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论文范文

2023-10-09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的重症病患,研究对其开展重症监护的措施,并对所取得的护理效果加以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对两个小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实时对比与分析。结果在本次观察中,观察组中的40例重症患者,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明显比对照组的80.0%高。结论推行一系列重症监护的措施对于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治愈率的提高意义重大,有助于病患病情的稳定,进而为病患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吸内科;重症监护;护理效果;重症病患;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03

绝大部分呼吸内科疾病均具有病程较长、易复发、死亡率高的医学特征,病患总会发生烦躁、恐慌、意志低沉等负面情绪,严重者甚至伴有呼吸急促、精神状态较差等状况。针对重症病患而言,只予以药物治疗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是十分有限的,有些病患会有病情恶化、紧接着转入高危状态,引发死亡[1]。所以说,除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按时、有效地治疗外,还需搞好病患的全方位护理任务,以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切实降低重症病患的死亡率。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重症监护的护理手段,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时对比与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病患8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为(43.8±2.4岁。其中,患者所患疾病的构成如下:慢性支气管炎症21例,支气管扩张11例,支气管哮喘1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30例,肺癌6例。随机地将80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小组在性别、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重症监护的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化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重症监护的护理措施,重点从下列几方面开展[2]

1.2.1运用药物加以治疗护理对病患的药物治疗需护理员工立足于患者的实际年龄、病情发展以及癥状等多项要素科学规定药物剂量。在此期间,护理员工在用药时需牢记药物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患者用药之前,护理员工还应系统了解各位患者有无药物的过敏史,在用药过程中需严控注射的速度,用药之后也要密切观察效果,主要看患者的耐药性,若患者有不良反应则要第一时间科学采取护理举措[3]

1.2.2心理健康的护理措施因受重症疾病的层层困扰,病患不可避免地发生失眠、抑郁、心慌、忧虑、烦恼、情绪不稳、过度担心等不良症状,所以说,在重症监护护理中,护理员工要经得起考验,结合每一位病患的特征,对病患开展适当地心理护理。护理员工在护理中,态度应表现为最佳,时刻保持微笑、有耐心,对于个别反应迟缓、话语较多的病患,护理工作者切忌在其说话时插话,而要密切注重病患的神态,平日里应多与病患聊天,并时刻替患者着想、以患者为本。在进入重症病房时,护理员工也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想患者所想,消除患者对重症病房及医院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与信任感。护理人员可通过自编一些小幽默调剂病房氛围,促使患者养成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平时护理时,还要注重稳定病患的心理,当病患们对护理与疾病的治疗有所疑惑,护理员工要周密地讲解。

1.2.3对病情的实时监测护理护理员工需仔细观察病患的呼吸心律、频率、深度、痰量以及生命体征等,查看患者有无并发疾病及潜在要素,并精确记下患者一整天的出入量。如若病患缺氧,则要立马给患者吸氧,必要时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完成吸氧任务,假若吸氧时用鼻导管,那么一般情形下吸氧量要维持在2L至4L,尽量间隔20min探视一次;如吸氧用面罩,通常一分钟吸氧量在4L到6L,以保证患者用氧安全。当病患陷于呼吸短促、急促等困境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氧气的实际流量进行有规律的调整,进一步对相关仪器开展消毒工作。

1.2.4就医环境的护理相较于其他疾病,呼吸内科病症更易遭受感染,所以也给就医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实践表明,舒适、清洁的就医环境不仅给重症病患带来积极的情绪,还会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与痊愈,更能显著地减少重症病人感染外部因素的概率。创建一流的就医环境,就要从病房的通风、温湿度的调节、按时消毒、空气的清洁等诸方面进行,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4]

1.3护理效果的观察指标对两个小组病患的疾病恢复状况开展科学地统计与探析。

1.4统计学分析把获取的数据置入计算机中构建数据库,两组的对比采用SPSS11.0系统软件加以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表明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上述80例患者开展及时、科学、精确的治疗与全方位的护理,在80例呼吸内科重症病患中,有效的病患总计为69例,所占比例为86.3%。其中,在观察组中,有效患者37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中,有效患者32例,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对呼吸内科重症病患进行科学地重症监护,对于病患全方位的护理及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两组详细的病情结果数据,见表1。差异的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对病患的急慢性疾病要及时护理在实际治疗时,要依据患者被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病情的发展程度或依照病原菌药物科学选择抗生素。轻者口服即可,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改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抗生素的方式。为减轻患者的症状,处于急性发作阶段的病患在抗感染治疗时,需用镇咳、祛痰等药物辅助治疗。针对一些年老体衰或体内痰量比较多的患者需用祛痰方法为主、帮助排痰为辅,确保呼吸通道的顺畅,防止呼吸道梗塞等炎症,阻止病情的恶性发展[5]。假若痰液无法顺利排出也可运用气雾治疗法。在常规疗法方面,除运用护理对策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索全新的科学护理方法。

3.2重症监护下,呼吸重症病患恢复好转的护理对策重症呼吸系统病患,在其病情的好转阶段,要鼓励患者适度加强有氧呼吸锻炼,适量从事有氧运动,切实提高免疫能力。这时期的患者必须严禁烟酒,维持患者自身呼吸系统机能的恢复。天气变化时要适当增减衣物,遇到天气变冷时,要特别避免感冒。搞好周边居住的卫生,杜绝粉尘、烟雾等恶性刺激气体侵入呼吸道。

3.3及时应对护理中的安全风险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大都为中老年人,病患因在活动前后常伴有呼吸困难、运动能力减弱、反应迟钝等症状,因此,要避免患者饮食起居中所发生的意外状况,所以,在室外、卫生间地面和病房内均应一直保持干燥、无任何不良废品,在病房床角也可设置护栏,外出散步、下楼或从事户外锻炼时均要有医务人员协同并搀扶。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食用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水果、蔬菜。保证患者所居环境周边无其他污染源。除此之外,护理员工可定期留意患者脉搏与呼吸的节律和频率,所排痰的色泽及性质变化。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重症病患因自身病症的独特性,生活一有不慎便会轻易诱发,因此,重症监护对重症病患的护理极为重要[6]。在护理时,从业人员要密切监视患者病情的发展及变化,促进各项护理办法的落实,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防治并发疾病的出现,尽快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胡其秀.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3(16:23-28.

[2]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7:100-101.

[3]韩海霞,李娜,亓霞,商丽.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0,6(11:29-32.

[4]叶庆云.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2(33:3-5.

[5]张淑丽,徐淑杰.呼吸内科吸氧患者的指导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14:17-19.

[6]江薇,徐志红,倪惠红.11例危急重症患者肾脏替代疗法的护理[J].天津护理,2011,10(03:40-42.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为解决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切实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呼吸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从护士自身和制度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能为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作参考。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风险;对策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空气中致病物质的增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约占总死亡说的13.2%,农村则占到了10%作用。鉴于此,如何加强护理措施,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背景下,根据多年呼吸内科临床护理经验,对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护理作参考。

1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1.1护理人员自身问题

1.1.1风险意识缺乏由于护理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时刻做好相关的记录,以防出现问题时有案可查,此外由于患者的病情对于患者本人而言属于隐私,一旦无意间泄露极有可能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某种阴影,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缺乏,经常发生不当事件。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1)护理记录过于简单、随意甚至事后补记等情况时有发生。护理记录的书写不仅耗时而且繁琐,不少护理人员对于普通病患往往认为无生命危险而对患者病情变化予以忽视,而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往往出现一手资料缺乏的情况。此外,部分护理人员在闲暇时间回顾性的记录,往往造成部分内容的遗漏,使护理记录丧失其意义。(2)护理记录过于随意,缺乏专业性。由于护理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轮班、换班,一旦记录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往往给下班护理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生命。

1.1.2专业知识水平偏低专业知识对于提高护理水平,保证护理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不少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亟需提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一些有特殊病情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出现的特殊反应不能正确处理,如肺心病患者给予呼吸兴奋剂后往往造成患者出现短时的躁动,此期如不能妥善处理会造成药液漏出,进一步引发局部脓胀,严重者可导致皮肤坏死。二是操作时无菌意识不强。如在给肺脓肿病人吸痰时,如不采取措施会造成细菌通过吸痰器进入患者体内,造成病情恶化。三是对于一些操作熟练程度低且不规范,如在使用呼吸机时没有准确计算氧浓度、时间等造成吸氧中毒等问题。四是在使用抗生素前不按照要求进行皮试,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后果极其严重。

1.1.3护理人员与患者缺乏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病情、及时作出正确评估、采取正确救治方案的有效途径之一。呼吸内科患者多为年岁较大的老年患者,其言语表达往往不流畅,造成了极大的沟通障碍。某些患者行为、言语过分激烈,为医护人员带来困扰,沟通工作无法正常进行。部分护士缺乏耐心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往往不能全面获取患者病情,患者情绪激动时易与其发生冲突,造成医患纠纷。

1.2医院制度引发的风险

1.2.1护理管理制度不合理护理管理监管是衡量护理人员工作水平的依据,亦是保证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大部分的护理管理监管对理论知识过分重视而忽视了对护理人员操作实践能力的考核。这种考核由于形式较为单一,内容多死板、无创新,造成了许多护士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手足无措,无法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预见性与协调性较差,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严重影响患者病情预后,更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2.2病房护理制度不完善对于呼吸内科的患者,呼吸新鲜空气对病情的改善和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因此,病房要经常开窗通风。但由于相关制度的缺乏,没有专门的人员去做这项工作而造成病房空气质量下降,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呼吸内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较高,床单、被子、走廊垃圾等没有得要及时清理或消毒。

1.2.3药品管理制度不完善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用药时一定要认真的核对药品,处了与医师处方核对外,还要及时核对药品有效期,保证用药安全。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2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对策

2.1积极开展风险意识教育

为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从而增强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应积极的对护士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一是向护士讲解由護理风险意识缺乏可能造成的后果。二是要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2.2提升专业护理水平

护理水平的提高是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可从以下几点努力,一是定期开展护理交流会议,除了在早会时指出前一天护理过程出现的问题外,每周日开一次总结会议,采取自我批评与他人批评的方法,回顾一周来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提升能力。二是鼓励医护人员继续学习,定期举行讲座,开展学习国内外最新发展的医学成果。以加强护士对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促使护士能够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出正确判断,避免耽误救治、延长病程的情况发生。三是对于新进护士的培养可采用“一对一”模式,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指导,纠正其在护理工作中的错误,使其更快的适应工作环境、熟练掌握临床技能。

2.3积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护理工作是以实践为主的工作,因此在注重护士理论知识提高的同时要尤其注意护士操作能力的锻炼。立足于改变“理论知识强,操作能力差”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积极开展护理人员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可以采用集中授课和分层训练的方式。尤其要重点强化胸腔闭式引流、呼吸机氧疗、排痰操作等重要护理工作的训练,尽可能的做到操作零失误。同时,举办规范操作演示、护理人员临床技能大赛等多形式锻炼方式,提高护理人员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寻找护理工作中不熟练、易疏忽的环节,加强实践能力的提高,减少安全隐患,将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2.4完善护理制度

查找护理工作中的纰漏,优化管理制度,是根本上解决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隐患的核心。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弊端,探讨解决方案,将护理工作充分人性化、合理化;设立监督小组,不定期实际考察临床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完善护理方式。另外可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反馈患者意见,根据患者出院时对期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组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表现良好者予以奖励。将护理管理制度平台透明化、先进化,促进护理工作更高质量的完成。

2.5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医护人员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做到尊重患者,关心患者。护士要增加为患者服务的时间,掌握患者病情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对神志模糊、躁动的患者要加强巡视,同时要经常巡视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有无外渗;热水袋是否过烫、有无包裹等;从而让患者及家属体会到护士是真正尊重患者,真心为他们服务的。

2.6改善就医环境

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重视管理呼吸内科病房环境,在盥洗室或过道里应有防滑提示的标志;发现地上污湿现象,及时予以清洁,擦干;病房设备管理带出现问题,及时与后勤部门联系,督促及时维修。尽一切可能保证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洪克霞.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10):141-141.

[2]王建云.对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的思考[J].健康之路,2013,12(11):368.

[3]马凤萍,贺奇,梅彩荣等.呼吸内科护理常见风险的分析和对策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547-548.

[4]师华.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健康之路,2013,12(10):391-392.

[5]查春红.对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0):66-66.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的:探究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积极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09月-2019年09月内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指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有效的优化患者的血压指标,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關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老年高血压;血压水平;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是一种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血压高、头晕、头痛、耳鸣、心悸、疲乏无力、手脚麻木等[1]。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老年人数激增,老年高血压的发生率逐年攀升,严重的威胁了老年人的生命安全[2]。为探究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选取200例患者行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年09月-2019年09月内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高血压学会颁布的“高血压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可确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验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同意实验,由家属签订了实验同意书;(2)患者无精神类疾病,可顺利沟通。排除标准:(1)患者不愿参与实验;(2)患者有其他重症疾病或其他实验参与情况。患者中男性119例,女性81例,年龄62.0-85.0岁,平均(72.8±4.3)岁,病程5.0-25.0年,平均(9.1±2.5)年。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比较一般资料,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药物治疗等;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即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如下内容:(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强化组员训练,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将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和优势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2)在患者入院后,严格遵循临床护理路径表指导患者饮食并配合完成各项检查;(3)患者入院2天后,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进行干预,关注患者的心理抚慰和疏导,在帮助患者端正心态的同时拉近护患距离,努力构建护患联合力,削弱护理落实阻力;(4)患者入院4天后,指导患者科学运动,利用健康教育丰富患者的疾病知识,使之掌握简单的自我护理技能;(5)患者出院前对患者的饮食、用药等进行指导,引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落实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

(1)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记录患者的血压指标(收缩压、舒张压);(2)利用SF-36问卷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否则越差;(3)利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得分不少于80分者为“满意”,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验证,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各项调查结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指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已经超过了40%。老年高血压的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致死、致残率高,严重的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保守治疗是老年高血压治疗的整体思路,控制血压是核心,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提升治疗的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具备规律、高效、连续、科学优势的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利用预见性评估制定临床路径表,再利用临床路径表落实细致、全面且具备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患者的健康意识得以提高,掌握了更多的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护理的内容和目标,能够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护理落实阻力更小,更利于患者的血压控制,患者的病情被快速控制,心理压力减小,更利于生活质量提高[4]。如在本实验中,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指标(95.2±5.9mmHg、76.3±5.1mmHg、84.9±7.2分、94.00%)均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138.4±7.6mmHg、114.7±4.6mmHg、92.8±6.1分、82.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明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备优势。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能够有效的优化患者的血压指标,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毛惠琼,杨亿平,胡来.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5,31(03):443-445.

[2]薛彦菊,孙芳.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5):212+218.

[3]王月平.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后的护理效果[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08):1118-1119.

[4]侯兰珍,王莹澄,裴小英,谭欢.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2277-2278.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受到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饮食限制的折磨,容易在治疗中出现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因此,为了减轻患者焦虑与痛苦,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就应当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护理模式,在改善患者身心健康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现对我院在血液透析中接受舒适护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形成如下报告。

1资料

本组病例为自2010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在血液透析中接受舒适护理的78例患者。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最小为23岁,年龄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53岁;原发病为糖尿病9例,高血压11例,慢性肾炎51例,其他疾病7例。全部病例都是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频率是1~3次/周,每次4~6h。

2方法

对78例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舒适护理。

3结果

患者对我院的护理工作非常满意,满意度达97%,通过舒适护理减少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讨论

4.1血液透析前的舒适护理: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应当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并布置良好的血液透析环境。首先,患者的心理舒适护理。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不仅要承受肉体上痛楚,还要经受心理上的煎熬。由于血液透析需要经常进行,透析次数较多,从而使得许多患者产生焦虑和恐惧等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当采用解释、安慰、鼓励等支持性手段为支撑的心理护理方式,介绍已有的血液透析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案例,并引导患者进一步掌握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树立起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及时地解答患者心中的疑问使其解除精神压力,并注意调整患者的心态,帮助患者适应生活问题,使得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其次,布置良好的血液透析环境。护理人员应当保持透析室的干净整洁,将透析器械物品按规定陈列摆放,注意室内通风,保持透析室空气清新,并进行及时消毒。通常应当将透析室的温度控制在10℃~20℃,将室内湿度控制在50%~60%。扫地、铺床等清扫整理工作应当在血液透析前半小时完成,避免应清扫而导致室内尘埃飞扬。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准备适当的音乐或电视节目,从而使患者心情保持愉悦;可以将报纸、杂志或健康宣传手册放置在患者方便取阅的地方,从而增加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

4.2血液透析中的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舒适护理工作。首先,内瘘穿刺护理。将患者调整至舒适体位,并将穿刺侧的肢体充分暴露,并注意保暖。选择合理的穿刺点,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在穿刺时,护理人员可以和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其次,观察、处理并发症。在进行血液透析时,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的需要与感受。如果患者出现冷汗、打哈欠、肌肉痉挛等情况时,可适当减慢超滤速度,给予患者按摩,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如果患者眼花、面色苍白、血压降低、症状加重等情况时,可暂停脱水,使血流量降低,并给予患者葡萄糖注射液,指导患者放松肢體。护理人员应当重点观察穿刺部位是否出现血液外渗的现象,透析器是否出现凝血症状,透析管路是否出现阻塞,争取及早发现意外情况,防范于未然,保证患者顺利地进行血液透析。第三,生理舒适护理。血液透析治疗所需的时间较长,很多患者难以忍受长达4~5h的卧床治疗,常常会感到难受,无法适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在保护好穿刺部位的情况下,协助患者适当地变换体位,必要时给予患者一定的按摩。第四,饮食护理。饭前,使用消毒毛巾擦手,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调整至适宜进食的体位。根据患者病情与饮食习惯,给予患者低磷、低盐、易消化的优质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

4.3血液透析后的舒适护理: 在血液透析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内瘘护理指导。当透析结束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保持穿刺处的干燥,告知患者切勿用穿刺侧肢体提拉重物。在透析后的第二天,可以使用温毛巾热敷穿刺部位,促进血管软化。患者可以进行抬升肢体、握拳等活动,改善血液循环。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掌握检查穿刺肢体情况的方法,嘱咐患者一旦穿刺部位发生热痛、红肿或血管震颤减弱消失等情况,就应当立刻报告医护人员,进行及时处理。对于血液透析的患者应当给予生活指导,引导患者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为了改善病情进行充分的休息。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增强体质。部分患者认为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从而对饮食不加限制,导致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当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在透析结束后,还应当遵循多食者低磷、低盐、易消化的优质高蛋白食物的原则,引导患者掌握合理膳食。

此外,在血液透析后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是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和宣传资料的发放,使得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血液透析的认知,争取充分利用患者的家庭支持,营造适宜患者治疗的良好环境,从而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使得患者能够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进行下一次的血液透析。

4.4小结:血液透析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疗中医护人员为了减少了血液透析的并发症,改善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应当运用舒适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舒适护理的优势,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舒适护理能够使患者在治疗中看到希望,积极主动地按照医嘱接受血液透析,从而降低了由疾病和治疗带来的痛苦,全面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精神。

参考文献

[1]李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膳食指导及护理[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 6(3):214.

[2]陆烈红.患者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7(12): 872.

[3]黄平,张晓民,杨金芳,等.初期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的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3):73-74.

[4]马宇茗,马志芳,何晶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过程中血压变化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 14(3):8.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 明确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方式 将骨科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不给予特殊干预;观察组40例引入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预防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呈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推广优势明显,尤其是在并发症预防方面。

关键词:骨科;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发症预防;护理满意度

现如今,我国骨科医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使以往比较棘手的疾病得以治愈,亦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但相对而言,像骨折这类疾病发病往往非常突然,患者在被送入医院后,对治疗环境、医护人员都是非常陌生的,加之疾病所致的强烈疼痛感,对一些专业医学术语了解程度不足,所以其心理健康方面也会受到直接影响,表现为焦虑抑郁、烦躁不安等,这无疑对后续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造成严重阻碍,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患者康复进程[1-2]。由此可见,尽管各类先进的治疗手段广泛投入临床,可患者在治疗期间仍旧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这会使其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也难以配合医护人员,这便需要就目前骨科护理工作加以改革,积极引进多元性、预见性的护理流程,使护理质量与患者的临床疗效得以保证。

1、研究一般资料和方式

1.1一般性资料

以抛硬币随机分组原则为基准,划分我院骨科80例患者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1月份至2021年7月份,两组患者病历基本资料呈P>0.05,详见表1:

1.2研究所用方式

对照组:参照医师所下达医嘱进行护理,不给予特殊干预。观察组:①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超前护理模式,为避免其推行期间受到多方面因素干扰,建议护士长在每日晨会时抽出时间实施口头培训,并就培训内容进行提问,使护理人员明白如何将这类护理流程融入到患者治疗工作当中。在首次与患者接触时,应运用护理程序来了解其基本信息,妥善安排床位,多与其他护理人员、责任医师进行交流,以拟定有效的护理方案。并发症是骨科患者治疗期间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因为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这类并发症对患者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自然也会延长其康复进程,这便需要护理人员将并发症预防作为日常护理重点。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保障患者床位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床单、被套等物品,也不能忽略定期翻身,密切关注患者的皮肤状态,并借助相关评估工具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需正确指导家属对患者下肢进行按摩,如情况允许,可将双下肢适当抬高,达到促进下肢静脉回流的目的,且应做好相应的疼痛干预,以帮助患者克服患肢部位疼痛感,尽早协助康复医师协助其展开肢体功能训练,这均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式。②像骨折这类疾病发病往往非常突然,患者在治疗期间也承受着比较严重的心理负担,不良情绪持续存在也会干扰患者正常的治疗与护理,所以护理人员需具备基本的心理学技巧,善于观察患者的神态意识变化与语调、行为,以此来分析其心理状态,倘若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与心理医师取得联系,为其设计适用性强且合理的心理疏导方案。在实施心理疏导期间,也应穿插健康宣教,虽然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较以往而言有明显提升,患者获取医学常识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鉴于医学方面专业性强,一些术语患者可能难以理解,而通过合理的健康宣教,则能有效解决因对疾病不了解而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的问题,使患者积极配合。

2、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通过我院自拟患者满意度问卷展开判定)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呈P<0.05,详见表2:

研究结论

骨科是临床重要学科之一,主要通过手术、复位等手段来对骨折、颈椎病、骨质疏松等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展开治疗,以达到促进肢体功能形态恢复,维持机体健康的目的[3]。较于其他科室而言,骨科疾病往往非常复杂,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在卧床休养期间也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力性损伤这类严重的并发症,再者一些骨科疾病发病突然,患者内心短时间内难以接受,这均是增加护理难度的重要因素。现如今人们愈发重视治疗期间的身心舒适度,对医疗质量提出的要求更高,这更需要骨科重视这几点因素,来将存在的问题解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4]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护理风险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这类超前护理模式引导护理人员预先运用护理程序来明确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哪些,在此基础上来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来解决相关问题[5]。本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发现,该组患者取得更佳的护理效果,呈P<0.05,可见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护理工作中有着确切的应用价值。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知,预见性护理干预优势显著,非常适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建议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 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032):271-271,275.

[2]杨伟燕, 于建伟. 探析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057):293-294.

[3]王玉召,戴亚萍.预见性护理指引应用于骨科手术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5):79+91.

[4]刘海英.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7):2.

[5]聶颖, 张婉珣, 黄晶蓉.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中的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027(003):98-99.

骨折病患舒适护理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目的:分析探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给予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指标稳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行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护理可以降低血压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病;纽曼保健系统;护理效果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诱发脑出血、冠心病、脑梗死、心肾功能衰竭等重症的重要因素[1],对患者的机体健康影响极大。纽曼保健系统模式是一种以格式塔心理学、Selye压力与适应理论、rtalanffy系统理论及Caplan理论为指导的综合化的动态护理应用模式[2]。临床研究发现,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应用于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3]。本文选取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探讨了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90例,女性7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为(71.5±6.4)岁;平均舒张压为(102.2±2.5)mmHg,平均收缩压为(168.4±4.5)mmHg。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4]。按照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压指标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纽曼保健系统模式为指导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疾病知识宣教,介绍高血压发展因素及危害。生活习惯指导:观察患者病情发展的同时叮嘱其戒烟戒酒、合理安排膳食、多休息,饮食环节要控制食盐摄入量,还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表,进行适当的锻炼(运动时心率要控制在130~150次/min[5],心率一旦超过150次/min即刻停止锻炼),控制体重。心理疏导与治疗:针对患者病情分析给予科学的心理治疗,并宣教正确的心理疏导方法,帮助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休养环境的营造:减少病区周边噪声,合理装饰病房,争取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保证护理干预的规律性与稳定性:将二、三级预防作为重点,尽量保证服务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为患者的血压控制提供便利条件。每天检测血压,观察了解患者的血压波动规律与特点;着重讲解降压药物服用的重要性,并讲解降压的目的;引导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如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劝慰患者放松心情,减轻心理压力。

1.3 观察指标 护理2周后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6个月后采用我院自制的生活质量评估表评估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总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相关资料行t和χ2检验,用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压指标稳定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 论

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具体包括应激源、机体防御及护理干预三大部分[6],其中护理干预主要以三级预防为中心环节。高血压病患者护理过程中,主要进行血压控制,以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重症的发生率。高血压发病机制中,饮食习惯、嗜好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生活习惯的改善可以推进高血压病防控工作。临床研究发现,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可以指导防控护理工作,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目标,优化护理干预措施,间接推进患者健康状态的维持进程,应用价值尤为显著[7]。本文160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应用后患者血压的稳定性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研究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该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8]。

本文研究组采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行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干预、心理干预、治疗指导等环节,其中生活习惯干预具体包括饮食干预、作息干预、锻炼指导等,并给予肥胖患者、并发症患者等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指导,大大减少了高血压病患者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对于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意义重大,可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震,张文.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2(13):6-8.

[2] 李丽红,杨培常,翟军亚,等.纽曼系统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卫生职业教育,2011,15(19):89-91.

[3] 万晓阳,张颖,路莉莉,等.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在老年高血压病护理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2006,34(12):945-945.

[4] 何萍,陈晓欢.纽曼健康系统模式在高血压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福建医药杂志,2013,14(2):164-165.

[5] 马慧,田超云.纽曼系统模式护理程序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6(10):100-101.

[6] 胡文霞.应用纽曼保健系统模式对轻度高血压干预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0,5(11):72-73.

[7] 韦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2例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6):119-120.

[8] 刘芳.浅谈社区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措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4):147-148.

上一篇:党内监督质量教育法律论文范文下一篇: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