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教学开放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15

个性化教学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在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教学在学生思维引导、生物基础知识认知能力等多方面有很大的要求,尤其是将个性化教学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之中,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技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围绕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个性化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并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个性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模式,形成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与学生生物知识的综合性。

初中生物个性化教学高效课堂初中生物教学是一项知识化、试验性的教学运用模式,在个性学生自我要求的条件下,结合学生的身心与个性特点展开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小组合作、生活体验、情境教学等模式,更好地推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简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1.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不全面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探究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将生物知识与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存在有探究式教学的更多误区,譬如,探究点与知识相偏离,探究过程程式化,运用探究手段相对泛滥等存在不足,并且将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脱节,不利于整个教学知识的全面推进。

2.合作教学的个性化不凸显

生物教学不单是知识的简单记忆,也需要结合初中学生个性形成、思维意识培养、综合知识舞台搭建、团结合作等多方面的品质形成,尤其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小组合作的活动效果,没有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过分追求在分数追求、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意识的培养,缺乏整体的引导,在小组合作中也不能采用与教学想要求的具体的方式,造成整个教学效果的不明显。

3.师生交流的盲目性

从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整个教学内容的传授,但是,由于学生个差异的不同,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到生物教学的各个教学点之中,容易造成与实际生物教学相违背的方面。

二、分析个性化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生物认知能力的提升

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将初中学生的生物知识认识能力与个性化教学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兴趣探究培养模式,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生物知识引导情况下,让学生将对自然界生物现象的认识与内心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个人生活态度与生物知识的融入性,构建系统化的生物知识运用方式,能全面提升学生在生物知识方面的整体认知能力,构建高效的课堂模式。

2.兴趣培养的有效手段

通过个性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尤其是将情感引导渗透到具体的教学知识点,让学生对生物现象、生物知识与全面的理解,增强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并保持良好的情绪,形成与大自然生物科学知识相融合的追求,将更多的兴趣转移到生物知识的寻求之中,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教学中将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与生物教学相结合,实施有趣的活动教学,采用个性化的情境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探讨个性化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教学技巧的个性化运用模式

技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实行灵活多变的生物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引导与个性化思维方式相融合,在知识的引导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将生物知识点与教学的多样性、形象化结合在一起,形成生物教学与其他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的生物理性思考与微观生物知识的学习形成完整的统一体,教师可以将生物课堂搬到校外,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生物知识的乐趣,构建生活化的个性教学模式,形成生动而且直观的生物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大自然的生物知识中感受到其中的力量。譬如在教学“细胞”的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从接触的食品着手,对于细胞的构成等,包括生物各种形态的表现特征,形成个性化的生物学的养成。

2.情感教育在实际教学情境中的渗透

初中生物教学是一个个性化培养的过程,因此,要融入情感引导的模式,将情感教学的课堂氛围形成作为学生生物知识系统化的突破口,让学生在生物知识的综合讲解中,体会到知识的系统化,让学生在连贯性的乐趣引导中增强生物情感态度的形成,从而给学生营造真正的有效生物课堂模式。譬如,在教学《根的作用》主题时,教师对于生物中的“根”有一个详细的讲解,并对于“根的作用”有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中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刺根的特点进行分析,更好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注重情感态度的引导,深入分析“根”的延伸意义,让学生体会到“落叶归根”以及“化作春泥”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价值,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3.类比教学的知识点融入教学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在创新教学手段上下功夫,采用类比教学的方式。类比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化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教学运用中,将学生所掌握的生物知识与生活想贴近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类比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物知识点。譬如,在教学《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教师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让学生从基因技术、生活中的亲子鉴定等原理进行分析,形成类比的数据显示,学生通过电脑查找资料以及翻阅图书等方式,形成类比教学的方式,并填补学生在某些知识点方面的不足,激活学生浓厚的兴趣,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结语

初中生物教学的个性化模式形成,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也是突显出生物学科特殊性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生物知识的兴趣养成中,形成知识点的共鸣,营造生物教学和谐、宽松、个性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孟祥林.分层教学与教学过程最优化:从中日美对比论我国的策略选择\[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04).

\[2\]高弘.个性化教育中的高校学生工作探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3\]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48-52.

\[4\]王小英,王彩霞.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1).

个性化教学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考 个性 解读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鲜活的个性。两者之间,教师的教学个性又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充满智慧的个性化教师,才能真正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好地表现出创意和魅力,才能营造个性课堂。

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有时去听公开课,听后只觉得大同小异;有些课名为同课异构,细细品味却发觉几乎为同课同构,不是哪些环节的设置是相同的,就是有些语言也会在不同的课中不期而遇了。其实,反思自身,大多数的教学也常常是在“踩着别人的影子”。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是语文教学缺乏思考所致,是广大语文教师缺乏个性所致。

一、为什么彰显教师智慧

一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引导,是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而不是把各种资料、各种论述转述给学生。如今学生手头的各种参考资料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教师对文本如果没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无从谈起,也就谈不到学生能力的提高了。因此,一个优秀的、能得到学生广泛认可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能自觉跳出“同构”的樊篱,自己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教师,是在教学中闪烁着自身智慧、营造个性课堂的教师。

二是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需要。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阶段性目标规定:“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欣赏文字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感悟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儿连用了五个“自己的”,都重在强调阅读是自我的、个性化的。试想,如果教师教学毫无个性,学生又有何个性而言?

二、如何彰显教师智慧,营造个性课堂

1.博览群书,个性课堂需要“有思想”的教师

你的思想是你的个性的最好彰显。有思想的教师应该是具备现代教学理念,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教学策略,具有善于学习、积累、研究、反思和创新精神的教师。语文是最接近学生心灵的学科,语文教师是与学生的思想有着最直接交流的教师。因此,语文教师自身的思想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有思想”,应该是以广泛的终身的阅读为基础的,这是对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最重要的要求。没有博览群书,见识势必浅陋,思想势必贫乏,语言势必枯燥,教学中就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只能就课文讲课文,就字词讲字词,就试题讲试题,课堂会因此而单调乏味、死气沉沉。

一堂好的语文课,是用语文教师一辈子的阅读来积淀的。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谈到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其实,语文课就应该如此的。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相同的两位教师,但肯定会有这样两类教师:一类是充满思想的,一类是思想的奴隶。

初讲《威尼斯商人(节选)》,有一位教师怀着对莎士比亚这位大文豪无比的崇敬之情,亦步亦趋地按照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讨论夏洛克、安东尼奥等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个性化的语言这三方面来讲。再教《威尼斯商人》,他开始了思考:仅仅这样就够了吗?这是一部著名喜剧,堪称艺术典范,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领略莎士比亚这位戏剧大师高度的戏剧才能?百思之后,他在《威尼斯商人》原文中找到了答案。

从两次《威尼斯商人》的教学中,让他尝到了阅读所带来的全新的视野。一次有个性的语文教学是离不开阅读的,而且阅读不应该局限在教学参考用书,应向作者作品更深更广的层面,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找到不同于他人的教学切入口。

2.假借教辅书,个性课堂需要有特色的解读

很多教师把教参、教案等各类教辅书当作教学的拐杖,殊不知,用这根拐杖是能走路,但只有丢掉这根拐杖才能真正跑起来。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对每篇课文都有解读,但是它就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范本吗?回答是否定的。《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固然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独到的思考后的解读,才能展现出教学的智慧。例如,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能告诉学生说这是表示作者对腐朽的封建思想的批判吗?解读《我的叔叔于勒》,主题思想还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吗?解读《范进中举》,范进仅仅是一个热衷功名、喜极而疯的疯癫者吗?这样单一的解读方式,是无法营造个性课堂的。个性课堂应该突出地表现为在教学中有自己的创见。在教学中,面对一个文本,应用心去钻研,建设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甚至能引导学生生成更有价值的新问题、新思路。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教学参考用书比较丰富,对于一个问题有相同的见解也有不同的见解。其实,语文教师如果凭着一股怀疑和钻研的态度,把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利用就不再是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了。

3.立足学生,个性课堂需要多角度的思考

语文教师应本着培养有胆识、有灵魂、有头脑、有思想的人的宗旨,所以要把课堂构建成生命课堂、真善美的课堂。那么老师在课前更应该认真地钻研原汁原味的教材,倾听文本,多角度解读,个性化解读,只有这样才能尊重学生。

《我的叔叔于勒》被选在小说单元的教学中。小说的教学就等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吗?就等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吗?就等于告诉学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吗?否!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仅仅划分情节、说说描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通过文本的描写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了解菲利普所生活的社会的世态人情,了解到作品的思想意义,了解作家内心的痛苦。因此,笔者把这课的教学定位在“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梳理情节之后,提出问题:“这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中,谁最可怜?谁最值得同情?”抛出主问题后,要求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中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回答问题并讲清原因,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文学三人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何雪玲.重视个性化阅读 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2):44-45.

个性化教学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针对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发现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据此,以高校课程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内容包含乐学式的教学导入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全程考核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设计三个方面,对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同时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乐学式;开放式;考核式;教学模式

物流管理是近十年来在国外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但目前省属高校中的培养机制大都沿袭“高等教育高中化”的教学思路。课程设置偏重物流管理内容体系(运输、配送、仓储等)的理论讲解,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纪律要求和测试结果,忽略了学生亲自动手以及课堂互动的重要性。而通过对国外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东京大学等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后发现,其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及培养目标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是在课堂形式方面主要采用交流、讨论和研讨的形式;其二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平等、友好、和谐;其三是多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兴趣为培养目标,最终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由此,对当下物流管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亦颇有启示作用。近年来诸多物流专业教育学者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实际提出了各种面貌一新的教学新思路和新方法,如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的“P-A-E(Process-Ability-Evaluation)”创新课堂、 以学生参与为主的“181” 新课堂 、基于情景教学思想还原学习者的原生态体验的“生态式”课堂、以问题为导向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等。好的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管哪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适合的范围和群体,要根据所教授的具体课程以及学生特点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综合使用多种教与学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感知-理解-运用-巩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1 研究目标

目前常用的物流课堂教学通常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完成,如《物流的设施与设备》只能让学生从图片上看到各种物流专业设备,无法到企业配送中心进行实地考察。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或是学习兴趣不高,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这种相对“封闭式”教学模式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其一,教师完全依赖于物流教材的灌输法,使得学生无法自由大胆地随时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与见解,课堂教学缺乏生趣;其二,传统“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考,关注点完全在平时考勤和期末考试上,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其三,由于课堂气氛缺乏活力,大多数学生的被动、孤立、低效的,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表现出社会生存技能缺乏和素质能力偏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立足。

本研究在突破传统物流课程教学模式的思想下,结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期构建一个积极高效的“开放式”教学环境,并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进行方法设计,其主要目标体现为:(1)教学策略:运用激趣艺术来展示教学重点、个性化教学、有效教学;(2)师生关系:主导与主体、平等的对话;(3)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1.2 研究意义

当前物流专业教学中,教师面对PPT满堂灌的陈旧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如今物流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应该的发展严重脱节的问题,使得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到课率不高、听课率低的实际现象。而一味的强调课堂纪律,以考勤的方式管束学生的方式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现代物流教学课堂上,除了培养学生物流学科知识外,还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理论上,本项目研究旨在构建一个积极高效的“开放式”物流课堂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物流专业教学的重要依托。课题的研究对象是高校物流课程体系中教与学的方法,具有较为广泛的普适性,对于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相关课程均能够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而且,课题拟构建的新物流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为教学改革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现实可行的手段。实际中,教学是一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习两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课题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对教师来说,有利于因人施教传统教学模式的很少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本课题研究将创新的理念和创新意识全面系统地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变革“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综合采用启发、学生参与、师生对话等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所长并各有所得。对学生来说,有利于自主学习兴趣的养成教学過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和调度学生积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通过多层次的考评体系全面激发学生潜能,从而建立学习信心和培养学习兴趣。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依照“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思路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随之改变。

(2)如何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旨,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大程度的调动不同学生个体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何种考核方式,使得能通过对考核与评估体系的重新设计,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过程全程化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基于此,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2 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开放式”课堂教学策略。由于教学过程是由“教授(Teaching)”活动和“学习(Learning)”活动共同组成的,教学策略主要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本课题以高校课程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核心研究内容包含乐学式的教学导入设计、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设计、全程考核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设计三个方面,如图2所示。

2.1 乐学式的教学导入设计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迅速预热学生的大脑、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求知兴趣,进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策略,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成功的课堂导入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不同使得课堂导入的方法也是多样性的,课堂常用的导入方法包括:背景知识导入、问答导入、讨论导入、案例导入、复习导入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导入环节设置,使学生感到课堂内容有新鲜的东西,从而消除了他们的厌倦情绪。此外,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将课堂语言内容与现实生活经验结合起来,积极主动地调动一切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切能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创造良好的环境。

乐学式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心态和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变苦学为乐学,从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以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规律以及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五个方面出发,打造物流管理专业乐学式教学课堂。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团队的使命感意识,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朝着深层次发展。

2.2 开放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在物流课程教学中引入“开放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活动安排中将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评相结合,强调在教师主导课堂的同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理论性、述评性和研究性的内容由教师讲授为主,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些大班授课的课程,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以便于课堂管理。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建议每组5-6人为宜),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共同开展讨论和完成各项学习活动。

主要的教学活动类型包括:①兴趣—讲解—问题—反馈—矫正;②理论—分析—问题—研讨—拓展;③问题—指导—自学—反馈—应用;④问题—发散—收敛—综合—创造;⑤类比—讲解—问题—讨论—衍生。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改变过去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不仅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实现了教师自我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构建。对物流管理专业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落实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引入包括硬件设备、模拟软件和企业运营在内的实训平台,建设实践环节的在线物流课程,同时不断促进师资的培训与丰富发展,实现开放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与时俱进与不断发展。

2.3 全程考核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设计

为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就必须突破传统考核的封闭性,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考核方法,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考核模式,坚持从始至终全过程进行考核。即在学期学习过程中,从课堂学习的第一天开始直至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时间内,每一阶段都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和真实学习过程的验证。另外,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兴趣点的不同,可以设置一定份额的拔高环节,如百分制之外的“附加分”(建议10分以内为宜),“附加分”为学生自愿参与的加分环节(如物流案例展示,课堂问题回答、该项分数值同时累计入最终成绩)。这样的课程考核计分方式:一方面能产生出一批满分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激发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施展。全程化考核模式的实现,也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首先,在开课前就要让学生了解物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另外,为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以配合完成自主学习的环节,教师应从不同途径搜集教学资料给学生提供物流管理的前沿性内容,可以通过网络邮件的形式发给每位学生。

针对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评体系中诸如具体目标不明确、考评方式及标准单一化、考评主体和内容相较單一等问题,引入全程考核式的学生学业评价方案,在全程化考核指标与专业能力的对接的过程中综合考察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学习、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实现考核评价体系的均衡化和系统化,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课后自学的积极性,并实现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考核模式的科学创新。

3 结论

根据本项研究所提出的理念,物流教师的教学策略不仅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而且要在设计自己“如何教”的同时设计学生“怎样学”,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从而使教学活动不再是单方面灌输知识,而是学习主体的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发展。本研究主要创新点有: 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要求,有针对性地综合运用不同的课程导学方法; 以改善教学氛围为导向,探究多种教学策略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养成为目标,构建多层次的全程化考评体系。

本研究通过借助本次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契机,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实施推广,不仅使本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与学生直接受益,而且也为其它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有益参照,并可根据实践效果在其它高校同类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浩昊,李齐放.明确思路,突出特色——三峡大学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263-264.

[2]谢如鹤,张素芬,周耀旭.物流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工程化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114-117.

[3]高智琛,刘江鹏.物流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128-130.

[4]丁雪峰,谢五洲.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26-128.

[5]叶飞.开放式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201-202.

[6]范喜春.积极构建学生乐学的生态课堂[J].中国教育学刊,2016,(5):102-102.

[7]陆根书,陈晨,刘萍,等.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考核方法比较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6):62.

[8]孟庆亮.情景教学理论视角下的高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48-149.

个性化教学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文言文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且属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及难点内容。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较为单一及枯燥,无法很好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导致学生们的文言文阅读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们语文整体学习水平及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有效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笔者针对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教学措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阅读难度较高的文言文时,应培养学生们依靠工具书、课本中的注释等对文章具体内容、词义等进行基础理解的能力,并要求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具备这种语文阅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群文阅读及个性化阅读,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文言文阅读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深入文言文中进行深入的理解及探究,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效率与质量。

1.现阶段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的閱读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一是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较低: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难度较大、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等,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较低,教师在教学中习惯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们无法很好地对文言文中的内容及含义进行理解,教师喜欢逐字逐句地对文言文进行翻译,翻译完成后对文言文的结构、人物形象及文章结构等进行分析,教师未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及独立的空间对文言文进行欣赏、自主探究及体验,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影响了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质量。二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现阶段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采用单一及枯燥的教学方式,一篇优美、经典的文言文在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显得苍白、破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自主地体会到文言文具体的含义及篇目之间的联系。在传统教学体制下,学生虽然掌握了文言文的表面含义,但对于文言文的深刻含义及重点精髓未能很好地掌握学习,导致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三是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缺失: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未能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文言文进行逐步地口头讲解及教学,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硬性地记忆知识,导致学生们无法深入其中对文言文的精髓及重点进行思考及探究,导致学生们丧失了自主学习及阅读的能力,不仅不利于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会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培养。

2.高中文言文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

(1)针对文言文实施群文阅读的个性化目标分层阅读教学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目标,应结合学生们文言文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对文言文的阅读目标进行优化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这种学习差异,重视学生们学习主体地位的提高。教师可以将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的目标进行设置: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以下的阅读学习目标及任务:对文言文的标题进行含义分析、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等进行解析、对文言文中的句子表达进行深入分析、对结果或句段的作用进行分析、结合文言文的背景展开进一步的分析等。其中针对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要求其完成前两个阅读目标;针对文言文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其完成前四个阅读目标及任务;要求文言文学习兴趣较高且阅读能力较高的学生完成所有的阅读目标及任务。在明确分层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任务之后引导学生们更明确地朝着阅读目标展开相应的阅读学习。

例如,在进行《鸿门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以下的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的分层阅读教学目标及任务:一是针对“鸿门宴”这一题目进行深入地理解及分析;二是针对文言文中的“旦日飨士卒、美姬、剑舞、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等字、词及句等进行解析;三是针对“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等进行深入地分析;四是对“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这一结果进行分析;五是结合《鸿门宴》这一文章描述的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探究这一文章表达的具体思想。

(2)整合及优化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内容

对文言文的群文阅读内容进行整合及优化是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及前提,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们针对所学内容进行主题的深入分析及探究,在理清及掌握主题内容的前提下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整合、优化相关的文言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阅读学习方式选择及设计文章的主题,即学生将与需要学习的文言文相互联系的材料整理出来,对两者之间的区别及相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们深入文言文中进行思考、探究及掌握,深化文言文的阅读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师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将以往学习过的《劝学》文言文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学习,引导学生们深入两者之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把握两篇文言文之间的联系及不同。如《师说》中的“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和《劝学》中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两篇古文中的相同点为重视学习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不懂就问,积极思考;而两篇古文中的不同点为前者重视解惑,后者重视思考。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们更深层次地掌握文言文中的含义及内容,提高学生们文言文阅读学习的质量及效率。

(3)积极开展文言文的群文阅读个性化及自主化教学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小组合作阅读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及互动教学等。其中小组合作阅读教学属于较为常见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与同学们分享及学习文言文的学习经验、技巧及乐趣等,实现组间成员不同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化阅读学习的教学目标。学生们在自主及个性化的学习状态下能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让文言文的阅读学习变得更加精彩及有效,促进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及综合语文素养。在进行《孔雀东南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采用小组阅读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对焦仲卿及其妻子悲惨的爱情结局的根本原因进行探究及分析,引导学生们结合自己的阅读发表自己对于文章独特的看法及意见,促进学生们在小组合作探究互动过程中实现思维上的碰撞。

3.结语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以往课堂教学过程中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群文阅读及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实施群文阅读的个性化目标分层阅读教学、整合及优化群文阅读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内容、积极开展文言文的群文阅读个性化及自主化教学等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们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营造积极自主的阅读学习氛围,促进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游淑云. 高中语文閱读教学中如何巧用群文阅读—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J].考试周刊,2018.10(65):69-69

[2]鲁金会.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 —以“战争”主题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26(10):33-34

[3]林忱怡. 摭谈“群文阅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构建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5(02):8-11

[4]周丽君. 基于“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初中古诗文比较阅读教学例谈[J].考试周刊,2018.33(29):36-36

[5]杜俊. 中学语文课堂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策略实践再探索[J].散文百家:下,2017.25(01):30-31

[6]李晖,林承雄. 基于教材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2):21-23

个性化教学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要点

The Key Points of Individualized Teaching of Chinese Composition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Xinjian Primary School, Zhangjiachuan County,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Xiaoli

个性化教学就是只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展开具备更强针对性的教学,是传统教育中普适化教学的延伸,也是“学本位”思想在当代课堂中的重要体现。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个性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也随之大幅增多,越来越多教师意识到了个性化教学对小学生成长、学习的积极作用。也正基于此,教师如何将个性化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小学生突破语文作文学习难点,深化小学生对作文的理解就成了未来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

作文是语文学科中具备一定难度的综合性内容,也是我国小学阶段语文学科中一直存在的内容。回顾过往几十年我国小学语文作文教育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我国小学生作文一直存在着一个相对固定的“套路”,其中不仅蕴含了很多套话、废话,同时也让作文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那么究竟语文作文教学的不足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以笔者所在小学为例,笔者认为其中存在的问题大都集中在下述两个方面。

(一)作文内容千篇一律

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我国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语文成绩,总结出了一系列“高分作文”的特征,并希望让学生以熟背“高分作文”特征的方式获得同样的高分,这一情况的存在不仅限制了学生对作文题目、内容的思考,同时也造成了语文作文千篇一律的现状,失去了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比如,在学校写作《我的母亲》这一作文时,在背诵了“高分作文”后,绝大部分学生描写母亲都会模仿《烛光中的妈妈》一文,无视模仿的内容是否符合自身情况,也导致了学生在作文写作中“说瞎话、瞎说话”等问题的出现,影响语文作文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模式极其单一

在近几年的教学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新教学理念被应用到了作文教学中,但究其本质而言,這些看似新颖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并没有太大区别。教师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都采取“先教后写”的方式展开教学,忽视了小学生在作文教学时的主体性,进而影响了实际语文作文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个性化教学的举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个性化教学的理念出现在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环节中,不仅凸显了现代化作文教学中的“生本”原则,同时也满足了小学生对于语文作文学习的差异化需求。所以,结合以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在未来教学中可以使用如下四方面举措,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环节的个性化。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作文教学氛围

回顾笔者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多小学生对作文写作都存在比较严重的畏惧心,这一心理的存在打击了学生参与作文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未来个性化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应从缓解学生和作文教学间的“紧张”关系出发,降低学生对作文写作的畏惧心理,营造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学习中来,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开展《我们玩得真快活》作文个性化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春游、秋游”出发,让学生回顾刚刚经历过的“春游、秋游”,以随笔的方式记录“春游、秋游”中的小事,让学生在回忆快乐的“春游、秋游”的基础上练习写作,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不断地写作中领悟作文写作的真谛。

(二)贴合作文题目,引导小学生联想

对于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作文时出现“无话可说”的问题,教师也应在后续的个性化教学中以作文的题目、主题为核心,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以作文题目为基准展开想象和联想,以此解决小学生作文学习、写作时的难题,收获预期的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家乡的手艺人》这一话题作文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写作前引导学生对这一题目的重点“手艺人”进行思考,帮助学生筛选出他们身边的“手艺人”,为学生指明写作的方向,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作文写作中,奠定写作基础。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各种“手艺人”的音频、视频资料,通过为学生播放这些资料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进而实现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目标。

(三)设计递进式目标,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

受语文基础能力较薄弱的影响,学生接受、理解作文教学的程度、快慢也势必存在一定不同。因此,在未来的个性化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设计递进式作文教学目标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夯实语文作文基础的前提下逐步熟练语文作文写作的技巧,以此收获更好的作文写作效果,实现预期的作文个性化教学目标。比如,在讲解“一次(堂)……的活动(课堂)”这一话题作文时,由于这一作文属于半命题作文,可供学生写作的范围比较广,教师就可以以让学生描述活动、课堂片段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习作,以此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完成预期的作文写作目标,强化学生参与作文学习的信心,同时凸显个性化教学的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扩写、续写等模式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以续写、扩写的方式夯实语文作文写作基础,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目标。比如,在讲解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小女孩燃燒火柴后看到的别样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收获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开阔学生视野,充实学生写作素材

如果想收获预期的作文写作效果,教师也应从帮助小学生积累文学素材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背诵更多好词佳句,并帮助学生将好词佳句的内容进行内化,以此凸显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的意义。比如,在讲解“我爱家中的……”的话题作文时,教师就可以有目的地将《草房子》《家》等书籍中对“家”中事物描述得比较好的片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欣赏作者对家中点滴的描述,同时反思自己在写作时表现出的不足,以此充实学生的语文底蕴、丰富学生作文写作的词藻,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分享给全班同学,让学生在聆听、阅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为后续写作提供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今天,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成为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由此,本文针对上述现状、重要性以及举措分别展开阐述,希望能对小学生作文知识的学习、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春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个性化作文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

[2]徐艳.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0(08).

[3]苗小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基于个性化作文思考[J].新课程,2020(29).

[4]范国栋.个性化指导,秀出精彩——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指导研究[J].才智,2020(11).

[5]马清华.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探讨[J].好家长,2020(25).

[6]王莹.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1(03).

[7]杨晓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作文的对策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1).

[8]商庆娥.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探讨[J].求知导刊,2020(50).

(责任编辑 袁 霜)

个性化教学开放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成人学习不同于儿童学习,有其自身特点。培训教学是农民工培训的中心工作,应尊重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切实提高培训教学效果。这主要包括:建构真实的培训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培训教学氛围;以“生活化”原则处理培训教学内容;倡导参与式的培训教学方法;培育新型的培训“学习共同体”,以及选择适切的培训教学模式。

关键词:成人学习;农民工;培训教学

作者简介:张胜军(1965-),男,湖北黄梅人,教育学博士、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政策;聂伟进(1979-),男,安徽安庆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用工荒’背景下的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25)主持人:董存田;2010年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苏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0SJB880010)主持人:张胜军。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培训质量问题尤为突出。[1]培训教学作为培训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切实提高农民工培训质量,必须着眼于农民工培训教学改革。

农民工是成人,成人是身心已经成熟、具有社会生活经验,并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成人的特性决定了成人学习与儿童不同,有其自身特点。本文拟以成人学习特点为逻辑起点,结合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教学实际,对农民工培训的教学策略展开具体分析。

一、成人学习的主要特点

作为成人教育的逻辑起点,成人学习特点一直是成人教育研究的核心话题。一些著名的成人教育家,如诺尔斯(Malcoim Knowles)、戈瑞森(D.R.Garrison)、梅茨罗(Jack Mezirow)、弗莱雷(Paulo Freire)、克尔伯(David Kolb)等,都对成人学习特点进行了研究。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成人学习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成人学习目的明确,以及时、实用为学习取向

儿童学习以学科为中心,学习活动是源于身心发展需要及外来的压力,是为满足未来的生活需要做准备。成人则不同,成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学习活动与生活情境相联系,学习目的在于知识技能的及时运用,以解决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成人学习意愿随实际的工作和生活需要而发生变化,一般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学习目的明确、实际、具体。

(二)成人学习方法自主,是一种“自我导向学习”

诺尔斯认为,当一个人成熟起来时,他的自我概念将从依赖型变为自我指导型。儿童学习是“要我学,教我学”,而成人学习是一种“我要学,我会学”的“自我导向学习”(或称“自我指导性学习”)。“自我导向学习”是一种由成人自我设定学习目标、获取学习资源、选择适当学习方法及评价自身学习进步的“自我教学”[2],整个学习过程由成人自我控制,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三)成人生活经验丰富,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其宝贵的学习资源

与儿童相比,成人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成人从事任何事情都是以其自身经验为背景,人们相信,丰富多样、充满个性的经验,无论是对成人学习者个体还是对成人学习者群体而言,都是一种极富价值的学习资源。这些经验可以帮助成人学习者很快地认识问题,并利用经验找到问题解决的有效方法。“经验是成人学习者的活的教科书”[3],成人教学需要和成人经验相结合,这已成为成人教育的基本信念。

(四)成人对象复杂,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共同的心理年龄特征,学习任务、学习形式差别不大。成人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在年龄、职业、生活阅历、学习基础(文化基础、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学习条件、学习追求、心理特点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同。因此,成人学习群体是一个内部共性少、种类多、情况复杂的群体,不同成人学习者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成人学习的这些特点表明了成人学习的优势与不足,需要在成人教学中认真加以对待。

二、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农民工培训教学策略

基于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农民工培训教学拟采取如下策略。

(一)建构真实的培训教学情境

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与学科知识在知识性质及其表达形式上有明显的区别。学科知识多是陈述性知识、显性知识,它通过概念、公式、定理、原理等形式来呈现和表达,界定清晰、组织严密,易于表达和传播,但往往脱离具体的生活情境。虽然实践知识中也含有学科知识,但更多的是大量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感性知识、缄默知识。这种感性知识、缄默知识总是与具体的实践场域相联系,具有默会性、情境关联性、传递难、个人性、行动性等基本特征[4],需要学习者在真实、具体的实践情境中去体悟。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教学普遍存在“去情景化”问题,其典型表现是培训教学活动简单套用中小学课堂教学形式,把农民工学员集中在教室或类似场所进行集中授课,甚至“吃吃瓜子、水果,像开茶话会一样糊弄几节课”就完事。[5]这种“去情景化”教学,“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大部分学生只能消极地应对学校中的学习,而不能以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成员的身份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6],实际效果难如人意。因此,以实用为取向的农民工培训教学,须建构一个真实的培训教学情境。

首先,建构真实培训教学情境的最好办法是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进工厂和车间、走上生产流水线,通过现场观摩、实地操作等方式,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掌握教学内容;其次,在不具备现场教学的条件下,应充分利用培训机构的实训设备和场所,建构一个拟真的教学情境,并使之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情境相拟合;即便是课堂教学,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工学员创造一个虚拟但却逼真的教学情境。

(二)营造良好的培训教学氛围

学习者的信心是有效教学的心理基础。农民工培训教学常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农民工学习信心不足,以致培训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笔者认为,农民工学习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有:(1)教育文化程度低。有调查表明,农民工教育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为主,大专及以上仅占很小比例(约2.84%)。[7]较低的教育文化程度增加了农民工接受培训的难度,容易造成学习信心不足;(2)曾经的学习失败经历。从农民工原有的学习经历看,的确不少农民工原本在校读书期间就是“学困生”,曾经的学习失败经历,极易诱发其学习的畏难情绪;(3)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在认知上的缺陷。与儿童相比,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比儿童更强的学习能力是体现在与生活经验相关的实践智力上,如语言能力、决策能力、分析和决策能力、元认知能力等,但某些与感知直接相关的能力显然不及儿童,如视力、听力、记忆力、动作反映速度等,这也给农民工学习增加了难度,容易导致其学习信心不足。[8]

为提高农民工学习信心,农民工培训教学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良好的教学气氛,能给农民工学员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表达意见,愿意与培训教师和同伴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不断战胜学习困难,取得学习进步。

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其一,在于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具有较强的自我概念,他们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群体,特别希望受人尊重。只有形成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农民工学员切实感受到培训教师对自己人格的尊重,才会增强学习信心,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其二,在于培训教师成功的角色转换和扮演。作为培训教师,不但要扮演好培训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角色,还要善于转换角色,扮演好农民工学员的学习伙伴、学习合作者、帮助者、建议者等角色。大量的培训教学实践证明,培训教师成功的角色转换和扮演,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必要条件。

(三)以“生活化原则”处理培训教学内容

农民工培训的实用性、职业性,要求培训教学内容简明生动、丰富具体,绝不可繁琐枯燥、抽象空洞,这需要培训教师和农民工学员共同努力,以“生活化原则”处理培训教学内容。

以“生活化原则”处理培训教学内容是指:把培训教材中的抽象知识,如概念、公式、定理、原理等,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农民工学员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使教学内容形象地再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对此,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法:一是培训教师要立足现实生活改造培训教材,用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替换远离生活的教材内容;二是把培训教材中抽象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和典型案例相结合,使两者之间相互印证、相互诠释;三是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培训内容进行“生活化转换”,也就是把抽象的文字、符号等,转化为与农民工学员背景经验相关联的场景与画面;四是结合真实的职业劳动过程,精心选择教学问题,以教学问题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

(四)倡导“参与式培训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的教学方法。”[9]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精髓在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在农民工培训教学中倡导参与式培训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克服当前农民工培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普教化”弊端;另一方面,也能较好地发挥农民工学员作为成人学习者生活经验丰富、学习自我导向性强、善于在实践中学习等学习优势。

在农民工培训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促进农民工学员积极参与教学进程: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教学游戏、观察、讨论、填表、打分、展示活动作品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它并没有固定程式。但不管采用哪种参与方式,都要让农民工学员真正成为培训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做中学”提高学习效果。

(五)培育新型的培训“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也称“学习社区”,是指由学习者及其辅助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同伴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对话和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0]农民工培训的学习共同体应以农民工学员为主体,培训教师也应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培训教师及其他教学活动的辅助人员,应致力于组建并培育这个“学习共同体”,帮助共同体成员共同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经验。

这种“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型组织,它不同于以往农民工培训教学中的临时班组。以往培训教学中的临时班组仅为便于教学管理,是一种形式上的人员集合,并没有在学员之间建立一种实质联系。建立农民工培训的“学习共同体”,应遵循自愿原则和形成对话机制。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学习愿景,通过分工明确各参与成员的权利和责任,通过对话消弭分歧、达成意见一致。“学习共同体”应结合培训教学进程,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如举办定期讨论会、讲座、活动作品展示等,以拓展共同体成员的学习空间和提高其“学习力”。

(六)选择适切的培训教学模式

农民工培训主要是职业技能培训。目前,职业培训教学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包括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体验教学模式、行为训练教学模式、观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专题阅读教学模式等。[11]这些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农民工培训教学应综合考虑农民工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培训机构的教学条件、培训教师自身素质等因素,选择或建构适合自身需要的教学模式。对农民工培训教学而言,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应具有职业性、活动性、实效性。最好的培训教学模式未必最流行,但必定最能满足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以上农民工培训教学改革策略涵盖了培训教学的不同方面,各有侧重。但是,这些策略并非互不关联,它们共同聚焦于农民工作为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并最终指向农民工培训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农民工培训实态及其“十二五”时期的政策建议[J].改革,2010(9):75.

[2][3]应方.二战后成人学习研究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102,103.

[4]董仁忠.关于职业学校默会知识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教探索,2006(4):70.

[5]农民工培训背后的贪腐行为[R].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yl/201012.

[6]姚梅林.从学习理论的变革看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26.

[7]杨晓军.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需求分析[J].北方经济,2009(1):12.

[8]潘岳祥.成人学习理论与教师培训[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7):87.

[9]谢智娟.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41.

[10]朱桂琴.“工作成人”学习特性及其教育策略[J].成人教育,2006(12):9.

[11]陈红旗.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52-56.

责任编辑 肖称萍

上一篇:中小学名师发展途经论文范文下一篇:孵化现象与艺术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