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信仰的传播史

2022-07-24

第一篇:妈祖信仰的传播史

妈祖文化的传播

妈祖文化的传播得益于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

中国人向海洋进军的历史很早。秦汉时期,方土徐福三次东渡求仙,秦始皇亦多次巡幸山东半岛,汉武帝步求仙后尘有过之而无不及,虽未能如愿,却无意间推进了造船、航海和港口业的发展。自汉代开始,由于开辟了历史上有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绵延2000多年的中外贸易和东西方交流,成为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主线,海外交往势盛而时久。以古代“四大港口”之一登州港为始发港的东方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与朝鲜、日本等西方诸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带动了渤海和山东半岛航海业的发展。南路”之广州的远洋贸易可直达亚历山大港。泉州港的对外贸易可与世界名港亚历山大齐名。至元朝,因沿海遭倭寇侵扰,海上对外贸易相对减弱,但国内南北万余里海上航线和南北河漕贸易相对增强,后因定都北京800年时政的相对稳定,国内沿海港口亦日益兴盛起来,逐步进入黄金时期。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尚早半个世纪,更是无与伦比。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早期海洋的拥有者。

远在十世纪,中国航海者首先拥有指南针,以保证海上航路的定向行驶,也首先发明了隔舱航舟,万一海上遇难触礁,即使撞破一角,一舱,而船体的大部尚能上浮。但是,尽管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相当发达,由于没有气象预测,海上气候变化万千,一片小舟如沧海一粟,当狂风暴作时,在威力无比的海洋世界面前,人类的行为还是显得极其渺小,甚至微不足道,所以,祈求于神灵护佑,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唐中业,玄宗以钦定形式册封“四海龙王”,因传说其能施风布雨,兴涛作浪,故被航海人崇奉为降服自然的神物。但这种想象中的自然神形象丑恶,东海龙王敖广在人民印象中又被视为凶神,加上当时“五行五阴”之说盛行,认为“天属阳,地属阴,水在地上亦属阴;男属阳,女属阴,水神应为女性才适合‘五行阴阳之理’”,至宋初莆田湄洲湾出现了年轻貌美,勇于在海上冒险救人的林默,死后被人们祈奉为女海神,这是航海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妈祖的出现不负众望。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说:“船摇荡于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二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南宋开禧元年的紫金山击金和合肥的解围,也是以妈祖的精神作用来鼓励士气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内载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采取丞相平章国耶律楚村和名相伯颜的“南粮北调”的主张,起初官方造舟把国家粮食直接由江南粮区海运到直沽,后来改雇用民间舟舶包运,有私商兼任海上运输,一时间自广州至天津天妃宫接踵而起,足窥航海者对妈祖的信仰程度。郑和七下西洋,亦祷于祖庙,明清大量汉人向南洋群岛进军,均舟载妈祖神像以行,这说明妈祖这位“女海神”是中国传统航海业的保护神。另外,日本本土接受妈祖的传播后,发展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朝拜制度。台湾同胞家家户户信仰妈祖,称为“开如妈”,海峡两岸共同信奉妈祖的俗例一样。故此,妈祖又是中外交流和沟通海峡两岸,密切同胞往来的和平女神。

这里需要一提的是,作为古代北方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蓬莱阁天后宫和登州港在妈祖文化的北上和中国与东方诸国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

蓬莱阁天后宫建于1122年,比“世界三大妈祖庙”之台湾北港朝天宫和天津天后宫及台湾最早的澎湖天后宫早200多年;比中国第一个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泉州天后宫(公元1196年)亦早数十年。史料记载:“宋徽宗时,赦立天后圣母庙,乃于阁之西营建焉。时在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计建庙四十八间。”。作为妈祖庙之“鼻祖”的湄洲妈祖庙,建庙时仅“落落数椽”,直至清乾隆年间才逐步形成99间斋房,由此可见蓬莱阁天后宫建造时的规模。另外,与蓬莱阁天后宫齐名的、一度被称为“天下第一娘娘庙”的长岛显应宫(庙岛因此得名),在中国北方妈祖庙宇中也占有显要“席位”。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高丽恭愍王的贺正使李崇仁出使南京回国时在赞美登州海道的诗《留沙门岛(沙门岛即古时蓬莱以北的长岛庙岛),奉呈同行评理相君》中写到:“沙门翘首立多时,暮景撩人欲赋诗。神妃享祀应需报,海若潜形不敢窥„„”。由于蓬莱与长岛为中国南北和东西方水路交通枢纽,地理特殊,在“起航先拜妈祖,有船必有妈祖祈像”这种古代传统的、普遍的信仰下,蓬莱阁天后宫和庙岛显应宫所肩负的使命是可想而知的。

古代登州是广州至京津海漕运输和朝廷与东方诸国交流的中枢,是承担北方贸易、外交、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港口,其地位远远高于后来的广州、泉州、明州、扬州“四大名港”。首先,妈祖是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沿广东、福建至京津及东北的海上漕运航线传到渤海湾沿岸,并与地方文化相融合,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妈祖文化迅速得以传播,逐渐成为当地的民众信仰,以致“航海者祀之极为虔诚,一般人民亦渐信仰„„天后遂成为掌司各事之神”。2001年天津首届“妈祖文化旅游节”举办的“妈祖文化与沿海城市的兴起”学术研讨会,有学者在考察妈祖文化落户天津并对这个城市进行孕育和催生的过程后,发现其沿革轨迹是“先人后庙,以庙聚人”;接着“以庙兴城,以庙兴市”,形成庙旺城兴的良性互动态势。如果说天津当初是“以庙聚人”,那么登州可以说是“以城兴庙”。登州是当时连接中国南北尤其是出入津京的海上交通枢纽,为北方第一大港,航海与妈祖又密不可分,故此,妈祖文化由南传入后迅速被当地文化和民众信仰所接受,继尔借港口特殊的地理和海上交通优势得以消化、容纳,逐渐成为当时北方海洋文化的主导。同时,妈祖文化的传入也为登州聚集了人气,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形成了庙与城良性互东,相得益彰的势态。蓬莱阁天后宫建于宋徽宗第一次(宋元明清四朝共36次)对妈祖褒封的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建庙之早,即使在妈祖文化的滥觞福建沿海地区也是凤毛麟角,无疑为北方建造最早、当时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加之登州港无以替代的区位条件,如此说,登州及其蓬莱阁上的天后宫是中国古代北方妈祖文化的渊薮不足为过。

妈祖文化由南至北,再由北沿“东方海上丝绸之路”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北亚国家,最终北上穿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地区,作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与妈祖文化传播中心的登州古港,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登州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新唐书》卷四三下《地理志七下》载:“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是以登州港为起点,分为两条,一条是从登州港出发,渡渤海海峡到辽宁旅顺口,再沿辽东半岛到鸭绿江口,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另一条从登州港出发,经八角、芝罘,再渡黄海,到朝鲜仁川,然后沿朝鲜半岛南下,过对马海峡到日本。隋唐是我国古代海上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鼎盛时期,尤其唐中期以后,登州以其特殊区位优势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在唐廷与朝鲜半岛及周围诸国的外交与贸易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宋时辽国屡屡北犯,但由于内地通往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被阻隔,两国间的交流势必靠海上船队来完成,加之宋代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及指南针的发明与使用,航海更加安全,航线距离明显缩短,两国的使臣和贸易来往频繁,锐势不减。北宋灭亡,南宋与金争战于山东半岛,海上航线南移,元朝主要发展陆上交通和海上漕运,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束缚。但是,由于从松都附近港口横穿黄海至朝鲜半岛的航线太长且十分危险,曾多次遭遇海难,定都南京的明廷接受高丽国王的请求,答应改道经辽南渡海至登州,并于1376年升登州为府。《明实录》中提到建立登州府原因时载曰:“时以登、莱二州皆濒大海,为高丽、日本往来要道,非建治,增兵卫,不足以镇之”,故此,明初登州古港仍然是高丽使者上路和起航的主要海港„„那里有船,那里就有妈祖,那里有华人,那里就有妈祖庙。信仰无国界,“海上女神”由蓬莱随船沿登州海道飘洋东渡,为远行者送上一方平安,一份祥和。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第二篇:从澳门妈祖信仰看福建与澳门的关系[推荐]

从澳门妈祖信仰看闽澳关系

一 妈祖信仰与中国海洋文化

1.妈祖信仰

妈祖又称湄洲圣母、海神娘娘、天妃、天后等。妈祖是福建方言,意为奶奶或娘娘,本名林默或林默娘,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生于福建莆田湄洲岛,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因出生一个月从不啼哭,所以起名为林默。林默长大后,不但有一身好水性,而且有一副热心肠,多次在海上救护遇险的商客与渔民,被视为神女,最后在一次风暴中因抢救遇险的渔民不幸身亡。从此林默在海上救难行善的事迹不断向外流传,并在流传中不断被神化,对其(妈祖)崇拜亦愈演愈烈,闽南沿海人们出海时都带着妈祖像,每天膜拜祈求平安,且每到一地总下船将妈祖像供奉起来祭拜。千百年来随着历代帝王的褒奖、册封,以及福建的商客、渔民与侨居海外闽籍华侨的推动,妈祖渐成为了中国航运与渔业的保护神、“保赤之神”(保护儿童平安)、“送子娘娘”、掌司各事之神等,成了中国诸多保护神中声势赫然的一位。崇拜者从渔民、海商、扩大到各行各业的人,中国沿海及东南亚地区的广大人民,特别是船工、纤夫、渔民、竹排工、船运商,对其极为信仰。

2.中国海洋文化与妈祖信仰

海洋文化简而言之亦为人类依赖、征服海洋生活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文化方式和特定的文化消费方式。海洋文化的概念是西方学者总结航海实践和经验教训形成的,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海洋经济,如海洋交通、商业、渔业、种植业等;二,海洋社会,涉及海洋的人群所形成的社会特点、社会结果、家族习俗等;三,狭义的海洋文化,包括神话、信仰、宗教、戏剧、文学艺术等。1

中国海洋文化起源于亚澳两洲间的南中国海,位于南部沿海地区的闽南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地区之一。闽南先民闽越族是百越民族的一只,素有越人善于用舟,习于水战之说,他们“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漂风,去则难从”2。闽南“地狭人稠”,“八山一水一分田”,长期人口过剩,这种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闽南人靠海吃饭、靠天吃饭的海洋经济特点。“天下至险莫如海”,渔业经济与航海商业的特点就是风险大,特别在古代航海技术不发达,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有限的条件下,沿海地区的渔民、海商需要心灵的寄托与安慰,妈祖崇拜应运而生。妈祖信仰自产生开始就与海洋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发生着强烈的互动。一方面它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海洋地区的经贸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随着闽南地区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扩大与闽南人向海外不断移民,妈祖信仰亦不断向外传播,影响的范围亦越来越大,被赋予的神性亦越来越多。在海洋文化发达的地区,妈祖文化渗透到了每一角落,建妈祖庙、天后诞祭拜、演戏娱神、送船科仪、海上祭祀、设妈祖棍、祈祷呼号等有关妈祖信仰的活动和习俗丰富多彩,经贸活动、宗教信仰、社会心理、生活习俗等都深深的打上了妈祖文化的烙印。妈祖信仰成为了中国海洋文化主要特征之一和最灿烂的一部分。同时,海外妈祖信仰也是闽南与海外各地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见证。

二 澳门的妈祖信仰

1.澳门妈祖信仰历史与现状

澳门是中国妈祖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弹丸之地的澳门辖区,现存八座妈祖庙。其中列在首位的是号称岭南三大妈祖庙之一的澳门妈祖阁,它是澳门最早的建筑之一,具有500余年历史。它几乎成了澳门城市的象征,相传澳门西文名字“MACAU”或“MACAO”系由闽语呼澳门之妈祖阁音译而来。如果这个说法属实,说明葡人入據澳门时,即从嘉靖三十二年到三十六年(1553-1557),妈祖在澳门人生活中已有一定的影响,以致葡人将妈祖阁

作为今天澳门的代名词。除了妈祖阁,在澳门还建起了很多妈祖庙。如澳门莲峰山下创建于万历年间的妈祖新庙(莲峰庙)、普济禅院的天后宫、望厦康真君庙内的天后庙、马交万天后宫,氹仔市区天后宫、氹仔卓家村天后宫、路环天后宫等。

妈祖信仰在澳门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澳门人对妈祖极其崇拜。澳门渔民出海或者返港经过妈祖港,习惯上焚烧纸钱、元宝并燃放鞭炮,祈求妈祖保佑出海平安或感谢妈祖保佑使其能平安归来;撒网捕鱼之前,往往也要拜祭妈祖,祈求捕到尽可能多的鱼;遇到风大浪高时,常呼号妈祖保佑„„。除了渔民,澳门商人及各行各业的居民平时也经常到妈祖阁烧香拜祭,特别在妈祖诞节期间,澳门人不仅举行盛大而隆重的祭祀仪式,而且常常持续3天搭棚演戏娱神。法国画家博尔杰1839年5月2日自澳门写给其朋友的信中说到妈祖阁:“这里从早晨到黄昏都挤满了人,„„在中午最拥挤的时候,我不得不躲在树阴下继续工作”3。另一位法国画家希尔德布兰绘了一副十九世纪妈祖神诞期间演戏娱神场面的画,画面上一座用竹木临时搭起的大棚场坐落在妈祖阁前的空地上,从正殿月门一直连到江边,旁边紧连着一排低矮的小棚屋,大棚里挤满了人,外面的人流仍在源源涌入,几个找不到落脚点的戏迷,居然爬到临时茅厕顶上坐着看戏,江边停泊着数以十计的渔船和两艘大海舶。

在澳门,妈祖信仰也得到佛教、道教以及西方文化的广泛认同。为了扩大影响,佛道教也将妈祖作为自己的神袛来供奉,如:以观音为主神的莲峰庙和普济禅院也将妈祖奉为重要的神明,专设祭堂祭祀。除此之外,妈祖信仰在澳门也得到了葡人及西方传教士的认同。葡人信奉天主教,按照中世纪天主教的正统观念,妈祖属于异教徒所崇拜的偶像,应当在排斥之列,在澳门却将之视为西方的航海保护神一样,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共鸣,“所祀的(指澳门东望洋山上最古老的建筑圣母雪地殿教堂)是葡人奉为护卫航海之神,相当于闽粤渔民祀奉的天后”4。尽管在近一个世纪里,受罗马教廷干涉,澳门天主教会当局多次破坏中国居民庆贺妈祖诞、演戏酬神的活动。如:瑞典学者龙思泰在其著作《对澳门中国人娱乐的反对》中写道:康熙末年,罗马教廷否定了利马宝一派耶稣会士在传教方面调和中国礼俗,容忍中国敬天、祀孔、祀祖礼仪的做法,指斥中国人的礼仪为迷信或偶像崇拜。大约在1735年前后,澳门代理主教弗兰西斯·达罗萨下令将中国居民正在演戏的舞台摧倒„„罗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反而于1758年致函澳门教区贺葡澳当局,下令不准容忍任何异教徒„„”5 。但是,中国居民庆贺妈祖神诞的热烈而隆重的场面,却令许多基督教徒为之陶醉。在澳传教士积极反对这种做法,葡澳当局的官员也通常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如:民国初年,汪兆镛称“华人„„多沿旧俗,葡官不加限制。”6;民国十六年,环路岛重修天后古庙时,澳门总督罗德礼还捐款三百元7;1954年,教皇特封妈祖为天主教七位圣母之一。

今天,澳门仍是世界上妈祖信仰氛围最为浓烈的地区之一,妈祖信仰具有相当的群众基础,澳门居民对妈祖的信仰与崇拜热情未减,每天前来妈祖阁烧香参拜的人络绎不绝。据陈衍德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澳门仍有2/3的居民信仰妈祖。8在澳门居民家中,尤其是渔民和水上居民的每条船上,都供奉着天后。妈祖诞也是澳门的传统节日。

三 从澳门妈祖信仰看闽澳关系

自宋朝以来妈祖就是闽南人最崇信、最虔奉的神,他们的足迹到哪里,就把妈祖的信仰带到哪里,他们的船舶所到之处就是妈祖的神灵传播之处。闽南对外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促进了妈祖文化的广泛传播,同时海外妈祖信仰的发展也是反映闽南人对外交流历史的一户窗口。从澳门妈祖信仰历史可以看到闽澳几百年来的经济贸易与文化关系。

1.闽澳经贸关系

在澳门有个家喻户晓的传说,妈祖阁是福建人最早建筑的。1984年7月建立的《妈祖阁五百年纪念碑记》载:“澳门初为渔港,泉漳人莅止,懋迁聚居成落。明成化间创建妈祖阁,与九龙北佛堂门天妃庙、东莞赤湾大庙鼎足辉映,日月居诸,香火滋盛,舶舻密凑,留殖繁增,澳门遂成中西交通枢要。”徐晓望通过对各种文献与碑铭材料推测“澳门妈祖阁应建于漳州人

到达澳门之时,即: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9澳门学者曹思健先生将妈祖阁定位为明成化、弘治年间(1465-1488)漳泉人修建的。尽管对妈祖阁最早修建的时间、创建人、传播渊源缺乏详细资料无从考证。但可以认定,闽商在澳门早期开发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经明政府批准,葡人1554年在浪白、濠镜与中商贸易,据葡人记载,葡人移居澳门则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而据黄之巨《澳门通史》记载,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澳门人口仅有400人,八年之后即1563年达5000人,到了1580年澳门的人口己达到20000人,澳门成为了远东著名的贸易港口。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澳门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贸易港,说明了澳门的开埠发展与外来贸易有关,外来商人的到来促使了澳门经济的飞速发展。明代的嘉靖《香山县志》亦反证了这一点,其第一卷风俗志云:“織縫貿販,東莞之民也;耕獲版築,新會之民也;斧斤木石,順德之民也;皆願覓為之,無務工商者”。而外來商人中大部分应该是闽南人,之所以这样认为理由有三:

一、葡人到澳门时,澳门仅有400人口,而闽南人已经在此建造了妈祖庙。葡人将Macau视为澳门的代名词,说明妈祖庙在当时澳门的日常活动中已经有了很大的群众基础,闽南人在这期间的贸易中已经占主导的地位。闽南人主要从事商业贸易,经济地位要远远高于从事渔业的当地人,其在对外贸易中领先于本地人也不足为怪;

二、许多早期的著作也证明了闽人在澳门活跃的商业活动。如明嘉靖年间的名臣广东人龙尚鹏说澳门:“其通事多漳、泉、宁、绍及东莞、新会人为之„„”,清乾隆年间任澳门同知的印光任和张汝霖在其著作《澳门紀略》中谈到澳门半岛西南端南环一带的居民(媽祖閣正坐落于此):“其商會、傳譯、買辦諸雜色人多閩產,若工匠,若販夫、店戶,則多粵人”;

三、黄之巨《澳门通史》中记载,5000人中葡国人900人,中国人4100人,说明外來商人主要是中国商人,而不是葡人或其它国籍人。此外,徐晓望根据《香山县乡土志》等材料推断漳州人严启胜是最早开发澳门之人,尽管这种说法仅是一种推断,但上述分析证明了福建商人在澳门的开埠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从古代到近代,澳门的福建移民和闽商既是当地工商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妈祖女神的虔诚信徒,妈祖阁香火的兴旺与闽商在澳门的工商业的繁荣互为辉映。妈祖阁“第一神山”石殿前横柱下方刻有两行字:“明萬曆年乙巳年德字街眾商建,崇禎己巳年懷德二街重修”,据康熙《香山縣誌》載:萬厤史,督撫奏請就其聚廬重大街貫四位,各樹高欄,榜以“畏威懷德”四街,分左右定其門籍„„分東西各十號,是互相維繫譏差,毋得容奸,聼海防同知及市舶提舉司約束。上段文字说明,至明万历年间,妈祖阁附近聚居的商人及移民越来越多,已经形成了畏、威、怀、德四街。而这一带主要是福建人,不断扩大的福建移民及商人队伍在澳门社会及经济生活中有了很大的势力,便不断的出资扩建妈祖阁,使之成为今天的规模。关于闽商之富有,从妈祖庙的香资和历年重修的捐款中可见一斑。据记载,妈祖阁的香资一向收入颇丰,常用来资助学校、医院等公益事业;而澳门的妈祖阁一向由闽南籍人士修葺,其中商人是每次重修的主要力量。如:道光二十七年前后的重建,妈祖阁所藏碑文里所载捐献者155人,都是泉州人,共出资1276元、1044两,折合2767元;漳州人在一次捐献中共出资4910元。“重修媽祖閣碑誌”上言及捐资修缮者之情况时云:巨室大家,歲資洋舶通商,貨殖如泉,世沾渥潤„„。

许多学者分析指出,澳门妈祖信仰的非排他性和包容性的特征比海外其它社区更加突出。在澳门,妈祖信仰也被道教、佛教纳入自己的神袛,受到众多道教、佛教信徒的崇拜。特别在中世纪天主教的正统观念下,澳门葡人对妈祖信仰也持着认可的态度,常采取调和的方式,例如,1736年葡属果阿总督致函澳门议事会,表示不赞成对中国居民妈祖信仰活动的挑衅行为,命令澳门教区参议会谴责代理主教,劝告他不要继续干预妈祖信仰活动。有人认为;福建商人的宗教观是极其世俗化和现实的,只要对其海外发展生存有利,他们都将之摆上祭坛

来祭祀;此外,在海外福建商人能摆脱以正统自居的士大夫传统束缚,可以为所欲为的安排神明的位置和祭祀的规范。除去这些理由,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福建商人在澳门是相当活跃的,不仅人数多,而且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

澳门多商人是晚明直到清代的特点。在澳门除了福建的商人,还有葡萄牙商人、广东商人、浙江商人,但是福建商人在这期间相当活跃。早在宋元两代,福建刺桐港已经是“东方第一大港”,福建商人的足迹遍布东亚及东南亚各地。福建也是我国古代海上走私最活跃的地区,福建漳州的月港在明代中后期即为东方最大的走私港口。历史上,福建也是海盗最多的地方,“闽之奸徒,聚食于澳教诱生事者不下二三万人。粤之盗贼亡命投倚为患者不可计数”,“安南、满剌加诸番舶,有司盡行阻絕,皆往福建漳州府海面地方,私自行商„„”,在历朝海禁的环境下,海盗与海商是分不开的;福建商人的这种特点使之成为联系葡人及各国商人与中国贸易(走私)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国商人和抱有各种宗教信仰的人对福建商人的妈祖信仰认同,甚至也将之作为自己信仰的保护神来看待。这也是澳门妈祖信仰具有特别的非排他性与包容性的重要原因。

2.闽澳文化关系

澳门是一个以拉丁文化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与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妈祖文化相结合的多元文化地。澳门自开埠以来,一直是多商人的社会,中华传统的文化在这里并不发达,以妈祖为代表的闽文化对澳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妈祖在闽澳两地的发展、传播与交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妈祖自身由人到神,由海神发展到万能神,由民间信仰扩大到官府褒奖这条直线上升的发展演变之外,另一条主要途径就是往复回转的交融传播模式,即妈祖从闽南到澳门,再由澳门到闽传播这种民间两地互动模式,这种传播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弥合了闽澳之间传统的儒家文化差异。

妈祖信仰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都不同,它没有像佛经、圣经、古兰经等教徒必须遵守的经文与教条,也没有固定的统一祭拜仪式。它是以传统的儒家文化为基础,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与民间生活互动的产物。相比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妈祖信仰的传播更具有促进本土文化(即闽南儒家文化)传播与交流的优点。

妈祖文化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直接的说是闽南文化在特定环境下生长出来的果实。妈祖文化处处都体现出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慈悲仁爱为怀的思想。在信众心目中,妈祖形象尽善尽美,妈祖精神包含着真善美的价值和内涵。妈祖是崇尚孝道的典型,“机上救亲”、“访海寻亲”的典故广为流传;除此之外,妈祖具有“拯饥救灾”、“救苦救难”的慈悲济世情怀,妈祖是和平的化身,是澳门商人商业信誉的守护神。澳门从一个人口仅有400人偏僻的小渔村到一个国际贸易港口的发展过程中,妈祖信仰对澳门儒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特别在澳门被葡萄牙“租用”、封建控制削弱与西方文化大举侵入后,具有浓厚的闽文化色彩的妈祖信仰逐渐成为澳门全体华人互相认同的纽带及华裔认同中华文化的纽带,也是传播中华文化最有效、最有力的“媒体”,妈祖庙也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最理想的场所。

妈祖信仰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但相比文化其它成分,它更能与之形成互动,并深深的渗透到民俗、宗教等方方面面。除了妈祖信仰本身形成的民俗习惯之外,妈祖信仰也深深的影响到其它民俗方面,成为澳门居民生活构成要素。妈祖信仰也不排斥对观音、关帝、大伯公、保生大帝、三官大帝等别的神袛的拜敬,在特定的环境下,这些神袛也依靠妈祖来扩大对自己的影响。妈祖信仰的形态和功能也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环境和现实需要灵活地进行调整,信众根据自身的需要而赋予妈祖不同的内涵。因此,尽管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各不同方言的群体、乃至不同血缘的组织都视妈祖为自己的保护神,但在各自的眼中妈祖的功能不同。妈祖信仰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这种强烈的互动关系使其更具有群众性、生命力更强。

历朝海禁政策、葡萄牙长达一个世纪的“租用”、最大的东方贸易港口地位消失等因素导致了澳门城市历经了数次的兴衰,但是澳门中华文化传统并没有被割断,妈祖信仰坚韧的纽带作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钱江在《妈祖信仰与海外闽商侨居社区》指出,妈祖在海外的传播,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舶主传播型”,即来自福建家乡的舶主和海商每到一处就将随身携带的妈祖神像供奉在临时搭建的“亚答屋”祭拜,待貿易致富后,再发起捐资建庙朝拜。另一阶段称为“侨商传播型”,即侨居致富而成有财势与声望的闽籍移民,成为妈祖信仰的领导者和发言人,推动了妈祖信仰的发展。在后一种情况下,妈祖信仰的内涵和仪式已经发生了变化,逐渐的打上了侨居地的地文烙印。陈衍德在《从澳门民俗看当地居民的妈祖信仰》一文中指出,因为数百年的东西文化碰撞,澳门妈祖信仰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比如:“澳门娱神演戏活动是各社会阶层、各方言群体、各社会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具有广泛性和一致性”。而香港新加坡等地,“方言群对本乡剧种的支持大都通过寺庙酬神活动为中介”。这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的信仰方式通过闽商和闽籍移民的回乡捐款修建妈祖庙、定居、开展妈祖祭拜活动等不同途径,又影响到闽南――妈祖发源地,促进了闽文化的发展。这种信仰文化的“反哺”是闽南妈祖信仰的巨大发展动力。妈祖信仰从发源地到传播地的双向交流,是妈祖信仰的本质特点决定的,也是妈祖信仰与佛教、基督教等一个明显不同的地方。

闽南不仅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她又接触世界各地文化、思想最多的地方,妈祖信仰是中介,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她促进了闽澳、闽台、闽南与东南亚,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与交流。

参考文献:

1.曾少聪.闽南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54-59

2.袁廉.越绝书M越绝外传记地传

3.李鹏者.《澳門古今》 三聯書店香港分店,澳门星光出版社

4.《傅爾傑1839年在澳門的書信與繪畫》澳门文化学会《文化杂志》英文版第十期,110页

5.Andrew LjungstedtAn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 and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Mission in China ,156-158

6.汪慵叟.《澳门杂诗》1918年铅印本,10

7.鄭煒明.《葡佔氹仔路環碑銘楹匾匯編》香港加略山房1993,130

8.陈衍德.从澳门民俗看当地居民的妈祖信仰[J].世界宗教研究,1999(4)

9.徐晓望.福建人与澳门妈祖文化的渊源[J]. 文化杂志,1997:139-149

10.《明实录 · 崇祯长编》卷三十四 · 崇祯三年五月条

摘要:妈祖信仰是闽南地区独特的人文、经济、地理环境的产物,也是中国海洋文化最为灿烂的一部分。妈祖信仰以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了海洋地区特别闽南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澳门是世界上妈祖信仰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澳门妈祖信仰的历史及其特征见证了闽澳自开埠以来几百年的经济交流与文化互动关系。

关键词:妈祖信仰;闽澳关系;经济交流;文化互动

第三篇:妈祖文化及其信仰|万灵宗教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妈等。妈祖的两大部将,是为妈祖察、听世情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相传妈祖俗姓林,出生于中国福建省莆田湄洲岛。自北宋开始受人建庙膜拜,逐渐传播到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分,并向海外的台湾、琉球、日本、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传布。

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期,是妈祖信仰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高峰。此外,随着大量而不间断的华人海外移民活动,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更广、更深,各地华埠(尤其是沿海地区)多可见妈祖庙的踪影,譬如日本长崎、横滨的妈祖庙、澳门妈阁庙、马来西亚吉隆玻天后宫、菲律宾南洋天地宫。乃至于欧洲和美洲也开始有了妈祖庙。

妈祖的影响力由湄州岛传播开来,历经千百年,对于华人沿海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称为妈祖文化。

信仰源起

妈祖的生卒年与家世,史料中有多种传说:

一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是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1150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据此,妈祖身前是一个女巫。文中并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道东海。值风浪震荡,舳舻相冲者八,而覆溺者七。独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樯竿为旋舞状,俄获安济„„」船员说这是湄州女神显灵,于是路允迪返国后上奏朝廷请封,诏赐顺济庙额。

二南宋李丑父《灵惠妃庙记》:“妃林氏,生于莆之海上湄洲”。

三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灵异”。

四(明)张燮《东西洋考》“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林愿之第六女,母王氏。妃生于宋元佑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变紫,有祥光,异香。幼时通悟秘法,预谈休休咎无不奇中。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

五(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按天妃,莆田林氏都巡之季女。幼契玄机,预知祸福。宋元佑间遂有显应,立祠于州里”。

六(清)杨峻《湄州屿志略》:“湄州在大海中。林氏林女,今号天妃者生于其上”。

七(清)《长乐县志》:“相传天后姓林,为莆田都巡简孚之女,生于五代之末,少而能知人祸福。室处三十载而卒。航海遇风祷之,累着灵验”。

八《莆田九牧林氏族谱》则记载妈祖是晋安郡王林禄的第二十二世孙女。

从南宋到清代,绝大多数史料公认天妃姓林,生于湄州屿,自幼有异能。具体生日,虽只见于《东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妈祖信徒奉为妈祖生辰,举行庆典。

学者研究指出,妈祖是从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千里眼顺风耳)。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海神的代表。

妈祖文化及其信仰

妈祖是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神信仰,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州娘妈等。妈祖的两大部将,是为妈祖察、听世情的千里眼与顺风耳。

相传妈祖俗姓林,出生于中国福建省莆田湄洲岛。自北宋开始受人建庙膜拜,逐渐传播到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分,并向海外的台湾、琉球、日本、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传布。

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期,是妈祖信仰向海外传播的一个高峰。此外,随着大量而不间断的华人海外移民活动,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更广、更深,各地华埠(尤其是沿海地区)多可见妈祖庙的踪影,譬如日本长崎、横滨的妈祖庙、澳门妈阁庙、马来西亚吉隆玻天后宫、菲律宾隆天宫。乃至于欧洲和美洲也开始有了妈祖庙。

妈祖的影响力由湄州岛传播开来,历经千百年,对于华人沿海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被学者们称为妈祖文化。

信仰万灵宗教许大师

妈祖的生卒年与家世,史料中有多种传说:

一现存关于妈祖最早的文献,是南宋廖鹏飞于绍兴廿年(1150年)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谓:「世传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屿人。初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据此,妈祖身前是一个女巫。文中并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出使高丽,道东海。值风浪震荡,舳舻相冲者八,而覆溺者七。独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樯竿为旋舞状,俄获安济„„」船员说这是湄州女神显灵,于是路允迪返国后上奏朝廷请封,诏赐顺济庙额。

二南宋李丑父《灵惠妃庙记》:“妃林氏,生于莆之海上湄洲”。

三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湄洲神女林氏,生而灵异”。

四(明)张燮《东西洋考》“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林愿之第六女,母王氏。妃生于宋元佑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变紫,有祥光,异香。幼时通悟秘法,预谈休休咎无不奇中。雍熙四年二十九日升化。[1]”

五(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按天妃,莆田林氏都巡之季女。幼契玄机,预知祸福。宋元佑间遂有显应,立祠于州里”[2]。

六(清)杨峻《湄州屿志略》:“湄州在大海中。林氏林女,今号天妃者生于其上”。

七(清)《长乐县志》:“相传天后姓林,为莆田都巡简孚之女,生于五代之末,少而能知人祸福。室处三十载而卒。航海遇风祷之,累着灵验”。

八《莆田九牧林氏族谱》则记载妈祖是晋安郡王林禄的第二十二世孙女。

从南宋到清代,绝大多数史料公认天妃姓林,生于湄州屿,自幼有异能。具体生日,虽只见于《东西洋考》,但早被全世界妈祖信徒奉为妈祖生辰,举行庆典。

学者研究指出,妈祖是从闽越地区的巫觋信仰演化而来,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信仰(千里眼顺风耳)。随着影响力的扩大,又纳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后逐渐从诸多海神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海神的代表。

妈祖生平

关于妈祖的生平来历,方志记载或民间传说甚多,惟内容并不一致。「台湾省通志稿」略谓:「相传在五代末年,福建莆田湄洲屿林惟悫第六女名默娘„„在廿八岁那一年殁为海神,灵爽昭着,并获得历代的封赐。」其中载述较详者为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载云:「按天后,莆田湄洲人。宋都巡检林愿女,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三月廿十三日诞。从幼能知休咎,布席海上济人;人称神女。雍熙四年(西元987年)九月九日升化(或云二月十九日),年二十有八。厥后人常见其衣朱衣,飞腾海上,因建庙祀之,且并祀于其乡之地名红螺者。」

由众多的史料与传说中,大概可描绘出妈祖本名林默娘,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湄洲屿人,祂的祖先原居河南,代代都是显宦,始祖林披一共生了九个儿子,聪明且方正自恃,在唐朝宪宗时代,各授州刺史,而受后人钦仰尊称为「唐九牧」。九兄弟中,林蕴拜命邵州刺史,所生子孙代代做过高官。至第七代孙保吉改文为武,后周世宗拔擢他为统军兵马使;当时天下纷乱,保吉不忍兵燹杀伐,弃官隐于湄洲小屿。自此而后,世世就变为湄洲屿人。保吉逝世后,他的儿子林孚承袭世爵,官至福建总督,政声载道,却不重仕途,未几辞官返乡,悠游于山水间。林孚单生一子,叫做林愿,别名惟悫,官至都巡检,后来告老,在湄洲隐居,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林愿为人敦厚朴实,乐善好施,乡里尊称为「林善人」。

妈祖是林惟悫的第六女,出生时就有灵异现象。林愿娶王氏为妻,原已生下一男五女,男名洪毅,如名大娘、二娘、三娘、舜娘、痴娘。惟悫夫妻痛感一子单弱,且长男洪毅身体虚弱,朝夕焚香祈求佛祖再授一男,以光大林姓宗祧。据说未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三月廿三日傍晚,从西北方有一道红光,射入林惟悫家中,林年人王氏腹中的胎儿,突然开始蠕动,不久即生下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女孩来。生了女孩虽然失望,但因生产时红光射入,且房内有馥郁异香,故对第六女也颇怜爱,取名「九娘」,但生后一个多月,仍不曾出声哭过,所以又叫她「默娘」。

默娘自幼颖悟且喜静思,与一般小孩不同。据「莆田县志」记载,林默娘于

四、五岁时随父乘船到浙江定海普陀山,默娘看到观音神像后,精神受到奇异的感召,有了预知休咎的能力。八岁入塾启蒙,过目成诵而辄解奥义,且闻一知十,宛如神童。十岁时倾心于佛陀,喜欢朝夕焚香诵经礼佛,亳无倦容,其举止一点也不像十岁的小女孩,在她那窈窕的仪容中,有种令人不敢冒犯的严肃。默娘因仪态娴静,容貌秀丽,举止端庄,既孝顺父母,复敬爱兄姊,十三岁时在家乡湄洲屿已颇有名气,而受乡里人所夸赞。

某日,一老道士玄通来到林家化缘,默娘不嫌老道士衣衫褴,依然邀其入室,敬献香茗,施拾钱财。老道士大为感动,且见其生性卓异,乃对默娘说:「我看你出生以来,就具有佛性,你应该把你的这副慈悲心肠,去拯救世人才对。」说罢,授以「玄微秘法」。经老道士教授后,顿悟一切经典的真义。妈祖精研典诀、兵书和剑法,训练自己成为文武双全的才女。十六岁时,有一天与女伴在庭院休憩,忽然有神人手执铜符(或说天书),从古井中冉冉升起,诸女伴以为妖怪作祟,吓得魂不附体,一哄而散。仅默娘一人跪下叩拜,神人将「铜符」交给默娘后,升空而去。她潜心钻研「铜符」的灵妙,学得一身法术,用「铜符」驱邪压煞,消灾解厄,治病济世。

默娘除具有治病、驱邪的神异能力外,最让村人敬佩的是她的拯溺神力。湄洲渔民靠讨海为生,难免有遭遇大风大浪的时候,覆舟溺毙的海难时有所闻。但有些遇难脱险的人,回忆在落水恍惚间,看到一名穿红色衣服的少女,驾一张竹蓆,在海上救起溺水者,得救的人回家后,才知道家人求过默娘拯救。默娘也常施法术使得风浪平静,俨然成为讨海人的守护神,遂为称为「神仙女」或「龙女」。相传某年秋天,默娘的父兄一起出海捕鱼,她则在家织布,母亲王氏见她坐在织机前发呆,连叫几声毫不回应,于是生气打了她一巴掌,默娘「啊」的一声,竟捶胸顿足地哭说:「刚才父兄在海上遇险,我正在海上救助,当一只手拉着父亲,口里咬着哥哥的衣服,您打了我,我一惊喊,哥哥就落海了„„。」次日一早,父亲果然流着眼泪,带着哥哥的噩耗回来。不过对照默娘的家世,她的父兄不太可能会以打鱼为生,此传说的可能性几为零。

宋太宗雍熙四年(西元987年)的重阳节,当时默娘廿八岁,在林香诵经后,禀告家人拟趁重九攀登湄峰,散散喧嚷的尘寰,她登山如履平地,身手矫健,眨眼间衣袂飘飘钻入云端,随着仙女升天而去。另有一说谓默娘在救父孝行中,得道升天成神。后来地方人士在湄洲屿默娘得道处,为她建立一座庙宇,这便是妈祖庙的起源,此后妈祖时常显灵,每当舟船遇风海潮汹涌时,舟上的人祈求默娘保佑,如在桅樯上或风浪中出现「妈祖火」的红光,即表示默娘已在暗中护佑他们,即可安然脱险。妈祖成神后,莆田县的人对她极其信仰,称为「通贤灵女」。

祖传妈祖说法

神话传说中的妈祖,是位雍容聪慧的单身女性,因而产生有觊觎她的姿色或爱恋的故事,其精彩程度不亚于希腊神话。

其一是千里眼与顺虱耳觊觎妈祖的姿色而逼婚,相传千里眼及顺风耳是商朝暴君纣王的兄弟,于周武王伐纣的桃花山之役战死后化为厉鬼,所以二人长得裂嘴獠牙,十分骇人。有一次妈祖路过桃花山,此二人见妈祖丰满厚实的风韵,竟向妈祖逼婚,后来与妈祖相约决战,无奈两兄弟法力差一截,被妈祖降服成为驾前的男仆。

第二个传说是妈祖与大道公吴本有过一段情史,吴原是医术高超的医生,尤其是「点龙眼、医虎喉」闻名杏林,但却无法治愈自己头上的疥疮,故头上经常戴着七星冠遮羞。妈祖是童女成神,而大道公则是童男升仙,两人异化神仙后相遇于灵宵,大道公见妈祖慈悲优雅并花容月貌,顿生爱慕之心,妈祖则对于忠厚济世、年轻英俊的大道公亦有好感,两人日久生情便论及婚嫁,于是大道公择定吉日良辰,派出八抬花轿前去迎娶妈祖,但迎亲途中,妈祖见母羊生产的情景与痛楚,惧怕婚后将有相同的遭遇,遂决定不嫁,吩咐轿夫转头回去。正在等待新娘到来的大道公听到消息,当然恼羞成怒而大兴问罪之师,但妈祖的道行实在太高,大道公对她无可奈何,婚事只好就此作罢。但从此大道公对妈祖怀恨在心,故每年农历的三月廿三日,当妈祖打扮得花枝招展过生日,接信徒供奉的这天,大道公便施法下起一阵大雨,把她的华服淋湿,脸上的铅华洗尽,既可泄恨又能减少宵小对妈祖的窥伺。而妈祖虽决定不嫁大道公,但对他仍不忘情,所以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大道公生日出巡时,便兴起大风吹掉他头上的七星冠,使其癞痢示众,让漂亮的女子对他失去兴趣。

每年的妈祖生时,总要下阵子雨;大道公生时便要刮刮风,历年不爽。网友们可以留心看是不是真的有这回事。

妈祖传说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而《天后志》与《天妃显圣录》则分别记载了多则传说与显圣之事迹。

一莱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二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徵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

三挂席泛槎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驰而去。

四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沈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沈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沈没,船中人免难。

五降伏二神

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后,二神海上再次作祟,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

六解除水患

相传妈祖二十六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虯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

七救父寻兄

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

万灵宗教许少锋

第四篇: 中国新闻传播史

1. 中国报纸的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2. 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的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

3. 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卷三所收的题为《读开元杂报》一文。

4. 现存的两份“敦煌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5. 唐代进奏院状特点(了解):①没有报头,开端和结尾部分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 ②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长官 ③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 6. 到了宋代,有了重大改变,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7.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是:宋代的小报。 8. 元代的民间新闻传播媒体:小本。

9. 明代邸报的抄传和发行三个环节:通政司 六科 提塘 10. 明代邸报:抄本《万历邸钞》《天变邸抄》 原件(最早)《急选报》 11. 清代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 12. 清代地方所出的非官方报纸:《辕门抄》

13. 定本制度:是宋代的报纸审查制度,指的是进奏官们进行发报必须根据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而不是超出范围,定本制度起始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

14.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这是中国近代报刊开始的标志。 15. 1822年9月12日,巴波沙创办葡文周报《蜜蜂华报》,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澳门是中国最先有近代报纸的地方。

16. 1827年11月8日,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与行情报》创办,后改名为《广州记录歌》 17. 1833年8月1日,《东西洋每月统计传》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

18. 1853年8月1日,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遐迩贯珍》创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19. 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是北华捷报馆于1861年11月19日创办的《上海新报》

20. 我国商业性报纸的成功典范:①《申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由英国商人安娜斯托.美查创办 ②是第一家外国人所办报刊中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 ③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 ④最早发布号外 ⑤报纸言论工作的加强,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⑥经营出版事业,期刊《瀛寰琐记》《点石斋画报》;书籍等 ⑦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的经验。

21. 《申报》主要特点:把赢利作为办报的首要目的。

1、 在经营管理方面,

⑴尽量降低成本;

⑵努力搞好发行,设代销点、上门送报、沿街叫卖,买报人可先取报,月底缴款,剩余报纸退回;

⑶大力招登广告,对华人实行优惠价,付给外埠代招广告者回扣; ⑷经营其他文化事业。

一是出版发行各类期刊。1872年11月出版发行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每期销数达2000册。1877年6月,出版发行我国第一种以图画为主的刊物《瀛寰画报》;

二是兼营书籍出版业务。1872年,公开发售本馆刊印的《王洪绪先生外科证治全生集》,后创立点石斋石印局。

2、 在编采业务方面,

⑴从办报人员到报纸样式都尽量中国化。

⑵重视言论,每天头版均有一篇言论,政治倾向保守。

⑶重视新闻,为吸引读者,大量刊登猎奇性、趣味性的社会新闻。 ⑷重视刊载文艺作品,使之成为经常性内容。

22. 《申报》的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已发展到成熟阶段。 23. 19世纪八九十年代,《字林沪报》《新闻报》创刊,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上海商业性报纸出现大发展的局面。

24.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⑴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⑵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⑶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5. 林则徐组织译编的《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林则徐提出“采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

26. 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正式出版,成为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导的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巨著。

27. 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

28. 郑观应,1893年刊行著作《盛世危言》

29. 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多数认为是1873年8月8日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创办人艾晓小梅。

30. 康有为,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强学会成立后成为该会的机关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1896年1月12日,上海《强学报》创刊。

31.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康有为策划,维新派报刊中创办最早,出版时间最长 32. 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湘学新报》《湘报》

33. 《国闻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创办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 34. 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总撰述, 35. 时务文体:(名词解释)

维新运动中,《时务报》上发表的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论说文的文风,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戊戌变法时初步形成,梁启超办《新民丛报》时臻于成熟,风靡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这种新文体成为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的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36. 时务文体特征:

①“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即灵活自由,不拘一格。 ②“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即浅显流畅,内容,词汇新颖生动。

③“笔锋常带感情”,即感情充沛,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不足:轻率粗浅,铺陈冗长。 37.《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报刊——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后改名为《新民丛报》,梁启超主编。 38.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 39. 1905年11月26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办报宗旨。 40. 郑贯公:《世界公益报》 《广东日报》 《有所谓报》 41.《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由天主教徒英华,柴天宠,主教樊国梁,发过公使鲍渥等集资创办。

42. 《时报》是戊戌政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 43.《苏报》三阶段:

①1896年由胡璋创于上海,文字低劣 ②1899年,由陈范买下。倾向变法改革。

③1902年与革命性学校爱国学社合作,由学社师生每日为《苏报》撰写论说。开辟“学界风潮”,成了革命党人的言论机关,后聘章士钊为主笔,以第一排满,第二排康有为办报方针。 44. 竖三民:(名词解释)

于右任于1909,1910年先后在上海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相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了很大贡献。 45. 《大清报律》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出版法。

46.中国最早的报业同业组织,1906年7月1日成立的天津报馆俱乐部。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报业组织——中国报界俱进会 47. 癸丑报灾:(名词解释)

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被称为“癸丑报灾”。 48. 《民权报》与“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一起,被人们称为“横三民”。

49. 1916年8月,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译社:1921年胡政之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 50. 《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陈独秀主撰阶段(1914年9月至1917年12月)

②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

③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

51. 《新青年》一创刊,就高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起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并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是主要阵地。

52. 《新青年》宣传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53. 五四时期进步学生报刊:《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来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它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周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主编。 54. 1920年,《新青年》的改组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55. 中俄通讯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社长杨明斋。 56. 五四时期四大副刊:《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民国时报》的《党悟》副刊,《晨报》的《晨报副镌》,《京报》的《京报副刊》。

57.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开端,1918年10月4日成立,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 58. 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

59.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一创刊就集中宣传二大制定的民生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60. 《向导》后,中共中央又创办了《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前锋》在上海创刊,主编瞿秋白。

61. 最著名的工人报刊:上海《劳动周刊》 北京《工人周刊》

62. 五卅惨案后为及时报道形势,中共中央创办《热血日报》瞿秋白主编。 63. 诚言事变:(名词解释)

五卅运动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专门成立 “出版处”,编印出版《诚言》,出过3期,共散发和张贴110万份。 《诚言》宣传的目的是为帝国主义辩护,颠倒是非,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诚言》蒙骗不了中国群众,群众把宣传品上的“诚言”涂改为“谣言”、“贼言”等。而上海《申报》和《新闻报》竟刊登了《诚言》第1期,这引起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慨。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报》刊登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启事。 64.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间报刊:

①北京的成舍我和他的世界报系:《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 ②天津新记《大公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驾马车“ ③上海《申报》《新闻报》发行量突破10万大关。 (上海四大金刚:《申报》《新报》《时事新报》《时报》 65. 1923年初,美国人奥斯邦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外国人在 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66. 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这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67. 1927年5月15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同年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广播。

68. 国闻通讯社于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

69. 新闻学著作: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 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70. “四一二”和“七一五”后,形成了全国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为核心。

71. 《中央日报》系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州筹办。 72. 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5月迁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

73. 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在南京播音,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

74.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创《布尔塞维克》 75.为了加强革命文化队伍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全称“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 76.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新华社前身。 77. 《红色中华》报,于1931年12月11日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与红中社,两块牌子,一个机构。 78. 史量才,报业巨子,申报的主人。

79. 邹韬奋,1925年10月11日创办《生活》周刊 80. 1934年2月10日,《新生》报刊在上海创刊,杜重远主编。 81.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82. 韬奋精神:()名词解释 83.革命派与保皇派大论战:

时间:1906——1907

实质: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斗争

双方主将:《民报》汪精卫,章太炎,孙中山 《新民丛报》梁启超

论战内容:

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

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列强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结果: 以改良派的失败和《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失败原因: 第

一、《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第

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第

三、《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则势单力薄,只有梁启超一人孤军奋战。

意义:

a 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三民主义逐步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b 为辛亥革命作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改良派的支持者转变立场加入同盟会。 c 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 84.王韬的论述主要问题:

(1)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2)报纸的功能和作用:①使“民隐得以上达”②使“君惠得以下逮”③“达内事于外” ④“通外请于内”

(3)新闻自由,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赦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4)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知识广博的“通材”,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85.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戊戌变法时期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去塞求通。提出四条要求: “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2.1899-1911 两功能; 四原则

一是宗旨定而高(报纸不能以“牟利”、“媚权贵”为宗旨,而要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宗旨); 二是思想新而正(报纸要选取别国的新思想来贡献给本国国民);

三是材料富而当(要做到知识丰富、全面,而且又要对材料严格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定之益”);

四是报事确而速(要准确而且迅速的报道时事,要重视时事报道) 提出“党报”概念;

“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以一人或一公司之利益为目的者,一人之报也;以一党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党之报也;以国家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国之报也;以全世界人类之利益为目的者,世界之报也。”

舆论观,舆论之敌、舆论之母、舆论之仆;健全舆论须备“五本”; 报刊宣传方法:“浸润”和“煽动”

新闻业务主张:论说四原则;采写五要求。

在言论自由方面,热情礼赞“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认为具有这三大自由的报刊具有无穷的力量 评价: a.积极性:具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对推动当时报界反封建斗争和提高报界自身素质有一定积极意义。

b.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片面夸大舆论的作用和报纸的力量,吹嘘单凭报纸舆论就能改变社会制度。把群众视为愚氓,主张在“向导国民”中使用“骇”、“过两级”的方法,更不足取。 86.韬奋精神:(名词解释)

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包括此后的《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他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还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还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韬奋精神。”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 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3、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4、文风要“明显畅快”;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6、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第五篇:《全球新闻传播史》读书笔记

新闻传播学的三大板块分别是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以及新闻传播技能,由此可见,要想全面探索新闻传播,就必须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在一种历史的延续性上去架构整个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脉络。李彬老师的《全球新闻传播史》无疑是当前学科内水平颇高的著作,读完之后,对我们学习新闻史大有裨益。

整本书并不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堆砌,而是将历史关联通过内在逻辑串联在一起,让人在读的时候既通俗易懂又深感新闻传播的有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看到作者深厚的中外文史根底,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以及广阔的学术视野,对我们了解专业知识和进行学术研究都颇为受益的。

李彬老师的书很大的一个特点是通俗易懂,这本书也一样,没有用一些艰深晦涩的词以及故作高深的专业姿态,让人难以理解,从而产生距离感。并且他常常采用诙谐有趣的例证让其理论更生动形象,这就避免了很多历史书枯燥无味的缺憾。

其次是本书内容全面,开始拿着这本厚厚的书时就知道本书涵盖内容的全面,也确实如此,本书虽然是新闻传播学的书,但兼顾文学、历史、哲学、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人读完不禁在心中建构了一个全方位的史学观。本书内容虽多,但由于其通俗有趣,因而读起来倒不是很困难,并且由于其中大量的观点和知识通过历史的主线汇聚,还会让人产生一种聚沙成塔的快感,因而读起来是令人愉悦的。

由于这是一本关于新闻史的书,因而其历史观是非常突出的,以历史的主线关联新闻的发展,使得历史的演化同当前新闻的发展联系到了一起,让从公元1500年以来的新闻演化、技术背景,内在逻辑同当前新闻发展的趋势有了深层次的结合,架构出一个全面的全球新闻传播全景,对历史和现实都有一定的参见意义。

不过在读完本书后,也还是有一些觉得不满足的地方。本书在阐释新闻事业发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关于西方国家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没有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比较,即使是在提到中国的地方,也仅仅浮光掠影般带过,既没有太多中国对于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又没有建立一种与西方新闻发展的联系,因而缺乏东西方之间的沟通。当然这种情况在对中国新闻史研究的书中也经常存在,忽视与

国外的对比,忽视其中的联系,从而不能搭建一座中外贯通的桥梁,对于我们的学习容易带来片面的错觉。

关于本书的具体知识内容,实在是太多,其中很多感触和值得记住的部分都专门摘抄到记录本上,这里就不再细述。总的说来,阅读此书还是收获很多,也基本上可以理解是一本工具书,可以查阅到全球新闻发展各个阶段的技术、知识、观念以及脉络等等,对我们的学习兼具基础性和启发性,引导着我们在新闻传播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每周之星自我介绍下一篇:民主生活会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