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范文

2023-09-16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范文第1篇

1.《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2.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至1864年(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侵略势力造成的深重灾难,由于封建社会本身的危机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它坚持斗争14年,势力扩及18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3.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4.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组织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接着,他又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民族主义解释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平等;把民权主义解释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人所私有;把民生主义解释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于是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5.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6.长征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7.一二九运动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8.持久战

与“速决战”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通常是战略上相对劣势的一方采取的战略方针。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消耗、削弱敌人,从总体上不断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9.三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不但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将之付诸于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整风运动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整风运动。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逐步纠正了“左”倾错误,但“左”倾错误的思想影响并没有肃清,抗日战争以来党又发展了一大批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毛泽东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次整风既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运动实现了全党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辛亥革命后,由当时位于南京的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具有“宪法”性的文件。1912年3月8日由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4年5月1日因大总统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

二.简答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青年如何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启示 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⑵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⑶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⑷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⑸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五四精神的重大历史意义。为了发扬爱国主义... ...弘扬爱国精神... ... (1)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自觉担当起社会历史责任。 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勇于解放思想; 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保持开放心态; 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发扬创新进取精神。

(2)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目的在于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要在实践中锻炼品格,磨练意志,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要守时守信,做文明的公民;既有理想,又要着眼于现实,从身边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要勇于奉献,尽管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再需要为追求光明和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仍应得到弘扬。

(3).爱国精神所给予广大中国革命青年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包括救国救民的奋斗精神、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等等 2.如何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

首先,团结是一个民族有生机、有力量的首要条件,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敢于以小小的扶桑三岛,悍然发动对中国侵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内部四分五裂,军阀混战,中国人被讥为“一盘散沙” 其次,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唯一有能力领导好中国的政治力量。在抗战中,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核心和中流砥柱,要取得抗战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抗日战争的历史,还证明一个事实,在当今世界上,落后就要挨打。当年中国很落后,所以列强敢于侵略中国,日本敢于发动侵略战争。今天,我们仍应该看到,在国际上,以美国右翼政治势力为代表的,一些不高兴看到中国繁荣富强起来的反华势力依然存在,他们支持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西藏独立的图谋,肆意干涉我国的内政、妄图破坏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启示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②

一、认识国情根据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并不断根据实际适时地调整政策。

二、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他们谋求利益。

三、认识中国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不断地提高执政党的理论修养使党能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此就必须认真学习和体会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其国内背景,并联系实际,就钓鱼岛事件及南海问题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一、(1)(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及国际国内背景) 日本侵华有三大方面的原因: a.日本方面。 日本国内矛盾重重,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严重,这些不稳定因素促使日本想要通过战争转移民众注意力。

日本资源匮乏。日本地狭人稠,当本国的能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它就开始对外扩张,掠夺财富,依靠侵略中国、朝鲜等东亚国家来达到维持国内的稳定的目的。武士道精神。练武之人成为日本进行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工具,指挥着日本士兵用鲜血和生命去填平统治阶级的“胜利之路”,书写了世界历史上一段残酷的战争记忆。

天皇制。日本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君主立宪政体。这种保留封建残余的政治制度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根源。日本国民从小便被灌输“天皇是至高无上的”这样的思想,以至于日本天皇亲自宣布战争结束,日本战败时,还有日本国民不相信。而战场上所有的日本士兵都被教导成“为天皇而战”的战争机器。

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实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社会动荡,政局不稳,而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不能像美国那样靠拉动内需缓解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洋政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法西斯主义。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法西斯主义抬头。1936年的二二六政变后,随后成立的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标志着日本建立法西斯体制。。在经济危机之后,日本国内矛盾激化。民族极端主义、极端社会主义的法西斯主义使日本选择用对外侵略扩张和独裁统治转嫁国内矛盾。

b.中国方面。 中国国内战乱多年,并未统一安定,此时入侵可以减少阻力。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中国土地面积是世界第三,各种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对于面积狭小、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的日本是个很大的诱惑。

中国经济的发展。19世纪30年代至中期,各个军阀纷纷归顺国民政府,红军也被赶到边缘的西北地区很难作乱。此时,中国的经济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政府不能坐视中国做大、做强。而中国的繁荣也使其成为日本征服世界的第一个目标,因此在占领东北之后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以实现其征服世界的野心。

汉奸。汉奸的存在为日本人的侵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严重打击了中国军民一致抗日的激情。汉奸残害了大批的中国百姓,是中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伤痕。 中国内战。日本侵华时,国民党与共产党正在进行内战。而当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时,蒋介石仍没有足够地重视日本的侵略,甚至采取了不抵抗主义,为日本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使日本在战争初期迅速占领了一批城市。

c.国际方面。 国际各国不是与日本同盟,便是自己也身陷战争,分身乏术,或是坐山观虎斗,以收渔翁之利。

(2)关于目前时局与钓鱼岛、南海战备问题的建议

钓鱼岛和南海问题涉及中国主权领土问题,不存在中国屈服的可能性,中国不会坐视其邻国侵占而臵之不理,扩大战争的责任应由侵略者担负。我认为现在最为至要至要的任务,就是打开目前困难局面,特别要认识敌人正在布臵更大规模的进攻(无论是扩大领土争端,还是增强帝国主义的军事存在),残酷的帝国主义战争很快就要到来。为着把我国海防之发展放在更为巩固、更为有力的基础上,为着对于即将到来的敌人新的侵略行径或大举进攻给以坚决有力的粉碎,我军必须勿失时机地采取行动,变动敌情,争取有利于我军彻底消灭敌人的条件。就具体情况和布臵似宜如下:

(一)美日虽非全力军援南海之敌,但仍企图完全陷我入两头作战之被动地位,我现在如能马上展开钓鱼岛对日作战行动,的确对于越、菲等国是直接震慑,并能够打开目前困难之局面。但在目前敌情与驻日美军、美第七舰队现有力量的条件下,如攻钓鱼岛,难保必引起美国之强大增援,两路夹击,将陷于不利。若因求战心切,鲁莽从事,结果反而会费时无功,欲速反慢,而造成更不利局面。

(二)此时,因美日菲越已沆瀣一气,且在美军全力增援日敌遏制中国业有完全可能,南海问题没有解决,钓鱼岛问题亦不能速决。故我军似宜直出南海以利变化敌情,即在南沙群岛一带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给美日敌后策应以严重的威胁。南沙群岛之地形地势,有聚歼敌主力之可能。为了使作战行动成熟起见,第一期似宜以南沙群岛一片地区就地整训待命,并作战斗之准备,随时打击菲越进攻,或南沙诸岛礁海域的袭扰兵力。同时注意政治攻势,争取东盟各国和美日菲越国家中间同我们友好,或业已认清帝国主义之阴谋野心和从新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觉醒起来的大部人民。这自然是积极的防御。

(三)加强我沿海兵力和火力部署,布臵积极防空,要估计日敌向我东海进犯、强占我钓鱼岛,或在我钓鱼岛礁采取直接行动之可能。似此,如有必要,我军待机直击钓鱼岛礁,迅即布臵积极防御,设臵有关军事机构、导弹部署、哨所或营房驻军,以及建立战时后勤补给线奇袭登岛和攻打增援部队必须确有把握,若日敌在我军抵达前驻岛作战,而我军不能迅速展开,则可采取分割围困、伏击打援的办法断敌后路。若因美

5.习近平 中国梦 中国梦的曲折发展道路及如何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

首先,中国近代史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等一系列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其次,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其中有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们都失败了。无疑,其进步的主张和失败的教训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思考中国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范例。当然,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就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自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 再次,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五四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的影响,使得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自此,在中国共产人的推动和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当然,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国民党实现了两次党外合作,分别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大革命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也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众多共产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克服了党内"左"和"右"两方面的错误思想,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也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指导地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自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没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自此,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也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有益的探索,也经历了诸多挫折。这为邓小平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变化,进一步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指导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针,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四个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从而为不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础。

首先,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中国人民在解救自身苦难、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曾经寻求过多种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失败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才使国家和民族出现了生机和希望。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进入新世纪,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变。抓住这个主心骨,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就能真正抓住国际国内的各种机遇,迎接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挑战。

第三,必须始终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活力。 民族是否振兴,不仅要从纵向上作历史的比较,更重要的是看在横向比较中是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时代的前列。当今世界,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升华。这种加速奔腾的潮流,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中华民族要保持生命之活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紧密关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政治发生的变化;以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反映世界潮流的最新趋势;以正确的战略策略,把握住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关系,努力取得和保持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和领先的地位。

第四,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生机勃勃和国泰民安的局面。

改革、发展、稳定,是关系中华民族大局的三枚棋子。发展,是中华民族活力之所在。发展是硬道理。“5.31讲话”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又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够得到实现。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稳定,是中华民族治国之要。历史上,种种内忧外患,次次社会动荡,无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大伤中华民族的元气。面向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范文第2篇

(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3)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2008年·淮安市)11.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如图11所示) 下列我国基本国策中最能体现这主题的是

A.和平共处五个原则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D.一国两制

(2008年·湖北荆门市)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原则首次提出针对的是(

)

A.中苏之间关于军事协作问题

B.中印之间关于西藏问题

C.中缅之间关于领土边界问题

D.中美之间关于台湾问题

(2008年·潍坊市)

14、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2008年·武汉市) 22.2005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倡导通过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建设和谐世界。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构想、制度)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08年·永州市)12. 今年(2008年)是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五十五周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A. 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 和平共处

D.求同存异 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回答15-16题。

(2008·山东省临沂市)16.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2008年·河北省)16.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08年·聊城市) 13.一个外国记者在谈到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会议的航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周恩来提出了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C.团结反帝方针

D.求同存异方针

(2008·四川省内江市)21.我们的朋友遍天下。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参加了有亚非29个国家参加的一次盛会,这次会议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

(2008·泰州市)12.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周总理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经在

会议上首次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 APEC会议

C.万隆会议

D.华盛顿会议 (2008年·辽宁省十二市)3.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互不侵犯

B.尊重领土主权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2008年·岳阳市)

15、周恩来对万隆会议成功召开的重大贡献是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2008·湖北省恩施市)4.200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2月2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他曾于1955年4月率团出席了万隆会议。下列表述与万隆会议无关的是

A.这次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C.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D.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2008年·南宁市)21.在5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会议是:C A.开罗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26届联合国大会 (2008年·江西省)5.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APEC会议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08年·河南省)15.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同学们准备排练一部反映周恩来伟大人生历程的课本剧。下面在他们编写的剧本提纲中不准确的是 演出顺序

主要剧情

第一幕:开启心智

A.周恩来与同学们争相传阅《新青年》杂志 第二幕:南昌枪声

B.周恩来与贺龙、朱德等人商议起义方案 第三幕:民族大义

C.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到达西安,与蒋介石谈判 第四幕:外交丰采

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08年·黄冈市)8.2008年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小文同学想制作一个主题为“周恩来外交风云”的网页,下列内容不适合选入该网页的有(

) A出席亚非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D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年·镇江市)11.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①发动南昌起义

②参加重庆谈判

③会见尼克松总统

④出席万隆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08年·株洲市)

25、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008年·贵阳市)41(9分)今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同学们再看新闻联播时经常能听到的词语。它是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倡导的,现已成为世界上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国家都声称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右图⑦为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印度大使苏理宁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50周年切“生日蛋糕”) 请回答:(1)我国什么时候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分) (2)美国在与中国的交往中,最早是在哪一份文件中声称它将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2分)

(3)当今美国是否真正遵循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试举一例来加以说明。(2分)

(2008·福建省福州市)27.(12分)2008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参加哪次国际会议?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6分)

(2)根据材料二,周思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3分) (3)为缅怀周恩来同志,请你确定一个纪念活动主题。(3分) 27. (1)万隆会议或亚非国际会议。“求同存异”。(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周恩来的外交生涯等(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13.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党和国家的外事工作。

——胡锦涛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1966年河北发生邢台大地震,周恩来总理在地震的当天深夜就到达灾区。前不久的汶川大地震,温家宝总理地震发生2小时后就登上飞机,奔赴灾区。„„“中国式”总理让人民感动。

——《国防时报》 请回答:(1)“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创建人民军队”主要指的是1927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遵义会议后,确定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负责什么工作?(2分)

(2)周恩来是伟大的外交家。请问: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哪一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5年亚非会议上,他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

(3)周恩来总理、温家宝总理以怎样的可贵品质,“让人民感动”?(1分) 13.(1)南昌起义。(1分)军事指挥。(1分)评分说明:意思相同语言表达不同,酌情评分。(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评分说明:若回答了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也可同样

给分。求同存异。(1分)(3)热爱人民,或答:“亲民、爱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等等。(1分)评分说明:意思相同语言表达不同,或从其他角度答题符合题意的,酌情评分。

(2008年·海南省)40、今年(2008年)是周恩来(1898——1976年)诞辰110周年。周恩来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卓著功勋,他在外交方面的杰出贡献更为国内外人民所铭记。请以“杰出外交家——周恩来”为题写一篇短文。(12分) 要求(1)至少有2个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史实。

(2)史论结合,主题突出,语句通顺,150字左右。

40(12分)本题分三个层赋分: 第一层次(0—4):结束不完整,缺少相关史实,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主题不明确。 第二层次(5—8分):结构基本完整,有1项史实,语句通顺,主题明确。 第三层次(9—12分):结构完整,史实充足,主题突出,史论结合,语言流利。

另:除周恩来的外交成思想、外交活动外,还对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外交艺术及风采加以论述,且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可酌情加1-2分,但本题得分不超过12分。 得分点参考:题目(1分)、史实,1项3分,满分6分、语句(2分)、史论结合与主题(3分)

(4)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2008年·莆田市)

18、1971年,我国所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以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8年·镇江市)12.右图中时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

)

A.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B.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 C.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2008年·天津市)13.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是在

A.第22届联合国大会

B.第24届联合国大会

C.第25届联合国大会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08年·南京市)17.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常任理事国会议,成员国中的出现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始于

A.1949年B.1954年C.1971年D.1978年

(2008·扬州市)11.右图是时任外交副部长的乔冠华在联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决议之后的大笑图,请问这是发生在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A.第24届

B. 第25届

C. 第26届

D. 第27届

(2008·盐城市)21.右边是摄于1971年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的珍贵照片 《乔的笑》。照片中的“乔冠华”是盐城籍名人,当时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

(2008年·玉林市)

8、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中日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D.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

(2008年·太原市)

10、与右图事件相关的历史背景是(图为:中日建立外交关系图。见人教教材06简版79页)

A.美苏关系紧张,中苏关系得到改善

B.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日美关系紧张

(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

11、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我国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大量援助。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

A1971年

B1972年

C1975年

D1979年

(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

5、20世纪70年代初期,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主要是因为

A、建立了中印、中缅友好关系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08·徐州市)24.今年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假如你们班举办一次“周恩来外交风云”的图片展,你会选用下列哪些图片?

①参加西安谈判的中共代表 ②赴重庆谈判前的合影 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④周恩来在机场欢迎尼克松总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8年·湘西州)25.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5. 1971 (2008年·长春市)20.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年代尺

请回答:

(1)图A中的谈判场景出现在哪场战争后?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2分)

(2)图B反映了哪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2分)

(3)哪一外交成就让图C中的乔冠华开怀大笑?(1分)

(4)你认为哪一项外交成就的图片可放在D点处?(1分) (5)纵观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谈谈你的认识。(1分)

20.(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2分)(2)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2分)(3)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分)(4)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出一点即可,1分)(5)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1分)

(5)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2008·重庆市)14.图片是形象的史料。小刚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收集到以下几幅图片,他为该图片配上的标题,恰当的是

A.中国的外交成就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完成统一大业

D.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2008年·汕头市)25.中国积极参与APEC活动,是为了:

A.加强同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

B.推动亚太地区各国的民间交往

C.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D.建立亚太地区各国之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2008年·包头市)

5、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中国融入这一潮流的突出事件是(

)

A、开始实施863计划 B、1982看宪法的颁布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D、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

(2008年·南通市)25.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

一、选择题

1. (荆州)

5、"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周恩来总理的这段学说发表在

A.1955年万隆会议上

B.1972年中美会谈中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1972年中日会谈中

2. (河北课改)

12、在50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求同存异”这一解决国际问题的重要原则。这次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3. (长春课改)

5、“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50年前万隆会议上的经典之词出自于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毅 4. (德州)18.(课标)“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周恩来的上述发言是在

A、与印度政府代表谈判时

B、万隆会议上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D、上海APEC会议上

5. (青海课改)

9、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50年前在该国举行的一次亚非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

D、第26届联大

6. (四川课改)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的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团结与合作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平等互利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7. (江西)

5、2005年4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出席了亚非会议50周年纪念活动。50年前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8. (吉林课改)

5、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黔南洲非课改)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提出是在 A、1945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B、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C、1955年周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 D、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10. (黄冈非课改)

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在什么时候最先倡导的: A、1954年新中国参加日内瓦国家会议时

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1955年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时

D、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

11. (广西贵港)22.以下原则中,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大国协商一致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贸易公平原则

D、区域自治原则 12. (彬州)

1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惠 D.求同存异

13. (四川资阳)6一位十分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请你为他指出

A 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 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C 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4. (湖南益阳)

11、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2)尼克松总统访华 (3)中美建交 A、(1)(3)(2)

B、(1)(2)(3)

C、(2)(3)(1)

D、(3)(1)(2) 15. (青海课改)

11、下列中外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淮海战役----萨拉热窝事件 ----西安事变------中美建交 B、萨拉热窝事件---- ----西安事变------淮海战役-----中美建交 C、萨拉热窝事件---- ----西安事变------中美建交------淮海战役 D、西安事变------中美建交----萨拉热窝事件 ----淮海战役

16. (温州)

1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印尼、泰国等国近30万人死亡。我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受灾国家和人民提供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我国政府的上述行动体现了外交政策的哪一方面内容:

A、反对霸权主义

B、加强睦邻友好

C、反对恐怖主义 17. (安徽)

8、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则民

18. (重庆)

27、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刘少奇

19. (宜昌非课改)

12、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 20. (十堰)

5、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C.能打就打,武力收复 D.武力收复为主,和平统一为辅 21. (河南实验区)

10、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22. (宜昌课改)

10、“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们提出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改革开放

D、四项基本原则 23. (青海课改)

12、“葬窝于高山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天苍苍,野茫茫,上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的分隔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4. (枣庄市新课标)10.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参访大陆,揭开了国共两党互动与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一页。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其最重要的前提是:

A.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B.实现“三通”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25. (武汉课改)

18、右图是香港人民欢庆回归祖国的场面。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A.1997年

B.1998年

C.1999年

D.2000年

26. (四川课改)

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民族区域自治

D、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27. (福建宁德)

12、目前,闽东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A、回族 B、壮族 C、畲族

D、汉族

二、非选择题

1. (十堰课改)

17、材料一:1919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等合理要求,但遭到帝国主义的拒绝。1921年北洋政府派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在人民反帝运动的压力下提出“十大原则”,包括取消外国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特别权和优越权等,但华盛顿会议却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二:1971年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仰天开怀大笑。(图)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与中国有关的文件分别是什么? (2) 乔冠华为何事而仰天开怀大笑?

(3) 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17、(1)《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1分) (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分)

(3)感受:要求学生要从中国近代外交史和现代外交史,谈感受,观点正确,语句通顺,可难2分,观点正确,语言表达不顺1分,观点错误不给分。

2. (十堰课改)

18、材料一: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来祖国大陆访问,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跨越60年的握手。

材料二:截止2001年底,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文化交流、旅游、探亲的累计已达2400万人次,赴台探亲和从事文化活动的大陆居民也有60万人次。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的企业达5万多家。两岸间接贸易额达到2300亿美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 想一想,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会谈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 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 你认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答案)

18、(1)重庆谈判(1分)(2)“一国两制,和平统一”(1分)(3)两岸人民血浓于水,都是中华民族,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1分);党和政府始终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1分)

3. (江苏宿迁市)

八、材料一: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而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的法律。

材料二:2005年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汾问大险,开始其对大陆的“破冰之旅”,这是五十六年来国民党首次组团访问大陆。继此之后,国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又于4月26日开始了对大险的“和平之旅”。这一系列访问为国共两党的和解和海峡两岸进一步沟通送来了屡屡春风。

(1)历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形成了什么统一战线?(4分)

(2)有人认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大人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5分

(3)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请分别针对台湾人民和“台独”分子写句心里话。(2分)

我想对台湾人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台独”分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山东德州)

二、1.反对国家分裂,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19世纪中期,美国面临着国家分裂的严重危机,是哪位总统领导美国人民克服了这一危机?为解决这一危机他颁布了什么重要法令?(2分)

(3)20世纪末期,我国政府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提出了哪一重大决策?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对此你有何认识?(4分)

5. (山东枣庄)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中对海峡两岸的现状发出的无奈的叹息,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渴望统一,祈盼团圆的感情。 中外历史上诸多史实证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1)“我”和“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3分)(2)请你以十九世纪

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德国为例,说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4分)(3)怎样才能早日消除台湾同胞“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愁?(2分) 6. 20.《香港地区图》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图 请回答:

(1) 图中序号①指的是哪一地区?(1分)

(2) 近代史上,英国分别根据什么条约而割占图中的序号②③所指两地?(2分) (3) 中国政府何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是根据哪一伟人提出的什么构想而实现的?(3分)

(4) 香港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20、(1)香港岛(1分)

(2)中英《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2分)

(3)1997年7月1日,邓小平,一国两制

(4)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必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2分) 7. (武汉)一.学用结合

探究问题[关注我们的社会]

32、新闻报道一

2005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谈。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等共同体认下,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远景”的新闻公报。

新闻报道二

新华网发表:“连主席个人的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

读新闻,回答问题(1)国共两党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步”的迈出意味着什么?(2)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8. (江苏泰州)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台湾“教育部”近日公布一份所谓“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草案”,公然将中国清朝和中华民国的历史归类为“世界史”。——人民网(青锋2003年9月)材料二:2004年11月9日,台“教育部”在网站上公布了新的“纲要草案”,把高中历史课本分为4册,第一册是所谓的“台湾史”,第二册是中国史,第三册和第四册是世界史。新的“纲要草案”中的“台湾史”不仅单独成册,而且与中国史的比例由现在历史课程中的3∶7,增加到1∶1。2006年度历史课本,包括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日战争、国共内战都被列入中国古代史,直到1945年光复台湾后才属于“台湾史的范围”。

——人民网(2004年11月)

材料三:我们之前读的四书五经、《史记》、唐诗宋词、《西游记》、《水浒》、《古文观止》等,是否全部要当成“世界文学”来读呢?——台湾一中学生的疑惑

——《大家文摘报》(2003年11月21日)(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曾采取措施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试以清朝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1分)(2)料

一、二两段划线部分在实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3)你如何帮助材料三这位台湾中学生解除疑惑?(2分)

(答案)

32、(1)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分)

(2)都是实行文化台独或台独。(2分)

(3)通过信函、网上交流、人员往来等方式,加强沟通,让他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今天的现状,共同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和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9. (浙江台州)23.(本题10分)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晤。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一次握手。有媒体称,连战访问将迎来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请联系前两次国共合作,完成下表。

政治基础 标志

目标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公共数学;衔接

一、前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要求贯通从中职到高职、到本科、到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这样可以拓宽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通道,打开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空间。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形式有:中高职“3+3”分段培养、中高职“3+2”连读及分段培养、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2”分段培养,以及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等。

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是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转变过程中,对一线操作专业人员的要求由单项技能要求上升为复合技能或更高要求,再加上学习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自我提升需求等因素,都推动了高等教育逐步向更高层次迈进。据统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 ,以及职业教育发达的瑞士、德国,本科层次教育均占主要地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无论教育机构数还是毕业生人数比例都是最大的。由此可见, 我国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是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中职,高职公共数学课程现状分析

(1)课时缩减,相互衔接的课程目标难以完成

在中高职教育中,按其性质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职业素质、 能力为根本组织课程内容体系,对于数学课的安排遵循了 “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对有些内容降低了要求,有些与高职、本科数学密切相连的内容被砍掉了。职业教育中基础课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教学课时不断压缩, 甚至被取消。有的学校学生对这些基础课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 导致基础课出现了 “学生不爱学、 领导少关心” 的尴尬局面。因此中高职教育所要求学生掌握的必备的数学理论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基本的数学能力的课程目标基本上还没有达到。

(2)中职学校开设的数学课程内容不统一与高职不衔接

中职数学是高职数学的基础,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数学课时缩减, 学习的内容也仅仅是高职高考要求的内容,大部分中职学校在校生只上一学年数学课,后两年基本不再学习数学,有的学校甚至只开设一个学期的数学课程, 致使中职学生数学知识面窄, 基础薄弱, 造成了中职、 高职数学课程内容的脱节。例如高职数学中经常涉及到三角函数求极限、 求导及求积分的运算, 因为中职学生没有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和差化积以及积化和差等恒等变形, 没有学习余切、 正割、 余割和反三角函数等知识, 很难熟练运用三角函数和差化积以及积化和差等函数知识来求函数极限、 求导或求积分。参数方程、 极坐标等内容中职没有介绍, 而这些内容在积分中则是常用到的。中职和高职的数学课程衔接问题成为了影响高职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中职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数学课困难的问题,也说明了中 、 高职数学课程衔接出现了问题。

(3)高职院校开设公共数学课程内容不统一与本科不衔接

高职理工和经济管理类学科开设的公共数学课程大部分教学内容只完成函数、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微分中值定理和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和反常积分,这些模块。还有部分学校加上了多元函数微分及应用、重积分、常微分方程、无穷级数、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这些模块,课时量更充足的部分学校则在上述这些模块的基础上开设了线性代数初步或概率统计初步模块。由于没有一体化的课程标准,高职的公共数学开设的内容与学时的不一致,造成这些学生升入本科后公共数学课程很难进行有效衔接。要么出现重复要么出现断层,要么课程目标要求不一致。

(4)对公共数学课程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形成应用能力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公共数学课程在职业教育中属于文化基础课,反映的是自然和社会的普遍规律,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及其它学科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成为各学科和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公共数学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专业支撑所需的数学知识、提供就业上岗后满足岗位职责所需的数学基础。

而现今,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高职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实践, 突出了职业特色,注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职业教育中学校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各项实训上,取得一定的成绩的同时, 在基础理论课程的顶层设计上“重专业、 轻基础” 的现象较为严重,大幅压缩基础理论课的课时, 有的专业甚至取消了数学课的开设,成为中高职继续发展和与高职以及本科衔接的障碍 。中、高职对数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而导致对数学课程不重视 以及中、高职数学课程课时设置不利于与高职、本科的衔接。

(5)中、高职学生生源质量在下降

中职入口标准的降低(初中毕业生只要是愿意升学,不论分数多少,都可以升入中职) ,使得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中职学生对口考入高职院校 ,文化课基础较差,不适应高职数学学习的要求。经过全国统一高考选拔后,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将高职院校放在最后一批,使得招收的学生文化课分数较低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普高升入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比中职升入高职的数学基础稍好,但是也不容乐观。同样高职生和普高生进入应用型本科统一编班后 ,文化课基础的差异给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数学教学也增加了难度。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中职学生在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学生在本科院校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学习以及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学习,在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上 ,尤其是数学课的学习上比较困难 , 数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普遍较弱。目前中高职学生生源数学基础知识还普遍薄弱,这样的生源质量与课时安排在中高职阶段是不能很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升入高职或本科后,基本上不能适应高职或本科阶段的数学课的教学。

三、中、高职、应用型本科公共数学有效衔接策略

(1)制定具有差异性和层次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职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 是中高本教育有效衔接、 协调发展的关键。各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实现完善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前提条件。我们应从培养目标的层次性出发, 分别设定三个学段不同的培养目标,既明确区分出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的不同层次,又做到在统一系统思维下的一体化设计。 三个层次的明确定位, 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学习生涯规划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制度保障的可能性。

中职主要培养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也就是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专科层次主要培养的是技术型和技能型的混合人才也就是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本科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则培养专家级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工科为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 为技术工人-技 术 员-应用工 程 师,随着培养目标的升高对操作技能的要求在下降,而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在升高,也就是技术工人对操作技能要求高于理论知识;应用工程师对理论知识要求略高于操作技能;而对于这两种人才类型之间的技术员,则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等要求。目前, 我国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各自为营, 同类专业的中、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存性。高职教育没能建立在中职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没能建立在高职的基础上实现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层次的衔接。应用型本科有着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其高等性就是要加强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其职业性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一线问题的能力。传统本科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并重,懂理论会操作。传统本科教育,教的理论多,但真正到工作上,动手能力不强;而应用型本科,目的就是教出来理论与动手能力俱佳的人才,教出更加实用的应用技术人才而非理论人才。

公共数学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于中、高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总目标的。随着培养目标的递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在升高自然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要求在升高。基于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层次型,数学知识的呈现也出现了层次型。数学知识从简单到复杂,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转变。数学定义由描述性定性定义到定量的严格定义转变。数学由具体到抽象转变。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要求在提高。

(2)制定统一的一体化的兼顾就业与升学的数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和实施的标准化规范, 包括课程性质、 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 课程的目标、 课程的内容框架和课程实施建议等内容。尽管国内外各种衔接模式的实现过程和方式各不相同,但其有效衔接的核心和关键点都是课程的衔接。目前我国中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更多追求的是一种外延式的学制上的衔接,以课程为核心的内涵式衔接还很薄弱, 成为中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协调发展的瓶颈。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是同一类型教育中的三个不同层次,应用型本科和普通本科是不同类型的教育,中、高职应用型本科课程结构能否科学合理地衔接, 直接关系到中、高职应用型本科三个层次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能否有机统一, 能否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的浪费, 这是一个关系职业教育整体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问题。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

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感到特别吃力,这表明了中高职教育在理论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现象。许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了断层, 到目前为止中高职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标准没有统一,中高职应用型本科对接的教材更是寥寥无几,尤其是数学等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职阶段开设的课程要能满足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要求, 同时要兼顾学生升学将来能掌握更高层次知识和发展更高层次能力的要求。因为公共数学课程内容安排原则“ 必需、够用” 的模糊性,导致了部分中高职院校制定了典型的“ 实用主义”的数学课程标准,这是一种只顾眼前、不顾将来的短视的数学课程标准。“ 实用主义”影响下的中高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就业能力和实用技术的培养, 出现了轻文化基础、 重专业知识, 轻基础理论、重操作实践, 轻深层次理解、重机械操作的现象, 学生升入本科后很难适应应用型本科更广、 更深的理论学习, 达不到更高层次技术学习的基本要求。

四、结束语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范文第4篇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分ABC)

A、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B、加强师德建设

C、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D、培养教育教学骨干

2、历史教学中活动课的开展怎样与历史教学建立联系,并且要注意的问题(3分

A、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平面的地图动起来

B、如何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不只是少部分学生在动

C、只是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

D、如何让学生全面参与活动课中,不仅仅是肢体,表情,还包括思维

3、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应包含哪几个要素?(3分ABCD) A指导思想

B教学目标

C实施程序

D操作技术。

4、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依据有哪些?(3分ABCD)

A、是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

B、是依据学生的特征

C、第三是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

D、第四是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5、合作教学(合作学习)的意义。(3分ABCD)

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够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C、能够培育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发展学生的竞争意识。

D、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6、选择教学模式的原理包括有那几个方面。(3分ABD)

A、基本原理

B、匹配原理

C、教学互助原理 ABD)

D、实施条件原理。

7、你如何理解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3分ABCD)

A、热爱教育事业

B、关心、爱护、尊重全体学生

C、教师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D、教师要富有教育、教学智慧

8、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目标分成三个的层次(3分BCD)

A、满足于经验教学

B、能够自如的运用专业知识,设计教学方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

C、追踪学科研究动态,继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D、成为研究性、学者性的名师

9、教学评价的阶段安排包括几个方面(3分ABCD)

A、课堂教学评价

B、单元教学评价

C、学期教学评价

D、学年教学评价

10、教学评价的主体是(3分ABCD)

A、教师评价

B、学生自我评价

C、同学互评

D、家长评价

1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改进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3分 BCD)

A、强制灌输、死记硬背

B、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

C、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探究单元

D、凸显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2、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3分ACD)

A、尊重历史学的基本特征

B、以老师为中心,围绕老师的教学特点展开

C、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D、注重历史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13、知识整合的注意事项(3分ABC)

A、整合各科知识用于历史教学时,要注意分寸,合理运用

B、不能喧宾夺主,要对所选的材料加以剪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

C、不为整合而整合,为教学而整合

D、运用各科知识时囫囵吞枣,不加选择的使用

14、量规的实施及作用(3分 ABCDE)

A、量规与活动共始终

B、落实量规尊重史实

C、依据量规学会评价

D、学会合作塑造人格

E、师生共同把握量规

15、如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3分ABC)

A、围绕特定主题设计历史学习活动

B、系统设计历史学习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C、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设计历史学习活动

D、照本宣科,不重视教学活动

16、改进学生学习方式需关注的问题(3分BCD)

A、只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究学习,其他的不涉及

B、准确地把握不同学习方式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C、辩证地看待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新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D、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式,不能简单地将学习方式归纳为有关学习过程的程序和规程,因为这样会导致学习方式的模式化取向

17、为师“三境界”(2分ABC)

A、职业境界

B、专业境界

C、事业境界

D、唯利是图

18、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2分AB)

A、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B、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兴趣

C、以教而教,以学而学

19、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积极成果 (3分ABC)

A、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所提高

B、学习能力有所增强

C、课堂教学呈现活跃和愉快的气氛

D、学生考试学分有明显提高

20、评价主要分为几种类型(3分ABCD)

A、按测评的标准分

B、按测评的过程分

C、按测评的功能分

D、按测评的主题分

21、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领域的一组是 (2分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22、新教材历史知识多方位、多层次的联系包括(3分ABC)

A、注重历史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B、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内容的联系

C、历史的演变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A)

D、跨领域学科的联系

23、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是什么(3分ABCDE)

A、改变历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破除学科本位的观念,注意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

C、摒弃历史课程中某些“繁、难、偏、旧”的内容,改变偏重书本知识的倾向

D、加强历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历史知识和技能

E、改变过去强调接受练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4、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那么它通过那些措施来保障(2分ABCD)

A、从内容上选取了对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有益的历史知识

B、新教科书的内容少而精,并严格控制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C、在能力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上,也注意循序渐进

D、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美德教育、正确的国际理解教育等

25、新教科书的编写,注意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具体说(2分ABC)

A、尽量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注重教科书内容的启发性,便于学生参与教学,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B、注意体现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C、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与交叉

26、北京四中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什么(2分ABC)

A、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情意识教育

B、突出开放共融的国际意识教育

C、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格教育和人生观教育

D、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27、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重组知识结构,包括(2分BCD)

A、跨不同领域内容的整合

B、单元内容的知识

C、跨单元学科内部的整合

D、跨学科之间的知识整合

28、教学中多元教学方法的实施,具体说(2分ABC)

A、体验与探究

B、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C、综合课程资源的开发

D、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29、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需要的策略与方法是(2分ABD)

A、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重组知识结构

B、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挖掘教学内涵

C、按照课程标准,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

D、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施多元的教学方法

30、课程实施的执行所引起的变化?(2分ABCD)

A、课程知识更新

B、教学过程的改变

C、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范文第5篇

1.孔子创立了(

)

A.道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儒家学派

D.墨家学派 2.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 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智慧”是指(

) A.“无为而治”

B.“兼爱”和 “非攻” C.“仁”和“德治”

D.实行“法治” 3.有学者认为:“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 A.《韩非子》

B.《道德经》

C.《论语》

D.《墨子》

4.山东省的曲阜每年都要迎接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因为这里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的故里,这位思想家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墨子

5.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又是大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 A.兴办私学

B.创立儒学

C.开办太学

D.创设科举制度 6.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

7.右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

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 8.(2013•山东滨州卷•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当代中国,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于师9.(2013•甘肃兰州卷•2)《论语》记载的是我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言论(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10.(2013•山东省威海卷•2)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

) A.“仁”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

11.(2013•云南八市卷•2)某电视台要聘请法制栏目主持人,如果时光穿梭回到战国时期,你认为哪一思想学派的代表最适合担任该栏目主持人(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12.(2013•湖南湘潭卷•1)下列人物中,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韩非

D.庄子 13.(2013•湖南长沙卷•14)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即(

) 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1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的派别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15.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这个人是(

) A.孙膑

B.孔子

C.韩非子

D.孙武

16.最早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准则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它出自(

) A.《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金刚经》 18.《论语》记录的是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仁”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娄” 1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包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20.下列学说中,在后世被统治者奉为治国之道的有(

)

①儒家

②阴阳家

③法家

④兵家

⑤墨家 A.①②④

B.①③

C.①

D.①④ 21.“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

22.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在(

)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 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无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历史学习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足“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暴致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4.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2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同志所引句子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6.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二、非选择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官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

材料三: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 (1)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说明百家争鸣的产生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物质基础? (3)百家争鸣产生了什么影响?

28.2011年12月3日至4日,第八届“国际儒学论坛•2011”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名学者齐聚一堂,体会古人智慧,探寻儒家思想的修身处世之道。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2)你认为以“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为主题的国际儒学论坛的召开有什么现实意义?

29.和谐,承继着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思想家都留下了关于和谐社会的哲理名言,这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深刻启示。

(1)列举两例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或言论。 (2)上述思想家的思想或言论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C

2.C

3.C

4.C

5.A

6.C

7.D 8.C

9.B

10.B

11.B

12.A

13.D

14.C 15.D

16.C

17.A

18.A

19.A

20.B 21.D

22.A

23.D

24.C

25.B

26.C 27.(1)材料一说明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当时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材料二说明了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中职中国历史试题范文第6篇

初一历史期末

本文由何文芊·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一、选择题(40 分)

1、香港歌星刘德华唱的《中国人》中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 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我国境内目 前已知的最早人类吗?( A A、元谋人 人

2、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 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 B A、北京周口店遗址 口遗址

3、“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 年 5 月,台湾亲民党 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省黄陵县祭拜了“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中 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 A A、黄帝 B、炎帝 ) D、舜 ) C、半坡遗址 D、大汶 ) C、北京人 D、马坝

B、蓝田人

B、河姆渡遗址

C、尧

4、“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制国家里有所体现, 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君是( C ) A、禹 B、启 C、汤 D、盘庚

5、在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等三个有名的暴君, 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点是( A ①贪图享乐 A、①②③ ②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统治残暴 B、 ①③④ ) ④治国有方 D、②③④

③百姓怨声载道 C、①②④ )

6、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 A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7、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 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B A、启发诱导 ) D、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而知新

8、现在我们到中医那里看病的时候都给你切脉,你知道是谁总结出 了望、闻、问、切的四种诊断方法吗?( A A、 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 )

9、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D )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

10、电影《英雄》中的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 18 种写法,互不相 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除,只留下一种 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 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 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文字的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 D )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A、①②③④

11、以下西汉时期四位皇帝按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汉高祖 A、①④③② ② 汉武帝 ③汉景帝 ④汉文帝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12、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族杰出领袖是( A A、冒顿单于 阏氏 B、呼韩邪单于 C、伊稚邪单于

) D、宁胡

13、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A

)

A、长安 → 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 欧洲 C、长安 →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欧洲

14、 假如你生活在西汉时期, 你在当时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 ( A、在麻纸上写字 习数学知识 C、与张衡交流有关预防地震的问题 D、请华佗做外科手术 )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

B、阅读《九章算术》,学

15、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 古代( A ) B、从夏朝到唐朝时期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的历史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

16、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时期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 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B A、官渡之战 获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 D、七擒孟

17、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C A、江南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和劳动力 C、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 D、政府重视 )

)

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

18、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C A、迁都洛阳 族的官制、律令 B、采用汉姓 C、普及汉语

D、采用汉

19、喜欢旅游的同学,如果要了解我国古代的山川河流情况,应该翻 阅下列哪本书?( B A、 《齐民要术》 《西游记》 20、 一节历史复习课, 教师请同学们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 是谁?( C ) ①东晋人 ②字的特点端秀清新 ③代表作是 《兰亭序》 ④ ) B、 《水经注》 C、 《三国演义》 D、

后人称他为“书圣” A、颜真卿 B、欧阳询 C、王羲之 D、钟鹞

二、读图题:(21 题 7 分,22 题 5 分,共 12 分)

21、①右图的名称是什么?(1 分)其用处是什么?(1 分)

②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3 分)其历史地位如何?(2 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2、看右图(1)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1 分) 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1 分)

(2)图中的两位主人分别是谁?(2 分)

他们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什么?(1 分)

三、材料分析题(23 题 15 分,24 题 13 分,共 28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武帝时, 西域内属, 有三十六国。 汉为置使者较尉领户之。

宣帝改曰都护。” 请回答:(1)张骞几次通西域?分别是什么时间出发? 两次,公元前 138 年和公元前 110 年 (2) 由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种种艰难险阻和挫折, 你得到什么启示? (5 分) (6 分)

(3)“宣帝改曰都护”是哪一年的事?有何意义? (4 分) 公元前 60 年,从那时起,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集权的开始

24、阅读下列材料“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请回答:(1)这是什么时候谁的名言?(3 分)

司马迁 (2)他写过什么书?该书是什么体裁?(4 分) 《史记》,纪传体通史 (3)该书有何成就?(6 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一部优 秀的文学作品

四、问答题(20 分)

25、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 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怎样看?(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6、你如何评价曹操?(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期末达标检测参考答案/A

一、 沙里淘金(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A A B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A A A B C C B C

二、读图题:

21 、①水排。其用途是利用水利鼓风冶铁。②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 发明。历史地位是水排的利用,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冶铁质量,比欧 洲早一千多年。 22(1)、故事名称:鸿门宴。包含的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 两位主人:项羽和刘邦。他俩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三.材料分析题

23、 ①两次, 第一次公元前 138 年, 第二次前 119 年 ② 略 公元前 60 年,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24、(1)这是西汉时司马迁的名言。 通史 (2)《史记》 纪传体 ③

(3)《史记》的成就: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该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 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四、问答题

25、表明观点。(只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得 1 分;只认 为他是一个暴君得 1 分; 认为他既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又是 一个暴君,功大于过者得 2 分。) 功:①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 国家(2 分)。②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1 分)。③统一车辆形制、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2 分)。

2006—2007 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试题 第Ⅰ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40 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选出并填入 第Ⅱ卷前的答案表中。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A.元谋人 人 2.右图中国古代某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居住在右图式房屋的原始居 民是 A A.北京人 B.长阳人 C.半坡人 姆渡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

3.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其原因是 B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下列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文化遗址

4.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B A.禹让位给伯益 C.舜传位给禹 B.禹传子,家天下 D.启打败有扈氏

5.《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西周时为巩固对周边的统 治,实行了 “授民授疆土”的 C

A.禅让制 县制度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

6.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B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D.牛耕得到推广 7.秦朝的中央官员中,负责检查百官的是 C A.丞相 守 8.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A

B

C

D

9.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是 C A.刘邦起义 战争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年号的皇帝是 B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明帝 B.项羽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

11.丝绸之路是从中国通向 A A.西亚和欧洲的著名商路 C.日本的著名商路 B.印度的著名商路 D.东南亚的著名商路

12.据新华网 2005 年 12 月 6 日,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 学发表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 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提到“丝绸之路

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你知道下列人物中与丝绸之路有直 接关系的是 C A.李斯 D.张仲景 13.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开始于 C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D.丝绸之路的开辟 14.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控制汉献帝, 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 位的是 D A.袁绍 操 15.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 是B A.匈奴族 族 16.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 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B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融合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C.民族交往与民族 B.鲜卑族 C.羯族 D.羌 B.刘备 C.孙权 D.曹 B.刘邦 C.张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17.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 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D

A.孟子 非子

B.墨子

C.老子

D.韩

18.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B A.《离骚》 亭序》 19.它在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设计令无数水利专家惊叹, 它是中国人民化害为利的典范,它应该是 A A.战国时的都江堰 汉时的白渠 20.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D A.鲁班 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初,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 而将相或乘车, 齐民无盖藏…… B.华佗 C.扁鹊 D.张仲 B.战国时的郑国渠 C.秦朝时的灵渠 D.西 B.《史记》 C.《楚辞》 D.《兰

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材料二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

家足,都鄙廪庚(粮仓)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 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的什么社会问题?当时的“天子”是谁? (2 分)

(2)材料二中的“京师”是指当时的哪一城市?(1 分)

(3)你认为材料二是对哪一盛世局面的描写?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局 面?(4 分)

22.右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 A、B、C 是当时的三个主要政 权,D、E、F 分别是其都城。依据该图回答问题。 (1)指出右图中 A、B、C 代表的政权名称和 D、E、F 代表的城市 名称。(3 分)

(2)这三个政权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分别是什么?(3 分) 魏国:曹丕,洛阳 220 蜀国:刘备,成都,221 吴国:孙权,建业 222 (3)说出与三国鼎立形成有关的以少胜多战役。(2 分)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23.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 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 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 黔。”——《资治通鉴》 请回答: (1)这里的“魏主”指的是谁?“北俗”指的是什么?(2 分)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鲜卑族的风俗

(2)这段材料表明了魏主什么样的决心?(2 分) 接受汉族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3)魏主为了改变北俗实行了哪些改革?他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趋势 下进行的改革?(4 分) 民族大融合 (4)改革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1 分)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支持 A.①② ②得到了鲜卑贵族的广泛

③改革者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D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三、简答题:本题共有 4 个小题,第

26、27 小题为必做题,

24、25 题选做其中一个,若两题全做,以 24 题计分,共 30 分。

24.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为我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试评价秦始皇的功与 过。(12 分)

25.“汉武雄图载史篇”, 这是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对汉武帝的评 价,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学们已经 学过了这部分内容,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 对汉武帝做出一番评价。 (12 分)

26.六朝时期南方经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农业有了很大的发 展。请你分析一下南方经济出现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2 分)

1、北方民族南迁

2、 27.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 儒家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孔子在历史上主要贡献。(8 分) (2)秦汉时期两位皇帝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截然相反,请你写出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这两 位皇帝及采取的措施。(4 分)

2006—2007 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40 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A C B B C B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4 16 17 18 19 20 得分 A C C D B B D B A D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 21.(1)国家贫穷,人民生活困苦。汉高祖刘邦(2 分) (2)长安(1 分) (3)“文景之治”。原因: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人民群众的辛勤劳 动、汉文帝和汉景帝轻徭薄赋等措施的实行。(4 分) 22.(1)A:曹魏,B:蜀汉,C:东吴;D:洛阳,E:成都,F:建 业。(3 分) (2)A:220 年 曹丕 分) (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 分) 23.(1)孝文帝 鲜卑族的风俗(2 分) (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 分) (3)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族人通婚;民族大融合。(4 分) (4)C(1 分) B:221 年 刘备 C:222 年 孙权(3

三、简答题:本题共有 4 个小题,第

26、27 小题为必做题,

24、25 题选做其中一个,若两题全做,以 24 题计分,共 30 分。 24.秦始皇作为一代帝王,既有功也有过。(2 分) 秦始皇为我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 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建立了一套封建专 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采取了许多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货币、 度量衡和文字;北筑长城,抵挡匈等。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巩固 国家的统一,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也促进了我国历史的发展。(6 分) 但秦始皇为加强其思想统治,“焚书坑儒”,摧残了中国古代的文化。 在他统治期间,还实行暴政,赋税、徭役繁重,制定严酷刑法等,经 人民带来深重灾难。(4 分) (本题属开放题,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5.(1)民族政策: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大败匈奴),河西屯边, 西南开边,东北拓展,西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3 分) (2)经济政策:废半两钱,改铸五铢钱。在关中开凿六辅渠和白渠。 治理黄河。(3 分) (3)文化政策:“独尊儒术”,兴办太学。(3 分) (4)汉武帝也有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一面,虽有巩固国防、开疆 拓土之功, 但耗用民力过度给社会带来危害, 好在尚能悬崖勒马。 (3 分)

26.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相对和平 稳定的环境;统治者因为重视而采取了一系列有利措施;南北方人民 共同的劳动;适合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自然条件。(12 分) 27.(1)成就:思想上:提倡“道之以得,齐之以理”,提出了“仁”和“礼” 的学说。(3 分) 教育上: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 方法的许多讨论,成为后传诵的格言,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 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分) 文化上: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六部文化典籍,对中 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言论被弟子编成《论语》 一书。(2 分) (2)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4 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过: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1 分)。②徭役繁重,赋税沉重(1 分)。③刑法严酷,生活腐化(1 分)。(写出课本以外的条目可奖 励 1 分。)

1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上一篇:部队单位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镇组织办工作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