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训总结范文

2023-09-21

护理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肺炎

【目的要求】

一、了解小儿肺炎的病原、病理生理及预防措施。

二、熟悉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处理。

三、掌握肺炎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地点】儿科病室,教学综合楼。

【时数】2学时

【教具】输氧设备,听诊器,体温计,病例。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教师带领学生见习典型急性支气管肺炎病例。

(一)询问病史重点:

1. 发病诱因:受凉史,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触史。

2.询问疾病的发生经过,如发热(体温变化、热型)、流涕、鼻塞、打喷嚏、咽痛、咳嗽性质,气促、发绀、呼吸困难及中毒症状,烦躁不安与精神萎靡、抽搐、呕吐、腹胀、腹泻等。

3. 既往健康情况:佝偻病、营养不良、结核病或结核感染、先心病等病史,是否常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等。

4. 免疫史:询问卡介苗接种情况。

(二)体查要点:

1.注意发育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病容,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呼吸与脉搏比例,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等;观察流涕、鼻塞、咳嗽情况,重症病人应测血压。

2. 注意病变体征(粗湿罗音、细湿罗音、哮鸣音等)。

3.注意腹部有无腹胀,肝脾大小、质地、压痛、肠鸣音及心脏情况。

二、通过病例分析了解支气管肺炎的

(一)实验室检查:

1. 周围血象应注意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是否增加或降低。

2.重症时血气分析的变化。

3.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查等。对重症肺炎或有脓毒血症表现者,应作血培养或局部分泌物培养。

(二)主要症状体征,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等)及主要治疗。

三、由教师带领学生制定肺炎的护理计划。

【思考题】

一、试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疗程。

二、阐明重症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

三、试述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

四、如何识别肺炎的并发症。

【病案分析】

患儿,女,3岁,因持续高热、咳嗽、气促2周入院。患儿病始洗澡受凉,咳嗽,为单声咳,喉中有痰鸣,持续发热39~40℃至入院时不退,同时伴有气促。在外院已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10天未见效,起病来无吐泻及抽搐。体查:T39.8℃,P150次/分,R50次/分,Wt 9kg。精神差,气促,面色较苍白,鼻翼扇动,口周发绀。咽部充血,颈软。有少许湿罗音。心率150次/分,心律齐,心音可,未闻杂音。肝肋下3cm,质地软,脾未扪及。无脑征。血象:WBC

9/13.5*10L,N 0.70,L 0.30。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⑴患儿的临床诊断

⑵制订一份护理计划

※<标题二>

《儿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大纲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新生儿(包括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高危儿)的定义、生理特点和护理。

二、掌握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

三、熟悉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几种病因及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四、掌握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

五、掌握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地点】新生儿病房

【学时数】2学时

【教具】帽子、口罩、拖鞋、棉签、听诊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

【见习内容及方法】

一、由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各种新生儿的定义(最好采用多选题方式讨论复习)。

二、每个同学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在新生儿病室门前换鞋,进入新生儿病室参观新生儿的护理。

护理内容:

(一)保持室温在18~22℃,相对温度40~50%。

(二)每天全身沐浴一次(注意保护脐部、眼、耳)。

(三)脐部护理:先用2%碘酊消毒脐孔,再用75%酒精涂擦一次,若脐带已干燥,可用消毒剪刀断脐。

(四)臂部护理:沐浴后擦干臂部并涂鞣酸软膏。

(五)密切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哭声,有无黄疸,胎便及小便情况等),若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

三、教师示教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上的区别,新生儿体温、呼吸、心率、皮肤、粘膜、口腔、脐带、大小便、神经反射的特点以及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

经)。

四、参观母婴同室,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方法。

五、观察出现黄疸的新生儿,并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持续时间,消退时间,全身情况判断新生儿黄疸属生理性抑或病理性,并讨论理由。

六、由教师在新生儿专科病房给学生介绍温箱的使用、兰光治疗仪的使用

七、由教师带领对母婴同室的母亲进行相关健康指导

八、一般介绍新生儿呼吸管理的内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法及辅助呼吸)。

【思考题】

一、 围生期、新生儿期的定义是什么?

二、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有什么特点?

三、小儿出温箱的条件是什么?

四、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五、母乳喂养的优点?

六、 如何鉴别引起新生儿呼吸障碍的各种疾病?

【病案分析】

张小毛,女,1.5天,发现皮肤黄染20小时入院,系第一胎,足月平产,于生后12小时发现患儿皮肤黄染,不烧,不呕,无抽搐,吃奶尚可,解胎便1次,尿色深。

PE:T37℃(肛),R35次/分,心率120次/分,足月新生儿貌,哭声宏亮,全身皮肤及粘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明显黄染,口唇不红,咽部正常,心肺正常,腹平软,肝右肋下1.0cm,脾未及,脐干燥,脊柱四肢无畸形。

血常规:Hb 100g/L,WBC 14.0×109/L,N 0.35,L0.45,Pt 350×109/L

血生化:肝功能正常,HbsAg(-), 血清总胆红素,18mg/dl (307.8umol/L),直接胆红素 1.0mg/dl(17.1umol/L)。

问:1. 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2. 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护理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对于以实践性为主要教学特征的护理专业来讲,护理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文章以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探讨其护理实训基地的运行现状和问题,以及规范化管理护理实训基地的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护理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规范化管理;措施;技能型人才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护理实训基地,是该校护理专业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平台。对于以实践性为主要教学特征的护理专业来讲,护理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尤为重要。规范化管理是走向现代化、规范化的标志;规范化管理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学生的职业能力;规范化管理是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现以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无锡卫校”)为例,探讨其护理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

一、规范化管理护理实训基地的意义

规范化管理护理实训基地,能强化其专业技术性、设备先进性、模拟仿真性、临床实用性,满足护理专业校内和校外实训教学的需要;能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临床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能为同类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也能为江苏省的示范基地评审、评估提供依据。

二、高职院校护理实训基地运行现状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无锡卫校护理实训基地已成立数十年,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护理事业的迅速发展,实训基地在硬件及软件方面均显得有些落后。为了更好地让实训基地与医院临床护理接轨,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无锡卫校师生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了改建方案。2013年对实训基地的1楼、2楼、4楼、5楼进行了改建,2014年对解剖实训室进行了改建。当前,3楼实训室前期规划和研讨工作已完成,学校正依据整体工作思路逐步改建。

(2)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实训基地有专用楼2栋,总建筑面积近10000m2。设有外科实训室、基础护理实训室、内儿实训室、急救妇产实训室、康复实训室、医学基础实训室等,主要用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实训教学。实训基地主要承担“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母婴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老年护理”“急救护理”“康复护理”“人体结构”“微生物免疫”等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拥有基地供氧系统、PICC穿刺系统、静脉穿刺模拟系统等高端设备,以及全功能急救模拟人、怀孕模仿器、婴儿模型、高级护理模拟人等护理教学模型仪器,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3)管理运行机制。护理实训基地隶属护理系,有1人负责统筹管理,实验员老师归属相关教研室。实训基地目前有专职教师8人,主要有临床专业课程、医学基础课程,每学期承担1000多学时的实训课。实训基地的管理包括专业建设、设备添置和维护、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课程管理、专业文化内涵、实训学生管理、技能大賽培训、各种资格考核管理等多个方面。

(4)管理中的问题。其一,双师型实验教师要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实现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共同提升,提高实践课程管理能力。其二,实训基地软件建设有待加强,如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专业文化的建设等。护理实训基地管理的更新升级势在必行,探索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的有效方法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规范化管理护理实训基地的策略

(1)规范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管理机制。护理实训基地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理念为主线,以科学管理为抓手,构建数字化、开放化、信息化的实训基地管理新模式。实训基地的体制问题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根本问题,学校要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抓好实训基地设置和布局的调整,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进行深层次的资源整合。要探索设备管理的创新模式,建立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建立信息化网络平台,使实训基地体制改革向规模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做到科学管理、资源共享。

(2)加强“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大力培养既有理论教学经验,又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法如下:其一,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医院实践。教师最好能直接参与临床护理操作或管理,这样既能提高实践能力,又能了解医院临床的发展状况,有利于为后续教学积累理论和临床经验。其二,让教师到兄弟院校进修学习,了解相关实验带教、实验课堂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经验,从而提高实践水平。其三,学校可从医院临床聘请相关专家来校进行实训指导,帮助教师掌握相关的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加强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之间的联系。

(3)加强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实训基地软件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专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建设既能丰富内涵,又能美化环境,彰显职业理念;二是信息化软件建设,实现网络化办公,使设备资产申请、保修维护情况等一目了然;三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如实训基地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实验课时安排等。

总之,高职院校要重视对实训基地的规范化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逐步完善基地内在和外在的管理工作,通过加强软件和硬件建设等措施,促进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德才,张展.护理实训基地规范化建设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

[2]常唐喜,侍杏华,王艾兰.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新探[J].教育与职业,2007(21).

护理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标准化病人要经过严格的标准化培训, 需耗费大量的资金成本, 因此开展临床实践研究有较大困难。1998年赵桂黔等首次将学生作为标准化病人即简易标准化病人 (Students as standardized patient, SSP) 引入到内科护理教学, 护生成绩明显得到提高, 随后SSP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 主要应用在内科护理教学、外科护理教学等, 应用在中职基础护理实训教学较少。本研究尝试将SSP教学法应用于《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 现将研究过程及教学效果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我校2017级护理专业2个班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硬币投掷方法确定一个班为实验组64人, 另一个班为对照组56人, 均为女生。两组学生入学时随机分班, 学生在年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二) 方法

1. 实训前准备

(1) SSP的招募

首先在护理专业班级进行动员, 由学生自愿报名, 从中选出有较好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天赋, 熟悉护理基础操作技能的学生培训为SSP, 并签订协议承诺配合实验的装扮要求等。

(2) SSP教学案例的编制

参照最新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诊断学》, 根据操作项目结合临床情境编制SSP典型案例作为剧本, 详细描述病人的面容、表情、心理状态、家庭状况、疾病发病过程、症状、体征等, 邀请临床护理专业审阅、修改, 最后定稿。

2. 研究过程实施

(1) 对照组

应用传统教学方法, 即教师先演示, 学生分组在模型上练习及考核。每项操作项目的演示和练习时间共为4学时。

(2) 实验组

(1) SSP培训过程:实施前4周教师将SSP教学案例发给SSP, 学生预习后去某三甲医院对应科室见习, 观察病人的状况、体会病人的感受, 并详细记录下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教师进一步指导培训学生如何成功扮演一名病人, 教授化妆的技巧。最后请临床护理专家根据SSP考核标准选取10名优秀的学生作为SSP参与实验。 (2) SSP教学法的实施:教师在SSP上演示操作并讲解操作要点, 学生分组与SSP互动, 进行操作练习及考核。强化实训项目为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测量、卧有病人床单更换法、轮椅运送病人、协助病人翻身5项操作项目。每项操作项目的演示和练习时间共为4学时。每位SSP负责约6-7名学生完成实训操作。

(三) 评价指标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每项操作通过4学时演示讲解及练习后, 5项操作项目强化实训结束后进行集中理论考试, 题型为客观题, 采用百分制。操作考试由学生本人抽签决定考核项目, 教师对两组学生的操作参照相同的考核标准进行打分。

(四)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 两组护生培训前后理论和操作成绩比较, 见表1。

三、讨论

(一) 考试成绩分析

由表1显示, 两组学生强化训练前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经过强化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均有提高, 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实验组理论成绩 (84.08±3.29) 高于对照组 (81.68±3.08) , 实验组操作成绩 (78.64±6.67) 高于对照组 (73.75±8.46) 。表明SSP教学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帮助, 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二) SSP应用的优势

利用学生扮演SP病人, 明显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组的学生面对穿着病服的“病人”时, 会主动与病人沟通, 会因为对知识点掌握不牢而主动去学习, SSP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SSP教学法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逼真的医院环境, 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要成功实施SSP教学, 需要教师付出比传统教学法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并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及能力, 结合临床真实案例编制出适合学生表演的剧本, 课前需要与SSP进行反复的演练, 做好应急突发事件的预案, 所以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将学生培养成简易标准化病人, 培训时间短, 经费支出少, 与社会招募的SP比较, 这方面的优势比较明显。

(三) 学生SSP在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SP不能长期使用, 中职及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均为两年, 需要教师反复培训, 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有时不能全面表达出病人的真实感受, 所以在今后的培训中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

摘要:目的:探讨简易标准化病人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级中职护理专业班级2个, 1个班级为对照组 (N=56) , 《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采用传统演示教学法, 应用模型练习和考核;另1个班为实验组 (N=64) , 采用简易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强化实训后, 比较两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效果。结果:强化培训后,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均有提高, 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应用简易标准化病人能提高学生成绩, 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简易标准化病人,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玲.蒙雅萍.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4.

[2] 王斌全, 赵晓云.标准化病人的产生与应用[J].护理研究, 2008, 22 (5B) :13-15.

[3] 赵桂黔, 张桂萍.简易标准化病人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1 (5) :44-45.

护理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 OSCE) 又称多站式临床考试, 是一种客观的、有序的考核框架。通过模拟临床场景, 实现对护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估测试的一种评价方式。与传统的护理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相比, 由于创设了临床情景, OSCE不仅对护生的单项技能操作进行了考核, 并将评价内容进一步拓展到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健康教育、评判性思维和循证护理等多方面[1]。

因此, 我们教学团队将OSCE引入高职护理综合实训课程, 对该课程不同学制的护生进行了考核, 现将OSCE在该课程中的实施应用过程及结果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4级五年制护理四年级护生50名, 2016级三年制护理二年级护生50名, 均为女性, 年龄18-20岁。所抽取的护生均已修完护理专业课程, 知晓本研究的目的并自愿参与。

(2) 站点设置:综合考虑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特点及护理实训中心条件, 经过教学团队及临床专家的专题研讨, 最终确定了本次考试的标准化病例和考试站点, 共设置病例分析、护理评估、基础护理技能操作、专科护理技能操作、健康教育总计5个考站, 每个站点考试成绩为20分, 总计100分, 每站考试时间均规定为10min, 学生依次循环进入考试区。考核过程中有创操作使用教学模型或者模拟人, 其余均使用标准化病人完成考核。

(3) 标准化病人 (SP) 的培训:本次考核使用SP病人为护理系5名三年制护理二年级护生, 均为女生。将护生带入临床观摩病人, 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的模拟某一专科病例的病人, 准确表现病人的症状, 回答应试护生的提问并接受护理体检, 为应试护生模拟真实的临床实践情景。

(4) 组织实施: (1) 将三年制和五年制护生分别随机分成5组, 共10组 (A、B、C、D、E……) , 每组10人, 组长由组内成员推选, 各组中的考生分别用组号加数字编码的、过程与方法, 统一评分标准, 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考核的影响。 (5) 对担任考官的教师及考生进行调查和访谈, 收集意见和建议。

(5) 数据及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完成护生成绩的统计学描述以及不同学制护生成绩的t检验;通过描述性统计了解OSCE成绩分布、均数、标准差、难度 (各站点考核平均分与该站点满分的比值为难度指数D, 根据D值将考核难度分为三级:简单, <0.4;中等, 0.4~0.8;偏难, >0.8) [2], 通过不同学制护生成绩的t检验了解在相应的教学环节及效果存在的差别,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 OCSE考核成绩:不同学制护生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成绩分别为:74.35士2.61分 (三年制) 和71.50士3.26分 (五年制) , 经正态性检验, P值分别为0.91和0.71, 结果表明该课程的OSCE成绩服从正态 (如:A1等) , 考试过程中不出现护生姓名。 (2) 每组随机分配一个病例, 提前将考核流程发给各组护生以供参考。 (3) 工作人员按小组编号来引导考生进入考站, 护生依次通过各考站, 每间隔10min进行提醒, 进入下一个站点或者结束。 (4) 每个站点由护理系专职教师 (教学年龄在5年以上) 1名, 临床兼职教师 (临床实践工作5年以上) 1名共同审核并给与评价。统一进行培训, 熟悉考核目分布。不同学制护生各站点考核成绩见表1。

(2) 调查与访谈结果

邀请护理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专家对考试内容及站点设置进行审核, 通过问卷调查总结, 各位专家均认为此次OCSE所考核的课程内容全面, 贴合临床护理岗位实际, 可作为课程评定标准。

对参与考核的师生进行访谈, 大部分师生这种考核形式更为客观、全面, 不仅考核了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在考核操作能力过程中由于引入了SP, 同时对护生的沟通及人文关怀能力都进行了考核。

三、讨论

(一) 护生考核成绩的分析

护生各考站的成绩, 基础护理操作得分较高, 成绩比较理想, 这与《护理学基础》课程的理论实践 (学时比例为1:1) 设置有关, 实践机会较多, 教学投入比较到位。而专科护理操作部分, 得分略低, 分析可知在专科护理课程中, 理论学时较多, 实践课程开展较少, 同学缺少接触临床实践的机会, 由此导致了同学护患沟通能力的不足, 因此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考站成绩偏低。病例分析考站成绩一般, 说明专科理论知识部分尚需加强。

三年制与五年制护生考试成绩相比, 除健康教育考站外, 三年制护生成绩均优于五年制护生, 差异显著 (P<0.05) , 分析原因, 五年制护生生源基础较薄弱, 在学习的积极性上欠缺, 而且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不足, 故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五年制护生的特点进行改革, 引入多种教学手段, 改善教学效果。

(二) 教学反思与对策

1. 贯彻PBL教学法, 引导护生建立临床思维模式

护理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团队应加强课程案例库的建设, 选取临床典型病例, 在教学所需范围内进行适当加工, 创设问题情境, 恰当的引入课程的教学, 采用PBL教学法, 按照护理程序的顺序, 逐层设问, 引导护生学会思考, 逐渐形成临床思维模式, 为护生适应临床打下重要的基础。

2.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重注护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传统的实践教学, 教师示教, 护生模仿, 往往更加注重对护生操作的准确性的考核, 但期间忽略了对护生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的培养, 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 可尝试用学生扮演SP替代模拟人, 完成护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及健康宣教, 教学过程中可预设突发问题, 锻炼护生的应变能力。

3. 专业课程开展临床教学见习

专业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 定期的带护生到临床, 有利于护生将课堂所学理论与临床实际进行对照和结合, 在临床实践环境中, 学会与不同的患者进行初步的沟通, 摸索与不同的患者采用的沟通方式, 获得初步的临床经验。

4. 针对五年制护生应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充分调动护生尤其是五年制护生学习的积极性, 是关键所在。现在的护生能够较快掌握和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形式, 可考虑采用混合式教学, 比如蓝墨云班课, 各种课堂的互动功能, 课业完成的监督和反馈等, 在各种课程的教学中有效的使用已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OSCE考核的形式更为新颖, 考核的内容更为全面, 在对护生的能力进行客观测评的同时, 为护理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反馈, 在后续的开展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

摘要:研究目的: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 引入高职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考核, 对考试成绩和考试效果进行分析, 为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研究方法:应用文献法并结合德尔菲法, 设置考试站点, 对不同学制和年级的100名高职护生进行OSCE临床能力考试。采用SPSS17.0完成学生成绩的统计学描述以及不同学制护生成绩差别的t检验;对参考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 总结OSCE考试设计经验。研究结果:护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试成绩较高, 护理评估成绩较低。OSCE成绩在总体上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不同学制护生考试成绩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的OSCE考试结果客观, 真实的反应了高职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通过科学的结果分析, 为高职护理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反馈。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高职护生,综合实训课程

参考文献

[1] 史雯静, 刘文励等.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进行临床能力考核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 16 (16) :2551-2553.

护理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实习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工作,积极开拓教学新思路,联系生产企业开展校企结合的新的实训教学模式,使广大在教学实训过程中能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途。

广开教学的节约之路。积极主动带领全体实训老师,挖潜节能,变实训的纯消耗为部分消耗,在产教结合的教学过程成中,变学生的实训作品为产品,使学生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及得到技能锻炼同时也节约了教学成本。

认真总结过往的实训教学经验,完善了各工种的实训教学指导书,统一了实训教学的内容和计划;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统一了各位实训老师的认识和思想。严格了实训的管理的考核制度并得到了各位实训老师的大力支持。

二、产教结合

教学生产化和在生产过程中学习和锻炼技能是我校职业教学实训的一个新形式。实训中心本年度积极开展产教结合的教学方式,本年度先后从事了一系列的生产任务。具体内容如下:

1、南玻玻璃集装架的制作项目

共计完成合同总量178T产品的制作,合同造价218584元,参与生产实习的学生108人,持续时间75天,项目盈余约85000元,节约实训教学投入约70000元。

2、DKG组合钢结构平台制作项目

共计完成实际总量约80T的加工制作任务,协议造价约95000元,参与学生55人,持续时间55天,项目盈余约15000元,节约实训教学投入约40000元。

3、校内防盗监视系统的安装项目

投入电气实训班一个,历时10天完成监视系统的安装。

4、校操场改造项目护栏制作安装

配合学校操场的改造,组织暑期三个高级钳工的实训学生参与防护栏的制作安装项目,共计完成总长410M的护栏制作安装。

5、校垃圾箱和露天车间制作安装

组织冷作工和焊工学生制作垃圾箱一台(1.5T,预测产值10000元)和360平方米综合实训露天车间钢结构的制作安装(300000元预测产值)

6、配电箱组装

与德阳兴盛电气设备厂和圣大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联合,代加工组装电控箱,到目前已完成大小数千台的装配任务。目前任在继续该项工作。

7、其他项目

24个大型不锈钢补偿器的试压和调整工作;组织20名学生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东汽新厂房建设的通风管道制作1500平方。

8、完善和维修校大型设备,恢复其使用性能

主要维修了6*2000机械式剪板机一台,Z36台式钻床一台,19*2000卷板机电气控制系统的修复。13*2000机械式剪板机的修复等。

三、节约与发展

本年度通过广泛开展产教结合的活动,使实训教学工作变作品制作为产品制作,即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学到了实际的操作技能,同时也降低了实习教学成本。

1、节约

本年度攻击节约实训教学投入20万元(相对上年度同期实训教学投入)。其原因是通过生产教学的模式,使学生的技能提升从课堂走向了生产,变作品为产品。主要减低的实训开支在材料方面。

2、本年度通过产教相结合,为了满足生产和教学的需要,投资添置了部分教学生产设备,及10T电动葫芦一台、Z40摇臂钻一台、32MM磁座钻两台,各种及机具若干。在学校的支持下,自行设计和修建模拟现场的综合露天实训车间,该车间具备钳工、电工、起重工的安装实训功能。

3、加强实训队伍建设。通过考察引进5名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实习教师,分别是钳工3名,电工1名,冷作工1名。根据学校的实际和职业教育的要求,目前我部门还需引进部分相关工种的具有较强现场经验的高技能人员充实实习教学队伍,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在实训教师能力的培养方面,配合校人事部门采用请进来送出去进行实习教师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加强队伍的思想教育,增加集体观念,完善实训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内容,并结合生产项目适当调整教学任务,使实训教学更接近现场。

护理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1、实训题目:综合训练一

2、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熟悉仓储业务流程,提高处理问题能力。 要求:掌握主干流程

(1)合同管理(签订合同和合同的审核)

(2)入库管理(收货订单、收货、验货、分配货架、将货物上架) (3)在库管理(调拨、盘点、条码管理) (4)出库管理(发货订单、发货、出库货物)

(5)配送配载(申请配送车辆、派车、配载和配送货物)

3、实训步骤

(1)输入相应的用户名,系统登陆,进入角色版,选择角色,点击任务综合训练一

(2)草拟合同:

A、销售部的销售代表——“实训中心”——“合同管理”——制定“销售计划” B、销售部的销售经理——“实训中心”——修改、提交销售计划 C、经理办的总经理——“实训中心”——审核销售计划

D、销售部的销售代表——“实训中心”——“合同管理”——“销售合同”,跟进客户——点击“草拟合同”,根据任务背景填写合同内容 E、销售代表与客户签订合同

F、销售部的销售经理——“实训中心”——“合同管理”——“合同审核”——点击“审核” (3)、入库作业:

A、客服部的客服文员——“实训中心”——“订单管理”——制定“收货订单” B、仓储部的收货员——“实训中心”——“收货单”进行收货卸货——“收货管理”——“收货单填写”——单击“收货”查看数据——单击“卸货”

C、仓储部的验货员——“实训中心”——“验货单”验货——填写验收报告(当货物发生货差货损时,验货员应填写事故记录)

D、仓储部的仓管员——“实训中心”——“仓位分配”进行分配库位——完成后存盘再点击“上架审核”

E、仓储部的上架员——“实训中心”——“上架单”——取车到相应库门取货,将货物上架 (4)、库位调拨:仓储部的仓管员——“实训中心”——“库间调拨业务”——选择“货主”,点击“刷新”,再点击“新增”——完成库间调拨业务

(5)盘点管理:仓储部仓管员——“实训中心”——“空白盘点单”进行货物的盘点 (6)、条码管理:仓储部仓管员——“实训中心”——“功能管理”——“条码管理”——打开条形码编码格式——在条形码值输入货物条码,选择条码形式,存盘 (7)出库作业:a、客服部客服文员登陆——“实训中心”——制定“发货订单”,选择货主,刷新后单击“新增”,填写单据号和其他相关内容,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填写,单击“存盘”,保存所填信息

B、仓储部发货员——“实训中心”——“发货单”,选择需要

的发货的单据,单击“拣选”——“修改”——点击“库存数量”查看库存信息,根据出库数量双击选择货物,

C、仓储部出库员——“实训中心”——“出库员”,选择出库单据,按照系统提示选择相应工具到相应货物存放位置取货物,然后到相应库门卸货 (8)、配送配载:

A、配送部配载员——“实训中心”——“配送管理”——“刷新”——“新增” ——选择“车长”,填写派车人、运输时间——“存盘”

B、配送部调度员——“实训中心”——“车辆调度”——单击“修改”——选择上面相应车长的车辆——“存盘”

C、配送部配载员——“实训中心”——“配送管理”——单击“刷新”——“修改”——“货物信息”——单击“选货物”——单击“货物装车”,进行货物装车——“提交结果”——单击“配送路线安排”,选择最佳路线

D、配送部配送员——“实训中心”——“功能管理”——选择“配送单”——上车送货

E、客户,收货

4、实训结论

较好的完成了实训内容,但其中仍有不足,如在验货是没有将货差货损统计,修改好,导致丢掉一些分数,还有在训练过程中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丢单,这些都影响了我的总体分数。即使如此,我还是很认真的完成了这些实训内容,达到了实验目的,完成了实验要求。

5、本次实验取得的主要收获和体会

上一篇:关于重阳的诗句范文下一篇:实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