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件管理范文

2023-09-06

汽车配件管理范文第1篇

二、 规范维修配件采购管理、实行维修配件择优选购、合同采购,公示维修配件产地、品质、价格,抵制假冒伪劣配件。

三、 完善维修配件入库质量管理。入库维修配件按规定程序实施检验,及时处理积压、损坏、过期维修配件和维修材料。

四、 加强车辆维修配件仓库管理。实行库存配件分类存放、摆放整齐、定期保养、健全帐卡,按期盘点、日清月结。

五、 强化维修配件领用手续。实行操作人员申请,班组确认,调度审核批准的领用程序。领用配件以旧换新,旧件由车主自行处理。

六、 加强旧件修复管理。对修复的旧件使用或安装须经车主同意,办理相关手续,装配前、后须经检验员检验。

汽车配件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提高出行条件的重要工具,汽车行业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也因此呈现出一片繁荣发展的态势。我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相比发达国家来说还不够成熟,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不少的运营管理问题,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仍然不够理想,影响着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解决对策

目前,我国的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比较注重制造技术的开发应用,很少针对核心部件进行创新开发,同样的,其管理方式也大多受传统的管理理念所影响,过于依赖经验管理的方式也使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受到影响。汽车配件制造是保障汽车制造生产的基础,保证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稳定其经营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实现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稳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以便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会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检查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调整与纠正,同时,内部控制制度还能够为企业系统评价,强化控制提供依据,以实现控制目标,同时帮助企业建立经营目标,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一)保障企业资产完整

资产的安全完整是企业保值增值的基础,资产的失去也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对象失去,而在确保企业资产的完整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能够以其严格得到规章制度确保企业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大大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最终保障企业的资产完整。

(二)确保企业的会计信息有效

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企业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中利益相关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也决定着企业管理层是否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并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企业以此进行决策原液能够有效的避免资源浪费。

(三)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就是盈利,因此其从生产成本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环节进行合理的管理控制,以便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在原材料的采购中可以通过采购招标的形式来与价格较低而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供应商合作;在制造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减少人工成本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与上产质量;在制造费用的管理上可以借助内部控制制度对制造费用分别实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四)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而市场竞争力的加强使得企业的经营风险概率越来越大,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环境,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加强,可以完善各部门分工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当企业的风险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做出反应,并制定出解决方案,从而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三、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健全的财务预算模式,增加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支出

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核心,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财务管理中相关的风险控制直接会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中,更需要一个健全的财务预算模式,以便能够正确的评估财务风险,但是现阶段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考虑不足、预算管理的目标模糊以及缺乏风险意识,导致其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仍然存在,从而对其经济效益的获得造成影响。比如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在针对某一配件的制造成本进行预测时会根据这一配件的原料成本、总成本、总支出来预测生产完这一批配件大概所需要的花费,生产开始将预算定为一百万元,但是生产过程中由于市场的变化会导致各项支出也变得不稳定,从而影响总成本,最后的花费可能是大于一百万元。基于此,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财务预算模式,就可能增加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支出。

(二)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相关管理者对内控意识不到位,内控意识薄弱

我国的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很多管理者在实际经营者还比较依赖于相关政府部门及领导的行政指挥,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也采用“家长式”的领导方式,一人来决策企业事务的问题比较常见,这主要是因为管理者对内控意识不到位,内控意识薄弱,导致公司在生产过程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甚至有很多管理者认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将压力过多的放在财务部门当中,而其他部门以及人员的参与性又不高,导致制度的實施效果不大,这些问题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不遵守行为规范甚至肆意而为的问题,企业内部的工作也缺乏严肃性,严重影响了汽车配件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不完善

一辆汽车的配件数以万计,其型号、大小、颜色、规格不尽相同,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差错就会影响整批配件的质量,再者,由于客户对汽车配件的要求不同,更加需要对配件的实际数据信息进行严格的把握,以便配件的生产要求符合标准。但是,现阶段很多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过程中因为数据延迟造成财产损失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也表明了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缺乏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内部控制监管机制也不完善,导致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监管体系的建设问题频发。一方面是因为汽车配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务较多,监管体系的建设并没有落实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导致监管流于表面形式;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监管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难以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开展监管工作。

四、改善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现存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财务预算并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

财务管理是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中的管理核心,是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必须要加强财务预算并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财务问题时,首先就需要对其预算周期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根据企业所面对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周期调整,以便更好的进行财务预算,常见的调整方式就是将企业的年度预算周期更改为按季度来计算的预算周期,并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划分来避免出现相关的财务风险,同时也能够起到和李正和企业资源的作用。其次,为了更好的应对财务管理风险,还有需要建立新型的财务预算机制,该机制的建立需要结合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为依据,主要目的就是使得企业自身的预算机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环境,因为汽车配件制造行业依赖于汽车行业而存在,这两个行业相辅相成,汽车市场发生的变化也会影响汽车配件制造行业市场,时刻关注汽车行业的市场变化也有利于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目标,减少运营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需要从财务报表、经营成果、市场变化来识别财务风险,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企业的财产流失。

(二)加强企业相关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

在现代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也在不断改善自身的运营体制和管理模式,在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企业管理者应该紧跟时代潮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需要加强企业相关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使其正确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只有企业管理者重视起内控工作,才能促使工作人员加强重视,管理者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工作来提高员工们对内控工作的了解,潜移默化的影响员工们的工作生活,从而企业上下一体,形成合力,提高内控工作的有效性,为企业的健康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并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贯彻实施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需要兼顾开发过程中的各个流程环节,并将项目各个环节的控制都与资金控制进行关联,建立 内部及外部审计监控机制,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汽车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应将其真正落实到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方方面面上,避免其流于形式;同时,应改变企业中各部门沟通不强的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以便更好的引导各部门工作人员完成内控制度的建设

(四)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内部控制培训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现代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困难,其在内控工作的实施上处理注重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以外,还需要对整个企业的内部环境进行优化,包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人才的培养机制等等各方面。在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中,其需要紧跟汽车行业的发展脚步,与汽车企业的发展相互适应、相互得益,这也要求汽车配件制造企业能够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从注重内部控制出发,不断降低经营风险,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式与发展方向提供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的改善主要就是在于企业管理者及企业员工是否能够主动开展内部控制活动,以便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目前,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内控工作实施力度还稍显不足,急需加强内部控制培训,实现企业管理者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一是要对企业员工加强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员工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外,还应加强对员工职业素质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企业管理者应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深入一线,听取员工的科学建议,以便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改善;二是要建立一套工作的规范准则,规范企业管理者、领导干部以及基层员工的工作方式,避免出现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出现,促使企业向着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五)不断完善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管机制

内部控制监管机制的完善与实施是推进内控工作不断深入和开展的動力,其能够保障内控工作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并充分发挥作用。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控制的相关活动来健全监管机制,一方面,企业管理者需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有效性,通过设置内部审查组织来帮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开展,同时,内部审计也能够保证企业内部各司其职;另一方面,还需要配置合理的审计系统,并借助审计系统的工作来保障企业内部的内控工作。在监管机制的实际实施中,企业管理者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内控工作的实施情况来不断更新内部审查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技术手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监管机制的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在经营生产中确保资产完整、会计信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的基础保障,是现代企业实现稳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尤其是在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中,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制造企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保证,面对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预算机制不健全、没空意识薄弱、监管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虽然它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得的经济效益,但是它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有利于汽车配件制造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应红.论制造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15):236+238.

[2]凡晓霞.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06):177-178.

[3]陆慧燕.基于如何完善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纳税,2018(04):142.

[4]张香菊.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45-46.

[5]谢咏梅.中国中小制造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6]伍静.汽车零配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创新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12):212-213.

[7]杨碧.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内控风险管理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0):138.

作者简介:黄福源(1987-),男,汉族,扬州人,本科,高级经理,研究方向:汽车制造、企业管理。

汽车配件管理范文第3篇

摘要: 在汽车制造工业领域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还能够精准把控多项生產制造工艺,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流程。现代汽车的功能和性能将更加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还能及时提升自动驾驶能力,辅助驾驶员完成判断与操作。本文将主要研究汽车制造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

关键词: 汽车制造;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

Key words: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automation technology

0  引言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中,汽车制造工业需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才能够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并对计算机集成系统以及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式进行定期更新和优化。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工艺,能够将各项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在生产车间之中,还能够实现定制化生产功能,并对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加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

1.1 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及时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够有效运用多种资源计划配置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生产需求,选择更加快速高效的车间生产模式[1]。汽车零部件和关键装置的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技术和人员两个主要因素,也会对企业生产车间环境造成影响。在提高机械生产效率的过程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更加精准的设计图纸和机械零部件以及设备参数,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处理系统异常问题或者设备故障问题[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也能够从精密加工过程中挖掘当前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严格约束和限制生产资料的成本支出金额,从而提升机械类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1.2 提高制造质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制造质量,还能够对机械类产品的车间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还能够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多项生产资源的科学配置操作。将提高制造质量为核心目标,很多企业会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进行全局规划与设计,并对设计图纸中的不规范之处进行集中处理,也会严格设定多项质量评价标准,并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标。不论是从技术还是管理层面提高机械类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都能够对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形式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并充分保障企业内部生产制造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相关企业在提高机械类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过程中,也需要重点关注现代化机械零部件和对应设备装置之间的适配程度。

1.3 节能环保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能够体现出其节能环保的独特优势,还能够将企业内部的各项环境因素和能源因素进行分类整合,构建良好的内部生态循环机制,并及时减少工业三废等污染物的产出比例。根据低碳环保的绿色工业生产目标,相关企业在应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重点研究设计方案和产品需求是否都能够满足低碳环保的生产制造工艺需求。在实现节能环保的机械生产制造目标过程中,相关企业也需要加强对内部资源和能源的全方位管控能力,并对车间内部加工制造环境和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充分保障技术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节能环保的机械产品生产制造目标,企业还需要合理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无纸化的生产管理模式。

1.4 操作更加简便

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操作上更加简便,它能够在生产过程中自动处理信息、控制功能,并简化人工操作流程,如以往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技术人员提前设置好程序,在有需要时按动按钮即可操作机械设备,这种全自动运行方式的优点在于,操作更便捷且能够大大解放劳动力。这种技术既可以应用在批量化生产中,也可以应用在不同产品生产中,前提是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将多种功能组合在一起,对设备进行调整及合理设置,从而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可见,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工序变得更加简单,解决机械制造功能单一的问题,同时也验证了其具有广泛应用的优势,推广上也会受到更少的阻碍。

2  汽车制造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

2.1 精密定位技术

精密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还能够将机械加工机床等关键设备的操作精度实现有效提升。在生产高精密度的机械零部件过程中,精密定位技术的应用过程还能够及时处理零部件产品表面的粗糙问题,并对机床主轴速度的提高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其不会出现系统内部物理故障或者摩擦故障问题。通过精密定位技术的广泛应用,还能够在汽车加工车间中发现多种自动化控制系统可能存在的参数错误问题,还需要对汽车关键零部件產品和动力设备的完整加工工序进行多次校验和分析,确保精密定位技术的应用质量。精密定位技术的应用过程,还能够影响到汽车制造与自动化加工效率,并对超精密的研磨技术应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管理,确保操作之后机械零部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能够符合设计图纸中的相关要求和技术标准。

2.2 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工业技术领域之中,能够将数字化设备和传统加工操作设备紧密结合,实现更加精准的加工制造操作目标。但是在应用数控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监管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质量和处理分析质量,才能够及时确定数控设备操作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这种技术的运用,还可以避免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显著的提高生产效率,以便高效、便捷的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在研发和应用数控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将汽车零部件的具体加工精度进行稳步提升,才能够及时提供更加优质的加工制造服务模式。在工业互联网模式中,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还能够将汽车制造工业领域内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充分结合多项自动化以及程序化控制装置与操作原理,将相关数据信息同步到机械加工操作中心平台上。在应用数控技术进行汽车零部件以及整车加工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也需要时刻关注数控设备是否存在系统故障问题或者摩擦过热问题,并定期检验与分析数控技术的实际应用质量。

但当前汽车制造业中应用的数控技术,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高精度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部分先进技术是被国外市场所垄断的,汽车制造企业没有足够的实力完全挖掘数控明技术的价值。因此,制造业应加强对研发新技术的重视,并根据国内市场需求,对数控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解决技术垄断的问题,只有当数控技术整体上得到提高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2.3 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原理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各种交互设备,在汽车制造的工作平台中搭配一个网络虚拟环境,这能够将汽车制造工业领域内的核心内容进行系统化整合,还能够快速模拟出汽车零部件以及整车产品的实际生产加工效果,还能够利用AR以及VR技术对汽车性能进行模拟测试,快速发现生产车间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汽车设计和功能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工业互联网模式中,虚拟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形式,还能够将三维仿真数据模型所在的虚拟化环境进行快速整合,并为企业车间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可视化分析场景,有效管理加工制造资源和能源,实现经济效益产出比例的最大化。虚拟化设备也能够将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加工场景进行有效模拟和分析,并将实际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类,为用户提供更多定制化汽车产品的功能和需求分析方案。但是在应用虚拟化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需要对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制造环境进行全面约束和限制,才能够保障虚拟化设备能够正常实现数据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分析功能。

2.4 精密切削技术

精密切削技术与精密定位技术的应用形式有所不同,也能够在汽车生产制造车间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对相关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实现精准对接。精密切削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将相关固定措施以及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实现有机结合,并对切削加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以及监督管理,逐步提升切削类设备操作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对于汽车制造企业而言,精密切削技术的有效应用,还能够及时促进汽车零部件和整车装置的产能提升,并对自动化切削装置的精度控制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很多企业在应用精密切削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紧密结合多项精密加工技术工艺流程,并着重研讨和分析机械设计图纸中的具体精度需求。精密切削技术的广泛应用,还能够有效提升机械零部件和汽车整车装置之间的内部协调性,并对相关产品的加工制造工艺流程进行适度调整。

2.5 网络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式

网络化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式,能够将汽车制造与加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管理,还能够将网络化管理平台应用在生产车间之中,提升数字化设备的应用质量和工作效率。在构建网络化模式的过程中,汽车制造企业需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将机械设计图纸与生产制造工艺流程紧密结合,并及时调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关数据参数,才能够有效提升精细化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生产制造效率。但是在应用网络化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提前统一制定数据标准,并将不同类型设备采集到的底层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并在网络化管理平台中及时处理工作流问题以及控制流问题,并对后端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通过构建网络化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式,汽车制造企业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地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并对汽车类产品的研发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以及质量管控,才能够将相关机械生产制造工艺技术进行精细化应用。在配置网络化参数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根据实际业务操作流程完成系统环境变量的配置过程。

2.6 基于人工智能的汽车制造模式

基于人工智能的汽车制造模式,也能够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实现有机融合,并对精密机械装置平台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利用工业机器人以及机器视觉技术,完成多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研发设计工作。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企业的汽车机械零部件产品能够在统一数据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进行信息流转,并采取同步和分时异步的计算形式,及时处理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人力资源问题。在构建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汽车制造模式过程中,相关企业也需要重点关注车间内部相关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是否能够实现完全整合和统一管理,才能够进行下一步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工作。基于人工智能的汽车制造模式,将其管理和检测分析的重点偏向于对实际生产加工制造环境和操作过程的实时信息处理流程层面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产汽车零部件产品,还可以及时处理生产线中数据信息采集不准确等多项问题。

2.7 集成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也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这既能推动生产行业的发展,又能够促进汽车制造业更上一个台阶,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多的成绩和突破。而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汽车制造业也积极的将先进技术融入到生产系统中,这就为集成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关键技术是实现集中式控制系统目标的重点,技术人员要采用多种生产工艺,对汽车生产各个环节进行精细的分类,并将不同工种所需要的用到的技术进行记录,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手段,这对提高汽车企业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另外,随着汽车的普及,汽车制造业的业务范围和生产数量也在不断扩大,甚至会出现超负荷的高难情况。而集成技术的运用能够让生产更有针对性,不同的设备可以在各自的位置上高效运行,从而保证各个生产过程无缝衔接,提高生产流程的流畅性。可见,集成技术的运用既能够缩短施工时间,又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  机械制造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创新内容

3.1 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对于汽车制造企业来说,机械制造的管理模式会影响到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追求创新的意识,由于汽车产业本身对机械产品的精准度就有很高的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汽车的性能,因此企业需要对管理模式要求更加严格。可以说,管理模式如果存在问题,就会导致机械制造产生错误,让预设产品与实际需求造成差距,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汽车企业要加强对管理模式的创新并加强监管力度,以便生产出满足实际需求的产品。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完成管理体系的创新:第一,企业要围绕内部发展情况,结合生产计划,建立完成的生产管理条例,包括详细的管理标准,以保证管理体系的创新真正能够改进产品或是缩短生产时间;第二,在机械制造中工人才是核心力量,虽然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劳动力,但仍需要工人来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因此,提高工人的整体技术水平,加强团队协调配合能力,能够有效提高生产质量,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在生产中避免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失误;第三,汽车企业在管理中还要向发达国家或是先进企业借鉴成功经验,学习其生产管理模型,并基于自身发展特点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3.2 制造技术水平的创新

科技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生产的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和普及,机械制造过程中也开始频繁出现信息技术的踪迹,这与传统人工机器制造方法相比,操作安全性更高,出现意外、失误等风险更低。另外,对制造水平进行创新,可以让很多先進的科学技术都融入其中,从而缩短生产周期,让机械生产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流程也能够更加简化。因此,企业负责生产的技术人员要在工作中重视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了解更多先进的技术,并在设计和制造中选择相应的技术,以便为提高制造水平作出一份贡献。

3.3 制造过程环保绿色化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与人们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人类在发展中应重视与自然和谐相处,汽车制造领域自然也不例外。汽车制造过程中,从构思、设计、生产、销售及后期维护、回收等多个环节,都需要用到资源,且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机械制造未来发展趋势中,一定要重视环保绿色化,保证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不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环境。时刻谨记“环保绿色”这一原则,汽车制造必然会实现有效的突破,从而不断降低自动化汽车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4  结束语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质量和工作效率,还能够精准把控多项生产制造工艺,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流程。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制造工艺,能够将各项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在生产车间之中,还能够实现定制化生产功能,并对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加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网络化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式,能够将汽车制造与加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管理,还能够将网络化管理平台应用在生产车间之中,提升数字化设备的应用质量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生洋,杨双江.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23):177-178.

[2]梁博.机械自动化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20):194-195.

[3]许晓秦.汽车机械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实践运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16):184-185.

[4]吴迅.对汽车制造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9):7-8.

[5]马旭,肖遥.探析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路径研究[J].科学咨询,2021(12):66.

[6]叶湘澜.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数码设计(下),2019(9):2.

[7]刘欣洁,王茂增.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汽车博览,2019(4):1.

[8]郑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研究[J].汽车博览,2021(7):213.

汽车配件管理范文第4篇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最初是源自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芬兰,主要是产生在服务营销方面。伴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逐渐推广到了其他各个领域,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客户关系管理指的是企业将客户关系作为基础,对客户进行系统和仔细的研究,并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业务体系和业务流程,促进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达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的目的;也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与客户关系的相关流程,实现自动化和电子化过程中所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解决方法和管理方案。

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

客户关系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利益最大化和客户个人价值最大化,进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达到竞争致胜、快速成长的目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最终达到企业和客户双赢的效果。从客户这个角度来讲,企业通过关系管理将利益价值反馈到客户身上,满足的了客户的各项需要,进而使得客户价值实现了最大化;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客户价值得以提升,能够促进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增加顾客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使企业收益最大化。

三、客户关系管理在汽车业的应用现状

客户是企业获取利益的基础,如何才能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来维护老客户以及开发新客户,保障企业的成交量能够稳中有升,已经逐步成为汽车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各大厂商已经相继引入了客户管理系统:2000年9月,上海通用汽车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始正式上线使用。2001年1月,上汽大众正式启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2003年1月,广州本田CRM系统正式开始运行。各厂商所引入的客户管理系统也存在着差别,如表1所示。

表1各整车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功能实现情况整车厂客户关系管理功能实现情况广州本田目前根据每年维修次数将售后维修客户分为4类,并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一汽丰田主要为信息的整合、分析以及处理,但很多网点并没有真正实行客户关系管理,基础较弱上海通用通过使用数据仓库以及数据挖掘工具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各服务网点根据各自客户信息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客户关系活动北京现代对客户信息进行处理、客户咨询、回访及投诉处理而且,在2002年11月,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创立了中国汽车领域的第一个服务品牌“别克关怀”,别克关怀”服务品牌的推出,标志着上海通用汽车已率先将汽车服务从“被动式维修”带入到“主动式关怀”的新时代,汽车产品在客户关系管理或客户关怀方面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而这并非个例,很多厂家通过对客户的定期的回访、邀请其加盟汽车俱乐部、发展成为VIP用户等诸多手段来改善与客户的关系。

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各汽车厂商在发展规模和经营状况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且他们在客户关系管理的使用程度还处于不同的阶段,但是从整体上可以看出,各厂商已经认识到了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不同的制造商或是经销商正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获取客户的青睐。

四、汽车营销企业必须实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原因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服务质量正随着价格竞争成为突出的问题,汽车行业的利润正在逐渐被压缩,服务质量成作为软件,大多时候被厂商或销售商所忽略。再加上汽车销售量有保障、售后服务滞后、服务网络尚不成熟,促使汽车行业成为了质量或服务被投诉比例最高的行业,因此客户满意度可想而知。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汽车营销企业已经由以往的以产量以及规模为中心的模式转化为了以客户、以服务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优秀的客户管理关系模式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而根据2005年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汽车行业客户或潜在客户中,对“服务”的关注程度达到了9.55,而这项评分的最高值是10。在这样的情况下,各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已经充分认识到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步提升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打造更舒适和清洁的休息室给客户,广泛开展客户回访等等。

据美国汽车行业相关数据表明,美国车主平均每六年会进行一次新车购买;在平时销售出的10辆汽车中会有六辆车来自于老客户的购买;维护一个老客户所需成本仅为开发一个新客户成本的1/5~1/10;如果维护的老客户比例若有5%的增长,那么利润将获得25%的提升。虽然美国在该项数据上与我国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从汽车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努力保留老客户、最大限度发挥客户资源价值的必要性。

五 、我国汽车营销客户关系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尽管中国汽车企业也在积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从当前的市场情况来看,中国汽车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客户分类复杂。没有对不同目标市场以及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分析其他们的需求特征,从而无法为其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

第二,客户信息在汽车企业总部、各地零售商以及维修服务站等地都是分散存在的,而他们之间信息并不互通,这就形成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各自独立,相互隔离的客户信息孤岛。

第三,企业内部信息没有与客户实现资源共享,种类繁杂的各种接口导致客户与企业进行交互时非常不方便,顾客的需求也无法及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之中来, 因而整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都不高

(四)通常情况下,营销人员由于与客户以及特别是大客户联系密切。因此,客户资源通常为他们所掌握,而他们一旦离职,就很有可能使得公司损失难以估计的客户资源以及业绩大幅降低,而后继人员又必须重新对客户进行投入,无疑增加了销售成本。

解决措施:

如今,国外众多汽车制造和服务企业都广泛使用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当前我国多数汽车服务行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汽车经销商(如4S 店)等汽车服务行业主要使用汽车制造厂商提供的管理系统,这就造成了我国汽车客户关系管理多集中于汽车制造业。

如今,汽车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价格大战也不再适合当下的市场发展,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在于产品,要想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生存进而得以发展, 汽车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销售是一切企业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对于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赢得客户的能力。因此,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关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发展呼叫中心所起的作用。建立厂家与客户的沟通渠道,呼叫中心通过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和联系, 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第二,加强客户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和建设,将各部门的客户资源进行了科学整合,为建立营销数据库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充分利用营销数据库,利于企业针对不同的客户建立不同的营销策略,大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第三,创建一个整合的知识平台,为销售人员即时掌握市场信息提供了便利,也统一规范了销售管理工作,并且在营销人员培训上提供了条件,为实现营销目标奠定基础。

六、结论

在激烈的全球市场化竞争中,客户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利用服务质量维护客户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关系,成为汽车行业的有力竞争力。汽车业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大幅度提升业务人员工作能力,并优化业务流程,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建立和管理客户数据库,将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细分,有针对性地进行营销,可以增大销售成功率;设立呼叫中心,能够有效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能够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提升了客户的体验度和满意度;将电子商务有效融入到客户管理关系中,能够使企业开辟出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客户关系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汽车营销行业需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客户管理模式,科学的将呼叫中心、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进行结合,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和电子技术,这样才能真正让客户关系管理更好的服务于汽车营销企业。

汽车配件管理范文第5篇

[摘要] 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决策目标及其资源配置以预算的方式加以量经,涉及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的一种整合性的管理系统。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二者关系出发,提出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途径。

[关键词] 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 COSO报告

上个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有控制、激励、评价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系统,全面预算管理已处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地位。正如著名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所说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1.全面预算与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是指在管理中,对于单位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制度安排。全面预算的基本内容包括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等。

全面预算管理是正在被人们探索和实践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新方法,它以全面预算为主要内容,依据预算管理的原则、方法、流程和程序,运用预测、统计、分析预算等管理方法编制。实施预算管理要依据预算对责任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全面预算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一是预算编制,是以预算目标为依据,对预算总目标的分解、具体量化,并下达给预算执行者的过程,是预算管理的关键性环节;二是预算执行,是调动各级预算责任人积极性、创造性,强化责任意识,并调动各项经济资源通过人的主动性努力完成预算目标,是预算控制的核心环节;三是预算调控,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日常控制职能,包括各项预算目标、各经济资源、各级预算组织的预算协调、预算调整乃至预算监控和仲裁;四是预算考评,通过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的预算差异分析,掌握进度和状况,及时纠偏补漏,兑现奖惩,为下一步预算调整。

2.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手段,它将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计划、目标以数量形式具体而系统地反映出来,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控制和管理。真正的全面预算管理应呈现出四个特点:

(1)全面预算管理不是目标,而是为达到目标而采用的一种目标管理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实施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运用这一先进管理手段进行企业管理是国外发达国家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之谈。我国企业在多年实践中,也逐步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如山东某集团公司就将企业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精辟地概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犹如客轮在大海中航行,市场是大海,企业是航船,总经理是船长,员工是船员,用户是旅客,目标利润是其航行的目的地,而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则是保证其安全、顺利到达目的地的高精度导航系统。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全面预算管理是手段、是工具,而非经营管理目标。

(2)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需要全员的参与

“全员参与”指的是预算管理过程的全面发动,即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都要参与预算制定,同时预算指标要落实到最基层。全员参与预算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各部门协调行动,科学配置企业资源的过程。建立“全面”参与的制度,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各部门把变化的情况一起放到桌面上,可以分清“轻重缓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全面参与预算过程的另一层含义,是指“目标利润”或“目标成本”的层层分解,“人人肩上有指标”,让每一个参与者学会算账,建立“成本与效益”意识。

(3)全面预算管理不是简单的财务预算,呈现出全面控制的特点

全面控制是指全面预算涵盖企业的投资、经营和财务等企业所能涉及的所有方面。只有在经营预算即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的基础上形成现金预算和预计的财务报表,才能合理预测、统筹安排企业的资源,才能将资源的使用与相关活动结合起来以达到有效控制,保证目标实现。

(4)全面预算需要做到“全程跟踪”

“全程跟踪”是指预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即预算管理不能仅停留在预算指标的下达、预算的编制和汇总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预算的执行和监控、预算的分析和调整、预算的考核与评价,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对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1.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提出专题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也称COSO报告。该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五项要素构成。我们可以从这五个要素出发,证明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

第一,全面预算是控制环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管理层应倡导一种良好的控制环境,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之一就是考察员工在编制、执行全面预算的过程中是否认真负责,行为是否规范。第二,全面预算是风险评估的依据。风险评估是指管理当局对目标完成期间内与企业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并采取相应避险措施。这种识别、预测与控制,必须有合理的方法,并直接体现在企业的全面预算当中。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是风险评估的依据。第三,全面预算是控制活动的综合框架。控制活动是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制定的各项政策、程序和规定。企业控制活动可以而且应当纳入一个行之有效的综合框架之中,这个综合框架就是全面预算。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全面预算的差异来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第四,全面预算是信息情报传递的最高平台。信息情报传递是对企业有关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加以识别、占有,并及时、有序地传递给决策者和职责履行者。普通信息在基础信息管理平台之上传递,而全面预算是关键信息情报的最高传递平台。第五,检查和评估离不开全面预算。检查和评估是为保证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而进行的日常和定期监督、检查。显然,全面预算指标为这种检查和评估提供了科学的参照依据。离开全面预算,企业将很难有效界定检查和评估中发现的管理责任。

2.内部控制措施要依靠全面预算管理来落实

内部控制的内容涉及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实物安全控制、职工素质控制、预算控制、业绩报告控制、内部审计等八个方面,它们相互配合、相互关联,形成企业的管理控制网络。如果以职能为主线,则可以概括为预测、决策、计划、预算、控制、评价与激励等流程。可见,全面预算与内部控制在流程上存在共性,它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预算是内部控制的一項重要内容,而内部控制的措施主要依靠全面预算来落实。

3.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对内部控制有一定的统驭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基本上就是整个财务管理体系的目标,统驭着内部控制的目标。COSO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虽然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先进、最权威的内部控制模式,但是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会计控制模式的束缚,侧重于保证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现实则要求企业将财务会计目标、管理会计目标和(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统一为财务管理体系目标,即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因此从目标上看,全面预算对内部控制有一定的统驭作用。

4.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可以用于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的流程不能用于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可以分为六步,即目标确定、编制、汇总审核执行监控、分析调整、考核评价。这个流程十分顺畅,它不仅可以用于内部控制,而且可以用于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的方法或内容包括组织规划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实物安全控制、职工素质控制、预算控制、业绩报告控制、内部审计等,但难以形成一套严谨、顺畅的流程。可见,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可以用于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的流程不能用于全面预算。

三、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健全内部控制的途径

企业在成功打造全面预算管理平台,健全内部控制的途径主要有:

1.将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融为一体

没有充分的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得到运用;反之,若没有全面预算管理的平台,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就可能无法衔接企业发展目标,也无法落实到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进行责任管理。只有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平台之上,将两者融为一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管理体系的作用。

2.以責任预算落实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管理责任

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是责任预算管理,通过预算平台明确每一个组织机构的管理责任、管理目标,并以此为核心进行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责任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石。

3.以预算授权体系为基础架构企业内部控制流程

如何保证内部控制原则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被有效执行,需要企业有明确、科学的授权体系和业务执行流程。要解决有效的内控执行流程问题,首先要完善的就是企业的授权体系,授权体系的缺陷必然导致不能准确地规范业务执行流程和控制环节。目前,企业的授权体系往往存在以下问题:授权体系不完整;业务执行授权、预算和资金授权各成体系,相互问衔接不足,执行难度大;授权金额的确定缺少足够的数量标准,准确性不足等。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个管理平台,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通过架构预算管理授权体系,即预算编制授权(决策授权)、预算执行授权(业务执行及资金动用授权)、预算调整授权,能完整、统一地建立企业内部控制流程。

4.以预算管理报告体系搜集内部控制所需数据、监督内部控制活动

有效的内部控制不能游离于企业经营之外,而必须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企业的授权体系和业务流程是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遵守、执行,执行的结果如何,和企业目标有什么样的差异,都需要一个体系对生产经营的过程和阶段性结果进行了解。而通过全面预算平台搭建企业管理报告体系,就能既监督企业生产经营阶段性情况,又能为企业经营和控制提供信息支持。将管理报告体系嫁接在全面预算平台上,能够更好地进行分阶段、分组织的目标管理。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将自身的阶段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进行比较和差异分析,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汇报,在企业内部形成生产经营的适应调整机制,保障年度预算目标的达成。建立在这种差异分析基础上的预算报表还可以满足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需求。

四、结论与启示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已被国内外众多成功企业广泛接受。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基础,使得内部控制的措施能够得以全面落实,并且全面预算管理在目的、流程及地位上都对企业的内部起到统驭作用。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加强内部控制的途径主要可以从责任预算落实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管理责任、以预算授权体系为基础架构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等方面入手。企业可以根据因地制宜地构建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实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绩效,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齐芬霞: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7(3)

[2]李慧: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J].一重技术,2006(2)

[3]孟凡利:内部会计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

[4]孙晓玲:企业全面预算的监督与控制[J].会计之友,2003(10)

[5]史习民:全面预算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8)

上一篇:投资风险管理下一篇:生产运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