巡视员周忠明先生;民生金融租赁董事长孔林山先生;中国外贸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建平先生;中银航空租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谊先生;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巍先生;兴业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总裁邓长磊(音)先生;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潘明忠先生;上海市租赁行业协会会长,大新华船舶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传义先生;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小武先生;昆仑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杨国清先生;交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竺叶群;民生银行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马玉波女士;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监王荣女士;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国先生;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总监乔凯;外商投资协会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曲庭凯先生;河北租赁总裁助理朱斌先生;21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主编刘洲伟先生;21世纪经济报道副总经理吴娟红女士。让我们再次谢谢诸位嘉宾的光临!

一般都是请主办方的代表做第一位发言,欢迎大家,首先有请21世纪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裁,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主编刘洲伟先生致词!

刘洲伟:作为这次金融租赁高峰会的组委会代表,大家今天下午出席此次会议表示真挚的感谢。中国的租赁行业从2007年试点开办,得以比较快速的发展,几年间,租赁成为拉动社会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我们的租赁充分发挥了其独特的融资功能,有效解决了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难,装备制造厂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乃至地方的财政资金来源难等发展当中棘手的问题。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国内金融租赁业务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发展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成熟,今天我们21世纪经济报道和战略合作伙伴,民生金融租赁公司共同举办金融租赁高峰会的目的,其实就是寻找金融创新发展的方法,目的是更好的探寻金融租赁业未来几年的趋势以及可能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促进这个行业更有序、快速的发展。

最后,感谢大家的到来,希望我们此次论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谢谢!

主持人:谢谢刘洲伟先生的致辞,鄙人姓梁,名猛,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国际金融研究处的研究员,受邀来主持这个会,所以我不是很专业,请大家原谅!下面进入主题,有请本次论坛的联合主办方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林山先生致辞!

孔林山: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与各位嘉宾相聚在本次金融租赁的高峰会上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感谢21世纪经济报道为我们搭建的这个交流平台,让租赁业的同仁和关心与支持这个行业成长的领导们、朋友们,一起来探讨中国金融租赁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近三年来,金融租赁业的队伍日益壮大,业务规模也在迅速的扩张,可以说中国金融租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市场前景也非常广,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的领导也非常关注、关心和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各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金融租赁业在中国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理论和实践做出回答。刚才主持人先生说的,有太多这样的声音。

目前有很多的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比如说如何找到复习金融租赁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真正发挥出金融租赁的核心竞争力和找准市场定位和盈利模式,如何解决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问题,开辟出同租赁特点相适应的长期的资金来源,如何选择银行控股的金融租赁公司办成独立的法人企业还是银行的租赁部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等待我们去回答。

民生金融租赁作为金融租赁行业的一员,愿意成为金融租赁业探路者,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我想都将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光临,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孔先生热情洋溢的致辞,下面的主角终于要出场了,第一位是来自于监管部门的,金融租赁这个行业的发展跟政策上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紧密一些,下面有请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陈琼女士,她昨天晚上从外地飞回北京的,所以她非常辛苦,今天给大家做演讲的题目叫“创新和风险并存”,有请!

陈琼:大家好!我今天主要想讲三点,第一个就是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现状,金融租赁行业是快速发展的,专业化的程度日益增强,2008年以来,金融租赁公司在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整体金融稳健,不论结构还是总量都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截止2010年9月末,金融租赁公司的总数达到17家,银监会监管的,资产总额超过2664亿,实际到现在已经超过2700亿。

随着我国金融租赁市场的不断扩大,金融租赁服务的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在航运、航空、轨道交通、电力、工程机械等行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金融租赁产品线,整体来看,经过三年的快速成长,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思路和业务模式得到改善,专业水平和经验能力得到加强。其活跃金融市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功效正在显现。

2、公司治理水平逐步提高,风险控制机制不断完善,新社会重组的金融租赁公司大多引入了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管理体系,搭建了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各司其职,创造了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同时,与股东银行逐步建立了风险隔离制度,较好的防范脱离市场的潜在风险与银行之间的相互传递。截止2010年九月末,不良率为0.56%,显示出较好的资产质量,以及较为稳健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较强的抗风险控制能力。同时,金融租赁行业没有发生系统性风险,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

3、金融租赁创新层出不穷,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金融租赁经过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产品创新得到了初步的成果。金融租赁公司加大了中小企业的开展力度,利用金融租赁给予资产信用的理念和方式,通过对固定资产所有权的控制,克服中小企业风险识别难,控制难,防范难的障碍,有效的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联合租赁,出口租赁等新的业务品种也在逐步的完善。金融租赁行业的知名度,社会认知度和金融服务能力正在不断的提升。

4、金融租赁监管科学有效,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银监会坚持科学监管,一手抓风险防范和高危机构的看管,一手抓金融创新和稳定发展,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资产质量,和风险集中度,租赁物相关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内容,不断的完善监管手段和监管体系,有效的提高了金融租赁公司的整体的抗风险能力。

具体工作上,近一年来,银监会持续跟踪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状况,行业问题,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通过总结成果和经验,向国务院上报,扩大试点方位的请示,并起动了扩大试点的审批工作,向金融租赁行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大的拓宽了融资渠道,有效的解决了中长资金来源问题,为金融租赁行业的稳健发展创造了条件。另外加上与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推动金融租赁公司在保税区设立项目子公司,拓展业务范围,有效的改进了增值税改革对租赁业务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二点,金融租赁行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1、宏观经济形势仍不稳定,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增大,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是保持复苏的基本态势,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经济通胀和通缩压力并存,大规模的削减公共开支可能使本以十分脆弱的经济复苏重新陷入危险的状况。从国内来看,经济形势基本看好,但要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大幅下滑,将带动住宅投资,消费下行,波及上下游行业,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继续增加,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增长不容乐观,国内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结构调整难度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金融租赁行业势必也要面临的风险会继续加大,市场需求下降等诸多的不利因素的影响。

2、国际会计准则的修定对金融租赁行业影响较大,经过几年的酝酿和讨论,2010年8月,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并计划于2011年第二季度发布终稿,此次租赁会计准则修改将取消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的区别,采用单一模型,核算所有的租赁业务,使得出租人和承租人都将对租赁业务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进行表类确认,租赁会计准则的变化将更加全面的反应资产质量及其未来创造收益的能力,并充分的揭示租赁资产对应的信用风险。但由于需要定期对应收租赁款,租赁资产,购买选择权等因素进行评估,大大的增加了经营和风险管理的难度。对承租而言,租赁会计准则的变化将增加负债水平,降低盈利性指标,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经营活动产生的产品优势,从而导致意愿的大幅下降,给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税收政策等外部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前期与财税部门充分的沟通,有关税收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运作,大大的降低了融资租赁业务的成本,提高了融资租赁产品的竞争力,但是目前还存在增值税无法抵扣,融资租赁进口时和其他优惠税收政策平等适用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下一阶段,我们要密切关注其他部委相关的政策研究,加大与财税部门的沟通,积极跟进税务、会计、保税区配套政策等对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件,认真做好意见反馈。抓住有利机遇,为金融租赁公司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引导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

1、金融创新是金融租赁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创造新型金融服务和产品,提高竞争力的行为,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路径和内在动力。金融租赁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但市场定位还不明确,产品特色还不鲜明,整体存在规模优先,以速度取胜的粗放式的发展偏好。这对于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想找准定位,推动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就要在金融创新上下工夫,深挖租赁本质内涵,加强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力度,促进金融创新,要充分利用金融租赁以实物资产的投资、运营和管理为基础的产品。衔接产品上下游,拓展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将金融租赁发展成为有金融产品特色的,有充足市场需求,有良好客户基础,有广泛社会认可的金融工具。

2、加强风险防范,确保金融安全,是金融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但也诱发了投资了投机,刺激了经济的非理性繁荣,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诸多诱因就与不负责任的金融创新有关,很多金融创新未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通过高杠杆及复杂的衍生产品,放大了实体经济,创造出规模数倍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受益于风险并存,没有金融创新,金融市场将失去效力和活力,但缺乏风险防范,失去金融安全的金融创新,很可能产生更大的金融风险。

3、金融创新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金融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实体经济,因此金融创新必须要立足于市场的真实需求,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金融创新还要与金融体系的发展成熟水平相适应,与市场参与人员的认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相适应。这就要求金融租赁公司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同时,金融租赁公司要加强对国家战略政策的研究合理解,明确自身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策略。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提升金融支持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属于国家产业政策着力压缩和淘汰的,应根据风险状况做出审慎的调整和战略退出,减少风险暴露。

4、防范风险,既要坚持外部监管,又要完善内部制度。复杂的金融创新,将金融机构的风险资产从表内转移到表外,规避资本约束的监督,因此,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保证金融创新的健康,就必须坚持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的完善相结合。一是加强科学监管,银监会坚持保护银行业的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的法律目标,将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共同发展作为监管的标准之一。根据银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监管实际中,始终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的创新监管原则。对于金融租赁公司,实时调整监管政策,协调各方社会关系,牢牢把握风险底线,继续提高监管质量,引导金融租赁公司专注自身能力的建设,培养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加强风险隔离机制的建设,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通过建立金融租赁公司风险评级级分类监管体系。从资格审批,业务准入,后续监管等方面严格把关,定期跟踪,推动创新业务的稳健开展。二是要倡导科学的思路,在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时要按照创新的科学思路,坚持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创新基本准则,切实做到认识你的业务,认识你的风险,认识你的客户,认识你的交易对手,在具体实践中,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进一步系统研究金融创新的定位和重点,完善创新配套体系的流程。第二,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避免出现产品融资化严重的问题和现象。第三,继续加强金融创新风险的研究,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三是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金融租赁公司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合理的评估创新产品中的内在风险,综合测算潜在的成本和收益,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持续提高针对金融创新活动的全面风险控制能力,确保金融安全,在实际操作中,以规章制度为准则,在允许的范围内加大创新力度,做到合规创新,合理创新。 金融创新是金融行业永保活力,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风险防范,确保金融安全这是金融创新以安全有效为前提条件的,我们要正确认识金融创新的价值和作用,在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风险管理效率的基础上,积极稳妥的开展金融创新活动,激活金融创新行业的潜在活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最后,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陈主任的讲话,陈主任刚才把我们金融租赁发展的方向和风险都做了提示,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这么几点,第一个,金融租赁的行业发展特别快,第二,现在目前风险还比较小,但是他说到的有三个不利,一个是宏观,第二是快捷,第三是税收,而且重要的提醒大家,我也是想重复一遍,金融创新确实是一把双刃剑,美国人已经倒在次贷创新的沙滩上了,我们金融租赁这一块儿就不要再出什么问题了。第二个,陈主任提醒的特别好的就是内部管理要加强,平衡你的长期利益之间,可能短期之内钻一个空子可以挣很多钱,也许以后你会为这一部分钱付出更多的成本,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尤其是以牺牲公司的生命为代价就更不划算了。

我想我们下一位发言者,江苏银监局的周忠明巡视员,他对这些问题肯定有很多思索,有请!

周忠明: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对我国金融租赁业的几点思考,金融租赁这个词比较特殊,刚才主持人在开始的时候提到了有一个发达国家租赁的比例问题,我想从这个地方开始讨论起。

关于发达国家融资租赁的地位,它是指在设备购买的市场渗透率上,我也查了一下有关资料,许多国家达到20%左右,尤其是美国达到了30%左右,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说英国近几年还在下降,这和他的税收政策变化有关。

从我们国家来看,融资租赁也有

二、三十年的发展,但是总体来说,2007年以前市场份额很低,近几年来,尽管以翻番的速度在发展,但是整个市场水平和发达国家比,一方面说明我们未来发展的前景很广,另外一方面,也是我们国家的国庆所决定的,我也不认为可能租赁业将来要和银行,或者说证券,三分天下这样的说法,但是租赁业必然在未来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工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还将保持非常快的发展速度。

为什么我们国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融资租赁的渗透率比较低呢,这是有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首先是因为我们国家银行融资为主体的市场体系。我还记得本世纪初的时候,这方面呼声也很高,很希望通过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发展其他的融资工具降低银行的融资比例,但是我们知道,在这几年实际的结果来看,我们银行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当中的比重还在上升,这是一个路径依赖问题。不一定像美国、英国那样一直是融资为主的市场,发展快的话,就一定是好事,有很多国家在这种体系下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我相信较长一段时间内,银行仍然是为主体。 第二,我们国家的税收制度是不利于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刚才陈主任讲的比较清楚了,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争取,可以说我们刚刚看到税务总局的公告,还算争取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美国的市场渗透率达到30%,三大因素决定的,第一是他的税收制度,第二他的加速折旧制,第三是金融市场,首先就是税收制度。英国过去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但是正因为税收制度上的变化,这几年也在下降。而我们国家,尤其是增值税改革以后,这部分影响比较大,现在税收上面争取到了比较好的政策,但是反过来说,他会使我们融资租赁的业务结构发生一些相应的变化。所以总的来说,我们税收制度在这方面的一些障碍影响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尚不能满足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从美国来说,他们的融资租赁业快速发展和他金融市场的发达,融资租赁业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运用很多工具从市场上筹集资金,而我们尽管这几年,我们经过努力,包括监管当局,包括我们相关机构,在政策,在渠道,在工具方面也在不断的拓展,但是总体,这是市场发展目前还处于低级阶段所决定的,不是仅仅是发展一些监管政策很快就能解决的,这和市场准入建设是有关系的。

整个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我的观点,还有待于金融市场的创新与拓展。我看到有一个问题,现在的资金来源不足问题是制约融资租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江苏有一家租赁公司,他们比较认为制约因素大的除了税收之外,资金来源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有一部分租赁机构很希望监管当局放松对融资租赁业的限制,目前按照规定,只能吸收一年以上的存款。我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思考,就从融资租赁业来说,再放松吸收存款,作用也是有限的,有人说从一年放到半年,实际上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为我们的金融租赁公司作为非存款机构,他只有有别于存款机构的生存,如果我们只是通过不断的放宽吸收存款的限制,如果变成了存款机构就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性了。所以,他吸收存款还是指向特定对象的,干脆商业银行办一个融资租赁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考虑到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租赁的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在一年期,半年期,三个月,这个东西大家可以再讨论,根据各方面的情况,但是最终还是要从大的方面来做。另外要审慎监管,监管的标准要提高,毕竟现在做金融租赁的机构作为非存款机构,它和存款机构不一样。

最终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呢?还是在于市场创新和拓展,刚才陈主任在这方面谈了很多的问题。我认为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讲,根本出路还是在创新其负债工具,拓展其融资市场。由于良好的融资租赁机构以其租赁收入的现金流来看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可以作为抵押发行证券,即资产证券化。谈到这个问题,大家想到美国次贷危机,实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确实是很深刻的,但是也很有利于这个市场更好的发展,大家通过美国次贷危机吸收了相关的教训以后,正是我们今后能够规范证券化市场的有利条件,关键是要坚持相关的抵押资产的标准和条件,因此,从我们现在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融资租赁机构以稳定的租赁收入现金流作为抵押发行证券是可行的。 我们国家前两年已经发行了住房按揭贷款等等作为抵押品的证券,但是数量很少,没有发展起来,租赁这一块儿,我们现在发放发放住房按揭贷款的主体机构是商业银行,他是一存款机构,他的资金来源是充裕的,他把他优的资产拿过来发行,动力不足,国外很多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机构不是存款的机构,不得不去用这种方法。而我们金融租赁机构实际上和国外发行证券的机构也不是存款机构,他有这样的动力来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实行,这涉及到一个大课题,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在这方面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当然,不仅仅是在负债创新方面,在资产方面也是大有可为。除了传统的融资之外,近几年新的租赁体制,杠杆租赁等等诸多此类的东西也是不断得推出,而且也是在不同的领域,学术化越来越在这个领域拓展,创新方面不断的拓展。正如刚才主持人讲的,我们在创新方面需要吸收近年来国际市场的一些教训,我想有四个方面我们应该好好记住。首先是简单化,我记得2008年我到剑桥去的时候,当时英格兰银行的副行长,我们在讨论美国次贷危机,其中大家共同的认识就是太复杂了,越来越复杂,谁也弄不懂了。而作为金融创新来说,简单化是他的一个生命线,简单化市场才能更好的接受你。

在这个基础上,你就可以保持高度的透明。创新思路是有生命力的,市场能不能接受,或者说暂时能够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但是最终栽了跟头,很重要的是不是能保持高度透明。一个市场是有效的,他必须是透明的,大家都学过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因此作为融资租赁,作为金融租赁公司一定要考虑到保持高度的透明性,使市场更能够接受。

第三,与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相适应。我也担任监管工作七八年的时间,这里面很多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的时候,游说监管当局放宽一些标准,批准一些产品,我交换意见的时候讲了,首先你自己对你推出的东西是不是充分了解,任何我们自己在创新方面迈出的步伐都必须充分了解,这部分义不容辞,首先是你自己。

最后还有一个顺序渐进原则,我们国家现在市场,包括融资租赁这一块儿,任何市场都是一个逐步发展的,如果过快发展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自身难以适应的情况。所以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供金融租赁业大家参考,很多地方考虑的不是很成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谢谢周主任,周主任说了一下金融租赁融资渠道的问题,这也是我这几天一直思考的问题,哪儿来的钱,刚才说了,毕竟不是一个存款机构,他得有钱去做这个事,刚才周主任提的这些非常好,也指出了创新的几个特点,简单,透明。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著名的金融上的创新工具,可转让的大额存单,那是非常简单,非常透明的,现在市场非常看好,希望金融租赁业也能找到这样的一种创新工具。

刚才陈主任,周主任都说到了创新,都是监管层面的创新,现在终于有了实业家要来说说创新了,有请民生金融租赁周巍总裁,他演讲的题目是坚持创新,促进租赁业健康发展! 周巍: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借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这么一个平台和各位金融租赁业的同仁在这里聚首,作为我们这么一个尚处起步阶段的行业来讲,在一起共同学习、探讨,对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非常必要。增值税的问题,我记得以前呼吁了很多年,但是没有什么结论,今年在诸位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好的进展。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应该更多的在一起呼吁,推动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家在一起团结起来了,声音就大了,对这个行业的发展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我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的题目是坚持创新,促进金融租赁业健康发展。自从1981年中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中国工商租赁有限公司诞生以来,中国租赁业已经走过快30年的历程,这中间几尽风与,历经波折。2007年中国银监会颁布修定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并批准5家银行试点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这一正确决策开创了中国金融租赁的新时代。我国融资租赁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并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一、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租赁业的主导力量,社会影响力较大,使更多人看好融资租赁业,新生力量踊跃加入,今年三家银行以及中石油等央企第二批获得了执照。与此同时,商务部批准设立了不少内资,外资,以及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据粗略统计,各类租赁公司超过了200家,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一起推动,这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租赁业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制约租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税收监管的政策瓶颈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关注重视融资租赁,支持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制度纷纷出台,例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国务院明确要求结合增值税转型完善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的,中国银监会今年批准了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内保税区设立项目的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国家税收总局今年9月明确了融资性租赁业务不征收增值税,营业税。最高法院在天津试点融资租赁物权登记和认定,从法律上维护出资人对租赁物的合法权利,根据市政府出台的中国融资租赁业,第一个中国政府促进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意见,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支持。天津东江保税区,北京天竺保税区,香港的保税区相继出台了金融租赁公司设立项目公司的相关支持政策等等,可以说这方面的形势是非常喜人的。

三、融资租赁的市场认知度越来越高。大型央企,上市公司以及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开始采用租赁方式进行融资,逐步改善了主要依靠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的比较单一的融资方式,企业融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以上种种表明,随着银行金融租赁公司的成立,全社会逐渐认识到金融租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金融租赁的健康发展必将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首先,发展金融租赁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金融体系,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世界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几大业态当中,租赁与几大业态相差不是很大,而在我国尽管融资租赁在渐进引入,我国金融业缺少与银行等业态优势互补的金融工具,融资租赁以融物加融资的特点使资金被锁定最终用途直接进入实体经济,也使得其与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等提供资金的金融工具相比有着更加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也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机遇核心的活力。金融租赁对中国这样一个以实体经济为主的制造业大国来说更是意义非凡,正是因为租赁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中国金融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证明,五中国银监会允许有条件的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是成功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金融租赁在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化解产能过剩,推动产能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促进产融结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帮助中小企业破解融资难等等发挥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对中国租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同时,作为业内人士,更应清醒的反思中国租赁业过去30年的艰难历程,为什么中国租赁业之前那么长的时间一直发展不起来,为什么很多租赁公司陷入了破产倒闭的命运,怎样才能办好一家租赁公司等等等等,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了两年多的探索,目前,公司资产规模已超过4亿元,确立了公路、船舶为主导的市场地位,拥有国内船舶83艘,运力达230万吨,公司获得了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出具的3A级信用。两年多的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创新,只有坚持健康发展,中国租赁业才能少走弯路,才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首先,必须坚持不断创新。租赁业的创新除了金融租赁公司自身需要不断的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强业务创新,产品创新以外,更要积极促进金融业的整体创新,以不断完善和优化金融租赁公司的外部金融环境,促进金融业整体创新,就是要大力发展租赁与银行,租赁与保险,租赁与信托等等的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供应,租赁业的发展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租赁与银行的合作,既可以丰富银行的产品服务,又能帮助银行巩固和扩大客户群,而大力发展租赁与保险的合作,既可以解决金融租赁公司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又能为保险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收益渠道。发展与租赁与信托的资产,既为信托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老百姓增加了一条安全的投资渠道。

而在推动政策创新方面,我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允许有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外设立STV,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单一项目公司形式开展全国租赁业务属于全球通用的一种业务模式,目前在国内保税区设立单一项目公司尽管在理论上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也不少包括税收在内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国外同业在STV形式开展业务相比,税负仍然偏高,项目公司的设立在境内保税地区,融资成本比较高。要使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与国外的同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按照国际规则参与全球市场参与竞争,应允许符合条件的金融租赁公司在境外设立STV。

二是建议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扩大进口,促进平衡国际贸易,缓解我国与欧美等国的贸易顺差。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强劲增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贸易逆差为借口攻击,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欧盟等为转嫁本国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带来的国内矛盾,逼迫人民币升值,借鉴日本的经验,金融租赁可有效缓解我国的国际贸易顺差,上世纪日美贸易逆差严重时期,日本通过租赁公司进口美国的飞机,不但自己使用,还租赁给其他国家的,甚至给美国的航空公司。我国租赁了大量国外租赁公司的飞机,船舶,支付了巨额外汇,但却不能计入我国的进口贸易额,国家采取措施大力支持中国的金融租赁公司,直接进口飞机、船舶等大型设备,可以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租赁贸易在国际贸易进出口统计上的特点,扩大出口,通过租赁方式出口,中国金融租赁公司只要与进口国的承租人在租赁合同中签署有不改变社会所有权的条款,既能将中国企业生产的设备交付给进口国的用户使用,达到实质出口的目的,又可以不计入中国的出口,从而降低我国的贸易顺差。租赁公司支持和扩大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同时,又平衡了国际贸易。

必须坚持健康发展。中国的租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一个仍需逐步完善的市场来说,租赁业面临的困难不少,再加上租赁理论研究滞后,实践经验积累不足以及专业人才的匮乏,仍然是我们今天必须直面的问题,作为业内人士,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去推进租赁公司的发展。摒弃盲目追求上规模,抢市场的发展模式,将业务纳入科学、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避免业务范围重复,租赁产品雷同,防止拼价格的恶性竞争,寻找自身发展的路子,根据各家公司的实际情况,把握市场定位,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建设似乎更重要。而简单的用银行信贷的模式开展类银行的信贷业务,并不是租赁公司得出路。只有不断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租赁特色的产品,做真正的租赁业务才能使金融租赁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中更有吸引力,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业,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租赁业正迎来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有责任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承担起发展民族租赁业的责任,我相信只要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健康发展,中国的租赁业就一定会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拥有其应有的地位,就一定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一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周总的精彩演讲,刚才说到了很多创新,但是有两个我觉得是很重要的,第一个是政策创新,虽然周总表扬了我们的税务、海关、银监会等,但是他仍然认为保险基金、境外设立STV的问题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这个我想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会不断的面临问题,中国的监管机构也会面临行业发展的问题,政策滞后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超前反倒是很少见的。第二,关于租赁可以在平衡进出口上发挥作用,这是让我比较意外的收获。租赁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银行系的金融租赁机构,我弄不清楚为什么银行不自己去做,正如刚才周总说的,设立一个部门就可以了。下面有请工银租赁闫峻他给我们讲讲租赁公司商业模式的分化、演进与重构。 闫峻:非常高兴出席今天的论坛,由于这个行业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太多了,需要呼吁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说我们的同行需要经常在一起交流经验,租赁业在我们国家的金融机构里面可能有一个特点,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团结的行业,是不是最团结的不好说,应该说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特点。

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再有两天时间,工银租赁公司成立三周年,在这里我代表工银租赁向社会各界,包括相关监管部门的其他政府部门,我们的协会,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的时间,我们回头一看,租赁业迈出了一大步,金融租赁行业不仅自己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他在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包括促进产业升级的过程当中,以及增强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作用。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商业模式的分化、演进和重构,今天这个问题是在座的各位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成立之初,监管方面对我们提出来要研究好租赁关系,包括像刚才周总讲的,充分发挥租赁的特点,都是这些问题。

商业模式的问题我主要谈三点,第一个观点,金融租赁公司正站在新的发展阶段,现在目前已经开始分化出四种不同的商业模式,第一种,融资型,我个人看法来说,这种类型本身作为一个商业模式来说,没有好和坏,只有适合不适合,当然了,你要天天不做租赁,天天做信贷可能是有问题的。我们从国外来看,很多金融公司就是提供这样的,很多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土耳其,巴西,西班牙,租赁公司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融资。因为什么呢?我们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就能看到合理性,商业银行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性组织,实际上具有社会公众性,有些业务即使具有商业合作形,但是商业组织不一定要做,这里面就需要有一些机构提供商业银行不能提供的融资,同时,也为我们商业银行金融体系的基础提供了风险的辅助机构。尤其是起步阶段,我个人感觉也是一个正常合理的范围。第二类商业模式就是投资型。第三类是管理型,第四类我把它叫做优化型。

概括起来,应该说这四种类型的商业模式,应该说出发点是差异比较大的,投资型像一个专业的投资人,管理型更像一个产业性公司,优化型业务更多的像一种会计事务所,或者咨询机构。这四种模式在我们国家都已经出现,相信未来还会不断发展。

第二个观点,应该看到这四种模式的差异是非常大的,虽然这四种模式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租赁,实际上他们的差别非常大。比如说第一,流程的差异,第二就是风险的理念,我就不多讲了,第三就是盈利模式也是不一样的,炒房,炒股票和钱存银行,盈利模式肯定是不一样的,风险水平也是差距比较大的。

第三个观点,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新的定位和思考。首先是定位的问题,我们要非常清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措施。涉及到内部的一些激励,考核机制都会有一些差距,首先要清楚我们做的是哪种租赁。第二个问题就是涉及到了我们相应的内部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建立不同的业务模式,实际上需要不同的制度,包括相应指标的控制设计。如果说对一个小公司来说,这可能不是问题,小公司的租赁业务都是从老板自己直接发起的,对于大公司来说这就是问题,都是需要我们去重新考虑的。换句话说,我们经常讲,做革命事业,组织是保障,所以这方面要考虑清楚。

所以我也相信,随着我们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分析,包括重新的优化,会使得我们租赁公司有一个更加健康的体魄,也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借这个机会,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也祝各位事业兴旺发达,谢谢各位! 主持人:感谢闫总的讲话,他说了四种模式,融资、投资、管理、优化,我感觉好象是一种围绕创新来说,模式的创新,我们现在在座的各位租赁公司里面,有多少是管理性和优化性的,我相信有一个人可能很清楚,就是下一位演讲嘉宾,上海市租赁协会的会长,高传义先生,我们下面有请高先生为我们做精彩的演讲!

高传义: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业,非常感谢大会给我这样的机会能够讲一点我自己在发展融资租赁方面的几点建议,几点体会。

实际上一个月前,我跟民生租赁的周总在上海碰到过,当时上海也刚好在搞一个融资租赁的论坛,叫国际金融论坛,那个论坛上,我当时讲了几句话,一年前在同样一个论坛上,全国的租赁公司只有我一家上去讲话,一年以后,上到那个论坛上讲话的就变成三家,明年的时候,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在不同的场合发出各种声音。刚才几位都讲到了,融资租赁业有太多太多的问题,融资租赁业有太多太多想呼吁的事情,融资租赁业有太多太多的前途。

今天我想讲的是三个方面,基本上是一个月前在上海那个论坛上讲话的基本,大会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来这里讲话是三天前的事,据说好象和周总的推荐也有关系,谢谢。

首先介绍一下海航租赁公司。大新华船舶租赁股东单位是海航集团,包括了航空、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服务,分成了七大产业,有航空业、旅游业、商业、物流、金融、机场管理、置业,合到一起,今年年底总资产是3600亿,总收入将近1000亿,大家比较熟悉的海航股份上市公司占到海航总资产的不到一半。今天的海航集团有八万多员工,280架飞机,500多条空中航线,通达国内外城市90余个,有将近70家的国内外星级酒店,近30家旅行社,近260家商场、超市,同时管理14个机场,有80艘巨型船舶,在建船舶51艘。

海航旗下的租赁公司有这么六家,分别在飞机、船舶、基础设施等租赁领域开展专业化经营,截至2010年10月,总资产超过640亿,飞机租赁四家,其中有一家,可以回答刚才主持人的问题,什么叫管理性的租赁公司,这家公司是我们刚刚从澳大利亚收购的,当时是全球第九大飞机租赁公司,这家公司当时有68架飞机,总资产超过32亿美元,但是他自己在这里面自身的投入多于2亿美元,但是他做的时候,作为一个中间人,把投资人,把债务人,债权人全部都联系到一起,一家飞机他可以作为只是收管理费,用这样的方式来组织整个金融结构,这个结构可能有十几个合同参与单位,他做什么呢,只是来管理这件事,每年每架飞机收20万美金到200万美金不等的管理费用,他做的就是管理性的。我们现在把他收购以后,准备迁址到香港,变成一个上市公司,这个工作目前正在做。

另外一个是基础设施租赁,天津渤海租赁,可能很多人也知道,这个租赁公司是专门从事基础设施方面租赁的,是和天津市保税区一起合资兴建的租赁公司,主要做的是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铁路机车,电力等等项目的租赁。如果顺利的话,应该是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有可能是我们国家A股上市第一家租赁公司。

最后一个是船舶类租赁公司,我现在的大新华船舶租赁,主要就是专业经营我们的船舶租赁。海航租赁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租赁公司,肯定会有疑问,事实上,我们下一步肯定会在租赁公司的主权上做一些整合,他有这么多公司的原因主要是历史上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也是满有意思的,第二家租赁公司,扬子江租赁是真正的银行组建的租赁公司,是重庆市交行1992年成立的,当时成立了以后,业务没怎么做起来,1996年,1997年要求分业经营的时候,这一块儿要剥离出来,就引入了外资的公司,变成了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2002年海航收购过来,是这么一个过程。

第二部分讲讲上海航运金融发展现状。因为我自己本人是上海市租赁协会的会长,我是比较关心上海的建设发展,当然,协会改选是上周的事,当时我讲的也是偏重于上海,我们理解上海航运金融发展来理解的。

上海“两个中心”的建设,现在不止两个中心了,政府部门讲的是四个中心,还加上贸易中心,还加上服务中心,两个中心建设他们都在说,建设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

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理解什么是航运金融,这是我们大家找来的一个理解的模式,航运金融是以航运业为平台,航运产业、金融产业,政府等相关机构联合起来的为船舶、货物、码头及海上货物运输进行的融资、投资、保险、结算等一系列金融服务经济活动的总称。

我们理解航运金融的主要业务内容和参与的主体,图上看,大家看得比较清楚,实际上我把飞机也放进来了,航运金融不仅仅是一个海上的事,还包括天上的事,因为包括至少有航空货运,肯定我们也可以把航空的民航业也可以加进来。所以在这里面,主要的内容在中间的这个圈,船舶、飞机、保险、融资,航运价格衍生产品,资金结算等等一系列的内容。主要的牵扯各个方面在这里有列出来,这里面租赁公司在右下边,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但是事实上,在我们所有的交易里面,所有的租赁安排里面,租赁公司应该都是在核心的位置,应该都是串起来了几乎所有的主体。包括了从船厂,飞机制造厂到航运企业,货主,港口,政府的机构,保险公司,银行等等。

上海市航运金融发展的现状,这个是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做的一个课题,金融服务和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的研究,这里面对于航运金融他的一些功能性的指标,水平性的指标有过一些比较判断。最后一列是上海,可以看得出来,很多东西和纽约,伦敦,东京,香港这些地方比起来,基本上都是处于下风,而且处于很低的下风。

有一个数字在这儿可以看到,航运的保费收入在世界市场的份额,纽约占全球市场的9.7%,伦敦占到全球21%,日本东京占到12.9%,我们的上海占多少,0.5%。首先是航运金融的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相关的服务业务有相当一部分外移的趋势,原来本来都来了,做一段时间又走了,航运金融业务有关的专业服务机构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方面人才比较缺乏等等问题。

下面就讲一下我要讲的重点,发展航运金融的几点建议。围绕着租赁这一块儿,我们提了三个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建议,当然因为航运金融刚才也说过了,包括保险,包括衍生产品的价格交易,波罗的海指数,这样的东西在英国伦敦是作为很重要的交易指标。所以这些东西在上海目前也刚刚开始在用。我们围绕着融资租赁这一块儿来说,融资租赁我们自己看,航运的融资租赁以及产业基金,以及租赁用的退出机制,这样一些内容是我们认为现在要重点发展的几个方向。航运的融资租赁,航空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民航机的估计到3000架左右,20年以后应该是4200架,数字差的比较大,不过这个无所谓了,因为各个预测机构不太一样。按照惯例说,大概有60%是用租赁的方式来做的,换句话讲,我们现在按照每架6000万美金来算一家民航客机,民航租赁市场大概要到1300多亿美元,一万亿人民币的样子。

航运的市场,全世界每年新船的和约造价大约是五千亿美元,中国的需求大概是1/3,1500亿美元,船舶航运业里面租赁的渗透率比较低,占30%左右,每年在船舶租赁市场上规模大概是五百亿美元左右。所以说发展融资租赁业在这儿来讲意义重大,一大块的意义,就不多讲了。

第二个内容是关于产业基金,航运业的产业基金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这个产业基金可以依托航运业利用金融资本,通过集合航运业、船舶制造业、港口物流货主业和金融业的资源,进一步打造船舶业与资本市场的通道,以实现将货运产业做大做强,整合航运产业链的作用。这个市场非常大,上千亿投入的市场。

国外有一些先进的产业基金的模式,这一块儿我为什么讲的稍微多一点,这和我们租赁公司也是相关联的,国际上有比较先进的经验模式,新加坡有一个MFI基金,这样的一些基金用于在船舶融资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德国的KG基金,最高峰的时候曾经占到全国56%的集装箱船的市场是由他牵头发行和组织起来的。新加坡的MFI基金,对于推动新加坡的航运业,新加坡航运中心的建设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个数字可能不太准确,21亿美元。

我这里想说,主要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把我们自己的航运产业基金建立起来,这里我提到一个观点,民间资金的进入,事实上像温州的民间资本,前不久我去过温州,跟温州的领导人聊天,说起来过,温州现在比较正式的统计,民间资金有8000亿人民币,基本上都是流资,炒房子,炒煤矿,炒大蒜,现在到缅甸炒玉石。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曾经也进入过航运业,经常是三两个好友一起凑钱,一起造一个船,你出三百万,我出五百万,我拿大头,我引导这件事,做下来以后,大家一起分成,其实这就是基金的方式,但是这是很小范围的,没有大规模组织起来的。现在我们正在组织这件事,希望能够做成一个民间的基金,专门用于航运业的发展。

刚刚我说的第三个方面,关于航运租赁物的退出机制,租赁物的退出肯定是租赁的合同到期或者提前终止的时候,残值的实现。说到这儿我可以展开一下,我们所有租赁物都面临这样一个租赁物的退出机制,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它,咱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规范的模式,也没有一个规范的市场,比如说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市场非常发达,在咱们国家,简单的统计大概每年将近一万亿人民币退出,怎么退出,这个二手市场怎么来做,现在刚刚开始有人在设计这个标准,二手设备市场的流通化的技术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就意味着这个市场的规范化指日可待了。包括二手设备市场的技术评估,技术鉴定,流程设计,鉴定,估价,融资,最后登记,保值增值等等这样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我们现在提到的船舶的二手市场,实际上也是非常大的市场,前不久我在芜湖问过他们,芜湖是我们国家内河航运的最大的交易市场,新船旧船都在那儿,每年至少是1500条船,这个市场大家可以想象到,很大。下面这个图,蓝色的这部分,世界的二手船市场的交易量,红色的是中国的二手船舶交易量,购买和交易,所以从成交金额,船舶的交易数量上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差距是非常大的。

顺便说一句,船舶的登记,中国在这上面看到了,所有和中国相关联的船,有很大一部分的船都是在境外登记,中国籍的国际航行的船舶,以及登记在上海的船舶,这能说明什么呢?我们国家大量买的船最后登记到国外去了,而没有登记在上海,没有登记在国内,为什么?大家肯定很多人也能理解,是因为登记的体制问题。所以这一块儿,把这个数字给大家以后,给大家一个思考,我们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把交易费都要送到国外去。

最后引出来我的一些有关政策性建议。

1、建议有关部门,全行业一起来考虑,有没有可能在中国设立这么一个租赁业务的税收特区,上海有它一定的先天条件,这件事我们参考爱尔兰的发展政策,系统的研究和建立起能够扶持行业发展的优惠的税收政策及法规。比如说在上海,设立租赁业务的税收特区,吸引能够容纳飞机、船舶的专业租赁公司落户上海,这部分至少可以吸引上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提升我们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这件事我稍微的展开一下,为什么说这种模仿,或者说研究学习爱尔兰的经验呢,当然现在大家可能很多人关心国际经济的同志都知道,爱尔兰现在正面临财政危机,很多欧洲的国家,欧盟正在研究怎么去援助爱尔兰,其中要求爱尔兰在财政上要做一些变革,有一条就说了,爱尔兰要把他的公司税调整,爱尔兰是全世界几乎是最便宜的,12.5%,咱们国家税收改革目标值的25%,所以大量的租赁公司注册都注册在爱尔兰去,有很多爱尔兰人问我,这个政策非常利于他的航空租赁交易的发生,爱尔兰和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签了最优惠的预提所得税。我们现在做的几单飞机租赁的买卖,我们都到爱尔兰去,那儿确实成本低很多。我们就考虑这件事,为什么那么多的租赁公司跑到爱尔兰登记,导致爱尔兰挣大钱,爱尔兰人均GDP从600多美金现在变成六万多美金,变成全世界第六富的国家,全世界的钱都送到他那儿去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钱留给我们自己,有什么做不到的。但是我想可能全中国一起来这么做,会影响很多东西,影响财政收入,不妨弄一个特区,小范围的机构,弄一个地方,吸引中国的新增的这部分投资到那儿去,吸引所有要跟中国做买卖的这些国际性的租赁公司,把公司注册到这儿来,以及将来中国的租赁公司准备走向全世界的时候,也从这儿走出去,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税收都留在国内了,也把我们自己发展起来了,我们也强大了,我们的国际金融中心就起来了。所以这件事,我是跟上海市有关领导也呼吁过,我觉得上海市领导也逐渐重视这件事,安排一些人在做一些研究,这个事我们呼吁了一下,在这儿也是请同行业,大家一起来呼吁这件事,如果真的能这么做,我相信对整个中国的经济都是有好处的。

2、解决好租赁物的抵押登记规定和操作办法,租赁物抵押登记这件事说了很久了,这个行业里呼吁了很久,为什么?就是因为很多事情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现在好了,有了很多银行性租赁公司,有了在座诸位,很多事情好办了很多,比如说关于增值税这件事,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件事当时是怎么个原委,其实这件事,我们以前也一直呼吁,但是就因为在座的咱们这些银行性租赁公司把业务做大了,单子很大,如果不把这个增值税的事情解决好的话,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大家一起去呼吁以后,税务总局的同志们认真考虑了这个问题,协调了几个局,一起把这件事就做了。有一本书《融资租赁与税收》,那本书里面列出来了中国融资租赁的政策,和融资相关的税收政策,与我们现在做的融资租赁有不适应,不配套的地方,他说了有130条,这130条能不能都解决,我想不可能都解决,但是大家多去呼吁,多去讲这件事,我相信大部分有戏。所以我觉得这个事作为行业来讲,下一步发展很多类似这方面的问题都牵扯到。

3、降低设立单机、单船公司的资本门槛。单机、单船公司在天津、上海都开始在考虑,在做,但是据我所知,单机单船公司基本上都是注册资本金一百万人民币,两百万人民币,我们在爱尔兰设立这么一个单机、单船公司,一万欧元,我特别跟东江保税区,包括浦东的保税区谈这个事,能不能降低,他们说中国的公司法还没有类似这方面的改变,所以我们这边没有按照这样的方式在做。所以这个门槛的事情一直降不下来,要设立很多的单机单船公司,就涉及到很多资金的投入。

4、推动国家与主要租赁业务国之间研究制定优惠灵活的预提所得税政策。这件事实际上也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去把这个事一起来研究,如果我们的租赁公司开始做跨境租赁的时候,事实上现在已经有了,已经开始在做了,如果预提所得税比较高,都在做,做完以后成本比较高,如果通过一些协定,修改预提所得税,做跨境的飞机、船舶以及其他设备租赁的时候,成本会有很多好处

后面还有三点我简单说一说。研究设立二手船舶的交易中心,研究二手船舶买卖的技术标准,带动长三角地区船舶交易租赁业务的发展和完善。刚才我已经讲过了,就不多讲了。

拓宽国内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研究设立航运产业基金,完善管理办法及税收政策,引导广大民间资本进入航运金融业,支持我国及上海航运金融业的发展。

上海市租赁协会携手全国设备租赁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研究设立或利用现有航运金融研究中心,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加快航运金融发展。

我要讲的大概就是这么多,在座的很多专家学者大家也可以下来再讨论,有很多东西讲的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几位嘉宾说的都非常好,我感觉今天高峰会演讲嘉宾这一块儿非常明确,关于创新,金融租赁业如何创新,产业基金这一块儿,租赁如何创新,特区如何创新,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金融租赁业最后做大的时候,一定会把你的业务发展到不仅仅是局限在中国的国内,即使是现在也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因为我们很多飞机从国外买过来,我们确实要考虑到,原来在国内做企业的时候,政策变量对企业来说,是无法控制的,一旦跨国的话,外生的政策变量有可能变成可选择的变量,有可能变成一个内生的变量。还有一个创新是退出机制的创新,退出机制不设置好的话,很多租赁公司会陷入一些不利的局面。

简单说这么多,我们上半场的收获非常大,在下半场还有一个对话环节,几位嘉宾谈谈他们的经验,希望下半场的嘉宾也能够发挥得非常好,现在茶歇,谢谢!

主持人: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高峰对话环节,郭明奇,天津银监局副局长;王谊,中银航空租赁副董事长;竺叶群,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郑常美总裁,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潘明忠总裁,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五位对话嘉宾坐到台上来!

上一环我们说了一下关于创新的话题,相信大家都明白了,金融租赁这么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东西,它的创新到底有哪些东西可以做,我们发现还是有非常多的内容可以接着往下开动脑筋,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还是从国际市场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都有很多的创新点,任何创新实际上都是非常艰难的,我们首先请监管部门的领导给我们谈一谈,金融租赁业今后的发展问题。说到银政保,只有银监会同意了银行业可以干点金融租赁业,另外的还没有,先看看监管者是怎么说的,有请!

郭明奇:刚才主持人提的这个问题,金融业发展问题,租赁业要说有早就有,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有过,在座还有一些在租赁公司里工作过,租赁快30年了,但是当时租赁业发展不起来,我个人认为,当时租赁业发展不起来的最主要原因,是体制性原因,因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实物计划经济,计划的对象是钢材、水泥、汽车,发展到90年代初期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放开了,价格的双轨制也并轨了,有钱可以买了。但是买这些东西,资金分配计划了,所以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中国的资金体制叫货币计划经济,前几十年叫实物计划经济,后面叫货币计划经济。因为货币资金分配是计划控制的,你的租赁、信托等等这一切游离于国家计划之外的分配方式,是与国家宏观控制模式相矛盾的,就不可能做大,如果你做大了,国家怎么控制得住,因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是计划的,这些分配方式是计划外的。

随着经济发展,经济运行的基础发生变化,从9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是2000年以后加入世贸组织,经济改革的方向才确立,有了改革的目标,逐渐的资源配置基础向市场在转变,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基于市场的各种经济运行方式才有了真正存在的体制基础,才能够发展。多数租赁公司都是省里面主导成立的,地方成立的,全国性的也有,但是都没做到,市场定位,产品选择,经营模式等等等等,直到现在还有没有化解完的租赁公司正在化解。

在2007年银监会出台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从2007年11月28号开始,五家银行租赁公司陆续成立,大大改变了这个面貌。现在国务院又批准成立十家,那五家是试点的话,这十家是试验,所以现在目前还是在试验阶段,这个行业要发展,一开始就要有法规,没有法规这个行业没有存在的法律基础。2007年出台这个新的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实际上就是这个行业存在的行业基础。当然这个法规还是比较初步的,刚开始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经过这么几年的运行,我想也是在逐渐的完善过程当中,事实上,现在租赁公司在不断的探索,在不断的创新,属于超水平发挥,我认为行业的发展,今天周总演讲当中说到了,体制创新,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

主持人:周总的担心可以稍微的平息一点,我们还有一个担心,刚才说了,高先生说的,有一本书里,130多条法律不配合的现象,我们还是再问一下银监局的同志,怎么处理?

郭明奇:我对税收不太懂,上大学学财政经营,后来也是干财政,税收的问题还是不太懂。

主持人:这个还不是税收,管理这个东西的,各式各样的,公司法也在里面,不配合的有130多条,130多条捆在金融租赁公司的身上,捆的跟粽子似的,还怎么发展。 郭明奇:我首先想改变大家一个思维,什么思维呢,不能说有130多条绳子捆住金融租赁公司,因为你这个租赁公司成立的时候,这个绳子就是存在的,按照商业原则,在130多条绳子捆的情况下,你要能赚钱,你能发展所以才成立的,如果成立之前就没法活,你为什么还要申请,就是这个思维方向,首先我们成立的时候他是存在的。

我们后面怎么做,在这130条绳子存在的情况下,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发展过程当中逐渐解决这些问题,金融租赁公司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的向前发展,这是一个思维方法上的问题。

主持人:郭局长的意思就是说,在试点,试验,大发展,大跃进的过程当中逐步解决问题。

郭明奇:现在监管部门和公司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不是老鼠和猫的关系,实际上银监会的监管,首先要是租赁公司能够发展。租赁公司发展的方向问题,我有一些观点,同时对金融创新,都是在推动他们的发展,推动他们的创新,而不是把那130多条绳子,这些绳子在银监会手里没几根,没有再往紧了去勒,也没有再加一两条,是在逐渐扩大他的经营范围。监管有一个最基本的,就是有效的防范风险。

王谊:2006年去波音参加银监会当时和波音达成的培训项目,中国波音航空租赁研讨会,到现在为止已经办了第六期了,我是第二期,当时参加这个研讨会的现在都是各个租赁公司,银监会在这方面,第一让我们大家走出去,要学习,第二个,他也鼓励,同时鼓励银行系统重新进入租赁业,通过国际上比较成功的经验重新进入租赁业,这也是我们看到中国的租赁业在这三年里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我见到波音的时候我老是说,波音是很好的贯彻中国银监会精神的,促进了中国租赁业的发展。第二个,银监会还在不断的在我们成立这些租赁公司以后,不断的跟有关部门,政府,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帮助这些公司呼吁解决问题,使我们租赁业经过80年代第一轮发展不太成功以后,在第二次,2007年以后,发展到比较成功,而且迅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二点就是我们采用了走国外收购的道路,从市场反馈和我们自己感觉的主体来说,等于是成功收购,有几点可以说一下,第一,我们收购四年以后,税后利润达到了4.8亿美金,基本上可以全部回收我的成本。第二点,我们从排名第12位变成了全球第5大飞机租赁公司,按照资产来说。我们总结我们的经验,第一就是收购之前,我们实际上是做了比较深入的调研,而且我们在决策的时候,在深入调研的基础做的科学决策。在收购的时候,50多家竞标者当中,经过五轮的投标最后胜出,胜出的经验当中,我们要总结的经验,我们用了国际上一流的财务、会计师,律师来帮助我们,跟我们的卖方,当时我们为了提高我们的胜算,我们请的是一流的顾问,使我们的收购成功。收购以后,我们也是根据招标说明书制定我们的业务发展规划,也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来进行管理。 还有一个经验,平稳的融入集团,实际上也是一个资源整合,我们用中国银行的信誉和资金,加上我们海外的,因为我们公司高管都是英国人为主的团队,他们都是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的技术经验加上中国银行的资金,还有双方的风险控制,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大概四年以后,资产增加了一倍,利润大概增长了三倍。

主持人:总的来说,中国银行买新加坡租赁以后算是捡漏了,赚这么多钱的同时肯定有另外的东西没告诉我们,你从哪儿弄这么多钱去赚钱呢,就是你的资金来源,你在新加坡做,肯定跟在国内做不太一样,国内现在各个租赁公司都在嚷嚷我的资金来源不够。下面的助手帮我弄了一个报道,我把这个报道念一下,卡特彼勒在港的一个公司发行了人民币的中期债券,钱是用于卡特在华的融资租赁业务,港资是可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票据,国内的中期票据市场能否成为融资租赁公司融资的一个资金来源和渠道,我想问一下王总,您看到这个消息,是不是很熟悉,因为你们在新加坡可能经常发债券,去融资,然后去赚钱,赚特别多的钱。

王谊:我们收购的时候,大概我们是花了9.6亿美金,收购的飞机资产是32亿,现在我们接近60亿的资产,到今年我们的资本已经回收了。我们的融资来源在2008年以前,全部是市场化的,股东投资,所有的贷款都是来源于,我们有43家的银行提供贷款,另外还有美国和欧洲信贷机构,他们为了销售他们的飞机,他们也在提供贷款。

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我们开始,其中这也是一个创新,我们采取的策略,我们五年计划里面曾经有一个反周期操作,我们看到了在整个银行业发展过程当中,到了我们是第五个周期,大概我们的预测基本上是准确的,我们估计在我们的五年计划里面,会有一个市场的下跌,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大量的收购飞机,飞机的价格降下来了,我们花便宜的钱去买飞机。2008年,2009年的时候大幅度紧缩,中国银行不断的出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同时按照市场来说,大概的融资结构,出口信贷占25-30%,资本市场,还有银行贷款,大概也是占到30-40%,还有就是发债,我们公司发债在新加坡发行的是新加坡三年期的债券,4500万新元的债券,希望通过不断的在市场上发行债券来提升我们的知名度,今后可能有一部分资金来源要通过发债的形式。11月初的时候,考虑要在香港发债,这也是我们资金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持人:新加坡的中国公司,他们的融资渠道还是比较宽泛的,其中最重要的,我觉得倒不是融资有多大胆子,经济金融危机的时候敢买飞机这个胆子很大,这对于他们公司的迅速扩张是一个主要原因。刚才递上来两个问题,第一个金融租赁长期持续的机制,这个主要是国内的,交银是近期发行的首个金融债,就问还有哪些出路,我想情文跟这个例子关系非常大的竺叶群先生,他是交银的副总经理,您回答一下除了发金融债,还有哪些出路?

竺叶群:前几年银行境外收购,我们感觉通过这几年的比较来说,中国银行收购的案例,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来说是非常成功的,目前来说,它的专业特色很鲜明,基本上是做航空的租赁,这也是很多国内的金融租赁公司应该学习的,借鉴的很好的榜样。从我们国内很多金融租赁公司来说,特别是银行性租赁公司发展的很快,基本的业务起点是融资租赁为起点的,刚才闫总也说了,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一些航空的、船舶的金融租赁。特色来讲,就是几个方面共同开花,交银航空租赁是一个单一的租赁公司,当然它也有风险了。

回到刚才主持人提的问题,资本组成机制,银监会制定了管理办法,我们感觉现在银行有几块负债,第一块是资本金,按照资本金的扩张比例,除了资本金以外,大量的负债要通过租赁公司筹集,我们租赁业务整个资产负债的配制严重的错配,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补充一些中长期的,金融债券是很好的方式。当时我们在去年启动了这项工作,今年获得了审批,时机也比较好,我们7月份发行金融债,发行的时候,当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判断还是非常乐观的,当时我们发行的时候是固定利率,从目前来看,这个成本是相当低的,这也是为我们下一步开展中长期的融资业务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下一步我们也考虑,目前整个负债来源,资本金统一借款,金融债,我们也希望有其他的方式,我们也期望在资本金补充渠道上有一些新的创新,像银行一样,有一些附属资本补充的渠道。

主持人:除了增加资本以外,还有金融债,其他可能没有太多的好办法了,还能上市吗? 竺叶群:上市也是一个补充资本的方式,我们前面看到工银等等资本金都是银行券资拥有的,民生租赁还吸收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我最近也看到民生租赁董事会里通过了增资的方案和计划,可能更多的是吸收其他的实业投资者加入。目前为止,金融租赁公司,上市的目前还没有,我们也看到了,有些商业化的租赁公司有这个打算。

主持人: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当你的资本金不够了,你的资产流通性又比较差的时候,出路可能就比较窄了,给了两个选项,第一把你的一部分资产用STV的方式出售,第二就是强调是不是能引入保险资金。

竺叶群:商业银行的很多贷款,买了这个资产就是为了卖掉,租赁公司来说,他持有这些资产的目的,除了利差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资产升值的时候去处置,从而实现整个资产的流动性。

主持人:有点像自己买房子租给别人住,不但是租金,房子涨价更好。这里有两家新生的金融租赁公司,兴业金融租赁是今年9月份才成立的,今天为止也就两个多月,新生儿出生以后会有很多的问题,环境突然变了,环境非常糟糕,又吵又闹,我们听听新生的金融租赁公司怎么抱怨的。

郑常美: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尤其是主办方的邀请,突然安排我们上来,要说我们虽然才成立三个月,但是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在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感觉主持人刚才说的,有没有什么抱怨,我感觉是非常幸福的。银监会是希望改善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结构,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引入合格的金融制度,在这个过程当中,商业银行成为首选,我认为是和行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金融管理能力、理念,再加上资金筹措的通道,这些方面的看法,所以我觉得监管者,引领者最重要。

我们有五家金融租赁公司的实践,给我们带来很多经验,我们开业的时候,我们感觉非常幸福,很多外部环境有了非常多的改善,适合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推动金融租赁的发展。我个人是这么理解的,所以他们应该抱怨更多的是2008年成立的租赁公司,确实为我们行业的发展付出了非常大的探索的辛劳,我们分享他的呼吁之后,得到改善的环境。2008年参加年会的时候,要求我做一个发言,我说这是金融租赁,融资租赁行业的春天,我们通过三个月的实践,确实是步入了很好的发展的快车道。

第二个,无论是什么模式的融资租赁,金融租赁,融资租赁还是投资,还是管理,或者是还是优化,如果是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在当前的环境下,由股东的意志做决定的情况下,跟当前能力匹配的发展,我感觉首先还是我们练好融资租赁本身最核心的融资关,把控分析关,在这个基础上聚焦一定的行业探索经验,练就投资关,投资的功能是对行业聚焦,资产的引领模式,增值,我们对它非常熟悉了以后进入。我现在实践三个月我感触,我们一定要练就融资租赁的基本功能,就是融资租赁,通过融入实现融资,作为新生的金融租赁公司,我非常谦虚的请教在座的业界同仁,允许我们有一段时间的,用不专业的方法去把银行最常用的方法融入,下一个阶段我们会用比较短的时间聚焦几个行业去发展,结合我们股东,银行的优势,结合我们对行业的优势,聚焦在节能减排领域里,发展专业。但是其他的一些传统的,适合做金融租赁的比如说飞机,轮船,周总,工银这边有很好的实践。

第三个,专业的发展要有很大的优化和改善,比如说税收的问题,比如说其他的法律、职能部门的管理,这两个领域里面,对租赁业并不是有一些优惠的问题,而是呼吁公平的环境,针对租赁的特点去安排相关的,比如说税收,促成它跟其他的交易模式没有,我们需要促进发展它,在这些公平的角度去呼吁获得一些政策的扶持,可能更有效一些。我只想说,融资租赁还是金融租赁都有资产一定的稳定增值的特点,从监管的角度来讲,我建议应该对它尽量指导。我们目前三个月主要是银行借款,本身还有一些综合的工具配上去,另外其他的一些渠道,比如说大额的定期存款是有管制的,其他的方面可能是发行债务,可能要综合配套解决租赁公司的问题,根本点还是要建立在资产质量,资产的增值或者变现的能力上,这是需要解决的,谢谢!

主持人:郑总幸福的时代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后面他说到了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他刚才说了有一些大额的定期存单,我现在就告诉他,这不可能,如果你有大额的定期存单,最起码你得先变成银行,刚才陈主任就不能管你了,他是非银部的,你不能打这个主意,打这个主意很麻烦。下面请另外一个,不知道是不是很幸福的光大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潘总,潘总的公司设在武汉,您觉得幸福吗? 潘明忠:应该说我和郑总的心情是差不多的,毕竟有周总几个公司在前面的探索,给我们营造了很好的环境,事实上,光大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筹备是很长的时间,2007年光大银行还没有完成重组和上市,经过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再次上报,所以这一次获得了审批,我们大概是今年6月18号开业,到目前为止仅仅半年不到的时间。

我自己总体觉得,金融租赁行业简单来说前景是非常好的,我们国家无论是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整个阶段我觉得技术的进步,创新的进步也好,我们国家的空间是相当巨大的,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产业还是未来的高端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应该说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应该说我们的困难确实很多,今天讨论的很多问题都关系着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过去像这样的论坛上一般都是谈行业前景,你的定位,你做什么。今天大家关心这个问题,说明我们的租赁行业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我们的融资租赁行业,目前单一的融资渠道确实无法满足融资行业勃勃发展的现状。我们给别人提供融资,如果我们自己的融资渠道非常单一,期限又是短期为主,将来可想而知,我们的资产融资是相当困难的。监管部门可能在这方面确实要考虑如何来扩大融资渠道的方式。

也很高兴这次看到天津市出台的意见,在各方面,租赁市场的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个会带来很好的示范效应,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作为广大租赁落户在武汉,有几点考虑,我们总体上觉得,我们的租赁还是要和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结合在一起,武汉作为中国崛起的龙头地区,应该说具有一些潜力,武汉在历史上也是重灾区之一,发生金融区域性的问题,经过这几年以后,武汉在各个方面要打造全国的中心,仿效上海、天津的政策,不能说特别有远见,但是我们有所考虑,考虑武汉这样的区域特点。当然我们目前的重心是放在武汉,先要做一些我们能力所及的事情。

另外,我们的资本实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董事会考虑在中国这样的政策环境,制度的框架下,我们融资租赁面临一些困难,也是对我们银行内部来讲,试验性的举措,先给你8个亿做做,做的怎么样。随着环境的改善,随着整个国家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我们可以扩大一点,今年光大银行成功上市,我们也在考虑正式向银行提出融资的要求。

经过短短半年,我们觉得这个行业还是有机会的,而且我们光大金融租赁也有特色,2007年开始,我们非常清楚的知道我们要干什么。当时机械行业的按揭贷款占到银行业市场上,这个行业按揭市场的70%,包括所有银行在内的70%,在做机械行业按揭业务的同时,我们发现按揭产品还不能满足所有机械行业终端客户的需要,所以当时在2007年我们提出申请的时候,明确要做这个行业。大家也知道机械行业终端客户大量的是个人,或者是中小企业,参与了中国的铁路、公路建设当中去,现在,包括未来还会发挥更重大的作用,这是一块儿。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想通过把银行租赁,按揭产品组合起来,服务于中国的经济建设,这是我们非常清晰的打算。 我们最近也注意到,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了三大趋势,一个是产品向服务迈进,徐工他提到,不能再光是研究产品,还要研究服务。第二他又提到融资租赁向金融租赁迈进,要转化,终端客户也有一个整合的必要,现在实际上主动和被动的出现了终端用户的整合,出现了很多专门从事金融租赁的公司,我们作为金融租赁公司,在资金和资产上有一个职能分化,这也是我们下面的做法。第三,从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转化,光大一直支持他们制定标准,包括参与他们的各种讨论,我们也希望二级市场的交易比较规范,中国的再制造行业一定会发展壮大,我就这些和大家分享的,谢谢!

主持人:我们看到一个身在武汉的租赁公司特别羡慕天津的政策,我们还是把问题回到郭局长这儿,您能不能比较简单的介绍一下天津这一块儿到底好在哪儿?

郭明奇:刚刚主持人说到天津好在哪儿,对金融租赁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详细说得话,点点很多,简单的说,第一个,天津的银行监管部门对租赁业是有研究的,推动这个行业发展,2008年,对租赁业发展的方向我们提出24字方针,突出特色,树立品牌,中间做实,两头放开,内外兼攻,放眼未来。银行是靠信用关系吃饭的,租赁公司腰靠租赁关系吃饭,信托公司靠信托关系吃饭,这就是突出特色。

我今天来不想多说,主要是听诸位讲一讲,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各位的观念强的。说到天津,作为监管部门,创新,不是我们自己宣传天津怎么样,我们是执行银监会的政策。第二是天津市政府,有意识的把天津市打造为租赁业的汇集地,所以说,在租赁业的发展问题上,出台了很多比其他地方更优惠的政策。第三天津市政府,已经造成了一种各职能部门,像海关,税务部门,财政部门,保税港区等等都在一块儿支持发展。国内和国外的租赁公司做了一个比较,国外自由贸易港区的业务模式做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要求,想做这个事,但是我们经过和银监会的沟通,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租赁公司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来说,设特殊项目公司,会不会引起一种误解,另外外汇问题,很多法律上的障碍。2008年11月份的时候,我在东江调研,东江保税港区,将来要把它打造成自由港区,滨海新区又是进行先行先试的试验区,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块儿,是否可以在你这个地方试点,在国内先做一个,看看怎么样,摸索一点经验。因为监管行业是这样考虑的,风险控制的能力有多大。当时提出在东江保税港试点做SPV,当时得到天津市领导的肯定,马上在2009年初,一块儿研究,在境内保税区设SPV,开展这个业务,做这个事,这是天津自己研究的,他很清楚,做这个SPV,具体来说是SPC了,公司行为,做这个事,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保税区知道怎么做,保税区的海关也知道怎么做,税务局也知道怎么做,这样一来,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说这个事做的很快,现在天津东江保税港区,民生租赁设立了28家SPV港,项目公司。但是商务部批准的一些租赁公司,他也在跟着银行,他不是金融机构,好比说刚才走的海航集团的也是,现在据说年底,东江保税港区单一项目余额要达到100亿,我当时跟他们说,不占一间房,不占一寸土地,就占注册地电脑里面小小的内存,就会有上百亿,上千亿的资产进入,今年已经达到了。这个业务模式打开,对下一步租赁公司真正走出去,探索了经验。但是我个人预测,在境外设立SPV不是一个禁区,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事,关键是看我们发展的速度,看我们风险控制能力,看我们的开放程度,内外兼攻,放眼未来。

再有一个我想说一个观念上的事情,资金来源问题,资金运营问题,我觉得还是思想,现在还是把思想集中在买设备,所以说老觉得资金不够用,多少够用呢,一百亿,二百亿?如果都是这样,四千亿也不够,是不是把这个思想再放开一点,市场经济刚才说的一条,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把我们这个公司的经营模式,把我们租赁关系的能力放到一个市场里去,融入这个市场当中去,甚至可以讲一个极端的例子,我没有钱,但是我可以做租赁关系,一手托两家,玩健身球,转过去转过来,做租赁关系。刚才闫总讲的四种模式,优化型的,管理型的,思路要向管理型发展,可以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探索租赁业发展的业务模式,探索发展的道路,比赚钱更重要。

主持人:我们今天讨论的非常有成效,因为大家不但是知道了租赁业现在是什么状况,还有更好的建议,我们以后的社会分工,还可以进一步的细化,细化到你出钱,我出物,中间有人出关系,最后有人出仓库,这一套吧,有人出会计,有人出法律,我们再把它细分了,每一个细分的环节里面都做成一个大公司,比如说做成德勤这样的。一般对话的环节最后都会有一个每个嘉宾来一句,但是今天我想让每个嘉宾都给融资租赁业提一个问题,或者提一个希望,不管是问题也好,希望也好,我希望从你们自己经营的角度,发展的角度,随便哪个角度提一个,我们以后可以在这个方向上做更多的研究,做更多的试验。我们从最年轻的租赁公司,9月份诞生的郑总这儿开始!

郑常美:租赁的市场是很大的,合作应该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非常强调合作,大家以后多合作。

潘明忠:任何一个行业,我们做银行这么多年,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可持续增长,一定要有可持续性。

主持人:一个要盈利,第二要安全,就是风险控制。

竺叶群:很高兴在今天认识大家,非常欢迎大家到交银租赁来指导。

王谊:刚才有一个想法没说完,希望能够把中国的外汇储备和非基租赁结合起来,可以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

郭明奇:现在“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经济增长方式方式,经济与发展方式的转变里面,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结构转变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社会资本结构,社会融资结构,社会资本构成的转变,所以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提一个小小的一句祝愿,融资租赁作为优化社会资本结构的一个手段,在今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融英文论文范文第3篇

出口信贷 export credit

出口津贴 export subsidy

商品倾销 dumping

外汇倾销 exchange dumping

优惠关税 special preferences

保税仓库 bonded warehouse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贸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进口配额制 import quotas

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zone

对外贸易值 value of foreign trade

国际贸易值 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普遍优惠制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

最惠国待遇 most-favored nation treatment-MFNT

价格条件——

价格术语trade term (price term)

运费freight

单价 price

码头费wharfage

总值 total value

卸货费landing charges

金额 amount

关税customs duty

净价 net price

印花税stamp duty

含佣价price including commission

港口税portdues

回佣return commission

装运港portof shipment

折扣discount,allowance

卸货港port of discharge

批发价 wholesale price

目的港portof destination

零售价 retail price

进口许口证inportlicence

现货价格spot price

出口许口证exportlicence

期货价格forward price

现行价格(时价)current price/ prevailing price

国际市场价格 world (International)Marketprice

离岸价(船上交货价)FOB-free on board

成本加运费价(离岸加运费价) C&F-cost and freight

到岸价(成本加运费、保险费价)CIF-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

交货条件——

交货delivery

轮船steamship(缩写S.S)

装运、装船shipment

租船charter (the chartered shep)

交货时间 time of delivery

定程租船voyage charter

装运期限time of shipment

定期租船time charter

托运人(一般指出口商)shipper,consignor

收货人consignee

班轮regular shipping liner

驳船lighter

舱位shipping space

油轮tanker

报关clearance of goods

陆运收据cargo receipt

提货to take delivery of goods

空运提单airway bill

正本提单original BL

选择港(任意港)optional port

选港费optional charges

选港费由买方负担 optional charges to be borne by the Buyers 或 optional charges for Buyers account

一月份装船 shipment during January 或 January shipment

一月底装船 shipment not later than Jan.31st.或shipment on or before Jan.31st.

一/二月份装船 shipment during Jan./Feb.或 Jan./Feb. shipment 在……(时间)

分两批装船 shipment during……in two lots

在……(时间)平均分两批装船 shipment during……in two equal lots

分三个月装运 in three monthly shipments

分三个月,每月平均装运 in three equal monthly shipments

立即装运 immediate shipments

即期装运 prompt shipments

收到信用证后30天内装运 shipments within 30 days after receipt of L/C

允许分批装船 partial shipment not allowed partial shipment not permitted partial shipment not unacceptable

交易磋商、合同签订——

订单 indent

订货;订购 book; booking

电复 cable reply

实盘 firm offer

递盘 bid; bidding

递实盘 bid firm

还盘 counter offer

发盘(发价) offer

发实盘 offer firm

询盘(询价) inquiry;enquiry

交易磋商、合同签订——

指示性价格 price indication

速复 reply immediately

参考价 reference price

习惯做法 usual practice

交易磋商 business negotiation

不受约束 without engagement

业务洽谈 business discussion

限**复 subject to reply **

限* *复到 subject to reply reaching here **

有效期限 time of validity

有效至**: valid till **

购货合同 purchase contract

销售合同 sales contract

购货确认书 purchase confirmation

销售确认书 sales confirmation

一般交易条件 general terms and conditions

以未售出为准 subject to prior sale

需经卖方确认 subject to sellers confirmation

需经我方最后确认 subject to our final confirmation

贸易方式——

INT (拍卖auction)

寄售consignment

招标invitation of tender

投标submission of tender

一般代理人agent

总代理人general agent

代理协议agency agreement

累计佣金accumulative commission

补偿贸易compensation trade

(或抵偿贸易)compensating/compensatory trade

(又叫:往返贸易) counter trade

来料加工processing on giving materials

来料装配assembling on provided parts

独家经营/专营权exclusive right

独家经营/包销/代理协议exclusivity agreement

独家代理 sole agency; sole agent; exclusive agency;

品质条件——

品质 quality

原样 original sample

规格 specifications

复样 duplicate sample

说明 description

对等样品 countersample

标准 standard type

参考样品 reference sample

商品目录 catalogue

封样 sealed sample

宣传小册 pamphlet

公差 tolerance

exclusive agent

货号 article No.

花色(搭配) assortment

样品 sample 5%

增减 5% plus or minus

代表性样品 representative sample

大路货(良好平均品质)fair average quality

商检仲裁——

索赔 claim

争议disputes

罚金条款 penalty

仲裁arbitration

不可抗力 force Majeure

仲裁庭arbitral tribunal

产地证明书certificate of origin

品质检验证书 inspection certificate of quanlity

重量检验证书 inspection certificate of weight (quantity)

**商品检验局 **commodity inspection bureau (*.C.I.B)

品质、重量检验证书 inspection certificate

数量条件——

个数 number

净重 net weight

容积 capacity

毛作净 gross for net

体积 volume

皮重 tare

毛重 gross weight

溢短装条款 more or less clause

外 汇——

外汇 foreign exchange

法定贬值 devaluation

外币 foreign currency

法定升值 revaluation

汇率 rate of exchange

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

硬通货 hard currency

直接标价 direct quotation

软通货 soft currency

间接标价 indirect quotation

金平价 gold standard

买入汇率 buying rate

通货膨胀 inflation

卖出汇率 selling rate

固定汇率 fixed rate

金本位制度 gold standard

黄金输送点 gold points 铸币平价 mint par

纸币制度 paper money system

国际货币基金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黄金外汇储备 gold and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金融英文论文范文第4篇

filmdom 电影界

literary film 文艺片

musicals 音乐片

comedy 喜剧片

tragedy 悲剧片

dracula movie 恐怖片

sowordsmen film 武侠片

detective film 侦探片

ethical film 伦理片

affectional film 爱情片

erotic film 黄色片

western movies 西部片

film d’avant-garde 前卫片

serial 系列片

trailer 预告片

cartoon (film) 卡通片,动画片

footage 影片长度

full-length film, feature film 长片

short(film) 短片

colour film 彩色片 (美作:color film)

silent film 默片,无声片

dubbed film 配音复制的影片,译制片

silent cinema, silent films 无声电影

sound motion picture, talkie 有声电影

cinemascope, CinemaScope 西涅玛斯科普型立体声宽银幕电影,变形镜头式宽银幕电影

cinerama, Cinerama 西涅拉玛型立体声宽银幕电影,全景电影

title 片名

original version 原著

dialogue 对白

subtitles, subtitling 字幕

credits, credit titles 对原作者及其他有贡献者的谢启和姓名

telefilm 电视片

演员actors

cast 阵容

film star, movie star 电影明星

star, lead 主角

double, stand-in 替身演员

stunt man 特技替身演员

extra, walker-on 临时演员

character actor 性格演员

regular player 基本演员

extra 特别客串

film star 电影明星

film actor 男电影明星

film actress 女电影明星

support 配角

util 跑龙套

工作人员technicians

adapter 改编

scenarist, scriptwriter 脚本作者

dialogue writer 对白作者

production manager 制片人

producer 制片主任

film director 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副导演,助理导演

cameraman, set photographer 摄影师

assistant cameraman 摄影助理

property manager, propsman 道具员

art director 布景师 (美作:set decorator)

stagehand 化装师

lighting engineer 灯光师

film cutter 剪辑师

sound engineer, recording director 录音师

script girl, continuity girl 场记员

scenario writer, scenarist 剧作家

distributor 发行人

Board of Censors 审查署

shooting schedule 摄制计划

censor’s certificate 审查级别

release 准予上映

banned film 禁映影片

A-certificate A级(儿童不宜)

U-certificate U级

X-certificate X级(成人级)

direction 导演 production 制片 adaptation 改编

scenario, screenplay, script 编剧 scene 场景 exterior 外景

lighting 灯光 shooting 摄制 to shoot 拍摄

dissolve 渐隐,化入,化出 fade-out 淡出 fade-in 淡入

special effects 特技 slow motion 慢镜头 editing, cutting 剪接 montage 剪辑

recording, sound recording 录音

sound effects 音响效果

mix, mixing 混录

dubbing 配音

postsynchronization 后期录音合成

studio 制片厂,摄影棚

(motion)film studio 电影制片厂

set, stage, floor 场地

propertie

s, props 道具

dolly 移动式摄影小车

spotlight 聚光灯

clapper boards 拍板

microphone 麦克风,话筒

boom 长杆话筒

scenery 布景

电影摄制filming shooting

camera 摄影机

shooting angle 拍摄角度

high angle shot 俯拍

long shot 远景

full shot 全景

close-up, close shot 特写,近景

medium shot 中景

background 背景

three-quarter shot 双人近景

pan 摇镜头

frame, picture 镜头

still 静止

double exposure 两次曝光

superimposition 叠印

exposure meter 曝光表

printing 洗印

影片类型films types

film, motion picture 影片,电影 (美作:movie)

newsreel 新闻片,纪录片

放映projection

reel, spool (影片的)卷,本

sound track 音带,声带

showing, screening, projection 放映

projector 放映机

projection booth, projection room 放映室

panoramic screen 宽银幕

film industry 电影工业

cinematograph 电影摄影机, 电影放映机

cinema, pictures 电影院 (美作:movie theater)

first-run cinema 首轮影院

second-run cinema 二轮影院

art theatre 艺术影院

continuous performance cinema 循环场电影院

film society 电影协会,电影俱乐部 (美作:film club)

film library 电影资料馆

premiere 首映式

film festival 电影节

电影制片工业 technology of motion picture production

电影工业 motion picture industry

电影建筑 film architecyure

感光胶片厂 photographic film factory

电影制片厂 film studio

外景基地 location site

外景场地 location

电影洗印厂 film laboratory

黑白电影 black-and-white film

无声电影 silent film

有声电影 sound film,talkie

立体声电影

stereophonic film

彩色电影 color film

全景电影 cinerama

电视电影 telecine

电影预告片 trailer

外文发行拷贝 foreign version release print

幻灯片 slide

电影字幕 film title

镜头 lens shot cut

画幅 frame

画幅频率 frame frequency

磁转胶 tape to film transfer

胶转磁

film to tape transfer

摄影 photography

曝光 exposure

曝光容度 exposure latitude

滤光器 filter

电影摄影 motion pictures photography,cinematography

焦点 focus

焦距 focal length

景深 depth of fild

取景器 finder

升降车 dolly-crane 改变摄影机拍摄机位一边进行空间移动拍摄的辅助器材

移动车 dolly

焦点虚 out of focus

抖动 flutter

声话不同步 out of sync

一步成像照相机 instant photography camera

航空照相机 aerial camera

水下照相机 underwater camera

自动曝光式照相机 auto-exposure camera,electric eye camera

自动调焦式照相机 automatic focusing camera

快门 shutter

快门时间 shutter speed

摄影光源 photographic light source

强光灯 photoflood lamp

卤钨灯 tungsten halogen lamp

汞灯

mercury lamp

荧光灯 fluorescent

钠灯 sodium lamp

氙灯 xenon lamp

闪光灯 flash lamp

弧光灯 arc lamp

反光器 reflector

落地灯 floor lamp

聚光灯 lens Spotlight

回光灯 reflector Spotlight

散光灯 flood lamp

追光灯 follow Spotlight

双排丝灯 twin-filament lamp

充电 charging

蓄电池 storage battery

发电车 power vehicle

挡光装置 lighting accessories

摄影棚 stage ,sound etagere

摄影棚工作天桥 catwalk

单轨

single rail fixed on catwalk

工作走廊 corridor

安全走道 exit corridor

地面电缆槽 floor cable trough

摄影棚排风装置 stage ventilation system

棚外照明天桥 platform outside the stage

电影录音 motion picture sound recording

光学录音 photography soundrecording

磁性录音 magnetic sound recording

激光录音 laser sound recording

单声道录音 monophonic recording

多声道录音 multitrack recording

录音棚

sound studio

解说室

narration room announcer’s booth

观察窗

observation window

录音机械室 recording machine room

混响室 reverberation chamber

电影立体声 stereo sound in film

矩阵立体声 matricx stereo

失真 distortion

音轨 sound track

声轨

sound track

数字录音机 digital audio recorder

遥控 remote control

编码 encode

先期录音 prescoring pre-recording

同期录音 synchronization recording

后期配音 post-scoring post-synchronization

语音录音 dialogue recording

音乐录音 music recording

效果声录音 sound effects recording

解说录音 narration recording

混合录音 sound mixing

缩混(并轨 并道)mixdown

混合声底 mixedsound negative

音乐声底 music negative

混合声正 mixed sound positive

非同步声迹 control track

涂磁拷贝 magnetic striped print

涂磁条 magnetic striping

调音台 mixing console, sound console

外景调音台 portable console ,mixer

对白调音台 dialogue mixer

音乐调音台 music mixer

混合调音台 re-recording console

预混 pre-mixing

配音 dubbing

传声放大器 level diagram

传声放大器 microphone amplifier

多轨录音机 multiple recording

磁性还音机 magnetic soundreproducer

放声机 reproducer

采样 (取样 抽样)sampling

采样定理 sampling theorem

数字磁带录音机 PCM recording,digital audio tape recording

声场 sound field

混响 reverberation

混响声 reverberant sound

人工 混响 artificial reverberation

自然混响 natural reverberation

电影胶片 motion picture film

片基

film base

安全片基 safety film base

黑白胶片 black-and-white film

黑白负片 black-and-white film

黑白正片

black-and-white positive film

正色片

orthochromatic film

黑白翻正片black-and-white duplicating positive film

黑白反转

片black-and-white reversal

彩色电影正片 color positivefilm

彩色电影负片 color negative film

大型彩色广告片 large-size color positive material

彩色反转片 color reversal film

照相胶卷 photography rollfilm

照相纸 photographic paper

印相纸 printing paper

生胶片 raw stock

合成摄影 composite photography

发行拷贝 release printe

影片库 film library

电影特技

特技电影 special effects cinematography

特技摄影棚 special effects stage

逐格摄影 single frame filming

搭景 set construction

布景构成类型 type of setting

布景构成特点 features of setting

电影化妆

电影化妆 film make-up

化妆颜料 cosmetic color for makeup

粉底霜 foundation cream

睫毛油 mascara

化妆饼 makeup powder

眼影粉 eye shadow

眼线液 eye liner

唇膏 lip stick

指甲油 nail polish

胭脂 rouge

染发剂 hair dye

化妆眉笔

eyebrowse pencil

化妆程序 basic makeup procedures

画腮红 paiting cheek rouge

画眼影 applying eye shadow

画鼻侧影 drawing nose profile

画高光 paiting highlights

画眉眼 drawing eyebrows

画眼线 lining eyelids

涂口红 applying lip paints

画阴影 paiting shadows

扑粉定妆 powdering

人造伤疤 scar effect

人造血 theatrical blood

人造汗 sweate effects、

人造泪 tears effects

做脏法 dirt effects

假胡须 false beard

假眉毛 false eyebrows

美术电影

镜头设计稿 storyboard layout

动画

animated drawing

一动画 first in-between animated drawing

校对 check

片头字幕 main and credit titles

片中字幕 subtitle

片尾字幕 end title

译制片字幕 dubbed film title

完成样片 edited daily print

完成双片 cutting copy

● 电影名词解释 | 电影名词解释(中英文对照)

ABERRATION

像差

摄影影头因制作不精密,或人为的损害,不能将一点所发出的所有光线聚焦于底片感光膜上的同一位置,使影像变形,或失焦模糊不清。

ABSOLUTE FILM 绝对电影

一种用抽象图形来诠释音乐的影片。由德国羊肠小道前卫电影导演奥斯卡费辛格于1925-1930年首创。

ABSTRACT FILM 抽象电影一种通过影片的剪辑、视觉技巧、声音性质、色彩形状以及韵律设计等,来表达意念,给人一种自由自在、不拘形式感觉的电影。

电影术语以及解释

ACADEMIC EDITING 学院式剪接

一种仔细依循电影剧情发展过程的剪接方式。其目的是在于重建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维持电影剧情发展的流畅性。因这种剪接方式不会引起观众对剪接本身的注意,有时也被称为“无痕迹剪接”,是好莱坞最常用的剪接方式之一。

ACADEMY APERTURE 影艺学院片门

由美国影艺学

院推行的一种电影片门规格,主要是用于35毫米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此种规格宽高比例为1.33:1。亦称ACADEMY FRAME。

ACADEMY AWARDS 奥斯卡金像奖

美国影艺学院于1972年设立的奖项,每年颁给表现杰出的电影工作者。每一个奖项最多有五个提名。个人项目奖,可以提高演员或电影工作者的身价。

ACADEMY LEADER 影艺学院导片

依据影艺学院所设定的标准,连接在放映拷贝首尾的一段胶片。导片中含有一系列倒数的数字、放映记录和其他信息,便于放映师装片和换片。导片不仅有保护影片的功能,同时可使放映机从起动到第一格画面到达放映机片门之前,达到正常的放映速度。

ACADEMY MASK 影艺学院遮片由影艺学院规画出来的一种遮掩摄影机部分片门的装置。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 SCIENCE 美国影艺学院(台)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大陆)

成立于1927年,宗旨是“提升电影媒体的艺术品质,提供电影工业不同部门及技术的普遍交流,促进动技术研究与文化发展的代表作,追求其既定的多元化目标”。该学院最知名的是一年一度的奥斯卡金像奖。

ACADEMY STANDARDS 影艺学院标准

指美国影艺学院所订立的技术规格,以在电影工业界推行标准化的作业方式。包括:影艺学院画面(ACADEMY FRAME),影艺学院导片(ACADEMY LEADER),影艺学院遮片(ACADEMY MASK)

ACCELERATED MONTAGE 加速蒙太奇

一种剪接的技巧,目的在于增强动作在影片中的加速度效果。在电影剪接中,常常是用加速蒙太奇的手法来处理追逐场面的高潮。原理是将发生过和的每一个连续动作的画面予以减短,或跳过去不用,造成节奏加快的视觉效果。

ACE 美国电影电视剪接师协会 AMERICAN CINEMA EDITORS的简称。

美国一个专业的电影电视剪接师组织,每年为评选的最佳影片剪接颁发EDDIE奖。

ACTION 开拍

在拍片现场,导演用来命令演员开始表演的口头用语。

ACTION CUTTING 表演场次

为了便于影片的拍摄,通常将影片分成独立的场景进行拍摄,上一个场景常包括下一个场景的开头,以保持剧情的连戏。

ACTION FIELD 表演区

摄影机镜头所能摄入的区域。

ACTION FILM 动作片

泛指以快节奏动作制造趣味的电影,如西部片、功夫片、警匪片,但某些强调动作的闹剧也可包括在内。第一部广受欢迎的动作片是1903年的《火车大劫案》。

ACTORS STUDIO 演员工作室

1947年,由伊力.卡山、劳勃.路易斯和雪莉.史劳复在纽约成立的职业演员训练场所。曾对1950年代的美国戏剧和电影产生相当大的影响。著名演员如:马龙.白兰度、保罗.纽曼等均出於此。

ACTUAL SOUND 真实声音

在一场戏中,声音的来源由演出实况而产生,例如演员的念白、街上的环境声音,都是真实声音。

ACTUALITE

纪实片 一种纪录片式的影片,起源于法国卢卡埃兄弟的早期作品,如《工厂下班》(1895)。

AD LIB 即兴台词

未写在剧本中,由演员随兴表达的对白或妙语。

ADAPTATION 改编

将故事、小说、戏剧或其它适合透过电影媒体来处理的作品搬上银幕。

AERIAL SHOT 高空镜头

从飞机或直升机上拍摄的镜头。

AGENT 经纪人

在授权下,代理他人发言和做决定的人。在好莱坞,经纪人通常可抽取百分之十的佣金,甚至分享影片利润。

AGIT-PROP 政治教育电影

俄文AGITATSIYA-PROPGANDA一词的缩写,原意为鼓动、宣传,是一种教育群众,宣扬政治理论和政治理想的工具。

ALEATORY TECHNIQUE 即兴技巧

指影片的全盘或部分内容透过即兴状况来发展,没有事先架构的意念与形式。如罗勃.阿特曼的《婚礼》(1978)。

AMAMORPHIC LENS 变形镜头

一种可以使宽幅度的场面,被压缩入标准的画面区域的光学透镜。1927年由亨利.克瑞雄根据中国的哈哈镜而发明。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在1953年拍摄《圣袍千秋》时,第一次使用这种镜头。

AMBIGUITY 暧昧性

电影在表达意念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双重或多重意义,造成不定向的指涉和更为复杂、矛盾的结果,就叫暧昧。由于这种暧昧性是以多重意义为基础,有时亦译作“多义性”。在电影中,暧昧性的产生可来自影像、剧情、剪辑、声音和表演等元素,有时也建立在这些元素的对比关系上。剧作家路易吉.皮蓝德娄是戏剧暧昧手法的先驱,代表作为《六个寻找作家的剧中人》。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美国电影学院

创立于1967年,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宗旨是“保护美国电影的传统,并促进其艺术发展”。

AMERICAN MONTAGE 美国式蒙太奇

一种表达时间飞逝,或故事发展摘要的剪接技巧,始于1930年代的美国好莱坞。此技巧的特点,在于利用一连串短促的报纸标题镜头告诉观众事情发展。如影片《教父》(1972)。

AMERICAN SOCIETY OF CINEMATOGRAPHERS 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 成立于1919年,由好莱坞主要电影摄影师成立的同业协会,简称“A.S.C.”宗旨是“促进电影摄影的艺术”,会员采用邀请制。

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美国标准协会

简称“A.S.A”,该协会于1930年开始为电影、摄影及电视,建立技术的标准,即“ASA标准”。该协会于1966年改名为美国标准学会(USA STANDARDS INSTITUTE)

AMERICAN STUDIO YEARS 美国片厂时代

盛行于1925年到1960年,片厂时代的影片,都以高品质的技术来增进其吸引力,吸引

广大的观众。电影制作高度分工,摄制过程的每阶段都以生产装配线的方式处理。典型做法是一窝蜂跟拍受欢迎的类型电影,且叙述的惯例和公式不断重复,产生许多受欢迎的电影类型:歌舞片、警匪片、西部片、爱情片、喜剧片和剧集。

ANAGLYPH 立体电影

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ANIMATION

动画

逐格拍摄平面图画或立体物体,使它产生运动幻觉的一种电影。卡通片是最常见的一种动画,还包括木偶动画、剪影动画、实体动画等。拍摄时,一个动作往往被分解成数十幅图画,然后再以每格1/24秒的速度逐一拍摄。

动画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有关摔角的连续性壁画,以及古希腊陶器上的运动员连续动作。中国的皮影戏则是最早用光影反映在布暮上的动画雏形。

ANIMATION CAMERA 动画摄影机

一种装有停顿马达的摄影机,可单格拍摄,拍摄时装在动画摄影台上,可垂直移动,以改变被摄影的影像大小,或产生变焦的效果。

ANIMATION SCHOOL OF VIOLENCE 暴力派动画

以闹剧或极端暴力的动作为主要喜剧要素的卡通片流派。这种卡通片以德克斯.艾佛瑞的作品为典型。

ANIMATION STAND 动画摄影台

泛指动画摄影师所使用的基本工作器材,包含一架动画摄影机,摄影机支架,以及一个精细构造的平台,以供拍摄动画作品。

ANIMATOR 动画设计

动画影片中负责绘制原画的工作人员。

ANSWER PRINT 校正拷贝

从剪辑完成的原底片印出的第一道有声拷贝,用于解答制片对影片的最后面貌所持的疑惑。

ANTAGONIST 反派角色;

反面力量电影或戏剧中与主角对立,使剧情产生戏剧性冲突的角色或力量。如《星球大战》(1977)中的黑武士,《北方的南努克》(1922)中的原始环境。 ANTI-ABRASION COATION 保护胶片

制片时用于保护影片的薄胶片,以防止影片被划伤或其它损坏。

ANTICLIMAX 反高潮

在电影最后解决冲突时,没有出现观众所期待的情节,使观众感到失望的情节设计效果。如侦探经典作品《大沉睡》(1946)中,自始至终无人了解凶手是谁,就是反高潮的一种手法。

ANTIHERO 反英雄

电影、戏剧或小说中的一种角色类型。他们富有同情心,但以非英雄的形象出现,通常对社会、政治和道德采取冷漠、愤怒和不在乎的态度。《毕业生》(1967)中的达斯汀.霍夫曼和《安妮霍尔》(1975)中的伍迪.艾伦,是现代喜剧中反英雄典型。

APERTURE 片门 摄影机或放映机

镜头后的一个与底片规格相符合的框口,拍摄或放映时,每一个画格经过这个地方要停一下再走,完整地接受

曝光或投影出去。亦称 PICTURE GATE。

A-PICTURE A级片

源自美国1930年代的术语,用来指两部同时上映的影片中,品质较佳的那部电影,或是预期有大量观众群的电影。A级片中多半由大明星主演,而且相当讲究豪华的美术布景。

APPLE BOXES 垫脚箱

因在早期电影制作中,常用装苹果的木箱来解决演员或物体高度的问题,故将垫脚箱叫作苹果箱。

ARC LAMP 弧光灯

一种强光灯,由于色温与日光的色温相当接近,常被用来当作室外彩色摄影的照明。 ARC SHOT 弧形运动镜头

摄影机以圆形或半圆形的运动所摄得的镜面。此类镜头可以为一个场面提供多变化的视觉层次。克劳德.李洛许在《男欢女爱》(1966)的结尾,便使用了此类镜头来捕捉重逢恋人的热烈拥抱。

AROMARAMA 香味电影

在电影放映时,为配合影片中的情节,可散发出香味的一种电影放映系统。最早的香味电影是《百老汇之歌》(1929)。

ART DIRECTION 美术设计

为影片造型进行设计和制作。通过布景、道具、服装等的设计,来创造画面造型、地方色彩、时代精神、民族色彩及人物造型等具有艺术感染力的银幕形象,是电影艺术中重要组成部门,在电影的分工上由美术指导负责。

ART DIRECTOR 美术指导;

艺术指导原指负责影片中布景设计的人。近来常被称为“制作设计”(PRODUCTION DESIGNER),负责协调灯光、摄影、特效、服装、道具、剪接各组人员的工作设计整体的视觉风格。

ART HOUSE 艺术电影院

指放映不属于商业主流电影的电影院。艺术电影院放映的影片,重视电影本身的品质,较不注重商业吸引力,如当代重要导演的影片、独立制片影片、影史的经典作品,及发行有限的前卫及实验电影。亦称 ART THEATER。

ART THEATER 艺术电影院

指放映不属于商业主流电影的电影院。艺术电影院放映的影片,重电影本身的品质,较不注重商业吸引力,如当代重要导演的影片、独立制片影片、影史的经典作品,及发行有限的前卫及实验电影。亦称ART HOUSE。 ARTIFICIAL LIGHT 人工光

相对于自然光的灯光照明。

ASPECT RATIO 画面比例影像放映在银幕上的宽高比例。国际标准规格为1.33:1,遮幅宽银幕影片为1.85:1。

ASSEMBLE 顺片

剪接的第一道手续,剪接人员根据拍摄进度将每场景的待用镜头,依剧情顺序接成一条带子。接好的带子被称为粗剪拷贝,它可供精剪做基础。

ASSOCIATE PRODUCER 联合制片人;

策划 协助电影制片人制作影片的人。

ASTIGMATISM 像散性

摄影机镜头的一种缺陷,使入射光不能一致地集中焦点,导致影像变形。这种现象在画面的边缘特别明显。

ASYNCHRONISM

音画分立

指影片上的声音和影像不相符。主要是由于音画合成做得不精确而致,如演员的口形与所讲的话不相符(不对嘴)。但有时是为了特别的表现意图而刻意为之。 ASYNCHRONOUS SOUND 非同步声

与影像不同步的声音。非同步声可以在声音和影像之间创造反讽,可以对情况进行嘲讽,更可以把不同的时空用种种有表现力的手法联结起来,使观众情绪更加投入。

AUDIENCE RATIING 卖座率

一种判断影片受不受观众欢迎的标准。

AUDIENCE SHARE 收视率

在某一地区范围内,收看某一电视节目家庭所占的比率。

AUDIMETER 自动播音记录器

用于1250个家庭中,调查家庭收视习惯的一种装置。 AUDITION 试镜

用拍摄一段影片的方式,来决定某人是否适合当演员,或某演员是否适合于演出一部影片中的某个角色。

AVANT-GARDE 前卫电影

指在形式与内容皆超脱既有形态,带有实验色彩的电影流派。抽象电影、绝对电影、纯粹电影、地下电影等等都属于前卫电影。

BABY 宝贝

电影摄影机的昵称。

BABY DROP 小布景

一种小型的布景,通常置于一些布景的后面,例如在窗子外放一幅风景画或一张建筑物照片,而造成窗外别有天地的效果。

BABY SPOT 小型聚光灯

只有500-750瓦的聚光灯。

BACK LOT 露天片厂

片厂的露天区域,用来拍摄外景。

BACK PROJECTION 背面放映合成

以放映在银幕上的影像为背景,配合前景中的真人实物来摄制一个场面的方法之一,拍摄时,背景影像是从银幕后面放映出来的。

BACKGROUND MUSIC 背景音乐

电影声带上,伴随场景的音乐。可以是另外附加上去的配乐,也可以来自收音机等现场的音源,后者亦称“现场音乐”(SOURCE MUSIC)。 BACKGROUND NOISE 环境音

为增加场景的真实程度,在声带上添加的不清晰人声和其它声音,如:街道杂声、人群扰叫声和交通噪音等。

BACKSTAGE MUSICAL 后台歌舞片

指将情节摆在以舞台维生的人物身上的一种歌舞影片。如《四十二街》(1933)。 BAFFLE 1.隔音墙

录音间或摄影棚内使用的活动墙板,通常一面为吸音材料,另一面为隔音及反射材料。其作用是减少录音间内各音源之串音,或利用墙板两面不同的吸音特性,调整音源的音质。

2.羽形挡光板

装在灯具前的气窗式挡光板,用于在不改变色温的情况下调整光线的方向、控制光线的强度。

BARNEY 软式隔音罩

一种软性覆盖物,由数层绝缘材料制成,包在摄影机上,可降低录音时的噪音,并具有隔绝高温或低温的作用。

BASHER 手灯

一种小型多用途的摄影棚灯光,发光强度介于250到500瓦,可用为散光灯,也可用作聚光灯。

BELASCO

TENDENCY 贝拉斯柯风格

历史上用来形容舞台艺术中外观拟真的术语,引申指电影、戏剧的场景外观设计十分逼真。

BENSHI 辩士

无声电影时期,在日本电影里当场为观众讲解剧情的人。早期台湾电影院亦有此职。

BERLIN FILM FSETIVAL 柏林电影节

成立于1951年,每年仲夏举行,所颁发的最佳影片奖项为金熊奖。是全球四大国际电影节之一。

BICYCLING 跑片

指在电影拷贝有限的情况下,为了使几家戏院能同时放映同一部影片,经电影制片商授权,各戏院将放映时间错开,由跑片员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来回运送单卷拷贝。如今也有人将备用拷贝称为跑片拷贝(BICYCLE PRINT)。

BIN 挂片桶

剪接室中的大开容器,用于剪接及看片时盛放未卷起的影片,通常由纤维材料制成,或在内层附上布袋,以减少影片磨损,上端悬有加钉子的木条或铁丝,在剪接时用来垂挂影片。

BIOGRAPHICAL FILM 传记影片 根据公众人物生平而拍摄的影

BIRD’S EYE VIEW SHOT 鸟瞰镜头

从被摄物的正上方直接摄下的镜头。

BIT PART 小配角

电影中的小角色,通常只有几句台词,或在电影中具有某一片刻的戏剧意义。亦称“特约演员”。

BLACK COMEDY 黑色喜剧

从悲观、恐怖、失望和痛苦的世界观显现幽默趣味的电影类型。如《奇爱博士》(1963),《二十二支队》(1970),《小姐撞到鬼》(1981)

BLACK MARIA 黑囚车摄影棚

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1893年爱迪生建于新泽西实验室附近。

BLAXPLOITATION FILM 黑人剥削电影

美国1970年代针对黑人观众品味所拍摄的商业影片。这类影片在设计上多以黑人演员和高度煸情的故事,以及耸动强烈的犯罪情节和超人式的主角为主,代表作《黑豹》(1971)。

BLEACHING 漂白

指彩色片在冲洗阶段,显影后,将彩色底片上的显影药膜转为卤化物的过程。

BLEEDING 渗色

指影片上影像之间反差过大的区域产生色粒子扩散的一种现象。

BLIMP 隔音罩

一种消音装置,摄影机置于其中,可防止其发出的机械噪音在录音时被麦克风录进去。

BLIND-BIDDING 盲目投标

指在看不到影片试映的情况下,为一部影片的放映权进行买卖交易的行为。亦称“买片花”(BLOCK-BOOKING)。

BLOCK BUSTER 超级强片

指一种大制作影片,这种影片的特色是:投资大,明星多,场面壮观,制作水准高。

BLOCK-BOOKING 买片花

指好莱坞制片公司在开始投资和发展自己院线时,所采用的一种影片发行和租映的方式,放映商要购买某家制片公司的影片,就必须连带买下这家公司该年计划完成的其它影片。

BLOCKING 布局

电影画面构图中,对环境的布置、人物地位的调

度、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和景物的关系等的安排。

BLOOM 喷雾减光在镜头或任何玻璃表面喷上特殊的透明剂,以减少光线的反射。

BLOOP 消音片

位于声带接合处的小块不透明胶片,以消除声带经过声音磁头时所发出的卟噜声。

BLUE COATING 蓝衣镜头

一层位于镜头表面的薄膜,呈蓝色,用于改善镜头传送光线的能力,并防止不必要的偏光和散光。

BLUE SCREEN PROCESS 蓝幕遮片合成

在摄影时,前景动作作衬空白的蓝色布幕,布幕的颜色和亮度必须足以使它在彩色底片上所产生的颗粒密度大于前景部分。拍摄完后,利用滤色的技术在暗房做出两条遮片,然后再与分开拍摄的背景动作进行合成。是运用十分普遍的一种特技摄影方式。

BODY MAKE-UP ARTIST 身体化妆师

负责除头、颈、手等部位化妆的化妆师。

BOMB 票房惨败

指卖座极差的大制作电影。如《埃及艳后》(1962)、《天国之门》(1980)。

BOOKING 买片排挡

电影发行商与戏院之间为一部影片的放映事宜而达成的合约协议,约明影片放映地点、放映次数、租借费用或票房收入扣除多少百分比等等条件。

BOOM 摄影机托架

一种类似起重机的活动装置,可让摄影机移入或越过场景,由不同的高度或角度连续拍摄单一动作或整段影片,使画面显得流畅而富于变化。

BOOSTER 1.增压器

用来提高摄影灯光电压伏数的一种发电机。

2.增感剂

一种特别强性的显影剂。

BOX OFFICE 票房

一部电影放映期间累计之总收入,亦称“GROSS”。

B-PICTURE B级片

指美国1930到1950年代,两部同时上映的影片中较差的影片。现一般指低成本或低品质的影片。 BREAKDOWN 支配表 依场景和天次列出影片拍摄时所需事物的明细表。

BRIDGING SHOT 衔接镜头

用来掩饰时空跳跃或其它不连戏情形(与剧情不连续)的镜头。

BRIGHTON SCHOOL 布莱顿学派

成立于1900年英国的电影先驱团体,首创特技摄影和简单的蒙太奇,并实验各种彩色技术。

BRITISH FILM INSTITUTE 英国电影学院

1933年在英国政府和学院会员的赞助下成立,目前的经费由教育部列入预算。学院既是政府机构,也是私人会员的俱乐部。每年仿效奥斯卡颁发“英国电影金像奖”。

BRUTE 布鲁特灯

一种高强度的弧光灯,是摄影棚最常见的一种聚光灯。

CALIBRATION 刻度定位

(1)当镜头涉及距离或光线状况需渐进或突然改变时,在摄影机镜头上测量并记出焦距及光圈的位置。

(2)在动画制作中,刻度定位是指在背景上标定出每一格画面摄影机运动延伸程度的指示位置。 CAMEO ROLE 客串演员

电影中出现时间短促但具有重要性的角色,.经常由

一位大牌演员来扮演,往往只出现在一场戏中。亦称“友情客串”。

CAMERA MOVEMENT 摄影机运动

指电影摄影机的运动,目的在于跟随一个动作,或改变被摄场景、人物或物体的呈现方式。

CAMERA OBSCURA 暗箱

一面有小孔的密封箱,箱外景物透过小孔,在完全黑暗的箱内壁上形成颠倒且两边相反的影像。是照相机的最早形式。

CAMERA OPERATOR 摄影师

也称“第二摄影师”,在拍摄时,依从导演和摄影指导的指示,实际操作摄影机。

CAMERA SPEED 摄影速度

指底片在电影摄影机中转动的速度,通常是以秒格数(fps)来计算,正常的摄影速度是一秒廿四格。

CAMERAMAN 摄影师

对操作电影摄影机的人的通称。有时亦指“摄影指导”(DIRECTOR OF PHOTOGTAPHY)。

CANDELA 烛光

发光强度的单位。

CANDID CAMERA 偷拍

一种拍片方法,指在真实状况中拍摄真实的人物,而被摄影者并不知道有人在拍摄他们。如《秋菊打官司》。

CANNES FILM FESTIVAL

坎城影展(台) 戛纳电影节(大陆)康城影展(港) 开始于1948年的法国小镇,每年五月举办,在国际影展中一直居于领导地位,所设立的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除影片竞赛外,亦具有电影市场展的重要功能。

CAPION 提示字幕

冠于一场面或一段落前的一个标题或一段文字,旨在交待剧情,引发观众的兴趣与好奇心,或指示时间的消逝。现改称为插穿字幕(INSERT TITLE)。

CARBON-ARC LAMP 碳精灯

弧光灯的一种,利用两根碳精棒作为电极,通过电流产生电弧的照明工具。在电影方面,用作拍摄和放映影片的照明光源。

CARTOON 卡通片

动画电影的一种,详见ANIMATION

CARTRIDGE 匣式片盒

内装胶片或磁带的塑胶盒。所装的胶片和磁带,可以透过标准的电视接收器或电影放映机,再现高传真度的影像。

CASSETTE 卡式片盒

内装胶片以便将胶片嵌入摄影机的匣状物。

CAST

1.演员表 出现在一部影片中的演员,或是演员与剧中角色的对照表。

2.选角 为一部电影中的角色选派演员,亦称“CASTING”。

CASTING DIRECTOR 选角指导

负责为一部影片挑选和雇用演员的人。

CATWALK 栅顶鹰架摄影棚内的悬空支架结构,便于工作人员接近摄影棚上方的灯具和录音设备。 CC FILTER 补色镜 COLOR COMPENSATING FILTER 的缩写,它由一系列不同颜色的镜片所组成,是冲印阶段调整整部电影统一色调的必备配件,偶尔也在拍摄时使用。

CEL,CELLULOID 透明片,

赛璐璐 用以附着感光药膜的透明片基,通常是用硝酸纤维等原料制成。

CENSOR 电检人员 从事电影检查工作的人员。

CHANGE-OVER 换机放映

指在放映一部好几本的影片时,从一架放映机换

到另一放映机,使影片不致中断的手续。

CHANGING BAG 暗袋

一咱密不透光的双层黑袋,有两个袖口,手可以伸进去装卸底片。

CHARACTER ACTOR 性格演员

需要演员以成熟演技呈现独特性格的一种角色,通常并非主角,性格角色多半是由擅于诠释特殊类型,或戏路宽广的演员扮演。

CHARACTER,CHARACTERIZATIONS 角色人物

叙事电影中的虚构人物,有别于饰演他们的演员。

CHEAT 借位

为了在不同的角度拍摄同一个场景而把演员、道具和布景的相对位置加以改变。

CHINA PENCIL 剪接笔

剪接师使用的一种油性铅笔,可以在工作拷贝上做记录,特别是要做浓、淡等效果时,是剪接室必备的东西。

CHINESE DOLLY 斜式推轨

美国摄影棚惯用语,指摄影机一边向后拉,一边快速横摇拍摄,其推轨与被摄主体呈倾斜的角度。

CHOPSOCKY 功夫片

美式俚语,指港台于1970年代大量生产的功夫电影。

CINCH MARKS 拉痕

影片表面刮痕的一种,主要是由于影片卷得太紧,表面互相磨擦所造成的。

CINEASTE 电影人 指导演及电影创作人员。

CINEMA PUR 纯粹电影

实验电影的一种,指1920年代德国、法国前卫运动的初期作品。反对电影剧情和故事,提倡利用电影特性提供纯粹视觉和韵律经验。

CINEMA VERITE 真实电影

始于50年代欧洲的一种电影制作风格,包括手提式同步摄影机和录音机的使用,以及现场访谈和事件的摄影。通常会表达强烈、甚至激进的意见。

CINEMOBILE 摄影车

一种外景用车辆,可容纳所有电影设备以及五十名工作人员。

CINE-STRUCTUALISM 电影结构主义

利用符号学工具把社会学和人文科学方法动用到电影分析上的电影批评学派。 CIRCARAMA 环幕电影

指使观众能在360度的水平视角内,观看四周宽广景象的360度大银幕放映系统。

CIRCUIT 院线

同一机构所拥有的连锁电影院,统一购买、排档所有戏院的影片。

CIRCUIT THEATER 院线戏院

属于同一机构的连锁电影院,放映的影片统一购买,统一排档。

CLIMAX 高潮

指戏剧或电影故事发展中,情绪张力最强的时候,通常一部电影或戏剧故事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高潮.

CLOSE SHOT 近景

介于中景和特写之间的镜头。

CLOSE-UP 特写

经由近距离所拍摄的人或物的放大或细节描绘的镜头。

COLLAGE FILM 拼接影片

由不同的材料如拼贴图画一般拼凑而成的影片。

COLOR BALANCING 色温平衡

照明景物的光源与彩色胶片之间的色温协调关系。

COLOR CHART 色板

用彩色底片三层乳剂能感受的红、绿、蓝、黄、品红、青等颜色,加上从白到黑的中性灰色板组合起来,有系统排列的一种彩色图板。 COLOR CORRECTION 调色

将特

定的色调加以改变。 COLOR FILM 彩色影片

在银幕上能够还原被摄体自然色彩的影片。

COLOR TEMPERATURE 色温

表示辐射能所含光谱成分的一种计量方法。

COLUMBIA PICTURE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美国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成立于1924年。

COMEDY 喜剧

指具有非悲剧性结局,并创造一个绝大多数观众都认为幽默的高潮戏的文学、戏剧性或电影作品。有闹剧、仿讽剧、神经喜剧等种类。

COMMEDIA DELL’ARTE 即兴喜剧

喜剧表演的一种即兴处理方式,源自盛行于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即兴喜剧团体。

COMMERCIAL FILM 商业电影

为营利而制作的影片,相对于艺术电影。

COMPILATION FILM 编辑电影

将大量为了其他目的拍摄的影片,即旧片的片段、家庭电影、新闻片等等,剪接在一起的电影。

COMPILATION FILM 编辑影片

由现成的资料重新编辑剪接而成的电影,主要以纪录片为主,目的在于宣传与教育。

COMPUTER ANIMATION 电脑动画

利用电脑产生的影像作出来的动画。

CONCEPTUAL MONTAGE 概念蒙太奇

透过不同镜头的组合以从中产生新意的一种剪接手法。

CONSEQUENCE FILM 推理片

表现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侦破犯罪案件影片。

CONTINUITY 连戏

为了维持电影主题及故事的逻辑性发展,将相关的镜头、场景、段落组合成连续不断的影片。 CONTINUITY CLERK 场记

拍摄电影的工作人员之一,职责是记录拍摄日志,确保影片的连戏。

CONTRIVANCE 公式化情节

指一种较机械性或固定模式的剧情设计。

CONVENTION 成规

指一种已被接受的戏剧元素,或风格化的处理方式,或题材类别。

COPTER MOUNT 高空摄影

机座 一种固定在直升机上, 以供拍摄空中镜头的摄影机架座。

COSTUME DESIGNER 服装设计师

为影片演员设计服装的专业人员。

COSTUME FILM 古装片

指以古代生活或古代历史为题目材,银幕上的人物穿着古代服装的影片。

COSTUMER 服装师

影片拍摄期间,负责收集与保管服装的工作人员。

COVER SHOT 涵盖镜头

这确立场景中所有人物与空间的关系,以宽广的视角拍摄的镜头。

CRANE 摄影升降机

一种以轴动臂承载摄影机的大型有轮支撑机械。

CREATIVE GEOGRAPHY 创造性空间

蒙太奇的一种,指摄于不同地点的镜头经剪接后,呈现空间的同一性。如:《江水东流》(1920)

CROSS IN/CROSS OUT 入镜、出镜

指演员自画面的一边进场或朝画面的一边出场。

CROSS-CUT 交叉剪接

由一个动作线切到另一个。

CROSSCUTTING 交叉剪接

在影片中双线或多骊以展的情节或动作之间的剪接。如:《夜与雾》(1955)

CUE 提示讯号

一个被指定的讯号、动作、手势,或是一句台词,用来提示演员或技术

人员作某一动作的准备。

CUE CARD 提词卡

写有台词对白的大型厚纸板。

CULT MOVIE 次文化电影吸引某一个社会圈子的人,并标榜或启发某些特殊生活方式的电影。

CUT 切

将两段影片不经特殊处理(如溶、划)直接连在一起。

CUTAWAY 切出

在主戏中突然加入一个内容相关但非主要动作的镜头。

CUT-AWAY SHOT,CUT-AWAY,CA 旁跳

出现在主动作时,却不是主动作一部分的镜头。旁跳之前可以接演员望向画外的镜头,也可以显示演员在前一个镜头未注意的东西。例如,在一场追逐中,可插入一个牧场情况的镜头。

CUT-IN 切入

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插入某个动作或段落中的镜头。

CYCLES 循环动作

动画片表现多次重复进行的一个动作或一组动作所采用的技法。

DAY-FOR-NIGHT PHOTOGRAPHY 日光夜景

一种摄影技巧,指在白天拍摄夜晚的场景。

DE LUXE COLOR 特丽七彩

即采用伊士曼彩色底片拍摄,而由纽约特丽七彩冲印公司冲印的影片。

DEFINITION 清晰度

影像上各细部影纹及其边界的清晰程度。

DEFOCUS TRANSITION 出焦转场

一种转场方式,即转动镜头的焦点,直到整个场景变得完全模糊不清,转场之后,再重新入焦,以交代场景中时空变化。

DENSITY 密度

胶片经曝光冲洗后所形成的金属银或染料的量。

DEPTH OF FIELD 景深

感光胶片上形成清晰影像的景物深度。

DEPTH OF FOCUS 焦深 指摄影机内从镜头到底片平面之间的距离。

DIRECT CINEMA 直接电影一种现场拍摄、非虚构、细观的电影类型,使用轻型的摄影机和录音机,记录事件实际发生的状况,只用本身的声音。最早出自亚伯索斯。

DIRECT PHOTOGRAPHY 直接摄影

指现场动作在不因摄影机介入而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拍摄作业。

DIRECTOR 导演

电影制作中,负责诠释及技术监督等艺术创造工作的人,除了在摄影机前指导演员动作和对白外,电影导演还需控制摄影机位置和运动、声音、灯光,以及其它形成电影最后面貌的元素。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摄影指导

指拍摄影片时监督照明和摄影的人,主要是负责将编剧和导演的概念转化为真实的影像。

DISASTER FILM 灾难片

一种叙述一群人如何同心协力逃避一场人为或自然灾难的通俗剧电影类型。

DISSOLVE

溶 一种渐进的转场技巧,即在一个场景淡出时,另一个场景淡入。

DOCUDRAMA 纪录剧情片

指采用演员演出历史事件,而以纪录片的手法来表现出的一种电影类型。

DOLBY SOUND 杜比音响

由英国杜比实验室于1970年代发展出的电影节立体声系统。

DOUBLE 替身

代替主角演出,或以主角的地位演出的人。 DOUBLE FEATURE 两片同映

观众以一张电

影票的代价,可以看到两部影片,其中一部通常在品质超群上优于另外一部。

DRIVE-IN THEATER 露天汽车电影院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露天电影放映场所,可让观众坐在停驶的车上欣赏电影。

DRY RUN 现场排演

临拍摄前的完整排演工作,摄影组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在排演中模拟实际拍摄状况。 DUBBING 对白配音

影片在拍摄期间没有采取同步录音,而在影片剪接好之后才在录音室录制对白的配音工作。

EASTMAN COLOR 伊士曼彩色底片

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所生产的一种多感光层彩色底片。

EDITING,CUTTING 剪接

影片拍摄完成后,依照电影剧情、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顺序地编接起来,成为一部结构完整、内容连贯的影片的过程。

EDITOR 剪接师

电影蒙太奇组合阶段负责剪接影片的人。

EPIC 史诗片

强调景观和大卡司,通常有著名历史或圣经情节的电影。由于强调视野,许多史诗片都是以各种宽银幕拍摄的。

EPIC DOCUMENTARY 史诗纪录片

一种新的纪录片形式,以其惊人的长度著名,结合了访谈和影片,尝试以其复杂度和广度,达到公正的目的。 EXPRESSIONSION 表现主义

场景、剪接、灯光和服装充满奇想和扭曲,做为传达电影工作者和角色人物内感受的工具。

FANTASY FILM 幻想片

以想像、梦幻或幻觉中的时空为创作题材的电影类型。

FEATURE FILM 剧情片

通常指有虚构情节的故事性电影。

FILM NOIR 黑色电影

具有共同的电影风格与处理腐化等相关主题的一类影片,一般为都市场景。常用来指40、50年代好莱坞拍摄的具低调灯光与阴郁气氛的侦探或惊吓片。

FILMMAKER 电影工作者 制作电影的人,通常指导演

FLASH-BACK 倒叙

先交代故事的结局或某些关键性情节,再倒转回去具体叙述故事始末的叙述方法。

FLASH-FORWARD 预叙

在情节发展中批将来发生的事预先描述出来的叙述方法。

FLOW-OF-FILM 生活化影片

指剧情的发展包含偶发和即兴成分的影片。

FLUID CAMERA 运动摄影

指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持续性运动。

FOCUS PULLER 调焦员

摄影组的一分子,职责是在跟摄时高速镜头的焦距。

FOLLOW FOCUS 跟焦

指在拍摄一个镜头时,随着人物或物体趋近或远离摄影机而改变焦距,以使其保持在精确的焦点上。

FOLLOWING SHOT 跟拍镜头

随物体移动,保持物体在银幕空间的镜头。

FRAME 格

电影底片上的单一影像。

FRONT PRJECTION 前面放映合成

以放映在银幕上的影像为背景,配合前景中的真人真物来摄制一个场面的方法之一,拍摄时背景影像是自银幕的前方放映出来,使用的是定

向反射幕。

GAFFER 灯光指导

电影节拍摄现场的首席灯光人员。

GAGMAN 笑料编剧

擅于创作视觉和口头笑料的编剧。

GANGSTER FILM 盗匪片

一种电影类型,其故事、情节和成规,都围绕着歹徒的行动而发展,尤其在描写抢劫银行者及在法律之外动作的黑社会。

GENRE 类型电影

在风格、主题、结构,甚至角色型态上,表现出类似趣味的影片。如:美国的西部片、警匪片、歌舞片。

GLASS SHOT 玻璃接景法

以画在透明玻璃上的部分场景配合实景或搭制布景来合成一个画面的摄影方法。

GRIP 场务

杂务工,相当于舞台剧的剧务,工作包括铺设移动车的轨道、移动拍摄平台、架设高台、安置反光板和遮光幕、做简单的木工,以及其它需劳力的工作。

HAYS OFFICE 海斯办公室

威尔海斯主持“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时,协会的俗称。

HEAD-ON/TAIL-AWAY 转身过场

一种过场技巧,让演员或物体先向摄影机镜头移动,而后离开摄影机镜头。

HEAVY 坏蛋用以称呼电影中的坏人,通常是男性,其恶劣性格很容易为观众认出来。

HOLLYWOOD 好莱坞

美国加州洛杉矶市的一个区域,为美国电影和电视工业的中心,由戴妲魏尔克丝女士命名,原为一个大牧场。

HOLOGRAPHY 全息摄影

一种能记录被摄体的全部讯息,即光的振幅与位相的摄影方法。

HORROW FILM 恐怖片

一种电影类型,其情节集中在描写主要角色受到怪异惊人的事件的威胁。

HOT SPLICE 热接片法

一种接片的方法,利用胶水和接片机的接触压力,将两段影片连接起来。

IMAGIST FILM 意象派电影

运用一系列相关的意象,以制造一种气氛,或创造一种抽象概念的电影。

IN THE CAN 杀青

美式俚语,原意指拍好的底片,已经放在片盒中,准备送去冲洗。后指电影拍摄部分已经完成。

IN-CAMERA EDITING 镜头内剪接

拍摄电影时,利用摄影机的操作,直接在影片拍摄过程中进行如同剪接效果般的分镜拍摄方式。

INDEPENDENT FILMMAKING 独立制片

由未与商业片厂签约的个人发动的电影拍摄计划。

INFORMATION FILM 资讯影片

一种非剧情影片,拍摄目的在于传达讯息或观念,通常是围绕着特定的讯息重点来构思与制作。如:教学影片,工业影片等。

INTELLECTUAL MONTAGE 知性蒙太奇

经由剪接的镜头组合,以传达抽象或知性的概念。 INTERLUDE 插曲

为影片中某一场面、某一情节中的人物而作,并不直接概括影片主题思想或基本内容的歌曲。也有的只为表现时代气氛、地方特征等。插曲一般在影片中不反复出现。

INVISIBEL EDITING,INVISIBLE CUT 看不见的剪接

演出者运动时的切接,不是经由

动作的重叠,就是使用两台摄影机,而后在剪接时连接动作。是一种传统好莱坞的叙事结构。

INVISIBLE CUTTING 无痕迹剪接

一种仔细依循电影连戏过程的剪接方式。其目的在于重建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并将场面放在合乎它们本身需求的时间顺序中。

JUMP CUT 跳接

在一个镜头中,或两个镜头间,动作的快速前移,是由一部分影片的移去,或拙劣的影像连戏造成。

JUMP-CUT 跳接 影片中,

将两个以上的镜头不按照时间顺序连接起来。

LEADER 导片

一段透明或全黑的胶片,通常用于剪接工作中,以利装片放映,和保护胶片。

LIP SYNC 对嘴

指对白与演员的嘴唇动作达到精确的同步效果。

LOCATION SHOOTING 外景拍摄

远离片厂的拍摄方式。

LOCATION SHOOTING 实景拍摄

在真实场景中拍摄一部电影或电影中的部分场景。

M。O。S。 无声镜头

使用在剧本上的缩写,表示一个无声的镜头或场景。

MARQUEE 透光看板

悬立于电影院正门上方的搭盖物,旨在广告戏院上演的片子,或说明影片的某些细节。

MASTER SHOT,MASTER SCENE 主镜头, 主场摄影机相当远地以远景或移动镜头拍摄一个段落的所有动作。拍摄完之后,如果只用一台摄影机,便要以中景和特定拍摄重复的动作,在剪接时插入主镜头中,

MATCH ON ACTION 动作连戏

一种连戏剪接法,将相同动作但不同取镜角度的镜头,在动作的接点上剪接在一起而没中断的剪接法。

MELODRAMA 通俗剧以煽情的情节直接诉诸观众情绪,从而引发激情的一种电影、戏剧或电视节目形态。

METRO-GOLDWYN-MAYER 米高梅电影公司

一家美国电影制作公司,1924年由三家公司合并而成立。1970年,被拉斯维加斯的财团柯克柯可利安收购。

MINIMAL CINEMA 最低限电影

以极端简朴的电影手法来制作的一种电影。

MINIMAL FILM,MINIMAL CINEMA 极简电影

尝试将电影简化至其基本特性的一种实验电影的型态,将电影工作者的干预降至最低。

MOCK-UP 大模型;

局部模型 为了仿照实体而去建造的大型道具模型,或局部道具模型。

MODEL SHOT 模型镜头

以缩小的模型当实物来拍摄的镜头。

MONOPOLE 棚顶灯架

在摄影棚内,设置在棚顶可活动的伸缩吊灯架。

MONTAGE 蒙太奇

一种处理空间与时间的艺术手段,是电影制作过程中决定影像时空的中心技巧。

MONTAGE OF ATTRACTION 吸引力蒙太奇

苏联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1923年提出的一种创作观点。主张不在戏剧动作固有的逻辑框架内静态地反映事件,而把随意挑选的、各自独立的吸引力自由地加以组合,以非常的手段给观众带来震撼性的影响。

MONTAGE OF COLLISION 冲击蒙太奇

苏联导演谢尔

盖爱森斯坦在1920年所提倡的,重视镜头连接时,由不同镜头内部元素这相对性,所激发的冲突辩证效果。

MOOD MUSIC 情调音乐

专供影片用为背景音乐而制作的种种现成乐曲。

MOUNTAIN FILM 登山片

一种极力描述山景之美,并以登山者征服山岭过程为内容的电影类型。

MPAA 美国电影协会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是由好莱坞主要电影公司组成的一个对外代表该项工业的机构,并主持对好莱坞电影的电影尺度检查。

MUSIC TRACK 音乐声带

有别于对白声带和音效声带的一种电影声带。

MUSICAL FILM 歌舞片

把歌舞排场的成规并入影片故事中,且以乐曲为影片叙述既定要素的电影。如《花都舞影》(1951)、《我爱红娘》(1969)、《火爆浪子续完集》(1982)。

N。G。 穿帮镜头

NO GOOD 的缩写。指一个镜头在拍摄的时候,由于表演或摄影上的差错,以致摄取的镜头无法使用,必须重新加以拍摄。

NARRATIVE MONTAGE 叙事蒙太奇

以交待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以及因果关系,来切分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动作的连贯,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剧情,的电影叙述方法,包括交叉剪接、平行剪接、一般连戏剪接等手法。

NEOREALISM,ITALIAN NEOREALISM 新写实主义,意大利新写实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意大利知名的一种拍摄风格与电影内容。其特点在关怀人类对抗非人社会力的奋斗,以非职业演员在外景拍摄,从头至尾都以尖锐的写实主义来表达。

NEWSREEL 新闻片

纪实性电影短片的一种。

NON-CAMERA FILM 非摄影电影

底片不经摄影机感光而创造出来的电影。

NONFICTION FILM 非剧情片

不用捏造的情节或角色的电影。

NONTHEATRICAL FILM 非戏院电影

指针对特别观众制作,有限度发行的电影。

OFF CAMERA 画外 一个镜头中没有出现在画面上的东西。

OFF REGISTER 震动效果

画面因摄影机之震动而造成摇晃效果。

OFF SCENE 画外音

声源来自画面以外的声音。

PAN 横摇镜头

摄影机在定点上,对一场面作水平运动的拍摄方式。

PANTHEON DIRECTORS 殿堂导演

指那些技法成熟,并具有特殊现实透视力与宽阔人生视野的杰出导演。 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拉蒙电影公司

成立于1912年的一家美国电影制作和发行公司。

PERSUASIVE DOCUMENTARY 游说式纪录片

目标在游说观众接受某个观点的纪录片形式。

PG-RATED MOVIE 辅导级影片

美国电影分级中的一个级别。这种电影没有年龄限制,但小孩要有家长陪同观看。

PIRATED PRINT 海盗版

未经版权所有人或法定发行人同意,而进行翻制的影片拷贝。

PIXILATION 实体

动画

以人或实物为拍摄材料的一种动画影片。

PLAYBACK 配乐拍摄

歌舞片常用的一种拍摄方式。

PRESSBOOK 宣传资料

为发行影片而准备的广告和促销资料册子。

PROCESS CINEMATOGRAPHY 放映合成

以放映在银幕上的影像为背景,配合前景中的真实人物来进行拍摄作业的特技摄影,按背景影像的放映方式,又分为前面放映合成和背面放映合成。

PRODUTION 制作

电影工业三大分工项目之一:生产电影的过程。

PROPS 道具

为PROPERTIES的缩写,泛指场景中任何装饰、布置用的可移动物件。 RATING 分级制

依据某种标准将影片加以分级的制度。美国的分级制由美国电影协会制订,包括四个等级:G级(普通级,年龄不限)、PG级(辅导级,年龄不限,但需有家长指导)、R级(限制级,十七岁以下的观众需有家长或成年监护人陪伴始得入场)、X级(十七岁以下观众禁止入场,年龄限制可视情况提高)。

英国的分级是由“英国电影检查委员会”(BRITISH BOARD OF FILM CENSORS)制订,分为:U级(普通级)、A级(需有家长指导)、AA级(十四岁以下青少年观众禁止入场)、X级(十八岁以下青少年观众禁止入场)。

READER 读稿员

电影公司编剧部门的职员,其工作是对可能为制作作来源的文字和戏剧材料厂加以阅读,并分出纲要,有时还要提出批评。

REALISM,REALISTIC FILM 写实主义,写实主义电影

运用剧本、表演、服装与摄影来达到动作逼真、非幻想的效果。

REALIST CINEMA 写实主义电影

一种以创造现实这真貌的电影风格,特色是呈现出人以及人的生活区环境,对一些寻常琐事,常不惮繁琐地细细表达。

RECORDIST 录音指导

在拍摄现场负责录音的技术人员,也称为“录音监督”。

RHYTHMIC MONTAGE 节奏蒙太奇

变化节奏,以之带动主题内涵的一种剪接技巧。

RUSHES 毛片

每天拍摄的影片在当晚冲印出来的正片拷贝,第二天早上供导演、制片、摄影师和相关的工作人员,检查并确定所拍的东西是否完整。

SCENE 场,场景

由单一镜头或数个镜头组成的戏剧单位。

SCIENCE-FICTION FILM 科幻片

电影类型的一种,其特色的情节包含了科学奇想。乔治里叶的《月球之旅》是电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SCREWBALL COMEDY 神经喜剧

始于1930年代的一种美国剧情片,特点是嘲讽、性坦白、罗曼史、滑稽突梯之情境,以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可爱的人物为号召,并涉及动作激烈的事件。

SCREWBALL COMEDY 脱线喜剧 在1930年中期出现的一处美国喜剧电影,描述的往往是荒唐绝伦、体编统尽失的家庭冲突或爱情冲突。

SCRIPT 电影剧本

泛指以文字描述整部影片的人物和动作

内容,所采取的各种写作形式。

SETTING 场景

整部或部分电影的拍摄场地。

SHADOW PLAY 皮影戏

在一张半透明的布幕或纸幕背后,操作平面的皮革道具,利用灯光在幕上形成的剪影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表演。最早起源于中国,是电影发明前的活动光影响到影像。

SHOOTING SCRIPT 分镜剧本

亦称为“导演剧本”,包含动作、对白,以及导演和摄影师的重要工作资料之剧本。

SHOT 镜头 摄影机单一一次的开机,也指开机所拍摄下来的那段影片。

SLATE 场记板

上面以粉笔写着场次、镜次、导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资料的小木板,上缘还附有一段拍扳,上涂黑白相间条纹,一端可以开合,可以拍出清楚响声,以便剪接时声画同步作业的进行。

SOAP OPERA 肥皂剧

滥情的广播连续剧或电视连续剧。

SOUND BOOM 麦克风杆

一支供悬挂麦克风用的杆子,可延伸至场景上空随人或物之移动而移动。

SOUND EFFECTS 音效

为增进一场面之真实感、气氛或戏剧讯息,而加于声带上的杂音或声音。

SOUND TRACK 声带

位于有声影片边缘的光学声轨或磁性声轨,可承载对白、旁白、音乐和音效。

SPECIAL EFFECTS 特殊效果

不是以直接的电影拍摄技巧获取的镜头。包括需要使用轮廓遮幕、多重影像蒙太奇、分割银幕、画面渐量、模型等技巧的镜头。也应用于爆破、弹道效果和机械效果。 SPECTACLE 大场面电影

具备华丽之美术而设计、史诗主题和雄伟场面等特色之电影。如:《宾汉》(1962)、《星际大战》(1977)、《窈窕淑女》(1964)、《大地震》(1975)。 SPLICE 接合

接合两段影片的动作--使用的方法包括:粘合、接合、贴胶带,或以钉子或扣眼处理,亦指影片交叠或接合的部分。

SQUIB 枪击效果

电影制作中的一种引爆装置,用来模拟中弹的状况。

STAND IN 定位替身在安排布景、设定摄影机位置、测光、调整灯光等繁琐过程中,暂时代替明星站在表演位置上的人。

STAR SYSTEM 明星制度

透过强调领衔主演的演员而非影片的其他成分的宣传,来吸引观众的制度。

STILL 定格

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STILLS 剧照

为了促销而自一电影场面中拍下来的,或从影片画面上取下的照片。

STRAIGHT MAN 搭档谐星

在银幕上,以搭档方式演喜剧的谐星。

STRUCTURAL FILM,PERCEPTUAL FILM 结构电影,知觉电影

使用或慢或快的摄影机运动、重复配音、极长的伸缩镜头、闪烁的影像或拍摄银幕上放映的影像的电影,目的在探讨电影媒体的结构。

STUDIO FILM 片厂电影

在摄影棚内搭景拍摄而非实景拍摄

的影片。

STUNTMAN 特技演员

被雇用来替代电影演员表演需要特别体能、体力的技术动作或危险动作的人。

SUBJECTIVE TIME 主观时间

影片角色所经验或感觉的时间,经由摄影机运动和剪接来表现。

SUBTITLES 翻译字幕

即印于影片下沿的对白翻译。 SUN GUN 太阳灯

一种可携带的手持轻电池灯具。

SURREALIST FILM 超现实主义电影

现代电影的一种运动,1920年兴起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潜意识的种种状态。

SUSPENSE FILM 悬疑片

情节使人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一种电影类型。

TAIL 尾片白片

一卷影片末端所接的一段不透明胶片,以确保影片完整的放映到最后一格,也对影片有保护作用。

TALENT SCOUT 星探

指专事发掘那些具电影表演才能,而且有可能成为明星的伯乐。

TEASER 片头,

开场戏指放在电影片头字幕前的一场戏,旨在引导观众对以后故事的兴趣。

THRILLER 惊悚片

以侦探、神秘事件、罪行、错综复杂的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状态为题材的一种电影类型。

TIMING 动作时机

在一场戏里头,导演或演员为达成某种节奏或其它效果,而对戏剧动作的表演时机特意去加以掌控之意。

TITLES 字幕

附加在影片上的种种文字,如影片的片名、演职员表、唱词、译文、对白、说明词以有人物介绍、地名和年代等。

TRAILER 预告片

将精华片段,经过刻意安排剪辑,以便制造出令人难忘的印象,而达到吸引人的效果的电影短片。

TRAVELOGUE 观光影片

以各种有趣的风土民情为题材的一种纪录片。

TREATMENT 故事剧本

电影剧本的一种摘要,在内容上包括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发展,全部的主要场景,

1、电影工业Film industry

cinematograph 电影摄影机, 电影放映机

cinema, pictures 电影院 (美作:movie theater)

first-run cinema 首轮影院

second-run cinema 二轮影院

art theatre 艺术影院

continuous performance cinema 循环场电影院

film society 电影协会,电影俱乐部 (美作:film club)

film library 电影资料馆

premiere 首映式

film festival 电影节

distributor 发行人

Board of Censors 审查署

shooting schedule 摄制计划

censor’s certificate 审查级别

release 准予上映

banned film 禁映影片

A-certificate A级(儿童不宜)

U-certificate U级

X-certificate X级(成人级)

direction 导演

production 制片

adaptation 改编

scenario, screenplay, script 编剧

scene 场景

exterior 外景

lighting 灯光

shooting 摄制

to shoot 拍摄

dissolve 渐隐,化入,化出

fade-out 淡出

fade-in 淡入

special effects 特技

slow motion 慢镜头

editing, cutting 剪接

montage 剪辑

recording, sound recording 录音

sound effects 音响效果

mix, mixing 混录

dubbing 配音

postsynchronization 后期录音合成

studio 制片厂,摄影棚

(motion)film studio 电影制片厂

set, stage, floor 场地

properties, props 道具

dolly 移动式摄影小车

spotlight 聚光灯

clapper boards 拍板

microphone 麦克风,话筒

boom 长杆话筒

scenery 布景

2、电影摄制filming shooting

camera 摄影机

shooting angle 拍摄角度

high angle shot 俯拍

long shot 远景

full shot 全景

close-up, close shot 特写,近景

medium shot 中景

background 背景

three-quarter shot 双人近景

pan 摇镜头

frame, picture 镜头

still 静止

double exposure 两次曝光

superimposition 叠印

exposure meter 曝光表

printing 洗印

3、影片类型films types

film, motion picture 影片,电影 (美作:movie)

newsreel 新闻片,纪录片

documentary (film) 记录片,文献片

filmdom 电影界

literary film 文艺片

musicals 音乐片

comedy 喜剧片

tragedy 悲剧片

dracula movie 恐怖片

sowordsmen film 武侠片

detective film 侦探片

ethical film 伦理片

affectional film 爱情片

erotic film 黄色片

western movies 西部片

film d’avant-garde 前卫片

serial 系列片

trailer 预告片

cartoon (film) 卡通片,动画片

footage 影片长度

full-length film, feature film 长片

short(film) 短片

colour film 彩色片 (美作:color film)

silent film 默片,无声片

dubbed film 配音复制的影片,译制片

silent cinema, silent films 无声电影

sound motion picture, talkie 有声电影

cinemascope, CinemaScope 西涅玛斯科普型立体声宽银幕电影,变形镜头式宽银幕电影

cinerama, Cinerama 西涅拉玛型立体声宽银幕电影,全景电影

title 片名

original version 原著

dialogue 对白

subtitles, subtitling 字幕

credits, credit titles 对原作者及其他有贡献者的谢启和姓名

4、奥斯卡奖英文表达法

Best Picture最佳影片

Best Director最佳导演

Best Actor最佳男主角

Best Actress最佳女主角

Best Supporting Actor最佳男配角

Best Supporting Actress最佳女配角

Best Animated Feature Film最佳动画长片

Best Foreign Film最佳外语片

Best Makeup最佳化妆奖

Best Original Score最佳配乐奖

Best Original Song最佳音乐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最佳动画短片

Best Live Action Short Film最佳真人短片

Best Sound Editing最佳音效剪辑

Best Sound Mixing最佳音响效果

Best Visual Effects最佳视觉效

Best Writing(Adapted Screen play)最佳改编剧本

Best Art Direction最佳艺术执导

Best Cinematography最佳摄影

Best Costume Design最佳服装设计

Best Film Editing最佳剪辑

Best Documentary最佳纪录片

Best Documentary Shor

tSubject最佳纪录短片

金融英文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金融监管旨在减轻或者消除市场失灵,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基于此,通过比较金融市场效率的改善可以检验和评判金融监管改革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世界范围内最具典型意义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效率优先和90年代后安全与效率并重的两个监管时期,通过对两个阶段股票收益率指数的R/S分析和Hurst指数计算,以价格信号检验金融市场效率,进而衡量不同阶段美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实证结果显示,第二阶段的金融市场效率明显高于第一阶段,然而该时期却正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前期,这说明金融市场效率仍需进一步改善,监管有效性有待加强。这一研究结果为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新一轮的金融监管改革和调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美国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有效性;金融市场效率;R/S分析

A Study of Effectiveness of U.S. Financial Regulation Based

on 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rkets

AN Hui, ZHONG Hong-yun

(School of Economic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Key words:U.S. financial regulation; effectivenes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market; R/S analysis

1 引言

长期以来,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存在主张自由主义的市场论和主张政府干预的监管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即监管过度与监管不足之争。此次金融危机普遍引发了全球对当前滞后于金融创新及金融发展的监管体系的诟病,而危机前美国所奉行的金融安全与效率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却一直被视为监管改革的模板。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治理,学者及政界更偏重于对金融业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那么金融危机前美国金融监管是否有效?如何衡量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美国金融危机后新一轮监管应该如何调整和改革?人们亟待寻求问题的答案和根源。

美国金融监管经历了从注重金融安全到金融效率优先,再到安全与效率并重,直至现在开始寻求新型监管理念的发展历程。(1)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属于自律型金融监管,即较少管制的自由竞争时代。几乎没有联邦法律或类相关公共政策来规范金融业,监管制度和联邦储备体系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不能真正意义上起到金融监管职能。(2)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美国进入安全优先的严格监管,即管制型金融监管阶段。由于上阶段金融监管职能缺失引发30年代美国大萧条,美国政府通过颁布以《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为标志的一系列金融监管法律,对存款利率上限实行管制,形成了美国独特的证券和银行分业经营的体系,并构建了双线多头监管体制,由联邦级和州级政府分别设立监管机构,互不干涉。(3)20世纪 80年代,是美国金融业以效率优先的监管放松时期,即效率性监管。由于上述严格的金融监管,美国金融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日益下降,金融机构的效益要求逐渐凸现出来,并开始进行金融创新规避金融监管。为此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美国银行竞争力,推动金融业发展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法案,放开了存款银行的利率上限,从法律上允许银行业和证券业的适当融合,包括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1982年《高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等一系列放松金融监管的法律。(4)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又进入安全与效率并重金融监管,即审慎金融管制回归。美国金融业80年代放松管制浪潮一方面给金融业带来蓬勃发展,但另一方面引发新一轮的金融动荡和银行危机。由于利率上限的放开,美国另一重要的金融机构即以房地产信贷为主的储贷协会(S & Ls)难以承受当时双位数的高利率,迫于盈利的压力开始了投资垃圾债券的冒险,最终美国经历了贯穿80年代的储贷协会危机。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开始实施金融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审慎监管,在监管理念、重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颁布了一系列监管法案。其中,1999年《美国金融现代服务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鼓励金融市场竞争同时加强金融监管,寻求竞争与稳定、安全与效率的结合,标志美国分业经营历史的结束。美国90年代金融监管改革后的10年间创造了经济史上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的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好景不长,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已暴露出其中的问题,而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又使金融监管当局倍受诟病。

安辉,等:基于金融市场效率的美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Vol.30, No.6 预测 2011年第6期一部金融危机的历史同时就演绎着金融监管变革的历史。2010年7月,美国出台了危机后的《多德—弗兰克法案》,又开始重建美国金融监管。一般认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防范金融危机、保持金融稳定。这种“稳定高于一切”的监管目标始终是大多数国家主要目标和理念。然而这一理念下的金融监管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导致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之间的矛盾,出现过度管制“压抑”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情况,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和金融监管的失灵;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了拓展潜在的利润空间,往往会采取规避监管,冒险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积累新的风险,反过来加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导致金融动荡甚至危机。这决定了金融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即最优的金融监管是在纠正金融市场失灵所造成的金融效率损失的同时,自身没有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这也是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基础。从90年代美国金融模式及监管方式发生重大调整,美国金融业监管在整个金融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于此,本文选取80年代以金融效率为主要监管目标的放松金融监管阶段和90年代初直至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以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并重为目标的监管阶段,分析这两个阶段的金融市场效率的差异以证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于金融市场效率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否得到改进,以期待对新型监管理念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2 文献综述

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主要是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展开。金融监管有效性理论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成熟的体系,这一极具争议的问题在金融监管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金融脆弱说、公共利益说、管制失灵说和管制成本说四种主要假说:1982年Minsky首次提出金融脆弱性假说,支持金融监管的有效性[1]。该理论从企业角度出发解释金融系统存在内在不稳定性,进一步阐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Stigler提出的 “公共利益说”同样支持监管的正效应,认为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垄断性、外部性、传染性和脆弱性等失灵现象具有纠正效应[2]。另一方面管制失灵假说则对监管有效性提出反对意见:Stigler提出管制供求理论,从供求两方面分析政府管制的相关因素,认为政府部门与产业集团分别为监管供给方和需求方,二者达到监管供求均衡的关系[2]。Kane 在监管辩证理论中对于金融监管供求关系也有研究,认为监管是由于利益集团自身要求而产生需求,该需求进一步激励并导致政府官员创造监管供给[3];Stigler还提出了政府管制俘虏理论,认为经济管制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监管中的得利方和损失方、政府监管的形式以及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影响;Shleifer和Vishny在过桥收费理论的研究中指出,政治家和官员为了自身利益进行规管,而非公共利益[4]。监管成本说是于1971年也是由Stigler提出,该假说是介于前二者之间的较为中立的观点[2],它没有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金融监管,而是从监管成本和监管预期收益两方面考虑,判断金融监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对于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许多学者从监管成本与收益、金融市场效率、微观金融机构效率、宏观金融效率等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从监管成本收益的理论角度,Herring和Santomero论述最佳金融监管模式和最优监管效率[5];Sherwin在2006年的研究中指出,金融监管成本和收益的量化对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增进社会福利具有重要作用[6]。从金融市场效率角度,Robert等人以英国股票市场为例研究市场弱式有效性,验证了绝大部分发达国家证券市场为弱势有效,金融监管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市场起到稳定和促进作用[7];Peters于1994年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FMH),对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通过R/S分析得出Hurst指数=0.39,得出美国金融市场没有显著地达到有效的结论,金融监管对市场作用还有待加强[8]。此外,从微观金融机构效率和宏观金融效率角度,Yeh等人[9]在2010年的研究中运用DEA分析和Tobit回归模型衡量金融机构效率,Levine在2004年研究金融系统运行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0],上述研究均为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提供方法和途径。

国内对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起步较晚,一般在国外成熟理论基础上进行梳理,并对金融监管在实践运用中的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11]在2002年对于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秦婉顺等人对监管成本—收益分析模型进行详细阐述,研究认为金融监管当局由于存在自身价值追求,使得实际监管均衡强度一般会高于理想监管均衡强度[12]。鲁明易从金融机构效率角度分析美国《金融服务现代法》对金融市场的弱影响,认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监管条例颁布对金融业产生并不如预期那样强烈的积极影响[13]。运用有效市场假说,吴世农对我国证券市场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认为在监管政策出台后市场波动性没有显著变化,因此说明市场效率较高,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作用是有效的[14]。运用分形市场假说,傅德伟运用统计分析和混沌理论分析了市场监管制度对深圳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认为监管对市场效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15]。

在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中,现有的文献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研究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注重理论分析,由于指标体系的数据获取中存在较大难度而影响定量分析,不能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金融监管有效性评价,缺乏说服力。其次,研究视角单一。现有文献较少从金融市场效率角度研究监管有效性;同时美国在世界金融发展中具有领先地位,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借鉴其金融发展和监管方式,对于美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本文从金融市场效率角度切入,运用分形市场假说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通过R/S分析和Hurst指数计算,检验美国证券市场是否为有效的市场,进而揭示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得出美国金融危机前监管有效性的相关结论,对上述文献研究局限有所突破。

3 实证分析

3.1 理论前提

政府监管是基于市场失灵的现象,由此金融市场是否失灵或者市场是否达到一定效率,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提供了出发点和合理性解释。也就是说,由于金融监管最终目的之一是保障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因而本文基于金融市场效率的改善角度来检验和评判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3.2 检验方法选择

本文从金融市场效率角度研究金融监管有效性,通过分形市场假说的R/S分析及Hurst指数计算,对美国金融市场效率进行实证检验。运用R/S分析方法探讨美国证券市场收益率指数的自相关性,检验其是否符合分数布朗运动;并回归分析Hurst指数,衡量美国证券市场整体的有效性程度,进而检验美国不同监管阶段的金融监管有效性。

R/S分析与Hurst指数检验计算过程如下,对于给定时间序列{Xt},有n个连续的观测值X1,X2,…,Xn,则有均值

根据Hurst指数定义,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为0~1之间,以0.5为分界,在不同范围之内表示不同特征和涵义:当H为0.5时,表明被检验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动为标准布朗运动,市场中事件过去发生不影响未来;当0<H<0.5时,说明证券市场价格变动具有反持续性,即如果过去是增长的,则下一时刻下降的可能性更大,反之若过去是下降的,则下一时刻上升的可能性更大;当0.5<H<1时,说明证券市场价格变动具有持久性效应,表明过去一直增长意味着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而且对任意大的时间T都如此,证券市场不是分数布朗运动状态;当H=1时则说明证券市场时间序列是一条直线,未来趋势完全可以通过现行市场数据进行预测。

3.3 样本选择

本文主要研究美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基于现实情况我们从不同监管目标下的监管时期中,选取20世纪90年代至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时间段内的金融市场效率表现。从1990年开始美国金融监管进入审慎监管的回归时期,所以数据选取从1990年1月开始;又鉴于全球性质的金融危机还未消除,而且金融危机期间的样本数据波动较大,所以2007年至今的数据不宜考虑,故本文选取的数据截至2006年12月,即样本数据范围选取从1990年1月到2006年12月。考虑样本数据的代表性和综合性,本文采用美国证券市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105051)、标准普尔500指数(105091)。具体实证分析数据主要采用日收益率,数据来源于RESSET金融研究数据库。

3.4 R/S分析与Hurst指数检验

在重标极差分析和Hurst指数检验中,本文采用标准普尔500指数(S & P 500 Index)、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选取其收益率指数Rt作为样本指标进行Hurst指数计算和分析。

(1)第一阶段分析。1980年初~1989年底时间段,样本容量N为2700个,对于样本容量N均分为n=27组5,10,12,15,20,25,30,36,45,50,54,60,75,90,100,108,135,180,225,270,300,450,540, 675, 900,1350,2700;然后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R/S值,并采用EVIEWS 5.0软件进行回归拟合分析获得H值。

1980至1989年是美国效率优先的金融监管时期,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与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R/S分析结果,可以得出R/S值与H指数之间的回归关系分别为

P值为0,Hurst指数回归结果显著。因此在80年代美国放松金融监管时期,美国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指数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9857与0.9759,均处于在0.5~1之间且接近1,存在明显持久性效应,历史信息对证券市场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且为正向效应,即未来市场价格与过去价格存在极大的正向相关性,这说明金融市场效率很低。

(2)第二阶段分析。对1990年初至2006年底样本数据进行处理,样本容量N为4200个。对于样本容量N均分为n=27组5,10,14,20,30,40,42,50,60,70,84,100,105,140,150,200,210,300,420,525,600,700,840,1050,1400,2100,4200;与上一阶段相同,运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R/S值,并采用EVIEWS 5.0软件进行回归拟合分析获得H值。

在1990至2006年美国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审慎监管期间,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与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R/S分析结果,继续回归H指数,可得两个样本指数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其中R2为0.9999,调整后的R2也为0.9999,P值为0,回归结果显著。因此在1990年后美国实施审慎监管时期,美国证券市场上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别为0.5468与0.5480,均处于在0.5~1之间且接近0.5,美国金融市场股票收益率序列同样存在一定持久性的正向效应。尽管该阶段的指数仍与0.5的分数布朗运动状态存在一定偏差,但整体来说,该阶段相对80年代美国金融市场有效性明显提高,这说明90年代后期的金融监管改革是有效的,但Hurst值也表明金融市场有效性仍需提高。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美国两个不同金融监管阶段,即1980~1989年金融效率优先的放松监管时期与1990~2006年底安全与效率并重的审慎监管时期,对美国证券市场股票收益率指数进行R/S分析和Hurst指数计算,实证结果比较可以发现如下结论:

第一,90年代后美国金融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监管目标下的金融市场效率明显高于80年代效率优先时期,金融监管的加强对金融市场效率起到促进作用。80年代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Hurst值分别为0.9857与0.9759,距离0.5的分数布朗运动状态差距较大,收益率序列自相关性强,金融市场有效性较弱;而90年代后的Hurst值分别达到0.5468与0.5480,与0.5较为接近。这一实证结果有力地说明审慎监管时期的监管有效性相比此前放松监管时期有较大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也在不断加强。

第二,90年代至金融危机前的美国金融市场并未达到完全有效,金融监管有效性仍需改进。90年代后的Hurst值分别达到0.5468与0.5480,大于0.5且与分数布朗运动状态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尽管其监管有效性相比此前放松监管时期有较大提高,但美国金融市场在此时期仍未达到有效市场状态。这也证明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金融监管有效性不足。具体表现为1999年《美国金融现代服务法》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即分业经营结束允许混业经营。为此,美国确立了“伞式”功能监管(Umbrella Supervision),虽然强化了以美联储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人的地位,但其子公司仍按原规定依据业务种类确定具体监管人,即美联储监管银行部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监管证券部分、保险监督署(SIC)监管保险部分。其实质仍然是一种分业监管的模式,存在监督管理机构设置重复、重复检查和监管,增大了监管机构之间协调的难度,形成了监管的空白地带,这为系统性的危机埋下了隐患。同时该监管模式放任了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CDO和CDS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盲目扩张,从而积累了巨大的金融风险,最终酿成了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

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

(1) 美国金融监管需要在监管体系和内容方面进行新一轮的调整与改革

2010年7月通过的《多德—弗兰克法案》正是迎合了这一需求。新法案在监管体制方面,强化了统一协调机制,注重对系统风险的监管。根据新出台的法案,现有各金融监管部门官员将组成新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实现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调监管。委员会有权认定哪些金融机构可能对市场产生系统性冲击,从而在资本金和流动性方面对这些机构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同时,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下设立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美联储也被赋予更大的监管职责。

从内容上看,该法案主要强调四个方面,即注重宏观审慎监管、严格金融监管标准、扩大监管覆盖范围以及强调跨机构协调监管。法案着重强调了把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纳入到宏观审慎的监管框架之下。对有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法案提出了更高的资本充足率、杠杆限制和风险集中度要求。法案还对银行自营交易及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制,将之前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等纳入监管视野。

该法案被称为自大萧条时期以来规模最大、严厉程度也最高的银行业改革法案,厚达2300页,新法案的监管效力及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正被人们所瞩目。

(2) 中国金融监管需要“在借鉴中走自己的路”

中国金融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没有成型完善的监管体系,目前的监管体系主要以借鉴美国为主,采取的也是与分业经营相匹配的分业监管模式。然而,现阶段一些边界型的金融业务的存在将导致多头监管和重复监管,由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监管侧重点和目标有所不同,对同一业务得出的结论也存在一定差别;而且随着我国金融业的渐进开放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也必将产生更多的监管空白地带,同时对消费者的保护就更加弱化。美国新的金融监管法案的出台必将对世界金融监管的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国应注重宏观金融监管目标导向和监管模式选择。美国金融监管经历了自由主义、金融安全优先、金融效率优先、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审慎监管几个阶段,都是在发展中不断适应和调整的过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与其适应的金融监管目标主导和金融监管模式选择,这对于任何国家或者地区都是适用的。因此没有永远有效的监管,必须讲求因地制宜,讲求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的同步性,才能朝着市场效率的帕累托最优目标靠拢,实现真正有效的金融监管。本文研究美国金融监管有效性其目的是引发对自身金融体制的思考,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稳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Minsky H P. 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capitalist processe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economy[M]. Pierre Laffargu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13-38.

[2]Stigler G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ulation[J].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cience, 1971, 2: 3-21.

[3]Kane E J. Impact of regulation on economic behavior: accelerating infl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banking regulation[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81, 36(2): 355-367.

[4]Shleifer A, Vishny R W. Corruption[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 108(3): 599-617.

[5]Herring R J, Santomero A M. What is optimal financial regulation[R]. Working Paper, The Wharton School,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1999. 0-34.

[6]Sherwin E.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lessons from the SEC ’s stalled mutual fund reform effort[J]. Stanford Journal of Law,Business & Finance, 2006, 12(1): 76-125.

[7]Robert H, Michael D, Kevin K. A note on the weak form efficiency of capital markets: the application of simple technical trading rules to UK stock prices-1935 to 1994[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1996, 20(6): 1121-1132.

[8]Peters E E. Fractal market analysis: applying chaos theory to investment and economics[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ress, 1994.

[9]Yeh C P, Wanga K M, Chai K C.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by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a financial holding and non-financial holding system[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0, 37: 4671-4679.

[10]Levine R. Finance and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R]. Working Paper, Carlson School of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nd the NBER, Minneapolis, 2004. 0-116.

[11]中国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监管约束及其创新金融监管绩效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11):107-116.

[12]秦宛顺,靳云汇,刘明志.金融监管的收益成本分析[J].金融研究,1999,(1):50-56.

[13]鲁明易.《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弱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05,(3):29-35.

[14]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研究分析[J].经济研究,1996,(4):13-19.

[15]傅德伟.监管制度变迁对深圳证券市场效率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05,(8):18-21.

上一篇:会计金融论文下一篇:金融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