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范文

2023-10-08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范文第1篇

——浅析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农村城镇化相互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虽然切入点是农村, 目的点却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与社会整体发展。正确理解二者关系,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道路相辅相成, 新农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内涵, 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别, 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准备, 并以此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

一、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的一项决议,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农村发展状况,城镇化和农村标准化都可以发挥作用。正如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没有最佳规模,只有最佳规模分布”,其实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最佳规模分布。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发展城镇化和乡村。既然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的关系。第一, 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基层政府财政和向社区内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费等各种资金。而建设新农村的资金则基本上全部来自于农村社区村民的自筹,或通过以工代资形成农村社区村落的建设资本。因此两者在资金上不发生严重竞争。如果说两者在资金上发生冲突的话,可能是农村社区中部分富裕农户是选择城镇还是留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乡村,从农户分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会造成很大的资金冲突,因为农户选择是进入城镇还是留在乡村,所需要付出的资金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符合农户就业(获利)机会的比较优势。第二, 组织形式存在差异区别。从组织形式上,尽管城镇化建设是乡镇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镇化的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施工到城区的开发,都是由基层政府主导组织的。建设新农村的组织是由农村社区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进行实施的。这种形式因为体现了农村社区村民的民主意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农村社区村民来讲是公平的。第三, 服务对象互补小城镇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化、商品化经营的经济主体,面向的是整个城镇社区的居民,并且随着乡镇的调整其范围可能不断变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将几个乡镇集中在某一个较大的乡镇,那么这个乡镇的城镇化规模就会得到很快的扩大,而原来的几个乡镇城镇化规模则可能出现萎缩,在城镇化发展时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对乡镇整合的收益(如规模扩大等)和损失(其它乡镇的萎缩)相权衡,以确定最佳的乡镇规模,并做出长远规划。标准化村落的服务对象则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区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规模是基本稳定的。第四,功能互补就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时期,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的功能是互补的。相对广大的农村社区村落来说,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途径。城镇除了是农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心,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村落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进一步影响新农村建设。反之,如果农村社区村落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就会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农民的商品化生产和对许多工业品的需求,这显然就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第五,产业结构互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尽管有很大的涉农性,但基本上是以第

二、第三产业为主,并且为农村服务的第三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建设新农村则由于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尽管也会带动第

二、第三产业的部分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和建设新农村也具有互补而不是竞争关系。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发展第三产业,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协作的结果。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战略的补充。

一是目标趋同。城镇化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及经济发展的协调,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四个融合”,即城乡人口、政治、经济、文明融合,以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及城乡小城镇发展模式,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城镇化的对象是农民,将城市扩散到农村,满足农村城市生活条件或要素。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随着城镇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水平会相应得到提高,又带动农村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多地少,几亿农民难以靠种地富起来,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讲确实需要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最直接的效应是比较快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后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农村的发展,农村产业的扩大,农民富裕程度的提高,为城镇化奠定物质基础。

其次,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城镇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交通、金融和信息中心,城市的这些要素,决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上要依赖城市,依赖工业和它的集中信贷,形成城市带农村的发展格局。在重庆市,实行以现有大中城市带大农村,以县域城镇、百强镇或有条件的乡镇为基础,形成经济、文化、人口、服务中心,幅谢农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剩劳动力转移,大部分农民离土不离乡,或既办土又工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为推动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农村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由农村产业化带动工业化,由工业化带动集镇化,从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人口素质: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工”进城,接受城市生活洗礼,向农民提供在城市掌握生产、经营、生活、学习技能的机会,增强闯荡市场的能力和本领,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升,新农村建设,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又满足城镇化对高素质“农民工”的需求。思想观念更新:通过城镇化实践,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农民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农民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及时尚追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人与城市人的意识、观念的落差逐步缩小。新农村建设,将新型农民输送到城市和乡镇企业,又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进步。

第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有利于城市向农村幅射。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他们在外面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固定农民实际上变成了业余农民,留下儿童、妇女、老人在家里做农田,这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劳动能力弱、自我发展意识差,形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难、观念更新难、技术推广难、群众组织难”的问题。如果镇化发展滞后,农村大量人口仍留在农村,找不到出路,又会付加新农村建设成本,同时,城镇化的优势不能转化为表农村建设的动力,则会延缓新农村进程。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积极有效推进,各种新问题、新矛盾逐步显现,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关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迈向小康目标。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初步实践看,我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还在增强,对新农村建设构成巨大影响。特别是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要解决剩余的劳动力,城镇化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

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属于劳动力越来越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相对于大城市而言,小城镇与农村具有较密切的空间联系,就业成本和定居成本比较低,在吸纳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目前农村人口质量较低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内部的劳动力过多,单靠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这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靠乡镇工业和劳务输出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只能转化一小部分。在我国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

发展新农村就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城镇化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自然经济发展格局的瓦解,形成区域性经济、人口和公共服务的中心,不断加强对周边农村的产业和就业的集聚能力。一方面,城镇化带来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不断产生对农产品更大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发展。

三、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城镇化 。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城镇化,在实践中按城市标准去建设农村,试图把农村村庄建成一个个小城镇,只注重村容村貌的改变,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热衷于大拆大建,要求农民的住房一律建成漂亮的楼房甚至是别墅的脱离实际现象;必须防止出现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城市的扩张或理解为小城镇建设,而大量征用农民土地的情形,避免出现更多的社会问题,激化矛盾;要特别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进行新一轮的征地运动,通过低征高卖等手段剥夺农民利益。另外,也要防止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上盲目模仿城市或与城市攀比而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第二,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隔裂开来 。由于传统体制的惯性思维,人们很容易将新农村建设看成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脱离城乡互动的情况自成体系的再造过程。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一村一乡的小范围的事情,过分强调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建设农村而限制农民的流动,其后果就是农村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普遍贫穷。这样的新农村建设只能流于形式,处于喊口号的状态。我国农村人口基数过于庞大,人均耕地也太少,要建设新农村,必须减少农民,使大部分农民转移入城市变成城市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总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新农村建设战略任务的实施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城镇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启示。

1、加快产业拓展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基础。产业是新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拓展产业是调整农村结构,建设新农村的基本要求,也是城镇化的基本条件。 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都离不开产业的拓展、产业的调整、产业的提升、产业的延伸、产业的支撑、产业的对接。离开产业这个二者结合的基础,无论新农村建设还是城镇化都无从谈起。

2、加强统筹规划是二者紧密结合的重要前提。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镇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二者要紧密结合,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突出超前性,体现人文、产业特色,整体推进,使城乡统筹规划成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城镇规划。提高覆盖率,扩大辐射圈。二是突出重点搞好产业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划后的产业实行功能互补,结构布局更趋合理。三是突出重点搞好小集镇、中心村规划。农村小集镇和中心村(村庄集并点)是农村的新社区,也是未来城镇化的基础,各地按照体现特色,着眼长远的要求,高标准编制城乡统筹结合规划。以政策、投入、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建设为导向,引导社会公共资源向小集镇、中心村集中,吸引有建房意愿的农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靠拢,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有效结合。

3、提高农民素质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要条件。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城镇化的主力,高素质的农民对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尤为重要。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进程。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强化培训外,务必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农村向城镇转变,由农民向居民转变,调整思维方式,改变生活习惯,增强谋生致富手段,从而达到在转变中改变,在改变中提高。今后要切实利用好“三大”平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逐步实现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居民转化。一是利用好文化中心户创建平台,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利用好“十星农户”创建平台,引领农民文明新风尚。以“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为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三是利用好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技能。

4、突出中心村镇建设是二者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中心村是新农村的未来,是小集镇的体现,是城镇化的基础。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循序渐进,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集镇,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结合点。一是构建村镇群。对地理位置连接紧密,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中心村镇,在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相向发展,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小城镇板块。二是发展一批产业规模镇。对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产业基础的城镇,以工业和商贸物流为重点,推动产业和人口规模。把含一定产业和人口规模的重点村镇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中心镇。运用试点带动的方式,促进了中心村社区功能不断提升。一是以企代村。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村村道路硬化,家家电视通、电话通、宽带通、自来水通,卫生、教育、文体、医疗、超市等一应俱全,农民实现了职业非农化,生活城镇化。二是产业兴村。依托当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范文第2篇

1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关系

讨论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回答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现有的资源条件能够维持多少人的生存?一个是现有的资源条件究竟能够保障多少人的发展?

1.1 人口与资源条件之间制约关系

第一个问题, 重点是食物供应与人口增长的问题。作为人口大国, 中国的食物保障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粮食毕竟是关系国计民生, 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食物安全, 是我国必须坚持的政策。

第二个问题, 尽管适度仍然是一个难以准确计量的抽象概念, 但适度的人口规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条件。使现有的人口能够分享到较多的经济增长果实。

1.2 人口与生产消费之间的制约关系

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受经济发展水平[2]尤其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 较低的消费率使得在国内市场商品已经供大于求难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 收入增长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 (2) 社会各层特别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3) 居民收支情况发生了变化, 影响收入在消费和储蓄间的分配; (4) 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 助长了居民持币观望的态度; (5) 消费环境欠佳, 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欲望; (6) 人口基数不断扩大, 制约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消费和投资是矛盾的, 在消费品市场已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无目的的投资无疑会造成产品过剩, 以人类的长远发展看, 从现在起就必须选择既有益于人类健康、又不影响资源过度利用的生产模式和消费。

1.3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制约关系

在社会中, 消费者的数量总会超过生产者的数量。人口学将还没进入或已经退出生产领域的那部分人口称为从属年龄人口。中国人口结构现状如下。

总人口:1, 321, 290, 000 (2007年年末)

年龄结构:0-14岁:19.4% (256, 600000) ;

1 5-5 9岁:6 9% (9 1 1, 2 9 0, 0 0 0) ;

60岁或以上:11.6% (153, 400, 000) ;

其中65岁或以上:8.1% (106360000) (2007年度) 。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的从属年龄人口比重大, 社会负担高, 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高。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有: (1) 速度快, 从成年型结构到老年型结构的转变, 西方国家50~100年的时间[3], 而中国仅用了20年时间; (2) 加速推进, 2010年后老年人口的增加速度会越来越快; (3) 达到水平高, 至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将比世界平均水平大6岁;四是绝对量大, 未来半个世纪我国将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总之, 寻求新的筹资渠道不断充实社保基金, 还要以企业和私人养老金计划、家庭养老和老年人自养等多种养老方式作补充。

2 我国人口与就业形势

在就业市场主要是由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校的毕业生这三类群体组成。

(1) 下岗职工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由于劳动保障部颁发了《关于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 基本上使国有企业由改制和主辅分离产生的下岗职工得到有效控制。

(2) 农民工状况将得到缓解。虽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趋缓, 但农民工的供给不会出现明显的短缺, 主要有:第一各级政府加大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力度。第二, 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将被城镇医疗保险覆盖, 优化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第三, 健全了劳动协调机制, 强化劳动合同管理, 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增加, 虽然每年硕士招生数量都有增加, 能够使部分大学生推迟就业, 但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仍然增长明显。

3 和谐就业的对策建议

尽管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6‰, 但人口仍要持续增长20多年, 人口将要增加2亿以上, 2亿多人口对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经济发展在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上应该有所改变, 构建人口、经济、就业三方和谐的发展有这样几个方面: (1) 加强社会培训。使居民都能够有机会参加培训确保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 (2) 发展第三产业, 积极疏导服务业就业领域。 (3) 开放劳动力市场, 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以上途径多管齐下, 可望将失业率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通过大幅度提高失业人员和城镇贫困人口的补助金标准, 来确保现有的劳动者福利水平不致显得过低而导致因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4 结语

总之, 不能忽视伴随人口发展而来的一系列问题[4~5], 尝试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观点对这些问题做出论证和说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责任, 也是中国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有贡献。关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就业趋势, 给予人们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就业方式, 提升全民心中的社会成就感和安全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人口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制约, 以及对现阶段就业压力问题做了教详尽的分析, 并指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只有协调人口、经济发展、就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人口,经济增长,就业

参考文献

[1] 威廉·福格特.生存之路[M].1981.

[2] J.O.赫茨勒.世界人口的危机[M].1956.

[3] 保罗·R.埃利奇.人口、资源、环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4] C.S.Smith and G.T.McDonald, 1998, Assessing the sustainability at the planning stage.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52:15.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范文第3篇

(一) 大学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

(1) 高校毕业生人数。教育部1999年开始扩招,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那时起就源源不断增加, 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呈现单调增的上升趋势。2008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约为560万人, 2018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了820万人。未来毕业生人数还略有一定的上升, 预计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850万人左右, 不断地刷新历史极值。

巨大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尽管提升了我国的人口质量, 但是, 在我国近两年GDP发展增速放缓的背景下, 从原来的追求速度到现在的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影响下, 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有了些许的下滑, 优质劳动力不能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应有的价值。如何解决如此庞大的毕业生就业群体, 是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难点和痛点。

(2)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率通常分为一般就业率和协议就业率, 协议就业率主要是通过签订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来统计的, 包含国有企业、优质的民营企业以及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一般就业率除了协议就业率之外, 还包含一个灵活就业率, 比如在一些个体户, 经营部工作。协议就业率的数据要比一般就业率低, 这两个就业率都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常能在一些官方评论上都能看到各个高校的就业率排名。

但目前的现状不能保证就业率高的学校永远处于高位, 特别是好多的传统工科类型学校, 好多传统的专业已经被机器人手臂替代, 好多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甚至出现以前几百个人的车间现在只需要几个人即可完成计划。因此, 要转变战略方向, 从供给侧方面着手, 供给过剩的行业尽量少开相关的专业, 需求方向大的特别是服务业、智能制造业、人工智能方面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从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离职行业情况来看, 传统的制造业离职率较高, 而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智能制造业离职率相对比较低, 因此要从这一侧开始发力。

(二) 毕业生就业城市选择

通常以来, 一线城市和二线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除了传统的北上广深外, 南京、厦门、杭州、天津等也是毕业生优先考虑的城市, 这些城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房价出奇的高, 毕业生的工作收入和房价不成比例, 表面上看这些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是最大的痛点, 但最根本原因还是新一线城市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是最大的障碍, 这些新一线城市没有完全按照供给侧机构的发展需求来规划, 由此导致学生逃离北上广, 选择合肥、武汉、成都、西安等这样的中西部城市, 给的政策和优惠力度非常大。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矛盾分析

(一) 供给侧不平衡引起的就业供需矛盾

目前, 我国每年应届毕业生的人数稳定在850万人左右, 加上其他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自愿性失业等, 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大概在750万人左右, 这样总的需要就业的人数在1600万人左右, 但是市场可以提供的工作岗位明显低于这一数字。其主要原因不仅仅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更主要是供需侧的不平衡不充分。按照宏观经济学理论, GDP的增长与新增就业岗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GDP每增长1%可以新增就业岗位100万左右。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 我国2017年GDP的增长率为6.9%, 也就是说, 我国2017年可以新增就业岗位700万个。这已经达到饱和了, 余下的900万人如何解决生计问题, 光靠经济增长已经乏力了, 需要从需求侧狠下功夫。

(二) 区域发展引起的就业供需矛盾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引起了当前我国就业的区域性供需矛盾, 一边是东部地区大学生人力资源过剩, 一边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力资源匮乏。这个可以从举办的大型综合招聘会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东部的人才市场是车水马龙, 经常导致交通瘫痪, 而西部地区的人才市场则是门可罗雀, 招聘企业经常是空手而归, 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思维定势, 总认为西部地区是老少边穷地区, 薪资福利低, 二是西部的发展潜力比较弱, 由于交通、物流等因素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上都扎根于东部地区。为此, 需要打破这样的矛盾, 把需求侧尽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在那里创办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国家还要出台一系列政策, 比如严禁东部地区到西部高校挖人才, 在中西部地区工作还有配套的住房、子女入学等民生问题。

三、促进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

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供需矛盾, 可以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政府引导方向、用人单位支持这三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 高校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好多种, 有各种订单班, 冠名班, 但主要还是从专业的设置方面着手, 从市场中去找答案, 从未来五年、十年的需求专业出发, 另外一方面培养的方案也要进行一系列改革, 打破过去单一的理论教学, 走学术路线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要加强应用技能的培训,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才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优化的重点工作。此外, 学校还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二, 政府要做好就业的引导、咨询和服务工作。政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要不断的发放“红利政策”;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有高技能的人才政府应当视为一个宝, 未来五年或十年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有一些贡献, 政府要及时的加以引导, 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 让他们沉下心去工作, 同时通过政府网站、媒体等渠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毕业生去二三线城市以及中西部地区工作, 这些城市特别适合居住以及人的潜能发展。

第三, 当地企业要和当地高校联合起来。用人单位定期到学校宣传本单位的亮点和特色, 对于当地高校毕业生主动来本单位就业的还有另外的福利。因此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应积极、认真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积极争取用人单位的支持。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 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 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传统的三驾马车, 供给侧主要是劳动、资本、土地、创新等要素。所谓的改革, 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 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矫正要素配置扭曲, 扩大有效供给,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提高各要素生产率, 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利用好市场和法律两个抓手, 继续推行\"双创\"政策;发挥政府、高校和市场的合力, 不断优化人才供给结构,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做好改革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安置工作。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就业

参考文献

[1] 徐宏, 郝涛, 孙雨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 (5) :31-38.

[2] 马世洪.以供给侧改革破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J].中国高等教育, 2016 (10) :15-18.

[3] 刘昌平, 汪连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新变化与政策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 2016 (9) :25-32.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范文第4篇

一、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根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要求,军事课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军事技能训练为2-3周,学生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军事课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学校领导及教师的认同感

多年来实践证明,开展大学生军事课,对大学生进行军事教育不仅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学生的认同感

军训期间学生们能自愿接受紧张而艰苦的军事训练,亲身体验军营生活接受军事锻炼,部队派出的优秀教官进校军训,在完成承训任务的同时,把人民军队的好思想、好作风带进了校园,使同学们有了面对面向解放军学习的机会。

3、家长及社会的认同感

家长及社会对高校的学生军事教育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认同。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军事训练改变日常生活中懒散懈怠作风,锻炼他们的意志品德,平衡他们的心态。

二、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国防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是按照《通知》要求进行教学的,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及方法上看,国防教育为高校教育注入了活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快,特别是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充满对大学的好奇和渴望,大学时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和形成的关键时期。

1、通过基本军事技能训练能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

2、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从自身安全出发,都把自己的最新科技成果运用到国防上,大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可以亲身感受到自己所学专业和知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

3、普通高校的军事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灵活。课外国防教育活动灵活多样,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保证国防教育在高校具有稳定和长效功能。

三、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课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的深远意义

《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开展以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课外多层次多样式国防教育活动,是按照国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搞好高校国防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范文第5篇

1 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特征

1.1 煤炭消费特征

在我国的工业消费当中, 其中发电和炼焦行业对煤炭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这两个行业的煤炭消费每年要占据全国开采煤炭量的一半以上。另外, 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对煤炭消费有着极大的需求, 但是随着其他新兴的能源的发展, 我国在生活上面对煤炭的消费逐年在降低, 转由天然气等资源代替煤炭资源。

1.2 经济增长特征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57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068亿元, 到2016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72万亿元, 平均每年的经济增长速率超过9.9%。我国的人均生产总值也由1957年的168元增长到现在的49351元, 并且在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

2 煤炭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煤炭经济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煤炭消费的增长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我国的经济增长对煤炭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第二, 国家经济的增长是煤炭消费发展的前提, 只有经济增长才能够促进煤炭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和煤炭资源科学合理的开采与利用。虽然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但是经济的增长不能过于依赖煤炭资源的开采, 煤炭资源虽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种动力, 但是过于依赖于煤炭资源会严重阻碍我国的经济的发展, 因为煤炭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过度的开采会带来煤炭资源的耗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

2.1 煤炭消费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经济的增长需要煤炭资源的投入使用到产出, 煤炭资源为我国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保证, 利用煤炭资源能够推动工厂的机器生产。因此, 煤炭资源的供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在工业生产中, 没有煤炭资源的支持, 就不会顺利的实现经济的增长和生产产品的产出。在一定的程度上, 煤炭资源的消费能够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煤炭资源是国家经济增长所必需的物质基础之一。

2.2 经济增长影响煤炭消费

国家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的煤炭资源的支持, 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国家不能够对其随意开采, 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发利用。经济的增长能够为煤炭的消费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动了煤炭资源的需求量, 只有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才会对煤炭资源产生更大的需求。经济的增长也为煤炭的开采带来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在开采的过程中更加的科学化, 更加的注重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束语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工业生产中的必需品, 煤炭经济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作用, 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促进着煤炭资源更加科学合理的开采。但是我国的经济不能过于依赖煤炭资源的消费, 应该向现代化、科学化的行业转型。只有协调好煤炭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才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提高煤矿开采的质量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有限的自然能源对我们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所必须要的物质基础之一, 煤炭经济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联系。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省, 山西省的经济增长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赖于煤炭资源, 在短期时间内山西省的经济离不开煤炭资源的开采。因此, 山西省应该要提高煤炭的勘探、开采以及清洁净煤的技术, 节约煤炭资源。我国对于煤炭资源的合理发开和利用, 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的煤炭资源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分析煤炭经济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煤炭经济,经济增长,关系

参考文献

[1] 车亮亮, 韩雪, 赵良仕, 等.中国煤炭利用效率评价及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3) :104-110.

[2] 吕连宏, 薛婕, 杨占红, 等.中国省域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生态经济, 2016, 32 (11) :47-52.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财源建设;收入背离

一、财源建设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的的现状及其成因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从宏观上看,税收的多少是由经济总量所决定的,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越快、经济总量越大,提供的税收也就越多,财政收入规模也会不断扩大。然而,地方经济尤其是后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量的扩大,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可支配财政收入,下同),而是出现税收外流现象,即产生了财源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的情况。

以广西钦州市为例,1994—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70.12亿元扩大到303.92亿元,年均增长18.9%;全市组织的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3.9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3.56亿元,年均增长为19.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9%,比全市组织财政收入的增幅低7.9个百分点;上划中央、自治区的税收收入由1.69亿元扩大到10.51亿元,年均增长30%,而税收返还收入由1.24亿元增长到3.41亿元,年均增长仅为26.6%。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钦州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火力发电厂、林浆纸等一系列临海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运营后,其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将更为严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财税优惠政策管理失控导致财政收入流失

长期以来,全国各地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采取财税优惠政策措施,大力吸引外来投资项目,有的地区为了竞争有限的投资项目甚至还违规出台优惠政策。

当然,各地出台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税基变窄,宏观税负趋于下降。据估计,全国每年减免税款达1000亿元,有的地方的减免税额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0%以上。近年来的减免税又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政策性减免税越来越多,税基受到严重侵蚀;二是各地对扶持性和困难性减免的审批尺度不一,操作上随意性很大。如2002—2003年9月,陕西省财政厅、地税局、国税局等5家单位经省政府批准,对陕西金秀交通有限公司取得的公路运营收入,由税法规定的5%税率改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及附加,致使该公司少缴税款277万元;2002年杭州市萧山地税局依据地方政府政策,将国家对新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到21户非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减免所得税1714.35万元。这样就出现虽然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财源也不断壮大但财政收入未能出现同步增长的不良现象。

(二)总部经济现象分流了后发展地区的财政收入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譬如,“总部”最集中的北京,近年税收连续达到20%—30%的增速,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全国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有180余家,北京市占有90余家,其中西城区38家,约占全国的20%。这38家企业的下属二级成员企业近1300家,各级成员企业多达几万家,其大部分分布在全国各省(区、市)。这些分散在全国各省(区、市)的各级成员企业,不得不依靠所在省(区、市)“埋单”,却不能为所在地获得相应税收。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几年占我国90%以上的税收收入,都不同程度存在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如西气东输项目,将天然气从新疆输送到上海,目前我国对运输业征收的是营业税,其税基是按运输量和运输距离决定的运价,而按现行税收制度规定,营业税在公司注册地上海缴税,营业税税基发生在几千公里的长度上,有十几个省(区、市)政府管辖的区域都构成了税源。但除新疆从上海获得一部分非制度性补偿外,其他沿途各省(区、市)和居民虽然已经并将继续为西气东输工程提供资源,如相关的移民、占地、治安等,却都拿不到在当地形成税源所产生的营业税。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

(三)现行分税制体制的弊端使后发展地区面临做大财源与可支配财力增长相背离的尴尬局面

现行分税制在改革初期确实激发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仅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也不断壮大了后发展地区的财政经济实力。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后发展地区依靠自身努力发展经济而增加的财力将出现规模越大越有被抽走的可能。这是因为,后发展地区在分税制初期,净上划中央收入一般都很少,而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一般是靠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而发展特色产业和做大工业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带来的一般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而根据现行体制,75%的增值税、100%的消费税、60%的所得税以及部分行业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将上划给中央,如果有的省级政府再集中部分财力,则留给后发展地区的财力更少。

据资料显示,广西西北部某资源大县1994年全县组织财政收入1.08亿元,上划中央“两税”收入0.51亿元,返还0.25亿元;2004年上划中央“两税”1.04亿元,返还0.34亿元;2006年上划中央“两税”2.34亿元,返还0.44亿元。柳江县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是1994年的

6.25倍,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为8.07倍,税收返还数2007年的4329万元为1994年的2359万元的1.83倍。虽然中央通过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力度满足了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的需求,但无法消除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增强其化解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如2008年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下挫)、国内经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支影响的能力。

(四)制度管理性失控导致地方财政收入的流失

制度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具有最直接的支配、影响作用。税收制度以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在其管辖范围内的纳税人按制度所规定的方式选择纳税行为。如果制度性安排不公正,或者有严重缺陷、漏洞,那么,纳税人就可能身不由己地选择偷逃税行为。如假“三资”

企业、假福利企业、假校办工厂的泛滥,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制度上的缺陷。

管理性失控是指由于税务机关管理缺位而造成的税源失控。如漏征漏管户大量存在就是管理性失控的突出表现。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只领取了营业执照,不办理税务登记,更谈不上纳税了;有的纳税人虽然办理了税务登记,但是没有固定的场所,长期不申报纳税。

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失控,造成偷税逃税、漏征税收现象,导致地方经济发展、财源规模不断壮大但财政收入却未能同步增长的非正常局面。

(五)征收管理机制上的失控造成地方财政收入的流失

征收管理机制上的失控是指由于税收征、管、查等环节职责不明确或者相互脱节,以及国、地税之间或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协调而引起的税源流失。同时,在税收稽查工作中,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和保全措施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配合,也会引起税源的流失。另外,还有很多纳税人上报的财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所反映的税源状况不真实,隐匿收入、少报收入,甚至造假账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税源信息,致使很多税源在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中被转移或隐匿,从而造成税收的流失问题。

二、目前我国及国外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的主要做法

(一)我国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的主要做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政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中央开始关注地方财源与财政收入相背离问题,于2005年颁布实施《关于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意见》,通过采取“三奖一补”措施,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办法,不断扩大后发展地区财力规模,增强后发展地区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在财源与财政收入相背离现象中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与税源背离较为明显。因为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是中央和地方**分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设置总分公司或母子公司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总(母)公司要把所有分(子)公司的利润汇总在一起,在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导致税收与税源相背离的问题。因此,我国在实施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时,全国人大提出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不涉及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的条款,但要求国务院制定相应办法以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的问题,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的现象。2008年1月1日新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行后,根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要求,1月15日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出台并印发《跨省市总分支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范围的跨省总分支机构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按照统一规范、兼顾总机构和分支机构所在地利益的原则,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处理办法,总分机构统一计算的当期应纳税额的地方分享部分,25%由总机构所在地分享,50%由各分支机构所在地分享,25%按一定比例在各地间进行分配;3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又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总分支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坚决防止为了局部利益相互扯皮甚至干预企业经营等问题的出现。这个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已在缓解企业所得税税源与税收相背离问题上取得了制度上的突破。

我国在增值税的区域分配方面也进行了相应试点。三峡电站跨越湖北省和重庆市两个区域,坝区坐落在湖北省,库区主要部分绵延于重庆市。国家有关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作出了对三峡电站产生的所有利益在两个区域内进行合理分配的特殊规定: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和城建税、教育费附加都按照15.67 84.33的分成比例,在湖北省和重庆市分别入库,执行期到2009年底。在2009年三峡电站全部投产前所产生的企业所得税全部留给三峡总公司,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基金,用于三峡工程建设。

虽然我国在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执行不是十分彻底,如企业所得税分配仅就跨省总分支机构进行划分,而在现实中有不少公司总部在省会或中心城市,分支机构设在本省(区、市)内的其他县(市),由此产生的企业所得税问题在现行办法中没有涉及,而且增值税、营业税等其他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尚未纳入考虑范畴,这就容易产生新的地方保护主义或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会导致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进一步加剧。

(二)国外一些国家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的主要做法

国外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因此,其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主要表现为税源与税收背离方面。为解决税源与税收不一致的问题,包括欧盟、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通过法律途径和制度安排,努力保证所在地的税收权力,以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

1.欧盟按税源地原则积极推进增值税改革,保证税源与税收的一致性。2008年2月,欧盟增值税改革方案正式通过。根据这套改革方案,今后对欧盟范围内的部分商业活动(如餐饮、文化、体育、科研、教育、电信、广播电视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将不再由服务商所在国征税,而改由发生实际服务消费的国家征收。欧盟增值税改革方案确定了这些行业的税收来源地原则,这项改革在欧盟讨论了5年,虽然矛盾很多,但坚持方向不变,在2007年12月最终达成一致。

2.美国根据税源地原则处理零售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源与税收一致性问题。美国各州的零售税由各州立法并征收,天然地适用税收归属与税源的一致性。而在处理公司跨州经营应税所得分配问题时,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制定“州际税收协定”,明确公司经营活动所在地对公司在该地区取得的收入拥有征税权,而并不是只有公司法人注册地才能对其征税,从而保证了税收收入归属与税源的一致性,维护了所得来源地的税收利益。另外州际间税收矛盾和冲突难以避免,为此美国在州与州之间建立了税收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地区合作协议、跨州税收委员会(MTC)、税务管理者联合会等。

3.阿根廷通过省际多边协议处理税源与税收背离问题。阿根廷的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主要是省级政府征收的营业税。营业税是阿根廷各省级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营业活动一旦跨省,即可能产生营业税收入与税源背离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阿根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处理办法,即通过各省间的多边协议实现营业税省际分配。其基本规则是,营业税收入50%按销售收入比例分配,50%按成本费用比例分配。所谓比例即是在某省的销售收入占其总销售收入的比例。各省税务局如果就分配有争议,需交由按照多边协议专门设立的委员会进行处理,委员会就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并实行多数决定。

4.巴西通过联邦参议院决议解决税源与税收背离问题,实现平衡地区间发展水平的目

标。巴西的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州政府征收的商品服务税,巴西通过联邦参议院的决议来解决该问题。决议规定,当商品由一州销往另一州时,商品服务税一部分在生产地征收,一部分在目的地征收;生产地征收后再由目的地征收剩余部分,总的征收税率不超过18%或19%。决议亦规定分配的税率:从富州到穷州,前者税率为7%,后者为12%;从富州到富州,前者为12%,后者为7%;从穷州到富州,前者为12%,后者为6%。按富州、穷州规定不同税率,基本精神是穷州多得,富州少得,以平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三、进一步缓解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现象,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认真清理整顿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严防税收变相流失,不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针对目前各地税收优惠政策管理混乱而导致税收流失的问题,建议国家税务总局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相应的调查活动,认真清理整顿过多过滥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对地方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经过省级税务主管机关批准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防止地方自行出台税收减免或变相减免政策现象,切实纠正随意缓税、包税、先征后返等违规行为。通过规范税收优惠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使地方资源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财源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

2.完善与汇总纳税相适应的收入划分机制,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要解决财源与财政收入背离问题,其中一个主要落脚点在于完善我国目前的税收管理制度。而在税制建设中必须要明确我国国内税收管辖权制度,尤其是确定国内税收管辖权原则。综观各税收条例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国内税收管辖权原则的运用尚未形成一种规范制度,只是散见于各税条例之中,而且标准也不统一。根据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采取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的管辖制度,即建立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原则为主、居民税收管辖权原则为辅的国内税收管辖权制度,完善与汇总纳税相适应的收入划分机制,在过去“先收—集中统筹—再分配”的模式之外,增加“地方收取—地方分配”模式,按照税源地贡献大小进行分配,进一步解决税源与税收背离问题,科学合理地处理好税收收入分配关系,在财政上给地方扩权。这种措施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加强税收源泉控制,防止税收流失;有利于减少企业跨地区经营的阻力,促进统一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在同一经营上外地企业与本地同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公平。

3.完善财政分配关系,逐步构建“共赢型”财政分配框架。当前,后发展地区正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求调整地区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做大财源规模,增强财政综合实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资源类似地区争夺项目、产业结构趋同而导致无序竞争、重复建设问题,如广西德保县和靖西县竟相发展氧化铝产业,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而且还会分割有限的市场份额,无法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益。为此,国家应研究制定推进区域经济联合发展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完善财政分配关系,由资源接受地区弥补资源流出地区造成的财源流失,鼓励地方实施联动发展战略,以便使那些资金雄厚、技术条件成熟、交通便利却苦于资源不足的优势地区得到充足的原材料、能源,避免部分后发展地区因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下、交通不便等因素而使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现象。

4.进一步加大对后发展地区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力度。长期以来,后发展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财政实力不强而维持低水平运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公用基础设施落后,与发

达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体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一笔“欠债”。因此,在今后经济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有关政策的要求,在执行“三奖一补”有关办法的基础上,对依靠自身努力不断发展壮大财源和增强财政综合实力的后发展地区,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均衡化目标核定标准支出数额,适当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能力,既表明认可其发展经济的努力程度,又能清偿“历史欠债”,提高其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便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全国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化的目标。

上一篇:机关工作先进个人事迹范文下一篇:急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