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与化学论文范文

2023-03-11

医学与化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课程思政的本质是育人,是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分的表现。本研究基于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从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通过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开展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思路的实践探索,以期为新时代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动物医学;人文教育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要求。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提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任务。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和基础平台。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首次明确了我国本科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

动物医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生命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的理念下,运用专业知识对食品动物、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野生动物以及外来动物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疾病检查、诊断与治疗。动物医学不仅关乎动物疾病的检疫和防控,还关乎人类身体健康和疾病的防控。

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所以,各高校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時,也要兼顾通识教育,做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本研究基于动物医学专业特点,探讨了把相关的文、史、哲等知识融入课程中,探索动物医学专业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新模式,开展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

一、完善现有专业核心课内容,增加课程发展的历史人文内容

每个专业都有其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体系,核心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国标》中明确提出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核心知识领域的内容组合成核心课程,并适当增加本校研究或应用特色内容,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每个学科、每个课程在形成自己独立体系的过程中,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历史,每段历史都有其独特的人文故事。为促进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教师可完善、改革现有的专业核心课内容,增加课程发展历史中的人文内容。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教育中,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习中,学的是知识,习的是探索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和学是对专业知识来说的,育和习是对历史人文来说的,教育和学习需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在动物生理学这门课程中,教师可通过以机体系统为轴线分章节教学。这样以一个章节、一个系统、一个人物、一个故事的“四个一”开篇带着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比如,在介绍体液调节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抛出问题:哪位科学家第一个发现了激素?他是怎么发现的激素?他为什么能突破以前的认知开辟了内分泌调节的新篇章?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质疑精神并形成自己独立的想法。通过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开拓创新的求知欲,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此种方法可以聚点成线、以线成面地把一门课程系统化;通过各门课程类似的改革,可以聚面成体地把一个课程体系立体化地丰富起来,形成历史和现实相连接的四维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时能置身于历史,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

二、开设医学文化类相关新课程

在国家级一流专业的建设中,高校可以根据地区发展和行业发展的要求、自身办学条件及专业属性,选定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自主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体现出高校的特色、专业的特色。为此,在实施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可开设一些动物医学文化类相关新课程促进学科交叉与应用。

(一)医学哲学课程

自古以来,医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某种哲学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总结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可以说,医学哲学思想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西方的现代医学哲学是在20世纪下半叶形成的,经历了较长的过程。作为一门在学术上被公认的学科,医学哲学是从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

现代医学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对其既要有科学的分析,又要有哲学的概括。从事医学的人员要学哲学,须学会用正确的思维去分析、研究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医学哲学是医学与哲学的结合,它既涉及医学模式和医学目的、中医学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基因技术的意义及基因决定论等问题,又涉及临床决策、循证医学、合理用药、放弃治疗、适宜治疗与过度治疗等临床问题。学习医学哲学的历史与概念、医学本体论、医学观、医学认识论、医学方法论、医学价值论、医学伦理学、卫生保健政策等这些哲学问题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关注医学社会热点,启迪其科学思维,又能提供学生学习方法思路,从而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国内外有专门侧重医学哲学的权威期刊。国内医学哲学类的期刊有《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等,国外医学哲学类的期刊有《医学伦理》(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哲学与公共事务》(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科学中的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等。这些期刊一方面就医学认识论、临床思维方法进行探索和总结,另一方面对医学的伦理、法律、社会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分析以上期刊的文献发现,医学哲学期刊的论文中,哲学参考文献的比例逐年增加,医学参考文献的比例逐渐减少。哲学在医学哲学中地位的提高,是医学哲学现阶段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医学哲学日益成熟的表现。医学中的哲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事医学哲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也逐渐发现了哲学的启迪作用。随着哲学思想逐渐融入医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哲学可能在日后医学哲学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开设医学哲学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探究新时代下人、动物、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前景展望。

(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和故事课程

诺贝尔奖目前共设有6个奖项,1901年首次颁发,分别颁给在物理(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学(Literature)、和平(Peace)方面做出突出成就和贡献的人士或组织。1969年,诺贝尔奖新增了经济学奖(Economic Sciences)。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颁发过110次,共有219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39位科学家单独一人获奖,2位科学家同时获奖的有33次,3位科学家同时获奖的有38次。

自设立和颁发以来,诺贝尔奖对人类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諾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颁奖领域内的最重要奖项。许多国家不仅把诺贝尔奖看作对科学家的一种奖励,更把它视为一个国家是否占有科学高峰的象征和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标志。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研成果、科研历程及其获奖史就是一部科学史,是科学发展的深刻反映,为科学哲学研究提供了翔实生动的案例和分析素材,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国外已经有学者开始筹建相关机构,专门研究和宣传诺贝尔奖。

在动物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各课程教师可以把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相关事迹介绍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整理感兴趣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内容,并介绍给其他人。学生互相讨论分析,交流心得和体会。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历史和故事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前世和今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科学理念,激发其创新思维。

学生通过选修这些课程,既把多年来学习的动物医学知识上升到观点、精神、方法、思想的层面上,又从文化和哲学的角度反观动物医学发展中的规律和问题;既学习了历史上的重大医学事件,又学习了科学家的情感、品德和价值观;既了解了医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又了解了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对医学的推动作用。借助动物医学哲学课程、诺贝尔奖历史和故事课程的开设以及其他类似课程的开设,丰富动物医学专业的历史人文科学知识,以点带面,从线到面,逐步形成特色的历史人文课程体系。

三、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改革既要包括课程的完善、新课程的开设等课程体系的改革,还要有配套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促使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和调整。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甚至是“满堂灌”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发挥讲座、实践、调查研究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价值与效用,从而实现由重知识传授转为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建立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师组织、学生演讲、课堂讨论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教学的考核方式既关乎教学效果的评价,又关乎教学的导向作用,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做好教学考核方式改革也是实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一个关键环节。

传统课程的考评一般是作为检查教学和区分学习成绩的手段,上述交叉学科课程的考核需要转变以往的考核方式。此类课程教学的考核可采取读书报告、专题报告、心得体会等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围绕与专业相关的人文内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或主题,进行资料的收集、信息的分析,通过对资料的归纳整理,写成读书报告,并在课堂上分组、分批进行专题报告。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启发,交流个人的心得体会。基于这些方式,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观念,主动去寻找知识、分析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基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通过以上原有专业课程的完善和新的专业历史人文课程的开设,构建富含历史人文内容和精神的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达到融素质教育于课程教学之中的效果。开展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师要做到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全面提高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颜晓峰,孙兰英,栾淳钰,等.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2]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15/16).

[3]吴岩.《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有关情况介绍[J].重庆与世界,2018(4).

[4]韩轩,苏振兴.古希腊医学哲学及其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

[5]王攀攀,吴希宇,孔令东,等.医学哲学通识课教学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9(24).

[6]何裕民.医学哲学:应向生命哲学及生活哲学适度延伸[J].医学与哲学,2016(11).

[7]刘长青,薛洪宝,李文戈,等.诺贝尔奖在医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4).

[8]温铭杰,赵文明,王炜,等.结合诺贝尔奖进行医学免疫学教学的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5(6).

[9]顾沛.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程十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兼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责编:桃 子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SJGLX225);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编号:2019SJGLX006Y);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编号:教高厅函〔2020〕20号,序号69)

作者简介:朱河水(1975— ),男,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动物生理学;陈宇(1983— ),女,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通讯作者)魏战勇(1975— ),男,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动物免疫学。

医学与化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介绍了在医学有机化学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并从课堂设计(知识点的设计、学生参与讲课、教学素材的合理使用)和教师的语言艺术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 课堂设计 语言艺术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根本原则,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医学有机化学在医学院校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医学生而言,学好有机化学对他们后续课程如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许多医学院校都面临着所学的内容多而学时少的矛盾,而且有机化学毕竟是公共基础学科,不受到部分学生的重视。要在课时少、学生不重视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好有机化学教学,教与学都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很有必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教法[1~2],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有机化学这门课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课堂设计和教师的语言艺术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在医学有机化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课堂设计

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有好的课堂设计。课堂设计中就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须从知识点的设计、学生参与讲课及教学素材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来考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 知识点的设计

一门课程,由许多章节构成,而若干个知识点则构成了一堂课。因此,要设计好一堂课,则需对每个知识点进行精心设计。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需在每个知识点上下功夫。举个简单例子:在烯烃和炔烃这一章的教学中,有的院校安排的是两学时,这样就显得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对某些知识点进行合理设计,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解烯烃和炔烃的命名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复习烷烃命名规则,然后再简要介绍烯烃与烷烃命名规则的异同,再设计出练习题让学生用系统命名法进行命名,最后再提问有顺反异构的怎么命名,引出顺反命名法和Z/E命名法。这样就可以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较少的时间,掌握较多的知识点。

1.2 让学生当小教员

在我们的多年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有展现自我才华的愿望,而且有很多新颖的想法。因此,我们思考是否在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试着让学生当小教员,由学生来讲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会积极主动的搜集教学素材,认真准备上课要讲的内容。但是毕竟有机化学学时少,讲的内容多,而且学生对部分重点内容不是很熟悉。因此我们设计在部分课次中,老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安排学生讲解有机化合物在医学中的应用。比如在讲胺和生物碱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就可以先对胺和生物碱的命名及化学性质进行讲解,然后剩余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准备幻灯片,讲解胺及生物碱在医学中的应用。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3 教学素材的合理使用

在有机化学的教學中,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样就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给我们提供了展示丰富教学内容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插入图片、动画、典故等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杂化轨道理论的时候,杂化轨道理论比较抽象和枯燥,但是如果用动画演示杂化轨道的形成过程,就能使抽象问题变得更生动、形象。医学有机化学毕竟是为医学服务的,所以在教学中展示一些化合物在医学中应用的图片,比如讲酮这章就用图片展示临床用亚硝酰铁氰化钠溶液+氨水来检测丙酮,从而定性分析糖尿病的图片,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者,适当的应用典故,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糖这一章内容时,就可以简要介绍2009年三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研究“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贡献,这样也可以和医学结合,又能展示学术研究动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师的语言艺术

教师讲课的语言艺术,不只是在中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的有机化学课堂上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比如抑扬顿挫的讲课风格,风趣幽默的语言构造,或者在讲课过程中适当的进行停顿,这些方式方法明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就使得一堂有机化学课不这么枯燥无味,而是比较生动有趣。

总之,医学有机化学在医学院校中面临学时少、教学任务重、不受学生重视等问题。如果采用合适的教学教法,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多种手段并用,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定林,杨玲,李瑞林.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版),2006(4):372~374.

[2] 季卫刚,杨旭,赵华文,等.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74):142~144.

[3] 杨新玲.化学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探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10:52~53.

医学与化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分析及实践

在中国长久的医学教育发展史上,教学都是依据人类所遭受的疾病以及根据人们的健康意识而改变的,尽管中国的中医在世界水平上来说是独占鳌头,但中医根本不能满足人们在医学方面的需求,所以在中国漫长而又发展缓慢的医学史上,中国的医疗体系一直都是不全面、不完善的。直到明末清初才开始引进西医也就是现代医学,至今我们都是采用现代医学为患者治病疗伤,所以现代医学对全人类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迫使我们的学生要学好医学,我们的老师要交好醫学,这就要从基础的医学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教学开始抓起。

一、历史悠久的案例教学模式。

就现在中国普遍使用的医学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来说,它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学生为主及以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其中学生充当问题的研究与解决者,老师负者指导,激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是从美国的哈弗商学院所提倡的,在美国商学院他们的案例都是来源于各色各样的商业管理的真实事件,后来这种教学方法广为流传深受教育界老师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国的医学教育也受其影响并且逐渐开始使用这种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模式的优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和维持学生上课的最佳状态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方面它因为案例的真实性,加以正确的思路将其引入其中使人身临其境,更易于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对老师来说他们即是老师也是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课后可以查缺补漏完善自己。

2.案例教学模式的缺点:案例的的来源需要长久的时间,不好的案例往往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一个案例的研究解决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并没有受到大量的普及。

二、创新型翻转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人们生活的各大领域都受其影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从以前的黑板白字到现在的白板黑字,从以前的听力磁带到现在的mp3听力文件,教育设备不仅有了更新换代,例如:医学方面教学设备的完善,以前扩增目的基因分别是在90℃、50℃和75℃的温度的大水锅里进行的,而现在用PC仪就可以了。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现在逐渐引进了网络教学,也就是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是课前学生先通过网络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不再依赖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复习更加方便,更不会被时间所影响。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它将“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而课堂则成为他们完成作业、探讨问题或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自制力和学习习惯,对视频的选取有一定的经验,对待习题和考核要有正确的学习观;同时也要求视频的内容要清晰明了,老师的教学质量能达到标准,还由于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在医用化学和组胚学的基础上,对生物的化学性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其专业性难度很大,所以在利用创新型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实验视频,教学内容,教学体验相结合,特别是以实验数据为主的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验课前自己看视频,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到课堂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模式,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三、开放式教学的分析。

医学生物化学虽说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但是也是实践性比较强的,所以总是学那些理论也是不行的,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多于进行实验式的实践。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回忆复习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还有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与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勤于动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我这里谈谈关于开放式的教学的分析和实践有益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提升学生的能力等。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大部分都是以老师为主体,进行的填鸭式教育,虽然说是有实验式教学,但效果也还是在时间的约束下也变得一般。例如:在讲蛋白质时,与蛋白质相关的实验是不能少的,因为它涉及到步骤因素决定实验的成败。

开放式教学由老师为主导的课堂变成了由学生来引导自主学习和实践,并且有老师可从旁协助,不懂的可以及时问,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乐于动手,活跃气氛等。虽说是以老师为辅助体,但是还是要由老师来进行策划主体的规划路线。如有提供多种实验类型的方案,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中,基本都是验证书本理论的实验,这些很明显都是我们的前辈已经论证的事情,我们最多不过就是验证一下,那结论我们都已经知道了,那这样的动手能力我们觉得还有什么意思嘛。开放式教学因为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课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伙伴团队协作来探讨学习和动手研究,这不仅是课堂来完成的,更是需要去网络查阅资料,综合讨论从而来得出自己的结论,我觉得都是非常的有意义。

总结:

教学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现在国外新奇的教学模式也好,都是有各自的优缺点,只有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方式才是比较可取的,不能盲目追从,更不能邯郸学步。

参考文献

[1]谢斌 《中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探讨--以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学术期刊 《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4年5期

[2]胡晓倩 胡斌 毕淑峰 《《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学术期刊 《黄山学院学报》 2007年3期

[3]万领 李玉晶 《口腔生物化学教学的体会和思考》 学术期刊 《北京口腔医学》 2005年1期

医学与化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医学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生基础课程学习中举足轻重的一门学科,探索更优的教学方式是本课程组永恒的课题。本文将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主体——学生和教师的基本要求,及翻转课堂将给生化课程教学效果带来的利益进行剖析,从而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引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翻转课堂;知识内化

疾病的基础知识是一名临床医生的必须储备,在医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医学生的教学划分为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和临床课程的教学。医学生物化学研究生物体的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等,是医学基础课程中举足轻重的学科,其具有知识密集、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和内容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医学生物化学成为医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科,其难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在进入临床后无法熟练应用。然而临床病人的发病情况复杂,机体生物化学指标变化存在差异,这对医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提出了高要求,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正常机体物质代谢的情况及其调控机制,也对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提出了挑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度,本课程组一直在努力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临床病例引导教学,将学生带入临床实际,让其产生兴趣,并在探索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深化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结合转化医学理念教学将学生带入转化医学时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有助于学生在对前沿知识进行了解的同时将基础知识熟练内化[2]。这些方法的使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作用,也确实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课程组并不满足于现在的状态,仍试图探寻更优的教学方法。

一、翻转课堂的历史和特点

翻转课堂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对传统教学模式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过程实现了优化。该教学方法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天,化学教师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和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录制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授课视频,并将视频发到网上以帮助缺课的学生补课,发现这种方式受益不菲。后来,两位教师逐渐以学生在家看视频听讲解为基础,把节省出来的课堂时间用来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他们这一创新尝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引领了一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之风——翻转课堂[3]。5年时间,这一模式在美国20多个州、30多个城市得到应用,并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目前,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都在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研究,并逐步实现与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Mooc(慕课)等国内外视频资源实现了对接,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4]。

若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引入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结合国内外教学资源,加之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有望给本校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和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实施对教学主体的要求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环节和课中环节,其中课前环节包括制作教学视频、观看教学视频、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而课中环节包括分组讨论、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知识内化,总结、反馈。顺应此教学模式的要求,翻转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应顺势发生转变。

1.翻转课堂实施对教师的要求。为了适应翻转课堂的教学,教师一方面要从课堂的“独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5]。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搞好教学设计以深化教学知识理解、促进学生能力提升、拓展知识面答疑解惑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上。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课程组的教师均为医学生物化学领域的博士,师从医学生物化学不同研究领域的顶尖导师,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医学生物化学前沿研究动态。具备优秀的设计和统筹教学的能力,并凭借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个人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学生的好评。因此,课程组教师能够在翻转课堂适应此模式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要求。

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适合学生课下学习的视频,即在课下讲解原来课上的授课内容。这不仅需要相应的硬件支持,而且对教师的凝练和讲解知识的能力有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下学习视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知识点的凝练,同时也需要把理论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更需要教师所讲述内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虽然和课堂教学要求一样,但是录制视频的时候因为没有学生入座,在氛围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别。关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一点,要求比课堂教学更高,因课下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观看视频,而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在教室听讲。当然,为了获取相应的课程知识,学生可以选择在网站公共平台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观看,不过如果课程组录制的视频不能让学生充分利用,这将导致课程组录制视频的资源浪费。

总的来说,若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授课教师需要付出相对传统教学法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去优化和丰富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能力。

2.翻转课堂实施对学生的要求。然而,课程教授的主体是学生,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内化、团队合作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较传统教学有所改变。在翻转课堂上,学生将被要求从被动的“倾听者”角色,转变成为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协作学习→提升能力”的主角[5],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学习进度、“最近发展区”和与教师同学的协作交互来深化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的是终生学习的能力。

从学生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收益良多,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纵观国内现当代中学教育的模式,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填鸭式”教育,隐匿了学习的自主性、自我学习的自觉性,执行能力也相对较差。例如:传统教学的预习和复习环节,只有小部分学生可以坚持这两个环节的执行,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除了课上学习,就是在期末考试之前突击复习。因此,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前学习环节在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将面临部分学生不学的困难,这不仅影响课程的进度,还会造成“不学”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会不如传统教学。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去解决,解决方案可以有两种:方案一,课前集中观看教学视频。但是这种方案将会大大增加该门课程的学时数,并且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而且少部分学生仍然可以在观视频的时候精力分散,不易于被学生接受。另一种方案是将学生分组,每组任命组长,并令组长监督组员观看课前教学视频。此方案对组长的责任度是一种考验,而大学生已经处于成年时期,不少学生不愿意服从同龄人的管理,同时,对少部分学生起到的监督作用较前一种方案弱化。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该尽力引导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不仅对学生的个人自觉能力要求高,而且对其多人合作亦有要求。翻转课堂的分组讨论,协作学习环节,要求学生多人成组,通过互动互助学习知识点,并共同探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同学协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学生分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层次来进行随机分组,即将同一层次的学生随机平均分入各组,每一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这种分组方式不仅可以产生帮带效应,利于促进自觉性差,或者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的进步,而且可以形成一种组间良性竞争的局面,利于全体学生的成绩提高。

总之,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组主要寄希望于学生本人的高度自觉和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课程组将会就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短期及长期利益对学生做充分说明,有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并积极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三、结论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课前学习时间自由,学习资源丰富,增加知识内化过程,将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优点。可利用课前教学视频将知识动态化,将学生学习的时间灵活化,加之课堂教学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调动起来,再度内化知识,其形式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可大幅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采用于医学生物化学,这类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内容繁杂、紧随前沿的课程的教学。此教学模式在拟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困难重重,但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过程也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本课题组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挑战中得到提升,而这些能力将使学生和教师终身受益,翻转课堂的收获定是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贾舒婷,张继虹,吴晓明,周若宇,唐文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病例引导型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实践与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01).

[2]周若宇,贾舒婷,吴晓明,盛苗苗,唐文如.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和转化医学理念的创新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5,(30).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2012,(8).

[4]陈莉.Mooc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5]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医学与化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与临床密切相联,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机理复杂、教学中不具直观性等特点,对于成人学生来说是医学课程中最难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针对成人学生在生物化学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对成人医学的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和体会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教学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知识时代;更是一个以人为本,以知识为重的充满竞争的时代。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高等教育。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普及以及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医学成人教育的办学规模以及学员人数日益扩大,但是成人学生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成人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为此,笔者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就本校成人教育的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更好地适应医学成人教育发展的需要。

1 成教学生的特点

成人医学高等教育不同于普通医学教育,它是对医疗机构在职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其学生年龄结构为20多岁至40多岁,所以,他们年龄跨度大,理解能力强但记忆能力欠佳。他们大多数受过正规的中等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但是,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更新快,不同学生在不同时期所受的教育内容相差很大,因此,他们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己,补充新知识,接受新信息才能跟上职业进步的要求。此外,成人学生要面对工作、学习、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安排上缺乏系统性,精力易分散,记忆力较差。因此,成人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因人施教。

2 生物化学的学科特点

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命化学的学科,它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探讨生命的本质,主要研究人体生物大分子及其复杂的代谢反应。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临床上许多疾病发病机制的阐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措施,都是依照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所以,生物化学是医学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生物化学与其它课程相比较,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机理复杂、教学中不具直观性等特点,它是医学课程中最难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它又是一门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涌现的实验学科。因此生物化学的学习虽然比较困难,但又是势在必行。

3 成人教育中的生化教学过程的体会

3.1 将生物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成人学生大多数生物化学基础较差,且对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寻找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结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超氧离子的危害时,可以介绍一些抗衰老的美容护肤品的作用机制,氧自由基是产生衰老的一个原因,常见的大宝SOD蜜中含有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专一清除氧自由基,保护皮肤,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此外,经常使用SOD化妆品能还可以防止机体免受电离辐射(尤其紫外线)的损害[1]。这些与实际结合的例子可以使学生从一味的理论学习中脱离出来,结合了实际生活,将使学生保持对生物化学学习的兴趣。

3.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集光、声、色、动画于一体为特点,使教学活动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而成人医学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该区别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件制作。对于成人学生来说,课件内容应该按照大纲的要求,标题清晰醒目,内容简单明了,字体颜色搭配合理,多使用图表、流程及动画过程,使教学内容易于理解。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可减少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时间。例如,在讲授DNA复制、RNA合成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教师花费很大力气来介绍每一阶段的合成过程,但学生仍难以理解,而采用相关视频片断,学生观看后感觉豁然开朗,容易理解和记忆。

此外,成人学生更希望通过生物化学课程了解该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以与其工作更好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及时把最新的发展动态及信息也纳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在介绍生物信息学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查询、检索等技术,增加教学信息量,使成人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2]。

3.3 及时归纳总结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多,知识零碎,有些知识相互联系,有些知识又相对独立,这就使得在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往往讲授的部分明白了,但是要与以前讲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就又思路不清晰了。例如,在讲到三羧酸循环的时候,每一个步骤学生都清楚,但是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生思路不清晰了,因此,讲完这部分内容后,要及时总结三羧酸循环发生部位,整个过程中有几次脱氢,几次脱水,产生多少分子ATP等内容,这样学生就能直观了解此过程及其作用。此外,在每节课后,都要对本节课的内容做全面的归纳总结,指出本节重点内容,使学生对课堂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3.4 改革考試形式,提高学生出勤率

考试是评价学生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也是评价教学得失的一种手段。但是对于成人学生来说,仅仅用期末的一张试卷来衡量他们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合理的,这样会使一部分成人学生放弃了平时听课的过程,只是根据教材上重点内容死记硬背,参加期末考试,而忽略了许多课堂上知识的学习。因此,衡量学生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标准应该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可以结合学生出勤率,以及随堂测验情况来评价,由于成人学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时间和学习习惯,适当地课堂测验无疑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事实也证明这样做可以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总之,平时成绩结合期末成绩可以更好的衡量成人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出勤率,便于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知识[3]。

参考文献

[1] 赵春超,范菊娣,邵建华.成人教育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与改进[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8):2031-2032.

[2] 杨雪松,燕秋.多媒体技术在成人高等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5(5):50-51.

[3] 柳爱华,程玲.成教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09,3:199.

上一篇:化学与医学论文下一篇:化学毕业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