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制工作计划范文

2023-08-29

高校法制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校的法制建设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法制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高校发展中亦是如此。文章将简要分析,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校法制建设更加全面、持久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研究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全社会对于法制化管理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作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当前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探究,有利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及依法办事行为、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就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高校实际教学活动中,重视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工作,积极的探究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以便可以采取有效的策略。

一、我国高校法制建设问题

(一)缺乏法律文化土壤

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法制化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一定的法律文化土壤,也就是法律精神和法律思维。目前,由于我国教育法制还不够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也相对滞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仍存在着法制观念淡薄等问题。其次,由于历史存在和现实发展之间的种种原因,高校管理者在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知识匮乏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不同,高层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的状况较为普遍。因此,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中,仍存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的探究。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中,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求解决的对策,是当前发展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工作的有效策略。

(二)制度建设不健全

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一措施,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我国高校法制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其中,高校法制建设内容混乱、程序缺失、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等几个方面。综合我国高校法制建设中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可以发现高校为了法制化建设制定的法律法规的范围较为广泛,其涉及的领域几乎涵盖了民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这些因素汇集在一起,给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也导致高校学生对高校法制建设的规章制度的理解产生了问题。因此,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制度的不健全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非常重要。

二、我国高校法制建设需要做的工作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些观念的落实,同样有利于高校法制化建设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进行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结合我国高校法制建设的实际状况,深入分析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积极的寻求解决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高校法制建设全面、快速的发展下去。因此,我国高校法制建设需要从加强依法治校的选宣传和教育、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等方面进行。

(一)加强依法治校的宣传和教育

在高校法制化发展进程中,加强依法治校的选宣传和教育,是有效完善我国高校法制建设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高校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加强依法治校的选宣传和教育,成为高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加强依法治校的选宣传和教育,深化法制观念,使学生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感受到高校法制化建设的优越性。在高校的网站、校报、电视、广播、橱窗等,进行广泛的普法宣传。其次,定期为教职员工举办法制讲座,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师生员工不断增强法制观念,从而最终为实现学校管理的法制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高校管理者自身应该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修养,树立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的发展。

(二)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在实践工作中,只有不断的完善制度建设,有效的解决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必须重视制度内容合法合理、程序合法、正当。避免在高校法制化建设工作中,出现规章制度与管理法制化之间的矛盾,给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其次,高校应在实际工作中,全面修订学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有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的作出有效的修改。此外,在不断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不能顾此失彼,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忽略了高校法制化建设措施的顺利实施。因此,在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是有效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重视监督机制的完善

不断的社会经验表明,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有利于促进高校法制化建设中问题的解决。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首先需要明确监督主体的具体情况。高校管理者应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将重视监督和机制的完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对于监督方式和法律法规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考察,并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其次,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倡导透明的监督工作机制,对于法制化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师生积极的提出。高校管理者可以综合师生反映的问题,进一步分析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影响了整个法制体系的建设情况。

(四)重视信息化在高校法制化建设中的影响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学生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发生重大变化。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化社会是网状的,在信息网络里,人成为个性化、具有高度意志和创新的信息处理中心。人们必然要求在规范、有序的规则制度下,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价值将得到凸显。在高校法制化的建设中,重视信息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高校法制化的宣传和教育方面。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积极的在校内开展法制化知识的宣传,使更多的师生可以在了解基本法律常识的基础上,客观的认识高校法制化建设的优势及必然性,提高师生参与高校法制化建设的积极性。其次,在高校法制化建设的同时,还应重视完善各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相对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法制教育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在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起点。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以法制为基础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以促使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随着完善教育法律制度工作的发展,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重视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并积极的寻求解决办法对于高校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英超.我国高校大学生危机事件应对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董圣足.我国民办高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陈晓因.高校法制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4]柴娟娟,李国强,闻建华,等.我国继续教育法制建设现状分析与策略建议[J].开发研究,2010(05).

[5]朱金东.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法制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理论导刊,2013(12).

[6]周大雄.论高校国防教育的法制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08(03).

*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推进我国高校法治建设的路径”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分院)

高校法制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 要: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当前必须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深刻理解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优化网络资源体系、健全管理体系、建立网络话语表达体系、壮大舆论阵地体系、强化队伍保障体系、拓展教育渠道体系,才能合理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抢占思想舆论阵地制高点、牢牢掌握网络主导权的战略需要。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工作,国家通过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出台政策,加强战略部署,规范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2014年底,中央59号文件颁布,特别强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部署。

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交锋、争夺的主战场。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媒体成为西方国家推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各种社会思潮良莠不齐,对道德观、价值观及信仰认同的影响和渗透更隐蔽、更严峻,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高校作为各种网络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最前沿,构建全面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2.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领域、方式及手段上的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它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单一的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元渠道和现代载体。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网络快速发展的现实,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当前,门户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开放式、互动式、便捷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主渠道。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墨守成规,只局限于被动的牵制改变,而应抓住机遇、适应网络时代发展,深入研究網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充分研究探索如何充分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主动、自觉地适应网络载体的运作特点,创新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以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迅速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从而积极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

3.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实效性的紧迫任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需要从传统的单一主导式向多元化、互动式转变;教育重点从有形的管理向无形的教育转变。这种教育模式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重新思考和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不仅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科学性、计划性,还需要对各种新媒体、新载体、新平台加以整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尤其是要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必须从党的组织领导体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体系、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学生党团的辅助体系和网络安全的预警体系等层面进行系统的建设。只有通过集中多方资源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效能,取得理想育人效果。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网络意识不强、“导师”角色缺位。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影响相比,虽然近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及实施推进的步伐仍然相对落后。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及时性和互动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有效交流必须建立在互相认同和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但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是习惯于传统教育模式,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工具和手段,以为只要把思想教育资源搬上网络或建个网站就行,而忽视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整体推进与实施。

伴随网络时代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继而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创新,要以理论创新回答网络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工作意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自媒体、移动端时代的网络通讯与传播特点把握不够,思政教育网络建设的思路落后;对碎片化、视觉化时代的阅读与表达习惯认识不足,思政教育网络的语言与文本往往不合时宜;对评论化、开放化时代的言论与观点争鸣反应不灵,思政教育网络的内容往往缺乏论辩性。

2.资源布局滞后、内容形式单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对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非常重视,建设了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或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也日益普及。但总体来看,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对较低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布局不够,信息割裂,联动力不强;平台建设滞后、内容单一,形式陈旧,语言呆板,影响力不足;主题网站的吸引力不强、被关注度不高;网络思政队伍缺乏专业性人才,专业队伍较弱,网络信息专家不多,思政工作者参与度不高,特别是高校各部门各自为政等问题,是很多高校面临的普遍困境。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和社会上的各类商业、娱乐、游戏网络资源处于同一时空、同一竞争平台。如果高校的思政网络资源没有特色、吸引力和影响力,那么在争夺受众的过程中必然会败下阵来,直接影响其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3.意识形态漂移、价值判断模糊。网络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源,更是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的重要阵地。网络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冲击和挑战。“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平等交互的对话表达方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层级限制,教育者不再是绝对“权威”;网络的“零时差”开放式传播,各类社会思潮良莠不齐,高校处于各类思潮交流融汇的前沿阵地。如果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缺乏辩证思考,就容易产生思想波动。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意识形态在开放条件下的竞争更加隐蔽。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渠道,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往往采取更隐性含蓄的内容设计与传播策略,娱乐化、碎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一代的政治倾向、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另外,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频发,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产生了各种矛盾,如腐败、贫富差距扩大、各类群体利益冲突等。网络成为各种负面新闻的集散地,而主流媒体宣传的滞后、失语与网络负面新闻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更容易拨动、刺激人们的神经。网络舆论多元、思潮异化极易影响大学生的传统信仰和道德观念,甚至产生信仰动摇,这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1.整体规划、全面建设,优化资源体系。网络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高校并非信息孤岛,网络的发展给师生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表达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心理发展等方面都被深深地打上了网络烙印。在变幻复杂的网络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课堂和书本的简单整合,而是立足于信息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的“大融合”“大教育”。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构建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网络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加强组织协调和宏观管理,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目标任务,整体设计网络资源建设任务,明确管理体系和规则,规划网络工作布局,既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又避免主次不分、各自为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合力,真正掌握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守土有责、协同配合,健全管理体系。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建立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领导责任。高校的宣传、学工、保卫、网络技术等部门,无缝对接,明确职责,覆盖到位,形成各部门、各院系、全校全员密切配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共同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规章制度,继续加强对校园网、校内论坛的管理,加大对校内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力度,试行微博、微信备案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尽可能减少各类不良信息的扩散和影响。第二,要加强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教育,引导、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增强学生网上自律,使学生具有面对复杂网络信息自主判断能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选择能力。

3.创新形式、内外兼修,建立网络话语表达体系。网络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不仅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提出新要求,对教育模式、内容、形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特定的网络话语表达体系。“网言网语”在丰富人们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同时,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了解网络语言,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表达方式,就很难融入网络的交流互动,更谈不上主动引导。

教育话语与受众接受心理的不对称使得网络思政工作吸引力不高,影响力不强,话语权偏弱。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在深入研究网络话语表达体系、在坚持正确教育方向的同时,着力研究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熟练使用和创新话语策略,实现传播效果和教育功能的效用最大化。要盡可能地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思想动态以及他们习惯的话语表达方式,不可生硬刻板、居高临下、脱离生活、空洞说教。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作的话语表达在内容上要尽可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在形式上力求与他们的日常话语表达方式相一致。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丰富和改善自身的话语形式,努力实现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对接,以更加生动活泼、更接地气、更适应年轻人的话语风格来展开教育,拉近双方距离,实现良好的话语效果。

4.主动出击、疏导并重,壮大舆论阵地体系。网络带来传播迅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同时,也掺杂很多负面信息,在全球化时代,更多网络信息和意识形态渗透、网络霸权、文化侵略甚至虚假、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混杂在一起,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些人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肆意歪曲事实,颠倒是非,恶意发布假新闻,混淆视听,对社会健康、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网络信息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要占据网上舆论至高点,引导话语权,必须主动出击,建立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报送、处置机制,对热点难点问题准确把脉,理性引导,组织专家学者对网络热点问题及言论快速反应、积极论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筑牢思想防线,提高网络免疫力。关注网络上的学生非正式组织,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论坛等,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引导师生理性发言,同时要积极开展微博网评,利用论坛、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培育网上师生的正面声音,发挥他们网上舆论“定向导航”的作用。

化堵为疏,疏导并重,积极应对,坚持重大突发事件网络首发制度。通过论坛回帖、新闻跟帖、微博回应等方式及时客观传播信息,要杜绝在重大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失语。同时,还要积极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互联网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新趋势,加强对网络视频、QQ空间、微博、微信等新技术的研究,实现对互联网各类传播新载体的有效监控。

5.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强化队伍保障体系。网络信息化发展带动了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高校应加大网络开发和建设投入,及时更新硬件设备,加快普及校园办公自动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积极开放网络教育课程,加强对新媒体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要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善于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队伍。重点建设好三支队伍:一是专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如思政课教师队伍、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等;二是以高校教师、学生辅导员为主体的兼职队伍;三是发展以学生骨干、BBS版主、微博微信“网络意见领袖”等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技能和知识水平培训,使其及时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体系的管理和维护技巧,积极运用微博、微信、QQ、飞信等自媒体、新媒体及手机移动客户端,疏堵结合,快速反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6. 无缝对接、去伪存真,拓展教育渠道体系。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舆情的复杂态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和建设立体化、现代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主体活跃性和参与度,真正实现网上网下、课上课下无缝衔接和共同发力。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重点内容的创新设计,强化价值观引领,强化问题分析,着力解惑答疑,进一步提高现实针对性;已初步形成“专题讲授与研讨、社会调研实践教学、情景模拟与实景教学、现代多媒体网络平台教学”四大教学模块立体统一的教学新模式。例如:“概论”课组织所有学生参加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为期一个月的课堂辩论赛;组织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百年追梦”“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北京”“百姓心中的毛泽东”“我和父辈比精神”等为主题的社会实地实人调研。“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了“中国梦主题微电影”和 “中国精神、人文关怀微纪录” 拍摄展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 “扶贫开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决策分析,突出了哲学方法论的运用,举办了全校各班级的决赛和公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中进行了以“去伪存真”为主线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入课外实地调研、“情景再现(学生课堂演出)”教学和批判式论文写作,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散布流传的、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批判,增强“三个自信”。发挥课堂主渠道,还必须更好利用全校资源,更好建立思政课、专业课、学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之间联系,才能真正发挥整体育人的合力。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高校必须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积极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技术优势,变被动介入为主动介入,才能构建起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渗透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

高校法制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教育理论一般认为,高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自治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也在于使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工作有一个正常的秩序,使学生在学校中能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因此,高校一方面有权依法制定管理规章制度,有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有义务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学校负有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的责任,禁止体罚、摧残学生和侮辱学生人格,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管理职能。随着法治理念的普及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高校管理的实践进程不可避免地出现新旧观念的碰撞、价值矛盾和权利与权力的冲突,高校的学生管理正经历一场适应整个国家法治发展进程的深刻变革。

一、法制化—高校学生管理的时代选择

高等教育进人21世纪之后,在教育理念、办学定位、学生管理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法制化已日益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体现在学生管理领域就是众多高校不约而同地选择法制化的改革和转型进路。虽然这些选择出于不同的原因并且有一定的“被迫”和“非自愿”色彩,但这些选择本身足以说明法制化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学生管理的时代选择。我们可以从社会整体环境和高校自身发展需要两方面解析这一选择的深层背景。

(一)社会整体环境包括依法治国战略对高校的影响和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两个因素

一方面,学生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做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具体落实到高等教育领域和高校工作中,就是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法治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和社会秩序,从精神层面上讲,它还是一种观念、一种意识,一种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理念和文化。只有当这种观念与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信仰,并支配着社会主体的行为时,法治才能实现。2003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按照教育部《意见》的精神,学生管理也要按照法律的原则来进行,实现学生管理的法制化,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增强法制理念。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理念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高校的学生管理主要关注学校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管理职能,忽视尊重和保障大学生权利的义务,形成了学生义务本位的管理模式和思维定势。

学界一般认为,权利是指“规定或隐含在法律关系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自由的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当今社会是一个权利最受关注和尊重的时代,是一个权利发展显著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法律倍受重视和尊崇的时代,是一个法律关照社会、关爱权利的时代”。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和社会政治文明步伐的加快,强调个体创造性地发挥、强调公民权利的保护,随着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深人开展,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在权利内容上,大学生既享有作为公民应享有的一般的法定权利,又享有作为受教育者应享有的特殊的法定权利;在权利类型上,大学生权利既包括受教育权、知情权、学习权、隐私权等实体性权利,也包括申诉权、参与权等程序性权利。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通过用诉讼等途径维护自己权利的案件在上升,这也在一个侧面佐证了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

(二)学生管理法制化是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英国学者帕金曾说过,“大学对一切都进行研究,就是不研究它自己。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此言一语中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学生管理思维及模式的惯性作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致使高校学生管理中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等权益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并没有引起我们教育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转型,高校学生管理在法制化进程中也在不断面对新问题。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激增,一校多区,一区多校等问题客观上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困难;社会化和企业化的高校后勤管理面临着学生管理理论上的合法性来源危机和实践中的机制不协调;学生违纪类型和处罚措施不断多元化等等。而高校管理的现状,存在着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滞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施行缺乏规范的程序、重实体轻程序、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高校的部分规章制度缺乏法律的依据等诸多问题。因此,学校管理制度中的不合法、不合理的规定以及管理过程中的侵权现象仍然随处可见,同时由于管理水平不高、侵犯学生实体性和程序性权利引发的诉讼案件在不断地上升,尤其是近几年来,学生状告学校的案件增加较快,这就要求加快实现学生管理的法制化,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

二、权利和权力的冲突与融合—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焦点

尽管对于高校管理权的界定还有很多的争议但是一般认为,高校管理权是高校根据教育法享有的,为了实现其办学宗旨而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力量或努力,高校学生管理权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进程就是高校学生管理权和大学生权利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融合的博弈过程,权利和权力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焦点。

高校学生管理权和大学生权利的冲突体现在权力对权利的侵犯和限制。从理论上看,高等学校是履行国家教育目的的机构之一,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是为了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而设立和开展教育活动,学生的利益就是学校的利益。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包括受教育权为主的各项权利,因此二者不应该具有冲突。但是权利和权力这一对充满了诱惑的法学范畴,正如孟德斯鸿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权力和权利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永恒的矛盾,发生在高校内的高校学生管理权和大学生权利概莫能外。

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权有容易侵犯学生权利的倾向。受到历史和立法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仍然沿袭着行政机构规则行事的运行机制,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观念和行为规范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高校管理实践中轻视甚至侵害大学生权利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总结高校管理权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类型主要有:一类是大学生的实体性权利,如受教育权、人格权、姓名权、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另一类是大学生的程序性权利,如知情权、申诉权、听证权、诉讼权等。相对于前者,大学生程序权利的缺失和受侵害的现象更为严重。目前高校管理普遍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倾向,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法律程序缺失。《教育法》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的权利中,没有规定程序权利。《高等教育法》第53条第2款对学生的权益保障作了原则性规定:“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障。”在高校管理的现实中,还有相当多数的高校在做出不利于当事人的决定之前,几乎都没有向当事人说明原因和理由,也很少给予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在做出处理决定之后,也未及时送达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并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当下日益增多的大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有较大部分因为高校管理权侵犯学生程序性权利而引发的。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管理权限制大学生权利的实现。学界一般认为,权利实现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等三种形态,依次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最后才是现实权利。在大学生权利的实现阶段中,高校的学生管理对大学生权利实现的限制主要体现在现实权利这个阶段,也是权利实现的关键阶段。高校校规是高等学校自主管理权的重要外化形式,其内容关乎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因为大学生在校期间,他们的现实权利主要通过高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赋予和保障实现的。但是有资料显示,正是由于高校校规存在着内容违反上位法规、超越上位法规、缺乏程序性救济措施等等问题,使得高校校规成为限制学生权利实现的最大障碍,也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高校学生管理权和大学生权利的融合,体现在权力对权利实现的保障。大学生的权利,包括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所享有的特殊权利和作为一个公民所享有的一般权利。高校学生管理权具有保障大学生权利实现的功能:首先,高校的学生管理权有助于实现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特殊权利。依据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大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权利主要包括受教育权,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权,获得物质帮助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权和诉讼权等。高校是大学生教育权利的主要义务主体,学生管理权在履行管理职能的同时,应切实履行相关义务,保障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有秩序、合理地享有上述教育权利。其次,高校的学生管理权有助于实现大学生作为普通公民的一般权利。这些权利主要是指公民基本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具体包括人格权、姓名权、隐私权、健康权、荣誉权、生命权、肖像权和财产权等诸多内涵,高校的周边治安环境、饮食卫生、住宿条件等等涉及到大学生的诸多公民权利,加强学生管理的法制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小环境,保障和维护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一般权利。

三、学生权利本位—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精神内核

根据法学理论,权利本位是指法以(应当以)权利为其起点、轴心或重点,在整个社会中,社会成员皆为权利主体,都平等地享有各种权利,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权利是目的,义务是职责,权利是第一性因素,义务是第二性的因素。学生权利本位就是指,在高校的学生管理法制化过程中,高校要保证全体大学生平等地享有各种权利,在大学生权利和高校学生管理权的关系问题上,坚持权利优先原则,尊重并采取积极措施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利,保障大学生权利从法定权利到实有权利的实现。相对于具体制度和措施的改革,学生权利本位意味着一种观念和精神层面的统领,它构成了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精神内核。对于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进程来说,要深刻把握学生权利本位的精神内核,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学生权利优先原则,正确处理学生权利和高校管理权的关系。法律的价值取向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古代法律是以义务为本位,现代法治社会的法律应以权利为本位。权利为本位的法治原则就是要以权利的实现为轴心,权利是目的,义务是职责,法律设定义务的目的在于促进权利的实现,权利是第一性的要素,义务是第二性的要素。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导向,过去主要是着眼于有效的规范和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而对如何维护受教育对象的权利重视不够。由此出发,往往会使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对法制和学生权利保护的认识产生一定的片面性(甚至误解)。毫无疑问,教育活动的秩序化是教育法制存在的重要价值基础,然而,法的价值主体是人和人的权利。我国设置高等学校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应以维护学生权利为目的。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法制化必然要求树立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尊重和帮助学生实现各项程序性和实体性权利,在处理权利和权力冲突时坚持学生权利本位。

二是积极促进大学生权利从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化。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是权利运行的三个阶段,然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大学生状告母校的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大学生权利实现不充分、权利不能从应然转为实然”目前高校学生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冲突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没有正确地处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受到历史、立法、管理和观念上原因的影响,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在大学生权利实现问题上,忽视甚至漠视大学生的应有和法定权利,坚持传统管理至上、强调服从的义务本位观念,重义务轻权利,重实体轻程序。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必然要求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转变观念,认识到保障高校学生权利的充分实现,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更是现代化社会人才培养的基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尊重并研究学生权利的应有和法定形态,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中积极体现和维护,促进大学生权利从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的转化。

三是涉及学生权利变更时,坚持正当程序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是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正当程序作为法治观念产生于13世纪的英国,作为普通法的基本要求,法庭在对任何一件争端或纠纷做出裁决时应绝对遵循“自然正义”原则。这个原则包含两项具体要求:第一,任何人均不得担任自己诉讼案件的法官;第二,法官在制作裁判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正当程序原则,是指学生管理部门在做出影响大学生权利的行为时必须遵循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当事人,向当事人说明行为的根据和理由,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事后为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以保证所做出的行为公开、公正、公平。高校的学生管理法制化要求管理部门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理念,坚持涉及学生权利变更中的正当程序,避免因为侵犯学生程序权利引起的不利法律后果,曾经引起广泛关注的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和刘燕文诉北京大学两案中,校方均以程序瑕疵被判败诉。

四是涉及学生权利变更时,坚持权利救济原则。

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权利实现为基础和中心环节,权利救济是权利实现的一种形式之一,与权利享有、权利行使构成完整的权利运行阶段。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内涵之一,就是要在涉及学生权利变更时,坚持权利救济原则,建立起合理、有效、多元的学生权利救济机制。

高校法制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在依法治国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应加强和完善学生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正当的管理程序,完善侵权救济制度;努力提高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等方面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以维护和谐稳定的校园秩序和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法制化

前 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两重性,既要对学生进行相对的约束和限制,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稳定和谐的秩序;又要通过管理培养学生树立一定的道德、法制和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相比之下,后者更显重要。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如何准确界定和有效实现学生管理的法制化,已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提出的复杂背景

1.依法治国和教育体制改革迫切要求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转型,原有的管理制度已无法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规章制度滞后,并且缺乏法律依据、管理制度缺乏规范的程序,管理措施不得法等严重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

2.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呼唤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落实到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就是“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只有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良性运行,才是“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最好体现。

3.公民权利意识增强要求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

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更是平等的享有权利的公民。1997年高校并轨招生改革使学生缴费入学,自主择业,学校收取学费并提供服务的现象出现,这种新型关系使学生原本处于法律关系弱者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权利意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近年来,全国各高校和教育行政机关被家长和大学生起诉的案件逐步增多就是最好的例证。

事实胜于雄辩,学生管理法制化之路已成为高校的必然选择。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深刻内涵

准确界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与学生之间既存在着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法律关系,即不对等的管理与被管理,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又存在着具有服务合同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即平等的法律地位。因此,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就是指高校管理者依据法制理念和精神,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的前提下,制定合理、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依法律程序合理行使管理权,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的全面指导、教育、服务和管理。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内容十分广泛,它涵盖了学生管理观念的法制化;学生管理制度的法制化;学生管理行为的法制化;学生管理程序的法制化;学生管理侵权救济的法制化等五个部分。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实现路径

 1.从观念层面看,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法律地位,树立现代学生观,是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从法理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表现为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又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一直把教师作为高校活动的主导与主体,高高在上,忽视了学生的权利的维护,导致了长期以来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都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教师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应该对其严格管理,但也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地位、有主体意识和需要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学生平等对话,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而且在行使教育管理权时,应首先考虑的是不是如何处置学生对学校更有利,而应当是这样处置是否合法,是否会侵犯学生权利。因为教育的现代化最终会落实到对人的终极关怀上。

2.从制度层面看,加强和完善学生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正当的管理程序,完善侵权救济制度,形成学生管理法制化的长效机制

管理需要规范,规范依靠制度。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出发,制定、修改和完善与教育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相适应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建立要依据四个原则:第一,体现法治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保证不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第三,规章制度颁布前要进行公示,广泛听政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学生意见,尤其是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综合测评评定办法,奖学金和各种奖励评定办法、困难生补助办法和学生的违纪处理等;第四,具有可操作性。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中内容已过时,不能反映当前实际情况或者与国家的法律不相符的要及时修改、完善。与此同时,完善侵权救济制度也是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重要内容。高校要成立学生申诉委员会,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对学生申诉进行复查,解决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保证学校行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3.从教育和管理层面看,要努力提高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育法制化的和谐育人环境

高校管理者具有良好的法制观念是严格依法办事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树立以学生为本理念,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能力。学习借鉴美国高校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最大化地维护和保证学生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多渠道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通过培训、讲座和自学等途径加强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其不论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还是处理学生的违纪问题,都能依法行政。

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学校、与他人关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学校要运用课堂教学、讲座和法庭旁听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其明确自己所享有的法律上赋予的基本权利,逐步提高维权意识,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另一方面将法制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党课、团日活动等途径,将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基础文明行为的养成结合起来,促进其养成良好的学法、懂法和守法习惯,发挥他们在社会上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为培育法制化的和谐育人环境,推进整个社会法制化建设的进程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当依法进行,不仅是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国家建立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大趋势。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化,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戴颍,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制构建,科教文汇,2008(6)

[2]刘建发,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制化管理的障碍和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07(11)

[3]张红鑫,高校学生管理I作法制化体系的构建,中国集体经济(下旬刊),2007(7)

高校法制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摘 要: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基础,没有一个安定的校园环境,师生就得不到基本的安全保障,就谈不上学校的人文发展和科技创新。本文将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和现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从而就抓好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稳定校园、和谐管理、完善机制创新等举措,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快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对策;安全保障;安全意识

确保民办高校的安全稳定,已经成为民办高校乃至全社会迫切关注的重大课题。通过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现状的分析,提出抓好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对策,对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进一步推进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阶段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

回顾我省民办高校的发展,可以说每年民办高校都会出现安全问题,每一所民办高校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安全问题随着民办高校的建立而产生,同时伴随着民办高校的发展而增多。民办高校保卫工作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实行董事会、院长负责制,同时接受公安机关的指导和监督,服务于师生,并将教育职能同预防职能、管理职能以及服务职能一体化,形成一个新的保卫工作运行机制,并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二、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民办高校对安全稳定工作不够重视

安全稳定工作是民办高校主抓的头等大事。然而,部分民办高校工作的重点是办学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了“可有可无,出了问题再抓一抓”的工作作风,这样不利于保卫工作的发展。2014年5月湖北某民办高校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一人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三人受重伤,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负面影响,暴露出部分院校对安全保卫工作不够重视,制度不落实,法律意识教育薄弱等方面的问题。

(二)经费不足,制度不健全

民办高校将办学效益作为侧重点,部分院校保卫投入不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犯罪手段也在日趋现代化,只有不断加大安全技防投入,掌握高新技术,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周边环境复杂,内部治安隐患多

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处在城乡结合地段或郊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复杂、秩序混乱。学校周围歌舞厅、酒吧、网吧较普遍。学校周边商业摊点以及无照经营的“黑车”、“黑店”较多,乱搭乱建情况严重。另外,校外的社会人群也较为复杂。这样一来,就给校园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一些隐患。

三、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对策

(一)遵循稳定校园和完善体制的理念

一方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推进民办高校保卫工作发展的根本。民办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得不好,事故频发,就会影响学校的各项事业,一旦生源受到影响,学校就难以生存,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安全也是效益、稳定也是政绩”。民办高校要承担起“维护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民办高校保卫工作体制是做好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保证。近年来,一些民办高校保卫工作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建立了校园110和巡逻队,学校对保卫工作的投入在不断加大,学生工作人员都深刻体会到完善保卫制度是安全稳定工作的保证。

(二)着手致力于高科技防范与和谐管理

推进高科技防范是做好民办高校稳定工作的基础。现代的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要有先进的条件支撑。要形成完整的防范体系,报警系统,就必须加大技防投入,实现民办高校的安全管理现代化。

和谐管理就是将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融入“和谐校园”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

(三)完成工作机制创新与治理手段创新

完成工作机制创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建立责、权、利一体机制。将民办高校保卫工作列入责任制,签定安全责任书,做到层层有目标,项项有措施,人人担责任,“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担责”。其次,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各种预案,并不断进行修正完善,及时发现苗头,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最后,建立安全联动机制,各部门应主动参与管理,全员启动,形成合力。

治理手段创新,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要积极开展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不法分子,为民办高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要增强法制观念。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达到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三要确保网络安全,控制网上阵地。实现网络政治思想教育互动,坚持用正确理论引导学生,从源头上严防道德失范和违法违纪行为。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在高速发展中,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为确保民办高校安全稳定,积极探索加强民办高校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乡镇法制工作计划下一篇:审计法制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