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创新范文

2023-09-12

包装设计创新范文第1篇

创新实践课程之 产品创意设计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

项目组组成员: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报告提交时间:

2013年 11月 15日

多功能家用茶几

1 项目目的与要求

1.1目的:更好的利用公寓空间和增添公寓的和谐氛围.

2 设计与制作方案

2.1 设计:

在茶几的内部加入可移动的隔层和小箱以及书架来充分利用茶几内部空间.设计出一款简约大方的多功能茶几,为公寓空间增添色彩和活力。 2.1.2制作方案

(1)收集资料:确定了我们这组的设计后,回到寝室首先就开始在网上寻找资料,把资料大致的归纳了一下,然后就小组成员每人根据自身的想法和感触,提出一个创新产品的概想和设计理念。最后通过讨论,确定了我们最终的产品——多功能茶几。

(2)制作工具:小刀,双面胶,胶带以及刻度尺。起初想的是用502胶,但是想到我们以前一同学也用KT板做模型,就用了502胶,但是意想不到是502胶对KT板具有腐蚀性,所以我们放弃了502胶。而是选用了粘贴性不是很强的双面胶,双面胶不仅不会腐蚀KT板而且可以粘得很牢固。

(3)材料:KT板.起初本来我们这组选的是木板的,但是木板的成本很高,而且在学校找不到合适的工具去把木板切成我们规划中的部件,接着又想用竹子做,我们小组讨论后发现,后如果用竹子做的话,茶几的便面就是凹凸不平。所以偶们这组放弃了木板和竹片来做茶几的想法。最后就选择了KT板。KT板主要是易于切割和粘贴,而且质地较轻,环保时尚。

3 设计与制作过程

3.1 制作过程

3.1.2制作过程

(1)用铅笔把茶几的三视图画了出来。由于以前学过工程制图,想把脑中想的实物样子做出来我们就大致的把脑中所想的茶几就用铅笔画了他的三视图,这样的话我们想在做茶几的时候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我们所需要的部件是好多部分,它的内部是如何构成的。在做成了以后,是否可以在内部再修改一些什么样的。

(2)根据三视图用小刀和刻度尺裁出茶几所需的各个部件。起初,本来我们想做一个800×600×500mm的一个茶几,开始在切割KT板时候,发现太大了,我们做的只是模型,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就是了,太大了,一是工作量增加了,二是有点浪费材料和胶带。所以我们就按照原来的三分之二的比例开始切割,由于KT板做茶几这类似的模型它的硬度不行,所以我们打算把每个面都用双层的。这样不仅增加了厚度也就增加了硬度,而且更容易张贴。

(3)根据三视图用双面胶把各个部位依照空间顺序粘贴。开始粘贴时,我们先把两底面和侧面以及划分

1 左右空间的隔条都用双面胶粘贴了起来,我们开始把侧面往底面粘贴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稳定性不好,所以我们在原来的基础上,也就是为了调节它的稳定性,我们在侧面以外加了一个用KT板做的柱条,这样稳定性就增加了不少。在把所有的部件粘贴完以后,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貌似有一边的空间似乎有点大,所以就想到了可移动的小柜子,所谓可移动,那么说明这小柜子还有其他的用处,不用时它就是一个储物柜。当然,必要时它可以当做一个小凳子。所以就按照这样的想法,我们把这茶几的模型粘贴了出来。模型完成以后就开始为这个模型开始拍照,在拍照的过程中有同学就想到如果再在茶几模型中添加一些可移动的隔板会不会是更加具有可观性。就这一想法提出来后,我们这组成员就在原有的三视图上画了起来,每个人在脑海中构思了一哈,然后在一起分析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和可适性。觉得都还可以,但是有一点就是,把茶几整体复杂化了,这样一来就得不偿失了。因为这可旋转的隔板浪费了空间。既然可以旋转,那么上面肯定是无法放置一些东西,反而就浪费了空间。所以我们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继续我们作品的拍照。把茶几的每个部位以及空间都拍摄了下来,这样让看者更易看清茶几的全貌。

4 结果与讨论

按照与小组成员所定的设计方案,我们这小组做出了多功能家用茶几的模型。模型虽比不上实物,但是可以联想的到这个多功能茶几在公寓中可以增添许多优雅之气。当然在模型完成后,我们也具体的总结了一下这个多功能茶几的优点:一是的确比以往的茶几所占空间比较小,二是完全利用了茶几内部的空间,三是他的多功能性。就以上3个优点就主要说说它的多功能性:一是加了可移动的隔板后,就是拿东西的时候就不必绕过去拿。二是在它的内部添置了一个小箱子,主要用来放置一些小工具什么的。而且可以移动出来当小凳子坐。三是在空间内部专门设置了一个书架,这样看书的时候就不必为了找书而去找书,就在茶几内部书架上拿就是了。

经过产品创意设计这堂课,让我们认识到创新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来自不同专业班级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团队,在团队分工和合作中,充分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以及团队意识。在不断克服产品设计、创新实践、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困难之后,让我们明白了团队就像是一个凸透镜,把分散的力量集中到一点;也是一个扩音器,把微吟变成呐喊,影响到更远的地方。一个人再伟大,也离不开团体;一个人的智慧再卓越,也不能成为神而脱离众人。刘邦成就了帝业,而英勇盖世的项羽自刎于乌江。历史会理智地告诉你,什么叫一人之智不敌万人之智,什么叫历史不因个人而改变,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 没错。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伟业积累在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个体上。 所以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开展了这样有意义的一堂课。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友谊和快乐,给大家都留下了难忘而快乐的回忆!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包装设计创新范文第2篇

一、室内设计创新的概念和特征

室内设计的主要用途是让居住的人更加舒适, 获得较好的审美体验, 满足其生活中美的感受, 因此设计创新是为居住者服务的。因此室内设计创新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现代人在选择室内风格时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 更要符合感官审美, 彰显自己的文化风格。在现在这种全球讲求创新的时代, 室内设计的创新能够帮助人类改变居住环境, 让居住者获得更加和谐、温馨的居住体验。室内设计创新的特征就是重视人的精神体验, 在设计居室的过程中拥有创新点, 达到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大的平衡。在把握创新原则的前提下, 设计出的居室要体现出现代气息或者民族气息, 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域和文化的需求习惯, 这样才是符合民族发展和人类居住习惯的好的室内设计作品[2]。

在室内设计中, 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科技和设计技术, 突破原有的设计框架, 从思维束缚中挣脱出来, 深入思考研究, 吸收不同类型的设计作品, 融合设计出属于自己的创新设计, 制造出符合现代居住者需求的优秀室内设计作品。

二、室内设计创新的要点

1、要追求以人为本

室内设计的需求就是满足居住者的审美居住体验, 因此说室内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指的是必须在设计细节中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 不能过分追求创新而设计出反人类体验的室内细节。设计者应该聚焦于人类需求, 思考应该提供怎样的居住功能。现代人类生活节奏较快, 因此居室应该承载着为人们解压和消除痛苦的功能, 创新设计的室内建筑也应该达到人与居室的和谐, 让人类能够在居室内产生舒适体验, 追求个性化的生活。其次, 室内设计应该体现设计者的精神向往, 可以通过室内装饰的创新、室内结构的创新以及新旧装饰的和谐等多种方面体现出来。

2、合理分配室内空间

在室内设计中, 室内空间的分配最能够体现创新, 怎样才能让室内空间显得更大而收纳功能更加完善, 这是设计者在进行创新中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居室的基本功能, 协调好各部分空间, 将居住需求创新设计, 科学的分配空间大小。设计者创新设计居室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空间的强弱对比, 大小分配以及各个空间的衔接关系来达到室内设计的创新, 进一步细化空间分配, 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创新空间尺度。例如在设计中, 可以考虑室内居室的开放性和封闭性, 将私密的空间设计的更加封闭而将公共空间设计的更加开放, 对于私密的空间可以利用实体环绕的方式分隔空间, 隔离视觉和听觉。而在设计开放性空间时就可以通过居室与居室的衔接来过度空间, 通过借景和融合的方式让空间看起来更大。

3、注重科学和环保

以人为本的创新要考虑科学和环保, 使用绿植装饰室内设计也能够让居住者耳目一新。绿植不仅具有观赏价值, 更能够清新空气, 具有环保作用。室内设计过程中, 绿植的选择和摆放也非常有讲究。客厅适合摆放色彩艳丽, 形状较大的植物, 通过错落有致的摆放可以达到延伸空间的作用, 而且将植物摆放在窗口, 能够给居住者带来温暖的体验。而客厅适合摆放淡雅、素净的植物, 让人放松压力, 缓解紧情绪。总之在室内设计创新中, 设计者应该考虑到一切要素, 科学构建设计方案, 更要注重环保, 注重居住者体验。

4、崇尚自然与简洁

室内设计简洁自然是现在设计的一个趋势, 在设计创新过程中要摒弃浮夸表面的东西, 努力让居室设计的简洁有内涵。从设计审美方面来看, 追求自然大方的设计是创新的一种标准, 因此这种简洁自然的风格也同样适用于室内设计, 与此同时简洁自然也顺应了现在倡导的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其次, 通过简洁设计表达出来的创新设计, 也更容易让人们接受和乐于欣赏, 过于复杂的设计, 会让人容易产生厌倦感, 影响居住体验。

三、总结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 在设计方面的创新也呈现出中心结合的创新发展趋势, 出现了不少鲜明设计风格的室内设计作品。但是大多数室内设计仍旧是中西样式照搬照抄, 胡乱拼凑, 没有形成系统的室内设计创新研究。如何在室内设计上大步创新, 是每一个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保持自我风格的基础上, 吸收创造, 提高自身审美, 形成新的设计灵感, 获得创新。相信在不远的未来, 我国室内设计方面得创新也能够大放异彩。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加高层次的要求, 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房屋的居住功能, 还要求房间舒适宜人, 设计符合自己的审美需求, 在设计上应该有创新点, 让人住着更加心旷神怡。而设计最需要的就是创新, 没有创新就很难设计出优秀的室内作品, 因此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 把握创新才能获得进步, 本文对室内设计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来探索实际设计过程中的操作性。

关键词:室内设计,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兰柳.当代室内设计创新研究——评《室内设计资料集 (2) 》[J].新闻与写作, 2016, (07) :123.

包装设计创新范文第3篇

摘要:为了每位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政策。要想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就必须了解双减政策是什么、有哪些内容。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双减”政策,主要是指要帮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们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双减政策的推出是由于近些年来很多学校和社会上教育教学方式出现了问题,学生在学校学习,为了提高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回家后完成简单的作业是一种合适的方式。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师为学生们布置了太多的家庭作业,作业的量大质量却不好,占用了学生们休息、锻炼身体和放松的时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创新;优化作业;实践;研究

引言:数学学科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数学学科的学习能够为学生们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们拥有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之后,再学习其他的学科才会有更大的成绩,有更好的作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就更是实用了。在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下,学生们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就更讲究学习的效率了。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写下本文,希望为教师朋友们提供新的教育思路。

一、小学数学作业创新研究

1.調查型作业的设计

小学阶段学生们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很多都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有关。因此,教师为学生们设置调查型的数学作业是一种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们学习的方式。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调查,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例如,学生们在数学课上学习了《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们前往菜市场和超市进行调查,看一看相同重量下的不同蔬菜都是多少钱。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2.实践型作业的设计

小学阶段的学生与之前学龄前阶段相比,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小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学生的自主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应该安排实践型的作业,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之后,教师为学生们安排了实践型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来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并且量一量,计算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这样的作业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分层型作业的设计

小学生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变长了,但是,依然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物的干扰。每个孩子对小学这个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

例如,在进行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根据学生们学习效果的不同,为学生们制定了不同的作业,由学生们自由选择。有的学生选择直接写出计算的得数;有的学生选择了填空题;还有的选择了脑筋急转弯。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4.挑战型作业的设计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好奇、好问,争强好胜和渴望表扬的现象也常常出现,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抓住学生们的特点,通过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来激励学生们不断学习和进步,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学生们通过不断挑战数学知识的难关,建立自信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会使学生们的一生都受益匪浅。

例如,在学生们学习完《圆柱形》的相关知识点,了解了圆柱形侧面的特征时,教师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们小组合作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巨大的罐头模型,教师引导学生们利用卡纸、剪刀、透明胶等工具进行制作,并且为学生们加油打气。

二、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研究

1.在作业中融入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这个阶段正是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学生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和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们一些知识,而要教会学生们学习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们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线段》的相关知识时,教师有意识的希望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于是,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路,让小朋友计算并判断从哪条路线走能够最快速度=的到达目的地。学生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数学思维一点点的就形成了。

2.改进作业评价反馈方式

新的教育观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求以多种方式评价学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们的作业,教师不能仅仅为学生评价优良差了,而是应该细细思索怎样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某次学生们完成作业之后,教师没有急于为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讲解了作业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们互相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也不是打对勾和打叉号,而是为同学们画上喜欢的图案。学生们很喜欢这种评价方式,作业完成得更认真了。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储备对于学生们来说很重要,数学思维的形成对学生们来说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增强课堂的效率,巧妙的为学生们布置帮助他们提高的数学作业,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成海.基于“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探究[J].新教育,2022(05):78-79.

本文为静宁县教育科学专项课题,课题立项号:JNZK[2021]049《“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包装设计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课程设计;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砚军(1964-),男,山东诸城人,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长春(1956-),男,安徽砀山人,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济南 25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济南大学2011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1007)的研究成果。

中国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培养学生综合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这两门课程设计各自独立进行,互不联系: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执行机构的方案设计,设计时学生不清楚执行机构之前的运动传递情况;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则是针对机械工程中常用传动装置中的二级减速器进行结构设计,设计时学生对于减速后为之服务的执行机构情况也不太关心。两门课程设计彼此独立,机构设计不考虑其结构,而零部件结构设计又没有和机构设计联系起来,不利于对学生综合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此,基于国际工程教育CDIO的理念,以创新设计为根本,以提高和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特别是综合设计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对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综合改革与实践:统一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设计题目,并分别在各自授课学期进行设计,但两门课程设计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一个较完整、较系统的综合型设计,使之更接近工程实际,力求突出对学生工程职业素质与团队协作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设计综合改革的措施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 and 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是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1]CDIO作为指导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框架体系,符合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其提倡的“基于项目的教育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工程项目设计为主线,所有教学环节都围绕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展开,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整体,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对“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综合性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规划

传统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设计题目彼此独立,各自在课程教学结束后集中进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按照固定的设计流程,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并针对方案中的某一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则是采用具有一般用途的机械传动装置为设计对象,设计题目主要是专用传动装置中的减速器。设计课题虽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也综合了各自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说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加深对“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中所学知识的理解都很有必要,但缺少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的环节,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相距甚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

以CDIO理念为指导,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结合起来,以综合性的工程设计题目为主线,使其完整地、有衔接地贯穿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系统地得到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的整体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为此,综合性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应遵循一下基本原则:设计题目所涉及的机构应覆盖机械原理课程中所学的主要机构,如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设计题目所涉及的传动方式应是机械设计课程中讲授的主要传动方式,如带传动、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等;设计题目应具有多样性、挑战性,以满足不同学生要求,使得设计由模仿型变为思考型。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在拟定综合性课程设计题目的过程中,一方面从工程实际中搜集难度适中又符合教学重点的一些有生产实践背景的设计题目,如麦秸打包机机构及传动装置设计、加热炉推料机的执行机构综合与传动装置设计、平台印刷机设计等;另一方面,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拟定合适的课程设计题目,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经验和兴趣自己拟题。

2.课程设计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CDIO提倡的是“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和“以工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尤其适合于工程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课堂教学及其实践教学环节。[2]以CDIO理念为指导,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设计小组的形式,以“化整为零”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改革,以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将传统上“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结束后再进行相关课程设计的集中式设计模式,变为先分散再集中的设计模式,使课程设计所进行的理论设计计算与结构分析设计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具体措施如下。

(1)在“机械原理”课程开始时,就介绍“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和设计要求,布置学生按自愿组合的方式组成研究学习小组,一般为3~5人,并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工程实际中广泛搜集合适的综合性课程设计题目。

(2)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的中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确定学生自选的课程设计题目是否满足综合性课程设计的要求,如符合要求,则指导学生编写课程设计任务书;对于没有找到合适题目或设计题目不能满足综合性课程设计要求的研究学习小组,由教师从综合性课程设计题目库中选择指定课程设计题目。

(3)研究学习小组确定设计题目后,布置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现有典型机器和同类机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历史,并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成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的一部分内容。

(4)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综合设计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方案设计;二是典型机构的分析与综合。方案设计阶段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参观讨论,在分析机器的结构、传动方式、工作原理以及各部件的功能顺序的基础上,绘制机器运动循环图,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机构的分析与综合阶段主要是从设计方案中选取最具代表行的机构,进行机构的尺寸综合、机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并初步确定其传动方案(目的是为“机械设计”提出学习的要求),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准备答辩。

(5)综合设计的第二阶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部分,设计模式和方法同上。针对第一阶段确定的最佳设计方案中的执行机构及其传动方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课外作业形式要求学生完成挠性传动、齿轮传动、键、轴、轴承等零件的设计计算和选用;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结束后的集中设计阶段,学生利用所学的零件设计的相关知识,评价在第一阶段初定的传动方案的合理性,并加以优化改进。传动方案确定后,即进行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零件的结构设计和强度校核,然后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编写此阶段的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

3.课程设计评价、考核方式的改革

基于CDIO模式下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旨在实现自主研究式学习、启发和讨论并重的实践教学方式,以建立以往工科教育中缺乏的工程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因此,课程设计成绩的评价应注重考核以下内容:方案设计的创新程度;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设计计算的能力;答辩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论述能力。考核分两个阶段进行:初次考核和最终考核。

初次考核在方案设计阶段结束后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设计课题的理解程度,传动方案和执行机构是否可行,方案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终考核在课程设计结束后进行。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论述能力及其设计计算能力。此阶段学生要为考核做全面的答辩准备。答辩是检验学生对设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方法,通过学生对总体方案的论述,对整个设计计算过程的剖析,以及对设计资料和标准的运用情况的表述,可考查学生发现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设计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全部工作的总结。因此,设计报告也应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报告包括课程设计的任务书、文献综述、方案分析与设计、设计计算过程与分析及设计结果(机构运动简图或设计图纸)等内容,并全面分析所设计的机构或传动装置的优缺点,提出今后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二、结束语

通过课程设计的改革实践我们发现,基于CDIO模式下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模式和方法,可建立学生以往工科教育中缺乏的工程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便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通过融入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使“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系统设计的概念、思路和方法,学生成为课程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主导者,而教师成为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获取知识,学生普遍反映课程设计效果较以往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CDIO简介[Z].http://www.chinacdio.cn/vNews.asp?typeID=30&parentID=29.

[2]于波,李阳阳.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0,163(6):145-147.

(责任编辑:麻剑飞)

包装设计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品设计;工业;创新

我国制造企业在科技创新引领下,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相互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一、文献综述

(一)设计创新影响因素与绩效

随着体验经济发展,企业越来越关注消費者需求与产品风格,科技、市场和使用者需求的有机融合,促使新的消费需求涌现。设计是一个将技术、市场需求和产品语意进行创新整合的过程。由此可见,技术、市场和设计本身具有的产品语意共同影响设计创新发展。技术能力意味着企业为制造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工具,是企业设计创新无法忽略的动力源。企业从市场获取的信息决定产品改进方向,其市场需求获取能力可以影响设计创新进程。从市场需求中获取的信息转变为语意寓于产品之中,上述过程离不开作为媒介的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只有被社会所接纳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社会财富。设计创新向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而从市场需求中获取的信息或社会文化可以寓于设计符号中,设计创新能够超越实际消费欲,是促进消费、扩大市场的有效方法,能够确保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在整合创新过程中,技术、市场、产品语意三大企业创新影响因素与设计创新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已有相关研究表明,设计能力可作为三者相互融合的媒介,三大因素共同影响企业设计创新绩效。技术变革是推动设计创新的重要因素,能够引发市场需求变化,并改变社会文化中对产品的需求倾向;对于采取设计战略的企业而言,设计强度对其绩效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还发现设计能力同时影响连接技术、市场以及社会文化,并通过促进功能和语意两大设计能力提升,影响产品创新绩效,从而为产品创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企业所采纳的设计创新策略通过有效利用现有技术促进产品附加值提升,有助于设计创新绩效提高,进而使创新发展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二)设计驱动创新路径

关于企业设计创新方法路径,国内外学者们基于设计驱动创新理论构建研究框架,探究企业设计创新能力与绩效间的关系。企业技术资源与相关设计活动对技术密集度不同的企业均具有显著影响,而且对企业设计绩效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设计活动不仅对产品语意具有提升作用,而且具有整合作用和领导作用。设计部门能够整合企业职能部门的关系,领导企业团队对制造技术质量、商业模式等进行有效分析。企业可以通过设计活动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创造产品语意,进而开拓新市场,可见设计驱动型创新理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对于中小型制造业而言,企业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对技术能力过度投资可能会降低其它非技术资源和能力投资及资源配置效率,并且对创新绩效产生负向影响;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境下,通过设计驱动“制造、设计和互联网智能”融合路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创新,形成“设计—制造—智能”闭环。因此,中小型企业在进行创新时需要考虑自身现状,特别是在技术能力不足的情境下进行技术创新可能受到限制,说明中小制造企业想要实现突破性创新,可以先从设计创新入手。在设计创新整合过程中,企业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和产品语意设计能力三大影响因素对设计创新绩效具有积极作用,对中小企业设计创新路径构建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设计驱动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创新战略实践,不少学者基于设计创新理论开展了一系列实践研究,总结企业设计创新方法和路径,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研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研究较少;其次,对设计创新影响因素研究相对浅显,虽指出技术和市场与设计创新的关联性,但较少关注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特别是对中小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与设计驱动创新的关系关注不足;再次,设计驱动创新研究对象较为广泛,尚未针对中小制造企业的优势与缺陷进行分析,无法为中小型制造企业设计驱动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建议。

二、结论

(一)对于外部市场而言,设计创新绩效与企业市场能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根据前文实证研究可知,年均客户数量、市场相对份额、年均市场调研、品牌知名度次数均与设计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市场总利税与设计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企业市场能力体现为企业凭借自身能力与市场保持良好的动态关系,而市场总利税提升应与企业自身设计能力提高相一致。因此,中小制造企业在进行工业产品设计创新时,会受到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的制约。良好的创新环境需要完善的市场竞争体系和科学的内部设计战略作为支撑,更需要中小企业在设计创新时能够内外兼修。

(二)产品新颖性、购买意向、用户体验能够促进企业设计创新绩效提升。

其中,产品新颖性表示工业产品设计的外在特征与表现形式,如造型、色彩、材料方面的创新性;购买意向表示在产品语意设计创新的基础上,对外部宣传的效用或通过口碑积累所获得的消费者青睐;用户体验表示产品售后阶段消费者反馈,通过反馈意见进一步改善产品语意设计的各个方面。因此,企业应将设计创新战略深入贯彻于企业生产、销售、运营、管理的全流程,使工业产品设计创新与战略规划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郭劲.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成因及对策:基于技术学习的重新审视[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30(12):263-265.

[2]俞明磊.企业设计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研究:产品语义学视角[J].科研管理,2018,32(13):34-35.

[3]赖天明.设计驱动的产品创新对顾客感知和购买意向影响实证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20,20(14):26-38.

上一篇:服饰包装设计下一篇:包装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