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范文

2023-10-05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范文第1篇

1从教师开始

日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 以应试为指挥棒来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和市场都需要有扎实的运用技能的专门人才,特别是语言专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担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肩上。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要处理好传统教育和“以生为本”的教育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单纯地把后者理解成不尊重教师,对学生百依百顺。教师把自己从以前的“中心地位转为引导的角色,教授内容不是全盘的填鸭式,而是循循善诱给学生合适的训练、口语会话的机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参 与者、一个讨论者或是一个评判者。多听学生的声音,从学生的实践表现中看到教学的成效或不足。

2改变日语教学方式

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是以语法为中心,以翻译课文会话为主,教学方式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讲授,课堂气氛枯燥 ,单调乏味。往往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这种方法教出的学生往往是又聋又哑,离开语法不会讲话,不能灵用变通,只会书本上的套话。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充分利用数码电子产品和网络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在课堂上,除了书本,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结合视听素材,给学生多方位的体验。据生理学家研究,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用视觉和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如果再结合与文字相关的视频材料,那效果就更好了。而在课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入一些国内知名的综合性的日语学习网站,吸收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综合信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有利于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对知识点的掌握。

3加强日语的课程建设

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在教学计划中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设计好每门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执行课程内容、保证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课程建设应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调整课程板块,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科学高效的课程体系;二是具体课程的建设和管理。各高校课程板块形式不尽相同,但共性的部分,可进行资源互通,或是统一计划。在具体课程的建设和管理上,校方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高年级学生的口语实践课,可以设计为50%的课堂+50%企业实践,在企业实践模块,如果不是毕业生,那就需要学校协调好相关企业以及在考勤制度,课时安排以及效果测试等方面建立起长效机制。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在建设过程中均要从学校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出发, 循序渐进,否则会适得其反。

4改革日语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增加学生兴趣

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进行的课程建设必然带来教学内容的调整。设计适应“复合型”的教学内容改革,把握好内容的质与量,注意教学内容在教学整体中的作用,力求内容新,与时俱进。教学使用教材不同程度地存在陈旧和更新缓慢的问题,这个现象在新媒体时代,信息飞速更新的时代显得更为突出。教师可以使用“换汤不换药”的方式来更新语法的例句讲解。如同样是…は…です来造句,书本上可能是“わたしは李です。”五年十年都不会变, 但作为一个有创新的教师, 给学生的例句就可以是“父は李刚です”或是“僕は小沈陽です”,这样加入一点新闻要素,或是一些幽默的联想,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学生印象,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5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是夯实日语的基础知识,锻炼好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日语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字母、语音、词汇和句型。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实际上是日语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点滴经验,如:默写、背诵等,这样作不但能增加词汇量,而且还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

6结语

日语教学不是简单的讲授和记忆,改变到飞跃,而是涉及到社会环境、师资水平、生源素质甚至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学生为中心”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原则,所有的模式探讨都需要以此为初衷。几十年单一而顽固的“以师为本”,一朝全改谈何容易,唯有广大日语教育工作者重新思考,不忘这新的初衷。

摘要:本文就我国高校日语教学现状做出概要分析,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多方面探讨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并就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范文第2篇

摘要:在中药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中药药剂学学科已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药药剂教学中,如何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是当今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从不同方面浅谈笔者在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以期为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中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与实际生活及工业化生产密切相关。中药药剂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能够培养学生掌握中药剂型的制备工艺、处方与工艺设计思路、质量检测与控制技能以及学生创新能力,能够为学生毕业走上中药制剂的生产、检验、管理、研发等相关工作岗位积累经验并奠定基础,因此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药学专业毕业生今后的工作能力[1]。

一、改革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中药药剂学与制剂生产及临床应用紧密相关,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现代药剂学不断有新的成果涌现,随之而来,中药新剂型、新技术也不断得到开发及应用,但由于教材的更新周期长,且内容更新慢,远远不及知识更新的速度,学生仅仅依靠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因此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及前沿知识需要教师渗透给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时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学时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至關重要。

教师要自始至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虽然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学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生是学习中“学”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中“教”的主体,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学习内容和计划的制定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应熟悉并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制订详尽、完整的教学方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计划地运用讲授、提问、讨论、自学等方法,抓住难点、突出重点,将其讲深、讲透,激发学生独立学习及思考的意识。如在讲授剂型内容时,由于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课堂上可以对社会上销量大、需求多的剂型,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等,以及发展前途较好的剂型,如靶向制剂、缓控制剂等热点内容进行充分阐述,引导学生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外,可以利用网络或图书馆等查阅相关文献,使他们对于药剂学的发展前沿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启发其学习热情。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课下对于课堂上没有深入讲述的机械设备工作原理及实际运行情况更好地理解。

中药药剂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实验课在该课程的总学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在实验课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通常将学生分为2人一组,两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但由于本科教学过程中验证性实验占绝大部分,形式比较单一,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尝试将实验课程的后一阶段的学时用于设计性实验,在完成常规实验后,学生已具有独立完成剂型制作的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前期学习的基本情况在设计性实验开展前布置实验处方及设计要求,规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查阅文献自行设计剂型并筛选处方,撰写设计报告,并针对实验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小组的形式来答辩讨论。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仅仅做提示性的指导,由学生之间互评。在整个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各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结果,参与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连续几年的实施,可以总结出学生对于设计性实验非常感兴趣,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3,4]。

二、改革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授课技能

为了适应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技能、能够解决制药企业生产实践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中药药剂学课程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转变意识,真正达到愿意学、想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机械地学,让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可以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研能力,教会学生“学以致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由于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内容繁杂冗长,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归纳总结,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高效的在教学目的。作为教师,更应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努力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唯有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突破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的胜任现有的工作。

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以“教师教,学生听”为主,教师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而且随着教师教学时间的增加,重复单调、乏味的内容让有些教师缺乏了教学激情,上课不够用心、不够生动,这也是目前大学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爱听课、睡觉或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所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授课技能,保持饱满的教学热情,把每一堂课都当作第一次上课一样重视,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将一切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的情感、意志、兴趣等要素投入到教学中,这样势必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尽量做到让学生主动、愿意学,毕竟教学不是简单的向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如何进行自我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意愿和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自身发展的规律采取不同的引导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5]。

三、改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转变过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感缩小,才能够真正帮助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取真实、客观的评价结果,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只有学生乐于同教师进行交流,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才能将自己的教学短板摸清。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学术热情,也应有平易近人的态度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在授课时,教师可以紧跟时代步伐,及时关注一些新鲜事物,在教学时引入与所授知识相关的热点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布置些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并及时发布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点、记忆方法、课程复习预习要求等,或者建立微信群,利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便利,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当前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大学生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益探索。目前许多大学生的学习计划性较差,自我约束力不强,教师如果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使其了解多种学术观点,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借助当前大学生课外科研热潮,鼓励大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或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罗堃,彭买姣,焦筱淇,等.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1):88-91.

[2]聂继红,姜林.中药药剂学教学体会[J].新疆中医药,2009,27(4):86-88.

[3]赵琳,程岚,袁子民,等.中药制药专业《中药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187-188.

[4]李学涛,程岚,吕佳,等.多模式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3):161-162.

[5]王英姿,倪健,王晴.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五步式”教学模式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园,2015,(24):68-70.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范文第3篇

1 从学生的角度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一件事情有兴趣就一定会把它做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 教师如果能试着从学生的角度创设出能够引起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就会被老师打开。情境创设的第一步是导入, 这也是关键的一步, 导入的设计如果奇巧而有新意, 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那么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就会十分轻松, 以后的教学就会十分顺手。在教学中导入的方法有很多, 教师可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 也可以利用一个悬念导入, 大多数情况下是利用复习导入、实例导入或者任务导入, 其实我们还可以利用游戏导入或创设挑战情境导入。不同的导入虽无优劣之分, 但使用时是要注意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导入的设计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其次导入的设计要充满情趣, 要有启发性, 要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采取灵活多变的导入设计, 每次的导入都要做到巧妙、新颖, 要能给学生以新鲜感, 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设计教学导入语, 还应做到简短易懂, 讲述精彩有效。

教学情景的创设不应该只是为设计情境而编情境, 情景的创设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情景的创设要有对学生好奇心理的满足, 要有对学生“争强好胜”勇于尝试、敢于接受挑战心理的满足。情景的创设应该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环境, 要能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进行探索式和发现式学习。情景的创设应该能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以开拓性的思维, 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教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提升的艺术, 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真正扣住学生的心弦, 营造出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课堂。

2 精心设计任务,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和设计合适任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以学生为中心,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 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性的操作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 让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 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的差异, 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 如:基本任务和创新任务。在设计开放式的任务时, 要注意任务的多维性, 设计的任务要可变通、可扩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不受固定模式约束, 大胆猜想, 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要注意提出任务后, 不要直截了当讲述地每一步操作, 而是要认真地分析任务,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最后还要再适时地加以总结, 让学生获得规律性的知识。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新课程改革中最令人激动的莫过于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要实现这一教育思想,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 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自学,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

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充裕的实践机会,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多给出一些解决的途径, 少给一点直接答案, 要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还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让学生有动脑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动口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 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在探索学习中, 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 做好探索前的铺垫工作, 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理解新知识, 使所有学生能够都跳一跳摘到果子, 享受成功的喜悦。

任课教师要改革“灌输式”和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 适当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总之,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的机会, 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 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 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得到提高。

4 发挥网络优势, 开拓学生视野

网络人类最大的知识宝库之一, 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网络上资源丰富为学生开辟了一条自学的大道。各种论坛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为自学提供无比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当学生遇到利用现有的知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可以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更可以鼓励他们不要局限于课堂, 应借助网络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自学, 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在教学中, 教师把学习中所需要的资料预先装入教师的服务器上, 学生使用内部服务器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目标在网络中寻找相关资料来完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还可以使用内部网络相互讨论, 取长补短, 也可以向老师询问以解决学习的难点,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反复学习, 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练习。让因特网和内网上大量的资源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堂, 开阔学生的视野。

网络技术的应用, 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 各种教学手段各有所长, 应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虽然网上有丰富的资源, 对学生的感性认识、表象思维的建立有相当大的帮助, 但是对于抽象知识体系的建立, 网络学习却显得力不从心。另外网络上自主学习的信息太多, 电脑游戏、小说、网络图片等非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太大, 因此, 我们在选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 一定要在课前注意亲自查看相关网站, 选择一些适合学生查阅的网站, 对于一些与课题无关的网站, 让网管做一些必要的设置禁止学生登录, 使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5 增强师生情感交流, 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发展心智的活动, 是师生间思想、情感交流的信息场, 是一种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情感交流是我们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促使他们加倍努力学习。

在师生情感交流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一些群体合作交流的机会, 如在小组讨论中, 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 让师生真正互动起来。情感交流中还要注意面向个别学生。在课堂中有个别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关心, 喜欢游戏、聊天。对于这些学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拍拍他的肩提醒一下, 或是小声地和他交谈。通过打一打、揉一揉这样的情感交流方式, 给学生面子, 这样既不会造成对抗情绪也不会影响课堂气氛。有的学生基础好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 与这些学生交流时, 要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成就感。比如让他们给大家演示操作步骤, 当小组合作组长。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更高难度的要求, 如参加电脑动画制作、网页制作比赛。

总之,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要不失时机地、不同程度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与他们结成朋友,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一旦喜欢上了这个老师, 就会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 从而愉快接受老师的教诲, 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 实现教师的期望。

6 展示学生作品,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

学生学习的最大乐趣莫过于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一种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老师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 赏识学生的作品, 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 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 减轻思想负担,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学生的作品即使很简陋, 只要有独特之处, 教师也应该予以肯定, 赏识学生独特的优点。

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应包括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品的展示对被展示者是一种鼓励, 也对其他同学树立了一个目标, 给予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 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7 结语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 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通过营造民主和谐、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 树立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各有优缺点。以教师为中心的优点是:可以向所有学生展示所有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概念, 可以节约教学时间, 可以避免学生遭到挫败。问题是这种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不同背景、知识、经验、能力和学习风格, 也难以将学习与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试验各种获得和运用信息的方法, 自定学习步调, 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过, 这种教学策略可能造成一系列的组织问题, 比如, 教室看上去一片混乱, 有时难以管理, 教学时间可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 今后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把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这两种教学合理地结合起来,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 提倡“主体性”课堂教学, 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从教学情境创设、任务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设计, 网络资源的利用、师生情感交流、学生作品展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目的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

关键词:学习兴趣,主动参与,鼓励创新,情感交流,体验成功

参考文献

[1] 信息技术[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1.

[2] 罗德均, 李芒.基于网络的主体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2) .

[3]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范文第4篇

管理学用于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在于完善教育计划,优化教育组织体系,实现对教育实践的有效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学的基本元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降低教育教学实践的成本,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推动教育工作实施目标。从管理学的角度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客体的特征与管理办法,进一步利用高校资源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一)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

学生为中心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应当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高校应当促进学生把学习当成个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和内在需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使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启发学生完善自我认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高校应当做到基于学生身处的环境,学生的具体认知差异,学生不同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为学生提供多种自主学习的途径,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实现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在尊重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为学生配置更多的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优化配置教学的资源

从管理学的视角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关键还要提高课堂管理水平,强调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对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学生提供有效和适用的教育环境。具体来说应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感,激励手段、处罚措施和指导评价都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在良好的情境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围绕着创新创业需要开展广泛的学习活动。教师还要转型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以肯定评价为主,采用动态性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反思学习活动,达到传授学习方法的目标。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学习靠自己不是靠老师,学生有什么样的学习需要教师就帮助学生解决什么样的学习困难,进一步构建学生“我要学”的教育机制。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精神,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布置有趣味性的学习任务,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引导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项目当中,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管理学视角下的创新创业教育任务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管理学视角下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关键在于打造一支优质的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型团队,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方式,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教学内容的新颖化,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例如,高校应当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通过学术讨论、专业培训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理论、知识、技能,达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目标,提高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授课能力。重点激发教师开设创新型与实践型的新课程,培育一批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的项目带队教师,有一批优秀的辅导员可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高校还要优化教师的考评方法,根据已经更新的教学内容,优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需要,重点考评教师是否在课堂上使用了启迪式的教学方法,能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内外综合因素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考评。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还要组建校外教师团队,做到由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和金融投资专家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协同育人的教师分配机制,进而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发挥各行业专家对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引导作用。

(二)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校还要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满足学生更加广泛的学习需要,高校应当建立创新创业课程的衔接机制,丰富创新创业课程的相关内容,针对学生层次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重点形成创新创业服务指导、企业经营与管理、模拟实训,以及相关的法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相关课程。重点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建立校园实训室、创新创业活动孵化中心等资源载体对接机制。首先,应当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的修改学时,优化不同类型的课程比例,压缩传统类型课程的比例和内容,建立跨专业、跨学科的创新性课程教学机制。增加研究课、实验课与创业课,设置大量与创新创业相关的综合课,组织校外资源开发慕课系统,聘请校外专家开发远程在线课程。其次,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评机制,针对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心理构成等进行考评,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专门的培训与创新创业项目教育指导。发挥高校在科研转化方面的作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的教材等教育资源,以科学的方式构建实践型的课程,开发更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实践课与校企互动型课程,全面开放校内实验室,增加创新性实验的比例,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创业作品交流、活动探索、成果展示的机制,通过创新创业竞赛达到催生创新创业成果的目标。还要依托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基金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挖掘优秀有潜力的项目予以支持。通过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借助地方政府、企业、教育机构的实现创新创业项目转化。

(三)建设教学资源管理平台

高校还要为组织开展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还要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管理平台,首先,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管理网站,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广泛共享,向学生开放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其次,完善创新创业实训,重点吸纳完善实训教学资源,深入的构建学科与技能竞赛活动体系,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社团活动,积极打造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活动品牌。例如,促进优质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建立国家级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验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的教学实验室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推动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建立场地、人员、经费与管理制度的分配体系,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的配备机制。拓展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渠道,开辟创业活动空间,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分配机制,重点加强学生项目管理、创业调查等辅助资源的供给。为学生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园区,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完善金融资源配置机制,从而实现各种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达到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广泛实施的目标。

结束语: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出发,合理的配置教学资源,建立专业的教学平台,形成有效的实训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投入到创新创业教学活动当中,达到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目标。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我国高职已经把创新教育作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陈旧、随意性大和缺乏管理机制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进行创新。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学视角,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月云,杨文艺.强化协同:新建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2] 吴爱华,侯永峰,郝杰,占艺,汪凯.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

[3] 崔玉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经济意义和行动条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范文第5篇

摘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这是《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教学实施的建议。所以,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且对物理学科价值的展示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物理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基本理念,促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自主学习;先学后教;解决问题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课堂是相对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而言的,长久以来,我们的物理课堂基本上呈现的都是以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为主的课堂,被动式的教学模式逐渐消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物理课堂,为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独立解决问题中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我们不能说课堂没有“问题”,也不能说师生之间没有互动,只能说教师的问题并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甚至一些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紧接着就会给出答案,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根本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因此,在授课的时候,教师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进而逐步帮学生树立起自主学习的意识。

如教学“光的折射”时,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在导入课时,我首先引導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借助多媒体展示“水杯断筷”“水中硬币升高”等现象,接着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为什么水杯中的筷子会出现折断现象,水中的硬币为什么会升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以确保学生能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折射现象,同时熟悉的生活情境也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在先学后教模式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先学后教模式是指学生先带着一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与我进行交流。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一直处于主动求知的过程中,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先学后教模式的价值,以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如教学“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时,我选取的便是先学后教的模式,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有压强,等等,在明确了这些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我针对学生在学习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以确保先学后教模式的高效进行;最后,我还设计了当堂练环节,一方面是要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是要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先学后教模式的教学价值,要引导学生真正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

三、在探究教学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对高质量课堂的实现以及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物理、探究物理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科学探究摩擦力”时,由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进行假设,同时,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朱晓东.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2(32).

编辑 温雪莲

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范文第6篇

(一)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在国际上统称“探究式科学教育”。它在美国叫“动手做”, 加拿大叫“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教学法 (HIBL) ”, 欧盟叫“花粉计划”, 法国叫“动手和面团”, 中国叫“做中学”, 就是将学生的学习放在中心位置。其关注学生如何学, 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什么。鼓励学生“努力思考”, 而非被动地从教师身上接收信息。在此学习模式中, 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学生抓住这些机会去构建知识及理解。

(二)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爱好;用形成性评价、同学评估和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帮助;培养学生核心就业技能;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 鼓励学生独立学习、提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实践体验活动或相关学习资料来鼓励、帮助、挑战学生;教师在其中不是知识的呈现者, 而是充当了学习的促进者。

二、探索传统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学习模式在汽车发动机润滑油课程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 是教师输入, 老师在上面讲, 用“填鸭子”方式, 讲授汽车发动机润滑油的定义作用、主要性能指标、分类规格、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等等;学生在下面听, 被动接收相关知识, 填补空缺来自外部刺激。其关键词是:“给、传授、传送”。这种方式教师控制多, 便于教师组织、把控整个教学过程, 有利于传授知识和技巧, 学生需要老师、离不开老师, 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现代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主动学习探索未知领域, 需求满足来自内驱动力。其关键词是:“创造、发现”, 解决问题, 进行自我学习, 教师控制少, 以学生为中心。所以, 我们提出3个问题:一是想让学生学什么?二是怎样教他们学会?三是怎前样知道他们学会了?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润滑油 (以下简称机油) 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 确定教学目标:

(1) 学习目的:掌握汽车机油的概念、作用、主要性能指标、分类、规格、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学习内容:认识、选用发动机润滑油。

(2) 教学地点:汽车运用理实一化体教室;

(3) 课前准备:汽车整车一辆、举升机一台、相关工具一套, 不同类型和牌号的机油、相关汽车资料若干;安全检查, 以5-6人分小组。

(二)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宣布安全事项, 助教 (在课前发动汽车热车并熄火) 举升汽车, 各小组参观汽车底盘。时间10分钟;

第二、老师抛出开放式问题: (1) 如何解释汽车机油有什么作用? (2) 如果汽车不换机油, 后果会怎样? (3) 如何确定你的汽车该换机油了?多久换一次呢? (4) 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的牌号有什么不同呢?等等

第三、各小组学生思考、讨论 (用更少、更好的问题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进步) 。5分钟。

第四、学生参观助教示范从汽车底盘放出部分机油, 观察在用机油与新机油的颜色区别, 观察不同类型和牌号的机油;助教放下汽车, 打开引擎盖观察机油加注口。25分钟。

第五、再次请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查阅资料, 并用彩色笔在2号白纸上写出答案, 10分钟。记住, 老师抛出问题后, 务必留给学生3-10秒时间思考或等待, 能让学生有时间在脑海里演练回答, 更多的学生有可能给出其他的答案, 答案通常会更有深度和创意。

第六、各小组发言, 由另外的小组进行评判。评判的原则:三个表扬, 一个建议, 禁止批评。20分钟。

如果学生问题回答错误怎么办?老师用更好的问题来检查和促进学生的理解。比如:你为什么这样想?你确定吗?有没有别的方式?这样回答问题, 你的理由是什么?你觉得如何?等等。而提问, 是向整个班级提出你的问题, 这时你要等待, 尽可能等待足够时间, 直到有人回答为止, 实在没人回答, 不回答问题, 你就点名一个 (或几个) 学生来回答, 再把学生的回答反弹给其他学生, 给他们时间来梳理概念和观点。

第七、老师先总结梳理知识点:一掌握机油的作用、牌号、选用原则及使用注意事项, 二认识了机油嘴加注口, 熟悉选用、更换机油的流程等;再评判出前三名发言踊跃, 合作精神强、观念新颖、书写答案全面的小组, 给他们送上小礼物, 可以是糖果, 可以是小组加分, 也可以是掌声。15分钟。

第八、学生用彩色笔修正添加答案, 并张贴到教室展示区。5分钟。

在上述课程设计中, 初步解决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1) 我的学生需要学习什么?

(2) 我要设置什么任务来帮助学生学?

(3) 我要如何使用提问技巧?

(4)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允许犯错的氛围, 我还需要如何努力?

(5) 如果这节课专注于传授内容, 我还能不能同时在教学中融入一个技能?

(6) 我如何将任务呈现给学生?

(7) 我如何知道班上的每个学生是否学到、是否有进步?

所以,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征主要是学生起到主体作用,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和引导, 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活动、协作式、设计式、个别式等多种形式结合在一起, 或选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多种教具进行教学设计规划。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基于社会建构理论, 学习者自己构建或扩展知识的理解, 学习者发展已有的知识与理解

早在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就提出“教育目标分类法”, 在学习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则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图1) , 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已有的水平, 就是学生能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学生在帮助下可以达到的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最近发展区。

我们高职教育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其潜能, 不断促进学生从“已有水平”向“最近发展区”发展。老师用好的教育, 指导、激励、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此过程中, 扮演着帮手和促进者的角色。所以, 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参与, 而不是灌输。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误解与对策建议

(一) 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六大误解

1.就是让学生做某一个活动;

2.跟基于提问的学习是一回事;

3.意味着消除教师影响;

4.意味着完全改变教学风格和课堂布局;

5.会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

6.就是身体动起来。

(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对策建议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老师控制最多, 老师讲授、演示, 学生在进行有组织的自由讨论。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老师控制少, 以讨论课、实操课进行辅导、模拟, 在此过程中师生相互控制, 用角色扮演、利用资源学习、项目教学、实习, 达到学习的目的。根据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如图2学习金字塔所示:

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 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 就是老师在上面滔滔不绝的讲, 学生在下面昏昏沉沉的听, 学习效果并不好, 即学习内容平均保持率只能达到5%;第二种通过“阅读”, 可记住10%;第三种用“视听”的方式学习, 可达到20%;第四种是“演示”, 即“你做给我看”, 采用这种学习方法, 可记住30%;第五种是“思考讨论”, 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是“实践”即“我做给你看”, 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 是“教授给他人”, 这种就可以记着90%的学习内容了。所以, 主动学习才是课堂的主旋律。

2.激励学生去学

给学生提供选择, 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 互动的、体验式的课堂与学生个人相关,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习需求定制课程, 提供成功的机会, 适当给予奖励, 让学生有获得感、存在感、幸福感。

3.学生学习是我们所做一切的中心

我们将以更好的教学、更好的学习, 把“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到教学中去。正如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说给我听, 我会忘记, 展示给我看, 我会记住, 让我参与, 我会理解。”

4.做一名好老师

好老师需要具备什么特点呢?首先是老师和学生人格是平等的, 只是管理不平等, 要尊重学生, 温暖慈爱, 平易近人, 给所有学生提出高期望, 鼓励学生达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培养学生团队集体意识, 善于领导, 灵活变通, 经常与同仁朋友合作;第三是热爱学习, 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有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最后是我们应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安全、受欢迎、被重视、被支持、被激励。

摘要:高职教育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 老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听, 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完全被忽视。显然, 这与现代社会对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本文选取《汽车材料》中的汽车发动机润滑油课程, 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教育,课程应用

参考文献

[1] 戚瑞丰.“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在西方的发展, 学前教育研究, 2003 (5) :11-12.

[2] 麻彦坤, 叶浩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当代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2) :89-93.

[3] Judith John朱迪斯·约翰, “Putting students at the centr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将学生看作教学过程的中心”的上课笔记.

上一篇:语文教师考试下水作文范文下一篇:医务人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