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化范文

2023-09-17

道德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寓德入教的道德教育须先行。道德教育并非是简单的道德说教,道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是道德践行的现实根基。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之目标展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才能切实得以践行。

关键词:中国道德文化;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践行;寓德入教

要想实现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在现代社会的践行,对道德主体进行教育应先行。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一个前提性条件是道德主体对道德文化的认知,易言之,对道德文化的把握,是道德主体践行道德文化的前提。“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对道德文化认知,也即“知”的获得,在很大层面上倚赖于教育。多维教育措施的实施,必将为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基础。

一、道德践行——道德教育须先行

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核心策略在于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教育是对道德主体的道德灵魂进行熏陶的前提,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明鉴。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毫不夸张地说是一部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史。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普及化,在一定层面上是道德教育的力度与强度使然。《礼记》言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此语阐明了个人践行道德并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的途径,即进行学习和教化。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现代践行之先导,宋明理学的总结与开新者王船山说:“唯立学校以教俊士,而德明于天下,则民日迁善而美俗成矣。”船山此言点明了教育在优序良俗中的重要作用。古代社会在相对长时间内能实现相对意义上的优序良俗,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古代有识之士密切关注,历代统治者亦从现实需要的层面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推动道德教育的合理化。“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形成了统治者重视,知识界推波助澜,由此为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了基础。

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传统,奠定了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践行、化民成俗的原始根基。自古及今,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依旧需要现实立教。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那么何谓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德性,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同时道德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规范,这样才能够实现所设定的目标。道德教育是促使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践行的一大法宝,因为“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自然的”,即是说,人之德性的获得,并非完全是天赋,是生之俱来的;但人天生都有良知,通过教育可以把人身上良知变成行动的指南,这又是自然的。人之德性的养成,既需要内在的道德禀赋,亦需要外在的道德教育,内在禀赋和外在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成就其理想人格。

古代社会重视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在古代社会,从贫民界到知识界,再到上层统治者,道德文化的践行呈现出相对意义上的成功。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系列道德信仰危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如何践行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学术界、政界都有热议,提出的解决办法多种多样,如有人提出利用宗教解决道德信仰与道德践行的问题,但亦有人持相对意义的否定态度:“正式的宗教教育对于道德的发展,并未占有特别重要或独特的地位,至于公立学校和家庭则相反,应该扮演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即是说,从纯粹宗教的角度不能解决道德践行的问题,解決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教育,而不是其他。我国虽然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但依靠宗教教育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道德践行问题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优秀道德文化的践行,教育是促使古代优秀道德文化践行的一种内驱力。道德教育对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在于使道德主体成为审美之人,通过道德教化而具有美德,践行美德之人,内心世界激荡着一种审美愉悦。正如德国教育大师席勒所言:“教养的最重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道德教育促使道德践行是可行的,因为审美愉悦的内驱力在发挥作用使然。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了解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进而使人树立耻感文化,产生道德焦虑,促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育促使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实际上是通过教育,对道德文化进行美德分析、美德评判。正如西方现代教育学家艾德勒直言:“教育不是旨在形成任何各种各样的习惯,而仅仅在于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传统上作为美德分析的东西。”此言表明了道德教育促使道德文化践行的方式,遵循的路径为:道德教化一审美的人一美德分析一耻感文化一唤醒良知一道德焦虑一道德践行。由此可知道德践行的源头在于道德教化。道德教化是道德践行这个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道德教化这个大系统中,首要的任务是唤起道德主体的道德良知。通过良心的发现,促使道德主体产生道德焦虑,进而促使道德文化现代践行。“凡人之为不善者,虽至于逆理乱常之极,其本心之良知,亦未有不自知者。但不能致其本然之良知,是以物有不格,意有不诚,而卒入于小人之归。故凡致知者,致其本然之良知而己。由此,道德教化,发明本心必不可少,通过道德教育,使道德主体的良知由“坎陷”到呈现,最终促使道德文化的践行。“一切的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通过良知的呈现,去遵守传统道德文化规则,在规则指引下,真正促使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由此,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化应首当其冲。

二、道德践行——道德教育

必须生活化

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其必备的基本原则。古代社会多重视道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道德践行。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脱离现实根基之嫌疑。新儒学三大主流派之一的陆王心学,主张格物致知,主张回归本心致良知,不假外求以致良知;多讲求心性修养,道德生活多内求于心,道德教育不是生活化,而是在道德理想的形上王国里自得其乐,这不利于道德文化的践行。由此,陆王心学一派遭受到了西学东渐的严厉冲击,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实学”,主张道德学问的经世致用,在他们看来,空谈心性的道德修养不利于道德文化的传播,不利于道德文化的践行。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大众化、生活化,也即道德教育应有利于道德在当代社会

的践行。不单单是我国古代的实学家讲求道德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现当代一些著名的教育家他们亦主张道德教育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曰:“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显然,陶先生此处谈及的教育涵盖道德教育,其核心宗旨在于道德教育生活化,否则道德践行则是天马行空、空中楼阁。陶先生此言,为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指明了方向,要想通过道德教育,实现道德主体的道德践行,道德教育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否则道德教育不能转化为道德践行,知行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切合实际和真实的发展伦理学都必须牢牢地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这一语道破了道德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道德教育需根植于道德生活,如此方能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实践的现实转化。不仅仅是国内学者关注这一点,在国外更是有诸多大师强调这一点。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生活大众化是人类的共识。在亚里斯多德看来:“教育明显应基于三项准则:中庸、可能的与适当的。”很明显,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有一适度的标准,这适度的标准即是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不应该在彼岸世界的道德王国里游离,而应该回归现实生活,也即道德教育生活化、大众化。道德教育能使我们获取道德知识,但不能获得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只有道德教育生活化,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魅力所在。“德性使我们确立目标,实践智慧使我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手段。”道德教育能使我们获得道德知识,但不一定获得道德践行的理性,只有在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基础之上,才能使道德主体在践行道德之时获得道德践行之动力,惟其如此,道德践行才能实施下去。故此,亚里斯多德于此谈及了道德教育与道德践行的关系,首先是道德知识,然后才有道德践行,也即有着先知后行的韵味。此外,亚里斯多德还从道德践行的层面谈及了道德知识,也即道德践行亦能促使道德知识的积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的。“离开了实践智慧就没有严格意义上善,离开道德理性也不可能有实践智慧。”但在这期间,一个首要的基本前提即是道德教育必须生活化,惟其如此,道德文化知识才能向道德践行转化,道德践行才能导致优序良俗的美好和谐社会的实现,道德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实践智慧的德性,他就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此语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道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是道德教育向道德践行飞跃的理论前提。

三、道德践行—在教育时机和教育

策略中游离以利道德践行

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道德践行,并由此实现社会的优序良俗。由此,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之目标,惟其如此,道德践行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但传统道德文化离现实践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究其原因是道德教育的践行目标没有瞄准。诚如王立仁先生所说:“人类生活经验历程的本身同时演示着两个事实:一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德育一直没有停止过;二是人类非德(道德)的行为也伴随着人类生活。”中国当代社会一直比较重视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的效果却值得商榷。道德教育的动机和道德教育的效果显然不能成正比发展,由此必须反思当前的道德教育,其问题在于道德教育脱离现实根基,单纯地重视道德说教,忽视了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在当代社会才能切实践行下去。

道德教育的目标须瞄准道德践行,这是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的关键性一环。道德教育如何瞄准道德践行,道德教育的时机与策略至关重要。道德教育的时间起步早,策略定得好,可以很好的实现道德主体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践行,可以形成道德教育的终生性以提升主体的道德水准,此乃我国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

對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时间上起步早是关键。具体措施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博士阶段都要实施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这应该是一项普遍的道德教育建制。即是说,道德文化的教育与付诸践行,应该从娃娃抓起,而不是相反。西方哲学家洛克所称道的“白板说”,反对道德认识的天赋观念论,主张人之道德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洛克此言,说明天赋观念并不能给人以道德良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人的道德良知、道德信仰、道德践行都是从经验的层面,依靠后天教育或实践而来的。洛克此言,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时间段理念,即从幼儿开始进行道德教育、进行道德熏陶是最佳选择。因为幼儿的头脑相对成人来讲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可以书写任何的东西,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很容易把道德知识传输到幼儿的大脑,使幼儿接受道德文化,在持续的道德教育中让人形成道德信仰并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即是对小孩的道德启蒙教育,从小就能培养其道德品质,此乃一项伟大的事业。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亦提出,道德教育使人形成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最佳时机是在六岁以前,惟其如此,道德教育才有可能之基础。“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故此,实施道德教育,应该从幼娃娃抓起,通过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为道德践行奠定基础。

古代社会的道德践行相对意义上的成功,其秘笈就在于对道德教育时间的把握得当,并由此而形成了古代社会相对发达的伦理文化。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成功的,这“显然与儒家价值的普遍建制化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所说的普遍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对道德教育时间的把握。古代社会伦理文化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古代社会稳定的普遍性的道德教育建制。具体说来,涵盖着两个层面:其一,幼儿道德教育抓得早且及时:其二,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比较强。比如说,古代社会有小学与大学之分,小学之时讲求的是洒扫应对的道德教育,既有对道德文化的强记博闻,亦突出道德文化的践行;大学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之“理”,以道德教育作为人们科举取士的重要依据。“学而优则仕”,这里的“学”应该包含着对道德知识的把握;道德知识优秀之人,才能为官,才能“为政以德,如众星拱之”。由此,中国古代社会在逐级层次性的道德教育之下,最终促使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能很好地推行下去。

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当我们重提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时,我们须重新反思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中国古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寓德入教的普遍建制,“自辛亥革命以来,这个建制开始全面解体了”,“儒家经典在新式教育中所占的分量减轻。民国初年,中小学堂的修身和国文课程中还采用了不少经训和孔子言行,五四以后一般中

小学教科书中所能容纳的儒家文献便更少了。”一方面对道德教育的普遍建制改变了,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经典文本亦逐渐减少乃至全盘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典逐渐遗忘,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在现代践行困难重重,与我们今天对待优秀传统经典的态度有关。在古代历史上,即使在魏晋南北朝名教与自然之辨非常剧烈的情况之下,儒家有识之士仍然以振兴儒学,恢复其纲常名教为己任,为此有“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于是人多砥尚,儒林转兴”,说明传统伦理道德的践行,是在以教育为先的前提之下,通过先知后行实现的践行。由此,以教育为根基,是传统道德文化践行的前提与基础。

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起步要早,要从幼儿开始就对其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为了使人们的道德知识能够转换为行动,实现道德践行,制定一定的道德教育策略也很重要。

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可采取的具体策略为:

首先,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建立道德文化的逐级教育模式。具体方式为:幼儿园的传统道德教育一小学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初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高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大学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研究生入学考试传统道德文化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统道德文化。由此,则逐级形成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如此可为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明确上述七个阶段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道德教育文本。具体策略为:幼儿园明确规定小孩学习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基本的传统道德教育文本,并让老师不断地讲解;小学阶段必须每周有4节课的时间学习古代道德文本,比如说《幼学童蒙》《颜氏家训》等经典文本;初中阶段学习《孝经》等文本;高中阶段学习《论语》《孟子》,并作为大学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予以规定。大学阶段学习《大学》《中庸》等科目,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规定学分,必须修完传统道德文化课程并拿到学分方能毕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方面,政治理论的考试除了马克思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外,应该把传统道德文化的知识加进去,可占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应该有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13个具体范畴的学习、体悟,并辅以专门的道德文化的论文,作为必修课程出现,如此作为研究生方能畢业;在博士入学考试阶段,要将传统道德文化的考试作为一门必修课,强化考试力度,也即加强道德文化的学习与修养。上述不同阶段、不同文本的传统道德文化之教育,为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基础。最后,高等学校应该培养专业的道德文化教师,鉴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乃是长线型学科,故此,需要政府建立免费师范教育,以确保传统道德文化之师资力量,也才能确保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践行。

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道德教育应瞄准道德践行而实施具体的教育方略。我们应重视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教育的方式又可从多重角度出发,因为教育的方式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至关重要。对幼儿道德文化教育可以采取视觉动漫策略,这种教育主要基于幼儿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接受能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成人教育亦要因材施教,因为成人有自己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知识积淀等。成人接触到的媒体主要为电视、报纸、网络等。故此,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对成人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总之,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不能离开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但教育模式必须以道德生活化为其出发点与归宿地。在此前提之下,注重道德教育的时机与道德教育的策略,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践行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 张廷玉,明史‘二十四史·第19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一[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4]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 LAWRENcE K.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M].SanFrancisco:Harper&Row Publishers.1981.

[6]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公司,1984.

[7]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8]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6.

[9] 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胡道玖,发展伦理学: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5):56.

[1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3]亚里斯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一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6]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17]于时英,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魏收,魏书二十四史·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道德文化范文第2篇

一、选择题

1.截至2018年11月8日,我国已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31所孔子学院、1 130个孔子课堂。在孔子学院的带动下,已有67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累计培养各类学员900多万人,上亿人次参加过孔子学院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这些成就的取得( ) ①说明只有中华文化有旺盛的生命力 ②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③得益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说明我国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第二届济南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中提到,要举办文化惠民消费演出季、举办文化惠民消费阅读季、文化惠民消费影视季、文化惠民消费体验季、文化产品惠民销售季、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这一行动有助于( ) ①促进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 ②群众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 ③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群众全盘吸收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下列关于“发展先进文化”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B.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C.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发展先进文化,就必须抛弃传统文化

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下列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 ) ①弘扬民族精神 ②制造矛盾和冲突 ③尊重各民族文化 ④做一名守法公民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2018年7月27日,“齐鲁最美家庭”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孙建涛家庭获得“齐鲁最美家庭”称号。孙建涛带领一家老小做公益,4年帮助1 000多名孩子,累计募集救助资金600多万元。他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能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以爱心和善举汇聚成强大的社会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此你认为( ) ①这是积极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表现 ②热心公益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1

③最美家庭弘扬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④做公益行善事一定能够获得回报和赞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2018年9月是我国第15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青少年的要求是( ) A.要固守民族精神

B.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C.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D.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非选择题

7.山东好人层出不穷,善行义举蔚然成风

材料一:2017年一年,山东省共评出“山东好人”716名,“山东好人之星”52名,共向中央文明办推荐好人线索790多万条,其中123人成功入选“中国好人榜”,41人入选“好人365”封面人物,全省“中国好人榜”入选数量、推荐好人线索数量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

材料二:一个个山东好人故事的背后,是他们用心灵来展现滋养生命的意义,用实际行动来诠释美德的含义。“齐鲁大地是传统文化的沃土,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东义不容辞、义勇当先。这里有凡人善举、助人为乐的高尚,这里有侠肝义胆、见义勇为的担当,这里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本分,这里有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的坚守,这里有润物无声、孝老爱亲的品德回响。” 阅读材料回答:

(1)这些“山东好人”充满着怎样的正能量?

(2)开展“中国好人榜”等评选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8.2018年9月27日,中央文明办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并发布9月“中国好人榜”。经网友推荐评议,坚持6年每个周末为光荣院老人送油条的“油条夫妻”袁兴书、刘颖;路遇车祸紧急施救帮助4名伤员脱离危险的最美护士周炜;勇斗歹徒英勇殉职的公安干警王涛、廖弦;退伍后严守部队秘密隐姓埋名37年的一等功臣吴洪甫;悉心照顾植物人老伴20多年的八旬老人苏成英等108位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1)开展“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哪一方面的内容?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在发

2

展先进文化中的地位是什么?

(2)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答案

【中考热点演练】

1.C 2.A 3.A 4.A 5.C 6.B 7.(1)承担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珍爱生命,勇对挫折等。

(2)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②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③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④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促和谐的良好

3

道德风尚等。 8.(1)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道德文化范文第3篇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内涵及思想对华夏子孙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远,本文立足于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内涵和思想基础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对廉政思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文化;传统廉政思想;内涵和基础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释义

关于“廉政”的概念,追溯起来,其实很久就已经产生了。首先看“廉”的含义,《说文解字注》解释“廉”的含义之一为:“廉之言敛也”,同时又解释由“廉”的另一个本意“棱”“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厉也”。“政”的本意为“正也”,孔子在回答季康子回政时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从“廉”的清、俭和严厉这一引申意义说,在中国历史上,对“廉”的最早倡导,是发生在远古的舜禹时期。舜曾经教导禹要“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舜的下属伯益,则提出“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训条。这应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倡廉思想的文字表述。而“政”者,正也,其意思是显而易见了。

那么“廉”和“政”合而为一个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齐景公和大臣晏婴的一次对话。据史料记载:齐景公问政于晏婴说:“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婴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无不雩途,其清无不洒除,是以长久也”这里,晏婴把为官之道比喻之为清澈洁净、可以荡涤污浊的“水”,为政者只要能保持水一样的至清之性,便能使其长久。儒家六经之一《周礼》,在讲到吏治的时候,提出了“六计”原则,即:“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用现代汉语来表述,就是以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和明智等六个方面来考核官员,一个官员如果做到了这六个方面,才算达到了“廉”的标准,也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从政者了。

有上述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廉政”的涵义,就是指廉洁公正的政治。它主要针对为官者而言的。即要求为官者用好手中的权利,做到廉洁自守、公正无私。关于“廉政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上,自“廉政”概念形成后,也就随之而产生了“廉政文化”。我们可以把“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概括为:“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提炼出来的廉政思想、制定的各项制度以及逐渐形成的崇尚‘廉政’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追求”。

二、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

形成久远的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使其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关于其基本内涵,当前国内学者有不尽相同的阐释,其中较为系统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的卜宪群所归纳的“思想、制度和社会三个层面”。

1.廉政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首先是从廉政思想文化开始的。因為“以德治国”和“道德教化”是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条主线,所以,“廉政”观念不但产生的早,而且对此论述和倡导也非常丰富。尤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思想学术的空前活跃,在诸子百家的学术中,即有很多涉及“廉政”的思想。可以说,中国古代的廉政思想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是这样回答的“尊五美”,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五条标准是孔子心中对从政者在道德品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

老子也强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从到家的角度要求人们始终怀着一颗真诚朴实的心,进而减少私心,远离私欲,免于陷入与犯错甚至犯罪,老子为执政者提出了治理好国家的有效方法和方针,即“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对这段话的解释是:治理国家和爱护百姓,更为重要的是爱惜身心。爱惜身心,才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战胜的;没有什么不能战胜,那就无法衡量他的能力;具备了这种无法衡量的能力,就能够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

在提倡廉洁方面,墨子提出“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圣人之所节俭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家提倡的节用和节葬,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强调统治者在统治和管理国家时,应该吝惜人力和物力的使用,不能因为一己私欲造成国力的下降和百姓的疾苦,应该是百姓免于劳役,安居乐业,从而达到使国家繁荣安定。墨子认为,节俭是美德,是圣人的品德;而淫佚则是小人之举。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节俭则能使其走向成功和昌盛,淫佚则会使其走向失败和衰亡。

秦汉以后的思想家们继承了这一时期诸子的廉政学说,给予了更为深刻的阐发。尤其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上升为官方哲学后,以儒家为核心的廉政思想逐渐形成。

2.廉政制度文化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首先起始于廉政思想文化,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人的精神培养和道德教化的特色。廉政思想文化为廉政制度文化提供了基础,而制度文化又为各项制度创立提供了前提。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制度文化是制度形成的深层次背景之一,也是制度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积累的经验与理念的升华”。战国以后,随着廉政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廉政制度文化也逐渐形成。其具体表现如下:其一,较为严密的监察制度。早在西周时期,中国的监察制度就产生了。秦汉以后,监察制度逐渐完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在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使得皇权下的政治、军事和监察权利形成分离。到了汉代,又出现了专门监察丞相的御史台和专司京师直属亲属检查的司隶校尉。同时也出现了监察地方官员的十三州刺史。这种多层次的监察制度设置体现了自觉的廉政文化建设理念。其二,官吏选拔制度。秦汉以来,政治上出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先后建立了以察举、考试为主体的选官制度。所谓察举,就是经过考察后进行举荐。察举的科目中就有“孝廉”、“察廉”等内容。其三,任官回避制度。东汉时期,为了防止官员在家乡徇私舞弊,规定有亲属关系的官员不得在一个部门做官,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这家是“三互法”的实行。唐宋时,对前代任官回避制度均有发展。尤其到了明清时期,任官回避制度更为严格和完善。这些制度,十分有效地遏制和预防地方官员利用攀亲带故的关系拉帮结派和官官相护弊端的出现,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带来良好的环境。

3.廉政社会文化

首先,关于清正廉洁,先秦的思想家们多有阐述,当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官方哲学后,以儒家为代表的廉政思想,自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实现道德教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精神力量的感召下,个人“廉洁”的修行,至关重要,不论平民百姓,还是大小官僚,因为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这样就在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崇尚廉洁的风气。其次,统治者的倡导。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凡是有所作为的君主,都非常重视廉政建设。以为吏治的好坏,政治的清明,直接关系到他的统治能否维护下去。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得到增强了廉政的社会氛围,使廉政建设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和完善。如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惩治官员贪污最有力度的一位皇帝。《大明律》中就设置了“制职”、“受赃”、“坐赃”等条例。最后,大众舆论的监督。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众舆论监督的作用。在崇尚道德修养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一般来说,各级官吏特别是地方官员都很重视在百姓中的口碑和影响,如汉元帝时期的少府欧阳地余告诫自己的儿子说:“我死,官属即送汝财物,慎毋受。汝九卿儒者子孙,以廉洁著,可以自成”。这些具备廉洁品德的官员也正是在儒家廉政思想文化的熏陶和社会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另外,社会舆论的监督除了对清官的褒奖外,同时还表现在对贪官的挞伐。这种巨大的群众力量,为中国传统廉政文化打下了广阔而坚实的社会基础。

三、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思想基础

1.儒、道两家的“廉政”思想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就是“仁政”。孔子在和弟子的交流中曾多次提到为政的问题。他说“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孔子在这里虽然没有直接论述到“廉洁”,但为政以德就是要求每一个官员从自身做起,重视精神境界的追求。后世历代儒家代表人物发展了孔子的为政学说,提出了为政的更本前提“民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实行“仁政”和“爱民”,主张对人民薄收敛、厚施予、重教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是儒家一直所倡导的。“廉”是为官从政者必备的一种基本的德性,宋代大儒朱熹在解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时说:“如今做官,须是凭地廉勤。”综上所述,历代儒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吏治的清廉,把“廉”视之为政之本,他们认为廉不仅是当官者的个人品德,而且更关系到政权的稳固和国家兴衰的根本问题。他们对廉政的宣传和倡导,有力地促进了廉政文化氛围的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思想基石。

道家崇尚自然,其思想中有关廉政的内容更加丰富。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抑制贪欲、清心养廉的论述占有大量篇幅。如:“持而盈之不如其己;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不能没有止境,更何况是不义之财,否则将功成身败,只是自然规律。到家推崇“大道从简”,在道家看来,“域中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大。此四大中道为首,是最大。大道包含一切天地人,所以应该坚持从简原则,不论是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个人修身,均应从简。一切从简,就可以做到俭,俭才能做到清,有了清就可以抵制贪。所以,为官方式,即廉政。总之道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自然无为,由此而倡导统治者要顺应民意、抑奢崇俭、廉政宽容等治国理念。道家的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了一定的安邦利民的积极作用。

2.法、墨两家的“廉政”思想

对于“廉政”,法家的思想与上述儒、道两家不同,法家强调刑法和法、术、势,主张依法治国、即以严刑酷法和权术来保证为官的廉政。法家把法制看做是“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治民一众,不知法不可”。“法”是整齐划一的标准,就可以把人统一于一个标准之下。在法家看来,君臣上下皆从法,此之谓大治。“名王之务,在于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论贤人,用可能,而民可使治;薄税敛,毋苟于民,待以忠爱,而民可使亲。三者,霸王之事也”。法家的这些思想,虽然完全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着眼的,但是在客观上对于中国历史上吏治的清明和廉政起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法家降廉和政治合起来进行考察,把“廉”当做治国纲领“四维”之一,把廉耻上升为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的高度,堪称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最深刻的表达。

墨家则最先把廉政作为重要德行提出来的,认为君子之道有“廉、义、爱、哀”四行。强调节用节葬,抨击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浪费。墨家提出了“是以其民俭而易治,其君用财节而易瞻也”的节用观点。由此,墨家劝导和提醒统治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不要过度,否则将民不安,国不治。墨家的这些思想,深刻地揭示了节俭与国家昌盛和衰亡的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墨子卷6节用上[M].中华书局,2007.第8页.

[2]司马光.资治通鉴[M].中华书局,2007.第347页.

[3]罗任权.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版社,2010.第166页.

[4]卜宪群.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發展道路与历史价值[J].社科党建,2007.(1).

道德文化范文第4篇

[摘要]高职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其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现状令人困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的压力下,高职学生道德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值得思考。

[关键词]高职学生 道德现状 成因

[作者简介]王锡金(1973- ),浙江奉化人,浙江纺织服装学院讲师,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浙江 宁波 3152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从总体上来看,当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大量涌入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高职学生中存在着道德素质低下、道德观念变异、徘徊于道德底线的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

当代高职学生的道德状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道德现状有喜有忧,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从积极方面看,大多数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把祖国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能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够维护国家的尊严,自觉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维护校园的安定和秩序。具有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思想,能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良好学风,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具有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拓进取精神、公平竞争与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自强自立、讲求效益、惜时守信等观念,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但也必须看到,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现状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甚至有些正徘徊于道德底线,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诚信观念严重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作为社会宠儿的高职学生本应该成为诚信的典范,但近年来,面对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关系多样化的形势,他们的诚信道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令人担忧。

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作弊的方式更是无奇不有、防不胜防,作弊队伍不断壮大,作弊者的心态也由过去的偷偷摸摸变得比较坦然。尽管各高校对考试作弊现象都采取了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这股风头并没有被遏制住。事实上,作弊现象在全国高校内普遍存在,即使在最拔尖的一些高校也不例外。

2.学术作假成风。高等学府本是学术的来源地,真实则是学术的命门。而有些高职学生为了写论文或完成作业,不钻研求实,仅靠剽窃求成。据调查,在今年4月某高职院校的一次《读书与人生》征文比赛中,共收到179篇文章,其中,157篇直接来自网上下载,让评审老师感到非常震惊。长此以往,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将受到严重损害。

3.履历造假、背信违约频繁。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有些学生为了找一个好职位而在求职履历上做文章,如涂改成绩、虚构经历、购买或伪造荣誉证书等。同时,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就业合同意识淡薄,背信违约跳槽现象频繁发生。去年在广州批量招聘的大学生中,就业大学生中约有30%毁约,另据调查,在全国其他城市,大学生毁约率也都在20%~30%。

4.恶意拖欠助学贷款、学费。国家设立助学贷款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大举措,但不少受助学生恶意拖欠,使这项善举处于尴尬境地。据报道,大学生助学贷款运行几年来,大学生毕业后的还款率不甚理想。目前,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助学贷款的比例较高,个别地方违约率达30%左右。与此同时,全国各大高校还面临着严重的学费拖欠问题。据对新疆部分高校的了解,2000年以前的学生欠费金额,各校一般都在几万至几十万元,而近几年,大部分院校学生欠费金额少则一两百万元,多则七八百万元,个别院校学生欠费率高达30%以上。

(二)社会公德失范

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当代高职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应该成为良好公德素质的典范。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高职学生的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很多问题。

1.基础文明素养较低。在大学校园里,一些学生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在食堂就餐不排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个人衣着考究,宿舍脏乱却无人打扫;对私人物品爱护备至,对学校公物却任意损坏;对旷课逃学、互抄作业习以为常;利用网络欺骗他人;不讲究学术道德,随意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等等。更令人担心的是,部分学生对文明标准的认识比较混乱。有的学生把穿着背心、趿着拖鞋出入公共场所视为生活小事;有的认为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着奇装异服是有个性;有的认为在宿舍内违章用电属于个人自由;有的把浪费粮食视为个人生活习惯。

2.缺少感恩意识。黑格尔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懂得以礼待人。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含义。然而大学生中却有为数不少的不知恩、不回报者。如深圳著名歌手丛飞曾无偿捐出300万元,用来资助178个贫困学生,可是,当他自己重病住院时,那么多受他资助的学生竟无一人去看望他,更不用说助他一臂之力了。

3.缺少拾金不昧的精神。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文化层次较高人群的大学生,理应成为这一传统美德的继承者和典范,然而,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校园中有同学丢失饭卡,可“拾主”很多动作“快捷”,大部分丢了饭卡的同学在报失前,电脑上都有被别人或多或少用过的记录。

(三)社会责任感缺乏,参与政治的价值取向具有功利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与以往相比有趋于平淡的态势。根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问题上,有35%的学生认为“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哪个党领导都可以”,有45%学生认为“不清楚”,还有20%的学生“不关心”。具体而言,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在政治价值取向上,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根据有关资料调查表明,有39%的学生党员承认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是“为了个人就业的需要”,部分学生写入党申请书只是随波逐流,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婚恋观念畸形发展

20年前,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还很少见。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他们大学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伴的是,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趋于开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视爱情为游戏。中青在线上曾报道,重庆沙区某高校完成了一次“大学生思想健康状况”调查活动。结果显示,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30%左右的大学生“脚踏几只船”。他们乐于玩爱情游戏,即使获得自己期望的理想爱情,也不愿意给对方以承诺,以免被束缚。(2)道德底线失守。近年来,午夜陪聊、成人热线等行业大打学生牌,有不少大学生为了金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3)性观念过于开放。随着大学校门的逐步敞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经常出双入对,共筑爱巢,大学生同居已经成为见怪不怪的校园现象。据在西安、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的一些著名高校进行的无记名问卷式随机调查显示,对婚前同居行为表示“可以理解”或持肯定态度的占48.5%,“说不清”的占27%。也就是说,几乎75%以上的大学生差不多“认可”或“不反对”同居这一行为。

二、当代高职学生道德缺陷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社会精英,应该成为社会公德维护的先锋,然而当代高职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却令人困惑、值得深思。目前这种道德现状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加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当前,社会腐败现象的孳生、蔓延,受市场利益驱动而大量出现的重利轻义行为,社会关系中人际交往感情的淡漠等,使人们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诚信原则发生了动摇和怀疑,而由于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市场规则还不够完善,惩罚机制还不到位,使一些诚信素质较低的社会成员在现实生活中把不诚信当做一种谋生手段,甚至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这些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教育中“重智力、轻德育”的不良影响

目前,在中小学阶段,学校主要进行的是应试教育,学校、教师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分数、升学率,德育往往被虚化。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许多中小学教师不讲诚信,在毕业生鉴定表上任由学生填写学习成绩和政治表现,这种不负责任的造假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在大学阶段,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各大高校都把工作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上,缺乏或轻视德育教育。另外,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价值观、职业道德观、教育方式和方法等都会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老师到处兼职赚钱,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有的搞学术腐败,剽窃别人的科研成果;有的高校在招生、毕业生就业、各类评估上弄虚作假,都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三)学生自我要求不高,家庭教育不当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层次良莠不齐,许多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对思想道德的自我要求不够。另外,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书本知识,疏于对孩子“做人”的熏陶。有些家庭物质条件较好,但成长的环境不理想;有的父母不管孩子的一切,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父母好开“空头支票”,甚至有的父母还经常在孩子面前宣扬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和信息。这些都势必从客观上导致许多高职大学生虽“成了才”,但“成不了人”。

(四)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冲击着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网络的出现,使地球上的人们在虚拟现实中变成了小村落。网络因具有全球性、开放性等特点和集文字、声音、图片为一体的表现手法,加之传输内容涉及全球各个领域,正在广泛地被高职大学生所接受。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不确定性,使它在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和道德问题。

网络的开放性和无政府性使一些违反人类社会本质的信息内容得到广泛传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高新网络技术,加紧了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渗透。面对互联网上滚滚而来的西方文化,高职大学生们一方面缺少理想根基和阅历,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容易被信息的奇、新、异所吸引,久而久之就会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和腐朽生活方式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导致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动摇。

另外,网络行为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国家政府部门对网络公民的行为难以加以确认,监管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使得网络色情无法杜绝,各种色情网站、色情图片、色情广告铺天盖地,各种以交友、商贸等为名的欺诈行为随处可见,有许多高职学生在网上欺骗他人,也有很多人受骗上当,造成了他们道德人格的严重失衡。

当代高职大学生是21世纪的应用型科技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然而,当今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却存在着令人困惑的现状,认真分析其成因,对于积极探索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会玲.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重塑[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6).

[2]许振华.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障碍及排除[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

[3]薛丽,张琳琳.浅谈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4(5).

[4]赵素珍.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5(5).

[5]李惠荣.关于大学生同居的一些思考[EB/OL].http://www.sexstudy.org/,2007-04-03.

[6]刘艳军,张盛楠.现实、守望、游戏,还是追求完美与另类——解读与透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J].教育艺术,2004(6).

[7]叶松庆.守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J].青年研究,2003(6).

[8]李庆祝,钟瑞荣.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及确立正确道德观的路径[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1).

[9]郑志刚,唐丽.对高职学院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EB/OL].http://www.xjzjszyj.cn/dygz/ShowArticle.asp?ArticleID=79/,2006-12-04.

道德文化范文第5篇

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应从根本上走向返璞归真。架构“道德天理”是道德素质教育之起点;唤醒“人的良知”是道德素质教育之途径;激活“人的善根”是道德素质教育之终极目标。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都很重视德的教育与传播,特别是几千年来,儒家道德伦理观以其稳定的形态积淀为公众的文化心理与个人信念。其“和、仁、礼、忠、孝”的理想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与认可,渐渐地也成为人们的一种道德规范而加以践行,所以多少年来,从家庭的朴素教育到学校的正规教育再到社会的世俗教育,无不以这种道德文化来进行传播。因此,并不是人们的头脑中没有道德认知体系,而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所引发的各种与他们的道德认知标准不相符合的社会现象渐渐使人们的道德情感出现了倾斜,在价值判断与情感认同上发生了变化,使得功利当先、拜金主义、唯我独尊的幼虫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寄生,引发了人们对道德的淡化,对真、善、美的歪曲,对情与义的淡薄,这就是“不信其师难得信其道”的道德情感在作怪。可见,公民道德素质低下,不是缺失在道德认知上,而是缺失在道德情感上。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重新解读道德素质教育。

一、对道德素质教育的朴素解读

何谓道德素质教育,多少年来,人们对之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看法,由于道德素质是由知、情、意、行构成的,所以,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是由提高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训练道德行为来构成的。这是对道德素质教育的普遍理解,这里,笔者想从通俗的角度对素质教育做出诠释。

1.架构“道德天理”是道德素质教育之起点

中国古话讲“天理人心”,其中的天理讲的是一种做人的规范与准则,它是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原则与做人处事准则,这种价值原则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得益于儒家经典文化的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儒家胸怀天下、积极入世的精神宣言,它奠定了“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学基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包含着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志当存高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下学而上达”,“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等是对个人自身修养之说,这种儒家伦理道德构架的合理性,生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理”之说。它也成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支点,失去天理就意味着人蜕变为禽兽,就意味着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体系的全面崩溃。所以道德素质教育应建构适合社会各系统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有现实意义的能够深入于人心的通俗的易于操作的规范,让人们的心目中留存一份作为文明人的安身、立命、生存的规则。

2.唤醒人的良知是道德素质教育之途径

老百姓爱讲一句话,“拍拍胸脯问问良心”,说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事要凭良心。何谓良心,良心就是在履行应尽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教育,从而在人们的灵魂深处积淀了一定的道德准则,养成了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了个人的道德认知体系,所以人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都在潜移默化地遵循着这样一种稳定的价值规范,如果这种价值体系是高尚的、合情理的,那么他们就是在按“天理”行事。如果一个人不能按照自己心中的合乎道德标准的规则行事,违背了自己的良心的话,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内疚感、惭愧感、负罪感,在生理上就会出现不愉快的体验;如果他的行为符合自己的良心,便会产生一种崇高感,心怀会舒畅,这样的一种人便是有道德良知的人,是真正的具有人性的人。

一个人的良知来自于丰富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是一种长期学习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是在这种良心的影响下,才必然派生出热心、责任心和专业心。大家知晓的老字号药店同仁堂有一句名言叫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就是一种良知。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在实施某项政策时遇到困难,他的秘书建议他更换另一种方案,他叹口气说:“我的上司不允许”,秘书大惊,说道,“美国总统还有上司?那你的上司是谁?”威尔逊答道“我的良心”。我们在实施道德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的不是说教、训导,而是要从灵魂深处激发他的情感,唤起他的良知,使他产生美好的道德体验,并付诸于道德实践。

3.激活善根是道德素质教育之终极目标

道德教育是以激发人性向善为目的的,它力图引导受教育者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光明、丰富的精神世界,引导人的心灵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深切的体认,引导人生对世俗功利和有限物的超越,唤醒、弘扬和提升人性深处对正义与光明的期待。概而言之,就是要激活自身美好的“善根”,发掘人的潜能中积极美好的善良因素。常有善念,是使人们弃恶扬善的情感和善的意志变为行为的重要保障,善念是万善之门,从这里可以走向人生的至高点。善念支配人们的行为,能使良好的道德行为通过善念的心理活动得以实现。善念也是善行的向导,是一种思维活动,一种心理状况,一种思想感情,也是一种道德情感与意识,是道德行为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指导人们去行动的无形的内趋力。一个人或善或恶,都是不断积累和不断变化的,实施道德素质教育,就应是一项长期的、具体的、细致的工作,其本质在于使人“积善成德”。善念来源于崇高的信念,信念对于人的思维趋向、人格追求、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善念也来源于“无邪”的心理自觉,只有善念生,才能德行正,一句问候、一个搀扶、一点理解均使人具有了人的品格而变得高贵而富有人格的魅力。

二、道德素质教育应从文化伦理教育做起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以及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而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无论是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还是世界文化,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质,尤其是民族经典文化,它是历经漫长的岁月和时光的淘洗,不断凝聚结晶而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命内核。经典文化对人的长期熏陶,最终会融入个体的血脉和精神,内化为人的心性品质,正如植物必须扎根于土壤一样,人也必须扎根于文化。

通过经典文化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吮吸传统精华,滋养心怀品德,形成他们独特的“天理”规范,使他们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心地趋善、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使生命渗透出某种深度,维护人之光辉、提升人之品质、造就人之才能。

借鉴西方文化,迎接世界范围的八面来风,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与世界文化进行全面的交流,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分,吸纳融合到我们的道德规范中来,以形成更为完善和充实的道德价值体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道德素质教育必须将东方智慧与西方文化有机交融,形成丰厚的道德文化资源和伦理准则,为人之天理良心造就一片广阔的文化海洋。

总之,道德素质教育的崇高使命在于塑造一种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而朴素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人的良知和人情味,让人们去感受、感觉、感悟高远的人生境界,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怀,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山西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王哲先)

道德文化范文第6篇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大规模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互联网早已渗透到了我国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都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悄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了21世纪所特有的文化形式,即网络文化。由于我国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仍在形成过程,因此并不能良好地了解互联网络的本质特征以及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一来,便使得互联网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考验。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关联性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为我国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之余,也使得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矛盾日益尖锐。就当前的互联网使用人群而言,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最为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互联网与日俱增并不断更新的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大学网络的普及更使得电脑成为了如今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标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大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阶段还不足以让他们具备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越来越多的网络非法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大学生这一网络群体上。近年来,各地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行为失德、思想偏激等现象为我国的高校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网络的快速发展让高校思想教育早已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深入分析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之间的关联性,并以此进行高校思想教育模式的创新成为了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网络文化同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密切融合

作为知识高度开放的信息化平台,网络文化凭借其自身的高度包容性将各种各样的知识融汇其中,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人类知识库,人们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在知识库中进行知识搜索,网络教育更是成为了当前全球教育领域的大势所趋。通过对现实世界的仿真模拟,互联网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虚拟的仿真世界,从而为网络中各类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平台。尽管高度包容性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但不能回避的是,网络文化身上仍旧有功利性的色彩,“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同样适用于网络文化中,无法获得网络主流价值观认可的文化同样会遭到网民的抛弃,层出不穷的应运时代发展需求而诞生的新思想会不断取代以往不符合时代特色的“封建”思想,思想的更新在网络文化中将更加快速。不过,在网络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方面,网络文化给予了它们高度的尊重,从而保证了主体能够在互联网提供的仿真世界中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创新活动,赋予了网络主体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

(一)网络文化提升大学生网民整体素质

对于我国当前的高校大学生而言,大学阶段正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时间观逐渐成形的时期,相比于其他的网络受众群体,大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兴趣关注点也更为广泛,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心,因此更容易接受新的事物,互联网文化的营造的仿真世界恰恰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激发,而我国当前网络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更能为他们提供高效获取当前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动态变化信息的渠道,让他们的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更新。不仅如此,网络世界的互动性让他们能够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言论,并借助于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他们还能与网络世界中的人们进行观点交流与探讨,从而使得他们的思想境界在良好互动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和完善,不仅如此,通过大学生网民思想层次的不断提升也能促进我国网络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由于网络文化对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实践空间,因此,在互联网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根据自身需要学习各个领域的先进观点与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让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发挥,不断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下,不但能够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还能够让大学生的网络言行和文化素养得到稳步提高。

(二)网络文化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网络文化的强大包容性赋予了互联网优良的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与精神都能在互联网中得到体现,而且对于外来的文化,网络文化也进行了有选择性的融合,网络文化前所未有的多元融合为大学生们建立起了触手可得的互联网知识库,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之余,更为学生们提供了全新的认知世界的角度,让他们能够更为全面地去思考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和自主创造性,如此一来,便为大学生和社会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保证学生们的大学生活不与社会发展脱节,通过不断更新的社会知识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阔,使得学生的人格能够得到全面综合发展,让大学生们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更迅速地适应社会工作。

二、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相互促进

(一)网络文化与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相辅相成

网络文化之所以能够集知识学习与游戏娱乐于一体,并让二者不发生冲突,完全得益于其四大特性,即教育性、娱乐性、丰富性与开放性,在它们的帮助下,我国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生活不断学习到新的知识,以实现理论水平的同步提升。不同于小学与中学,绝大多数大学生是首次脱离父母的陪伴与管束,离开家乡开始自己的大学四年生活的。刚刚告别三年高中繁重课业的他们,尽管在努力让自己的思想逐渐独立,但由于实际社会生活经验的匮乏,他们的是非观念是十分薄弱的,再加之思想道德观念还未能完全建立,往往导致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无法进行良好的自律。尽管大学生活中仍旧有老师的管理与教导,但大学始终与中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即老师无法全天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监督,从而使得大学在监督学生的工作上没有连贯性与实时性,老师无法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的问题。面对大学教育这一方面的不足,上述互联网的特性刚好起到了良好的弥补作用。我国政府与社会各界为了给学生们营造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规范网络文化上做出了不断的努力,大力促进各类绿色文章的建设工作,为了让学生远离网络中各类不良信息与偏激观念的影响,更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对网络信息开展了全面的安全监控,适时把握网络舆论的走向,力图不断净化网络环境,为学生们营造自由、健康的互联网空间,让大学生对各类知识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之余,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促进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在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帮助下,大学生们获得的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网络言行也会反哺于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文化整体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让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网络文化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进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增强,并保证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实现了大学生知识的拓展与课余生活的丰富。网络文化成为了大学生学习与娱乐的主要方式,网络文化所具有的视听效果是其他信息表达方式所不能够相比的,为学生提供了资源信息、娱乐方式等。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不断提高,无形中造成了大学生的巨大压力,网络文化能够降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泄不良情绪,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其次,实现了大学生视野的开阔与交往能力的提高。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文化的丰富,大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在课堂中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实现了视野的开阔与知识的丰富。网络具有共享性,实现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面的拓展,能够让大学生接触更多的人群,促进其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最后,促进了大学生的主体成长与个性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主体性与个性。网络文化为大学生主体性的形成与个性的张扬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建构、自我创造与自我展示。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够参加各种网络创意活动,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不受父母、教师的监督,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者理想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接触符合自己特点的朋友,酣畅淋漓的展现自己,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特征。

(二)消极影响

首先,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模糊化。大学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网络文化以其独特性获得了大学生的青睐,但是网络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性与变化性,可能导致大学生存在困惑,失去了判断是非的能力,破坏大学生的文化与价值观。其次,大学生文化品味低俗化。网络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这就导致网络中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视听造成了侵害。如果大学生意志不坚定,将不能够意识到这种不良信息的危害性,被这些信息所毒害,放纵自己在网络中的言行,出现各种不文明的形象。此外,大部分学生对网络文学类型的选择也出现了低俗化的趋势,更趋向于言情、武侠等,而很少问津古典文学精品。最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异常化。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维系的纽带,网络的特殊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成了数字化的方式,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增加了虚伪,而掩藏的真诚。在这种掩护之下,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肆无忌惮,造成了大学生网上与网下人格的冲突。大学生如果长期沉迷于网络,将会改变其现实生活规则,对其人际交往方式造成影响。网络文化使得人际的交往出现了种种“异化”现象,不利于青年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快速进步对于社会大众的影响越来越深。作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网络文化的普及既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健康面临更多的威胁。网络文化与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呈现出日益融合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与教育部门应该抓住网络文化的教育优势,大力建设绿色网络空间,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惠良,毕然.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44):165-173.

〔2〕朱一玮,徐畅,孙丽丽.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3(43):115-117.

〔3〕于淑华,陈丽红.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63):128-130.

〔4〕何家梅,何潇.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53):104-108.

〔5〕张敬斌,宾文高.论全球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1(74):103-120.

(责任编辑 徐阳)

上一篇:疫情防控工作要点范文下一篇:供应链管理的采购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