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论文范文

2024-01-15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是学习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也是国家教育体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能够规范化进行化学实验、建立化学核心素养,对初中生的化学解题能力也有相应要求.对于初中化学教师而言,如何合理利用已有资源、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是整个初中化学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完成的重要教育目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除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化学知识外,还要想方设法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

关键词:解题能力;训练方法;初中化学

收稿日期:2021-04-15

作者简介:杨晶(1987.1-),女,吉林省长春人,研究生,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化学教学研究.

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是从很多个角度体现的,包括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建立、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否规范进行化学实验并在实验中学习以及化学解题能力的高低等.其中化学解题能力很好地反映了學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也能体现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认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综合能力,更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由于受到物质条件发展水平限制,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时会得不到充足的实验器材与教材延伸资料,一些住宿制学校更是会在管理工作上耗费较多精力,因此对于化学学科的教学管理会有些力不从心,某些单亲家庭出身的学生更是使得管理难度进一步提升.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化学解题能力的培养,通过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与训练策略提升初中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概念

化学解题能力的高低是以对化学知识及概念的了解为基础的,因此要提升初中学生化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及化学概念的理解.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可以从学习中建立初步印象,并通过解题或化学实验来加深印象;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则通常分为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是直接性的理解,直接性的理解主要在于以语言性对概念进行识别,以“同系物”为例,“同系物”这一概念是指分子在结构上相似,组成上则缺少一个CH2,又或者缺少的是以整数倍呈现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这类也成为同系列;除直接性的理解外,对化学概念还有解释性的理解,解释性的理解在于对概念内涵的了解足够深入,同时对相关概念的延伸了解也比较充分,也就是说解释性了解是建立在对相关概念的本质与特征均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的.以碳碳键与碳骨架为例,这两者形状相似;官能团的种类及数目是相同的,而在分子组成上差了很多的CH2.

二、提升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能否以最快的速度了解题目的中心思想以及出题者的意图,在所有科目中,审题能力均作为解题的基础而存在,化学也是一样.要使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得到提升,应将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要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确保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能够把握问题的方向性及关键点,就需要培养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对已知条件以及其背后未知变量的掌控能力,尤其是学生在挖掘题目隐含信息及隐含条件上的能力,只有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审题掌握问题提供所有条件与线索,才能为学生的顺利解题奠定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升学生审题能力要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牢固掌握为基础,在审题开始时仔细阅读题目,最好将题目中提到的条件逐一列出,并针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查看条件互相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深入研究已有条件背后的关系及暗含的信息,在初次得出所有条件及信息之后再次审题,确保得到的信息与条件足够完善.这种方法最初会占用较多时间,但学生在掌握之后会随着应用次数的上升而变得越来越熟练,因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化学习题,用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例 物质的组成元素常以化合态及游离态体现,那么如下物质中仅含有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

A.空气 B.双氧水 C.氧化铜 D.电解水产物

在这一问题中,一些学生会倾向于选择答案A,包括化学学习较好的学生,然而答案A其实是错误的.出现这一错误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未能把握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以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错误理解题意.在学过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很容易了解到空气中不仅含有游离态的氧元素,同时也含有化合态的氧元素.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有少部分是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在审题过程中急于求成,忽略了题干中“仅含有”的“仅”字.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提升,应启发学生在审题过程中重视题干关键字、词的提取;如果不能保证精确具体,最好以朗读的方法审题;对于题干句子较长的,则极有可能包含重点信息,因此应分段审题,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化学问题解答必然要以化学思维思考问题,因此帮助学生养成以化学思维进行思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掌握了化学思维之后,就能够以化学思路思考化学习题,从而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步掌握化学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对提升学生解题能力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提升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还需重视对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帮助学生通过训练以尽量快的方式掌握解题思路,从而提升学生解答化学问题的效率.

例如,多数学生都知道CaCO3不溶于H2O,而CaCO3是由CO2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的,但对于CO2与KOH溶液在反应过后会生成什么很多学生却不了解,也很少知道SO2与NaOH溶液在充分反应后会生成什么物质.

这种情况就证明了一些学生并没有在解题过程中养成相应的化学思维,对已知的知识了解较为牢固,但无法有效将这种知识应用在其他相似的化学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中,也就是说学生的延伸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表现较差.针对这种情况,在训练学生化学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可强调由学生自主进行每章节知识内容的总结归纳,并划分重要的知识点,深入了解知识内容及形式;教师要帮助学生以多种方式探究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同一物质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会发生的转化;此外还要大量为学生提供类似题型,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训练与强化,促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养成相应的化学思维.这种方法还有助于学生解题思路的养成,对提升学生化学解题能力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四、重视题型的拓展训练

在化學学科中,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需要建立在了解问题关键的基础上.然而事实是初中化学本身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也涉及到了虽然基础但较为丰富的化学知识,因而单一题型并不具有普遍性及代表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重视对各种题型的拓展训练,在学生掌握了某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并养成相应的解题思路时,通过对该题型中表现出的条件进行增减,或更改题型中涉及到的化合物,来使学生掌握其他相关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思路.这种训练方法本身并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但却能够帮助学生见识到更多的化学题型,从而使学生在面对不同化学题型时拥有解题的思路及方向,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更多入手解题的角度,对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在面对陌生题型时的应对能力有很大帮助.

五、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题

以不同角度进行解题是针对单一题型进行训练的方法.由于化学这一科目本身存在其特殊性,以多种方法进行单一问题的解答是很常见的.在面对同一道化学问题时,以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会很容易发现不同的解题方法,因此在学生进行日常训练及练习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并不重视是否能够将问题妥善解答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中存在的可能性,并对这些可能性进行尽可能深入地分析与整理,尝试从中找出更高效的解题方法.这种做法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成熟的心态,在面对不同的化学问题时均能够坦然面对.

提升初中化学解题能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运用相应的解题方法时应强调因地制宜,根据学生表现出的情况、仍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分析,确保采用的训练方法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同时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化学基础能力,通过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综合强化,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应用化学的能力,以使学生的化学解题能力得到可靠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冬梅.浅谈初中化学解题能力训练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20):83.

[2]魏小连.初中化学解题能力训练方法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35):90.

[3]王美洪.新时期有效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研究[J].南北桥,2017(6):112.

[责任编辑:季春阳]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过程中,字词教学属于较为基础及重要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针对低段学生实施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们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训练,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因此,有效的训练形象思维能力的教学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小学语文低段字词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途径,笔者针对训练形象思维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段;字词教学;形象思维训练

形象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利用形象的表象及材料通过对表象进行想象、类比、分解及组合等加工后形成的思维,和抽象思维一致,形象思维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具有直觉性、形象性、整体性、丰富情感性及概括性等特点。对于小学段学生来说具有较为显著的意义,属于小学语文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低段字词教学中训练形象思维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低段字词教学过程中开展形象思维的训练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能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通过形象思维的训练发挥学生们主观思考能力及意识,改变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及思考能力。形象思维训练同样符合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性,强化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能帮助小学生适应思维发展过程,为字词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低段字词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途径

(一)引导学生观察,丰富思维表象的认识

在小学语文低段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细节,感受生活过程中及学習过程中的客观事物,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及观察能力,丰富学生们思维表象的认识,保证字词教学的顺利实施。如在进行“秋天”这一字词的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习惯向学生灌输关于“立秋、秋收、农历”等词语的解释,学生们由于认知及年龄的限制,对于“秋天”的解释理解并不十分透彻。教师应利用形象思维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感受秋天的存在,感受树叶由绿油油变成金灿灿的过程,感受金黄的稻谷及满地的落叶,形成丰富多元化的对于秋天的表象认识,继而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在学生们的心理建立起一个秋风落叶、天高云淡及金风玉露的秋天,还锻炼了学生们的形象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秋天”这一字词的理解。

(二)利用形象思维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及已经具备的表象储备及思维资源等,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具体形象的表象中抽象地思考更有立体感的画面,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们的形象思维意识。

(三)创设语言活动及环境,提高字词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低段字词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低段字词的学习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在长时间的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字词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等创设针对性的教学语境,方便学生们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及掌握新的字词。教师可通过创设看图说话、情境对话等语言环境引导学生们在理解字词的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深入字词中对字词的特殊意义进行探究学习,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雷燕.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的途径[J]. 科学咨询,2018,17(3):68.

[2] 刘雯.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分析[J]. 课外语文,2016,26(21):52.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第3篇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以化学实验为依据,以加强学生思维训练为目标,探讨如何把培养学生的优质思维渗透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科学的思维训练。

关键词:化学实验 思维训练 策略

1问题的提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可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思维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肯定地说,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重要一环。

然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虽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思维训练,不少教师也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愿望,但是缺乏科学的训练计划,忽略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导致思维能力培养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训练,在实验过程中思想幼稚,思维迟钝,思路狭窄,思考问题不严谨,缺乏创造性的现象表现得相当普遍。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目的地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良好的品质。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创造性和深刻性,使他们的思维发达起来。

2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策略

教师要有意识的、不失时机的、从不同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去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品质。

2.1利用求同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敏捷性,就是使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快,在转瞬之间能够把应该想到的内容思考完毕,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思考问题要做到合情合理。这两个方面是并存的。思考问题速度很快,但不合情理,这样的“快”,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它没有实际意义;思考问题合乎情理,但缓慢异常,显然,这是思维质量不高的表现。所以,这两个方面全都做到,才可称之为思维敏捷。

在教学中要利用课本实验提供的多种信息,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成为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有效思考模式。遇到问题时,只要学生对问题经过仔细分析、类比就能迅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对不同的实验通过对实验原理、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生成物的密度、水溶性等的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从而对实验装置进行选择。

不易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O2、H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而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如CO2、O2均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这些实验方法的选择都是找到了它们的相似之处,利用规律解决了问题。

显然,这种思维的准备性能够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行了训练。

2.2利用变式实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标准答案,鼓励一题多解。应倡导让学生提出与教材、老师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敢于和同学、和老师争辩,在思维时尽可能多地给自己提一些“假如……”“假定……”“否则……”之类的问题,才能强迫自己换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想自己或别人未想过的问题。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是要在充分认识实验的本质、规律之后,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达到相同的目的。

例如,实验室制取CO2时,若要求能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与停止,会用到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原理是如右图加入药品后,打开弹簧夹,则反应开始,关闭弹簧夹,则试管内气压增大,试管内的液体顺着长颈漏斗回流,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分离,反应就停止了。学生抓住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之后,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练习,带有孔塑料板的試管还可用干燥管和烧杯组合、U形管、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和烧杯组合代替等。

2.3利用探究式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以研究智力结构和创造性思维而闻名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P.Guiford)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三个特点:流畅性、独创性和灵活性。创造性思维还要对新颖独特的观念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具有及时把握它们的能力。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实验原理的选择。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探讨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反应原理,为什么要选择这些试剂。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取CO2时,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学生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但是学生心里会存在疑惑,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有好多种可以生成CO2的反应,如人和动植物的呼吸、木炭的燃烧、木炭还原氧化铜、高温煅烧碳酸钙、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等,为什么不能用以上这些反应制取CO2呢?为了增强实验的探究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上面的反应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引导学生从可行性、简易性、安全性、环保性、反应速率、产物是否纯净等方面分析为什么不用上述的反应制取CO2,而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发散与聚合,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训练。

第二,改进实验装置。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很多实验都可以进行改进。改进的原则是要有科学性、安全性、简易性、可行性。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分别介绍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发生装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套装置的不足之处。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不足之处在于不能随时添加液体药品。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虽然避免了上述的不足,但是,由于初次加入的液体药品要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否则产生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因此初次加入液体的量可能会过多,有可能造成药品浪费,因此可将气体发生装置改为微型装置、或利用分液漏斗滴加液体。

第三,一装置多用。右图是一个多功能瓶。该多功能瓶的作用是:①用排空气法收集氣体;②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③洗气;④给病人输氧时的湿化瓶;⑤在a端连接一个量筒可以用来测量气体的体积。

第四,课外小组实验。无论是课堂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小组实验,更能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实验的课题可以由老师提供,也可以探究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例如,学生可以分组探究鸡蛋壳的成分、制作叶脉书签、探究所在地区雨水的酸碱性等。当问题解决时,学生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也就有了继续探索的动力,促使学生不断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2.4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的思维是指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只有这样去认识事物,才可以说是真正的认识了该事物。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其关键是教师采取措施,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步步深入。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措施,应具有使思维向深层发展的导向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复杂的化学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例如,某混合溶液可能含Na2SO4、Na2CO3、NaOH中一种或几种溶质,为验证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混合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色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产生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该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验证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改变上述三步中所用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可以验证是否有这种物质,则这三种试剂的滴加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填写序号),加入过量盐酸时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的综合性较强,要考虑试剂的选择对后续离子检验造成的干扰,又要注意试剂使用的量可能产生的干扰,所以在设计时语言运用要准确到位,不能模糊不清。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如下一步步深入思考:

①Na2SO4、Na2CO3、NaOH在混合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有何异同?

②检验这三种物质可从鉴别什么离子入手?

③在第一步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溶液中可能发生哪几个反应?

④在第二步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能否证明溶液一定含有Na2SO4吗?

⑤联系问题③,最后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能否证明溶液中一定不含NaOH吗?

⑥针对第一步中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会干扰NaOH的鉴定,你能通过改变滴加试剂的顺序,找到解决的方案吗?

通过由浅入深的问题设计,既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深刻思考问题,从而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结语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思维训练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思维心理品质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智能的突破点。中学生化学实验教学思维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一整套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规律,使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纳入科学化的轨道。中学生化学实验教学思维训练,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化学学科以及其它学科的教学成绩,是当前减轻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好途径。中学生化学实验教学思维训练的成功能为其它学科的思维训练提供经验,而各学科思维训练的广泛开展,对中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心理品质,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无疑是一种极好形式,这又能促进学生的化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英]爱德华·德波诺.思维的训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3]教育部编写.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三联书店,2001.

思维训练论文范文第5篇

逻辑思维指的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现代研究表明,个体智能开发的程度与三个方面的能力有关,即:逻辑思维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专家认为,父母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启蒙老师,应该对孩子进行适时引导。

家长给孩子交待要做的事情,自己首先拟好提纲,

一、

二、三...交待完毕后让孩子复述一遍。这是训练孩子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

家长带孩子散步,从看到的大自然景观让孩子分类,动物有哪些?从大到小让孩子排列,植物有哪些?从高到矮让孩子排列。应让幼儿了解,大群体包含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如动物——鸟——麻雀。

孩子的时间观念一般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及昨天、今天、明天、后天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

从一个柿子由硬到软,了解顺序的概念,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是训练宝宝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也可以是从最大到最小、从最硬到最软、从甜到淡等,也可以反过来排列。

上一篇:论文写作论文下一篇:临床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