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范文

2023-09-18

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范文第1篇

【摘要】 目前,我国经济虽然有复苏的迹象,但多数企业经营依然受到困扰,应对经济危机,不但要认真研究危机的各项影响因素,还要针对企业内部经营现状,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各种风险。其中会计风险的控制就是提高企业应对各种危机,减少企业风险成本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企业会计风险;控制

按照财会[2008]]7号文件的要求,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规范,给财务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了加强企业管理,防范各种风险措施的法律依据和指导。

一、企业会计风险的定义

按照基本规范的说明,风险是指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经济学常常把风险与不确定性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不确定的程度越大、风险越大。因此风险可以用概率的方法进行测量,用期望值、标准差或标准离差率来表示其大小。会计风险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环境中,会计人员因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大量失误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这些不确定性有给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有关方面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会计风险包括了会计信息风险和会计管理风险。

二、企业会计风险的分类

(一)按照会计风险影响对象不同可分为:会计人员的责任风险、管理者的责任风险、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风险会计人员的责任风险是指在会计工作中由于漏报或误报有关信息受到惩罚、或者由于会计人员自己的贪念铤而走险且会计监控行为不到位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企业管理者的责任风险是指管理层从自身各种利益出发,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故意提供错误信息而应受到惩罚或者由于干扰会计人员的正常活动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风险是指投资者、债券人或政府税务部门、财政部门、中介机构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由于会计信息的误导,作出错误决策而带来财产损失的风险。

(二)按照会计风险形成的根源不同可分为:内部管理风险、外部作用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内部人员,诸如公司高管、财务会计、公司其他员工的各种行为导致的风险;外部作用风险是指企业受外部影响作用形成的风险。诸如政府税务部门、财政部门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作为、行政干预,中介机构的政策理解力、人员配备问题,客户、供应商的产品信息,信息提供媒介的质量等。

(三)按会计风险的性质可分为:可控制风险、不可控制风险

可控制风险是指企业可以通过预测和努力可以控制的会计风险;不可控制风险是指企业无法预测和无法控制的会计风险。

(四)按会计风险的内在动因可分为:会计本身的固有风险、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

会计固有风险是指由于会计自身的缺陷,诸如会计假设的运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不确定性等形成;会计人员的行为风险是指由于会计人员的行为,其没有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主要是道德风险。

三、企业会计风险如何控制

(一)会计人员的责任风险

控制会计人员的责任风险主要是控制其行为。由于会计人员的过失、疏忽、侥幸或恶意等不当行为导致会计信息误报、错报乃至错控,从而使会计人员承担相应损失的风险。

首先,要降低会计技术风险。它是指会计人员在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由于对会计准则、制度的理解偏差所导致的风险,它主要受会计人员业务水平高低的影响。技术风险控制的根本措施在于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促使其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我们可以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持证上岗制度使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在招聘人员时,强调会计人员学历和业务能力相结合,保证会计队伍的素质。

其次,会计道德风险是指会计人员为谋取自身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并给委托人带来损失的风险。解决问题的在于从职业道德的培训和激励约束机制两方面考虑。会计人员必须懂法、守法,尤其是会计法规、会计制度必须了解。会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都要受到利益上的制约。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主要由企业管理者执行,按照内部规范的要求,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比如会计人员的轮岗、职能分工、互相制约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求现金出纳人员每天必须日清月结,银行出纳每月必须将银行对帐单交由总帐会计来完成。其他会计人员不得兼记出纳人员,要求对银行承兑汇票必须有银行代保管,票据的交接必须有两人以上经手,这些措施都可以预防会计风险。

(二)管理者的责任风险

管理者是指企业的股东、法人或高级管理人员,管理者为了自身利益如经营业绩让会计人员作假,而会计人员可能为谋取或保护自身利益而故意或被迫提供误导信息。同时,管理者左右中介机构,如注册会计师故意出具虚假财务报告。解决方法,应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对故意出具虚假财务报告的企业予以严厉制裁。同时使会计师事务所摆脱各种干预,真正实现独立、客观、公正地执业。会计人员有时受企业管理者的干预,被迫作假账,否则其自身利益将受到威胁。通过完善法规和制度约束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如我国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各种行业会计制度。使会计人员不再为谋求自身利益而主动的或被动的与企业管理者合作,不再故意歪曲会计信息,使企业管理者欺骗投资者等外部利益集团。其次,严格会计资格审查,颁发证书,否则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对于提供虚假信息的会计人员吊销资格,以后不得从事会计,减少会计人员受打击报复的程度。

(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风险

会计风险不仅会给会计人员带来经济损失或使其承担法律责任,还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的损失风险。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银行可能限制对它的贷款;投资者可能不愿意注入资金或抽走资金;原材料供应商可能不愿意赊销供货;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其进行查处等等。同时由于会计信息对社会资源的配制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错误的会计信息会使资源配制缺乏效率,误导资金流向,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如虚报的会计信息会诱使社会资源流向表面上业绩优良而实际上经营不善的企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外部审计人员如不能发现会计信息的错报,此时的会计风险就有可能转化为审计风险由审计人员承担。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控制损失风险,主要途径还是加强中介机构队伍的建设,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律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等中介从业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让他们来监控企业会计人员的行为,可以化解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风险。

总之,目前现阶段,会计风险不可能消除,但通过法规的完善,内控制度的严密,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提高,可以逐步化解、减少会计风险。

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范文第2篇

所谓财务风险, 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由于各种风险要素的存在, 使得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呈现出不确定性, 最终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财务收益与人们预期收益产生巨大差异的一种财务活动。其中财务风险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和投资收益风险。中小财务风险具体包括自由资金风险、资本结构风险、生产风险、领导风险、政策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一) 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为数不少的中小企业管理者为了公司能够快速发展而不做长远打算, 这些公司大多多头举债融资, 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来让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但是如果企业发展遇阻, 就会形成更大的财务压力, 使企业很难翻身。有一些企业为了发展, 在为别的企业提供担保的时候没有进行充分的考察, 为一些经营不善的公司来进行担保, 若被提供担保的公司到期后无力偿还资金, 担保公司不但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更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二) 筹资渠道单一以及筹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本身具有发展时间短, 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以及公司的小规模经营和十分容易受到风险干扰等固有特点, 因此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依据内部性融资, 很难从大型融资机构获得融资。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就把融资转向到民间借贷等方式, 但是这些借贷方式的利息要高于同期银行的利率, 而且资金的来源十分不集中, 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得拿出更多的钱来支付利息, 使公司的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大, 当公司出现了资金周转不了的情况, 公司的处境将相当的危险。

(三) 企业制度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的问题十分的突出, 公司的实际发展和公司的制度建设完全不在相同的轨道上, 制度建设明显地落后。制度建设的落后又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的方面的发展, 必将给公司带来严重的财务风险问题。所以加强中小企业的制度建设会对其财务风险的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 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差

中小企业为了增加自己企业销售量, 努力扩大自己在市场上的市场份额, 采取赊销的方式来销售本企业的产品成了中小企业的常规做法, 这样做就导致对客户住处等级的了解是不详细的, 赊销这一做法是比较盲目的, 往往会导致大量本应该能按时收回的应收账款却无法收回, 使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下降速度加剧, 从而加大了企业坏账的风险。同时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流, 资产的流动性较差。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

(一) 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中的财务人员以及企业的主管必须时刻牢记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各个环节之中, 因此企业主管与公司的财务人员必须时刻具有风险意识, 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把防范风险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来对待;其次, 中小企业应该提高中小企业的主管以及财务人员的业务素养, 而这种素质的形成需要员工自己的学习以及公司的培训, 这样才能为更好的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打下基础;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企业应时刻关注政策, 使自身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

(二) 扩宽筹资渠道

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窄是其财务风险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扩宽中小企业的筹资渠道, 中小企业除了选择向银行借款, 发行债券及股票等常规融资方式外, 中小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本身的发展水平, 合理准确的预测自己资金的需求量, 从而选择如融资租赁, 商业信用, 政府申请贷款补贴等适合自己发展特点和需求的筹资方式来进行融资, 从而利用企业的财务杠杆来降低融资的成本, 进而降低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

(三) 强化制度建设

如在经营上, 我们需要创新产品来吸引顾客的注意, 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又还要把产品的质量做好, 这样才能留住老顾客, 更多的迎来新的顾客;还要加强企业财务预算控制机制的建设, 企业要做好控制财务风险这一工作, 不但要做好关于财务预算控制及经营投资及现金流量等预算的工作, 最重要的还要做到将期中预算与经营业绩进行对比, 这样才能进行例外控制管理。

(四) 控制中小企业贷款风险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额度的时候不能把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作为唯一的参考依据, 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自由资金和经营的状况。一方面, 金融机构在确定贷款额度的时候可以由小企业生产经营中可以预见的收入流来估计企业还贷的水平的方式来估计;另一方面, 银行的贷款上限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自有资金的数量来确定, 只要企业的融资总量没有超过自有资金量, 银行最终不会承担其主要风险, 这时就可以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的一系列标准。

四、结语

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一大弱点就是财务风险管理, 这正是导致中小企业的破产率极高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在关注大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同时还要注重中小企业的财务发展的一系列状况, 最终建立起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的机制, 关注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与事前、事中的有效控制, 这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在此期待中小企业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风险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中, 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损失, 而企业风险中至关重要的是企业的财务风险, 做好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 中小企业逐渐发展开来, 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弊端, 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军思, 臧义战.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商场现代化, 2018 (17) .

[2] 杨建卓, 张元贞.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统计与管理, 2015 (4) .

[3] 温波.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河南农业, 2014 (8) .

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范文第3篇

1.1 债务风险

主要指的是被收购企业存其自身并未入账的债务或者是出现的预计负债。例如企业出现的未决诉讼, 按照案件自身的性质去对其进行判断, 企业自身预计会有非常多的支付赔偿金, 可是企业其在账上并未将预计负债展现出了。因为潜在债务其自身并未在财务数据里得到有效的体现, 这种情况直接会对收购方对被收购企业公允价值进行的判断产生影响。

1.2 稅务风险

假如被收购企业其在进行经营的时候出了偷税与漏税的行为, 或者是因为其自身对于对税收法规政策在认识上并不明晰的问题使得前期经营活动出现了一些税款少被角码以及其他税收违法的行为等, 这些行为尽管在当期并未对其造成严重的影响, 可是其字啊后期仍然可能会出现需要去对所欠的税款和滞纳金以及违约金进行补充的风险, 并这些风险也会对被收购企业其纳税的信用产生严重的影响。

1.3 信誉风险

目前对于企业发展产撒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信誉, 企业信誉不好则无法在市场上真正的立足。企业并购中则一定要去对被并购企业自身的信誉进行考量, 假如被并购企业中存在了信用记录不良或者其在行业里口碑相对较差, 那么在对其进行并购之后人肉干无法去对被并购企业的现状进行改变, 并且还能够会对并购企业自身的信誉产生影响。

1.4 产权纠纷

被收购公司的资产所有权是否清晰, 是否存在资产抵押, 房地产和土地等资产的所有权和所有权是否不同,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并购的定价。在并购中, 转让方倾向于故意隐瞒被收购公司的产权和潜在产权纠纷, 甚至不愿诚实对待资产抵押情况。例如, 一家企业工厂占地200英亩, 但实际上只有180英亩的房地产权证。另外20英亩是非法用地。这些信息很难直接获得, 并且在合并和收购后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2 企业并购中的注意事项

2.1 多方位搜集信息

在确定合并和收购计划之前, 从多个角度收集信息, 尽可能收集被收购方的信息, 不仅可以根据转让方提供的信息做出合并和收购决定。多维信息收集至少应包括内部信息收集和外部信息收集。

内部信息收集是指从转让方和被收购公司收集的信息, 包括财务报表, 各种文件, 资产清单, 纳税申报材料和银行信息, 合同和内部分析数据。然而, 内部数据往往难以全面获得, 需要收购方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一般来说, 收购方应该建立一个由法律以及财务, 生产与销售还有其他人员组成的项目团队, 以争取更多机会在被收购方的网站上收集数据。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数据访问, 现场检查, 访谈等。应该指出, 访谈的作用不应忽视。访谈期间获得许多账户外信息或潜在风险信息。

外部信息收集是指从客户, 供应商和银行, 税务以及工商, 国土资源局和环保局, 法院收集有关被收购公司的信息。从外部收集信息更多的是对被收购公司进行客观和公正的评估, 并挖掘被收购公司的潜在风险。收集外部信息可以使用互联网, 如在法院网站上收集法律诉讼信息, 在国家企业信用宣传系统中查看其注册信息和企业信用, 并从税务局网站查询税收抵免;另外, 一些信息也可以通过信件发送。或者访问该网站获取信息, 例如向国土资源局查询抵押登记信息, 向客户或供应商发送信件以核实当前账户。

2.2 进行税务评估

尽管税务局将对公司税务信息进行实时评估, 但仍不排除一些公司存在税收违规行为, 而企业税务局的税务检查周期一般为三年以上。因此, 被收购企业必须是三年内发生的税收违规行为未必被发现, 但合并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 收购方需要对被收购公司的税收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收购公司的税务评估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根据被评估企业的行业特征, 规模和业务数据对其理论税负的分析和计算, 并将其与实际税负相比较。通过分析税负水平和税收波动趋势分析, 可以确定公司是否存在明显的税收异常现象;微观层面是指对应纳税额和已纳税额进行分析, 将基于财务数据计算得出的实际应纳税额与被收购企业已缴纳的税额进行比较, 判断企业是否应纳税额较少。如果根据房地产的原始价值和当地适用税率来计算应付房产税与待支付房产税之间的差额, 则判断是否少缴税。

宏观层面的评估主要是判断被收购企业在国家层面是否存在逃税和逃税行为, 而微观层面的评估则侧重于地方税种的逃税和逃税。此外, 公司应提前与被收购公司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沟通。一方面, 他们可以要求税务机关及早介入并购计划。另一方面, 他们可以在税务机关获得有关被收购公司的更多信息。

2.3 选择合适的并购方案

总的来讲, 比较单一的并购方案通常来讲是能够进行股权收购的, 其自身也能够去进行资产上的收购。股权收购主要指的是收购方在被收购企业股东哪里去对被收购方的股权进行收购, 交易双方也属于收购方和被收购企业进行持股的股东, 被收购企业其本身的权利义务都并未产生严重的转变。资产收购则主要指的是收购方直接在被收购企业哪里去对其部分或者是全部得资产进行购买, 可是其中不包括被收购企业自身的债务和其他相关的义务。

股权收购在进行操作的时候是非常简单的, 只需被收购企业在工商局等部门去对变更手续进行办理就可以了, 因其不会对被收购企业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产生影响, 所以被收购企业其自身潜在风险也会被延续到进行并购之后。资产收购所需要进行的操作比较的繁杂, 需要对于全部拟收购的资产的权属进行有效的变更, 尤其是土地和房屋等一些资产则应该在政府部门去进行产权的变更, 针对当前已经进行抵押的资产也应该先去对其进行抵押之后完成产权上的变更, 可是这种方式只是对被收购方当前的资产进行了收购, 其中潜存的风险并未被转移到收购方。所以还需要去按照被收购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去对使用何种并购方案进行选择。

3 某横向并购案例

甲公司属于建材的生产企业, 并未因为业务拓展拟收购其他市的乙公司, 乙公司生产的产品和甲公司也是相同的, 并购之后甲公司生产的产品市场能够去覆盖到乙公司其所处在的市和周边的一些县市。

乙公司在账面上的资产大概在8500万元, 其自身的负债达到了7400万元, 净资产大概字啊1100万元, 对其进行初步的评估, 乙公司在资产和负债账实保持一致, 产权的登记比较清晰, 可是不动产5000万元这时候已经被抵押给银行办理贷款的4000万元, 并且其贷款当前已经逾期了一年, 并未对有关的滞纳金进行计提。

甲公司在对其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以下问题:1.乙公司建设至今一直并未对土地使用税给予缴纳, 整体有100万的税金并没有交;2.乙公司其房产税在进行计算上存在严重的失误, 累计其自身少缴纳的房产税大概字啊150万元;3.成本费用里有大概1000万元没有出具有效的票据, 因此获得税汇算清缴里并未对其给予有效的调整;4.乙公司因为并未对工人工资和供应商货款进行支付, 已被法院纳入到失信的被执行人名单里。

针对上述信息, 甲公司提出股权收购尽管价格并不高, 可使其字啊后期存在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 因此最后需要选择资产收购, 并且按照公允的价值去对乙公司的土地和房产与相关设备等进行购买, 尽管资产阻塞的收购价相对较高, 可是也预防了后期在经营上潜存的风险。

4 结语

企业并购可以说属于一项极为复杂的业务, 因此在进行并购之前就需要尽量去对更多的信息进行收集, 同时在进行并购决策的时候不可以只是对于当前的成本进行评估, 其自身还乤去对并购之后潜存的成本支出以及潜在风险产生的影响去进行有效的评估, 从而使其能够选择出最为适宜有效的并购方案。

摘要:并购可以说是企业保持快速发展过程中可以进行选择的首选策略, 其中不论是横向的并购抑或是纵向的并购其都属于混合并购形式, 企业当前在进行并购的时候, 都会因为信息自身存在的不对称使得并购出现了潜存的风险, 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去对在进行并购过程中出现的潜在风险以及处置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企业并购,风险,注意事项,案例

参考文献

[1] 王会恒, 高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7 (7)

[2] 史佳卉.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控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 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 钱海波.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与控制[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6 (1) .

[5] 张桢.企业并购的务风险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 2007.

[6] 曲宁.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J].经济透视, 2007 (11) .

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范文第4篇

摘 要:在我国经济建设形势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从而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高质量的生活服务的追求,其在电力系统中主要表现为对于电费抄核收工作的需求上,由于传统的手工抄表、核算、收费工作所存在的诸多弊病已远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生活需求。

关键词:电费抄核管理 电费核销信息系统

1 概述

电力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电费抄核收,它也是营销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流程,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节奏不断提速,抄核收业务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反映电力公司的收益状况。由于抄表、核算及电费的发行等工作实现了流程运转智能化,人工干预程度低,电费抄收的结算周期将从平均10天减少到6-7天,这也意味着广大居民的缴费周期将从15天左右增至20天左右。这意味着随着抄核算智能化的建设开展,不仅提高了抄表的准确度和实效性,同时也节省了抄核各环节的工作量和时间,使电费抄核算管理工作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

2 加强电费抄核收管理

2.1 建立严格的电费核收管理机制

电力企业要求公司员工在抓好安全风险管控的同时,还应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言行举止,规范好各项工作流程,严格落实电费抄核收管理工作机制,坚决杜绝差错电费事件的发生,做好舆情风险控制。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执行抄表例日制度,坚持到位实抄、杜绝估抄、漏抄和错抄现象,并随时关注客户用电量和负荷变化,及时掌握客户用电情况;二是完善数据录入审核机制,严格依据核算原则对发生电费进行核算,当电量、电费波动率较大时,应履行相关职责,及时通知抄表人员到位进行抄表复核,查明异常原因;三是落实好电费回收管理机制,坚决杜绝收费差错和乱收费事件发生,同时加大对抄表人员和营业厅及代收点收费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强化抄收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对外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

2.2 加强抄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生产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加之农网、城网的改造,电表的需求量迅速增大,这些都导致抄表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多,所需的人员也越来越多。所以人工抄表已经无法满足电力事業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加强抄表管理势在必行。一是大力推行自动抄表。自动抄表不需要预约上门抄表的时间,居民用电量会自动抄收,然后通过银电联网或者开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方式,还能迅速的查询账单,有利于提高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还可进一步与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和电费账单管理系统等网络联网,最终实现电网的全面自动化。二是可以探索开发网络化电度表,依托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软件公司开发设计好网络调度表的硬件与通讯、软件平台方面相互结合,便可实现实时抄表、实时计量与分析及实时管理,然后将信息通过GSM网上传到供电公司电力中心,再将其数据传递给管理部门的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网络化的电费抄表管理不断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抄表管理效率,而且可以提高电费抄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少人力,对供电公司和电力用户来说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3 电费核销信息系统的作用

过去我们一般都会把抄表、核算、收费三项工作分开来思考和管理,但是其实他们都是电费管理的一个环节,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这三个环节,保证这个基础环节的工作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费管理水平。

抄表环节:现在的抄表工作模式已经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迈向智能化“集抄”时代。

电费核算环节:应该对电费核算环节展开精细化管理,如此一来可以追踪电量异常数据,逐步开展各重要档案信息延伸,关注某些特殊情况的电费分析,把重点延伸到原先审核不到的盲点,然后注入分析元素,就可以知道在其他的业务环节是不是存在影响电费计算的情况,应该及时的更正。

收费环节:这个环节不仅仅是针对欠费户的,它应该是面向所有的用户的,收费管理需要站在收费这个环节去分析和总结电费回收问题中的共性和个性,然后找到对应的杜绝和规避的措施,推动电费工作的良性发展。

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现代科技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电费管理工作中也常常需要用到现代科技技术,比如营销MIS系统、集抄系统等,这些现代科技技术在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给电费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这种客观形成的错误还很难完全避免,所以我们必须在电费管理之前先做好精细化的防范工作,应该确保各系统的安全性,把风险降到最低。

4 电费抄核收管理与创新

4.1 电费抄表核算“智能化”

所谓抄表核算智能化,即对使用低压采集抄表的客户,根据条件设置好“智能化核算包”后,在供电部门营销系统按期自动发起抄表计划,采集抄表数据,自动计算电费并做出异常判断,并在规定日自动发行数据完成整个流程。为了保障上线成功,供电公司根据省公司要求进行统一部署,采用分步推进、分批上线原则,同时,相关程序开发维护技术人员也提前进驻,对专业人员进行了操作应用培训及现场支持,并对整个流程环节进行流程监控处理。抄核算智能化的建设开展,不仅提高了抄表的准确度和实效性,同时也节省了抄核各环节的工作量和时间,使电费抄核算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全新时代。

4.2 电费核算

4.2.1 对自备变压器客户、四到户配变台区每月抄表后,供电所核算员要认真核算。营业员将抄表数据输入公司营销管理系统进行计算,供电所核算员根据供电公司各项资金汇总表与抄表卡片计算的电量详细核对,确认无误后上传给客户中心电费班,由公司电费审核员按线路逐一复核,审核无误后发布电费。供电所核算员打印各项资金汇总表、农村电费汇总表,填报《供电公司电费收据封面》,到电费班结算电费并打印电费发票。

4.2.2 供电所负责对“四到户”管理的低压客户的抄表和表计输入及电费的核算工作。抄表员自8号开始抄表之日起按规定的时间开始抄表,营业员自12号起开始将抄表数据输入营销系统进行计算,供电所核算员初审确认无误后,当天上传客户中心电费班,公司电费班审核员审核无误后,发布电费,供电所根据不同的交费方式,打印电费收据,收取电费。

4.2.3 供电所负责受理“四到户”低压客户新上、变更用电等日常营业工作,供电所核算员对新上电、变更用电客户使用公司统一印制的《低压用电客户新装申请表》、《变更用电申请表》,实行网上流转。每月9号前汇总上报客户中心和电管部以便进行审核。

4.2.4 公司电费审核员要对公司营销管理系统中与电费结算的有关数据,认真进行核算,对每月在结算电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供电公司计量装置异常处理工作单》一式三份报客户中心,经专人核实后,将核查结果于10日内反馈给供电所,以便在下月结算电费时及时处理。

5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供电企业的企业管理就要提高经营管理,就需要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的配合,形成新的管理机制采,用创新的电费抄核收管理模式,并对其加强监督工作,才能使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家宏;坚强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2]赵瑞霞;电费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研究;2011年18期

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徐丽娜(1992-),女,民族: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人,本科,学校: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会计学。

摘要: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是当前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及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本人从我国当前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问题进行分析。本文首先阐述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最后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总结。

关键词:财务风险;存在问题;应对策略;防范措施。

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企业活动就会有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影子”。在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企业都是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谋求更好的发展为目标,但是这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财务风险。因此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更加注重企业财务风险,是当今财务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及时发现企业的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予以改善,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

财务风险的含义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使企业财务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的潜在可能性①。财务风险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定义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广义的定义是不只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广义的定义认为财务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它既能给企业带来威胁,也能带来机会②。

财务风险的种类繁多。按财务活动分为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可控程度分为可控风险和非可控风险。风险性质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风险设计的层次和范围分为客观风险和微观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问题。

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分为企业内部原因与企业外部原因。而各企业造成财务风险的具体原因也都不尽相同。本文主要阐述了五个不同的造成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多变性。

财务决策的约束条件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只有采取有效的财务决策企业才能适应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的范围很广,其中有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市场环境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法律环境是企业在经济市场上交易时应遵守的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在金融市场企业会筹集大量的资金,同时金融市场还会威胁到企业的负债,负债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使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在负债规模同等的企业中,负债利息率与要负担的利息支出成正比,因此负债利息率高的企业,破产的机率也就越大。通过经济环境可以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情况,包括企业发展前景、通货膨胀、经济市场上竞争情况等。这些因素企业无法调节,又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内部财务关系混淆。

企业资金结构是企业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企業决策失误会导致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达全部资金的35%以上。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偿债能力不足,给企业造成财务风险。

企业内部关系混淆也会造成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缺乏监督、管理,就会使企业内部权责不明、管理不足。这样的企业内部关系直接造成资金管理能力不足,资金流失增加,使企业的资金安全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三)企业财务决策缺乏严肃性。

财务决策失误也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努力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会使企业尽可能避免财务决策失误。企业财务决策中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是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失误的两大决策,这些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投资决策中,许多企业对投资方案缺乏全面分析,为决策提供的经济信息也不健全、决策者决策能力不足使企业无法获得相应的收益,投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率,使企业造成严重的财务风险。

(四)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根据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可以看出,企业在该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普遍不高,并且企业高层领导者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缺乏了解,这些会使企业降低财务风险控制。目前,很多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往往会不知所措,严重的财务风险使企业走向破产的境地,直接会威胁到企业的经济发展。

(五)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账款缺乏控制。

我国经济市场环境从卖方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大部分企业就此产生了滞销现象。许多企业为了增加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盲目增加销量,赊销产品,使企业应收账款也相应的增加,当时,三角债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企业在赊销产品中,忽略客户的具体情况,为了企业经济利益盲目赊销,同时应收账款也逐渐增加,使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按期收回,大部分的应收账款就成为坏账。还有债权人占用企业大量资产不能有效地运转,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增加。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企业只要经营,就会产生相应的风险。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企业遭受损失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完全消除财务风险观点是不现实的,只有采取正确的风险回避与风险控制措施,才能使企业事先预测财务风险遭受尽可能少的损失。

(一)及时分析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

企业财务政策要适应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企业要想适应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就要认真研究关于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趋势,及时提出相应的财务政策,设立财务目标。例如,通货膨胀会影响消费者,也会对企业产生威胁。但企业无法避免通货膨胀,企业只能采取收入与成本关系、套期保值等措施减少企业的损失,例如企业先购买固定资产、买现货卖期货的方案能提高企业的预期收益率。因此,企业在财务分析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财务决策合理的假设与估计;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内部控制,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运行,以便适应财务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

(二)有效提高财务决策水平,避免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受财务决策的影响,财务决策中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是导致决策失误的两大因素。企业要采取正确的决策方案来避免企业财务风险。企业要事先考虑决策失误造成的影响,采用有效的决策方案进行决策。对每项可行性方案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从中选择最有效的决策方案。绩效考评方法有利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企业要合理的运用绩效考评方法、落实企业风险责任,企业内部要具备风险机制,强调风险价值贡献,企业薪酬制度与业绩考评制度相辅相成,使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共同承担起风险,努力实现责、权、利三位一体。

(三)建立财务风险的控制机制。

建立财务风险的控制机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控制。

①事前控制。决策者对企业财务风险决策之前,要认真预测各种方案造成企业的影响程度,从中收取的企业经济收益率、可能发生的风险等,提前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以及建立风险基金,以保证风险发生时有效的解决。②事中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健全企业规章制度来避免企业经营中所发生的风险,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认真观察、计算、监督企业财务风险状况,及时调整财务风险方案,控制偏差并制定新的措施。③企业要及时总结出财务风险管理的经验,严格建立风险档案,并评价财务风险分析资料,指导未来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依据,制定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方向及措施。

(四)企业要制定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该建立实时、动态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以企业的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风险进行监控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运用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评估企业当前面临的财务风险并予以预警。

(五)运用财务技术及财务策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3>。

①风险回避策略。企业风险回避并不是一味地、盲目地回避风险,而是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回避风险,是一种策略性回避。②风险承担策略。在企業经营过程中,有时候面临的风险无法分散,也无法回避。企业只要经营,就会面临无法分散的风险,这时候企业只能承担风险。③企业风险降低策略。风险降低是指风险承担主体将自身可能遭受的损失或承担不确定性的后果转嫁给他人的风险处理方法。④风险分担策略。对于一定的风险项目,企业投资该项目所需承担的风险是一定的,但因自身资金实力有限、主观认识的局限性以及风险感知的偏好,个别企业往往不具备独自承担全部资金风险的能力。这时候企业采用联合投资来分担企业财务风险。

因此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财务风险的发生和损失,尽可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结论]在机会与威胁并存的经济市场环境中,财务风险已成为企业无法逃避的问题,财务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已成为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认真分析财务风险成因及其控制措施,要想保持市场竞争力的财务机构,就要有效的实施风险管理,加强提高经济效益,及时分析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有效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建立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制定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运用财务技术及财务策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顺利实现企业经营总目标。(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爱丽.浅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8.(03).

[2]阮浩.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南方论刊.2010.(08).

[3]刘瑰.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对策[J].山东经济.2006(01).

[4]刘国莲.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管理的探讨[J].理论观察.2003.(03).

[5]张保强.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控制对策探析[J].市场论坛.2006.(01).

[6]詹姆斯·林.企业全面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注解:

①黄景亮.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06).

②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年6期

中小企业风险控制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制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制药企业的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是保证企业顺利运行的重要内部影响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制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建立措施。

【关键词】制药企业 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制度

一、引言

制药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用药安全,也关系到人民健康。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监事会、董事会、经理等在内的全体员工为了实现企业基本目标而共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活动,内部控制主要是对企业组织机构的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约束,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企业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构成。

二、制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是关乎上市和发展的关键之处,科学的内部控制和明确的风险管理可以估量企业的发展前景。制药企业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用药安全,必须做好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这也是制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制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决策失误。其次,还能够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降低企业的风险。最后,制药企业拥有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有助于维持企业生产运营秩序,提升管理水平。

三、加强制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议与策略

首先,制药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制流于形式,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虽然有的企业也有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只触及表面,无法深入,导致企业管理多处存在“空白点”,最终结果是制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无法发挥实际效用,企业运营效率低、工作流程不科学。其次,制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现有制度难以有效约束员工的行为。最后是制药企业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人才,企业领导未能重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导致企业的相关人才出现断层问题,且已有的人才没有发挥的余地。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8项)》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发和执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立。制药企业虽然属于特殊行业,但是也必须遵循国家颁发的相关规定,足够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以期提高企业在本行业的竞争力度。

(一)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培养风险管理意识

制药企业要想确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首先就必须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培养企业领导阶层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起这一制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充分认识到这一制度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因素主要有董事会、管理者素质、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先导。首先,制药企业要重视并充分发挥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董事会的作用:决策经营制度和投资方案、监督指导经理层活动等。其次,制药企业需要建立现代化治理结构,并保障其岗位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另外,培养制药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反映在管理者日常管理之中,制药企业管理层需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并将其贯穿至企业运营之中,引进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这样一来,企业员工才能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工作之中,这就是所谓的“上行下效”。培养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一方面要明确风险管理的核心地位,通过职前、职中培训来强化推广;另一方面,制药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用以制定风险管理政策、风险评估等。

(二)完善企业的组织架构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是我国对企业组织架构的指导。制药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该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组织架构建设,一方面,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将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组织架构相结合,将风险管理纳入组织架构的同时,制定制药企业各个岗位的职责陈述书,明确岗位权责、工作流程,防治权利僭越和推脱责任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反馈系统、业务执行系统、民主透明的管理议事规则。重视企业独立董事的作用,也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在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

(三)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制药企业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法目标),还要进行风险事项识别,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和防范风险。最后还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执行应对方案。

对制药企业来说,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设施设备的管理,保证药品生产安全必须从设施设备的设计、清洁、使用、维护、保养等各个环节入手,做好严格、全面的控制管理,规范操作流程。二是对药品生产过程的管理,药品生产过程要严格执行GMP规定,任何涉及药品的行为都要有记录。三是药品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的管理。药品质量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无论是药品原料、辅料,还是包装材料都与药品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制药企业要对药品的原料、辅料供应向进行资格认定和质量评估,并根据药品属性严格要求运输条件。四是对人员的管理,制药企业需要从职前培训、职后培训入手,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确保员工行为不影响药品质量。

四、结束语

制药企业关乎药品安全和广大人民健康,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制药企业要想在本行业中屹立不倒,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这就需要从领导的意识形态着手,完善企业的组织构架和风险管理体系,如此一来,制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方能得以完善、落实。

参考文献

[1]方小華,谈弋.浅析制药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J].健康前沿,2015,22(12).

[2]畅婷.浅析制药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商,2015(29).

[3]陈桂红.浅谈制药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构建[J].企业研究,2013(20).

作者简介:刘志鹏(1983-),男,本科,会计师。

上一篇:企业所得税流程范文下一篇:生日主持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