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范文

2023-09-20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篇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农民为经营主体、田园自然风光为基础、乡村民俗文化为精髓、城市居民为消费主体和服务目标的新兴休闲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 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扩张期和升级期四个时期, 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部分, 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 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到了发展乡村旅游。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更是指明了乡村旅游六大发展方向和五大发展路径。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关于“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要求。2018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 (2018年—2020年) 》, 提出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 利用农民的自有房屋盖起的早期民宿承载了旅游活动“食、住、行、游、购、娱”中的住宿任务。

二、民宿旅游方兴未艾

(一) 民宿的起源

世界范围内, 民宿随着观光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 在欧美发达国家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民宿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 其英文名称“Bed&Breakfast” (即提供住宿及早餐之意) , 之后发展为当地的乡村旅馆。

在亚洲, 民宿一词源于日本的民办旅店 (Minshuku) , 是当时的日本政府为摆脱泡沫经济所引起的度假旅游危机, 开发农渔山村, 批准个人经营的一种都市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寄居于农家民宅的新型度假方式。日本及台湾等地区民宿产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 也渐具规模, 并由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宿旅游文化, 成为地区及国家旅游产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陆的民宿起步较晚, 发展迅猛, 丽江、拉萨、阳朔、成都等地的民宿数量增长较快, 品质也很高。大陆民宿的范围较广, 种类很多。如以四川成都为代表的“农家乐”、以厦门鼓浪屿为代表的家庭旅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旅馆等等。

(二) 民宿的类别

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 不一定有高级奢华的设施, 但一定能让顾客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 体验差异化的生活。根据所处地域不同, 民宿可分为城镇民宿和乡村民宿两种。地处城镇, 以城镇生活和文化特色为吸引物的民宿称之为城镇民宿;地处乡村及城市郊区, 以乡村风光为吸引物的民宿称之为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对乡村现有的人文、自然、生态、农林等资源进行重新的整合, 通过对外开放闲置房屋的方式, 进行游憩活动。

(三) 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风情、慢生活体验, 为城市中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世外桃源”, 日益受到市场热捧, 发展势头迅猛。目前, 乡村民宿不仅是提供住宿功能, 房源类型也是丰富多样, 包括客栈、农家乐、度假村、渔家乐、乡村别墅、蒙古包、吊脚楼、窑洞、木屋等。调查显示, 2017年我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 同比增长16%;旅游消费超过1.4万亿元, 同比增长27%;民宿消费规模达200亿元。而2018年乡村民宿订单量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的300%, 累计接待近两百万房客, 为乡村房东创收超过5亿元。乡村民宿入住的平均间夜为2.8天, 比总平均间夜要高出60%左右。出游人数多在2-5人, 多以情侣、亲子、家庭为单位出游。预计到2020年, 我国乡村民宿消费将达363亿元, 年均增长16%, 远高于同期国内旅游消费年均8%的预计增速。

然而, 乡村民宿在数量和利润急速增长的同时, 一些隐藏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1、民宿间相互模仿, 同质化严重。不少民宿经营者不经过调研考察, 生搬硬套其他民宿的样式, 随意经营, 不仅扰乱了市场, 自身也面临倒闭歇业。有些地区虽然认识到民宿的意义, 按照统一的模版集体建民宿, 缺乏个性和特色。2、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的民宿在建设时为了自身的便利, 对乡村原有的树木山石乱挖乱砍, 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排放, 甚至游客的作息习惯影响到当地村民的生活秩序。3、盲目追求高大上。一些民宿主人不理解民宿的本质, 认为砸钱就可以能吸引顾客, 不仅把民宿做成了酒店, 还一味地向高端豪华靠拢, 在硬件上做足了文章, 这样的民宿违背了乡村的本性。

三、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需要

(一) 民宿因乡村而起, 乡村因民宿而活

纵观世界各地的民宿, 大多诞生于乡村。英国的B&B诞生于英国西南部与中部人口稀疏的农家, 是一种传统的家庭式招待, 民宿的主人会带着游客采收农产品、喂食牛羊、探索乡村的奥秘。调查显示, 英国80%民众每年至少到农村旅游一次, 其中40%的旅客选择民宿。法国的第一家民宿诞生于1951年的农村。日本的民宿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农场旅舍, 农业体验是其主要的卖点和特色。以上各国的民宿兴起都有共同点, 即将空置房间共游客使用, 一方面让游客体验当地生活, 一方面增加农家收入, 使乡村经济得以发展。

莫干山地区是我国最早的民宿产业发展聚集地之一, 自从鼓励投资者对老旧房屋修旧如旧的改造后, 吸引了不少中外投资者。民宿的兴旺发展不仅让莫干山换了新颜, 同时拉动了百姓的农副产品收入。

浙江松阳县西坑村也是一座因民宿而活起来的小山村, 起初的村庄只有青山绿水, 村里人很少, 外来人更少, 要想住下来很难。民宿的发展让村民受益很多, 房屋的施工改造可以由村民完成, 村民也可以自己创业经营民宿。民宿不仅仅是解决了游客的住宿, 更是作为旅游吸引物带动了当地的餐饮、观光、风情体验、土特产等旅游产品的销售, 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 国家政策的要求

随着2015—2018年国家多项政策文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指示, 乡村旅游已成为居民日渐常态化的消遣方式, 已经成为居民周末休闲的主要选择。乡村旅游步入“始于农家乐, 进而民宿游”的状态, 据预测未来中国乡村旅游热还将持续10年左右, 2025年将达到近30亿人次。

与此同时, 2015年11月, 国务院发布文件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2016年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民宿。2016年出台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 强调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 倡导民宿有序出租。2017年2月, 《旅游绿皮书:2016-2017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中提出, 推行民宿行业许可经营制度, 建立统一的民宿审批与监管机制。8月,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发布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行业标准, 推动了民宿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2018年10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发布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 (2018-2020年) 》, 提出要提升民宿开发水平。12月,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农村土地、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资源, 开发建设乡村民宿。政策的出台充分证明了民宿的发展对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民宿从乡村旅游的衍生物升级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 成为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重要抓手。

四、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 加强政府统一规划

各级政府应把民宿发展纳入政府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明确重点发展区域, 形成目标明确、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民宿发展规划。在一个地区内, 丰富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环节, 做好当地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建设, 以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要注重适度开发, 针对地区特点, 各地政府出台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引导民宿的有序良性竞争, 促进民宿集群发展, 避免商业气息过浓导致乡土味流失, 丧失乡村民宿应有的优势。

(二) 多方面引进人才

早期因情怀而建民宿的时代已经过去, 民宿的发展需要专业的建造、专业的装修、专业的管理以及专业的服务等做支撑。专业化需要由专业人才。各地政府可以向当地及周边的高校寻求帮助, 吸收高学历的年轻人用专业知识帮助乡村的建设;同时鼓励当地村民参与民宿开发,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一方面聘请专家对当地有条件的村民进行乡村建设的系统培训, 提升其知识水平;另一方面, 派送优秀的人员到有经验的地区进行调查学习, 以期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效结合, 适应当地乡村的发展。

(三) 深度挖掘当地文化

民宿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 游客更看重的是乡村的气息, 乡村的民风民俗甚至是生活方式。要重视古村落活态传承, 发掘当地的民俗节日、民间故事, 促进当地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特色的融合。民宿应区别于标准化酒店, 民宿需要个性化, 将文化融入到民宿, 使每一处民宿都有内涵有故事, 体现品味特色、环境特色、设计特色、文化特色、服务特色。

(四) 服务农村农民

乡村民宿建在乡村, 就必须适应乡村, 得到乡村老百姓的配合。让村民了解民宿的规划, 在民宿选址、设计风格确定等方面征求当地村民的建议, 发挥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使他们自觉参与到乡村的建设中, 拉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另外, 游客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促进了城乡融合。只有与当地人共生共建共存, 才能获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从而实现共好。良性的循环才能促进乡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 带动乡村旅游经济的提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休闲观光旅游。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 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 能提供乡村住宿, 展现乡村民俗文化特色的乡村民宿也随之欣欣向荣, 但是两者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及乡村民宿之间的关系, 提出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库姗姗.乡村旅游民宿现状及发展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1) :98-99.

[2] 高璐, 周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的实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 :7-10+94.

[3] 郭红芳.乡村旅游转型升级路径的实现[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 (1) .

[4] 徐强.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下民宿发展思路及对策[J].理论研究, 2018 (8) .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范文第2篇

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旅游产业蓬勃驱动,以巨大的市场需求,呼唤丰富优质的旅游供给及新时期、新常态下的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新思维。

2016年7月,总书记在考察宁夏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这既是对宁夏的肯定,更是对全国全域旅游工作的肯定。全域旅游是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系统总结中国旅游3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分析未来中国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其后,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发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公布了首批和第二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名单,为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 我县发展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的基础分析 1.旅游业综合贡献。2015年,我县接待游客数量达到50万人,旅游产业收入1.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5%左右,实现旅游总收入10亿元,旅游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7%上下,旅游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旅游脱贫人数达到3000人。由此可知,旅游产业对我县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

2.旅游资源和要素。从旅游资源数量的等级来看,攸县旅游资源类型比较齐全,涵盖了八大类,旅游资源与张家界、韶山、南岳和崀山存在差距,但是在中部地区来看,旅游资源属于优良级。目前,我县旅游产品体系较为完整,包含酒仙水韵、道教文化、宝宁禅意、神奇禹王、民俗风情、洣水神韵、多姿田园、历史文化等体系。民俗文化要素:如传统活动-贾山皮影戏、探灯,传统习俗-豆腐宴,传统技艺-打铁水等;乡土工艺要素:如藤编、织布、泥塑、绣花鞋垫、豆画、贴饰、木雕等;水系要素:如古井、滴灌、水车、沟渠、排水系统等等富有乡村特色的景观;植物要素:如野生植物资源、水生植物、绿篱、农作物、路边野花(草),地方特色瓜果等;动物要素:如家禽、家畜、水产、昆虫、野生动物、微生物、鸟类等;地貌要素:如山地景观、农田景观、低山、丘陵、梯田,湖泊景观、岩溶景观等旅游要素。旅行社已达到15家,并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星级宾馆达到3家,住宿类型不断多元化,乡村度假酒店蓬勃发展;攸县餐饮做为湘菜的一大菜系,其风味独特。

3、旅游规划与理念。近年来,我县根据本县旅游资源要素,以自然山水和文化遗存为依托,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溶洞探险、康体养生、商务旅游、乡村旅游为主打,先后编制了《*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酒埠江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并准备启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阳升观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致力于把我县打造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战略方向和路径明确。

4.旅游交通网络体系。我县交通较为便捷,平汝高速的开通,使我县纳入了“长株潭两小时生活圈”。S315的提质改造,构建了“攸县一小时交通圈”。公路交通在其交通中占据主要地位,目前我县的公里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均居全省前列,已经形成了“四纵七横”的公路网络。但铁路交通尚不完善,现有的醴茶铁路主要作为支线铁路参与运营,目前没有高铁。我县水资源丰富,湘江支流洣水和攸水在境内汇集穿城而过。

5.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我县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有力地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完善了景区(点)交通、环卫、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标识等基础服务设施。但是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要着重提高公共游憩空间、完善旅游集散咨询体系、生态停车场数量等。让游客方便的来,快乐的玩,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

6.旅游智慧平台体系。旅游信息化建设普遍成为新时期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智慧资源体系正在尝试打通,通过重点项目、平台、系统的搭建构设智慧旅游发展框架。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全域旅游电子商务智慧平台。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智慧旅游在基础设施层面要不断加强硬软件配套,普及旅游实用信息wifi、自助触摸屏,加快旅游二维码配设,并不断完善智慧旅游基础数据库。全域要着力开发在线平台,陆续推出智慧旅游系列网站、网络旗舰店、各类包含四导(导游、导航、导览、导购)功能APP软件、呼叫中心等,并与主流旅游网络平台合作营销,实现旅游资讯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融合。此外,微信、微博已经成为各地智慧旅游的得力推手。多地区正尝试推行智慧旅游卡,进一步打通旅游产业链。完善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搭建主要包含智慧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游客及景点监测、旅游团队服务监管、安全运管中心、移动执法、交通定位、旅游大数据分析的内容。

7.旅游发展环境质量。持续打好城市提质战,不断深化城乡同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公共安全感测评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10位。全面启动洣水、攸河两江四岸生态保护和区域开发,强力推进了以“治污、治水、治采、治餐、治违”为重点的“五治”行动,全部取缔了水上餐饮,基本实行了城区禁养,着力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着力将两江区域打造成为“城市绿心”。 坚持以开展“洁净攸县”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稳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8.旅游开发与推介。近年来,我县的旅游开发建设力度加大,旅游产品推介工作进一步加热。民间资本正在不断渗透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攸县与株洲市政公司正式签订的《攸县酒埠江生态新镇建设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湖南省首个旅游业PPP项目正式地实施。民间资本的融入极大的改变了我县旅游开发投资结构和投资现状,进一步加快了我县旅游开发发展的步伐。在旅游从宣传推介方面,几年来,我县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和参加博览会、招商会、节庆活动、外联活动的机会,积极宣传景区,极大地提升了攸县旅游的知名度。旅游宣传推广资金保障措施完备,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途径在宣传推广中的运用正在不断扩大。

三、我县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和不足

1、本土文化的挖掘和旅游景点文化的塑造比较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灵魂”。 我县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个县域,自汉高祖五年建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一千五百年的道教文化的浸透,有十分丰厚的美食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历史长远的彭祖文化印迹,有网岭汉墓群等为主的文物古迹等等。但是,在景区建设的背后,我县旅游产品还比较缺乏系统的本地文化烙印。文化旅游资源发掘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塑造还相当滞后,旅游的基本要素和产品缺乏“灵魂”,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县旅游业品质、品位的提升和旅游长远发展。怎么以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本地的宗教文化、酒文化、仙文化、攸女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餐饮文化、工业文化和经商文化,有待进一步探索。

2、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规划和整体布局理念比较滞后,旅游开发缺乏整体性。自从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我县正式步入旅游开发发展开始,虽然做了一些旅游发展规划,并为我县旅游开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规划的全局性、整体性和长远指导性不强,特别是国家提出全域旅游新理念后,我县对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规划已经滞后,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发展缺乏方向,已经对我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开发设计、项目包装申报、整体发展布局形成了“瓶颈“的制约,可能还会造成资源破坏式的开发。特别是在全国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如果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乡村旅游项目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很可能重规模、轻质量、盲目开发、各自为政,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导致各类农业资源破坏和无序经营,农村旅馆高楼化、城市化倾向可能会比较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3、旅游景点景区及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相对滞后,旅游宣传缺乏系统性。在传统观念中,旅游宣传营销由旅游部门来承担和执行,既合情合理,又便于明确责任主体。但是在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从“小众”享受转变到“大众”消费的大趋势下,再秉承和坚持这样的观念,则显得不合时宜。因此,要把旅游宣传营销纳入到一个地区对外的整体形象的高度来考虑和推动,树立和强化“一个好的旅游形象体现的不仅是旅游业的形象,还关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形象”的理念,统筹考虑和整体谋划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从目前我县旅游宣传营销的现状看,一是没有整体的旅游宣传营销规划,在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中没有行动指南和整体布局;二是旅游宣传营销投入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制约性瓶颈。旅游宣传营销引领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大量有效的经费投入。目前国家对旅游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旅游业也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财政对旅游业发展包括宣传营销在内的投入势必需要加大力度,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壮大,旅游宣传营销的投入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宣传营销机制体制不健全,宣传营销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专业队伍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及从业培训比较滞后,旅游人才比较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县旅游从业人员仅占总人口比重不到2%,与全国平均水平6.1%比较,低了4.1个百分点。旅游专业人才更是小之甚小,大大制约了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一方面,反映在旅游管理队伍人才匮乏。从服务管理、景点景区运营管理到旅游策划、旅游综合管理,都显得人才缺乏,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中的旅游人才队伍还处于较低层次,这与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相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在导游和讲解员队伍人才奇缺。作为旅游先导宣传者和旅游前沿媒介主体,它是旅游发展最为重要基本要素之一。目前,我县的导游队伍基本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这已经与全面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大势不匹配,影响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再一方面,旅游教育培训工作落后于旅游业发展需求,使各类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不多,知识、信息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我县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弱化。与此同时,旅游信息平台建设还比较滞后。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和全域旅游强势推进中,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旅游管理必然的选择。目前我县旅游智慧平台建设正在着手启动,但开发建设的工作量十分巨大,经费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网络建设难度大等问题不少,还需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四、对我县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一幅醉美的攸县全域旅游图章,重在解决业态格局的规划。我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业态格局应在高品位打造酒埠江风景区、阳升观风景区的基础上,精品化发展城市旅游和夜间旅游,纵深发展乡村旅游,开拓发展自驾旅游,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做好县域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数据库综合设计。综上所述,我们建议:

1、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策划,全力构筑我县全域旅游全新格局。

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的蓝图,是旅游业发展布局的基本构架和指南。一是,建议尽快落启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阳升观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及《酒埠江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阳升观旅游发展规划》,以构建我县大旅游格局、选择基础条件最佳、区位优势最好的酒埠江和阳升观景区为龙头,集中资源实施景点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辐射全县,循序渐进,逐步带动以网岭汉墓群开发为中心的汉文化、中药种植和养生体验旅游区、以洣水河风光带中心的城市风景旅游区,以皇图岭为中心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业观光旅游区,以红旺园林、云田花卉为中心的南部花果观赏区的全面繁荣。二是搞好旅游整体形象策划。要导入形象设计战略,根据我县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特色,策划和设计我县全域旅游及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总体形象,使我县旅游品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三是做好旅游项目策划。精心策划一批旅游景点建设、旅游线路包装、旅游休闲娱乐项目,扩充旅游容量,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扶持,培植我县旅游业发展后劲。四是严格规划布局的落实。在开发拓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旅游要素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全县经济发展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精心规划和策划,做到宜做旅游的做旅游,不宜做旅游的做旅游发展的配套产业,切忌形成村村冒烟、户户点灯的现象,尽量避免旅游的乱开发、乱建设、乱投资的现象出现,避免重复建设、资源破坏、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发生。

2、突出资源整合,以点带面,努力提升我县全域旅游整体效应。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培育,形成了许多较成熟的、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旅游主题形象不突出,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分散等问题,导致我县旅游难以形成核心吸引、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格局。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有效解决资源分散、缺乏拳头产品的重要措施。要加快推进酒埠江风景区建设和阳升观风景区的规划及开发步伐,将酒埠江景区和阳升观景区联为一体。同时,加快推进和完善景区旅游环线建设,通过旅游环线的连接,实现景区之间的资源整合和景区自身体量的扩大。要加快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规划布局和设计策划工作,做到科学定位。建议在酒埠江和阳升观主体景区的基础上,形成“一心三区”的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格局,即“一心”是以县城为核心、以洣水风光带为主线的城市旅游观光休闲区;“三区”是以网岭汉墓群开发为中心的汉文化、中药种植和养生体验旅游区、以皇图岭为中心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业观光旅游区,以红旺园林、云田花卉为中心的南部花果观赏区。在此框架下精心策划设计精品旅游景点,做到一区一品、一村一景。在重点的两个景区建设上,我们建议:

酒埠江风景区建设。按照已编制的《酒埠江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加快推进酒仙湖景区的设施建设,深度开发白龙洞、仙人桥及周边的柏市温泉、禹王洞项目,着力推进欧公山、泉塘幽谷、八福垅、桃源谷、红军兵工厂等景区规划设计,加大风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全力打造成湘东南最大的,以彰显历史文化和张扬生态景观为主的,融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5A级景区。在酒埠江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上,要采取政府主导、规划定位、统一经营管理、多层面融资的模式。避免开发建设单一独统,久而无果、开发无序的现象,避免景点分割、经营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景区经营体系的局面存在。

阳升观景区建设。以道教文化为依托和切入点,沿张司空采药、洗药、制药和修道的路径,修筑绿道,建立慢行系统,以问道、寻道和修道为主线,深入挖掘司空文化,开展祈福、养性、养生和净心活动。开发温泉养生、竹海养生、道学养生、运动休闲养生等项目,实施休闲度假计划,达到养生康体目的,把司空文化与阳升观独特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打造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根据阳升观景区的自然特征,在开发建设上,一是重点挖掘道教文化,全面对道教司观进行复原性的重塑和有规划的扩建;二是把景区居民点分为搬迁、扩建和保留三个类型,调整阳升观和司空观周边居民点密度;把保留的居民点改扩建为特色民居、传统民居和风情客栈三个类型,调整阳升观和司空观周边居民点的建筑风貌;三是深度开发阳升观自然景点,如:千洞峡漂流项目、幽居竹海项目、紫云峰攀爬登山观景项目、石山书院遗址复原建设项目、瀑布群建设项目、深山仿古别墅养生居所项目等,做好一批吸引游客眼球、留住游客心身的精品景点。四是采取政府主导,规划定位、统一经营管理、多方融资(PPP)项目的形式进行开发建设。

3、突出文化塑造,挖掘内涵,潜心打造我县全域旅游精品形象

现代旅游是人们主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种大众性综合活动。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旅游业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旅游价值的基础,业是旅游业的立足点和灵魂。只有通过深入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才能和提升旅游景点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吸引力,最终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使旅游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和文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涵,旅游和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通过文化的塑造,可以使旅游更具趣味性和品味性文化的深刻内涵,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作为置县已有两千多年,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县,有着一千五百年的道教文化的浸透,有十分丰厚的美食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历史长远的彭祖文化印迹,有网岭汉墓群等为主的文物古迹等等,如何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将文化与旅游融合,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需要解决问题。我们建议:一是以文广新局牵头,组织专业队伍对我县历史文化、本土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名人古典等进行深入的挖掘、加工和整理,形成我县文化体系。二是以商务旅游和粮食局牵头,组织专业人士,依据规划的要求,对我县所有的景点、美食以及乡村旅游要素进行全面的普查,按照旅游要素的基本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全面摸清我县旅游资源。三是组织专家团队将我县本土文化适得其所的对应相关的景点、景区、美食等旅游载体进行塑造,给所有的景区赋予一个美丽的文化装束,给所有的景点、美食以及旅游资源赋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充分结合地方民俗文化和当地民间工艺等,积极打造富有地方乡村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寻找有利于改变我县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的方法。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4、突出宣传营销,创新开拓,着力提升我县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随着我县“旅游强县”战略的提出,旅游业势必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以提高我县旅游知名度为目的的各种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要克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树立起大宣传、大推介的意识,不断创新旅游推介机制,提高旅游业宣传推介的整体水平,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宣传推介来提升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资源的推介和地域文化的打造和包装。如何发挥宣传部门职能作用,提升对外宣传水平,从而科学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过去我们业努力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从中得到一些理性化的思考。旅游经济既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又是注意力经济。我们要围绕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一手抓旅游发展,一手抓旅游宣传,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力,虚实相应,动静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做大做强客源市场。一是利用媒体促宣传。通过在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大型媒体宣传我县旅游资源,不断提高景区知名度。二是通过网络促宣传。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尽快建设完善功能完备、内容丰富的旅游智慧平台,全面推介县内旅游资源,让消费者不出家门就对攸县的旅游资源有所了解。三是创新方式促宣传。把我县的古文化编成通俗易懂的民间故事,广泛进行宣传,在提高群众的理解力和知晓率的基础上,提炼出古攸州的文化内涵。四是抓住节会促宣传。以举办大型活动为契机,抢抓机遇,积极跟进,组织参加规格高、影响大的旅游交易会,展示自身的品牌形象,通过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使国内外更多的人关注攸县、走进攸县、了解攸县。在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上,要凝聚力量和共识,把旅游宣传营销和全县大的经贸活动、重要纪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全县的日常宣传、重大营销活动、节会宣传等,力争旅游宣传营销做到“月月有影响、季季有高潮、年年都精彩”。做好旅游项目包装策划工作,把具有攸县特色的旅游景点融入湖南和全国的旅游产品体系中去,实现我县旅游产品的有效销售。推出诸如“缤纷四季,快乐攸县”的踏青赏花季、避暑漂流季、休闲采摘季、冬补养生季等季节主题,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旅游目的地、自驾游特色旅游目的地、醉美攸州村镇、露营地、自驾车宿营地等旅游项目,促进特色化、多元化市场开拓。加大旅游宣传保障力度。旅游宣传营销需要复查巨大的人、财、物力的投入、财政必须要确保旅游项目包装策划、宣传推介的经费,确保旅游宣传推介工作的开展。

5、突出队伍建设,理顺机制,聚力推进我县全域旅游迈上新台阶。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范文第3篇

作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徐州交通优势明显,出行方便快捷,能够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公路里程数居全国地市级前列,所有县市均连通高速公路,各行政村均通达客运班车。支撑徐州建设特大城市的高速四环,实现了徐州市域内所有县级站点半小时上高速公路的目标,形成了县到镇、镇到镇、镇到行政村均通标准化等级公路,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交通保障。政府的战略规划支持。徐州市对中央颁布的指导意见也有自己的统筹规划。计划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高水平全面实现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绿色乡村、融合发展城乡,让徐州的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推动徐州乡村振兴工作走在苏北和淮海经济区前列。

二、徐州乡村旅游依赖乡村客运

乡村客运是乡村旅游业中重要的一环,与乡村旅游业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发展乡村客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道路运输行业的重点工作。乡村客运经营不仅是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的基础上获取一定的经济回报,也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交通条件。因地制宜打造新型乡村客运模式,定制乡村特色旅游班线,依托交通优势,扩展乡村客运班线、提供乡村旅游包车服务,推进乡村旅游路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客运网络,促进当地经济协调发展。依托徐州现有的和规划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紧密契合徐州文化古城、经济发展等优势,创新交通与经济融合发展模式。鼓励农村客运企业紧跟美丽公路建设步伐,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客运服务形式,满足旅客加快旅游交通时间,减少旅游费用的要求,为旅客提供一个美好的旅游产品体验。以城乡交通发展引领乡村发展,在“走出去”的同时不断“引进来”,助推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和发展优势。

三、徐州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乡村客运

在铁路迅猛发展,私家车日益普及的今天,不少客运集团出现生存危机,盈利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但实际上,旅游和客运密不可分,旅游业的发展保障客运集团经济效益的增长,在同样的经营成本下,增加收入,提高运营效率,节约客运集团成本,创造效能,从而做大客运市场的占有份额。以游带运,为客运集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徐运集团是徐州道路客运龙头企业,致力于引领徐州市旅游发展,创新提出云游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方案,在发展徐州乡村旅游的同时,也为自己增加了营业收入。

四、徐州乡村客运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旅游部门统计,客运公交已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交通工具,种种现象表明,客运公交在旅游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徐州乡村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的旅客运输极大的依赖于客运公交。徐州乡村客运现状农村道路客运发展相对滞后,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乡公路网络的建设,乡村与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农村客运亏损严重,财政补贴难以落实到位,农村客运主要的运行线路在乡镇,客流量不稳定、班次固定的模式,导致经营成本极高,从而致使乡村客运面临长期亏损的局面。

第一,乡村客运信息网络建设不健全。乡村发展相对落后,采用传统客运模式路线,往往会发生信息滞后问题,不能实现与各地客运站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导致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客运管理能力低下问题的出现。

第二,乡村客运站管理工作缺乏能动性。由于工作人员大多是当地农村人口,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农村客运站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车辆得不到有效管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客运车辆无秩序停放,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第三,乡村客运因客量少,居民居住分散,班次固定且路况复杂,很多居民通常选择私家车出行,许多客运集团面临年年亏损的现状。

五、徐州乡村客运发展的措施

加快构建乡村客运信息网络建设。将信息化管理运用到客运之中,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促进企业自动化运行。通过对乡村客运基础设施、交通财务、市场营销以及客运交通技术的信息化管理,来提高乡村客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构建乡村客运信息网络。运用已有的技术建立数据库操作系统,设置管理员权限、数据备份等功能,加强乡村客运站服务人员信息共享和交流,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带动乡村当地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乡村劳动力再就业,实现乡村脱贫致富的目标。

加快乡村客运线上服务建设。在“互联网+”的模式迅猛发展的今天,它在潜移默化之中渗透到客运之中。作为传统客运行业转型的重要一步,但对于乡村客运来说,这种模式相对陌生一些,可以利用“互联网+客运”模式,为客运乘客提供微信公众号、APP客户端等功能服务,随时随地向乘客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便于公司了解乘客需求,合理、及时调整时刻表和班次,解决传统客运自身条件限制,公司也可以根据乘客在平台上的意见反馈,及时进行修正完善,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还可以依托公众号等涵盖旅游、酒店农家乐预订、餐饮服务等增值服务,为旅客提供定制化服务,为旅客设计、推荐旅游路线,带动当地农村旅游业的发展。

加强客运各部门的管理体制转型。各部门运管部门应起到主导作用,由上而下加强客运的管理,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客运站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加强各部门的执行力和主观能动性,推动各部门改造和合理运行。

合理设计客车路线。乡村路况复杂,居民分布零散、道路条件差、旅游地点与居民区高度重合,运营部门应进行大量实地考察,分析乡村各条道路的人流量、周围居民数量,也可根据景点设计相应停站点,因地制宜开展建设新型农村客运模式,定制农村班线,依托“村村通”延伸农村客运班线,完善乡村客运网络,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促进当地美丽经济协调发展。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门旅游。徐州乡村旅游也在浪潮中迅速发展,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是解决旅游资源丰富型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积极推广乡村旅游,能使徐州乡村旅游业务逐步普及,为农民带来经济和实惠,同时也是推动乡村转型和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动力之一。这对乡村客运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有关企业在原服务中心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再度升级,重新启程,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旅游服务产品的区域性综合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努力让徐州市乡村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

摘要:伴随着交通的优化,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必然规律。而乡村旅游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客体优势,越来越受到旅客们的青睐。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促进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家乐、农事劳作、垂钓项目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备选项目之一。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农业有了新的发展模式,乡村振兴战略也有了创新的实践方向。徐州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正积极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着力于用乡村旅游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徐州乡村旅游,乡村客运

参考文献

[1] 李阳.“互联网+徐州旅游”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J].度假旅游,2018(08).

[2] 李奇泳.创新运游融合,聚力抱团发展[J].人民公交,2019(01).

[3] 李莺莉,王灿.新型城镇化下我国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5(06).

[4] 王凤英.泉州市道路旅游客运运力发展策略及保障措施[J].交通企业管理,2018(02).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范文第4篇

班级:动物科学10-1 学号:100911003 青海牦牛业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 advantage in development and existing main problems and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Qinghai Yaks industry. 关键词:青海;特征;现状;牦牛业;持续发展;对策

现状牦牛业牦牛是一种古老的牛种,距今200万年年前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全世界有牦牛约1400万头,占牛总数的1%。我国是拥有牦牛头数最多的国家,有牦牛1300多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0%以上,约占我国牛总数的1/6,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的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等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牦牛驯化后为人类尤其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牦牛也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畜种资源和宝贵的基因库,是一种最少与人类竟地、竟粮、争夺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的动物。是在高寒地区不可替代的生物物种。青海省是我国牦牛的的主要产区,1992年牦牛存栏头数最高达到509.67万头,1999年存栏头数为368.21万头,约占全国牦牛总数的38%,位居全国第一。牦牛业产值在全省牧业产值中占据着1/3左右的份额。这种古老的特殊牛种不仅对高海拔寒冷生态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而且是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是高寒牧区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因此牦牛对青海牧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青海牦牛业的发展,对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种质特征

1.1 体型外貌特征

青海高原牦牛的体型外貌特征与产区的生态环境有关,这些区域自古以来就是野牦牛与家牦牛混群活动的地方,故青海高原牦牛在体型、外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近似野牦牛之处。头大,公母牦牛均有角、角粗壮,皮松厚、偏粗糙型,鬐甲高而宽长;背线、嘴唇、眼眶周围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成年公、母牦牛平均体高分别为1

29、111cm;成年公、母牦牛体重分别为440、260kg。 1.2 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

高原牦牛之所以能够惊人地适应氧气稀薄、大气压低的缺氧环境,是由它的生理特性所决定的。青海高原牦牛气管较普通牛短且粗大,由50~53个软骨环组成,长44~51cm(较普通牛短14~21cm),断面呈半月形,口径13 ~14.5cm;气管软骨环两端的距离大,且软骨环两端间的肌肉长而发达;牦牛胸腔和普通牛相比,大而发达。心肺指数较普通牛高,具有呼吸快、脉搏强、血液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的生理特点,牦牛的呼吸频率为9~77次min,比普通牛呼吸频率快且变化幅度大。可见,青海高原牦牛的这些生理特性使其能频速呼吸,在高原缺氧环境下较普通牛单位时间内气体交换量多,可获得更多的氧、提升其气体交换机能。 1.3 耐寒惧热的特性

青海高原牦牛是一个极不耐热的畜种。遇到炎热季节,即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脉搏减弱、烦躁不安、绒毛脱落等不适应症状,相反,对高寒湿冷气候最为适宜。 1.4 驮载和乘用特性

牦牛四肢较短,后臀短而窄,使其行走轻捷平稳,加之蹄质致密坚实、蹄尖狭窄锐利、蹄底侧及前端有突出的边缘围绕、足掌有柔软的角质,使牦牛具有很强的驮载和乘用性能,驮重为50~100kg,最大驮重可达304kg。高原牦牛即使在海拔5000~6000m的地区,仍能驮载或骑乘,不但行走自如,而且善于奔跑,并能与野兽搏斗。 1.4 生产性能

成年母牦牛平均每个泌乳周期(泌乳期一般为150d)可产奶约274.04kg,而且乳脂率高达6.4%~7.2%。公牦牛在

2、3岁可产牦牛绒0.6、0.69kg,成年母牦牛可产牦牛绒0.6kg,成年阉牦牛可产牦牛绒1.01kg;绒毛长4.7~5.5cm,且保温性能极佳。对膘情中等的成年阉牦牛进行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52.96%、净肉率为42.46%、骨肉比为1:3.59~4.59,1.5和2.5岁的阉牦牛平均活重分别为成年阉牦牛的34.33%和45.32%。

2.青海牦牛业现状

青海的牦牛主要分布在牧区六州,约占95%以上,其中玉树州、果洛州数量最多,根据青海六州畜牧业生产统计表,1990-1999年年平均数量玉树州牦牛最多为125.45万头,占全省牦牛平均头数的28.32%,其次是果洛州119.45万头,占26.89%,海南州、黄南州、海北州、海西州分别为60.29万头、58.45万头、45.82万头和19.34万头,分别占全省牦牛的总头数的13.57%、13.16%、10.31%和4.34%。由于牦牛分布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形成了高原型、环湖型和白牦牛三种青海牦牛类型。高原型牦牛的生物学特征和生产特点,除与产区的生态环境有关外,还与该地区自古以来野牦牛与家牦牛混群活动,部分家牦牛不断有野牦牛血液渗入有关,故在体型、外貌的特征,特性等方面多近似野牦牛。环湖型牦牛主要分布在环青海湖的农牧区及海东地区,约有100多万头,约占全省牦牛的20%以上。环湖型牦牛的形成除受产区生态条件的影响外,还与外地迁入蒙古牛长期进行杂交,不同程度的导入黄牛血液有关。因此,环湖型牦牛的个体小于高原型牦牛。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门源和互助两县,约有7000多头。

青海牦牛的生态环境非常恶劣。85%的放牧草场海拔在3000m以上,平均气压65KPa以下,不足海平面的23,含氧量仅为海平面含氧量的60%左右,年降水量只有200~500mm,冷季长达6个多月,无绝对无霜期,冷季漫长,牧草生长期短,枯草期长达180d以上。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牦牛已成为最能适应高寒牧区这种严酷生态环境的少数几种特殊畜种之一。

青海毛牛业产值,按1990年不变的价格计算为37715.88万元,占全省牧业总值的28.6%,1992年为40975.49万元,占30.97%,1999年为35585.67万元,占23.7%。牦牛业产值在全省牧业总产值中占据着约三分之一比重,近几年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扩大生产经营的结果,二是省政府因草场超载问题而限制牦牛饲养量的结果。

3.青海牦牛业发展现状

牦牛均依靠天然草地放牧饲养,对环境有极强的依赖性,其生产受季节气温的变化和牧草生长的影响,有明显的季节性。牦牛养殖至今还保持原始的靠天经营模式,单纯依靠对廉价资源的索取来获得收入,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基本未被运用。长期以来,牧民群众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不注重牦牛的更新与选育,近亲繁殖现象严重,使牦牛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呈逐渐退化趋势。

由于牦牛长期生活在无污染的高寒地带,因此具有十分顽强的抗逆能力、极强的抗病能力和极好的适应性。牦牛的肉、乳、皮、毛等产品质量上乘,一般家畜难以比拟和取代。牦牛不仅能在恶劣的高原环境生存,而且还能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安全环保的多种独特的牦牛产品,即牦牛肉制品具有天然、绿色、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品质。可以说,牦牛全身都是宝,是青海牧区的巨大财富,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作为稀有牛种,青海的相关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在牦牛生产、牦牛育种和牦牛基础性研究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牦牛保护也得到了中央和青海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然而,受当地经济发展的限制,青海牦牛主产区科研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牦牛产品的开发和深加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滞后的水平,使牦牛产品得不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青海牧区的牧民将畜产品大部分自食自用,很少向市场出售,出售的牦牛产品也是初级产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低下。

从牦牛业产品的需求上看,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普通消费者并未真正认识到牦牛产品与普通家畜在食用价值上的区别。又因市场中现有的替代产品较多,相关企业对牦牛产品的需求没有充分挖掘,导致对牦牛产品的需求量小。因此,应加大对牦牛产业的科技的投入,走高科技开发的路子,使牦牛产业的各项工作纳入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化,这是牦牛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牦牛业民族品牌化策略的基础。

4.青海发展牦牛业的有利因素

4.1 地域优势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72万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积为3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占全省草原面积的87%,在全国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和新疆,居第四位。草场主要有草甸草场、灌丛草场和荒漠草场等类型。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有利于牧草生长,使青海牧草形成了“三高一低”的营养特点,即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高,粗纤维低。牦牛被当地牧民群众驯养已有几千年历史,形成能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充分利用各类草场,同时具有青草期上膘快,黄草期掉膘慢的特点。

4.2 产品特色优势 牦牛在纯天然放牧饲养条件下,所生产的牛肉风味独特,类似于野牦牛,肉质鲜美,具有高蛋白(比黄牛肉高58.2%)、低脂肪(比黄牛肉低69.8%)/产热量低(比黄牛低19.7%)的特点。能制成肉干、肉松、肉脯、灌肠制品等各种优质的肉制品,牦牛乳的乳脂率一般在6.37%~7.2%,可开发出高质量的奶粉、炼乳、黄油、奶酪、干酪素等,以上产品品质优良不含任何人工合成的药物和促生长物质,适应国际市场上绿色革命和食品安全新潮流,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牛绒是特种高级别毛纺原料,许多性能都超过山羊绒及兔毛,随着牛绒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牦牛绒的开发前景将十分广阔。特别是白牦牛的绒和尾巴一直是国际市场的畅销品。

4.3 价格优势 目前,我国牛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约低84%,牦牛肉在国内市场售价平均在12元/kg,在国际市场上竞争优势很明显。牦牛奶质量优,脂肪球大,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可生产优质黄油,加之生产成本低,仍具较强的竞争力。

4.4 时机有利于牦牛业发展 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国家已经给予西部许多优惠政策,青海应该依据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有重点、有步骤的选择一些特色产业进行开发。而牦牛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必将引起国内外投资者的兴趣,这将极大地改善牦牛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青海牦牛业的发展。

5.青海牦牛产业面临的问题

5.1 品牌意识浅薄 传统牦牛业以追求数量为目标,对产品的市场需求及与此相联系的产品品质、品牌效益、绿色环保和经济效益考虑不够,使草畜矛盾、产销矛盾日益突出,牦牛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始终徘徊在低水平阶段,牦牛业对农牧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没有显示出来。虽然有些牦牛肉系列产品被认证为是绿色食品,但未能体现出品牌效益,加之近年来牦牛产品有时买难,有时卖难,价格不断变化,加剧了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对牦牛产业化的影响。

5.2 科技人才匮乏 没有高素质的牦牛产业科技人才,就不可能创造出牦牛产业品牌,即使有品牌,也不会保持长久。目前,在牦牛产业科技工作方面,青海面临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牦牛产业科技人才流失,后继乏人,从而严重影响到青海牦牛产业创品牌的发展。人才的流失造成牦牛产业科技人员机构和队伍不稳定,进而从根本上制约着牦牛产业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5.3 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 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科研机构对野牦牛改良家牦牛、牦牛夏壮、牦牛遗传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经验。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仍较少。这是由于青海省经济自我积累能力不足,难于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牦牛生产,严重影响了牦牛品牌化进程的速度。

5.4 基础设施落后 青海作为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省份,畜牧业用地面积大,但载畜量低、产出率低;农业耕地少、不集中,并且呈立体式分布,垂直地带性明显。尽管国家对牦牛主产区青海等地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但现在的抗灾设施远不能满足抗灾保畜需要,草地稀少、畜牧多、生态环境脆弱,造成不可逆转的情况。

5.5 自然环境的破坏 草畜矛盾突出,牦牛产业化缺乏后劲,部分草场过度放牧,草地退化,牧草产量和质量持续下降,畜牧业资源遭受破坏,草原生态日趋恶化。

5.6 缺乏牦牛产品深加工体系 由于牦牛屠宰加工受悠久历史和传统经验的影响,牦牛产品的加工制造技术落后、设备简陋、产品结构单

一、产品规模较小,加之企业管理机构不健全,造成产品质量粗糙,导致牦牛产业落后。因此,要推进牦牛产业的深加工体系,促使牦牛产业进一步提高。

5.7 良种体系不健全,个体生产性能低 牦牛适应了高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具有很好的抗逆性,但多年来粗放的掠夺式经营管理和不注重种牦牛的选育与改良,致使畜群平均生产水平下降。选择种用公牦牛时不注重其自身体质发育状况及其亲本的生产性能,母牦牛也不予任何选择而全部留用,再加上以自然交配为主,致使牦牛表现出体格变小、体重减轻、繁殖率下降、抗病力减弱、死亡率增高等退化征候。

5.8 饲养管理落后,畜群结构不合理 牦牛产区延续了千百年来靠天养畜的传统。牦牛终年放牧,无补饲。据统计,在犊牛生长发育期,对母牦牛进行人工挤乳量偏多,犊牛母乳摄入不足,导致犊牛生长发育不良,使牦牛生产水平整体退化。畜群结构不合理,高龄母牛比例不合理、驮牛及其它非生产牛比例大,其中适龄能繁母牛只占28%~35%,严重影响了牦牛生产水平的提高。

6.青海牦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1 野牦牛是牛属种的一个独立畜种,也是能适应高寒地区特殊生态环境而延续生命至今的畜种。20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利用野牦牛这一野生动物资源改良家牦牛,比本品种选育更加有效,是高原牦牛提高生产性能的有效途径。野牦牛与家牦牛杂家后表现出很强的杂交优势,其杂家后代不但提高生产性能而且增强了抗逆性和适应性,使其能更有效地利用高原草场。并且适当减少饲养数量,提高个体质量,既能减轻冬春季节草原放牧的压力,又能保护冬春季节脆弱期的草原生态。在犊牛能很好地生长发育,提高牦牛整体质量。 6.2 做好牦牛品牌定位 品牌的市场定位过程就是选择目标市场的过程,在选择目标市场时,要根据企业的实力,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选择竞争者尚未控制的细节市场,同时应用营销组合策略开辟市场,从而创造企业的品牌。鉴于目前青海牦牛生产企业现状,规模较小的企业要善于寻找并利用市场间隙,做到专而深、小而精,适当开发名特优牦牛产品品种;龙头企业则要发挥规模优势,提升牦牛产品的技术含量与保健功能的开发水平,在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牦牛产品上做文章,给企业及产品确定恰当的市场位置。牦牛产品品牌能否建设成功,关键在于市场定位。

6.3 促进牦牛品牌延伸 牦牛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发挥积极性,使用新技术,寻求实用廉价的原材料,扩大生产规模。通过规模经济效益获得企业实力的增强,进而扩大企业与产品品牌的影响力,积极而又稳妥地将现有品牌名称扩展到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扩展品牌的作用范围,以增加企业价值,延长品牌的作用时间,提升牦牛品牌的信誉度、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在具体的品牌拓展中,可以根据各种牦牛产品品种的特点,有意识的开发一些消费品牌,并与餐饮业主共同发展这些品牌。这些消费品牌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牦牛养殖业的发展,是常规牦牛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生产企业可抓住这种机会,将牦牛肉干的专供产品或其他新产品进一步开发,将可可西里牛肉干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化,拉伸产业链。挖掘更大的市场效益。

6.4 尽快建立牦牛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政府要转变观念,强化标准化意识,大力推广应用国内、国际各类质量标准,普及标准化知识,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的牦牛产业标准化体系。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培训,使广大农牧民成为实施无公害牦牛产品行动计划的主体。此外,要切实强化质量监管工作,加快省、市、县级畜产质检机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强畜牧业质量安全监控工作,将检测结果进行公告,对优质牦牛产品实行奖励与保护,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及单位公示曝光,加强社会对牦牛产品质量的舆论监督作用。

6.5 进一步完善牦牛产品市场体系 培育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市场主体,实行育种、质检、包装、销售和服务的标准化生产,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品牌培育和推广。其中既要着眼于民营中小企业,更要培育优势企业。重视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培育优势牦牛生产强势品牌及龙头企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制定一系列符合市场标准的质量指标,推广整套优质高效的养殖技术,并加强牦牛产品产前产后相关技术,特别是 要加强育种、屠宰、包装上市、储藏、运输和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保证牦牛产品是高质量的、无公害的、绿色的;加强牦牛产品品牌基地建设,走产业化道路,发挥规模效应;围绕资源情况和区位优势特点,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扶持建设区域性的品牌牦牛产品发展,扩大牦牛产品品牌生产规模,形成规模化经营优势。

6.6 加快建设畜牧产品地理标志注册等各类认证服务体系 工商部门在牦牛产品商标的申请注册过程中,要坚持以牧民为本的原则,加强商标法律、法规的宣传,简化注册程序,让生产者感受到牦牛产品的商标注册并非望不可及,引导帮助牦牛产品生产者做好商标注册工作;在发挥产地地域优势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推进牦牛产品的地理标志注册及保护工作措施,积极向生产者宣传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鼓励有关组织申请注册地理标志,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牦牛产品品牌去占领市场,把地理标志列入品牌创建重点,优先推荐。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内容的认证工作,严格按照畜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模式化标准对各类牦牛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认证,对达到标准等要求的牦牛产品许可使用授权的专门标志,确立其优质品牌牦牛产品的身份;政府要鼓励和扶持一批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申报质量安全及体系认证,并逐步使青海牦牛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由自由态过度到强制性,从根本上保证上市牦牛产品的质量安全,增强企业及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青海牦牛产业品牌已处于初步阶段,只靠政府是被动的。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走品牌经营之路,改善落后的思想观念,提高牦牛品牌影响力,增强国内市场竞争力。因此,生产者只有针对牦牛市场的特点及牦牛消费的差异性,并结合牦牛产业的目标市场定位,建立合理的市场运行机制,才能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占领更大的市场空间,实现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祁永寿.段辉民.周舒迥.刘海斌.马云.郭海林 青海省品牌发展及品牌文化现状[期刊论文]-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5,23(2)

[2] 祁永寿.段辉民.周舒迥.刘海斌.马云.郭海林 青海省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期刊论文]-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5,23(3)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范文第5篇

一、“慢城”理念下开展丽水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研究的意义

(1) 理论创新意义."慢城运动"在欧洲地区快速发展, “慢城”既是一种宜居的城市模式, 也是一种城市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新型城镇模式。"慢"是中国传统生活的哲学, 如何将“慢城”理念与地域特色相结合、与地方城镇建设相融合, 是目前“慢城”理念促进城镇发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目前国内关于"慢城"的研究相对较少, “慢城”理念相对不成熟, 在"慢城"的理论与建设方面还相对空白。 (2) 实践指导意义丽水作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生态第一市、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发挥旅游惠民、富民功能, 近年来, 丽水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下, 积极开展浙江省“十百千”和“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创建活动, 加强整合旅游经济与生态经济, 加快产业整合发展, 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建设, 努力提高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质量, 在旅游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丽水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与资源品位不匹配, 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乡村休闲旅游同质化现象明显、基础配套建设相对滞后、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理顺、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旅游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困难。

二、慢城理念下丽水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丽水乡村旅游现状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中上游, 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丽水市乡村旅游业凭借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底蕴, 发展势头良好。目前, 已建成19家4A级景区, 并向周边乡村辐射, 带动了“农家乐”“民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原生态的餐饮成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香菇、木耳、梅菜干等原生态农副产品成了旅游特色商品;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等元素, 提供吃、住等“一条龙”生活服务, 开辟了村庄式旅游区。

近年来, 该市通过实施旅游发展推进计划, 即“1311行动计划”。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经济总量逐年上升, 乡村旅游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自2010年以来, 丽水旅游产业收入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2—3倍, 入境旅游人数也以20%—35%的增速不断增长。

(二) 丽水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丽水市全市旅游产业缺乏整体规划, 乡村休闲旅游同质化现象明显, 尚未形成典型的“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的格局。没能展现出丽水独有的历史文化、工艺水平、风土人情, 未能完全展现出“浙江绿谷”良好的生态环境。“民宿”经济发展缺乏特色, 经营设施无法抓住所处环境的地方特色, 无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外, 政府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投入资金不足, 没有提供精准高效的扶持措施。

2. 乡村休闲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相对落后

丽水市与浙江省其他地级市相比, GDP总量较低, 经济相对不发达, 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与服务设备相对落后。各旅游景区之间交通不便, 自助旅游服务支撑弱。农村旅游景区缺乏旅游班车, 部分地区互联网覆盖不全面。部分村民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 环境保洁意识差, 乡村生活设施简陋, 使得城镇旅客难以适应。

3. 乡村休闲旅游服务监管体制有待提高

目前, 丽水市大多数“民宿”与“农家乐”都为小本经济投资, 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低, 经营缺乏合理指导, 经营水平相对较低, 经营方式相对简单, 内容单一, 没有与当地特色相融合。且服务项目不规范, 收费标准不统一, 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无法满足丽水发展地方特色乡村旅游的要求。

4. 乡村休闲旅游市场需求导向缺乏指导

大量“农家乐”与“民宿”项目的开发存在盲目性与跟风性, 缺乏合理的前期论证与市场调查, 缺乏市场价值。各个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差异小, 缺乏特色, 各地的风土人情与独特景观未能很好体现, 降低了旅游区的吸引力。新近开发景区存在经营者趁“新鲜”效应, 地区旅游存在旺季、淡季分明的情况, 旺季时游客数量的突增, 与景区实际可容纳人数等存在矛盾, 导致旅游吸引力下降。

5. 乡村休闲旅游生态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 丽水仍存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问题, 既包括旅游景区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 也包括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生态问题。乡村原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使得为体验原生态乡村休闲旅游的游客产生怀疑情绪。原生态环境长期不加以保护, 会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生态休闲旅游也将失去最为重要的产业基础。

三、慢城理念下丽水乡村旅游开发的未来路径

“慢城”理念本质上是以人为主体的, 是为创造和谐的城镇生活环境的, “慢城化”发展的首要目的是为居民生活服务。依据“慢城”理念建立的城镇体系必须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保障居民生活质量为切入点, 在此基础上, 兼顾经济发展, 满足游客的身心需求。故生态丽水与“慢城”理念的有机融合, 也必将是遵循以人为本, 遵循自然与历史文化的。

(一) 环境体系的加强

生态丽水, 以优越的自然环境闻名于世。良好的农、林、畜、副业的生态圈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奠定良好基础。丽水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同时, 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慢城化”发展的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保护, 而丽水市尚未形成典型的“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的格局, 各地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等特色未被鲜明地发掘出来。针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保护角度不同, 结合“慢城”理论与丽水特色, 丽水市政府应加大对于环境保护事项的财政支出, 合理规划与布局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分布, 着力挖掘并打造系列特色品牌, 出台相关政策规范企业与民居行为, 促使各乡镇居民在发展旅游业时, 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 管理体系的重塑

根据“慢城”理念的思想, 古镇的发展应该采用以“社会管理为主, 政府管理为辅”的管理方式。故为使得“慢城”理念中国化、丽水化, 各村镇应积极成立以乡村居民为核心的“慢活动”协会, 宣传慢文化, 促进慢文化理念的传播。并以各乡村居民为主体, 以其久居于所在乡镇的经验, 探索乡村旅游的地方特色, 将“慢城”理念与当地乡村休闲旅游有机融合。政府在整个过程中应起辅助作用, 通过政策资金上的帮助与支持, 实现当地居民的自我意愿。

(三) 文化体系的发掘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植根于地方文化, “慢城”理念的核心就是在居民生活快速发展的同时, 发掘与保护地方特色。因此将“慢城”理念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融合的核心在于保护并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丽水市为促使乡村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 应充分发掘各地不同的历史文化, 将古老的民俗、古老的故事、古老的建筑挖掘出来, 并加以合理的保护, 使得外界游客对于丽水文化产生好奇感, 产生探索感。

同时, 注重对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共享, 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艺演出, 出售别具特色的手工艺产品, 讲解传播当地特色文化等, 积极营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浓厚文化氛围。

近年来, 丽水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之下, 不断探索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新路径。“慢城”理念的引入, 为丽水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机遇, 如何打好“慢”字牌, 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慢文化旅游品牌, 对于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的路上我们任重道远。

摘要:丽水作为“中国生态第一市”, 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近年来, 丽水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战略指导下, 力促乡村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融合, 以期打造具有丽水特色的乡村旅游“新样板”。但因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陷入了“瓶颈期”, 如何借助“慢城”理念, 为丽水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 值得深思与探讨。

关键词:慢城,丽水,乡村旅游,路径

参考文献

[1] 金戎.“慢城”理念下的山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以祁县谷恋村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 2016.

[2] 祝春艳.浙江丽水莲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2016.

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范文第6篇

摘 要 从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以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景区发展现状为例,剖析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乡村旅游的发展理论,创造性地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实现苏北乡村旅游的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对策;开发管理;江苏省徐州市汉王镇

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迎来了适宜的发展契机,各家旅行社及线上旅游平台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乡村旅游产品,其中比较突出的有民俗村、乡村度假村、农家乐、古村落等。乡村旅游以其随心安逸、自在悠闲、自然风情而区别于其他名胜古迹与山川河流,且农村通常分布于城市郊区,是都市人们释放压力、感受短途旅游的好去处。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项目,其所占地位之重不言而喻。

乡村旅游是以回归自然,体验乡村为主导,集乡村休闲旅游、农业旅游、森林旅游和民俗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形式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中的一项新事物,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在城市生活的人有亲近大自然之感。随着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碰撞,游客们的思想更加趋于多元与成熟,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只局限于休闲生活娱乐,更在意的是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与灵魂、自然的融合,注重自然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基于这种现状,乡村旅游的丰富不仅满足了身处繁华都市的人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农业休闲产品,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改善当地居民生活,促进当地农业结构合理化。旅游业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地经济,同时也积极响应了美丽中国建设的号召,是一项农民能受益、游客需求能得到最大满足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苏北地区区域划分主要指江苏省北部地区,主要城市有盐城、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5个地级市,包含17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7个县,苏北地区以广袤平原为主,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通达性好。乡村旅游发展初具雏形的同时也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协调性的总体规划、开发流程混乱、缺乏自主经营能力、产品单一特色不足等问题。

1 乡村旅游发展规模初具雏形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地处于徐州市西南苏皖交界处,历史悠久,极具自身文化特色,自然特征明显,拥有“花果之乡”美誉,是各方面都适合旅游发展的优势地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铜山区的旧城改造稳健推进,调整了城市功能区,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绿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荣获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的称誉。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因此上了“高速”,连带其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大规模实现,适宜的环境也成为大众选择汉王镇农村旅游的理由之一。这其中离不开旧城区综合整治的落实以及当地政府“加快推进城镇崛起”的实施。其中汉王镇地处于铜山区云龙风景区,距离徐州市区的距离仅12.5 km,极大地方便了市区居民进行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1]。随着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农村旅游常存在的典型问题在徐州汉王镇景区中都有所体现。

2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总体的协调规划,景区内部整体质量较低

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时,不注重各功能区的划分,村民居住区、公共设施、行政办公区较为混乱,公共环境不尽如人意。随着汉王镇新城的陆续完工,搬迁至新城的老城区政府依然缺乏规划,导致整体景区质量下降。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项目各立门户,没有统筹系统的发展规划,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参差不齐,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不强,难以突出重点,无法形成品牌效应。这种低水平的开发只能导致天下乡村一大同,反而增加了同地区之间的同质化竞争。类似于汉王镇这样的乡村旅游类型的景区,由于没有做好景区用地的规划,开发流程混乱,整体质量下降。汉王镇内的许多保护级景点没有得到合理保护,如马扒泉、拔剑泉等,周围环境也较差,质量有待提高。

2.2 相关旅游设施不完善,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游客的基本需求难以满足,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低。例如,汉王镇内的道路、停车场、电话亭以及公厕等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景区内“两纵一横”道路分布,三条主干道连接外侧珠江路,内部交通状况糟糕,景点分散,各项配套设施不全,如路标、道路设置等,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存在缺陷,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相关单位执行力未落实到位,产品结构过于单一。

2.3 农副产品种类丰富,管理营销人才缺乏

乡村旅游项目靠近乡村,也是最接近农副产品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地区只是出售原滋原味的农作物,产品雷同没有新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销售模式过于单一,产业链短。铜山区在产业结构上主要产物是瓜果蔬菜,高半山地以优质的杂粮、小麦、玉米为主。经济果树主要有核桃、花椒、橄榄一类,党参、板蓝根是其重要的中药材生产作物。汉王镇是铜山区油橄榄和花椒主要产区,但是汉王镇并没有抓住这一消费热点,只是销售单纯的作物,没有特色,没有精心的包装和营销,整体缺乏知名度[2]。

2.4 文化底蕴不深厚,概念主次混淆

乡村旅游是根据各乡村存在的特色文化、独特风俗、田园风光等方面衍生出来的各具特色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并非如法炮制复制粘贴出来的一模一样的乡村旅游模式。经济收益是乡村旅游发展层次高低与否的重要衡量指标,但驱动其全面发展的一定不仅仅是物质的外在,文化才是第一驱动力,乡村旅游的文化意义在于发扬乡村民俗文化,让更多人知晓乡村文化的特色所在,游客更需要精神的富足。

3 苏北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

3.1 明确苏北地区的旅游市场需求,设计出真正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加强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选择适当的营销策略,主打田园风光、绿色健康、物美价廉等消费点,明确市场定位,寻找客户人群的特质,开设旅游精品线路,适时举办游览会,打响品牌策略。例如,国内值得借鉴的经典案例——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项目发展目标以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有机食品为本,以旅游度假为载体,建设以生物能源、种植养殖、田园风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绿色环保的观光度假项目。

3.2 注重乡村文化内核,文化是核心驱动力

拒绝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重资源、轻文化的现象。文化即一个品牌的灵魂。把特色这张牌打好,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专属。例如,梅县雁南飞茶田度假村以茶田风光及其独特的茶园文化在众多乡村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雁南飞景区从服务、环境、出品、文化四个维度精心铸造品牌,对外输出的这一张文化品牌正是雁南飞旅游度假村打响其知名度的王牌[3]。

3.3 坚持系统规范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着力解决好乡村交通,解决基础设施简陋和分布不均的问题,是关系游客是否能来,用户体验是否良好的关键因素。规范指导落实到位,拒绝纸上谈兵,最大程度保持乡村旅游的规范化运营。铜山区汉王镇景区景观布局杂乱,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而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打造独具特色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模式,在空间布局上设置体验交流场所和农产品交易场所,“前店”部分设置了住宿区、娱乐区、餐饮区、购物区,满足了游客们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欲,也帮助景区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后店”部分主要设置养殖区、种植区、再生能源区这样的生态农业园,充分考虑到旅客的参与需求,整个景区规划合理且充分考虑消费经济与游客体验。

4 结语

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仅要注重收益问题,更要注重文化的注入,不能舍本逐末。这是丰富和发展新型乡村旅游基础建设的一大机遇,是实现全民旅游的消费热点。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难以避免,但要拒绝杂乱廉价,致力于打造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苏北乡村旅游品牌。在城市建设方面脚踏實地,探索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苏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国旭.关于乡村振兴中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探索[J].新丝路,2020(6):21-23.

[2] 孙强,王锴,白潇潇,等.“文化、生态、发展”三位一体的城镇综合整治规划探析——以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为例[J].规划师,2012,28(12):50-56.

[3] 王萌.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29(2):99-101.

(责任编辑:赵中正)

上一篇:带兔的成语范文下一篇:员工个人发展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