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质量分析论文范文

2023-11-26

经济增长质量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利用2009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经济增长质量模型,对2009年安徽省各地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安徽省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境内山河秀丽、物产丰富、稻香鱼肥、江河密布。全省面积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矿产和水产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安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省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安徽有些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经济仍然欠发达,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安徽各地市经济增长质量,找出各市间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进而安徽省各市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针对安徽省各市的经济增长状况建立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模型,然后依此对安徽省17个地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并就如何推动安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综述

经济增长可简单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GDP等经济总量的增加。从更深入的角度理解,由于要取决于各种资源和资本积累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技术水平的高低,经济增长还包括决定生产能力的诸多因素的扩大和改进。

经济增长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必须以发展的观念来认识经济增长的本质特征。现阶段经济增长质量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方面的规定性:一是经济能力的长期稳定增长是以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调整为基础的。这种调整如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状态以及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相适应,将促使经济增长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二是持续、稳定的经济数量增长是有质量的经济增长特征。过度的经济波动对动态效率损害很大,既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又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三是经济增长质量亦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高度和经济效率程度是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保障。四是居民生活质量成为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内容,人是实现有质量的经济增长的主体。五是经济增长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是全面的、多方位的、动态的综合性研究,一般需要设置指标体系作为度量手段。在不同的增长时期,无论是研究客体的变化,还是研究主体的价值判断,标准变化都可能会在选择不同的指标上反映出来。然而在进行经济增长质量动态的比较时,又要保持不同时间指标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有些学者在判断经济增长质量好坏时以国外指标数值为标准,当然可作为分析参考。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模式、进度均有很大差别,增长质量数据的比较可以用来分析差距的大小,却不能用来判断经济增长质量的好坏。

2 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

2.1 数据说明

前文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已经作了定性分析,但如何进行量化评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在参考了有关文献资料后,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为基础,从经济总体实力、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四个方面考虑,选取了11个子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是:X1—GDP(亿元),X2—新增固定资产(万元),X3—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X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6—财政税收占GDP的比重(%),X7—非农业劳动力比重(%);X8—人均GDP(元),X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1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元),X1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元)。

如上所示,下文分别以X1—X11表示上述11个原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

2.2 安徽省经济增长质量主成分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选取安徽省17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10》,搜集整理得到各地市的各项指标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市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其步骤包括数据标准化、求相关矩阵及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根据主成分贡献率选取主主成分、构造主成分得分模型并实现样本分类。本文借助SPSS13.0软件实现。

KMO and Bartlett球形检验显示,11个指标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性,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共同度输出结果显示,11个指标信息提取度均在80%以上,提取效果较好。主成分特征值及其贡献率,如表1所示:

表1为主成分特征值及其贡献率表格,由于方差贡献率反映了每个主成分包含原始数据的信息量程度,可以看出,选取前3个主成分变量作为主成分时就包含了原指标变量大约91.42%的信息,已经达到85%以上,且前3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大于1,此时可以认为前3个主成分能够达到解释所有变量的要求。所以,提取3个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各主成分得分可写为:

根据各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加权可得主成分总得分,各主成分得分和总得分见表3:

总得分F的大小反映了各地市在这套指标体系下经济增长质量的基本情况。有必要说明的是由于在主成分分析时,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用各个指标的平均水平作为零点,因此,如果样本的某主成分得分为正,则表示该样本的相应主成分水平在平均值之上,反之,则在平均水平之下。

2.3 实证结论

从综合得分看,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皖南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之间在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速度上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皖北地区在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皖南、皖中地区。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宣城等皖南、皖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位居全省前列,其GDP、新增固定资产、实际利用外资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人均GDP都处在领先的地位;淮南、滁州等皖中地区地市的经济发展处在中等水平;而皖北地区的阜阳、亳州、宿州,由于地理位置和工业基础等原因,一直属于省内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三市的多数主成分得分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反映在新增固定资产、实际利用外资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财政税收占GDP的比重和人均GDP等指标上的落后,这些都有待改进。因此,如何加快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安徽省今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问题。

3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建议

3.1 推进城市化建设步伐

加快城市化建设,就要做好城市化发展规划,尤其要做好农村城镇化建设规划。城市化建设就是要解决好农村问题。农民人多,收入不高,消费不足。建设安徽省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只有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要合理;土地使用要配合生产;要积极引导农民集中定居,把农民居住点集中在中心城镇,进而发展成大城市的卫星城。

3.2 缩短经济发展的差距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同地区,要实行分类解析和分类指导。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另外,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给与更多的政策优惠,采取技术帮扶为主、资金帮扶为辅的措施,加大教育投入。同时,皖南、皖中发达地区的乡镇与皖北薄弱地区的乡镇结成对子,充分利用强乡城镇资金、技术,与薄弱乡镇的资源优势形成互补。总之,在继续保持皖南、皖中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皖北的开发,最终以科学的发展观推动全省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亚民.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2]陈森良,单晓娅.经济增长质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2,(7):22.

[3]肖红叶,李腊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1998,(4):8-12.

[4]钱津.关于国民经济增长质量的系数分析[J].当代财经,1999,(6).

[5]王文博.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l):10-13.

[6]樊元,马大晋.甘肃经济增长质量分析与对策[J].区域经济,2004,(1):73-75.

[7]毛键.论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J].南开经济研究,1995,(3):10-11.

[8]戴武堂.论经济增长质量及其改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35-39.

[9]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经济增长质量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增长与分配是经济学领域中传统而又重要的问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为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做了基奠,本文也试图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探寻经济增长的路径。从理论上论证了这两个因素作为传导机制的依据,并具体分析收入分配通过这两个机制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消费结构 人力资本

一、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中间传导因素的选择依据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以通过各种机制来传递,收入分配平等与否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内在的影响,但是把所有的机制都考虑进来,问题会变得非常复杂,不可能清楚地分析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究竟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经济增长,所以本文在对各种作用机制的比较过程中,结合经济增长理论,选取了两个相对重要的传导变量来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消费和投资都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就是收入水平的限制,收入分配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主体——人的消费需求充分满足的基本条件,直接为人力资本创造提供物质保障,并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消费水平、质量和消费方式等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所以消费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构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传导因素。

1.最直接的因素

从传统经济增长的模型来看,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模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对商品的消费。劳动力必须首先满足自身衣、食、住、行方面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基本的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便不能够在生产中正常发挥作用,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的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再生产有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经济学者将其拓展为五个“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应该在生产环节的前面”即消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从这一点来看,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

2.最关键的因素

新经济增长理论给出了重要的启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存量,它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劳动者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高低,取决于他们所接受的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还取决于知识和技能老化的程度。因此,就可以用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在职培训时间、知识老化率等指标,来反映人力资本的变动。

经济增长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进步,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经济增长仅仅依靠扩大生产要素的投入已经不可能,要使得经济增长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地增长过程,而不出现停止或后退,只有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进步,知识的积累和进步使得物质资本边际生产力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从而保证了对投资的长期的利益刺激。从这个意义上人力资本被视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因素。知识的积累和进步脱离不了教育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实践,知识的积累依靠对教育的投入,知识的进步离不开人力资本对知识的使用和创新。

因而本文将从消费结构和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两个方面研究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原理表示为:

二、两种机制传导作用的理论与分析

1.消费结构形成的有效需求机制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将国民收入分为消费和投资两部分。消费对于国民收入具有乘数效应,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需求的数量取决于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消费倾向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有递减的变化规律,即在实际收入水平增加时,总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如收入。但是,凯恩斯的分析中,只是将人们的收入一般化,他没有考虑个人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情况。在个人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不同的收入分配格局会导致个人消费倾向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Murphy,Schleifer和vishny提出的收入分配通过市场规模影响经济增长,根据这一作用机制,经济发展总是伴随着人们需求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消费决定生产,消费引导生产”,通常高级消费品经济附加值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需求结构往往存在这样的变化趋势人们对每种商品的消费有一个限度,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偏好于扩大消费品的种类而不是某种商品的数量。在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下,富人需求是时一尚的高级消费品,而穷人由于购买力的限制,仅仅消费低级消费品,这就导致了高级消费品市场范围的局限,造成国内生产的工业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制约经济增长。

在对待高收入水平的消费上,认为通过合理合法取得收入的富翁的高消费对社会是有利的。他利用年——年的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数据,将居民按收入水平分为最富裕户、中等收入户和最贫穷户三个阶层,将三个阶层与国民收入分别作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三个阶层的居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出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显著这一结论。其中的高收入阶层指城镇多数人口的贡献。从改变消费结构的角度解释,高收入阶层比低收入阶层的作用要明显,所以,虽然在消费倾向下降的情况下,消费结构的改变形成的有效需求对经济增长又必然有促进作用。

从商品的生命周期来看,高级消费品还处于初期或者是成长期,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高水平的收入人群在总体中只是一个为数相对少的消费群体,而且对商品的消费数量有限,一个高收入家庭一般在一年内甚至十年内拥有一台彩电、冰箱或电脑就足够了。所以,增加高级消费品的市场份额,需要扩大高水平收入群体的规模,如果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对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高收入群体的规模是不利的。

2.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1)收入水平对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直接的作用,收入分配不公对教育公平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收入差距扩大将直接影响低收入群体对教育投资的支付能力。尽管城乡大部分低收入者对教育投资十分关注,但受到生存问题困扰,个人或家庭对教育投资的现实支付自然被限制在十分狭小的范围内。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深化过程通过长期储蓄来完成,从储蓄角度分析,教育是占家庭消费支出较大比重的项目之一,中国居民的储蓄其中有一大部分是为了子女接受后期教育而准备的。由于收入分配不均的限制,人们对教育投资的储蓄能力也产生了差距,从而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资能力。

其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导致人们教育起点的差异,从而影响教育公平。高收入家庭的子女由于具备较高的物质条件,从小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比如富裕家庭可以给孩子购买乐器等教育辅助设备,使子女从小就学得一技之长,而且,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往往在就业竞争中占有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和更多的信息,这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因而更容易获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再次,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和非法致富行为所导致的心理失衡也会对教育投资带来消极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2)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人力资本的流向。以往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重在分析地区经济不平衡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现在可以逆向思考人力资本在以市场为主要资源配置方式的导向作用下,向生产率高的地区或部门流动,因而收入分配的差距是人力资本流动的指示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差距引导人力资本流向,进而加速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人力资本的流向,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直接而且显著的影响,所以,收入分配差距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分析与比较,选取出两个相对重要的传导因素,得出两个相关的结论:

首先,收入分配的差异可以影响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改变的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还与人们的消费倾向有关消费结构的改变影响经济增长。所以,要允许适当的差距,通过改变消费结构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又不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高收入群体的规模,限制了消费结构深入转变过程的实现,最终不利于经济增长。

其次,收入分配差距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人力资本的流向,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严重影响人们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资源配置方式下,又导致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参考文献:

[1]刘 霖 秦宛顺: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79~82;

[2]陆 铭 陈 钊 万广华: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J].经济研究,2005(12)

[3]聂国卿 陆远如:转型期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J].求索,2004(12):11~13.

经济增长质量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全国经济快速增长。地处西北地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迅猛,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3亿元到2011年GDP总量为2102.21亿元。34年间增长了161.7倍。平均年增长速度约为16%。宁夏经济是如何取得快速发展的,本文主要利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从居民消费和政府投资两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宁夏经济增长的原因。为其他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借鉴,逐步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宁夏;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政府投资;计量分析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地处中国西北的黄河上游地区。宁夏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宁夏也曾在经济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在改革开放和西北大开发的推动下,宁夏经济取得了极为显著地增长。当然这与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一. 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增长真实的反应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体现了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消费需求是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购买消费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需求能力,它是市场对消费品的一种真实需要。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一起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的作用又是最重要的。一般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要高于其他两个因素。所以说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从宏观经济学中可以知道,在整个经济的运行过程中,消费需求对社会生产提出了要求,为生产提供直接动力和目标。另一方面,消费又是“自动稳压器”,防止国民经济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综上所述,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关系密不可分,它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其特殊的优势。以下将用Eviews软件对宁夏1993—2011年消费和经济增长数据进行分析,来说明宁夏的经济增长中消费的作用的大小。

二.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投资就是资本的使用和配置,它是一个量变的运动和增值的过程,投资时经济主体为获得最大利益而垫付的货币或其他资源于某项事业的经济活动。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内在规律。一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投资又强烈的影响和决定着投资行为。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供给效应同时又有需求效应。即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又是影响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所以说,投资具有“双刃剑”的作用。

因此,在分析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我们不能忽视了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力。以下也将会用Eviews软件对宁夏1993-2011年政府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两者的关系分析,来说明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

三、回归分析

根据1993-2011年宁夏GDP、居民消费、政府投资的数据,采用EViews软件进行以下回归分析.

(一)变量间相关系数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分析我们发现,宁夏省GDPY与居民消费X1、政府投资X2都呈高度正相关,分别达到0.996和0.9949。这表明利用线性模型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适合的。

(二)绘制散点图

根据操作原理中的方法,可以绘制出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1和X2的散点图。

从散点图中看出,大多数散点都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可认为Y和X1X2呈高度线性关系。

(三)建立回归方程

对统计数据做回归,根据回归结果可得到下面的估计方程:

(2) 怀特检验

通过Eviews软件对样本做怀特检验,结果可从图中看出,在同方差性假设下,辅助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与样本容量n的乘积,渐近地服从自由度为辅助回归方程中解释变量个数的x2分布:n*R2~x2,则可以对统计量n*R2进行相应的x2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到Obs*R2的值为10.7124,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自由度为5下x2分布对应的临界值11.07,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即不存在异方差。

五. 分析结论

通过宁夏居民消费和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使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宁夏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知道,居民消费确实对宁夏的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居民消费每增加一元,GDP就能增加1.6571元。也证实了近些年政府提出的“扩大内需”这一口号的必要性。其中,对于投资具有“双刃剑”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同时又要重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追求经济增长的时候,要充分正确利用消费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以实现经济的高效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孝言.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J].中国市场,2011,(18)

[2]于玲.浅谈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山东纺织经济,2009,(04)

[3]张倩倩.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协整检验[J]企业研究 , 2012,(06)

[4]吕利栋.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J].东北财经大学,2005

[5]陳少林.居民消费、国定资产投资及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重庆科学学院学报,2012,(04)

经济增长质量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国民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的关联,通过专业的研究与调查,精准找出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在房地产经济中持有的作用,如带动多项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加大生产力度及改善投资水平等,从而掌握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与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真正关系。

关键词:国民经济增长;房地产经济;投资作用;刺激消费

在社会经济水准逐步改善的当下,多项行业都迎来了自身的发展契机,在多个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中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速度最快,且经济增长最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较大影响,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已全面改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一、中国国民经济与房地产经济的关联

一方面,房地产经济活动主要围绕房地产的消费、分配与生产行为,其生成的经济属市场经济下某一阶段的产物,该类经济具体的增长速度与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关联,从某种程度上讲,房地产经济会给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去正向作用。房地产经济引发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在当前的房地产建设中其会涉及较多业务,如与房地产相关的物业管理、房产建设、房产投资与房产销售等,其各项业务的完成皆需要多个行业的协调。比如,在开展与房地产建设的相关业务时,其业务会涉及多项行业,如劳动力服务、建材生产与物流运输等,只有多项业务的共同辅助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该项业务,在推动该项业务期间,还会带动对应业务经济总量的增加,无形中提升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速度。

另一方面,从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上看,其能在侧面将国民经济的内部活力呈现出来,一般来讲,房地产经济带有市场经济性质,而市场经济又会因供求关系的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经济波动,也就是说当房地产经济的增长较缓慢时,当前市场的需求量也不高,拉低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力;而房地产经济的增长较迅速时,其市场内部的供求关系会产生较大波动,无形中也会增强国民经济的整体活力。因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状态中,国民经济与房地产经济有着较亲密的联系,若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有持续性,则会带动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也会促进多项基础性产业的经济增长速度;若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较低迷,也会影响其内部多项基础性产业的发展速度,改变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

二、中国国民经济增长在房地产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带动多项产业发展

一般来讲,房地产工程建设需多个部门的共同协调,无论是在项目的开始还是在项目的使用阶段,其都要融合多个行业领域,并利用多领域的共同发展来促进不同产业的经济增长。在实行具体操作期间,房地产企业会利用大量的资金与投资完成相关规划工作,给金融产业或相关商业的发展带去极佳的发展环境。对于房屋整体的建设来说,利用房地产企业内部的管控措施可有效改善建筑施工与建筑设计部门的经济水平,促进相关部门的经济效益。在实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期间,其内部的生产设备与原材料都要统一采购,不仅有效缩减采购成本,借助该采购工作的统一性,还能保证相关材料的使用质量,并促进原材料中水泥行业、钢铁行业与砂石加工行业的发展,改善此类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准。针对用户装修阶段来说,无论是相关家具还是装修材料的购置,其都会高效促进家具生产行业、建材行业与室内装修行业的经济发展,借助房地产项目的快速建设,多项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得到支持与促进,给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带去了较大改变。

(二)增加就业机会

通常来讲,在建设房地產项目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经历物业管理、销售、施工与设计等多个性质不同的阶段。比如,针对房地产项目中的设计阶段来说,相关部门或管理人员应科学评估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而具体的项目设计则要经过多家专业机构来完成对应的审查工作,若该建设项目的规模较大,其具体的审核力度也应适时加大,利用科学的项目设计审核来增强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对于房地产项目内的施工阶段而言,该阶段会投入最多的劳动力,影响该环节建设质量的因素也最多,在施工现场需持有不同施工任务的工作人员,其主要任务有现场监管、现场管理、技术施工、普通施工等,由于劳动力类别不同对其的工作要求也存有较大区别,在搭建相关基础设施时其会需要诸多普通施工人员,无形中增加了多项就业机会,也促进了相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完成房地产项目的施工建设后,该项目将进入到对应的销售部分,在所有的住房销售完成前,其不同的销售楼盘都会配备对应的房屋销售人员,也为多种人群提供了适宜的就业机会。在完成房屋销售并开始小区的日常管理时,开发商需依照该房屋建设的实际情况挑选出对应的物业管控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其主要负责解决相关住户的各项问题与小区设施的整体维护。针对房地产项目的发展来说,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销售管理,都需要耗费较多劳动力,在该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中,由于其跨度时间较长,会带去不同方面的就业机会,不仅适时改善了社会整体的就业结构,还能促进相关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刺激消费

在房地产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相关部门应适时确认其主要的经济增长来源,而国民经济消费则为房地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更多的开发商为促进人们的购房消费,适时调整了购房政策、销售价格与小区环境,增加建筑群整体的舒适度。人们在完成对应的购房行为后,为强化自身房屋居住的适宜性、舒适度,部分人群还会对房屋内部结构实行装修改造,而装修则要涉及到多项原材料的购置工作,会带动建材行业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若某些住宅小区的建设位置较偏僻,在完成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后相关企业还会进行原材料的运送,有效拉动了物流产业整体的经济情况。相关住户在改善房屋内部的居住环境时,还会依照自身兴趣来购置适宜家具,促进家具产业的整体发展。此外,广大住户在日常生活中还会采购多项消费品,无论是水电消耗还是消耗品的购置都会生出不同的费用,人们的消费潜能将被极大刺激出来,在不同行业出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中国国民经济也形成了持续性增长。

(四)加大生产力度

基于房地产行业会涉及到较多领域,而各个领域或部门又会拥有对应的经济发展特征,即可显现出不同领域其经济的发展状况。一般来讲,房地产经济在增长过程中会拉动相关领域内的经济增长,并适时改进当前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比如,在某房地产经纪合伙企业建设中,其建设初期应依托物流运输行业与建材生产行业的大力配合,具体来看,对于建材生产来说,其要生产出大量原料;而物流运输又需拥有极多的专业驾驶人员,通过二者的高效结合适时增强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使该区域经济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中,且工程项目的建设时间与周期较长,在项目正式竣工前,多个建设部门应进行积极配合,增强该地区经济活力的持久性,高效保障相关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此外,针对房地产竣工后开设的物业管理与销售来说,其要为相关建筑群配备一定的劳动力,而广大用户在完成房屋购买后,会对相关房屋实行特定改装,并增加更多的新家具,促进了房地产项目周边产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的整体增长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发展趋势。

(五)改善投资水平

若投资者将其持有的资本放置到项目建设中时,其渴望在该项目内获得经济利益的多项行为属投资。在当前的房地产项目建设中,由于其涉及到较多内容,在开展项目实际建设时应增加多个投资者。针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来说,其具体的投资行为可主要分成置业投资、开发投资,置业投资是将房地产项目实行交换、租赁与交易等,该类投资行为难以让对应投资者获得高额经济效益;而对于开发投资而言,其多发生在房地产项目建设的初始阶段,利用较科学的算法来完成其经济效益的计算与预估,由于房地产项目带有较大的利润空间,相比于置业投资,投资者更倾向于开发投资。房地产项目的相关投资者无论采用开发投资还是置业投资,都会将国民经济的发展活力激发出来,促进不同行业经济的稳步增长,依照当前房地产项目的发展数据来说,我国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数额仍处在增长提升中,也就是说,在较长的时间段内中国的国民经济都会带有极高活力。

三、引导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凸显出对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因此,就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明确出清晰的发展认知,需要在房地产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历程中,对我国当下存在着的一些发展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与分析,以此保障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

(一)优化政府调控

我国当下房地产经济,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健全,因此就会在不同的区域当中存在着房价记性。同时居民性购房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的问题。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就需要未来工作中能够发挥出宏观调控的能力。制定出相关政策,利用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手段,有效引导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过程中,始终面临着政策连续性与落实性不佳的问题,因此就需要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二)完善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我国当下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同质化发展趋势,使得行业当中的整体结构以及产业构成,都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在市场当中的中低端产能出现严重过剩问题,但是始终在高端服务能力方面,缺乏完善程度,并已经成为我国当下发展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全面完善顶层设计,以此让我国房地产经济顺利的实现转型,特别是在未来发展中,要够积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将结构调整工作落实到位。

(三)加快立法工作开展

在当下的房地产工作开展中,由于经济健康的发展,往往需要结合起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以及规范,因此我国在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需要让政府进行针对性的管控,特别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避免出现管控力度不足的问题。其中,各级政府需要制定出针对行业发展的规制,同时加快立法的落实程度,这样才可以保障未来的工作开展中,可以完善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结构。特别我国已经面临着经济的全面转型发展,因此就要在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实现更加规范的行为,避免出现由于监管力度不足,而导致的房地产市场经济风险。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增长速度正快速提升,在该类增长趋势的背后也给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适宜条件,在发展房地产经济的过程中,其不仅能高效完成对国民经济的消费刺激,还能改善社会经济整体的消费水平,使国民经济出现持续性增长。基于以上的意义,国家对房地产提出“平稳”的要求具有核心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耿沛.房地產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探析[J].今日财富,2020(23):10-11.

[2]魏艳玲.浅析新常态下房地产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9(24):17.

经济增长质量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伴随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管理”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是否拥有齐全的计量器具、测量设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衡量一个企业节能工作好坏的标准。如果没有计量节能成果,效益就无从谈起。每年企业将直接消耗大量的能源,占用很多宝贵的生产资料。所以,企业要想实现挖潜增效、降低成本,就必须节约使用资源。本文将对能源计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能源 计量 管理 节能降耗

1 概述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在这期间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以上,节能减排工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下,大多企业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着。节能降耗,简言之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用最少的投入去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强化管理入手,加大管理降耗和改造降耗力度,使高耗能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向节能降耗要效益。

目前,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我国企业在单位能源消耗和物料消耗等方面大大高于国外发达国家,能耗综合利用率只有30%,高消耗降低了企业的效益,削弱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企业必须狠抓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求得最大经济效益。

计量是实现能源科学管理的技术基础和手段,只有通过计量工作得到准确可靠的数据,才能有效地减少电、气、水资源的浪费现象,真正达到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是企业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只有配齐能源计量器具,做好抄、核、收工作,加强能源计量检测,搞好能源计量管理,才能为企业科学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能耗数据,用来进行能耗分析、预测、计划、编制定额等,做出科学决策,才能做到用能有数,节能有数,减少浪费现象,计量工作与降低能耗有着密切关系。

2 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不足之处

2.1 有些能源计量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经营形势的需要

在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下,由于企业对电、气、水等能源投入产出的意识不强,所以没有足够重视单位的计量器具是否配备齐全。随着设备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逐步使用专用检测设备进行测试和维修。这样不仅保证了检测质量,也能降低能源消耗,使测量数据更敬爱科学和准确。

2.2 随着企业生产工艺的发展,某些计量器具的精度和计量手段、方法已不能满足检测和监控的需要

有的能源计量器具,例如锅炉燃气计量表、蒸汽流量计、水表、电表等由于检测、检修不及时,甚至在损坏后没有得到更换,没能真正担负起企业内部计量、加强成本管理和量化监控的作用,从而导致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

2.3 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计量器具的配置、维修、计量和收费,甚至有时校验企业也可以管理,有一定的自主权。因存在利益驱动易使计量产生偏差。同时,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工作互相脱节,管计量的不管能源消耗,管能源的对能源又不能管计量工作,这都对能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不良影响。

3 加强能源消耗计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全过程管理

从能源计量器具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维修和检定等各环节,进行统一管理和全过程监督,制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计划,集中管理能源计量器具和计量信息,确保统计的各种数据准确可靠,为合理进行能耗定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档案,提高计量技术管理水平

建立计量标准档案,有专人负责,其内容包括:测量设备、仪器仪表及配套设备明细、使用保管人姓名、检足记录、维修记录、计量装置设计、安装技术图纸资料,计量仪表历次检定证书,计量仪表使用说明书等几部分。计量标准档案的建立,保证了计量仪表的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又为正常计量交接提供了有效的法定依据,也避免了因计量技术问题而产生的计量纠纷。

3.3 认真执行国家计量法规,严格按照计量检测体系要求,更好地发挥计量检测体系的作用

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国家计量法规,根据ISO10012标准的要求,按照有关程序加强内部检查审核,针对内审中的不符合项,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安排,限定时间落实整改情况,逐步推行计量检测体系内部审核工作进行量化检查考核,通过计量检测和监控,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

3.4 加强节能宣传力度,使节能降耗的理念深入人心,真正落实在行动中

每个企业都应充分认识到节能降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节能降耗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谁也不应该轻视它,我们不能不屑一顾于一滴水、一度电、一块煤的价值。

企业要在职工中广泛宣传节能降耗的重要意义,大力开展“节能降耗,从我做起”活动,经常性地开展以“从我做起,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一立方米天然气”为主题的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牢固树立一种“点点滴滴降成本,从细微之处节约”的节能意识。

节约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举手之劳做起,增强节约意识。看到水管没关严主动给关上,工作完毕随手关灯、关闭电脑和空调等办公室耗电设施,发现管道跑冒滴漏,及时修理。以不断增强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地投入到节能降耗活动中去,坚持不懈地做好节约能源的工作。以最好的管理,来实现节能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提高企业能源的使用效率,节能降耗。

3.5 加强计量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计量人员技术素质

计量标准法规的实施与先进的计量技术的应用,离不开高素质计量人员的努力。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对推进计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组织人员参加局举办的技术监督质量、计量和标准化培训班,听有关计量专家讲座和有关计量技术的理论,进行技术交流,并请有关计量仪表生产厂家技术人员讲解有关计量仪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特点,先进计量仪表应用等技术问题。使计量人员系统地学习计量技术理论,大大提高了计量人员技术素质。

4 结论

企业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水平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应严格加强对能源计量管理和节能降耗工作的计划、组织、检查和落实,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坚持不断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努力探索提高能源计量管理水平的新途径,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向更好、更深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珂.从企业节能降耗谈能源计量[J].节能技术.2010(04)

经济增长质量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工業4.0时代,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当下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显著。探究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海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因此针对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将信息产业主要分为信息制造业、信息销售业、信息服务业3大类,根据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非常高,其中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度最大,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97—2016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产业总值和上海市生产总值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服务业对上海市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其互动机制作用不明显。最后从优化信息产业内部结构、注重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融合发展、以创新驱动信息制造业升级带动信息销售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信息产业;信息服务业;灰色关联分析;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Interactive Analysis of Shanghai’s Inform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LIU Yi-nan,LIU Qin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status,the analysis method of gray correlation degree is used to analyze Shangha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shows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is very high,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and economic growth is the largest,followed by cointegration test and Granger.Causal test,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total value of Shanghai’s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and Shanghai’s GDP in 1997—2016 was carried ou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Shanghai’s economic growth,but its interaction mechanism is not obvious.Finally,it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ales industry with innovation-driven information manufacturing upgrade.

Key words:information industry;information service industry;grey relational analysis;cointegration analysis;granger causality test

0 引 言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具有创新性强、带动性大、渗透性广等特征,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动力[1]。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1-11月,规模以上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13.9%.其中,大数据、第三方网络支付、移动游戏等行业领域的市场规模增速普遍在20%以上。在集成电路领域,1-11月集成电路产量1 417亿块,同比增长19.4%[2],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和制造业的核心内容,被确定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中重点突破的领域,将肩负着重大战略使命。此外,各国学者都对信息产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F.Machlup在其书《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中首次提出与信息产业相类似概念,2001年D W.Jorgenson研究发现半导体产业促进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作用[3]。2013年Jason Dedrick通过对45个国家13年的生产率和投资的数据,发现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领域的投资对生产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4]。国内学者王宏伟(2009)通过对信息产业TFP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发现信息产业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5]。杨艳红、姚翠友(2010)证明我国信息产业对实际经济增长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协整检验表明两者在长期内稳定地存在着协同互动的均衡关系[6]。李鸣迪(2011)指出上海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极[7]。王惠、崔杰与王树乔(2014)以江苏省2000—2012年信息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模型,发现江苏省信息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互为因果关系[8]。王立国、曹白杨(2015)运用面板模型分析比较了中国热点经济区域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9]。李向阳(2015)提出信息产业的发展应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10]。孙红蕾、郑建明(2016)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信息产业要素作用于苏南苏北经济增长的路径影响和贡献度进行了对比分析[11]。李晓钟、陈涵乐、张小蒂(2017)从横向和纵向2个层面比较分析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及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各行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总体趋于上升[12]。李晓钟、黄蓉(2018)构建了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了两大产业融合水平及其对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影响[13]。何瑾、杜小民(2018)通过对珠海市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实地调查,总结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地方财政的扶持对本地信息产业发展的必要性[14]。魏艳秋、淑萍(2018)选取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一阶差分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分析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促进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互动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15]。纪慰华(2018)指出上海信息服务业总量偏小、缺乏引领性的企业,新业态培育、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和不足,应从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完善产业链等方面着手加以解决[16]。

综上所述,国内外大多学者都对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分析,但是具体从信息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文中选取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海市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探讨信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方向。

1 上海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况

1.1 上海信息产业分类

信息產业是指依靠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制造和提供信息产品、信息服务的生产活动的组合。由于产业自身的大跨度、多角度、变化快等独特属性,分类标准的制定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国际通则[17]。文中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对信息产业分类标准,将信息产业主要分为信息制造业、信息销售业、信息服务业3大类,信息制造业主要是研制和生产通讯设备及各种电子元件、器件、仪器、仪表等的产业。信息销售业主要是计算机、软件及通信设备等的销售产业,信息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及信息资源产业等,具体内容见表1.

1.2 上海信息产业的现状

建立上海信息产业发展指标(见表2),可知近几年来上海信息产业发展总体呈增长趋势。

1.2.1 产业发展趋势较好

信息产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度发展。2015年,上海信息产业以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为总体要求,抓住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启动“中国制造2025”、发展“互联网+”的契机,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新兴经济增长点,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2016年,上海市信息产业增加值为2 994.33亿元,大约是2010年的1.8倍,此外,2010年到2016年信息产业年均增速明显高于上海市平均经济增速。 1.2.2 产业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上海市信息产业发展的人力、物力、政策环境越来越得到改善。其中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值不断增加,从业人员处于增长趋势,政府也加强重视。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值只有12.33亿元,到2016年已经增加到了117.01亿元,几乎是2010年的10倍。2010年到2016年从业人员增加2倍之多。此外,2017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发展信息产业的指导性文件,制定总体发展思路、培育骨干企业和完善基础设施等实施意见。2018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的文件,制定了使用原则、支持范围、监督制度等管理办法。

2 信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2.1 数学模型

为了考察上海市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依据各因素数列曲线形状的接近程度做发展态势的分析。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如果2个因素变化的态势是一致的,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则可以认为两者关联较大;反之,则两者关联度较小。灰色关联度分析为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的历程分析,关联度越接近于1,表示2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越大。灰色关联度分析步骤包括序列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等[18]。

计算过程如下

2.1.1 确定分析序列

确定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参考数列和影响系统行为的比较数列。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称为参考数列。影响系统行为的因素组成的数据序列,称比较数列。设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分别为

x0={x0(k),k=1,2,…,n}

xi={xk(k),k=1,2,…,n},(i=1,2,…,n)

2.1.2 变量的无量纲化

以保证原始数据的统一性,便于变量进行对比,采用初值化算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

x′i=xixi1

=(x′i1,x′i2,…,x′in),i=1,2,…,n

2.1.3 计算关联系数

ξi(k)

=

mini

mink|x0(k)-xi(k)|+ρ

maxi

maxk|x0(k)-xi(k)|

|x0(k)-xi(k)|+ρmaxi

maxk|x0(k)-xi(k)|

p稱为分辨系数,通常取ρ=0.5.

2.1.4 计算关联度

ri=1nnk=1ξi(k)

2.2 三大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由于信息产业增加值是依据若干行业的有关资料进行跨行业核算的,以避免重复计算,其并不直接汇总到生产总值中,所以经济增长这个指标用信息产业增加值来代表。因此,文中以2009—2016年上海市信息产业增加值(x0)作为参考序列,以同期的上海市信息制造业增加值(x1)、信息销售业增加值(x2)、信息服务业增加值(x3)作为比较序列,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其原始数据见表3.

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计算方法,得到上海市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见表4)。

20162 994.33866.73163.811 963.79

上海市三大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的排序为x′0& x′3>x′0& x′1>x′0& x′2.可以得出在上海市经济增长中,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最高,为0.804 6,其次是信息制造业和信息销售业,分别为0.747 9和0.625 2,说明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最紧密。

3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与GDP的实证研究

从以上分析得出上海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大,因此基于时间数列运用计量分析方法验证信息服务业与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关系。

3.1 数据来源及模型假定

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文中选取上海市1997—2016年的生产总值(Y)和信息服务业总值(X)作为研究数据,由此将回归模型设定为

Y=C+αX+ε

其中 Y,X分别为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C,α为估计参数;α为随机误差项。同时为了防止数据的波动给实证分析带来诸多影响,文中分别给Y,X取对数得到LnY和LnX,以此减少原数据本身的异方差性。由此将模型变换为

LnY=C+αLnX+ε

综合整理以上数据得到上海市生产总值与信息服务业的基础数据,见表5.

根据表5中LnY和LnX的数据,利用EVIEWS 8得到两者的相关性表,见表6.

由表6可以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98 894,且t值为90.119 45,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比较强的相关关系。

3.2 实证检验

3.2.1 平稳性检验

由于文中采用的是时间序列,现实中时间序列又大多存在非平稳性,为避免出现“伪回归”,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文中采用ADF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通过EVIEWS 8对LnY,LnX进行ADF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7.

由表7ADF检验可知,LnY和LnX原始时间序列数据存在单位根,接受序列非平稳的原假设。对原数据一阶差分后,各变量的ADF统计值都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拒绝了序列“非平稳”的原假设,表明LnY和LnX在单阶单整的情况下均是平稳的,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3.2.2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可检验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20]。文中采用EG检验方法对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性进行检验,文中的各序列数据已经通过ADF检验均为单阶单整数据,可对其进行OLS回归,计算出残差,通过对残差进行ADF检验来判断协整关系,残差ADF检验结果见表8.

由表8对残差的ADF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拒绝原假设,即表明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所以,建立协整方程为

3.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根据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增加值与上海市生产总值是趋于长期稳定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模型中选择滞后期数lags为1,2,3和4分别利用EVIEWS 8对LnY和LnX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1997—2016年间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经济增长不是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联系2000年来上海市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选择2000—2016年间的数据对LnY和LnX再次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9.

由表9知当滞后期数为1时,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LnX不是LnY的原因”的原假设,即信息服务业的增长是上海市经济增长的原因,存在因果关系;接受了“LnY不是LnX的原因”的原假设,即上海市经济的增长不是信息服务业增长的原因,不存在因果关系。

当滞后期数为2和4时,均不能拒绝原假设。因此,LnY和LnX 2个序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当滞后期为3时,在10%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LnY不是LnX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上海市经济的增长是信息服务业增长的原因,存在因果关系;接受了“LnX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的增长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不存在因果关系。

在滞后期为1的情况下,存在5%显著性水平下从信息服务业增长(LnX)到经济增长(LnY)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在滞后长度为3的情况下,存在10%显著性水平下从经济增长(LnY)到信息服务业增长(LnX)的单向因果关系。因此,信息服务业是支撑上海市经济发展的较强因果原因,上海市经济的增长对信息服务业的影响程度较弱,但是在10%显著性水平下可以带动信息服务业增长。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基于2009—2016年上海三大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的灰色关联分析可知,上海市三大信息产业与上海经济发展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其中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大,其次通过对1997—2016年上海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的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上海市信息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信息服务业的增长能够推动上海市经济的增长。协整回归结果表明上海市服务业影响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657,即每当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增长1%时,上海生产总值就会增长0.657%,实证结果表明,上海市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单向关系,但是其互动机制还没有明显形成,说明上海市信息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短期内发展上海市信息产业应该注重经济增长环境对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而在中长期应该侧重于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起到的推动作用。

4.2 建議

上海市三大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最大的是信息服务业,且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信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正向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关联度较大的信息服务业应优先发展,以此带动关联度较小的行业发展,不断改善信息产业的内部结构。根据上文的研究结论,文中提出以下3点建议来促进上海市信息产业的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上海市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关联性,上海市应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关联作用。促进科技创新从技术维度的单一创新转向集成创新。抓住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应对“中国制造2025”、发展“互联网+”的契机,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云计算和大数据、车联网、智慧应急等一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拓展空间供给、鼓励创新创业容许试错提升等措施,促进上海信息服务业产业保持平稳发展。

第二,促进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融合发展。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间的融合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产物。为促进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制造业间的融合发展,一是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应为融合发展提供新的渠道和新的平台,不断完善服务支撑体系。二是上海市信息制造业发展应以信息服务业为载体,加强产业关联,构造互动发展机制,通过创新升级促进产业发展。通过融合发展,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第三,以创新驱动信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信息销售业发展。对接“中国制造2025”中“1+X”体系和科创中心建设,抓住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机遇,以“四新”经济实践区建设为依托,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对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打造贯穿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体,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夯实发展基础,补齐发展短板,培育新的增长点,带动信息销售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 杰,李晓燕,董 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山西科技,2017,32(01):73-76.

[2]张于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8(03).

[3]Jorgenson D W.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U.S.econom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01):1-32.

[4]Jason Dedrick,Kenneth L Kraemer,Eric Shih.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3,30(01):97-122.

[5]王宏伟.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9(11):66-76.

[6]杨艳红,姚翠友.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J].时代金融,2010(09):45-46.

[7]李鸣迪.上海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83-86.

[8]王 惠,崔 杰,王樹乔.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09):19-22.

[9]王立国,曹白杨.中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基于热点经济区域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04):70-76.

[10]李向阳.信息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02):50-53.

[11]孙红蕾,郑建明.信息产业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分析[J].情报科学,2016,34(07):91-95.

[12]李晓钟,陈涵乐,张小蒂.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绩效研究——基于浙江省的数据[J].中国软科学,2017(01):22-30.

[13]李晓钟,黄 蓉.工业4.0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基于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8(02).

[14]何 瑾,杜小民.地方政府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以珠海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5).

[15]魏艳秋,和淑萍.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嵌入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VAR模型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01):126-133.

[16]纪慰华.以“补短板”为重点推动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J].科学发展,2018(04).

[17]周 敏.浙江省信息产业关联效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S1):18-22.

[18]齐亚伟,刘 丹.信息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灰色关联分析[J].经济经纬,2014,31(04):74-79.

[19]李德升.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新业态[J].宏观经济管理,2015(06):50-53.

[20]邵庆龙.中国经济增长与三个产业能源消耗的结构调整[J].科研管理,2017,38(01):127-136.

(责任编辑:严 焱)

上一篇:民主和谐教研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增长政治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