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管理论文范文

2024-01-11

特色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都十分快速,建筑设计管理是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管理能够有序推进建筑设计工作,加强对设计各部分细节的管控,保证设计符合工程建设要求,提升设计方案的可借鉴意义。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中,通常存在建筑设计管理意识不强、界面设计不合理、设计质量管控不严格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工作人员应明确建筑设计要求与规定,加强对设计人员、设计行为的管理,有效提升建筑设计质量。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难点;探究

引言

绿色建筑理念下建筑设计发展呈现出信息化、绿色化、标准化的特点。设计方案信息化可以将建筑物相关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最优解,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用材绿色化可以在满足建筑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造方式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建筑用材的利用率,减少建筑施工全过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1建筑方案设计基本概念

在建筑设计中,方案设计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视度也随之提高,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并成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环节。由于方案设计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与复杂性较强的工作,且整个设计过程与建设方的经济利益关联密切,所以有必要在设计阶段与建设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确保整体设计成果能够达到各方的预期。在设计初期全面考量施工空间范围、地质结构条件及现场周边环境特点等关键要素,根据业主方与施工方的基本情况,对建筑物外观形态、总平面布局、空间布局及功能区布局展开合理规划设计,为后续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由于建筑行业管理不严明,建筑行业市场竞爭日趋白热化,部分建筑单位对方案设计缺乏应有的重视,降低了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为此,必须加大对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视力度,以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2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成本难以控制

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本一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税金等。其中材料费主要是指建材的购买与运输的费用,随着我国碳中和政策的实施,常规建筑材料的购买成本会上升,在建筑行业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建筑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常规的钢筋混凝土建筑通常由于设计方案的独特性导致其核算成本上升,不同配比的钢筋混凝土在材料的购买、建筑物结构强度以及施工难度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不同的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成本难以控制。

2.2质量体系管理的难点

城市综合体建筑项目专项合作设计单位多、突破常规技术多,而国内设计院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是基于成熟、传统、已有审批图集的基础上形成的闭环体系,由于新技术采用的不确定性、突破常规技术的待批性、专项技术的多样性,现有闭环质量管理体系已不适应,无法预先设定严格的质量管理程序和标准,而只能建立一个开口的、可调整的、待研究审批的质量管理体系。

2.3设计质量评价与控制问题

设计质量评价与控制是设计管理的主要内容,结合建筑中的整体设计与“文脉”设计方案的评价情况,可以发现存在非常规性、有限性问题。关于非常规性问题,根据本次使用的建筑设计评价管理系统,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对本地区特色建筑设计的深入了解,缺乏对设计行业标准的理解,在设计评价过程中出现“规律性”,就是按照某一模板进行刻板评价,这样的评价并不能为建筑设计提供可靠建议。有限性问题就是指在建筑设计评价与管理环节,设计管理人员主要是建筑设计专业的人员,缺乏其他行业人员,会导致建筑设计评价与管理存在局限性、片面性,不能够通过有效的管理提升设计水平。

3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

3.1建筑设计方案整体性优化

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方案过程中需要优化完善整个建筑设计方案,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工程项目管控水平的效果。通过整体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满足施工高质量要求,还能够节约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在整个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方案中重点部分的优化改进,充分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优化整体设计方案。在设计阶段,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工程造价问题,加强造价控制技术的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地控制成本费用。在技术方面,需要积极选用科学专业的施工技术,适当引入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效率。此外,设计师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造价分析能力,从而在设计建筑方案过程中能够充分掌握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成本控制办法,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采购、储存材料设备,最大限度地节省资金。

3.2建筑功能空间分划设计

在建筑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既要对各类建筑物实行合理归纳与划分,又要对建筑物的功能区与安全出入口分布加以对应。例如,合理划分活动区与休息区,简化设计流程,解决设计矛盾。对于功能较复杂的建筑物来说,如果预先对所有的功能空间加以划分,则会导致整个设计处于混乱的状态,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各个功能区的空间位置关系予以捋顺,影响整体设计成果。为此,设计人员需采用功能分析法对各个功能空间加以合理划分。

3.3建立完善项目设计总包管理模式

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核心原因是国内外合作设计及各专项设计参与单位太多,如果不能形成管理和推进工作的责任主体关系,所有项目管理工作都无法顺利进行。建立完善项目设计总包管理模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应该采用设计总包管理模式,由业主委托授权一家国内有着很好的管理、协调与技术能力的设计单位为设计总包,明确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责任主体。设计总包管理模式就是由设计总包方作为整体责任主体,管理、配合外方概念方案设计工作,确保方案创作的可实施性;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协调管理相关专项深化设计;协助对分包顾问方进行技术管理。

3.4合理规划建筑空间,降低建筑空间资源消耗

基于节能设计理念,为确保建筑设计能够达到节能效果,针对影响建筑资源的空间进行规划设计。通常情况下,建筑空间越大,则消耗的空间资源越大,但也存在建筑空间规划不合理,造成空间资源消耗量大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后期施工和使用的需要,对其进行规划控制。在进行规划时,应当首先满足功能布局紧凑的原则,尽可能将各个主要功能区域布置集中,并将各个功能相似的建筑结构组团化布置。同时,针对洁净区域与污物区域分区分流设置,尽可能使洁污功能区相对分区设置,并确保各类建筑设施的储存、回收等不会出现洁污流线交叉的问题。同时,还应当遵循路径简洁、便捷的原则,合理规划各个建筑功能分区,使各个建筑结构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保持一定联系,并避免各个通道出现迂回复杂的问题。

4结语

我国城市综合体建设发展迅速,许多有条件的城市已经把城市综合体作为改变城市形象和环境、进行城市新区开发等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手段。针对这一类型项目的管理还没有完善的体系,需要不断探索,以期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与体系,提高整体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郝际平,孙晓岭,薛强,等.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J].工程力学,2017,34(1):1-13.

[2]刘春梅.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分析与控制[D].聊城:聊城大学,2020:16-19.

[3]徐雨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20:23-26.

特色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任何事物都是以系统的方式而存在,系统具有“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整体性”四个特征。在对科技管理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探讨了科技管理系统的构成框架和调整思路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会和某些紧密联系的事物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系统性是事物存在的一个基本方式。“管理的系统方法”指“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该方法不仅是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之一,同时也是所有管理工作的原则之一[1]。科技管理同样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科学分析其结构和规律,对于认识科技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 系统的特征

现代系统科学认为,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1)结构性, 指组成系统的诸要素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任何系统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优化结构,以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系统的结构性是影响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2)层次性, 指系统和要素(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多数系统都可以再细分成若干子系统,从而形成一张具有层次的系统网。系统的层次性要求我们重视其动态有序性,以保持结构的相当稳定性。

(3)开放性, 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系统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受周围环境影响而不是孤立于周围环境的,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我们重视并善于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整体性, 是指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整体性,系统不是组成要素的机械堆积,而是有机地组织起来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出某种协同效应,形成了特定的结构,这样就会使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统一性和协同性,从而使系统表现出整体性的功能。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要着眼于有机整体[2]。

2.科技管理的系统性

科技管理可以形成一个系统,这点容易达成共识,但科技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层次与作用形式、科技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科技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如何有效发挥等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本文尝试从系统的“四性(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结构性)”出发来探讨科技管理的系统性。

2.1科技管理系统的“开放性”

科技管理系统是社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依据“开放性”特点,科技管理系统不会是“风吹不透雨打不透的象牙塔”,必然会受到社会管理系统中其他子系统所营造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其外部环境状况具有直接影响的子系统有: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经济管理、国防管理,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人”而经济管理和国防管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项目”。行政管理系统在维系政府机关运转的同时还引领着社会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建设,科技界的一些不端行为如责任感弱、损公肥私、弄虚作假、个人利益至上、浮躁浮夸等,其根源就在于社会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弱化或缺失,因此解决科技不端行为除了科技管理系统自身的努力之外,决不可忽视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欲治民先治官,官员和政府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倡导者、维护者和表率者。科技水平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科技人员水平的竞争,而教育管理系统对于科技人员的智力开发、道德培养、科学精神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往往是相称的,没有高水平的教育很难有高水平的科技,已有不少专家在反思我国的教育体系、在思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应该如何改革。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科技活动的最终目的,需求牵引往往是科研项目立项所首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需求调查的深度、对需求的科学分析、申请项目对解决需求的关联度、预期成果对解决需求的满足度是影响立项效果的关键。科技成果惟有经过应用才能发挥其最终价值,应用时经济建设往往是“经济性优先”而国防建设往往是“先进性优先”,多数科技成果是通过企业的生产而得到应用的,因此“产研一体”和“产研结合(或产学研结合)”必然是最有效的两条途径。“产研一体”的关键在于保护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收益,对企业的科技活动进行减免税或贷款担保、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等都是有效措施,也可直接对企业的研发活动进行经费补助,但应注意:合理界定政府资助领域和范围、准确选择最优受资助单位、准确审核自筹经费、合理划分最终权益等。“产研结合”的关键在于生产单位、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能够有合理的利益分配,利益分配需要建立在对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准确评估、对科技成果经济价值的准确评估和对科研人员个人贡献的准确评估基础上,而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沟通能力,促使产研直接联系与结合要比科技管理部门牵线搭桥更简单、有效。

2.2科技管理系统的“整体性”

“整体性”要求从整体的高度来考察和把握科技管理系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需要对组成科技管理系统的要素进行有机整合而不能机械堆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所指出的“各方面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科技宏观管理各自为政” 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科技管理系统的整体性不完善”。

从整体性的高度来衡量,国家开展科技活动的目的可归纳为5个方面:保持经济的繁荣和持续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探索自然规律增加人类知识,据此需开展民用科技、国防科技、医疗科技、人文与社会科学、纯基础自然科学等5个方面的研究,这5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各自有一些独特之处,如:民用科技的经济优先和利益专有性、国防科技的性能优先和保密性、纯基础自然科学的探索性和公开性、医疗科技的社会福利性、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和结果的半主观性,等等,从而造成管理方法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考虑我国现有的科技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若设置5个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科技部、国防部、卫生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目前设置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对应管理5个方面的科技工作,现有各部委的科技管理职能按以上5个部门进行归集,科技部等5个科技管理部门严格按照界定的范围来管理,会使得国家科技管理部门的分工更明确、管理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目前存在一种趋势:原来的非科研管理部门积极向国家争取设置科研计划渠道,而原有的科研管理部门积极向外拓展管理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混乱和管理交叉,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为加强5个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统筹和协调,可在国务院成立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国家科教工作办公室,作为国家顶层科技管理机构,负责编制国家的基本科技政策、审核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统筹全国科技资源、协调管理部门争议等,其主任也可叫做国家科技顾问。国防科技目前主要集中于隶属于中央军委的总装备部和隶属于工信部的国防科工局,若能都集中于国防部,总装备部只负责提出装备建设的需求和采购,则基本上所有的国家科技管理职能都归集于国务院的管理范畴,对于科技管理系统的整体性和军民科技的融合是很有益处的。

为提高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宏观性和科学性,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以两院的院士为主直接编写科技发展规划(中国社科院编制社科发展规划)要比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编写或科技管理部门层层布置分解规划编制任务而后进行汇编更有效、更宏观。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周期宜固定化,如每10年一个“中长期规划”、每5年一个“XX五规划”,规划周期的固定有利于合理安排规划编制时间和准确评估规划实施效果,规划应从国家的需求和经费规模层面落实“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不能大而全,同时科技管理部门应配合做好需求调查(经济、国防、医疗等领域)和国内研究现状收集(尤其是已资助项目的进展和结果),以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科技部等5个科技管理部门依据“XX五规划”来编制项目申报指南,此时科研单位可以通过“项目建议书”的形式向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列入指南的项目,科技管理部门审核认可的项目可列入项目申报指南草案(数量不宜太多,只起查遗补缺的作用),指南草案经规划编制部门审核认可,然后公开发布或在保密许可的最大范围内公布,尽量减少定向发布的项目,尽量避免某些科研单位在规划和指南中已事先“跑好马、圈好地”的情况,以保证申请的公平性,科研单位依据项目申报指南填写申请书进行项目申请。该项目申请流程类似于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项目申请流程。

从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预算来确定国家的整体性的科技经费需求是不容易的,因为科技预算中必然要包括开展R&D活动的经费,而R&D活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必然会造成所需经费的不确定性,并且其不确定性的程度是较难估计的[3]。部门预算又往往建立在对基层科研单位预算的审核汇编基础上,而基层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预算往往大又全,准确审核十分不易。既然从部分到整体不容易确定国家R&D活动需要的经费,那就反其道而行之,从整体到部分地确定国家R&D活动需要的经费,也就是从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支出中直接按一定比例确定R&D活动所能提供的经费额度,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给科技部、国防部等5个科技管理部门,由这5个部门依据各自的指南进行二次分配,省级地方政府也可按此方法确定本地区R&D活动的经费筹集额度,而后由科技厅通过项目资助来分配。

2.3科技管理系统的“层次性”

2.3.1管理的层次性

科技管理具有层次性,宏观科技管理和微观科技管理是比较容易想到的层次,宏观一般指国家层面的,微观一般指科技机构层面的,而省(部)级层面的管理,可以称之为中观科技管理。地市和县级的科技活动以信息收集和成果推广为主,自主确定和支持开展的R&D活动较少,不单独作为一个层次来讨论。关注科技管理系统的层次性,也就是要识别宏观、中观与微观科技管理各自的定位以及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宏观科技管理集中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确定,国家科技管理政策的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科技管理系统与其他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资助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项目,推进科技成果的使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中观科技管理集中于:确定本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本地区的科技管理制度,独立资助或配合国家资助本地区的特色科技或优势科技领域,科技需求的调查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

微观科技管理集中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组织项目的实施,保障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收集本单位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经费的高效使用等。

宏观与中观的协调:除科技部等5个科技管理部委外,其他部委不再付予设立科技计划直接向财政部申请经费的权利,可在其内部设置科技联系司(处),负责本部门的科技需求调查、科技成果推介、科技成果经济性评价等工作。财政部也不再直接对科研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和运行费进行审批,由科技部等5个科技管理部门审批报财政部拨付,而经费由财政部经国库拨付系统直接拨给科研单位。为提高各部委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各部委可下设若干研究型事业单位,在其行政预算经费中预留一定科研费用,用于开展本部委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等方面的软科学研究。

宏观与微观的协调:宏观应为微观的管理活动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不要过分干预微观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科研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宏观的任务到微观后往往是分解落实的,宏观对科研项目的检查以“合唱”为主,而微观对科研项目的检查应以“独唱”为主,惟有“单独吹芋”才能使“南郭先生”无处藏身。宏观不能将规划或指南编制任务交给微观(有将规划委托基层科研单位的情况),编制过程中适当听取微观意见,但应坚持宏观的绝对地位;宏观应注意收集微观在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并适时进行修订;微观实施的制度应完备并符合宏观的有关政策,必要时可采用微观向宏观备案管理制度的方法。中观与微观的协调和宏观与微观的协调相仿,为加强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并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应注重采用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简称CAM)。至于宏观是否需要一定经过中观来管理微观的问题,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原则是“尽量减少管理层次”,过多地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中间环节是不可取的。

2.3.2经费的层次性

宏观资助经费可主要分为四类:科研项目资助经费、条件建设项目资助经费(购置大型设备、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等)、财政补助经费(主要用于补助职工经费与离退休经费)、科研事业费(包括大型设施运行费、公共开支、单位自主科研费、房屋维修等)。在给予科研单位一定自主科研经费的同时,取消宏观层面部分小基金项目(如主任基金、预先研究基金等)的资助计划、减少部分小项目(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数量,小项目由科研单位利用自主科研经费自行资助。宏观层面不再采用杰出青年、创新团队等人才资助计划,其资助计划纳入按项目资助计划,而微观可以设置人才资助经费,用于新引进人才的启动经费和优秀人才(团队)的配套经费,由科研单位自主确定对人才或团队的支持。

科研项目资助计划可按资助金额分为:一般、重点、重大、专项(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可不设专项)四个级别,一般项目周期不超过3年,其他项目3-5年;明确各级别的经费控制额度,有助于提高申请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如一般项目经费不超过200万,重点项目经费不超过1000万,重大项目经费不超过5000万(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的资助额度可相应减半),而专项项目经费一般不超过2亿,除非是象大飞机这样的项目。大项目一定是有机、紧密结合而成的,不能是一堆小项目拼凑成的。科研项目的经费资助额度过大,容易和条件建设项目资助计划冲突,因为科研项目的经费需求多往往是由购置大型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造成的,科研项目和条件建设项目适当分开并协调配合对于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是有益的。

2.3.3科研机构的层次性

我国科研单位有2万多个,不进行分层区别管理,眉毛胡子一把抓,势必影响管理的效果,目前实施的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制度,由于实验室和依托单位的关系不易理顺,造成依托单位的管理更加复杂化了,可仿效美国设立国家研究机构、省部研究机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研究机构、自营研究机构等。教育部的管理集中于教育方面,高校内的研究项目直接对其提供资助的部门负责。中科院在其科技管理职能与科技部合并后,下属科研机构或转变为国家研究机构或转变为省部研究机构或企业研究机构。不同类别的研究机构实行区别管理,在人事方面、项目方面、待遇方面、自主权等方面实行不同的策略。

2.4科技管理系统的“结构性”

在探讨了科技管理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的基础上,可以对科技管理系统的结构性进行探讨,科技管理系统的结构性主要需解决科技管理的机构、层次和关系。科技管理系统的结构很复杂,若想考虑全面并不容易,本文主要围绕R&D活动的管理做些尝试。

依据前文划分的五个科技管理方面,需要对现有的科技管理机构和职能进行调整,如:中科院的科技管理职能并入科技部,科技部医疗科技管理职能划归卫生部,科技部的软科学管理职能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学部职能划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防科工局军工科技管理职能和总装备部科技管理职能划归国防部。

为加强各部科技管理活动与经济建设或国防建设的衔接,科技管理部门的内部机构可按应用领域来设置,如科技部下设能源科技司、农业科技司、高新技术司等,国防部下设空军装备司、海军装备司、二炮装备司、通用装备司等。为加强科技成果的收集、交流、评估和推广,在各科技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成果管理机构是必要的。若将科协承担的学会管理职能、学术交流职能、科普职能统一纳入科技部(厅)的管理范围,也许更有利。

基于对科技管理系统的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探讨的基础上,绘制为图表1。

3. 科技管理系统的国际可比性

科技管理活动在各个国家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科技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国际可比性,但一定应注意各国国情的不同,不可盲目照搬国外的某些做法,拿来使用时应注意和我国国情结合。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于1950年,在此之前可以说没有归口的科技管理部门,科技管理分散在国防部、能源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卫生部等部门,而我国已有科技部、基金委、科工局、中科院等专门科技管理部门,再将科技管理职能分散到其他部门,可能会使“重复投资、分散投资、部门分割”的问题变得更严重。另外美国的政府机构组成比较固定而且其管理水平尤其是经费的预决算管理水平较高,并且其社会的诚信水平和保障水平也较高,忽视这些差异的比对和参照是不妥当的。

4. 结论

科技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层次性、结构性”四个特征,对其四个特征和国际比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现行科技管理体系的弊端,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思路以提高科技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1] 2006年中国质量协会.全面质量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P28.

[2] 栾玉广.自然辩证法原理[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

[3] 宋永杰 李金英,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管理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天津,2009年,第5期增刊,P62.[J]

特色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及转型的过程中,会计工作机制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及调整,而目前中国特色管理会计成为会计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此需要根据管理会计的特点、优势来制定完善的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发展体系,从而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经济转型;策略

1 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分析

第一,解析过去。根据管理会计的职能来看,其在实际中可以对基础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及延伸,通过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的方式来对企业的过去运营情况进行解析,这样可以为企业未来的运营、筹划、控制等提供更为详细的会计信息。

第二,控制现在。在管理会计中通过对企业过去运营情况进行解析来分析其在实际中存有的偏差,并通过管理会计的控制功能来制定相应的运营指标体系,从而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使运营决策及经营管理更为高效的进行。

第三,筹划未来。管理会计筹划未来职能的实现需要有完善的资料作为支持,对企业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严密的定量分析,这样可以客观的掌握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及市场发展形势来进行科学的预测及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周密、严谨的筹划方案,使管理会计综合性职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2 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特点分析

第一,管理会计面向管理决策层,管理会计可以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加工、处理,并将所得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内部管理决策层,在企业运营中利用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经营活动及经济决策,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内部整体的管理水平,达到进一步加强经济决策能力的要求。

第二,管理会计职能定位更为全面,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管理会计在实际中具备了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的职能,其突破了传统会计工作形式的限制,全面的职能定位有效的补足了内部管理存有的缺陷,其可以通过现有的财务资料进行加工以适应现在的状况,也可以对未来的决策和筹划进行预测。

3 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为目的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措施分析

3.1 创新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

首先,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存有不足,在以往的管理会计中其多数是对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引用,而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往管理会计存有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针对此种情况需要对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改进及创新,使其可以融人中国社会发展特色,保证管理会计理論体系的适用性。其次,管理会计执行缺乏逻辑性,在以往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会计的作用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管理会计在实际中没有形成完整的执行系统体系,管理会计工作在实行的过程中其整体较为分散且缺乏逻辑性,针对此种情况应根据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及现今市场经济环境的特征来构建起管理会计执行逻辑体系,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3.2 加强管理会计的实践操作

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的,实践也是检验理论体系的唯一标准。促进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实践首先要鼓励高等院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将管理会计的理论转化为实际操练,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国家应该鼓励在中小企业中推行管理会计理论,扩大管理会计的使用范围,促进管理会计的发展。

3.3 完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原有的信息体系进行优化,促进我国的管理会计信息建设。同时,还要加大对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研发力度,结合中国特色和以往的管理会计经验,淘汰不利于发展的信息体系,致力于研发出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信息系统。

3.4 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会计制度的改革使得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及改进,再加上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发展的形势使会计人才在实际中所需面对的要求不断增多。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对会计基础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优秀的管理会计执行技能,同时还需了解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使管理会计工作的实行能够切实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4 结语

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不断深化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也使得中国特色管理会计所受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因此在管理会计中需要对其工作体系进行创新及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其所具备的职能。管理会计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利用来对经济业务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条件参与到企业运营的决策及控制过程中,使经营管理活动能够高效、高质的开展,同时在管理会计中还需要对现代化技术进行融合应用,使会计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刘红薇,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J],中国总会计师,2018.000(008): 14-15.

[2]李佳骏,史一岐,王一凡,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9,000(003):116.

[3]黄华,管理会计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 8,000(009): 187,

特色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特色学校建设要着眼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养等全方位的工作,全面建构理论体系、管理体系、目标体系、活动体系、文化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教学体系。重点从特色学校办学理念系统的确立、特色学校目标体系的编制、特色学校建设切入点的选取、特色学校校园文化的打造、特色学校骨干队伍的培养、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入手,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提炼办学理念;特色学校建设的前提:编制目标体系;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选准切入角度;特色学校建设的重点:营造文化氛围;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石:培养骨干队伍;特色学校建设的载体:开发校本课程。

关键词:特色学校 建设 实践 思考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艰辛与努力,要着眼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教养等全方位的工作,全面建构理论体系、管理体系、目标体系、活动体系、文化体系、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和教学体系。重点从特色学校办学理念系统的确立、特色学校目标体系的编制、特色学校建设切入点的选取、特色学校校园文化的打造、特色学校骨干队伍的培养、特色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入手,扎实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工作。

一、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提炼办学理念

学校特色发展,要抓住关键,做好规划定位,科学确定办学方向。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要加强学习,建立学习型校园,组织管理干部、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学习先进思想、先进理论,提高思想文化素养,提高决策能力,认清教育发展新形势,做出学校发展方向的正确判断,从千头万绪中,理出思路。二是全面分析学校优势。学校的优势在哪里,教师的优势在哪里,学生的优势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从学校的优势出发,选准突破口,改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采取有效的工作措施,下足工夫,做好斟别与选择。三是凝聚全校师生之力,打好群众基础,走群众路线。全校上下要进行深刻反思,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让他们都参与到学校决策中来,做到了决策的民主与透明,才可能实现学校决策的“稳准狠”,减少决策中的失误,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

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求学校从政策理论中、从优良传统中、从外来经验中、从社会环境中去分析、把握,提炼出精神文化中的“魂”——办学理念系统。办学的思路的明确,就等于学校发展站到了一个制高点,站在制高点,用以统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一旦形成,就需要发展宣传机器的作用,广泛宣传,在学校内师生中宣传,在社区中进行宣传,对家长进行宣传。在师生中宣传,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在社区中宣传,让社会广泛了解,得到社会的参与支持;对家长进行宣传,在家庭教育理念中融入学校教育理念,增加学校教育的功效。

二、特色學校建设的前提:编制目标体系

实际上,目标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方向与灵魂,目标不清晰、不具体,势必影响到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如果对目标缺乏深刻、清晰的理解,就会在建构目标体系时无法准确把握,或者目标过于笼统,没有针对性。在校本教材目标体系建构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不同类别知识内容的水平层次要求,不能拔高要求,也不能随意降低要求。要区别各年级之间的能力层次。注意各个学段能力要求的层次性和相互衔接,循序渐进地计划安排学生能力的培养顺序。

目标体系的编制应从特色学校办学理念入手,认真领会其内涵,由内到外进行辐射延伸,具体操作可从两个方面去实施,一个方面可以先编制高年级的目标体系,然后在其基础上做减法,形成中年级的目标体系,在中年级的目标体系上做减法,得到低年级的目标体系;另一个方面也可以先编制低年级的目标体系,然后在其基础上做加法,形成中年级的目标体系,在中年级的目标体系上做加法,得到高年级的目标体系。相对而言,第一个方法难度要小一些,做减法毕竟比做加法更得心应手。

涪陵城三校在人品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秉承“好人品铸就好学校,好学校培养好人品”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把学生培养成人品好的理想追求者、能力强的实践探究者、会生存的合格小公民”培养目标,建构了一、二、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真、善、美”,然后把一级指标中的“真”又分解为二级指标“明真理、干真事、求真效”,一级指标中的“善”分解为二级指标“存善心、行善举,有善为”,一级指标中的“美”分解为二级指标“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把二级指标中的“明真理”分解为三级指标“爱国、求知、明理”,然后根据不同的年段再把“爱国”指标具体化为高年级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同损害国家利益的人作斗争。”在高年级的基础上做减法,制订出中年级的“爱国”具体目标“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敬仰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同损害国家利益的人作斗争。”在中年级的“爱国”具体目标基础上做减法,制订出低年级“爱国”具体目标“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认识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选准切入角度

特色学校建设的切入是多角度的,能够把握问题的主要方面,抓到问题的实质,力要用在点子上,重拳出击,特色学校建设的起步才会变得顺利,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特色学校建设需要做的工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果不能选准突破口,多头并进,撒拦河网,摊子铺得太开,将会导致浅尝辄止,劳而无功,将会使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事倍功半。从特色学校具有的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和优质性出发,特色学校建设的突破口可以从者多个方面入手,可以是观念的、可以是德育的、也可以是教学的、还可以是学生的、或者是管理的。涪陵城七校“个性教育”的突破口是特色意识的培养;涪陵荔枝希望小学“启导教育”的突破口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支撑;涪陵李渡小学“实践教育”的突破口在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涪陵江东天台小学“参与教育”的突破口是以象棋特色带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涪陵百胜河岸完校“生活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突破口;涪陵城五校“智能教育”以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为突破口;涪陵城六校“生态教育”以构建共同遵循的管理理念为突破口;浙涪友谊学校“知行教育”的突破口定位于突出鲜明的“个性”;涪陵九中“和谐教育”的突破口定位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机制;涪陵十八中“励志教育”则以学校德育工作为突破口;涪陵十五中“生命教育”把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长江师院附中“艺体教育”则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作为特色学校建设的突破口;涪陵十四中“成长教育”以教师特色教学、学生特色成长为突破口;涪陵四中“协同教育”以学生协同、学生社团活动为突破口;涪陵十六中“主体教育”以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为突破口;涪陵实验小学“合作教育”以细化目标系统、编写校本教材为突破口。各特色学校建设单位根据自己学校的特殊情况,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来研究和实践,从而使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四、特色学校建设的重点:营造文化氛围

特色学校建设必须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整体的文化特色体现在个体的文化特色之中,学校的文化特色体现在校长文化特色、教师文化特色和学生文化特色之中。校长文化特色可从如下方面思考:办学方向、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模式;教师文化特色可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教学风格;学生文化特色可从下面几点去探究:强化智能强项、弥补智能弱项、兴趣入手、效能为本、特长发展、锻炼学生口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品质、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文化特色应以校园文化特色、年级文化特色、班级文化特色为支撑,以校园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为载体,处理好丰富性与多样性、大特色与小特色、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课题研究与工作开展的关系,为学校整体发展积淀深厚的学术功底与文化功底。另一方面,学校文化的整体建构,反过来,也影响到校长、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除了内蕴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外,还要加强外显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营造特色氛围,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的显性标志,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用这种办学理念来熏陶影响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使他人一走进校园就感受到浓郁的特色文化气氛。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集中以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政风、校歌、校徽给予展示,以校报校刊形式给予宣传推广。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形成学校独特的气质和精神。

五、特色学校建设的基石:培养骨干队伍

学校有品牌,学校有声誉,才能吸引人,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发展后劲靠什么,靠骨干队伍、靠好的思路、靠扎实的措施。队伍建设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打造名校长、打造名教师、打造特长学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依靠研究型校长、研究型教师和思考型学生,建构特色课堂,铸造特色风格,形成特色成果。特色学校的建设需要全体教师的广泛参与,校长是“创建”工作的领导层,教学校长、教科室主任是“创建”工作的管理层,教师是“创建”工作的实践层。特色学校建设,校长是关键,是灵魂,校长必须对学校办学理念有一个系统的描绘;教学校长、教科室主任作为中坚力量、执行者,具体实施,全面协调,勇于担负起引领者和监督者的职责来;教师作为第一线的耕耘者,需在调查——研究——实践中不断把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做细做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个萝卜一个坑”,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实就是不平凡。

人的因素是最宝贵的,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涪陵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划办)善于发挥学校的三个主体力量,即全面調动领导班子、教职员工和学生这三个主体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特色学校建设中的作用。一是领导班子这个管理主体方面,成员人人负责一个子课题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同时,规划办通过组织召开特色学校校长工作会和开展特色学校校长沙龙等方式给领导班子加压,引导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学校校长亲自参与到特色学校建设课题研究工作中来,以亲身的实践操作来更加深入的推动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对于分管教学校长和教科室主任,则通过搭建特色学校教育科研论坛的方式促进他们快速成长。二是教师这个教育主体方面,全校教师人人参与一个子课题的实践研究工作,规划办则通过组织开展特色学校教学改革研讨会方式,为教师的研究和交流搭建平台。三是学生这个受教育主体方面,通过引导学校结合本校课题理念,组建若干学生社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为学校的建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六、特色学校建设的载体:开发校本课程

特色学校建设应根据师资和教学设备情况,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特色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积极建设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组织教师编写相关的校本教材或校本教程,从而使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有着丰富的彰显载体。

校本教材是实施校本课程的中介及载体,校本课程开发按开发活动的具体方式,可以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其中课程新编又分为突出学校特点的“特色课程”、地方性专题课程(乡土教材)以及时事专题课程。学校还可开发新兴的专题或学科领域,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校本课程一般限定在整个学校课程计划的10%—30%范围内。从内容来看,可以是地方史或与当地有关的著名历史人物,还可以是当地社区不同群体的多元文化,当地博物馆中的艺术财富,地方贸易与产业,当地经济资源,某一特定地区的动植物,也可将城市开发、城市交通、住房、人口老龄化等社区专题纳入其中,对于国际金融危机、国庆六十周年纪念、重庆城乡统筹等时事专题也可作为校本教材编写的内容。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二是学校的办学宗旨或办学理念,三是学生需求的评估(人际交住、承受挫折、学习方法),四是社区、学校课程资源的评估(现有的课程资源)。

特色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按不同年段特点,一般情况应每学期单独编一册,按照一般的校本教材编写的格式而言,每册书的结构应包括前言(编写说明)、目录、主题课文、主题活动及附录。每一学习主题一般由主题页、主题课文、主题活动构成。每篇课文可由诱发性导语、主辅栏结合的课文和课后的“学习与实践”三部分构成。导语目的在于创设学习情景,提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导语文字力求流畅生动,富于启发性。每课由主栏、辅栏构成。主栏呈现学习内容,辅栏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要求。还可用大小字等多层次要求的形式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辅栏可以设计读读、想想、议议、看看、写写、记记等,给予学生学习中的明确的方法指导。而学习与实践部分可以设计学习活动、学习测评、思维与拓展等内容。按照一学期18周左右计算,可以一学期安排四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下安排3——4课,留出一定的灵活机动的时间,一学期也就是安排15课时左右。

特色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徐明峡,湖北省少先队总辅导员,全国少工委委员,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秘书长。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近20年,关注少先队教育、小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领域。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研究,发表多篇少先队教育相关论文,参与多部教材、著作编写。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术硕士研究生合作导师。

2015年9月,全国少工委在三年实践的基础上,印发新修订的《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三年来,全国各级少先队组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努力推进少先队活动课这一新课程的实施。本期,我们聚焦少先队课程化建设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旨在困知勉行,深化对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认识,为之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少先队活动课程成为广大少先队辅导员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各地中小学,少先队活动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有力的推进。当然,在取得进展与突破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客观上还存在着瓶颈。理性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对于我们少先队工作者理清思路,更好地推动少先队活动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当前,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各级少工委、少先队组织都在认真贯彻落实“把少先队活动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的活动课”。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主任罗梅同志也发表《上好少先队活动课》一文,这无疑给广大少先队工作者和少先队辅导员以很大鼓舞。当然,少先队活动单纯作为“课”来讲,辅导员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些。不过,对照有关“课程”的理论,由于多种原因,少先队活动要成为一门范围清晰、体系完备、设计严谨、载体丰富、评价科学的课程,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可以这样说,当前的客观条件限制以及广大辅导员和广大少年儿童的主观需求,使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加快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步伐,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少先队组织和广大的少年儿童。只有这样,才能使少年儿童在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指导下开展活动,确保更好地实现少先队组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始终不变的根本任务。加快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能确保少先队活动课程真正从时间上稳定、从制度上落实、从师资上保障、从专业上深化,也更能进一步激发少先队组织的影响力与凝聚力。

二、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的颁布应该算是少先队活动课程化的重要里程碑。这份文件可以说是少先队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课程的“准生证”,但是这门课程却面临着“无法上户口”的尴尬:教育部2001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已将全部中小学每周总课时数以及各门课程名称都作出了制度性安排,现在各地教育部门按照这一规定在严格执行并落实。由于当初的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发布在先、少先队活动课程提出在后,因此,各级教育部门执行起来陷入“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境地。从地方课程设置来看,地方课程本来课时就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一般都保证和延续了以往的包含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训导、养成教育、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班会、班队会或者班团活动”,此外还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经费师资安排的地方课程,并做刚性部署,如湖北省近年将“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两门课作为中小学地方课程,普遍纳入每年颁布的全省中小学课程设置方案。稍有一定灵活操作空间的是校本课程,学校也一般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进行了部署与安排(不包括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强行占用校本课程课时的情况)。实际情况是一些中小学校被迫或者主动将“环保”“国学”“武术”“写字”“游泳”“廉政”等纳入课表。综上分析,从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课程设置方案来看,缺乏确保“少先队活动”作为一门国家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制度性安排,从中小学校的校本课时来看,缺乏必要的、切实可行而又长效的课时来保障少先队活动的正常开展。

鉴于以上实际状况,全国少工委办公室在2013年3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的通知》,对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提出了较为周密的部署和安排。根据这一文件,省市县各级少工委办公室需与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落实课程设置,一般不是将每周三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拿出一节,而是将“班会”“班队会”规范为少先队活动。很显然,如果协商顺利,势必在客观上挤压了“班会”存在的空间,极容易形成与德育管理部门的冲突。现实情况是,由于各级少工委干部一般来说缺少中小学教育管理经验,学校课程建设的相关背景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与教育行政部门深入协商时显得较为被动,不少地方协商困难,依然不能落实每周一课时的“少先队活动”。当然,还有部分地方少工委机构不健全、县市区团委普遍人手不足、团委干部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够、团教协作机制不健全甚至缺失,这都直接制约着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推进。

由于团教有效沟通机制尚未确立或者发挥作用不够,导致少先队活动课程在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中显得比较孤单与尴尬。如教育部着力推进的全国“一师一优课”评选、特级教师评选、翻转课堂研讨以及慕课、教育云平台建设,尚未纳入“少先队活动”。还有“少先队活动”职称评审双线晋升机制还未普遍形成常态化的机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广大从事少先队活动课教学的辅导员老师缺乏专业归属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少先队辅导员从事少先队活动课研究、实施、推进的积极性,导致少先队活动课程在推进与实施的过程中显得步履维艰。

在教育理论界,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研究最相近的专业有中小学德育、教育学原理以及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向,随着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推进,不少高校建立起“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的二级学科,相关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这门课程。但是,研究“少先队活动”以及“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教育理论专家力量还显得十分单薄,相应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还不多见,更是缺乏能被教育理论界认可、推广的成果。目前大多依然依靠共青团、少先队系统内的一批热爱少先队工作、青少年教育的老教授、老专家、老少先队工作者在进行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受广大辅导员欢迎的、在教育领域有一定影响的成果与广大辅导员的迫切需求相比,还显得远远不足。

此外,当下能切实发挥作用的各级少先队总辅导员、少先队教研员的设置与配备,以及教研机制的确立,也许和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团委、少工委领导干部对这门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老师、家长、学生对这门课的认可度存在着偏差等等,以上多种因素使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少先队活动课程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首先,是需要尽快出台《少先队活动课程标准》。当前《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凝聚着众多少先队专家、辅导员的心血,这无疑在我们当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毋须讳言,该《纲要》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规范和完善的地方,少先队活动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如就“队章学习”这一活动类别而言,二至五年级是否一定要严格按照“我们的队旗、我们的队歌、我们的队名、我们的队礼”的顺序逐年级来开展?是否还有更科学的设计?再如,四年级“组织生活”活动主题有“学习队章:我们的队名”,其活动内容第四点“创建英雄中队,举行命名仪式”,与下一个活动主题“礼仪感染:英雄中队或特色中小队命名仪式”活动内容重复。还有如四年级“组织生活”中活动主题有“民主参与:红领巾发布会”,其“活动目标”为“放飞心愿,快乐成长,增强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感,感受党组织、团组织对少年儿童的关心”,而从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载体的选择上,看不出目标与内容和载体的内在关系。总之,进一步对《纲要》进行完善,使其科学性、系统性进一步增强,出台相关课程标准,对于少先队课程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是课程的定位,特别是与其他活动课程、学科课程教学、学科课程的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综合性学习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明确。《纲要》中的一些主题活动如“平安行动”“我与运动交朋友”“争当美德小达人”等,如何在这些活动中体现政治性、儿童性?如何与国家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和德育课以及与地方课程班会、心理、生命安全教育等也会涉及到的内容区分开来?再如“诚信”这一主题的活动,班会课、德育课、少先队活动课都会涉及到,一般专职总辅导、大队辅导员对课程认识定位并不是很难,但是这门课最直接的实施者——广大的中队辅导员,他们是否能准确把握少先队的组织属性,将少先队活动落实好,是否有精力、有能力去落实,就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如何处理好与相关上述课程的关系,使之定位更加明确,是少先队活动课程化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其三,课程的实施者中队辅导员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着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按照现有体制,就中部地区而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年全部接受72学时少先队专业培训,落实起来还十分困难。按照要求大队辅导员还需要对中队辅导员实施校本培训,由于他们大都是学校年龄相对较轻、资历相对较浅、主教小学科的老师,要他们去培训学校资历老、阅历丰富、年纪相对较长的中队辅导员,且不说培训时间,就是当前也缺乏全国统一的针对中队辅导员的培训体系与课程标准,这样势必导致中队辅导员培训效果与课程实施的要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此外,课程的有效实施还离不开中队辅导员的校本开发,中队辅导员对课程的理解、把握与定位是否能达到要求,又是值得考量的因素。综上所述,中队辅导员培训是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面临的又一个现实问题。

此外,少先队活动课程本质属性决定,学校大队辅导员应该统领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保证课程常态化实施(确保课时、师资保证、资源丰富、考核到位)以及教研活动的开展,协调中队之间、年级之间的进度,这又势必产生大队辅导员与学校课程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如教导主任)怎么协调配合的问题,也需要出台相关有针对性的文件或者提出指导性建议。

四、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实施建议

就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将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教学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内容,从一定角度来看,这是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牛鼻子”。因为如果不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内容,单凭少工委干部、总辅导员、校长、辅导员一腔热血去倾情奉献,终究只是权宜之计,这门课程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将会使辅导员们感慨少先队活动“想说爱你不容易”,无法实现对少先队活动课的“爱你没商量”。其次,在教育部新一轮修订的《基础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中,将少先队活动明确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前面已有阐述,在此不再赘述;在全国“一师一优课”评选中,明确将少先队活动这一门中小学必修活动课程纳入,凸显其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地位;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教研员队伍配备,将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基础教育绩效考核,在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中设立少先队活动学科等系列配套措施也十分必要。

对团委、少工委干部而言,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将其作为基层少先队工作的直接抓手和重要突破口。建好少先队工作学会,推动少先队活动教学理论研究,整合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实施力量,推动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发展壮大少先队活动课的研究力量。加强和教研部门的沟通与联系,经常联合开展教研、观摩和优质课竞赛,加强管理,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包,强化对少先队辅导员以及少先队集体的考核,与人社部门沟通推动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聘工作,研究探索出台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培训和管理措施。与高校合作建立相关的研究平台,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尝试推出少先队活动教学研究期刊,建设专业网站,定期举办少先队活动课的学术交流会、研讨会、观摩会等,使少先队活动课程化走向繁荣。

对辅导员而言,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作为少先队辅导员,与队员一起开展少先队活动,是辅导员职责所在、教师使命使然。辅导员要学会整合,将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与《纲要》进行对比,寻找最佳结合点,统筹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实施自己的教学活动。将《纲要》中的内容与要求和学校传统实践活动、学科综合活动、校外活动进行整合,以提高教学效率。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主动,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实地观摩、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网络研修、文献查阅、走进队员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当然,少先队员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少先队活动课程化,还需要充分尊重少先队员的意见,吸收家长以及关心少先队事业发展的有识之士和相关的社会力量参与,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广泛聘请志愿辅导员,在确保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开展夏令营、冬令营、少年军校等活动,使少先队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拓展社区和校外少先队阵地,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的影响,使少先队员充分参与到少先队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来,充分尊重和体现少先队员的自主性,使少先队活动更加丰富、全面。

上一篇:税务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城市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