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创新范文

2024-04-30

电子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一、审批内容

深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资助。

今年重点支持领域:

1、电子信息;

2、生物、医药;

3、新材料;

4、光机电一体化;

5、资源与环境;

6、新能源与高效节能;

7、高技术服务业。

二、设定依据

(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国务院,国办发〔1999〕47号;

(二)《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08年7月22日;

(三)《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195号;

(四)《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4〕205号;

(五)《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发〔2006〕1号;

(六)《印发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2008〕200号。

三、审批数量及方式

审批数量:今年支持不超过200项。单个项目资助30万元至80万元。 审批方式:无偿资助、自愿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社会公示、审批机关审定。

四、审批条件

(一)一般创新项目

1、申请单位需符合以下条件:

注册实收货币资本不少于30万元、职工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高于5000万元、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万元的在深注册企业。

2、申请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①项目计划新增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 ②项目执行期为两年之内(执行期从项目申报之日起计);一类新药项目的执行期可以适当放宽至三年,药品项目完成时可以没有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但必须有明确的、可以考核的目标,如:受理通知书、临床批文、新药证书等。

(二)贷款类创新项目

1、申请单位需符合以下条件:

2008年6月30日前注册成立,注册实收货币资本不少于30万元、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资产总额不高于8000万元、年营业收入不超过8000万元的在深注册企业。

2、申请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①银行已经给予贷款,2011年1月1日以后仍在贷款期限内(以企业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和付息单据为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需要中试或扩大规模,形成批量生产的项目。

②项目计划新增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资金来源确定,投资结构合理,项目执行期为两年之内(执行期从项目申报之日起计)。

(三)重点创新项目

1、申请单位需符合以下条件:

①须承担过国家创新基金的创新项目,且最近一个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验收合格。

②职工人数不超过500人,年营业收入不超过30000万元,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0万元,至少有三年持续运营时间的在深注册企业。

③具有较高的成长性,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20%;2008年度营业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2010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2010年营业收入-2007年营业收入)÷2007年营业收入×1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10年净利润÷2010年平均净资产×100%)。

2、申请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项目执行期为两年之内(执行期从项目申报之日起计);项目应具有较高的创新性;优先支持已获得发明专利的项目和获得过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的项目。

(四)已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立项,仍在项目执行期内,且项目尚未通过验收的企业不能申报;2011年新注册成立的企业不能申报。

五、申请材料

(一)在线填报申请书,提供通过该系统打印的申请书纸质文件原件;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验原件);

(四)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五)税务登记证复印件(验原件);

(六)税务部门提供的单位上年度完税证明复印件(验原件);

(七)上一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注册未满一年的可提供验资报告)复印件(验原件);

(八)规定格式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九)合作协议复印件(如有合作单位,验原件);

(十)项目技术水平的证明材料(根据情况选择提供)包括:知识产权证、检测报告、获奖证书、国家省计划文件、其它证明材料等;

(十一)项目经费来源承诺函(即项目资金来源情况承诺函);

(十二)项目申请单位如申请贷款类创新项目,须在项目申报书中附上单位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银行放款给单位的进账凭证和单位向银行偿付利息的财务凭据和其他相关材料复印件(验原件)。

电子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摘要]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一线生产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双线并重。文章针对如何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中将理论与实践应用进行整合,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问题,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的重新开发和设计为例,探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子技术课程

[作者简介]田秀红(1959- ),女,吉林农安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高芳(1972- ),女,辽宁盖县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技术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王屹(1964- ),女,吉林四平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技术分院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吉林长春130033)

电子技术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直接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的过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电子技术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尝试,在教学中重点采取以实例贯穿,从感性认识入手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中应用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

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该是建立在经过企业调研和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构建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再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的。所以,我们在进行电子技术课程重新开发和设计时,先调研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就业职业岗位群,归纳职业岗位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明确电子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然后紧紧围绕电子技术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电子产品制作的完整工作过程,系统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电子技术课程定位

我们由企业调研和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确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并紧紧围绕职业岗位技能、知识和素质要求,构建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可知,电子技术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通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知识和技能。因此,确定的电子技术课程核心能力目标为:仪表、工具使用能力;元器件检测能力;电路分析、识图、读图能力;电路装配、调试能力;电路故障检修能力;专业资料使用、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

三、基于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情境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载体的选择,既要满足专业知识的要求,还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因此,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建构的过程的特点,打破学科体系,重新序化课程内容,从实用出发,对原有的知识体系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新系统化的改造,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从现象、产品入手,引出系统的知识,再以直观、具体的工作过程,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提出新任务,进行设计讨论,进行知识的应用和提升,从而实现知识、技能、实践一体化。

通过对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教学加工,我们归纳出小型电子产品装配的教学过程。通过一个电子产品的装配全过程,不仅应用到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训练了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我们以产品为载体,任务为驱动,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情境。我们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选择典型的、涵盖电子电路知识点的代表性产品作为学习载体,并根据每个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构建了六个学习情境(见下图)。

学习情境的设计重新序化了课程内容,从实用出发,对原有的知识体系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新系统化的改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支撑知识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排序,重新组合教学内容。

学习情境中的电子产品选取具有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可行性,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电子产品从设计、组装到调试和检修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舍弃复杂、烦琐的理论推导和计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枯燥的理论学习于趣味的工作过程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总结和提升,使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

四、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

每个学习情境按照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得到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训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锻炼其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课程的教学过程采取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的教、学、做一体化方式,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的工作过程相一致,使学生能够在任务完成的工作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五、建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评价体系

由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由知识培养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采用,我们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基于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的评价体系。

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也成为评价主体,学习评价由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组成,使他评和自评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不但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还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具体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阶段学习效果评价(考勤、课堂表现、单元考试);(2)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工作计划、作业、产品制作);(3)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讨论);(4)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项目合作);(5)综合能力评价(操作考试)。

六、关于进行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1.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知识的教授,还要进行实践操作演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因此,教师是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础和关键,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将确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选择、设计到实施全过程的工作质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课程实施的保障。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正确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础保障。

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工作态度的形成是建立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的,学生要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通过主动完成工作任务,依靠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将专业理论知识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重构,逐步形成职业能力。因此要建设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打破教室和实验室、学校和工厂的界限,形成“动态的教室”与“开放的实验室”,使课程在虚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施,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教、学、做等活动同步进行,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电子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摘 要:当今是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电子通信技术也在日益发展,各个国家开始在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上下功夫,而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代表着该国家将充分占有电子通信行业的国际市场,并成为该产业的头军。所以。本文重点分析我国目前电子通信技术在创新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对症下药,指出有效提升我国电子通信技术的创新水平。

关键词:电子通信行业;技术创新;发展

电子通信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它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大都取决于技术的创新。所谓优胜劣汰,拥有创新的技术才能让产业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技术的创新就格外重要。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电子通信界争相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务必要发展电子通信产业的技术创新,想要在竞争力非常强大的社会中发展壮大,就必须创新。

1 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1 主要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的电子通信行业技术创新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创新能力仍然不足。虽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成为了支柱性产业,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华为中兴等技术含量高产品也开始与世界经济体系接轨,但由于很多产业还处于模仿或者停滞不前的状态,是我国技术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缓慢,创新能力不足,而且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地区发展的差异也严重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1.2 核心技术的匮乏

电子通信技术的匮乏和创新能力的不足,阻碍了我国该产业的良好发展,削弱了国际竞争力,很多企业的技术还需要外包、进口。随之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麻烦,从企业分布来看,外资企业在我国电子通信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有着尖端的技术,如果任由其扩张,将不利于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长远和持续发展。

1.3 研发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对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重视,从整体上看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正逐年增长,但由于起步晚技术不发达,其发展速度仍无法与国际接轨。研发投入的不足如今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一个方面,缺少资金的投入,一些新技术就很难研发成功,进而影响技术创新。

2 加强我国电子通信行业技术创新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竞争机制,加强政府政策引导

建立健全的竞争机制,能够提高我国电子通信技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电子通信技术行业创新发展的措施之一。建立健全有利于电子通信技术人员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变得非常重要。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鼓励创新活动,鼓励国内电子通信行业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病将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新产品,提高出口产品中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鼓励跨国公司将技术含量高的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从而提高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的技术水平,推动行业的升级。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创新可以使我国该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大,也有助于发现和培养具有技术创新型能力的人才,方便人才的培养。

2.2 加强行业间的合作

想要加快科技研发产业化的成果就必须发展创新,充分发挥产业链的作用,找到与其合作和支持的节点,利用优势使科技研发产业化,快速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科技的发展就必须搞好和加强行业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是单方面的它包括人才培养的投入科技创作的投入等等,而且随着竞争的激烈其需求也越多,单独依靠一个企业自身的发展是不够的,那么行内的共同作业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了。有人说我们可以依靠政府的帮助,其实不然,依靠政府并不是长久之计,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阶段,既不能完全的依赖政府也不能完全放弃政府的帮助。要想实现市场经济就需要循序渐进一点点寻找门路,发展自主产业,和市场化国际化接轨。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将会失败。相信通过政府通过各行业内外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电子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带来帮助。

2.3 企业自身要加强对技术创新的认识,积极开展技术科研

目前我国电子通信行业中外所占比重很大,而且掌握着电子通信行业内的尖端技术,因此作为国内的电子通信企业要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大力推广产品,吸取新的技术。同时可以多出国深造,学习国外的经验,深刻体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仅仅靠外部的努力是没有用的,必须从自身认识到技术创新的作用,并积极开展技术科研。各省市各地区要客观的、科学的评价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充分认识和了解自身资源特征,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科学定位、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合理的产业创新战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政策,积极推动重点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效能和作用。生产出来的电子通信产品更要进行大力的推广,因为这有利于加快电子通信技术创新的发展。

总之,电子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是科技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在未来的日子里,拥有强有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就会在这个行业里处于不败之地,他决定了这个产业的未来和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是我国目前为止,技术创新能力还不足,还有待于提高,这就需要充足的技术人才,国家的投入,政府的支持,还有各行业之间的配合。只有这样我国的电子通信产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子通信国际长上有一席之地随之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于钊,田大新,梁艳春.信息通讯技术创新与应用[J].国际学术动态,2008.

[2]马劲辕.通信产业价值链分析与业务发展及监管探讨[J].电脑与电信,2009.

电子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摘要:电子技术是21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新兴技术,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也在不断出现,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汽车的各种性能,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汽车的智能化、汽车的自动驾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汽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看,电子控制技术是支撑现代汽车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已从单个部件电子化发展到总成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综合化控制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必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子技术;现代汽车;应用;发展

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已经由单纯的机械产品发展为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成为所谓的“电子汽车”。当前,汽车上70%的创新来源于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

一、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现状

(一)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功能和分类(如表1所示)

(二)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全面介绍

1.电子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1)电子控制喷油装置。(2)电子点火装置。(3)发动机爆震控制系统。(4)怠速控制系统。(5)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此外,在发动机部分利用电子技术的系统还有:电动油泵、发电机输出、冷却风扇、发动机排量、节气门正时、二次空气喷射、发动机增压、油汽蒸发等,它们在不同的车型上都或多或少地被应用L4 J。

2.电子技术在底盘上的应用。(1)电控自动变速器。(2)防抱死制动系统。(3)电子转向助力系统。(EPS)EPS就是英文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的缩写,也就是“电子助力转向系统”的意思。(4)适时调节的自适应悬挂系统。(5)常速巡行自动控制系统。

3.电子技术在车身系统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安全气囊、自动座椅、自动空调控制、车内噪声控制、中央防盗门锁、视野照明控制、自动刮水器、自动门窗、自动防撞系统以及满足不同用电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增强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方便性。

4.多媒体娱乐、信息通讯系统。主要包括车载多媒体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语音系统、车辆导航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用于联结“人— 车—外界环境信息”的系统以及协调整车各部分的电子控制功能等等。

二、现代电子技术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1.传感器。随着汽车电子化发展,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汽车用传感器的种类多样化和使用数量的增加,使得传感器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微型化方向发展。

2.微处理器。微处理机的出现给汽车仪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世界汽车工业的微处理机用量激增,由从前单一的仪器逐步发展为多用途、智能化仪表,不但可以很精确地把汽车上所有的待测量都检测出来,分别显示和打印需要的结果,而且还有运算、判断、预测和引导等功能。

3.软件新技术应用。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增加, 对有关控制软件的需求也将增加, 并可能要求计算机进一步联网。因此, 要求使用多种软件, 并开发出通用的高水平语言, 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求。轿车上的多通道传输网络将更加地依賴于软件, 软件总数的增加及其功能的提高将使计算机能够完成越来越复杂的任务。

4.智能汽车及智能交通系统(ITS) 的研究及应用。 汽车智能化相关的技术问题已受到汽车制造商们的高度重视。其主要技术“自动驾驶仪”的构想必将依赖于电子技术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将与电子、卫星定位等多个交叉学科相结合, 它能根据驾驶员提供的目标资料, 向驾驶员提供距离最短而且能绕开车辆密度相对集中处的最佳行驶路线; 它装有电子地图,可以显示出前方道路并采用卫星导航—— 从全球定位卫星获取沿途天气、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堵塞等各种情况, 自动筛选出最佳行车路线。

5.多通道传输技术。多通道传输技术将由试验室逐步进入实用阶段。采用这种技术后, 使各个数据线成为一个网络, 以便分离汽车的中心计算机的信息。微处理机可通过网络接收其他单元的信号。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之间要有一个新式接口,以便与多通道传输系统相联系。

6.数据传输载体方面的电子新技术应用。汽车电子技术未来将实现整车控制系统。这一系统要求有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 车用计算机的容量要求更大, 计算速度要求更高。由于车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量日益增多, 采用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日益显得必要。光导纤维可为此传输网络提供传输介质, 以解决电子控制系统防电磁干扰的问题。

7.车载电子网络。随着电子控制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多地应用,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 便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建车载电子网络系统非常有必要。大量数据的快速交换、高可靠性及价廉, 是对汽车电子网络系统的要求。

三、 结束语

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汽车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除了以上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外,一些汽车公司还在其生产的高档汽车上安装了专用的电子控制系统,从汽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看,电子控制技术是支撑现代汽车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随着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已从单个部件电子化发展到总成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智能化、综合化控制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必要的发展方向。

电子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探析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内容,旨在为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工技术与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 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一、前言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是非电类各专业本科生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是学生系统的学习和掌握电工技术理论以及实验技能的关键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逐渐的被应用到众多领域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合理的讲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然后再配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以此强化学生对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掌握和理解。

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需求分析,目前,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已经成为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来说,应该以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更多的电力知识为出发点,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用技能;其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内容分析,在制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应该以网络教学的知识点为基本教学单元,明确教学知识点的联系,方便学生进行随意的选择和学习;其三,教学对象的分析,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先将各知识点根据不同的层次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构成知识点网络。然后再将所有的知识点网络添加到网络教学系统中,构成相应的学习单元,然后再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控制机构。绕知识点建立WEB互交界面、热键系列、导航结构、素材库等,通过这周给设计思路,能够实现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的共享性、开放性、互交性以及易维护性。

三、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教学内容

1.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系统的自主学习型课件,其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动画演示、例题、案例等以知识单元的形式展现在该模块中。该网络系统中时,通过相应的教学目标,准确的了解该章教学的学习要求以及教学重点和难点,再通过和课程教学相配套的应用超文本语言HTML制作相应的网页式课件,将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内容加载到网络课件中,当学生进入到该网络系统中时,实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此外,通过交互动能,网络课件中还根据教学中的疑难点以及关键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解析,保证不同认知水平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网络课件中的内容。

2.网络辅导。网络辅导系统是针对学生复习课堂讲述的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以及监测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果而设计的,该系统中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个方面,其中包含了20个学习单元,并且每一个单元中都包含了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难点、学习重点、学习方法、例题练习、问题解析等内容,该辅助系统中涉及的内容全部都是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教学中多年的学习重点与教学难点,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与知识点,对相应的难点以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析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学习,进一步的強化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3.课件点播。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系统中,在可能网络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摄制的教师江河的电子教案、音频信息、视频信息等转化成同步的视频课件,然后将这些课件传输到网络中,学生们通过登录该网络系统,就能够点播相应的课件,这种供学生随时点播的网络课件,使学生如同在教室中聆听教师的教诲,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4.模拟实验。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模拟实验,是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软件,以一种模拟的空间来模拟现实中的实验环境,通过在网络环境中演示实验的整个过程,能够紧紧的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并且在演示的过程中将试验的理论、概念、重点以及难点等都标注出来,方便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实验教学的所有内容,这种模拟实验能够定量的分析电力以及系统的性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实验内容的理解。

5.在线检测。在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中,还设置有在线自测题库,通过ASP技术管理相应的测试题库,该测试题库中包含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所有教学内容,测试题目的难度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测试题目,ASP技术能够根据学生选择的项目,实现对测试题目的快速组合,并且其还具有自动批阅以及分析问题的功能,当测试结束后,该系统能够自动的将试题的测试结果,其中包含测试的时间、试题的正确率、答题率以及测试的最终结果,然后将正确的答案以及答案的解析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加深对测试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网络教学系统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而设计的,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对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因此,在进行电子技术与电工技术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涵盖到该网络教学系统中,以此提高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香婷,刘涛,徐瑞东,张晓春.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实验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0);62-64.

[2]张晓春.电工学综合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2);139-140.

[3]孙宏国,吕曙东,周云龙等.工电子实验技术教材的建设与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5);115-116.

上一篇:高级中学教育下一篇:税收基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