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前景范文

2023-09-19

特色农业前景范文第1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速, 大量占用耕地, 致使中国的耕地面积已接近18亿亩的红线, 而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不断的增加, 粮食需求也在增加。要实现中国粮食自给的目标就必须提高粮食单产, 然而目前中国的化肥用量水平已经很高, 靠化肥引起的产量增长已近极限, 土壤退化严重。同时由于大量的施用农药化肥使得农业的面源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 2007年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总氮为270.46万吨, 总磷为28.47万吨, 分别占同期全国排放的57.19%和67.27%[1]。根据中国国家环保局在太湖、巢湖、滇池、三峡库区等流域的调查, 发现农田的氮, 磷流失已成为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2]。更严重的是种地成本不断增加和长期较低的种地收入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大降低, 迫使大多数农民外出打工, 造成农村富强劳动力大量流失, 村里一派凄凉之景。大量的事实证明, 如果中国的农业继续这样下去, 前景不容乐观。农业耕作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2 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发展生态农业的呼声提到了国家层面上并有望成为解决未来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什么是生态农业呢?生态农业是一个由多种多样彼此相互促进的有活力的生态系统所构建的景观多样性镶嵌体。这样。既有望获取高质苗的多种多样产品, 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保持, 这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就被认为是生态农业[3]。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农业不等同于传统的有机农业, 它是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来达到保持土壤肥力, 单位面积物质生产总量的提高等目的。生态农业之所以被国家大力提倡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优势。

(1) 为了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是不施化肥和农药的, 采用有机肥作为肥料和生态系统方法控制虫害或者物理方法灭虫 (灯光诱虫) ,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农业的面源污染, 同时也避免了污染土壤, 又能保持土壤肥力。

(2) 生态农业产出的有机食品一旦经过认证后, 在国内外的市场上都有很高的认可度, 有机产品的价格要比普通农产品高上不少, 而生态农业的立体养殖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单位面积的总物质的产量, 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生态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样就能够显著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3) 近年来一直让国人担心的食品农药残余, 如膨大西瓜, 毒韭菜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而这些问题也会因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迎刃而解。

3 生态农业体系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目前在全国有不少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如山东弘毅农场等, 都是呈点状零星分散, 尚未成大的网络。生态农业目前在中国尚未普及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生态农业的发展刚刚在中国起步;另一方面是生态农业整个产业链的运作还不成熟。比如产品的认证, 产品的输出与销售等非生产环节。生态农业是一个复合的系统, 它不但是自然内部各个系统的复合, 还是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 生态农业的运作不应该只关注种植模式的研究, 更应该把目光投到整个生态农业产业的有序运作上。基于整个产业链的运作, 考虑到现存的一些问题, 本文提出几点规划时应该考虑到的因素。

3.1 组织生产

生态农业虽然能够较明显的提高农民收入, 但是单靠分散的农户的生态农业知识技术水平以及商业运作意识, 不足以进行生态农业活动。虽然现在建立了很多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来带动周围群众从事相同的运作模式, 但是无论从后续的产品认证还是销售等环节来说, 分散的生产形式对其发展都是不利的。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进行组织生产:一是以村为单位, 开展农村合作社, 生产活动、模式, 都由合作社统一安排, 产品认证与销售也由合作社统一调度。合作社将整个村的生态农业基地都规划好了以后, 每户人家各自的所属地分配到什么模式, 就各自管理各自的田地统一销售获利后, 按各自所属地的产品产量, 进行利益分配。二是引进外面资金比较雄厚的生态农业之类的公司, 公司在当地建立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雇佣当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3.2 产品认证与品牌建立

生产出来的有机绿色食品, 如果没有进行产品认证, 没有建立品牌的话, 产品的销路和价格必然会受到影响。所以要做好产品认证和品牌这块, 与此同时还要有赖于政府建立完整成熟的认证体系和市场导向, 比如未经过认证的产品一律不认为是有机绿色食品, 对市场假冒产品和品牌予以严厉打击等。

3.3 产品的销售

目前有机食品的价格都比较昂贵, 不是大众都能接受的产品, 所以进行产品的定位和销售市场销售方式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存在的销售方式有以下几点。

网络销售, 通过网络订单, 然后送货上门。这一销售方式虽然保证了销售的渠道, 但是销售网络的拓宽比较缓慢, 而且销售量也比较小不稳定, 每小笔量的运输成本也很高, 同时这样一种送货上门的方式必然大大增加了运输的碳排放量, 虽然是由卖家承担, 但是相对生态农业本身提出的绿色环保的口号并不相符。

还有就是建立专门的销售超市进行销售活动, 主要面向的是城市的高消费人群。这样属于生产基地的销售超市只销售自己基地的产品, 虽然也有效的防止了假冒产品浑水摸鱼, 但是未免会有超市销售的产品种类不够齐全, 影响整个超市的销售情况, 毕竟人们更喜欢去产品比较齐全的超市购物。将来如果生态农业真正发展比较好的话可以考虑建立一类专门销售各地有机食品的有机超市, 这样也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余地。

有机产品可以进行对外出口, 国外市场对于有机产品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将产品销售到国外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销售渠道。

3.4 城市垃圾分类与有机肥料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 农田源源不断的讲产品输出出去, 必须要有相应质量的营养元素返还给农田, 虽然生态农业考虑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将家畜产生的粪便做成有机肥料返还农田, 但是总的来说生态农业所有的产品都是从农田里整体移除到城市里。而城市将这些产品转化成了排泄物, 厨余垃圾, 生产资料等。如果未来的城市垃圾分类做的到位的话, 那么可以将厨余垃圾等制成有机肥料在回到农田, 即实现物质从城市生态系统转移到农田生态系统的途径, 大大减缓了有机肥料不足的困境。也实现了城乡生态系统良好的物质循环体系。

摘要:目前中国的农业问题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转型。生态农业以环保、绿色、经济等特点吸引很多人的目光, 国家已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农业未来建设的重要方向, 然而目前生态农业的发展仅限于少数的示范基地, 并未大规模的推广开来。本文在解释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基础上, 分析目前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为未来生态农业发展和规划的提出几点建议, 以为今后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耕地,污染,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生态农业,推广

参考文献

[1] 耿士均, 陆文晓.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与修复[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5) :13993~13996.

[2] 李贵宝, 尹澄清, 周怀东.中国“三湖”的水环境问题和防治对策与管理[J].水问题论坛, 2001 (3) :36~39.

特色农业前景范文第2篇

1.1 资源管理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内容庞杂, 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方面我国起步较晚, 在专业人才的储备方面稍显不足, 同时这也成为制约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1.2 人员管理

人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中心环节, 离开了这个核心要素, 软件工程管理的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1.3 软件终端的管理

软件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也就是要得到终端用户的认可。通过软件工程管理及时搜集用户的使用习惯、产品诉求、外观与功能等重要数据, 并通过科学的统计分析得出重要的分类信息, 可以实现软件工程管理的优化, 更好满足细分市场的需要, 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软件工程管理的成本。

1.4 资料归档的管理

现代社会信息量大而且分类复杂, 借助计算机软件工程的优势可以简化相当的工作量。但是计算机软件不可能代替人脑, 对涉及到精细的数据处理工作, 也会出现难以应付的情况。这对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需要根据项目的进度, 阶段性的搜集信息与资料, 在开发应用中不断合理的存档。

2 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应用的现状及分析

2.1 计算机软件工程广泛参与教学

信息时代的来临, 不仅在精密生产和高科技领域, 而且在商业经营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都对计算机技术有强烈的需要。为了使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 需要进一步实现软件工程的人性化设计。

2.2 计算机软件工程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化社会大生产, 对技术与效率的要求都是越来越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不再满足低效率的服务, 对即时服务的需求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将保持旺盛态势。特别是大型服务企业, 例如, 医院、车站、机场等人员密集, 需要高效服务的行业, 计算机软件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 在软件管理介入时, 要充分考虑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充分考虑行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构想, 听取更多使用者的建议和意见, 真正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开发适用性。

2.3 计算机软件工程在监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将更趋紧张。不论是在办公环境, 还是在极端工作状态下, 都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来完成工作。一旦计算机运行出现故障, 会发出相应的讯息, 工作人员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理, 将可能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 因此也可以减少人为的错误机率。

3 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发挥作用的策略

鉴于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在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应在现有技术水平的基础上, 不断完善技术手段。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作用发挥创造有利的条件。

3.1 增强管理体系科学化

管理体系是计算机软件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指导, 也是管理有序推进的必要条件。要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策略首要的就是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从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解决出发, 完善管理手段, 通过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要始终一致, 制定严格的程序, 将管理效率的提升落到实处。

3.2 合理控制风险, 保持工作梯度推进

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深入实践开展研发, 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 要提高软件工程管理的效率, 合理管控风险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开发的每个阶段, 工作人员都要有风险意识。同时, 不定期的开展风险评估与回查机制, 将可能存在的风险早发现, 早解决, 保持科学的工作进度。

3.3 增强团队协作, 集思广益

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不是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 需要团队合作, 集体智慧的力量。在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要搭建畅通的沟通交流平台, 让团队成员发挥各自的优势, 增进成员之间的交流, 发挥团队的潜能, 从根本上保证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的质量与效果。

摘要: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关键。但是随着软件研发的不断深入, 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工作与生活, 更大程度上发挥软件工程管理的效用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工程,应用前景,分析

参考文献

[1] 高祥民, 吴桂贤.试论计算机软件工程管理与应用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 :231-232.

[2] 李琦.浅析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工程管理与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 2015 (9) :21-22.

特色农业前景范文第3篇

所谓的“互联网+”农业, 就是指将在农业产业链各环节融入互联网技术, 使农业发展趋于科学化、信息化以及智能化。在“互联网+”农业模式下, 传统农业的时空限制不再成为问题, 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而言, “互联网+”农业能够适应发展需求, 对于农业产业的改造与升级而言无疑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2“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发展前景

2.1 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一致认可, 在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建设中, 该模式发挥着巨大作用, 其能够有效转化农业技术成果, 使新技术得到普及与推广, 并且能够为农民提供培训, 促使其职业化水平得到提升。总而言之, 为了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就必须将“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2.2 有利于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

将移动网络传输设备运用于农业科技推广中, 可以使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得以上传, 在云技术的支持下, 农业相关信息得到有效搜集与整合, 基于此对其采取专业处理措施, 就可以使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提取出来, 进而支持政府与企业作出正确决策, 提高公众服务质量, 为推动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3 推动科研、教育与推广相结合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 科研、教育以及推广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农业成果转化率得到有效提升。站在推广人员的角度, 他们可以结合自身需求搜集相关信息, 而农学院则可以基于信息需求, 对相应的农业技术进行研发, 在学习与掌握新技术的过程中, 推广人员只需要利用互联网即可, 并且还能够通过基层推广结构, 将这些技术手段提供给农民学习, 如此一来供需对接问题就得到解决。

2.4 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

“互联网+”模式下, 农业技术推广强调的是生产的精准化发展, 并且需要对网络化农业环境实时监测系统加以运用, 使环境感知、实时监测以及控制自动化得以实现。其次, 在精准化作业的实施过程中, 耕地生产潜力也得到充分挖掘, 这样就可以减少生产投入成本, 使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站在农民的角度, 他们可以利用手机等设备对农作物生长基本要素进行学习与了解, 并在云系统数据分析的支持下, 有效调整农作物生产方式, 进而减轻他们的劳动压力。

2.5 有利于环境污染控制

不可否认,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并且在化肥、农药、农膜等使用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 污染问题更是愈演愈烈。而在“互联网+”模式下, 传统农业思想得到巨大转变, 农民可以对环境污染问题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与认识, 这样他们自然就能够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普及, 进而使农业化学物质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 减轻环境污染, 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6 有利于网络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互联网+”模式下农业信息监测系统得以建立, 该系统可以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 例如灾害预警、耕地质量检测、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等, 并使农业发展趋于“订单化”。与此同时, 在云数据的支持下, 农作物生产情况得到完整记录, 消费者对农作物有一个深入了解, 如此一来, 食品安全与质量问题就得到解决。

结束语

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 农业技术推广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则在技术层面上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必须认识到“互联网+”模式对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影响, 并结合国内农业生产现状, 采取有效运用对策, 促使“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摘要:对“互联网+”农业模式进行了阐述, 简单介绍了我国“互联网+”农业现状, 最后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经验, 围绕“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上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一点支持与指导。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 喻利春.浅谈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J].新农村 (黑龙江) , 2016, (10) :21.

特色农业前景范文第4篇

股市的大范围波动,一方面是受各式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说明投资者的信心还存在不足。

《人为事物科学》写道,经济规律实际是人的行为规律,经济学是典型的人为事物科学。

笔者认为,市场经济管理需要把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视为重要经济因素。换句话说,抓住了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就是抓住了市场经济规律的关键,就是抓住了经济规律作为人为事物规律的核心。管理经济就是管理人,管理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

从这个角度上说,信心是一个国家特殊的经济财富。

说白一点,公众信心决定社会投资和消费,社会公众对未来经济预期越好,信心越强,就越敢于投资、敢于消费;社会公众越敢投资、越敢消费,经济就越有活力,社会财富反而会因此不断积累。所以,社会公众对经济前景信心的不断强调,是整个经济良性循环的基础。反过来,就会成为恶性循环。

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个国家国民的经济信心只能依靠每个人的力量汇聚成海,而且是自我实现。

例如,有些市场人士或者媒体非常关注“北上资金”,甚至把它当作A股市场风向标,认为流出就是“不看好”,流入就是“看好”。

实际上,按照深股通、沪股通的规则,境外投资者是在香港开设账户,然后通过券商通道直接购买A股。因此,只要是境外投资者卖出股票,钱立即回到香港账户,这样的流入流出就如同境内投资者账户,在资金与股票之间的转化是一样的道理。

目前,A股市场每日交易金额8000亿元左右,它意味着8000亿元现金变成股票、8000亿元市值的股票变成现金,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8000亿元交易金额当中有个几十亿元的境外投资者净卖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笔者认为,中国投资者要适应股市开放下的新情况,不要被一叶障目,看不到A股市场交易量从4000亿元增长至8000亿元的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可以把民众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当作非常重要的经济要素和财富,管理者就应该重视这一要素和财富,拿出更多的耐心、长一张更絮叨的“婆婆嘴”去和市场、社会公众沟通,这或许正是事半功倍、成本最低的市场经济管理方式。

责编:周琦

特色农业前景范文第5篇

水培花卉是通过生物诱变技术,诱变非水生花卉组织产生类似于水生花卉那样的组织结构,使其根部能长期浸泡在水中而不会腐烂。此外,我国独立开发的水培花卉专用肥料和专用容器,则保证了水中有充足的养分和氧气,使花卉能够健康生长。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观叶、观花、仙人掌等八大系列400多个品种的水培花卉,其价格从一、二十元到三百元不等。那么,水培花卉的市场表现怎么样呢?

在郑州陈砦花卉交易市场,销售水培花卉的商户已经由最初的二、三家增加到现在的十多家。据商户介绍,销售情况还不错,由于夏季气候高温炎热,卖得比较好的是那些比较清爽的观叶植物,如滴水观音、合果芋、绿巨人等品种,购买者大多为白领阶层,此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水培花卉的销售旺季是国庆、元旦、春节等节日,夏季销售则较为平淡。

据业内人士透露,前几年生产水培花卉的平均利润为40%,而经营者的利润可达50%左右,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近年来随着经营者的增多,不少商户都进行了适当的降价,抢占市场份额,但其利润也在30%左右,比经营普通花卉的利润稍高些。

据预测,以后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作为环保型花卉代表的水培花卉,不仅符合市场的需要,同时也符合世界花卉业发展的趋势。另外,由于水培花卉属无土栽培,采取工厂化生产,其用水量仅为普通土培花卉的1/50左右。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发展水培花卉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我国的花卉业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在花卉出口方面,由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均要求出口的花卉不能带土,以免传播病虫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花卉的出口。而水培花卉由于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很容易通过相关的进出口检疫,将大大增强我国花卉业的国际竞争力。

但是,水培花卉也不宜盲目发展。由于水培花卉的科技含量较高,培育技术也要求比较高,因此生产成本比较高,售价也相对较高。受价格因素的制约,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大城市具有较好的销路,在一些中、小城市则不易被市场接受。此外,还有一些不法经营者欺骗消费者,把水生花卉当作水培花卉,以假乱真,扰乱市场。更有甚者把一些土栽花卉根部的泥土洗净后,换个透明的容器,再加些营养液,充当水培花卉出售,由于这些花卉不适应水栽环境,不久就会死掉。这些不规范的行为极大地扰乱了水培花卉市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使不少客户对水培花卉失去信心,客观上也阻碍了水培花卉的发展。

总之,水培花卉市场前景广阔,但不宜盲目发展,更要规范市场行为。

相关链接:

水生花卉与水培花卉:水生花卉是指在水中发育生长的植物的类型,这类花卉能常年生长在水中,根和地下茎可以在缺氧的状态下保持根系的正常生长,如荷花、睡莲等。而水培花卉则是将原本生活在土壤中的普通植物,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使其在水中也能成活,并且和在土中一样,可以正常生长、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开花,甚至结果。无土栽培与水培花卉:所谓无土栽培就是将原来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种植在水中、卵石、水晶泥、陶粒、拉卡粒等无机基质中,也不施用有机肥,而是用营养液浇灌,具有干净卫生,无异味、病虫害少等特点。而水培花卉则只是无土栽培的一个类型,即完全用水来培养植物,以水为介质,将植物直接栽种在盛水的容器内。

适合水培的植物:不少植物都可以转化为水培植物,如绿萝、发财树、变叶木、朱蕉、海芋、万年青、虎尾兰等,甚至原来生长在干旱的热带沙漠中的某些品种的仙人掌类植物也可制成水培花卉。在植物学上主要集中在天南星科、鸭跖草科、棕榈科、莎草科、五加科、桑科、胡椒科、竹芋科、禾本科、茜草科、夹竹桃科等科属中。

水培花卉的养护:

水培花卉的养护较为简便,可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习性进行。对于大多数植物而言都可放在室内光线明亮之处,避免烈日曝晒。冬季温度不低于5℃,夏季在35℃以内都能正常生长,总之,人体感觉比较舒服的温度,植物就会觉得舒服,就能正常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勃勃生机。

为了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氧气(新鲜的水中含有的氧成分较多),使植物能够健康生长,春、秋季节每5~10天,夏季每5天,冬季每10~15天换一次水。换水前要把自来水放置半天以上,以使水中的氯气挥发,水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接近,然后按比例倒入浓缩的营养液即可。每次换水时都要用清水冲洗植物的根部及容器,修剪枯败的枝叶及烂根,有时还可以把一些老根剪掉,以促进新根的生长,修剪前要用酒精棉对剪刀进行消毒,修剪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及白色的水生根,否则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干燥的空气对植物生长非常不利,可经常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向叶面喷洒,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其叶色光亮,富有生机。此外,养护中还要经常检查,及时清除黄叶烂叶,以保持其美观。有时新买的水培植物拿到家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掉叶现象,这是因为植物因更换环境不适应造成的,应耐心的等待一段时间,等植物适应新环境后就会健康生长,逐渐变得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花鱼共养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水培方式之一,水培容器中的金鱼不必喂食,平时它们会啃食一点植株的根以维持生命,如果要喂食的话,可在换水前一天喂少量的食,这样在换水时可以清理掉残余的鱼食与金鱼的排泄物,避免水质发臭。

特色农业前景范文第6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昆明每天产生8万吨到12万吨建筑垃圾。2011年,昆明一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就达到3200万吨-3500万吨,如何消化和处理这些建筑垃圾,解决因此产生的种种痼疾,成了昆明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建筑垃圾破碎过程中,由于物料本身的物理特性,通常采用两级破碎,破碎后产品粒度0-10mm占25%左右。为了提高细骨料的产量,采用两级破碎为三级破碎,使破碎产品大部分达到0-10mm以下,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可是在具体的技术工艺中,遇到了流程复杂、工艺布置困难、耗电量大、投资过大等问题,国内知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生产企业中意矿机根据自己的研发经验,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试验改进,推出建筑垃圾破碎专用设备——移动式破碎站。该设备既可实现多级破碎为一级破碎,又能满足粒形规整的需要,为建筑垃圾骨料再生破碎工艺提供完美解决方案。

上一篇:国际法规范文下一篇:计算机毕业设计要求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