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

2024-02-05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以教师媒介素养现状为切入点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问卷调查显示:随着媒介在教育领域的迅速渗透和逐渐融合,教师媒介素养水平并没有相应地得到提升,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分析讨论促进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训机制、教学应用等三种媒介素养提升策略,以期全面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高素质的师资。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师;媒介素养;实证研究;策略

近年来,随着媒体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学习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学科教育,媒介成为民众接受知识最重要的管道。因此,如何教育学生与社会大众理性认识媒介,并使其具备了解媒介对个人的正面或负向的能力,成为当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媒介素养概述

媒介素养译自英文“media literacy”,又称为“媒体素养”或“媒体识读能力”,是大众传播领域所关切的议题,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及媒介信息时所具有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论能力、创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则更为丰富、多层和立体,目前看来,至少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从社会人的角度,教师应具有独特的媒介素养、知识和能力,以达成媒介使用者和媒介传播者的有效融合;从专业角色定位的角度,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媒介进行教育教学设计、呈现手段和展示方法,以优化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从工作职责的视角,教师应该在教育工作中开展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以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使其成为具有现代品质的公民。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媒介素养分析

本次调查的目标群体是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兼职教师,调查样本涵盖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一般高职高专院校,同时也考虑到了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类型、学科等变量。问卷发放情况如下:南宁市院校150份、柳州市院校80份、桂林市院校130份,总计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36份,其中剔除无效问卷2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316份,回收问卷有效率94.0%。

(一)教师了解和掌握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

1.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认识

在“您对媒介素养的了解程度”选项的调查中,选择“非常了解”的教师只有8%;选择“了解”的教师占29%;选择“很模糊”的教师有47%;认为“根本不了解”的教师则占到了16%。在“媒介对您的影响程度”选项的调查中,选择“一般”、“较小”、“很小”的教师占到了51%;选择“很大”或“较大”的教师占49%。据此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对媒介素养的基本认识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

2.对常用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1)单向传播媒介。单向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教科书、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在对单向传播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的调查中,有87%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科书情有独钟,在教学中主要依赖教科书;而教师对电影和电视媒介的了解和掌握主要源于个人的娱乐需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关联性不大;广播、录音和录像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感觉很陌生,只有外语类的教师会比较熟悉和掌握一般的录音技巧。

(2)双向传播媒介。双向传播媒介主要包括计算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微格教室等。当前,计算机已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很重要的一种媒介,在我们的调查中,有95%的教师认为对计算机媒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有93%的教师“能够独立制作Powerpoint电子课件”,但也有87%的教师认为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深度还有待提高。对于语言实验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外语类和计算机类的教师,97%的教师表示不了解或根本没有使用过。对于是否了解或使用微格教室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3%的教师表示听说过“微格教室”这个概念,但从来没有教师使用过这一教学手段。

(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媒介状况的调查

1.如何运用媒介获取教育信息资源

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将其运用于教学的信息。在“你在日常教学中是如何检索并获取信息资源的?”的调查中,选择“图书信息检索”工具的教师有11%;选择“期刊信息检索(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期刊网等)”工具的教师占26%;利用“雅虎、搜狐等目录搜索”工具进行教育信息资源收集的教师有9%;利用“谷歌、百度等网页搜索引擎”工具查找、下载教学资料的教师占44%;通过访问FTP服务等方式获取相关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师相对较少,只有3%;通过其他媒介途径获取教学信息的教师占7%。上述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利用媒介获取教育信息资源方面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教师基本具备了教学信息资源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2.如何合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

关于“你获取教育信息资源主要应用于哪些工作”的调查显示,47%的教师表示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教学技能竞赛或者领导听课,而单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师占到了37%,从学生角度考虑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的教师比例只有16%,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获取教育信息资源的时候,很多教师处在一个态度相对消极和被动的状态。在“你如何有效利用教学信息资源”的调查中,对教育信息资源事先经过加工处理之后再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的教师比例为29%,习惯于将已获取的教育信息资源略微做些修改之后运用到课堂上去的教师有45%,而选择不加任何处理直接照搬套用教育信息资源的教师比例占到了36%。由此不难看出,在教育信息资源与教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媒介虽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主要目的并非为了促进教学改革,而是为了迎合某些教学之外的因索,这说明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是比较低,还需要不断学习、锻炼和加强培训。

(三)关于媒介素养培训的相关调查

针对“对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很有必要的教师比例为10%,认为比较有必要的教师占29%,表示无所谓的教师有50%,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的教师比例占到了11%。通过对教师“是否参加过关于媒介的相关培训”调查,数据显示,有接近四分之三的教师从来没有参加过类似的培训活动。关于“如果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你希望达到什么目的”的调查,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教师选择是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而接近50%的教师则认为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满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要求,或者获得必要的相关资格认证证书;而认为进行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毫无意义,完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教师比例达到了15%。关于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内容的选择,大部分教师反映当前应该加大

多媒体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应该强化教育信息资源获取、整合能力的培训;同时,也有教师认为应该加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探讨,尤其是要开展发达地区媒介素养教育先进典型的参观考察;对于传统媒介比如多媒体教室、幻灯机、投影仪等仪器设备的使用,相当比例的教师没有表示出兴趣和需要。有关“通过参加培训,你希望提升哪些媒介素养”的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希望获取和使用教学信息的占32%,判断和读写信息的占23%,加工和制作信息的占28%,传播信息的占4%,获取媒介素养教育能力的占5%,其他的占8%。教师选择媒介素养培训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专家指导和合作的占34%,选择教工发展培训的占24%,建议融人其他培训项目的占26%,建议通过校本培训和大学课程的分别占11%和3%,选择自学和其他方式的各占1%。

通过上述调查,不难看出,针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不同的教师呈现出不同的态度,总的来讲,很多教师都能够保持一个相对客观正确的认识,但也有少数教师认为当前的媒介素养培训形式不够灵活、内容比较空洞,无法激发教师学习的兴趣。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培训机构本身,我们广大教师的媒介知识学习水平和媒介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媒介素养发展策略

(一)创设促进教师媒介索养发展的人文环境

1.营造教师关注媒介素养的群体氛围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也是这样,通过营造一种良好有序、充满激情和探索的媒介索养氛围可以让教师真切体验到媒介素养的内涵和魅力,从而使其对媒介素养产生较高的关注度和兴趣,而这种氛围的营造需要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各级结构以及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首先,要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始,自上而下,使各个层级机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保持正向的态度,要结合教师综合业务水平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出台为教师媒介素养水平提高服务的相关规章制度。其次,要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效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重视和奖励媒介素养教育实施过程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发掘教师个人的潜能,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以点带面的现实效果。

2.深化教师以媒介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

媒介素养在教师利用媒介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媒介素养水平能够显著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和层次。首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媒介素养的提高创设良好的条件,在努力打造媒介素养氛围的同时,要制定适合院校自身定位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远景规划和战略。其次,从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发展来看,教师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形成特有的媒介知识和能力,并且要积极运用这种知识和能力,解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遭遇的教学困难和阻力,发展娴熟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深入开展教师媒介素养的培训

1.要明确培训目标

教师媒介素养培训要求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使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发展、价值、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充分了解和把握;通过媒介素养提升的策略与方法、媒介信息的传播与创作培训,使教师媒介素养得到提升;教师从专业化角度能借助媒介设计和媒介展示,提高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能获得迅速研发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

2.要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要积极统领整合本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包括专家学者、项目团队、示范基地等),努力开发媒介素养专项师资培训课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媒介素养的专项培训和认证。

3.要实现培训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

要通过理论讲授、现场观摩、研讨交流、案例示范、创意教案、展示评价等多种活动形式实施模块化、立体化的师资培训,要引导教师媒介素养培训由自发走向自为,鼓励教师在理论先行的基础上辅佐实践,在实践的探索中反思前进。

4.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认证机制

要通过培训课程或者项目的考核实施相关认证并且颁发认证证书,要将此项认证纳人教师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唤醒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激励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媒介素养知识

1.要正确认识媒介素养在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教师而言,媒介素养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还包括情感、价值、需要等多方面变化的过程。媒介素养不仅可以培养教师对媒介、媒介社会、教育信息化的理性认识和态度,还可以培养教师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和传递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讲,媒介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念和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鼓励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应该鼓励教师积极运用媒介素养知识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并且结合教学内容,对这些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使其符合教学过程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鼓励教师将媒介素养知识整合到自己的教学策略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和方法。

3.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媒介素养语境的创设,注重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从媒介素养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来看,还存在很多片面性,很多教师认为只要是使用了新型的媒介,比如网络或者多媒体,就是“媒介素养教育进课堂”,其实这些具体的媒介只是媒介素养语境的一部分,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语境除了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客观媒介,还包括显性的媒介素养课程和隐性的媒介素养观念。媒介素养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各种大众媒介的历史演变.分析媒介素养的生活化流程或者案例,培养学生利用媒介进行信息识别、表达意见和传递讯息的能力。隐性的媒介素养观念主要是指教师要将媒介法制知识和道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增强媒介伦理道德观念,使其媒介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介素养成了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素养,然而,我国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多缺失,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机构,应当主动承担起通过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任。文章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没有相关制度支持、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专业师资匮乏、相关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及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这几个主要问题,阐述更完善的改善措施,为高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体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体系建构 大学教育

伴随着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引发了诸如信息爆炸和污染、虚拟世界道德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这些问题的侵害。政府及相关机构曾尝试对媒介环境进行外部管制,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不大,需要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以减轻媒介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受众的不利影响[1]。媒介素养指公众对媒介及媒介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对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当主动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着手,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力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即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选择、分析、辨别、吸收媒介信息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新时代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媒体渠道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我国真正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间始于1997年,当时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此后,通过相关机构和学者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我国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3]。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博士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针对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已经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专著和教材还包括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4]。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先河,对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随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国传媒大学不仅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还于2006年设立了传媒教育专业,下设专业方向之一就是媒介素养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最初摸索阶段,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校已经初步完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有的学校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我国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育部没有相关制度支持

我国高校已经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但高校在大学生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为了确保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迅速推广,教育部制定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发展至今,相关制度十分稀少,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

(二)没有建立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机构

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专门组织和人员策划并执行。我国高校机构庞杂,能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少之又少,导致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率低下,很多活动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三)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师资匮乏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教师专业的引导。目前,我国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方向并乐意从事这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师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和学生的需求。没有强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四)相关课程体系还未建立

学生通过课堂学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充分提升和展示自己。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缺一不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于2004年、2005年对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这两所高校的举措带动了其他高校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思考,但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一些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高校只是针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

(五)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

许多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在学生中反响不大,效果不明显,和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教师通过评价结果发现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评价结果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改正。

三、高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途径

(一)制定相关制度

我国教育部需要组织媒介素养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大学生媒介水平和需求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规范,对大学生要达到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规定。

高校可以在教育部制定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更加详尽的规章制度,规范和制约学生的媒介行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二)建立管理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组织

对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来说,建立一个专门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可以从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了解或研究的行政人员和教师组成一个专门小组,负责安排和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设立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机构

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兴起,在美国、英国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其他国家成熟的理论体系虽然对我国有指导作用,但我国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完全依靠他国理论体系是不可行的,必须结合我国各方面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针对那些设有新闻传媒院系的高校,应召集相关方面专家,并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可以采取和社会合作的形式,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机构。在参考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出“本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效率开展,并带动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媒介素养师资队伍

教育活动中,老师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尤其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初期,老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性任务之一。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的老师高度饱和,高校应积极引导从事传媒专业教育的老师往媒介素养教育方向转移,充实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5]。这些老师以自身具备的丰富媒介知识为基础,再加上在职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胜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项工作。

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起着主要作用,但其他学科老师在课堂上及与学生的交流中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因此,高校应要求所有教师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学习,从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抓起,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让教师具备熟练运用各种媒介开展学科教育的能力,为大学生构建广阔的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五)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开设过程中,高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条件已经很成熟的,可以开设必修课程;条件一般的,可以尝试开设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大学生在媒介素养哪些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应作为主要课程内容。现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媒介的基础知识,媒介信息的判断与辨别,媒介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运用媒介与创造媒介信息。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媒介素养教育本质上是能动的、与人分享的,鼓励发展一种更加开放、民主的教学方法[6]。

(六)组织与媒介素养有关的课外活动

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生更多地学习到的是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内化,真正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还需要一些带有实践性或者教育性的课外活动辅助。

高校有着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校园报刊等丰富的媒介资源,将部分媒介资源交于大学生管理,使他们在实践中充分了解媒介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媒介,借助媒介的力量实现自我发展。举办校园DV大赛、摄影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比赛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是高校为大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造条件的有效途径。

高校还可以和社会合作,邀请校外新闻传媒工作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编辑、主持人、记者进学校举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去杂志社、电视台、广播台参观实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媒体,媒体的现状,媒体的力量,促使大学生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七)形成媒介素养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落实质量及成果怎样,必须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考察。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缺陷,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进行改善。大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身不足,激励他们通过之后的学习改正。

对媒介素养的评价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违反媒介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第二,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测评大学生媒介素养课堂学习效果;第三,考察大学生参加相关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及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媒介素养水平。并将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纳入学期末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引起师生对媒介素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滨.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6):170-171.

[2]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学术论坛,2011(242):201.

[3]刘加勤.网络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157-159.

[4]杨青山.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研究综述[J].教育长廊,2009(11):54-55.

[5]王国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今传媒,2012(1):132.

[6]吴刚.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80.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牵涉的内容也日益增多,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高校新闻发言人能够帮助学校同媒体打交道,建立良好与稳定的互动关系,在促进高校同社会、媒体之间沟通的同时增强危机管理能力。但是,若高校任由不实信息通过媒体放大与传播,就会失去维护自身权益的主动权。文章围绕高校相关专业对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教育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向高校输送更多优秀的新闻发言人人才,化解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危机。

【关键词】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

高校新闻发言人是危机处理的首道屏障,可为危机的化解争取宝贵的时间,求得社会理解与宽容,对高校权益与安全予以维护。

高校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1.明确“传播者”身份定位

高校新闻发言人本质为传导信息、沟通舆情的传播者。发言人代表学校对外发布信息,告知公众他们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完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释疑解惑、反映民情的任务,最终推动高校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因此,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发布行为是获得校方授权的。高校新闻发言人应进一步遵循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断把握业务精髓,依据拥有的授权,顺畅发布信息,准确阐述高校的立场。

2.认识新闻本质与使命

相关学者指出,新闻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显著相关的、打破常态的事实传播,它用来减少和消除人们认知上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为社会提供信息安全保障。高校新闻发言人代表高校发布信息、解疑释惑的职责与新闻的本质和使命异曲同工,他们必须清楚认识新闻的本质和使命,向公众迅速、准确提供高校事实,不断减少与消除公众同高校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3.掌握前瞻性与宏观性策略

新闻发言人须站在宏观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把握新闻发布行为,对发布活动的认识不应仅停留于细枝末节的操作环节。高校新闻发言人要把握高校与公众间信息的传播规律,做到对信息的扩散节奏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应对信息需求的准备。前瞻性、宏观性策略有利于合理安排调度人员与快速全面收集信息,保证发布渠道的畅通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

4.熟悉传播规律与各类媒体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发布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发言人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掌握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相关信息。目前,全国有75家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已经开通了各自的官方微信平台,其中73所开设了官方微博。除了这些,微博、微信、APP等,都应该成为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常用工作平台。这种结合不同媒体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的优先规划意识,都应是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重要方面,因为它是发布水平更专业、更高效的源头所在。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笔者在进行现状调查时随机选取了8所高校,对相关新闻发言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与有效问卷分别为471份与453份。经分析,学生具有的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过于依赖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

在接触率较大的几种媒介中,选择网络媒介的学生数量约占总人数的94%,日均上网时间为3h~5h,表明学生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依赖性较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已然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信息鉴别能力差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很多学生难以辨别真实与有效信息。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将近八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在上网时并未制订相应的计划,他们通常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此外,约77%的学生并不清楚获取相关信息的具体途径,他们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自我判断与接受的阶段。

3.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窄

在媒介信息的利用困境上,约82%的学生认为太多的信息增加了筛选的难度,近六成的学生认为受众在媒体内容前扮演的只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针对“若媒体发布信息出现偏差或错误,你会持以何种态度”的问题,几乎有79%的学生做出“无所谓,不会有什么明显想法”的选择。以上种种均凸显了學生当前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缺失。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1.摒弃传统观念,最大化利用资源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时应对传统观念予以摒弃,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条件,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其一,针对专业的新特征,可在观念引导下培养他们“专业开拓者”的角色认知,增强主动与独立接触,并积极使用媒介的能力;其二,对地区优秀的媒介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采用实习实训方法与地方媒体建立联系,加速媒介素养教育与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2.培养学生使用与制作媒介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基础媒介使用与制作技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独立制作采写、设计、策划,经过实践检验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不断提升专业媒介素养。此外,高校及专业教师应举办新闻发言人点评活动,使学生在接受批评质疑及分析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构媒体语言的能力。

3.关注政府政策法规及高校相关制度

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职业素养须接受新闻政策与法规的培养与约束。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政府政策法规的新动态,以政策调控为视角制订现代大学制度,实施针对性教育教学,培育学生的专业媒介素养。

从长远来看,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及其制度的建立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重要内容。就高校领导及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的教师而言,应采取有效的教育与培养措施提升学生的专业媒介素养,强化其发挥职能角色的作用,以向高校自身输送优秀新闻发言人人才。但是,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发布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同时,高校也要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确议事原则,为学生拓宽空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利伟:《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青年记者》2012年第14期,第18-19页。

[2]李芒、徐会:《“准新闻人”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途径探析》,《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第56-58页。

[3]史雅娟:《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新闻知识》2010年第11页,第84-86页。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际沟通模式向多元化发展,视觉素养教育便是适应新科技时代的一种以视觉符号为媒介的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对视觉素养概念的内涵以及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途径和评判标准的分析,探讨我国视觉素养教育研究概况以及欧美国家视觉教育实践,以期对我国视觉素养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视觉素养;视觉素养教育;研究进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以口、文字为媒介的交往模式中出现了以符号为特点的新的趋势,而且这种符号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即由语言符号、文本符号和视觉符号共同构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媒介。其中经由视觉符号而进行的交流于传统的交流方式基础上开创了一种新的人类理解和沟通的方式。

一、视觉素养概念的内涵

最早提出视觉素养概念的是国际视觉素养协会创始人约翰·蒂贝兹。他把视觉素养定义为:“一个人通过看所获得的一系列视觉能力,并同时将看与其它感觉经验相整合。当这些能力得到发展时,它们使有视觉素养的人能区分和解释视觉行动、视觉物体以及自然的或人造的视觉符号。创造性的运用这些能力,他能理解和享受视觉交流的杰作。”〔1〕但是,由于在教育、艺术史批判、修辞学、符号学、哲学、信息设计、图形设计等多个学科都涉及到视觉素养,因此很难对视觉素养做一个普适的定义。威尔曼强调视觉素养中的理解因素,霍顿指出图画在视觉素养中的地位,雷扎拜克则在与传统相对照的基础上着重于信息在其中的重要性。

由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对视觉素养的理解也极为不同,但是综观来看,他们都认同了视觉素养的一些基本特征:〔1〕视觉素养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2〕视觉素养能力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创造”图像;〔3〕重视“图像”与“文字”的区别。

总之,视觉素养是一种与其他感官经验相结合的综合性视觉能力过程。约翰?蒂贝兹认为视觉素养包括感知、理解和运用这三种能力。具体来说,感知是通过视觉接触信息的能力;理解是通过与其他感觉的结合判断、分析信息的能力;运用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对于视觉信息的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形成了视觉素养。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途径和评判标准

科技进步拓展了图像的表现空间和表现力,视觉图像在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同时,千姿百态、良莠不齐的视觉信息也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如何正确理解图形、图像、和视频等视觉现象背后的涵义,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视觉工具来表达思想,需要培养对视觉现象的解读、批判和表达视觉信息的能力,即进行视觉素养教育。由于视觉素养教育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坚持和贯彻教育的基本理念。下面将就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途径和评判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视觉素养教育的原则

1.尽早开展视觉素养教育

依据儿童的视觉生理特征,1岁大的孩子能精确地看懂一些图像,他们能将书上的图片以及电视中出现的某个具体事物和现实中物品联系起来。3岁的孩子大多喜欢用积木来搭建一些东西,并用其表示较简单的一些事物,如房子、汽车等。因此,在儿童发育早期阶段让其接触图像作品,尽可能早地开展视觉素养教育。在儿童发育早期阶段开始视觉素养教育,效果就越明显。

2.重视横向与纵向相结合

视觉素养的定义很难统一,其主要原因是这种能力不仅仅适用于一门学科,传媒、美学、艺术、文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中都可涉及视觉素养,其内涵中本身也内在地包含着运用多种感官予以综合的能力。因此,视觉素养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它的发展历史,从纵向的角度去梳理它的形成、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而且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运用。

3.加强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视觉素养能力涉及到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与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信息的繁复与庞杂有很大关系。面对五花八门的信息的大量涌入,哪个才是真实的事物的体现,事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这都需要我们以批判性的思维,辩证地去看待这些信息。只有以批判的思维能力为基础,才能很好地运用视觉素养能力,真正地解决问题。

(二)视觉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与教育的途径相契合,视觉素养教育也主要有学校的、专业的视觉素养教育和社会性的视觉素养学习等两种方式。学校视觉素养教育可以与具体的课程相结合,授课过程中需要依赖图像符号的传媒专业、艺术专业、计算机专业等本身即是一种视觉素养教育。而其他课程中由于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也可以借助于声图并茂的形式来强化教学效果,同时也是视觉素养教育的开展。还可以将视觉素养教育整合到其他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如与地理课程、语言课程的整合等。

除了学校视觉素养教育外,很多社会性实践也加强了视觉素养教育效果。例如加入摄影、制图、电影等一些社团使学生更多地将视觉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他们对视觉素养的理解与自觉运用。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直接参与到一些社会实践中,在具体工作中运用视觉素养来完成任务,这是对视觉素养的灵活应用,也体现了视觉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视觉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

对视觉素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从对其重要性的思考到视觉素养内容的探讨进而发展到如何评判学生的视觉素养,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开展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获得认可,视觉素养教育的培训内容也逐渐发展和完善。然而迄今为止,如何建立一套系统有效的评价标准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这势必影响视觉素养教育的开展。

“美地区教育工作者从创作的主体是否明确,构图简洁;能否借助简单的工具进行创造性活动;视觉文本是否友好,方便阅读;以及是否能够准确地运用视觉文本表达自己的思想等4个方面评价中小学生视觉文本创作。”〔2〕“澳大利亚在视觉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视觉素养与美术教学整合为依托,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提出了评价视觉素养教育的“Show Me”框架。”〔3〕

三、我国视觉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

我国对视觉素养教育的关注起始于卜卫发表的《论媒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文中的“媒介教育”即今天的“视觉素养教育”。文中作者追溯了“媒介素养”概念在西方发展演变的历史,由对媒介教育的关注生发出对视觉素养教育的思考。目前,我们国家对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已提升到教育过程中,学龄前儿童参加的画画、手工制作等辅导班,义务教育阶段中开设的美术、计算机课程都是对视觉素养能力的培养。尤其高校由于其课程的广博性和专业性特点,更是出现了以视觉素养本身为对象的相关课程,“如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视觉文化与信息技术”必修课和“视觉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以提高大学生视觉素养。”〔4〕

虽然视觉素养教育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贯彻到了教育的各个阶段,实现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有机结合,但我国视觉素养教育的起步较晚,一些落后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缺乏开展素养教育的硬件设施,对视觉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另外,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批判标准也是众说纷纭。西方发达国家在视觉素养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以我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加强政策引导

政策是教育发展的向导。目前,我国视觉素养教育刚刚起步,许多教育工作者目前还没有形成视觉素养教育的意识,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视觉素养教育的经验教训,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视觉素养教育政策,尽快形成教育技术标准。为此,有关方面要通力配合,制定出利于视觉素养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只有正确的政策引导,视觉素养教育的理论才能在一定框架内加以完善,具体的实践才真正有据可循,也才能促进视觉素养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强化理论研究

理论指导实践,由于我国视觉素养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对其理论探讨尚不完善,而对视觉素养教育理论的探讨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视觉素养教育的实践,因此要加强视觉素养教育理论的完善、深化和创新。具体来说,要加强在理论方面对于视觉素养教育概念的辨析,强化视觉素养教育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视觉素养教育评价标准,开展多种视觉素养教育途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于实践中切实加强视觉素养教育。

(三)开展师资力量培训

视觉素养教育的主体是人,要充分重视主体的能动性。而教师在视觉素养教育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其对视觉素养教育理解的程度,形成的视觉素养教育能力直接决定着视觉素养教育的成效。因此,重视教师视觉素养教育的培训是实现较高层次视觉素养教育的关键。只有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有效的视觉素养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四)制定评价标准

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究竟什么样的视觉素养教育体现着教育的本质,有利于视觉素养教育的贯彻实施,这些都依赖于视觉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如何,有效的评价标准有助于视觉素养教育的顺利开展。应该根据课程与学习者的具体需求,明确视觉素养内容是什么,培养目标是什么,制定出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只有制定了一定的评价标准,具体的实践才能有据可循,才能更好地评估视觉素养效果。

西方国家在视觉素养教育方面发展较好,我们要借鉴其有益的成果。但是,由于欧美发达国家视觉素养教育与我国在教育形式、教学观念上有很大的差异,在借鉴西方视觉素养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视觉素养教育的路径。

〔参 考 文 献〕

〔1〕周宪.崎岖的山路——文化批判论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吴兵,王清,韩仁瑞.北美地区青少年视觉素养教育特色与启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0).

〔3〕申灵灵.澳大利亚的“Show Me”视觉素养评价框架述评〔J〕.上海教育研究,2012,(01).

〔4〕张舒予.“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课程核心理念与教学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02).

〔责任编辑:侯庆海〕

媒介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传媒业的发展,丰富我们知识的同时也降低了我们思考的能力;在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也污染着社会风气。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测量一所县级高中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掌握第一手原始数据,分析高中生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理解能力,进而对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认识进行反思,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媒介素养;学校媒介现状;调查与思考

随着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M.麦克卢汉在四十年前第一次喊出“地球村”,我们就逐渐走进了一个媒介全球化的世界。他在1964年出版的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中就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这一观点,该观点认为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延伸,媒介把人们所不能接触到的社会呈现在人们身边。媒介的全球化催发了一场信息革命,消除了因信息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而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传媒业的发展,大众媒介的功能和影响也日益增强。大众媒介的功能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大众媒介给我们带来大量信息的同时,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又结伴而行;丰富了我们知识的同时也降低了我们思考的能力;也在促进人类文明的同时,污染着社会风气。

目前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研究时间短、成果少,尚未引起充分、广泛的重视;定性分析多,定量调查少,缺乏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局限于理论研究和介绍,缺乏有效的实践。基于这些特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测量一所县级高中学生媒介素养水平,掌握第一手原始数据,主要分析高中生面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理解能力,进而对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认识进行反思,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中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合理性建议。

一、从他们对广告的相信程度来说明

有1.0%的学生完全相信网络广告,有1.3%的学生完全相信电视广告,有0.8%的学生完全相信报刊杂志广告,有2.3%的学生完全相信广播广告。从数值上看,只有小部分同学相信媒介广告,而广播和电视的相对会多一些,从与小部分同学的访谈中知道,他们觉得这与国家的控制是相关的。另外,有50.4%的同学对网络广告保持中立态度,有46.8%的同学对电视广告保持中立态度,有38.1%的同学对报刊杂志广告保持中立态度,有45.8%的同学对广播广告保持中立态度。从辩证的角度来说,看事情要一分为二,不能以唯一的态度来看待某一件事情。因此,大部分同学还是对广告的可信度给予了保留的态度,这点是值得肯定的。

二、现代传媒带给受众的信息洪流中,不可避免地裹挟着暴力等不良信息

能否在信息接收与处理中尽量剔除这类信息,减少甚至消除这类信息对受众的负面影响,成为衡量受众媒介素养的标尺之一。对于一些带有不良政治图谋的反动信息,有23.3%的学生可以完全抵制并且删除它们,有45.3%的学生基本可以抵制并删除它们,而有23.5%的学生是不清楚,有6.1%的学生是基本不可以,1.8%的学生却完全不可以,这说明对于这些网络垃圾中学生的处理能力还是不够的,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还不能很好的处理。因此,在要求提高中学生的自治能力之外,还要求社会、学校与之相配合,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这所县级高中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理性的,对于一些不良信息能做出正确的反应。基于以上特点,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校应利用自身资源,创造良好的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学校应利用广播、图书馆进行宣传,同时配合学生会和各社团进行活动,将媒介素养教育延伸到第二课堂,同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可以利用每日广播、图书馆宣传月和定期的征文比赛以及校园时报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不仅仅让他们接触大量的媒介知识,而且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让他们得到最直接的关于媒介的切身体会。同时,学校还可以将媒介素养的教育内容与艺术、课外实践活动相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当然应该加大各社团的建设。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让学生从社会中进行自我的媒介素养教育,完善自我。

二、利用校园网,宣传媒介素养的相关内容

据访谈了解,目前中学生接触报刊、电视和广播的时间较少,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网络。一味地采取封堵或者禁止的方法让中学生远离网络是不可能的事,而且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可以考虑从他们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从网络体验中提高媒介素养。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专题,引导中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自觉辨别网上的不良信息以及吸取和使用有用的信息。同时,屏蔽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抵制不良信息。

在这个时代,媒介即是信息,一个数字化的空前潮流与景观在我们面前绽放,谁要在其中学得生存就必须学会利用。同时,媒介也一把双刃剑,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之后,如果不能学会正确对媒介进行解读以及判断,那么将会在声色迷离信息的海洋中无法自拔。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正是肩负着培养公众特别是中学生的媒介素养之使命而走进我们的视线。

上一篇:矫正技术论文下一篇:创新创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