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范文

2023-09-16

课程改革范文第1篇

1 职业和职业教育专业

从事职业劳动所需的能力可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取。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载体, 习惯上称之为“专业”。因此, 职业教育专业便油然而生。而职业性原则也表明, 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职业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可从两个层面上分析。

宏观层面上职业具有4个特征:群集式的工作资格, 即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决定的职业从业能力;规范性的工作领域, 即由职业资格以及工作手段、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决定的社会的职业劳动分工;层级型的工作空间, 即由从业者的职业资格与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并根据劳动组织结构决定的职业活动范围;社会化的工作价值, 即由劳动者的职业贡献所决定的社会的职业价值认可。

微观层面上职业也具有4个特征:确定的工作对象, 如材料、产品或人;确定的工作手段, 如机器、工具、仪器、计算机等;确定的工作地点, 如产业部门、行业领域所决定的劳动场所;确定的工作岗位, 如单位、部门和机构里的具体劳动位置 (操作、检验、维修、管理等) 。

由此可知, 职业不仅是个体获取的职业资格与习得的工作经验的一种途径, 更是个体与社会融合的一种载体, 是个体社会定位的一种媒介, 也是个体与社会交往的最本质的一个空间。国家正是通过专门的职业劳动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 对社会环境稳定与个人心理稳定实施有效的调节与控制。因此, 职业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身, 而是上升到社会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入的高度, 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形式运行的教育, 其专业的设置应凸显职业的内涵。它体现在四方面:一是专业划分的基础与相关职业在职业资格 (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方面的一致性;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相关职业在职业功能方面的一致性;三是专业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相关职业在劳动过程、工作环境和活动空间 (职业情境) 方面的一致性;四是专业的社会认同与相关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及其社会价值判断方面的一致性。

2 基于技术与技能关系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可将期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技术属于工程科学范畴下的工程技术, 而狭义的技术是指职业科学概念下的职业性技术, 即通常所指的涵盖工艺技巧、劳动经验、信息知识和工具装备的技术, 也就是整个社会的技术设备、技术资料和技术人才的技术。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应用导向的、人工的、客体的构成物 (人工物, 物质系统) 的集合;二是人类行动与产生物质系统的装置的集合;三是应用物质系统的人类行动的集合。

显然, 上述诠释清晰地表明, 从技术存在方式的角度, 即技术载体的角度, 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物”或物化的技术和“人”或人化的技术, 亦可称为物化技术和身体技术。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技术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 技能则是一种内在于人的主观能力。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的课程开发应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二是课程内容排序的标准。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 首先要解决的是课程内容的抉择取向问题。

3 对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教育作为社会前进, 发展的基本动力, 是一个百年大计。因此, 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必然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我们改革应是适应社会, 服务于施教对象的改革。无论哪一种课程模式衡量其正确性, 应以其是否让施教对象习得其必备地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标准。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来思考。

其一, 过去完全按学科系统教学, 把高职教育变成本科的压缩, 本身就是错误的。强调技能教学, 不能否定学科体系的正确性, 有用性。完全抛弃系统的基础文化与专业基础知识传授, 把技能培养作为唯一目标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从而了违背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其二, 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 仍然应该按学科体系来教学。教授系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不同专业的学生, 要与专业需求相联系。可以采用, 除体育和政治课 (转变成“素质课”) 外, 基础课和公共课教师, 全部分解分配到系部, 变成“专业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公共课、跨专业通识课”。教材, 要在统编教材基础之上, 加进任课老师的研究成果与方法, 以及创新元素, 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法。高职的教学内容, 要在协商中协调、完善。如基础课、公共课, 要以专业基础课教师提出基本要求为前提;专业基础课, 要以专业技能课教师提出基本要求为前提;专业技能课, 要以实际工作岗位的专业人士提出基本要求为前提。教材和教学应是动态的、变化的。

其三, 精品课程要走向普及化。任何教师, 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按精品课程的要求与程序来做。学校制定精品课程程序、标准、方法、服务一系列方案, 把课程积累变成日常教学事务之中。

其四, 全面推行“教考分离”。一个专业选一名专家型教师或成立一个专家教师组, 对本专业所有课程都有一定的了解, 并对其中某几门专业课程有专门研究成果, 教学水平相对较高, 能力服众, 客观公正, 专业培养方案的主要起草者, 作为本专业的考试、考核方法与试卷出卷人。

其六, 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给教师相对充分的自主权, 要百花争鸣。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与“文化基础课、公共课、专业理论课”改革的大框架下, 用什么方法, 在最短时间内, 让学生学到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 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其七, 教师“教学研三位一体”能力的培养。教师有三大任务, 可以每一学年自己申报“教什么、学什么、研究什么”, 一个学年报告检查一次, 以“学”和“研”促进“教”的进步与提升。在科研项目的申请和资金分布方面向教学一线老师倾斜, 鼓励老师积极地投身到“教、学、研”中去。

4 结语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高等职业的专业与社会职业的关系和区别, 论述了基于技术与技能关系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总之无论进行怎样的改革, 其最终的目的应是社会认可, 施教对象获得其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以及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 我们的改革才能有生命力, 才能有持续前进的动力。

摘要:职业、职业教育的专业, 社会技术和个人技能的关系等一直是萦绕大家心头问题。如何从根源找到我们目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有原动力,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试图回答这几个问题。同时也对目前的“课程改革”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以便于更好地接受“课程改革”中观念、方法。

课程改革范文第2篇

[摘           要]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它主要分为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适当融入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推动专业教学进一步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进而在实践中掌握并应用专业知识。目前,考虑到教学现状,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形式,构建完善的教学框架,引领学生高效率学习。

[关    键   词]  职业技能竞赛;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个人展示平台,实践检验所学知识。针对临床检验基础,教师需事先调查学生的基础能力,优化教学结构,制订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积极开展各类技能比拼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一、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必要性分析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现代医学技术与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础医学逐渐融合渗透于高科技、群体医疗系统中,这也为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改革确定了发展方向。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专业化人才,需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导入新元素,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活动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与吸收理论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医学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融入医学事业发展当中。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实践、实验类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支持。只有积极创新、大力改革教學内容与形式,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考虑到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知识都比较抽象化,教师如果仅靠单一化的授课模式,学生很难正确地掌握应用。基于此,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更新,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职业技能竞赛在职业化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科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其中包含了血液、尿液、粪便及其他体液的检测,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针对目前职业化教育,学校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还需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引入先进的医学检验设备,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条件。或者,学校也可以利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职业技能竞赛对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

(一)职业技能竞赛改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采取“理论+实验”的教学模式,容易受到普通教学理念的束缚,且存在着落后的教学理念,有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学生实操能力弱,不利于职业化发展,也阻碍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满足医院单位的用人需求。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最大化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现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能力为本”思想,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地学习,从而成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职业竞赛中,教师要大胆地开创新的教学模式,设置多样化的竞赛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推动医学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技能竞赛推进课程建设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教师需不断优化重组课程结构,打造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性内容、核心板块、专业拓展以及研究性课程内容。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基础操作来教学,训练学生的岗位技能,促使学生高效地应用。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借助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特长,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健全知识体系,从而成长为市场所需的人才。

(三)职业技能竞赛促使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职业技能竞赛会将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划分为多个板块内容,综合性地来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并正确地评价分析参赛学生的成绩。同时,在开放式的教学体系下,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与方法,按照竞赛的根本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实验项目等,将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设计成多个子项目,其中有血测、抽试、尿检等,以中心任务为主线,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与计划,促使学生在竞赛中获取专业知识,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医学院教师组还需参照竞赛标准、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基础能力,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职业技能竞赛能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技能竞赛不仅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教师也必须积极学习,拓展专业知识面,健全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满足学生的需求。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处于变化中,教师要时刻观察专业的发展动向,掌握最新的医学技术。要想学生能够在职业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教师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进修、培训或考察等,接受专业的技能培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确保教育质量。

四、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改革

(一)深化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改革,突出职业技能竞赛的实践意义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所包含的内容相对广泛,且具有很强的实操性,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验、不断学习来提升专业水平。基于现代化医学体系,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巧妙借助职业技能竞赛元素,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通道。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渗透信息化教学模式,采取多元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其足够的学习机会,有计划性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竞赛导入多种样例与模板,构建资源共享型学习模式,及时更新临床课程知识,为学生提供最便捷的教学服务[1]。

例如,在教学血液、尿液以及粪便“常规检测项目”中,为了帮助学生高效掌握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先确定研究对象,并搜集个体样本。之后,便可以进入实验环节,利用显微镜与分离设备,完整测试标本的形态,并书写数据报告,看各项指标是否处于界定范围。接下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可以设立“年级职业技能比拼大赛”,以“临床检验基础”为考核内容,由专业教师组确定比赛的内容,学生自由抽签;结束后,教师组会根据学生的综合报告书与实验过程来评定分数,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会提供一些医院实训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另外,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类的临床实践知识,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案例口述讲解,如异常淋巴细胞的形态判别、核红细胞数量、分辨尿液中的结晶类型、细胞及管型、粪便中寄生虫类别等,教师要安排大量的实验课程,着重讲解重难点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健全教学体系,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性

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技能竞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其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性人才。职业技能竞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成效,推动教育改革。因此,考虑到医学类学生的个体性特点,教师需制订多元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探究任务,并配合职业竞赛,增强教育的导向性,综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基于目前的教学现状,教师需适当调整与完善教学结构,建立满足社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需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竞赛的重要性,精细部署,充分突出教学改革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异常白细胞形态”知识中,由于涉及的知识较多,如果仅靠口述讲解,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知识,不利于专业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建立“年级实验小组”或“校园职业技能大赛”,将知识渗透其中,简化知识,促使学生在竞赛实验中梳理知识脉络。又如,在学习“淋巴细胞计数”时,教师可以确定议题,整合教学知识点,开展“人体与动物体淋巴细胞数比较”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以团体合作的方式来观察细胞的变化,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完善的仪器设备,如高倍放射器、细胞检测仪、多功能玻片等,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水平[2]。

(三)以竞赛为导引,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主要是考查学生的思维与动手能力,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学校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多元化活动,带领学生主动学习。其中,为了培育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师可以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或项目研究活动,让学生能够展现自身的专业素养。

例如,在教学微管采血时,教师也可以先确定竞赛形式与内容,主要分为个人与小组式。首先,學生需要先构思初步的实验操作计划流程,如血液样本采集、离心机混动、血细胞比容等,规范化操作医疗实验设备。之后,学生需要统计基本的数据资料,整合成电子表格,呈交给指导教师。实验演练完成后,进入成果展示环节,学生需精细地讲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检查、比容测定等问题,为了体现评判的公正性,教师会给其余学生发放记分卡,实行范围性评价[3]。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各大医学院必须加强对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改革,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记林,吴爱莲,焦啸波,等.同侪教学法在临床检验基础实践课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6):45-47.

[2]龚道元,刘芳,陈深元,等.加强《临床检验基础》形态学教学改革及培养形态学检验应用型人才探索和实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18):3033-3035.

[3]王莹.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健康之友,2019(11):94-95.

编辑 原琳娜

课程改革范文第3篇

摘要:在现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过程中,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必须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其中,高校的语文课程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建设校园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利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措施,以期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是培养人才、传授技能以及创建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大学校园中的文化建设体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于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一、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分析

(一)语文课程改革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存在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语文课程的错误认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们认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语文课程并不存在关联,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可以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分开来进行。这导致了大学校园中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不协调问题的出现,二者相互之间不能起到促进的效果。其次,一些人缺乏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足够重视,认为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的影响不大,所以忽略了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这些都是对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化的错误认知,这种错误认知会造成语文课程改革进行不全面以及校园文化建设效率不高等。语文课程改革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个人品格等。这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所以说,语文课程改革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语文课程改革,也能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1]。

(二)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大学校园这个大环境中,包含的主要人员有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环境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主要内容,这些内容的主体都是学生,最后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在大学校园中,语文课程改革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大部分在课堂中进行。其次,校园文化中体现出了学生和教师的个人素养、行为、举止等,也体现出了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这些因素都能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得以发展和提升。最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教师以及学生的热情与积极性,都是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校园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2]。

(三)语文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语文课程中体现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精神素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提升,能起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语文课程改革,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人才做出相应的努力[3]。

二、利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探究

(一)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视

在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人们缺乏对语文学科的足够重视,往往认为语文课程教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没有影响。基于语文课程改革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人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与观念,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应加强对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的重视,根据国家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实施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普及《大学语文课程》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全面推荐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4]。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作用

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时期的语文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方法都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過程中,现代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逐渐融入到教育领域中,并且在教育领域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技术的辅助作用。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材料,制作成课堂教学材料,在教学的过程中展示给学生。比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或者播放莫言优秀作品的音频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引导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快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5]。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理念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所以要优化语文课程教材,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时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与文化素养的不同,改进语文课程教材,制定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这样有助于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等方法,带领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能实现语文课程改革,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6]。

(四)开展语文课程实践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语文课程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语文课程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提高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比如教师开展校园标语、宣传栏以及校园广播等活动,或者组织召开小说比赛、标语大赛等,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加快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都有良好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大学语文课程中,人们存在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从建设校园文化的角度看,大学语文课程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语文课程改革在学生身上的实施效果影响校园文化建设速度,并且语文课程中体现的科学素养和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因此,语文课程改革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人们必须提高对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视,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召开语文课程实践活动等,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加快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红梅.地域文化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 (02):68-74.

[2]裴婷婷.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探索[J].农家参谋,2018 (04):215+267.

[3]韩莉.浅谈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以D校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 (10):49-52.

[4]李光亮.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思路浅析[J].中国培训,2017 (12):44-45.

[5]李学林.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改革提升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力刍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04):99-100.

[6]申长崴.大学语文课程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16 (04):33-35.

课程改革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随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国学比重的增加,社会和学校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国学素养现状却不尽如人意。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要立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需求,优化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采用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多维度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实践活动,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国学素养,实现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初等教育发展。

关键词:古代文学 国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 课改

党的十八大以來,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场合和重要会议中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其和中国国情及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联系起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深刻意义,指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学校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渠道,国学经典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小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起点初始阶段,是启蒙、熏陶、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的最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学习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对学生进行文化启蒙和思想道德启蒙,不但可以培养语感,开发思维,提升国学素养,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涵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一些良好的孝敬父母、珍惜时间、勤勉向学、积极进取、自强自信等习惯和品质一旦养成,孩子们将会终身受益。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学生们也会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纳民族智慧,培养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语文学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途径。”[1]近几年语文教材中传统古诗文的比重逐步提高。就拿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来说,一年级到六年级古诗文一共122篇,包括108篇古诗词和14文言文,远远超出了2011版的要求的必背古诗文篇目75首。除此之外,每个单元里的“日积月累”部分要求掌握的名言、名句、俗语、歇后语、谚语、成语、寓言故事、神话故事、蒙学经典等等,也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

新的部编版教材涉及的国学知识在内容上更加多样和丰富,这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范生进行国学教育,不仅惠及师范生,更能泽被后世,惠及子孙。”[2]如何把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融汇贯穿于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让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国学文化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陶冶学生心灵、净化学生灵魂、培育学生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使命。小学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储备与国学传授能力,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学习质量,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走向。

为了掌握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国学素养现状,本篇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国学知识为依据,围绕小学语文教师对国学知识的认识、积累、兴趣、态度、要求、获取渠道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表明,从情感态度上来看,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对国学经典比较感兴趣,认为国学经典中既有丰富广博的知识,又有深刻的思想和惊人的智慧,其文学文化价值跨越时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深远影响。但部分教师对于国学的认识仅浮于表面,对教材以外的国学知识不甚了了。有些教师对国学知识的基本框架不清楚,分不清经史子集。部分教师国学知识储备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的特点,缺乏系统性,只是局限于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一些经典篇目,完整阅读过一本国学经典的不到10%。对于教材中的古诗文篇目或者名言名句大都能够熟读背诵,但对涉及到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典故、出处不甚明了,对文本涉及到的古代文化常识更是知之甚少,结果就是教学过程中以文本阐释为主,就文论文,就事论事,难以挖掘和拓展。在访谈中,很多教师都表示目前的部编版教材国学内容占比很大,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施教能力提出了挑战,以至于他们在教学中偶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捉襟见肘。老师也非常乐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但工作后事务繁忙,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项学习。访谈中很多小学教师都表示,如果在大学期间就能够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那么工作起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高校师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直接关系到未来小学语文教师国学素养的储备。但长期以来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小学教学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好地胜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怎样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古代文学资源丰富的优势,把丰富的国学资源融入常规课程教学环节”[3],增加师范生国学知识储备,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国学素养,篇论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围绕国学知识的储备和传授,从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两方面探讨一下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

一.调整古代文学课程的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讲述的时段从先秦到近代,时间跨度长,涉及到的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很多,知识点较为密集,课程内容也较为晦涩深奥。目前大部分高校语文教育专业的古代文学课程开课时间为2个学期,每学期2-4学时不等。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把课程基本内容和知识点全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全部理解与掌握,有很大的操作难度。因此,教师需要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及涉及到的国学知识,对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梳理,要弄清楚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层次,包括记忆、理解、简单运用、综用运用、重点、难点等。在此基础上重新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在理清文学史发展主线的同时,以专题形式来组织教学,制定和中小学教师所需国学素养相匹配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和舍弃,精选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流派进行学习,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篇目和知识点,不但要阐释文本,而且要适当拓展,了解和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教材中的国学文化精髓,并通过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唐宋诗词鉴赏》等其他专业或选修课程中涉及到的篇目和内容要略讲。

二.采用靈活高效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师口述、板书、教案、PPT等为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与新技术,突破单纯课堂讲授模式,穿插动画、视频、音频等形式,将课前分享、分组研讨、古代的吟诵等引入课堂,打破教师单方面输送知识的模式,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配合,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国学、体悟国学。

譬如,课前分享就是加强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针对性很强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作品和重要作家有计划、有系统地来确定若干个分享主题,然后根据教学安排把这些主题平均分配到相关的每个课时。分享主题要要难易适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熟悉程度,又要和每节课时的讲授内容有机结合,起到铺垫、拓展和补充课程内容的作用。按照宿舍成员构成或者随机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认领一个课题,由老师确定具体分享的周次和时间。主题确定后,题目和角度学生自拟。课前由同学上台讲述,形式灵活,可以口述加板书,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可以采用演讲的形式,也可以提前拍成小段的讲课视频播放。可以是单打独斗,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工合作。这个环节虽然是以学生表达为主,但是过程中不乏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如,学生的分享内容有时候会请教师事先加以指导,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遇到主次详略不当、偏颇谬误之处或者探讨不够深入的地方,教师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辩驳、质疑、指正,分享完成后需要师生共同进行打分和评价。这种课前的专题分享,可以很好地展示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他们学习展示的热情。

这种课前分享也相当于师范生的一个口语训练项目或者微格教学项目,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说话清晰、言语得体、中心突出、言简意赅的能力,养成板书布局的意识和正确的书写规范,增强学生的作品分鉴赏析能力、教学设计实施能力和组织课堂的能力,为他们毕业后的从教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老师一定要把控好分享的时间,5分钟左右为宜,最多不能超过8分钟。时间太短起不到分享应有的效果,时间太长又会影响到老师正常上课的进度,导致喧宾夺主。老师对分享的内容和形式要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但是评价要以鼓励和正面引导为主,指出问题、不足和谬误之处时要委婉亲切,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样才能达到分享和交流的预期效果。

三.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和模式

目前互联网所形成的各种免费的文化课程以及中国大学慕课上的各类课程资源,使得传统单纯的课堂讲授模式被打破,学生通过移动终端就能够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查阅,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渠道更加多样。老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便利,选择优质慕课资源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大学慕课等平台上虽然也有和中国古代文学有关的课程,但是教学方式、难易程度、详略安排、教学进度和每个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有很大出入,教学对象也缺乏针对性,这些网络课程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老师在引入时要注意其难易程度和匹配程度,同时要注意把握时长,截取精华和关键片段推送给学生观看。如果视频内容过多过长,就会淹没重点。除了看和教学配套比较紧密的网络精品课之外,可以再发布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材料。如根据不同的节日分别推送和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相关的诗词,经典咏流传中的精彩片断,对著名诗人的介绍和评论,诗词名篇的配乐朗诵、诗词名家的精彩演讲视频等。把这些材料通过云班课或者雨课堂推送给学生,能够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课后老师借助蓝墨云、雨课堂、钉钉直播等平台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并根据大数据进行判断、分析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兴趣点,及时地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也可以利用各类平台,给老师留言,或相互之间交流讨论,取长补短,共同完成课后作业。改变过去只看重知识积累、不重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改变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不积极、课后不复习的惰性学习模式,刺激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实效。

四.组织多样化的国学实践活动

国学素养不仅仅意味着国学知识的掌握,还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人格品格的塑造。小学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在提高学生国学素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实践教学活动的融入。通过实践活动的熏陶浸染,“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结合起来”[4],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应用所学国学知识,提升学生对于国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多种形式、多种视角去认知国学文化,感受国学文化魅力,领悟国学文化精神,培养积极的国学文化情感态度,激发对国学知识的探索欲。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国学社团,举办国学知识竞赛、国学经典诵读大赛、诗词大会等丰富多彩的国学文化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和古代文学的教学相辅相成,通过这样的方式,以赛促学,促使广大同学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在学习和记诵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精神境界,陶冶情操,锻炼能力,唤醒学生心中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他们更为自觉地去关注经典,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举办吟诵情景剧表演大赛、经典戏剧节等活动,指导学生将古代文学经典搬上舞台,通过微剧本写作和舞台表演,学生能够沉浸到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并在精神与思想层面与人物及作品产生共鸣,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在演出中得到强化和巩固。课后作业中除了书面作业外,要特别注重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赏析和背诵。可以举办读书会,指导学生系统阅读传统的国学经典著作,拓展国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选取《诗经》《论语》《荀子》《世说新语》、苏轼等国学经典和重点作家作为阅读主题,老师提前开出参考书目,学生充分阅读后在读书会上进行讨论和交流,老师及时点评和总结,提高学生对古诗文作品的解读能力。可以建立国学文化交流公众号,组织优秀的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管理,对国学文化进行图文并茂、声文并茂的编辑和演绎。也可以将国学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档案馆、历史文化遗址,参与“非遗”保护,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现实中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并对这种文化的内涵以及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发掘和领悟,自觉成为国学文化的继承者与践行者。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育师资入职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要充分发挥国学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于中小学语文教学需求,重新确定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断探索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优化师范生国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途径,实现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与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有效衔接,并将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引导他们知行合一,从知识、情感、能力各方面做好职前准备,这样才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凸显高校古代文学课程的当代价值,服务地方经济教育发展,为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根基。

参考文献

[1]孙尔文.小学语文教师国学知识掌握现状与提升策略研—以沈阳市9所小学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9.

[2]张泓平.师范院校实施国学教育的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02):36-38.

[3]龚红林,王兆鹏,朱向红,梁娟娟. 师范生国学素养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05):67-71.

[4]罗香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09):346-348.

基金项目:2021年度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题研究项目《基于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国学素养的高校师范专业古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究》(项目编号:2021-JSJYYB-103)。

(作者单位:中原科技学院)

课程改革范文第5篇

摘 要:在高校的管理和运作中,就业指导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就业指导课程的完善,需要各方力量的组织和协调。当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现状还不容乐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本文以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为例,对如何推动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析,以更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程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竞争的日趋紧张激烈,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社会人,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李克强总理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和职业指导工作的进行都要结合当下的就业形势与实际,只有切实加大职业指导的力度,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高职毕业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一、防城港学院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防城港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不管是在体系构建、课程设置、学习研究,还是专业化队伍建设和人员配备上,都亟待改进。

1.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和制度尚未建立、健全。2018年学院才有第一批毕业生,在此之前一直未开展过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就目前而言,就业指导方面仅仅是借鉴学习学校本部的招生就业处的相关文件材料,只是理论上的掌握,还没有实际实践的操作案例。其他相关学习也只是止于浅层,没有深入实践的探索和研究。

2.校内就业指导课程在课程設置、教学手段和形式方面创新力度不足。当前的职业指导课的方式相对单一,加上多为大班上课,影响到具体的职业指导效果,教学的针对性不够强。也容易忽略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个性化,无法确保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互动性、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的深入和到位。另外,根据教学安排,学生大一上学期先学习《大学生就业指导》。(1)课程中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到大二下学期则是《大学生就业指导》。(2)与求职面试有关的课程学习,大三就不再进行相关课程的安排。在课程设计上,显得过于注重学生做求职的指导、就业信息及就业安置手续的传达,不能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和职业发展需要。对防城港学院而言,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及学院实际,在课程上进行实质性改革,是极为重要的。

3.专业师资力量不足。近几年,学院进行职业指导授课和教师基本都是本部外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深老师或是其他部门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其次才是由院内辅导员,但不多。任课辅导员均不是本专业出身,也几乎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因此老师们在就业指导方面提出的有效建议和意见也是比较有限的,从而影响教学的效果。

4.加强对全员参与和开展过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上的重视和投入。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全员参与,但在实际过程中,仅是授课教师、少数辅导员还有学生群体。泛泛讲述就业政策、择业技巧等课程,对大学生毕业前可能面临的一些就业观念或就业心理的问题,未能发挥预防作用。就业指导课程课时数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职业指导工作很多时候仅仅是流于形式,无法体现出职业指导的延展性。

二、防城港学院进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对于高校来说,就业率是衡量其办学水平的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也是生源多少的关键因素。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效果的好与坏,都跟就业率密不可分。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推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

2.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目标多为实现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引导,通过就业指导的授课过程,可以促使学生从中正确认知职业和了解职业的特点等,从而引导他们明确职业目标和路径的规划,理性对待就业问题。大学生群体中经常会出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清晰、定位不准、盲目追求岗位等现象,积极扎实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家在就业方面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目标,充分整合身边有用的资源,挖掘和提升自身的能力,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

3.防城港学院是广西财经学院与防城港市在校地合作办学条件下的一个二级学院分支,学生都是区内高职学生。由于学院办学起步较晚,加上办学层次、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和限制,就业指导工作的推进面临巨大难题和挑战,需要寻求突破。到2018年,学院即将产生第一届毕业生,而在此之前,学院基本上还未开展过就业的相关工作,只有较浅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授,因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迫在眉睫。而当务之急就是从就业指导课程入手,进行教学改革,从能为今后学院整体的职业指导工作的谋划奠定强有力的基础,为地方输送更多的人才。

三、如何有效推动防城港学院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及开展就业工作

职业指导课程的改革的基准点应该是从提高整体认识、打造队伍、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提升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促进后期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帮助学生实现好的就业。

1.建立、健全符合学院特色及特点的就业指导工作相关机制,完善整体框架。可以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相对应地建立起二级学院的职业指导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再根据学院目前四个专业系部的分配安排,通过上级部门对系部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在理论学习和培训实践方面的培训指导来进行强化提升。

2.转变、创新传统的职业指导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授课形式,丰富课堂载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职业指导课的内涵和深度,着力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就业指导的主导,有针对性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加大他们对职业教育的兴趣点,增强对就业的关注,这样才有助于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点拨,使课堂教学充实丰满。

3.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目前,防城港学院就业工作即将全面铺开,专业人手紧缺,较难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所以应当加大人员的配备,还应加强职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培训和进修,扩大学习覆盖面,还要积极进行职业指导方面的课题研究,提升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巩固指导基础,为教学改革做好支撑。

4.加大在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积极引进最有效、更先进的职业测评软件。增强与防城港相关单位的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人才需求信息,适时调整校内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教育模式。可以聘请校外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或企业人力资源的高管等加入到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和授课上,因为他们多是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对行业、岗位的认知也比较透彻,利于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引导。明年是学院就业工作启动的第一年,更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足学生职业指导和就业的帮扶准备,为来年工作的顺利铺开打下良好基础。

就业指导工作关系高校的稳定发展和青年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只有不断更新和改革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手法,积极稳步推进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开展职业理论、职业道德、择业方法与技巧、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教学。才能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就业观和择业观,不断提高职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在职业指导工作上的稳步发展和学生个体的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李照清.加强就业指导 促进学生就业—谈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10(9):09—0104—02.

[2]黄喜刚.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16):27-30.

[3]杨德生.试论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J].速读(上旬),2015(9):293-294.

[4]姜庆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初探[J].纺织服装教育,2015(2):01-0038-02

作者简介:林琳(1987—)女,广西融水人。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分团委书记,助教。研究方向:团学工作、思政教育。

上一篇:项目成本下一篇:国际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