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演变范文

2023-09-20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1篇

学生姓名:学 号: 学 院:专业班级:题 目:足球运动的发展与演变指导教师:

奥林匹克文化赏析 (期末论文)

2016年4月22日

奥林匹克文化赏析(选修)期末论文

摘要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普及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运动项目,号称世界第一大球。足球运动是一项以脚为主支配球、两队相互对抗、以踢进球门多少球判定胜负的球类运动。足球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也从未停止。从足球起源至今,足球这项运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关键词

足球、起源、发展与演变、足球规则、女子足球、中国足球。

正文

足球运动的起源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足球运动项目。足球源于中国,由于战争而传入西方。不过由于封建社会的局限,中国古代的蹴鞠活动最终没有发展成为以“公平竞争”为原则的现代足球运动。因此古时中国的足球活动成为足球游戏则更为恰当一些。根据文字史料记载,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即为中国古代的“蹴鞠”,它内充毛发之物,外裹皮革之“毯”。另据史书记载,最早发明的灌气足球也起源于中国。

希腊人和罗马人在中世纪以前就已经进行一种足球游戏了。他们在一个长方形场地,将球放在中间的白线上,用脚把球踢滚到对方场地。当时称这种游戏为“哈巴斯托姆”。

而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12世纪前后,英格兰与丹麦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在清理战争废墟时发现一个丹麦入侵者的头骨,出于愤恨,他们便用脚去踢这颗头骨。一群小孩见了便也来踢,不过他们发现头骨踢起来脚痛,于是用牛膀胱吹气来代替它——这就是现代足球的诞生。

奥林匹克文化赏析(选修)期末论文

足球比赛形式的发展与演变

12世纪初,英国开始有了足球赛,一般在两个城市之间举行。由于比赛在闹市区进行,影响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因此这样的球赛遭到市民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便下了一道禁令:规定足球比赛要在空地上进行,进入闹市区者重罚。于是就出现了专门的足球场。

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直到1848年,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形式的规则《剑桥规则》诞生了。所谓的《剑桥规则》,即是在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现在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1863年10月26日,英国足球协会召开了现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会议,比赛归程草拟出来,但有些条文却离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

足球的运动的规范化与职业化

1862年,在英国诺丁汉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1863年1月16日,在英国又成立了第一个足球协会(英足总)。1882年,位于大不列颠治下的各足协统一了他们的比赛规则,同时他们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理事会(International Football Association Board)来对比赛规则加以控制。人们称这一天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这次制定的足球规则共14条,它是现今足球规则的基础。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各个足球俱乐部相继成立。如1892年成立英格兰利物浦足球俱乐部、1899年成立西班牙巴塞罗那俱乐部、1900年成立德国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陆续,各个国家都成立了各自的足球联赛,如意甲、西甲、德甲等知名度很高的联赛。

奥林匹克文化赏析(选修)期末论文

从1900年的第2届奥运会开始,足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它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1904年5月21日,国际足联在巴黎成立。 1904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和瑞士七个国家的足球协会在法国成立了国际足球联合会。1930年起,每4年举办一次世界足球锦标赛(又称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取消了对职业运动员的限制。1989年,国际足联开始正式把五人制足球纳入管理范围之内,成为其主管团体。

女子足球的发展

早在16世纪,英国出现了女子足球运动,并在1890年首先开创了女子足球比赛。到19世纪末,英国开始设有女子足球俱乐部。20世纪50年代,女子足球在欧洲各国兴起。1957年,第1届欧洲女子足球锦标赛在柏林举行,女子足球正式登上历史舞台。60年代后女子足球运动在欧洲、美洲、亚洲迅速发展,1971年,国际足联正式将女子足球列入发展议程。进入80年代欧洲女子足球发展势头迅猛,并建设了完整的竞赛体系。90年代后,女子足球运动快速发展,技战术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男子化趋势明显。

中国足球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自1994年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改革以来,我国足球运动随着国内联赛的开展,其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中获得了出线权。如今,广州恒大淘宝、江苏苏宁等俱乐部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国足也奇迹般地进入了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第二轮。

回顾中国足球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虽然我国足球运动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推动下有所进步,但比起世界足球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青训建设、足球运动的普及程度远不如欧洲及美洲国家。对于中国足球人来说,未来的道路还很坎坷,任重而道远。相信总有一天中国会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奥林匹克文化赏析(选修)期末论文

致 谢

奥林匹克文化赏析(选修)课程结束,感谢XX老师八个星期以来的认真讲授与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资料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并从中能够了解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及以后的发展形势,为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作出政策性的引导。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791(2008)03(a)-0134-01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指导在校毕业生正确就业的政策依据,是毕业生就业的指引航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也随之改革,现在就以历史的角度,共同探讨我国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大体上我们可以把它视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就业政策

“统包统分”即指大学生就业由国家负责,按照计划统一分配。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中期,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经济建设的任务是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的,作为经济建设的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则是作为“新鲜血液”,同国家集中调配,就业于国家最需要发展的工业领域及其他行业。因此,在建国初期及以后几十年中,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实行有计划的统筹安排。从招生到就业,无不打上了“计划”经济的历史烙印。我们通常把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称为“统包统分”模式。这种就业模式就是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实行由国家负责,按照计划统一分配的制度。其特点是“由国家包下来分配工作,负责到底”;执行的是“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大政方针。应该说高等学校毕业生由国家负责按计划分配的制度,是伴随着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而产生和完善的,这种分配制度与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它保证了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地区之间人才需求不平衡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人才流向,有利于社会安定。这种制度虽然使毕业生普遍就业,但隐患也很多,如专业不对口、学校培养的人才地方上并不需要,而且“一分定终身”,人才不能流动,使人才造成极大的浪费。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就业制度的局限性就大于他的积极意义,需要进行改革。

二、改革开放后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对于人才的合理配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及用人单位择优选才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亟待改革。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我国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的重要标志。而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是《决定》的重大决策之一,它明确指出,对于国家招生计划内的学生,其“毕业分配,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这项决策为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传统的“统招统分”制度逐步改革,形成了以“供需见面”为主要形式,以“双向选择”为指导目标的就业政策。“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政策顺应了教育体制改革对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新要求,适用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全过程,有人形象的称“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政策开创的是一种“自由恋爱”的新模式,以区别于计划经济“双向选择”毕业

生就业政策实施的结果,对广大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而言实际上是一种“双赢”。它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扩大了用人单位选才的自主权,有利于用人单位择优选才,促进了用人单位尊重知识,珍惜人才风尚的形成;扩大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增强了学校适应社会需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大了高等学校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有利于学生发挥自身的素质优势,有利于学生发展成才;转变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打破了过去在单一计划分配体制下,大学毕业生那种“包上大学,包当干部”的思想,使在校大学生有了危机感,学生感到没有真才实学就会找不到工作单位,这从根本上为端正高等学校的校风和学风起到了推动作用;保证了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要,增大了毕业生到基层的比例,充实了基层科研、教学、生产的第一线的人才需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

以“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只是过渡性的就业政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以“自主择业”为主要特征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经势在必行。1993年2月13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自主择业”就业模式的政策依据,它明确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以《纲要》为政策依据而确定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改革目标是: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即除少数享受国家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单位奖学金的学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外,大部分学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自主择业”。在这种就业体制下,大部分毕业生将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到市场参与竞争,而不再依靠行政手段由国家保证就业;用人单位也只能用工作条件及优惠待遇吸引毕业生,不能等待国家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给予保证;而高等学校作为就业工作的中介,主要为毕业生“自主择

业 ”提供服务。尽管国家已经提出了“自主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仍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模式,这是因为“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还需要一个过渡过程。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3篇

1996年开始接受了学校教育在每位老师的教诲下再经过自己的努力不但学得了知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更在思想上接受了多方面的教育。从此了解祖国的含义懂得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小学初期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担任了学生干部成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到了中学以后通过政治、历史、语文、地理等科目的学习知道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巍然屹立不断发展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坚决反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表现出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我们的民族自古以来富有理想追求斗争的光明威武不屈、刚正不阿、扬善惩恶、见义勇为、崇尚气节、炽爱祖国具有优秀的品德和传统。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山秀水美人杰地灵无比可爱。从这时起自己慢慢培养起了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005年3月在乌兰浩特市第十五中学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举手宣誓的那一刻起心中便油然而生了自己的理想立志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树立起了理想之后学习上有了动力品行上注重修养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赏从这时起开始担任中学的学生干部并一直到中学毕业。

2008年进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习在老师们的教育下通过参加党课的学习自己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纲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于是从内心深处萌发对党的向往产生了向党组织靠近的迫切愿望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后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起带头作用。

立志刻苦学习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终身由于工作认真踏实肯干勤奋上进被吸收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 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虚心向党员同志学习虚心接受其它同志及组织的帮助以不断完善自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向党员看齐向先进学习努力学习理论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愿意继续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和批评更多得到组织和群众的帮助。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4篇

110米栏世界纪录演变史 2008年6月13日

12秒87 罗伯斯 2006年7月12日

12秒88 刘翔 1993年8月20日 12秒91 杰克逊 1989年8月16日 12秒92 金多姆 1981年8月19日 12秒93 内赫米亚 1979年5月6日 13秒00 内赫米亚 1979年4月14日 13秒16 内赫米亚 1977年8月21日 13秒21 卡萨那斯 1972年9月7日 13秒24 米尔布恩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苏联解体;腐败;反腐倡廉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52-02

苏联,这个世界上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曾经是中国学习的榜样和老大哥,它的解体给苏联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严重的后果,使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倒退了几十年。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么大的国家和党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归根结底是因为党内出现的特权阶层不断壮大,贪污腐败盛行。这对于处在改革关键时期的中国有着很深刻的警示作用,惩治腐败刻不容缓,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一、苏联腐败问题的历史演变

腐败是指官员在职位上作风不正,行为不正当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由作风不正进而产生的结党营私、循私枉法、颠倒黑白等各种犯罪。也可利用出身背景、政治地位、经济权利、熟人关系进行贪污枉法,吃喝享乐。苏联固然毁于最后一位总统戈尔巴乔夫一代,但有人认为苏共倒台的全部原因都归咎于戈尔巴乔夫,这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苏联崩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历史结果,而腐败是一个过程,苏联的腐败则是从斯大林时期开始的。

(一)列宁执政时期党内风气公开透明

列宁成功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使苏联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列宁执政期间,由于国内外反动势力对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联合夹击,企图把它扼杀在摇篮里。为了巩固政权,团结人民,在列宁的积极推动下,共产党人建立了一整套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完善而独立的纪检监察制度。列宁对党内腐败的危害有十分清楚的认识,一再告诫全党不要让腐败现象有任何产生的机会。当时强调党的纪律性,在成立了中央监察机构和工农检察院之后,并于1921年党的十大赋予中央监察委员会很大的权力。基于这一时期苏联各项国家权力是公开透明地运行的,使得不受控制的绝对权力和特权阶级没法形成,因此有力地抑制了政府和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

(二)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使腐败现象开始滋生

斯大林执政后,为了快速巩固苏维埃政权,加速其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终止了新经济政策,并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使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由苏共中央管理一切,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最后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也必然伴随着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等现象的出现。随着斯大林绝对领导地位的确立,他开始有意识地扩大党政要员的特权,公开建立干部等级制,并按干部官阶高低赋予不同的特权。这就使党群关系紧张,官僚主义的不良风气开始扩散。

(三)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腐败走向普遍化、常态化

苏联进入勃列日涅夫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开始出现问题。他片面追求领导干部的稳定,最终形成了领导干部的职务终身制,不但使领导阶层缺乏应有的活力,而且非常容易形成特权阶层的核心力量。果不其然,在其执政后期,形成了强大的特权阶级,并且领导干部的特权进一步制度化。这个时期苏联几桩著名的腐败案,如“黑鱼子酱案”“钻石走私案”“驸马案”等,都与勃列日涅夫的直系亲属或本人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特权和腐败现象有恃无恐,官僚特权集团也不断膨胀,使苏共越来越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腐败分子利益合法化,最终导致苏共垮台

到了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领导干部中的特权和腐败现象更加严重。当特权阶层不仅满足于自己享受,还希望将这些特权永久占有并传给后代的时候,他们发现只要苏联还是共产党执政,走的还是社会主义道路,他们通过特权得来的财产就得不到保护,财产就无法代代相传。因此他们认为原有的特权必须得到根本改变,而资本主义则是使他们需求得到满足最合适的制度。因此苏联搞了“公开化、民主化”的运动,最终马克思主义被否定了,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转而投向西方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多数共产党员听之任之,特权阶级则只顾自己的利益,这样不仅继续为腐败提供有利条件,更将腐败分子的既得利益合法化,最终导致了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

二、苏联时期腐败产生和盛行的原因

究竟在苏联这样一个大国当中,腐败是怎样在党内迅速地产生发展,最终导致政党的失败、国家的灭亡呢?这既有其政治经济上的原因,还有在苏共内部特权阶级的强大导致官僚主义盛行的原因,这些都造就了腐败在苏联的盛行。

(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

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是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后,为了适应当时的政治形势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列宁执政期间着重强调民主集中制,然而到了斯大林执政时期,高度集权统治不断地发展为个人的专断,“斯大林的一言一行都被看作是绝对正确的,他的独断专行、滥用权力被看作是合理合法的。作为几乎被神化的人”。[1]35斯大林在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权、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政治体制,造成党群关系紧张,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仰缺失,这就从根本上腐蚀了执政党的根基,动摇了政权存在的阶级基础,是苏联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

(二)经济体制一成不变是产生腐败的直接原因

苏联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时期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政策在当时的背景下是起着积极作用的,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几乎一成不变,没有经历任何实质性改革。1957年赫鲁晓夫失败的经济体系改革,使得苏联的“影子经济”开始产生,非法的地下作坊要想生存下去就需要获得国家严格控制的原材料和设备,这些东西在当时无法通过合法的渠道取得,那么只能通过贿赂工商行政部门干部和国营企业负责人等非法途径取得。这种一成不变的经济体制导致了“影子经济”大量产生和快速发展,是苏联腐败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特权阶级强大,官僚主义盛行是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

自从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形成了领导干部的职务终身制之后,就造就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官僚特权阶层,“苏联官僚特权集团成员的新特点是他们本人并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也未必有很多存款。其特权是来源于他们掌握的权力,这种权力基础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而且包括由他们掌权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资产。”[2]68官僚特权阶层十分反对来自党内党外的监督,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造成国家的损失和社会的落后也在所不惜。并且一边讲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边做出损害人民利益的决定。由于特权阶层势力的强大,造成了裙带风、官官相护风等官僚主义作风盛行,是苏联腐败的主要原因。

三、苏联亡党亡国对我国反腐建设的启示

苏联共产党由于腐败而导致解体的教训,对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领导核心开展了高强度的新一轮反腐后,大批官员落马,我国反腐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反腐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针对新形势、新特点我们得到了以下启示。

(一)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从体制上防范腐败现象的产生

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这本身就容易产生腐败。为了避免我国在改革深水区腐败问题的滋生发展,我们要对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更加完善,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反腐败斗争胜利做好充分准备。由于近代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共同存在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于解决腐败问题起了很好的制约作用,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我国在反腐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加大权力制衡力度,需要对监督权力机构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经济领域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从体制上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

(二)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是反腐倡廉的关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腐败现象呈日渐加重的趋势,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遭受到了损害。腐败问题再得不到有效遏制,我国将和苏联一样面临亡党亡国的危险。从当代国际社会看,解决腐败最有效的手段是零容忍,在德国、法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国家公职人员会因为不申报财产或偷税漏税等受到很严厉的处罚,正是因为国家对腐败的零容忍造成了腐败现象无法生存。习近平提出了“要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3],这使多年以来官官相护,人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得到了改善。

然而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4],要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三)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是反腐倡廉的保障

在苏联解体前夕,苏共已经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以至于在党和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人民群众不是和党站在一起来保卫党、保卫社会主义,反而被反社会主义的势力所利用。这都和苏共的党员干部没有严格要求自己,丧失了共产主义的信仰,由此造成党员蜕化变质,使得党严重脱离群众是分不开的。

文字的演变范文第6篇

(-)古代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几乎和正规教育具有同样长远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了周王命令静在学宫中掌管射猎,并在一段时间后考验其教学效果和赏赐他的史实。我国古代最早一部教学论专著《学记》中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表明当时的学校已建立了稳定的具有明确内容和标准的“考校”制度,即教学评价体制。这可是最早的教学评价思想。

科举考试从公元606年开始,在中国持续近13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教学评价形式,是一种通设科考试并根据学科考试成绩录用官吏的考试制度,主要也是针对考核学生学力水平而言。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06年),置进士科,创立科举考试制度。自此以后,科举考试就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在形式上,“唐取士以诗赋,宋取士以经义论策,明、清取士用八股文”。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前后历时1300年,在世界上开创了文官考试的先河,是古代社会最有影响的教学评价体系。它能破朋党之私,对选拔统治人才有积极作用。但它题少面窄,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不强,并且容易导致士子醉心于功名利禄、荒废学理,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这是一种典型的突出管理性功能而牺牲教育性功能的教学评价制度。

西方,考试制度建立要稍晚些,大学考试用口试是在1219年,中学笔试是在I599年,毕业考试论文式作业考试是在1787年,法国于1791年参照我国科举制度建立文官考试制度。

在很长时间里,考试作为一种鉴定和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起积极作用,且对检查记忆性知识、检验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也是比较有效。但这种传统考试存在许多严重弊端,如考试内容大多是有关陈述性知识,偏于记忆,命题缺乏科学性,评分标准不统一,不够公正、客观、准确。为改进考试方法,教测验便应运而生。

现代教学评价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实验心理学个体差异研究的进步和教育统计学的发展,教育理论工作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将心理测验的方法应用于教学领域,实现学业成绩考核客观化、标准化与数量化。现代教学评价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的,并在随后的岁月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美国学者e.枯巴和y.s.林肯研究指出,现代教育评价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四代不同的教育评价理论和方法。与此相联系,现代教学评价的发展也可以区分为相应的四个基本阶段。

1.1900~1930年左右是现代教学评价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测量理论的形成和测验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美国学者莱斯1894年开始研究儿童学习拼音的成绩测量问题,并于1897年发表了测量量表;l905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提出"凡存在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东西都可测量"。1909年又发表"书法量表"。桑代克被称为"教育测验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测验运动的序幕。在此期间,各种学科学习量表先后问世,形成教育测量热,例如,斯东(1908年)和克梯斯(1909年)发表了算术成绩测量量表,有关拼字、作文、语文等方面的学习成绩量表也纷纷出现。各种学绩量表产生后,很快为许多学校所采用,例如,1911~1912年,纽约市曾对 3万名儿童进行了多种学科的学绩测验。俞子夷1918年编制《毛笔书法测验》,开我国编制教育测量量表的先河。20年代,教育测验和心理测验(尤其是智力测验)量表编制和试验工作在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教学评价,基本等同于教育测量,评价者在评价中仅扮演测量技术员的角色,评价的中心任务是“用科学的

方法,求客观的标准,以矫正主观方法的弊端”,对教学评价中如何科学地解决教学信息的收集问题作出了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考试主观、笼统和偏于事实性知识与死记硬背,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它企图用数字来表示受教育者全部特征,难免流于形式机械化。学生态度、兴趣、创造力、鉴赏力等是十分复杂,很难全部量化。

2.1930~1940年前后是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教育评价与课程理论专家泰勒。在美国的“八年研究”中,由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的工作是这一时期教学评价领域最有代表性的工作。泰勒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学效果,促进目标实现。枯巴等人认为,这一时期的特征是对测验结果作描述,评价的目标不再是学生本身,而是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模式对学生学习最有效。例如,泰勒他们编制了许多测验去测量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要求他们学习的那些东西,据此辨别、区分有效的目标模式。

3.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50年代至70年代。这一时期注重了真正的价值判断问题。目标参考测验在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目标参考测验以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关注的是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它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出现联系在一起,关心教学目标的实现,注重以目标为参照系进行价值评判,是教学评价第三个发展时期的突出特色。这一阶段对评价标准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4.80年代以来,教学评价又有了新发展。项目反应理论把教学评价引向了计算机化和因人施测的方向。模糊评价法发展了教学评价的数据处理技术。枯巴等人提出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突出了教学评价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强调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的不断交互作用、共同建构、全面参与,对教学评价作了有益的反思和建设性构想。阿莫纳什维利在总结六七十年代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质性评价理论。实质性评价是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特殊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评价、在集体的学习一认识活动中的评价、在学生个别独立的学习一认识活动中的评价三种形式,特别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形成以及教学评价的良好心理氛围的设计,强调了教学评价中的定性和描述等侧面。总的说来,80年代以来的教学评价,比较关注教学评价的人文精神和教育作用,可视为现代教学评价的第四个发展阶段。

(三)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考察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有助于我们观察教学评价的未来走势。从当前教学评价改革所显示的信息看,今后一段时间内教学评价发展可能会呈现出以下若干重要趋势和特征。

1.评价模式的多样综合。迄今为止,已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技术。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技术,各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为了保证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必须把各种不同的评价技术进行必要的综合、组合、改造和创新。事实上,当前的教学评价改革已注意到了评价模式的多样综合问题,比如强调定性和定量结合、模糊与精确结合、日常观察和系统测验结合、他评与自评结合,等等。这种评价模式多样综合的特点在今后将更加明显。

2.注重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功能。在教学评价中,人们最初重视的是管理性功能。历史发展表明,过于关注管理性功能而忽视教育性功能的教学评价,往往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这样,在现代教学评价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性功能就逐渐受到了重视。它强调的是,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自觉地服务于教学宗旨,成为实现教学目的的促进性力量,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当前,教育性功能已逐渐突出出来,形成性评价和实质性评价的出现和发展,是有力的论据。今后,这一方面的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3.重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只有具有良好的评价能力,才能合理地选择和行动。帮助学生发展评价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提出的重要要求。学生的评价能力需要通过评价活动才能发展。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体系中,教学评价是最基本的评价活动,是发展学生评价能力的基础性活动。教学评价的未来发展和

改革,将突出通过评价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通过教学评价,使学生掌握有关评价的原理、标准和方法,给予学生评价自我和他人的机会,从而提高评价能力。

上一篇:对安全生产的认知范文下一篇:经济发展经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