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范文

2024-04-21

高校体育范文第1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体育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校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应重视同社会体育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有效的整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带动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

1 引言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群众的体育意识在逐步提升,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在不断加强。深入分析社会体育发展现状,研究其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阐明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之间存在的联系,推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体育和高校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 社会体育现状

2.1 宣传认识不足

体育活动对于保证公民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的相关部门对于体育活动的积极意义缺乏有效的宣传,导致了群众对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的了解,未充分的认识到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重要性。我国社会体育宣传不足还体现在群众对基本的体育项目缺乏有效的了解,缺乏基本的健身和体育锻炼的常识性知识。

2.2 基础设施不足

在过去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整体经济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对社会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不足。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社会体育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公园和广场之中,受我国人口数量较多的影响,这部分基础设施无法有效的满足群众日常锻炼的实际需要。

2.3 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

我国群众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之中通常选择易于入手的运动项目,例如跑步、转呼啦圈等,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依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约为7万人,平均1万人拥有3名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少直接导致了我国群众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之中经常因不科学的体育锻炼动作而受伤例如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其严重的打击了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此外还导致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较低,群众只能从事专业水平较低的体育运动项目,减少了体育运动带给群众的趣味性。

3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意义

从体育发展的角度看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延伸,二者是一种并存且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推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接轨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的联系,使高校体育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在社会体育系统之中发挥自身的专业价值;二是借助高校体育之中储备的专业人才强化社会体育的宣传工作和指导工作,进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三是增强对高校之中各种体育设施的利用率。通常情况下高校之中各种体育设施较为完善,在社会体育发展的过程之中合理的应用高校体育的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阶段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

4 推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接轨的措施

4.1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体育运动的原始动力是自身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高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训,以此来推动社会之中热爱体育,热爱运动良好氛围的发展。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强化自身的引导作用,首先使學生对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鼓励学生去尝试不同的体育项目,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高校在展开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帮助学生培训体育运动的习惯,进而形成体育运动是生活必要组成部分的良好认知。

4.2 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同社会体育的衔接

现阶段高校体育在授课的过程之中偏重于体育运动的形式。在教学时学生主要的任务是模仿教师的行为,由此导致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之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压制感,学生无法有效的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这一现象本质上是高效体育课程教材的局限性导致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是依据社会体育的实际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高校体育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之中应该强调引导、推广的理念,即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使学生掌握在社会之中推广这一体育运动的基本技巧。

4.3 改革高校体育考核方式

目前高校体育课考试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弊病。体育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因为体育课的考试目的,是鼓励学生能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在规定的考试项目中成绩不理想甚至不及格者,应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成绩优秀及喜爱的项目来进行重新考试。这种自选项目考试可以以优补劣,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坚持参加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4 坚持“全面发展”,整合学校体育教学

在当前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体育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传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从某方面而言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个性化的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想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在高校体育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在将“素质拓展训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融合的过程中,教师们还需秉承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运用身体力行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对各个动作进行模拟、练习,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还可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借助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育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5 添加趣味性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

“阳光体育运动”是基层教育部门为积极响应国家“阳光体育”号召,展开的系列运动项目,其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释放大学生学习压力,与此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最终为良好体育锻炼风气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阳光体育”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形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相比它更加注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大学生运动技巧,将体育活动内容由竞技体育转向竞技和娱乐相结合的方向,添加趣味性体育运动项目,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育教学发展方向。如在进行田径体育运动过程中,通常而言由于大学生对跑步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课程教育教学成效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让大学生享受体育课堂,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教育工作者可仿照《奔跑吧,兄弟》,开设撕名牌的游戏,即通过将同学说进行小组划分,指导学生们进行练习,在降低他们对田径类项目抵触情绪的同时,为“阳光运动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核心的问题在于专业人才和基础设施的匮乏,而高校体育能够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且有着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推动高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对于解决当前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军事体育部(武装部))

高校体育范文第2篇

【摘要】体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要把体育自身蕴含的体育精神、体育思维方式等传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健身育人的目的。本文主要从高校体育教学培养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入手,分析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精神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对发展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健身还要育人,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状况还不乐观。高校体育一直受生物体育观的支配,注重体育技巧训练与传授,过分强调动作的标准化,忽视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观念等的渗透,结果很多学生满足于健体与应试,没有树立全新的体育理念,没有激发终身体育的兴趣,更没有发展人文情怀,从而造成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这将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体育与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不相符,必须进行改革,必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 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伦理观的关键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社会不良现象对校园的侵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显得尤为必要。

1.1 素质教育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大量的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此,高校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进行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乐观情绪,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形成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只有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会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1.2 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校体育长期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注重体育理论与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体育课的德育功能。体育学科是一门建有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学科,它致力于追求真、善、美,比赛中倡导公平、公正,注重竞争精神与合作精神,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与健身,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校体育培养注重“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培养宗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的个性化、人性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应在体育教学中有机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由平等、个人价值、公平竞争的人文情怀,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2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长期以来受“生物教育观”的支配,对体育功能的认识走向片面化,这是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者借鉴国外的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等思想,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总体状况还不乐观。

2.1 教学目标片面化

受传统体育功能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体育就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的手段之一。这一观念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从生物学、工具论的角度,把体育教学变为技能训练、强身健体的重要场所,这影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偏重于体育功利性。从教育的本质来说,目的是促进人更好地发展。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对完整的人的培养,将技术训练作为教学目的,强调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能力方面的发展,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时高校体育强调体育的社会属性,忽视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限定统一的目标,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2 教学内容竞技化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不管是教材还是教学内容,都存在偏重传授体育知识、注重体育技能训练,忽视学生情感态度、意志耐力等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主要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强调运动项目自身的体系,无视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化,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但体育本身蕴含的价值观、责任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被忽略,造成了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3 教育过程技术化

教学过程注重统一要求的技术,片面追求动作的规范性、精确性;教学中要求学生绝对地服从指挥,使内涵丰富的体育教学沦为机械性的操作,这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教师素质有着密切关系,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不乏优秀工作者,但也有知识面狭窄、教育理念陈旧、不以身作则的低素质者,在体育教学中偏重技术,不能很好地融入人文精神,从而影响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4 教学评价不科学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比较注重终结性评价,侧重于达标、理论考核等,忽视了形成性评价,即不考虑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评价标准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评价结果仅是作为评价学生成绩优劣的手段,忽视了对学生薄弱面的指导改进。这种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在此评价方式指导下,必定会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

2.5 教学形式单一

体育具竞争性、娱乐性,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但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形式偏重教师讲授、学生记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只是接受者、吸收者,学生的主观愿望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觉得教学无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到教师的创造性,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这与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相背离。

3 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3.1 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关注人文体育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教学目标片面化、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主要是因为高校体育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片面强调体育技能,忽视体育的人文价值,这种理念制约了体育育人功能的发挥,造成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因此必须更新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突出人文体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体育教学以人本主义为指导,尊重学生个性。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创造性。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等,如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由、个性化发展。其次,体育教学以和谐思想为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体育教学一直注重生物体育观,与和谐的理念不相符。高校体育教学中要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最后,体育教学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教学要向学生传递终身体育理念,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愉悦学生身心。

3.2 调整体育课程体系,拓展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体育人文教育课程,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都是通过体育课及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首先,要调整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开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以弥补原有体育课的不足,丰富体育课程体系,并使体育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同时要扩大体育课程的文化含量,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广阔的平台。其次,精心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突出体育的人文性。体育人文是指建立以人为本,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发展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内容体系,因此,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尽量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与终身锻炼有密切联系的项目。同时选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突出体育的全面性、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引导学生在参与锻炼的过程中养成强烈的生存意识与竞争心理。另外,不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体系如何,在教学中都要树立培养人文精神的意识。如在马拉松等田径项目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讲述我国体育发展史时,利用我国运动员取得的突出成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3.3 优化教学方法,渗透人文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中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示范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出自由活动的空间,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要根据学生的体质特征,因材施教。首先,高校人文体育教学要优化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分组式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其次,体育教学活动中要尽量安排不同性质的体育活动,注重竞技性与娱乐性,运用游戏法、竞赛法等教学。尤其是体育游戏,生动有趣,深受广大学生喜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通过摄像机、计算机等多媒体,向学生宣传体育明星的奋斗史,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这些都是培养体育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

3.4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培养人文精神

首先,高校人文体育评价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构建评价体系。其次,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突出全面性。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变单一的成绩型评价为综合性素质型评价,在评价方法、形式上建立凸显学生能力的人文考评体系;评价注重共性与个性,关注个性的发展变化;在技能考核的基础上,评价内容趋向多样化,增加体育人文、运动保健、健身方法等方面的考核;改革评价形式,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改革评价方法,将科学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最后,高校体育教学评价要关注个体,这是人文性的最突出表现。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学生的兴趣、身体素质、天赋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体育教学评价要注重这种差异。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没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的教师,很难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在人文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有意识的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培养科学的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目前,高校体育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是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高校要为教师创设继续学习的条件,全方面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为人文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3.6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人文环境,培养人文精神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还受校园人文环境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能规范学生行为,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体育场馆、设施等影响学生的体育精神;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由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构成,物质环境指体育场馆、体育社团机构、体育师资等;制度环境包括体育道德、体育规则、体育交往等,约束学生体育行为,促进学生的团结、凝聚;精神环境指人文体育包含的拼搏精神、超越精神、挑战精神、分工协作精神等。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构成校园人文体育文化环境,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营造良好的体育人文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举办体育学术沙龙、体育竞赛、体育报告会,开展体育兴趣活动、体育摄影比赛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之,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渗透人文教育,将体育作为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扩展体育人文教育思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水泓等,论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人文精神重构〔J〕.浙江体育科学,2010(6).

〔2〕徐祥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J〕.中国成人教育,2012(6).

(责任编辑:李宏斌)

高校体育范文第3篇

1.1 课程性质比较结论分析

我国相关标准规定中, 对于大学体育课程的定义为“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必修课程”;对于高中体育课程的定义如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对比二者的课程性质, 可以发现虽然二者都是必修课程, 但前者的要求要明显高于后者, 高中体育课程学习可以视为大学体育学习的铺垫和基础, 大学体育课程重点突出了学生体育素养教育方面的要求。

1.2 课程目标比较结论分析

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分析, 高中体育课程和大学体育课程均在传统的课程目标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二者以体育课程基本特点和三维健康观为基础, 结合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分别围绕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社会适应五点要求, 进行了课程目标的构建。“健康第一”是高中体育课程和大学体育课程课程目标构建的基本思想, 二者均侧重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1.3 课程设置比较结论分析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 我国相关标准规定中, 对于高中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课时有着较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 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进行。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以田径运动、球类云顶及民间体育活动为主。高中课程总学时198学时, 总学分11学分, 每一学分对应18学时, 其中田径和健康教育分别占据1学分, 是学校必须完成的学分;对比高中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更加灵活和多样。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在一、二年级中开设体育课程, 四学期体育课程总学时为144学时, 且体育课程为必修项目, 是学生毕业及获得学位的基本和必要条件。普通高校三年级 (含研究生) 以上设置体育选修课。

2 基于课程比较的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策略分析

2.1 加强终身体育教学

通过课程性质比较可以得出, 大学体育课程应以高中体育课程为基础进行构建和开展。传统教学模式下, 大学体育教学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 控制着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教学知识和技能, 相应忽略对学生主观学习需求的重视和关注, 尤其在大一、大二阶段,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和发挥, 相应限制了学生个性和健康发展。因此, 大学体育课程需重点发展终身体育教学, 由简单的“教与学”扩展至学生思维和素养教育层面, 重点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2 与学生专业相挂钩

目前, 高校体育课程多以公共必修课和体育选修课程的形式存在, 侧重于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地体育意识, 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 对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和专业相关体育发展需求, 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因此, 大学体育课程应在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教学基础上, 促进体育教学与学生专业发展相融合, 以进一步提高大学体育课程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医学、地质等专业为例, 受行业特殊性影响, 以上专业在学生招聘及就业阶段, 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着较高的标准要求, 大学体育课程应增加对此类要求的关注, 并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和训练, 给予学生专业化的教学指导,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结束语

本文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设置三方面入手, 就高中体育课程和高校体育课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课程对比分析结论, 高校体育课程应从终身教育和专业化教育两方面入手, 提高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学生教学主体地位越发突出, 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相应促进了学校体育学科教育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的体育课程进行了比较, 并根据比较结果, 对高校体育教学进一步的深化改革策略, 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参考文献

高校体育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访问、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根据调查的结果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目的是使高校教师能以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

[关键词]高校 教师 体育锻炼

[作者简介]袁萍(1971- ),女,江西吉安人,江西赣南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谢长英(1956- ),女,江西赣南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社会学。(江西 赣州 341000)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江西省的赣南医学院、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江西应用技术学院和湖北省的武汉体育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七所在地域上有代表性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2人,占58.67%;女性424人,占41.32%,年龄23~50岁之间。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笔者查阅了二十余篇与本研究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为本研究奠定了一定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问等形式。按照问卷设计的原则,对所设计的问题用特尔裴法进行筛选。信度和效度检验分别为0.84和0.75。此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68份,总回收率为89%,其中有效问卷1026份,总有效率为96.06%。

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然后采用常规的数据统计方法加以处理,列出表格,并加以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人口。按照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以上的界定标准,统计被调查教师中符合上述标准的体育人口,其中男性为61.66%,女性为38.32%,平均为49.99%。与1996年全国体育人口的平均数15.46%相比,要高出许多。这说明高校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比全国整体要好,尤其是男教师明显高于全国体育人口的平均数,而女教师与男教师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有29.16%的女教师从不参加体育锻炼,这说明女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较薄弱。

2.锻炼内容。各教师进行体育锻炼所选择的内容,按主要选择的项目排序:男性为跑步类、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等)、大球类(足球、篮球、排球等)、其他(散步、登山、骑自行车等)、棋类、舞蹈、武术、跳绳;女性为跑步类、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等)、其他(散步、健身操舞、瑜伽等)、大球类、武术、棋类、跳绳、舞蹈。从选择项目排序看,跑步均为首选内容。从年龄差异看,38岁以上的教师更多选择强度小、时间长的运动项目,如快走、慢跑、散步、棋类、武术(如太极拳、太极剑)等;23~35岁的教师更多选择小球类、大球类、健身操(女)等运动强度稍大,有一定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这正符合青年人的心理需求,能在激烈的运动中放松自我、愉悦身心。从性别差异看,青年男教师喜欢对抗性活动量较大的且有身体接触的运动放松自我,而女教师大多数喜欢具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且无身体接触的运动愉悦身心。从锻炼方式看,男教师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教师,暴露出女教师参与锻炼的依赖心理。

3.锻炼场所。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多为本校的体育场,少数人去经营性场馆(如网球场馆),还有少数人去公园、马路、郊外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散步或骑自行车、爬山等。

4.锻炼时间和负荷。调查显示,在高校教师中,男教师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较为平均,而女教师主要选择晚上和周末。出现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女教师早晨、下午要承担家庭事务,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在他们所参与的体育锻炼中,男教师以中小强度为主,女教师以小负荷为主,少数选择轻微负荷或中负荷。少数教师由于工作忙、家庭事务多、体质状况差、年龄大等多种原因,他们活动的时间及负荷就相对压缩。但是这种短时间、小负荷的运动是很难对健身产生作用的。

5.锻炼形式。由于高校教师的生活方式、住宿条件、工作方式、课程安排、年龄、习惯等与社会其他人群有很大差别,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锻炼内容、活动方式的不同。进而由于他们的锻炼内容、活动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体育锻炼形式,即以个人锻炼为主,与朋友一起锻炼次之,最后是校工会组织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由于高校教师与社会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使得少数教师很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

6.影响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根据调查问卷及与许多教师座谈得知,在影响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中,男女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他们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时间、没人组织指导和缺乏同伴、没有场地器材、没有毅力、体力不支、对体育没有兴趣等。没有时间是影响各校教师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在影响各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诸因素中,主观因素占59.12%,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锻炼意识不强,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客观因素占36.65%,这说明高校对教师是否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一定的组织和管理,体育硬件设施投入不够等多种因素影响了教师的体质健康。

7.体育锻炼的动机。对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有53.33%的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健身,42.11%的人是为了娱乐、情感交流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这说明,我国多数教师已经开始认识到体育与身心健康的密切关系,并开始逐渐地自觉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第一,教师体育人口人数偏高,但女教师与男教师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女教师的体育健身意识较薄弱。第二,由于年龄和性别差异,高校教师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时间、强度有所不同。从年龄差异看,年龄越大的教师更多地选择强度小、时间长的运动项目;从性别差异看,青年男教师喜欢在激烈对抗的运动中放松自我,而女教师喜欢在平缓的运动中愉悦身心。第三,锻炼形式以个人锻炼为主,与朋友一起锻炼次之,最后是校工会组织教师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锻炼方式看,男教师的自主锻炼意识强于女教师,这暴露出女教师参与锻炼的依赖心理。第四,锻炼的动机主要是健身、娱乐,情感交流、丰富生活的动机所占比例较少。第五,体育锻炼的空间较大,但相对于个人而言则较小。由于各高校学生规模较大,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体育锻炼空间。此外,缺乏指导、没有时间和毅力是制约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2.建议。第一,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有强健的身体保证,而体育锻炼是保证教师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应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锻炼身体,以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管理中。第二,学校工会对教师体育锻炼可实行弹性管理,即以规范化的制度管理为基础的灵活机动的管理方法。可将体育锻炼内容分为自主性锻炼、教师兴趣俱乐部、体育竞赛三部分,其中自主性锻炼可通过健身路径、操舞健身场(根据调查得知女教师多数喜欢跳健身舞、瑜伽等)。在自主练习中,教师的选择空间极大,可完全根据自身的现状来自主选择与调整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与活动内容。教师兴趣俱乐部可根据教师兴趣开设多种健身俱乐部,教师可根据爱好参加俱乐部活动,各俱乐部均由体育积极性较高、有责任心的教师具体组织管理;体育竞赛可通过不同时期安排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第三,在弹性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对教师参加体育活动进行评价,即将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活动的时间作为评价依据。实行刷卡制度,次数累计计算,且每天只计算一次,每次需在30分钟以上;并定期对体育锻炼表现突出的教师实行有偿奖励,使教师掌握锻炼方法,获得体育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第四,学校工会要协调校医院与体育系或公体部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锻炼处方,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增强教师的体育健康意识,提高其体育人口的数量,促进他们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为实现培养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体质基础。第五,学校应适当地为教师减缓压力,为其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使其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为更好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张建雄.广东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与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8,18(5).

[3]田新民,朱静芬,黄竟彦.现代弹性管理理论的初探[J].上海管理科学,2004(1).

高校体育范文第5篇

摘要:近年来,体育类APP能有效帮助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已被大学生所接受并已广泛使用,体育类APP软件的出现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其所具备的丰富功能,也使其对人们的体育锻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三维健康观为视角审视体育类APP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认为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领域有促进作用。提供的建议是将体育类APP与高校课堂相结合;构建线上体育的社交分享交流平台;线上给学生提供关于体育的资源与资料。

关键词:体育类APP  高校学生  体育锻炼  三维健康观

引言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文献检索搜索关键词“体育类APP”与“高校”,得出总库有62篇,发现高校学生与体育类APP相关的研究较少,涉及的面不广,本文从全新的视角出发,三维健康观视角下审视体育类APP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与调查法进行研究。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家第一次从产业角度确认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在中国经济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隨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压力。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等诸多压力,身体素质逐年下降,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问题日益严重。在国家倡导全民健身的号召下,大学生更应该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让APP已广泛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体育类APP作为新起航的一个平台,它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例如,它能在线上传授体育知识与发布体育信息,并且拥有着社交功能,这些优势已对大学生及其体育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对体育类APP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和行为的影响的研究,对于实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的国家战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力求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新的探索研究,让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育类APP更能有效结合。

1、三维健康观的概述

健康观是指人们对什么是健康、如何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认识,医学通常把无病的状态称之为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综合应用到健康研究,人们对健康的认知不止停留在无病状态,而是认为人的健康由多个维度组成。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提出来的三维健康观:健康不止是指身体上的含义,更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良好构成了人的整体健康。健康的三个维度互相帮助依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个人的成长需要是离不开它们的共同发展。

1.1、身体健康方面

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他们的根本。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在进入高校后,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愿走出寝室,每天三点一线,很少的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日益下降,改善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2、心理健康方面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他们的灵魂。许多学生经历高考进入高校后,学生从高压中走出来,他们大多适应不了新的生活,会产生空虚、迷茫等心理现象,改善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3、社会适应方面

高校学生的社会能力是他们的桥梁。学生的社会能力社交能力是他们在高校立足的基本能力,然而许多学生不愿出寝室与社会沟通,与社会交涉过少,慢慢的学生与社会脱轨,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当前体育类APP的使用现状

当前,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为100%,并且功能越来越全面,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手机应用平台和APP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与此同时,在我国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时期,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体育类APP的快速发展有效填补了这个需求。在国家倡导全民健身的号召下,大学生更应该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下去,走出寝室,走到操场,培养一项喜欢的运动技能,养成运动习惯,为自己以后拥有健康的身体打下基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更应该走出寝室,走向操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让APP已广泛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体育类APP作为新起航的一个平台,它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例如它能在线上传授体育知识与发布体育信息,并且拥有着社交功能,这些优势已对大学生及其体育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2.1、大学生使用体育类APP的普及率

以四川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在我国大力推进学校体育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体育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最佳时期,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而体育类APP的快速发展有效填补了这个需求。经过线上调查问卷反馈,我们可以得到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在校大学生知道并且使用体育类APP的占比为67%,说明体育类APP已经广泛的在大学生中普及,知道但未使用体育类APP的占比为26%,人数为78人,完全不知道体育类APP的占比仅为7%,由此可以说明互联网和体育已经基本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中,如今大学生对体育项目本身或者体育的周边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在体育这一板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金钱,来强身健体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或者丰富自己文化的需要,并且体育类APP不仅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育服务,而且时时刻刻记录他们自己的体育行为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3、三维健康观视角下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

《纲要》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5个领域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当下流行健康第一的思想,因此,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高校中尤为重要,体育类APP作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三维健康观审视下能判断出他带给高校学生们的积极作用。

3.1、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使用体育类APP之后参与大球项目小球项目与田径项目参与度有着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大球项目增加幅度最大,小球项目幅度其次,田径项目幅度最小,意味着体育类APP进入大学生生活时,先进的运动技术,更加丰富的体育项目使得大学生对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感兴趣,尤其球类运动,体育类APP的视频演示,动态图片以及文字描述等功能为大学生参与和学习这些运动项目提供了很大便利,增强了学生的获得感。

学生使用体育类APP之后,会更加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并且会更规范化,系统化的进行身体活动的练习,身体不再盲目没有目的去训练,高校学生按照体育类APP的视频展示,会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3.2、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类APP的数据记录功能与社交功能在用户体验上很好的满足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高校学生在大学期间会遇到许多心理的障碍,学生往往在处理心理问题时没有许多经验与方法,并且不愿意在线下寻求老师家长学生的帮助,体育类APP能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让学生心理拥有进步的获得感,社交功能能帮助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上时,在线上需求帮助,分享运动心得,并在线下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消除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体育类APP的这些功能进而增强了高校学生对运动类APP的使用粘性,高校学生对体育类APP的多重体验对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3、体育类APP对于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

大学生使用体育类APP后间接或直接影响着其锻炼,例如,体育偶像力量与购买体育周边产品都是通过体育类APP让大学生了解了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或体育周边产品,从而间接促使他们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类APP在信息精准推送以外增加社会交往的功能对学生参与体育产生更大的影响。通过体育类APP里社交平台进行分享交流,不仅可以刺激学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还能促进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

体育类APP的这些功能对于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高校学生在使用体育类APP时,体育类APP精准推送实时的体育类新闻以及政策,也是学生与社会在接轨,体育类APP不是独立于社会的产物,它与社会紧密相关,因此体育类APP促进了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4、三维健康观视角下体育类APP与高校相结合的对策与应用

4.1、身体健康方面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让高校学生促进身体健康方面拥有了多种途径,其中之一就是将体育类APP与高校课堂相结合。

体育类APP及可穿戴设备辅助体育课堂教学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培养大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学生;第二方面,老师。在学生方面,课堂中准备部分,利用体育类APP的音乐节奏动感旋律,学生会在这过程中产生更多的锻炼激情,从而提高锻炼效果,在课堂中,学生在老师讲完动作讲解自由练习时,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利用体育类APP解决不了解的问题,帮助学生自身更好掌握技术动作;老师方面,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运动轨迹和心率等数据了解学生的运动进程,学生的运动量是否达标,然后进行针对性提高运动量或减少运动量,从而提高身体锻炼效果。

体育类APP与高校结合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许多高校不接受互联网进入课堂,学生在课堂中利用体育类APP的效率不高,所以研究道路任重道远。

4.2、心理健康方面

大学生体育锻炼运动量越高,其抑郁,焦虑和睡眠质量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时,多数的学生不愿意跟其他人面对面的线下分享自己的事情或面对的心理问题,体育类APP能作为很好的媒介,解决其问题。

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或有问题征兆时,学生可以在线上匿名分享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心理医生也能及时全面得到学生的问题,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以及治疗。

4.3、社会适应方面

互联网其中一大功能是社交功能,体育类APP拥有着此项功能,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能激发与磨练学生们优秀的意志品质,在体育锻炼中能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获得,间接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郑瑞论学者界定社会适应为:个体与特定环境进行互动时,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与机遇,利用其改变自身行为与心理的过程。大学生能够在体育类APP获得许多社会资源,并进行筛选对自身有用的信息进行利用,从而提升自己,在这过程中学生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

5、结论

体育类APP的普及率较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从而高校学生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领域都有着促进作用,体育类APP对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在身体健康方面,大学生在使用体育类APP之后会更加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并且会更规范化,系统化的进行身体活动的练习,身体不再盲目没有目的去训练。

在心理健康方面,数据记录功能与社交功能在用户体验上很好的满足了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消除了学生与老师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恐惧。

在社会适应方面,体育类APP精准推送实时的体育类新闻以及政策,也是学生与社会在接轨,体育类APP不是独立于社会的产物,它与社会紧密相关,学生也与社会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谭志刚.三维健康观教育下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

[2]袁晓芳.“互联网”+体育类APP在大学生中使用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9).

[3]廖小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

[4]教体艺[2002]13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體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2002-08-06)[2016-11-10].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1001/80824.html.

[5]石晓.“互联网+体育”背景下运动健身类App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9.

[6]孙宏伟.运动类APP视域下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

[7]胡煜强.山东大学生体育类APP及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状况与智慧体育课堂研究[D].山东大学,2019.

[8]刘祖鸿.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焦虑及抑郁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20.

上一篇:基层医生下一篇:操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