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素质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26

工程师素质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针对网络工程新专业原培养方案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在分析专业特点和理清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观点,以制定出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培养方案。

关键词:网络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由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过去的15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了适应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网络工程作为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外专业,自2001年教育部首批增设该专业以来,许多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办学基础上新开办了网络工程专业,为社会输送大量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人才。

我校于2008年增设此专业,虽然在制定培养方案之前做了大量调研,也借鉴了不少其他院校的办学经验,但是网络工程毕竟是一个新兴专业,最早开办此专业的院校也不过发展了几年,大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最初的培养方案制定过程难免会考虑不完善,在随后的两年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专业发展的需要,如何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和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的探讨思路主要围绕着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1-2]。

1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决定本科教学面向的宗旨,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与实现的有效性是专业办学成败的关键点,此后的培养计划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都要依照培养目标来进行,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网络工程新专业人才,必须首先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来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

从知识体系上看,网络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上发展而来的,与计算机科学存在很强的联系,因此网络工程仍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均属于计算机类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教育部并没有给出明确专门的指导性意见或规范,各个学校都是自己决定,因此各个学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设置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在我校开办网络工程专业之初,既然认为网络工程专业是特色专业,就应该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区分开来,网络工程专业应该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培养目标中特别强调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集成及项目管理的“强能力、高素质、富创新、有个性”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之初过于偏重于网络规划、网络集成和网络管理。通过两年的探索,我们发现培养目标确定的不太合理,过分注重于网络,没有立足于计算机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很多高职类的院校很相似,但是在相同的培养目标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不能那么偏重于网络工程类,还要开设很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软件工程专业相同的理论课程,如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等,而高职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大幅度的偏重于网络工程,对于很深的理论课程根本不开设,对于网络规划与管理、网络互连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等网络特色课程可以投入很大,学时也很多,实验环境也普遍比我们好,导致在网络规划、网络集成和网络管理这方面,我们培养的学生没有明显的优势。

2) 根据社会需求调查表明,很多单位和科研机构对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要求除了掌握网络规划、网络管理等技能外,更需要高层次的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与网络技术都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培养目标不能制定的太狭窄,仅仅注重网络工程的特点,没有考虑社会对本科生的需求。

3) 学生对于网络工程专业认识不足,在做专业介绍时看到培养目标,误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就是配置一下网络设备,做一做网络维护和管理等工作,在学习中不能清醒的认清自己的学习方向,对必要计算机科学知识和软件知识不够重视,导致知识学习不全面,失去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竞争的实力。

在认清了本专业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后,我们及时的调整了培养目标,由最初的“培养网络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调整为“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工程技术,以及精通网络编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确定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是网络规划与集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编程、网络安全与管理,前两个专业方向作为主线集中师资力量重点建设,既能体现网络工程的特色,又能立足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紧抓学生的理论基础和编程能力,因为社会对本科生的理论知识和编程能力的要求还是很突出的,这种两手都抓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就业和增加竞争力;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方向较偏重于理论,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适合需要继续深造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但此专业又具有专业特色,因此作为一条副线建设,本科环节中这个方向相关课程仍然需要掌握,但不作为重点建设。

2敢于创新,改革优化课程体系

很多高校的网络工程新专业课程体系都是在原有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上通过修改而制定的,通过删掉一些课程后再增加一些能体现网络特色的课程,也就是“替换”的方式来完成,主要是因为当时确实缺乏相关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经验拿来借鉴,教育部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规范,所以,课程设置上比较仓促,缺乏长远的考虑,给今后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困难和困惑。

2.1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 照搬其他专业课程体系,没有进行长远的规划,不敢创新。在网络工程专业出现之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专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网络工程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必然会借助于这两个现有专业的课程体系,由于对于新专业认识不足,课程设置该何去何从完全处于一片茫然之中,也不敢大胆的创新,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些课程就直接照搬过来,学时和学分都不改变;有的课程对专业建设作用不大,完全可以删掉,但由于是常规的基础课程,又不敢创新,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课程代替,也没有删掉;有的课程是新开设的,由于没有经验,不知道该放在哪个学期,结果导致课程顺序混乱。

2) 由于早期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没有立足于计算机科学大范畴,过于偏重网络工程。为了体现专业的特色,在大二下学期开始的专业课程中,加入了大量的网络特色课程,并偏重于网络规划与集成方向,对于程序设计和偏重于理论的计算机科学类重点课程重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也没有意识到网络工程专业归根到底还是属于计算机科学范畴。

3) 专业课程学时分配较平均,重点课程学时太少。由于教育部的规定和限制,目前所有高校的开设的专业课程学时都普遍的减少了很多,有的课程是重点课程,学时也比较少,比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般讲C语言),这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以后其他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打好基础,多多实践,领会程序设计的灵魂,然而这门课的学时普遍只开设64个学时,44个学时的理论,20个学时的实验,上过这门课的老师都有体会,44个学时的理论课堂根本讲不完基础的知识,20个学时的实验对于实践环节也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网络编程这个方向上有所突破,必须注重重点课程的教学。

4) 设置了一些不适合本科教育、知识模块重复,难以开展教学的课程。在早期的课程设置过程中,由于急于想要体现专业特色,在没有充分考虑到是否有实验室支持该课程,该课程的开设是否合适本科生的教学,该课程是否和其他课程重复的情况下,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了一些不太合适本科教学、知识模块重复、难以开展教学的课程,如网络规划与设计与综合布线技术,这两门课程中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比较难以开展教学的课程,我校没有专业的综合布线实验室,而且对于本科生来说,这方面的知识需要了解,并不是重点课程,可以把综合布线的知识在网络规划与设计这门课中作为一章来讲解,完全没有必要单独的开设,也减少了课程之间的知识模块重复教学。

2.2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改革

经过几年的发展,大家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学院也积极的派老师们参加各种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会议,并积极的向其他院校取经,通过组织老师、学生座谈和交流的方式,吸取和总结了各方面的建议,及时修订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勇于创新,主要做了以下一些调整和改革:

1) 根据三个专业方向为指导,理清课程之间的先后联系,重新设置整个课程群,课程设置上立足于计算机科学,再增加网络工程特色,因为如果脱离了计算机科学这个基础,课程设置的再有特色也是不能得到长足发展,并确定重点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每个方向都有老师负责重点建设。三个专业方向及重点课程建设如下图1所示。

每一个方向作为一条主线,从简到难,按照先后顺序每个学期开设1~2门专业方向课程,学生可以依照课程设置沿着三条主线不断深入、持续的学习下去,每条主线由1~3名老师主讲和负责,更利于管理和教学。

图1三个专业方向及重点课程

2) 大胆创新,替换一些对专业发展作用不大的课程,或直接删掉,把学时分配给需要重点建设的课程。经过调研发现,同学们都普遍反映学的科目太多,学的都不精,应该重点掌握的课程学时太少,有的课程学了以后感觉对专业提高用处也不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大胆果断的删掉了一些课程,如编译原理、算法分析与实践、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将学时分给需要重点建设的课程,如程序设计类课程,计算机网络类课程,这样能突出重点,让学习更有所长。

3) 精简专业课程,避免知识模块的重复。在课程设置之初,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加上没有太多的经验,有很多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知识模块重复的情况,有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于本科生不太合适,只需要作为了解层面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可合并到其他课程中作为某一章节的内容。比如应用密码学课程,对于本科生来说偏难,数学和理论较多,可以放到信息安全概论课程中作为一章节来讲解;虚拟局域网、对等网络技术、并行处理及分布式系统这三门课程可合并为一门课程,称做“网络新技术”,这样合并后的单门课程内容能更丰富,专业课程更精简。

3重视能力培养,狠抓实践教学环节

网络工程专业是偏应用的专业,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很强,因而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在整个课程体系建设中尤为重要,强调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是目前本科教育的趋势,实践环节的严格把关就是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关键。然而,在实践环节设置上,很多高校普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上机学时不够,特别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很多没有计算机,仅仅依靠课内的实验学时是远远不够的,早期的实践基础打不好,后期很难弥补;课程设计一个班只有一个老师辅导,甚至一个老师辅导几个班,学生不认真,老师不仔细,导致课程设计环节形同虚设;实验条件有限,实验室设备不全,有的课程实验难以开展等等。

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我系教师一致认为实践环节不能忽视,必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狠抓教学质量,逼着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过硬的动手能力,才能在社会上提高竞争力,主要的改革方法有以下几点。

1) 增加上机学时,开放实验室,增配实验辅导老师。对于一些实验环节比较重要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实验学时,并有计划的开放学院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到实验室上机,弥补课堂时间不足。在实验课堂中,增加一些实验辅导老师,可利用学院的研究生资源,帮助老师实验课堂的答疑和辅导工作。

2) 课程设计严格要求,每个班配备两个老师辅导,通过答辩把关。改革以往一个老师既负责教学,又全面负责课程设计的方式,将课程设计分配给本课程组中的多个老师共同承担,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求、答辩由课程组所有老师共同参与,考核方式改革为学生单独答辩,既公平又能促使学生认真的对待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网络这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阶段进行了试验,老师和学生都反映这种方式的效果非常好。

3) 努力创建更好的实验条件,完善实验设备。目前拥有网络工程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协议仿真实验室,接口硬件实验室等,基本能满足专业课程的实验开设要求,其中网络工程实验室在2008年进

行了二期扩建,由原来的5组设备扩大到8组设备,并增加了网络存储、融合通信、无线网络等新设备,实时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目前,我院正在积极申报无线传感器实验室,并不断更新实验设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目前学院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支持的课程如图2所示。

图2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课程

4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过程是一个需要仔细摸索、循序渐进、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两年的新专业建设,我们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培养目标、重新设置课程体系结构并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的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网络工程作为一个新专业面临的挑战还很多,要建设出具有本校特色的网络工程专业还需要不断地以发展的思路探索下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姜腊林,易建勋,陈倩诒,等.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67-69.

[2] 郭广军,羊四清,戴经国,等.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19):134-13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Plan on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WANG Chun-zhi, LI Hong, XIONG Cai-quan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education plan; course architecture; practice teaching

(编辑:白杰)

工程师素质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要建设节约型校园,必须在办学的基础建设和基本投入上慎重考虑与充分论证。整合高校现有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生态型循环模式是建设节约型大学的一个具体举措。教学团队不但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在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研教改与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成绩也很显著;课程群的构建实现了知识的贯穿与融合,形成了“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知识体系;实验室的模块化配置,完全实现了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与综合利用,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创造了条件,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支撑。

关键词: 教学资源;教学质量; 课程组; 资源共享

有专家指出,高校在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上应该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大学的要求,作为治校理政的一个基本原则[1]。要建设节约型校园,必须在办学的基础建设和基本投入上慎重考虑与充分论证。另一方面,整合高校现有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利用生态型循环模式是建设节约型大学的一个具体举措。高等教育资源可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各个要素合理组合和优化运行,可达到最佳的产出效益[2]

。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效益观,在资源分配和使用上做到更为有效的综合运用,达到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目的,就要求重视高校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使其发挥最大效率。资源整合不仅是硬件方面的需要,在教师等人才方面的需要同样是很迫切的,如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都应该追求人员的安排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笔者就教师、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进行了思考和初步的实践。

一、 教学资源利用现状

(一)教师资源利用

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5个与材料相关的本科专业,有些课程几个专业都要开设,如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技术、材料科学与方法、科技论文写作、复合材料、能源材料等必修和选修课程。长期以来,这些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是由各专业系主任决定,由于普遍存在的工作量计算问题,各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工作量分配的原则出发来选择任课教师,没有教师间的任何竞争,因人而异选择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不同专业的相同课程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课程内容和讲解形式的随意性比较大,课程建设势单力薄,没有集体优势。甚至有的教师为了争工作量,不管有无条件和能否胜任,也要争取担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任课教师间缺少沟通,常常出现同一专业的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或脱节的现象。

(二)实验教学资源利用

仪器设备的总体不足和部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是目前高校实验资源利用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材料学院各专业相近却又不同,以往各专业都是分别考虑仪器设备的配置,没有一个整体观念。因此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难以上层次与水平,大型设备购买困难,普通设备往往又重复配置。专业和实验项目开设界限分明,专业之间的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不能有机地相互使用,这导致了实验项目开设的局限性,实验项目的更新周期不快,而且相当部分的实验内容为简单的验证性或演示性实验。近几年来,经过专业调整与教学改革,各高校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调整,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正逐步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转变,研究创新型实验也开始建立。但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实践性环节的改革还是比较滞后的,或是由于概念理解问题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开设的实验并没有真正达到综合性、设计性的要求。另一方面,近几年以科研为主的仪器设备增加较多,怎样充分利用先进科研设备来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建设贯穿同一课程知识点以及系列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来实现。

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教师队伍和实验条件是教学资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意识,不但对提高办学效益有重要意义,还是现代办学理念和方向的重要体现。要做到理想化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是比较难的,但应将尽可能地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努力的目标。

(一)教师资源的共享和竞争

任何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教学思想都需要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去贯彻落实,把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一支教学研究队伍[3]。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无论是管理制度的建立,还是政策规定的制订,最理想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即使是暂时的政策倾斜,也必须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政策平衡点。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研究方向的日益增多,形成了许多新的知识增长点和相应的新课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课程的开设和任课老师的选择不能仅从工作量方面来考虑,必须从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要求出发来选择教师,并引入竞争机制,教师上课必须实行准入制,任课老师应当有与此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现代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知识更新。知识的更新速度之快,更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和习惯,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项工程,要达到最佳的效果,需要精心设计,组织实施,最后总结评估。这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在竞争中发展与提高。同时,创建教学团队,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教材、课程和课程群建设,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仪器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

实验教学资源包括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设备资源的合理使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是实验指导老师素质、教学水平、研究水平以及设备资源利用的一个综合反映。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整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打破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突破学科局限[4]。随着学校事业和各学科专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各种经费渠道购置的仪器设备不断增多,要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为科研服务、科研引领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实行仪器设备的开放式服务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专业和学科的局限,实现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不断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和提高它们的内涵,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三、资源共享运行机制与实践

几年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改革与发展,结合省品牌、特色专业和学科建设,确定了“十一五”材料类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划和思路,以创新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以“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为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我们首先从管理体制开始改革,将原先的5个系合并为2个系,从体制上促使了教师资源的重组;实验室实行了中心化管理,完全打破学科与专业的界限,按功能划分模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一)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

在新一轮的培养方案修订中,我们改变原先以单一材料(如金属、无机或高分子)为培养目标的专业设置模式,建立材料类复合型人才培养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特色模块,实现了不同专业相同课程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对主要课程组建了教学团队,就像科学研究组成团队一样,实行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集体攻关,对许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面向全学院范围的教师实施聘教和竞争。实行相同课程的统一要求后,因为授课的专业班级比较多,一门课就需要几位老师同时上课,使团队建设成为了可能。课程教学团队建立后,在课程负责人带领下,共同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及手段和教材等问题,分工负责备课,再汇总讨论修改,最后定稿,上课的老师都统一采用同样的教案和备课内容,这样极大地规范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各专业的学科专业知识平台课程材料科学与方法的教学团队,由3位高水平的教授、博导及合理的梯队结构人员组成,一起进行教学研讨,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他们共同备课,共享新的信息和教学实例,共同使用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断创新与完善,采用同样的教学安排和考核方法。课程团队的建立对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教改立项、教材和课程建设。近几年,材料科学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团队完成及在研省、校级教改项目3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集体编写的该课程教材被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获江苏省精品教材奖,下一步目标是申报江苏省精品课程。由团队承担的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学生评教活动中,由团队承担的课程的得分始终名列前茅。教学团队的建立也给教师的进修、提高创造了条件。

(二)课程群建设

课程群建设是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优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的做法是将课程按内容进行分类,构建课程群,统一整合课程群内的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等内容,建立“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将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建为材料科学、材料工程和材料工艺3个课程群。材料科学课程群包括材料科学与方法、材料测试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无机材料学等课程,着重于材料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材料结构理论和测试方法,材料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材料工程课程群包括材料热工工程与设备、流体力学、工厂设计概论等课程,着重于工程基础知识,如热工理论、流体理论和工厂设计理论;材料工艺课程群则包括无机材料工艺学、粉体工程等课程,着重于实际应用,包括材料制备的基本方法、工艺流程设计等。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每个课程群设置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系列实验和一个课程设计,将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理论教学-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理论教学内容是基础,综合性实验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和验证,而课程设计则是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性知识及实验得到的实践性知识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三位一体的课程群教学体系精炼了教学内容,避免了原先出现的课程间内容的重复或脱节现象,使知识结构明晰,对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起了重要作用。

(三)实验室模块化建设

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充分共享的节约型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仪器设备,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这几年实验中心的主要建设目标。我校的工业中心面向全校开放,实践性教学和创新技能培养环节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运行良好的体系,是资源共享、优化组合的很好范例。我院在实验室中心化的基础上,打破专业界限,按功能、作用模块重新配置仪器设备,围绕材料学科大平台,统一考虑仪器设备的配置,结合2005年获批的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示范中心建设,先后组建了材料设计、制备、成型、加工、熔炼、检测等实验模块,不但完全实现了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而且对仪器设备的综合利用、实验内涵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品牌、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支撑,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提供了条件保证,为创新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训练平台。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构思、设计和组织,使得这些实验在内涵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的调整和专业课程交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开设专业交叉的实验项目,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近几年,以科研为主的仪器设备是越来越多,学院拥有江苏省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建)。在这些建设项目中,我们始终贯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学科与科研的高档仪器设备,结合研究项目以及学科前沿内容,拓展研究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提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层次,这样,极大地提升了本科教学的质量。在仪器设备的管理上,我们实行专业教师与实验室专职人员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业务管理以专业教师为主,常规管理以专职人员为主,使得利用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变得方便,仪器设备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郭大成. 高校建设必须讲成本重效益[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2):7-9.

[2] 茹宗志,张俊列. 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策探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6(6):39-41.

[3] 任改莲.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策略的探讨[J]. 文教资料,2006(12):14-15.

[4] 郭祥群,施芝元,薛成龙.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跨学科立体化实验教学新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48-49.

(责任编辑 朱漪云)

工程师素质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通过对通信监理专业推进校企对接,共建特色专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特色,为通信监理专业建设及专业群提供更好的发展,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的能力,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5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达安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创办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该专业以通信工程监理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校企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为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经过多年的建设,该专业从“全额订单”起步,逐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通信工程监理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制定出与企业合作、交流的长效机制,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将通信监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广东省通信监理行业和企业培养了紧缺的高素质通信监理人才。

1. 紧贴通信产业的发展,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项目建设期间,本专业紧跟行业发展要求,面向通信监理员这一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的变化,与广东省通信学会、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达安等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学会和企业进行了密切交流与沟通,开展了多次的调研和论证,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和修订和完善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通过召开年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并与到会各行业企业专家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社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要,分了通信监理行业工作岗位、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对应的课程体系,修订每个模块相应的符合行业需要的课程和技能考核标准,确定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双主体育人的办学思路,体现了开放性、合作性和与时俱进。

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为:将本专业建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力量强、教学实训条件优、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特色引领的品牌专业,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辐射带动我校通信专业群发展,最终为全国同类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通信工程监理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广东省通信行业,培养掌握通信专业知识和技术,具有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和现场监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根据行业和企业需要,在该专业下灵活设置通信工程设计、通信工程概预算等相关专业方向,并成为该行业急需人才的培养基地。

2.完善了“校企融合、共建共管”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并实践“校企融合、共建共管”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实工学结合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聘请社会和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将共同参与教学,特别是实训教学与考核环节。采用“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学习阶段基本由2年半的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0.5年的企业顶岗实习阶段,对人才的培养力求理论适用为度,强化实训过程。顶岗实习即学生进入从事通信工程监理的公司实习,培养计划、培训教育、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学生主要接受实习单位管理,院内教师定期教学巡视,现场指导。学生通过这种人才模式培养完成了知识到行业岗位的过渡,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理论知识、实训技能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具备较好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就业竞争能力较强。顶岗实行实行学校、企业双指导教师制度,双方共同承担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和考核工作。另外为了加强顶岗实习管理,利用3G通信技术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为在高职院校实施有效顶岗实习管理提供借鉴。

3. 深化课程改革,完善了专业教学配套资源,并带动辐射群内相关专业

深化课程建设,形成本专业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立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搭建网络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在项目建设期间,与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包括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合编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以及配套的讲义和实习指导书,全程录制课程教学视频,完善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等;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数字化及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程教学,完成了网络课程,完成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完成了通信工程监理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任务,对本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本项目建设还辐射支持了本专业群内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包括跨专业协同创新模块课程,我校师培中心平台课程,广东省轻工协会培训课程,还启动了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在将本专业建设成特色引领型专业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群内相关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4.实施“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本专业要求学生必考下列三种证书之一:通讯终端设备维修证书”(高级)、“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级)、“电工证书”(中级);可选考“中兴通讯程控交换网络助理工程师NC职业资格认证”、“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软件操作员(设计师)证书”等。同时,为了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对于获得省级竞赛三等奖以上名次的学生给予“技能对等”认定,可顶替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每一项奖励对应一个专业职业资格证。

根据“课证赛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将职业标准等融入到课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对学生参加通信类职业技能竞赛也有成效。如通讯终端设备维修证书就对应于移动终端设备维修技术课程教学,在教学中引入考证内容,学生毕业时拿到了技能证书,部分优秀学生还在省通信技能大赛”LTE组网与维护”获得二等奖。

5.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素质教育成果丰硕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将通信监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经常参加企业的各种活动,如篮球赛、演讲比赛和优秀员工表彰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为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另外本专业也经常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来校开办讲座和访谈,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同感。

开展多层次的专业交流、讲座和活动,设立企业奖学金。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全程参与,在学生入校开始,就感受到职业氛围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学生毕业后也很快适应和满足企业的要求,真正实现了校企生三赢。企业领导、工程师和专家定期来我系开办讲座,进行励志教育、专业引导、素质培训及就业辅导。另外企业多次邀请学生参加企业的各种活动,如一年一度的达安杯篮球赛、公司年度总结和员工演讲比赛等,邀请学生参加企业迎新晚会、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同时设立企业奖学金。几年来有近120名学生获得达安奖学金,通过校企互动营造了职业素质教育氛围,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

该专业“双主体”育人,素质教育成果丰硕。该专业坚持校企共建共管,工学结合,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教育,合作企业既是工程监理现场,同时也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阵地。通信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级奖、优秀社会实践队、优秀毕业生称号,并在国家和省的各项技能大赛中获奖。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100%。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有近20人次毕业生获得企业优秀员工、优秀大学毕业生奖励,多名学生成长为公司技术和管理骨干。毕业生参与的50多个工程被评为优质质量工程。该专业学生除了在广东达安、公诚、吉林等监理企业就业,在中兴、华为等大型通信企业也具有广泛影响力,受到企业的欢迎,就业范围广泛,体现了人才培养适应性强的优势。

6.多种途径综合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保证。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军事教育理论》等思政课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依托学生党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本专业2013届毕业生46人,学生党员3人,占学生人数的6.4%,向党组织递交申请的占70%。入党人数和积极分子在学校都名列前茅; 依托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电子协会”志愿服务三下乡为载体,学生下基层帮助附近村民维修电器,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打造科技竞赛活动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承办学校每年一度的电子科技文化节,开展电子产品制作比赛等活动,参赛学生覆盖面达100%,营造“学技能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7.对接通信企业行业特点,实施了“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本专业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动对接通信类企业生产规律、适应企业生产需要,实施“分段式、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将校内学习与企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交替进行,实现校企双方联合教学、协同管理、共同育人。本专业一年级参加专业认知实习,了解通信监理行业的发展与职业特点,二年级参加暑期实践,到企业真实通信项目中锻炼学生,初步掌握通信监理所需技能,第六学期参加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校企深度融合的特点,让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受到实习单位的广泛好评,本专业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已全部被录用,体现该专业的就业竞争力。

8.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建立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

另外为了保证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在项目建设期间,本专业建立并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依托我校国家示范校的平台,本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完善了如《学生员工管理办法》、《校企互兼互聘制度》、《顶岗实习巡视制度》等校企合作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双主体育人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9.校企共建通信行业培训基地,提升了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与广东省通信学会、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合作,积极承办行业活动,并推进校企人才培养交流活动的常态化。与广东达安共同签订《校企共建培训基地协议》,既保证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的正常运行,以满足主要技能训练和技术创新服务的要求,保证生产性实训实习效果。同时积极扩宽实训基地功能,使实训实习基地具有对外培训、企业培训、教师培训、考证培训等能力,成为广东地区的通信行业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广东达安共建国家级通信工程监理专业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培训基地;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政行企校四方共融的“通信行业培训基地”、“LED行业培训基地(暨南海光电学院)”和一个国家级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推进校企对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发展趋势。企业全程参与通信工程监理专业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过程,毕业生精专业、懂管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优秀素质已经受到企业的肯定和嘉奖。根据麦可思、用人单位、毕业生等第三方调查和评价,本专业毕业生质量受到广泛认可,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就业对口率90%以上;据2011年、2012年第三方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对我校通信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该专业的学生月薪、就业率和母校推荐度指标,在全校名列前茅。有近30人次毕业生获得企业优秀员工、并成长为公司技术和管理骨干,年薪达12-20万元,在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和升职空间。本专业还校企合作举办国培班,与兄弟院校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电子通信工程系)

工程师素质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未来管理者 管理素质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

素质,通常也称为素养,是指人的身体特征与个人品质,素质的提升除先天因素外,还受限于后天的环境因素、社会实践。管理素质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合理运用,以及具备的管理理念和持有的管理态度,这种素质需通过环境和教育培训获得。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管理者,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而且必须加强管理素质教育。作为被管理者,要能够对上司的行为有更多的认识,才能够更好地为组织服务,作为现在和未来的管理者,理解管理过程将构成管理技能的基础。因此,管理素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加强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管理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科教兴国的基础在于人才的高素质,而高素质又源于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兴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呢?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由于教育工作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措施落后,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知识教育仍然大行其道,在教育中重技术、知识,轻基础、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应试教育、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转变,无疑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

其中,在素质教育中,基础教育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其中管理基础的教育十分落后。在当前这个时代,教育者们都认识到其他基础教育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提升的巨大帮助,对于管理基础的重要性却不能够有充分的认识,管理学的教育严重滞后,非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涉及很少,而有些经管类的专业也是浅尝即止,大学生的管理素质十分低下。所以,加强管理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前总理朱镕基是这么说的:“……但是我认为科教兴国的基础在于教育。这个教育除了基础教育应该予以十分重视以外,对于专业教育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管理方面的教育。目前,中国最缺乏的就是管理人才,我国的国有企业它的一把手,它的总会计师大部分是不合格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应该加强管理素质教育。

1.2 管理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分发展。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要想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必须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对活动的方式做出合理的安排,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管理,管理的有效性决定了生产效率。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对企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专业技术人员,都必须要适应市场变化,要有竞争意识。一个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管理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能够合理地使用资源,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由于资源的有限性,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必须努力提升管理素质。

当今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表现为经济知识化和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是指科学技术知识对经济活动的渗透,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离不开必要的知识;知识经济化是指知识的生产转化需要经济支撑,并接受市场检验。从这两个角度讲,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管理素质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人才的必备条件。

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与管理。二战后日本的崛起与其对管理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日本将技术和管理称为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不断地向美国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把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视为市场竞争的生命线;欧洲也认为与美国的差距其实质就是管理差距。由此可见,加强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凡意义,有助于赢得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管理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3 管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身迫切的需要

对于所有的组织与活动,管理都是绝对必须的,无论组织与活动规模的大小、无论组织在哪个层次,无论活动领域是什么,无论这个组织位于哪一个国家,这种性质称为管理的普遍性。在所有环境中,管理者都要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由于管理的普遍性,从切身利益出发,要求组织改进它的管理方式。通过学习管理,能够认识到不良的管理,并且采取措施纠正它。此外,你也能够识别优秀的管理以及鼓励他。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学习阶段,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各类活动,必须对自身所拥有的各类资源,包括时间、精力、物质等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也要求大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与技能。作为一名大学生,处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阶段,为了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不可避免地要参加各类学生组织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被管理者,学习管理能够对上司的行为有更多的认识和理解。管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身迫切的需要

对于大学生来说,无论是经济管理类专业,还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将来会有很多人会走上管理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管理者。作为一名未来的管理者,在面对不同的人,处置不同的问题时,可以支配的资源十分有限,而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能获得巨大的回报(地位提升、收入提高)。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特别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对管理理论的认识和管理技能的掌握十分有限,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获得回报,应该加强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管理素质教育是未来管理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2 当前高校大学生管理素质教育的现状

2.1 管理素质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大多数高校普遍对管理素质教育认识不足。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认识到管理素质的重要性,没有把管理素质看作是大学生必备的业务素质。同时,也没有认识到管理素质是大学生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重要条件。有的院校甚至根本就没有管理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对大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有的院校对管理素质有所认识,想抓管理素质教育,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学生素质不高,师资力量有限,管理素质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管理素质教育课程定位不清,有的高校仅仅开设几门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而且学时得不到保障,学分比例偏低。第二、在管理系列课程的设置上不规范,显得非常随意,没有形成完整管理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不利于管理素质的全面提升,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管理素质的要求。

2.2 管理素质教育模式单一

虽然有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加强经济管理素质教育的模式非常单一。目前各高校增加大学生管理知识,主要是通过开设选修课或第二专业模式来进行。开设选修课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在选课时也很随意,为学分而选课,根本就不可能达到提升管理素质的目的。至于说第二专业或第二学位学习,由于学习负担过重,可能导致两个专业都学不好的结果。这两种模式都不能很好地培养学习管理知识的积极主动性。

在管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主要采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形式虽然是传授知识的最直接的途径,但是单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照本宣科,缺乏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得学生对管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管理素质教育的开展。

2.3 管理素质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态度,但是对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妄想通过课堂学习提高则是困难的。因此,要加强管理素质教育,不仅需要理论功底扎实的管理学教师,同时也需要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方面的师资力量根本满足不了管理素质教育的需求。一方面缺乏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各个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因不懂管理知识而无法从事管理类课程的教育,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其他专业知识不太了解,在对非经管类学生进行管理知识教授时,难以将管理知识与学生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前高校师资力量现状制约了管理素质教育的开展。

2.4 管理素质教育教材结构体系不合理

管理素质教材,是关于管理素质教育的知识体系,按照一定的版面结构通过对知识的逻辑安排形式表达了编写者的目的和意图。合理的教材结构,为管理素质教育准备了必须的催化剂。例如,罗宾斯的《管理学》教材每章由学习目标、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小测验、关于道德的批判性思考、思考题、案例应用与问题等部分组成,每部分都围绕着全章节中心发挥着独特作用,风格各异,理论结合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得当,对大学生的管理素质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教材是死的,只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将它升华为大学生的管理素质。

当前我国高校所采用的管理学教材,其结构体系大部分都不合理。只有基本理论知识的陈述,缺乏其他调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教材内容不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形式变化、理论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另外,不同的专业对管理素质教材的需求大不相同,这就要求高校在教材的编制上要结合专业特点。目前大部分高校所用的管理教材基本不能体现出专业需要,也没有结合各专业特点。这样的教材自然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本就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不利于管理素质教育。

3 加强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重视管理素质教育,完善管理素质教育体系

首先,高校管理层需要重视大学生的管理素质教育,将管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逐步完善管理素质教育体系。其次,教师要重视大学生的管理素质教育,在接触大学生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宣传管理素质教育,让学生了解管理素质有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要注重管理意识的培养,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未来管理者们的管理素质。

在具体操作中,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将管理知识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有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管理知识与能力将给与大学生莫大的帮助。第二,在大学生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管理学作为必修课,通过管理课程教育传授管理知识,使大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懂得企业组建和发展、市场开拓、当家理财等等技巧。第三,改革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现代管理学是实践性和时代特征非常强的学科,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合理,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应相互渗透,将管理课程分为若干层次贯穿大学四年,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经营管理策略。教学内容精炼、先进、实用,并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的需求和特点,逐步培养大学生必要的现代管理素质。

3.2 拓展管理素质教育途径,丰富管理素质教育模式

高校应该积极拓展管理素质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加强管理素质教育。开设管理类课程,只是丰富大学生的管理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实践研究等打下基础,更主要的是要让大学生掌握管理技能。仅仅是靠课堂教育,达不到提升大学生管理素质的目标。为了丰富管理素质教育模式,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管理教育形式。在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管理学知识讲座,并激励学生撰写管理学术报告;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到社会实习或参观,让大学生亲身体验管理知识的应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端正管理态度,以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使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主动提升管理素质。

第二、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营造管理素质教育氛围。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高校可以邀请各类知名企业家到学校讲座,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人力资源管理大赛、营销大赛、电子商务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集合理论和实践强化大学生的创业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3.3 加强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起决于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备专业的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为了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要求高校要加强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

首先,高校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化教师来源结构。目前,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来源是高校毕业的研究生,管理学教育缺乏实践能力是很难适应岗位需求的。建议高校管理学科师资来源多渠道化。高校应出台政策,每年从企业选聘部分具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同时,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中,也应该选择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管理学教师,进一步优化年龄、学历、学缘结构,避免“近亲繁殖”。其次,高校应提升现有教师的管理素质教育能力。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工作,促进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办法,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以定期评估授课教师,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和素质。

3.4 构建合理的管理教材结构,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目前我国高校缺乏针对中国大学生强化管理素质教育的教材。针对管理素质教育,我国高校必须构建合理的管理教材结构,将课程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基础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等,并将所开设的课程系统化,形成一个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适应不同专业的特性,针对不同专业编制不同的管理类教材。教材内容应该安排开篇案例、本章总结、文献查阅、讨论题、管理实际操作、结尾案例等环节,每部分都围绕章节中心发挥出独特作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程教学方面,要有机地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形式。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查阅资料、案例教学、学生讨论、模拟操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习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管理知识与技能的效率,尽快提升学生管理素质。

4 结束语

中国人的管理素质普遍偏低,唯有通过高等教育阶段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才能有利于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院校必须有效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管理素质,把培养学生的管理素质纳入培养目标。不断拓展管理素质教育途径,丰富管理素质教育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强化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教育,从而为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 邱燕琳,王治宇.新型管理素质培训体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8.

[2] 任天舟,程宣梅,严琴音.论加强非经管类学生的经济管理素质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7.7.

[3] 韩红梅.地方性本科院校学生经济管理素质培养研究.教育时空,2011.1.

工程师素质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通过对《秘书综合实训》课程主要内容的分析,结合岗位实践,应用基于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对该课程进行了设计,并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项目教学;高职;秘书综合实训;应用

《秘书综合实训》是高职文秘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它要求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将所学过的秘书概论、秘书实务、办公事务实训、秘书写作、文书档案管理、会议组织和服务等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进一步锻炼专业技能,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技巧,为日后成为合格职业秘书奠定坚实基础。

该课程综合性、实训性强,课程内容是按照企业发展所牵涉的秘书工作内容编排的一系列的工作任务,非常适合开展项目教学。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将“教学做”结合起来,对实现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帮助。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教学法指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项目教学法旨在使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建构。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秘书综合实训》课的课程内容是根据秘书职业能力的培养规律和秘书日常工作过程的顺序,设计开发出秘书职业认知与求职实践、筹备开业庆典与新闻发布会、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公文处理与文档管理、商务会议管理等15个实训教学项目,每个项目都设计成具体情境化、行动化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所学过的秘书理论和知识进行重构、融会贯通,为了达到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对该课程实施项目教学非常必要,同时,课程的内容设计也使实施项目教学有了可能性。

项目教学法在《秘书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实施

(一)课程总體项目设计

《秘书综合实训》课程是商务秘书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其前导课程有《秘书写作》、《商务礼仪》、《秘书文档管理》、《会议组织与管理》、《办公室事务实训》、《秘书办公自动化技术》、《商务沟通》、《经济法基础》、《秘书心理训练》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认知、形象设计、流程管理、商务沟通、辅助决策等秘书职业基础能力和文档管理、会议管理、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商务活动管理等秘书职业核心能力,同时具备秘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在《秘书综合实训》课中实施项目教学,首先,需要设计好综合性秘书工作项目,打破传统的纵向教学内容排列结构,跨越《秘书概论》、《秘书写作》等多门课程,其次,要求教师具备全面、广泛的专业知识,具备开发和选择项目的能力,以及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掌握、运用和讲授能力。

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所学知识点及技能点的分析、梳理,并结合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及有关要求,我院设置了10项高度综合化的秘书职业活动项目,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模块化、具体化;每个项目、任务模块都是一项情境化、行动化的学习任务,所有内容的安排都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通过情境化的任务来驱动学习。具体教学项目的设计见图1。

(二)项目教学的程序

在每个项目操作过程中,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程序组织教学:明确实训目标→设置情景项目导入→布置实训任务→进行实训准备→实训实施→学习成果评估。

其中,实训项目是围绕工作情境而设定,学生则根据明确的工作情境描述,采取相应的步骤最终完成项目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整个课堂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项目任务的执行者。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思考和体会

在《秘书综合实训》课中实施项目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参与度也随之有所增加,另外,学生在完成一项项指定的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多种能力,如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在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设计项目任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与核心

项目设计包括实训目的、实训场地与设备要求、工作情境设置、项目任务要求、项目操作流程、项目结果评判等,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到项目的实施效果,其中,项目任务是围绕项目训练目的设计的,项目任务的难易度直接影响到训练能否达到目的以及训练的实际效果。在《秘书综合实训》课中,可以设置简单的项目任务,如把秘书工作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作为一个项目任务,每一个项目任务只覆盖某一技能中的某一个环节。如,在秘书办公室环境管理中,就公共办公用品如何摆放这一技巧,设计成一个具体项目任务;可以设置成专项技能项目任务,如办公室布局与环境设计实训项目,训练学生能够根据现有办公条件对办公室进行合理布局和办公环境布置;还能设计综合项目任务,采用设计工作情境的方式,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要求学生在秘书角色的状态下完成涉及多方面的具体事务。所有这些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都需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定。

(二)学生合理分组是完成任务的重要保障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每组人数的多少、学生的不同搭配都会影响到项目任务完成的质量,因此,对学生恰当分组是完成实训任务的重要保障。在《秘书综合实训》课上,通常按企业办公室的岗位设置组成一个5人左右的工作团队模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定任务。若人数太多,有的学生没有具体任务;人数太少,不便角色分配。这个团队要求由不同特长、不同性格的学生相互搭配,如既需要踏实肯干的、善于表达的学生,又需要办公技术运用熟练、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分组时首先由学生自愿组合、分工,然后,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微调,而且,每一组的小组长也要适时轮换,这样,可调动每一名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荣誉感,保证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更好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训场所真实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实训课基本上都能保证在计算机实训室完成,这对实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保障。但计算机实训室每个学生有一台电脑的简单设置,实际上并不适合于《秘书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秘书综合实训室可以是一个高度仿真的“公司”,内设若干隔断,分成不同部门:一间“总经理办公室”,若干职能部门工作间,一个“接待处”,每个工作间配置一台计算机并联网。另外,根据秘书职业能力的训练要求,需在接待处设程控电话交换机(即电话总机,可以转接电话),配备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同时,为使工作场景更为逼真,可以让学生对实训场所进行形象设计,设计“企业”标志,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在仿真的企业环境中,学生模拟企业人员的角色,培养上课即工作的职业意识,根据实际工作的操作程序和方式方法做具体的事,培养职业技能,训练上网搜索并处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同时,将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职业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在职业能力的训练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养成主动工作,全方位服务,沉稳、机敏的秘书职业素养。

当然,这种模拟的实训场所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比单纯的计算机实训要更方便组织教学。

(四)考核形式多样化是推动项目教学的有力保障

实施项目教学法,教师不再是把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并最终得到这个结果,进而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因此,传统的试卷考核方法与项目教学法极不适应。由于学习的重点在过程,学生的成绩评价系统也应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评价,评价可以结果展示的形式进行,每小组可推荐一人就小组完成的任务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应就自己在该項目中所做的工作写出书面小结,包括对完成所承担的项目任务的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作较为详细的说明,教师可根据学生所在小组的作品和自评给学生评分。总之,自评、互评、教师综合点评等多种方式要综合运用。

项目教学法能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如,工作情境设置与现实企业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偏差,“角色扮演”的虚拟项目任务无法让学生进入真实职业工作状态,有的学生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同时,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方式,项目教学的课程组织、具体项目开发、课堂评价等方面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开展项目教学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明胜,谢定明,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9).

[2]潘彤.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广告策划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女子职业学院学报,2010(4).

[3]曾繁玲.项目教学法在《电机拖动与控制》教学中实施的探讨[J].成都电子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4]德国“行为导向教学”与中国学导式项目教学的对比——学导式职业教育研究[OL].[2011-06-08].http://i.eol.cn/blog_read.php?topicid=205302.

作者简介:

李明(1974—),女,博士,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语言学与秘书教育等。

工程师素质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目前,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知识普遍欠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是存在缺陷。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探索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土建类专业学生 法律素质 培养 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将“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①为适应这一要求,高校教育必须大力提升学生法律素质。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因此,土建类专业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的必要性

(一)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思想在建筑行业贯彻落实的需要。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运作、社会各方面的活动统统依照法律进行,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预、阻碍或破坏。②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行法治,极为重要的标志就是国民的法律素质。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法制建设进程,建筑业相关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初步建立了以《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及《注册建筑师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主体,大量部门规章为辅助和补充的建筑法律规范体系,在建筑市场的规范和引导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建筑行业良性、高效且有序的发展。由此可见,法律是调节和管理建筑行业的基本手段,是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主题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土建类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有利于造就一支既熟悉建筑理论知识,又熟悉业内法律常识的专业队伍,是实现依法治国重要思想的重要保障。

(二)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开展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基本法律知识和建筑法律法规知识的储备缺一不可。因此,要促进土建类专业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顺应职场发展需求,法律素质的培养必不可少!考虑到目前在校学生多为九零后的年轻人,而五年、十年之后,他们将成为建筑行业的骨干力量这一情况,加强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具有现实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自觉的知法、守法、用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是解决学生执业过程中遇到各类法律问题的需要。由于现阶段建筑市场尚不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仍然存在很多法律问题,土建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和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诸如:地方保护、行业封锁、招投标活动弄虚作假、“阴阳合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违法转包工程、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㈢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需要他们运用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去处理和解决。此外,在择业阶段,所有大学生都会遇到用人单位招聘时会对不同院校、不同性别、不同相貌甚至血型和星座的学生进行差别对待,这一行为严重侵害了学生的平等竞争权。如果不具备基本的行业内法律知识,没有较高的法律素质,不但会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严重的还会使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更有甚者还会导致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隐患,给社会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土建类专业学生不但要学法、懂法、守法,更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培养自身法律素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明辨是非,远离违法犯罪。

二、高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困境

(一)课程设置有失偏颇

大学里重专业课,轻基础课,厚此薄彼的现象大家已司空见惯。土建类专业学生作为非法律专业学生,大部分课程都是专业课,专注法律素质培养教育的相关课程少的可怜,甚至在大部分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只是简单作为普通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以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普法的课程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共计48学时。而整门课程中除去道德理论部分,法律基础知识仅占总课时数的四分之一,约12学时,且内容为宪法、刑法、婚姻法、继承法及行政法此类基础法学知识,几乎没有涉及建筑专业类法律法规。受课时少、内容多的限制,法律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课堂案例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等环节都不能充分进行,使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根本达不到培养土建类学生专业法律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专业法律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土建类学生的法律教育,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条件要求极高,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法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建筑类相关学科知识,但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土建类学科从事建筑及房地产法学研究的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许多高校受人员编制限制,又鉴于法律基础课程课时有限,很少引进主修建筑及房地产法律法规的专职教师。承担法律课程的部门通常是思想政治教学部,这一教学部门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包括《思想道德修養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部门内大多数主讲教师的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专业使之完全可以胜任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理论课的教授,但是土建类专业法律法规课程由不是主修法律专业的德育老师兼任,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些老师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法律培训,更不具备建筑行业基本知识,教学水平也存在差异,对于学生提出的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根本无力给出正确科学的解答。

(三)专业教材匮乏

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目前我国尚没有一本

作者简介:金秋平(1982-),男,天津人,法学硕士,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理论与教育实践。

完整收录土建类专业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的相关教材。现阶段在全国高校中通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该教材中法律基础部分提纲挈领的涵盖了我国宪基本制度、实体法律制度、程序法律制度等基本法律知识,同一些省市级编写的普法教学参考书、高校自编教材以及几所高校联合编写的普法类参考书目一样,有着一个共同的缺陷,即缺乏土建类专业特色。而对于土建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掌握与执业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对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更为重要,这些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需要。

三、加强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建议

(一)优化课程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各级教育、房地产及建筑主管部门应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作用及其必要性,对有效的培养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进不断的探索和研究。高校应自上而下的更新教育理念,重视专业技术类课程教学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把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作为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针对目前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时偏少的现状,开设土建类专业法律课程,同时增加基础课中土建类专业法律知识教学的学时。

(二)优化教学团队师资结构

一支法律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建筑类专业法律教育的基本保障。高校应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着力打造一支建筑学与法学知识兼备的师资团队。要优化现有教学团队师资结构,首先,应大力引进同时具备建筑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知识储备的人才,改变教师学历结构。其次,应大力引进青年教师,改变现有教师队伍年龄结构。最后,应建立师资的培训机制,对在岗的非法学专业科班出身的老师们进行土建类相关法律知识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外出参加各类法律知识进修培训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可见,引进既掌握法学知识又熟悉建筑学的复合型青年教师,培养跨学科的法律人才,是今后土建类专业普法教育师资团队建设的大势所趋。

(三)编纂土建类专业学生专用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教材

优秀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编纂是土建类专业开展法律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要编写土建类专业学生需要的特色法律教育教材,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教委及房地产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多方开展建筑类院校土建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教育研讨会,聘请建筑学、法律、管理学等各方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置,研究制定培养目标,就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等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专业,组织经验丰富的建筑学与法学专家共同编写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全国通用教材,将与各专业相关的法学知识、法律法规融入到建筑类各专业中去,使建筑学和法学融为一体。

结束语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这就需要高校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依法治国”思想在建筑行业和教育行业贯彻落实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土建类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只有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才能让土建类专业学生拥有系统的专业法律知识,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土建类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4.10.24

[2] 李晓燕 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04

[3] 韩益凤 陈玉祥 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浅析 载于《前沿》2011年第24期

[4] 莫敏 李建光 法治在何處——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法治建设思考 载于《梧州学院学报》2013.04

注释:

①2014年10月2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②莫敏 李建光 法治在何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法治建设思考 载于《梧州学院学报》2013.04

③李晓燕 建筑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为例 2009.04

上一篇:高中生媒介素养论文范文下一篇:旅游发展中洒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