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银行保险分析论文范文

2024-05-04

国外银行保险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增强,国家的社会养老负担也在逐渐增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开始备受关注。为了完善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做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企业;养老保险;管理

保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现代国家稳定的保证。近年来,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对社会保险管理投入了足够的关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更是为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方向。企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拉动下,企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强大动力,由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险责任越来越有必要,所以,做好企业养老保险管理非常有意义。

一、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的价值

目前,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得到了绝对的认可,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企业养老保险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是国家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我们知道,当前的国际形势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对机遇,竞争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保证国内局势的稳定是我国在国际环境中获得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强,年轻人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必然需要来自于国家和社会的帮助,而国家能够投入到居民养老中的资金毕竟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居民个人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为居民年老时的生活集资,之后再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合理分配资金,为居民年老时的生活支出提供规划和保障,这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群众的生活压力,进而缓解社会矛盾,为国家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实现国家在国际环境下的有力竞争。所以说,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是国家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保证。

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养老资金,保证居民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增值,减轻国家和个人的养老保险金负担的同时,为居民年老时的生活尽最大可能的提供更多的帮助。当然,除了这两点以外,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的价值还有很多,比如为社会发展提供投资,有效的集中资金发展社会事业等等。

二、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正是因为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在国家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准确的找到国有企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才显得更为重要。

1.国家财政对企业养老保险的支持不够

在企业养老保险中,个人、企业和国家分别分担着一定的缴纳保险金的任务,其中国家的责任最大,但是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财政对企业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不够,财政拨款与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这就直接导致了职工个人的养老保险资金缴费率高的情况,加重了职工的负担,在很多企业,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金达到了工资总额的20%,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普通职工的生活质量,与国家发展的目标相违背。因此,国家财政对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的支持不够是目前国有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2.对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体系中,保险资金缴纳完毕后,管理保险金就成为重要内容,科学的保险金管理机制既可以保证保险金的增值,也可以通过保险金促进国家公共建设。然而,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体系中,对于个人账户资金的管理还不是很成熟,面对个人账户资金,如何利用这些资金,管理人员还没有准确的概念,这就导致了个人账户增值困难的局面,一方面,不利于员工年老时对养老保险金的获得,另一方面,也没能充分发挥出养老保险金的作用。

3.养老待遇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公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养老保险中也应该有所体现。在我国的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性别差别、年龄差别、级别差别等差别的存在必然导致养老保险金的差别,但有些时候,这些差别与实质的公平相违背,与企业员工的实际生活和需求相脱离,这就使得养老保险金的存在背离了它本身的价值。因此,养老保险存在不公平现象也是当前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针对上面提到的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解决策略:首先,建立起专业的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机制,有专门人员负责养老保险资金的运作;其次,从实际出发,确定保险金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企业员工的真正需求,充分发挥养老保险金的本来目的;再次,增加国家财政对企业养老保险的资金支持,适当减轻员工的负担,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后,借鉴国外成熟的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结合我国自身情况,创新性的发展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

四、结束语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内容以外,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实现保险利益的全覆盖、构建完善的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法律体系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内容依然是企业养老保险管理中的难点。只有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养老保险管理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也才能实现保险制度本身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惠.论国有企业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时代金融,2012(10)

[2]向丽娟.关于加强企业养老保险管理的建议.2013(10)

作者简介:

施伟华(1984-),男,汉族,河北邢台人,任职于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经济师,本科学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国外银行保险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冲击和影响,特别是2012年以来,国际经济恢复速度放慢,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压力增大,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来降低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商业银行的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此文是将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业绩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业绩

中国人民银行为控制和调节货币发行、信用和利率而采取的一系列做法就是货币政策,它是我国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实施的一种金融手段。自2012年之后,在国际经济恢复的速度放慢和国内经济增长下滑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要锁定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在稳中求进,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是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在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就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下的商业银行业绩进行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重要启示与帮助。

一、当前货币政策特点以及趋势

1.当前货币政策的特点

(1)实行多重目标制,适应国情

中国是一个经济正在转型的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实现经济转型,中国一方面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机制,另一方面也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和增加就业的任务,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只有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与我国的国情不相符的,我国的货币政策要适应国情的,要实行多目标制:第一要维护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第二要促进经济合理增长;第三要尽可能充分的保持就业,保持较低的失业率;第四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防止通货膨胀率过高是人行一直以来最主要的职责,是分量最重的货币政策。

(2)利用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贷款

从 2012 年 5 月 18 日起人行将商业银行等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法定值降低0.5 个百分点,这是从2011 年 12 月 5 日后第三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次调整旨在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稳定经济、补充流动性。这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之后,各个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有所不同,其中大型机构下降到了 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降到 16.5%。这样利用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调节贷款对商业银行的运营有巨大影响。此次下调会释放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资金四千亿元左右。

(3)实行利率市场化

截止到2013年12月,我国只限制存款利率的最高额度,在其他方面已经全面实现市场化,比如债券市场等。央行在2012年6月7日决定从6月8日之后,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并且对存款利率的最高额度和贷款利率的最低额度做出调整,存款利率最高额度改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最高额度改为为基准利率的0.7倍。2013 年 7 月 19 日,人行又公布从20 日之后完全打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说明我国现在已经在全面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管制不主要依靠政府调控,而转变到了市场之中,这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现阶段的一个主要特点。

2.未来我国货币政策的趋势

我国2012年2月以来采取的一系列货币政策(见下表),似乎意示着央行货币政策从紧缩性向宽松转变。

2013年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在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增长中最大风险是高通货膨胀率,因此此后人行所实行的货币政策将重点控制通货膨胀率,并作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然而与过去不同的是,现行的货币政策明确指出了该如何降低发展向制造业这类非虚拟经济主体的筹资成本。

但是此后货币政策的基调是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并审慎运用宏观手段加强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因此预计14年货币政策会稳中求进、继续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

国家总理李克强曾表示,在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压力加大时,确实能选择放松货币,增加财政赤字的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整,以达到短期的效果,可是从实现长远目标的角度来说,不一定会有正面的效果。中国的选择应该要镇定应对,综合实施,维持定力,准确发力。

二、商业银行的业绩来源及衡量标准

1.商业银行的概念

商业银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和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征集民众存款、发放给单位或个人贷款并且受理清算等诸多业务的企业法人。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也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和别的法人一样,要遵守业内的法律法规,按照工商企业的经营模式,以盈利为目的,担负自身盈亏,求得尽可能大的利润。

2.商业银行的业绩来源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个人金融业务和企业金融业务,围绕着资金等金融产品进行资产经营和管理,和货币政策关联密切。一般而言商业银行的业绩不仅与其自身的经营理念、市场定位和管理水平相关,而且会受到银行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波动,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业绩有较强的影响。对商业银行进行业绩评价通常从资产管理、盈利能力、盈利结构、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等多个方面考虑。其中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评价其业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三、我国现行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分析

从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2012年以来,我国对存准金率和存贷款利率进行多次调整,并且调整的内容和幅度都是下调0.25-0.5个百分点之间。下面针对这些政策,从理论上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

1.现行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业绩影响分析

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在保证客户支取存款和结算资金的充足性而在人民银行预留的资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存款准备金,其向人民银行缴纳的资金数量占存款总数的比值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人行通过调整存准金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供应能力,进而调节货币总量。

下面分析我国最近几次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绩有何影响。

(1)提高利润水平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意味着降低存款性资金的成本,因而存款性金融机构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也就被降低了。目前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存放的准备金也支付利息,虽然利率比较低,但是商业银行就承担了这些准备金的成本也就随之降低,竞争力也就受到了影响。所以,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提高其利润水平。

一般来说,银行的存准金率下降0.5个百分点,可以增加人民币流通量四千亿左右,按照静态推算的话,商业银行的净利润也会有1%左右的提升空间。

2.现行利率对商业银行业绩影响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体制,经营存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业务主体,因此存贷款利差也就构成了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值达到了70%以上,有的甚至接近于90%。因此当央行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调节经济时,商业银行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利率调整后存贷利差的缩小或放大,前者将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相应减小,后者则使得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相应加大。

2012年6月以来,存贷款利率连续两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的最高额度改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的最低额度改为为基准利率的0.7倍。商业银行可以在额度范围之内自主定价。并且2013 年 7 月 19 日,人行公布,从20 日之后完全打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市场。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在实行全面的市场化的改革。

从国外的经验我们发现,打开利率市场,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一般会使得存贷利差缩小。

结合我国自身来看,2012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下降比阿娇明显,2013年银行业净利润整体增速放缓。据分析,我国这次完全打开贷款利率市场,将会使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速度放慢,大约会减慢一个到一点五个百分点。

存贷款利率对商业银行业绩影响的传导路径见下图。

四、结束语

货币政策影响商业银行的多个方面,这当中对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与商业银行的发展息息相关,商业银行要十分重视人行的货币政策来保持并促进自身的业绩水平。就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看,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回暖放缓,国内的经济也在人行货币政策的调控下稳中求进。现阶段,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已经相当可观,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日益加大,作为现代金融企业,商业银行需要认真领会人行货币政策的意图,与中央的步调保持一致,积极应对货币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应在理性分析国家货币政策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加快中国银行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小川.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特点[J].中国金融,2013,(2):9-14

[2] 车德宇.当前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J].银行家论坛,2011,(4):8-13

[3] 张宇.谈货币政策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绩的影响[J].经管空间,2012,(12):147-148

[4] 李圣华.我国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影响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5] 杨秀芝.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银行经营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6] 陈国栋.贷款利 率市场化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冲击[J].中小企业与科技,2013(8),79-80

作者简介:

盛均全(1964—),男,湖南龙山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投融资管理等;李晩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研究生。

国外银行保险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我国幼儿园园本课程广泛兴起于本世纪初,特别是2003年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的推进之后,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还将园本课程建设纳入对幼儿园考核评估和园长个人资格晋升评定的内容中。2015年颁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要求园长把文化育人作为办园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强调园长要重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社区)资源,丰富幼儿园教育活动。于是,近年来,深入挖掘利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园本课程日益增多;而与此同时,一些有影响的国外学前教育模式和方法也进入幼儿园,融入课程实践。多种复杂的因素形成了当今园本课程建设十分活跃、园本课程实践形态特别多样的局面。实地走访和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当今园本课程随意性大、简单化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且普遍化甚至成人化的现象也很明显,其科学性及质量保证堪忧。

为了广泛深入了解园本课程实践的现实状况,“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突出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课题组近期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共收到来自园长、教师的有效问卷21603份,覆盖全国除青海、西藏外的各个省市自治区,从一线实践者的视角较好地反映了园本课程的结构比例、课程编制、课程来源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现实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了令人鼓舞的新形势,也发现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园本课程实践的基本状况

调查发现,在实践层面幼儿园园本课程占比高,自由度大,有自由创造的空间,幼儿园自主开发了多种来源的园本课程,除少部分借助外援,更多的是由园长和教师自行开发、自主决策。园本课程建设空前活跃和自由,但园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良莠不齐。

● 園本课程占比高,自由度大

调查结果显示,97.0%的幼儿园设置了自己的园本课程,极少数幼儿园没有自己的园本课程。可以说,如今园本课程在幼儿园已经“普及”,几乎是园园尽有。从园本课程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占比在一半以上的幼儿园占74.1%,其中,有6.3%的幼儿园其课程全部为园本课程,有22.1%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占比在80%~90%,有18.1%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占比在60%~70%,可见,园本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比之高,可以说是想有多少有多少。

在调查中,请园长和教师回答“你园园本课程的比例大吗”这个问题时,有39.2%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比例比较大或特别大,而有60.8%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比例一般、比较少或很少。由此可见,虽然园本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比已经很高,但仍然有相当多(六成多)的园长和教师认为比例不高,这种课程认知将会使园本课程的比例越来越高,园本课程比例继续增大的趋势依然持续。

● 园本课程以园长和教师自行开发为主,随意性大

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是园本课程建设的主体,这是园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如今,在课程实践中园长和教师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使用的课程资源中园长和教师自编的园本课程占比59.7%,请外援专家的幼儿园占23%。这主要受经费影响和署名影响。一部分幼儿园经费有限,很难请到专家支持;也有相当多的幼儿园考虑的是园长的独立成果、教师的独立成果在职称评定和各种荣誉获得中的作用、评价标准等。

相关结果显示,相当多的园本课程存在简单模仿(占比81.6%)、盲目架构(占比68.3%)、随意拼凑(占比67.5%),形式主义和盲目跟风的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进一步了解和分析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文本可以看到,大多数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并不是按照课程研制和开发的程序进行的,而是将教师的教案、案例、经验文章等汇集成册,缺少系统的思考,更谈不上按课程的逻辑研制园本课程。

● 特色活动是园本课程的实践载体和主要形式

调查发现,高达95.0%的幼儿园开展了特色活动,并将其作为载体实施园本课程,因此可以说,特色活动是园本课程的实践载体和主要形式。从特色活动所占的比例来看,占比100%的幼儿园有4.3%,即幼儿园园本课程全部是特色活动;特色活动占比80%~90%的幼儿园占18.4%,特色活动占比60%~70%的幼儿园占18.9%,特色活动在园本课程中约占一半的幼儿园占比最多,达到30.0%。综合考查特色活动在园本课程中占比一半以上的幼儿园比例大约占到71.6%。可见,特色活动在幼儿园中不仅普遍,而且大多数幼儿园特色活动占比都比较高。

幼儿园的特色活动多种多样,包括艺术、体育、阅读、文化等多种类别。其中,体育类占比64.6%,美术类占比59.1%,音乐类占比48.6%,传统文化类占比50.8%,绘本阅读类占比63.0%,数学类占比32.6%,科学类占比40.5%,其他类为18.9%。从幼儿园特色活动的来源看,依托园本文化和历史传承占比57.9%,依托当地文化和自然资源占比58.0%,来源于园所课题研究的占比56.8%,依托引进园外课程资源的特色活动占比34.7%,其他来源的占比15.0%。可见,幼儿园特色活动的种类和来源多种多样。

● 园本课程的实践效果和质量不够理想

从园本课程的效果来看,有61.4%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比较好或特别好,有38.7%的园长和教师认为自己园的园本课程效果一般或不好。从特色活动的效果来看,66.9%的园长和教师认为比较好和特别好,有33.1%的园长和教师认为效果一般或不好。应该说,园长和教师付出很多努力研发和编写的园本课程、设计实施的特色活动,在评价时或多或少会带有积极肯定的感情色彩,一定程度的高估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三成多近四成的一般或消极评价,值得警醒和反思。

透视园本课程的内部质量,存在着明显的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甚至“成人化”的现象。研究结果也显示,园本课程内容忽视儿童兴趣的占69.3%,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的占64.4%,违背儿童年龄特点的占56.6%。园本课程的质量亟待提高。

园本课程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国家文件对园本课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专家们对园本课程的界定和理解也不尽相同,园长和教师对园本课程的理解和实践更是差别巨大。鉴于本次调查所反映的现实状况,几个关键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深入思考,一些基本观点需要再次明确和强调。

● 园本课程之“本”应在儿童

在理论层面,园本课程较多被解释为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强调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和家长及社区人士的共同参与,重视各种资源的充分调动和利用;同时,园本课程建设亦被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然而,这些只是园本课程特点和作用的一个方面。追溯校本课程的起源和园本课程的初衷,建构有利于儿童良好发展的课程或者说建构更适宜于儿童良好发展的课程才是园本课程之根本目的。园本课程之本应在儿童,园本课程建设必须确立儿童本位的目标宗旨。

在实践层面,有的园长和教师对园本课程的理解与学界类似,或者说他们比较关注学界的概念界定,能从中抽取一致的看法作为自己实践园本课程的依据;而相当多的园长和教师是自定义自己的园本课程,比较普遍的是把特色活动定义为园本课程,还有些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把本园引进的外来课程也认定为园本课程。更有甚者,园本课程的开发、汇集、编制和出版,首先不是从教育质量和幼儿发展出发,而是从园长、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出发,功利性和外部性极强。

曾几何时,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在园本课程实践中已经模糊;充满视野的是园园都有的园本课程文本、比比皆是的特色活动、人人都有的课程研究成果,儿童在这些园本课程的实践和成果中几乎成了配角,形象几乎模糊不清。当下,还有相当多的幼儿园园长、教师认为“本园课程”(本园所做的课程)就是“园本课程”。这种背离儿童本位、儿童立场的理解上的偏差必定带来实践上的误区,路会走偏,而且会越走越远。

● 园本课程应有适宜的结构比例

如前文所述,园本课程在全国各地幼儿园中已经特别普遍,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比已经很高,但鉴于园长和教师当前的认知和需求,仍有扩大的趋势。因此,确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课程三者的适宜结构比例成为必须。调查中,有52.9%的园长和教师对此也有疑惑,也希望国家确定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园本课程三者的结构比例,可谓呼声高,要求强烈。

根据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现状,特别是园长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能力现状,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之间、办园历史长短不同的幼儿园之间、新教师和经验教师之间等等差距巨大,必须停止对园本课程高比例的盲目追求,立足本园的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真实现状,做自己能做的而且能做好的园本课程,不要更多,而要更好。

建议各级各类幼儿园,将确保幼儿的基本学习和发展放在首位,在现行的受到业界普遍认可的优质课程资源中选择更适合本园的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以保证幼儿均衡的学习、全面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研制适当适量的具有地方特点和园所特点、更适合和有利于幼儿良好发展的园本课程。相对而言,那些基础好、教师队伍强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比例可以大些;而那些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的新建园、农村园、民办园必须优先保证幼儿的基本学习和良好发展,而不是该做的还没做,该有的还没有,盲目地搞园本课程。

● 尊重幼儿年龄特点,优化园本课程内容

在许多年前,我们曾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而不懈努力,如今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仍然任务艰巨,而幼儿园教育“成人化”似乎已经远去,但深入研究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园本课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园本课程的“成人化”随处可见。

如前文所述,特色活动是园本课程的实践载体和主要形式,七成多的幼儿园依托特色活动来实施园本课程。从园本课程和特色活动的来源看,近年来依托园本文化和历史传承、依托當地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的幼儿园比较多。幼儿园对当地的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收集和系统的梳理,一些幼儿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对搜集到的资源进行了判断、取舍和转化,从而使这些内容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而有些幼儿园则不加选择和转化,或选择和转化不当地用于园本课程,偏、难、深的情况很多,作为教师学习的内容可以,但不适合幼儿学习,从内容到形式“成人化”明显。

在2020年底发布的《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强调,幼儿园应当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儿童通过亲近自然、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获取经验的需要,促进儿童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幼儿园推行使用的课程教学类资源应当依法进行审定;幼儿园应当充分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儿童生活和学习空间。因此,园本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兴趣和经验水平,是幼儿感兴趣、乐学能学、可感知可体验的内容。

● 着力提高园长和教师的园本课程建设能力

园本课程是以园长、教师为主体建构的课程,园本课程建设与园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园本课程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教师对课程的理解,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园本课程的质量也取决于园长和教师的专业水平,高水平、有经验的优秀园长和教师能够研制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是课程的一种类型,园本课程建设能力实际上就是课程建设能力。园长和教师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园本课程,深化对课程内涵的理解,夯实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掌握课程建设的方法和技术,按照园本课程的理念、特点和程序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特别是在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时,要确立儿童立场,凸显儿童本位,立足儿童发展,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让园本课程助力儿童的童年幸福和终身发展。

注:本文系刘占兰主持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实践的突出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项目批准文号:GYJ2020006)的终结性成果之一。

国外银行保险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一、模型1:无存款保险制度下, 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关系

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前, 银行与存款人之间是双向约束的关系, 如图1的 (1) 和 (2) 所示。存款人存入银行资金的前提是, 银行要提供银行信用来保证资金的安全。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存款人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 当市场传递出来的信息表示银行经营风险过大, 银行信用不足以保证资金的安全, 存款人会使用存款转移的方式直接约束银行的风险行为, 即图1中 (3) 所示的实线。为了防止资金的流失, 银行会自觉谨慎经营, 维持良好的信用, 控制道德风险行为。

二、模型2:国家担保下银行、存款人、存款保险机构之间的关系

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 国家提供的信用代替银行信用为银行担保, 这使银行与存款人之间的双向约束关系变为存款人、银行、国家之间的单向约束, 如图2的 (1) 和 (2) 所示。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存款人是否决定将资金存入银行取决于国家提供的信用状况, 不再是银行的信用状况了。一般情况下, 国家信用是较具有威信的, 这使存款人觉得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监督国家风险行为, 因此, 本该对银行实施的市场约束并没有随着提供信用主体的改变而转移, 反而使存款人原来存在的市场约束缺失或极大萎缩, 即图2中 (3) 所示的虚线。这样的结果是银行无成本的享受国家的担保, 并可以不受存款人的约束开展业务, 在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下, 这自然就加剧了银行的道德风险。

三、模型3: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存款人、存款保险机构之间的关系

在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下, 存款保险机构代替国家提供信用为银行担保, 存款人、银行、国家之间的单向约束关系变为存款人、银行、保险机构之间的单向约束关系了, 如题3中 (1) 和 (2) 所示。代替银行信用的是存款保险机构提供的信用。显然, 存款保险机构的信用没有国家的信用权威, 且存款保险机构破产的概率比国家要高得多, 它所提供的保险额度也有限, 这都使存款人意识到即便将银行风险转移至存款保险机构也不能完全保证存款资金的安全, 因此这激励存款人增加对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的市场监督, 即图3中 (3) 所示的实线。此外, 对于银行来说, 也不能享受无成本的担保了, 需要按照风险大小承担一定的成本, 这也激励银行代理人努力工作、银行股东减少最大化自身利益的高风险业务, 增加对风险的关注, 自觉提高银行信用。结果, 在存款人和存款保险机构的约束下, 银行的道德风险程度减少。

结语

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在缺陷使道德风险问题不可避免, 但是不同的存款保险模式可在不同程度上削减道德风险的产生。为了更高效的实施存款保险制度, 应首先从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方面入手, 合理构建存款保险体系的相关内容。

摘要:存款保险制度在发挥稳定金融市场作用的同时, 同时也存在激励道德风险产生的危害。不同的存款保险模式对于银行道德风险产生的激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保险下银行道德风险产生机制的三个模型, 比较分析隐性与显性存款保险模式对银行道德风险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银行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 周琳.存款保险制度下民营银行道德风险及防范策略的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 2016.

国外银行保险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通过搜集大量文献材料,综述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概念以及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内涵、特征等基本信息,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现状,运用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理论与原则知识,提出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研究思路,并展望了其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园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种新型产业,它将农业产业未来的发展与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景观的生态设计,提供了参与玩赏、休闲娱乐、度假等游憩类功能,不但提升了园区自身的景观效果,满足了市民迫切希望回归自然生态环境的心理需要,同时还净化了环境状况,充当生态庇护的屏障,对维系自然生态平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1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概念

随着农业产业化高速发展,其生产性功能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也在发展,要求把发展粮食与第二、三产业相结合,进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与乡土农业文化,其渠道是人工生态设计工程,将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能源资源的有效合理运用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形成有利于经济与生态关系之间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统一。

观光农业的本质理论是指在完全发掘具有旅游价值意义的农业资源和当地乡土农产品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原理、农业产业生产、艺术手法加工综合运用并使游客参与且融于其内的一种观光旅游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旅游活动。

生态环保意识为农业生态观光园的核心理论,其建设无论从景观规划、农业资源还是农产品开发等任一角度入手,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环保意识均为其首要前提。

由丰富的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理论与农业发展生态原理所组成的生态性是农业生态观光园迄今为止最大的特征。果林园蔬、动物植物所赖以生存的方寸土地、水域均与其共同维护着区域内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持续性,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护意识被贯穿于园区内的游客们的观光旅行的始终,这也为实现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多样性、动植物的丰富多样性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最终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

农业观光园为达到景观多样性,必须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以满足其本质要求。置身于农业观光园中,游客不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憩活动,更可以亲自置身于农业劳作活动中,比如品尝自主采摘的新鲜水果,与农业劳作者进行农业技术交流,还可以于旅行途中欣赏乡土文化、体验风俗民情等。

2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研究

2.1国外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研究 发展农业观光功能最早的区域是欧洲,如家庭农作园、休闲度假农场、农业生态参观园等多种类型。国外对观光农业的旅游研究探讨中主要有以下2种看法:一是认为观光农业产业归根结底就是属于乡土村落旅游的一个奇特分支,认为其本质为附属于乡土村落旅游的;二是认为观光农业产业就等同于乡土村落旅游产业一。然而大多数群众与学者较为认同第一类观点,所以乡村产业研究领域及大部分涵盖了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的研究。

2.2国内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应用研究 生态农业观光园主要是以自主开发性为主导,在市场先行、管理落后的國情状态下,农业生态观光产业整体规划建设依然以经济利益为主导,即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部分资源环境、生态物种多样性来达到既定目标的经济效益。并且由于对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与物种保护所下达的文件缺乏科学指导且没有按照规划效益下落到具体实处,所以多数农业观光产业依然为农民在没有整体科学规划与合理地管理、制约与指导的状态下所进行自主随意开发。由此可得,生态资源破坏严重、农村地域文化特色流失、科学规划和理性缺失以及景观规划形式严重不合理等有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我国多数农业生态观光产业中。

3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理论与原则

3.1生态规划的理论

3.1.1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景观的格局、功能作用和动态特性以及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其主要结构包括廊道和机制以及在不同尺度上这些机构结构组成部分的不同分配,如数量、空间、大小、边缘带及版块以表达其各式各样的结构体系特质。

3.1.2可持续发展理论。以深入保护、综合开发、高效利用为前提,以提高农业园中对于生态观光的各行各业生态系统稳定性,通过降低成本中维护设施费用部分且对于园区环境进行整体提升来带动其生态效益与生产效益为目的,且实现农业园中的生态可持续增长政策为生态观光农业园的最终本质。

3.2生态规划的原则

3.2.1突出地域性原则。大力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模式,对创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充分发扬其地域特色文化以对游客造成巨大吸引力,从而延长游客游览兴趣与驻足观赏时间,是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形成开放包容且与时俱进同力发展的旅游模式。

3.2.2景观多元化原则。园区自身为游客提供亲自感受劳作快乐的娱乐项目,对远道而来的城市游客提供设施,满足城市游客放松身心的精神需求,是大众旅游和游乐园娱乐的两大不同之处。同时生态农业园内拥有丰富的四季景观,景观与体验活动也富有不同的主题和变化,发展应时时蔬花果产业以满足生产、示范、观光等多种多样的农业生态产业园的功能设施建设。

3.2.3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维持维续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成为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前提。如采取高低错落种植植被、选用四季植物、采用轮作方法对园区内农业作物进行耕种,以及运用防护林来确保景色丰富、四季常青、拓宽生态农业观光产业园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4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研究

4.1生态农业观光园植物设计的研究

4.1.1植物种类的选择。通过整体结合景观园区内景观设计生态设施的要求,调查植物种类、种植情况以及生长发展等趋势,确定需长期种植保留的植物,运用生态学研究方法方式,对农业生态农业园景观规划中植物规划进行适当调整、设计与改造,因地制宜,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出台严格景观规划设计条例,以最大程度地维护植物周边环境的整体性。

4.1.2植物的生态设计研究。水生植物的种类选择列为首要解决问题,例如应强烈避免水葫芦这类水生植物的形成与繁衍,虽其具有强大去污作用,但其繁殖能力巨大,极易导致水面封闭,水体含氧量急剧下降,从而衍生生态失衡这种重大棘手问题。而位于沿街道路两侧的植物,在对其景观设计上应以绿色生态功能设计与丰富观赏效果两者相结合的设计为主。并且为了构成合理适当的植物种植景观结构,在创造良好丰富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同时,满足游客强烈的视觉享受,因此,在植物种植种类选择中应首先考虑具有较强耐破坏、耐践踏、韧性较高且适宜粗放管理的草种植物种类。

4.2生态农业观光园地形设计的研究

4.2.1对原有地形的合理利用。尊重原場地自然历史发展轨迹,对原有地形地貌进行充分资源利用与保护,使其与人为设计相结合,从而创造出最合理、科学、具有规划意义的整体和谐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园区的自然风貌。

4.2.2地形的景观生态设计研究。应注意地形对导游与游客游览路线与交通速度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因此在对地形地貌进行合理设计的同时,应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势对旅行线路进行合理规划,整合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和园区小汀步的和谐与合理度,并针对不同类型游客的游览需求,进行更为人性化的道路设计,在满足游客视觉享受的同时,使游客行驶过程更为顺畅,给游客带来强烈的归属感受与亲切感。

同时,对地形地势的创造还应利用不同的结构方式与规划线外的合理空间。例如,缓面地形设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为游客带来强烈的认同感与舒适度,陡而险峭的地形则可以为游客带来强劲的刺激感,以增加景观环境游览中所带来的丰富娱乐性。通过对地形地势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最大程度地还原大自然所应带给游客的娱乐性。

4.3生态农业观光园道路设计的研究

4.3.1合理的道路体系。在最大限度上,尊重市民游客,尊重绿色自然,进行最为人性化、规划合理的道路景观设计,最大程度服务于人民群众。

4.3.2生态道路的设计研究。

4.3.2.1透水性混凝土路面。透水性的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的铺装原料,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它具有透气、透水、抗压能力强等特点,不仅有利于降雨之后水资源的下渗,而且可以增加地表的透水透气性,对于调节都市地表的温度和湿度也具有一定的效果,既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环保的高质量园林需求,又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条件。

4.3.2.2铺鹅卵石/碎石路面。一般公园小路多铺设鹅卵石和碎石,其透气性较强,不生长杂乱的野草,比较适宜使用在人行道边很难绿化的裸露地面、房屋周边等,这种鹅卵石碎石路面能让人们感受到天然朴实的村落气息,非常适合农业生态观光园区的景观气氛。

4.4生态农业观光园水体设计的研究

4.4.1景观水体的生态设计研究。在园区的景观水体设计中,硬式驳岸是最普遍的样式,然而这种硬式驳岸透气透水性不够好,它硬生生地分开了水中的植物和岸上的环境,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景观效果也没有发挥出作用。与此相反,由于具有高强度的通透性,以绿色环保原料为基础的生态驳岸不仅具有丰富的产业形势,同时具备打造水体景观的前提条件,以实现水陆合一的生态要求。

4.4.2农业用水的生态研究。目前,国内农业产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浇灌方式主要是漫灌。高效生态的浇灌技术是节水灌溉技术,浇灌用水可以得到有效合理的运用,并能充分地节约水资源和生产成本,对生态、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农业生态观光园区中泥土的营养元素的缺失不仅致使泥土的肥力下降,更可能引发地下用水的破坏与污染,还可能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5展望

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项综合了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生态发展样式,具有广阔的前景,且生态农业观光园研究领域综合了生态、农业产业、景观、观光等多个学科范围。总体来讲,生态观光农业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社会以及新理论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园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承载,许多方面有待深入探讨。随着绿色农业生态产业园在我国的强势发展,其势必带动我国与生态农业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形成更为丰富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生产力及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

国外银行保险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银行保险业务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保险业发达的国家率先出现的,是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一种补充,也称为“附随业务”。本文对银行保险作了概述,探讨了当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我国银行保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银行保险;问题;对策

一、银行保险概述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银行保险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初始意义具有明显的“银行”与“保险”融合特征,其内涵是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因此,在银行保险业的理论界和实业界对银行保险的涵义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下面从销售渠道说、产品服务说、经营策略说三种不同角度对银行保险的定义进行归纳。

(一)销售渠道说是对银行保险最为直观的理解,也是银行保险发展早期的主要定义方式

从银行保险的最初形式来看,所谓的银行保险就是利用银行等渠道来销售保险产品。DolisaK.Flu在世界著名的瑞士再保险公司发表的《亚洲的银行保险》报告中也认为,从最为简单的形式上看,银行保险就是经由银行销售保单,也就是银行代销保险。

(二)产品服务说是将银行保险界定为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

学者AlanLeach在其出版物《欧洲银行保险中的问题及2000年发展前景》一书中提及:“银行保险是包括传统银行、储蓄银行和建房协会在内的,对保险产品进行制造、营销和分销的服务。”英国保险业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的一种经营行为,即银行销售通常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产品”。我国学者郑伟、孙祁祥也从产品提供的角度来理解银行保险,认为“银行保险,又称银保融通,是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的一种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安排,其中,保险公司负责产品的制造,银行负责产品的销售。”经营策略说将银行保险定义为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与其主业经营相关的商业策略。

(三)经营策略说强调银行与保险公司两个不同的金融部门联手进行产品开发、营销和分销

我国学者栾培强对此定义为“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银行既可以通过设立自己的保险公司直接销售保险产品,也可以作为保险公司的保险中介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还可以与保险公司建立合资公司经营保险产品。张洪涛则将银行保险视为“保险公司和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从人们对银行保险的涵义理解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银行保险应该属于一种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基于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在归纳汇总并比较了国内外研究对银行保险的几种定义后,我们可以归纳出银行保险的定义:银行保险是指银行或保险公司采取的一种相互渗透融合的战略,是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为共同的客户群体,提供兼备银行和保险特征的金融产品,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金融服务。

二、当前我国银行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银行保险得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我国金融保险市场发育程度低、居民金融保险理财知识贫乏、银行和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经验不足、监管力量薄弱等原因,我国银行保险在短时期内的爆炸式增长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一)产品结构单一,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银行保险产品种类单一,产品内嵌价值低,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很小。目前,我国银行保险大多数是夏交分红型保险,这种产品期限短,现金价值高,保险公司可计提费用很低。在很低的计提费用中保险公司还要支付高额银行手续费、销售人员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实际费用盈余非常微薄。由于期限短,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渠道狭窄,资金运用的收益也比较低。如我国近几年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率一般在4%左右(国外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一般可以达到10%以上),客户对这类产品的回报期望值又很高,希望达到或高于同期国债收益水平,保险公司面临着极大的分红压力。因而这种产品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利益很小,有些精算师甚至认为这种产品给保险公司带来的价值为负数。

(二)银保双方合作比较松散,发展极不稳定

银保双方通过协议合作,合作关系比较松散,银行保险的发展极易受银行方面政策调整变化的影响,发展很不稳定。在银保合作中,大多数银行尚没有将这项业务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保险公司的推动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业务操作中,基层代理银行政策忽左忽右,保险公司经常疲于应付,业务发展很不稳定。双方除进行销售环节的代理合作外,在产品开发、售后服务、利益分享方面基本没有合作,合作层次很浅,双方的合作处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初级阶段。

(三)费用竞争异常激烈,影响正常的经营秩序

随着进入银行保险市场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多,银行网点和客户资源成为保险公司争夺的稀缺资源。由于各家保险公司产品高度同质化,费用竞争成为可运用的最佳武器。于是各保险公司大打费用战,银行手续费、业务推动费等费用越来越高,经营成本剧增。而且在竞争中,部分保险公司人员暗中采用高额费用贿赂银行关键人员和柜面人员,扰乱了银行保险的正常经营秩序。由于银行保险产品可提费用低,利润贡献少,道德风险高,部分保险公司不堪重负,主动退出市场。

(四)银行保险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欧洲国家都是在保险市场发展数百年后才出现银行保险的,而我国是在保险市场未得到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就出现了银行保险,居民保险知识贫乏,这给银行柜面人员不正常地向客户说明产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银行保险销售中存在一定的误导现象。银行柜台在销售保险产品过程中经常将保险与储蓄相比,有时甚至干脆说成是“高利率的储蓄产品”,套用储蓄产品的本金、利息等概念说明保险产品。由于在银行购买,很多客户误以为是银行产品。如果客户在满期给付时发现不是银行产品,并且收益比银行存款低时,就会产生受骗上当的感觉。由于银行保险的保险费几年累计已有几千亿元,客户数目庞大,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银行、保险公司的信誉和正常经营秩序,还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三、加强我国银行保险管理的对策

在我国当前银保业务火热的情况下,应该时刻警惕银保业务的以上潜在风险,并作出积极防范。各国银行保险的发展经验表明,若使银行保险得到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必须实现“三赢”,即:客户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保险公司可以扩大产品销售,同时减低经营成本;而银行则提高了客户忠诚度,增加了利润来源。针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现状,为了实现“三赢” 的目标,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提高保险公司研发产品的能力,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开发适销的银行保险产品,是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关键。保险公司要维持生存,就必须开发出适合消费者需要和银行柜台销售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应该根据我国消费者拥有的基本保障不足,急需养老、健康等产品的实际情况,开发多种产品。适当提高保障型产品和期缴产品比例,优化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产品市场上存在产品单一、保障性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保险公司将部分产品销售职能转移给商业银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保险产品的销售效率;但由于其产品均由银行进行销售,使保险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往往弱化,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也越来越少。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办法是银保联手创新产品,不能完全由保险公司闭门造车、独家开发。保险公司应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使产品能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体,以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银行保险双方必须加强合作,建立银行保险联合开发产品的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和客户需求,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又可以开发出既适合银行销售又符合客户需求的银行保险产品,降低市场风险。

(二)提升保险公司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对客户资源的控制和管理

银行保险带来了一定的客户转移、客户认知度和忠诚度下降、保险公司不能对客户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客户资源方面的风险。保险公司必须深层次考虑客户的忠诚度和公司长远发展,做好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对客户的投诉要及时处理。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提高对客户资源的控制和管理水平。客户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客户服务,除可以维护已有的客户外,还可以了解客户需求的变动,并通过带动效应,拓展新客户,促进产品开发和保证客户利益。应该消除顾客对银行保险产品存有的搭配销售的心理障碍,要让消费者感到银行保险产品提供的附加服务是能够为他们带来利益的。对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人员的资格应作出限定,例如要求他们参加上岗前的培训并必须取得保险代理人资格等。

另外,还要建立银行保险的客户治理系统。首先,由于现有保险公司的系统不能支持多家银行的保费自动转账功能,客户无法通过电话、ATM机或各个网点的银行系统,实现保单自动查询、保单自动更改、保单贷款等操作。因此,加快银行保险的电子化建设,实现保险公司数据系统与银行业务处理及结算系统的联网是当务之急。其次,人工操作易带来操作风险,所以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之间必须尽快建立起客户治理系统,对客户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和控制,减少操作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第三,银行保险业务客户资源的有效利用,也需要与相应的客户治理系统匹配。保险公司应利用银行已有的客户信息,建立起自身的客户信息档案,通过这些信息,提高续保率,以获得客户的长期忠诚度,并利用现有产品充分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提高保单的附加值。

(三)适当提高银行与保险的融合程度,建立银保长期合作机制

从国外的经验看,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应该是长期的、利润共享与互惠互利的关系。根据世界银行保险的情况,银行保险根据融合程度从低到高分为分销协议、战略联盟、建立合资企业、金融集团四种融合模式。这些模式中并没有唯一正确的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的环境、产品等因素采用不同模式。我国以分销协议模式最为主要,这种“多对多”松散的短期合作,经营不稳定,风险较大。融合程度较高的模式(如战略联盟和合资企业)可以使双方协调一致、减少冲突。产权上的融合和制度安排可以使双方利益和目标一致,减少委托代理问题,提高银保业务的稳定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的多是一年期的代理协议。这种短期的随意性很强的协议,无法保证未来稳定的保费收入来源。根据目前现状,保险公司应该主动与银行建立更高程度的融合模式,如战略联盟协议、建立合资公司或金融集团等,改变被动的局面。这些模式或通过更紧密的合作或通过产权上的安排有效解决目前对银行的利益驱动不够、代理手续费过高、销售误导等许多问题。在目前我国银保双方尚不能进行资本参与或就某类特定产品的分销建立合资企业的时候,为维系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应签订长期协议,并明确界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责、权、利关系。银行专注于销售,保险公司专注于产品开发和人员培训。银行除收取手续费外,还应分享保险业务的部分利润。保险公司和银行在定位清楚、各司其职的基础上,从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风险防范出发,应立足长远,避免短期行为。保险公司要加强银行网点的人员培训工作,提高银行柜台人员代理保险的积极性。应考虑银行柜台人员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偏差,既要照顾企业的利益,更要照顾银行柜台人员的利益,做到按照经营状况和绩效,对银行柜台人员作出适时、客观、公正的奖惩,使其行为目标接近资本所有者的目标,有效化解银行保险的操作风险。

(四)分销方式多样化,重点完善客户经理制

我国目前银行保险营销方式单一,主要通过柜员销售,这使得银保业务的稳定性面临更大的风险。而且这种方式只适合销售简单的产品,不适应我国银行保险的长期发展。在世界银行保险市场上营销方式除了银行柜员还有客户经理(理财顾问)、直销(电话、邮寄、网络等手段)、个人代理人等。而在美国,使用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最为普遍。在欧洲简单的产品是通过银行柜员直接销售的,但是对于一些富裕阶层销售的较为复杂的产品则由客户经理(理财顾问)来销售。欧美银行保险市场营销的重点就在于开发运用多种销售模式,综合利用不同的销售模式。多元化的销售方式有助于细分市场,实现产品、营销能力和顾客的匹配,同时也降低了风险。

根据对不同营销方式的比较,客户经理制是一种高效的分销方式。客户经理强调主动挖掘银行客户资源并积极营销和服务。客户经理与客户建立全面、明确、稳定的服务对应关系,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一体化服务。我国目前的银行保险客户经理制还很不完善。在某些保险公司又称专管员,职能主要是负责渠道的维护和管理,而缺少主动的理财服务和营销,更谈不上主动挖掘客户资源。因此,完善我国客户经理制是加强对银保渠道的控制、降低银保业务风险的当务之急。保险公司可以在取得银行同意的情况下主动选派自己的客户经理到银行网点提供保险销售和理财服务,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客户资源并加强对银行网点和客户的管控。

参考文献:

[1] 孙祁祥、郑伟.金融综合经营背景下的中国保险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 范云飞.论我国银行保险的风险及监管指引[J].上海保险,2010,(10).

[3] 陈文辉、李扬、魏华林.银行保险、国际经验及中国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7.

[4] 孟昭亿.银行保险的经营与监管[J].银行家, 2007,(04) .

[5] 解晓非.强化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的协调与合作[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93) .

[6] 闻岳春.法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7,(6).

[7] 胡浩.银行保险——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丛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8] 卫新江.银行保险基于国际经验的考察[J].国际金融研究,2005,(04).

[9] 宋雪枫.欧洲银行保险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5,(10)。

[10] 郭琳.亚洲地区银行保险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06,(01).

上一篇:行政许可概念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