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影响论文范文

2023-11-13

妈祖文化影响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学校德育;影响;应对

一、引言

网络技术的传播,可促进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实现智能化操作。但它除了会给人们带来益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其原因是,网络传递的信息真假难辨,有大量不健康的文化,这些文化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带来不利影响。故学校教育者应利用其积极影响,找到学校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二、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是在网络环境中衍生的,在网络环境中快速传播,对校内的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该资源可以无限使用,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1.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人们对道德规范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不同道德的看法与理解。比如个人的道德观,这是人提升自身道德品质的基础,对社会各类事物有基本的认知。同时,信息是人们传递的主要对象,网络中信息的传递与原有的传递方式相比,只需花费较少的成本,即可得到很大的收益。利用网络,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可以转变为信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由原有的归属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不论是处于哪一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大量的知识来丰富自己,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的传递,无疑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认知,实现德性上的成长[1]。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道德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它是人参与社会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这让规范成了道德的代名词,让德育变成规则的教授。对于社会中的未成年人来说,长辈会强制要求他们遵守规则,使得他们缺少话语权。但在网络环境中,未成年人有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有更多了解社会道德的渠道,慢慢地他们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准则。

2.丰富道德内容。道德内容是接受教育者本身具有的教育观点,由其决定遵循哪些道德原则,以及使用哪些道德规范,并且内容有多个来源,除了课堂学习外,也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具有丰富与融合的特点。当下,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网络文化与观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敢于接受新事物,通过网络接收到不同的文化,且在这个文化传播中,他们会意识到道德不等同于规范,它是一种生活。所以,学校德育应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其学会生活。

3.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很多国家领导人与各级干部纷纷在网络上与公众互动,讨论民生,促进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话题讨论。就学校来说,社会中有不同类型的学校,这些学校内有处于社会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些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言论,而有些学生的想法一直得不到重视。网络文化的传播,不仅可以让这类学生找到发言的平台,了解不同的文化内容,也让其发展自己的个性,熟悉社会活动,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4.缓解学习的压力。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尤其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变得越加激烈。这一社会背景下,很多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让其取得较高的学习成绩,但这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出现情绪失控。而网络文化的传播,可以转化学生的思维,让其了解不同的文化内容,释放内心的压力,从另一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保持心理健康。

(二)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的传播既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也会带来消极影响。一个人关注的文化,如果是灰色文化、虚假文化等,会慢慢使其失去对事物真实性的准确判断。对于学生来说,其将脱离实际生活,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易保持心理健康[2]。

1.影响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网络文化有不同的类型,且会以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些学生可以准确分辨信息是否真实,而有的学生并不能分辨信息的真假。当学生长期接受虚假网络信息时,其原先树立的道德观可能发生动摇,进而形成负面影响。此外,网络环境中有大量的虚假文化、暴力内容,当学生接触这些内容后,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错误的理解,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且学生很少在网络中说真话,这会在无形中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2.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网络的发展决定了网络具有随意性,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规范,且尚未制定网络规范,这导致大量虚假内容、暴力文化在网络中传播,降低学生的道德标准,成为诱发学生做出违反社会规范行为的原因。就像是网络游戏的暴力画面,当学生了解这些文化时,尤其是对于事物缺少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很容易做出错误的行为,学生心理认知改变了,就会从具体的行为中体现出来。

三、网络文化给学校德育带来的挑战与应对

(一)挑战

网络上的文化与信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可以给学生带来健康的文化,也会传播暴力文化。青少年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极易受到这些暴力文化的影响,不易保持身心健康。若学校没有及时做出应对,学生很容易走上歧途。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很多地域与时间段的文化与信息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交织,打破了国家与民族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而网络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会不自觉地了解这些内容,慢慢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

如果学生长时间接触不良的网络文化,一段时间后,将无法控制自己,每天沉浸在网络中,甚至做出严重违反社会道德、违反法律的行为,使自己变得孤僻,出现心理问题。

(二)应对

网络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网络传播的内容,无需过分注重网络的弊端而放弃使用网络,而应准确把握网络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加以使用,积极应对网络文化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对学校德育带来的挑战。

1.完善校园网络制度的建设。学校不可能真正消除网络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其要做的是把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它的影响范围。如果每个人在网络环境中不进行自我约束,网络的秩序将无法维持。所以,人们必须遵守规则。对此,学校可根据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在现实环境中加大宣传力度,并优化校园网站设计,加强网站建设,由专门的网站人员定期更新网站信息,实时监控操作,保证网络安全,引导学生自律。

2.优化学校主页与红色网站的建设。网络是人们得到所需知识、信息的渠道之一,且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悄无声息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功能越来越丰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故而学校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很多学校虽然有自己的宣传网页,但其内容、形式长时间不变,点击率较低。对此,学校网页的设计人员需创新网页的设计,设计学校的红色网站,定期更新新闻,为学生参与网络讨论提供平台,从而扩大它的影响范围。也就是说,学校需要主动出击,树立长远的工作目标,宣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新文化形式,让校园网络真正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3]。

3.加强对教师与网络教育者的培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落实者,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大多数教师对“网德”的理解还有待加强,不了解网络环境的变化,其向学生传递网络知识时,也只限于抵制低俗文化,并未关注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与变化,以及学生网络道德品质的提升。所以,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其了解网络,对网络有正确的认识,掌握更多的网络教育技巧,提高其科学素养;采用新的教学理念,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方式与教学理念教学。只有如此,才可以在网络上对学生引导,使网络文化为学生带来积极影响。

此外,网络教育者需实时监控学校网站的运行情况,管理网站,展开网络道德教育。即学校都应设立一个负责日常网站管理的机构,根据网络特点,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清理网站中不健康的东西,并针对学生的思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日常管理入手,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的网络文化。

4.加强道德教育,使学生具有自律能力。素质教育提出的一项要求即是,加强网络德育教育,使学生可自主分辨网络文化,有文化批判能力,自觉接收积极文化,摒弃不良文化。也就是说,教师进行德育教学时,应加入“网风”“慎独”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国家,了解社會,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学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必须让学生准确分辨网络文化的优劣,有良好的自律能力,从众多文化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此外,学校还可以向学生灌输道德,让其有正确的理论意识,有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网络规范。而学生在遵守规范的过程中,也会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结束语

网络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种。积极影响是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缓解学习压力;消极影响是影响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针对消极影响,学校德育必须积极应对,给学生正向的引导。

【参考文献】

[1]凌宇.浅谈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学周刊,2012(21):87-88.

[2]冯瑞建,王际川,郭宏生.网络文化对内地西藏班(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挑战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2010 (31) :120-121.

[3]刘晓倩.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青少年学刊,2010(06):9-13.

妈祖文化影响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1930年代的中国文化生态极不平衡,文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北平、上海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的文化通过主体的集居状态、经验形态和创造心态影响着文学理论的生成,从而形成“京派”与“海派”两种理论形态,两派理论在文体与逻辑形态上差异甚大。

关键词:1930年代;文化生态;理论形态;京派;海派

谈文学不能离开文化,因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1},而文化则是文学理论这一特殊的“精神文明的产物”最为核心的“环境”,因为“文学是文化中的一个部门”{2}。

文学理论的发展根本不可能脱离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的文化状况的影响,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1930年代即被人视为与“经济”、“军备”并列的国家“势力”。③

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既包括人们的物质活动方式,也包括人们的精神活动方式;既包括客体之自然、社会的世界,也包括主体之情感、心理的世界,还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知识世界,也就是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所说的“世界1(客体、物质世界)”、“世界2(主体情感和心理世界)”、“世界3(主体创造的精神世界)”。文学及其理论世界自然属于“世界3”,也就是狭义的“文化”世界。作为由文学主体即文人们创造出来的“世界3”,其存在形态为前两个世界的社会生态状况所决定,亦即由社会客观因素(经济、政治、教育、历史等)和主体经验因素(艺术素养、审美趣味、创造能力等)所决定。

1930年代的中国文化生态极不平衡,其主流文化形态以城市文化形态为主,因为广大农村教育出奇的落后,民众基本上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文艺的创作、传播和发展主要是在城市区域内进行。该时期(1938年抗战爆发以前)中国的文化重心是上海、南京、北平(现在的北京)三座城市。南京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首都,因而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上海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国际城市,是当之无愧的经济、金融、贸易文化中心;北平虽然在政治上比不了南京,在经济上比不了上海,但在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力量上却远远高于南京,也高于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学术文化中心。这种地域经济、政治、学术的三分格局,在1930年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形态表现上打下了鲜明的印记,这个鲜明的理论印记表征就是南京文学与学术的乏弱以及上海“海派”与北平“京派”的对立。

作为政治中心的南京,其文学与学术何以乏弱?这与政治中心环境下的思想和言论自由限制过多有关。在这样的区域,文人自然不敢放肆,理论领域里的探索不敢乱越政治的雷池。1930年代的国民政府由于军事强人掌权,其政治模式还基本上停留在“军政”阶段,蒋介石本人又十分崇信法西斯主义,在他直接掌控下的京畿之区,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中枢,意识形态管制较严,言论自由十分受限;即使在文艺领域,官方也给文人们制定了大大小小的政治紧箍。这种政治环境不可能不影响文人的创作与思想,不甘受约束的文人都选择了政治意识形态大逃亡:持不同政见的左翼文人跑向上海,自由主义文人北上北平,南京所剩的也就是一些想吃官饭的平庸文人。在此情形下,南京文学界不可能在理论上有什么作为。自古以来,凡政治意识形态管辖过严、政治标准第一且评价标准单一的时代和国度,精神领域必然萎缩,各种理论的发展必然走向穷途末路。

上海和北平的文坛出现“京派”和“海派”的对立;主要是因两地各自的地域文化生态而起。两地不同的文化生态,陶铸着两地的文化精神和文学风气,从而导致两地文人在创作文体、创作风格、艺术追求上的巨大差异。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古典主义文学的影响,北京的文人群体追求高雅、纯正、理想的艺术境界和人生旨趣;受殖民主义统治影响下的商业投机习气影响,上海的文人群体追求“名士才情”、“商业竞卖”。当然,这只是就地域文化的整体精神而言,不能一概而论。“京派”与“海派”概念的提出者沈从文对此说得也十分清楚:“海派作家及海派风气,并不独存于上海一隅,便是在北京,也已经有了人在一些刊物上培养这种‘人才’与‘风气’。”{1}因此,“京派”与“海派”的划分,其逻辑依据不是地域,而是文人禀有的艺术价值观。

抗战以前,中国文艺界的精英集聚区域主要是北平和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中国文艺精英大批南迁,桂林、昆明、重庆都曾经成为1930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化、文艺中心城市。战时的中国一切以抗战为目标,偶有的理论争鸣与批评也都与战时政治有关,因此,谈及该时期的文学批评与理论,时间上以抗战以前为主,地域上以上海和北平为主。事实上,1930年代文学领域的批评、论争和知识探讨,也主要发生在抗战以前的上海和北平。

先看当时上海的文化生态状况。1930年代的上海是中国最为特殊的一个区域,这一区域的特殊性在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政治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与众不同。

从自然位置上说,上海地处长江口,交通便利,航运发达,是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抗战以前,上海在行政区域毗邻国民政府首府所在地南京,属于国民政府治下的亚政治中心区域;抗战以后,南京陷落,成为汪伪政权的首府所在地,上海又成为日伪统治区的一个亚政治中心区域。抗战爆发以前,国民政府治下的上海并不是一个主权城市,因为它有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租界”区域。“租界”享有独立的政治和司法权,成为国民政府治下区域的政治飞地。无论是“共产党”、“第三党”还是其他政治反对势力,只要逃到租界内,就可以安然无事。以法租界为例:“30年代初期,最为突出的是国民党各派系、共产党及其他进步人士,在法国当局的‘中立’政策下,把法租界作为政治舞台而激烈较量”,“根据中法条约,法国领事对法租界的法国侨民拥有司法裁判权,一般称为领事裁判权,由领事法庭行使司法权。同时,法国领事还攫取对租界内华人的司法审判权”,“根据该条约,法租界当局不承认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的《治安紧急条例》,因此,在客观上减轻了对中共和进步人士的迫害。”{2}多重政治空间给多重政治势力提供了生存的土壤,既藏污纳垢又藏龙卧虎的上海因此成为各种势力尤其是国共两党政治、文艺的博弈中心:它既是左翼文学的大本营,又是民族主义文艺的集结地。

从经济状况上说,上海因其特殊的自然和政治地理位置成为西方资本家在远东投资的最佳场所。上海的工业、企业、金融、贸易在当时的中国首屈一指,其经济发达程度超过日本的首都东京,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其娱乐和消遣条件也比国内其他大城市高得多。这里是花花世界、销金之窟;只要有钱,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在这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从发展历史上说,上海有较长时间的殖民历史。受西方人价值观的影响,上海人在经济上喜欢投机,在政治上倾向自由、民主,在商业活动中喜欢冒险投机,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放纵和刺激。西方殖民统治影响下的铜臭飘飞、人欲横流,上海人早已司空见惯。受此影响,上海形成了注重实用、势利的精神传统。在这个十里洋场,很少有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见金钱而不眼开,也很少有人能够不趋时媚俗、追新逐奇。

1930年代的上海,其政治与生活上的多元、混杂特征必然影响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上海的商业环境给许多那里漂泊的文艺青年提供了谋生之路,以至于对“海派”文学的商业气息十分反感的沈从文也一度说:“北京不是我住得下的地方,我的文章是只有在上海才写得出也才卖得出的。”{1}左翼文学家正是“看中了文学的政治作用,更看中了上海,于是用租界作根据地,用文学刊物作工具,与三五小书店合作,‘农民文学’、‘劳动文学’、‘社会主义文学’、‘革命文学’……等等,随之产生。租界既是个特别区域……商人目的又只在赚钱。与同业竞争生意,若投资费用不多,兼有相当保障,为发展营业计,当然就将这些名词和附于名词下作品,想方设法加以推销。”{2}同样,那些留学归国的前卫艺术家,他们秉持的先锋文学意识,在上海找到了现代派文艺的试验场域。这一时期,上海文艺界的商业化、政治化、前卫化、通俗化等数重特征,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形成的。而“海派文学”的滋生,正是以此为文化背景。

再看1930年代北平的文化生态状况。和上海相比,当时的北平是另外一番文化光景。该时期北平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现代化③程度与上海相去甚远:“与上海适成对照的是,30年代的北平经济基本上处于工业化以前的状态。除了电车以外,大部分北平人几乎没见过现代机器和现代化的生产关系。该城仅有的一点点工业大部分是一些分布在该市各处的以计件工作为基础的小工厂车间。”{4}以1933年的情况为例,国民政府官方发布的《中国工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在全国12个主要城市之中,“北京工业……大多规模小、资金少,设备简陋、技术落后”{5}。到1935年时,北平的“工业始终没有长足的发展,由于聚集了大量的消费人口,城市商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远比工业要快,据1935年统计,在全市资本总额中,工业资本仅占到5.62%,商业、金融、服务业资本占94.38%,其中商业资本占到50.58%。依然是以消费商品为主,而且其中粮食和副食品还是占主要部分”。{6}这些统计数字表明,1930年代的北平虽然是一个大都市,但决不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因为社会现代化的硬指标之一就是科技和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在政治方面,自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平的政治中枢位置自然失去。然而,经济、政治的边缘化并没有导致北平文化发展中的边缘化。抗战之前的北平,其文化综合实力堪称中国的中心。

北平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原因有多种。一是现实原因。国民政府虽然定都南京,但因其政权不稳,它一时还顾不上文化建设,许多重要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仍然留在北平,这就使北平的文化生产力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军地位。二是历史原因。从明清两个朝代再到初期的民国,北平一直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文化发展已历数代,积淀已久,底蕴丰厚,其精神地位一时还难以动摇。三是文化自身的原因。文化世界的建构与发展,与物质世界的建构与发展规律并不一样;在物质世界的发展中,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机器设备、实验器具马上就能投入使用,高楼大厦马上就能建造成功。文化的发展过程较之物质世界的发展要缓慢得多,它需要薪火相传,靠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其成也缓,其败也慢,不会随政治改变而立即随之改变。国民政府虽然定都南京,但也不可能用几年时间就把南京改造成一个文化大城;北平积累了数百年的文化,同样,也不会因首都的迁徙,大厦将倾,成为精神领域里的破落户,此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当然,京派和海派文学理论形态的差异还受制于京沪两地文人尤其是自由主义文人和左翼文人出身和教育背景的差异,也就是文学理论生产的主体世界差异,这种主体世界的差异隐然折射出现代外来文化与中国社会秩序的双重影响。从文学理论生产主体的教育背景来说,京派的自由主义者留学背景多为英美。英美国民价值理念奉行独立、自由、平等,政治变革喜改良而不喜暴力革命,尽管美国是以暴力革命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的,但这个国家与英国文化渊源关系毕竟太深,因此在政治理念上多与英国趋同。海派中的左翼文人大部分留学日俄,俄国政治革命当时是“正在进行时”,日俄两国虽有宿仇,却并没有影响两国之间的文化交往,日人在政治理念上多受俄人熏染,苏俄革命思潮对日本影响极大,共产主义思想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苏俄政治与文艺思想多由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传入中国。从政治出身来说,留学英美者多出身大户人家,而留学日本者多出身草根阶层。大户人家多是“被革命者”,即无产阶级的“革命对象”,而草根出身的文化英雄则深受被压迫被剥削之苦,自然极力主张革命。

上海、北平在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物习俗等文化生态方面的差异,以及文学生产主体世界的差异,这两者是如何影响文学生产状态,从而影响文学理论形态的?客观的文化生态是如何通过主体情态对文学理论形态生成造成影响的?弄清这两个问题,对理解1930年代文学理论形态生成的文化生态根基及其互相关系至关重要。在我国的学术环境中,人们习惯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尽管从口头上承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但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往往不敢对意识的作用展开分析,生怕被人扣上“唯心主义”的帽子。从文化创造的实际情形来看,主体在精神文明的创造过程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吾心就是宇宙”、“意之所在便是物”,从精神创造的角度来说,这些命题确能成立。如果不是站在决定论的角度,而是站在实践论的角度考虑,在文学领域里,意识的确能创生“物质”:文学作品的虚构形象、文学理论的设计模式,一旦通过相关手段物化出来,就能成为人类创造的第二世界。在1930年代,上海、北平的文化生态通过影响文学主体的下述成分,从而形成相应形态的文学理论:

一、文化生态影响理论主体的集居状态。上海是一个巨大的工业、商业、金融、贸易城市,又有租界这样的特殊政治——地理空间,它既能给政治受迫害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栖居之地,也能给普通人提供较多的生活和就业机会。所以,早在19世纪末,四面八方的人就源源不断地涌入上海,虽“沪上开销之大,……而四方之人犹源源而来者,以上海所谋之事多也”。{1}如果“混在杭州城里,一万年也不会有什么机缘。上海是通商口岸,地大物博,况且又有租界,有什么事,可以受外人保护的”。{2}这虽是小说家语,却也是1930年代大量涌入上海之众生真实的想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么说,上海是金融冒险家、商业投机者的乐园,也是下野高官、失意政客的寓居之所、持不同政见者的避难空间;是先锋艺术家的实验之地,也是文学爱好者的谋生之所。京派作家沈从文也曾一度漂泊上海,尽管沈氏对沪上文坛的政治性质和商业气味极为反感,但他对上海本身的生活环境却十分怀恋,他在给友人的通信中强调:“北京一般朋友都劝我住在北京,他们在这里倒合适得很,各人在许多大学里教书,各人有一个家,成天无事大家就在一块儿谈谈玩玩。我怎么能这样生活下去?我心想,我一定还得回去,只有上海地方成天大家忙匆匆过日子,我才能够混下去。”③为什么年青的沈从文只有在上海“才能够混下去”?因为上海数百万人口之中,绝大多数都是低收入的贫民阶层,上海娱乐场所虽多,他们能够去的地方实在有限,于是,大报、小报的花边新闻、桃色事件、文艺副刊等,成为底层民众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对象。写稿件、赚稿费成为有文字写作一技之长的青年们的主要谋生方式,沈从文、曹聚仁、徐懋庸、谢六逸等不同理论倾向的文学青年,在1930年代文坛上都十分活跃,报上曾有专文称沈氏为“多产的沈从文”{1}。文学市场拉动文学消费,文学消费推动文学生产,文学生产的增长吸引更多的文艺之士走向文学创作,文学创作中出现的种种良与不良现象,必然诱发相关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反思,这是文学领域必然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二、文化生态影响理论主体的经验形态。两朝古都与现代新城、慢条斯理与行色匆匆、余韵悠长与机器轰鸣:这就是1930年代北平与上海适成对照的文化生态图景。两种文化生态图景的差异实质上是传统手工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的差异,也是两种生活经验状态的差异,“京派”与“海派”的对立正是建立在这种差异状态下文人经验形态的对立。借用德国现代思想家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的观点,传统手工文化的特点是“闲适”,现代工业文化的特点是“震惊”。手工文化属于“经验文化”,现代工业文化属于“体验文化”。“经验”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为基础的淳朴生存状态,“体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遭到破坏,信息取代感觉与想象、冲突与对立取代和谐、机器支配人的生活状况。“经验”与“体验”的对立与冲突实际上是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工业文化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两种文化的对立意识集中在沈从文为代表的“乡下人”文化心态中。谈到“乡下人”或“都市里的乡下人”这种说法,一般人都熟知沈从文的“乡下人”宣言{2},其实在1930年代,京派作家中作出这种思想表述的不止沈从文一人。李广田自称:“我是一个乡下人,我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就是现在,虽然在这座大城里住过几年了,我几乎还是像一个乡下人一样生活着,思想着,假如我所写的东西里尚未能脱除那点乡下气,那也许就是当然的事件吧。”③李健吾在评论李广田的诗文时则说:“我先得承认我是个乡下孩子,然而七错八错,不知怎么,却总呼吸着都市的烟氛。身子落在柏油马路上,眼睛接触着光怪陆离的现代,我这沾满了黑星星的心,每当夜阑人静,不由向往绿的草,绿的河,绿的树和绿的茅舍。”{4}京派文人普遍存在的“乡下人”心态,实际上是京派文人的生活经验形态在创作或批评上的一种理论折射,一种美学层面的理论还乡意识,这种理论还乡意识的表现,就是京派文人在批评与理论上的诗化风格的追求。{5}

三、文化生态影响理论主体的创造心态。地域文化生态对文学理论形态的影响,1930年代的鲁迅已经洞察到这一点:“‘京派’与‘海派’,……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籍贯之都鄙,固不能定本人之功罪,居处的文陋,却也影响于作家的神情。”{6}鲁迅所说的“居处”,其实也就是地域文化环境,而他所说的“作家的神情”,则是指作家、批评家的创造心态。上海的文人大多生存比较窘困,许多人都有过居住狭小、昏暗、通风差、冬冷夏热的“亭子间”的经历,在那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文人没有条件平心静气地从事文学批评和理论研究。在那个殖民化、商业化的社会里,生存是文人的第一法则;而要生存下去,只有两条路可走:堕落或走向反抗。大部分文艺青年走向了政治激进之途,他们深知:“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7},更为符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要。一心为生活抗争奋斗的文艺家只顾得了当下,当然没法“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设想”。自然,那种深入细致、富有学理的学术论文在上海文坛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上海文坛所能产生的理论形态,也只能是一些零零碎碎,难见系统。北平远离政治中心,没有花花世界的喧嚣与骚动;虽然其商业水平也相当发达,但影响不了文人的生活水平,因为北平的文人都是生活处境优裕的教授、学者,他们没有上海穷文人的生活窘境,能够静下心来,一门心思搞学问;他们对文学问题的思考多是从文化精神的层面来考虑,其理论设想大都建立在人类生活常态这一暗含的假定之上,政治意识不强,很少从时局出发去考虑问题。他们谈天说地,谈生活,谈文化,“什么都谈,只除了政治”{1}。“纯正”{2}的审美趣味、高蹈的文学理论,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事实上也只能在这种文化情态下才能生成。

与平、沪两地的文化生态、文人情态相对应,京派与海派两个地域文化派别所生产的文学理论也表现为文体与逻辑两个种类的差异。

理论文体形态的差异表现在:海派文人中的左翼文艺家因贴近政治、立场左倾、心态浮躁、情绪偏激等原因,坐不住冷板凳,其理论见解常常是以杂感、小品、随笔等文艺作品的形式体现,左翼批评家的理论文章虽也有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也都近长篇文艺政论;京派文人大都为学贯中西的学者,如上面提到的梁宗岱、宗白华、朱光潜等人,他们大都在高等学府供职,远离政治与商业,远离杀戮和恐怖,商业领域里的经济危机、政治领域里的腥风血雨,似乎都与他们无关。所以,他们能够安居于自己的象牙塔内,谈审美,论距离,讲象征,说趣味,构制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即使批评文章,往往也洋洋洒洒,钩深致远;至于专门的学术论文,更是探赜索隐,旁征博引,立论沉实,理足服人。

“京派”与“海派”文人在文学理论的逻辑形态建构方面,其精神差异更大。

海派中的商业主义者,如张资平、叶灵凤之类的人物,其写作目标就是生活目标——赚钱享乐,而不是艺术,这类文人在文学理论上毫无建树,因为他们深知:高头讲章的理论文章根本卖不出去,换不成金币。

海派中的左翼文人大多是职业革命家,在上海那样的商业环境里,他们从事写作一方面也要顾及挣钱,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理想,因而,其写作的根本目标是政治而非金钱,那当然也不是艺术。左翼文艺家所建构的文学理论特质不在于科学性而在于政治性和斗争性,因此,左翼文学理论一般体现为意识形态话语;即使与纯文艺知识相应的讨论,也往往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最终成为思潮形态。

京派文人大都幽闭于高等学府的三尺讲堂和自己家庭的书斋,他们衣食无忧,不用像艺术领域中的商业主义者那样为金钱而奔波,自然,作为“统治阶级中的被统治者”③,他们也没有左翼文艺家的革命冲动。从日常生活到精神活动,京派文人都比较讲究秩序,追求典雅和厚重,讲求趣味和水平。他们关注的是艺术自身的存在与文学知识的传授,他们对相关文学的探讨往往出于纯粹的知识与理论兴趣,以及对于文学艺术自身深深的迷恋,他们在文学领域里的理论研究成果,成为较深层次的知识形态。

当然,在纷然芜杂而又丰富无比的事实面前,任何逻辑概括都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嫌。所谓“京派”与“海派”之说,也只是从两个地域的文学精神与理论形态的总体状况概括而言,理论上的实际存在情况却常常是“斩不断,理还乱”。以象征主义诗歌理论而论,左翼文人穆木天与现代派诗人李金发可谓标准的“海派”,然而,他们在探讨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时,十分严肃认真,李金发的诗论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商业主义市侩之气,穆木天的诗论也没有左翼理论家常有的机械左倾之弊。

【责任编辑 付国锋】

妈祖文化影响论文范文第3篇

[内容提要]企业发展依靠文化,文化反过来支持企业发展。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使企业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以人为本的企业用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吸引人才,激励人才,员工以饱满的责任感与极大热情投身于企业建设。

[关键词]企业文化 市场竞争 人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引入企业文化的概念,先后出现了各种引进和研究企业文化的作品。虽然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还不成熟,但人们已经开始接受这个概念,并应用于实践中。一些企业处于时代的前沿,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从最初接触企业文化的概念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中国企业走过了相当长的时间用于学习、模仿并进行研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才开始真正科学、系统、有效的发挥其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发展

关于企业文化,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其可有可无,对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和效益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更有一些管理者只是看到其他企业有“文化”才指派手下凭空弄出个“文化”来,当然这样造出来的企业文化是空洞的且存在很大的问题,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事实上,任何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基于其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从企业最初成立那天起,企业文化就以其微妙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只是那时候,中国社会并没有企业文化的概念而已。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多样化,不仅充斥着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管理的竞争,也包括企业文化的竞争。可以说,如果一家公司没有文化支持,就会缺乏凝聚力,缺乏活力。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不只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文化”。优秀的企业一定有其独具魅力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已经慢慢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推动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制约着企业的管理。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1.吸引人才。企业文化可以看作是企业的名片。求职者想要更深入的了解目标企业,不仅希望知道其岗位职能和薪酬标准,更想知道其企业文化。因为从企业文化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历史、发展和前景。求职者希望未来的工作环境更能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取得更好的业绩并获得更好的发展。尤其在现代信息发达,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积极向上并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更具吸引力。事实也是如此: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的人文关怀,向上的企业文化,团结的团队精神,这些企业文化为先导再配合公平的晋升制度,合理的奖惩制度和慷慨的薪资待遇,可以吸引更多求职者的目光。

2.激励员工。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激励员工的科学手段。《向执行致敬》一书的作者琳赛·麦格雷戈(Lindsay McGregor)指出,动力是任何企业业绩的核心。麦格雷戈说:“当员工因为热爱、结果而工作,而不是因为情绪、经济原因被动的进行工作,那么员工将能够更好地执行公司计划。”员工主动而热情的工作态度决定着效率的事半功倍,所以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会充分考虑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力,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用“软环境”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发自内心的认可企业理念并自愿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一方面,员工从内心接受企业的所有事情都与自己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员工的成就得到及时认可并获得相应回报,员工的努力和企业的发展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3.品牌功能。企业文化具有品牌宣传效应。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发展历史和精神面貌,其就像企业的灵魂,一直都存在,直到有一天被发现由此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优秀而正面的企业文化的宣传不仅会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发展,还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社会产生影响。现今社会,一些企业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不惜花大价钱请明星代言,在电视、网络和室外广告墙到处可见五花十色的广告。岂不知,让别人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将其吸引过来,除了大肆广告宣传,见解独到的企业文化也同样能够做到。世界上许多优秀的大企业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创建,如德国大众汽车的企业文化是尊重民主和自由;美国苹果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鼓励创新,勇于冒险;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这些优秀的企业文化甚至更让人印象深刻,在其产品宣传过程中甚至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中国企业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的建立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是獨有的。企业文化的出现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照搬那样简单。你家有现成的文化,我派人去学习,回来改改词,换个颜色,就变成我家的了。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像没有灵魂的人一样,永远不是自己的,也体现不出自己的核心价值。那么,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建设企业文化呢?建议如下。

1.组织专业团队,集中整理出对本公司精神、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的大纲。当然,这种设想并不是凭空想象,是源于企业建立之初并在逐步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文化价值的积累。这些企业文化要真正能够展示企业的独特魅力,作用要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做到宣传企业、体现企业魅力,吸引人才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2.第一步讨论阶段完成后,有必要广泛征求全体员工的意见并获得大多数员工的认可。员工是企业的一份子,是企业文化的直接受益人,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使企业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充实。

3.一旦建立了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下一步就是进行宣传。宣传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召开职工大会讲解和阐述企业文化的内容、主旨和意义,或者通过网络,报纸或其他媒介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企业文化。

4.现在确立的企业文化代表着企业的精神面貌,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历史前进的大潮,企业向前发展必然会带动企业文化的进步。因此,企业要做好更新和补充文化的准备。

四、结语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从企业文化的概念出现的那一天起,有关企业文化的话题就没有中止过。文化的建立不只是表面功夫,说说而已,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真正的企业文化一旦确立,就要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影响力与作用。企业文化就像一座灯塔,吸引有识之士的注意,引导着企业和员工前进的方向。让职工信赖企业文化,社会认可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代表企业精神,体现企业价值,让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才是建立企业文化的目的。科学的管理与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相互依存,彼此适应,共同进步,必将为企业的进步支撑起一片新天地。

妈祖文化影响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针对当前仍缺少大学生负面思想传播模型的问题,本文建立一类基于互联网影响下的大学生负面思想传播模型。给出模型的平衡点,并指出模型在平衡点处全局渐近稳定。通过对可控参数的理论分析,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若干策略建议。

关键词 负面思想 传播模型 教育策略

0 引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但也对人们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随着社会形态的多样化,各种不良思想在互联网中得以快速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互联网传媒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冲击,[1]负面网络文化等多种因素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因此,需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2]创新思想教育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3]

负面思想的扩散过程,本质上是负面思想的传播。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传播模型的方式分析负面思想的传播行为。众所周知,传播建模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传播问题,如谣言传播、[4]计算机病毒传播[5]与信息传播[6]等,与传统定性研究方法相比,传播建模能更为客观地揭示传播规律。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缺少基于互联网背景的负面思想传播模型。在本文中,充分考虑互联网对负面思想传播的影响,建立大学生的负面思想传播模型,并分析模型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策略建议。

1 负面思想传播模型

将大学生群体划分为两个群体,即正面状态群体和一般状态群体。正面思想状态群体由班干部和党员构成的思想政治水平过硬的大学生群体,不易受到负面思想侵蚀;一般状态群体是由其他大学生构成,比较容易受到负面思想影响。可将一般状态群体划分为三个仓室:易感染者(S),即未受到负面思想影响的大学生个体;感染者(I),即已受到负面思想侵蚀的大学生个体;移出者(R),即已被治愈的大学生个体。根据前述群体划分,提出如下假设:

(1)大学生总量保持不变,假设为N;正面状态群体总量保持不变,假设为M。

(2)由于受到互联网负面思想的影响,易感染者以的速率转为感染者;一个易感染者平均与个感染者接触而转为感染者。

(3)在思想教育的作用下,感染者以b的速率转为移出者;一个感染者平均与个正面状态大学生接触而转为移出者。

(4)在互聯网负面思想的影响下,移出者以c的速率转为易感染者。

(5)易感染者平均与个正面状态大学生接触而转为移出者;在思想教育的作用下,易感染者以的速率转为移出者。

根据上述假设,可得如下状态转移图(图1)。

3 思想教育建议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提出如下思想教育策略建议。

(1)加强对易感染者和感染者的思想教育可有效降低负面思想感染水平。特别地,在相同条件下,加强对易感染者的思想教育效果更佳。因此,思想教育资源应更多的向易感染者倾斜。

(2)应充分发挥正面状态大学生的正面思想传播作用,即加强正面状态大学生充分与一般状态大学生的接触,实现对负面思想传播的抑制。特别地,在相同条件下,使正面状态大学生充分与感染者充分接触具有更加的抑制效果。因此,可让正面状态大学生在感染者群体中组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宣传活动,消除负面思想的影响。

4 致谢

本研究由重庆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思想传播建模与教育策略研究”和重庆理工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课题“基于传播动力学模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提供资助。

参考文献

[1] 谢向波.网络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70-71.

[2] 彭信芳,张清学.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58-59.

[3] 刘斯文.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66-67.

[4] 刘小洋,刘超,刘万平.突发公共事件的非线性时变传播模型与舆情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22):149-151.

[5] Wanping Liu,Chao Liu,Zeng Yang,Xiaoyang Liu,Modeling the propagation of mobile malware on complex networks[J].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 Numerical Simulation,2016.37(1):49-264.

[6] Ruzhi Xu, Heli Li,Changming Xing.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model for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13.2(1):1-6.

妈祖文化影响论文范文第5篇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什么是班级文化?不同的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所界定的班级文化的内涵也不相同。

郝京华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所占有的文化的总体。”史华楠等学者也认为:“所谓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通过多种活动而形成的集体心理氛围、班级组织和交往行为,以及通过班级所体现出来的群体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等。”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潜在的学习。

班级文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班级生活中的一切文化要素,狭义理解是指班级全体成员创造出来的独特的文化”。从广义来理解班级文化,我们可以把握班级生活中一切影响班级成员发展的班级文化的影响因素;从狭义来理解,我们可以把握住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个由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为班级全体成员所承认,给予他们最好发展条件,或许使他们感到最大满足的班级文化条件。

笔者对班级文化的界定是:班级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在社会主流文化、学校教育文化、教师文化的影响下,由班集体全体成员自己创造出来的独特的班级生活方式。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引导、平衡、充实和提高的作用。学者们认为班级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一)教育功能

班级文化是以班风、学风、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文化,对每个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而,有学者认为教育功能是班级文化功能的首要功能,也是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特征。还有的学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收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知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二)凝聚功能

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文化,寄托着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体现着他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性会激发成员对班级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班级一员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个体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三)激励功能

班级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班级文化能为每个班级成员提供文化享受和文化创造的空间,提供文化活动的背景以及必要的活动设施、模式与规范,从而有效地激发和调动每个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以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也有学者提出班级文化具有平衡和保障的功能。班级文化的平衡功能是指其对班级文化中的矛盾的协调作用;而保障功能则是指班级作为一个准社会,也发挥其自身的保障功能,以使学生们在当中能安全地从事各种活动。

因此,班级文化形成的过程,可以说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念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班级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是班级良好心理气氛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班集体中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过程。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对于如何建设班级文化,学者们研究表现出惊人的相似,他们几乎都是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几个角度来研究的:

(一)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是学生的班级,班主任应带领全班同学,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布置教室,使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抓好制度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指令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在班级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

1.抓好制度的制订。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我们应保证制订班级规章制度时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为依据,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

2.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关键是如何实施。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正确理解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明确规章制度的作用,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三)注重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班级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2.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班集体的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要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其次,要正确把握集体舆论,善于启发引导,以确保班集体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后,要善于利用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3.培育优良的班风。班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学者们研究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措施时,仍然按照传统的途径去思考探索。经过这样的分析总结,我们可以初步地对如何建立健康积极的班级文化有启发性的思考。其实,学者们在探讨实施途径的过程中,无论是物质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始终有一种理念蕴含其中,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感受。学生是班级的独立主体,班级文化的各项功能只有内化为学生的需要,才能够达到实际效果,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张林.多方位创建班级文化[J].班主任之友,2003,(11).

[2]蒋忠.班级文化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04,(6).

[3]谢翌.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2005,(4).

[4]呼君.本机文化建设的误区及纠正[J].河北教育,2006,(10).

[5]易孔山.关于创建班级文化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0,(3).

[6]李文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及其特征[J].教学与管理,2004,(12).

[7]潘丽珊.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5.

[8]杨军.浅谈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八对关系[J].班主任,2006,(10).

妈祖文化影响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广告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广告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消费构成。生活中,我们可以再地铁里,报刊栏,小区走道,校园文化栏,电影电视平台,看到广告的大量植入。很多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已如同人们如影随形的朋友印刻在人们周围。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承认,由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经验不足,国际营销人才缺乏,在对外广告,尤其是外文广告方面,做得还有差距。本文将从广告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等方面,对跨文化广告的翻译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差异;广告语;翻译技巧和策略]

一、由语言差异引起的在广告翻译中的差异

我们都知道在英语广告中,语言需要简洁明了,口语化和简单化。因为简单的文字容易理解,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其读完并进行消化。另外口语化可以使人感到容易接近,能赢得读者的好感。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呈现在广告翻译中主要是三类:语用意义、修辞手法和句型。

1.语用意义的差异

语义的表达需要语言者通过一定的语境或者借助外力来进行语言实际意义的传递。英汉语言由于其文化底蕴,传统习俗,思想观念的差别,在语义表达方面存在极大的不同。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语言中词语的含义,内涵,语言色彩,均不同。那么如何在广告语中体现这一差别就是译者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是麦斯威尔咖啡的广告语。The last drop这三个小词体现出了咖啡香浓可口,即使喝到最后一滴都不过瘾,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2.修辞手法的差异

广告语的发展离不开修辞手法的妙用。我们可以发现每一条深入人心的广告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和追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修辞手法在其中占据了主要的作用。修辞手法中的比喻,明喻,暗喻,借代,拟人,夸张,反语等等,对于广告语的灵魂的把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工整对仗,反问句,押头韵和尾韵,都是我们常见的修辞手法。因为,广告语不同于一般语言,广告语的出现,广告语的植入人心是需要词汇的魅力,语句结构的整齐,才能确保朗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理解,容易消化。而此时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如同锦上添花,可以体现出语言的缜密性和严谨性。

3.句型差异

在英汉广告中,比较常用的句型一般有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但在英汉广告互译时,为了保持原文的吸引力或者诱惑力,译文往往并不遵循原文句型。如,一名为“福满楼”饭店的对外宣传是一句陈述句, “It must be ‘Fu Man Lou’ for high quality food”,而其译文则是颇有文采的设问句:“借问珍馐何处有? 老饕手指‘福满楼’”。这样的处理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可见,在跨文化广告的翻译中,不能局限于原文的句型,而更应以变通的方式来处理。

二、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1.价值观点

中西文化中差异化的价值观就会体现在语言的不同使用中,从而体现在广告语的使用上。美国著名广告语“just do it”在中国香港地区电视上播放时,译成“想做就去做”,这一广告主题在标榜个性自由的美国,是不会大惊小怪的。再来看三则英汉公益广告:严禁酗酒(No alcohol allowed 而不说Don’t drink alcohol) ;不准停车(No parking 而不说Don’t park) ;严禁超车(No overtaking 而不说Don’t overtake)。这些语气差异说到底是由于文化差异中的价值观不同。因此,我們只有注意到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才能在翻译广告语中收获更多的认同。

2.社会历史背景

文化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发展的制约。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河流。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反映在广告翻译上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广告语中,都体现了译者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历史在前进着发展着变化着,社会也在悄然变化着。我们对广告语的翻译必须是顺势而为,符合一个国家的国情特色,这样的广告语才能欣欣向荣,富有生命力。

三、文化差异对广告语的影响

1.尊重心理差异,迎合消费者的观念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对相同的事物具有截然相反的联想,因而广告翻译要实现其目的,译者必须熟悉译语文化,翻译时发挥译语的文化优势,转换商品所承受的负面意义。Started ahead 成功之路从头开始,这是飘柔洗发水的广告语。当消费者看到ahead这个词汇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去保护自己的头发,而且一切美好崭新的事务都意味着要从头开始。The choice of a new generation.新一代的选择,这是百事可乐的广告语。其中a generation 即年轻一代人的选择和体验。我们会看到这是消费者的希望去选择百事可乐,或许不同年龄不同时代的消费者喜好不一样,那么我们作为广告语的译者,就应该能做到迎合大众口味,并不断追求创新。因为时代赋予了年轻一代更多的选择,不进则退,不变则落伍。

2.求同存异,积极发挥广告语的作用

广告翻译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广大消费者通过译文“一劳永逸”的记住自己所代表的商品,建立长久深远的销售网。因此,广告翻译就必须朴实规范,形象生动。然而目前市场上很多广告译名又长又不知所云,难以起到沟通商品与消费者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与消费。当消费者的眼球被吸引到,那么此商品就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四、结束语

广告语的准确翻译对我们的生活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务必用准确的语言,贴近实际的内涵来表达商品的内在传播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译者的翻译水平,翻译方法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是有导向性的,是有感染力和渲染效果的。真正明白了中英文化中的语言差异,并能够恰当运用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同效果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理论学习中反复推敲反复研究探讨的话题。

作者简介

张燕(198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上一篇:新兴媒体传播论文范文下一篇:体验营销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