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二级管理模式与实践论文

2023-01-31

伴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中等职业学校出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办学的良好势头。但同时,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同质化发展, 出现了诸多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改革学校传统的科层级管理模式, 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的内部管理模式, 成为了学校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1 实施背景

1.1 管理体制改革是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提高质量, 体制创新, 形成特色, 成为大势所趋。在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 (教职成[2010]6号) 中指出:“规模较大的学校可以设置若干专业部 (系) , 实行校、部 (系) 二级管理”, 这更是为较大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开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1.2 管理体制改革是学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职学校在办学规模逐年扩大, 办学势头越来越好的情况下, 如何有效调整发展目标, 更加主动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 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学校新的改革与发展, 重点在于从学校的管理运行机制以及人事、财务、教学、教研、学生、资产等工作管理制度方面, 建立完善的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能充分调动系 (部) 办学积极性的体制机制, 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 增强办学活力。

1.3 管理体制改革是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 全面完成建设目标的重大抉择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教职成[2010]9号) 中指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 应重点完成七项任务。其中, 包括“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提高规划、执行、质量检测和服务能力”。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改革、重组、调整和完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 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功能机制, 促进专业发展、提高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

2 改革思路与目标

2.1 改革思路

基于扁平化管理理论和SMART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激发系 (部) 活力为核心, 以目标管理为导向, 以健全制度为保障, 以考核监督为重点, 建立校系二级管理体制, 推进管理重心下移, 促进系 (部) 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实现部门职能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从事务管理向服务管理转变, 从集中管理向相对分散管理转变, 初步建立符合中职学校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2 改革目标

通过改革建立起以校系二级管理为基本框架, 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 实现“目标管理、过程监控、责权利清晰、分级负责、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改革目标。

3 二级管理的实施

3.1 理论研究, 界定校系 (部) 二级管理的内涵

校系 (部) 二级管理是指学校在校、系 (部) 二级建制的基础上, 赋予系 (部) 一定的职责, 并根据职责需要将部分人权、财权、物权下放, 将原有的以职能科室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变为以系 (部) 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使系 (部) 在学校总体目标的指导下, 拥有一定的权利和利益, 成为一个充满活力, 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的内部管理模式。

3.2 市场调研, 确定改革的基本原则

通过对市内外7所高职院校和6所中职学校的调研, 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确定了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的基本原则。

1) 机构设置“管”“办”“评”分离。学校按照“行政管理”“教学运行”“评价考核”三大职能和属性, 对内设机构进行调整。2) 责权利明晰。转变综合部门职能, 实行管理重心下移, 明晰系 (部) 责权利, 使系 (部) 相对独立、更具生机和活力。3) 分级管理、严格考核。实行学校目标管理、系 (部) 过程管理, 将考核监督与绩效考核挂钩。4) 总体设计, 分步实施。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既要高屋建瓴总体设计, 又要联系实际, 突出重点, 先易后难, 分步实施。

4 二级管理模式的运行

4.1 优化内设机构配置

一是基于学校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在撤销教务科、实训中心的基础上, 对学校开设专业进行归类, 新组建现代制造系、电工电子系、车辆工程系和现代服务系等四个教学系。

二是根据工作性质撤销、合并部分职能部门。基于缩小管理半径的原则, 将学校原学生科、保卫科、校团委等三个职能部门进行合并, 组成新的学生工作和安全保卫部, 负责学生管理、安全保卫和团建工作。在设立专业教学系的基础上, 撤销了原教务科和实训中心。

三是对部分职能部门赋予了新的职责。在原教务科、实训中心整体撤销的前提下, 将以上两教学科室的相关教务职责统一移交到原教研督导室, 并更名为教务教研督导办公室。

4.2 完善二级管理部门运行制度

内设机构调整之后, 在学校人事部门的统筹下, 各二级管理部门尤其是合并、新设和肩负新职责的部门, 结合各自责、权、利, 完善了部门管理制度、绩效目标考核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相应的运行制度。

4.3 适度下放部分管理权限

在保持校部统筹的大背景下, 学校适度下放了部分管理权限。

一是赋予四个教学系以教学管理、人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的部分权限。教学系的主要负责人对本系所有专业的教学安排、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负全责;负责对本系教职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对各类评先评优予以推荐;对本系所有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等固定资产的保存、使用及其完好程度负责, 并安排专人负责登记造册;负责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创收, 并在学校赋予的权限范围内对资金的保管、使用负责。

二是稳步推进, 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权限逐步下移到各教学系。二级管理模式试运行期间, 逐步对学生实行“教学系”的模块化管理。即对班主任按其所带学生所学专业划分为现代制造、电工电子、车辆工程和现代服务等4个专业组, 并明确组长;学生活动原则上以其所学专业和所对应的教学系为单位开展。同时, 学校党委为每个教学系配备了一名专职党支部书记, 并将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及日常行为管理作为各教学系专职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之一加以明确。从而实现了学生行为管理从学生工作和安全保卫部统一管理向各教学系具体管理的转变。

4.4 构建全新管理方式

在完成内设机构的优化配置, 重新明确二级管理部门责权利的基础上, 学校构建了“校部统筹考核——部门各司其职”的全新管理方式。

1) 校部统筹考核:目标与绩效结合。一是明确目标。学校结合上级部门整体考核指标及学校年度党政工作目标, 对各部门年度工作按部门工作目标、中干绩效目标和公共考核目标三部分进行统筹。并以此作为考核各部门和中层管理干部的重要依据。从而既保障了二级管理部门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又体现了学校的统筹性和指导性。

二是过程监控。学校成立专门的巡视督导工作组, 与党委行政办公室实行合署办公, 负责对学校党政各项重要决策的落实情况进行监控。

三是严格考核。学校对各二级部门工作完成情况实行月考核、学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的三级考核制度, 并将考核情况与部门中层管理干部、部门教职工的绩效工资、部门及职工个人的评先评优等挂钩。

2) 部门各司其职:管、办、评分离。一是“管”:主要包括学校党委行政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招生就业办公室、培训中心等管理部门。其部门职责主要体现管理职能。

二是“办”:主要包括现代制造系、电工电子系、车辆工程系和现代服务系等四个教学系。以上部门主要负责教学运行、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等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是“评”:主要包括教务教研督导办公室、学生工作和安全保卫部、发展建设办公室。其中, 教务教研督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对各教学系的排课进行统筹指导, 对各专业教学过程进行监督,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并指导各教学系开展教研活动。发展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对学校中长期发展进行统筹规划, 对落实到各教学系的国家级、省市级以及校级层面的各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统筹指导, 对项目建设进程进行把控, 对项目建设质量进行审定。

通过新的二级管理模式的运行, 学校逐步实现了重大事项和共性问题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具体问题由各部门组织实施的“目标管理、过程监控、责权利清晰、分级负责、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全新管理机制, 为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摘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传统的科层级管理模式的弊端, 结合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 对中职学校二级管理如何实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二级管理,实践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常见问题的探究及应对措施下一篇:电工仪表的测量误差与消除办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