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实训总结范文

2023-07-15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基于策略销售沙盘的营销实训课程设计目标

将策略销售沙盘 (物理沙盘、电子沙盘) 与教师导入案例相结合, 模拟真实的销售竞争环境。通过学生分组和组内学生角色分配, 形成对抗的销售队伍和队伍内角色, 让学生在销售对抗中逐步掌握营销实训 (销售模块) 的核心技能, 切实提高营销专业学生操作技能、团队协调公关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达到以下三个目标:一是形成统一的销售沟通语言;二是掌握销售计划制定要点和步骤;三是掌握营销 (销售) 项目不同阶段, 策略调整的方法。

二、基于策略销售沙盘的营销实训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 营销 (销售) 沙盘模拟实训规则

本部分实训主要让学生掌握策略销售沙盘使用规则, 明白案例背景与角色介绍, 落实裎学生分组, 这是整个实训课推进的基础。本部分实训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一是营销 (销售) 背景案例学习。主要通过案例导入课程, 说明营销 (销售) 策略重要性;二是营销 (销售) 策略要素学习。主要掌握营销 (销售) 对象的反馈方式;三是营销 (销售) 沙盘的支持度与分值的使用规则;四是;五是初始化策略销售数据。通过读第一阶段案例, 在策略销售物理与电子沙盘上输入营销项目的初始数据。

(二) 营销 (销售) 模拟实训:现状分析

本部分实训内容, 重点让学生掌握营销 (销售) 项目面临形势的研判方法, 为营销 (销售) 计划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四内容:一是以根据第一阶段的背景案例数据, 分析营销对象的实际需求是什么, 明确营销 (销售) 目标;二是明确营销 (销售) 项目面临的营销竞争对手和竞争形势;三是明确营销 (销售) 项目中客户关键人及其特点, 掌握第一阶段关键人在特定营销 (销售) 项目中的重要作用, 制定相应的营销 (销售) 策略;四是根据第二阶段营销案例背景, 分析项目中各角色的态度, 确定关键人, 填写策略销售物理及电子沙盘。

(三) 营销 (销售) 模拟实训项目:对象分析

本部分实训内容, 重点让学生如何营销 (销售) 对象, 尤其是关键人的态度及其对我们的支持度, 掌握营销对象的真实需求, 从而制定营销项目中关键人的应对策略, 营销资源的使用策略。主要内容有五部分。一是确定关键人对我们态度;二是明确关键人的对项目的影响力;三是确定营销对象的购买心理;四是根据第三阶段的案例背景, 制定项目关键人应对策略, 营销资源使用策略, 填写策略销售物理及电子沙盘。

(四) 营销 (销售) 模拟实训项目:布局与实施

本部分实训内容, 要学生掌握转变影响营销项目成败的关键人态度的方法, 掌握不同情况下如何调配营销 (销售) 支持资源, 更好完成营销计划。主要内容有:一是如何应对关键人态度的变化。掌握如何使消极或自满的关键人变得积极;二是营销支持资源有效使用。包括为什么使用特定资源, 与资源的沟通, 资源使用的成本限制;三如何面对竞争。掌握面对营销竞争对手的一般策略有哪些;四是根据四阶段案例情况, 综合分析项目状况, 填写策略销售物理与电子沙盘。

(五) 营销 (销售) 模拟实训项目:营销策略点评

本部分实训内容, 重点评营销 (销售) 实训模拟项目四个阶段, 不同小组最终的营销 (销售) 策略优点与不足、营销策略有效性、营销效果差距成因等, 各小组形成实训报告。

三、营销 (销售) 模拟实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 营销实训教学环境的设置

营销实训分小组进行, 每个小组是一个营销团队。营销团队要完成头脑风暴、会议讨论等, 传统的教室无法满足实训教学需要。教学环境要设置成圆桌形式, 一般要具备6-8张会议圆桌, 相互独立, 同时, 也能满足团队交流的需要。

(二) 营销实训教师角色转变

营销 (销售) 实训教师在期中扮演引导师的角色, 主要负责介绍策略销售沙盘使用规则, 引导解读各阶段背景案例, 点评实训结果。重点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分析背景案例,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制定各具特色的执行性强的销售策略。

(三) 营销实训过程要循序渐进

营销 (销售) 实训过程是分阶段进行,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案例背景。在每一阶段, 每个实训营销 (销售) 策略制定之后, 教师要引导实训小组充分讨论, 并结合本阶段案例背景对各小组营销策略进行点评, 不断强化学生掌握动态制定营销策略的方法, 实际掌握学生对各策略制定方法的掌握程度。根据上一阶段策略制定情况, 进入实训课程的下一阶段的背景案例。

(四) 实训小组分组对抗

营销 (销售) 小组一般分组保持在6-8组, 分组对抗制定营销策略。对抗的小组拥有不同的技术、资金、人员等资源。在同一个案例背景下, 分别制定营销 (销售) 策略, 最终由策略销售沙盘系统评分, 得出营销策略实施结果。因此, 小组之间的对抗对关系, 而非简单的学习。

摘要:销售技能是营销专业学生重要能力。本文以策略销售沙盘为营销实训载体, 通过销售项目背景案例与沙盘相结合, 让学生掌握统一的销售语言。文章设计了营销实训目标和内容, 并对营销实训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1. 模具拆装实训目的

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模具拆装实训的要求

掌握典型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安装调试过程: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绘制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二、模具拆装实训前的准备

1. 拆装的模具类型 常见注射模具一套。

2. 拆装工具 游标卡尺(大小各一套)、内六角扳手(公制)、橡皮锤、螺丝刀子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训地点

实训楼二楼刀具实验室。

四、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1. 拆装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 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 不准用锤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4. 导柱和导套不要拆掉。

5. 画出模具的装配草图和重要的工作零件图。

6. 模具拆装完毕要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五、装配步骤及方法

1. 确定装配基准

2. 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 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模具的结构图和工作零件(上模、下模)图;(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制均可)

(2)详细列出模具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及其所选用的材料;若选用的是标准件则列出标准代号;

(3)简述你所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过程);

(4)简述你所拆装的模具的拆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5)对模具拆装实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要求300字)。

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类型: 注 塑 模 系列——斜顶模

结构图

工作原理:

将已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凸模

凹模

模具拆装实验注意事项

1、模具拆装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3、拆装模具时,首先应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拆装。

4、拆卸零部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注意放稳放好,工作地点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道不准放置零部件或者工具。

5、拆卸模具的弹性零件时应防止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6、传递物件要小心,不得随意投掷,以免伤及他人。

7、不能用拆装工具玩耍、打闹,以免伤人。

8、拆装结束后,清点工具。

实训总结

在这次实习中,学校把生产实习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获得基本生产的感性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扩大知识面;同时生产实习又是锻炼和培养学生能力及素质的重要渠道,培养学生具有认真的精神,培养我们初步担任技术工作的能力,这些实际知识,对我们学习后面的课程乃至以后的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基础。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新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日商业贸易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大, 国内更加迫切需求具有娴熟的口语能力及有商务背景的人才。而目前我国日语人才的培养却远远不能满足对日贸易在国内迅猛发展的形势。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

(1) 从培养模式来看, 日语人才培养没有突破传统的知识型、研究型的固有模式, 与行业需求严重脱节。简单地说, 目前社会最需要的是既能用日语进行交流, 又具备一定商务技能的人才。而现在大部分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绝大多数在日语语法、读解等技能上具有较强优势, 属于研究型人才。这部分学生在口语及商务相关技能操作方面并无太大优势, 因此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2) 从人才的层次结构来看, 也不够合理, 主要是日语能力两级分化严重, 高、低端人才严重匮乏, 中端人才太多, 特别是这些中端人才既达不到大型公司企业的人才实用条件, 又不愿低就, 从而导致在日语人才紧缺的同时, 半数毕业生不能从事与日语相关的工作。据有关数据统计, 国内每年日语专业的毕业生有90万, 其中40万人从事与日语无关的职业, 出现日语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的矛盾现象。

(3) 从人才的综合素质来看, 目前多数日语人才的行业知识、社会实践能力、服务意识, 综合文化素质, 职业道德等普遍偏低, 难于适应行业的工作岗位, 尤其是人员在职业态度、服务意识、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十分薄弱, 急需加强。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 目前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已基本上完全不能适应行业的人才需求, 日语人才培养的数量, 规格, 质量已远远满足不了行业的要求, 鉴于此, 为了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合适的日语人才, 我们认为以就业方向和技能为核心, 构建并实施具有我院特点的应用日语人才培养实训课程体系既是十分必要, 也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情。

2 高职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设计原理

经过多年的探索, 高等院校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企业更青睐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备健全的身心、良好实践能力、较好的文化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依靠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仅限于理论性的教学体系、与之对应的传统教材、师资队伍是很难实现的。为解决此难题, 教育部专门就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出台2006年第16号文件, 对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诠释了高职在未来将走什么路, 以及怎么走的问题;更加明确地提出高职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为目标,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走校企合作之路,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的光明之途。

我院正是在领会教育部文件核心精神, 并结合对日贸易行业的特点、行业的需求精确仔细的分析, 逐渐认识到只有面向企业需求, 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校内构建完整的实训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外走校企合作之路, 建立实训基地, 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匹配, 才能与工作岗位相接轨, 才能开拓学生就业的光明之路。

为此, 我院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明确了一种崭新的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即以“基于应用能力为本位, 走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之路”, 希望通过生动鲜活的实训课程, 让学生由“让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 让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到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为重要, 如今在这一崭新的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中, 合格的应用日语人才必备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1) 娴熟的日语口语沟通能力; (2) 具有良好的日本文化、企业文化修养; (3) 较好的商务背景与行业知识; (4)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这一应用型日语人才必将能够适应与满足对日贸易行业的蓬勃发展与行业需求。

3 高职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实施策略

完善的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只有设计原理是不行的, 如果缺乏实施策略, 再好的设计原理也会变成无根之木, 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实施策略的考虑, 也只有知行合一, 成功的商务日语人才会指日可待。如图1所示, 一套完整的实训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在具体的教学中重点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贯彻落实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设计原理。

3.1 考虑实行“一主两翼”的教学目标体系

所谓“一体两翼”, 就是考虑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教学目标体系 (如图2) 。“一主”就是要求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 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围绕此目标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 集中社会实践不少于两次, 时间不少于4周,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两翼”一是培养商务日语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来设置课程。现代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敬业爱岗、一丝不苟、讲究效率和效益、追求卓越、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等素质都将在这里得到培养, 职业态度、服务意识、文化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将在这里得到训导;另一翼则是职业资格证书获取, 即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的同时, 还必须取得相关实用的口语等级、日语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为此, 学校正在考虑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3.2 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 顶岗实习。为了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我院正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接收商务日语学生实习的制度, 这个阶段是让学生开始走入社会进行顶岗工作实习的阶段。一方面学生要接受企业的管理和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派实习老师进行管理和教导, 帮助学生快速融入与适应社会, 明白社会对日语人才的知识需求, 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改变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知识运用能力, 为缩短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打下良好基础, 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

(2) 校内外实训。实训则是为了掌握某种技术和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过程, 学生通过校内外实训, 受到最基本的工程技术和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也可使学生在校期间提前进入职业角色, 接触实践, 了解实际工作, 掌握一定专业技能, 为校外岗位实习奠定坚定的基础。此外, 我院也正逐步探索走校企联合之路,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 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3.3 建设硬软两条件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按环境与师资两方面的条件来构建。首先要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当今工作领域、掌握过硬技术、乐于教书育人的高素质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要求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通用的岗位技能培训, 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定期换岗制度和专业理论教师限期通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制度, 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学校要重视对具有“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引进。三是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日语高级人才、有工作经验的人员以及技术骨干作为兼职的指导教师, 组建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其次环境要按先进性、高仿真性、技术性、综合性、开放性要求建设。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通过学校投入和校企共建筹, 不断改善校内实践条件, 扎扎实实地建好商务日语学生所需的口语听力室、仿真模拟课实训室以及其它相关实训基地等。

摘要:由于目前传统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数量、规格、质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对日商业贸易的需求, 构建并实施具有我院特点的崭新的日语人才培养实训课程体系迫在眉睫, 经过探索, 我院正逐步形成了一种基于应用能力为本位, 走“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之路的新型商务日语教育实训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能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商务日语学,实训课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2] 张正立, 杨文江.新编国际商务日语实务[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10.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授课学期:2013年春 授课学时:64学时 教学对象:1012401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地点:7208教室

授课时间:第1周——第6周:周二5-

8、周四1-

4、周五5-

8、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明确素描构图与形式美的基本含义,掌握构图与形式建构的基本方法。

2、掌握写生观察与表现的基本方法,学会主动驾驭和使用基本的素描要素建构自己的素描方式,传达自己的审美取向和个性趣味。

3、提升自己的对写生与创作的认知,拓展视野,合理使用素描技术手段,能够通过写生达到创作的基本目标。

4、学会在自由、控制之间寻找素描关系的平衡点,达到感性控制,理性表达。

5、要求学生自主建构学习方式,重点掌握课程研究的方法;所有的理论知识不由教师讲解,采取学生独立搜索——集中讨论与陈述——检测个人收集状况——个人整理——归纳汇总。与课程有关的图片资料尽可能由学生自主收集,并展开分析和讨论,学会分类、归纳、分析、综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6、课程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重视每个学生和班级整体的学习过程,将知识和技能训练化解为独立的课题研究,并延伸到普遍的知识和能力训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构图的基本方法与画面表现

2、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及其运用

3、素描写生与创作的基本方法及其关系研究 难点:

1、构图的多样性与主题、自主审美趣味的内在统一

2、形式美感与主题、个性审美的关系

3、素描写生与创作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的方法

1、课题式研究

2、讨论与讲授

3、多媒体演示

4、课堂实践训练

四、学习准备

1、用于素描的各类工具与材料

2、素描练习本:8开速写本1-2个。用于素描的图示语言探寻,寻找视觉方式的图示呈现。

3、学习日记本(16开本)。用于记录课堂知识、讨论方案、思维方式等

4、定画液

五、教学准备

1、教案、课件、图片等

2、各种风格的素描大师作品。

3、教材与辅助书籍等。

六、学习要求

1、记录学习、研究、思考的过程

2、充分运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学习平台

3、强化学生自主探究、集体讨论、教师引导的学习方式

4、寻找自己的兴趣点,深入研究兴趣支持下的学理可能性。

5、探寻和提供有价值的知识点、思维方式、表达可能性、形式美感等。

6、整理每周教学与交流所获取的信息和完成的技能训练作业,按照课题要求和顺寻,形成文本、图片资料集各一册。改变过去技能教学中每次课程结束时每位学生只有几张素描纸完成的零散作业。

七、作业提交要求

1、每次课后根据教学安排,在下次课必须提交相关作业资料,便于课堂讨论和研究、交流、整理。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做好课堂记录,以备课程结束后提供评分的依据。

2、课堂作业提交一般以文本(笔记本、速写本)、图片、作品、实物等方式。

3、最终提交的作业文本必须包含从第一次课开始到课程结束的所有文字、图片、图表等,可以是打印、手写或者复印。

4、所有提交的作业用于展览、存档、评分的基本材料,不得短缺。

八、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讲 被建构的画面

一、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

第三章 素描构图与形式美法则 (8学时) 第一节 素描构图原理

1、构图概述

2、构图的突破——质疑高考构图模式

3、构图原理 (1)图形与背景 (2)负空间 (3)视觉中心 (4)明区与亮区 (5)速度感与压迫感 (6)视点选择 (7)比例 (8)平衡与节奏 (9)场面安排 (10)画幅与画面边角

(二)实训项目:素描构图训练

目的要求:根据构图原理,探索构图形式,要充分运用原理,自主经营画面,完成5个以上不同的画面构图,画幅不大于32开。画面完整、精致。作业不少于5张。 内容:人物、静物、风景均可

二、教学要求:掌握并学会运用基本的构图原理,学会主动建构画面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构图的基本原理的掌握与运用

四、教学难点:突破高考构图模式达到构图原理的灵活运用

五、教学准备:

1、 理论搜素:有关构图的基本原理、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经营位置”的阐述、西画中的构图,以及历代绘画大师对于构图、经营位置的理解和表述。

2、 图片收集:寻找中外从古至今经典型的作品各10件以上,并打印3——5张。

3、 课件与讲义。

4、 卡片纸:8×10厘米的卡片纸20张。自行设计其他各类尺寸规格的卡片纸共20张。

六、教学时间:1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与讨论:2学时,学生训练:3学时,习作研讨与评述:1学时。

七、教学基本流程与要求

1、画面与视觉心理平衡感觉实验:形状、大小、数量、方向、位置、颜色、肌理、空间等,直线的水平、垂直、倾斜。线的粗细、形状、数量等,视点、视角、视距。

2、讨论与归纳:根据实验请学生总结归纳画面构图所应该加以考虑的主要内容、原理、方法等。

3、理论讲授:(详细内容将《素描:构图与形式美》讲义)

4、历代经典作品分析:根据所讲、所总结的原理展开对经典作品的深层分析。在复印的画面加以表述,写出200字以上的文字评述。

5、写生中的构图训练:面对同一对象完成10个以上的构图小稿,要求充分考虑和运用构图原理,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加以练习,尽可能地展开,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以校园内的风景为对象)

6、作业展示、研讨和评述。

八、课余的事:

1、深入研读有关构图学理论知识和经典绘画作品,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想。

2、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的构图原理知识转化为视觉图形,以探索构图多样性的可能。

3、查找有关形式美原理的知识,寻找你认为美的自然物像、摄影绘画作品10个以上。可以下载,可以是实物或实物拍摄。

第二讲 美的形式探寻

一、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第二节 素描中的形式美法则

1、何为形式美?

2、形式的衍变与发展

2、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1)对称与均衡 (2)比例 (3)重复

(4)对比与统一

(5)节奏与韵律

(6)重点与非重点 (7) 视线流程

(二)实训项目:形式美的法则训练 目的要求:根据形式法则,充分运用素材完成形式探索,完成不少于5张的画面,画幅不小于64开。画面完整、精致。作业不少于5张。 内容:人物、静物、风景均可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在素描写生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素养。

三、教学重点:形式美的法则

四、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形式美原理的知识,下载、摘录至笔记本。寻找你认为美的自然物像、摄影绘画作品10个以上。可以下载,可以是实物或实物拍摄。

2、卡片纸:32开卡片纸10张。自行设计其他各类尺寸规格的卡片纸共5张。

3、课件与讲义。

六、教学时间分配:共计12学时,其中:案例分析、自主探究与研究讨论2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 实训联系6学时,作业研讨与评述2学时。

七、教学基本流程与要求

1、案例分析:对自己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展开分析:将画面或实物的明显或暗含形式因素提取出来并表示与画面中,并用自己的、专业化的语言加以描述。

2、讨论与归纳:根据分析请学生总结归纳形式美的基本原理、方法等。

3、理论讲授:(详细内容将《素描:构图与形式美》讲义)

4、写生中的形式美训练:寻找自然中具有较强形式感的物象加以表现,并构造属于自己的画面形式美感,完成5个以上的构图小稿,要求充分考虑和运用形式美原理,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加以练习,尽可能地展开,以拓展自己的思维。

5、作业展示、研讨和评述。

八、课余的事:

1、深入研读有关形式美的理论知识,感受自然中的形式美,分析经典绘画作品中的形式美,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想。

2、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的形式美原理知识转化为视觉图形,以探索形式美多样性的可能。

3、查找有关素描写生、创作的知识,寻找你认为是写生的静物、风景、人物素描作品6张以上,寻找你认为是创作的静物、风景、人物素描作品6张以上。可以下载,可以是实物或实物拍摄

第三讲: 师法自然 第三章 素描写生到创作 第一节 素描写生概述 教学内容:

1、为什么写生?

2、观察与取舍

3、自然的恩赐——感受自然与生命

4、主体的表现——我在哪?! 项目十:风景写生

目的要求:面对客观对象时懂得取舍,重视画面的完整,加强个人对于自然地感受和表达,强化艺术感觉,形式和技术不限。不小于16开纸3张以上作业。 内容:自然风景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从写生的基本方法,强化个人感受与表达,学会积极主动建构画面关系。

三、教学重点:写生中的观察与取舍

四、教学难点:写生中的感受表达

五、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写生方法与原理的知识,下载、摘录至笔记本。寻找你认为美的写生静物、人物、风景画作品10个以上。可以下载。

2、课件与讲义。

六、教学时间分配:共计12学时,其中:案例分析、自主探究与研究讨论2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 实训联系6学时,作业研讨与评述2学时。

七、教学基本流程与要求

1、案例分析:对自己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展开分析:将画面与实物的明显区别与联系,并用自己的、专业化的语言加以描述。

2、讨论与归纳:根据分析请学生总结归纳写生的基本原理、方法等。

3、理论讲授:(详细内容将《素描:写生与创作》讲义)

4、写生训练:寻找自然中具有较强形式感的物象进行写生,并构造属于自己的画面,完成5个以上的构图小稿,要求充分考虑和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取舍、嫁接原理,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加以练习,尽可能地展开以拓展自己的思维。

七、课余的事

1、风景、人物或花卉的线描写生。

2、经典作品的画面结构分析

第四讲 感悟与表达

第三章 素描写生到创作 第四章 第二节 结构与色彩 教学内容:

1、结构

(1)结构的含义与地位 (2)物象结构 (3)画面结构

(4)物象结构与画面结构的关系

2、色彩

(1)素描中色彩的含义与地位 (2)自然色彩在画面中的转化 (3)色调 (4)情绪传达 项目十一:结构训练

目的要求:理解物象生理结构并表达清楚,具备形体结构观念,构建合理的画面结构关系。完成不少于3张的结构素描。 内容:静物为主,兼及其他

二、教学要求:理解结构的基本含义,深入理解物象生理结构、物象形体结构、画面结构。学会运用色调传达个人情趣和情绪。

三、教学重点:结构的理解与表达;色素描中的色调与情绪传达

四、教学难点:画面结构处理;自然色彩在画面中的表现欲个人情绪传达

五、教学准备:

1、理论搜素:有关结构的基本理论、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应物象形、骨法用笔”的阐述,以及历代绘画大师对于结构的理解和表述。

2、 图片收集:寻找中外从古至今经典型的作品各10件以上,并打印3——5张。

3、 课件与讲义。

六、教学时间:1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与讨论:4学时,学生训练:6学时,习作研讨与评述:2学时

七、教学基本流程与要求

1、经典作品结构分析与评述、总结归纳。

2、写生练习:风景为主。结合构图研究、结构分析进行写生练习。

3、理论讲授:(详细内容将《素描结构与色彩》讲义)

4、历代经典作品分析:根据所讲、所总结的原理展开对经典作品的深层分析。在复印的画面加以表述,写出200字以上的文字评述。

5、写生中的结构训练:面对同一对象完成10个以上的有关结构的小稿练习,要求充分考虑和运用观察方式和取舍原理,深入表达对象结构关系,建立属于自己的画面结构,并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加以练习,尽可能地展开,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以校园内的风景为对象)

6、作业展示、研讨和评述。

八、课余的事:

1、深入研读有关结构的理论知识和经典绘画作品,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想。

2、有针对性地将相关的针对自然中具有强烈结构感觉的物体进行写生练习,并构造属于自己的画面结构感觉。

3、查找有关创作的知识,寻找你认为美的绘画作品10个以上。可以下载

第五讲 中得心源

第三章 素描写生到创作

第四章 第三节 素描写生到创作 教学内容:

1、写生到创作的含义与目的

2、写生到创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3、作者与作品

重点:写生到创作的程序与方法

难点:素材中的取与舍,画面关系的合理建构 基本要求:

项目十二:写生中的色调训练

目的要求:充分感受并表达客观自然的色彩色调关系,并强化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在画面中,使画面具备一定的情景气氛。作业不少于2张。 内容:风景、静物为主,兼及人物及其他。

项目十三:从写生到创作训练

目的要求:必须是根据写生收集的素材整理完成具有一定情趣或意义的作品,单幅画不小于4开纸、系列画不小于32开4张。画面完整、精致。表现形式不限。 内容:风景、人物、静物均可。

二、教学要求:掌握素描从写生到创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学会探讨表达内容和画面形式的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素描创作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四、教学难点:创作立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五、教学准备:

1、理论搜素:有关创作的基本理论、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气韵生动”的阐述,以及历代绘画大师对于创作的理解和表述。

2、图片收集:寻找中外从古至今经典型的作品各3件以上,并打印2张。

3、课件与讲义。

六、教学时间:2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与讨论:2学时,学生训练:16学时,习作研讨与评述:2学时

七、教学基本流程与要求

1、经典作品分析与评述、总结与归纳。

2、写生到创作练习:根据写生作业展开创作,风景为主。结合构图研究、创作意图进行草图探究、小稿练习、放大为正稿。

(1)色调创作练习:面对对象写生,并赋予画面移特定的色调关系,以传达特定的情绪和氛围。

(2)根据写生稿,整理出创作小稿3幅以上,选择最为满意的一幅放大为正稿。

3、理论讲授:(详细内容将《素描写生与创作》讲义)

4、历代经典作品分析:根据所讲、所总结的原理展开对经典作品的深层分析,主要探寻画面构图、造型、色调、形式感等美术语言如何传达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意图,确切表达主体,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作品的内在张力、视觉中心的控制、节奏和韵律感的形成等,写出500字以上的文字评述。

5、草图与小稿训练:面对同一对象完成10个以上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小稿练习,要求充分考虑和运用构图、观察方式、取舍原理、创作意图等,结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加以练习,尽可能地展开,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以校园内的风景为对象)

6、作业展示、研讨和评述。

八、课余的事:

1、深入研读有关带有主题性的经典绘画作品,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想。

2、有针对性地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视觉图形,并构造属于自己的画面结构感觉。

3、查找有关创作的知识,寻找你认为好的绘画作品10个以上。可以下载

课程总结——课程资料整理与习作汇报展览

(一)资料整理与要求

1、根据全部课程的课题要求和顺序,将课堂内和课堂外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汇总,分类加以整理——文字部分、图片部分、实训习作部分,以及阅读的文献来源等。

2、所有资料分类整理后按照课题顺序装订成册—— A4纸规格,提交至任课教师。作为评分的依据。

3、课堂训练册和笔记应该成为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依据,每位同学须妥善保管,并加以整理。

(二)习作汇报展览与要求

1、展览内容:课堂训练册、笔记本、收集的文本与图片、课堂实训习作。

2、展览时课堂实训自作必须加以装裱,严格展览的效果。

3、每位学生都必须参加课程汇报展览。

4、展览活动的具体组织和举办具有班级自主筹划、实施和检查,指导教师须认真加以指导。

课程设计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是设计一个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条件为两班制工作,使用年限为5年,单向连续运转,载荷平稳。课程设计中最麻烦的是初步的计算,齿轮、轴、轴承、键、电动机等等的零件都需要计算、校核。然后最重要的就是画图,当然这也是费时间的。画图不仅要求画图能力好,还应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整体观念。这个步骤也能检查设计书是否完美。设计过程中我出了好多错误,电动机和齿轮的计算在校核的时候发现都不符合,所以都得重新选择。还有画图时轴承盖也出现了小问题。但是整体效果还是蛮不错的,无论是速度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还令我满意。

还好天公作美,整个课程设计时间里武汉并没有显示出它夏天该有的威力。好像老天在帮我们一样,要么淅沥沥的小雨,要么并不高温的晴天,这天气在武汉的夏天来讲还是很好的。还有一个有利因素就是我们率先抢得先机占到了教室,抢到了画图桌、空调。全班同学都在跟赛跑似的,争先恐后没日没夜的画图计算。有的就干脆不午休了,中午都在画图,还有的甚至吃饭时间都没有,直接让同学带饭回教室,晚上回去还得计算校核,就为了早点完成任务。以前只有在高考前才有过这么紧迫,那么高强度的学习想想就可怕,真不知道自己当时是咋过来的。

我觉得课程设计是个对自我检验及修正的过程。在这次设计过程中暴露了好多问题,比如对概念不清楚、公式不理解、作图能力不好等等。这也是今后学习当中应该注意到的问题和提高的地方。让我加深了《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的学习,尤其是齿轮这方面的知识,还学到了设计--校核这种方法。我深深的体会到课程设计不是孤立的一门课,它牵涉到好多学科,有互换性、工程图学、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这个课程设计让我巩固了好多知识,学到了好多知识。

上一篇:创业实训个人总结下一篇:网络管理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