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学论文范文

2024-02-27

高校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策略

一、数学应用意识的意义

数学的应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时代发展呼唤数学的应用。数学应用意识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总体目标。因此,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尤为重要。然而,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而忽略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难以顾及应用意识的培养。为改变这种教学局面,广大教师应不断深化相关方面的研究,采用更加有效的措施,优化数学教学,使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以及应用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高校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强

高校学校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将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数学应用意识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关乎他们未来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调查发现,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强,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让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性深入他们的内心。部分教师不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往往把学生引入到追求数学成绩的轨道上,使学生缺乏数学应用意识。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意识到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还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应用意识的认知。

(二)对于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忽视与缺乏

学校、教师、学生对于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忽视,是目前制约高校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和造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大部分高校院校的数学教师本身就是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中成长起来的,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学习和实践严重脱节,其本身就不具有数学应用意识;再加上缺乏专业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训,很少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进度和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仍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缺乏对课外内容的拓展,以及数学应用意识的延伸。对数学基础薄弱的高校学生来说,面对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经常有听不懂和无法理解的问题,学习兴趣不浓。

三、高校数学教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措施

(一)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依赖于教材,还要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得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生活化教学。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入某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可以引入历史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开展生活化教学,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课堂互动,增强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无论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还是未来进入社会,都大有裨益,能真正发挥出数学应有的作用。此外,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具有数学应用意识。

(二)创设丰富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并依据情境提出问题,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老师还可以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场景和工作岗位为例,设置涉及某个数学知识点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与他们的直觉是不相符的。这样做可以引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然后教师及时解惑,并加入数学公式的推导,使得课堂教学生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一方面可以将生活场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受数学知识,深刻理解“数学离不开生活”以及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以“生活化”的情境呈现数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生活经验提供数学教学材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主动参与。因此,老师应结合高校数学课程特点、地域特征和学生个性特点,探索一条“生活情境化”的教學模式,即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探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新知识——拓展新知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实现。数学具有工具性的特点,数学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数学教学也应该回归教育本真,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函数的实际应用”的教学中,这一内容本身实用性就非常强,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在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专业出发,可以选择和学生专业有一定关联的活动内容,以此来促进数学学科和学生专业的联系性,真正凸显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对学生专业发展的适应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竞赛。

结束语

总之,高校教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意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高校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思路;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化教学;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应用经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翠芳.高校应用数学教学改革和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培养[J].试题与研究,2020(12):60-61.

高校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数学建模活动在高校的蓬勃发展,给高校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一种新型的数学教学模式——数学建模教学也走进了大学课堂。本文结合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就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数学 建模教学 数学建模

一、数学建模与高校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建模是建立数学模型的简略表示。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它是运用数学的原理、方法、语言,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划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数学建模的过程包含以下5个方面:(1)建模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实际的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资料、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2)模型的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簡化,并以精确的语言提出科学的假设;(3)模型的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4)模型的求解。利用数学方法或计算机方法,对模型的所有参数作出计算或估计;(5)模型的检验。对所建立的模型,用实际的数据或其他信息检验模型是否符合实际、能否进行预测评估。经过这五个过程的多次循环反复,直到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还可以对改进后的好模型进行推广应用。作为数学建模活动之一的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是高校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巧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用数学工具来解决问题提供经验和范式。

二、高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1.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深化知识层次,形成科学的、严谨的数学观。

2.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数学与相关学科及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对数学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学习观,促进学习观念的转变。数学建模教学将加强活动课或实验操作的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实践性。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收集、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转化、构造、解答等一系列认识活动来完成建模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问题”是理论发展的起点,用数学方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就是发展数学理论的过程。认识事物的全过程是认识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5.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精神,使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以数学建模活动为载体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途径

1.精心设计教学案例,开展案例教学法

(1)教学案例的选取

要使案例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最重要的就是选好教学案例。选取案例时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一是代表性。案例避免涉及过多的专业知识,又要考虑到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原始性。来自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的信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报告、计划、统计资料等等,都是数学建模问题原始资料的重要来源,也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到一线调查研究,注意积累课题资料;三是趣味性。在具体选取案例时,应该选择既有趣味性又能充分体现数学建模思想的案例。从培养兴趣入手,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建模的思想方法和建模的重要性;四是创新性。编制建模例题时,必须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此应注重一题多模或多题一模、统计图表等例题的编拟,密切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创新和高技术密切结合,溶入当代科学发展的主流。

(2)案例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讲授具体的建模案例时,应注重两个方面。一要从实际问题出发,讲清问题的背景、建模的要求和已掌握的信息,如何通过合理的假设和简化分析建立优化的数学模型。还要强调如何用求解结果去解释实际现象,检验模型。这种方法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二是教师的讲授必须和学生的讨论相结合。在教师先讲清楚案例的背景、关键的因素、所运用的数学工具等的情况下,运用怎样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建立怎样的数学模型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式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师的“满堂灌”,另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传授知识变为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真正地达到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2.把好课后建模实践训练关,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

(1)布置课后训练题。第一种类型的训练题可以是用课堂上讲过的数学建模方法建模或者是对课上某个问题做进一步的讨论,这是为了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目的。另一种类型是为了达到深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学完有关数学知识单元后,布置该单元知识的训练题,在特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在数学建模实验室进行建模强化训练。对每次的训练题要完整地完成,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到模型的分析、检验、推广的全过程,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思路清晰、条理有序的数学论文。通过此过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认模、建模、用模的能力得到充分地锻炼和提高。每次训练题做完后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师对训练论文认真批阅审定,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指正意见;第二个环节是组织全班成员对训练论文进行专题讨论,让同学们讲述论文构思、建模思想与方法。通过整体交流,让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系统讲授数学软件,并让学生上机实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高性能的、应用性强的数学软件应运而生。有了这些数学软件,教材中复杂的数据计算和处理不再是难题。教师在系统讲授这些数学软件的具体使用技能后,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掌握这些软件在实际数学运算的应用。

3.不断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水平来促进数学建模教学

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是关键。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数学建模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讲授数学建模教学的教师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水平,一方面可以多派教师走出去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多请专家教授走进来做建模学术报告,使师生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科学发展前沿的新趋势、新动态。另外,数学教师还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不断积累和更新专业知识,其中包括较宽广的人文和科学素养。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的形势,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茂之.数学建模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探讨.数学教育学报,2006,(2).

(作者单位:河南洛阳理工学院)

高校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音乐剧专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各大高校陆续开设起来,如何更加科学地设置该专业的课程,成为各大高校随之而来的问题之一。高校育人,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是开办好本专业的有利手段。本文通过笔者自身任教高校的音乐剧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作出归纳总结,抛砖引玉,希望更多高校对此引起重视,更加合理安排该专业的课程。

关键词:音乐剧;课程设置

音乐剧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以中央戏剧学院为例,基本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表演、台词、形体、声乐、艺术概论、化妆、中国话剧史、中国戏曲史、外国戏剧史、舞台技能、芭蕾、爵士舞、踢踏舞、外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中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选修课有:朗诵、话筒语言表现技巧、中国民间舞戏曲身段、独唱、国际标准舞、导演基础、曲艺、音乐欣赏、音乐剧欣赏、名剧欣赏③③刘思思:《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大舞台,2001年02期,第208-209页;。这样的课程也是根据音乐剧独有的特点,如很强的综合性、艺术元素的多元性、时代化等特点来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出个性鲜明、基本功扎实、能力全面、思维活跃的音乐剧创作人才④④刘思思:《高校音乐剧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大舞台,2001年02期,第208-209页。。

中央戏剧学院的音乐剧专业课程设置,是在长期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得来的,只有不断探索和调整,才能达到最科学、兼顾最全面、与时俱进的一种设置方式。国内其他高校因为地域环境、教学资源、招生规模、考生专业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在音乐剧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也各有不同特点。

该系一年级学生每周的课程设置为:信息检索2节、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4节、舞蹈基本功训练6节、大学英语4节、视唱练耳4节、表演技巧4节、体育2节、戏剧语言4节、计算机基础4节、钢琴课2节、伴奏课0.5节、声乐0.5节(2人共上一节),一共是37节课,其中公共文化课程16节,占43%,专业课程21节,占57%,而相当重要的声乐课只有0.5节,占0.013%。一周五天,平均每天7、8节课,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复习再创新?他们能否消化掉这一周接近四十节课的内容?有很多学生每次上声乐课时都是疲惫不堪的状态,面对一周0.5节的声乐课,虽然倍感珍惜,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学一年级是打好专业理论基础的重要学习阶段,然而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如《音乐剧概论》就是一门对于音乐剧的学生来讲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曾经在不同的年级开设过,后来却被取消。《意大利语音》课程开设后,声乐教师在给学生上小课时,尤其是演唱意大利语发音的歌曲时,在认识歌词上节约了很多时间,然而也被取消。学生应当在公共课堂上掌握的这些歌唱语言、理论基础等,却放在时间原本就很有限的声乐课堂里,由声乐老师在小课上完成这部分教学是十分不妥的。笔者认为,除了基本的素质教育所要求设置的课程之外,不必要的课程课时量太多,应该酌情减少或者适当调整。

该系二年级的课程设置为:舞蹈基本功训练4节、戏剧语言4节、大学英语4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节、乐理与视唱练耳4节、体育2节、表演技巧4节、声乐0.5节。三年级为:现代舞4节、戏剧小品创编与表演4节、剧目排练6节、声乐0.5节。四年级为:现代舞4节、剧目排练12节、声乐课上学期每人0.5节,下学期没有设置声乐课。虽然声乐课从二年级开始采取了培优的方式,即每学期期末考试中排名在前10%的学生,将他们的声乐课增加至每周每人一节,但从以上的课程设置比例中可以看出,声乐课的课时量仍然十分少。二年级占总课时的0.019%,三年级占0.034%,四年级上学期占0.03%,四年级下学期没有声乐课,在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下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声乐人才是很困难的。

从各门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我们必须提出“整合式教学”的方式,根据以上的课程设置特点,各门专业课几乎是分别独立完成的,没有形成交叉,而对于音乐剧这门艺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来讲,实际是要求学生将学到的所有本领集于一身再表演出来,因此必须提出“整合式教学”的教学方式,将相互间联系紧密的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比如《戏剧语言》这门课,除了学习一些经典的剧中台词以外,还可以增加很多音乐剧选段里重唱、合唱等部分歌词的教学。演唱部分交由声乐教师来排练,剧目课教师与声乐教师一同进课堂,甚至可以与舞蹈教师一同,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共同指导学生边演、边唱、边跳,打破传统的剧目排练只有一位教师上课的方式。根据排练的需要,安排舞蹈教师、声乐教师也进入《剧目排练》的课堂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根据专业特点的需要,将相互间联系紧密的多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式教学这是非常可行的,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音乐剧专业综合性的艺术特征。

作者简介:

谭洁,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讲师。

高校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高校后勤管理中对于学生公寓的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学校的体制改革之后,对于公寓的管理也成了社会化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人和高校都应更加注重后勤管理,如此,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在近年来针对强化学生公寓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生公寓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这就促使学校在新形势下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学生公寓管理中,如何强化学生公寓的管理也是目前我國高校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

1.现如今,大学校园生活相对以往也更加开放,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复杂化。社会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大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开始产生,很多思想观念都更加社会化。目前社会上的诸多商家也把大学校园当成了有利可图的重要市场,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够找到商业消费场所,这也说明以大学为中心的商圈开始逐步形成。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深入到了校园生活中,学生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生们本来的思想意识相对较为薄弱,因此,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受到冲击。

2.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工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了更高难度。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试化教育对于道德教育的影响也相对较大,这样很多大学生的素质也相对不高。扩招的过程中,很多低素质的学生也普遍存在,学校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意识教育,往往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然而存在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这也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之一。

3.学校在针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体制作为影响因素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我国高校中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制度改革也在不断地发展推进,招生制度也与就业制度联系在了一起。在后勤管理上,大学生活的社会化也让学生与社会进一步融合,对于学生的思想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了新环境、新思想后,平等独立的意识也会有所加强,学生们在依赖心理上就会相对减弱,因此与学校生活相分离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更加追求个人思想中的自由化和独立化。

4.在公寓管理体制改革后,公寓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并没有能够及时调整,管理服务意识水平不够高,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渐增多。后期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从管理者的身份向服务者的身份进行转换,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变成服务关系,而如果不及时加以转变,那么学生对于公寓的管理者也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两者形成对立,互相不理解不包容,势必影响到公寓的整体管理质量。

总之,后期社会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绝不仅仅局限于某些高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始终存在一定阻碍,我国很多地区的高校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前提下,一些高校也探索出了新的管理方法,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也取得实效。个人认为,高校的后勤管理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基本原则,很多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在学校时也并不能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而学生是家长的希望,如果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那么也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对于学生家长和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学校的后期管理工作不仅要以服务为基本原则,还要继续深化改革,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来把学生公寓的管理建设成为让学生家长和社会更加满意的管理模式,这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学校尽心,才能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才能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强化后勤管理举措,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1.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定额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高校后勤近年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合同制约关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务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项目任务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定额,则是学校后勤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后勤服务中各项资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规律、合理规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以节约后勤服务消耗,为学校合理确定服务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成为学校评定后勤实体服务成果及业绩评价的尺度,从而实现后勤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

2.建立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形成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甲乙双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细算、严格履行双方协议,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场。这既是甲乙双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过甲乙双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努力共同实现的,其衡量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与质量标准,只能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将绩效考评引入成本管理,是本着“坚持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绩效考评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的动力和热情。

在确定绩效考评指标时,应把财务绩效指标与管理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根据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成本管理目标的不同,其绩效考评指标应有区分;同时还应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例如:对后勤水电服务项目的绩效考评,既要对水电成本的计量及成本费用率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又要把握学校各方面对水电服务的认可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以此激励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3.发挥经济责任制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作用。经济责任制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准则,也是规范服务成本管理的依据,更是考核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依据。因此后勤各实体都应根据本单位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及细则,并按全面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实施成本控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和充实。如:学生公寓的服务成本,在确定服务成本范围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履行的经济责任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综上所述,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改革求发展的思想观念,抢抓机遇,扎实进取,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的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波.浅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J].现代经济,2007,(6).

[2]杜红霞.浅析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困境及出路[N].长沙大学学报,2007,(7).

作者单位: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预算管理作为高校整体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012年4月颁布实施的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2013年1月开始实施的《高校财务制度》为高校预算管理改革指引了新方向,同时对高校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提高预算的绩效管理和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指标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预算 绩效管理 指标体系

一、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预算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高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靠国家财政拨款,学校只是按照上级批准的拨款计划编制预算,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学校的教学、科研及其他管理部门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预算编制,未能充分调动各部门理财的积极性,部分领导对财务预算管理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预算管理作为单位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抓紧抓好。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预算的编制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要求,尽量做到收支平衡。预算下发后,学校通过各种指标把预算下达到二级单位或基层单位,但由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与各教学及行政部门的有效沟通,下达的资金预算经常无法满足教学及行政部门的需要,并且缺乏严格的控制支出措施。同时,很多高校当前预算的编制方法实质上仍然采用“基数加因素”法,并未真正采用“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的预算管理还不是很完善,执行的随意性很大,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经常出现预算经费指标的串用,使得预算执行出现赤字,造成许多资金得不到监控。同时,资金的收支随意性大,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不及时,导致资金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与控制完全脱节,不利于考核预算执行情况。

(四)预算考核评价弱化

大多数高校没有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考核、评价功能,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也主要监督各预算单位编制和执行预算的规范性,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社会效果的关注不够,各高校部门预算编制方法仍是“投入型预算”,重心放在争取预算拨款,年度支出预算并没有围绕绩效评价,也没有结合高校各层次、各环节、各部门的责任主体对高校预算进行全过程监督,对绩效的评价、奖惩、全部资源的配置以及预算管理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预算管理工作绩效与高校内部各学院的考核和奖惩脱节。

二、高校绩效预算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提供服务,这些需要通过创新性活动对高校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所有这些都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这就决定了高校需要考虑资金使用效益,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合理使用不仅体现的是效率,更要体现其有效性,这就是绩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预算外资金等一系列预算制度改革措施后,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投入式”预算管理体制,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高校绩效预算必须结合绩效来确定预算资金分配,将各部门本年度的预算资金与其上年度资金使用效益相比较,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作为预算部门增减预算的主要依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将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这就促使高校必须实施精细化预算管理,并且保证科学合理,增强预算管理的水平。

三、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路

为了改变传统高校预算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就必须加强对预算的约束力,积极推行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实现绩效与预算的有机结合,即建立以资金效益为理论基础,组建绩效预算管理组织机构,通过详细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进行部门预算和目标管理,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全程监控,通过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预算管理运行模式(如图1)。

(二)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

1.实施具体步骤。首先,根据学校的长远规划目标,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确定学校当年预算管理的总体目标,这项工作可由预算委员会完成。其次。把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形成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再根据部门目标编制出部门预算。随着高校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预算的编制可以采用滚动预算。再次,建立完善的绩效指标体系,制定确实有效的绩效目标。高校战略规划中的长期宏观目标可分解细化为短期微观的绩效目标,而预算就是实现绩效目标的资源配置工具。预算和绩效目标之间由绩效指标建立联系,预算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绩效目标通过绩效指标的计算对预算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反馈。具体的绩效反馈可根据中期和年度的绩效评估结果,由教学及行政等各部门以正式的书面报告向预算管理层反馈。

2.完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应该运用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通过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分两个层面确立预算绩效指标。一是用货币计量的确认绩效;二是反映具体事务消耗的资源。效率、效果、成绩如何,是高校任务、战略计划和工作内容的应达目标。

3.建立管理系统。首先,建立科学、完整、有效的绩效预算管理系统,可通过建立预算委员会来实现。该委员会可由主管财务的副校长、财务处、审计、纪委、教务等各部门的人员组成,把预算与高校的发展战略很好的结合起来,并对每个部门的权责进行有效控制和分配。其次,通过预算执行将预算目标变成现实,通过预算监督来了解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从而分析其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信息分析主要是分析绩效情况,确定和分析差异,找出差异形成的原因;监督评价则是通过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以保证绩效预算管理体系中传递的数据真实完整。最后,管理系统还应保障预算信息处理的及时、完整、正确和提供便于解读和利用的预算信息(如图2)。

(三)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指标体系设计

由于高校绩效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因此,按照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所构建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应该涵盖教学、科研、财务、社会等内容,形成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诸多因素构成的集合系统。具体包括:第一,业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由教学工作情况、科研工作情况和学生工作情况组成。第二,财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由财务管理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事业支出结构、组织创收能力和偿债能力组成。第三,社会绩效预算评价指标。由学校声誉、毕业生就业情况、社会捐赠和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情况组成。该集合系统反映了绩效的各种单一指标纳入到一个有机的相互制约的系统之中,全方位分层次对绩效进行比较分析;该体系根据指标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目标评价指标又分为若干较小的观测点,并按各观测点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将各观测点按不同层次聚集集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模型,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具体观测点)相对于最高层(总指标)的相对重要权值的确定和排序上。

四、总结

绩效预算就是把资源分配的增加与绩效的提高紧密结合,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预算为主线、部门为基础、绩效为核心的绩效预算管理模式。最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校财务制度》要求明确绩效预算管理并进行绩效评价。在高校实施绩效预算能否成功,关键是能否建立以事业发展目标为导向、以项目成本为衡量、以业绩评估为核心的绩效预算体制和绩效考评机制,结合业务绩效预算评价、财务绩效预算评价和社会绩效预算评价,形成“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绩效预算”相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高校预算决策、配置、使用水平等做出综合的评价。

(注: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GL12)

参考文献:

申凯,雷芳.高校绩效预算管理模式的探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上一篇:金融消费论文下一篇:财务内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