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范文

2023-09-21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范文第1篇

1 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部分就是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 城市电网规划的好坏极大的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好坏, 也会对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关系, 以下将进行深入的分析。

(1) 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 由于两者的侧重点和工作范围不同。因此, 两者的性质特点、涉及的范围与深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城市规划来说, 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而城市电网它为人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能源, 它依附于城市的发展, 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1]。

(2) 城市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是彼此支持的关系。城市电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和重要内容, 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但是, 反过来城市电网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城市的发展, 它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和动力, 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服务[2]。

(3)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会给城市电网产生巨大电力需求压力。城市的发展需要电网不断的发展, 同时城市电网的发展也需要具有理性和经济性特征, 因此, 对于城市电网规划来说需要具备相对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可操作性。

2 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建设现状

2.1 电力负荷高速增长, 城市电网规划用地日益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使得我国的电力负荷的压力不断加大,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如此, 近年来, 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电力负荷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某些地区某些年份竟达到20%以上。按照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形势, 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 我国电力负荷仍然会保持高速的发展。

另外, 虽然我国幅员辽阔, 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对于某些城市其电网已经形成规模, 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 再进行新的规划, 势必会占有大量的土地, 因此, 在我国往往出现城市电网建设无地可用的局面。

2.2 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基础建设时有冲突

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电网建设最突出的矛盾就是, 电网建设与城市道路改扩建之间的矛盾。目前,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 城市道路建设 (包括改扩建) 与电力企业线路走廊建设往往不能同步进行, 常常是城市进行新建或者改扩建道路往往会在己有的线路走廊上进行, 因此这种情况的出现, 往往要电力部门负责所有的线路迁改费用, 而电力企业往往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因此, 两者常常出现矛盾。

2.3 城市电网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电网规划没有相结合, 因此在城市电网建设过程之中往往对环境有着突出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在市区内架空线频繁穿越, 架空线在居民楼前屡现, 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2) 在电网建设过程之中, 输电线路往往会有电磁辐射, 会对环境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电网建设设备和营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之中, 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噪音, 这常常会对城市造成噪音污染。

3 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的措施分析

3.1 收集材料, 综合分析, 做好规划基础的工作

若想做好整个城市电网规划, 就必须做好电网的规划的基础工作, 坚实的前期工作往往是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的基础和基石。电网规划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对所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输电线路方面和电源点等原始资料进行前期资料的分析和收集工作, 需要收集的资料还包括:最大负荷、规划基础年的电量、经济发展指标、分区负荷、电网及设备现状、产业电量发展指标等基础数据, 以及对这些数据迸行分析和预测, 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3.2 做好负荷预测的工作

由于电力的需求量受到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技术构成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各地区建设个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 而由于电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不畅, 使得这些工业园区内的用电负荷往往和预测负荷差距很大。因此, 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 要做好和各个部门的沟通工作, 对于各地区的电力负荷数据进行收集, 引入不同的方法对于电力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 这样才能使城市电网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3 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 应该将规划角度设定在统筹整个城市整体规划之中, 对于城市电网规划来说, 它主要侧重:在城市空间内部, 使得城市电网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对于经济和技术层面的合理性进行更多地强调, 专业性更强。而城市规划的综合性更强, 因此两者之间应该注重相互协调和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电网规划的编制, 以往的电网规划仅仅是将自身的一部分, 即规划项目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之中, 在现有负荷基础之上城网规划应从市政规划入手, 在规划过程中服务于市政规划。在操作过程中, 具体应对负荷预测做到分业、分区与分时预测相合。应研究不同行业在城市的具体年份、具体位置的负荷, 使线路、变电站等供电设备的规划及建设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变电所布点也要充分考虑配电规划, 因为合理的变电所布点可减少供电企业配电网的投资, 从而从整体上降低电网建设投资[3]。

摘要:从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关系的角度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 可以使电网规划真正成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规划。然而现实情况, 我国的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很难达到真正的协调统一。本文基于这个背景对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进行了分析, 希望本文的研究, 可以为我国城市电网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城市规划,电网规划,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哲, 陈刚.电力市场下负荷预测综述[J].渝西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 (2) :7l~74.

[2] 程浩忠, 范宏, 翟海保.输电网柔性规划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10, 19 (1) :21~27.

[3] 牛辉, 程浩忠, 张焰, 等.电网扩展规划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1) :51~56.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范文第2篇

1.水生态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性质

首先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性质。海绵城市建设一定是要从区域到局部尺度上整合的过程与形态,涉及到人的需求、生活质量提升、物质空间、技术、材料等方方面面,涵盖工程评估、场地规划、景观设计、监测、施工等,所以海绵城市本质是结构体制的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必须能够找到解决或者舒缓城市人居环境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系统退化、洪水内涝、城市开放空间难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等实际问题,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加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这一工作才可能为人们所接受。

海绵城市落地就是景观建设。景观设计本质上是土地设计、物质空间规划,是建立在探讨针对土地上存在的环境、生态、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人文社会艺术科学相结合的应用学科。景观设计这一特征为海绵城市建设如何落地指明了方向,景观设计学应该执行海绵城市落地统领的任务。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从子虚乌有的以人为本向维系城市、乡村水系统整体健康转型,健康的水系统才有健

康的城市和人;

第二,从单一功能景观水体向多功能生态水体转型,城市河湖景观是城市、乡村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维护景观河湖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是基本出发点;

第三,从封闭的园林、水利部门利益,不计成本、纳税人的钱面前忘恩负义的“景观工程”向统筹开放的城市水系统管理、精打细算、服务公益的可持续性水管理转型; 第四是整体上服务中国和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环境目标。

这些目标已经反反复复出现在在十七大、十八大,同时习近平主席的观点非常具体,他说我们要建设海绵城市,就是要去解决大树进城,开山造地这些问题。习主席也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就是我们要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上来实现整体谋划国土空间的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所以我们作为设计师深思:我们所做的每一个规划都能够对这个国家负责任,对每一个人民、每一个老百姓负责任。所以我想我们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帮助国家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和移除污染物,我想这是我们这个会场提出生态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

2.水生态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生态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一定有理论依据,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健康,从五个方面,通过北京大学在过去15年中完成的一系列工程,来探讨水生态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路,同时创造性地探求地方解决方案。 第一,要平衡场地水量,净化水质,创造宜人的环境; 第二,雨水管理、湿地恢复与生态游憩环境多功能景观建设; 第三,避免洪水内涝的城市新区规划;

第四,构建城市水系统与居民生活的密切联系的新生活方式; 第五,与洪水为友的新景观。

3.水生态基础设施与海绵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归纳水生态基础设施和海绵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是数据条件难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高精度气象数据、地形数据都由有关政府部门掌握,高昂的价格和保密条件令设计师倍感无能为力;

第二,根深蒂固的以城市美化为目的的城市绿地建设观念阻碍行业进步和公众认知; 第三,海绵城市建设是城市从粗放走向精致的机会和途径,需要复杂的技术和设计支持,然而重工程轻技术和设计致使工程咨询与设计费用严重偏低,必将严重影响海绵城市建设质

量;

第四,海绵城市建设是个地域化特征非常明显的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需要持续监测、技术咨询、试验论证与设计投入的工作,然而个性化、专业化、合作意识浓厚和愿意扎根一地的技术与设计服务的设计师和公司严重不足。 同时,相应提出解决途径:

第一,呼吁政府信息公开和数据公开;

第二,呼吁提高咨询与设计服务取费标准,切勿低价同行竞争;

第三 ,规划师和设计师应该关注城市面临迫切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与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的实际问题,革新观念,加强行业合作;

第四,呼吁更多追求精致,扎根一地、服务一地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咨询与设计咨询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公司。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房地产档案管理属于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它关系到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稳定运行。近年来因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种文件、资料、数据信息也呈几何式增加,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与压力。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从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的特点出发,提出了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档案管理;存在问题;改善措施

房地产档案即是房产管理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拥有保存利用价值的各类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材料,也是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房地产管理工作的详细准确的记录,是房地产所有权以及使用权的重要凭证。现阶段在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依旧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充分认识到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寻求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1、房地产档案管理特点

第一,房地產档案表现出法律依据性。和房地产经济与法律行为相关的,除开房地产权属证书之外,其他档案文件材料是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的,是确认房地产权归属、签订房地产权属处置的重要证明材料。针对怎样裁决房地产交易、分拆、抵押以及评估活动中出现的纠纷问题,房地产档案更是关键的法律依据。

第二,房地产档案表现出馆藏动态性。对于档案个体来说,因为房屋拆除引起的产权变化,房产测量方式的转变,房地产交易带来的权属转移等,必然会造成档案具体内容的变更。因为城镇人口数量日益增多以及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应房地产档案材料数量也越来越多,在房地产交易、抵押、查封以及评估过程中,档案利用率日益提升,管理任务也逐渐加大。

第三,房地产档案表现出管理垄断性。房地产管理需要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相关部门在开展管理活动时,对辖区中房地产档案处于独占与垄断地位[1]。档案材料是否可以有效保护,其所包含的产权信息是否可以科学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房地产档案表现出内容成套性。房地产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更加规范的流程与标准,所以档案内容也应当是完整全面的。比如说土地资源调查活动产生的工程许可文件,包含上级指导性文件、组织专业技术队伍、目标责任制度建设、成本经费等材料,相互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必须要将其按照规定进行收集整理,才可以更加客观准确的反映出工作过程。

第五,房地产档案表现出建档周期性。房地产管理过程中,部分专业技术活动或持续较长的周期,常常需要跨年度实现,需要把房产文件收集整理齐全,合理分类后归入临时卷,等待专业活动完成后第一时间将其移交到管理部门。

2、房管局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常见问题

2.1档案意识薄弱利用率低

建立房地产档案的目的是让档案用户使用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实现房地产档案的价值。但是当前部分房管局领导人员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且没有树立信息化管理概念,导致许多档案资料长期处于堆放的状态,对房地产档案的归档做不到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导致房地产档案与实际的房产信息不一致,房地产相关资料的缺失或不全面,造成积压,影响利用[2]。不仅如此,房地产档案的开放度也极低,即使检察院要获取相关的房产资料,也有相当的难度,而对平常老百姓来说,想利用房地产档案资料来化解纠纷,在当前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2.2欠缺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管理制度,虽说很多房产局已经针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有相关管理制度,但制度不够完善,对于档案收集、保管、借阅、保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档案资料收集不全,信息缺失;借阅档案时不履行相关手续,经常有借无还;还有些档案人员随意涂改、销毁甚至出售档案资料,严重违反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要求。此外,长期以来房管局职工对档案的利用效益知之甚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3管理数字化建设程度低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与传统纸质档案模式相比,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在管理对象、管理载体、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上都存在较大差异[3]。现阶段,还有很多房管局在进行房地产档案管理上数字化建设程度较低,部分区域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等因素影响,甚至没有进行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导致房地产档案管理进度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地产档案管理准确性和高效性。

2.4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房地产档案管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连续性的特点,事务非常繁琐。要想确保档案管理质量,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由于部分房产局领导对房地产档案工作不重视,加之国企改革的日益深化,编制人员大幅削减。在此背景下,档案管理一般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或者聘请临时工负责。这些档案员缺乏专业知识,档案不及时归档、档案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比较常见,档案管理水平不高,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3、房管局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改善措施

3.1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意识

在信息化时代,房产局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要想保持持久的活力,更好为民众提供良好服务,首当其冲的就是思想观念的创新。第一,要增强档案管理服务大局的意识。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党和国家将经济建设作为主要目标,这要求房产局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围绕经济发展进行。要将服务大局作为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基本定位,对房地产档案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第二,改革传统房地产档案管理理念。加大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力度是实现档案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4]。一方面要摒弃传统的守旧与自我封闭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构建起一个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并房产局房地产档案管理自身发展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3]。同时,在确保档案资源安全保密的基础上,适度扩大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开放范围,让档案工作能够走进房产局内部人员的实际工作中。这既能充分发挥出档案的社会服务化功能,也能提升房地产档案管理在房产局各项工作中的影响力。

3.2制定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以落实

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房地产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一是房管局要基于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二是保证档案管理制度的简明与实用,提高其可操作性,以便用制度有效约束、规范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三是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时要保证奖惩分明,及时奖励严格房地产管理档案信息的人员,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同时处罚非法操作档案信息的人员,杜绝他们恶意篡改信息,保证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当然,建立制度的最终目的是执行,规范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所以在档案管理改革中不但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还要重视在管理过程中有效执行相关制度,由领导充分关注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房地产档案人员认真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3.3加强档案管理数字建设

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设备引进,借助计算机展开信息化房地产档案管理。房产局档案部门应立足于实际情况,创造条件,竭尽所能运用计算机进行房地产档案管理,构建局域网,在其中纳入设备、图书、人事、文书和科研档案,扩建为房地产档案信息中心,并在中心网络平台上将相应的档案管理自动化软件编制出来,形成房地产档案信息管理网络。促进办公效率的提高,以便于相关人员更好地展开阅读,在线利用档案资料,立足于完善保密的条件,借助网络技术,促使资源共享的顺利实现,同时具备一套可靠安全的检索系统,以便于利用者快捷、及时的查找信息,对所需档案资料进行阅读[5]。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不断发展,科学的档案管理系统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式档案管理工作。房产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成为大势所趋。

3.4注重管理人员素质提升

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及实践操作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成功与否,构建一支现代化档案管理队伍是将顺利实现房产局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房产局战略管理方案中纳入房地产档案人员的培养,全面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加大对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知识的培训力度,定期针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专业档案管理培训班,借助进修学习、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等,促进其业务知识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同时,由于房产局档案管理较为特殊,因此应组织档案管理人员积极更新档案管理知识及现代化信息技术,以便更好适应新形势下房产局档案管理工作需求,为房产局档案管理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现代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房产局必须针对房地产档案管理进行创新,寻求全新管理机制及管理方法,增强档案管理创新服务意识,充分挖掘房地产档案自身价值,结合房产局与社会对房地产档案资源的需求,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档案服务,最大限度提高房地产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斌.档案数字化在房地产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8(09):91.

[2]陈静.房地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13.

[3]王正月.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的途径及办法[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262.

[4]李红霞.新形势下房产权属档案管理创新模式论析[J].赤子(上中旬),2016(21):171.

[5]陈晓旭.依据房产档案的特点建设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体系[J].山东档案,2016(05):57-58.

作者简介:

張改梅,包头市九原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服务中心,内蒙古包头。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范文第4篇

有关写地名的谜语

珠宝店里卖内裤——金三角

清水流阶前,明月当空挂——青阳

没穿上衣的非洲女人——波黑

带着水来——涞水

从女孩子变成了女人——开封

孝心感动天地——孝感

外国人煮稀饭——扬州

十三级大地震——深圳

笑不露齿——哈密

来了施拳脚——临武

院子搬家——宜昌

梦回归到烟雨之中——江南

太阳永远照亮的地方——富阳

金银铜铁——无锡

穿着裤衩上战场——保定、宝鸡

太平洋的嘴巴——海口

谜语历史介绍

中华谜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完善才形成现今的体系格局。

远古时代,人们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偶尔会由于某种特别的原因,不便直截了当表达思想,而要通过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的语言来暗示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谜语”的萌芽。

有文字记载的所谓“曲折隐喻”的语言现象,最早出黄帝时代《弹歌》诗里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即隐示人们制作弹弓、猎杀野兽的情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谜语雏形已十分流行,并有了名称,叫“廋辞”和“隐语”。有的君主喜欢隐语,而不愿意听直截了当的忠言。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有“楚庄齐威,性好隐语”的记载。

战国后期出现了赋体隐语,其中以荀子的《附论篇》最具代表性。此赋体已基本具备了民间谜语中赋体谜的特征,大约产生于两千三百年前。

到了汉代出现了射履活动,就是把东西放在器物下面让人猜。我们有时候还把猜谜语叫做射履或射,应该是源于此。

谜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重大发展。北朝刘勰《文心雕龙》中写到:“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一定义一直沿用至今。

宋代谜语的迅速发展,早就了一批专业谜语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灯谜”。从此开创了民间谜语和灯谜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此时距今大约八百年。

元明两朝,谜语继宋之后仍盛行不衰,蒙族人照样爱玩谜语。明朝出现了一些研究谜语的论著和收录谜语的专集,其中有冯梦龙的《黄山谜》,黄周星的《廋词四十笺》及贺从善的《千文虎》等。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中华谜语进入成熟期,文义谜更是大行其道。人们追求谜语扣合的严谨,逐渐摒弃冗长拖沓的面句,崇尚以大众熟悉的成语或通俗语句为面,加上谜材由原先的文字、事物、人名扩展到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甚至俗语、中药、地名、书名等。极大地扩宽了谜路,促进了谜语的提供和普及。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范文第5篇

近些年来, 各大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城市规划设计将会面临更多机遇以及挑战。城市建筑可以说是整个城市的基本单位, 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建筑设计会直接影响这个城市的市容市貌。因此, 必须明确并处理好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 使这两之间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规划设计实现良性发展, 加快城市建设的脚步。

1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对未来发展的整体规划设计, 是一项综合性且需在发展过程中慢慢完善的工程, 而建筑设计则是在城市规划设计基础上再对建筑物室内和外观进行设计的。建筑物的产生是由于使用的需求, 而建筑物是城市中的组成细胞, 所以, 建筑设计会受到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自然条件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 不好建筑物通过自身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完美融合成为了城市中经典且个性鲜明的代表物, 但是, 有些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背离了城市规划设计, 最终导致建筑物由于不能满足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而被遗弃。所以, 建筑设计必须和城市规划设计相协调, 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因此, 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区别和联系有充分了解, 是十分必要的。在实际操作中,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是相辅相成的、紧密相连的, 这两者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2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协调发展的策略

2.1 将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

建筑设计应以城市规划设计为前提, 将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和要素有机贯彻在建筑设计的全过程中当中, 保证最终设计的建筑物和城市整体环境是相和谐的, 能满足当前城市发展需求。然而, 建筑设计过程中, 一些设计师忽略建筑和城市及其人文之间的关系, 只简单将建筑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设计, 使得建筑物内容突出, 和城市未来发展难以融合。所以, 建筑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构成元素, 作为城市形象的象征, 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以城市规划设计为方向, 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等因素, 重视建筑物周围环境的协调, 保证建筑物和周围环境能和谐共处。而我国城市建筑大多数存在重点不突出、整体形象模糊等问题, 从根本上说就是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缺乏城市整体环境因素, 不了解建筑周围环境, 过于展现自身的个人设计创意, 使得建筑物和整体难以融合。因此, 建筑设计师们应以城市规划设计为前提, 服从城市规划理念, 积极推动建筑设计实现良性发展。

2.2 建立并完善有关监督和管理机制

针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制, 并形成专门的规章制度, 有效监督和管理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这是使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城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离不开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 规范化的监管机制能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提供强制性保障, 促使相关设计人员设计出符合相关要求的设计方案。同时, 借助监督管理机构专门监督并管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活动, 能很好地维持城市秩序, 保证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协调发展。另外, 还需建立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以平衡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 并确定建筑设计的具体内容、发展状况以及发展趋势等的相关标准, 以便系统性地对其进行指导, 评审建筑设计方案。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 建筑设计方案和城市规划设计相关要求是不是相符合;第二建筑设计的设计思想是不是和城市规划设计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建筑设计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保证建筑设计内容不影响城市规划设计整体内容。

2.3 注意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协调性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虽具有互相独立性, 但是城市建设效率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的关键就是这两者之间的整体协调性。这是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重要前提。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 要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方向以及相关政策等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 保证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和目标在大体上和城市规划设计相一致。一般而言, 将城市规划范围之内的既有建筑物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 并根据各区域的功能划分进行改进与完善, 促使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步伐一致。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确保建筑设计和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持和谐, 还能保证建筑自身设计不断优化。

2.4 培养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

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行为均是受其潜意识影响, 根据潜意识进行行动, 所以, 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所以, 不论是针对建筑设计人员还是对城市规划设计人员, 均需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让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按照自身创新思维方向前进, 这样才能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突破, 灵活应用自身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设计出独特的作品。但是在创新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不能忽略主客观规律, 也不能忽视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长时间积累所形成的客观规律, 应在这些客观规划基础之上进行创新设计, 同时将建筑设计和城市的整体规划有机融合在一起, 进而创造出符合相关规律且又能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城市。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规划设计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越加凸显了出来。科学的城市规划设计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是相辅相成和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 必须明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 通过将城市规划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方向、建立并完善有关监督和管理机制、注意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整体协调性、培养设计人员的创新思维等措施, 实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协调和创新发展, 从而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实现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的发展, 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各大城市各种类型的建筑纷纷涌现。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现已成为了大家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何定位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 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 促进他们协调发展, 进而更好促进城市发展, 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并提出了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设计协调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联系,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任建钊, 焦彬.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06) :124-125.

[2] 郭东.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06) :13.

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范文第6篇

摘 要: 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通过对石家庄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剖析,探析和谐社会下构建社区体育文化的观点和想法,以期为创建文明社会、构建和谐社区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城市社区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的内核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要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新时期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鉴赏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社区体育文化是指社会共同体所反映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心理习惯,隶属社会文化范畴,是共同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的物质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表现(体育活动、文化活动、爱国精神等)和意识形态组织机构、制度的总和。因此,和谐社会下如何构建社区体育文化,探索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规律,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群众丰富多样性的体育文化需求成为开展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河北省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就社会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和大家进行探讨。

1.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参与意识

大多数社区居民不能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对丰富和完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参与不积极,只是有时间就来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进行健身,缺乏主人翁意识。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认识不足,是致使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参与缺乏主动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营造良好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如社区的居委会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的形式大力进行宣传,定期与居民交流,动员他们参与健身活动,提供和设置体育设施,提高居民的体育文化参与意识和自身素质,培养社区成员的责任感,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2.完善社区体育管理制度

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人只注重抓社区体育的硬件建设,如场地设施的改善、运动器材的引进和更新,未制定长期的体育目标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社区体育文化氛围薄弱,尚处于自发状态。另外,多数社区体育组织以街道办事处为基层,一般有街道体协,晨、晚练辅导站、点,体育俱乐部,等等,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3.丰富社区体育组织形式

通过走访石家庄一些群众体育活动站,了解到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以个人、自发组织为主,说明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零散性、随意性很强,常常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健身效果系统性差、健身效果不理想,等等,有的居民不知道分管自己体育活动的健身职能部门,有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应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组织的作用,成立一些健身队,如秧歌队、健美操队、体育舞蹈队、篮球队、毽球队等。每年市、街道、社区可举行各项体育比赛,如和谐社区智力比赛、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家庭趣味运动会等,通过比赛增进邻里的友谊,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石家庄市裕华区开展较好,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平均每月一场,全年12场左右,但以文化活动居多,全区上下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可达1000场左右。

4.加大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城市社区体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的资金投入,近几年政府资金的投入主要依靠体育彩票的发行;二是靠市场调节和企事业及个人的捐赠,但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拓展社区体育经费来源渠道,设立群众体育基金,应成为今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政府应加快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一方面促使社区居民充分利用户外运动资源,另一方面必须提高现有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体育场馆开放的范围和时间。

5.增加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内容

目前,石家庄健身场所共624处,社区体育以增强人民体质、增进社会健康、延长人的寿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美、消遣、娱乐、休闲、保健、医疗、康复、社交等多方面的需要为目的。资料显示,石家庄市社区居民参加的活动项目主要有太极拳、健身走、健身秧歌和腰鼓,这些项目活动强度小,具有保健性能,适合老年人,主要分布在公园,如开展好的有长安公园、文化广场、民心广场、西清公园、世纪公园和绿荫广场等。球类(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游泳、健身操等项目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和表演性,同样受到中青年居民的青睐。如高营活动中心的游泳、新世隆健身馆、乙十九球馆的乒乓球和羽毛球,西部羽城的羽毛球,省体馆、全民健身中心健身超市的游泳、体育舞蹈、乒乓球等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应增加一些社会流行的新型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6.挖掘社区体育文化的指导者

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会阻碍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如果没有统一加大力度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就会失去社区体育群体的特性,进而影响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提高街道、社区、居委会分管文体负责人的业务水平,深入了解居民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协同居委会搞好体育活动;充分开发小区的人力资源,动员各项专业人员参与小区建设,配备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志愿服务队,指导社区全面健身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也可以聘请有关的体育与保健医生、专家进行专题的养生、护身、保健知识讲座,使居民懂得保健卫生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此外,要密切和高校的联系,“走出去,请进来”,实现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任海,王凯珍,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产生原因,现状及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8,19,(5).

[2]董杰.体育运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思想精神资源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5,(2).

[3]汪凌,于可红.社区体育文化概念初谈[J].浙江体育科学,2004,(5).

石家庄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一般项目,课题编号 09WH21。

上一篇:诗情画意的诗句范文下一篇:防范自然灾害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