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专业论文范文

2024-02-27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涉农资金效益审计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投入了大量的涉农资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也注意到,政府的涉农政策还有一些不完善、政策执行不到位及资金管理不严格的地方,当前在涉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损失浪费、跑冒滴漏的现象比较普遍,挤占挪用涉农资金、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资金的投放效果,造成涉农资金效益低下,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因此,对涉农资金的效益审计,审计机关责无旁贷。我们审计机关以及审计工作者必须坚持立审为公、执审为民的宗旨要求,带着党委政府的重托去审计,带着强烈责任去审计,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审计,做到情为民所系,审群众所盼,解政府所忧。本文结合近年来涉农资金审计实践,浅析涉农资金效益低下的原因、涉农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及搞好涉农资金效益审计的工作思路。

1 涉农资金效益低下的原因

从审计情况看,造成涉农资金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资金管理多部门。涉农资金来源渠道较多,有中央、地方各级财政资金,有银行贷款,还有村集体、单位和群众自筹等。国家的涉农资金,由多个部门审批使用,容易存在问题:1、注重部门政绩及利益。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视角,又加上各部门有各自的政绩要求及利益驱动,对涉农资金难以做到统筹安排,将资金安排到最重要、最急需的项目上,而是争着多安排资金在各自部门的项目上;2、规模效应低。涉农资金拨付渠道也较多,有的是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有的是通过农口有关部门下拨。农业项目分布较为分散,资金由多部门分散使用,造成资金的投向分散,形成“撒糊椒粉”的现象,难以形成投资的规模效应;3、重复投资。各部门各有各的资金使用计划,难免会造成投资重复,同时给一些地方套取资金留下了空子。

二是项目投资决策不科学。涉农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性,既包括技术上的可行性,又包括对农民的实用性,还包括经济上的效益性。从审计情况看,有些项目在决策的科学性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项目不切实际盲目上马,前期资金投入后又成为“半拉子”工程,有的项目不实用,或是配套设施工程没跟上,完工了又不能投入使用,这些都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干部思想作风问题。从审计情况看,有些问题并不是或不完全是由于资金管理体制造成的,也不是或不完全是由于缺乏科学知识造成的,而是由于部分干部缺乏责任心,对农民的疾苦关心不够,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因此,才造成决策上出现问题,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如工程质量低下,出现“豆腐渣”工程),在配套工程上出现问题,在项目完成后的管理和使用上出现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搞了供水工程却不铺设供水管网,不能入户,造成农民使用不方便,从而使工程没有取得应有的效益。

2 涉农资金效益审计的重要性

由于涉农资金存在效益低下的问题,因此涉农资金审计更要注重效益审计。审计机关应将维护农民利益、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审计监督检查的重点,特别要不断加大对涉农资金的效益审计监督检查力度。密切关注新农村建设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有效开展涉农资金效益审计,摸清涉农资金的家底,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典型性及效益低下的问题。通过审计,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和影响效益的问题进行归类,从政策层面研究分析,从法规制度研究如何防范和避免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从机制上研究如何规范管理,不断解决涉农资金效益低下的问题,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从宏观角度上提出改进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建议,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涉农政策措施的落实到位。3 涉农资金效益审计的工作思路

相对于真实、合法审计,效益审计对审计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农审计面广量大,要缩短审计周期,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创新审计方法,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二是账面审计与账外调查相结合;三是同级审计与交叉审计和“上审下”相结合;四是传统审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在审计对象的选择上,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各级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二是投入规模大、涉及面广的重点专项资金。三是农民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在审计内容的确定上,要关注涉农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主要环节,检查资金管理情况和使用效果,促进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对于涉农资金的效益审计,通过分析把握了影响效益低下的因素后,有利于找准审计方向,拓宽审计思路,我认为除应遵循上述涉农审计的“四结合”、“三关注”外,在具体的审计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审计工作思路:

3.1 慎重选择效益审计项目

好的审计项目,往往会产生好的效果。涉农资金名目种类多、渠道多、资金性质复杂、项目分散。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审计机关不可能对每项资金都进行效益审计。因此,在选择效益审计项目时,要紧紧围绕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要求,重点关注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是重要性,即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投入大,对经济、社会影响大,与农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二是时效性,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三是可行性,即充分考虑审计机关的人财物等条件,使审计能够顺利进行。如农村公路硬化项目、农村“低保”项目、救灾救济项目、征地补偿费项目等,都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中央、地方和全社会都十分关注,被审计单位也很重视,配合程度较高,因此我们将其确定为重点项目,在人、财、物上予以重点倾斜。

3.2 锲而不舍追查问题

涉农资金大多与农民群众的利益直接相关,审计部门如果只是看看报表、翻翻账本是无法揭示资金的真正用途。涉农资金的审计应以资金的流动为主线,跟踪检查、评价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效益情况。必须在充分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审计跟着项目、资金走,项目做在哪里、资金流到哪里审计就监督到哪里,必须深入到现场、到农户中去,取得农户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揭露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

3.3 扎扎实实分析建议

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是建立在对产生问题原因高质量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在涉农资金效益审计项目中,要始终围绕既定的审计目标,从国家政策的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去揭露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看资金使用是否姓“农”,看农民群众是否得利,提出完善政策制度,加强管理的审计建议。

3.4 积极督促追踪问效

涉农资金效益审计不能只停留在查出问题的层面上,要从根源上找原因、查漏洞,促使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且要积极地督促其整改,不能让被审计单位当作“耳边风”一吹即过,否则会削弱审计的力度,更重要的是农民群众的利益得不到维护。要通过积极地督促检查、追踪问效,促使地方政府加强管理,完善相关的制度,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放大审计效应,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3.5 适时调整审计思路

涉农资金效益审计面临的情况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调整审计思路,去主动地适应外部情况的变化。如在征地补偿费的审计调查中,根据有些农民对乡村干部不信任的情况,我们不再让乡村干部领路,而是自己前往调查;针对审计期间正值春耕农忙季节的实际,我们走到田间地头耐心地与农民交谈,并利用夜间农民一般都在家的特点,夜访农户。通过适时调整审计思路,我们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拉近了与农民群众的距离,从而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为揭露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线索。

总之,涉农资金效益审计要根据涉农资金的特点和审计所处的环境,及时调整审计思路,要善于从大量的数据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加大审计监督处理处罚及分析建议力度,并做好追踪问效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湖南省隆回县为更好地发挥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2012年度,以项目为平台,以整合为手段,在南岳庙乡花冲村与荷田乡恒江村、社凼村,扎实推进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組建了专门机构,制订了整合工作方案,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投入,分口实施,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性质与专门用途的前提下,依托富硒优质稻产业,整合农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等各渠道资金4658万元,用于渠道整治、渠系建筑物改造和田间工程,共同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不断放大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引导和集聚效应,取得了明显成效。项目实施后,不仅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而且有效促进了项目区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达到了规划一片、建设一片、实效一片的示范效果。

责任编辑:宗宇翔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全国人民关心的焦点问题。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项目主管单位直接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项目主管单位与有关资金使用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骗取上级专项资金;截留挪用、私设“小金库”,用于单位的不正当开支等。这就给各级审计人员提出了一些须要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其中如何搞好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构建较全面的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方法体系显得尤为关键。弄清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的含义、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与审计的不同之处、涉农专项资金使用阶段审计调查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走访座谈法;问卷调查法

毛泽东提出,把1961年作为实事求是年,而实事求是首先就要调查研究。1961年成为一个调查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现在中央再次重申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意义非凡,中央领导带头调研,记者亦走基层深入农村采访。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项目主管单位直接挤占挪用专项资金;项目主管单位与有关资金使用单位串通,弄虚作假骗取上级专项资金;部分或全部截留挪用、私设“小金库”,用于单位的不正当开支等。这就给各级审计人员提出了一个须要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如何保障国家各种涉农专项资金落到实处,并发挥效益。加大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规范涉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是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高效实现审计调查目标,取得良好的审计调查效果,需要认真研究高效的审计调查方法。

一、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的含义

涉农专项资金是指国家各级财政投入、金融机构贷款与各方援助投入的,用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村设施、保障农民生活等的各类专款专用的资金。涉农专项资金可包括预算内、外涉农专项资金,政策性涉农专项贷款及外资,例如农田水利建设基金、扶贫资金、紧急救灾资金等。涉农专项资金不包括农民个人、农村集体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投入农业的以短期盈利为目的各种资金。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财源建设的影响很大。如汶川地震灾后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国家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于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的含义,目前学者们还没有明确给出。笔者认为,如果站在国家审计机关的角度, 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应是指审计机关依照法律和相关制度规定运用相关手段、方法,对于与涉农专项资金有关的特定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及效益性,在深入开展审计工作之前进行动态监督,并向有关部门、资金投入地等进行专门的考查、了解的活动。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的时间切入点应位于涉农专项资金审计之前,侧重于防范风险、揭示问题与给出合理化建议。搞好涉农专项资金审前调查,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是保证审计机关审计目标实现的首要环节。

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可以迅速反映涉农专项资金不合理、不合法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对被调查单位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与审计的不同之处

(一)目的不同

一般审计是针对某个单位或行业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及效益性的确认和评价。而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是对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一些方针政策的实施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目标更加单一。

(二)程序相对简化

相对于一般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程序更简化,效率相对更高。一是通知书在实施审计调查前送达被调查单位即可,没有提前3日送达的要求;二是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可以向或不向被调查单位征求意见;三是无须向被调查单位出具审计决定书。

(三)起点层次更高

财政部、财政厅与国家计划委员会等部门是涉农专项资金的上级管理部门。审计署或审计厅是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的主管单位,进行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紧密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起点层次比常规审计高。

(四)监督范围更广泛

涉农专项资金的筹措、下拨与使用经历很多环节,涉及多级政府与多级建设单位,而审计机关由于受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的限制,对于与涉农专项资金审计有关单位的全面深入的审计监督能力有限。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与审计相比,产生的调查成本相对较低,在投入相等的人、财、物的前提下,审计调查的范围更加广泛,调查内容也更多一些。当发现需要进行深入审计的问题时,才有必要启动审计程序。

审计机关通过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可较全面地掌握涉农专项资金划拨、使用与决算等全过程的各类违规违纪问题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审计措施。

(五)服务咨询职能增强

审计机关虽然是依法进行财政经济监督的行政部门,但也应注重服务咨询的职能。审计调查所提供的与涉农专项资金有关的信息宏观性、政策性更强,可以更好地为地方涉农管理者提供指导,帮助被调查单位加强涉农内部审计,从而促进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同时,对于被调查的个体,审计调查人员可从体制上、管理上等深层次方面提出有利于被调查个体的建议。

科学的审计调查方法是调查结果高效准确的重要保证。无论调查方法还是审计方法,都是用来为完成调查任务服务的。虽然,调查方法与审计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大专项调查的深度和可信度,往往两者结合运用。

三、 涉农专项资金使用阶段审计调查方法体系

审计调查人员在涉农专项资金使用阶段的审计调查主要针对资金的到位情况、使用情况及监控措施等内容开展审计调查工作。

(一)突击审核法

突击审核法是审计调查人员在不事先通知被调查单位的前提下,临时查询相关账户金额,验证资金是否按期到位和使用情况的方法。这种方法取得的证据真实可靠。但审核工作可能遇到阻挠。审核的书面资料包括财务资料及相关的计划、批复、预决算及合同等资料,看是否存在自相矛盾、虚假不实的问题。

(二)交错审计调查法

交错审计调查法是指上级审计机关、地方审计机关与各有关部门交叉查、上查下与平级查,从而获得审计调查证据的方法。也可采用异地审计机关相互协作的方法。在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中,一些项目经常涉及到不同的省、市的单位或个人,这就给审计查证工作造成了困难,因而可以采用委托异地审计机关协助查证的办法,解决委托审计机关面临的经费不足、力量不足与审计时间紧迫等问题,也能从源头上查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这种方法能及时有效揭示相关问题,但各单位协调配合性不强。

(三)实地察看或盘点

实地察看是指审计人员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直接到现场观察被调查的对象,通过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多数农业项目,有实物表现形态,通过直观简单的方法便可以印证。比如,水利工程项目、造林项目、良种繁育项目等等,深入现场,实地察看,就可以发现一些疑点和问题,特别能核实项目的真实程度。在实物是否确实存在、数量是否相符、所指物是否系项目期内购置(察看成新度)、工程地点是否属项目区规定的范围等方面予以观察认定,要求审计人员细心观察、处处留意、敏锐思考,从事物的表象中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实地盘点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核实,以确定其数量及其金额等实际状况,借以证实有关实物账户的余额是否真实、正确,从中收集实物证据的一种方法。通过多年来的审计监督和其他检查,农业资金的管理趋向规范,但被审计单位作假的手段也更加隐蔽和高明,单从账面未能发现真正的问题,往往是账实不符,需要采取盘存核实的方法。

(四)函询法

函询法是根据审计调查的具体需要,设计出已定格式的函件寄给有关单位和人员,根据对方的回答来获取有关资料,或对某些问题予以证实的一种查询方法。譬如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函询核实被查单位债权债务有没有虚构债权债务达到某种目的的情况。如果一一都由查账人员亲自到他方所在地核实取证,一般是难以办到的。因为,核实取证所需的人力、财力常常较大,一般难以承受。实际上,只要对方确定存在,与被查单位不存在串通舞弊的可能,且双方不存在极强的依赖关系,则由他方按照查账人员的要求回答的信函,其证据效用同查账人员亲临现场获取的证据材料的效用是相当的。因此,函询在查账过程中被经常采用,对证实某些问题极为有效。

(五)走访座谈法

走访座谈法是由审计人员直接同被调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走访座谈,座谈时要有不同层次的人员参加,注意广泛听取意见。实践证明召开座谈会时要注意参加座谈会人员的相关性,即要尽可能地让那些知情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到会,以便全面真实地反映情况,增强座谈会的效果。还有个别走访调查法,这主要是对那些不宜公开或只涉及必须个别了解和核实的有关事项。个别调查时应有两个以上调查人员在场并作好详细记录。这种方法获得的证据或信息更贴近实际,具有建设性。但证据或信息可能带有个人偏好和主观性。

农业资金惠及广大农民,效果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特别是近年来出台的直补政策,如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大型农机补贴资金等等,受益的都是农户个人,需要审计人员到群众中去,倾听农民朋友的意见。可以采取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发放调查表、要求基层组织写专题报告等形式了解民情民意,搜集调查证据。

(六)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审计调查人员根据调查事项的目标,制定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按调查问卷所列的问题进行回答,取得所需审计信息资料的方式。问卷的方式有设问式和表格式两种。设问式就是将想要了解的调查事项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列出来,由被调查者口头或书面回答。表格式就是将调查事项内容确定为若干个可以量化的指标或有关事项,由被调查者据实填写或选择。审计调查人员在应用问卷调查取证时,要注意问卷调查设计表述清楚。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求调查设问简短明了、清楚准确、易被理解、易于回答及说明问题。

(七)动态监控法

动态监控法指审计调查人员对重点涉农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控制的方法。审计调查人员应对重大涉农项目经费的提取和使用情况实现全程监督,实时动态监控。在对资金管理使用进行审计调查的同时,特别不能忽视的是,对于工程质量及其保障措施的严格评估,及时揭露个别工程管理人员、质量监管人员的违规腐败行为,避免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这种方法能及时获取调查证据和相关问题信息。但会花费较多的审计资源,增加审计成本。

(八)咨询服务法

咨询服务法是审计调查人员解答被审计调查单位管理上的疑问,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合理化建议的方法。调查涉农专项资金管理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审计调查人员如果发现基层单位由于能力有限,存在管理上的缺陷等,针对出现的问题症结所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机制、体制与管理等各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引导有关单位加以改进。对一些超出被审计单位本身权限,但又实实在在影响到被审计单位各个方面的机制、体制的问题,应积极向上级反映,提出切合实际的改进建议。

涉农专项资金使用阶段审计调查方法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涉农专项资金使用阶段审计调查方法体系

四、运用好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方法的建议

(一)做好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准备工作

第一, 拟订审计调查方案,确定调查的重点与难点。调查了解清楚本次审计调查涉及哪些单位和个人,这主要根据资金流转过程了解清楚资金由谁拨付、由谁管理、由谁使用以及有无专业监督部门。其中,应把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民生的问题作为审计调查的重点。第二,组建审计调查小组,配备有经验的、与涉农项目有关的不同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如工程、财务等。 第三,落实审计调查支持条件。如拨付调查经费、提供交通工具等。

(二)熟悉有关法律法规

专项审计调查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所涉及的事项大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所约束,基本有一套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审计实施前审计人员应先搜集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吃透其精神,以做到有的放矢。

(三)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至关重要,“调查研究”有徒有其表和名副其实之别,也有蜻蜓点水和求真务实之分,百姓所盼望的当然是后者。因此,调查多少、采用什么方法取决于审计组长和组员的态度,也决定了审计调查的质量。

(四)坚持眼睛向下拜群众为师

基层和民间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与诀窍。调查活动是一个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互动也就是互相影响。调查者的社会身份、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作风态度等都会对被调查者产生影响;而被调查者的思想、情感和态度也会影响到调查者。当年毛泽东在江西省寻乌县的调查中,“找的是一部分中级干部,一部分下级干部,一个穷秀才,一个破了产的商会会长,一个在知县衙门管钱粮的已经失了业的小官吏。”毛泽东说,他们就是“我的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和采取同志态度的。”毛泽东在社会调查活动中,总是首先以自身热情、谦恭的态度去影响被调查者。他始终把被调查者当做自己的老师。

(五)恰当选用审计调查方法

由于涉农专项资金来源渠道较多、资金投放链条长、影响范围广,涉及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许多资金涉及到农村及千家万户,情况复杂。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上述各种方法并搞好结合,同时要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总之,涉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审计调查效果,必须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态度,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审计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许垂福.对广东农业审计的思考[J].农业审计,2010,(6):35-37.

[2] 丁湘平.农业专项资金制度审计的必要性[J].研究与探讨,2010,(6):23-24.

[3] 梁学平.如何搞好农业专项资金的审计[J].社会审计,2010,(2):52.

[4] 张秀芳.浅议审计法中的专项审计调查[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34.

[5] 郭志芳.谈审计调查的规范操作[J].山西审计,2010,(6):35.

[责任编辑 高惠琦]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一、现代学徒制在涉农专业实施的必要性

目前学徒制案例躲在制造业服务业中实施, 涉农专业由于植物生产受季节性约束, 生产周期较长, 植物种类繁琐, 其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起来难度较大, 但只要根据农时需要, 紧密与企业对接, 创造适合农业人才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条件, 尤其是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就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

(一) 涉农专业学徒制的实行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 种植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就是师傅的言传身教, 中国近代的花匠、盆景世家也是遵循这种古老的师徒形式, 一般是将从业者送到有丰富经验的师傅家, 边劳动边学习, 一段时间后出师, 通过这种方式将古老的种植修剪技能传递给从业者, 同时也将传统的文化和职业道德传承下去, 从古至今农业专业实行学徒制有着较好的社会认可度。

(二) 现代农业要求涉农专业实行学徒制的育人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特规律的产业, 除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外, 更重要的是要遵循农产品生长的自然规律。

农业发展始终面临着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挑战, 农业将越来越成为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解决这些问题, 靠科技和专门的农业人, 这就需要在农业人才的培养中融入更多的精益求精的农匠精神, 通过培养不仅具有先进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的职业道德的农业人才来抵御各种风险。学徒制的育人模式正是给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鲜的养分, 从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给予相对应的师傅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迅速成长为符合行业要求的技术能手。

(三) 涉农专业学徒制的实行必须要以植物生产规律为基础

农作物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 有利于开展半工半读的学徒制教学, 只要涉及合理, 涉农专业实施学徒制育人模式是可行的。在生产的关键时期, 如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杂交授粉、收获等环节, 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参与生产实践学习技能, 农闲时, 以学生的身份学习理论技术, 采取半工半读的方式, 既满足了企业的生产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 同时边干边学、边学边干的教学模式, 学生带着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回到理论中学习探究, 用理论学习的知识指导生产时间岗位, 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现代学徒制运行的关键条件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围绕培养适应湖北产业发展的“现代农业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及学生认知规律, 践行学徒制人才培养规律, 遵循两个教育主体、两个教学主体、两个教学场所..的原则, 实行分段是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身份的递进转变。

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阶段主要进行单项的技能训练, 依托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开展职业素养训练, 同时, 企业主体进行企业文化讲座, 将企业文化慢慢进行渗透;第二学年, 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学习, 这里主要是根据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安排教学, 在学校时学生身份, 在企业是学徒身份, 在教室学习理论知识, 在企业“场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的岗位技能训练;第三学年, 学生已经是企业的准员工了, 只要以企业为主进行顶岗实习, 同时增加开设企业管理课程, 培养企业骨干。职业能力培养的每个环节、校内专项、学徒轮岗、学徒顶岗的每个实践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实训基地的建设。

三、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实训基地建设措施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建设其关键就是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 融入教学过程, 边生产边学习, 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要素。

(一) 突出单项技能的训练, 将校内基地建成师徒工作室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校内基地建设主要满足专业单项技能的训练, 单项技能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反复训练的基础, 因此基地建设在突出实践性的同时, 还要全天对学生开放, 根据农业生产任务, 采取小组生产进行教学, 考虑技能的训练的常态化及专项技能的技术性, 我们根据单项技能训练的项目成立师徒工作室, 它的主要功能是教学和培训, 部分具有技能鉴定、生产服务功能, 主要教学培训形式是师傅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 突出优点是使技能训练常态化、师徒交流便捷化。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根据训练项目成立了农作物生产工作室、农作物种子生产工作室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室, 实行师傅负责制, 师傅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担任, 优秀学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 实行学生自治, 师傅指导, 工作室全天对专业学生开放。

(二) 突出真实项目的轮岗, 将轮岗实训建在“场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轮岗实训主要根据教学目标, 按照企业真实任务设计实训项目, 按照基地的实际生产项目来安排教学, 将学生的岗位与企业的真实岗位对接, 结合农作物生长的季节特点, 在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科研推广基地实行现场教学, 学生分成小组依次轮完生产岗、销售岗和科研助理岗, 一般由学校师傅先讲授相关理论, 再由企业师傅进行实践指导, 学校师傅适时补充讲解, 确保学徒更好地吸收消化。教学的过程主要涉及农作物种子生产、种子销售和种子质量检测等于专业密切相关的技术环节, 按照项目提出—项目的分析 (教师完成项目中所需知识、技能的教学) —项目的实施 (学生按照师傅的要求来完成农作物的生产) —项目的评估 (对工作态度、技能操作和产品的质量) 组织实训教学。

(三) 突出学生特点, 将顶岗实训基地建在在大型企业工作一线

在第5-6学期, 学生开始进行顶岗实训阶段, 为了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现代学徒制的基地建设是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建设示范性深度合作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 全面带动顶岗实训基地建设。我们与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学徒制的建设, 通过轮岗实训“场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企业的工作流程, 第三年通过双向选择, 可以以“准员工”身份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企业根据前面两年的学习和了解, 安排准员工合适的岗位, 享受企业员工见习期的待遇, 学生可以比其他条件下培养的学生提前半年进入拿薪酬阶段,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 经过前两年的轮岗时讯, 学生早已经熟悉了岗位的工作流程, 准员工阶段能够迅速上手, 即刻适应工作岗位。整个实训基地的建立满足了学徒从专项技能到核心技能到独挡一面的职业综合技能的培养。

四、建设的成效和启示

(一) 现代学徒制下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企业的作用, 体现了学徒培养的特色, 有力的支撑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三年, 种子生产养护经营专业已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实训基地也被评为省级实训基地, 建设成果获得农职委职业教育成果一等奖, 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 专业建设成效初显。

(二) 现代学徒制下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启示

(1)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实训基地建设是重要环节, 校企深度合作是必备要素, 我们在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同时, 也要能够更好地为合作企业服务, 成为企业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员工培训基地。

(2) 必须努力扩展现有实训基地的功能, 将校内师徒工作室也就是校内单项技能训练场所对外开放, 成为学生学习技能的住课堂, 服务社会的主渠道;校外实训基地在满足生产教学的同时, 要加强现场教学的有效性, 可以通过现场录像, 网络直播等方式把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效的转变为教学过程, 解决校外基地上课难的问题, 提高校外基地的教学功能。

摘要: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 践行“六双”原则, 实行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身份的递进转变, 建设如何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建设适合学徒制培养的实训基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种子生产与经营,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2014]9号.

[2] 刘桂香.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改革的难点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7 (8) :98-101.

[3] 朱建军.依托产学研实训基地培养时尚农业专门人才的探索[J].高等职业教育, 2016 (1) .

[4] 黄享苟, 陈卓.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2) :93-93+92.

涉农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工作相关精神,全力配合武强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根据《省扶贫办、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 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冀财农【2017】14号)、《河北省农业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北省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冀农业财发【2017】53号)、《武强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意见》结合2017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申报指南,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和省精准扶贫统筹精神为指导,以全力配合武强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为目标,在完成中央财政支农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整合改革“大专项+任务清单” 指导性任务的前提下,为武强县的扶贫攻坚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二、武强县项目实施背景

我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京津石三角中心。既是环渤海开放地带,又是内陆开放前沿。南临衡水,北通京津,东接沧州,西近石家庄。境内滏阳河、滹沱河穿境而过, 石黄高速和307国道横贯东西,正港路、武小路穿境而过,油路通车里程294公里,是河北省交通最发达的县之一。属温带季风气候,无霜期为185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54毫米左右。是华北冲积平原的一部分,主要的母质类型是古漳河、滹沱河及其支流的冲积物。土壤类型是潮土,土壤质地随地势的高低从西南到东北由轻到重,土壤分布成带状,同时受老盐河、清凉江、南运河、古漳河的影响,地质以轻壤土为主的地方又分布着一定面积的盐化潮土。全县辖3镇3乡1个开发区238个行政村,面积445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人口21万。

我县是传统的农业县,也是贫困县,全县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2016年小麦种植面积25.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3万亩,棉花种植面积0.2万亩,花生种植面积1万亩。

我县现有家庭农场547家,其中省级家庭农场7个、市级家庭农场11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956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7个、市级33个。这为2017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对象为新型经营主体及单位和个人提供了前提。

武强县农林局为项目承担单位,隶属武强县人民政府,主要职能:负责全县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推广、农民技术培训、农业综合执法、新农村建设等项工作。现有农业技术人员70余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数为39人。近三年来,我局承担了近50余个农业项目,总金额达2亿元以上。重要项目有田间工程项目、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奖代补项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业项目、基层农技推广项目、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等。每个项目都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实施,在每年的项目审计与检查中均无出现违规违纪现象。

近年来武强县开展了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1.7万亩,并在项目区直接补贴水溶性肥料170.8吨;2015年、2016年武强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奖代补项目,强烈响应了化肥零增长活动,直接补贴有机肥4016.08吨,水溶肥30.23吨,补贴面积达到3万亩。水溶性肥料及有机肥的大力推广,对武强县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料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我县扶贫攻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项目实施目标

1、采取集中打造,全县推进方式。以核心区为抓手,带动全县发展,为我县精准扶贫工作贡献力量。核心区处于街关镇和孙庄乡,向附近村镇辐射,集中连片面积达到2 万亩。(核心区位置图见附件)做到有包片指导专家、科技示范户、示范对比田和醒目标示牌。化肥减量增效重点示范集成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配方肥、新型缓释肥使用等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有机肥补贴面积1万亩;推进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配方肥补贴面积1.5万亩以上,在全县推广至60万亩,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推广和鼓励农户使用缓释肥料,补贴面积0.4万亩。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服务。

2.取土化验。土样采集几乎全部覆盖我县238个村,贫困村必须采集。最终采集和分析土壤样品200个,其中中微量元素测定达到10%,化验分析达到1800项次。

3.田间试验。完成田间试验16个,其中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6个,小麦“2+X”田间试验2个、肥效校正6个,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2个。结合项目要求及我县实际地力水平,试验田地点设在我县贫困村:街关镇刘头村和周窝镇李封庄村,试验面积各4亩,试验用地合计8亩,实施对象为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大户。

4.技术服务。完善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制定发布4种以上主要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95%以上的村建立肥料配方和施肥建议公告栏;加大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网、智能配肥站、液体加肥站“一网两站”建设力度,推进与肥料生产、销售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配方肥经销服务标准化网点5个以上,开展测土配方信息查询和智能化配肥服务。创新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服务方式,搭建手机信息服务、“互联网+”、农村电商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技术服务,为我县粮食产量的增产增收、早日脱贫探索新途径。

5.创新服务机制。推进农企合作,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服务。引导和鼓励农民应用配方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对有机肥、小麦配方肥、缓释肥实行物化补贴,补贴额度均不超过50%。严把肥料质量关,确保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同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实施增施有机肥公益性服务模式。

四、资金安排及使用方向

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项目资金20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对象主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承担项目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贫困村优先。补贴方式采取物化补助的方式。项目资金200万元。肥料补贴155万元,取土化验补贴10万元,田间试验补贴10万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15万元。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10万元。除肥料补贴外,其他各项资金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调配使用。

五、进度安排

1、2017年7月-9月

制定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对项目具体工作做好计划安排。

2、2017年10月

取土、田间试验设计;对肥料补贴一项进行招投标并组织发放工作。

3、2017年11月-12月

对所取土样进行化验;对肥料发放进行扫尾验收工作。

4、2018年1月 -4月

组织各种形式的春季小麦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培训、专家指导等;试验地块进行日常管理,项目区、试验田树立标牌。

5、2018年5月

分析小麦生产形势,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及农民对试验地块进行测产、数据收集。

11、2018年6月

试验田收割、做好各小区取样工作;做好总结、评价报告、配方制定、信息发布等工作。

六、机制创新

1、把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项目任务要求相结合,相辅相承,互为前提,相得益彰,各得其所。

2、建立考核机制,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每个阶段的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及责任单位责任人,每个阶段工作结束后及时考核总结,总结经验及不足,及时完善提高。

2、加快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把经营主体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适应农业多功能拓展和农民分工分业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推广、植物病虫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产品营销、农业信息、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基础设施、农村金融保险等服务。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

七、保障措施

为保证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与我县精准扶贫工作均取得实效,县政府成立由主管副县长为组长的扶贫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检查督导工作,保证项目的任务目标、工作进度、具体措施落到实处。下设办公室,设在农林局,负责该项目的日常工作。

成立项目实施技术服务小组,负责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宣传、培训和田间指导,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上一篇:情境认知理论论文下一篇:任务引领教学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