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范文

2023-09-10

个性化阅读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标的不断深化,个性化阅读走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其意义在于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阅读的能力,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笔者分析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育方法,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问题;教育方法

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工作要围绕学生开展,满足其个体差异。个性化阅读教育应运而生。然而,这种新兴教学方式“叫好不叫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个性化阅读教学发展的教育方法。

一、当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授课过程中常以讲授阅读的知识为教学目标,忽视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当今社会中阅读能力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指标之一,小学语文教育又是学生的启蒙教育,根基是否牢固决定了未来阅读能力是否过硬,能否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很可能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甚至出现基础不牢等情况。

2.教学模式单一。

如今的很多小学语文课堂仍然延续着传统“硬灌式”教学模式,以“一书一笔一嘴”式的三一模式教学为主导。然而,充满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此教条化的教学模式不但无法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会使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二、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发展的教育方法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尚未完善,为适应新课标,与我国教育教学战略同频共振,促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发展的教育方法需不断探索。本文从思想和教学方式两大层面提出个性化阅读教育方法的简要分析,以盼为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落实“以人为本”。

明确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则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主动发问。期间,可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任务,初步了解阅读内容,找出阅读过程中的阅读障碍或疑问。同时,教师可设身处地地提前想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师生互动交流,彼此提问加以解決。另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向老师或同学提问。

(2)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阅读体验。

由于家庭教育、生活环境、认知能力和学习基础等因素,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如在执教“狐狸分奶酪”一课时,学生对于狐狸的行为存在不同看法。一方认为狐狸机智,另一方则持相反态度,认为狐狸的行为是狡猾的。出现此类情况,教师不可盲目指出对错,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理清思路,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同时教师应对积极思考和发言的学生加以鼓励,并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不能因为一时的讨论而一味自卑或骄傲。

2.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1)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课标中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的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如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音频、视频等方式辅助教学,既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再如开展朗诵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阅读中来,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2)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生天性活泼,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成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由此,可采取情境教学方式创设阅读情境。

如在执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自行选择课文中的角色,按照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自由发挥。另一方面,阅读教学不必拘泥于课本,教师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进行表演,突出人物特点,教师要在学生表演完成后进行针对性点评,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增强学生阅读自信心和积极性。

(3)拓展阅读,丰富阅读经历。

在当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学大纲中所设置的课文内容只能满足多数学生的需求,但由于每个城市、每所学校、每个年级乃至每个班级学生存在个体性差异,统一的阅读教材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切身情况。由此,教师应充分考虑班中学生的不同情况,了解每名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性引导,为其推荐课外书籍,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学生阅读体验,进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如一部分学生对漫画情有独钟,但因家长的教育观念,认为看漫画就是不务正业,从而扼杀了学生对漫画的兴趣。殊不知,漫画中也有优质的阅读资源,只要选择好也能从中获得知识,领悟人生智慧。由此,教师要帮助此类学生挑选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漫画,在轻松愉快的兴趣阅读中实现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育是新课标背景下的重要内容,但教学方法尚不成熟,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本文笔者在分析了当前个性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教师思想和教学模式上促进个性化阅读良性发展,希望本文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刘红.浅谈小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组织对策[J].名师在线,2019(8):66-67.

[2]郑伟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9.

[3]储俊礼.个性阅读,彰显魅力——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01.

[4]吴莲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8(32):32-33.

[5]康莉.浅析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2018(11):124.

个性化阅读范文第2篇

【摘要】从长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来看,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语文教师大包大揽。想要转变这种局面则需要打破窘境,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去执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应该遵循个性化阅读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迪与熏陶,让学生真正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在语文阅读的天空中畅游、翱翔。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

自新课程标准提出之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侧重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阅读行为,教学的主体发生明显偏移,由教师向着学生转变。这种主体地位的转变已然能够看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进程正在加快,学生的阅读感受被无限放大,想象空间得以拓展。但如何发挥出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并开展阅读教学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也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个性化阅读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尊重学生个性特征。个性化阅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学生可以独立的思考、想象,将自身的个性魅力最大化;其二,适应学生个性化差异。个性化阅读则能实现教学主体为学生本身,教学内容围绕学生进行设计,阅读内容以学生个性需求而定,真正做到针对性教学。其三,学生动脑能力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有较大差别,学生主要是用心去感受阅读內容,去解读其中蕴含的情感。学生由于身份地位的转变参与性更强,动脑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升。以上种种充分说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个性化阅读价值显著[1]。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性化阅读开展策略

2.1 教师找准自身定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其中仅仅是引导者的作用。但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新化阅读教学的开展,教师找准自身定位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条件。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形象一直是以一个传授者的身份存在,都是替学生去想、去思考、去解读文本内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实现主动思考。而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找准自身定位,主动去引导学生思考,发挥出桥梁作用,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互动。这样的教师定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目标。由此可见,教师找准自身定位十分必要[2]。

2.2 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

宽松的阅读环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开展的必要条件,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放飞学生的想象思维,打开想象的翅膀。例如在教室的布置、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方面可以多下功夫,每一节阅读课确定一个主题,改善现有的阅读环境氛围。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其获得独特的阅读感悟。

2.3 赋予学生阅读权利

一方面,个性化阅读需要将阅读的权利交还给学生。阅读的过程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的,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阅读期待,由于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期待上面的差异,所以在理解过程中也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对待差异的存在,将更多地提问权利赋予学生,让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与自主阅读责任感得以提升,展现出更多的阅读期待,以便于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流出更多的阅读与思考时间。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用来感悟与思考。只有反复的阅读、理解,才能够找到文本传递的内涵与思想情感,学生也可以在想象的空间环境中学会反思,积极的动脑思考。

2.4 开展多元化评价

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成绩一直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即便是语文阅读这种开放性的教学内容都会存在标准答案。由此可见,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方式存在弊端,学生个性化特征与开放性思维得不到开发,束缚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从客观角度去正确的对待每一次评价。评价侧重点要多元化,如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完成自主评价的过程,评价内容可以是某一篇感兴趣文章当中的人物、事件等,让学生做出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打破了固有的答案限制,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与想象能力的提升[3]。

参考文献:

[1]郭立英.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7):262-263.

[2]方兴国.关于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6,(11):127-128.

[3]王丹.探究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6,(26):136-137.

个性化阅读范文第3篇

摘 要:学生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其阅读行为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对象。加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师素养等是提高个性化阅读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多重对话

一、引言

目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学生文本理解的一致性,一切为了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与需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展受到限制,从而导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常常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加强个性化阅读教学势在必行。

二、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意义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并且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阅读表达能力,语文素养相对于初中生而言也有了长足的提高。高中生在语文学习中逐渐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个性倾向,学生在学习需求和兴趣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应当在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支持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够为高中生提供倾吐心声、吸收优秀思想的机会,在阅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与自己进行对话,并且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寻找人生的航向,实现生命的蜕变。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促进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关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教师素养提升,正确把握教学方向

教师是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就必须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更新观念,丰富知识,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在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加强知识、能力储备。高中阅读教学是文本、教科书编者、教师和学生多重对话的过程,是心灵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教师不但扮演着对话者的角色,还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学生阅读促进者、课堂活动组织者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须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能够驾驭丰富多变的课堂,有效地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个性化阅读。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要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掌握文本的各项内容,不能只是依赖参考书。此外,由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阅读经验和阅读积累,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部分学生常会走极端。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充分掌握文本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理解能够超越文本、超越作者,但是不荒诞、不牵强,使学生体验个性化阅读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

教师在宏观把控文本之后,就须要把握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问题意识,生成要多、预设要少,提问不能流于形式,应通过提问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教授《鸿门宴》时,应当设置“刘邦和项羽,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类似的主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讨论,让文本中的刘邦、项羽、范增等历史人物能够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引导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爱憎与文章的主旨,使学生的理解能够做到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2.多重对话,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阅读教学是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的过程。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作者、文本、教科书编者,对话主体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多重对话中最根本的对话,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基础和前提,一旦没有这个基础和前提,阅读教学就将难以开展。要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效率,就应当引导学生加强预习。学生在预习文本时,可能没办法充分掌握文本内容,但是预习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并获得一定程度的理解。在课堂讨论中,如果讨论的结果和学生预习的理解相符,学生就能够获得成功体验;如果讨论结果和学生预习的理解有较大的出入,学生就会进行比较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作者、文本进行质疑、批判,进行超越作者、文本的解读。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与自我的对话,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有着自身独特见解的“新文本”。

3.引导学生沉浸于文本之中

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品读时间,加强多方对话,使学生徜徉文本。文本的建构离不开学生的沉浸,在学生与自我、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思维的交流。文本的语言文字符号对不同的学生而言意义不尽相同,学生通过文字符号形成的理解和感性认识也是不同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思索,个性化解读文本。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只有沉浸文本,充分地阅读文本,才能够深入感知文本,在自己心中建构和原有文本有着密切联系的新文本。因此,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诵读品味、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此外,教师还应当根据文本的体裁,引导学生采用泛读、速度、默读、朗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例如,在教授《卫风?氓》时,引导学生不要急于下结论,从具体诗句入手,品读女主人公对负心汉称呼的变化,理解感受,与文本进行多次交流,进而弄清称呼变化的缘由。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文本,营造个性化阅读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敢于质疑、批评,敢于形成超越文本、作者的独特见解,从而体验阅读带来的种种乐趣,成为阅读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效率。

个性化阅读范文第4篇

(1) 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 这是阅读的第一步, 是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先决条件。学生是阅读的主体, 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索取作品的意义, 而是积极地去发现、建构意义, 甚至创造意义。比如:教学苏洵的《六国论》, 文中有“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这是引述《战国策.魏策》苏代对魏釐王所说的话, 其中的“抱薪救火”, 大家都能理解, 就是“抱着柴草去灭火”的意思, 这是一语言学习点。一学生通过直接反复阅读作品, 于无疑处生疑, 引经据典, 究出了耐人寻味的深意。先说“抱”, 以古代典籍中的例子和权威工具书的解释, “抱”应该解释为“抛”、“掷”、“扔”, “抱”通“抛”, 古音应是pāo而不是bào。再看“救火”, 先秦时期“救”就是“阻止、禁止”, 这是救的本意, 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可为佐证。所以, “抱薪救火”也就是“抛掷柴草灭火”的意思。这里, 阅读教学是把阅读的自由、权利, 阅读的时空和阅读的一切欢乐等都还给学生, 不仅使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阅读, 还能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能力的发挥上都达到最佳状态, 从而实现自我发现与发展。

(2)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 是个体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重要途径。阅读中, 由于学生对作品的意趣重点和关注焦点不尽相同, 因而, 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解和感悟, 必然会有些不同, 且带有强烈的个性化倾向, 这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同一位学生在不同时间和环境里, 对同一作品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比如, 教学古诗《春晓》时,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吟诵此诗时的心情怎样?通过自主阅读, 并渗透自身体验,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别样新异:或因鸟鸣而愉快, 或因花落而伤感, 或因先喜后悲而变化。

由于年龄不同, 个性有别, 以及生活经历的差异, 对同一首诗、同一句话, 学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而他们感悟的复杂矛盾心情不正是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和主题吗?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3)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 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这是因为作品提供的信息除了字面显示之外, 常常还有深层次的信息, 这些隐含的潜在的密码, 需要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究去发现、去破解。而学生由于受到认识经验、心智水平等方面的影响, 他们在发现、破解作品蕴蓄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许多疑难和困惑, 尤其是当作品所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与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一致或相矛盾时, 其疑难和困惑就更为突出, 就会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对此, 就必须要进行一番分析、推理和探究, 以求得期待视野的融合。所以, 在这一过程中, 应该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造的阅读、多元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发挥联想与想象,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能力。比如, 窦桂梅老师执教《晏子使楚》时, 引领学生比较阅读晏子“不钻狗洞”与韩信“胯下受辱”时的对话中:就明显投射出主题教学的影子, 《晏子使楚》和《胯下受辱》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古代名人故事, “钻狗洞”和“钻裤裆”这样的两难问题, 情节如此相似, 扣着“看了看”一词进行比较阅读, 学生轻松地读出了晏子的机智自尊和韩信的能屈能伸。立足作品, 巧妙提问, 促成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比较、分析等各种思维方法。如此充满个性化与创造性的阅读, 岂一个“妙”字了得!

(4) 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 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 更不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二传手”或“中介人”。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 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 使学生思维走向多元、走向深刻, 以彰显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就特别注意在对话教学中遵循“民主、平等、博爱”的教育主题。为了让对话作为一种精神进入课堂、进入阅读, 实现对话在阅读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他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导游”、“主持人”以及“导演”、“舵手”。孙老师用和善、欣赏的目光, 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他走近学生, 侧耳倾听, 为学生鼓掌, 消除了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霸主地位;他用充满信任与希望的语言、眼光等举动, 让学生感受着自主阅读、主动思考的快乐和成功感悟的欣然。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 他和他的学生走进作者、作品, 享受着平等对话的无穷乐趣。

(5) 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并不排斥合作学习。因为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 彼此间相互切磋、沟通交流、互相启发、促进学习。这种合作学习会形成一种“对话场效应”, 产生种种不可预设的“偶然性”效果。因而应该积极提倡阅读过程中同学之间的对话,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素质。

例如, 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 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安塞腰鼓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 “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 “它气势磅礴, 它置之死地而后生, 它充满激情与力量, 它是生命的舞蹈与狂欢”……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读出了磅礴的气势, 也读出了涌动的灵气。这样的自主阅读, 抛却了固定程式的束缚, 使阅读教学中开放和谐的气氛很浓。学生在交流过程中, 发表独特见解, 张扬个性气质, 分享学习成果, 体验成功快乐。

摘要: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新型关系的建构, 强调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个性化阅读范文第5篇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1]如何在初中教学中引入课外文学作品的欣赏阅读, 克服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生活阅历不够、理解能力上欠缺的缺憾等弊端, 达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 我根据中学生年龄特点, 阅读水平, 兴趣爱好等特点, 开展了以下尝试。

1 开动读的发动机——调查与了解

众口难调终要调, 阅读取向很重要。对于如何阅读?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什么?喜欢阅读那些作品?有无计划?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 就像神舟号的探月之旅, 没有合适的发动机, 也就不会和月球进行亲密之吻, 所以, 我先要建造阅读的发动机, 通过调查发现, 全班学生在寒假中共阅读了120本, 平均每人两本多了。涉及小说、传记、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作品。其中最多的同学自初一以来已经读了14本书, 很多同学对自己读过的好书反复读4、5遍。学生的爱好兴趣和阅读更是呈现多样性。有点“比较喜欢一次性读完, 尽量一次多读些”有的随意强“喜欢读的时候读几页, 不愿读的时候少读几页”;有的有阅读计划:“每天晚上都看会, 基本上每本书看五六天”;有点却“可以看完一口气读完连续读完”;有点喜欢的类型大多是小说类, 有点喜欢传记文学, 有点喜欢散文……真是各取所需、各显其能。在做的充分而细致的调查之后, 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我阅读的蓝图, 开启了阅读的发动机, 我开始了第二步。

2 选取读的代言人——兴趣与能力

在影视作品或广告中, 往往有大牌明星作为代言人, 有了他们, 产品就很快获得巨大的收益, 但相反那些没有代言的产品就大打折扣了。可见代言人非常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想到了开展阅读代言人的活动。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善于联想, 在许多方面都有新奇的想法和见解。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也有了较深刻的内心体验, 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不加选择的阅读, 对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无益的, 那只会让学生的好奇心日渐枯萎, 甚至消失殆尽。

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 有针对性的推荐好的文学名著是老师的责任, 也是学生的希望。

对于这个问题, 我开展了两个方面努力。

(1) 开展阅读“代言人”活动。我根据对我班阅读的了解, 把爱好读书的同学发动起来, 让他们做阅读兴趣的代言人。每月对阅读代言人评比一次, 选出“阅读之星”。

(2) 教师代言人。我根据学生的情况, 经常开展读书的座谈会。我选择那些文笔优美的中外名著进行介绍, 结合时代背景, 介绍自己阅读的思考和心得, 对人物丰富内心世界的解读介绍出来, 让大家感受, 让大家去体味, 调动学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让学生神往于作品美好的意境中, 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3 加强读的姿态控制——强化与民主

航迹的控制是飞向目的地的最重要的保障, 教师的阅读指导也是保证学生健康阅读, 收获人生的关键。所以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在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在主张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引导能使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 提高阅读水平、增强信心。

(1) 加强阅读的强化。

首先, 在阅读的名录上不是无目的的放任自流, 而是以国内外经典名著的为主, 以优秀期刊为辅。其次, 在阅读计划上的强化制定, 强化落实, 在阅读监督的阅读笔记写作。第三, 在阅读指导中更注重“强化”, 所谓强化是强化教师的引导而不是解读, 强化教师的点拨而不是解答。

(2) 创设民主的阅读氛围。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探究才能正确把握作品的内涵。新课标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这一过程的实现就需要民主。

阅读教学是一个情感体验和再现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阅读起引领作用, 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度的平台, 学生才会在个性阅读中体味文本的精妙。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自由地想象和思考, 充分展示个性化的解读和思考, 表达独特的感受。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而阅读名著, 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是对语文实践的一种最有效、最积极的体验。在阅读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鉴赏比较个性的差异。可以说, 个性化的阅读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增长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2]

4 点燃读的助推器——感悟与写作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既是个性化阅读的最好的诠释, 更是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不断地审视自己, 完善自我, 还要以学生的为本, 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对阅读而言, 读了要有所感悟, 有了感悟要和别人一块分享, 这种方法, 对学习有益, 俗话说, 真理愈辨愈明, 其实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一样, 每个的感受不同, 收获不同, 让学生通过谈自己阅读的收获, 去分辨到底。

会读不会写是假把式, 是眼高手低的评论家、欣赏家, 而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完成了人生心理历程的洗礼。

让学生敢写, 会写, 来源于对阅读的感悟, 更主要的是通过实践的写作来美化自己阅读的激情。学生通过写读后感, 能梳理自己的思想, 整理自己的心得, 撞出心灵的火花。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反复的练笔, 很多的时候想的心潮澎湃, 但写来却生硬乏味。更多的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缺乏条理, 混乱不堪, 特别是作文中手法单一, 单调乏味。故事雷同, 没有新鲜感。

所以先从仿写入手, 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 克服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 并进行多层次的训练, 循序渐进, 通过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使学生学以致用, 逐步提高逻辑思考能力、写作能力。

通过个性化阅读的有益尝试, 我认识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关键是正确的引领和有效的落实, 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 我和学生在阅读的历程中陶冶了性情, 增长了见识, 开启了智慧, 收获了成功。

摘要: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进行个性化阅读就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并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有计划的开展阅读的指导和探究, 让学生在读中思感悟, 在写中练能力, 陶冶情操, 提高能力。

关键词:调查,了解,兴趣,能力,强化,民主,感悟,写作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

上一篇:三年级数学下一篇: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