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收藏家协会范文

2024-01-08

中国艺术收藏家协会范文第1篇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重大活动包括: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推选表彰活动、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中国旅游电视艺术周、中国国际电视广告艺术周、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以及中日韩三国电视制作者论坛、中俄电视合作论坛、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合作论坛、海峡两岸电视交流合作恳谈会等。服务、维权的作用;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推进电视艺术创新,表彰电视艺术工作者和电视艺术作品,发现、培养和扶持电视艺术人才;反映会员和电视艺术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开展电视艺术领域的行业教育、行业自律、行业服务和行业管理;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与国外电视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友好往来,推动中国电视艺术走向世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现有6000名个人会员。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视艺术家协会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团体会员。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重大活动包括: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推选表彰活动、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中国旅游电视艺术周、中国国际电视广告艺术周、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以及中日韩三国电视制作者论坛、中俄电视合作论坛、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合作论坛、海峡两岸电视交流合作恳谈会等。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重大活动包括: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推选表彰活动、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中国旅游电视艺术周、中国国际电视广告艺术周、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以及中日韩三国电视制作者论坛、中俄电视合作论坛、中国.东南亚.南亚电视艺术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电视合作论坛、海峡两岸电视交流合作恳谈会等。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探索

在4月初举办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中,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超级工程》、《舌尖上的中国》、《南海Ⅰ号》、《故宫100》、《丝路》、《春晚》等纪录片受到世界各国媒体和购片商的高频率点击与关注,中东的EME、AR公司、法国的M6家庭频道、Arte、英国的Log Media、香港的TVB、香港有线、韩国KBS等20余家电视机构均向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表达了对这些中国纪录片的购买兴趣。

刘效礼(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受到海外主流播出机构的认可,受到了海外华人和国外观众的好评,一是选择了“独特性”和“共通性”兼具的美食题材,二是采用了国际化的制作和表达手法,三是充分贴近真实,以情感人,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探索出许多珍贵的经验和启示。“口水加泪水”是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对片中传递的爱国、思乡之情最生动的描述。《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大大缩短了中国纪录片和世界纪录片的差距,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将产生方向性的引导。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纪录片在本世纪初一直处在一个比较边缘的状态,直到最近一年多才突然成为一个新的社会话题,而《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现又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些新的思考。什么是中国纪录片的品牌?我认为,首先只有价值观得到观众的认可,作品才能得到认可,也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里面大量展现童年、故乡、亲情的片段,传达着一种朴素的文化

情感,这是其成功的重要方面。其次是受众观,创作者究竟是为谁拍片?这部作品提炼了大众生理和心理的最大公约数,即美食和真情,契合最大多数观众的心理。每个观众都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当下的感受来观看一部片子,从而生活背景跟片子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现实生活中我缺失什么?我想在作品中获得什么?举个例子,很多观众住在城市,更渴望田园的生活,这样他们的生存环境跟观看的作品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我们希望看到并过这样的生活,也增加了观众对这个作品更深切的期待。一般来说,工业纪录片的美学容易流于平庸,主题相对浅显,但《舌尖上的中国》却给我一个惊喜,它为工业纪录片普遍平庸的美学中,注入了一种新鲜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让我们不仅享受纪录片视听快感,也增加了文化味、审美味,这两种味道就让这个作品比普通的工业制作增加了美学和文化的深度。

中国艺术收藏家协会范文第2篇

一、国内的油画交易

油画的兴起尽管不在国内, 而且它进入中国艺术市场也只有100多年历史, 但是这种外来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后, 却是让相互冲撞变成了两种文化的交融。也促进了两种文化的进一步升华, 取代了传统文化的单一性。随着中国的艺术市场快速发展, 中国的油画被收藏爱好者和海内外相关投资人的追捧与青睐。比如:在97年的 (嘉德) 秋季拍卖会上画家刘春华的“毛主席去安源”这幅作品就以605万交易成功, 画家刘宇先生的“良宵”以760万 (港元) 在当时的香港市场中成交。这两笔交易的诞生可以说是史无前例[1]。

二、中国油画的相关拍卖市场

最近两年里, 外国在中国的拍卖行中陆续创办了关于中国油画的相关拍卖市场。在这些拍卖市场上, 不但有第一代到第四代的油画作品, 而且还含有许多题材不同、风格迥异和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更使人欣喜若狂的消息是在 (嘉德) 举办的关于油画的雕塑专场上, 以1216万的惊人总成交量完美收官, 其成交率在88.3%。从拍卖的形式上分析,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第一代的油画艺术品, 部分精明的典藏者与投资爱好者迈开了对第一代油画艺术品的收藏, 因为它的价值特殊, 有中西方相结合的小艺术, 还有它代表的是中国油画市场的先驱;它们的艺术性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 所以显得尤为珍贵。但第二代油画艺术品就显得相对陌生, 没给艺术市场留下较深刻的足迹。据市场数据分析, 只有吴冠中先生的“北国春晓”在嘉德取得了较高的拍卖成绩[2]。如果说第一代油画艺术品是人体、肖像和风景为重点, 那么第二代的油画作品就是以革命与战争、历史和群众、劳动和生活为重点, 它反应的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建国初期的情景, 弥补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某些空白。所以, 关于第二代油画艺术品也显得相当重要。

三、关于第三代油画艺术

由第三代的油画作品分析出, 它是在呈现了第二代油画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体现的是现实主义风格, 这主要表现在50到60年代, 这些艺术家体验生活, 用心构造, 将中国历史的变化完美呈现, 主要作品有:“狼牙山五壮士” (如图1所示) , “毛泽东在十二月会议上”等等。这些珍贵作品把历史岁月展现出来, 也将油画推到了高峰。所以, 第三代的油画艺术作品其影响力不言而喻。自从第三代油画艺术品走进油画市场以来, 备受市场青睐, 成为市场主角。尤其是陈逸飞先生的作品, 他的作品特点是具有浪漫主义和现主义, 体现着中国之东方韵味。以近几年的拍卖事实说话, 他的作品拍卖过百万已经不足为奇。主要代表作有“山地风”和“恋歌”等等[3]。

四、相继还有王沂东, 王向明和俞晓夫等第四代油画艺术家诞生

这些当代艺术家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影响与熏陶, 因此, 他们的视野就更开阔。这些新生代艺术家的油画作品具有丰富的色彩、光景感强和立透视感都很强的特征, 大胆地将西方文化融入到其中, 将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大胆地说, 这些当代油画艺术家是中国艺术市场的新星和希望, 他们可以更好更多地为中国油画艺术市场做出贡献[4]。观望当前中国的油画市场, 第一代到第四代油画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分析, 在市场价位上, 有着诸多的不合理现象存在, 对此, 油画艺术市场虽然机会更大, 但风险也变得更大, 谨慎性投资就显得较重要, 只有得当性选择, 才可以成为最大赢家。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的文明, 长时间形成的不同类基础构成了其文化观与价值观的差异, 因此, 每个国家之间的艺术文化需要进行相互交融和学习借鉴, 尤其是借鉴先进国家的文化经验, 在形态演变文化领域内多加引用学习[5]。

五、结束语

当代油画艺术的观念和形态变化多端, 在未来的油画艺术市场中, 人们需提高对中国油画的认知度。中国油画艺术历经曲折, 经过了百年之久, 跟随时代的先进步伐, 中国油画艺术带着它的希望与理想, 步入新的大门。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 只有油画作品的多样性和区域性才能平衡人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也相信中国的油画市场会更具国际范。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21世纪以来中国油画作品收藏走势进行简要的分析, 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其的了解, 帮助人们进行油画作品收藏。

关键词:21世纪,中国油画,作品收藏,走势

参考文献

[1] 曹意强.艺术收藏与企业文化——论华茂美术馆油画收藏[J].新美术, 2011, 32 (3) :103-108.

[2] 魏新文.中国明清时期油画收藏价值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16) :68-68, 69.

[3] 房熙明.论述我国的油画市场[J].中国民族博览, 2015, (18) :43-44.

上一篇:中国戏剧种类及特点范文下一篇:中国文学批评史讲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