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

2023-09-16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实践性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实践性教学的创新形式,但效果却不太理想,实践性教学在现实的实际运作中还依然存在着教学组织实施不规范、质量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可以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新形式,引导教师树立人本理念和多元化的教学观,不断拓展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多元开发

随着《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发表后,多元智能理论轰动了美国和世界的教育工作者,深受好评,这一理论逐渐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很多教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都取得很好的效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质量,可以在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新形式,引导教师树立人本理念和多元化的教育观,创新教学模式,进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論课育人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他于1983年,发表了《智力的结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力的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或译为多元智力、多元才能、多元智慧,简称MI理论)。该理论指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者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含义为:①

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有特点。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具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而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又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并各具特点。

2.智能重视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3.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我们要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

多元智能理论具有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强调开发性,重视多样性,突出实践性三大方面。

今天,该理论显示出强大的理论生命力,多元智能理论也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极大重视,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为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而且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开发与实践指明了方向,拓宽了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模式实践的思路。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和校外的社会实践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是提高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一个平台。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努力地探索实践性教学的创新形式,但效果却不太理想,实践性教学在现实的实际运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学组织实施不规范

首先,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没有被纳入正规的课程体系。有的学校为期两周的短学期都为各专业的实践课时,而未加设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课时,思想政治课的实践课时只能从现有课程教学课时中分一部分出来。这很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其次,实践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参与热情的高低及最终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基本还沿用传统的模式,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学生感觉教学内容涉及面不宽、重复,学生没有动力,学习积极性不高,以至实践教学的开展在无形中存在较突出的局限性和随意性。

最后,实践教学缺乏引导性。任课教师仅仅把实践主题和各项要求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确立一个主题就开始自行开展社会实践。对于怎样实施以及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等等,都没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这就导致学生对这种实践教学只是应付,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远远达不到思想政治课实现性教学的要求。

(二)实践性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建立健全而又完善的监控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是增强实践性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多数学校未能把实践教学归入正规的教学计划,未规定明确的学时和学分,因此,大部分学校没有建立起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实践活动实施完之后,学校既没对活动过程进行考核,也没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性教学的目的也未能达到。

三、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模式提供的借鉴意义

(一)多元智能理论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智能理论的多方面突破,是一种对传统智能理论的革命,它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来塑造人、发展人,强调差异性,突出实践性,重视开发性。这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教学的强调以学生主动参与实际活动,主动获取直接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身信念与修养为目标相一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特点,我们可以用其指导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分析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的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整合实践性教学要素、优化实践教学形式的方法途径,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方案制定、体系构建、内容整合、形式探索、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等相关环节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性教学的模式,应该说,这种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研究,可为广大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促使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在理论、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断完善和创新。

(三)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加德纳指出:我们应用他们能做的事而不应用学生不能做的事来评价他们,我们的教育应该集中开发学生的潜能;我们鉴定个体智力程度的目的不是看他到今天为止所取得的成就,给个体贴上聪明或愚笨的标签,而是为了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一种更完备的智力观念,目标体系的重构,可以改变我们评价学生的视角;多元智能理论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我们应根据这种理论依据,改进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的评价方式,使我们教师更好地实践教学所倡导的学生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全面提高。

(四)用多元智能理论融入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特别提倡要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确实,在现实生活中,需我们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自身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综合运用多方面的智能和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特别是难题。没有创造,社会就不会进步,而创造能力的培养始于教育。因此,用多元智能理论融入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上开发。

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模式,初步改变了“课型单一”的局面。但多元“切入点”的运用,必须依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决定,达到“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第二,采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課实践性教学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白,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诠释,并尽量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还要树立这样一个理念:普遍关照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力求让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强项都能用来有效地进行学习。

第三,多元智能理论强调真实和多元的评价,从教育理念上给我们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怎样有效地运用,依然是个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多元智能理论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其多元智能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东西方文化背景及教育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我国人口众多、教学班额较大的教育现实,要真正落实实施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实则困难。文化和国情的不同,而且我国学校课堂教学的面貌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实践性教学,不仅要认真理解这一理论的真谛,而且要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实际出发进行实践和发展,既不能歪解也不能照搬多元智能理论。所以,我们在学习与实践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要努力做到本土化、实效化,一切教育行为定位都要指向个体生命的发展,力在开发学生的潜能。

总之,正确有效地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用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实践,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吴志宏.多元智力: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靳诺.探索实践教学的可行性 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效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5-6.

[4]Joe.L.Kincheloe.多元智力再思考[M].[美]霍力岩,李敏谊,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 慧)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第2篇

学习是一种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学习是成材的必由之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心理很压抑,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够从而产生自卑感。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学习习惯差,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举手发言,经常开小差;时常回避思维性问题;作业错误率高,作业敷衍了事,甚至不完成作业。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等。有的学生还有轻微的性格变异,如孤僻不合群、性格过于内向、胆小害羞、社交能力差、优柔寡断等。下面结合多元智能理论观点谈下对如何加强对中职学生进行学业指导。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学习困难学生大多数有注意、记忆、思维、阅读、计算、书写、拼写等障碍。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1983年出版《智力结构》一书,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价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提出了人类至少有七种智力,即语言——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等,不同的人可能在某一种或某几种智力方面有特长,而某些智力还可以在训练中得到加强,据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智能且拥有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这些能力是相对独立存在的,具有任何程度的文化背景的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我们做好中职学生学业指导的启发

(一)彻底转变教育理念是做好中职学生学业指导的前提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我们教师只有摈弃陈旧的智能一元理念,用多元理念来评价学生,宽容学生在某些方面技能的不足。为此,我校在各班开展了“我是班上××之最”评选活动,以此来充分肯定学生。

(二)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强化学习的机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有的个体语言发展迟缓,学习语言学科吃力,有的个体数学逻辑发展滞后,学习数学等学科吃力。为此,我们在正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了强化训练,利用课外辅导时间专门为他们开小灶,从最基础的知识弥补入手,通过学习习惯的改变、学习方法的更新、学习动机的激发等耐心细致地辅导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强化学习的机会。

(三)教师必须博学多才,拥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育经验,才具备灵活变通的转化策略

由于个体所具备的多种智能在同一时期会呈现不同的水平,某项技能的掌握程度与接受程度成正比。如果教师具备了渊博的知识便能把某一项技能得心应手地转化为个体所熟知的另外一项技能,从而使得个体都愉快轻松地学习。职业学校的学生比较特殊,很多同学厌学情绪严重,学习习惯差、心理问题严重。这就使得教师必须进行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储备,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学习和行为特点,教师要学习掌握大量教育教学机智和现代教育思想。这样才能具备更多灵活变通的转化策略。

三、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对中职学生进行学业指导的策略

(一)学习策略指导法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理论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呈先快后慢的趋势。为此及时的复习巩固是极为重要的。陈述性知识一般要通过记忆获得,教师要教给学生足够多的记忆方法,如运用组块、联想、配对等记忆方法。程序性知识则要学生充分领悟训练过程,教师要反复指导他们具体的学习策略。为此,我们开设了学法指导课,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法指导课里,我们在各科中都进行具体的指导实验。如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中,我们总结出了学习基本概念用的“概念学习法”,即:通读概念,抓住中心词语的理解,用逆推法联系实际举出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概念。通过这一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知过程训练法

为了克服个体在注意、知觉、记忆、语言和概念等方面的能力缺陷。教师在课堂呈现教材内容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引起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的足够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课件来再现教材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更多采取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以多种方式讨论问题可以惠泽更多个体。

(三)行为矫正法

这是根据中职学生不爱学习、贪玩好耍、活动过多、容易冲动、不能集中注意力等不良行为而实施的矫正方法。中职学生往往在认识与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低下。为此教师应事先建立一套技能发展等级,然后为有注意力问题的学生精心设计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对于有不良认知行为的学生安排“自我指导训练”演示活动,以提高其认知过程的自我反馈和自我监控能力,具体从日常的坐姿、作业速度、作业验算、听课的质量上严格训练,以矫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我国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独特的智能,每个人所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有所不同,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了解自我、挖掘潜在能力,可以做出最适合自己兴趣、性情与智能水平的生涯规划。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涯规划;多元智能

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息息相关,所以对职校学生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职业选择的能力,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职业生涯教育的角度研究学生成才的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学生个人,也关系到落实国家人才战略问题以及解决社会多种需求问题与国家发展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有些国家,职业规划教育从儿童3岁起就开始了,主要是通过游戏方式与图片认识方式,让儿童对职业有一个最初的感知。到了初高中阶段,则有一系列的兴趣爱好测试,学校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素质选择学校与专业,并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虽然我国大多数父母都会在子女很小的时候为其“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且利用周末和假期让子女上各种辅导班,但许多家长并没有考虑到子女的特长、兴趣与爱好,只是社会上什么热门就让子女学什么,这样的“规划”不是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由学生自己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只有了解了自身的爱好与特长,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开始。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校中也是近几年才起步,由于生涯规划教育不力,许多学生对职业前景感到渺茫。有一项心理测试调研报告显示:研究生最大的困惑居然是职业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学校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属于弱势群体。又由于社会上存在歧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因此导致职校学生自暴自弃,心灰意懒,觉得前途无望。还有部分职校生是“双差生”,不但学习成绩较差,而且日常行为缺乏规范,他们中大部分人对进入职校无可奈何,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走好自己的职校之路。如何使这些“双差生”树立信心,感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并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职业教育应该着重于挖掘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启示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八项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是同等重要的,具体到个人则有所不同,每个人都拥有八种智能,由于对这些智能的运用不同,有的人在所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水平,而有些人由于发展障碍,只在某一两个方面表现出独特的能力,例如“白痴学者”:他们愚鲁、智商低下,但又专长独具,禀赋过人,其智力发展呈现出截然相悖的两极现象。大多数人则某些方面的智能较发达,某些方面一般,其余方面则欠发达。

近几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内流行甚广,被有些专家推崇备至,甚至被有的专家称之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还被有的课程改革专家当作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有不少中小学在新课程改革实验和实践过程中,也把“多元智能理论”当作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现有的多元智能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学校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和课程改革方面,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面的成果还不多。其实,多元智能理论对于职校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引导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环境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演员舟舟,二十多岁了,但智力仅相当于几岁儿童的水平。他不认识钞票的面额,他的旅行箱里永远装着写满2+3=5的作业本、拼图等。他的父母发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智能后,给他创造机会,悉心培养。1999年1月,舟舟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次登台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并一举成功;2000年9月,舟舟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巡演,指挥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等著名乐团,获得极大的成功。他的音乐智能得到了发挥,给自己和观众带来了快乐,也给上千万中国智残人家庭带来了希望。

舟舟的故事给我们的基本启示之一就是怎样认识我们的学生。按照传统的评价标准,舟舟是个学习的“失败者”,而他在音乐上的成功却是我们许多学习上的“成功者”无法企及的。还有研究发现,一些白痴学者在某一领域内能够表现出惊人的能力,但在其他方面却表现平平;许多患自闭症的儿童在数学、音乐、绘画等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但他们常常在语言沟通与人际交往方面具有明显的缺陷。由于每个学生都拥有多元智能,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组合的个体,并显示出智能组合的差异性,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应该实施个性化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对智能特征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帮助每个学生精心设计职业生涯,度身定制就业方案。

由于受传统智力测验的影响,许多学校大多以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实施“一元化教育”,学生学习相同的课程,教师以相同的方式传授知识,对学习的评价也大多采用统一的、比较经济客观的标准化考试,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单一的智力评价排序。我国的中考和高考主要还是以文化课统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因而学校中的成功者往往是在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上占优势的学生,而在其他方面具有特点的学生往往被忽视,成为学校中的“失败者”,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八种智能是平等的,各种智能组合中有强势智能,智能组合虽有差异,但无优劣之分,每个人都有潜能,都有优势领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我们:学校里没有“差生”,但存在“有差别的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我,激发学习的潜能。

挖掘学生智能优势,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观察学生的智能优势,可使智能特征不同的学生通过对不同智能的开发,带动其他有待发展的潜能,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各种职业对人的能力类型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足球运动员应具备身体—运动智能(在球场跑动)、视觉—空间智能(正确地判断球的落点)与人际交往智能(对队友的表情、话语、手势做出有效的反应),翻译工作者则需要较强的言语—语言智能,对源语和目标语都能灵活运用。因此,职校学生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应借助于多元智能理论,通过认真体验,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多元智能,通过自我分析,发现自己智能的强项与弱项以及独一无二的特质。如果方法得当,可以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挥智能强项,发展个人兴趣与特长,找到自信,在适合自身发展的领域里取得成功。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就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学生对职业的选择大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收入与社会地位往往成为他们选择职业的依据。所以,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智能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最有利于自己的生涯规划。

学生对自己的智能强项、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越了解,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确程度就越高。从事自己感兴趣或者适合自己智能强项的工作,对人来说总是愉快的,兴趣是生涯规划的内在因素。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喜欢数学,在数学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杨振宁称为可与欧几里德、高斯、嘉当等几何学领域里程碑式人物齐名的伟人,但他不会欣赏音乐,不喜欢体育,也不大会做实验。数学是他的兴趣所在,在去世前,他还在思考解决世界性的数学难题,他给孩子们的题词是“数学好玩”。所以,教师与家长应该帮助学生挖掘其自身内在的优势智能类型和兴趣,一般说来,越是与自己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爱好相匹配的工作,越容易做好,越容易保持兴趣,也越容易有成就感。

在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独立思考的问题,即要为自己负责,要找到适合自己优势智能且感兴趣的领域,将职业理想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打造核心竞争力。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挖掘自身的智能潜力,树立信心,消除自卑心理,经受磨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一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能够在发展综合智能的基础上,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自己的“生涯路线图”前进。

在知识经济时代,家长望子成龙,学子渴望成功,教师希望学生成功,这里的成功应该是多元评价的结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唤起和发展多元智能,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优势,并挖掘出自身潜能,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为依据做出生涯规划,必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职业生涯设计可以帮助每个学生挖掘自身智能优势,扬长避短,为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职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不但有责任帮助学生将自身的强势智能挖掘出来,而且应该鼓励、支持、督促学生开发多元智能,为职业生涯的开始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钱景舫.生涯规划(中等职业学校教材试用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吴志宏,郅庭瑾,等.多元智能:理论、方法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3]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徐宏良(1967—),上海市商业学校讲师。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时代正在不断更迭,自多元智能理论被提出后,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需要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在相关的教育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提升相关语文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现场教学过程中更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的成功展开。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不能盲目地去选择,应该明确布置作业的目的,针对性地去巩固学生每一课时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相关能力。针对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应该强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和管理策略,从而助力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多元智能理论

引言:

现在的小学语文老师教授相关语文课程的过程中,要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准则来教授,把以人为本作为布置语文作业的基本观念,最好能够让每位学生都能认可作业的布置是合理的,从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无形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同时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学科规律,在刺激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的同时,课后语文作业的设计应该估计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好是能够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如果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只具有单一化的形式,作业内容也无法吸引到学生,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是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更好的发展的。所以想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就要把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布置学生作业的依据,从而能够布置出更有设计化和管理程度的小学语文作业,最大化地发挥出作业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功能。

一、作业形式开放,不断激发学生兴趣

1、设计多元化作业

学生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样也是为了把课堂知识更好地融入自己的知识架构里,做到融会贯通,能够把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情况中来。所以多元化的设计作业对于老师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元化的作业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更加了解作者的写作方式和人生经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文章内涵。与此同时,在把握写作主旨的时候,也需要现代互联网的帮助,寻找一些有关于爬山虎的内容。让课程作业变得更加有内涵,也能让学生对文章更感兴趣,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

2、设计新题型作业

以往的作业大都采用抄写、听写、仿写、填空造句这几种题型。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会感到十分的无趣,甚至产生困倦,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会对学生之后的学习产生巨大的阻碍。按照相关调查显示,不同水平的智商、情商会对生的学习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是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可以对语文的学习成果有一个良好的反馈。综上所述,老师在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多多设计不同的题型,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求知欲。与此同时,还要考虑语言训练方面,把学生可以接納的方式,把语言训练融入到作业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力之下,感受写作业的乐趣。

二、作业内容开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1、进行课外延伸活动

在思考如何设计作业的过程中,特别要关注相关的课外延伸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所以老师指引学生怎样仔细地观察大自然和人文社会的责任非常重大。课外的延伸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不同方面的兴趣爱好。在实际落实中,可以以更加自主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比如在《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安排课后作业。在上交作业后也能感受到不同学生对于课堂的理解能力也是存在着巨大差别的。有的学生会上交一幅自己绘画的宇宙图,有的学生会想出保护地球的口号,有的学生还会收集一些宇宙中其他行星的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上课内容,推动学生学习进步。

2、加强学习资源的整合

学习资源的整合对于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内涵十分重要。老师要持续改变教学理念,想方设法的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学习手段的变化,提高课后作业对于学生的帮助程度。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学习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的时候。这个阶段,老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多接触古诗,多背诵古诗,所以老师在作业布置的时候融入相关的古诗内容,比如小学六年需要必背的古诗,让学生课后打印整理出来,在每天的作业内容中增加一项背诵古诗的作业。当然这项作业也不仅仅只局限于背诵古诗,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古诗的同时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和古诗的内涵等。这可以让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更加理解字词的意思,也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范围和对古诗的背诵。此外,学生在完成这项作业后,老师也可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给学生普及一些关于诗人的一些有趣的人生经历,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课堂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多元智能理论下,要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真正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更好的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希望教师不断转变思想,转变教学理念,让作业成为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王钰.多元智能理论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管理策略[J].中华少年,2018(15):156-157.

[2]凌芬.让语文作业从“要我做好”走向“我要做好”——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和管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43.

[3]吴雅丽.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相关策略[J].课外语文,2022(06):71-73.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的对立面,主张每个人的智能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每个人至少有8种智能方面,包括语言、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自然认知。不同智能组合形成独特的个人,地理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从多角度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和闪光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增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元智能;运用

一、我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主体地位理念未完全建立

目前,初中教学依旧面临着不小的升学压力,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仍然在不少地区出现。以成绩为主导的评价机制,使教师在课堂上有着很强的控制欲。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教师关注自身教学行为较多,在备课时主要考虑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给学生,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养成。第二,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配合教师落实教案内容及流程,最终得到符合教师预期的答案。事实上,由于地理学科的开放性,很多学生还存在着很多想法和疑问,经常没办法提出和表达,也没办法进行探究。第三,部分地区教师开始逐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经验不足,一些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提升课堂效率,学生实际动力未得到有效激发。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得到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效率依旧较低。

(二)以地理知识为重点的教学观和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给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指导方向和新的教材版本,但是一些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中,依然被个人以往的经验和教学结构所束缚,无法真正挣脱出传统教学的流程框架,力求教学面面俱到,无法做到对学生的精准和科学评价。当前,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依然被简单地分为学习能力强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而其中的学习能力,仅仅是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接受能力,无法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智能特点和个性差异。据笔者经验来看,很多地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被分配在教材知识点的传授上,对学生的实践应用和生活应用并没有落实,学生的能力仅仅用理论知识来评价,无法做到有的放矢、科学客观,也无法有效促进学生发展。

(三)地理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和信心

很多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信任和信心,由于地理是一门副科,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并不重视。教学中,真正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是知识面较广、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而地理教师由于每周课时较少,与学生的交流并不太多。这种情况也导致学生和教师间并不能很好地相互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在课堂上表现活跃的学生,理所应当地在教师心里留下好印象,而一些沉默或者不够活跃的学生,则往往被教师忽视。长此以往,师生关系更加淡漠,一学期过去教师依然认不全学生姓名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失去对学生的信任和信心,学生对地理学习也丧失了兴趣和热情,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下滑。

二、基于学生实际和地理学科特点的多元智能应用对策

(一)面向全体,创新教学方法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阶段,具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直观,又要能启发学生进行分析探究,发展逻辑思维。如此一来,可以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直观思维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感受到地理事物的外部现象与内部变化规律,从而掌握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他们处于探索者和研究者地位上。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还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实验来保障学生能够实现多元化发展。比如说针对一些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和人际关系智能等较高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开展自主合作研究活动,让他们能够主动、亲身体验到地理知识中的逻辑和发现过程,感受地理学习的乐趣,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水平。

(二)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开发学生空间智能

地理学科是一种研究地理环境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涉及人类活动,导致地理学科并非简单的知识背诵。该学科具备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综合性较强。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的客观基础,也是所有人类行为和活动的载体。二是地域性较强。任何关于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知识与研究,都会被限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地理地域性较强的特征,也是地理学科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地理学科学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智能,具备空间想象力和变化能力,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相关知识,对地理概念、原理有深入理解。

(三)创设多元教学情境,开展个性化教学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教學内容,同时结合本地生活实际、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将其它智能类型与空间智能相结合,激发不同智能优势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教师应当善于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从而使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有自己的展示和发挥机会,促进学生智能发展。除此外,教师还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优势智能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帮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优势智能向其它智能的迁移行为。通过多元化教学情境,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当前较为流行的教育理论,给教师理解智能和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并且在教学理念上给予教师一定的启迪。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多加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转变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打造更丰富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黎.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5.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多元智能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正确借鉴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多元导入新课;多元切入课题;布置多元化作业等有利于地理高效课堂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地理课堂教学;多元导入;多元切入;多元化作业

一、正确认识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一种有别于传统智能观的全新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这表明,一方面,智能需要有具体的生活情景才能表现;另一方面,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是判断智能发展的标准。他还指出,每个人都有至少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各种智力在每个个体身上有着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且每个人智力表现方式不一样,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而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强调并尊重个性差异、充分肯定人的潜力的理论。

基于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地理教师应先对中学地理教学做一个准确的定位。地理课堂的教学目标不应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利用学生智能多元化的特点创设多元通道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以满足每个学生终生地理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近些年来,借鉴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地理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非常多,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中存在着误用与滥用的现象。如有的教师认为实施多元智能教学就必须在课堂上把每项智能都体现出来,“为多元而追求多元”,这使地理课堂教学等同于了活动课程的教学,丧失了学科特色。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借鉴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以实现地理高效课堂。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达成地理高效课堂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利用学生智能多元化的特点在课堂导入、教学内容呈现和作业布置方面创设多元通道以培养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

(一)多元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地理兴趣的培养是地理高效课堂目标达成的前提,而导入环节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成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步骤。多元智能理论为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提供了新思路,教师可以八种智能类型和学生理解事物的方式为起点,激发学生兴趣,调起学生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歌谣与板画结合的导入法,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板画中国轮廓简图。随着中国轮廓图的呈现,课堂气氛随即调动起来。而上《热力环流》时,上课伊始教师就可以一个地理模拟实验吸引学生的眼球:在玻璃缸两侧分别放入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上面盖上胶合板,把点燃的香从小洞处放入缸内,观察缸内香烟气流的运动方向。这种导入方式抓住了学生好奇而又疑惑的心理,能使教师顺势引入课题,开始新课的教学。

总而言之,地理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地理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多元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其学习兴趣,为他们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二)多元切入,理解教材,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课堂上,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接下来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和理解教材。从地理教师的角度来看,多元切入,理解教材,是指教师多维度、多方式地呈现教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智能优势表达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在“季风环流”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有关气候、季风等难点内容,笔者采用了案例切入法。案例如下:

赤壁之战前夕,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挑明周瑜的病根是“欠东风”,并允许借东风相助。其实诸葛壳只是预测到了过一段时间天气会反常,故弄玄虚而已。

问题:

(1)赤壁位于我国哪一个省?试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

(2)周瑜为什么会因为“欠东风”而急出病来?

(3)亚洲东部是世界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区域,试说明其成因及气候特征。

(4)你认为季风除了对军事产生影响以外,还会对哪些方面有影响?

案例教学将抽象的地理原理转化为了直观的材料,让学生学会了从所给材料的信息源中选择最有价值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测等,培养了学生地理信息的加工能力和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

另外,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多元智能观的精髓。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程度与太阳高度关系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太阳的观察进行讨论分析:为什么正午前后看太阳时总是特别刺眼,而在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时看太阳就不怎么刺眼。在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北半球冬至日这一天,为达到最佳集热效果,南昌市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斜角度。在学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学校附近一家工矿企业“三废”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并讨论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多维度、多方式地呈现教材,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

(三)多元化作业,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以往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在作业布置时往往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评价方式也倾向于对地理知识的检测,长此以往,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死记硬背”,且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而多元智能理论给予地理教师一个启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特点布置具有个性化的作业。通过多元化的作业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提高,如在学完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后,教师可布置以下作业(学生任选一题):

(1)收集有关人类进行宇宙探测,特别是在生命探索方面所取得成果的资料;

(2)设计月相成因实验或用小实验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多元化的作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优势智能,使之体念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兴趣,并促进了地理高效课堂的目标达成。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全新的智能理论,为我们理解智能与教育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在教学理念方面给了地理教师以新的启迪。通过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鉴多元智能理念,实行多元导入、多元切入和多元化作业,创设多元通道,中学地理教学将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參考文献:

1.(美)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周围韬锌.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杜,2007.

3.袁孝亭,垂向东.重视地理核心能力与地理观点的培养[J].课程·教材 教法,2003(10).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级论文范文下一篇:项目管理软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