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4-01-27

国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建国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匹配阶段、过渡期的计划匹配为主与市场导向为辅相结合的阶段、市场经济时代的市场导向阶段等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宏观计划指导下的市场经济导向阶段,对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借鉴经验、获得启示,为今后的就业指导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制度 历程 启示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逐步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的就业指导。大学毕业生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有了明确的体制依托。与此相应的是高校就业指导开始步入课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时期。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发展历程

1.1 1990年至1992年

进入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全面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力度加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也得以深化。高校毕业生分配方式扩大了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接触,但仍以计划分配为主,只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双向选择,被称为是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并存的双轨制。

90年代初期,原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深圳大学等高校也率先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取代原来的毕业生分配办公室,并在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

1.2 1993年至1996年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后,深化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这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要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从此彻底打破了我国大学生上大学有国家统包统分的制度。

1994年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省开始举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199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编写并出版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在全国高校试用。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功能也开始从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指导服务为主。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逐渐成为高校就业指导的主要途径之一。

1.3 1997年至1998年

1997年全国一千余所普通高校启动“缴费上学、自主择业”机制,标志着建国40多年来双包体制的结束和双自体制的建立。1997年原国家教委提出逐步建立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各省市都积极行动,召开了多种形式的专场招聘会,取得良好效果。

这期间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得到高等学校普遍认同。199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各省市主管部门和高校也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面向学生的就业指导平台初步建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信息中介;二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毕业生推荐;三是择业技巧指导;四是有关政策咨询和毕业生离校服务;五是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

1.4 1999年至2006年

始于1999年的大规模高校扩招使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与总量过剩的问题同时激化,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8年前后超过350万。就业市场供求矛盾逐渐突出。加上大学学科设置不完善、人才市场供求信息不畅、劳动人事制度不健全、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等原因导致的就业结构性失衡,使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

为此,国家采取了多种就业政策和措施,一是把毕业生就业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目标责任制,并向社会公布高校就业率;二是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体制;三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日益规范和完善,户籍制度等限制性政策逐步放宽,实行了暂缓就业、失业登记等制度;四是毕业生就业走上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就业信息网发展迅速;五是自主创业逐渐受到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

1.5 2007年至2010年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据2009年2月2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当时我国大学生就业率整体为35.6%。但对于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来说也是一次机遇,2007年也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是建国以来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数量最多、密度最大的一个时期,对于真正落实“大学生自主择业、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调节”具有重大意义。

这阶段的就业政策主要有: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个性化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

1.6 2011年至今

2011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国家进一步推进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加大就业制度改革的进程,同时结合政府调控,更加充分地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策上,主要是继续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对招聘大学毕业生的企业实行补贴政策;全国和各省市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等项目,逐渐重视对项目实施情况、满意度反馈、实际效果和改进措施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2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面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模式始终滞后于学生规模和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要求。大多数高校对就业指导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缺乏科学、系统、全面的认识还很薄弱,特别是对如何结合本专业的实际加强实践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生气质类型的分析、让毕业生明白自己所适合的工作类型及方向等方面还是比较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度和系统性不足。

(2)重视程度仍不够,观念意识不到位。不少高校还是重招生轻就业的,对就业指导的定位和内涵理解存在误区。往往是负责就业的办公室或部门孤军奋战,普遍缺乏对就业指导思想的深层次思考,把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看作唯一目的,过于强调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仅将其狭义地理解成政策解说、信息发布、技巧指导方面,忽视了它的教育功能和本质涵义。

(3)专业化程度低,理论研究成果少。我国专门从事就业指导研究的人数少、人员分散,也没有专门研究机构,目前全面的、系统性的研究文献和成果还不多。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较低。就业指导的师资来源一般有两个:一个是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二是个别学科教师。前者忙于应付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后者多是兼任,缺乏实操经验和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

(4)课程内容不够丰富,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深入和系统。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与测试、职业道德教育、创业教育、诚信教育以及心理指导等方面的着力还不够,特别是对学生进行职前职后一体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3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的现实启示

(1)全程化和全员化:全面向生涯辅导转变。高校从理念上应把就业指导纳入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探索,逐步建立起服务全员、贯穿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同时,要积极展开有关生涯辅导理论的研究,尽快促进高校就业指导从单纯为个人就业安置和职业选择服务的阶段转为满足社会发展、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生涯辅导高级阶段。

(2)专业化:加强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建设。在发达国家,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都有严格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我国,目前还是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但在专业教师方面,应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教师编制,使就业指导不再是客串,逐步形成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化、专家化;在兼职教师方面,关键是网罗阵容强大、经验丰富并且深刻了解就业市场、教育体制、大学生心理和就业特点的各界专业人士。

(3)专门化:规范和完善就恶意指导机构建设。成立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的就业指导机构,其中的职业指导师必须脱离行政事务而专门负责就业咨询和指导。就业指导机构也要转变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服务和教育功能上来。此外,必须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保证就业工作经费到位。

(4)理论化:加强就业指导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把我国就业指导提高到学科建设的高度,积极整合研究力量,不断提高理论支持力度。一是亟待对我国就业指导基本内涵、原则、方法、内容等的认识和界定;二是职业分类、职业标准以及高校的专业设置于职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三是对学生的评价研究,也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客观地评价、认识自我的测试工具的研究和应用;四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化研究;五是结合就业市场的调研等。国外不少大学设有择业指导专业,有得还建立了硕士点和博士点,我国也应在某些高校设置这类专业,促进学科建设的完善。

(5)多样化:改革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宽和完善就业指导的内容:一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教育,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合理设计职业生涯;二是加强创业教育,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素质;三是重视就业心理辅导和诚信教育;四是加大对毕业生就业案例分析和实践的内容。就业指导的形式应由集中教育转变为全程辅导,从群体辅导转到个性化指导上来。

参考文献

[1] 池忠军.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2(5):88-89.

[2] 梁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4(12):81-83.

[3] 刘金雄.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60-63.

[4] 罗建河.有限政府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政策选择[J].江苏高教,2010(3):96-99.

国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继续教育模式主要有“双元制”模式、企业大学模式、系统型模式、过渡型模式和咨询型模式,这五种继续教育模式各有优势、也有不足,我们可以从这些模式中受到启发,为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关键词:继续教育;模式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了继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继续教育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再次对国际上主流的继续教育模式进行研究,以期寻找出更加适应当前继续教育内容的新形式。

一、“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以实践为主的一种成功的模式,即员工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将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德国的继续教育主要以“双元制”为模式,此模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企业继续教育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一一企业和学校中进行,并以企业为主;

2.企业继续教育由行会负责监督与管理,它受《职业教育法》约束,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由各州负责,其法律基础是各州的《学校法》或《职业义务教育法》;

3.受培训者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受训者根据他与企业的合同在企业接受培训,他是企业的学徒;另一方面,根据《学校法》,受训者在职业学校里接受理论教学,他是学校的学生;

4.教学文件由两部分组成。企业严格遵循联邦政府颁布的培训规程及教学大纲对学徒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职业学校遵循州文教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对学员进行文化理论的传授;

5.培训者由两部分人员担任。在企业里实施实践技能培训的师资称为师傅,在职业学校里教授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师资称为职校教师;

6.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于两个渠道。企业及跨企业的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由国家及州、镇政府负担。“双元制”模式充分体现了国家、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二、企业大学模式

“企业大学”这一术语是 20世纪50年代山沃尔特·迪斯尼(Walt D1sney )公司首先采用的,直到80年代中期才‘逐渐流行。企业大学的实质是:“企业大学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司所有层次的员工,以及关键客户和供应商均参与这一连续终身学习的过程,以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

企业大学具有多种形式和规模:有一些在全球设有校区,如Motorola大学;另有一些企业大学,则根本没有校园,如Dell大學、Sun大学,这些公司将虚拟大学模式视为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

当前美国的企业大学正在大量地涌现,“由1988年的400所发展到了1600多所,其数目仍在增长。依照即讨的增长速度,他们很可能在10年内超过传统大学的数量。美国企业大学体现出如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1)扁平、灵活组织的出现,即企业选择了以分散决策为特征的扁平、灵活的组织,新的组织通常是松散结合的企业小组联邦,依靠团队创造价值和利润。21世纪的企业要生存,越来越依赖由人力资本创造的附加价值,这就导致管理思想中的范式变化—从基于效率与规模经济到基于知识工人的工作能力。现在,工作和学习在本质上是同一件事。

(2)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经济史经过了前工业期(包括原始经济和农业经济)、工业期,约在25年前从美国开始进入第三阶段—知识经济时期,那些主要和信息打交道的工人从1900年占劳动力资源的17个百分点,到2000年将上升为59个百分点,在未来几年里还将大幅度上升。”今天的知识 “保质期”比以前更短,因此知识经济要求通过持续的学习来发展更广泛的技能,要求企业加大力度推进员工的学习和培养人才。

(3)终身雇用能力成为企业的咒语,旧有的工作模式—只要你努力地工作,只要你想要,我们就会给你一个位置一一不再存在了。“新雇用模式”就是雇主给每个员工提供一个发展胜任能力的机会,这个新模式的附带产品就是把培养的职责从培训部门转移到每个员工或是他们的部门经理身上。

(4)美国企业成为教育者,美国教育市场正经历着一个极大的转变,从一个由很少责任感的政府垄断机构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价格和质量优势的市场运行系统,企业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为在职成年人提供教育服务的责任。教育曾经是政府的事,现在这个责任则迅速地落到了企业的头上。因此,许多试图成为全球经济先行者的美国企业进入教育领域,创建企业大学作为在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工具。

(5)企业学习的任务、范围和性质在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为它们的员工是值得发展的人力资本,同时也认为,他们的顾客与供应商,作为重要的贡献者也同样需要学习与发展。组织正重新构建它们的企业学习环境,使它变得机动、集中,在目标和实质上真正地对全局有意义。

三、系统型模式

系统型模式是指通过一系列符合逻辑的步骤,有计划的实施培训。在实践中,步骤的多少和具体细节会有差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培训政策:

(2)确定培训需求;

(3)制定培训目标和计划;

(4)实施培训计划;

(5)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评估、审核。

四、过渡型模式

哈莉·泰勒对系统型培训模式提出了批评意见之后,提出了一个修正后的模式—过渡型模式,他将其描述为公司战略和学习的双环路。内环是系统培训模式;外环是战略和学习。远景(期望设想)、使命(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对前两者的易理解的解释),都必须在对目标的具体关注之前确定。

五、咨询型模式

咨询型模式是一种倍受推崇的模式,它将一般性的咨询技能与咨询型模式相区分。咨询意味着对你做什么,如何做,在那里做,何时做的,以进行更好的控制。它既可以用于组织外部顾问,但也适用于内部顾问。咨询是培训者未来工作方向,这种方向不仅可以提供组织所需的灵活性和应对力,还能提高个人的满足感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爱尔文·戈尔茨坦,(美)凯文·伏特著,常玉轩译.组织中的培训[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

[2] 冯增俊主编.当代国际教育发展[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3] 唐宁玉,刘帮成.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最新发展趋势[J]. 商业研究. 2003(13) .

国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大学高等数学是构建在中学初等数学基础上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掌握的数学内容与数学思想方法对大学高等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大一新生和数学教师所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几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下一步推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尽自己所能做一些研究工作。

关键词:大学数学;高中数学;教育;衔接

数学学科由于其知识的基础性以及应用的全面性,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小学、中学均将初等数学设置为基础课程,在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而在大学阶段高等数学仍然是大部分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众所周知,大学高等数学是构建在中学初等数学基础上的,因此大学数学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衔接一直是大一新生和数学教师所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近些年,虽然有很多专家与学者对此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与反复的研究,但是由于我国中学课程改革速度加快,中学数学、大学数学教材版本繁多,高考分省命题,因此在大学高等数学教学与中学初等数学教学的“衔接”中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迫切需要有效地解决。鉴于目前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仍然有必要继续探讨大学数学教育和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为下一步推动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尽自己所能做一些研究工作。

一、 教材内容的衔接

现行的高中与大学的数学课程与教材总体上看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满足各自阶段教学的教学要求,也达到了教学大纲的预期目标。但是尚有部分内容在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衔接出现了问题,其实大部分大一新生对于中学教材与大学教材重叠的部分不会感到负担,相反还会有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当大学教师用符号语言对中学知识进行讲解时,学生就能够迅速在脑海中建立起连接中学初等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桥梁。而对于那些中学没有讲授,而大学直接运用的知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断层感,例如:高中阶段弱化了反函数、万能公式、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公式,定比分点的相关内容,删除了极限、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棣莫佛定理,对于简单函数的导数公式、积分公式、求导法则只是直接给出,而没有推导过程,这些内容均需要大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有“承前”的过程,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产生突兀感。同时对于大学教材中的数学名词与数学符号,也应该不断的修订更新,与人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保持一致。

在上述问题中,数学符号的问题如果教材的编写者、修订者多加以注意,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但是对于内容的衔接在现阶段来看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现阶段高中教材出现了高等数学的初步内容及其相关知识,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很难进一步增加内容;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面对来自不同省份与地区,通过不同高考考纲选拔出来的学生又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在短时间内完成中学数学与大学高等数学的过渡。所以造成了学生在内容上难以衔接。针对这种情况,我国部分高校从2015年开始开展大学先修课程培训,即在大学入学前自主学习学校自编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高等数学教材,同时在高考前后进行测试,考试成绩既可以作为自主招生成绩、加分录取依据,也可以转化为大学公共课程的学分。可以说是在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内容衔接上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二、 教学方法的衔接

高中数学教学教学方面,数学教师应该在讲解部分知识时,对某些数学问题给予适当的延伸,并使用符号语言书写,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的逻辑关系,理清数学的思想体系,适应未来的发展,最终达到数学思维上的长足进步,为大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大学方面面对当前情况也应作出相应调整,首先高考招生时,某些对于高等数学有着较高要求的专业在缩小总分极差的前提下还应适当控制数学单科最低分数,其次高等院校在新生入学前应随录取通知书适当发放预习教材,这种预习教材,应该由大学数学教师与高中数学教师共同编写,以高中既有知识为基础,用高等数学观点以及运用符号语言对学生所熟悉知识重新阐述并加以适当延伸,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高等数学的形式结构,初、高等数学之间的区别联系,同时辅以一定量的习题,供学生巩固练习,新生开学后,该书内容也可以由大学数学教师作为高等数学预备课程进行讲授,使学生在脑海中迅速建立起连接初、高等数学的桥梁。

三、 学习方法的衔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方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 在高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由“学习为了考试”转变为“考试是为了更好的督促学习”,使得学生由“要我学数学”转变为“我要学数学”,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很多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一直处于一种“听课——做题——测试——发现问题——探究原理——弥补缺点”,在新课讲授后缺少对于数学原理的探究,对于知识的理解不能依靠对定理定义的探究,只能依靠实际题目的来对数学加以理解,这种方式难以构建起数学的整体框架,所以需要培养学生在新课讲授前后能够深入探究数学原理,从本质上理解数学问题,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学校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学生的平稳过渡。首先要在新生军训阶段抓好学生的心里建设,让学生明确高中到大学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与水平上进行难度更大的学习,使其消除高考后的松懈情绪。其次,由于大学阶段学生与教师见面时间明显减少,部分学生会产生茫然与失落的情绪,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心理上要给以单独的疏导,学习上给予适当的督促,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生也应向授课教师了解高等数学的体系及其大学高等数学与高中初等数学的差异,询问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在上课—练习—反思—复习—考试这些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实上述几方面措施不能单存依靠高中或者大学做出单方面的改变。必须上下齐心,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最后衷心地希望我国的数学家和大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这方面的研究,既推进我国大学的数学教育改革,也为国际范围的大学数学教育改革作出我们的贡献。

作者简介:魏英超,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學教育与体育学院。

国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研究构建了“一体五翼”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方法论指导。“一体”指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为统领,“五翼”指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方向,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技能、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创新人格。本研究将“一体”贯穿“五翼”全程,实现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与创新培养的深度融合,形成科学化的理论支撑范式。

关键词: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 创新型研究生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

一、研究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围绕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系统科学的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遵循,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使命、培养新时代青年的关键指引。目前,学界相关研究主要概括如下:

1.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

学者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重点从发展脉络、理论特点、内容框架和现实意义等方面对习近平青年思想展开研究。①发展脉络。学者们普遍认为习近平青年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也源于其自身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人生阅历。②理论特点。习近平青年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体现强烈的问题意识、科学的理论思维和以青年为本的情怀。③内容框架。习近平青年思想内容框架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乔东亮等(2018)对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时代意义进行概述,围绕青年地位、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凝练为“基础篇”“核心篇”“实践篇”[1]。韩宪洲(2018)从青年要担当历史责任、认识和把握青年成长规律、青年成长离不开党的指引三个方面总结了习近平青年观的主要内容[2]。④现实意义。习近平青年思想的现实意义是相关研究的另一重要着眼点,主要就青年思想对于青年成长成才、青年工作、青年教育和青年运动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论述。倪邦文(2018)指出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界定了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指明了道路[3]。

2.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地位的充分肯定、青年成长的殷切期盼和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为青年教育指明了方向。学者们重点从培养目标、主要内容和实践途径等方面对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展开研究。①培养目标。学者们普遍认为青年教育目标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将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主要培养内容,强调基层实践和榜样力量。②主要内容。柴宝勇等(2016)将青年成长成才概括为理想、能力、创新、奋斗、品德五个关键词[4]。张瑞等(2018)提出通过他育与自育、内化与外化、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等多元化教育方式,培养理想远大、意志顽强、学识夯实、笃行奋进、勇于开拓的现代青年[5]。③实践途径。骆清等(2018)针对现实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凸显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鲜明的政治性、强烈的时代性、浓厚的民族性和突出的实践性[6]。蒋玉娟(2018)总结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何看待和评价青年”“培养和造就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开展和做好青年工作”三大重要命题的经典论述,提出了以共青团为纽带,发挥好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作用,为青年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7]。王学俭等(2018)从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的现实依据和理论特质出发,明确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宣传教育等教育向度[8]。

国外学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有限,主要集中于习近平在中国实施的政治策略、改革制度,以及中国梦的全球性意义等方面,关于习近平青年思想及青年教育观的研究鲜少。

3.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研究。

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正处于铸就理想信念、夯实知识体系、锻造高尚品格的黄金成长期。高校作为青年教育的关键一环,在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着眼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热点。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围绕影响创新能力的要素或研究生培养环节,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不同视角提出改进措施。主要从结构性问题、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学校管理模式、创造力理论等视角出发展开研究。①结构性问题视角。程序(2018)针对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从树立培养理念、聚焦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机制、完善招录制度、优化教学体系、改进评价方法、创设人文环境七个方面对以創新研究生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9]。②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视角。贺小桐等(2015)以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为视角,阐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原则和模式,强调以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核心,注重学科交叉、产学协同、人格素养塑造等,培养“学以致用”的创新能力[10]。③学校管理模式视角。李亚非等(2014)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实际,从生源质量、导师能力、管理模式和学风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11]。④创造力理论视角。杨长年等(2013)基于罗伯特·斯滕伯格的创造力理论,从目标制定、知识传递、思维塑造和环境营造等维度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建议[12]。

综上,关于习近平青年思想体系的研究较为丰富,对于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进行了挖掘,为进一步把握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明确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内涵和理论特质,对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不够清晰,对于思想的现实意义多停留在启示价值层面。对于青年教育观的研究,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相结合。高校如何做好青年教育工作,充分释放青年的创新活力,引导和鼓励青年在创新创业一线引领时代发展,目前学界还缺乏相关的研究。

二、研究价值

1.学术价值。

本研究构建了一套可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一体五翼”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一体”指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为统领,“五翼”指基于研究生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践积累和理论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方向,包括创新教育、创新技能、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创新人格。本研究将“一体”贯穿“五翼”全程,实现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与创新培养的深度融合,以期形成科学化的理论支撑范式,为高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方法论指导,丰富现代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内涵。

2.应用价值。

本研究立足现实分析高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现状,以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实践积累与理论研究为基础,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对于青年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的要求,探索从研究生教育出发培养创新创业有生力量的机制,以期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观的指引下,明晰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优化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路径,为“双创”研究生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实践指导,为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实践支撑。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第二课堂的实践积累与理论研究为基础,构建以创新创业为重点的“一体五翼”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将“一体”贯穿“五翼”全程,实现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与创新培养的深度融合,以期形成科学化的理论支撑范式。基于上述考虑,本课题的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

图1

四、研究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五点希望”,即“在未来预期上,希望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在成才道路上,希望青年练就过硬本领;在自身追求上,希望青年勇于创新创造;在遭遇困境时,希望青年矢志艰苦奋斗;在精神风貌上,希望青年锤炼高尚品格”,这是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具体目标,构成了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主要内涵。广大青年要以此为统领,指引创新创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1.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指引创新教育,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创新型研究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围绕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自觉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大思政计划,将政治理想和信念贯穿于研究生教育过程,全面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注重开展系列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的十八大精神等为主题的理论报告会。三是推进主题教育。结合研究生的特点,开展具有创新素质培养的主题活动,增强凝聚力、创造力。

2.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指引创新技能,培养具有过硬本领的创新型研究生。

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树立本领恐慌意识,修炼内功,争创一流。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质量为生命线,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及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开辟新出路。一是要因材施教。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适应社会需要为衡量标准,大力推动教育教学创新,面向学生需求,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完善成长成才服务体系,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实现特色發展。二是要修炼内功。打铁还需自身硬,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会贯通,自加压力,实现自身能力提升,练就过硬本领。三是要锻造科研品牌。创新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育人实现,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科研为抓手,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科研精神。

3.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指引创新精神,培养勇于创新创造的创新型研究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研究生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要有敢为人先、先而试行的勇气。一是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建立符合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世界一流研究生培养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培养勇于创新创造的研究生。二是搭建学术平台。多角度、深层次、多渠道地为研究生搭建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前沿学术问题的平台,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三是打造创新创业生态链。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为指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促使研究生从事研究热情高涨。

4.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指引创新实践,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创新型研究生。

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广大青年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勇于到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一是发挥实践育人作用。积极投身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选树优秀典型。通过学习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学习教育刊物等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塑造艰苦奋斗的精神。

5.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指引创新人格,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创新型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选拔干部任用标准强调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广大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品格。一是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二是要树立团队意识。倡导团队合作,创新科研课题,弘扬创造精神,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三是要推进内部监督。交流思想动态常态化,实现良好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深化,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觉悟、创新能力和工作实效。

新时代对于研究生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探索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培养全程,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指引创新素质的培养,并使它们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落实为可行性的政策,从而保证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真正做到符合国家与社会需求,同时满足研究生的高层次需求。

参考文献:

[1]乔东亮,李新利,李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J].前线,2018(05):23-26.

[2]韩宪洲.习近平青年观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1):1-7.

[3]倪邦文.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理论品格——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5):1-11.

[4]柴宝勇,付瑞智.论习近平五位一体的青年成长观[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02):23-28.

[5]张瑞,张忠祥.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3):83-85.

[6]骆清,刘新庚.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实践履[J].当代青年研究,2018(01):12-16+22.

[7]蒋玉娟.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的三大命题[J].教育评论,2018(06):28-31.

[8]王学俭,阿剑波.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教育思想及其价值旨归[J].思想教育研究,2018(08):3-9.

[9]程序.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新机制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7(12):164-167.

[10]贺小桐,汤书昆.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原则与模式——以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为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05):42-46.

[11]李亚非,王宏长,成华威.创新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9):46-47.

[12]杨长年,李北群.创新型国家建设视阈下的我国研究生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06):156-160.

国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联系。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了大学逻辑的基本含义,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改革学术评价体系、培育大学教师市场、激发大学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学术生产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思路,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大学;大学教育;大学教师;大学逻辑;大学治理;张维迎

从政府层面的“211工程”、“985工程”到社会公众对于种种名目的大学排名及其排行榜的过分关注,昭示了一个强大的、和平崛起的中国迫切需要代表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教育的强有力支撑。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建设高水平大学、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使中国跻身世界高等教育强国日益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举措。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诸多利益在博弈中的难以平衡,更由于改革对于现实利益格局的巨大冲击、传统习惯势力和利益既得者的种种阻挠,任何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或缩小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差距的改革尝试都变得极其艰难。如今北大的改革,之所以令人深受鼓舞,因为改革者提出了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不仅仅是北大师生的北大的口号,并着手进行了指引北大向着世界一流大学快速迈进的制度变革,如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推行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等。作为这场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尽管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种种非议,但张维迎不仅有着对于大学理想的憧憬,而且坚定不移地推进了北大的改革。《大学的逻辑》一书,则记载了他参与推进北大改革、完善中国大学治理结构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这里,张维迎从大学治理的角度所阐述的大学逻辑与大学治理的关系,不仅切中时弊,揭示了当前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或深层次问题(如‘近亲繁殖’、‘家族式组织’,‘武大郎开店’和‘官本位’及其所导致的学术评价不公等问题),而且坚持现代大学制度变革的学术趋向,反映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规律。这里,大学的逻辑,用他的话表述,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如果说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那么,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很好的治理结构,其中,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制度是最重要的方面。学术自由、学术评价标准、教授在学校中的权力等,都具有内生性。在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下,大学变成了‘家族组织’。不废除大学的‘近亲繁殖’,不实行教师岗位的分级淘汰,不引进外部竞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自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行政本位,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大学文化。”[1]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大学的逻辑大体上可以被看作是大学、大学教育与大学教师之间所固有的内在联系。

1关于大学的理念与治理

探讨大学究竟是什么,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可以说是常谈常新。因为大学面临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于大学的期待也会因时而变,加上各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不同,故人们对于大学是什么的追问,无论就本然状态下的现实际遇而言,还是就应然状态下的理论解读而言,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尽管如此,所有这些讨论还是有一个逻辑上的预设前提的,即大学是社会所需要的、用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文化组织或机构。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构成了大学逻辑的起点。为了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更好地促进大学教育由应然逻辑向实然历史的转化,就有了一个大学的治理问题。

大学的理念是关于大学性质、目标(使命)和功能的一般性认识。从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和官员的行会组织,到以英国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学作为“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践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从哈佛特许状中明确规定大学的使命在于“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释所有现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会终其一生而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进”,到德国洪堡提出“研究和为人类创造知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2],以及发端于美国的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大学理念经历了由中世纪行会组织向传统的社会知识中心、由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向进一步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不断演变。但是,应该指出的是,万变不离其宗,大学作为独立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的性质却没有丝毫变化。大学在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不断满足社会对于学术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拓展自身功能的过程中,不仅保持了其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而且固守创造知识、传授知识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了批判、反思和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

大学的治理是为了实现大学的理念而作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应该保证始终不移地不偏离大学的核心理念,不偏离基本目标[2]。这里,大学的治理实际上是对于大学教育的治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大学的控制权究竟应该掌握在谁手里?是校长、教师、学生、抑或政府?也即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中谁应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大学领导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是如何规范和约束大学的掌控者,使其决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教育功能的实现,即维护社会在知识生产、传播方面的公共利益?三是如何选拔最适合的人作为大学教师?也就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的问题;四是如何激励大学教师?如果能够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就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大学治理结构。以北大为例,在变革大学制度、改善大学治理的过程中,他们以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着眼学术发展及其所需要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极力推行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学科末尾淘汰制度等一系列革命性的治理措施,将创造对其他方面改革的强烈需求,推动行政和后勤体制、学术评价体系、博士生培养体制、科研资金分配体制、大学决策体制和干部任命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北大的改革及其制度设计,体现了大学的逻辑,因而对于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具有典型意义。它提醒每一个大学教师,什么样的行为是鼓励的(如进行规范的研究和学术交流),什么样的行为是必须的(如在匿名评审的一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专著),更重要的是,它会明白无误地告诉每一个大学教师,不那样做会得到什么惩罚(如up or out等)。这样,无疑会大大促进包括学术市场规范在内的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从而在探索和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大学治理结构方面走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2关于大学教育的功能与特点

由大学究竟是什么的探讨,必然引出大学能够为社会提供什么,也即大学教育是什么样的事业的问题。按照张维迎的观点,大学教育是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即“一方面,我们招来的学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要为他们提供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一种人才,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又取决于大学教育”[2]。他进一步从知识传授这个角度探讨了大学教育是怎样把客户变成产品、使大学拥有忠诚的客户和自己的品牌的,并对大学教育在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科学概括。事实上,大学之所以能够作为社会知识中心和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之外的文化组织而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它所从事的大学教育不同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其他活动,具有自身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

大学教育具有将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独特功能。无论是张维迎所强调的把学生从客户变成自己的产品的事业,还是通常所讲的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事业,大学教育都离不开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且必须将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加以实现。这是因为,大学教育中所传授的不是一般性、常识性知识,而是变革思维方式、能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或获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高深知识。在大学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这些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则分别是由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性活动加以完成的。以往大学教育中对教学强调的多一些是应该的,毕竟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但要传授高深知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光靠教学传授已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探索过程、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学术前沿,以便尽可能地将所掌握的高深知识用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或学科理论和知识的创新。为此,就必须加强所属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展以知识运用和获取社会资源为手段、以实际问题解决或重大理论创新为目的的社会服务。只有把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教学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传授的是高深知识,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所培养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推动知识创新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围绕高深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实际运用,大学教育必须坚持科学研究、教学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区别于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而具有了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独特功能。

大学教育具有把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促使大学基业常青的特点。历史上,大学因其所从事的事业对于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独特贡献,享有着崇高的社会声誉和地位。那么,大学教育又是怎样做到增进人类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的呢?研究发现,这是与大学作为社会文化组织的定性定位和大学教育准入制度特别是学术标准的确立分不开的。大学社会文化组织的特性把它与社会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区别开来,也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学术趋向。比如,在供给方面,大学教育始终坚持学术取向的准入标准,即按照一个人智商的高低、将来会有多大的成就,而不是根据谁出钱多就录取谁的市场经济原则或谁出身好、有家庭背景就录取谁的政治原则,来决定是否提供大学教育机会。在需求方面,大学所提供的大学教育能否吸引学生,不仅取决于大学教育的质量和价格,甚至主要的并不是取决于质量和价格,取决于还有谁在上这个大学,也就是取决于其他客户的质量。与此相类似,任何大学对教师的吸引力也取决于其他教师的质量[2]。就是说,大学教育是一个关联品,注重的是品牌价值。这种品牌不是短期内所能够塑造的,而是通过多年办学积淀特别是优秀校友资源的积累和无数往届毕业生的杰出表现打造起来的。正是大学对于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追求,与教师和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成就及其预期、政府促进社会知识生产和学术及文化发展的努力、捐赠者获得的社会声望和个人名声、社会公众包括当地居民得到的由知识生产和传播带来的种种好处,在根本利益上的高度一致性,将上述大学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并融入大学以增进人类知识和引领时代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文化共同体,为不断提升大学教育的品位和质量提供了持久动力,也吸引了优秀生源和高水平的师资。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做过一个统计,1520年之前全世界创办的组织,现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事情的,只剩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15个是宗教团体[2]。这一点,足以说明大学教育具有强大凝聚力,不仅能够为大学积聚无与伦比的社会资源和品牌价值,而且也可以培养无限忠诚于大学、服务于社会的产品和客户,从而把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延续了大学的生命,确保了大学基业常青。

大学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和特点客观上决定了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作为大学逻辑的中介,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性活动,在不断塑造大学品牌和社会声誉的过程中把大学利益相关者包括大学教师、学生、管理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如校友、捐赠人、投资者、周边居民,等等)联系起来的。这是因为,大家作为利益相关方是可以从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中获取实际利益或其他好处的。但是,大学的品牌和社会声誉源于大学为社会所作出的知识贡献、得益于往届毕业生的杰出成就或工作表现,最根本的是要靠大学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学术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搞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促进大学教育的发展。由于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在内的大学教育都属于社会文化领域里的学术性活动(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为特征,以发展学术、追求真理为目的),区别于社会经济领域中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市场竞争中的等价交换为特征,以追求企业经济利益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也不同于社会政治领域中政府的公共治理和社会管理活动(以公共权力的获取和运用为特征,以争取社会公众支持为目的)。因此,大学教育必须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学术发展尤其是文化的繁荣和学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上,把是否有利于学术发展作为推进大学改革、改善大学治理的根本标准,突显大学逻辑的学术趋向和大学治理中的学术主导,从而将大学应然逻辑上的内在要求与大学实然治理中的制度安排尽可能一致起来。

3关于大学教师的选拔与激励

从制度分析的角度看,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都还只是制度设计的范畴。要实现大学的目标和理念,促进和推动大学教育的发展,还必须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也就是必要的大学治理结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作为大学的教师?如何选拔和激励教师队伍?[2]说选拔和激励大学教师非常重要,是因为大学教育的功能主要都是通过大学教师完成的,大学教师队伍在大学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学校的其他所有机构都是衍生工具,是派生出来的而非原始需求。在张维迎看来,保证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的质量。只有当教师队伍是由最具有学术兴趣、最具有创造力的人组成的时候,大学才会有真正的学术自由,才会追求卓越,才会注重自己的名声。试用期基础上的终身教职制度是保证大学教师质量的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是能否实现大学目标和理念的先决条件,也是大学教育体系及其治理结构的关键环节。由于大学的品牌价值和学术声誉取决于大学教育的水平,大学教育的水平取决于它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而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大学教师的质量,故选拔最优秀的学者做大学教师、并且激励他们去努力奋斗是大学治理最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大学实现核心理念的根本保证。

大学创造并传授知识的特性,决定了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并享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对此,张维忠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学不是一个给人提供铁饭碗的地方,而是提供给那些最具有思想、最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去创造的地方。大学教师的选拔,目的是选一个优秀的学者,讲师、副教授都只是一个过渡,是一个试用阶段[2]。笔者认为,大学教师的选拔实际上是一个选择、试用、最终确定优秀学者人选的过程,涉及包括学术评价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而决不仅仅是一个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制度安排问题。为了能够将最为适合的人选拔出来,除了设置准入条件、任职资格、选拔程序之外,还必须确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实施规范而又公正的学术评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术评价及其标准问题。一般而言,学术评价只能由同行来做,不可能靠外行。因为,一个学者的研究做得好不好,只有和他从事的学科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的人,才能说得清。但是,同行评价需要解决好“武大郎开店”(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和“近亲繁殖”(把自己培养的学生留在身边)这两个制约学术发展的前提性问题。为此,规定本校博士毕业生不得留校,确立学科末尾淘汰制度、非升即走和终身教职制度就成为目前比较好的制度安排。此外,学术评价本身还必须有一个同行认可的专业(学术)标准。一个教授有没有成就,学术界都有杂志,有学术会议,大家都是看得见的。学术成果信息的这种透明化为公开招聘、到学术市场上去选人提供了可能性。问题在于,目前学术评价体系中无论是内部评价还是外部评价,都是“外行评内行”,尤其是内部评价体系中学术评价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做出而非由相关领域的学术同行做出,直接导致学术评价的标准因过于注重易操作性而片面强调学术成果数量、忽视了质量要求。因此,充分利用大学外部的学术市场,制定一个同行认可度较高的专业标准,从而建立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就显得日益重要。事实上,学术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可以观察(甚至不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的学术贡献,通过学术市场上的在实行匿名评审制度的专业期刊上公开发表等市场评价手段,变得可以证实,从而形成对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事实上,Tenure track制度恰恰发挥了学术市场的上述功能,其合理性一方面在于向每一位申请人明确地发出信号:有望成功的申请人必须首先通过在同行公认的权威匿名评审期刊公开发表文章等方式,向同行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实力;另一方面,则在于使包括学术委员会成员在内的所有同行形成相同的预期:在众多的申请人中,具备哪些条件的申请人才可能授予终身教职。上述制度可以使无论同行,还是申请者本人都对自己的学术成果形成客观评价,而最终使每一位真正有实力的申请人“确定地”获得终身教职,因而是目前比较好的选人制度。

大学教师的激励是大学的治理能否促进学术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激励大学教师,主要靠大学之间自由、充分的竞争,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鼓励公平竞争、形成学术争鸣的学术环境。当前,对于学术发展最大的伤害是官本位及其行政主导下缺乏学术上的公平、自由竞争。学校的官本位,除了激励制度扭曲外,还与学术规范和学者水平有关。如果没有好的学术规范,学术成就不能有效比较,评价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只能寻求学术之外的标准。毕竟,官本位还有一个序列。一般来说,学术水平越低的人,官本位思想越严重,因为低水平的学者在学术上竞争不过别人,就会拼命找一些其他的关系来压制别人,如靠行政级别来提高知名度。如果大家水平都低,社会上就只能根据职位来推定学术水平,大家就会拼命去争当“官”,这样更没有人热心搞学问了。事实上,一个组织越是水平低的人多,就越是着迷于内部权力斗争。与此相反,高水平的学者通常很自信,更喜欢以自己的创造和学术上的成就来衡量自己的地位,对当官反而不太容易看得上。可见,高校的官本位不利于学术发展,只会把大家的精力引向内部权力斗争及其所关注的分配问题,而不是激励大家创造价值。只有自由、充分的学术竞争,加上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也就是一个好的学术环境,才能使优秀的人才获得公正的评价和充分的学术自由,使其忙着去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知识贡献,从而确保越优秀的学者就越能得到好的待遇和高的职位。一句话,学术上的自由、充分竞争,不仅为学者提供了创造知识的激励,而且会引起人才流动,进一步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术生产力的提高和大学理念的实现。

综上所述,无论是大学的目标和理念,还是大学教育的功能和特点,抑或大学教师的选拔和激励,都充分说明大学作为社会的文化组织是为真理而生的,它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保存被实践证明为真理的知识,并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新知,以推动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大学的价值在于创造知识、传承文化和保存文明。而大学价值的实现,则离不开热心大学教育、从事知识创造和传播等学术活动的学者,这需要有一个能够选拔一流学者充任大学教师、并激励和保证他们不断提高学术生产力的大学治理结构。毕竟,大学不同于企业,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或价值取向,而是以学术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始终以大学理念即社会所赋予大学的社会知识中心地位和社会文化组织特性作为学术发展的逻辑起点,以大学教育即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作为学术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大学教师即热心大学教育、能够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学者作为学术发展的依靠力量。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大学治理,主要是以学术自由、思想自由、价值中立作为大学治理的根本原则,以大学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作为大学治理的制度保证,以培育大学文化尤其是学者个人的学术声誉、事业心、使命感和团队协作精神作为大学治理的最高境界。可见,大学的目标和理念决定了大学教育的功能,但它们都不可能自动实现,而是通过大学治理结构、最终由大学教师加以实现的。因此,大学必须以追求真理、推动社会进步作为立身之本,大学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大学教师必须以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作为终生追求,这便是大学的逻辑。概言之,大学的逻辑是学术的逻辑,是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和学术发展、促进大学能够始终维护社会在传授知识、创造知识和保存文明等方面公共利益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

[2]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3,6,8,10,5,48,31.

国外大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大学是灵魂教育的最高场所,是向社会输入精英人才的重镇之地,所以是最有可能实现自由教育同时也是最需要践行自由教育的场所。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自由教育的践行情况整体不容乐观,自由教育不再“自由”。通过对“自由教育”理念的研究,帮助教师与学生端正对大学“自由”概念的认知,明确目标,从而进一步提升改善大学的教学水平与效果。

关键词:大学;自由教育;认知;践行

一、对自由教育的历史追问

1.自由教育内涵的发展演变。自由教育是对“自由”的哲学释义的运用。将“自由”之思想孕育于教育之中,就构成了“自由教育”。关于自由教育内涵的探讨,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在其对教育目的的探讨中,提出“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明确否定了功利性的学习,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要超越个体生存需要的。这里“超越个体生存需要”实际上指的是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其更为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在生存需要得以满足之后,努力实现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即人的自由能力的提升以及理性的充分发展。当欧洲社会先后经历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洗礼之后,逐步走向现代文明的人们,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赋予了“自由教育”新的内涵。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从自由教育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角度展开思考,认为自由教育是关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以及人类自身思维的通识教育。认为只有对这些客观存在事物有一种科学的认知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教育”。卡尔·雅斯贝尔斯则将自由教育直接定义为培养“整全的人”,而这种“整全的人”首先要有自由之灵魂,其次要有科学之精神(即对真理的忠诚),再次要有理性之判断。

2.自由教育的核心理念。自由教育核心理念概括起来即是:独立人格、理性思维。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自由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最高目标,是实现人之为人的标志。这里的“独立人格”,首先是知道自己是什么;其次是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最后是拥有必要的品质促使自身朝着设定的目标去奋斗。而培养“理性思维”,是实现自由教育的手段,只有运用“理性思维”才能不断认识并最终养成“独立人格”。

二、回归大学自由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不断受扩招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大学教育危机日趋严重。本该是社会期许的精英不再精英,反倒多了些平庸。面对大学“自由教育”遭遇的困境,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为例,从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层面,分析探讨回归自由教育的必要性。

1.教师的认知偏离。目前我校普遍存有以下观点:有教师认为现代人生存压力大,大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未来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技术人,专业课教学学时本已紧张,与之无关的其他学科都应尽量缩减课时;有教师则认为大学只是人生的一个过渡期,在这四年里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加之部分学生普遍不好学,对牛弹琴的课堂比比皆是,没有必要在学生身上太费心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认识,总的来说是对自由教育理念的认知缺失导致的。一方面,部分教师自我定位趋于狭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是人工技能的传递员。大学教师所培养的应该是有灵魂、有理性、会思考的人,作为各个专业领域的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不仅要懂教还要懂育。这里的“育”需要教师自身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必要的人文关怀。这里的“育”,需要教师将学生朝着“整全的人”的方向去引导,而不是只会记笔记、背书、考试的机器,知识浅薄,为人冷淡,处事生硬。同时,这里的教不是机械式的灌输,而是唤醒,不是单纯对知识的传递而是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追问为什么。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将自己狭隘地定位于专业技能教授者,不仅囿于自己的专业,同时也局限在知识的功能性传递上。另一方面,教师信仰——大学精神气质的丢弃。大学教师应该有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谓之教师信仰。前文所提到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大学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不可否认,很多教师在从教之初是带着这份信仰走进大学课堂的。可是,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有的教师渐渐丢弃了这宝贵的大学之魂,谓之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不再渴望通过辛勤的付出换来桃李满天下,更不再潜心研究、承受坐“冷板凳”的寂寞。取而代之的是得多且过、敷衍了事。逐步丢掉了应该保有的理想信仰,日渐沦为世俗化的实用主义者。身为大学教育的核心力量,没有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守住这份精神气质就是对大学意义的背离,也是对教师身份的不忠。“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迁,在努力适应社会的同时,明晰教师的社会定位,不忘初心、守住信仰,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有的执着。

2.学生的认知偏差。蔡元培先生当年整顿北大校风,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时,面对的是传统官老爷学府的腐朽,我们当今虽已没有當时那浓厚的官僚气息,但学生在对待学习和考试的事情上却如出一辙。经历了十年寒窗苦读之后,学生对大学显然是憧憬的,因为大学有他们失去很久因而无比渴望的自由。然而,他们眼中的自由与大学的自由相去甚远。对于他们而言自由是一个绝对概念,近乎于随心所欲,是一种不受任何束缚的绝对自由。近年来,关于高校绞尽脑汁对付各种自由散漫的课堂现象的报道层出不穷,即是明证。一种扭曲的“自由”正在大学生群中蔓延着。当然,也有一部分自我约束力不错,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但通过与这部分学生的深入交谈发现,他们之所以展现出优秀学子的风貌,完全是因为父母所期,而不是出于自觉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反倒彰显了当代大学与自由教育的背离,更值得反省。

三、当代大学自由教育何以可能

目前大学自由教育之所以践行不够,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对自由教育的认知不够。这里同样需要从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视角做出分析:

1.教师的自由。大学自由教育中的“自由”究竟对大学教师而言,包含哪些内容,这直接关乎着教师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首先,大学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实际上是对教师知识储备及自身素养的考验。对此,大学教师首先应有自由学术的意识。这里“自由学术”主要包含:一是耕耘于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刻苦钻研,才能将专业知识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只有教师自己“专业”了,学生才会“专业”;二是专业知识之外的学术拓展,也就是对非专业领域的把握。人文社科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前提,自然科学是人文社科的题中之义同时反作用于人文社科的发展,二者不可偏废。目前,我国依旧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作为大学教师应首当其冲摒弃这种错误的认知,以不断丰富和传播全面知识体系为己任。所以,自由学术意识,客观上要求教师要以专业领域研究为主,非专业知识学习为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更全面地塑造自身高尚的品格,更精良地做到言传身教。其次,教师需要拥有自由教学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内在的平台是自己创造和给予的。在自由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学内容的选取不以考试为导向,不囿于教材,站在教材之外给予学生知识的补充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里需要提及的是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话式教学,以不断发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内在平台和环境的构建需要教师自身树立起自由教育的理念,而这种理念能否顺利外化于行,则需要外在环境的帮衬即学校的扶持。学校应尽量赋予教师充足的自由教学空间,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推陈出新,为自由教育理念的践行创造软硬两方面的有利条件。

2.学生的自由。首先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由观,端正对“自由”的认识,才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不功利性的看待学习,将学习视为是让自己成为“整全的人”的手段。其次,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学习不是为了记忆知识,而是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锻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正确理解了学习的意义,方可全面地去认知和接纳其他学科。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人文社科类的书籍阅读和学习。“研读最伟大的心灵所留下的伟大的书”,方可不断唤醒一个人自身的卓越。再次,转变学习态度,化被动为主动。不局限于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授,脱离单向度收听式的学习模式,从而走向自主探究与挖掘的学习道路。

参考文献:

[1]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上一篇:合璧典范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村精神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