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

2023-09-21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3 月—2016 年3 月于该院就诊的30例创伤骨折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18 例, 女性患者12 例, 年龄49~87 岁, 平均年龄 (61.2±3.5) 岁, 糖尿病病程2~18 年, 平均病程 (10.2±3.4) 年。 以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为依据, 所有患者均确诊。 入院、术前平均血糖14.2 mmol/L、7.1 mmol/L。 伴有疾病:14例患者伴有高血压;9 例心脏病;4 例脑血管病;3 例慢性支气管炎。 11 例患者为右侧髋部骨折;8 例为左侧髋部骨折;7 例为胫腓骨骨折;4 例为髌骨骨折。 创伤性骨折原因:21 例车祸;9 例滑倒摔伤。 糖尿病治疗情况:23例患者长期稳定服用降糖药;5 例患者定期采取胰岛素治疗;2 例患者间歇性服用降糖药。

1.2 方法

30 例患者入院后, 以其骨折部位为依据有针对性地采取胫骨踝上牵引或股骨结节牵引, 为患者安排硬板床进行休息, 及时观察其创伤部位的肿胀、出血情况, 调整肢体位置, 采取创伤骨折护理模式, 全程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糖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2 结果

30 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好, 以正常的血糖水平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以手术切口愈合分级标准为依据, 21 例患者为甲级愈合;9 例患者为乙级愈合。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伤口化脓性感染, 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在创伤性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 应从术前、术后双方面进行加强:术前护理: (1) 动态检测患者血糖, 分别于患者每日3 餐前后、晚10 点以及次日凌晨3 点进行, 胰岛素治疗时间为3 餐前, 在患者血糖水平<8 mmol/L且获得较好的骨折处牵引复位效果后, 实施手术; (2) 做好患者全身性检查, 主要包括肝、肾、肺、心血管功能, 对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等以及发生异常情况的患者及时发现并采取对症治疗, 避免出现病情严重及并发症发生; (3) 加强对牵引护理的重视, 促使患者骨折部位复位并保持其稳定, 对于皮牵引患者应控制好牵引重量 (体重的1/12) 避免勒伤患者踝骨皮肤。 骨牵引患者应将牵引重量控制在患者体重的1/7, 并确保力线一致, 及时观察其牵引针眼是否发生感染, 避免出现牵引过程中增减牵引重量从而导致骨愈合延迟或其他不良情况[4,5]。 引导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 避免出现关节、肌肉僵硬; (4)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长达数年, 同时由于其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 进而容易发生入院后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影响术后恢复以及由于对并发症、感染等不良情况过度担心会导致其应激性血压、血糖升高, 对手术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 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心理护理, 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有针对性地围绕不同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帮助患者提高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科学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6]。

术后护理: (1) 动态观察患者术后脉搏、血压、体温、神志等各方面情况, 及时采取吸氧、心电监护; (2) 全程观察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以患者血糖值为依据对胰岛素注射量进行及时调整,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血糖测量间隔时间, 该组中2 例患者出现术后血糖持续升高, 空腹血糖7~11 mmol/L, 餐后血糖12~16 mmol/L, 由该院内科专家根据患者血糖实际情况对胰岛素注射量进行调整, 将患者血糖控制在<8 mmol/L的水平。5 例患者利用胰岛素泵进行输注 (4 u~6 u/h) , 并动态化观察血糖变化情况对胰岛素量进行调整; (3) 骨折布局护理:对骨折部位的渗液、出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确保引流管畅通无扭曲, 按照医嘱给予抗生素, 在换药过程中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若患者伤口疼痛程度较为严重, 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肌肉注射杜冷丁 (50 mg) ; (4) 功能锻炼:术后合理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应根据患者手术部位采取针对性的锻炼, 胸腰段手术可采取腰背肌锻炼, 每日进行3 次主动收腹, 保持5 min/次;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应采取被动屈伸锻炼以及患肢主动活动, 包括伸屈髋肌、足背屈肌等。 术后3~4 h可适当进行半卧位练习, 术后5~6 h可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坐位练习。 术后半年不应内收患肢以及进行各种会对患肢造成压力的动作; (5) 并发症护理:考虑到糖尿病患者年龄较长, 应积极进行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并做好血糖的及时监测、控制工作[7,8]。

该研究中, 30 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好, 以正常的血糖水平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综上所述, 创伤性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应全面化、系统化地展开,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及治疗措施, 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 对创伤性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30例创伤骨折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从术前、术后进行全面护理干预, 术前护理包括心理干预、血糖控制等, 术后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骨折局部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 观察30例患者术后愈合、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好, 以正常的血糖水平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未发生伤口化脓性感染及并发症。结论 创伤性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应全面化、系统化地展开,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及治疗措施, 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创伤骨折,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参考文献

[1] 柴晓萍, 尹海荣.79例创伤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6) :126-128.

[2] 阳艳丽.骨折伴隐性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 10 (4) :127-128.

[3] 于志萍.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军事医学, 2011, 35 (8) :637-638.

[4] 相敏.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C]//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460.

[5] 李永艳.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3) :52-53.

[6] 王建红, 徐丹, 黄连伟, 等.浅谈骨折合并糖尿病病人的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中旬刊) :518.

[7] 汪兰芳.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浙江创伤外科, 2013, 18 (5) :759-760.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选取48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36~77岁,平均年龄为(51.4±3.7)岁;糖尿病病程为1.1~34年,平均病程(15.7±2.1)年;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值为7.5~16.9mmol/L,平均血糖值为(11.1±2.8)mmol/L。从骨折类型来看,48例患者中,股骨颈骨折为16例,股骨干骨折为1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为8例,上肢骨折为6例,锁骨骨折为5例。从入院时合并基础疾病来看,48例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有17例,合并高血压的有8例,合并恶性肿瘤的有1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评估患者病情。在术前,护理人员应做好术前准备和健康检查工作,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和手术耐受性,之后根据检查结果和具体病情制定整体治疗方案,及时发现治疗并发症。(2)积极控制血糖。患者术前暂时停止口服降糖药,均使用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用药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患者血糖,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变情况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注射用量,尽量将血糖稳定在适合手术治疗的水平。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控制方案和运动方案,指导患者做好饮食管理和控制,在保证营养均衡摄入的同时尽量将血糖控制平稳,指导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3)心理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往往会有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容易引起血糖变化,进而引起一些急性并发症的出现。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了解患者的内心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更好地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患者家属也要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增强治疗信心,缓解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2.2 术后护理

(1)病情监测。在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重点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水平,将血糖控制在7~11 mmol/L范围内。同时在手术后期,患者可能由于疼痛影响进食进而出现低血糖的状况,护理人员要做好低血糖的防治工作。(2)疼痛护理。人体在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都会出现疼痛这一复杂的生理反应,尤其是合并其他疾病和高龄患者,他们对疼痛的耐受性更差,因疼痛引起的并发症更多,所以要做好术后的镇痛护理工作。(3)并发症防治。第一,骨折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静养,所以极易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泌尿性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每日的基础护理工作,保持患者居住环境清洁整齐,保持患者皮肤干燥、干净、无损伤,每2 h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按摩等工作,促进血液循环;术后要抬高患肢,注意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的血运和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鼓励协助患者定时更换体位,通过适当的主动和被动锻炼来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第二,骨折患者术后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内固定松动等情况,所以在治疗时要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利于骨折端的固定和愈合。第三,一般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能力都比较差,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较差,再加上糖尿病容易造成微血管病变,从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所以患者的切口很容易发生感染。所以要紧密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对卧床患者要通过按摩等方法促进血液循环,在患者康复期间,要求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促进四肢关节活动,对高龄患者,要将工作放缓,以防止发生意外。(4)健康教育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要求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4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治疗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后,均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所有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没有静脉血栓和心、肾等并发症出现,术后仅有2例患者发生切口的浅表感染,经过治理后均得到了治愈。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进行随访发现没有骨折不愈合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的病程长,引起的并发症也比较多,并且会存在明显的骨量减少现象,骨代谢紊乱,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率高达60%,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非常高[2] 。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又是一种严重的刺激,同时,糖尿病患者的代谢能力和自愈能力都比较差,所以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出现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尤其是下肢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患者的血液粘度高、血流缓慢,所以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进而引起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肢体恢复,严重的还有可能导致肺栓塞,因此必须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来应对[3] 。

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多,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时,在术前,要做好疾病的科普工作,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整体了解;要做好血糖控制工作,血糖能否控制好对患者能否进行手术、手术效果是否良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必须通过胰岛素治疗、饮食控制、运动调节来控制稳定患者的血糖;要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使患者勇敢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建立良好医患关系[4] 。在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做好病情监测活动;要对患者的疼痛状况进行护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包括长期卧床容易引起的并发症、骨折术后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等,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血糖变化情况、肢体血运情况,指导患者早日运动;要做好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和预防措施[5] 。

通过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围手术期进行护理,不仅可以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的身心都能够主动地积极接受医院治疗,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6] 。该次研究中,对随机选取的48例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疗效良好,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均无骨折不愈合现象出现,唯一出现的2例轻微并发症患者经治疗后也已治愈,说明护理效果比较显著。多种护理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显著提高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提高患者骨折的愈合程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积极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8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8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后均无重大并发症出现,仅有2例伤口浅表感染,经治疗后也已痊愈,随访发现无骨折未痊愈现象。结论 针对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调节心理状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取得效果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愈合速度,促进患者身心都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骨折,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辛海南,高远,余黎军,等.护理干预措施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77-3178.

[2] 詹笑春,林晓红,刘大玉,等.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监护[J].中医正骨,2001,13(1):54.

[3] 张艳华.护理干预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6,1(7):61-62.

[4] 杨海燕.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对策[J].右江医学,2010,38(2):234-235.

[5] 董青英.骨折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大家健康,2015,12(3下旬版):496-496.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治疗组男性17例, 女性13例, 年龄在55~76岁之间, 平均 (63.8±5.5) 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冠状动脉狭窄>70%18例, 右侧冠状动脉8例, 双侧冠状动脉吓着>70%4例;对照组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在57~74岁之间, 平均 (64.3±6.2) 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侧冠状动脉狭窄>70%17例, 右侧冠状动脉7例, 双侧冠状动脉吓着>70%6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检查, 行桡动脉或股动脉入路, 术后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治疗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术后护理, 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出血、尿潴留的发生率。护理措施如下。

1.2.1 病情观察

患者进入病房后平卧位, 穿刺肢体予以制动, 在床边行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啊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 嘱患者多饮水, 以利于造影剂的排泄, 患者出现胸闷、胸痛、血压下降等症状时要立即告知一声, 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持续泵入, 记录胸痛、胸闷有无改善[2]。

1.2.2 伤口护理

患者进入病房后制动, 在一般情况下, 桡动脉穿刺制动6~8h, 压迫器止血, 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 观察末端皮肤温度, 有无感觉障碍及血液循环情况, 观察血管走形方向有无包块出现, 对于发生血肿进行记录, 观察血肿是否扩散, 可局部应用33%硫酸镁湿敷或者马铃薯切面后覆盖消肿。

1.2.3拔管护理

患者在经过介入治疗后, 全身足量肝素化不宜立即拔管, 一般是在手术结束后4~6h, 在拔管之前应给患者做好思想工作, 说明拔管的方法, 在拔管时保留好静脉通路, 根据患者的情况准别好各类抢救药品以及除颤仪, 必要时可以应用局部麻醉, 分阶段减压并压迫止血, 按压伤口的力度以能摸到动脉波动为宜[3], 在拔管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及血压变化, 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立即注射急救药物, 在拔管之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注意监测血压及心律, 出现血压变化, 可立即静脉推注阿托品或者升压药物。

1.2.4 生活护理

每天按时开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给患者拍背, 进行有效咳痰, 必要时可以给患者雾化吸入, 指导患者腹部按摩, 同时注意患者出现压疮。由于股动脉穿刺患者不能下床, 不适应床上小便易引起尿潴留, 患者应该在手术后6h内排尿一次, 护士在巡视时要注意观察患者首次排尿时间, 应督促诱导患者排尿[4], 必要时给予导尿。

1.2.5 出院指导

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 控制体重, 按照医嘱应哟过抗凝剂,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组内和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疾病, 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开胸和全麻, 利用介入设备进行一系列的微创治疗, 操作简单, 快速有效, 损伤小, 合并症少, 术后恢复快, 能迅速达到血管重建的目的。对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应该采取积极措施, 给患者以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 对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 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30例) ,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治疗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术后护理, 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迷走神经反射、出血、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 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手术,并发症,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卢瑞华, 牟小军.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尿潴留的相关因素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2009, 16 (10) :13~14.

[2] 同莲, 蔡晓莲.心血管介八术后急性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1 (3) :57.

[3] 栗超, 栗岩.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18) :64~65.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158例, 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69例, 股骨颈骨折89例。其中男92例, 女66例, 年龄56~91岁, 平均年龄72.6岁。糖尿病病程1~28年, 住院天数14~36d, 术前有高血压46例次、心功能不全17例次。本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术前均经皮下胰岛素和正规降糖药治疗, 血糖空腹控制在6.0~8.3mmol/L, 餐后2h血糖7.3~10.6mmol/L[2]。骨折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6例, DHS内固定术124例。保守治疗;牵引8例。

2 结果

本组患者痊愈155例, 术后并发脑血管疾病转心血管内科治疗1例, 并发伤口不愈1例。

3 围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准备

除做好骨科术前常规准备外, 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方法及术后如何配合。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者术前请内科会诊, 协助治疗后, 使术前血压、血糖均控制在较理想范围。

3.1.2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术前心理负担重, 怕影响生活和工作, 表现太多的顾虑、恐惧、焦虑、情绪低落。原本未发现糖尿病患者, 将再次受到打击, 甚至拒绝胰岛素治疗。针对这种心理反应, 护士应以多种方式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 给予心理护理及精神安慰, 有针对性消除心理障碍, 使患者情绪稳定, 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接受现实、正规治疗、合理用药,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术后护理

3.2.1 加强呼吸道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卧床、高龄、糖尿病患者, 其肺部感染率、病死率都会相应增高。术前应进行规范呼吸训练, 这样既可改善肺功能, 增强患者对手术耐受力, 又能预防呼吸系统感染, 还能让老年患者掌握呼吸训练技巧。因此, 我科护理人员于术前3~5d对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 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 并给予氧气雾化吸入。 (1) 缩唇-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放松全身肌肉, 用鼻深吸气, 至不能再吸时屏气2~3s, 将嘴唇缩拢, 形似吹口哨, 缓慢呼气4~6s, 尽力呼尽, 使呼气时间大于吸气时间1~2倍。[3]术前进行呼吸训练能有效促进肺泡扩张, 预防术后患者发生肺不张等情况。 (2) 吹气泡训练。患者左手拿一个杯子, 杯子内盛2/3冷开水, 口含吸管并用右手扶稳, 缓慢向杯中吹气泡, 尽力吹尽, 每天6~8次, 每次15~30min, 促进肺扩张。 (3) 循环排痰护理。即氧气雾化吸入→肺叩击→有效咳嗽三步排痰法。氧气雾化吸入可使患者Sa O2上升, 微小雾滴对呼吸道刺激小, 可避免呼吸肌疲劳[4]。一般在术后6h患者麻醉清醒后进行循环排痰护理法。向雾化器内加入5m L生理盐水+2m L盐酸氨溴索, 将氧流量调节为6L/min。待雾气随着呼吸入肺, 并屏气2~3s, 再用口鼻缓慢呼出, 15min/次, 3次/d。每次雾化结束后给予肺叩击3min, 呈放射状向肺门叩击, 排出呼吸道内分泌物, 防止肺部感染。

3.2.2 血糖的监测与调整

(1)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对适时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血糖轻微升高或降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这种不易察觉的血糖却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发展[5]。术后当天每2小时测床边血糖1次, 能进食后做三餐前后血糖监测。 (2) 血糖调整。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而并发症又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甚至危及生命[6]。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均使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 病情稳定后如血糖持续在8~10mmol/L, 可恢复术前糖尿病治疗方案。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 要注意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1) 防治低血糖反应。定时监测血糖值,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观察患者有无口喝、疲乏、出汗、恶心、饥饿感、心率加快、昏迷等现象。若出现低血糖反应, 则停用胰岛素, 同时口服糖水或静脉补充葡萄糖液体;1~2h后测血糖值, 调整胰岛素用量和糖的摄入量。本组中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 护士发现后嘱患者立即停止活动, 卧床休息, 及时进食糖果, 饼干等妥善处理后症状逐渐好转。 (2) 防止低血钾和酸碱失衡。高糖导致高渗性利尿, 使血钾降低。胰岛素不足或缺乏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因此要足量、足够时间使用胰岛素, 同时监测血钾及血气分析,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及低钾血症, 预防并发症发生。本组中2例患者血钾降低至2.9~3.2mmol/L, 及时处理后未发生并发症。

3.2.3 术后疼痛的管理

髋部骨折手术操作复杂, 创伤大, 为了恢复关节活动度, 术后早期需要患者开始功能锻炼, 因此术后镇痛非常重要。本组患者术后采用自动镇痛装置 (PCIA) , 以恒定速度释放药物, 使药物在预定时间内在血浆和组织中的浓度保持一致, 达到最佳镇痛效果。使用PCIA时, 我们采用五指评估法判断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7], 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及时调整药物速度。本组患者均表示耐受疼痛可以配合进行功能锻炼。

3.3 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

3.3.1 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因其高血糖抑制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趋化性, 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 极易发生感染且难以控制[8~9], 加之骨科手术因手术切口、长期卧床、各种引流管等原因, 更增加了感染的危险, 因此针对并发症的诱因, 应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1) 手术前后加强皮肤护理。注意全身皮肤、局部皮肤、脐窝的清洁消毒, 注意检查有无足癣, 皮肤抓痕, 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因牙刷过硬或其他原因损伤口腔黏膜, 术前2h备皮, 避免皮肤损伤。 (2) 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严密观察伤口情况, 有渗出物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 (3) 预防肺部感染。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指导正确的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咳痰。 (4) 预防泌尿系感染与便秘, 做好留置尿管护理, 尿道口用碘伏消毒, 2次/d, 防脱落、防逆流, 鼓励患者多饮水等, 指导正确的盆底肌训练与腹部按摩。 (5) 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温水擦浴并检查皮肤有无损伤, 协助翻身, 保持舒适体位, 防拉伤, 防压疮, 女性患者每晚做好会阴护理。

3.3.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由于髋部骨折手术范围大, 创伤大, 切口处易出现血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10]。术后密切观察患肢的毛细血管充盈度、皮温、活动、感觉、肿胀及主诉疼痛等情况, 及时记录。针对老年患者常规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因为低分子肝素钠具有快速和持续抗血栓形成作用, 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生物利用率高, 半衰期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 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 无须实验室监测等优点[11]。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 如有出血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另外要加强静脉通路的管理,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下肢穿刺[12], 同时要保证病人的液体入量以防止血液浓缩。

3.3.3 预防糖尿病足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术患者, 注意足部护理, 抬高患肢30°以减少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水肿。用温水擦洗足部, 皮肤有压红者用50%红花乙醇按摩, 按摩时应从趾尖开始向上, 有利于血液循环。患者自主活动后, 每日温水洗脚, 穿松紧适宜、柔软舒适鞋袜, 适当锻炼。

3.3.4 预防压疮

由于手术创伤大, 术后患者乏力、体弱, 加之创口疼痛, 或因变动困难不愿变动体位, 使皮肤易受损伤、感染。术后每2~4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1次, 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易受压部位垫柔软的毛巾, 骨隆处按摩、温水擦洗,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交接班时, 严格交接皮肤情况。

3.3.5 健康教育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 其控制的关键在于患者良好的自我护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倡仪, 为良好地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患者必须实行: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血糖异常6个方面的自护行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教会其如何自测血糖、尿糖, 指导饮食原则, 讲解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的用药知识等, 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

4 小结

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老年人由于外伤及手术的巨大刺激及应激, 往往加重糖尿病病情, 而糖尿病又使围手术期处理难度增大, 加上髋部骨折患者常需要长期卧床, 均可使其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危险性增加。通过对本组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笔者体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 监测血糖、积极准确地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加强基础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58例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方法控制血糖, 加强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158例患者中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达到痊愈者156例, 转科1例, 并发伤口不愈1例。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 对减少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冯正仪, 顾沛, 王介燕.关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护理教材修改建议[J].香港护理杂志, 1997, 34 (1) :10.

[2] 钱荣立, 项坤山, 刘力生, 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0~26.

[3] 王谊, 吴娇臻, 吕畅.12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前头颅-骨盆环牵引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 :21~23.

[4] 顾永萍, 孙国妹, 朱小燕, 等.2种雾化吸入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2A) :24~26.

[5] 张光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患:流行病学与危险因子[J].国外医学.社医学分册, 2000, 17 (6) :84~85.

[6] 施齐芳, 李小妹.糖尿病患者健康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1) :833~835.

[7] 张菊英, 周瑞芳, 叶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6) :409~411.

[8] 周水利, 李国平.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 (12) :1663.

[9] 孙颖, 高不雁.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08, 24 (9) :34~35.

[10] 李家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10 (26) :1072.

[11] 胡一大.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不同抗栓疗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28 (13) :18~21.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5篇

1 术前准备

1.1 心理准备

由于突然致伤, 患者即担心愈后不良, 又担心生活不能自理拖累家人;即希望早日手术, 又恐惧手术, 心理活动特别复杂。护理人员应同情、关心、尊重病人, 多接近病人, 了解病人的心理, 并针对性给予解释和安慰。同时多与病人及家属交谈, 讲解手术方法和麻醉方式, 只有通过手术, 才能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 恢复其功能活动。这样才能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恐惧心理, 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

1.2 血糖水平的控制

由于患者合并糖尿病, 护士除了观察患肢病情外, 还要积极配合医生检测病人的血糖。坚持查空腹血糖, 隔日1次, 并注意避免多次在同一部位抽血, 密切观察针眼变化, 防止继发感染。监督病人服药情况, 向患者讲明要规律用药, 避免甜食如西瓜、甜饮料, 可食西红柿、黄瓜等对其疾病有利的蔬菜及水果。饮食能控制血糖水平的尽量不用降糖药。应用降糖药的患者要注意观察病人血糖变化, 尤其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 血糖水平维持在6.7~11.1mmol/L, 尿糖水平维持在+~++, 这样不致胰岛素过多而发生低血糖, 也不致因胰岛素过少而发生酸中毒。本组患者4例经饮食治疗后, 空腹血糖降至7.0mmol/L, 另24例患者选用胰岛素8~12单位, 于进食前30min皮下注射, 每日2~3次, 术前血糖的控制在7.0mmol/L。

1.3 做好术前检查

老年人体质弱各脏器技能衰退, 多数伴有基础病, 故术前进行系统血常规、生理、心电图及肝、肾功能等检查, 并做好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以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如有其他基础病者, 术前需积极与相关专科及麻醉师密切配合, 对患者在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 制定出系统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以选择最佳手术期。

1.4 做好皮肤准备

常规备皮3d, 局部反复刷洗多次, 术前日剔除术区毛发, 术前晚常规消毒术区, 并用无菌巾包扎。房间、床单、被套均要清洁处理。

2 术后准备

2.1 体位护理

术后要求患者平卧硬板床,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20~30°) , 防止外旋、内收, 必要时须以丁字鞋固定, 两腿间放一小枕, 术后第2天即可鼓励病人在床上取半坐卧位。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和麻醉后的一般情况, 及时掌握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循环功能情况, 注意调整和控制输液速度及量。

2.3 加强呼吸系统的护理

伤后卧床过久, 影响患者正常呼吸, 造成换气功能下降, 故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呼吸道通畅, 禁止使用呼吸抑制药物, 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咳嗽、排痰运动, 定时更换体位,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并备好抢救物品。

2.4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老年患者因怕痛而懒于活动又怕喝水多, 坐盆麻烦, 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所以要鼓励病人多活动、多饮水, 每天饮水量不可少于200mL, 对泌尿系统起到机械性冲洗的作用, 每次排便后均要冲洗或擦洗会阴部, 以保持清洁、干燥。

2.5 注意维持营养、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老年人术后卧床时间长, 加之食欲欠佳, 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本组4例术后数天出现低血钾、低血钠。我们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 给予补益肝肾、调节脾胃功能的中药治疗, 增进病人食欲, 补充足量营养。同时, 定期检测血液电解质及酸碱情况变化, 以指导调节输液和补充电解质。

2.6 血管栓塞的预防护理

老年患者卧床时间长, 血流减慢, 加上手术创伤导致机体凝血因子释放增加, 易造成静脉栓塞, 对高血压患者, 血压应维持在适当范围 (参考术前血压) , 防止血压偏低促使血栓形成。鼓励患者加强床上运动, 早期功能锻炼, 先以肌肉舒缩为主, 如股四头肌舒缩、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等, 术后2周适当辅以局部中药热敷洗或热敷, 以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可施以手法按摩, 帮助肌力恢复。

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特点康复时间长, 护理难度大, 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必须从身体、心理、饮食方面综合考虑, 以有效地控制血糖, 预防各种并发症;同时做好心理护理, 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从而达到缩短病程, 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摘要:老年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行手术前要做好心里开导, 鼓励同情病人, 并做好血糖水平测控, 做好术前各项检查。手术后要平卧硬板床,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与此同时, 要加强呼吸系统的护理,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参考文献

[1] 王丽娜, 汪艳丽.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病情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 李康华, 章灿, 廖瞻, 等.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J].广东医学, 2010, 3.

[3] 方宏秀.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8, 1.

[4] 高东霞, 张秀慧.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 2006, 4.

[5] 尹莉芳, 李仁霞, 侯琳.糖尿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围术期健康教育[J].华夏医学, 2009, 4.

骨折手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范文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0年1月—2015年5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124例糖尿病合并股骨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1例,女性患者有21例;年龄在57~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2.3)岁; 股骨劲骨折原因为跌倒损伤的患者共12例,属于车祸伤的患者共41例,其他9例;糖尿病病史为1~10年, 平均病史为(5.63±1.02)年。

对照组6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在5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2±2.5)岁; 股骨劲骨折原因为跌倒损伤的患者共13例,属于车祸伤的患者共42例,其他7例;糖尿病病史为2~9年,平均病史为(5.58±1.05)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糖尿病病史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的基础护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日常护理、物理降温、病情监测、健康教育、身体清洁等,护士配合医生完成对患者的治疗,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各项指标。

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术期的综合护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低下, 一般会有比较严重的心理抑郁,在发生股骨劲骨折的情况下,心理抑郁情况会更加严重,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进而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恢复,所以,护士必须要对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护士可以讲解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增加患者的信任,同时, 指导患者的家属给与患者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2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对饮食进行严格控制,而骨折患者需要补充蛋白营养,因此, 护理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必须要考虑到其营养摄入要求,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降低患者体内的血糖含量,同时,为患者提供身体所需营养,避免患者发生营养不良。3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必须要进行有效加强,保证患者能够正常通便,并采用多种锻炼方式,加强身体健康。 护理人员应该注重患者的清洁卫生,减少皮肤感染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价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1.4统计方法

利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 χ2检验对组间资料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组间计数资料的率。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将计量资料分布情况判断处理,并进行t检验,比较组间计量资料的差异性,其中对比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睡眠质量对比

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5.3±7.7)周,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6.4±6.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7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体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患者手术后,进行一年左右的随访,记录并评价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26%,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74 . 19 % ,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43,P<0.05),具体见表2所示。

3讨论

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1]。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2]。

老年患者的骨质容易发生疏松现象,其股骨胫骨比较脆弱,一般比较容易发生股骨劲骨折[3]。 糖尿病患者的伤口不容易愈合,因此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对其治疗效果具有不利影响[4]。

围术期综合护理方式,主要是指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内容[5]。 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避免患者产生抑郁心理,维护患者心理健康,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维持心理健康[6]。 饮食护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调节,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发生营养不良, 同时可以控制血糖变化,避免患者高血糖含量。 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舒适度[7,8]。

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骨愈效果,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于2010年1月—2015年5月来该院接受诊治的124例糖尿病合并股骨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5.3±7.7)周,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16.4±6.5)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77%,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5.26%,对照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74.1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股骨劲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骨愈效果,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关节恢复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上一篇:队伍建设范文下一篇:副院长业务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