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档案范文

2023-09-10

企业档案范文第1篇

一, 提高软硬件水平

(一) 是要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施,构建局域网或连入外部网络。

计算机和网络设施是实现数字档案资源采集、管理、长久保存和共享利用的前提,是实现数字档案室各项功能的硬件保障,应根据基层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财力投入,本着经济适用、适当超前的原则,配备必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包括计算机终端和打印机等外设、数字化扫描设备、光盘刻录机、网络服务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路由器等网络连接设备,等等。档案数据量较大、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基层单位,可考虑配置其他离线或在线存储设备,如磁带库、光盘塔或采用SAN等存储构架的其他海量存储设备。

(二) 是构建数字档案室的软件平台。

在信息化环境下,软件系统已代替档案管理人员成为新的档案管理模式的核心,档案信息的采集、管理、利用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软件平台的支持,特别是对于已开展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的基层单位,必须配备与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需求相适应的数字档案室软件平台。但数字档案室软件平台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标准规范建设、业务功能需求分析、软件平台设计、开发和测试等大量工作,很难由一个基层单位直接研发。

二, 实行人本化的管理

管理模式是对管理观念及管理方式的通用性和规律性的概括。档案室传统的管理模式是物本管理,也就是以物为本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以档案材料等实物为主要管理对象,是围绕档案馆(室)馆藏而开展工作的。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在档案室管理中把人(包括利用者和工作人员)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重要的资源,是围绕人的行为和需

求进行管理的模式。在管理中,要充分考虑利用者的需求,考虑本馆(室)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工作能力和各种需求等情况,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从而使档案室的活力不断增强。

(一).以档案用户为中心,积极开各种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

企业的需要,是企业档案存在的前提,企业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档案工作也必须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和位置,坚持服务宗旨,在服务中求生存,在提高服务质量中求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的利用需求,尽可能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员工认识档案的价值,感到档案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者的需求是企业档案室组织一切工作的源头,档案室能否吸引利用者是衡量其工作优劣的主要标准。

(二)、尊重档案人员的发展机会。

企业应更多的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机会,让员工朝着既定目标与事业发展并进。同时,给档案人员升迁的机会,配合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计划,让档案人员认识到只有同心协力完成既定目标,个人也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个人的梦想才能实现。

(三)、创建科学的激励机制。

首先,物质鼓励。其次,精神激励。第三,领导行为激励。

三,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知识性要求企业档案部门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外语水平以及对信息研究能力。档案工作人员在提供档案利用工作时应该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树立明确的服务观点,端正档案利用工作的指导思想。

档案馆、室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认识档案部门是提供档案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职能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肩负这样的重任,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树立正确的服务观点,积极主动提供档案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寻求最佳利用手段,千方百计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档案信息。根据社会需要,尽力扩大服务领域,改变服务方式,开展档案情报交流,馆际协作等等。

(三) 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利用规律。

档案是一种价值无量的信息资源,要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必须从研究利用效果出发,研

究档案的利用价值和影响档案利用的诸因素,以便获得最佳利用效果。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管理素质,即:懂得档案管理知识,知晓有关专业情况;了解馆(室)藏档案资料内容,掌握各种档案资料的应用范围;既要知己一一熟悉缘底”,又要知彼一一了解社会需要。还要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做好提供利用工作。

四, 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的功能很多,在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主要应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的归档、整理、编目。

按照档案著录的格式将档案目录或全文存储在计算机磁盘、光盘中,充分利用计算机一次输入、多次输出的功能,进行档案的自动整理、编目等,节约手工劳动,提高效率。

(二).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索引、文摘、专题资料的编制。

根据档案用户的需要自行选择有关专题、利用计算机编制、打印档案的各种索引、专题资料、文摘等。

(三).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的流通管理。

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档案案卷题名、档号、存放位置、利用者、借出及归还时间、鉴定、销毁、移交等信息及时记录下来,实现档案流通全过程自动化管理。

(四).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检索。

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检索服务,及时满足利用者的要求。

(五).联机检索档案。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不同单位、地域之间档案的联机检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五, 用户至上

拥有用户是档案事业存在和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最初“重藏轻用,以藏为主”的观念一直到今天还在一部分档案工作者的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新强调档案机构的服务性宗旨是十分必要的,即要“一切为了用户”;以档案用户为中心,积极开展各种深层次的档案信息服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逐步深入,科学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在档案利用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即是档案用户对档案部门的服务质量有 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求档案部门提供档案原件,而且要求档案部门编写出他们所需要

的参考资料;他们不仅要求档案部门提供原始的档案信息,而且要求档案部门要提供二次档案信息,甚至是深加工的三次档案信息

六, 科学管理做好档案保管工作

(一)改变室藏

改变以保管上级(红头)文件和本单位发文为主的单一文书档案管理的状况,坚持以我为主、兼顾需要”的归档原则,形成“门类齐全、收集完整、整理规范、方便适用”的档案管理新格局。“以我为主”就是归档以本单位形成文件为主;“兼顾需要”,就是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适当保存与之有关的外来文件和信息材料,同时,力求保持归档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与系统配套,这样既可防止室藏杂乱臃肿,又能满足企业的各种利用需要。对于企业产生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则按其形成规律和特点,分别建立文书、财务、经营、工程、大型活动和声像等档案体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从而为形成档案管理新局面和实行室藏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丰富室藏

就是伴随企业改革与发展进程,不断增加扩充新的档案,以满足企业利用的需要。随着企业改革深化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具有重要的保存利用价值。这些文档不仅内容新、内涵丰富,而且种类不一,形式多样,既有纸质文件也有电子文件,既有文字材料也有声像材料。经系统归档后,不仅使档案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而且使室藏结构日趋完善。

丰富馆藏,除将企业自身的各种有保存价值的新型文件材料及时纳入室藏外,还应根据企业利用需要,收集保管各种外来信息资料,如行业动态、经营指标、有关客户和竞争对手的信息资料,从而做到内外结合、全方位和多层次地丰富档案室藏,确保企业利用信息的各种需求。

(三)优化室藏

就是通过鉴定剔除保管期满和无保存价值的档案。“优化室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档案鉴定理论研究滞后和多年来形成的档案保管期限“宁长勿短”观点的影响,档案鉴定工作存在“怕”字当头、“难”字挡路、裹足不前的消极被动状况,这也是造成众多立档单位室藏臃肿、工作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上级或同级档案机关的指导下,借档案执法检查之机,从清理保管期满档案和撤销单位档案入手,依据有关规定程序,慎重而坚决地对一些过期和无保存价值的文档进行清除,既使室藏档案得到优化,又便于档案保管的利用。

企业档案范文第2篇

企业档案综合管理, 是指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将企业中各种门类的档案集中起来, 在专门设立的公司领导的直属机构——综合档案室进行归档保存、分类整理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集中统一管理档案有利于国家, 有利于企业, 有利于档案事业的发展, 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原则。

企业档案综合管理, 要求各企业成立综合档案部门它在公司领导手直接领导下, 进行收集、整理和提供利用等档案管理工作。企业档案综合管理, 较一般所指的集中管理有更为明确的内涵。综合管理不仅是企业各种门类各种载体形式档案实体的统一管理, 而且要对企业全部档案进行统一分类、系统管理和整体开发利用, 它是一种把企业全部档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和提供利用的组织方式, 是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具体化。一方面, 它将企业全部档案予以集中管理, 统一分类, 制订统一的分类标准, 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另一方面, 它强调档案信息的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 逐步建立企业的信息网络, 实现各类信息的综合一体化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的功能。

首先, 《档案法》是档案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和重要标志。它不仅增强了社会的档案意识, 也为企业档案综合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它是我国档案管理的根本大法, 也是企业档案工作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指南。广大企业档案工作者应当认真学习《档案法》, 积极宣传、贯彻《档案法》, 严格依法治档, 逐步实现档案工作的整体优化管理, 才能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住处资源, 进一步增强企业档案工作的自身建设与发展。

其次,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 企业管理的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正在逐步由单纯封闭性的生产型企业向综合开放性的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变, 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 必须不断引入竞争机制, 即在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中寻求并开拓市场, 提高竞争能力, 着眼于环境, 着眼于未来, 搞活经营, 重视信息的开发工作, 将其摆在适当的位置上,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 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企业档案记载了本企业生产能力、经营状况及生存环境等各方面的信息, 对它进一步综合开发和提供利用, 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企业档案实行综合管理, 为此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性。

最后, 企业档案的综合管理也是企业档案管理升级的客观需要。企业档案的综合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暴露出愈来愈多的缺点。一方面, 由于档案管理机构各自为政, 管理方法和标准不一, 装备参差不齐, 档案工作难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更不便为实现现代化管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 由于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造成有的残缺不全, 有的又重复保存, 不利于保证企业档案的完整率和准确率。由于分头归口管理的组织方式, 不同的领导人可能在档案认识上存在差异, 因而也影响了企业档案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规划, 更不利于档案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规划, 更不利于档案信息的综合开发利用。鉴于上述情况, 国家档案局在企业档案管理升级的考核内容与等级标准中, 作出了实行企业档案综合管理的有关规定, 为企业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开创了前提, 为实行综合的整体优化管理提供了保证。不少企业领导通过升级, 认识到企业档案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宝贵的依据作用和借鉴价值, 因而对企业档案及档案工作转变了态度, 增强了档案意识, 也为档案工作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总之, 实践证明, 企业档案实行综合管理是可行的。

企业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它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克服局部观念、封闭观念, 建立整体观念、开放观念, 为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服务, 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企业档案综合管理涉及面广, 内容很多, 其核心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一) 全面规划, 统一领导。建立企业档案的综合管理机构是实现整体优化的关键。因为用系统论的原理指导建立企业档案的综合管理机构, 实行对企业档案的整体控制, 将企业档案机构建成为本企业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的保存基地和利用中心, 才能建立良好的管理秩序, 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实践证明大型企业建立企业档案馆或企业档案资料信息中心, 中型企业建立综合档案科 (室) , 小型企业建立综合档案室, 集中统一管理企业的全部档案, 并适时提供利用, 是一种比较好的管理体制。它不仅可以确保企业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而且有利于精简机构, 实行优化组合。同时, 明确主管领导责任, 企业档案馆在主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 便于和其它职能部门密切合作, 共同做好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有利于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科学管理, 制度规范。为了使企业档案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在企业档案馆建立以后, 必须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 作为开展档案工作的规范和标准。各企业除了根据上级下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标准, 还应依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制订切实可行的企业标准及档案管理制度与标准。比如对企业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保管、统计、鉴定、利用等作出统一的规范化要求, 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和指南, 逐步做到档案的科学管理, 充分发挥企业档案的信息资源作用, 为企业改善管理、增强活力服务。

(三) 综合分类, 集中保管。在企业档案集中管理以后, 不应再是“貌合神离”, 仍然维持原来的科技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等几大块, 各自为政, 而应从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出发, 从便于利用的工作原则出发, 使企业的全部档案在实体上构成一个统一的、科学合理的类别体系。为此, 需要采用一种既能反映企业全部活动, 又能适应各方面利用需要的综合分类法, 对企业档案予以区分类别, 使其构成相互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目前虽然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 但有关部门正在或已经制订了一此试行办法。经过一段实践以后, 相信具有理论科学性和实践可行性的企业档案综合分类法必将问世, 从而促进企业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企业档案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从企业档案信息的重要性入手,思考了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借此阐述了企业管理中存在忽视企业档案管理倾向,最后阐明构建企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更好的应对企业发展需要。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意识;重要意义

所谓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中不断发展所形成的对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信息材料,这些信息材料是企业内部产生的最真实、最可靠、最具有权威性的原始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它们的存在对企业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是企业信息产业中最珍贵的无形资产。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独占鳌头,就必须充裕企业信息资源,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企业竞争环境中经济利益最大化。由于企业档案的信息价值不为企业所用,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对企业档案的重视度降低,使得企业档案信息安全得到忽视。另外,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使档案信息材料的存储介质多样化,这些介质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便利,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忧患。这些介质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较差,往往会因为存储环境不利、保管不善而造成破损、变形,或因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的影响,导致信息丢失、消失、磁化。为此档案信息安全性成了兰台界探讨并和思考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提高企业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也成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热点。

一、企业档案安全性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社会的竞争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是核心技术的竞争,企业档案是企业的信息资源和企业的知识资源,也是企业核心技术源,企业要想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更要拥有保护核心技术的措施和手段。其一、企业档案信息材料的内容是企业核心技术的载体,要保护核心技术的安全应用,就必须加强企业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防护。其二、由于自然灾害的无章可循,造成档案信息材料丢失的案列很多,即使修复技术再高超,也很难把重创过后的重要数据完全复原。因此,强化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不仅是档案管理人员值得思考的内容,也是应对自然灾害爆发对档案造成威胁的需求。在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档案信息材料多以数字的形式存放。这种方式虽然带来了阅读和保存的便利,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逻辑归档的信息资源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没有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只是进行了管理权限上的归档,一旦计算机或者网络遭到破坏,数字档案信息就有可能永远丢失。其三、在档案管理和应急预案中,我们要做好档案信息迁移和纸质文件材料的异地存储,是对企业档案信息安全意识的思考,也是应对数字档案安全性隐患的客观需要。

二、企业档案安全建设中存在的隐患

(一)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形成的环境及其传播途径存在的隐患

如今企业管理趋向数字化,企业档案多以数字档案的形式存在于服务器中。纸质档案在转化成数字档案形成的过程中,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人员以及企业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数字化过程中会出现机密信息曝光、绝密信息现身的现象,这显然是一种潜在的信息泄露。针对各种情况,企业在整理档案的过程中,有目的的对信息材料进行机密程度区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避免出现核心信息泄露事件,实际上这种区分度是模糊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遇到较多问题,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在档案信息处理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计算机软件、硬件故障、病毒入侵、黑客接入、服务器使用寿命等多种现象的影响,致使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遭到威胁,导致信息丢失、信息不全、字符变乱码,核心信息泄露等问题,给国家和企业的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二)档案信息安全体制不健全

企业档案工作是一项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工作,在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旦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就会导致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不明晰、管理范围不清楚、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从而导致管理系统漏洞百出,使档案信息安全性大大折扣,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保密意识,只要是企业员工,无论密级程度都会有求必应,这是企业中最不容忽视的现象。总而言之,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对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保护,使得档案信息材料的泄露事件偶有发生,对企业造成很不良影响。

(三)企业对档案的管理资金支持不够

企业对档案管理一定程度的忽视,直接导致企业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减少,这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十分不利的。信息发展为安全防护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信息安全提供了不少技术上的支持。如:图书馆、超市、企业办公楼等很多场所,都有新型安全防护设备的身影,我们也对之逐渐习以为常。对档案而言,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信息载体的保护神,肩负着档案信息的安全和有效利用的安全。主观的从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和人的安全上考虑,是为企业的改建、扩建和发展提供支持的基础。客观上由于企业领导对档案行业的不理解,忽视了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档案专项资金缺憾,档案专用设备陈旧、档案库房狭小、档案库房的安全设施不到位,缺少必要的防护设备、安全监控设备、防盗报警设备等,这些都成为影响档案安全性的隐患。

三、构建企业档案安全管理体系

(一)强化档案资源形成过程的管理

档案安全是档案管理的永恒话题,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所在,确保档案的安全,必须要从源头抓起。在进行数字档案收集时,企业要重视参与人员的选拔,加强对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同时,对档案的机密程度进行有效划分,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努力提高对核心档案材料的密机保护。如:把关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单独整理,单独存放,并设立严格的查询体制等。

(二)建立健全档案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档案安全,要从日常工作的细小环节入手,把档案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企业要立足于本企业档案管理的特点,制定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关的,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从档案的收集、传递、整理、归档和保管等环节上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以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制度为根本,结合相应的技术措施,对档案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使得档案管理在日常的利用过程中发挥其作用,避免造成失密等人为因素的错误。如:档案库房环境保持温度在17℃~20℃,相对湿度35%~45%,定时对档案的摆放、借阅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

(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应急预警制度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为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天灾人祸做出一套全方位的、完善的应急预警制度。首先,管理人员要制定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其中包含灾害的外部特征、将会造成的影响,档案转移环境,转移后的安全防护。其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具体职责,对灾害处理的应急措施,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等等。由于灾害的不确定性,为使应急预警制度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档案管理的日常运作中,不定时开展应急演练,通过这些演练活动,让管理人员加强灾害的应对意识,从而增强管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执行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档案信息的损失。

(四)提升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

档案管理是一门学科,管理体系是科学的,管理措施是科学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具有科学意识。档案管理过程需要人的参与,管理人员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的效果。为此,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的管理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竞争意识的逐步加强,企业档案安全性管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企业档案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是唯一的,一旦遭到破坏或是泄露,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企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时刻警惕档案的信息安全,在引起企业领导重视的同时,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作为企业管理者,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正确看待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合理的重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积极有效的利用各种措施保护档案信息资源,保证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杜桂芳.信息时代做好企业档案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3(8)

[2]李春竹.浅议企业档案安全体系建设[J].档案保护.2013(11)

[3]高航舟,高艳.浅谈企业档案的安全管理[J].新疆电力技术.2013(7)

[4]周知勇.对档案安防工作的几点思考[J].云南档案.2013(9)

企业档案范文第4篇

一、档案的含义

档案含义:辞海解释:凡具有查考使用价值、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起来的各种文件材料。包括收发电文、会议记录、电话记录、人事材料、技术文件、出版物原稿、会计簿册、印模、照片、影片、录音带以及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书。中国从夏、商时起,就有了档案。古代有甲骨、木牍、竹简、缣帛、金石等档案。档案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等内容。

据统计,有史以来,关于档案定义的表述形式 多达120多种。目前公认的、比较权威的自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定义,《档案法》的第一章总则中第二条,表述如下:即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民营企业档案是指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经济交往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和企业本身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记录。民营企业档案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本企业生产、技术、科研、经营等活动,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凭证和依据,是企业无形资产和信息资源。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档案工作的支撑与保障,也应承担建立档案、保护档案的义务。

二、企业档案的作用

(1)法律凭证、管理依据。经济纠纷、企业管理、员工管理

(2)实施知名品牌战略的可靠保障。

品牌不仅是企业的形象和终身享有的财富,更是国家的瑰宝、民族的骄傲。拥有知名品牌,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优势。国际上很多知名品牌畅销全球,长盛不衰,除了多年一致的产品质量外,靠的就是持续不断宣传品牌广告的效应。知名品牌属于企业的知识产权,档案是知识产权的载体,是维护知名品牌的忠实卫士。

(3)应诉反倾销案的可靠依据

我国加入WTO后,因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产品价格也低,我国出口的产品遭受反倾销起诉是世界上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若企业接到反倾销应诉调查通知书后,需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齐全完整的资料来证明没有倾销行为。据档案报载,有一个企业,自主研发生产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轮胎,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市场。由于价格也便宜,冲击了美国市场。2002年美国以倾销为名对该厂出口的轮胎提出了反倾销调查,要求每年赔偿2000万美金。在应诉过程中,厂里的相关档案资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终,在反倾销调查中美方败诉,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做好民营内企业档案工作意义

近几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市民营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民营企业档案既是国家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民营企业档案是民营企业加强管理、维护合法权益、展示企业文化、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信用信息、加强技术改造、强化内部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必要条件。 这些档案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其它不能替代的作

用。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档案是民营企业艰苦创业、吸纳人员就业、创名牌产品、出口创汇、纳税贡献等方面的历史记录,是一个地方某一产业发展的重要记录,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目前我国的民营企业已经从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落后,向着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管理先进的方向发展。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处于应对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争端的第一线,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必须有完整、准确、系统的档案为依据。档案的凭证和法律作用是其它材料不可取代的。没有企业档案,企业的基础就不牢靠,企业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建立档案工作,对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维护自身利益、规避市场风险、保持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和开展档案工作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负责人认识到档案的重要作用,很多民营企业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企业档案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它是企业文化的积淀,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做好档案工作,就是要促进企业资源的科学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做好民营企业档案的方法途径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员思想认识。

2、加大档案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3、加大业务指导力度,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4、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案例:

1、湖北兰特集团公司,2005年,公司从整合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农产品资源、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着眼,组织进行“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组以公司档案馆提供的90多份国家产业政策文件、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和300多幅图片资料为支撑,撰写了可研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于2008年建成营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国家商务部在荆州召开全国双百市场工程现场会,向全国推广该项目的建设营运经验。再次,运用档案资料,服务工程建设。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设时需购臵一宗地块,而该地块已被规划为荆州城市市政建设用地,购地遇到了障碍。通过查阅档案,我公司找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1998年出台的《关于市场建设可以视同城市市政建设的意见》的文件,让公司顺利解决了土地购臵问题。在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公司以馆藏档案为依据,获得了土地、税收、贷款等诸方面的优惠政策,节省项目建设资金1200多万元。同时,运用档案资料,服务企业上市。公司档案馆积极协助上市工作专班,按上市要求及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工作制度、内控制度、管理制度等,提供档案资料,主动配合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机构等上市辅导、保荐团队,按期完成了财务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出具、招股说明书制作和新股发行申报

材料。

2、金华第一建筑公司与某房地产开发商于2001年月11月签订承发包合同,承建某小区10幢商品房,计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总造价目1700万元。工程于2002年12月顺利通过验收并交付,整个小区一个幢号获“双龙杯”,五个幢号评定为优良工程,四个幢号评定为合格工程,质量达到合同既定目标。在乙方要求甲方按合同约定支付最后一笔工程款160万元时,甲方却以乙方拖延工期为由,迟迟不予支付,并提出要对工期拖延罚款120万元抵扣工程进度款。为此金华一建以详尽的档案资料为据,说明完全是甲方自行分包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在与甲方多次交涉未果后,毅然向法院提起诉讼。在事实面前,甲方自知理亏,最后经双方庭外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甲方及时支付160万元进度款,乙方也作出让步承担了40万元罚款在尾款中扣除并撤诉。规范的内部管理,使企业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准确、及时、完整、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直接为该工程挽回经济损失80万元。

3、2002年月12月,康恩贝集团公司要申报首批浙江省诚信示范企业,公司档案室及时提供有关银行、合同、产品服务、财务、纳税、劳动、环保等信用方面的原始资料,证明公司完全符合省诚信示范企业的条件,2003年3月,公司顺利被评为省诚信示范单位。第二年5月,公司又申报浙江省知名商号认定工作,档案室系统提供了从1990年至2003年以来,企业有关信息资料、行业排序、信用纳税、股权收购、质量、合同管理等档案案卷和报刊报道文章,为申报工作提供了充实的证明材料。2004年月1月,“康恩贝”顺利获得省工商局颁发的“浙江省知名商号”称号。

4、横店集团联宜电机有限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决定开发新产品45ZWN系列无刷电动机。公司档案室及时向技术部提供了有关直流无刷电动机的技术标准、原样图纸,并复印了有关该产品的质量、型式试验报告、用户意见等资料,为开发此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并缩短了工作时间一个多月,节省试验经费1万元,为公司45ZWN系列直流无刷电动机顺利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验收作出了贡献。

5、浙江力霸皇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在2002年投资2100万元进行年60万辆自行车生产线技术改造,公司档案室提供了基建档案的利用,搞清了原有管线的布局情况,避免了盲目、重复施工等现象,节约了资金和时间,使公司按时完成技改项目。在2003年公司申报国家免检产品过程中,经办人员充分利用原始数据、图片资料等各类档案材料,收集整理了翔实可靠、丰富完善的申报材料,为申报成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企业档案范文第5篇

辜体仁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辜体仁 (国电信息中心)

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出发,论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间的辩证关系,指出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反过来推动企业管理的发展的观点。作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灵魂,是企业哲学。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群体与全体成员共同建设的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精神产品。文章简要概括了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电力企业

电力行业长期形成的企业管理制度已经形成了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电力企业的改革,形成新的企业环境,包括电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运营和管理的新的生存环境。面对新的运营环境和新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变化,如何建立新环境下的电力企业的文化体系,如何通过电力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的新的机智和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完善、丰富,继承、创新。由于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变化,电力企业需要从新的视角和出发点,从新的企业基础和环境构筑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角度来调整、补充以及再构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以此推动管理机制的改进与创新。在建立电力企业的管理体系同时,形成电力企业充满活力和生计的新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迅速成为发展电力的生产力,是当电力企业需要积极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就如何正确认识电力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一、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和哲学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换句话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哲学”。它不仅是企业成员的行为准则,也是企业对外交往活动的准则和标准。在企业内部它成为企业内部思想行动的共同认知的纲领和思想准则;在企业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外部,是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经营原则,显示企业的活力和动能,最终它体现的是企业的形象,它是企业的思想和灵魂。一个企业有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否完整,是对一个企业,特别是对一个大型企业的管理的综合水平的试金石。这种综合水平不仅包括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还包括企业的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动力等。

企业文化是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成员的智慧的体现。可以从企业及成员的工作态度和思维方法,了解企业的内在的动能和发展前景。人们可以从企业文化来全面认识这个企业素质和管理理念、发展因素、创新能力和潜在发展动能;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成员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这定义了,企业文化是企业一套辨证思维,是企业的哲学。

如国家电网公司把电网安全融入电力企业文化中,提出“安全文化”的概念,这反映了电网安全在电网公司的地位。它是电网公司从领导到每一位职工,对电网安全生产的正确认识。安全就是电网公司生产的最跟本、最重要的,没有安全就没有电网的一切。没有电网的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的地位,保证电网安全是国家电网公司的责任。电网安全作为电力企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目标、成为企业和全体成员的行为、行动的准则,成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原则和标准。一切从电网的安全出发,以安全来规范企业和成员的一切活动,从安全出发制定一系列制度和规范。经过长期的生产管理实践,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中和电力企业的成员中已经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当然,安全仅是电力企业文化的一个部分。

又如,国电信息中心在改革后,在体制和机制发生变化后,中心的位置变了,由原来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变成信息化实施部门,从管理职能变成服务职能。因此,中心提出“三个服务”,把服务作为信息中心的经营的基本点,并且把中心的业务落实到“三个服务”上。包括内部机构设置、管理的工作条例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制订都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对员工的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管理、培训、教育和考核都把“服务”作为基本出发点。经过三年的运行,培养了职工的“服务”的观点、“服务”的工作态度、“服务”的心理素质等。“服务”的理念是相对于以前那种“机关作风”相对立提出来的。这是改革后电力信息中心提出的新的企业文化。 这就是信息中心的服务的文化、服务的哲学。这种企业服务哲学包括了企业的经营的哲学、管理的哲学、用人哲学、运营哲学以及生存的发展的哲学。

二、 企业生产、管理运营的实践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管理是企业文化的源泉和建设的基石。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基础上的提炼与总结。它不是企业外在的借鉴与引入的拍来品。它是耕植于本企业经营和运作的沃土之上的果实累累的庄稼,它是建立在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坚石上的大厦。它渗透在企业的管理和运营的机体之内,溶于企业成员和企业生活的血液之中。它来源于企业人的实践,是全体企业的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观,它具有强烈的原创性。

企业文化所表现的基本价值判断,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主张。这种共同的价值观,表现在企业的管理办法、工作规范、行为准则、运作原则、实施条例、产品标准等一系列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之中。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规章、制度、规范、规划、办法、思想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发展源泉。企业文化是这一系列的东西的提炼和升华产物,是企业的领导和全体员工的第二次再创造。他把企业理念、管理体制、条例、标准等一系列知识产品和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提到更新、更高的境界—即事关企业生命和发展的精神世界—企业哲学的地位,这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它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已有的旧的层面上。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它在企业发展中,不断调整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表示形式,不断新陈代谢,不断创新发展。停止不前、脱离企业管理发展的企业文化将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就象任何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哲学思想,一但离开实际和实践,这个哲学就没有生命力,就不会对现实产生反作用。因此说,企业文化是动态的文化、发展的哲学。

三、 电力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精神的东西来源于物质世界,它又将成为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的强大动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共同认知的精神产品,它就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我国电力企业改革以后,电力企业竞争性加大、企业在市场上经营风险加大。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不断提高的大的环境中,电力企业只能选择发展,只能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高人才资源的优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这是现代企业所必须应对的复杂与多边环境,应对风险与机遇同在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横亘在电力企业行业面前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靠什么支撑其发展?靠业务的拓展、靠服务的提高、靠管理的提升、靠全体员工的努力奋斗和创造力、靠企业上下的认知的统一和凝聚力,总之靠企业文化的深层内应力的支撑。只有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经营和发展中的作用,用企业共同认知的理念、用企业共同的信念的企业哲学思想,用企业精神灵魂,建立企业应对市场的发展战略、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培育从领导到职工的共同远景追求和信念、规范企业及企业职工的行为与行动准则。挖掘企业潜力,不断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思想创新、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和提高的基本点就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

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管理的机制、组织机构设置、生产和管理流程、制度定制、人才资源的开发与挖掘、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规划等各个企业的环节之中。它强力支撑企业的发展,反映企业的整体价值取向和企业的追求目标,并把这种价值取向变为发展的推动力和牵引力。作为一种精神产品,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管理和运行以及企业的发展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将有力地推动企业向更高的境界发展,成为企业的经济运行和内部管理产生良好的润滑剂作用。成为企业的团结奋斗的粘合剂。这种力量将保障企业的各项业务和生产完成,实现突破性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机制的良性体现的形成,是规范企业和企业人的行为指南。

企业文化最终通过企业的组织运作、管理实施、业务活动以及员工的行为和行为来实现其价值观。通过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优劣以及员工的行为的规范执行情况来验证,最终通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检验。

四、 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

那么,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包括内容是什么?电力行业在长期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形成了电力企业的基本文化体系。在改革后,电力企业文化在保持电力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继承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这包括电力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观、企业安全观、企业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企业经营思想、企业管理模式、人才知识观等一系列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1) 首先应当是电力企业的精神。这是企业文化的总纲。电力企业是公共事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的基础工业。因此,电力企业精神应当是:奉献、卓越、诚信、服务。这是电力企业文化的纲领。奉献精神已经得到广大电力职工的认同。它体现“人民电业为人民”这一伟大宗旨。体现国家电网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仍然把为国家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准则。通过真诚、优质、可靠的服务,开发电力市场,加快建设我国电力工业,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和人民提供优质电能,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奉献光明。在奉献精神文化下,很多电力企业纷纷提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口号,如:“以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企业”;“投入才有汇报、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质量第

一、客户至上、服务真诚”;“敬业、创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新、优质、奉献”等。

(2) 电力企业文化的价值观。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是电力企业价值观的取向轨迹。“客户满意、政府放心”、“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就是电力企业价值取向。它是“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追求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取信于民,与客户共命运,与社会同发展。为人民服务,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人民满意,社会认同。在这一价值观下,电力企业提出“服务年”,建立与客户相联系的“95598”的全国统一呼号的客户服务中心,想全国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服务中,实现企业的发展,体现电力职工和企业价值。电力职工充分认识到这是“国之命脉,情系于民”,“为国家发展电网,为人民创造幸福”的事业意义。这种电力企业的价值观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对企业未来的重塑。社会信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积极创新是电力企业的职工理想追求,也是实现企业和个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正如电力职工提出的“价值在祖国突飞发展中体现,幸福在人民安康光明中饱尝”。这些表现电力企业文化的一系列的基本价值判断或价值主张,它是企业价值判断内在逻辑和共同的思想灵魂。它是支撑企业基本价值判断的核心,它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本质。

(3) “诚信守法、勤奋廉洁、团结协作、忠于职守、优质服务、文明礼貌”可以概括为电力企业的道德观。遵守市场规则,严格依法办事,以诚待人,格守信用;勤奋工作、乐于奉献、行风正派、不谋私利、敬业爱岗。树立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感,忠于职守、认真负责、诚信待人。“诚信为本包民心、规范经营走市场”,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奉献社会,诚信为尚”。在今天市场环境下,更需要发扬这种诚信的道德观念和风尚,良好的道德规范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良好的道德风尚是电力企业取信于民的品德是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4) 遵纪守法、规范创优、尽心尽责、重约诚信、廉洁高效。这是电力企业

6 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职工的行为准则。提倡“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建立一支守纪律、负责任、顾大局、严律己、懂业务、勤服务、高效率的电力职工队伍。企业的人人代表电网形象、个个成为光明使者。把个人的行为规范到企业的整体形象里。用电力企业的行为准则规范电力企业,使之形成统一的企业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的基本保证,是电力企业内部健康体魄的表现。 (5) 电力企业经营思想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国家电网公司是国家特大型国有企业,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它负责落实国家能源政策、实现全国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运营国家电力市场。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它联系发电企业和用户,经营电网,负责全国电力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安全高效运作、合理化配置、诚信规范服务、持续稳定发展”。 在安全稳定中促企业效益,在竞争中谋求合作,在合作中实现有序竞争;内塑素质,外塑形象;树立品牌意识和服务理念,建立高效高质服务体系。对电力企业的效益的评价, “社会效益大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是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决定的。尽管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环境下和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是企业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电力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他担负的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官的地位,决定它首先要担负的是国家赋予的职责和使命。所以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考虑电力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之时,应当首先把国家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全社会的效益作为自己经营考虑的标准。 (6) 电力企业管理是企业文化的基础。电力企业以科学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人为本,人企合一。严格、严明、严谨、有序、有据、有效管理;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管理;这种宽严相济的企业管理文化,实现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电力企业在追求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效益、一流的企业的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文化升华。

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7) 安全历来是电力企业的企业之本。安全文化在电力企业文化中地位非常。安全生产不仅关系本企业的利益,而且影响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要杜绝安全隐患,必须从生产的各个环节抓起。长期电力生产已经形成一整套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意识深入企业的每一个人,安全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管理的为一条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的理念已经融汇到电力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项标准条文中。如操作票制度,不仅在电力调度的生产中使用,而且也引入到信息网络的网络控制的管理中。所以电力企业提出的“违章就是事故”、“安全无小事”、“安全生产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等都体现了广大电力职工对安全的正确认识。充分认识安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统一,安全的观点是企业的发展基本点,在电力体制改革后,仍然是正确的、必要的。竞争不忘安全,安全才出效益。对于安全要警钟长鸣,从我做起。充分认识个人的安全是家庭的的幸福,电网的安全是社会的稳定。“安全是基础、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要实现“三零保一零”,在思想上“零疏忽”,工作上“零违章”,设备上“零缺陷”,确保“零事故”。电力企业的安全是压倒一切。在安全文化中,把安全置于企业的方方面面,融入企业管理的实实在在的条例的执行中。一句话,“安全重于泰山”。 (8) 电力企业的人才观关系企业的发展和腾飞。人才资源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没有人才,电力企业就不可能迅速发展,更谈不上企业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建立一套健全、科学的人才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可能有高质量的电力。因此尊重人才,激励人才成长,培养和建设人才队伍成为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企业内建立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激励管理机制,企业内形成讲技术、专业务、勤学习的学术空气和向科技要效益、从科技中出人才的企业文化份围。在注重企业管理人才的同时,重视企业的技术人才的成长。衡量和评估企业的发展的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动力,是企业的技术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因此,建立一套选人、用人、培养人的机制非常重要。尊重职工的文化主体地位,克服人才使用上的形式主义,把历史观和发展观结合起来,实现人尽其才、不拘一格。尊重知识、尊重实践、德才兼备、培养使用。为职工本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尊重人才,就是尊重知识,企业人才的发展应当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有人认为人才有的是,到处都可以聘到。而事实上,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花大力气是很难得到的。同时要注意人才的使用,调动企业每一位职工的知识潜能和才干。以人为本,培养、调动和激励企业的职工思想、知识和能力以及经验,维护职工的基本利益结合起来,提高人才利用率,防止人才浪费。

电力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职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电力企业文化隐含在电力企业核心价值观背后的价值评价体系。电力企业的价值评价系统要保证使这种奉献得到合理的回报,才能得到发挥、知识得到应用。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系使全体职工认同电力企业的目标,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共同的目标相结合,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电力企业文化对电力企业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电力企业文化主要通过电力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扩展和辐射其影响。体现电力企业的形象是通过企业的个人在电力企业客体和社会公众中树立起的形象集合。

(9) 电力企业的服务观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改革前,社会上把个别电力企业的服务低下,态度傲慢,比着“电老虎”。它反映个别电力企业,面对广大用户的服务态度差的事实。该革后,电力企业狠抓行业服务态度、服务思想、服务手段等工作,服务理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客户呼叫中心”的“95598”的建立,到建立便民服务的外设网点;从企业服务理念到建立一整套服务管理办法。大大地该变了电力服务的形象。在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2003年的全国服务和公众行业的服务质量调查中,电力行业变成最好行业之一。 近年来电网公司的下属企业提出自己的服务口号,如:“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把客户的需要和满意作为电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真诚、优质、方便、规范、快捷”的服务,诚信于民,诚信于社会。在市场竞争中,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方针。把企业的生存与效益与服务联系起来。有服务才有生存,有满意才有效益。这种服务还应当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电力职工提出的“服务无处不在”的理念,就是典型的“3A”服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电力服务。这种服务是以客户满意为标准和目标。用电力职工的真心,换取广大用户的安心和放心,成为用户的知心朋友。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二十一世纪以来,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重要的竞争环节和企业效益新的增长点。

五、 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企业文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企业文化使日本的迅速崛起震惊世界,美国又发展了现代企业文化的理论。到九十年代企业文化理论很快在全世界得以传播。其实,企业文化事实上与我国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企业主人公精神相同,比我国 六十年代提出的“鞍钢宪法”要晚二三十年。如我国当时的国有企业对于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工人建立了一种激励机制;对与有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的个人奖励和表扬,以至给予很高的荣誉。如当时的王崇伦、倪志福等就是那个年代中国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形成的典型代表。应当说企业文化的发明权是中国社会主义企业,而非日本和美国企业。

我们今天讲的电力企业文化是植根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的国有企业的精神土壤,吸收国际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思想的营养,建立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说,我国电力企业文化的发源有两个源泉,其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管理的传统思想文化的底韵;它是中国电力企业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精神主体,他表现企业和企业人对社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会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的主动精神以及在电力企业内部职工当家作主的独特的精神体系。二是吸收世界现代电力企业的科学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的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管理理念。它是属于电力企业的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范畴。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是电力企业文化涉及企业经营和管理体制建设的理念主流,并且在电力企业的实践和发展中不断修正、补充和创新的结果。因此,电力企业文化是发展中的文化理念,不断运动的企业哲学。

现代电力企业管理涉及各种管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它是当代政治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科学等学科的核心知识的综合的理论用于实际的成果。所形成的电力企业文化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它涉及系统论、控制论、方法论、信息论的知识,吸收运用了心理学、论理学、管理科学乃至哲学的综合性核心理论和知识。所表现的精神文化的活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和道德规范所赋予企业和企业人以共同的意识和认同感,这就形成电力企业管理的灵魂。电力企业文化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吸收了现代化管理的充足养分而成长起来的上层建筑产品,同时又作用于电力企业管理。因此,企业文化和电力企业管理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它们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在相互依存中,相互推动,犹如两块相互作用的滑块,在相互推磨中交替式前进。

事实上,从理念到制度建立有一个缓冲区,有一个时间差。从企业管理制度到企业文化又有一个时间差。在两个时间差和两个缓冲区间,就是企业的领导集团和每一个企业人共同创造的时空。在前一个时空中,企业将要建立管理模型,并在实践中形成企业的管理体系和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标准;在后一个时空中,完成从企业制度到企业文化的过渡,形成企业文化。这出现两次飞跃。这两次飞跃都是属于精神的,因为两次飞跃的结果的直接产品都是精神产品:一个是制度建设,一个是文化建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力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管理学理论的实践深化和再造及发展。它增大了电力企业群体的文化含量,提升电力企业人的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文化品位,探索管理与文化共性特征和辩证关系;培养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更新管理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最终增强电力企业群体内部的综合能力和企业市场竞争实力。所以说,企业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都有一个不断渐进式发展的过程。在改进中发展,在发展规律中逐步完善。当前电力体制改革正处于这个时间段中,将会经过两次升华发展。电力企业的新的管理制度和新的适应电力市场化环境的企业文化将在此开始建立。

六、 完善电力企业的管理机制,确立电力企业文化地位

电力企业文化在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建设中酝酿形成。同时任何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都不能脱离电力企业文化背景。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尽管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不同行业中有其共同属性的一面,但是,也不可能照搬其它行业制度,也不能照抄其它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电力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除了电力业务需要的科学性的、现代管理条例所必须之外,企业制定管理制度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自身文化特色和业务特点,根据本企业的内部与外部的客观环境,以本企业的价值取向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的制度必须能得到企业职工的认同。它符合本企业共同认知的核心价值取向。所制定的制度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并且是正确的。这些以条文的形式加以固定下来的制度,经过正式签发和颁布,为职工共同遵守。制度的形成的同时,企业文化也就在企业中建立起来。

目前,我们应该看到,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以及职工的价值观直接联系。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又与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客观实际密切关系。客观世界的变化将引起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以及职工价值观念的改变。由此而来,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间的平衡被破。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和达到新的共识和认同。修改和完善原由制度,补充新内容,提高管理水平,甚至形成新的管理模型。这就是企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管理机制靠电力企业文化来推动。电力企业文化成为电力企业管理机制产生效力的润滑剂。各级管理者都有必须重视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并运用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来推动、改善电力企业管理。

七、 企业文化是领导集团与企业职工的共同精神财富

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集团和企业广大职工共同创造的精神产品。企业领导集团在电力企业文化形成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的领导集团按照企业全体员工的实践的知识、经验,结合自身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从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人才观、管理理论等出发,总结和提出本企业文化的思路和指导意见。因此,电力企业领导群体的素质对电力企业价值观和电力企业文化精神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他们对倡导和发挥的电力企业文化起着关键作用。企业的领导群体的素质主要具有远大而实际的从业的抱负和信仰;坚忍不拔始终如一意志;开放的思想;有宽严相并的民主作风;有联系群众、尊重群众创造力的群众观点;有通达国内外和古今的文化历史修养;对追逐优秀的有执着追求;有清晰理智的文化思路,有总揽全局、主题鲜明的战略目标;有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战胜剧烈变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坚定意志和洞察力以及超常的智慧。

电力企业群体的中高层领导者,以电力企业核心价值观去营造电力企业文化。树立起上下和谐、相互团结协调、严谨与拼搏的创业精神以及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敬业和甘于奉献的精神。职工在一个开放、透明的管理环境中,拥有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协调与合作,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以企业的主人翁的精神参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努力追求企业的共同目标。在积极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职工也得到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企业职工的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及奉献精神,取决于领导者抓文化建设的努力程度。这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投入、纪律约束、组2004年6月

电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国电信息中心

辜体仁

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融合体现。同时,又是理念和思想层次上的管理。电力企业文化的发展必然从管理者的思想脉络和企业职工群体的共识中不断创新、深化和发展。管理者的管理思想通过文化这种形式,与职工沟通和交流,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

因此,电力企业群体的领导者一方面要能够吸取现代化管理的最佳成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摆脱旧观念的影响,必须自觉地增强更新观念的意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在强化管理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电力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管理与文化的交融和互动。

电力企业文化最终必须体现在电力企业群体的管理模式和职工的行为及其行为结果上,也就是说,电力企业是否有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必须由该企业成员的行为来验证,而现实的管理成果则是检验电力企业文化的唯一的标准。

电力行业的改革,改变了电力企业的内外环境,为了迎接市场竞争的挑战,电力企业必须对已经形成的电力企业文化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是电力企业的领导集团和广大企业职工应当积极面对的。迅速建立电力企业新的企业文化,成为一项广大领导和职工的光荣而重要的任务,也是电力企业的改革的任务。

八、 结束语

电力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和发展,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润滑剂和推进器。电力企业管理模式能否成功,取决于电力企业所建立的管理机制。而一个企业的成功还包括建立一种有效的和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当管理制度与电力企业文化相结合,这个企业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整体优势。

上一篇:档案信息化下一篇:物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