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范文

2023-10-23

媒介素养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牵涉的内容也日益增多,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高校新闻发言人能够帮助学校同媒体打交道,建立良好与稳定的互动关系,在促进高校同社会、媒体之间沟通的同时增强危机管理能力。但是,若高校任由不实信息通过媒体放大与传播,就会失去维护自身权益的主动权。文章围绕高校相关专业对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教育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向高校输送更多优秀的新闻发言人人才,化解其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危机。

【关键词】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

高校新闻发言人是危机处理的首道屏障,可为危机的化解争取宝贵的时间,求得社会理解与宽容,对高校权益与安全予以维护。

高校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1.明确“传播者”身份定位

高校新闻发言人本质为传导信息、沟通舆情的传播者。发言人代表学校对外发布信息,告知公众他们欲知而未知的信息,完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释疑解惑、反映民情的任务,最终推动高校与公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因此,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发布行为是获得校方授权的。高校新闻发言人应进一步遵循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不断把握业务精髓,依据拥有的授权,顺畅发布信息,准确阐述高校的立场。

2.认识新闻本质与使命

相关学者指出,新闻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显著相关的、打破常态的事实传播,它用来减少和消除人们认知上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为社会提供信息安全保障。高校新闻发言人代表高校发布信息、解疑释惑的职责与新闻的本质和使命异曲同工,他们必须清楚认识新闻的本质和使命,向公众迅速、准确提供高校事实,不断减少与消除公众同高校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3.掌握前瞻性与宏观性策略

新闻发言人须站在宏观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把握新闻发布行为,对发布活动的认识不应仅停留于细枝末节的操作环节。高校新闻发言人要把握高校与公众间信息的传播规律,做到对信息的扩散节奏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应对信息需求的准备。前瞻性、宏观性策略有利于合理安排调度人员与快速全面收集信息,保证发布渠道的畅通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

4.熟悉传播规律与各类媒体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新闻发布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发言人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掌握各种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相关信息。目前,全国有75家教育部直属高校都已经开通了各自的官方微信平台,其中73所开设了官方微博。除了这些,微博、微信、APP等,都应该成为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常用工作平台。这种结合不同媒体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的优先规划意识,都应是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重要方面,因为它是发布水平更专业、更高效的源头所在。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笔者在进行现状调查时随机选取了8所高校,对相关新闻发言人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与有效问卷分别为471份与453份。经分析,学生具有的高校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过于依赖网络等新兴传播媒介

在接触率较大的几种媒介中,选择网络媒介的学生数量约占总人数的94%,日均上网时间为3h~5h,表明学生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依赖性较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已然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2.信息鉴别能力差

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很多学生难以辨别真实与有效信息。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将近八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在上网时并未制订相应的计划,他们通常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此外,约77%的学生并不清楚获取相关信息的具体途径,他们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自我判断与接受的阶段。

3.媒介素养教育途径窄

在媒介信息的利用困境上,约82%的学生认为太多的信息增加了筛选的难度,近六成的学生认为受众在媒体内容前扮演的只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针对“若媒体发布信息出现偏差或错误,你会持以何种态度”的问题,几乎有79%的学生做出“无所谓,不会有什么明显想法”的选择。以上种种均凸显了學生当前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缺失。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1.摒弃传统观念,最大化利用资源

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在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时应对传统观念予以摒弃,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条件,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其一,针对专业的新特征,可在观念引导下培养他们“专业开拓者”的角色认知,增强主动与独立接触,并积极使用媒介的能力;其二,对地区优秀的媒介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与利用,采用实习实训方法与地方媒体建立联系,加速媒介素养教育与培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2.培养学生使用与制作媒介的能力,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基础媒介使用与制作技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独立制作采写、设计、策划,经过实践检验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不断提升专业媒介素养。此外,高校及专业教师应举办新闻发言人点评活动,使学生在接受批评质疑及分析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构媒体语言的能力。

3.关注政府政策法规及高校相关制度

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职业素养须接受新闻政策与法规的培养与约束。高校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政府政策法规的新动态,以政策调控为视角制订现代大学制度,实施针对性教育教学,培育学生的专业媒介素养。

从长远来看,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及其制度的建立已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重要内容。就高校领导及新闻发言人与相关专业的教师而言,应采取有效的教育与培养措施提升学生的专业媒介素养,强化其发挥职能角色的作用,以向高校自身输送优秀新闻发言人人才。但是,新闻发言人媒介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发布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同时,高校也要通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明确议事原则,为学生拓宽空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利伟:《高校新闻发言人的媒介素养》,《青年记者》2012年第14期,第18-19页。

[2]李芒、徐会:《“准新闻人”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途径探析》,《宿州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第56-58页。

[3]史雅娟:《论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途径》,《新闻知识》2010年第11页,第84-86页。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

媒介素养范文第2篇

探讨媒介融合的事实,我们不难发现,媒介自出现之日起,就不断交融、聚合,相互激励、竞争,共同发展、进步。媒介从上古时期的非语言媒介发展到语言媒介,从实物媒介发展到符号媒介,从纸质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后者超越前者,但又包容前者;前者孕育出后者,但又独立于后者。两者一直构成发展又并存的关系。媒介教育也在其中担任和谐共荣的角色。

“融合”一词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媒体间的整合”正是这一时期媒介融合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整合的动因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传统媒体在面对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时的竞争压力。

在充分利用自身既有的信息平台和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传统媒体介入、整合新兴媒体是其必然的选择。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进入大众视野的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媒体特质开始得以不断彰显,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敏锐的大众传媒的弄潮者就已经感觉到了互联网技术对于媒介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多的传媒公司开始进人互联网行业,实行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许多报纸都开始开设网络版,或者干脆直接建立自己的网站,电视台也开始把部分视频节目上网,广播的在线节目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传统媒介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激发了与媒介相关的企业强烈的赢利欲望。所有这些,都推动了媒体整合浪潮的形成。“媒介融合”这一全新的词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被大众传媒的从业者频频提及。

作为媒介融合的早期形态,不同媒体的整合已经发生并正在进行,即便如此,我们同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媒体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的压力所引致的融合并非媒介融合的本质,归根结底,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来源于技术的力量。新的传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得媒介的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革命,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为媒介内容的共享提供了可能,并最终引发了新一轮的媒介融合浪潮。

要对“数字技术”作出清晰的概念界定是很困难的,但是数字技术的本质特征却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兼容、共享、开放”,具体而言,不论是文字、图片、音频还是视频等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以“0”和“1”的数字形式进行处理,并通过不同的传输平台传播,而受众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不同的终端来接收。终端可以是收音机、电视机,也可以是计算机、手机、PDA等。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媒介内容的存储和共享提供了可能,并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上泾渭分明的媒体之间的界限。在数字技术时代,从严格意义上讲,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样一种数字格式来存储,从而最终都成为数字传媒。它表现为,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进化;以往只有单一服务的网络(如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可以不同程度地承担其他网络的职责;一直局限于特定业务的媒介组织也开始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尝试着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以广播为例,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广播开始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由单向传输转为交互传播,由区域业务转为全国乃至全球业务。

数字技术的出现,所打破的不仅仅是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从大的平台来看,把语音、数据和图像信号编码成“1”、“0”符号进行传输,成为电信、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的共同语言。所有业务在数字网中都将成为统一的0/1比特流,而无任何区别,允许语音、数据、声频和视频各种内容,无论其特性如何,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来传输、交换、选路处理和提供。这实际上打破了以往泾渭分明的电信、广电、信息三大领域,也就使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三网融合”成为可能。

社会的媒介化肇始自19世纪30年代大众媒介的出现,但媒介化的突飞猛进则自电视普及之后开始。电视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性,并大大增强了媒介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力。即便如此,在新的媒介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出现之前,媒介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依然是有限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2.0技术的出现,媒介融合才实现了相较于数字技术时代的全新跨越。

相比于Web1.0而言,Web2.0以个人应用为核心线索,互联网的使用者可以自己提供网络内容并进行复杂的交互沟通,构造个性化的网络空间,其应用以博客最为典型。博客的兴起,使得媒介受众的“碎片化”开始发端,传统的权威的电视节目或者报纸专栏,不再是人们唯一的新闻来源。在美国,以博客为平台的个人电视台已经初具雏形,在未来,更多的博客将与媒介紧密结合在一起。

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在真实世界之外,媒介营造出一个虚拟的无限扩张的媒介世界,人们通过媒介来获取对于世界的认知,甚至依据从媒介获取的信息来指导现实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李普曼关于“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预言。但仅仅通过媒介营造的虚拟空间来构造媒介化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媒介化社会从其本质上讲,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是在媒介深刻影响下的“媒介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

媒介化社会构建对现代教育改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无论教育者、教育对象,还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都面临巨大的改变。媒介消解教育者的权威,媒介决定知识的存在状态,媒介解放教育对象的被动性,媒介进一步决定教育手段与教育方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实施的英语与计算机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这正是媒介社会的必然选择。但这只是媒介的基础内容。如何进一步了解媒介特征、如何有效使用媒介、如何使用媒介促进高效率的学习,正在成为教育的主导课程。

中国社科院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建议,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媒体教育来提高青少年认识和利用媒体的能力。具体来讲。媒体教

育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1 了解媒体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体;2 学习判断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3 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4 了解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发展自我。

加拿大媒介素养协会理事、媒体教育学家约翰·庞甘特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大目标。这十大目标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以下是这十大目标的具体内容:1 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有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读者和观众;2 向学生介绍各种媒介的历史发展情况;3 讨论并辨析媒体的主要用途;4 辨析各种不同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5 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组织等因素;6 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操纵能力;7 使学生能够对媒体讯息进行评述、解疑、分析和评估;8 使学生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9 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对媒体讯息加以选择;10 如有可能,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媒体产品表达自己的观点。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在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用LenMas-terman的一句话概括,便是“批判性的自主”——学生一遇到信息,便有能力自主地质疑和分析。

我国的媒介教育,首先是科学媒介传播观念的教育,包括媒介信息观、媒介组织观和媒介生态观的培养。其次是正确的受众观的培养,包括理解受众概念、了解分析受众行为、思考不同媒介接触与日常生活的影响及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最后是培养负有责任的传播行为,包括传播行为的树立、媒介信息制作方法的获得、学习媒介信息传播途径及方法、学习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传播行为。

从教育学角度思考媒介教育课程,包括媒介教育学科内涵、课程实质、学习目标、课程及相关课程大纲、媒介教育的教学、教学模式和保障措施等。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大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丰富和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通过接受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中国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可以了解媒体语言、媒体信息技术,懂得媒体再现现实的特性,反思媒体信息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传播影响及效果,同时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当受众在心智上能够穿透媒介所建构的迷障,才能不被媒介所左右,才能拥有个人自主能力去分析选择媒介传播信息内容,进而通过理性思维与对话去影响、督促媒体改善其传播内容,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编校 郑艳

媒介素养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大众传媒飞速发展的时代,媒介素养成了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素养,然而,我国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还存在很多缺失,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机构,应当主动承担起通过教育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任。文章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没有相关制度支持、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专业师资匮乏、相关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及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这几个主要问题,阐述更完善的改善措施,为高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体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体系建构 大学教育

伴随着传统媒体的持续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引发了诸如信息爆炸和污染、虚拟世界道德缺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生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这些问题的侵害。政府及相关机构曾尝试对媒介环境进行外部管制,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的效果不大,需要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以减轻媒介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受众的不利影响[1]。媒介素养指公众对媒介及媒介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对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解读和批判能力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当主动承担起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着手,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大力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即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选择、分析、辨别、吸收媒介信息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新时代人才。

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媒体渠道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我国真正提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间始于1997年,当时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了中国大陆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此后,通过相关机构和学者针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我国高校在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3]。

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博士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针对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教育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已经出版的媒介素养教育专著和教材还包括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4]。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国内高校中首开先河,对本科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随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高校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中国传媒大学不仅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还于2006年设立了传媒教育专业,下设专业方向之一就是媒介素养教育。

二、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最初摸索阶段,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校已经初步完成了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有的学校才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学校工作日程。我国高校在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育部没有相关制度支持

我国高校已经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但高校在大学生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是缓慢而艰难的。为了确保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迅速推广,教育部制定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发展至今,相关制度十分稀少,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制度。

(二)没有建立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机构

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专门组织和人员策划并执行。我国高校机构庞杂,能成立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媒介素养教育的高校少之又少,导致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效率低下,很多活动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

(三)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师资匮乏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媒介素养需要教师专业的引导。目前,我国以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方向并乐意从事这方面教育工作的教师人数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和学生的需求。没有强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就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四)相关课程体系还未建立

学生通过课堂学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课外活动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充分提升和展示自己。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缺一不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分别于2004年、2005年对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这两所高校的举措带动了其他高校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思考,但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校没有开设媒介素养课程,一些开设媒介素养课程的高校只是针对新闻传媒专业学生。

(五)缺少教育效果的评价体系

许多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水平停滞不前,在学生中反响不大,效果不明显,和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有很大关系。教师通过评价结果发现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评价结果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改正。

三、高校建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途径

(一)制定相关制度

我国教育部需要组织媒介素养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专家,参考国外比较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对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大学生媒介水平和需求进行调查,制定相应的制度,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规范,对大学生要达到的媒介素养水平进行规定。

高校可以在教育部制定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办学特点和学生特点,制定更加详尽的规章制度,规范和制约学生的媒介行为,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提升媒介素养水平。

(二)建立管理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专门组织

对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来说,建立一个专门从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的部门是十分必要的。高校可以从学校中选择一些对媒介素养教育有了解或研究的行政人员和教师组成一个专门小组,负责安排和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活动,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高校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设立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机构

媒介素养教育在西方国家兴起,在美国、英国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已经形成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其他国家成熟的理论体系虽然对我国有指导作用,但我国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完全依靠他国理论体系是不可行的,必须结合我国各方面实际情况,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针对那些设有新闻传媒院系的高校,应召集相关方面专家,并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可以采取和社会合作的形式,设立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机构。在参考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出“本土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模式。以便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效率开展,并带动整个社会的媒介素养教育。

(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媒介素养师资队伍

教育活动中,老师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尤其媒介素养教育实施初期,老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水平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性任务之一。

目前,新闻传媒专业的老师高度饱和,高校应积极引导从事传媒专业教育的老师往媒介素养教育方向转移,充实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队伍[5]。这些老师以自身具备的丰富媒介知识为基础,再加上在职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媒介素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胜任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项工作。

媒介素养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媒介素养起着主要作用,但其他学科老师在课堂上及与学生的交流中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不可忽视的。因此,高校应要求所有教师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学习,从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抓起,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让教师具备熟练运用各种媒介开展学科教育的能力,为大学生构建广阔的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五)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开设过程中,高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条件已经很成熟的,可以开设必修课程;条件一般的,可以尝试开设选修课程。

课程内容应具有针对性,重点突出,统筹兼顾。大学生在媒介素养哪些方面存在严重欠缺,应作为主要课程内容。现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媒介的基础知识,媒介信息的判断与辨别,媒介的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运用媒介与创造媒介信息。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媒介素养教育本质上是能动的、与人分享的,鼓励发展一种更加开放、民主的教学方法[6]。

(六)组织与媒介素养有关的课外活动

开设的课程中,大学生更多地学习到的是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内化,真正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提高,还需要一些带有实践性或者教育性的课外活动辅助。

高校有着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宣传橱窗、校园报刊等丰富的媒介资源,将部分媒介资源交于大学生管理,使他们在实践中充分了解媒介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媒介,借助媒介的力量实现自我发展。举办校园DV大赛、摄影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比赛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是高校为大学生将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创造条件的有效途径。

高校还可以和社会合作,邀请校外新闻传媒工作方面经验比较丰富的编辑、主持人、记者进学校举办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去杂志社、电视台、广播台参观实习。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是媒体,媒体的现状,媒体的力量,促使大学生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七)形成媒介素养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落实质量及成果怎样,必须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考察。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缺陷,有利于相关人员对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进行改善。大学生可以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自身不足,激励他们通过之后的学习改正。

对媒介素养的评价可以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违反媒介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第二,通过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测评大学生媒介素养课堂学习效果;第三,考察大学生参加相关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及在活动中体现出的媒介素养水平。并将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评价纳入学期末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引起师生对媒介素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滨.谈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6):170-171.

[2]吴勇.网络传播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学术论坛,2011(242):201.

[3]刘加勤.网络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11):157-159.

[4]杨青山.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状况研究综述[J].教育长廊,2009(11):54-55.

[5]王国燕.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今传媒,2012(1):132.

[6]吴刚.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80.

媒介素养范文第4篇

摘 要: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随着成人教学艺术和网络教学的发展而进入研究 者视野的。本文通过对成人教育教学艺术、远程教学相关概念的简单释读,尝试性地给成人 远程教学艺术下了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特征及其研究价值分别作了试 探性的分析,以期为这一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成人教学;远程教学;教学艺术

收稿日期:2006—11— 20

作者简介:魏代君(1982—),女,山东省临沂市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 育学院2005级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成人教学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时代相结合所产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 域。毋庸讳言,人们对成人教学研究长期习惯于偏重对成人教学“科学性”的探讨,而对于 成人教学“艺术性”的研究则明显不够。尤其是在成人教学理论研究领域,这种现象更是有 目共睹。在这个由计算机编织的网络时代里,随着成人远程教学的发展,成人教育教员不仅 要科学地更要艺术地进行远程教学,以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一、相关概念的解读

1.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是什么?其本质内容又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同的学者都 有着自家的看法。在笔者所收集到的论文、著作当中,对这一本质问题就有如下几种有代表 性的表述。徐荣远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成人学员的身心特 点,遵循成人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美的规律,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图像等,充分发挥情感教 育的作用,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和质量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①季爱君认 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其功能上的超脱性,即成人教学艺术超切审美、升华情感、 引领精神,最终提升成人的公民素质。②秦发盈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本质在于把成人教 学艺术看作是师生间的交流,在于教学中教师和学员的互动。③

笔者认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是在美的原则的指导下,成人教育教员极其考究地进行成人教 学活动,从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的:首先,成 人教育教学艺术更偏向于静态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求艺术性。其次,既然冠 以艺术之名,美的规律、美的原则必须遵守,这样不易于脱离美的轨道。这就要求成人教育 教员在进行成人教学活动是要十分考究,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效果。最后,每位教员对成人 教育教学艺术的理解与实践不同所自成的教学艺术风格也是独一无二的。

2.远程教学。网络远程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先进的现代远程教学方式。具体地 说,远程教学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不同空间内的 多功能教室和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相互通信和共享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一种教学 。可以说,我们的成人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远程教学这一方式呈现出这样的情况——任何人、 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公共通信手段、任意地获取课程内容、任意地与教员和同学进 行交流。由此,远程教学也就有了“学习超市”这个别称,并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尤其是在 职成人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远程教学也不例外。其利处在于它的全球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 、协作性等。正是由于这些优越性,使远程教学在教育思想观念上带来了根本性的革命。 其弊处表现在主体思维的退化、科学知识快餐化、交往本体间的疏化、学习偏差扩大化、 信息源的污浊化等。对此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而要针对这个在其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下的 阴暗面,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加以监督和纠正,兴其利而制其弊,使远程教学更有效地服务 于信息社会的成人教育。

3.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基于成人教学艺术研究的不断丰富和深入以及成人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远 程授课的兴起和发展而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内的,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检索“中国期刊 全文数据库”时,笔者在高级检索的检索类别中选择了“主题”,主题词是“成人远程教学 艺术”,并没有检索到一篇相关文章。在检索“CGRS全文检索系统”时,笔者在检索类别中 选择“任意词”,任意词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也未能检索到一篇相关的文章。由此可 见,对这一领域的诸项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实践领域,远程教 学已经在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以上对成人教育教学艺术及远程教学的简单解说,对于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本质,笔者 作了试探性的分析: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指成人教育教员遵循成人身心特点和教学法则的 要求,娴熟地借用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数码通讯技术这一合成媒介,按照美的规律 而进行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可以看出,它虽然属于成人教学方法论的范畴,但 是却与成人教育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教学技能、技巧等休戚相关。

二、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特征

1.任意性。任意性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以针对成人学习者的复杂的身心特点及 其多角色扮演的状况为前提,加之多媒体网络的交互杂糅而提出的。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任 意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采用任意的时空来最大限度地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学习 机会。任意的时空是进行学习的有效保障,可以解除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对多数在职人员 学习机会的制约,在某种意义上也就能够促成真正的教育公平,实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 。二是采用任意的表达方法或呈现形式来最生动地为成人学习者解释、传授知识。生动形 象的课件是高效传输知识的催化剂,能有效地克服许多成人学习者怀疑自身超龄学习能力的 心理障碍。另外这种任意的表达方式与成人教育教员个人所独有的思想、知识结构、审美 情趣、特长爱好和技能技巧有直接的联系,也正是成人教育教员个性特点在远程教学过程中 的具体体现。

2.时效性。时效性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成人教学艺术最显著的特点。表现之一——“ 时”:成教网络远程教育是无印刷教育,知识、信息被编码后能以光速传送到任何偏远地方 ,使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保持高度同步。④ 换言之,任何成人教育教学信息一旦上网, 便 可以即时地被成人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地接收;表现之二——“效”:这也是时效性的偏重 点所在。成人教育教学的短期性和速效性特点呼唤更加有效的教学艺术手段。而在成人远程 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能够对教学效果做出及时而又有针对性的反应,并通过远程多媒体直接 反馈给教员;成人教育教员亦可遥控或评价学员情况,使这种新的成人教育教学形式能够获 得在常规教学环境下难以取得的效果。而这一系列活动也都不会影响到其他学习者。这又在 无形当中保证了成人远程教学的质量。

3.服务性。服务性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在成人教学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一个人性化的特征。与传统的成人 教育教学艺术中强调情感互动方面相比,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情感性会受到多多少少地削弱 ,但这只是表象。它所彰显的是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特性。大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时时服务于学员。多媒体教学工具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可 以为其提供主体性最强的自学途径。二是处处服务于学员。只要有计算机、电话线和modem ,学员就可以随处接受成教教员的远程教学,这是传统成人教学艺术所不具备的。三是事 事服务于学员。成教教员从筛选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结构到总结教学反馈等各环节,都充分 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利用计算机为学员提供便捷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4.审美性。远程教学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的艺术,当然也独具审美特点。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这 种审美过程,是一个审美者(学员)对审美对象(成人教育教员),由感知、感受、感动到 最后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趣味、理想、情感和能力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客体(成人教育教 员)作用于审美主体(学员),审美者经过形象思维活动,进行由表及里的审美判断,获得 美感享受的过程。有人认为,成人教育过程中利用远程教学方式就是单纯的“人——机”关 系 ,这是很不正确的。相反,它的美无处不在。美的形式,要求成教教员娴熟的运用多媒体制 作课程课件,给学员以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美的内容,要求成教教员熟知教学内容,从中 发现并挖掘科学美的因素,用其感染学员,引起学习兴趣;美的过程,要求成教教员一视同 仁、无差别地与所有学员进行美的知识的交流以及审美心理的共鸣,达到某种程度的“大同 ”教育。

5.创造性。创造性可以说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最终极、最本质的特征,它是从事成人教育教学事业的人 所企盼和不断追求的目标,决定着成人教育教员进行远程教学艺术质量的高低。成人远程教 育教员已经不能使用,甚至重复使用刻板如一的套路去满足复杂的成人学习群体的学习要求 了。而要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得当的工具软件及宽阔的网络平台来开展成人学员的研究性 学习,势必能加强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给他们的探究过程赋予“美感”和“活力”。学员的 “美感”和“活力”,无疑也能够为教员的创造或再创造激活灵感。这种良性的脉络循环便 构成了成人远程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亦是离不开创造性。个性化与创造性相结合 ,就形成了独创性。独创性是教学艺术的生命力之所在。⑤

三、研究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价值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就说明它有其自身 的研究价值,可以从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两个方面得以证实:

1.实践价值。网络飓风席卷成人教育教学全过程,加之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文关怀,使得我们今天的成人 教学更加“艺术化”,而成人远程教学艺术实践活动又不断满足实践主体的需要,促进着主 体素质的提高和成人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1)学员素质的提高

这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直接价值体现之一,是由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本性和实践的特 点决定的,是成人学员对当前网络时代的社会化要求的应然目标。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科学 性与艺术性、艺术审美观念与成人远程实践活动的统一,同时也是成人教育网络化与成人教 学人文化的统一。学员在接受成人远程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形象生动地得到课内知识, 更重要的是无形当中获得了当今社会所要求的计算机原理和操作技术。当然,与网络有关的 网络素质亦是现代学员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这也正符合成人学员的复杂身心特征以及多角 色扮演的情况,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最不同于其他方式的成人教学艺术之处。

(2)教员自身素养的完善

这是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直接价值体现之二,是成人远程教学过程对成教教员反向社会 化最显著的效果表现。在远程教学艺术进行中,成教教员的教学经验和个性心理品质是体 现其自身素养的前提,或者说是先赋条件,而他们对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主观接受与探索则 是其自身素养提高的重要途径,同时还要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成教教员在其素养得以完善 以后,“有其内必须形诸外”,不但可以促进学员身心素质的优化发展,且能够加快成 教教员对现代网络知识的综合获取,最终科学合理地优化成人远程教学效果。

(3)教学质量的优化

这是基于以上两类价值所直接引起的影响或者说是结果,是顺应当代高水平的成人教育质量 问题要求的。ICDE2006年国际会议的主题是“质量:远程教育和基于信息通信技术教育的关 键”,教育教学质量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成人教育同样也追求最佳效果的教学活动。成 人远程教学艺术以培养学员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宗旨,而且要以美育为教学手段,充分 展示远程技术在成人教学过程中的魅力,将艺术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真正做到“立美于 教”和“施教于美”地流畅衔接。这也正是优化成人教学结果、提高成人教学质量的重要途 径。

2.理论价值。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活动是远程教学实践与成人教学艺术理论的统一,因而活动的结果当中含 有丰富的学术理论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

(1)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学科化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最初是以实践的形态被成教教员们所关注的。他们将自己在成人远程教学 过程中形成的素养和风格,诉诸语言文字,形成概念范畴,进行逻辑加工,整理成论文专著 ,使之变为文化财富。从相关资料的搜集来看,以此为研究基础的真正系统化和学科化的任 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人远程教学实践水平不 断提高,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经验的丰富,其理论系统化学科化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这一 新兴领域作为学科成长的要素,是对整个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充实和完善。

(2)学科本位发展的合理化

单从学科名称看,成人远程教学艺术是多层次、多门类、多学科纵横渗透的结果,可成为一 个新的力量源影响着各层次、各门类的学科理论,尤其推动着成人教育学科本位发展的 合理化。计算机的作用在成人教育教学中有增无减,但它毕竟只是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或是 途径。在运用的同时,教员和学员都不可以将成人教育学科本位边缘化。而应该使远程技术 艺术地表达成人教学内容,使成人教学内容科学地体现远程技术艺术的一面,最终达到成人 教育、远程教育、美育等多门学科内容的充实及其学科本位合理化的发展。

(3)哲学理论研究的升级与深化

从哲学高度探究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的本质问题,似乎有太多人不能理解,更谈不上其促成哲 学理论研究的升级与深化了。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研究正备受关注。从上升角度看,它目前正 在从成人教育学、远程教育学、美学分别上升到成人教育哲学、远程教育哲学、艺术哲学等 层面,叩开了哲学的大门。鉴于此,成人远程教学艺术哲学研究的发展首先要使人们认识到 成人远程教学艺术与哲学密切相关,前者的诸方面都要后者的指导,后者是前者不可或缺的 基础性学科。成人远程教学艺术理论的丰硕成果,正为哲学概括提供新鲜血液,成为其紧随 时代步伐的新领域。

注释:

① 徐荣远.试论成人教育教学艺术〔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38-39

② 季爱君.对成人教学艺术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6,(3)97-99

③ 秦发盈.成人教学艺术的交往本质追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86-89

④ 朱涛.网络教育——21世纪成人教育的主阵地〔J〕.中国成人教育,1999,(5)3-5

⑤ 程凯、李如密.成人教育教学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215

媒介素养范文第5篇

【摘要】在通信传播技术高度发7-达、传媒及其传播的资讯全面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并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信息获取、通过传媒发出自己的声音以及改变传媒的“刻板印象”方面仍面临困难。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农民工自身利用媒介为个人生活和工作服务的能力,以及利用媒介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实现公民话语权的能力成为一项现实议题。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需要政府动员、社会公益组织及志愿者共同参与,并发动农民工群体中意见领袖的力量,通过意见领袖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来影响这个群体。

【关键词】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意见领袖;

资讯时代是一个通信传播技术高度发达,传统媒体获得极大提升,新媒体不断涌现,新旧媒体联合互动,资讯开始全面进入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日益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管理方式的新时代[1]。新媒体的出现代表的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更强、媒介信息容量的增大和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增强。与此相对应的,个人与信息的关系变得相对密切,更多的受众从单一的受传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利用新媒体传播自己的见闻和看法。

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城市中的农村人口数量激增。中国的农民工现有2.5亿人,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有1.5亿人[2]。近年来农民工问题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农民工这一群体在群体形象、社会话语权方面并未受到公平待遇。特别是在媒介日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今天,农民工在庞大的信息流面前显得举足无措、孤立无助,其正当权益和要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知沟理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低与个人通过媒介接受的信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该理论的提出者蒂奇诺等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3]230。社会成员间的经济水平处于不同层次,再加上其对新技术的使用熟练程度也存在差别,所以资讯时代带给每个社会成员的机会并不是均等的。

一、资讯时代农民工面临的信息困境

作为农民工群体而言,其经济水平、受教育程度等处于较低水平。这就决定了其在资讯时代的大背景下并不能像城市市民一样享受媒介进步所带来的信息盛宴。由于社会资源较少及自我主动表达意识的缺失,农民工很少能通过网络等媒介渠道来维护自身权益和发表自己对社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在资讯时代,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其在信息获取和选择方面的困难。由于工作时间、工作内容、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并没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阅读或收看相关媒体报道。其接触媒体的机会相对有限,而且其接触的信息层次较低,偏重于娱乐性、社会性新闻。

资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过载。除了传统媒体一如既往地刊发或播出自己的内容外,网络作为更为及时和便捷的通道,将更多、更新的信息呈现在人们面前。信息充斥着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过量的信息加大了人们寻求对自身有用信息的难度。对农民工而言,这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调查发现,农民工也正越来越多地接触网络电视、视频网站等媒介,但他们在其中很难找到对自己有实质性帮助的内容。

信息增多对受众的信息辨别分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频发的假新闻事件以及网络谣言都对信息辨别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做了注脚。不信谣、不传谣应该是现代受众努力具备的素养,但农民工群体在此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并不尽如人意。总体来说,其对信息的分析和鉴别能力仍然较差。

其次是农民工被污名化。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研究胡格诺教徒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污名化(stigmatization)过程,也就是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过程[4]。污名化是社会群体之间地位不均等的结果,是对一类群体权利的漠视和践踏。它片面地对一类群体的形象和特征进行描述和定义,而不顾其真实情况和自身条件。污名化过程的受益者所要达到的是对其他群体的丑化,强加责任和义务于他人,以使自身占据政治、经济上的有利条件或者是道德高地。

农民工群体就是这样一个被污名化的群体。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早期,其群体形象常与脏、盗窃、随地吐痰等词语联系在一起。一些人将城市卫生环境较差、偷盗事件频发等现象的原因归结到农民工身上。更有甚者,一些媒体在对该类现象进行报道时,片面地对农民工进入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大肆渲染,而对正面影响及农民工的劳动成果鲜有提及。在对事实的选择性强调和忽略间,媒体报道对农民工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破坏。

近些年来,伴随着学界的关注及媒体界自身的反思,正面报道和中性报道取代负面报道成为对农民工报道中最重要的内容。但人们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拉扎斯菲尔德的“选择性接触”假说认为:受众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3]196。所以,农民工群体的形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二、资讯时代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农民工自身经济基础薄弱等固然是以上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但其媒介素养的高低以及政府、媒体对其的关注程度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特别是媒介素养教育,它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其作用和效果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这些问题使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必要和迫切。目前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学生,而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正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关注。对农民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农民工能够更好地获取信息、争取话语权以及政治参与等。

在获取信息方面,媒介素养的提高能让农民工对新闻及各类媒体有大致了解。这能帮助农民工更便捷地使用各种媒体以获取生活和工作所需的信息。媒介使用的熟练程度对受众获取信息会有直接影响。通过媒介知识的学习,农民工能够利用网络等新工具来获得并筛选信息,以及对广告和新闻的关系有更好的认识,认清广告的真实面貌,以使自己不被虚假广告所欺骗。

在争取话语权方面,通过自身媒介素养的提高,农民工能更好地参与到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去。相对于获取信息,这是受众利用媒体的更高层次。通过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获得舆论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关注是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方式。社会公平需要媒体的监督,但媒体监督很多情况下是建立在利益受损者主动向媒体提供相关线索、信息的基础上的。所以农民工在提高媒介素养后能更好地通过媒体保护自己的利益,或者是在权益受到损害后能够努力争取和反抗。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在争取利益的同时还能保护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威胁。

政治参与是受众自身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方面的表现和实现形式。而现今情况下,农民工对政治的热情还较低,对社会政治也很少有机会发表看法。这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不相符的。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每一个成员的参与和表达,而政治参与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对时政的关注可为农民工提供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等信息,特别是和农业相关的新闻。

三、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对农民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和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相比,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加难以开展。首先,农民工因为工作的缘故,很难抽出大段时间来对媒介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其次,农民工居住较为分散,不易于集中进行教育和学习。再次,农民工在组织难度上要高于青少年,其更难以动员,教育效果也难以评估和追踪。最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一般不高,这也加大了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难度。笔者认为,针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政府应在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中起带头作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方面,政府理应有所作为。农民工作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在国家对“三农”扶持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不仅在经济方面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在“软件”方面同样需要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方案和计划。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对农民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在农民工聚集区建立公共媒介设施以方便其接收信息。另外,作为一项基础性内容,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对媒介素养有重要影响。因为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新生代农民工对新兴媒介表现出更愿意接近的态势,而且其更有能力去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的媒介形式,这就为其接触和利用媒介获取信息打下了基础。

第二,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可以参与到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公益组织、志愿者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深入到一些农民工聚集区或者是劳务输出地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

第三,学术界应保持对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一方面,学术界对某个问题的关注和呼吁能唤起相关部门的警醒和注意。另一方面,学术研究能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好的实践路径并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第四,农民工中的意见领袖应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意见领袖在其所属群体中有较大影响力和发言权,甚至能左右群体成员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很多实证研究表明,信息或技术并不是单个层级的传播或推广。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中强调多级传播,认为意见领袖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通过对农民工意见领袖的重点教育和培养,其所能影响的成员在媒介素养上也会有相应提高。在意见领袖的带动和影响下,农民工能够更好地学习媒介知识和媒介技能。而且,农民工意见领袖对该群体应如何通过媒体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犯等问题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本文为20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利益表达”(09CXW016)及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12CXW02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石泉,徐改.资讯时代背景下的政府和媒体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 [2]中国有2.5亿农民工官方十方面维护其权利

上一篇:哲学常识下一篇: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