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03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2008年6月10日俄罗斯新闻网莫斯科消息,莫斯科市杜马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叶夫根尼·布尼莫维奇建议确立莫斯科幼儿园教育标准。俄罗斯目前有中小学教育标准和基本要求。

布尼莫维奇6月10日在莫斯科市政府会议上讨论2009年至2011年“莫斯科市教育-5”专项计划问题时表示:“莫斯科市完全可以将教育领域国家标准引入为学龄前3岁至6岁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

布尼莫维奇认为,实行学龄前教育标准非常重要,因为3岁至6岁儿童的能力和兴趣正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上学后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中学基础不牢 大学恶补

2008年6月12日英国广播公司消息,伦敦著名学府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决定将工科专业学位课程的学制延长一年,让学生补习数理化基础知识。

帝国理工学院认为,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打好工科基础,而现有的英国大学入学考试——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又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们的数理化基础。帝国理工学院招生事务负责人戴维·罗布(David Robb)说,如今的学生们越来越适应A-Level考试,因此学校很难单从考分上鉴别学生的好坏。 他说,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很多学生们都采取专门针对考试的突击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往往会导致学生基本功不扎实,并在攻读大学工科科目时非常吃力。“由于绝大部分学生的数理化知识不够扎实,我们已将绝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学制从三年延长至四年。也就是说,为了顺利完成学业,学生们需要在第一年恶补之前缺乏的理工科知识。”

对于英国政府计划在2010年推出的新的最高级别考试成绩A+级成绩,罗布警告说,有可能需要推出A++级才能真正区别最好成绩的考生。罗布说,帝国理工是一所培养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大学,来这里学习的学生需要有扎实的数理化功底。“工程师需要精确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差不多’或‘凑合’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在工程领域,有时候弄错了数据,是要出人命的。”罗布还建议,传统的A-Level路线已不能满足不同大学以及不同专业的招生需要,政府应该为中学6年级学生开设更多种类的课程,以便让学生们为未来做好学术上的准备。

帝国理工学院校长理查德·赛克斯(Richard Sykes)表示,英国公立教育制度存在严重弊病,A-Level考试标准日益降低,不论真正实力如何,大部分学生都能拿到好的成绩。赛克斯在私立学校委员会(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的年度会议上说,A-Level考试成绩分数“通货膨胀”(grade inflation),A-Level作为大学挑选学生的入学标准已经“失去意义”。“我们推出自己的入学考试,并不是因为我们不相信A-Level,而是我们无法用A-Level的成绩分辨学生的好坏。”他说,帝国理工学院有40%的学生来自私立学校,但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只占全英国所有学生的7%。赛克斯呼吁政府出钱,让成绩优秀但读不起私校的学生也能进入私校就读,以免在国立学校被埋没。

据悉,帝国理工学院推出的新的入学考试最快可能在2010年实施,英国其他顶尖大学也有意推出自己的入学考试。

英国拟加强校际合作

英国不少中学都被批评为水平欠佳,不能达到既定标准。虽然当局一再努力,校方都无法提高素质。

2008年6月12日英国广播公司消息,政府教育部门提出了计划:把学生成绩优秀的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和表现差劲的学校合并。

英国的文法学校被认为是拥有特权的学校。它们可以按照入学考试的成绩优劣来挑选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成绩要非常优秀才能入学,而这些学校的学生上顶级大学的比率也远高于一般的公立学校。此外,很多在文法学校就读的学生的家境都是比较好的。

不过,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Schools and Families,DCSF)大臣埃德·鲍尔斯(Ed Balls)最近表示,文法学校所在地经常也有许多表现最差劲的学校,这种情况影响到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的机会。他说,“平均起来,这些(水平较低的)学校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要比文法学校里多七倍。”

鲍尔斯说,“在一些地区,我们让地方政府决定是否要将不合格的公立中学与文法学校合并。”鲍尔斯表示,他将会鼓励文法学校多多与表现差劲的学校合作,改善弱势学校的成绩表现。

拟议中的具体做法包括:让文法学校的校长担任公立中学的顾问,甚至让两所学校合并或结成联盟。“如果文法学校愿意和其他中学建立更密切或更长久的关系,我们非常乐于见到。”

此前鲍尔斯曾经表示,不合格的学校如果不能改善,将被关闭或转型为私人赞助的城市学院。但是有的老师警告,这些不合格的学校大多数都在市中心贫穷地区,在这些地方办学本来就不容易。如果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大臣真的要支持这些中学,那他就应该撤销关闭学校的威胁。“如果学校将被关闭或明年将变成城市学院的话,会没有老师或校长愿意在那里工作。”

据悉,政府的目标是在2011年以前,所有的公立中学要有70%以上的学生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至少要拿到五个C的成绩,其中包括数学和英语。

“回收”不称职老师?

这年头,“回收”似乎是很受欢迎的词,回收垃圾、回收用水……但是,如果说“回收不合格的老师”,你会怎么想呢?2008年5月3日英国广播公司消息,英格兰有大约2.4万名不称职老师,对他们来说,出路就是:离开课堂,再到别的学校工作 。一些家长质问:这难道不是“回收再利用”吗?

负责监督教师质量的英格兰普通教育工作委员会(General Teaching Council for England,GTCE)主任基思·巴特利(Keith Bartley)说,这些老师首先是在独立机构接受培训进修,然后才到附近学校工作,并非是直接地“回收利用”。 不过,巴特利承认,大批的不合格老师确实令人担忧。他说:“确实有那么一些老师达不到标准,我们要做的就是促使他们不至于陷入按部就班。”巴特利说,很难断定英格兰有多少不称职的老师,自从2001年至今,他们只收到46个被列为“不称职”老师的案例,这对于多达50万的教师队伍来说,这个数字绝对“不能令人接受”。如果按预测的2.4万名不合格老师计算,这相当于英格兰的每所学校里就有一名不称职!

英国儿童、学校与家庭部大臣埃德·鲍尔斯(Ed Balls)责令英格兰普通教育工作委员会立即起草方案,根除低劣素质的老师。普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巴特利说,学校校长有责任将不称职的老师送到专门的机构,让这些老师接受密集的再培训,接受考核后才能“上岗”。如果不能达标,普通教育工作委员会将对这些老师提出警告、要求继续接受培训、暂停教学直至取消教师资格。不过,巴特利说,英格兰教师的整体质量很高,并没有出现什么“危机”,一些不称职的老师只是在“某一方面不合格,并不是各方面都不行”。

对付考试新法:进考场前吃香蕉

老师关心学生考试成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2008年5月22日英国广播公司消息,英国一所中学则想出了奇特的办法,希望可以确保学生考场得胜:学校为参加考试的学生准备了一大堆香蕉,希望能给孩子们的大脑“充电”,提高考试成绩。

剑桥郡(Cambridgeshire)的托马斯·克拉克森中学(Thomas Clarkson College)的学生进考场前除了带纸笔,还要领一根香蕉。这个主意是学校的老师们在研究了去年的大考成绩后想出来的。老师们发现,考试进行到后半程,孩子们选择判断出现的失误明显增多。学校科学部的主任教师吉尔·诺斯瑞(Jill Nursery)解释说:“我们分析去年的大考结果时发现,学生们头半个小时做的都很好,但此后他们出错的比率明显上升。”诺斯瑞和老师们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考试早上10点半才开始,许多学生早饭吃得很早,所以在考试过程中体力、脑力跟不上了。”

于是,学校想出了给学生发香蕉,给脑子“充电”的主意。学校300名学生进考场前每人领一根香蕉。

研究显示,香蕉里富含维生素A、C和B等多种维生素和所有八种主要氨基酸。铁和钙等微量元素也很丰富。

英国营养学基金会(British Nutrition Foundation)的高级营养师丽莎·迈尔斯(Lisa Miles)说:“让孩子们有足够的体力,在学校一天里精力充沛是非常重要的。一根香蕉含有95卡路里的热量,所以是个很健康的零食。”

香蕉“充电”的效果,要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后才知道。但学校表示,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

日本效法印度教育

2008年5月27日香港特区《文汇报》消息,随着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和科技起飞,由于担心竞争力下降,被中、印两国赶上,许多日本人决定学习印度的教育。

在日本,民间涌现学习印度的潮流,书店里放满有关印度的书籍,如《印度数学练习精粹》和《印度不为人知的秘密》。传媒频频报道印度教育制度的消息,例如印度学生背诵复杂的乘数表。日本的数所印度国际学校受到重视,报读的日本学童人数急升。位于东京市郊的小天使英文学校暨国际幼稚园,所有教科书都是来自印度,老师是南亚裔人,45名学生中大部分是日本人,只有1名印度裔学生。

日本人对国家竞争力出现信心危机是有迹可寻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先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学生的数学知识由2000年的第一位急跌至第十位,落后于台湾和香港的学生,在科学知识方面,日本学生也由第二位降至第六位,令日本人察觉其教育有不到之处。

日本一大学亚洲文化系教授村井表示,日本以往认为中国和印度落后且贫穷,但现今视中国为挑战者,而印度则是日本的良性竞争者。印度在软件开发及知识密集工业上的发展很成功,令日本人要效法印度教育,除注重提前小童入学年龄外,还要推动以数学和科学为主的教育制度。

摘编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

(栏目责编 王永康)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相融合是现代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对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提升起到重要作用。但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必须根据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本论文主要从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联系、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对策进行阐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希望为研究体育教学中生命安全教育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现在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是采取常用的方法。但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必须科学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高职院校重视学生技能的提升,根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现代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造成现代校园生命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意识,形成自我保护能力是必要的。

1 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的联系

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突出,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生命安全教育涉及内容较广,应急避险能力与体育教育在形成的过程中基本一致,比如汶川地震的突发事件,生命安全教育开展好的学校,学生自救能力就强。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生命安全意识培养,让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相融合,对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意识,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都起到重要作用。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存在一定联系,体育教学中的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渗透,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2 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

生命安全教育是高校的必要教育,但我国高校生命安全教育与国外高校生命安全教育存在一定差距,没有形成系统的生命安全教育的系统,国外生命安全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我国现在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突出表现为理论化、教条化、零散化和形式化等特點,这种非常态的、非系统的践行方式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认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高校提高生命安全教育的主体性,让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科学有效的融合,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水平,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校园内生命安全事故发生。

3 基于体育教学的生命安全教育解决措施

3.1 改革学校体育理念,拓宽体育教育空间

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相融合需要一个过程,教师是体育教学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改变学校体育教学理念,把生命安全教育纳入体育教学中,拓宽体育教育空间,通过体育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生命安全教育能力。生命安全教育是现代高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国家有关部门意识到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高校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开展,尤其是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的开展,对提高高职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水平能力,建设校园内生命安全事故发生起到重要作用,高职体育教学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改革学校体育理念,拓宽体育教育空间,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融合,提高学生生命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生命安全问题发生。

3.2 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标准

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相融合,完善体育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是重要因素。消除生命安全教育的软肋,建设这项工作的最佳平台,需要进一步确认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目标,完善当前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并在内容标准的制定上有一定的倾向,而不是让其处于边缘的角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课程内容需要与生命安全教育相融合,突出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校体育的活动性和开放性特点,可以将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的训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范畴,使之科学化和系统化。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相融合,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目标,对体育教学改革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有效的提高学生生命安全知识,增加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校园内安全事故发生。

3.3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与生命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目标,发挥体育教学的小樱。将应急避险能力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后,需要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情境,能够在日常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合理地设计、整合、演绎生命安全教育及避险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

课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课题名称:疫情影响下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提升对策;课题编号:ZJB1421049。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国外大学教育对留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化兼容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据此,中学英语教学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明确进行元认知策略教学,加强交际原则下的听、说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听说读写 交际法教学 元认知策略 批判性思维 跨文化能力

笔者作为江苏省TESOL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研究生教育首批学员,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学习了一年,领略到国外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习研究方式,提高了自身理论水平。同时,笔者对国内中学英语教学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国外大学教育对留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

留学生在入学前需达到申请大学的英语水平能力要求。澳大利亚大学要求入学者提供雅思考试成绩。雅思英语兼顾生存需要和学习需要,为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做了较为全面的先期准备。然而在澳学习和生活后,笔者发现其实语言的挑战无处不在。

首先,听说能力决定了生活质量。从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如出门乘车、超市购物等开始,到提高生活质量的行为如房屋租赁、旅游事宜的商谈,直至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如与当地人深入交流,成为朋友,都需要听说能力的支撑。只有在实际情境中经常与他人交流,才能听懂别人的话,做出准确、得体的回应。

其次,读写能力决定了学习质量。完成课程学习需要有扎实的英文功底和自学能力。除了听懂老师的课,进行课堂讨论外,专业学习成果是以论文的形式展现的。只有在大量阅读理论书籍和刊物的基础上,才能对所选课题有深刻理解,获得写作所需材料,提炼出要点,写出结构清晰、观点明确的论文。这种要求对本土学生来说也很不容易,留学生遇到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再次,批判性思维决定了认知的质量。老师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时,非常强调论文中要涉及到不同的观点。学生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搜集文献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了解一个假设或理论,尊重权威但不盲从权威。

最后,了解和尊重决定了合作的质量。目前,合作学习正成为许多研究性大学的一个重要授课特征。昆士兰科技大学TESOL研究生班由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多国学生组成,只有学会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彼此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合作学习的效果才会发展到极致。

二、国外大学教育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从上述国外大学教育对留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中不难看出,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目标应是使学生能自如运用英语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这与新课程标准描述的要求高度吻合,可见新课标来源于实际,的确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基本授课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五种能力,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教学要实现从“教语言”实现向“教学生”的转变,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结合在国外学习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反思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对中学英语“教什么”、“如何教”有了新的认识。

1. 明确教学元认知策略。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策略教学举足轻重。学生能否掌握学习策略决定了他们是否具有新课程标准上要求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澳学习期间,年龄较小的目睹了一些年龄较小的本科生由于缺乏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考试只能勉强过关,甚至过不了关的情况。因此,本人将学习策略选为研究课题,认真研究了元认知策略教学问题。

根据学习策略的理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个体差异影响第二语言习得。个体差异之一,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指导学习的能力,是影响语言习得和最终语言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OMalley和Chamot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在元认知策略指导下,学习者能有意识地规划、监测和评价学习过程,调控认知,管理自己的学习,最终学会学习。

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元认知策略教学。首先,教师要了解学情,弄清楚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学习策略,以及为什么使用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其次,教师应明确向学生说明元认知策略教学的目的,直接教学生如何规划、监督、改进和评价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监控能力。最后,元认知策略教学应考虑到情感因素,如学习动机等。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对语言学习的潜在影响,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保护、维持这种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觉性。

2. 强化听说技能。在高中阶段,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并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在多数情况下,两种或多种技能综合运用才能实现真正的交际。

在新英语课程标准实施多年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然而,迫于升学压力,教师一般只重视学生书面考试成绩,忽视对其听、说能力的培养,因而听不懂,说不出,写不好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创设交际情境,将听、说技能糅合到有意义,有趣味的任务中,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任务中来,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发展批判性思维。新课标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成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之一。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知识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高中英语教学应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发展批评性思维能力。

尽管在中学教学的层面上,学生的质疑极有可能是幼稚的,但它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创新思维的机会,帮助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教师应首先挑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坦然面对学生质疑的心态,在加大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要培养自己的雄辩能力。教师还应调动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积极性,打破“非此即彼”的传统思维模式,让学生从预设的标准答案中跳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多读,多思,扩大知识面,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并对其做出评价,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4. 培养跨文化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语言不是字词句的简单累加,而是文化的载体。高中英语课程既是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者能运用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效得体地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交流。因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在教语言的同时,通过分析语言材料中的超语言元素,如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字里行间隐含的文化信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教学同时还要帮助学习者建立积极的态度。情感态度是发展学生的跨文化能力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参与、采纳目标文化的相关行为和观点的意愿和兴趣,发展学生尊重其他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能力,容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确立新的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国外大学教育对留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对中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学英语教学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培养既有全面的语言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又能以积极的态度自我管理学习并具有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Ellis, 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 In A. Davies & C. Elder (Eds.), The Ha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 [C].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h. 2004. 525-551.

2. OMalley, J. M. &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 程晓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EB/OL]. http://www.pep.com.cn/ge/jszx/jxyj/jcyj/200811/t20081125_531012.htm, Oct, 8,2009.

4.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M]. 江苏教育出版社:江苏,南京.2004.

5. Deardorff, D. 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J/OL].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6,10(3): 241-266. Retrieved on December 16th, 2008, from Eric.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服务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案例教学模式未能贯彻、师生间沟通甚少、教材建设滞后、实践环节薄弱及师资缺乏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师生间交流、合理编写课程教材、重视实训环节、师资建设等建议,期望在高职高专《服务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发挥’一定作用。

[关键词]服务营销 高职高专 市场营销专业 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服务营销是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性、实践性较强。该课程的开设适应我国服务业迅速发展和实体产品营销中服务活动成为市场竞争焦点的需要。但需要指出的是,高职院校服务营销教学中存在案例教学模式未能贯彻、师生间沟通甚少、教材建设滞后、实践环节薄弱及师资缺乏等诸多问题,已影响到服务营销教学的效果,进而影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对服务营销课程教学问题的分析

1 服务营销先修课程未能发挥衔接作用。一般来讲,服务营销的先修课程主要是市场营销、管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专业必修课。但是,从服务营销的理论体系看,除了沿袭传统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体系以外,还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和延伸到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所涉及的理论和知识面远远超越了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的范围。许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时候会遇到更多的障碍,难以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降低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大大削弱了教学的效果。

2 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甚少。难以将案例教学模式贯彻好。服务营销这门课程是适应现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上应采用多种灵活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服务营销课程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由于《服务营销》课程涉及理论和知识面较多,加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比较少,在采用案例教学法上投鼠忌器,未能将案例教学法贯彻到底。还有部分教师干脆放弃了在服务营销教学上运用案例教学模式,重走“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旧路,以致教学效果无法提高。由此可见,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大大影响了服务营销案例教学模式的贯彻,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服务营销教材建设滞后。目前,高职高专的服务营销教材主要由本科教材与国外教材改编而成,其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和系统,但又过于理论化,实践性不强。例如,服务营销中服务需求预测与服务能力管理等方面涉及预测、统计、决策支持模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性,但许多高职高专的服务营销教材对这类实用性较强的定量决策模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删减和忽略。另外,高职高专的服务营销教材中出现较多国外案例。由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案例中表达的思想与观点,不能更好地融入服务营销的教学过程。

4 服务营销实训教学环节薄弱,难以适应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服务营销实训教学是对高职高专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实训提高对服务营销领域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从目前的实训条件考察,实训教学基本建设薄弱,更多的服务营销实践教学项目未能纳入实训教学内容,难以形成一套与服务营销教学相适应的实训教学体系,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二、高职高专《服务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合理调整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服务营销先修课程未能发挥衔接作用的问题,应该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予以调整。在开设服务营销课程的前期,有计划地增设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转管理等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技能,为他们学好《服务营销》这门课程夯实基础。

2 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在服务营销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案例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性、启发性和个性化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但是,案例教学模式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全面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掌握知识程度的基础上,作为服务营销的任课教师,除了要明确高职高专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以外,还要熟悉教材、备好课,更需要通过交心、笔谈、座谈、课堂互动、一起参加文体活动等多种交流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查与指导。同时根据相互交流的信息合理调整教育教学活动,将案例教学模式完全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

3 合理编写服务营销课程教材,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高专教材要体现着高等职业教学特色和教学改革成果,也应适应高职高专教学需要。就目前服务营销教材存在的问题来看,有必要重新进行组织编写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编写服务营销教材,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认真做好对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分析、取舍、强化和削弱等编写工作,突出服务营销教材的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另外,应积极鼓励和组织编写教材的教师深入企业和市场进行调研,将其科研成果反映在教材当中。这样不仅有力地提高了服务营销教材的质量,还有助于学生们在该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对本土化案例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服务营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 重视实训环节,提高服务营销教学质量。服务营销实训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教学的核心,要提高其教学质量,有必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高职院校应重视实训教学,加快校内实训教学基本建设,组织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通过调查与论证,尽快将服务营销实践教学项目纳入实训教学内容,并制定服务营销实训质量评价体系;二是整合各方面的力量与资源,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让他们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实现学习与实践紧密对接,从而提高服务营销的课程教学质量。

5 加快高职高专院校营销专业师资建设,推动专业发展。就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应该将师资建设工作的重点放在培训上,笔者就此提出了如下建议:首先,新教师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老年教师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指导年轻教师熟悉教学内容和教授方法,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要有计划安排年轻教师下企业、基层和生产一线进行顶岗实践,把行业发展动态、新技术、经营理念等反映到课堂教学上,促进年轻教师向“双师型”教师成功转化:再次,积极鼓励教师在学历、职称、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参加行业培训等方面自我提升。并聘请一些在营销方面实践丰富的兼职老师,改变现时“双师”型教师不足的局面。

国外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设计管理是海外EPC项目管理中的基础环节,与采购、施工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随着海外项目管理难度的加大,总承包商应加强对设计管理的重视。目前我国EPC项目中设计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设计管理体系,有效控制设计管理风险。

关键词:设计管理;EPC总承包商;项目管理

The design and management in the EPC project

Feng Yandong Xie Zhoufeng Yu Hanhua

(China Sinogy Electric Engineering Co.,Ltd ,Shanghai 200061)

0.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创新的承包模式不断涌现。将设计、采购、施工融为一体的EPC承包模式以其便于管理、建设周期缩短、合作关系单一、投资风险降低等优势备受业主及承包商的青睐,近些年来发展成为海外项目承包的主流承包模式。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以及《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等政策条文的出台更是加快了海外EPC总承包模式的迅速发展。海外EPC管理模式最初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等领域,后来随着其不断发展成熟,逐渐推广至电力、冶金、通讯等领域。这些领域对于专业技术的要求更高,设备采购量大,管理难度加大,投资风险高,因而对于总承包商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对于海外EPC项目管理而言,设计是项目管理的基础,是项目采购和施工的依据。为了更加有效的做好设计管理,充分发挥EPC项目管理的优势,本文重点对海外EPC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进行研究。

1. 海外EPC项目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海外EPC项目管理中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第一、设计阶段。EPC项目管理中,要根据设计标准和规范提供一份详尽、准确的物资设备采购清单,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设计计划提供设计图纸和方案,以保障项目设施设备采购及施工的顺利开展,尽可能缩短项目周期。第二、采购阶段。采购人员通过收集市场信息反馈设施设备信息给项目设计人员,从而便于设计人员结合最新市场信息与设计要求设计出更加优化的施工方案,为项目节约成本。第三、施工阶段。施工方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又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确保设计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根据施工的进度要求将物资采购计划反馈给采购人员,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在整个项目管理中,要将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要充分考虑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搭接。设计管理在整个海外EPC项目管理中起到一个贯穿始终的重要作用。要做好与采购方及施工方的联系,根据反馈的进行进行实时调整,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控制项目投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图一 海外EPC项目管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2. 海外EPC项目设计管理的内涵

在海外EPC项目管理模式下,设计对采购、施工等环节产生重要影响,是整个项目管理的基础,设计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海外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实施进程。

从内容上进行区分,设计管理需要考虑设计投资、设计质量、设计进度等多个方面因素,如图二所示。

图二 海外EPC项目设计管理的内容

从进程上进行区分,根据海外EPC项目的运行过程,可将设计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投标议标阶段,二是具体实施阶段,三是投产试运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设计重点不同,却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EPC总承包商既要分清每个阶段设计工作的不同重点所在,同时又要牢牢树立全局观念,将项目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与整个项目的目标与设计理念相结合。

前期投标议标阶段,需要EPC总承包商的设计管理者们根据项目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在充分理解业主需求的基础上,收集相关项目资料,制定出经济可行的设计方案。具体实施阶段,设计管理的重点是在保障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基础上,控制各项成本,缩短工期。因而海外EPC项目的设计管理者们要严格把控设计的各个环节,严格审查各设计分包商提交的图样,降低设计风险,缩短设计时间,提高设计质量。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关联,需要相互配合,具体实施过程中,设计管理还要积极配合采购及施工工作,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做好技术支持工作。投产试运阶段是EPC项目设计管理的最后一个阶段,EPC总承包商要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及移交。该阶段项目设计管理者需要准备及审核各项竣工文件和操作手册,对试运行阶段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解决,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培训。

3. 海外EPC项目设计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3.1业主要求与设计标准冲突

在进行海外EPC项目设计管理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业主方的要求、项目所在国的技术文件及政府政策要求、合同的具体条款、项目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以及海外的人文、地理、宗教等方方面面。与其中一项发生冲突都会影响项目实施的进程,因而在进行项目设计管理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规避风险。在项目设计管理中,业主的要求与设计标准规范是进行设计的依据,目前海外EPC项目中,大部分业主采用的是偏欧美的设计规范要求,而我国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因而导致设计图纸及文件与业主的要求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3.2设计管理与采购、施工管理脱节

目前我国在进行海外项目管理时,往往采用分包商进行设计及施工,这时候良好的沟通便显得更加重要。一旦沟通出现脱节,就会给项目带来极大的损失。海外EPC项目管理方强调设计文件的可施工性,而设计管理人员可能更加追求技术标准和规范的严苛性,这就需要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另一方面,施工分包商总是希望通过扩大设计量来提高工程款,而设计管理的依据是在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量,从这一点上来讲,二者存在着矛盾。因而需要通过合同规定加以约束,并进行施工监督。海外EPC项目管理过程中,设计管理往往存在与采购、施工管理脱节的地方。设计的图纸跟不上最新的市场要求,不符合现场施工的要求,导致工期拖延的现象多半与沟通不畅有关。

4. 完善EPC项目设计管理体系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设计管理的前期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一方面通过合同来对双方权利、义务进行约束。合同中要对业主、监理工程师、审计的义务进行规定;另一方面,要通过前期谈判,获取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前期谈判的成功与否为后面工程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通过谈判向对方阐释我方设计方案的优势所在,在谈判过程中对方提出的问题也是日后在进行设计管理时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规避设计风险。项目管理前期充分的现场调研至关重要,包括对现场情况、地质勘探等情况的调研,可以在谈判时做到心中有底。

4.2加强沟通

海外EPC项目涉及到EPC总承包方、业主方、监理方、施工方等多个利益主体,加强与各利益主体的沟通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海外EPC项目管理总的一个要求就是要保障业主要求与设计标准规范相一致。因而加强与业主方的沟通,准确理解其要求,对于设计管理及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都至关重要。与业主方经常打交道的商务人员要在私下加强与业主、监理工程师的沟通交流,加强其对我国技术标准的理解,建立良好的关系。与此同时,海外EPC项目总承包方及设计单位要仔细研究合同及国外技术标准、规范,并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当地政策法规、设计习惯及标准规范、类似工程情况、当地常用标准、风土人情等,为在与业主进行良好沟通奠定基础。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应加强与现场施工单位的沟通,加强对现场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对于现场提出的技术问题及疑问应认真研究,及时回复。如果有必要,还需要安排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现场进行问题解决及技术指导,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设计方案与施工方、业主意见发生冲突时,现场设计管理人员要做好解释工作,对于可行的改进意见要及时采纳,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4.3树立全局观念

海外EPC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到设计、采购、施工的方方面面,因而要树立全局观念,从进行前期准备、方案设计、审查到技术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都要具有计划性。要具有分析问题、选择目标、进行系统分析、设计方案、选择最优方案及实施方案的逻辑思维。要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工程学、计算机学等多个专业进行系统研究。将设计理念、专业知识及施工进度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完成。缩短施工周期、降低项目造价、降低管理风险,减少过程纠纷。树立全局观念,将设计管理、采购、施工管理视为一体,加强有效沟通,从而可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4.4可持续的设计过程

设计管理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管理就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调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设计管理包括企业的管理设计与技术设计。管理层面上,如何为企业招聘并保有有效地设计资源,保持企业创新的动力,是企业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的重心所在。设计层面上,要建立起学习型组织,为设计人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加强组织学习,保证员工可以掌握到最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和方法,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实现可持续的设计管理,还必须树立协同管理的理念,设计部门、采购部门与施工部门要相互协作,实现信息的共享,保证设计、采购、施工的全过程实现管理和控制的智能化、信息化与集成化。通过建立起有效合理的设计审计监督制度,对设计管理实行绩效考核,可以为技术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 结语

海外EPC管理模式是目前国际工程承包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海外EPC工程项目管理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海外EPC项目中,设计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整个项目实施的成败,是项目管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海外EPC项目的安全可靠性、收益等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工程项目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而项目设计管理的水平对于整个工期的进程、成本及质量控制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中设计管理的重视,提升设计管理水平,树立全局意识。不仅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还要加强与采购、施工阶段的联系,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纳兵,陈晓霞.基于总承包商角度水电工程EPC项目设计管理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180-181

[2]马铁山,那炎.我国海外EPC项目设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技术,2013,44(3):258-259

[3]张崇宏.EPC承包模式下施工阶段设计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水运工程,2011(11):156-159

[4]苏绍坚.核电项目EPC模式下总包方的设计管理[J]中国核电,2013,6(2):173-176

[5]阎善超.EPC模式下的工程设计管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30(11):77-79

[6]阎善超.EPC承包模式下可持续设计管理[J]基建优化,2006,27(1):76-78

作者信息:

上一篇:心理教育论文下一篇:相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