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范文

2024-03-16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通过对新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的思考,分析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影响,中职学校如何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新的教学质量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政策;问题;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党和政府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出台了不少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工人的任务,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而做好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国家、地区的相关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直接影响着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因此,研究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对于保障教学质量,加快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工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为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影响,中职学校如何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新的教学质量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我们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研读和分析。通过研究注意到,相关职业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国内外教育政策、ISO9000在中职学校的实践、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培养模式等几方面,针对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研究方面的文章几乎没有。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的沿革

(一)建国以后的前30年

在建国以后的前30年,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采用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主要表现为选拔性考试的中专教学模式和理论学习与工厂实习相结合的厂办技校教学模式。

中专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校或教育者按照固有的要求编排课程,规定各个年级、专业的教学标准,然后按照这些课程和标准对完成教育的学生进行考核,以确定学生是否进入下一个年级或毕业,不合格者将被淘汰(留级或肄业)。这种模式的教学质量管理不注重教学的全过程,完全是一种事后检验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厂办技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理论教学也是按照固有的程式进行的,学校按照办校企业的性质安排专业课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学校的培养目标仅是适合该企业或类似企业的工作。实践教学环节,师徒传授技术的痕迹很重,显然不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管理也是以终结性评价——是否适合本企业的要求为标准的。

(二)改革开放30年

“以评价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先是有形成性教育评价,它由关注寻找适合教育的人转向开始寻找适合人的教育。其含义就是在课程的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评价,以便对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加以改进。更进一步的是诊断性评价,即学习和教学前的评价,目的是确定学生和教学过程的特点,检查和分析存在的差距,以便找到对症的教法和学法。

“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家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在这种形势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提高了,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也被提了出来。在该模式下,明确将教学质量问题提到了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学校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借鉴和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全面质量管理顺应了新时期的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它不同于先前的几种教学质量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教学质量观和教学质量标准不同、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和要素不同。

教学质量管理政策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发展路径以及相关政策进一步系统化,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决定中等教育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鼓励多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为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提供了政策基础。受这一政策的影响,各种层次的职业学校大量出现,尽管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但由于办学条件所限,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很多学校的发展后劲不足,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99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使全国中职的在校生人数超过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数。在扩大招生的同时,注重了学校内涵发展,提出有计划地建设骨干校、示范校和加强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要求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任职条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待遇。这些政策为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基础性保证。但是,在招生规模盲目扩大而教育经费没有增加、师资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教学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各种矛盾显现出来,教学质量下降,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较大。

1990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1995年1月国家颁布的《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1996年9月国家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手抓规模扩大,一手抓质量提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并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中职办学方向。

上述文件的出台对职业教育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各种新型的教学改革模式,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校在招生、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设施、人才培养观念、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存在的问题

第一,我国的职业教育政策在内涵上要求较少,在办学规模和运营机制方面较多;整个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形成共识,外部制度环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依然很大;还没有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立等导向性政策。

第二,职业教育政策在实施中存在失效问题。(1)职业教育政策工具不充足,造成职教政策有效运行所需要的相关配套体制不健全、不完善。(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难,统筹乏力。(3)资源难以整合,无法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以至未能形成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有效机制。(4)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就业制度等与职业教育的衔接与匹配困难重重。(5)政策实施激励不足、执行力弱,造成一些职教政策执行力低、政策效果不理想。

第三,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虚假化”和“扭曲化”,造成了教育政策的低效和无效。执行者自身素质不高、政策监督缺位、观念落后及教育政策效力欠缺是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

第四,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文件鲜见,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各自为政,寻找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或只能参照产品的质量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教学管理。

第五,有些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不少学校急功近利,不顾学校自身情况,盲目设置“热门”专业,无视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合理性,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片面追求就业率,甚至不惜弄虚作假,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社会效益也日益下降。

第六,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第七,首先,职业教育的问题是国家的人才政策问题,其次,是教育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虽然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投入大量经费,但是,职业教育的地位依旧很低,仅以招生为例,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是在普通教育之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普遍放在各地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再次,是职业教育自身的问题。与当前的生源质量相对应,职业教育的质量也令人堪忧。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一些地方的职业学校出现了“有职业无教育”,把收来的学生以顶岗实习的名义送去做一些简单的操作活,这种违法办学,既对受教育者不负责,又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形象,这些现象反过来又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八,教学质量管理缺乏创新,面对当前学生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学质量管理跟不上。例如,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滞后,市场观念淡薄,教学方向不明,目标不清,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关联程度低,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

第九,生源不足,生源状态差,质量难以保证。

第十,评估检查形式化,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原则没有真正发挥效力。

对策

第一,充分研究国家的教育政策,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办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保障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研究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管理发展趋势和机制。

第二,要求政府创设政策环境,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观念转变。

第三,大力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教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第四,确立正确的质量观,推行形成性评价;发挥行业协会、企业、中介、社会力量的作用,引导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市场,进入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有规律,建立系统的、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通过教育政策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和震.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三十年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2009(3):38-43.

[2]陈军,邬志辉.教育政策执行: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4(9):18-20.

[3]熊丙奇.要靠政策解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N].中国青年报,2009-01-12.

[4]王晓煜.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浅析[J].读与写(教师教育),2008,(3):94-95.

[5]张云华,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34):10-13.

[6]袁振国.教育政策分析与当前教育政策热点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36-39.

[7]赵爽.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现状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9):11-14.

[8]吴成军.中国教育政策若干问题浅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4(3):64-66.

作者简介:

董丽英(1963—),女,辽宁辽中人,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高级实习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孙二喜(1957—),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基于类型教育定位,加强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通道的重要途径。新时期统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资源,落实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必须明确其原则,即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能力培养的贯通性、职业素养的一致性、培养模式的整体性。针对当前我国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方面面临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专业体系衔接不畅、课程体系匹配度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等关键问题,需要从整体上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等方面着手推动解决。

[关键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教学标准;课程体系;质量评价

[作者简介]李坤宏(1975- ),男,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教授,硕士。(重庆 4011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Z211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2019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工作室平台培养高职机械类卓越技能人才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93417)的研究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日新月异的产业变革与发展趋势,我国在深刻把握职业教育育人本质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和新内涵。为加快建立独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该方案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主线,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改革举措。其中,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新时代条件下,我国提高职业技能人才规格和层次、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关键一环。与传统意义上的中高职贯通培养不同,以类型定位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更加注重职业教育本身的性质和特色,也更加关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逻辑和规律。

本文深入分析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应遵循的原则、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未来的出路,以期为提高我国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质量提供些许借鉴和启发。

一、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原则

1.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首先表现为与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根据人才在社会经济系统中从事劳动实践的过程和目的来分析,人才总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即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的人才,即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具体又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种。普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较高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拥有较好综合素质的学术型人才。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生产、服务、建设、管理一线培养具备一定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拥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也就是以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人才类型。从类型教育的视角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务是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立足于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来组织育人工作,实施教育活动。

在坚守类型教育定位的前提下推动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需要整合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和教育系统,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整体性、衔接性的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是高职必需的学习准备,高职是中职的延续和提升。在确保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内在统一的基础上必须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一方面,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与衔接性,要求中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有趋同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取向,都要以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坚持培养目标的层次性,要求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把握好各自的教育阶段性特征。在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教育上,中职教育具有预备性,因而要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教育具有进阶性,因而应强化高等性。

2.坚持能力培养的贯通性。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体现。从人才培养目标来讲,普通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从教育属性来讲,普通教育是知识型教育,职业教育是实用型教育。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属性决定了其要以能力为本位,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类型教育特色。能力本位教育就是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围绕职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组织教学。现代职业教育倡导职业者能力发展的普适性和可迁移性,突出类型教育特色,加快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能把职业能力简单视为某种就业能力或职业技能的形成与拓展,而是需要将职业能力置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下理解,更加全面地界定职业能力。从现代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来看,现代职业者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已超出了工业时代技术技能型勞动者拥有“一技之长”的范畴,逐渐发展为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

同时,以能力为本位开展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坚持能力培养的贯通性也是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能力培养的贯通性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要注重能力培养的进阶性。优秀职业者个体的职业能力形成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既要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也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依据从初级劳动者到技术高手、技能大师的培养逻辑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以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纵向贯通。二是要注重能力培养的全面性。优秀职业者个体的职业能力除了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外,还包含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社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计划能力等方法能力。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职业能力培养的横向贯通。

3.坚持职业素养的一致性。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定位,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以及其他各类教育的特殊性。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特点使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跨界特征。具体而言,职业教育的跨界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职业教育的内在属性来看,其横跨了教育与产业两大领域,属于教育与产业交叉融合式的教育。二是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其结合了“工”与“学”两个方面,职业院校开展育人工作既要赋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使学生有能力迅速、良好地适应企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素质要求。

跨界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又一重要表征,其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为职业素养培育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所谓职业素养,是指职业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广义的职业素养,泛指职业者在生产活动中个体行为的总和,任何职业行为都可以视为职业素养的外化。狭义的职业素养,特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为使职业院校毕业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要求而设计制定的人才评价要件,主要包含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行为习惯三项核心要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职业素养教育,即既应关注职业能力教育,还应关注受教育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踏实认真等职业精神的培养,以及守时、专注、纪律等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强化类型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应坚持职业素养培育的一致性,即中职教育要做好职业素养的基础教育,明确职业素养培育的具体内容和培养途径,打牢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成长基础;高职教育则应衔接好中职教育关于职业素养培育的内容和途径,并进一步提高要求。通过长期的贯通性培养与熏陶,使每个学生都将职业素养内化为“自我”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以后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不断升华。

4.坚持培养模式的整体性。职业教育是以技术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最根本特征。宏观上,技术知识分布于学校与行业企业这两个部门;微观上,技术知识又分别为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所掌握。而基于技术知识的内在属性,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所掌握的技术知识类型又有所不同,学校教师往往更熟知技术理论知识,企业技术人员则更熟悉技术实践知识。尽管我国职业院校一直在大力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但仅仅能适度提升教师群体的技能水平,促进教师群体在技术理论知识教学时能够与工作实践要求紧密贴合,却很难使教师像企业技术人员那样掌握丰富的技术实践知识;与教师相比,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理论知识相对较为薄弱,但这一群体的实践知识和经验知识丰富,且具有较强的独特性。

技术知识跨领域、跨人群分布的特点使得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这既是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强化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不论是在中职教育阶段,还是在高职教育阶段,都应采取校企“双元”育人的模式来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坚持培养模式的整体性,始终把校企“双元”育人作为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在中高职两个教育阶段建立相对统一的育人环境,保持技术知识教育过程,尤其是实践技术知识教育过程的连续性,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同时,坚持培养模式的整体性要将原本相互独立的中高職校企“双元”育人过程融合为一个育人整体,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一体规划和统筹实施,促进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进一步提高技术知识教育的效率和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

二、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问题

1.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阻碍中高职教学体系贯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的有机统一是中高职教学体系贯通的前提,也是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得以实现的前提。从现阶段我国已开展的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实践来看,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割裂的问题较为严重,阻碍了我国中高职教学体系的有效贯通。

关于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未达成完全共识,不过大体而言,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则是没有太大争议。虽然从字面含义上和价值指向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出层次性和连贯性,但由于中高职教育缺乏国家统一的行政统筹指导,造成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时不同程度地出现对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差异化解读,出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错位。另外,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规划设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过程中各自开展独立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导致对同一专业下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有着不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割裂。

中高职除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割裂的问题外,教学标准还存在割裂现象。早在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就已经提出要“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部分地方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也联合开展了专业教学标准衔接的探索工作,但由于在国家政策方针层面缺乏权威统一的细则指导,加之中高职教育在教育功能、教育内容和教育面向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及中高职院校内部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中高职教学标准割裂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在具体的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实践中,中高职教学标准割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衔接专业教学标准“两张皮”,即中高职院校依然各自按照旧有的教学标准执行,未能根据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规律进行一体化规划和设计教学标准。

2.中高职专业体系衔接不畅,阻碍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构建。中高职专业衔接是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体系建设的“中枢”,也是影响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建设的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我国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层面各行其是、缺乏交集。而实施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要求中高职专业体系相衔接,这种办学实践与办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客观上造成中高职专业体系衔接不畅,阻碍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构建。

当前,我国中高职专业目录衔接不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方向,也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尽管同一地域内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都为区域内行业产业输送人才,但两者的服务面向和办学定位却有明显差别。我国大多数地方中职学校以培养技能型劳动者为主,而地方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任何部门都需要一定的技能型劳动者,由此就使得中职学校的专业布局同质性较高。反观高职教育,为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地方高职院校通常是针对区域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专业。由于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专业布局上的差异,导致二者专业目录衔接不畅。除此以外,中高职在专业建设上缺乏有效衔接。在传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影响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具有各自的专业建设方法和模式,各方基于自身对地方行业、产业发展状况的了解规划专业建设的内涵以及实践路径。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中高职在专业建设上缺乏充分的沟通,相互关照不足,存在较大区别,很难通过一些专业建设局部工作的优化和调整来实现两者在专业建设上的无缝衔接。

3.中高职课程体系匹配度低,制约中高职贯通培养教学成效。课程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的核心单元,推动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需要加强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然而,当前我国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课程体系匹配度较低,远远不能满足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教学要求,具体表现在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错位。从我国的教育体制来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原本属于不同的教育序列,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服务面向也截然不同,但在教育实践中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高中毕业生,同时涵盖部分社会性生源。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主要考量的是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基础和身心特点,高职教育课程理论内容相对较深。中职学校录取的学生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在知识的系统性上不及高中学生,进入中职学校以后所学的课程又偏向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中职学校毕业生虽然与高中毕业生具有同等学力,但两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有着明显差异。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容易出现知识学习的断档、不连贯等现象,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在高职院校课程设计上,要面对知识和能力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类生源。然而,现有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主要是针对高中毕业生的知识基础和身心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与高中阶段的课程教学体系相衔接,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很难适应高职阶段的课程结构。

4.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影响中高职贯通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我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归属不同的行政管理系统管辖,尚未建立联合管理机制,也未形成“一张网”的质量评价体系,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脱节,影响了中高职贯通培养质量提升。我国中职教育总体上仍属于基础教育,不论是在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教育上,还是在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上,都表现出简单、易用、预备的特征,中职学校毕业生通常只能获取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从事相对简单的技术类工作。很多中职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时,将评价重点放在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上,忽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评价,评价方式也以书面考试和现场技术实操为主。在该质量评价导向下,大部分中职学校毕业生仅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略有优长,而在综合职业素养、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则储备不足。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存在缺失的情况为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带来较大压力。不仅如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后,高职院校纷纷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引发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变革。然而,与高职院校相比,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的进度还较为缓慢,这也表明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人才评价、教学体系、教育模式等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进一步加剧了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脱节。

三、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路径

1.完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属于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顶层设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各项工作得以开展的指导和依据。实施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必须在抓牢类型教育定位的基础上,解决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既是当务之急,也是治本之策。

首先,整体设计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落实到实践层面,需要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团队建立顶层设计工作的协同机制,联合组建人才贯通培养指导委员會,负责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上,人才贯通培养指导委员会应立足于各级生源的身心特点和知识能力水平,以专业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综合职业素养及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分解受教育者初始素质与人才培养最终目标之间的差距,依据专业技术技能培养的内在逻辑和规律,逐级、分段制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整体设计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再细化每一学年的人才培养目标,由此构建起递进式、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其次,整体规划中高职院校教学标准。建立相对统一的教学标准,是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的基石。人才贯通培养指导委员会应组织校内的骨干教师、课程专家,邀请业内大师名匠、行业专家等共同组建教学标准规划小组,明确教学标准规划的主体,为整体规划中高职院校教学标准提供组织保障。在教学标准设计开始前,教学标准规划小组应组织校内外力量,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座谈、阅读文献、信息收集等多种方式方法,对专业关联的行业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形成专业调研报告,为科学规划教学标准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专业对应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和技能需求,综合分析和衡量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各自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以此确定人才贯通培养的整体指导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最后应综合行业调研与岗位分析的结果,来确定专业增设、退出及优化调整的标准,并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由此形成涵盖专业、课程、人才评价各个环节的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教学标准体系。

2.强化中高职专业体系对接,构建中高职专业建设协同机制。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是以专业为主线,强化中高职专业体系对接,是实现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的关键。面对我国中高职专业布局与目录衔接不畅、专业建设内涵与方式区别明显的现状,需要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共同构建专业建设协同机制,统筹中高职专业建设工作。

首先,优化中高职专业布局,促进中高职专业目录衔接。2021年,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为解决中高职专业一体化设置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当然还需不断修订改进。鉴于现阶段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系统的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机制和模式,中高职贯通培养主要依存于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的个别院校之间,因而促进中高职专业目录衔接应当从优化中高职专业布局与合理选择贯通培养专业两个维度来采取措施。一方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应加强专业建设联动。中职学校要增强专业布局的针对性,坚守类型教育底色,强化专业建设特色,减少重复性和同质化专业,在专业布局上紧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方向,与高职院校专业形成层次上的对接,提升专业建设规格。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应适度关照中职学校,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进阶需要增设相关专业,以促进中高职专业衔接。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基于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同,很难在所有专业上实施人才贯通培养,这就需要两者在充分调研和协商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可以实施人才贯通培养的专业。对此,在各专业门类中,建议选择行业发展较为成熟、相关岗位对技术技能要求较高、需要长时间学习和训练才能胜任岗位用人需求的专业,作为实施人才贯通培养的试点专业,如护理、临床医学等专业。通过科学选定贯通培养的试点专业,保证试点工作的有效推进。

其次,统筹规划中高职专业建设内涵,促进中高职专业建设模式衔接。专业教育口径与要求不统一是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专业建设衔接不畅的主要原因。统筹规划中高职专业建设内涵,关键是要统一中高职专业教育口径与要求,在中高职同类及同一专业的教育过程中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做到大体一致,既不应出现中职学校专业教育中重点教授的内容到了高职院校中却没有延伸与进阶的情况,也不应出现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中着重教授的内容在中职学校中却没有进行预备性教育的情况。此外,中高职专业衔接还应注重专业建设模式的统一性,如针对校企共建的中职学校专业实施贯通培养时,与之对口的高职院校专业也应吸纳企业主体的参与;原本由高职产业学院来进行建设的专业,中职学校的相关专业建设也应纳入产业学院的运作与教学过程。统一中高职专业教育口径与要求需要通过统一专业建设模式来落实,而统一中高职专业建设模式是统一专业教育口径与要求的外化。

3.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健全中高职贯通培养教学体系。专业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贯通培养衔接的核心。实施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要依照对口专业设置课程,遵循“专业对口、课程对应、内容区分、由浅入深”的原则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类型定位。

目前,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错位与课程教学体系不匹配,与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的生源来源、生源结构不同有着直接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源结构与生源来源不同是导致中高职课程结构衔接错位与课程教学体系不匹配的重要因素。为实现一体化设计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首先要统筹中高职招生工作,从源头上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创造条件。一方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要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下达的招生计划,在地方依据招生录取情况构建招生宣传共同体,共同制定《招生简章》,协同利用新媒体、主流媒体等进行统一招生宣传。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协同招生合作机制,统一制定招生计划、招考形式,从地方初中毕业生群体中择优录取,保障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的生源质量。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招生激励机制,由两者共同列支专项资金,对中高职衔接招生工作进行表彰奖励,拓展生源来源。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错位,主要体现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方面。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联合打造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关键在于建设层次化的中高职课程体系。所谓层次化的课程体系,就是在科学定位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以综合职业能力的层次化培养为指向,构建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内容建设上,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应联合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切实围绕职业岗位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匹配适当的教学内容。在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过程中,要积极规避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注重不同层次课程内容的延伸和衔接,促进中高职之间课程内容的有机衔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生态体系。

4.增强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衔接力度,形成“一张网”质量评价制度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成效、输出高质量人才的根本保证。实施人才贯通培養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把握好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本质,适度增加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深化改革考核评估标准、内容以及形式,以满足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需要。

首先,明确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宗旨。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和规格、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本身就存在诸多差异,建设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以上差异,针对各自的职业能力培养标准,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制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工作机制和实施方案。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贯穿整个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阶段,相关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的建设应保持一贯制和延续性,避免出现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不明确、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其次,积极采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总体来看,我国目前中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方式相对单一封闭,而高职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较为多元开放,也更为科学和全面。中职学校应参照高职院校通行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自身的评价体系,促进中职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有效衔接。同时,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应加强合作,共同对评价模式进行整体规划、一体化设计,结合职业教育办学的规律和特点,基于类型教育导向,构建“学业作品评价+学习表现评价+顶岗实习评价”的三维综合评价模式,以兼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纳入教师评价、学生自主评价和企业评价等内容,实现客观、全面、公正、科学地评价中高职人才贯通培养的质量和成效。

最后,建立和完善技能评价与学习成果转化互认机制,科学设置中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等级,加快建设中高职衔接学分银行,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衔接融通。除此以外,实施人才贯通培养的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还要努力探索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纳入行业组织评价,通过专业组织机构的評价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兴洲,耿悦.中高职衔接“课程链”建构研究[J].职教论坛,2017(6):12-18.

[2]张鹏,甄国红,姚丽亚.多元一体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93-96.

[3]闫广芬.关于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5):49-52.

[4]宋春林.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7(23):22-25.

[5]匡瑛,李琪,井文,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构建[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27-34.

[6]徐国庆.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需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1-11.

[7]孙晓伟.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范式变迁、演进逻辑与效能提升[J].职业教育研究,2021(7):5-11.

[8]廖益,李德富,杨运鑫.“3+2”多元层级递进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7(1):65-70.

[9]李必新,李仲阳,唐林伟.职业性、开放性与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依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0):27-32.

[10]张秀霞.中高职贯通课程衔接的现状、策略与保障[J].教育与职业,2016(24):95-98.

[11]徐国庆,石伟平.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论研究[J].教育研究,2012(5):69-73+78.

[12]万德年.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92-95+107.

[13]潘海生,林晓雯.建立作为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4):5-11+17.

[14]宋改敏,刘颖.对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标准化设计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6):86-91.

[15]夏益中.“递阶分层定向式”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与实践——以宝安职教集团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4):35-39.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范文第3篇

1.1 质量

质量的内容十分丰富,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也在不断充实、完善和深化。在ISO质量体系中, 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质量的不同概念加以归纳提炼, 并逐步形成人们公认的名词术语, 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的程度。在许多情况下, 需求会随时间和环境而改变, 这就要求定期修改规范。

1.2 教学质量

在教育界, 质量也有多种不同界定。布卢姆对教学质量的定义是, 如何向学生提供线索或指导;学生参与 (外显地或内隐地) 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如何给予强化以吸引学生学习。一般而言, 教学质量指的是教学对学生达到预期教育结果的促进程度, 包括学习活动是否合理、恰当, 是否考虑了学生的特征 (如年龄, 个性特征、先前知识, 动机等) , 涉及众多的教学因素, 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和内容的处理, 对学习任务和活动组织的处理。

1.3 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按照科学的标准, 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 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此文的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评价主体上更加强调企业的评价和社会、家长的评价。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内外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有很多, 并且随时代的变迁也从未停止过。在德国、加拿大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中, 已有成熟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各个学校统一使用。但是在我国特别是在重庆市, 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还不够系统, 特别是涉及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和探索并不多, 也未形成在当地可以推广应用的评价体系。

在德国, 各州文教部根据国家承认的职业教育制订并颁布职业学校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在州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协商确定相应的《框架教学计划》和《考试目录》, 制定了实用性评价标准和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评价标准, 以便全国职业学校参考。实用性评价标准包括职业描述、学习难度描述、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时间安排、对学习领域的解释性描述、课程开发的开放性、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企业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互补性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评价标准包括职业导向性、工作过程系统化性、设计目的任务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职业成长规律等内容。

2008年, 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课题组孙志河、刁哲军教授, 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中已经提出了中职教学质量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为本位, 以能适应社会需求、获得用人单位好评为最高标准, 并列举了以学生基本素质和社会声誉两大指标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相应的评价主体体系和指标权重, 以及形成可以操作的学生学业评价手册。

2012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周志刚教授在重庆市介绍了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成果, 对重庆市中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及研究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获得2011年度重庆市职业教育优秀论文的重庆市合川职教中心唐宏老师, 在《构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探讨》一文中, 比较具体地谈到中职会计专业某个课程教学质量的控制评价体系问题, 但是对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主体、内容、标准及指标体系及可以推广的评价手册涉及很少。

由此可以看出,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和职业学校的专家和教师虽展开中职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 对具体专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就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和探索仍较片面、肤浅, 未形成系统性, 没有推广价值。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中, 我们还找不到可以直接借鉴的依据。

3 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从国家层面看, 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通知》 (教职成厅[2001]5号) 中指出, 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 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业务范围、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是实施学历教育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教学文件, 也是各地、各行业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指导职业学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价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同时, 也为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毕业生进行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考核提供了依据。

从地方层面看, 2013年2月, 重庆市教委下发了《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2013年工作要点》, 要求各级学校要推进学校评价制度改革, 进一步改变以升学率、考名校为主要指标评价学校的方式, 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发挥评价对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式发展的导向功能。进一步改变以学业成绩为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方式, 完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多元评价体系, 重视过程评价,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强化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

从专业教学实际看,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中总体上存在每个学校各自为政, 导致重庆市中职会计专业整体实力在全国不高;具体表现在评价主体参与少, 评价依据凭空想象, 评价内容单一, 评价标准和指标不成体系, 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手册等问题。由此, 迫切需要进行本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改革研究, 以此“倒逼”人才培养和课程模式、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等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改革。

4 研究目标

我们将以教育部和重庆市颁布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作为指导, 依托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活动,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力求实现以下研究目标:

1) 确定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和主体。以满足社会需要, 完成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 确定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和主体。

2) 形成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确定的教学质量评价内容, 制订一系列相关的评价指标和权重, 形成评价指标体系。

3) 编制规范的评价手册。依据教学质量评价的程序制订出规范的评价手册, 供其他学校同一专业通用, 供同类学校其他专业参考使用, 实现全国示范校会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的目标。

5 研究内容和拟创新点

5.1 研究内容

1) 对中职会计专业社会需求及教学质量评价现状的研究。 (1) 企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2)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研究, 可以找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较为客观的依据, 避免普遍存在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地去评价教与学的质量现状。

2) 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主体的研究。 (1) 职业能力的类型划分; (2) 对应的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分解及描述; (3) 进行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归属和确定; (4) 强调企业、社会机构、家长对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这是建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编制评价手册的基本前提, 必须通过一对一地调查研究, 提炼出每个评价主体对应的核心评价内容, 以便于实际操作执行。

3) 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 分解可操作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2) 确定各个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比重, 形成指标体系。根据每个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主体及内容的重要程度, 以及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及其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 确定出恰当的比例来构建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 教学质量评价手册的编制。 (1) 教学质量评价的程序分析; (2) 利用现代的excel技术编制电子版教学质量评价手册。根据教学质量评价的步骤, 采用程序分解方法, 运用现代的excel技术, 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列表或制图, 最后形成可视化的电子版图表评价手册。

5.2 拟创新点

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分析方面进行创新, 提炼出贴近企业用人需求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在评价主体上创新, 充分体现企业、家长、社会机构 (包括技能鉴定机构和大赛组织机构等) 评价对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作用;在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成果上创新, 编制具备可操作性的、可视化的重庆市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手册, 供其他学校同一专业通用, 或其他专业参考使用, 实现全国示范校会计重点专业建设的目标。

摘要:本文从研究的核心概念, 研究现状、意义和价值, 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拟创新点, 研究思路等方面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进行初探。希望通过本次研究, 以企业对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能力要求为出发点, 分析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调查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不足, 对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程序、评价操作手册等方面进行创新, 最后形成电子版的具有可操作性、可视化的重庆市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手册。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指标体系,手册

参考文献

[1] 杨宗武, 谭绍华, 姜伯成, 邱孝述.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学校推进策略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2] 周志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重庆职成网, 2012.

[3] 唐宏.构建中职会计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探讨.2011年度重庆市职教优秀论文集, 2012.

[4] 陈美虹.浅谈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质量评价.广东教育:职教, 2011.

[5] 李本千, 宗俊明.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现代教育科学, 2010.

[6] 叶爱宁.关于中职会计专业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10.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范文第4篇

中职院校当中的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立, 是我国的教育部门针对于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科学技术, 以及电子商业的快速发展所创立的专业。其主要内容是针对于电子商务进行专业讲解, 并且针对于在电子商务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而电子商务的信息化教学, 则是通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内容进行凝练的总结, 以培养出全面的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 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完成教学工作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对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是一种颠覆, 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当中, 老师需要将课堂的内容设置在信息化平台当中, 学生通过信息化平台完成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习。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 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好处。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过程当中,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手段, 能够建立新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到专业知识, 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就业后拥有更大的优势。所以说, 电子商务信息化教学能够对于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变革, 进而完成教学理念等的变革, 教育事业更好的为国家的发展所服务。

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

对于中职院校中的电子商务商业的教学质量评价需要通过多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当前我们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通过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考察以及课堂效果来考察,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通过对于教师水平, 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 以及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几个方面来进行衡量, 以下是这几个方面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 教师水平评价

在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进行质量评价时, 首先要对于教师的水平进行评价。老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 在进行信息化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要先对于教学当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标记,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进行重点学习, 同时在进行教学活动后, 也要负责为学生解惑答疑。因此要对于教师的水平有着全面合理的评价, 对于教师的电子商务专业能力, 授课能力, 以及对于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衡量。只有当老师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时, 才能够良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对于一些评价比较低的老师, 我们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于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较低的老师, 要定期进行教学研讨会, 并且通过各院校的学数交流来提高教师的电子商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针对于一些使用信息技术能力比较弱的老师, 要对他们的信息化技术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对教师的评价才能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二) 课堂效果的评价

教师的能力只有在课堂教学当中才能够体现出来, 所以有必要对于教学的课堂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课堂作为学生完成电子商务学习的场所, 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效果, 学生才能够学到知识。在课堂当中, 如果能够形成学术氛围浓厚严谨, 讨论氛围热烈浓厚的课堂, 那么学生不但可以从课本和教学平台当中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 还能够在交流和讨论当中交流想法, 扩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这对于学生长远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三) 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进行者, 是我们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此有必要建立对学生的合理公正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对于学生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当中的预习情况和课后习题练习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表现也要要有所考量, 除此之外, 最重要的一点, 还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参考和评价, 只有这样, 通过对于课堂预习, 课后练习, 课上表现以及考试成绩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带的评价, 才能够因此施教, 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电子商务课程的学习。

(四) 教学信息化水平的评价

既然是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化教学, 那么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院校当中的经济学老师接触较晚, 且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普遍不够高, 这就导致在电子商务的教学过程当中, 不能充分的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从而完成教学。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于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水平进行衡量, 提高信息化水平, 完成信息化教学改革。

结语

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中职院校当中的电子商务专业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随着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推进, 中职院校中的电子商务教学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信息化教学的质量评价还不够全面,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教师水平,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水平以及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几个方面来完成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全面评价。从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水平,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摘要:近些年来, 信息化技术和科学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我国的经济水平也大幅度提高,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一种厂家的商业形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急需要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电子商务人才。在我们的中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 还存着一些问题, 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 我们有必要针对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的问题以及信息化的社会背景, 来对于中职院校当中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进行改革, 让其能够培养出更加高素质的人才, 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范文第5篇

1 项目教学法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的科学开展

教师首先应依据专业课程的特点、中职学生的根本需求提出项目设计思想,并明确教学项目任务,在项目确定后则以其为主线开展实践教学。当然在选择中必须以教学课本内容为依据并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则展开充分的想象并合理设计教学步骤,最终令学生在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与运用中掌握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可在电工电子专业学习中期开展电视机组装项目实践,包括焊接、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使用、电路的设计、搭接与调节测试等。通过该教学项目使学生通过自主装配、工艺选择、科学测量掌握相关电路调试、电路连接的综合技能。在项目确定后教师可令学生展开分组讨论,通过查找国内外权威文献选择项目实施计划、步骤及科学流程。当电路设计完毕后,教师可先令学生介绍自主设计的精髓、原则及特点,所遵循的原理,其他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最后教师进行阶段性总结,指出学生电路设计的创新点及不足。在依据计划实施项目实践中,教师可为将所有的电路元器件均混杂在一起,令学生自主挑选所需的仪器设备,强化他们对各种元件的熟悉及合理利用。在进入安装调试阶段时学生会发现设计中的很多不合理因素,教师则可在一旁引导学生找出搭接的错误、短接或断路出现在哪里,从而为学生增强逾越困难的决心。在电路制作完毕后,教师还可利用分组讨论、学生自主介绍、小组科学评估、教师最终总结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发现项目实践中的不合理因素,总结差距、汲取他人成功经验,通过相互影响、共同协作的努力达到同步的提升。

2 项目教学法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深化教师角色转变,注重科学引导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的讲授、灌输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因此中职教师应深化改革,以学生为核心,走到学他们中间,与学生开展全面的交流、电工电子实践经验探讨,利用实践中合理教学情境的引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电工电子、愿意从事电路研究、电路设计的学习热情,并应用强烈的创作欲望做出令人满意的项目作品。在项目实践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盲从的否定、批判,而是应给予学生科学的引导与充分的肯定,遵循点到即止、把握适度的原则,既不点透问题,又让学生灵光一线,从而使他们通过科学的启发斩获另一片新天地。

2.2 把握要素设计、合理设置项目难度

在项目教学要素设计上,教师应充分的把握适度原则,不设计难度大的项目使学生产生挫败感,丧失对学习电工电子的热情,同时又不设计过于简单的项目,使学生产生飘飘然的自大心理,而是依据中职生的职业规划、市场人才需求从生活实践角度出发多设计一些与生活情境息息相关的科学项目,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灵活性与连贯性原则,使学生能充分依据已经掌握的电工电子知识解决项目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从而使他们通过自主的实践尝到创造带来的甜头与喜悦感,并形成主动学习、主动创新的全面学习热情。教学项目的设计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要实现最终的完成目标,学生就必须将整个项目细化为单元项目,并主动搜索过去学过的电工电子知识来突破阶段性难题,最终达到项目实践的整体完成。因此在组织项目要素设计上,教师应采用最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各小组的协调合作中,令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学生们必须通过查询资料、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完成角色任务。因此在过程资源与项目资源的要素设计上,中职教师不应拘泥于书本资源,而应利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类信息渠道丰富、信息资源多样的特点利用网络、多媒体的科学方式组织预设资源与相关资源设计,模拟开展实施工程的项目过程设计,并配合完善的评价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项目实施方向。

3 结语

项目教学法的突出特点便是能将专业的知识理论寓于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在走向社会后能很快的融入社会大家庭中依据市场的需求展开充满活力的创造。因此在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广大中职教师只有依据学生需求,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真正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最终使他们实现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学生需求及年龄特点,注重实践教学的科学教学方式。本文基于电工电子专业实践性强、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训的特点阐述了中职学校如何运用项目教学高质量开展电工电子教育,对全面培养中职学生动手能力、主动创新能力并形成综合性学习素养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职,电工电子,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晓.项目教学法在我校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

中职语文教学质量论文范文第6篇

1我国中职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弊端状况客观论述

1.1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中职院校领导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表述技能拓展效率关注程度普遍不高, 致使此类课程在每周课时占据的比例范畴日渐缩减。 同时, 中职生在无法体验丰富情感交流氛围过程中, 仍旧无法主动挣脱简单类日常用语的限制效应, 无法在今后诸多职业素养挑战项目中彰显轻松应对风采, 最终只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革新背景下的人才规范诉求背道而驰。

1.2 英语口语教学引导模式过于单一陈旧

大部分中职类英语教师时常沿用中文和课堂内部成员交流, 过度地将自身注意力投射在个体词汇读写辨认能力之上, 有关口语交际性训练项目少之又少, 大部分中职生因为体验不到课程应有的丰富趣味, 而滋生不必要的疲倦懈怠心理。 须知外语的系统化学习成果不仅仅透过课堂内部表现出来,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英语教学工作遗留的强烈弊端效应, 就是无法提供给学生个体足够生动的英语语言交流环境。 即便是个体本位主导权力得以释放转变, 但是想要快速锁定英语口语精准表达技能延展方向, 始终是不现实的。 单纯拿英语口语课堂内的资源搜索不当现象为例, 学生主观能动性就此承受深度限制, 涉及预设的课堂内部英语素养拓展指标, 也将难以系统化贯彻落实。

2我国中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沿用拓展生本教育理念的策略

2.1 督促学生进行自由分组, 并积极参与到各类话题协同式探究交流活动中

教师主要依照不同个体意愿进行班级成员4 人一组划分, 确保此类群体能够围绕课前各类训练活动进行严格监管, 包括课堂内外各类课题材料的分享交流等活动, 力求令小组成员透过彼此互助积累完善形式的英语口语表达经验。 相对地, 剩余非值日小组成员可以在激烈的情感氛围中体验不同历史阶段英语文化内涵, 最终绽放出优质化听力感知潜质。 毕竟此类交流活动涉猎英语类课题内容广泛, 比较迎合中职生特有的猎奇挑战心理, 长久以来为中职院校英语口语课堂规范质量, 创设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支撑辅助贡献。

2.2 快速构建起师生间相对和谐稳固的交流关系

特定状况之下, 作为优质化中职英语教师, 可以考虑督促学生, 主动联合一类难易程度适中且文化内涵足够新颖的课题内容, 进行诸多教学引导活动布置, 精确体验教师角色应有特性。归结来讲, 就是主张在备课期间逐渐强化对不同英语口语拓展知识的理解实效, 建立起丰厚的整体视觉感官效应, 能够在日后口语训练互动单元中, 尽量站在教师角度进行思考, 避免以往诸多反感心理的重复滋生基础上; 同时不断辅助教师创新整改既有教学方案, 对丰富形式的课题内涵加以客观探讨评估, 激发个体英语口语灵活组织潜能, 最终朝着多元化发展方向不断过渡扭转。

另一方面, 中职英语口语课堂, 主张针对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性技能水准, 加以足够均衡性地改造延展, 全面否定并克制过往课本阅读, 教材内容死记硬背的引导行为迹象。 涉及细致性调试规范策略内容表现为:

第一, 教师结合教材内容, 督促中职生群体进行自由分组, 之后配合小品、朗诵、唱歌、歌伴舞等多种形式, 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现给班级。 这种轻松欢乐的氛围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对英文学习的焦虑情绪和实用英文知识时的胆怯心理,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二, 借助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形式, 增加小组之间的竞争模式, 以表扬为主, 一边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学生对单词和句式的记忆, 一边通过大量英文的使用过程, 培养学生产生一个良好的语感。 这样新鲜欢乐的学习模式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增加了学生对英文学习的好感, 使每个学生在实践中都体会到了成果的喜悦, 学生之间取长补短, 互相竞争, 互相进步。

3结语

综上所述, 新时期中职英语教学工作, 时刻强调人本服务理念, 尽量站在学生角度进行一套完善形式的教学方案制定, 辅助个体在丰富的口语交际情境中获得有机体验成就, 将以往口语负面表达情绪一并消除, 最终顺利贯彻英文能力系统化改造发展指标。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深, 对于人才英语口语流畅性表达能力提出更加严格的规范要求, 至此英语成为中职院校必备的公共课程, 任何细节处理不当, 都将深度制约其在教育领域的信誉成就和经济获取实力。因此, 笔者开始针对我国中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状况进行细致调查和精确验证, 尽量将其中隐藏的技术性问题提炼并整理完全;同时应用最新技术手段、生本引导理念, 进行个体英语口语表达技能和人文素质拓展, 希望能够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制培养国际交流型人才。

关键词:生本教育,中职英语,口语课堂,质量,策略

参考文献

[1] 徐鲲.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1, 19 (07) :66-78.

[2] 梁月梅.程序教学模式与中职英语教学的理论结合[J].海外英语, 2011, 23 (07) :133-142.

上一篇:医学院校生物科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