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论文范文

2023-09-16

经济法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面对全球化进程与危机的加速与深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然存在局部感染或诱发危机的可能性。为了解决以往研究与实践中对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权利及其权能结构分析的欠缺与不足,必须确立国有企业劳动者所有权,及与之相应的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利益主导的工资、利率、地租等机制。

关键词: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劳动者所有权

在全球经济危机频繁出现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时代特征,这些新特征延缓了但也加剧了两种制度矛盾的积累和危机的破坏程度。同时,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某些经济管理和民主政治的具体做法,而西方国家为进行资本的全球扩张加强了与中国的往来。但是,由此得出所谓“趋同论”“普世价值”是站不住脚的,各自新的发展特征并没有抹杀两种制度的本质区别和方向上的根本分歧。

一、在全球化背景下,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然成为常态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潜伏着不确定性风险。目前,国有经济对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因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实收资本绝对数量甚至相对数量优势的逐步失去和对重要行业控制力的逐渐减弱而并不稳固,且我国经济已深深嵌入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资本主义的经营风险、政治理念、文化价值观等随着网络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断向国内渗透。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存在着局部感染或诱发危机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要求。

尽管此次全球金融海啸在一定程度上宣告了全球金融垄断资本的失败,但是我们必须高屋建瓴地意识到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主张为指导的全球垄断资本集团并未最后终结。从当前全球金融垄断资本的历史性来看,通过“金融殖民”加速落后国家沦为这些发达国家的资本附庸,资本对全球劳动利益的侵蚀只会愈加强烈。

二、对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理论依据的回溯与反思

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规制改革。

1.对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理论依据的回溯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对我国国有企业规制的理论依据的思考,大致按照使用价值—价值—所有权的路径展开。

其一,1978年12月至1992年9月,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重点是放权让利,确定了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相对分离,企业是自主经营商品生产者的改革方向,特别强调: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

其二,从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到2003年,国企规制改革的理论依据进入制度创新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法》颁布后对“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争论,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大体可归纳为三种:(1)“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法人所有权”,指所有权;(2)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作为独立法人区别于其他民事主体与企业财产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包括收益权而与经营权的内涵不一致;(3)企业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并无不同,只是充实了企业经营权的内涵。1994年7月24日由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持此种观点。

其三,2003年以来,国有企业规制改革进入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企改革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体现在所有权的理论问题上,明确了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思想,并逐步实施了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等措施。

理论界普遍认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所有者是否到位。理论界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大体可归纳为四种:(1)由于政企难于分开及剩余索取权不具有可转让性,因而很难确立排他性的法人财产权,应基于国有企业的竞争性或规模性差别,分类采取不同的改革战略;(2)所有者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应建立真正代表所有者利益、并能够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约束的董事会;(3)产权应普遍落实到个人,国家把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或股权转变为债权;(4)主张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即由国家控股或由多家国有投资公司共同控股。

纵观这一过程,国有企业规制改革成绩斐然,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不少问题:(1)“放权让利”及后来推行的承包制,致使不少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进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2)之后推行的股份制遇到两大难题,一是能用这种方式进行改革的,仅仅是赢利企业,二是这样做带来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3)目前大型国有企业管理链条过长,层级太多,集团管控能力弱,缺乏对重要子企业和境外资产的有效监控和管理,重大资产流失时有发生。

2.基于国有企业主体性的反思

在已有的各项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有益启迪的同时,另一方面,随着法人财产权问题讨论的深入,其概念的实际意义也开始受到质疑。由于法人财产权的性质,往往与股权的性质联系起来,因此,学者多着重从股东身份(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角度研究股东之间的利益矛盾,而忽视了从劳动者权利或股东权利角度分析股权结构的缺陷:较多实证分析了大股东确实攫取了中小股东权益,但对因何、如何攫取的根本分析不够;从国企改制面临的矛盾与困境就事论事提出对策建议的研究多,从国有企业是劳动者权益利益的集中与根本体现出发的研究少。

事实上,人们更多地关注了诸如产权转让、管理层收购、资产流失、企业重组、管理层激励、分层构建规制模式、分类规制企业、市场环境约束等技术和道德层面的问题;而忽视了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的性质是否明确,所有权主体在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权能配置是否均衡、激励机制是否完善等这些更深层次的探究。因此,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领域强势蔓延,且国内政局稳定的压力增大的现实下,最紧迫的问题在于挖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规制的内核,即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主体性,解决以往研究中对国有企业所有权主体权利及其权能结构分析的欠缺与不足,从劳动者所有权的角度揭示国有企业所有权权能配置的内在机理。

三、确立国有企业劳动者所有权制度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在于劳动利益共同体

通过生产关系一般来理解马克思(有时和恩格斯一起)的论述,并从“抽象性地规定”的角度来理解生产资料公有制。我们不难得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和本质就在于全社会生产者联合体对劳动的支配。劳动(个人劳动直接形成社会劳动)是社会的主体,生产的主体,劳动者作为主体的人格化在直接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具有自由、平等的地位,发挥着自觉生产者联合支配劳动的“集体占有方式”,实现劳动利益共同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上,一般理论形态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具体形式之间的差别是不容忽视的。但它对我们准确认识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者所有权能够体现劳动利益共同体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种经济关系,又表现为一种权力关系,在阶级社会它还带有法权关系的形式,即体现为所有权。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把劳动的所有权与劳动产品的所有权联系在一起,而且突出强调了劳动的所有权的重要性,没有对劳动的所有权就谈不上对劳动产品的所有权,所有权就是对劳动的所有权的实现。

劳动者所有权就是劳动者对自己劳动的所有权,即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占有,它形成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劳动者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劳动权力,它形成劳动者的主体能力以及劳动者对自身存在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其中主体能力是核心,主体能力的发挥发展是衡量和确认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合宜形式的历史标尺。同时,劳动者所有权的实现,体现在劳动者与公有制资料相结合时表现出来的劳动者所有权的两重性,一方面劳动者所有权属于劳动者本身。

另一方面,劳动者所有权也归社会所有。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我们只能渐进地实现劳动者所有权。在管理制度上,逐渐从给予劳动者更多自主权向劳动者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发展,让劳动者从参与管理和决策,逐渐向管理和决策的主导力量发展,使劳动者共同分享管理和决策的权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所有权的理解应把握两个方面

首先,劳动者所有权的出发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不是孤立的人,它是现阶段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

一方面,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大框架以总体劳动为基础,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在现阶段提出劳动者所有权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作为出发点,以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能发挥劳动者劳动主体性的生产活动为主导趋势作为根据的。

另一方面,马克思强调,以主体划分的所有权,若没有明确的经济界限,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就不能表明自身的性质。马克思在讨论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的时候,应该是首次使用“劳动者所有权”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所有权属性必然超越自然经济劳动者“个体”属性,强调劳动者集体“类”的属性,就在于生产过程中体现劳动者集体的决策权与管理权能否渐进实现,否则劳动者个体的收益权就不能很好落实。

其次,所有权是一种使用价值的转让,它必须体现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或流通过程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私利普遍存在,但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同个人利益的非对抗性决定了国有企业可以提供劳动者的劳动利益渐进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实现劳动者所有权。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逻辑要求国有企业建立劳动者所有权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内在逻辑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已经包含着某些超越因素。

首先,是市场主体,即生产当事人的变化。市场经济归根到底就是发挥市场主体的主体性以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通过劳动者与其劳动利益相联系的劳动主体性的发挥发展才显示出它特有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劳动者不仅是生产者,还是企业的所有者,劳动者本身已经构成生产当事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与劳动者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计划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技术层面也存在商品交换的不平等关系,无法完全通过市场调节达到利益关系的协调。如果我们不否认公有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刻而全面的渗透力,那就应该充分意识到即使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远未达到计划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在公有制下也必然蕴含着计划性的要求,它会通过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在国有企业计划层面得以实现。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是总体劳动者所有权的集中体现,它理应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机构。

5.现阶段国有企业可以成为劳动者所有权的载体

“劳动利益共同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机制,即劳动者所有权,即劳动者对自己劳动的所有权。它的精髓在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劳动主体性的发挥与发展。

在国有企业,它首先体现在劳动者对企业的管理权和决策权。这类权利是劳动者所有权的核心。在私有企业,无法实现劳动者所有权质的规定,但可逐渐在量上部分实现劳动者所有权的规定,这是私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性。

作为劳动者所有权的基础-物质利益驱动很对,但我们应更关注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体现劳动者劳动主体性的权利,即劳动者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权,这是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关键。

社会功能型国企在企业治理层面上以全体劳动者所有权为主导,董事会成员应以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代表为主。市场功能型国企以本企业劳动者所有权为原则,董事会成员在现阶段应以职工代表为主。重点是明确劳动权、占有权、支配权及收益权等劳动者所有权的各项权能的合法合理安排,建立体现劳动者所有权的劳动者个人分配收入制度。

6.明确劳动利益主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国有企业的分配机制是劳动者所有权;市场经济的计划性主要通过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在企业计划层面得以实现以及劳动利益主导的工资、利率和地租等机制。

首先、可以借鉴国外工资谈判制度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彻底改变以行政命令建立工会的模式,代之以劳动者自愿组织工会。企业工会代表集体劳动利益,为体现企业劳动者所有权与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签订集体合同。国有企业劳动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和获得企业管理权与决策权可以在工资合同中的基本劳动条款得到遵循后逐步通过健全国有资产占有权委员会制度与企业劳动者所有权制度兑现。坚持管理与决策才是提高劳动者地位和收入的关键的思路,寻找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

其次,国有企业兴衰的前提,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金融体制能否发挥作用,关键是实行劳动利益主导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一般而言,很低的平均利率水平就是以牺牲储蓄和劳动的利益对投资进行的补贴。社会主义利率市场化改革应确立以劳动利益主导的利率机制,建立利率、通货膨胀率、平均利润率之间的合理“秩序”。

最后,市场调节系统不仅有多种机制、杠杆的耦合调节还有多种方式的统一。就后者而言,无论是直接的、间接的、长期的、短期的,还是宏观的、微观的,地租都能恰到好处地起作用,并弥补别的杠杆的不足。为了强化国有资产占有权执行委员会投资利益劳动化趋势的功能,在竞争中起用地租这一杠杆是极其必要的。以适当的方式征收适宜的必要的地租,可以调节劳动——资本之间的利益分配,消除各种级差收益,铲除平等竞争的重大障碍,把本该属于全体劳动者而落入各资本主体之手的地租重新收缴入国库。另一方面,地租还可以调节一定地块的投资者及用地结构。

归根究底,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捍卫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本质关系到劳动者的发展问题,是提升劳动者主体性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共 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 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 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下).北京:中国方 正出版社,2008.

[4] 程恩富主编.金融风暴启思录.北京:中国 法制出版社,2009.

[5] 周新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论.北 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6] 李成瑞.大变化.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2007.

[7] 杨启先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赵华荃.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 度之我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1).

[2009年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意识形态终结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意识形态安全研究》阶段性成果,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捍卫意识形态安全》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经济法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亚洲;货币合作;冲击

自1970年代初期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以来,亚洲的经济增长及其现代化进程一直令世界瞩目,亚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亚洲经济在高速增长过程中的问题日益暴漏,尤其是面临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中,亚洲各国迫于经济赶超与资本不足的压力,不得不加快了金融开放和自由化的过程,导致大量资本流入的同时,传统经济体制、货币银行体系和汇率制度等和金融开放及自由化之间发生冲突。亚洲内部的金融体制和制度安排上的固有缺陷,使得亚洲地区容易成为金融危机爆发和传染的对象。而亚洲地区日益密切的贸易、金融关系要求更为一体化的货币金融合作。

一、 理论与综述

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表明影响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越相似,也就意味着货币金融合作的成本较低,各经济体倾向于合作。区域一体化程度可以从区域内经济体宏观经济基本面走势是否一致、要素流动一体化程度、贸易一体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无论是针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总体趋势,还是一体化程度的研究,都只能获知地区经济体之间各经济指标是否存在同方向性或者一致性,无法解释经济结构性问题,包括经济体面临的冲击类型、来源和大小。产出和价格的波动本身并不足以代表经济冲击。而且尽管经济冲击是经济波动的根源,但它与经济波动本身并非一一对应。所以研究产出和价格波动的相关性,不能有效分析政策协调的基础条件,只有把产出和价格扰动分解为需求和供给冲击,直接研究冲击的相关性,才能对区域内各经济体所受冲击的对称性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因此本文从经济冲击相关性的角度来分析亚洲区域内经济体是否具备货币金融一体化的条件。

从经济冲击对称性角度来研究一体化程度最早由Bayoumi和Eichengreen(1993)完成,他们使用结构VAR模型的估计方法,将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作为模型中的两个扰动项,分析了欧盟国家的一体化。Eichengreen和Bayoumi(1994)进一步研究了东亚国家潜在冲击的性质,发现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以组成子通货区,而日本和韩国可以组成另一个次级通货区。Trivisvavet(2001),Baek和Song(2002)等分别采用类似方法对欧盟和东亚等国家经济冲击进行了研究。后来的学者对两变量进行了扩充。丁一兵,李晓(2006)运用三变量结构VAR模型,通过对东亚、欧元区和美洲三个区域内部潜在经济冲击的比较,发现尽管东亚目前尚不具备经济合作乃至货币一体化的条件,但在现有基础上有足够的条件进一步推动政策协调和货币一体化的条件,但在现有基础上有足够的条件进一步推动政策协调和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李(Jong-Wha Lee,Yung Chul & Kwanho Shin,2005)将影响产出波动的因素分解为三部分:世界性因素、区域性因素和国家特异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亚洲地区,国家特异性因素造出的产出波动在下降。Huang和Guo(2006)通过对东亚九国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的经济冲击相关性较高。

现有文献将冲击来源主要分为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两种,分解为世界性冲击和国家性冲击,全球产出水平代表世界性冲击,本国产出代表国家性冲击,本国价格变动代表需求冲击。分析随着亚洲一体化的过程下亚洲各国宏观变量和经济冲击的相关性和货币金融合作的可行性。

二、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三变量的SVAR,首先建立一个全球产出、本国产出和本国价格变动的结构VAR模型。将全球产出引入模型,是由于亚洲经济体外向型战略导致亚洲国家产出易于受到全球产出变动的冲击。各变量可以表示为冲击的无限加总形式:

简化为:Xt=A(L)?着t,其中A(L)为滞后算子L的三阶参数矩阵。

?着t分别表示为全球实际GDP增长率、本国实际GDP增长率和本国通货膨胀率的序列,均为平稳的随机过程。?着wt,?着yt,?着pt均为白噪声序列,分别表示世界供给冲击,本国供给冲击和本国需求冲击。SVAR模型引入了变量间相互作用,而SVAR模型中的冲击向量无法直接得到,需要转化为简化式。即B(L)Xt=?滋t,其中E(?滋t?滋′t)=Ik。如果B(L)可逆,即Xt=D(L)?滋t,其中D(L)=B(L)-1。由于外生变量的结构冲击?着t不可能直接观测到,因此结构冲击和简约冲击式模型残差关系为:

?滋t=A0?着t

要求得结构冲击序列,首先对简约式VAR模型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得到?滋t的估计值,再求得A0的逆矩阵后,就可以计算出结构冲击序列?着t。根据SVAR模型的识别条件,引入如下约束条件:(1)长期内,全球产出不受某一国影响。(2)本国需求冲击对本国产出不存在长期效应。由此A(L)为下三角矩阵。通过求出A0的逆矩阵,最终得到结构式?着t,在通过计算冲击序列的相关系数考察各经济体对各种冲击的相关系,相关性越强越显著,表明经济体之间一体化程度越高,货币金融一体化的收益越高。

三、 实证分析

1. 数据来源和单位根检验。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的亚洲经济体共有30个,包括孟加拉国、不丹、中国、斐济、印度、印尼、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泰国、汤加、瓦努阿图、越南、香港特区、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省、日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共和国、蒙古、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时间段为1980年~2011年。本文的数据来源于IMF的IFS数据库。

在设定SVAR模型之前,首先对原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所有原时序序列均不平稳,存在单位根。一阶差分后皆为平稳序列。ADF检验时,滞后项的选择依据AIC信息准则和SC准则。通过建立SVAR模型得到简化形式的残差序列?滋t和系数矩阵A0的估计值,最终求出结构式冲击?着t的估计值。该值代表各经济体所面临的外部供给冲击、国内供给冲击、国内需求冲击的估计值。如果一个地区内部,不同经济体对同一种经济冲击的影响程度相似,则适合开展货币合作。因此要研究各经济体对同一经济冲击的反应是否相似,可以通过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检验。如果系数为正并且显著,说明经济体对同一经济冲击的反应是对称的。

2. 实证结果。

(1)内部产出冲击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内部供给冲击的相关性越高,即当区域内部一国遭受供给冲击时,另一国宏观经济的变化与冲击国较为一致,意味着两国采取货币政策和金融合作有利于两国的宏观经济稳定。就内部产出冲击相关系数的估计结果来看,亚洲国家内部经济体之间供给冲击相关系数差异较大。其中,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主要为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中国台湾地区之间的供给冲击相关系数较高并且大部分为显著,而印度同其他亚洲国家之间供给冲击的相关系数较低或者为负。缅甸、孟加拉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等国之间的供给冲击相关系数显著正相关并且程度较高。其他亚洲国家的内部供给冲击相互之间影响并不显著。其中,最为显著的东亚地区国家如新加坡、台湾、香港等经济体的相关性达到0.6以上,甚至高于Bayoumi和Eichengreen(1993)所计算的欧盟国家的相关性。

产出冲击的一致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国之间增长模式和经济结构的相似性。供给相关性弱,表明区域内国家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即影响产出的因素不同。在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出口对于拉动其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重很高,尤其是韩国和中国台湾。由于采取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东亚国家通过出口将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至国外,使得本国劳动力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用于发展的资本。由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产品更多的体现出竞争性,即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出口较为集中。这样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产出冲击较为一致。而印度等国由于出口在其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较低,其产业结构更多是内向型的,因此印度本国的产出冲击与亚洲其他国家关系较小。

(2)本国需求冲击的Pearson相关系数。内部需求冲击的相关性,是指当一国遭遇本国需求冲击时,另一国宏观经济变量的反应与本国宏观经济变量的一致性。但是,需求冲击具有内生性,各经济体之间政策协调度越高,需求冲击的相关性越强。如欧元启动以后欧元区各经济体内部需求冲击相关系数远高于启动之前,就是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程度提高所致。根据实证检验结果,亚洲内部需求冲击的相关系数低于内部供给冲击的相关系数。东亚地区之间需求冲击的相关性较产出相关性弱,说明亚洲地区就货币政策协调并没有实质性的措施和进展,导致需求冲击低于产出冲击。根据估算结果,依然是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之间需求冲击的相关性较为明显。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1. 亚洲地区内部冲击相关性差异较大,而某些次区域集团内部的相关性指标较高。如“东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主要指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地区”主要指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通过与欧元区内部相关性指标做对比,“东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内部的冲击相关性指标已经超过了欧元区内部多数国家之间的相关程度。根据检验结果,亚洲地区内部产出相关性较高的几个次区域为:东盟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文莱、越南、缅甸、柬埔寨等国家。中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日韩地区即日本和韩国。因此目前在亚洲地区虽然不能开展普遍的货币和金融合作,但是某些区域内的货币金融合作的开展是有必要的,如东亚国家或者东盟国家内部,其宏观经济冲击的相关性很高,开展货币和汇率政策方面的合作有利于维护亚洲国家内部宏观经济的稳定。

2. 亚洲地区需求冲击的相关性普遍要高于供给冲击相关性。这和丁一兵、李晓(2006)针对东亚10国的计算结果不同。由于需求冲击的内生性,即需求冲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部政策协调的程度。因此,需求冲击相关性高于供给冲击相关性时,可以认为区域内部的政策协调程度有所提高。近年来亚洲国家日益重视内部相互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合作,提高了区域内部需求冲击的相关性。而未来随着亚洲国家内部贸易和投资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冲击的相关性也会提高,因此货币金融合作成为必要。

3. 作为区域内大国,中国和印度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供给相关性较弱。供给相关性弱,表明区域内大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在经济结构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产出驱动因素有所不同。中国和印度的产业体系与其他亚洲国家区别较大。供给相关性较弱时,大国参与经济合作尤其是政策协调会存在障碍,但是当该大国经济长期处于一种稳定增长的状态时,供给冲击的弱相关性可以促使大国作为区域内经济的稳定器,有助于区域内环境的稳定。

通常,区域货币合作包括宏观经济协调、区域性危机防范组织、联合汇率机制和共同货币等几个阶段。目前我们只是停留在货币合作的初级阶段。亚洲各国最近加快了经济合作的步伐,包括签订稠密的自由贸易协定和货币互换合同,开展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合作等。开展货币领域方面的合作,亚洲国家可以首先从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经济体开展,如东盟国家内部,进一步扩展至其他经济体。

参考文献:

1. 邓练.东亚地区汇率制度的选择.亚太经济,2004(S1).

2. 张锐.东亚金融合作:向欧洲学习.管理与财富,2005,(8).

3. 黄文青.论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框架基础与层次安排.求索,2009,(9).

4. 李妮娜.前景广阔的东亚金融合作.珠江经济. 2004,(10).

5. 杨雪峰.东亚汇率合作的现实选择——基于汇率动态性的考察.世界经济研究,2009,(7).

6. 孙立行.全球金融危机下对深化东亚金融合作的新思考.世界经济研究,2009,(11).

7. 苏应蓉.东亚经济体的汇率稳定与出口结构因素. 亚太经济,2006,(6).

8. 杨磊.一个美国学者眼中的东亚金融合作——评亨宁教授的《东亚金融合作》.山东经济,2006,(4).

9. 李晓,丁一兵.论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世界经济,2002,(11).

10. 陈虹.培育东亚债券市场:现状、障碍与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2).

11. 李长春.货币竞争下的美元与欧元国际货币地位比较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1,(10).

12. 王慧敏.东南亚国家联盟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比较.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13. 韩玉珍.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分析.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14. 黄梅波,丁秀飞.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与“两岸共同市场”构想.东南学术,2005,(5).

15. 孙立,崔蕊.论东亚建立不确定性干预边界的汇率合作机制。国际金融研究,2006,(3).

16. 李世泽.中国与东盟经济互动发展的差异化策略.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

17. 张家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几个金融问题探析——中国—东盟区域金融合作研究之三.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8. 李世泽.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国际化战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作者简介:张素芹,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2-04-28。

经济法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用数学方法和运算来分析求解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流,数学的引入,给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促进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基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实际运用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希望本文能够让读者认识到数学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他们启发,在学习、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时候,能够尝试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 基础数学 经济学 实际运用

1 导言

基础数学知识在经济中的应用是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数学知识来定量分析经济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不是万能的,拥有全面的数学知识没有经济知识作为基础,数学知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没有数学却是万万不能的,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够将已有的经济问题得以高效、明了的解释与处理。

2 数学反映经济现象的成因

通常情况下,经济现象的原因可以通过数学的作图来反映。最贴切的例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提到,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物价的上涨会导致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减少,从而使货币贬值。要想恢复货币的价值,需要减少货币的供给,提高存款利率,鼓励人们存款。这个机理仅通过文字论述不太容易理清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GDP的关系。然而,通过建立坐标系的直线图可以很好地得到解释。货币需求随物价的上涨而减少,因为物价越高,人们对于消费就会越谨慎,越容易对物价持观望态度,因此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减小。与之相反的是物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物价越高,国家的中央银行越倾向于发行货币,从而鼓励消费,因此,货币供给增加。当由于除物价等其他因素导致货币需求减少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此时,所需要的货币供给量也会相应减少。然而,倘若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量不能做到及时的调控,就会出现货币量供过于求的情况,从而使货币贬值。要想恢复货币的价值必须想办法提升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点的位置。因此,政府需要减少货币供给,使得货币供求重新恢复平衡。通过货币供与求的关系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供与求的作用机理,清晰地反映出需要达到的效果,直观的反映出货币的供与求的宏观调控方向。

3 用数学解释经济中的问题

通过数学的工具不仅能够很好的反映经济现象的成因,也能够对经济中的问题做出很好的解释。用数学解释经济中的问題,不仅需要将经济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中的模型,更要求分析者能够准确的判别所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和所用数学工具之间的拟合度。比较大众简易的数学工具就是建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通过建立坐标系的方式,能够将经济中的问题得以很好的解释。例如在选择货币政策时,可将笛卡尔坐标系进行应用。货币政策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一种是紧缩性货币政策。两者的区别很明显: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简而言之,经济萧条用扩张性,增加货币量;通货膨胀用紧缩,减小货币量。然而,在实际的经济问题中,常常需要我们根据经济数据来分析是经济萧条还是通货膨胀,比如CPI、GDP、汇率等,从而选出适合的货币政策。这时用笛卡尔坐标系可以简化推理的过程。

4 常见的基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运用举例

4.1 经济学中的常用函数

“函数”是现代数学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是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数学中的完美映衬,也是经济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在一定的空间运动着,对种种不同量的假设与推测,是许多科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在经济分析中,对成本、价格、收益等经济量的关系研究,就要用到基础数学方法,来构建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找出该问题的函数关系。常用的经济函数有:单利与复利、多次付息、贴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等等。

4.2 经济学中的导数

“导数”是函数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在自变量改变量趋于零时的极限。它是纯粹从数量方面来刻画变化率的本质的,反映了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快慢程度。在经济问题中,经常会用到变化率的概念,而变化率又分为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平均变化率就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之比,就像我们经常用到的年产量的平均变化率、成本的平均变化率、利润的平均变化率等等。而瞬时变化率就是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即当自变量增量趋于零时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边际函数。经济学中常见的边际函数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边际需求等等。在我们的边际分析中,讨论的函数变化率与函数改变量均属于绝对数范围内的讨论。在经济问题中,仅仅用绝对数的概念是不足以深入问题并分析透彻的。例如:A商品每个单位价格为10元,涨价1元;B商品每个单位价格为100元,也涨价1元,两种商品价格的绝对改变量都是1元,哪个商品的涨价幅度更大呢?我们只要用它们与原价格相比就能获得答案。此时我们就有必要讨论函数的相对改变量与相对变化率,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而常见的弹性函数有: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收益弹性等等。对于商家来说,进行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商家如果离开边际分析而盲目生产,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商家如果离开需求与价格的弹性分析,就不可能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4.3 经济学中的最值

在经济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产品最多”、“用料最省”、“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等等。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中有时会归结为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例如:在分析收入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假定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最大就会形成收入最大的局面,但是,收入最大时的产量不一定产生最大的利润。而产量为多少时才能取得最大利润,就需要运用导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利用导数解决最值问题的步骤是:求一阶导数,找出可能取得最值的点,再计算各点的函数值,对其进行比较,哪个最大就是最大值哪个最小就是最小值。

4.5 经济学中的积分

“积分学”是微分学的逆运算,积分学的主要经济应用是对已知的边际函数求积分,得出总经济量函数。定积分是求原函数在某个范围内的改变量,是积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自然科学和经济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经常用改变上限的定积分来讨论总经济量函数问题。如某商品的价格p是销售量x的函数,此时我们要想计算当销售量从a变动到b时的收益,就需要用到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4.6 经济学中的微分方程

为了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的规律,常常需要建立某一经济函数和经济变量的导数所满足的关系式,由此而确定所研究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一些已知的条件来确定该函数的表达式。以上一套套路,从数学上说,就是建立微分方程并求解微分方程。具体步骤如下:在相关的背景知识下,用数学知识来描述经济问题中的变量和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微分方程;根据具体问题适当的调整假设使建立的微分方程,尽可能地使其接近实际,这样可以相对的减小误差;运用已知的条件和测量的数据,对所建的微分方程中的参数给出相应的估计值;继而分析比较方程中的结果与实际观测之间的差异,若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建立的微分方程符合实际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将它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或者预测中;如果微分方程结果与实际观测不一致,就需要重新检查方程在哪出现了问题,以便对方程进行调整修正,再重复前面的过程直到建立出一个经检验符合实际问题的微分方程为止。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有:分析商品的市场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商品的销售量、进行成本分析、净资产分析、国民收入与储蓄、投资的关系分析等等。

7 结论

总的来说,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运算来分析求解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流。而个人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购物、贷款、股票、住房、日常锻炼等问题,为了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求助于数学模型,用其做出较理想的决策。但是,经济想法是最重要的,没有经济的想法,不了解经济条件的内在联系,数学作为工具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掌握经济知识,运用数学工具,才能够高效地解决经济问题。

参考文獻

[1] 初旭.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1):202-203.

[2] 胡孙阳.浅析经济学研究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1):204-205.

[3] 解月.统计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4(1):206-207.

经济法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法经济学 经济学 产生及发展 研究价值

“法经济学”(Economics of Law)又被称为“法律经济分析”(Economic Analysis of Law)、经济分析法学、经济学和法学等。法经济学初步形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将近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属于二战后当代西方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学术流派,是对当今经济发展有着较大影响力的交叉边缘学科。法经济学以法学的、理性的角度分析了经济系统的运行,以经济学工具分析人类社会的法律现象,法经济学为实现财富的平均分配与社会的公平发展作出了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关于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定义,各个经济学家都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理查德?波斯纳认为,法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理论和经验主义方法全面运用于法律制度分析”的学科。圭多?卡拉布蕾西认为,法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一个拥有良好框架的社会运行起来可能产生的成本及收益和维护社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整套装置。查尔斯?罗利认为,法经济学是“运用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法律和立法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和影响”的学科。归结起来,法经济学是分别从经济学与法学的角度探析社会更稳定运行的方法机制,从经济学的角度强调了效率,从法学的角度强调了公平。

一、法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

法经济学从产生起就交织着两条轨道,一是法学家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完善法律,二是经济学家运用理性的法律观点探讨经济学问题。法经济学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各种质疑,并最终形成一个学派,九十年代后法律的经济分析出现了研究范围扩大、注重博弈分析等新趋势。

1.古典经济学产生之前的法经济学思想

追溯法经济学的渊源,许多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15世纪~16世纪的马基雅维利,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已经有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痕迹,古罗马的贾斯蒂尼安在《民法集成》里也有经济学理论分析法学的成分。

2.法经济学的萌动

从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法经济学的萌动时期,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他在《国富论》中,斯密关于“好的法律”和“坏的法律”的讨论被认为是法经济学权威的经典论述[8]。马克思也在《资本论》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剩余价值规律,充分表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与法学的默契互动。

3.法经济学的普及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是法经济学快速普及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美著名法学家弗兰克和卢艾林发起的法律现实主义运动和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许多经济学家、法学家认识到了政府“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性,用法律对经济发展进行规范是必要的,法律的经济分析由此被人们更重视。

4.法经济学的产生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法经济学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转变,1958年,迪莱克特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法律与经济学杂志》,推动了经济学与法学的结合,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克斯定理,他们被认为是现代法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二、法经济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1.法律的经济理论

法律是人类社会演进的产物,它的产生来源于人类对法律的需求,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有利于满足人们长期以来对效率的诉求。马克思认为,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有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这个意志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法律的制定影响其经济利益,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从经济的角度看法律才更能使法律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2.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需求

法律服务于经济基础,市场化的经济发展环境可能会导致时间上、空间上的不均衡,而法律对经济的规范有利于引导、促进、保障经济的平稳发展。韦伯认为,法律保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服务于经济利益,至少,经济利益是影响立法最强烈、最直观的因素之一,社会群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物质利益的配合,而任何为法律提供保障的权威都依赖于构成该秩序的这一群体,他们是有共识的群体。

三、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个人主义与最大化

经济学的研究以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基础,社会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个人意向和行为的研究基础上的,分析研究的对象是有理性的个人,并由此假定集体行为是基于个人选择的结果。最大化原则源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个人或企业。由此可以看出法经济学是以理性的方式看经济,是一种以人的理性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法学思潮。

2.成本-收益分析

法律同经济学一样,也需要成本-收益分析,法律成本是人们在进行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成本,其具体数额很难确定,法律收益是法行为对法权利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产生的社会效果。法律收益的内涵要远远大于经济收益,参考经济学分析方法更有利于法律活动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结合经济学研究法律更有利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优化发展环境。

3.均衡分析

对均衡的分析不仅可以用于物理系、经济学,也可以用于法学,任何一个空间体内都需要均衡,生物链中的各物种相互作用形成均衡,经济中的供需可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达到均衡,法律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均衡配置达到均衡,一切法律活动都应以均衡原则作为其最终协调机制和最高秩序。

四、法经济学的研究价值

作为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法经济学结合了这两种学科的优势,突破了法律原有的单一强调公平观念与经济原有的单一强调效率观念,在不断发展中使效益观、价值观更完善。

1.赋予了法学经济内涵,促进了法律的完善与法学的发展

将经济学研究纳入法律研究中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法律规则被作为一个运行的经济体加以研究,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的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以其特有的权利义务结构公正的配置资源,所有的法律行动,无论是立法,还是司法、执法实际上都是在分配稀缺资源,将经济思想考虑在法律的制定、执行之中才更有利于法律服务社会。

2.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规范,促进经济发展

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扩展了以市场中的个体与组织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分析领域,促进了对其他制度与非市场现象的研究与理解。科斯认为,经济学家研究其他社会制度是因为这是理解经济制度本身的需要,同样,对法学的研究更有利于经济学家从法学的角度探究经济发展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待法律制度问题,并通过对法律制度的分析,揭示经济制度的运行规律,对经济走向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3.指导了当今社会对效率、公平、自主的价值观

法经济学强调法律应协助实现公平、效率和自主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使法学摆脱了原来的“就法论法”、保守、被动地讨论经济问题,成长为更主动地与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辅助促进经济发展的成熟学科。法经济学是以“经纪人”的假设来设计法律方案的,这就使法律更贴近现实,更能有效的完善法律并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学与法学内在的统一于法律均衡、经济均衡,任何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均衡都是有效率的,当经济与法律同步实现了帕累托均衡,我们就说,此时的经济、法律制度是最能促进社会效率、公平、自主 价值观的。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一副正义之邦的蓝图,主张“公正即和谐”,公平与正义就是指社会各方面的矛盾都得到妥善协调,法经济学强调的正是法律与市场经济内在的、固有的联系。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促进市场的优化配置,法律的运作必须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这与经济中追求效益最大化原则是不谋而合的,这也正体现了和谐社会对效率、公平、自主的要求。在对法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中,要进一步结合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Charles K.Rowley.Public Choice and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In:Nicholas Mercuro,ed.Law and Economic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

[3]冯玉军.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

[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商务印书馆.1981.110,111,189,272.

[5]曲振涛.法经济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马克思·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35.

[7]卢现祥.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8]谢地.法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9,4.

[9]李国海.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01,第1版.

经济法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以重庆合川涪江四桥主桥墩水下基础施工为依托,从钢围堰气囊法整体下水和定位下沉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双壁钢围堰水下基础施工中的方案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总结了大型钢围堰下水及定位下沉的施工控制要点,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钢围堰;下水;定位;下沉;关键;施工技术

引言

双壁钢围堰是桥梁深水基础施工的常用方式,也是水下基础施工的重难点,大型双壁钢围堰体积和质量大,其下水作业难度较大,气囊法下水施工技术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大型钢围堰下水这一难题。涪江四桥在水下基础施工过程中,结合桥区地形、水文地质及施工实际情况,通过理论计算与实践相结合,较好地控制了气囊断缆法围堰整体下水后的漂移距离;同时充分利用了桥区地形,有针对性地设计并采用了无导向船定位系统,准确下沉了钢围堰。

1工程概况

重庆合川涪江四桥位于涪江三桥以西1.5km高校园区涪江段,是连接高校园区与小安溪生态产业园区的重要通道,为合川区重点建设工程,桥址位于涪江的合川城区段,草街电站上游。涪江四桥全长765m,桥面宽31.5m,主桥为双幅式,单幅梁体宽度14.75m,采用主跨为(84+160+84)m连续刚构拱组合体系。主桥桥型布置图如图1。

该桥主墩(12#、13#墩)采用钻孔桩基础(16根φ2.5m钻孔桩),承台平面尺寸为29.4×14.4m,承台厚5m,承台底高程为+190.694m。草街电站蓄水后,桥位常年水位为+203.0m,最高通航水位+214.08m,最低通航水位+201.06m,根据现场实测,进行主墩水下基础施工时流速为1.0m/s,水深14.3m。主桥墩河床面标高+188.0m,12#墩墩位处有5m厚砂卵石覆盖层,13#墩为裸露基岩,岩层主要为泥岩,天然抗压强度7MPa。

涪江四桥于2013年3月15日正式开工,由于6月涪江进入汛期,离汛期施工时间已不足3个月,为确保水下基础施工安全,与业主充分沟通后,业主同意暂时不直接进行水下基础水上作业,但要求我司务必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水中墩必须在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这个枯水期全部出水并达到度汛要求。结合现场桥区地形、涪江水文情况、大型设备的组织进场情况(大型设备受草街电站下游水深及过坝通道限制影响),以及公司的施工能力,决定先集中力量施工12#、13#水中基础,待12#、13#主桥墩水下基础施工完成后再施工11#交界墩。

2方案设计

2.1总体方案

12#、13#主桥墩水下基础采取先爆破开挖再钢围堰着床的施工方法,即先对水下河床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水下控制爆破,形成基坑,然后再进行围堰定位下沉施工。为了节约工期,水下爆破实施的同时,两个钢围堰在岸上同时一次性组拼成型,待水下基坑验收合格后,便进行围堰下水定位系统的施工,为防止河床覆盖层在水流作用下淤填基坑,待围堰定位系统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钢围堰的整体下水、定位下沉施工。

本工程钢围堰采用气囊断缆法整体下水方式,此施工技术始创于20世纪90年代末芜湖长江大桥的建设,系借鉴和引进边缘学科、军事工业和造船工业的先进经验,并消化吸收造船厂用平底驳托起大型轮船下水的方法而发明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围堰下水后利用水上及陆上定位系统注水、浇筑刃脚混凝土配重下沉定位,考虑到草街电站蓄水后,水流平缓,水位变化小,定位系统方案设计时,充分结合地形,避免影响通航,采用了“领水锚+前定位船+钢围堰(辅助侧锚)+后定位船+尾锚”的组合方式。

钢围堰气囊整体下水技术的运用对客观条件要求较为苛刻,其中对施工场地、河流水深、河域面积以及设备性能要求高。在涪江北岸即12#墩岸上游80m处有一开阔平坦区域,在此修建钢围堰拼装及下水场地,拼装下水场尺寸长143m,宽52m,可同时一次性完成12#、13#墩双壁钢围堰的拼装。两个钢围堰拼装成型后采用气囊断缆法整体依次下水,先将13#墩钢围堰完成下水定位,再实施12#墩钢围堰下水、定位;下水受河面条件和施工设备约束,13#墩围堰必须在水中滑行至施工区域附近,且须保证不会撞到涪江南岸,滑行距离需控制在距入水口200-266m之内,12#墩钢围堰既要保证不能碰撞13#墩钢围堰,又要能成功整体下水,滑行距离须控制在距入水口80-150m之内。其施工平面布置图如图2。

(5)第三阶段:围堰自浮漂行

此时浮力和重力平衡,围堰仅受水阻力,围堰做减速运动,由于此时速度较小,对漂行距离影响较大,因此,按每漂行10m进行一次计算,根据能量守恒:

经计算,钢围堰离入水口10m断缆,则围堰自浮漂行距离为234m。

2.2.3 12#墩钢堰整体下水

(1)计算参数

(2)第一阶段:围堰入水前的滑行阶段

经计算,围堰入水时的速度为。

(3)第二阶段:围堰全部入水的滑行过程

经计算,围堰全部入水后的速度。

(4)第三阶段:围堰自浮漂行

經计算,围堰自浮漂行距离为150m。

2.3钢围堰无导向船定位

通常情况下,为了准确定位、下沉钢围堰,在大江、大河中采用双壁钢围堰施工桥梁深水基础,均需要设置导向系统。导向系统通常采用两组桁架梁将两艘大型平头甲板驳联结组合而成,施工成本高,且对通航影响大。涪江四桥12#、13#主桥墩水下基础施工期为草街电站蓄水高位稳定期,水流速度相对较缓,结合地形,综合考虑如下因素:有足够的能力抵抗水流、风力等因素对钢围堰的不利作用;不影响通航;不影响施工作业;布置合理、简捷、费用节省、操作方便,通过计算,最终决定12#、13#墩均不采用导向船定位系统,13#墩结合地形,取消前定位船。

2.3.1 13#墩定位系统

根据13#墩前方地形,前端不设置定位船,定位系统改由领水锚+后定位船+重锚定位系统构成。设1艘400t平头甲板驳作为后定位船。后定位船与围堰间设置后拉缆,围堰边锚通过围堰马口转向收锚于领水锚及定位船上。

利用墩位上游的埋设6个15t砼地锚的形式,围堰侧锚设置8个(靠岸侧4个10t地锚,靠河侧4个5t霍尔锚),后定位船设置4根8t的霍尔锚作为尾锚,两侧亦分别设置2根3t的霍尔锚作为边锚。具体布置见图4。

2.3.2 12#墩定位系统

12#墩定位系统采用前、后定位船+重锚定位系统,前后均设1艘400t平头甲板驳做为前、后定位船。前、后定位船与围堰间设置前、后拉缆,围堰边锚通过围堰马口转向收锚于定位船。前定位船设置6根8t的霍尔锚做为主锚,两侧分别设置2根3t的霍尔锚作为定位船边锚;后定位船设置4根8t的霍尔锚作为尾锚,两侧亦分别设置2根3t的霍尔锚作为定位船边锚;钢围堰两侧分别设置4根5t的霍尔锚作为钢围堰边锚,具体布置见图5。

3方案实施

3.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钢围堰拼装,地锚埋设,坡道换填土、夯实平整、坡度调整→钢围堰下气囊布置及充气→拆除钢围堰拼装支承点→调整气囊位置及数量→放松后拉缆、钢围堰起滑→后拉缆控制钢围堰前行→滑行至设计断缆位置,断缆、放滑入水→钢围堰整体入水、自浮→底托盘指定位置脱落→拖轮绑定围堰,浮运至前定位船下游→60t机驳过缆至围堰上→逐渐放缆围堰至设计位置→围堰侧锚、后定位船钢缆施工→回收底托盘→场地清理,进行下一步工作。

3.2施工准备

围堰下水工序至关重要,必须一次成功,所以,在下水前,必须对相关准备工作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书面确认。为了更好的完成围堰下水施工任务,现场成立围堰下水指挥部,总指挥一位,以统一指挥,协调各方事宜,确保步调一致。其他人员分组分别对入水河道水深、下水坡道、设备、围堰质量、后拉缆系统、气囊、海事电力单位等诸多事项分组检查确认。

3.1.1入水河道水深检查

入水河道中有原滨江路一连续挡墙,后通过水下爆破清出,运用抓泥斗进行了水下清理,清理完成后通过水下地形测量满足要求。经过河流一个月的冲刷,必须再次对水下地形进行复核,对水深是否满足围堰入水进行确认。经测量,入水口水深最浅7.5m,大于13#墩围堰最大入水深度3.8m、12#墩围堰最大入水深度4.6m,满足要求。

3.1.2围堰下水施工前检查

(1)下水坡道再次检查。检查下水坡道地基是否密实,有无湿陷,坡道平整度,有无起伏陷坑,有无尖锐硬物避免刺破气囊。围堰滑行范围及坡道以外50m有无杂物及无关人员。

(2)设备检查。派专人对后锚缆卷扬机、备用发电机、空压机、浮吊、拖轮、机驳、定位船上的卷扬机等所有可能参与施工的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行,确保设备完好。

(3)围堰及底托盘检查。焊缝泌水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底托盘吊杆连接质量是否可靠,各种施工时的小型机具材料以及临时电缆、电线是否已经按要求搬离,围堰入水后吃水深度以内的临时梯步是否全部拆除,围堰上准备的备用抽水机是已按要求放好并能使用,围堰入水出现紧情况下备用的配电箱及电缆线是否到位。

(4)后拉缆系统检查。要检查地锚的稳固性,钢丝绳是否有断丝,13#墩下水时,拉缆是穿过12#墩围堰底部与钢围堰相连接的,要检查钢丝绳是否与12#墩钢围堰及临时钢支撑有无擦挂,断缆器与钢丝绳连接是否可靠。

(5)滚动气囊。主要检查气囊的数量、质量是否满足要求,气囊的位置是否按方案设计摆放。为气囊充气的风管是否也空压机联结好,且是否漏气,备用气囊是否已经到位。

(6)协调事宜检查。与供电部门确认在围堰下水时不能停电(准备发电机是为了防止电力部门也不能控制的突发性事件造成停电);与海事部门提前联系,对航道发出通告,围堰下水时禁止通航,并要求海事部门执法船到现场予以配合;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对围堰下水当天的天气有所掌握,如有大风、大雨、大雾等影响围堰下水的恶劣天气,应根据实际情况推迟围堰下水时间;施工区域50米以外的范围布置警界线,确保围观群众不能进入施工区域。

(7)下水前动员及再次交底。在围堰下水前,再次进行技术交底,涉及围堰下水的所有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均参加,对第一个人、每一个岗位均应书面明确职责及工作范围。

3.3钢围堰下水、定位施工技术

3.3.1气囊充气,围堰起滑

钢围堰全部拼装完成后,其下的气囊分两侧对称布置于钢支墩(支承点)间,间距为3m。当与支墩位置重合时,待支墩拆除后再布置。气囊在充气前,必须事先检查布置好地锚及卷扬机等装置,并将钢围堰锚固牢靠,保证其在被气囊顶起后不滚动滑脱。

气囊充气应尽量对称、分散进行,相邻的气囊分两批充气。当气囊充气至钢围堰被顶起0.3m高时,钢围堰脱离支承点约10cm,拆除并清理支撑,使地面平整,不致影响气囊滚动。当气囊完全托起钢围堰,下滑道清理完成后,慢慢放松后拉缆,并在前端不断补充气囊。

在充气的过程中,务必确保钢围堰尽量处于水平状态,即圍堰入水端尽量高,围堰尾端尽量低,以减少钢围堰自重在下滑坡道上的分力,从而减小后拉缆卷扬机滑车组的工作拉力,大大降低安全风险。围堰下滑及下水前姿态对比示意图如图6所示。

3.3.2断缆下水

待围堰下滑至预定位置后,立即停下来,并对周围情况进行确认,如:海事部门的禁航情况、水上拖运小组的准备情况、坡道及施工区域的安全警戒情况等。当钢围堰下滑至设计断缆位置时(断缆位置:13#墩离入水口10m,12#墩离入水口5m),便对钢围堰下后半部份气囊进行对称、分散充气,抬高钢围堰后端,使钢围堰整个底部与坡面平行,然后利用尾部拉缆快速断缆器断缆,让钢围堰在1:10的加速坡道上自由加速下滑,利用其惯性入水并向江中滑行一段距离。

3.3.3钢围堰漂移距离控制

在13#墩围堰下水过程中,理论计算13#钢围堰漂移247m,实际漂移了269m,超过设计22m;12#墩围堰理论计算漂移150m,而定位下沉位置仅为106m,在确保12#顺利下水的前提下必须想办法减小12#的滑行距离,即节约功效又可消除12#墩围堰撞击13#墩既有围堰的风险,经过综合考虑,采取以下三条措施减小钢围堰下滑冲量。

⑴调整前端气囊与滑行方向的垂直角度。气囊与下滑方向严格垂直,能确保最大下滑速度,调整后续围堰滑行气囊不与滑行方向严格垂直,向围堰中部设置约5°的内偏角度,加大围堰下滑阻力降低滑行速度。如图7所示。

⑵在钢围堰尾部设置φ52mm重型锚链拖拽,并在锚链尾部连接一10t重的霍尔式铁锚。锚链设置成“S”形,在下滑过程中,利用锚链与地面的摩擦力进行消能,同时为确保围堰入水后位置,锚链总长度即为围堰预定位置与锚点间距离总长。锚链消能示意图如图8所示。

⑶在钢围堰尾部设置锚固拉缆作为保险措施,拉缆的长度为精确计算后围堰的控制最大漂移距离,以控制其漂移距离不超过设计墩位。

3.4钢围堰定位下沉

当钢围堰在水中基本稳定时,拖轮及机驳船靠拢、浮运至底托盘回收位置,再将底托盘运至指定水域脱落,以便回收。底托盘脱离后将钢围堰分别浮运至13#墩上游指定位置处,连接主锚钢缆,12#墩连接前定位船上拉缆。

3.4.1定位系统施工

⑴定位船施工

定位船利用400t的工程驳船进行改装,将驳船上的所有建筑拆除掉,然后安设固定座、转向马口、卷扬机、滑车、滑车组及转向滑轮。每台定位船上安装4台8t的卷扬机,安装一台150kVA的发电机,自行发电,供卷扬机使用。围堰前、后定位船平面布置图如图9。

⑵抛锚

抛锚顺序按“先主后边,先上游后下游”的原则进行。考虑到锚抓牢时有一定的位移,抛锚时需预设一定的预偏量,分别向抛锚方向各预偏10m。

铁锚均采用机驳船进行抛锚。抛锚时铁锚与锚链及钢丝绳连接好。测量人员在岸上观测,指挥机驳船开至设计锚位处。

抛锚方法:用直径为16mm~20mm,长约20m的钢丝绳挂着铁锚,将钢丝绳一端固定在带缆桩上,然后将活头绕成∞字于带缆桩上,活头的末端用细麻绳扎住。铁锚挂好后,将连于锚上的锚链在船上摆好,盘好钢丝绳,并将锚绳的末端固定在带缆桩上。准备工作完后,将船拖至测量指定的锚位,其他人员站在安全地点,由一技术熟练的工人将活头松开,铁锚靠自重力落入河床,锚链及锚绳随之落入河中。

⑶调节系统安装

为便于调节围堰位置,所有调节系统均设计在定位船或地锚位置,围堰上仅设置转向滑轮。钢围堰与各类锚绳和拉缆之间通过马口进行连接,马口分为2种:马口A,为固定式,主要用于连接围堰的前、后拉缆,同时也用于13#钢围堰侧锚为地锚的连接;马口B,为转向活动式,主要用于侧锚,其作用是通过马口B的转向功能,可不在围堰上设置侧锚收锚平台,将侧锚转向于地锚、后定位船上收放。

⑷系统预拉

定位系统中的定位船及主、尾锚抛锚完成后,对主锚进行40%设计(即340KN)拉力的预拉。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预拉,使主锚、尾锚同时持力,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锚缆脱空滑移的现象。通过连接前后定位船固定架,将预拉力传递至主锚及尾锚,同时收主锚、尾锚,达到锚定系统预拉效果。

3.4.2围堰定位下沉

钢围堰浮运至墩位后,利用锚碇系统对钢围堰位置进行调整、定位。由于无导向船系统,围堰定位下沉控制主要依靠围堰的前后、左右拉缆调节、围堰隔仓注水下沉控制,所以在围堰定位下沉施工过程中,必须结合每个隔仓注水速度及重量,确保所有拉缆分别调整、互相配合。

⑴准备工作。钢围堰定位下沉前,检查定位系统各马口及锚绳连接,确认各工作部位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开始进行钢围堰定位下沉施工。

⑵围堰注水。分4个点同时往围堰隔舱内注水,注水的过程随时监控围堰姿态及围堰下沉标高,一边注水,一边通过拉缆调整围堰平面位置。围堰共分为8个隔舱,分隔舱对称注水,通过调整注水量及注水隔舱来调整围堰姿态。

⑶围堰平面位置精确调整。围堰下沉至距設计标高1m左右后,停止注水。通过前后拉缆及侧锚精确调整围堰平面位置。

通过测量围堰四角特征点,计算围堰的平面偏位及倾斜度。

平面位置满足要求后,继续往围堰内缓慢注水,每下沉20cm测一次特征点三维坐标,调整平面位置,直至设计标高。围堰下沉至设计标高后,派潜水员检查刃脚处是否悬空,若出现悬空,则用沙袋及时塞垫。

⑷控制标准。根据围堰设计资料及相关规范要求:围堰着床时,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围堰下沉到位时,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cm,倾斜度不得大于1/200。

⑸钢围堰刃脚及井壁充混凝土填。围堰着床后,立即采用水下混凝土的方式浇筑围堰刃脚及井壁填充混凝土,以增加围堰刃脚刚度,提高围堰稳定性。

4实施效果

4.1理论数据与实践成果对比

涪江四桥12#、13#主桥墩双壁钢围堰断缆法整体下水、无导向船定位下沉施工得到了顺利实施,现场实测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如表4。

总表上对比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13#墩钢围堰在水中漂移距离超出理论设计值25m;第二,同条件下,对12#墩钢围堰下水时采取了消能措施后,其在水中漂移滑行的距离满足了设计要求;第三,12#、13#钢围堰在无导向船定位下沉后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4.2效果总结

⑴在桥区地形较为开阔、不影响通航、水流速度相对较缓、水深采取措施能满足围堰吃水深度的情况下,无论从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等各个方面对比,钢围堰下水采用气囊法一次性整体下水均是最佳方法之一;⑵在水流速度相对较缓、施工期间水位保持相对稳定、河道较狭窄且的情况下,结合桥区地形,采用无导向船定位系统能很好地完成围堰的定位下沉;⑶在后拉缆控制围堰滑行期间,采用尽量抬高围堰前端的气囊、尽量放低围堰后面的气囊,以减小围堰在滑行坡道上的分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⑷在对围堰入水前,将部分续行气囊改为内八字行,增加了围堰的滑行阻力,从而达到减小围堰入水后的漂移距离,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⑸在水流速度在1.0m/s的情况下,对围堰整体下水后的漂移距离理论计算值还是与实际有一定偏差,这说明,围堰下水的理论计算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5结束语

重庆合川涪江四桥工程于2013年8月4日开始围堰底托盘拼装,13#墩围堰于9月25日完成岸上拼装,9月30日下水,10月7日下沉到位。12#墩围堰于10月5日拼装完成,10月10日下水,10月14日下沉到位。从拼装开始到下沉到位,13#、12#墩围堰分别用时64天和71天。12#、13#墩分别于2014年4月24日、4月25日出水,墩身高度完成9m,标高至204.7m(水面标高:203m),一个枯水期完成了水下基础施工,并提前35天达到度汛条件。在涪江四桥的双壁钢围堰水下施工中,无论是安全、质量、工期还是企业效益,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得到了合川区政府、业主、监理、设计院等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雨洁,李多修.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架设技术与经济分析[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5;

[2]文武松,李多修.坚定先进文化方向促进管理创新--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建设管理经验[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9;

[3]汪水清.农代培.安庆长江铁路大桥3号墩巨型圆围堰气囊下河技术[J].桥梁建设2012;

[4]李柏殿.张延河哑铃形超大钢吊箱气囊法下水施工技术[J].桥梁建设.2012;

[5]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面向创新的中国现代桥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6]刘自明.王邦楣.陈开得.桥梁深水基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殷万寿.桥梁基础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8]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桥梁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经济法基础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主要研究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分析了经济学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及现阶段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高职院校 经济学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经济学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因,形成运用经济学原因、方法、工具来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为其他经济学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打好基础。一、经济学基础课程课程特点1.课程地位。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到经济学很多基本概念和知识,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比较强,涉及到微观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两方面内容,涵盖供求理论、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市场结构、要素市场、收入分配以及一般均衡等多个方向。宏观经济学则涉及到国民收入核算、IS-LM短期模型、AD-AS中期模型、长期增强模型、经济周期、通货膨胀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相关内容。在经济学基础课程知识中,介绍理论以及分析问题都涉及到很多图形、公式和模型,需要使用大量数学分析方法和工具,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分析能力要求很高,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理论学科。2.课程特点。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基础课程时,普遍反映教材知识理论抽象理解困难,畏难情绪比较严重。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该课程以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依据,同时也深入结合了中国经济建设发展实践,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课程重视理论知识,同时也强调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鼓励学生在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对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其运作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企业、消费者以及政府等经济行为。二、教学现状经济学基础课程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理论基础知识艰深晦涩,对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实际情况的实践分析以及应用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导致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不利于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展。1.学生理解困难。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大部分知识都属于理论经济体系,课堂教学以及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集中在理论分析方面,而且课程理论体系中蕴含着西方人特有的试验分析论证思维模式,导致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知识点比较抽象,涉及到的内容范围又比较广泛,而经济学结论成立又建立在严格的前提假设基础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掌握重点,理解困难,而且经济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了较多的概念、定律、原理以及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理解不深容易混淆,課堂教学有效性一般。2.分析方法难度较大。经济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如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动静态分析以及数学分析等,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教材中在介绍某一研究对象时,往往首先介绍理论,之后构造函数,最后绘制函数图形进行直观描述,并形成一般数学推导过程与结论,而这一过程需要学生熟练运用各种经济学分析工具,深入理解经济学以及数学思想方法,但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水平不高,基础较差的问题,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高等数学教学对学生经济学的数学分析帮助不大,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掌握。3.课时安排不足。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理论基础知识,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是引导学生掌握经济学思想方法,形成使用经济学分析工具解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的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也比较丰富,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多方面知识和研究领域,本科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需要开展两个学期,而高职院校因为理论学习时间有限,经济学基础课程课时也被压缩至一个学习,导致教师在叫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之间要进行取舍,影响了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三、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途径1.教学内容调整。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相比,教学体系结构有自身的特殊性,高职院校更注重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以为工作实践服务为准,因此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设置应该求精求准,无需求全求深。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在一个学期60个学时内完成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方面内容,教师需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方式束缚,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综合考虑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岗位技能需求、课程知识体系、技能结构,自主编写经济学基础教材,将供求原理、均衡原理、生产原理、收入理论、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等和学生就业岗位息息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作为教材编排的重点,并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有所侧重,加强经济学基础知识和学生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减轻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知识压力。2.教学方法创新。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板书演示式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多种更加生动、高效且富有表现力的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为学生反复论述复杂的经济理论、体系以及分析工具,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反馈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教材演示、多媒体课件、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快速阅读了解课堂上即将讲解的各种知识,并借助多媒体屏幕为学生直观讲解数学分析图形以及其一般性数学结论,减轻教师板书负担,也减轻了学生学习和记忆压力。3.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学校要加快教师队伍以及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多渠道提高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资源储备。教师自身可以积极向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听听老教师授课,学习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业余时间多阅读相关专著,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知识,多多学习和思考,为学生树立榜样,及时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以及教材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完善之处。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成立课程研讨小组,鼓励学生分享教学案例、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并编排更加复合专业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的教材,并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借助网络平台来接触了解更多最新的经济学资讯,与时俱进,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四、结语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要从教材调整、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以及加强数学学习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打消畏难心理,锻炼学生的经济学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工具的应用能力,为学生其他经济学专业学习打好基础。参考文献:[1]俞健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析[J].知识经济,2017(05).[2]伍玉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高职《经济学基础》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24).[3]张浩,马涛,徐黎源.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4]温晓琼.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6(24).[5]文良.对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6]周启良.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作者简介:丁宁。职称: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营销管理。

作者:丁宁

上一篇:企业工程师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类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