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工作范文

2023-09-18

档案管理工作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人事制度发生重大改革,人事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做好改革形势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该文对此提出了新思考。

关键词:人事制度改革;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1.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出现的新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人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核心内容是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在这些变革的带动下,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A.人员身份的变化

人事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旧的管理体制下,高校教职工的身份分为干部和工人两大类,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后,人员管理上重新分类,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三大类,改变了传统的干部制度终身制,通过实施全员聘用和岗位设置管理,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B.用人制度出现新机制,从行政用人关系向协商聘用关系转变

中共中央办公厅2000年发布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破除事业单位目前实际存在的干部身份终身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高等学校的用人制度从行政任用变为聘用(聘任)制,这种聘用制度将在高校全面推行,高校和教职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聘任)合同确立新的人事关系。

C.人事关系出现新变化,职工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从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之间关系转变

实行聘用制度后,高校的教职工由“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学校对聘用人员有聘用和解聘权,教职工对高校有应聘和辞聘权,加之《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继实施,高校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外,又增加了聘用关系、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等多种形式,这样,在高校中延续了几十年的教职工对单位的行政依附将逐渐淡化直至完全消除。

D.分配制度和退休工资制度出现新突破

隨着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的发展,各高校采取按岗定薪、工资浮动、确立岗位津贴、实行目标管理等多种分配方式,从根本上突破了事业单位传统的工资总额控制制度。职工退休养老由退休工资制度向社会保险制度转变。

2.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考

A.设立新的人事档案管理种类,适应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人事档案主要由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学生档案三大类构成,这种划分办法在过去一直占主流地位,高校人事档案的构成也是以此分类,其中以干部档案为主体,其它档案均按干部档案管理方式进行。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后,高校教职工分类由原来的干部、工人两大类变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三大类,这就使高校人事档案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因此,传统的人事档案分类已不适应人事工作的要求,这就必须建立新的分类体系,按照人事档案特点实行分类管理。档案管理分类应与人事管理人员分类相对应,可分为管理人员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工勤人员档案,专业技术档案又可分为教师档案、试验工程系列档案和其它专业技术人员档案。

B.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丰富人事档案的内涵

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规章制度,必须要进行改革,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时建立新的、更为合理的人事档案制度,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法制化。在档案材料的收集上要及时、完整,在档案材料的鉴别上要“取之有据,舍之有理”,档案的整理归档要严谨科学,档案的借阅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应有所区别,注意档案安全,档案的更新应及时、准确、完整。

C.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是高校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中所记录的各项信息是制定全员聘用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高校档案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一是要提高高校领导对人事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充分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高校整体工作计划中,给予足够的支持,扩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领导的档案意识提高了,档案工作就会有发展。二是要加大对高校教职员工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档案意识,使教职员工能积极主动向档案部门送交归档材料,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三是要增强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可增强其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变等材料上门为主动收集材料,在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行为上有一个较大的转变,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D.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高校实施全员聘任制需要利用人事档案的信息对教师综合素质、人才结构等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为人才预测提供各种数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由传统的手工方式向信息化、现代化转变,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以适应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通过信息统计,对个人政绩、业绩的评价提供量化依据,实现计算机对人事档案完整、准确和动态、立体的管理体系,从而极大提高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效率,充分满足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人员信息的高效利用需求,达到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服务的目的。

E.实行相对开放性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高校人事档案都是实行封闭式管理,有着严格的保密制度,人事档案只有少数人看,供组织查证使用,老百姓是不能涉足的。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事档案的政治性、神秘性将越来越弱化,同时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人本观念的深人人心、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民主法制的健全完善,都将不断推动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方式的社会化、开放化、合法化。在使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时,既要充分发布有利于展现个人才华的相关信息,又要完全保护个人隐私,通过全面规范人事档案上网的政策、法规、手段、方式,既确保人事档案管理者与社会需求者实现畅通无阻的开放式、多渠道的人才信息交流,又确保这些人才信息交流的合法性,有力有效地防止人事档案信息无遮拦流通。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要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地改革摸索规律,完善体系,逐步建立一套适应现阶段人事制度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地提供具有服务价值的信息资源,配合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适应高校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绪刚.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N]中国人事报.2007.12

[2]李 群,周海燕.浅析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创新[J]黑龙江史志.2010.17

[3]鲍春燕.从人事制度改革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J]黑龙江档案.2009.04

档案管理工作范文第2篇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城建档案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不断推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逐步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这一方面为城建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对城建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面对机遇与挑战,城建档案馆如何适应社会需求,开拓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当前城建档案管理模式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城建档案馆为了适应发展,一直十分注重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致力于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档案工作,无论是早期只能对馆藏档案进行目录管理的单机运行档案管理系统,还是对城建档案馆内各项工作和档案资料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管理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档案管理上信息共享、自动化处理以及数字化档案的初步要求,但它仅仅是实现了一些新技术的运用,这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模式仍是计算机技术加上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实质是传统档案管理模式运用新技术的改进,是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数字模拟。并没从根本上真正改变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管理仍是围绕纸质实体档案进行的,对知识的占有、信息的转化、利用与传输都停留在较为落后的基础上,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社会对其新的需求。主要体现在:

(一)电子文件这一新型载体的产生,给传统管理模式带来了的极大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在行政机关办公活动中,在城市规划管理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出现了新型载体文件-电子文件,整个社会信息流通的基础结构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的产生,决不仅意味着一种新型载体档案的诞生,而且也标志着人类记录信息、传达信息、存留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这场革命是纸张产生以来,是近现代档案学理论诞生以来,文书、档案工作领域最剧烈的一次变革,他直接影响到档案工作的运作方式、基本理论乃至思维观念”。

(二)电子政务的加快推行,对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2002年初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随着各级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逐步成为机关公文处理的平台,作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电子文件的归档问题受到广大档案理论专家、电子政务的建设者、以及实际工作者共同关注。

2002年8月,国务院在部署全国政府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网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了加强“电子公文的归档”的工作任务,同年国家档案局制定《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档案部门要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建设,把电子公文归档管理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环节纳入其总体设计框架。

档案理论也冲破传统的档案学的束缚,摆脱了传统的“档案实体”的狭小的实践范围,进入到信息与信息系统领域。针对传统档案管理的“一元理论”,提出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处理并行的“二元理论”,以及将城市建设记录、文件与档案集成化和一体化管理的“集成化理论”,这些崭新的现代档案学理论,为我们实际工作提供了指导方向。

(三)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现状,对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城建档案涉及行业众多,其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水平参差不齐,而“存在了上千年的纸张已经作为一种传统,深深扎根与人类社会”,以其载体的稳定、信息的可靠等优势,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同时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完整性、安全性、可读性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还摆在我们面前。因此电子文件不会在一朝一夕替代纸质档案,二者的将长期共存。

现实与理论都向我们表明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新的需求,面对实体档案、电子档案并存,面对社会需求多样化的现状,城建档案馆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模式来面对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到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场历史性的转变,是城建档案部门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建档案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从对档案馆人员需求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出发,培养一只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从更本上保证新的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

多元化并行的模式是文件载体转换时期,必经的一个阶段,尽管目前全国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发展迅速,但主要是针对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真正接收、管理电子档案还都刚刚起步,在电子文件管理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未解决之前,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因其固有的优势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多元化并行的管理模式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城建学院)

档案管理工作范文第3篇

领导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的关键因素, 为此, 要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机制, 形成完善的档案工作领导体制。各级政府要将档案工作纳入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各地区领导要亲自主持档案工作, 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报告, 积极组织档案专题研究, 针对档案工作遇到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各地区领导要深入到档案部门, 对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并调动起相关部门参与档案工作的积极性, 形成党委政府领导、工作职责明确、各部门相互配合的档案工作领导体制。此外, 还要健全档案工作运行机制, 落实档案工作目标责任, 并将档案工作纳入到各地区、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中, 将其作为部门评比、奖惩的重要依据, 提高各部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更新档案工作观念, 服务社会经济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 更新档案工作观念, 将档案工作定位于服务社会经济建设, 通过改进服务方法、拓展服务领域, 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首先, 树立档案服务创新观念, 使档案服务工作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 不断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档案部门要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配备高素质的档案人员, 转变过去被动的服务方式, 积极开展主动服务和超前服务, 使档案工作始终服务于大局。其次, 加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为了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 各级档案部门要重视重点建设项目的档案登记工作, 收集、整理相关档案信息, 对产生档案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建档。再次, 加强民生档案工作。主要包括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档案工作, 从而确保各级档案部门收集整理的档案资料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生, 为各地区改善民生提供可靠依据。

三、完善基础功能建设, 突破档案工作薄弱环节

档案工作要在各级领导的精心部署下, 进一步完善基础功能建设, 从管理档案工作薄弱环节入手, 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质量。首先, 加强档案部门的档案资源建设, 不断优化档案结构, 丰富档案内容, 精细划分档案门类, 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档案部门要做好档案征集工作, 形成特色档案、珍稀档案、重点档案, 丰富馆藏资源。其次, 重视档案库安全建设。档案部门要改善档案库的基础设施条件, 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磁、防霉等档案保护措施, 并针对各类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防范方案, 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完整。再次,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提高档案资源利用效率。各级档案部门要建设内部局域网、网站集群系统、档案目录信息数据库等, 并建立电子文件服务中心, 专门负责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以及提供在线服务, 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落实政策保障措施, 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发展

为了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 不仅要加强各级党委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而且还要落实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 为档案事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先, 建设高素质档案工作队伍, 培养创新型、研究型、学习型人才。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关心爱护档案干部, 给予优秀档案干部优厚的待遇, 定期表彰对档案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其次, 加大档案工作的经费投入, 将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 采取专款专用的资金管理模式。各级财政要支持档案馆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以及档案数字化项目建设, 给予配套资金投入, 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再次, 加大档案工作宣传力度,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介, 向社会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具体工作内容、档案服务流程等, 为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档案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五、结论

总而言之, 加强档案工作领导是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前提。新时期下, 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档案事业发展,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促使档案部门树立起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工作观念, 进一步健全档案工作领导体制, 建设档案工作基础设施, 落实档案工作保障措施, 从而推动档案工作步入新阶段,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服务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摘要: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 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 必须加强档案工作领导, 积极探寻促进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促使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质量。本文从健全科学管理机制、更新档案工作观念、完善基础功能建设以及落实政策保障措施四个层面入手, 就加强对档案工作领导的策略进行探讨, 期望对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有所借鉴。

关键词:档案工作,领导,创新

参考文献

[1] 胡小锋.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J].档案学术研究, 2013 (6) :88-90.

[2] 董桂芳, 那立叶.领导重视规范管理——开创全系统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J].黑龙江档案, 2103 (5) :66-68.

档案管理工作范文第4篇

一、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档案工作是县级机关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提升机关工作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重要价值。此外, 档案工作还能维护机关真实的历史面貌, 在机关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目前,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 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已覆盖全球。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 给县级档案局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 同时也给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首先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互相结合的重要性。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内容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计算机作为全新的信息载体, 能在磁盘和硬盘中建立电子信息档案, 代替传统的纸质档案。此外, 计算机还具有运算速度快、查找能力强、储存空间大等多项优点, 因此, 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能显著提高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

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后, 还能创建全面、综合、快速、有效的档案信息网络体系。通过档案信息网络体系能将档案信息资源上传至县级档案局官方网站, 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查阅档案信息,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如此一来, 不但为县级市民提供了便利, 还能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进而促进县级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因地制宜, 完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

(一) 全面普查档案。为了完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 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划化、标准化, 第一步就要对档案进行全面普查。由于档案案卷数量十分庞大, 而传统的档案工作中又不会对档案案卷进行普查, 因此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对长时间没有整理、普查的档案案卷进行全面的普查。普查过程中, 要清除一些失去使用价值的文件, 或是很多重复的文件。只有将这些毫无用处的文件全面清除了, 才能提高今后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二) 统一分号。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录入到计算机系统当中。为了提高今后计算机检索的效率, 工作人员应按照相关的规定, 对档案进行统一的分号, 保证计算机检索的查全率。分类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认真仔细地检查、审核、校对, 避免出现分类错误。

(三) 规范题名。为了提高档案检索的查准率, 要对档案进行标准、规范的题名。题目过程中, 应正确描述机构的名称, 避免因为描述不清楚而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查准的现象发生。此外, 还要在档案录入的过程中详细描述档案的详细信息, 例如相关人名、相关地点、时间范围、事件描述等各类信息, 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有效。审核过程中, 一旦发现档案信息有缺漏的, 应立即补齐, 如果发现档案信息有累赘的, 应立即删除。保证档案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

三、培养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人才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培养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计算机在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人才也应该具备专业的技能。现代化的档案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力, 还应该不断学习其他相关的先进知识和先进成果, 使自身能力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方面一, 全面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能力, 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能力是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能力, 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方面二, 业务能力较强, 工作人员要将自己树立为“活档案”, 才能更好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方面三, 掌握专业的知识, 由于档案工作中设计专业知识范围较广、内容较多, 因此要求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的知识, 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县级档案局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是必然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规范化、标准化, 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不但要结合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 还要完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 最后培养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 档案管理工作在县级档案局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随着现代化科技技术的进步, 人们对县级档案局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县级档案局的档案管理工作要逐渐发展为综合性的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而不仅仅是保管档案。为了达到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县级档案局必须优化改革档案管理工作, 用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进行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县级档案局,现代化,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 孙丽佳.如何做好县级档案局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J].华章, 2011, 10 (15) :12-14.

[2] 马雪荣.县级档案馆管理工作现代化探讨[J].山西档案, 2007, 02 (S1) :9-10.

档案管理工作范文第5篇

一、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达标。

随着档案管理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工作不断专业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达标成为制约管理工作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为了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一支专业技能强,工作经验丰富,具有开发能力的工作队伍非常关键,这是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的首要步骤。

(二)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低。

档案管理工作中对资料的检索分为两种方式,一种为手工检索,一种为计算机检索。就目前的工作现状看,手工检索仍然为主要的检索方式,这就大大降低了资料检索的效率。另外,档案管理部门人为检索工具是提高检索效率的最佳途径,便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殊不知,手工检索才是制约检索效率的最主要因素。

(三)档案管理工作设施不到位。

档案管理设施是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性提高的重要因素,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档案管理设施不到位同样制约着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目前出现某些档案管理单位还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室,有的档案室潮湿、不通风,档案室配备的“六防”设施不全,造成档案室中档案资料生虫、发霉等,降低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而且影响了资料的外形。

(四)档案馆对档案管理力度不强。

档案资料是历史的脚印,对后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档案管理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档案管理工作受到的重视不够,一部分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被忽视,一些人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写写字、抄抄资料,保管好资料不丢失、不泄密就是档案管理的全部工作。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对自己工作重要性的质疑,首先表现在工作人员没有宣传档案管理重要性,其次,档案管理人员没能及时更新档案资料,最后,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为兼管,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技巧、规定掌握不全。

二、管理理念更新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要先真正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首先就要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从制度的高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首先,档案馆制定的规则必须符合实际,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规则,以此来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其次,档案管理规定必须具有实用性。档案管理制度要简单、实用,即使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也能够读懂,进行操作。制度要注重操作,以此来促进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作用的发挥。最后,档案管理制度约束范围要具有双向性。约束范围的双面性,换句话说就是档案管理制度既能够约束领导层,又能够约束工作者。另外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后必须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不是摆设,而是要发挥其管理作用,提高管理的效率与科学性。明确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奖惩及时,赏罚有度,表明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二)档案管理要以人为核心。

档案管理最终是人的管理,档案馆要以人为核心,人性化管理。人是管理工作的来源,档案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服务于人。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价值观。档案管理以人为核心,就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思想,由过去的管理档案馆中的静物资料,转变为现代管理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的范围上,由过去管理个别人转变为管理档案馆中的全体参与人员。良好规划管理档案馆的人力资源,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三)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是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性的重要因素。第一,档案管理人员招聘时,要严格把关,招募专业技能高,工作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扩大管理人员的规模。第二,对现有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定期培训,加强工作者的管理技能,要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科学化是档案文化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新档案管理理念是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档案管理科学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事业也随着蓬勃发展起来,档案管理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档案管理理念的更新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本文就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理念更新的措施两个部分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档案管理,理念,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谢雪薇.关于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J].黑龙江史志,2013,19:138.

[2] 孟祥富.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J].中国职工教育.2013.20:124.

[3] 李迎娣.更新档案管理理念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J].赤子(上中旬),2014.11:266.

档案管理工作范文第6篇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中小学档案管理来说,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成为今后档案管理工作的趋势。然而就目前而言,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自身管理水平不高、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作为一名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者,通过对本地区中小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一些具体应对措施。

一、现状分析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就目前中小学档案管理现状看,大部分学校领导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始终无法从战略高度去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一些学校领导片面地把精力和眼光投入到学校教学管理上,对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关心甚少,支持不够,从而导致了大部分中小学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政策上缺少倾斜、经费上缺少支持的尴尬局面。

2.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从学校领导到教职工没有正确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错误地认为信息化即单纯的数字化,甚至一些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为只要有计算机进行目录管理就是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却未加了解和研究,以至于得不到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3.档案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薄弱。主要表现在:(1)重纸质文件的收集整理,轻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致使许多有价值的电子文件丢失。(2)大多数学校只是停留在维持档案日常的简单管理上,没有使用专用档案管理系统软件。(3)目录数据库不健全,不少学校只有单一的文书档案目录数据。(4)档案数字化工作滞后,多数学校未建立室藏档案数据库,查找利用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学校现代化教育管理的需要。(5)未充分利用校园网来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效率。

4.档案管理信息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飞速发展,必然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力度不够。在人才结构上,既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的综合型人才所占比例偏低。在档案管理人员配置上,没有规范的章程和标准,缺少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从事其他工作的教职工兼管。

二、几点对策思考

1.加强重视和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学校领导应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健全领导体制,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明确专兼职档案人员,定期听取档案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将档案人员的培训以及系统的维护费用列入到相应项目的预算中,使得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常运转。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把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到相关人员的考核中。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新时期的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业务精通,爱档如珍,维护历史,兢兢业业,服务现实”的理念,积极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了解和把握信息化发展对档案事业的影响和要求,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在学校现代化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工作思路,提升档案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档案人员也要加强宣传,争取领导支持和提高社会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认识。

3.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业务建设。具体措施为:(1)制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应建立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对文件的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全程管理,制定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和电子文件管理制度,规范重要场所(如机房、库房等)的出入规则等。(2)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首先应面对学校工作实际,拓宽收集内容,严格执行归档制度和操作规程,从业务流程上加以梳理。其次应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积累、鉴定、归档实行全过程监督指导。(3)加强办公自动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其优点是:以“件”为单位的立卷方法便于文书档案的立卷、接收、鉴定;在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调整时,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工具的调整、删改;具有遗漏文件的补漏增缺、保持文件的历史原貌和利用档案资料检索简便、准确率高、文档贮存保密等优点。(4)结合实际,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档案工作人员不但要加大档案编研力度,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同时要深化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丰富室藏资源。

4.建立一支具备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档案管理队伍。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对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档案队伍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是档案部门的重中之重。档案工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还需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同时,档案工作者应加强责任心,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档案的意义、特点,自觉增强工作质量意识。

学校档案不仅具备一般档案的特点,同时也有一些其他档案不具备的特性——专业性、周期性和分散性。而信息管理技术恰以其方便、快捷、开放,为学校的档案管理开启了新的窗口。因此,大力推进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无疑是活化档案、发掘档案价值以服务广大师生、推动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低碳经济相关理论范文下一篇:体育产业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