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科学范文

2024-03-31

思维科学范文第1篇

摘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流大学都普遍重视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是它们的命脉。本文从大学职能、社会要求出发论证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认为“双一流”建设需要加强科教融合,重视本科教学。对于我国今后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本科教育模式,本文提出要在思想重视、总结过去、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注重提炼基本的模式元素。

关键词: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本科教育;育人模式

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激发起相关院校冲击世界一流的建设热情。2016年3月29日,教育部召开直属高校“十三五”规划编制和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工作视频会议,林蕙青副部长指出:

“一流本科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强调要“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双一流’建设方案”,从而给出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教育教学新视角。

一、为什么要强调本科教育

当今教育的重要性已为世人所知。除了几大传统职能外,我国高等学校还担负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一一政治、经济、文化、民生、就业、维稳等。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社会需求越来越多元,但论文导向、项目至上等所谓的“好大学标准”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本科教学受到忽视。这将影响到高等教育使命作用的发挥。

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最基本的职能或首要职能,也是其他职能的逻辑起点;是大学在产生之初的唯一职能,也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放弃人才培养的责任,“大学”将不能称之为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己达40%、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己达3647万人的今天,任何育人的失误都将影响国家的未来。

高等教育具有多重社会属性。教育是使人社会化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高等教育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是使学生从家庭人成为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因此具有多重社会属性。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属性,说明它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并需要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先,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社会属性,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高等教育具有生产力的社会属性,高等教育既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基本途径,也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和直接手段。此外,高等教育还具有文化的社会属性。教育是一种文化存在,通过知识的传授、创造、应用,传承人类文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不断进化。高等教育有责任以科学、理性、专业思维引领社会思想,包括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和谐和公平。

在多重社会属性中,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高等教育有其促进人自身发展的独特功能,在使人社会化、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还要使人现代化、不断自我完善并满足个性特征需要。依据《高等教育法》和党的十八大报告,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因此,高等教育在实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活动时,总体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不忘人的全面发展。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育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发展的紧迫需要,是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心理期盼,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思考的主题。

2.更高质量是新时期对育人工作的新要求

世纪之交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大众化和世界规模第一的双突破。规模做大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我们,但我们还远没有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即期就业率长期徘徊在70%出头,国家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却有效供给不足,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

2006年5月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决定把高等教育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相对稳定招生规模;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文,决定投入25亿元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成为未来工作重点;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提出了“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思想。这一系列决定和措施,标志着高等教育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成败的关键。

在2016年“两会”期间,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宣布,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即开始迈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己启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编制工作,着眼规划未来15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布局。

3.需要破解教学科研的分裂对立现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任务主要由专门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科学院等进行,高等学校重点建设的方向也主要在包括学生、教师在内的人才成长上。1954年10月高等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规定,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有以下主要任务:“第一,培养质量较高的各种高级建设人才及科学研究人才;第二,为高等学校培养师资,包括培养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办必要的短训班等;第三,在培养师资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给其他高等学校以经常性的帮助。”1959年3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上列重点学校,必须招收和认真培养研究生,适当地担负高等学校教师进修的任务,同其他院校交换教材、交流教学经验等等,以这些方式为提高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服务。”

改革开放后,高等学校逐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双中心”,科研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凸显。1984-1985年,国务院陆续将十多所高等学校列为国家重点项目,1984、1986、2000年国家批准在55所高等学校建立研究生院。“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的相继实施,进一步推动了高等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例如,“2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及任务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取得较大成绩”,“985工程”建设指导思想是“加快提升高水平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2011计划”更是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别称。这一阶段,有关人才培养的工程项目是单立的,如各种质量工程和各类卓越人才计划。

教学和科研形成“双中心”后,存在着一个软一个硬、一个不可测一个可量化、一个时间长一个见效快的现象。慢慢地,“双中心”成为实际上的“单中心”,即以科研为中心。越是一流大学越是如此,并带动了我国几所著名大学的世界排名快速上升,但人才培养质量却不断引发社会的关注。

二、世界范围看本科教育在一流大学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从单一功能扩展为多功能,科学研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是一股趋势性的潮流。其实,国外大学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科学研究重要,是因为社会己构建在现代科学技术之上;社会服务重要,是因为社会上所有的一切都应当为人来服务。但不管怎么说,教学仍然是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离开它,学校将不能称之为学校。同时,教育之兴衰先于科技之兴衰,而科技之兴衰又先于国家之兴衰。因此,国外的一流大学一般都固守本科教育而不敢怠慢,有杂音也都是阶段性的,这是学术共同体内学校声誉的基础。

1.一流大学的学术声誉首先体现在人才培养上

高等教育的最初功能和唯一功能就是传授知识。中世纪欧洲大学诞生以后的数百年中,大学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一直到18世纪末,人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的活动,基本上仍在大学校园之外进行。1852年,英国牛津大学学者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指出:大学的活动与知识的传播及掌握相关,而不与新知识的探索及获得相关,也不与简单的生产相关。大学的目的在传授知识,教学是大学的唯一功能。这时候,大学本身就是象牙塔,那些声名显赫的古典大学就是一流大学。

从19世纪开始,德国的洪堡及阿尔托夫等在柏林大学进行革新,高举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旗帜,认为大学之功能重在发展知识,从而使大学在继续保存人类文明、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同时,肩负起探求真理、发展科学文化的重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比较教育学家阿特巴赫认为,19世纪的德国用现代方式重建了大学。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柏林大学的研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即研究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德国的智者们认为,过去的各种人才培养模式都是有缺陷的,而通过研究以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所以,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德国的大学制度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讲座教授成为基本的学术和行政单元。这引发德国大学人才辈出,引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美国开始高举起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大旗,这样就提出了大学的第三功能。著名的威斯康星大学提出把整个州作为自己的校园,州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学术与市场的结合,使得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对社会和高校的发展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哲学的结合,奠定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高等学校走向多元模式。研究型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杆,它以占总数3%左右的高校,雄霸了整个高等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数、学术专利、研发经费的绝大多数。这时候,美国研究型大学又开始了“本科教育的反思”,因此才有了后来的“一流大学重教学、二流大学重论文数”的评论之说。

一流大学的另一种模式是法国的大学校。它们以工程师学校为主导,包括商科学校等,主要从事应用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培养工业、商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类学校一般规模很小、水平很高,以行业管理为主,是法国最精英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地位高于综合大学,有点像我国过去的行业部委院校。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价值被忽视了,目前较少为人效仿。

2.先有教育昌盛后有科技繁荣

科学技术的背后,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支撑。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必是科学技术大国,而科学技术大国又必然是高等教育强国,科技繁荣对教育发达存在着依存关系。表面上看是科技兴国,因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作用更直接些;但实际上是教育兴国,因为从科技、教育的相互运作规律来看,教育的作用要更为本质。这也正如成思危教授在1999年财富论坛上所言:“经济只能管好我们的今天,科技改善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

根据世界科学发展史,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科学发展状况存在着差异。某一时期,某个国家涌现出的科学家多、科学成果卓越,就可能成为那个时期世界科学的中心。而且随着时间的迁移,科学中心会向另一个国家转移。贝尔纳最先提出“科学中心转移”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62年日本科学家汤浅光朝根据有关资料,用统计方法表现了这一科学发展规律。他将各国重大的科学成果和科学家的数量作为衡量其科学发展水平的指标,如果某一时期、某个国家这一指标超过全世界总和的25%,该国就被称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持续的时间叫做科学兴隆周期。根据汤浅的研究,世界上“科学活动中心”转移的历史顺序为: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40-1920)、美国(1920年至今)。科学兴隆的平均周期大约为80年,人们称这种转移规律为“汤浅现象”。当然,美国科学现在依然繁荣。

而从世界教育发展史也可以看出,近代教育发达也按下列顺序在转移:意大利一英国一法国一德国一美国。有关学者对此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将“一个国家在教育史上出现的世界公认的著名教育家相对为最多的时期”定义为教育发达时期,由此得出“教育发达”转移的时间顺序为:意大利(1430-1620)、英国(163l-1706)、法国(1764-1824)、德国(1776-1906)、美国(1889年至今)。

对比以上两种时间顺序,有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教育发达和科学兴隆的时间序列基本一致,相对而言,教育发达时期比科学兴隆时期长些;第二,教育发达超前于科学兴隆,超前量大约平均为45年,而这一时间与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25~45岁相接近,可以用教育结果的滞后性来解释。由此可见,科学兴隆对教育发达存在着依存关系。要想取得科学兴隆,必须首先达到教育发达,而教育就是人才培养。

3.学生是大学的未来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虽然产生较晚,但由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和依赖性不断增强,高校发展知识的优势日益明显,其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可以说,高等教育的科研功能在不断地向教学功能发动着冲击,许多研究型大学事实上转向“科研第一,教学第二”。阿什比根据他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大学的观察指出:“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而言,我们可以肯定,大学作为科研机构要比它作为培养专业人员的学校,更为重要”;科尔也发现,在当今大学里,“对绝大多数教学人员来说,教学愈来愈不是中心了;研究愈来愈重要”。

与此同时,许多教育专家对此也有深深的疑虑,认为研究会干扰教学,会使高等学校远离于社会。美国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前主席博耶在《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文中指出:“高等教育最核心的部分——本科生学院是个问题重重的机构。”“研究性院校必须放手支持出色的教学,在那些大量开展科研的大学里,毕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是本科生。”“我们的结论是,在所有的研究型大学,教学应和科研同样受重视。要求教员既成为出色的科研人员又是优秀的教师,这是个很高的标准。不过只有在研究型大学,二者才能得到统一。”“我们相信,研究型大学负有一项特殊的使命,既维持基础和应用研究,同时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该报告在美国影响巨大。

在此情形下,尽管人们可以强调教学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职能,没有人才培养大学就可以被科研机构所替代,但在现实面前,这种辩解是苍白无力的。幸运的是,那些最终成为一流大学的大学并没有放弃而是强化了本科教育。主要原因有:放弃本科教育意味着丧失优秀的校友,学校未来发展将缺乏支持;教学相长,没有优秀的年轻人,学校将失去创新的活力;新生入学竞争力的下降、没有优秀的毕业生,都将降低学校的声誉;对大学基本理念的信仰,师生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无教学不能称之为大学,等等。

三、如何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

按照有关规划,从2020年到2050年,我国高等教育将依次迈向普及化、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没有质量的发展不叫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将成为非数量指标的关键。这其中,高等学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一流大学的示范和带头作用首当其冲。

1.统一思想,需要确立本科教育在大学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随着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人才培养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本科教育更容易受到忽视,如重科研轻教学、重学科轻专业、重论文数量轻课程建设、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现象司空见惯。许多大学花费巨资从地方高校挖人,背离了自己的使命目标。说到底,还是外延式的发展思维,还是政绩、面子在作怪。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而人是决定未来一切的东西。在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大建设、大发展之后,一批高水平大学的硬件基础己得到加强。“双一流”建设到了突出对人的重视的节点,需要加强软件建设,营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本科教育起基础性的作用。一是本科教育是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基础,决定着专门人才的基本思维方式;二是经历过长途跋涉式的高强度竞争和选拔,高水平大学的本科生源质量普遍较高,进一步提高这些优秀学生的教育增值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对国家未来负责的态度;三是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重点建设工作,高水平大学过去都有着优秀本科教育的基础,“双一流”建设高校有责任将它们继承、发扬、光大。本科教育处于青年学生成长的黄金阶段,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专业基础的夯实和学校良好学风的建立意义重大,其质量也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重视本科教育,是一种对国家、对学生、对学校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大学办学的责任。任何对人才培养的忽视,都对不住国家的重点投入,育人工作永远是大学的主旋律。

2.回顾过去,需要认真总结我国本科教育模式的得与失

尽管现代高等教育的层次、形式越来越多元,但最具基础性的还是本科教育。至世纪之交,我国本科教育形成了自己的模式特色,得到了世界的公认,并成为研究生教育和专科教育的参照。例如,曾经有过的“专科教育是本科的压缩饼干、研究生教育是本科的拉长”的说法,就暗含着对本科教育的肯定和对其他教育模式的质疑。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许多建设思想,其实也都是围绕本科教育开展而提出的。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长时期的“教学为主”和“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建设,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优势特色:班级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论教学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交替进行,把毕业设计、论文当做重要的教学环节等,都是我国高等学校很经典的、行之有效的本科教学模式。此外,我们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和教学法研究,形成的老教师授课、新教师助教制度,以及以教研室为核心的基层学术制度安排等,也都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法宝。那时,对学生的要求也很严,学生的主要精力都在学习上,学业课程较重。

以世纪之交划界。之前,我国本科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偏旧、教学方法偏死、学习安排过于刚性、学科特别是文理间割裂严重。后来,开始提倡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但后来的主要问题是授课规模过大、师生交流欠缺、实践教学偏弱、教学计划有机联系不够。今后,需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放眼世界,需要思考借鉴国外大学的有效教育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良莠参半的,美国和欧洲国家间就差异巨大,各国内部也参差不齐。例如,就有“最好的大学在美国,最差的大学也在美国”之说。但谈到学习借鉴,就需要去寻找那些主流的、效果好的教育模式。

总结国外大学可资借鉴的本科教育模式,主要有:第一,多样性。欧洲有学术性人才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分明的双轨制,美国各州、各大学多样性特征鲜明。多样性告诉我们,选择不是唯一的和绝对的。第二,重视能力培养。越是一流大学越重视夯实人才成长的基础,但做法不尽相同。美国大学更重视通识教育,法国大学校更重视应用能力。第三,学分制。重视学生的选择性,修够学分即可毕业。但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大学提供的课程选择大都是模块式的。第四,个性化。专业特色淡薄,可称为学科门类下的课程组合或主修,弹性很大,有可能出现“一人一专业”的情况。第五,重视自主学习。大学可以风格不同,但都有着规范和严谨的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既是开放的,又是严格的。作业的信息承载量很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规律,需要提取一流本科教育模式的基本元素

在对本科教育重要性有足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经验总结和国外模式参考,我们需要探讨自己的一流本科教育要素,进而提升为模式。

在教学形式上,实施小班化教学。更高的教学质量需要相应的教育氛围,一流的教学肯定是个性化的,并在师生有效的互动中完成,大规模教学承担不了精英教育的使命要求。我们不能再搞自欺欺人的东西了:一方面高喊质量是生命线,另一方面继续大规模授课。应把小班教学比例列为高等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双一流”建设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向社会公开这一比值。

在教学方法上,倡导探究式学习。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严谨有余而创新不足,长期实施“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讨论、启发不够,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启迪学生的思维,满堂灌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对他们是不适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要走在改革的前列。

在教学内容上,搭建合理知识结构。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构成包括知识、技能、思维力,而知识通过传授、技能通过训练、思维通过开发获得,各自的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不同。课程的安排不能全是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应形成有序的结构。有序的知识有利于思维力的培养,进而有利于创新能力形成。模块化课程开发与组合,是一种可操作性的选择。

在教学制度上,增加学生选择性。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教学安排需要有选择弹性,而这需要足够的选修课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许多大学拒绝小型前沿课程,这是个大问题。这必将导致课程的陈旧,进而影响大学的科研进展和教学起点。课程开发和使用的规律是:科研进展形成讲座,多个讲座生成课程;学科建设提供课程,专业建设选择课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快、真正实现科教融合,既维护课程的结构,又保持一定的弹性,还要不断进行前沿更新。

在教学安排上,努力实现知行合一。教学计划安排,有三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一是结构性的知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不够;二是科学试验和专业实践,目前存在着“能省就省”的现象,需要规范;三是社会实践,这是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途径。实践性环节是当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另一个基本方式,包括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实践和课外的社会实践及创新创业活动。它能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工作中的能力,在本科教育环节需要得到加强。

最后,形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这就是我们本科教育的基本育人模式。课堂帮人育智,培育人的学识、专业和理性;活动给人练力,锻炼人的活力、毅力和能力;文化使人养心,养成人的气质、才艺和思想。当然,各校对具体环节中的内容设计,可以是多样性的,国家应鼓励大家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思维科学范文第2篇

摘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也需要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这一教学课程而言,学生必须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逻辑能力等。本文结合一些课堂实例探析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希望能为实现国家发展提供大量的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中学生;科学教学;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过于关注对学生展开共性教育,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现代精准教育理念中却提到,要重视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个性培养,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个性重视起来,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一、激发思考,改变思维惰性

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改变以往的惰性思维。为了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我国提出了与应试教育相对的素质教育,但是这并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应试教育残留的影响。教师习惯以讲授的方式传授知识,而学生也习惯于以听的方式获取知识,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不再愿意主动思考,而是乐于被动灌输。因此在素质教育观下,教师应当改变这一境况。在课堂开始阶段,以提供素材的形式,为教学内容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所提供的素材中自主思考、提出疑问,克服以往的惰性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在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时,应当注意,以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首选,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思考动力。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

(一)发现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唯有通过发现问题,方可形成创新意识。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会问、不敢问、不愿问。对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改变这一现象。一般来说,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存在这几个问题。首先,教师需要营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立身在提问的强烈氛围中,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提问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提高其自信心;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入化分析,创建逻辑思维,不断提高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由此能够获得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最后要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的技巧,例如阅读发现问题法、实验应用发现问题法等。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二)在自我否定中获得创新的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创新思维包含的内容有哪些。通常来说,其包括两大内容,即多维性和求异性。不过对于学生而言,其思维相对狭隘,考虑问题相对简单,往往存在思维受限等问题。对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务必要加强学生思维多维性、求异性的培养。例如在“大气压强”教学中,教师将蓝色墨汁倒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鼓励学生思考及动手实验,思考如何确保墨汁不会外流。通过一系列操作,学生能够发现,用一只手堵住玻璃管的一端,不管将其横放或竖放,墨汁都不会外流。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解决方法的原理,然后在玻璃杯中倒满水,并用一个纸板盖住瓶口,将玻璃杯倒置,却发现纸板并未掉下来,玻璃杯中的水也没有外流。然后再向学生提问:“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顿时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且利用集体讨论、结合理论等进行解答,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利用课堂发散学生创新的思维

学生若要实现全面发展,那么家长及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经常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一些学生对“闭合电路中的一些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导体形成电流”这一原理产生了质疑,认为“闭合”在这句话中的表述是存在错误的。教师听到学生的提问,并未直接给予否定,而是耐心听学生的讲述,学生指出“电源属于组建电路的一个核心配件,有了电源,那么闭合电路中方可形成电路。若没有电源,那么即便是闭合开关则不能称作为闭合电路,对此,在无切割磁感线之前是不应该称作闭合电路的”。对于学生的理解,教师首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集中讨论,让一些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不正确的看法给予引导,对正确的认识给予鼓励,最后再进行统一的点评。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理论。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而且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維能力。

三、改变课堂形式,鼓励创新思维

以往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作为职责和目的。但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由知识的传授者的身份,转变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这一改革要求下,教师也应当适时适当地改变一下课堂形式,将原来刻板封闭的课堂,变换成活泼开放的课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教师提供的素材或是开展的实验活动进行自主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彼此交流想法,这是一个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过程,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自主发言,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理解与想法,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想法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式地教会学生逆向思维,也可以称作求异思维,告诉学生不要怕与别人不同,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结论:初中阶段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初中科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历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墨守成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各种策略进行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为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研发出更加全面系统的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陆凯.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J].中学教研,2018,12:29-30.

[2]陈亚军.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J].华夏教师,2018,12:33-34.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塘湖初级中学 071000

思维科学范文第3篇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方法的应用是时代的最强音,也是符合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大势所趋。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方法应用的意义,接着提出了小學科学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方法的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效果和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思维模式;意义;应用策略

一、 前言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各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压力变得空前巨大,科学教育这门功课亦是如此。在传统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的仅仅停留在提升学生的应试分数上,凡是应试成绩好的学生就被教师简单粗暴地划分到优等生的行列中,相反则是大家口中“无比嫌弃的后进生”,且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方法的关注则显得十分稀缺。而在新形势下,小学科学教学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如何在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了每个业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二、 小学科学教学中创新思维方法应用的意义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科学教师意识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方法的重要性所在,并开始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使用和践行,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方法能够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焕然一新。在传统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十分单一呆板,“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而有了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之后,原先枯燥乏味的课堂仿佛被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创新思维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身心放松,课堂教学变得活灵活现,生动活泼。原先十分难以理解和解释的知识一下子变得迎刃而解,轻松自在。

第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方法能够让学生原本兴趣缺缺的状态得到逐步扭转。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是如此。科学本就是一门趣味性和参与性很强的学科,以往由于教学方式不对,导致整个的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而有了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之后,原先隐藏在科学课中的兴趣点被一一挖掘出来,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也自然得到逐步提升,整个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悦。同时,在兴趣的驱使下,每一个学生都变得跃跃欲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设置的各项教学任务中,很多原先比较内向或者是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也逐渐鼓气继续学习的勇气。如此一来,在创新学习方法的运用过程中,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的学习效果也自然变得“水涨船高”了。

三、 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方法的策略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和实践需要一定的氛围和环境,如果没有与之对应的环境,就算强调再多遍也是枉然,这一点自然不用笔者在此进行过多的赘述。部分教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按部就班,导致整个创新思维方法的传递和渗透显得十分“吃力不讨好”。鉴于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创新课堂不但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也同样关注学生创新的思想和欲望。例如,教师在进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一改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在家养蚕宝宝”的小课题,每个同学都将自己养蚕宝宝的情况精准地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更深层次地学习。很显然,这就是宽松和谐课堂氛围营造的一个典型范例,通过这种“接地气”的实验,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自然会得到逐步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学习和探究科学本就是一条十分漫长道路,想要一蹴而就或者是“走捷径”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随着学习的不断加强和深入,学生的思维也势必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教师应该小心细致地呵护“思维这颗小幼苗”,让其不断茁壮成长,最终成为人人羡慕的“苍天大树”。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尊重和鼓励尤为重要,创新本就没有对错可言,每一个学生不管学习基础如何,其都有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的小火花。如果有这样的思维产生,教师切勿打压和排斥,而是应该鼓励学生顺着这个思路继续思考下去。例如,教师在进行“造一艘小船”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先给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要造一艘小船的话,通过怎样的办法才能让它尽可能多的装一些货物呢?”问题一抛出,学生们议论纷纷,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这时教师需要做的是从旁观察和耐心辅助,对于那些有创新苗头的想法给予下步的引导,而对于有些偏差的想法则进行重新的规划。如此一来,每个学生的想法都有了继续延伸下去的机会和可能,这就是创新思维的起点,也是每一个教师希望看到的良好教育局面。

(三)积极主动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和探究欲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创新思维方法的第一步应该从营造氛围入手,这一点几乎得到了所有教师的认可和效仿。在具体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对应的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实践的探寻欲望。在具体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创新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并将短暂的科学欲望逐步转化成为持久的科学志趣。例如,教师在进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与其生活十分贴近的教学情境。“滑滑梯”是每个小朋友童年时最美好的回忆,在滑滑梯的过程中学生都有着这样一个经验。通过长长的滑梯,我们浑身上下都带着电,摸一下其他东西就会有“啪啪啪”的响声。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此时教师揭秘,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静电”现象的存在。此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名为“粘气球”的游戏。教师先做示范,将气球放在身上反复摩擦,然后气球就像被粘了胶水一样被粘在衣服上,学生觉得这个过程十分有趣,创新思维方法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得当。这个就是巧妙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最终找寻出答案。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质疑中积极大胆思考创新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維能力的过程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质疑,在质疑中不断进步,最终真正走进真理的殿堂。首先,教师应该一改往日“包办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在教学中一边教学,一边引导,不要一下子就将最终的“谜底揭晓”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将讲解和展示进行相互结合就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提示或者是暗示等小技巧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辩论、研讨等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学习方式与创新思维方式的结合也显得至关重要。创新思维方法本身就不能凭空产生,恰如其分的提问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妙效果。在科学这门功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要一下子就将最终答案交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思考、摸索、质疑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我,从多个方面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例如,教师在进行《食物在体内的旅行》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应该换一种教学方式实施教学活动。不要一下子将“食物旅行”的途径讲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吃一种食物从口腔进入到最终排泄的全过程。不少学生会质疑,为什么有的食物排泄出来的时候仍然是完整的呢?这个在教师眼中看来有点荒唐的质疑其实就是创新思维模式的起点,只要教师耐心呵护,最终势必会长成人人羡慕的参天大树。

(五)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方法

在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科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课程之一。为了更好地在该门课程中运用创新思维方法,教师要将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小学生来说,创新本身就来自生活与大自然,仅仅是坐在课堂上“困坐愁城”,是不能激发出创新思维火花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观察中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和知识的真谛。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大力提倡的当今社会,学以致用早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们时刻都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在实践中运用创新思维模式,鼓励学生“无限放大”生活中的疑问,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解决疑问,最终形成专属于自身的一套创新思考方式。例如,教师在进行《光和影》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观察生活中熟悉的光影现象,通过诸如“会变方向的小鱼”趣味生活小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步步尝试,最终成功解密“光和影”的神奇奥秘。

四、 结束语

据上述的分析可知,小学科学是一门趣味性和实践性兼具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该门功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对于教师来说早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方法的运用屡次受阻。鉴于此,每一个小学科学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思路,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和禁锢,认真备课,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积极广泛参与的过程中“不停歇”的思考,最终实现知识由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过程,并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有利于终身成长的创新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刘琴发.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66.

[2]熊建国.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9(15):213.

[3]黎四清.在小学科学课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99.

[4]封宝功.创新思维方法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659(3):86.

作者简介:张超,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

思维科学范文第4篇

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陶冶与熏染, 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人为环境, 是创新思维形成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 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 才会有思维的跨跃与激荡, 进而才会有创新潜能的迸发。所以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教育民主氛围, 一种轻松活泼的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教学气氛。

1.1 师生关系的民主

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 是教育环境的集中反映。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 教师远在学生之上, 但就人格而言, 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 以“严肃”、“威严”、“高不可攀”, 显示老师“学识渊博”, 学生始终仰望着老师。这种依附式的师生关系, 急需被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关系所替代。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 但地位是平等的, 教师以平易近人的态度, 和蔼可亲的面容, 落落大方的教姿融入学生的主体, 用准确、精炼、逻辑性强的讲解, 幽默诙谐的课堂语言去感召学生。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 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 尊重学生, 更会欣赏学生, 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多表扬、鼓励他们, 设计出让他们都有自主选择权利的问题, 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每一个成功中获得自信。中学生虽然处于心理转型期, 在与别人的交往上有些难于接近, 但他们同时也最义气和富有情感, “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把学生视为朋友、亲人;对他们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 为学生着想、替学生办实事。热爱每一个学生, 从不同的视角、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去看待学生, 想方设法消除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偏见, 要坚信:“不听话的孩子也是可爱的”, 因此, 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 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 从本质上认识学生, 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 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 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1.2 课堂教学的民主

教师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成为平等的朋友, 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课堂上当学生提稀奇古怪的问题时, 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是在无理取闹, 当学生跟你在某一问题上有歧义时, 也不要认为他们是目无师长, 都“一棒打死”。敢于产生疑问, 也就表明学生已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了所以课堂上应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多提有质量的问题, 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兴趣。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要求, 使学生解放束缚, 使学生敢问。

2 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 教师是课堂的操纵者、主宰者, 学生由被动的受体 (信息的接受者) 。培养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巩固、熟练, 有解题应用能力。新课程标准已经从学生独立探究的态度、能力、技能的提高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问题作为讲课出发点——学生独立或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到一定程度介入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包括上课、作业、考试和课外科技活动, 都应有意地激发学生各种思维活动。

2.1 解放头脑, 使学生敢想

学生的思维易受知识经验的影响, 喜欢沿着自己所习惯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即形成一种“思维定势”, 它的负效应使人的思路束缚, 造成思维刻板、僵化, 尤其是在解决新问题时, 往往仍在条条框框里兜圈子, 阻碍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后, 不要总希望学生完全按自己的意图去思考, 要允许他们“异想天开”, 不要过早的把思维朝一个方向引导, 要放开学生的思维手脚, 允许学生作出自己的假设、解释。

2.2 发挥课堂作用, 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环节, 也是中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把握好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 讲究教学方法的启发性, 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3 创设情景, 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布疑、激疑、启发, 使学生总是处在一种热切求知、兴趣盎然的激发状态。虽然科学知识的本身不是创新的, 但对学生来说, 接受知识的方法是新的, 还表现为观点新颖、敢于质疑, 不受习惯思维和习惯势力的束缚而提出与传统、与众人不同的见解和设计, 独具卓识。如在教学能量转化与守恒一章时, 有的学生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有的学生用钢笔杆在头发或衣服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通过自己做小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科学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将我们不易观察到的科学原理, 通过容易感知的实验或现象体现出来。

在科学教学中, 如果我们能在学生打好基础,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的同时, 结合学生的特点, 正确地应用科学的方法, 并采取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学校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介绍了在科学教学中, 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地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科学教学,民主

参考文献

[1] 孙宏安.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 朱清时.科学 (7~9年级1~6册) [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思维科学范文第5篇

首先, 要打破“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 是大脑多次受到同一刺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存在两种作用, 即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后者容易使人们的思维陷入僵局, 误入歧途, 对创新思维是不利的。诸如“同一高度下落的物体总是质量大的先掉地上”、“铁比木头重”、“冬天室外的铝比木头冷”等等, 再如“电阻”这个概念, 定义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由此学生认为, 电阻的存在是因为电流通过导体而形成的。若没有电流, 则导体就没有电阻。又如:密封的房间中, 把冰箱门打开,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房间温度要下降, 这也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错误。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境。

例1:质量为15克的硫酸铜晶体溶解在8 5克水中, 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此题大多数同学往往直接代入质量分数公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 (15+85) =15%。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仅仅记忆公式, 而对公式中的各个量的含义没有深刻理解, 从而出现思维定势, 实际上真正的溶质并不是硫酸铜晶体, 而是无水硫酸铜。

例2:5 0克A物质的溶液, 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若蒸发1 0克水, 有2克晶体析出;若蒸发2 0克水, 就有6克晶体析出, 此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 ()

A、20克B、40克

C、30克D、无法确定

结果大部分同学错误地选择了C, 原因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发生了思维定势, 误认为是先蒸发1 0克水之后, 再蒸发2 0克水, 而实际上是第一次蒸发10克水, 此时有2克晶体析出, 第二次再蒸发1 0克, 又有4克晶体析出, 因此溶解度应该是4 0克。

因此, 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 不能只凭感觉来代替判断和推理, 而应利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的理解, 提高思维的科学性, 只有这样, 对貌似神离的问题才会分析, 才有戒心, 从而防止“思维定势”的干扰作用。

第二, 要创设积极的思维氛围。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我们如果能结合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它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 就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感到学习不再是一种消极应付, 而是一种积极参与。主要办法有: (1) 演示实验的改进创新, 例如“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实验, 往往由于粗铜导线太重, 细的又可见度太小而使现象不明显, 这时可让学生找出一种既能导电, 又很轻但体积较大的替代品, 在大家的争相讨论中, 香烟盒中的铝箔纸就出现了, 实验中将铝箔卷成空心长小筒来当运动的导线, 现象果然非常明显。 (2) 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例如学习初三电功率时, 学生对灯泡的亮度非常感兴趣, 但往往认为只决定于电流大小, 这时就可以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器材, 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来探究。 (3) 引导学生设计趣味的课外实验, 教师可以充分地把课本上的[活动]部分内容加以拓展, 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 可给让学生用棉花将酒精涂于手背而感到凉爽, 说明酒精蒸发吸热的知识;将温度计玻璃泡从酒精中取出, 发现示数先下降后再上升, 并联系运动员受伤时医生喷射的氯乙烷等等实例, 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蒸发吸热的知识, 同时也激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第三, 要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不依赖常规, 寻求变异, 而发散思维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以前西方国家流行的“人脑风暴法”, 就是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多种解答的教学方法, 目的是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可以解题过程中, 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沿不同的方向, 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

(1) 一题多变:一题多变就是通过保持原命题的发散点, 变换形式发散思维, 通过一题多变, 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

例3:7 0℃时m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降温冷却到3 0℃, 并保持温度不变, 能正确表示溶质质量分数 (x%) 与时间 (t) 的关系示意图是: (A) 。

一变:降温冷却到30℃后再升温到70℃其他条件不变。答案 (B) 。

二变:降温改为升温到8 5℃, 且加硝酸钾晶体直到不能继续溶解为止, 其他条件不变答案。 (C) 。

三变:饱和溶液改为不饱和溶液, 在恒温下蒸发水分并有晶体析出, 其他条件不变。答案 (D) 。

通过一题多变, 使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训练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 从而达到巩固基础知识, 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2) 一题多解

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同一问题的多种关系, 培养发散思维。

例4:一个蓄电池, 上面标的正负极已经模糊不清。怎样辨别正、负极?方法有利用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利用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等等总结起来, 具体操作方法不下十种

(3) 多题一解:虽然题目不同, 但解题的思路与方法是一致的, 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某一种类型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例5:分别向盛有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硫酸的4支试管中, 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固体物质, 使其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Mg B、MgO

C、Mg (OH) 2 D、MgCO3

例6: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分别与适量的下列物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

A、Mg和MgO B、MgO和MgCO3

C、MgO和Mg (OH) 2 D、Mg和Mg (OH) 2

例7:在天平两边托盘上, 各放一盛有36.5克2 0%的盐酸的烧杯, 天平平衡, 将一定量的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烧杯中, 使两烧杯中物质都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天平仍然平衡, 则加入的可能是 ()

A、Mg和MgO B、Mg和Mg (OH) 2C、MgO和MgCO3 D、Mg和MgCO3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以上三题都是根据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比较生成物水的多少求取答案, 这样就能使学生从发散思维中得到收敛, 解题过程中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第四、要尽量利用想象思维。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合理的想法, 尊重学生不合理想法, 鼓舞学生大胆想象, 不但要积极保护教学过程中这种“创新”火苗的出现更要充分挖掘教材, 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中, 老师演示实验, 学生看到, 小车在相同高度的斜面下滑, 在不同的物体表面上, 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问: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毛巾粗糙阻力大, 小车运动的距离短, 玻璃光滑阻力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长。教师提出假设, 如果平面越来越光滑, 小车运动情况会怎样?学生会想象开有的说, 它会运动得越来越远, 再问如果在没有阻力的平面上, 小车将会怎样运动?学生可能就会想到小车不能停下来了。再如讲到重力, 可以提出假设, 如果没有重力人将会怎样?讲到摩擦, 提出假设, 如果没有摩擦, 人将会怎样?学生就可能说出自己的各种想法,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 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同时, 创造思维也在此中间渐渐开始萌芽。

第五, 要培养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也叫求异思维, 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 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 从结论往回推, 倒过来思考, 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 反而会使问题简单化, 使解决问题变得轻而易举, 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 创造出奇迹来, “司马光砸缸”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例8:质量为5.6 g的铁块, 可能含有下列某种杂质, 当它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氢气为0.1 8 g, 则该铁中含有杂质可能是Mg、Zn、Al中的哪一种。对这类题目, 如果按正向思维直接求解判断, 是比较复杂且颇费心思。但如利用逆向思维, 启发学生把5.6 g含杂质的铁当作纯净的铁进行计算, 求得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2 g, 这与题目中结果相矛盾。要想把0.2 g的氢气减少到0.1 8 g, 那么这种金属杂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必须比铁大, 或是此金属杂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由此推知, 该金属铁中含有的杂质是Znㄢ

例9:人的心脏每跳动一次大约输送8×1 0-5m 3的血液, 正常人的血压平均值为1.5×1 0 4帕斯卡, 心跳约每分钟7 0次, 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多少?

当学生看完题目会感觉已知条件跟所求问题联系不起来, 而无从入手。此时可打破常规的解题思路, 采用逆向思维, 从目的逆向倒推, 向已知条件靠拢。

(1) 求功率P根据P=w/t, 应先求w和t, 联系题意, 时间t已知可定为1分钟, 而w未知。

(2) 求w, 根据w=F L, 应总求F和L, 根据题意F和L都是未知的, 逆向分析继续倒推, 并注意和已知条件沟通起来。

(3) 根据F=P血·S, 则W=FL=P血SL=P血V, 至此所求和已知条件已取得联系, 根据P=w/t=FL/t=P血SL/t=P血V/t所求得解。通过这种方法的解题训练能迅速提高解题思路的灵活性。

再如, 在判断人在匀速爬上竖直杆所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时,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 很容易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但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同, 成为了人爬上去的动力。此时教师指导学生逆向思维, 假设人与杆不存在摩擦, 人在竖直方向上将只受到重力而竖直向下运动, 故摩擦力的存在, 其方向将与这种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是竖直向上的。运用逆向思维, 学生不仅掌握了一种解题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

当然,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我们教师给自己加压, 创设思维的氛围, 为学生提供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激励学生经常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思考问题, 并提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不断开拓思路, 摆脱常规性的思维定势, 才能开发创新的潜能, 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摘要: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解决复杂的、综合性的自然科学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殊性, 结合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 需要我们教师发挥正确的主导作用, 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氛围, 为学生提供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问题, 激励学生经常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方式思考问题, 并尝试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及思考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不断开拓思路, 摆脱常规性的思维定势, 才能开发创新的潜能, 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上一篇:素质工程下一篇:条码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