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范文

2023-11-15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为例,分别对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背景、基础及路径进行了研究。针对恭城县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对策,最终得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当今实现生态农业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

一、背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生态农业是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技术以实现“高产、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在绿色消费正日益成为现代化的消费时尚的今天,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各种弊端,而且还能使农业得到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进程、生活节奏的加快,旅游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很多传统旅游者已经厌倦了旅途劳顿的传统旅游产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生态旅游产品。其中农业生态旅游得到了旅游者的广泛青睐。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的“华夏城乡游”主题旅游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使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备受关注,并得到了旅游者的认可和喜爱。我国先后出现了一批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较有名的有北京的绵绣大地、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苏州农林双世界、扬州高冥寺观光农园、无锡马山观光农园、山东的枣庄石榴园、吉林净月潭人工林场、海南亚珠庄园、河南周口傻瓜农业园等等。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静谧的田园风光、惬意的乡村情趣并结合丰硕的生态农业成果为向往大自然回归的旅游者提供一个安详的世外桃源。

二、基础:恭城县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现状

1、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东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及湖南江永县交界,南与钟山、平乐县毗邻,西接阳朔、灵川县,北临灌阳县,是一个以丘陵地貌为主的山区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水田18万亩。全县辖6乡3镇117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7.8万人,其中瑶族人口14.36万人,占总人口的52%,1981年恭城县被列为广西49个“老、少、边、山、穷”县之一。

恭城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境内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318个,银殿山为全县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纵贯全县,支流纵横密布。由于四周青山环抱,恭城县内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38毫米。尤其是近些年来,沼气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使大量木材得以节省,使县内的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美丽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2、生态农业发展良好,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恭城县的生态农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保护森林植被、解决农村能源为突破口,通过引导在全县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带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协同发展,最终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同时加强对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和无公害水果栽培技术的示范,建成了月柿、柑橙、沙田柚、红花桃4大水果生产基地,并着力优化生态农业产品结构,在生猪品种改良及发展草食动物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使恭城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得以延伸,并且得到了良性循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恭城被人们誉为“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生态农业已经成为恭城实现“三高”农业的重要途径,提高了农业系统自我维持能力及其生态稳定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虽然恭城县生态农业发展良好,但是其内部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如名优产品品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销售渠道不畅等诸多制约因素,恭城生态农业若要取得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在产业结构调整、理顺销售渠道、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大做文章。

(二)生态旅游产业现状

1、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极具特色的“恭城生态农业模式”不仅使恭城县取得了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而且极大地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恭城利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并结合生态农业的成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恭城人民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果,加大宣传力度,围绕着“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月柿之乡”、“中国椪柑之乡”、“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金字招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以生态农业成果为基础的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县得以蓬勃发展。这种与传统旅游业形成鲜明对比的生态旅游产业,以其静谧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众多旅游者的到来。据恭城县文化旅游局统计,1999年以前,旅游者人数非常有限,每年到该县旅游的人数不足4万人次,自2000年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以来,旅游者人数大幅增加,2002年达27.0万人次,旅游社会总收入达1207万元;2003年游客人数进一步上升到50.4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800万元。2004年该县又成功地举办了第二届“桃花节”和“月柿节”。据统计,2004年仅桃花节、月柿节、关公文化节等3个节庆接待区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社会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该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中,成就斐然。西岭乡大岭山桃花园、红岩新村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2、生态旅游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恭城县生态旅游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仍旧有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妥善解决。首先是资金短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时常是捉襟见肘,开发过程中的后续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地解决。其次是在旅游人才方面,高层次人才的储备不足,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使旅游服务水平总在低水平状态徘徊。再次,旅游产品过于单调,目前恭城的生态旅游产品多停留在观赏层次上,反映生态农业内涵的旅游产品并不多见,旅游产品的类型的单一性已经制约了恭城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积极性,不利于生态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协同发展。

为了使生态旅游产业得到顺利发展,必须使上述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在资金问题方面,可以采用多种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入股,参与旅游产业的投资,给农民看得见的经济利益,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群策群力地致力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人才方面,关键是加大对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同时努力引进一部分知识型人才,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在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上,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将恭城县的生态农业旅游与桂林的旅游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要加大促销力度,使恭城的生态农业旅游走出广西,走向世界。

三、路径:恭城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互为资源。生态农业是生态旅游的自然基础和现实保证,生态旅游为生态农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契机。因此,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二者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品牌化战略,打造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的一体化的区域品牌战略

在现代贸易中,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会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施品牌战略,是推动恭城农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对“三高”农业的影响重大。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树立独树一帜的农业品牌,是抢占市场,提高农业经营收益,获得高额市场回报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领跑整个恭城的经济。如何利用恭城的生态农业资源来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成为品牌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体系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设计,将“三高”农业融入旅游体系中,形成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一条可“循环”及资源共享的一体化产业链。与此同时,将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作为一个区域的发展定位,不能只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产业成果来支撑,必须开发出一系列的生态旅游产品和配套服务,形成一个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体系。

(三)加快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寻求农业、旅游业的合作伙伴

农业品牌的竞争,绝非仅仅停留在初级产品的销售市场上,更多地体现于农业产品加工的角逐中。同时,在对恭城优化调整产品结构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把农产品加工列入其中。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为农业产品打响品牌战略提供了便利。

(四)努力培育地方农民经纪人,生态农业协会等组织

农业经济人和生态农业协会等合作组织可以通过协作分工、信息互通、联合经营、信息互补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架设市场和农民之间的经济桥梁,通过降低农民各自的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民俗生态旅游

恭城县瑶族人口众多,民俗风情与众不同。恭城在开发民族生态旅游时,应注意设计出合理的旅游线路,可以让游客边品尝油茶百年,边欣赏歌舞,在乡土的气氛中感受瑶族的古韵今情。瑶族有多彩多姿的民间舞蹈,瑶族同胞喜欢用歌舞的形式来传情达意。18种舞蹈精彩纷呈,其中以长鼓舞和师公舞最为盛行,浓墨重彩的推出瑶族风情,突出展现恭城县的真实感、原始感和淳朴感。

四、结束语

在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时尚的今天,恭城县以其独特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在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一体化的战略选择是必然的。随着二者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必定会相互促进,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萍.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2、粟维斌,李肇荣.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6(1).

3、何秋婵,刘桂高,杨月兰.恭城生态农业建设与效益[J].广西农学报,2002(5).

4、谢雨萍.“恭城模式”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启示[J].社会科学家,2005(4).

*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桂北地区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示范”(桂科攻0632008-3),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lzx2006-2)。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作者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国家能源局所推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与光伏扶贫政策,让光伏农业搭上加速前进的快车。专家认为,如果大规模推广,光伏农业五年内将达到人民币万亿元的庞大市场规模,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强劲动力。

金从土地生,农户增收快

光伏与农业结合的最大优势是,通过对农业空间的立体利用,克服了光伏发电行业的用地制约。光伏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能改变土地的使用属性,即土地原来是农业用地,仍主要用于农业。光伏农业电站在设计过程中,就必须根据土地属性及特点,在不改变使用性质的前提下,最大化地利用农业设施发电,进而增加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附加值。

在光伏与农业结合的各类项目中,光伏农业大棚的应用最为广泛。它结合了太阳能发电、智能温控、现代化高科技种植等技术。太阳能系统所发电力可供智能控温与灌溉、补光等功能使用,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剩余电量还可回售给电网公司,创造额外收益。立体式的开发让土地资源得到了最合理的利用,所创造的财富让农户享受到农业现代化所带来的福利,真正做到了“金从土地生”。

绿色无污染,节能又减排

作为光伏农业大棚大家庭一员的“太阳能加温大棚”项目,将太阳能加温系统与农业设施大棚有机结合,实现农村能源与农业生产无缝对接,改变了以往农业设施大棚冬季依赖煤、电等常规能源加温的模式。通过太阳能系统加温,可提高大棚温度4-5℃,每个大棚1个取暖期可节约标准煤近7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2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约0.2吨。

光伏大棚提供充足热能,

减少煤炭消耗

煤炭消耗量的减少、污染排放量的降低,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光伏与农业结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力,试点的成功经验将会向更广阔的范围普及,从而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这不仅是对农业本身的积极改变,更是转变思想,利用光伏技术为生态环境所做的可贵努力。光伏农业的普及必将会影响更多相关行业的光伏推广,形成多行业合力为环保做出贡献的局面。

薄膜来助力,推进新生态

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让光伏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其中,汉能轻质化薄膜发电组件,因其充分满足大棚的承载条件和自身良好的透光性,勇当先锋,为许多农业项目带去了阳光的力量。汉能在山西、四川和安徽建设的光伏农业项目就是三个典型的案例。

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曾是历史上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现如今因交通、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汉能为永宁县带来的总装机43kW、占地面积达5亩的轻质光伏组件,将有效地缓解农业用电的迫切需求。在并网后通过余电上网获得国家补贴,还能获得收益。一“省”一“挣”,省的是农业资金;挣的是科技之光沐浴后,古城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就在前不久,汉能将农业种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新型温室大棚项目带到了安徽省安庆市的独秀山旅游区,建立起首个汉能光伏农业示范基地。这一行动是汉能积极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化、打造特色型光伏生态农业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安庆市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改变传统农业落后局面,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重大举措。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 留民营村 经济发展

一、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的概念于1971年正式提出。美国土壤学家Willian Albrecht从土壤学视角提出这一理念,认为建立良好的土壤条件,就会有健康的作物,并认为可以少量施用化肥,但不可以用化学农药。而在我国,一般认为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开发,就是实施和推广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全过程。

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生态农业研究和试点已有近20年的历史。从全国各地区的生态户、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县发展来看,生态农业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促进了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不仅为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而且对国际上特别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典型示范。

二、留民营村的发展现状

留民营村位于北京市东南郊,大兴区长子营镇境内,现有农户240户,人口861人,全村总占地面积145公顷。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不打粮”这是人们对过去的留民营村的描述。 而正是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村子,自1982年走上生态农业的道路后,成了世界闻名的 “全球环保五百佳”村庄。留民营村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合理的生产结构调整,大力植树造林、开发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形成了以沼气有机肥、有机农业为中心,串联农、林、牧、副、渔的生态系统,建成了一种、二养、三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系统。此外,凭借优美的生态环境、整齐的现代农业温室、系统的能源利用设施和淳朴的乡风,留民营村,以观光农业为特色,发展起了生态乡村旅游,每年前来留民营参观的国内外学者和游客络绎不绝。观光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村民增收创造了另一个有效途径。

三、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以沼气为中心,建立循环型产业链,形成废物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模式。

留民营村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使农业生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在其内部实现循环利用,使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多层次有效综合利用农业有机物质,显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延长了农业生产的链条。留民营村以沼气为中心,形成了以系统总体与家庭规模的有机废物综合利用及循环利用模式。

(1)系统总体型的生态大循环。留民营围绕沼气工程建设,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技术创新,使蔬菜全部实现了标准化的日光温室大棚栽培,养殖业实现了工厂化的规模生产经营。在种养业基础上,留民营积极发展加工业,如留民营家禽养殖加工场的建立为留民营的养殖业产品提供了加工和包装。这样形成了一种、二养、三加工、产供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体系,实现了农、工、商一体化的格局。

通过系统总体型生态良性循环,提高了生物能的利用率,减少了系统对外部能源的需要;促进了系统内部粮食、畜牧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污染,净化了环境,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发展,这样,留民营村整个系统的农林牧副渔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各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废物得到了充分利用,减少了系统开支,提高了经济效益。

(2)家庭规模型的生态小循环。在留民营村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中,利用生态原理调整单一的庭院结构为最佳结构,增加食物链条,将庭院土地多层式利用,建立起了蔬菜—鸡—猪—沼气的循环综合利用系统。具体就是,选择典型农户的家庭庭院,采取提高沼气利用率为中心,并采用沼气和太阳灶等农村新能源为生活用能等措施,进行生态小循环。

家庭规模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改善家庭卫生状况,提供了清洁、高效的能源,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整体绿化工程的实施。

扩大林木面积,搞好绿色植被是留民营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留民营村按照生态农业发展规律,大搞“两渠两路一个网,两环两场一个园”整体绿化工程。1990年开始,留民营村请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指导,制定了生态农用林的建设规划,营造完善的农田林网,建设花园式村庄。经过10年努力,建起了百亩片林、百亩苗圃和百亩果园,营造了环田林、环村林、环厂(场)林、环路林共计营造林带19条,动土方3.5万立方米。至2000年,共植树6.1株。初步形成了生态林业结构。全村林木覆盖率达30%。

3.观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兴起。

留民营没有青山绿水风景逸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先天条件,但留民营人却独辟蹊径,依靠自己的生态农业优势,发展了观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并成为了留民营生态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留民营村以生态农业为根本,开设有生态农业区、无公害有机蔬菜高科技示范区、无污染旅游制品工业区、国际生态农业学术研究培训中心、沼气太阳能综合应用示范区、民俗旅游观光区、北京娃娃农庄、北京青少年绿色文明素质教育基地、全国蒲公英农村儿童文化园、国际生态学术研究培训中心等,并建有生态庄园旅游度假村、动物园、庄园酒楼等设施,开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兴办了农产品定点采的旅游项目,周边10个村近百户农民订立了农副产品产销合同,游客可以随手采摘水果、花生、红薯、小杂粮、蔬菜等,每年吸引了国内外游客10多万人次。既增加了旅游项目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留民营村每年旅游收入达300多万元。

四、带动留民营村生态农业蓬勃发展的因素

1.国家的政策、资金扶持。

近几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扶持力度。例如建设大型沼气站需要数额较大的资金,但是仅靠农户投资往往不足,往往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扶助。留民营的大型沼气站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也得益与政府的资助,如1993年北京市能源办向留民营一次性投资80万元。此外,对于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国家也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上的支持。

2.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带头作用。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村干部的带头作用。80年代,留民营村负责人张占林敏锐地意识到生态农业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理论。在一批科技专家的指导下.带领全村村民开始走上了开创生态农业的道路,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投入。在当前我国农业科学文化知识亟待提高的条件下,他们的带头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适时进行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按照生态农业的三年规划, 留民营村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对种植业的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在继续抓紧粮食生产、保持水稻生产优势的同时,本着“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方针,扩大种植业面积;在养殖业方面,新建多个养殖场,增加养殖数量;在充分利用全村劳动力的优势上,积极发展工副业。这些措施都加快了养范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建设和发展, 为建立起一个农林牧副渔比例合理、互相制约、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系统奠定了基础。

五、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推进大发展的相应对策

1.农民索质偏低,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强化技术推广是关键。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是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农业的发展伴随的是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民对新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留民营村当前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现象十分普遍,真正从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大多年龄偏大或文化水平偏低,这样对生态农业的推广实施增加了难度,因此科技人员必须长期、详细地对农民进行技术上的培训。

2.生态规划建设发展不完善,加强人才的引进与科技的投入。

发展生态村,仅仅依靠村民自身想办法是行不通的,必须依靠有专业知识的专业机构。生态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生态农业规划、生态产业规划以及生态景观规划。目前,留民营村内还未出现一支高技术、高含金量的科研队伍,很多设想的实施需要生产者掌握较新的生产技术,掌握科学管理方法,了解新工艺,否则,不利于留民营村长期发展,不利于留民营村走持续生态科技化道路。科技和人才是发展的动力,因此今后要继续加强科技的投入和人才的引进,实现留民营的可持续发展。

3.观光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需加强,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

虽然留民营凭借它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模式和民俗风情文化底蕴,成功地塑造了“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的品牌,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缺少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和设施的设计结构欠合理、宣传力度不够、收费价格偏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民营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强对旅游业的发展建设工作,对主要客源地,不同的季节应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避免“农家乐”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例如在春季,以踏春、采摘等为主;夏季则可以举办焰火晚会。

六、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应注意的问题

1.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系统的建立要因地制宜,切忌盲目效仿。

留民营凭借其优越的自然经济条件,和正确的理论政策指导,成功地发展起了生态农业。但是留民营村的发展模式不一定适合每个地区,因此各个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建设良性循环模式的要注意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和耕作方式,因地制宜地搞,切忌盲目效仿。

2.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系统离不开先进的技术与工艺。

留民营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了畜牧业、渔业和饲料加工等多种经营项目,提出采用多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有机废料多重利用的良性循环模式。这一设想的实施需要生产者掌握较新的生产技术,掌握科学管理方法,还需要研究、开发物质循环利用的新工艺,否则无法建立良性循环的模式。

3.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技术水平。

我国农村基层十部群众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许多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很难准确处理全局的、长远的生态效益和局部的、短期的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群众中“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因此,政府各级涉农部门要积极举办各种培训,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十部群众的生态意识和技术水平。要充分发挥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参考文献:

[1]崔娜娜,周申立.观光生态农业在留民营村旅游景点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

[2]四轮驱动_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_省略_业的可持续发展.新余市发展沼气[J].江西能源,2001(4)

[3]四川省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_以双流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J].经济纵横,2006(7)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对资源的协调、高效利用,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实现废弃物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良性生态循环。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生态循环农业在取得一定发展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现状、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对以色列、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针对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黑龙江省;产业链延伸

一、循环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生态循环农业是指从系统论和经济学原理出发,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组织农业生产,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可利用资源和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经济发展形态。

生态循环农业强调循环的重要性,与传统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废弃物”这一粗放、单一甚至存在环境破坏性的经济模式相比,生态循环农业强调农业发展应当注重生态效应,通过变废为宝的方式建立“生产资料-农产品-废弃物-废物再利用”这一高效循环机制,形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形式。与传统小农经济相比,循环农业是技术主导型农业发展模式。

二、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资源大省,耕地、森林、草地、水利资源丰富,在全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大力推进以及政策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脚步正在逐步加快。

从模式上看,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模式主要包括(1)以农业秸秆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模式;(2)以“养猪-沼气存储-厕所-日光室”为代表的农牧结合发展模式;(3)初级农产品种养与工业加工相结合的模式。

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从发展理念和发展重点上看,黑龙江省根据国务院相关指导精神,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目前的发展重点是以生物肥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载体,在确保战略农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减少农药和工业化肥的使用,打造适合黑龙江省情的循环农业生态圈。同时,黑龙江省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在能源节约、废弃物再利用、经济产值和生态保护等四个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与此同时,黑龙江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仍为政府主导推动,由于宣传不到位、传统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加之缺乏应有的激励措施,导致农民生态农业意识淡薄。其次,受制于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不足以及工业农业之间原本的行业隔阂,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大量水资源浪费、滥用农药、工业化肥和废弃物回收率低的情况。再次,对生态循环农业的资金投入仍待加强,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资金缺乏、投入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技术研发、产业完善等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状况。最后,相关政策法律与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目前,黑龙江省仍然處于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探索期,未能制定科学有效的实施细则和与之配套的监督激励制度。

三、国外循环农业发展经验借鉴与启示

1.以色列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地处地中海西岸的以色列土地资源贫乏且常年干旱缺水。恶劣的自然环境催生了以色列以科技创新为推动的生态循环农业,主要包括在55%的土地上实施了高科技节水灌溉技术、无土栽培的技术研发和推广。

纵观以色列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背后的技术创新功不可没。多年来,以色列探索出了一套从政府支持到高校科研再到实践推广完备的生态循环技术研发与推广体系,直接转变了以色列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优质高效、精耕细作的新型集约化的现代农业。

2.美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美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建设思路是采用科学轮种保持土壤肥沃,从而减少农药化肥的滥用,同时通过农牧业的深度结合产生共生,建立大农业内部的循环链条,获取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在保障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日本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

日本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设围绕着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日本构建了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法、大类管理的综合法以及具体农产品相关的细则这三个层次、从宏观到具体、囊括了各行各业废物回收细则等生态循环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日本以有机绿色农业为切入点大力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并为此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有机农业评价体系,将农作物的从种养到最终作为产生品出售的整个环节纳入评价考核体系之中,保障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质量。

通过对以色列、美国和日本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建设经验的探讨,对比黑龙江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以下几点借鉴之处。(1)技术创新是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黑龙江省应当借鉴国外积累的先进经验,通过加大技术研发的推广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2)搭建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链是循环农业的关键,黑龙江省应当在遵循农业规律的前提下构建更为科学、与生态更为融合的农业产业链条。(3)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的支持,黑龙江省应拓宽资金渠道,提高资金投入。(4)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黑龙江应着手构建与循环农业发展相关的法规和细则以及相关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

四、黑龙江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在分析黑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经验的启示,本文提出了以下发展建议。

首先是树立生态环境理念,一是通过讲座、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化肥化学农药双减、秸秆、生活垃圾再利用制造生物肥料的宣传。二是政府可采取转移支付和投资优惠政策等方式对开展复合肥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村和农民进行补贴,解决生态农业初期投入大、收益周期长的问题。

其次,从技术和产业链两个角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方面黑龙江省应当科学整合农户资源、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等资源,推动生物复合肥、沼气生产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围绕战略作物和优势作物进行产业链延伸,搭建一个“作物种植-秸秆腐熟-生物肥-再种植”的循环农业生态闭环。

再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资金投入的保障可以从政府出资、社会资本投资和资金运用三个方面开展。政府层面可以利用转移支付、税收优惠、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科研和农民初始资金投入。同时可以将农村沼气能源、秸秆腐熟生产复合肥等技术较为成熟的项目对社会开放以吸引资本。此外,最终还要依靠生态循环农业本身经济效益的提高分担其成本。

最后,可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针对生态循环农业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一方面,既要从生态农业整体出发出台一系列综合性较强的法规,又要针对诸如生态肥料项目等具体问题制定指导性、评价性较强的细则。另一方面,在出台多层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要制定具有实践意义的评价体系和与之配套设施的奖惩体系,共同保障生态循环农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齐禹,张永春.生态农业良性循环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05):284-285.

[2]楚云菲,李娜.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J].创新科技,2015,(03):20-22.

[3]宋喜斌.以色列节水农业对中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05):56-58.

作者简介:杨榆(1982-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商业大学MBA、MPA教育中心2015级工商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战略管理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分析了十堰市特色生態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基础,认为全市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显著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农业产业步伐走在秦巴山片区前列。同時指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移民和环境容量、生态功能脆弱、面源污染、经济发展现状、丹江口库区消落区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突出。鉴于此,提出十堰市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思路,主张建立立体高效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结构,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减少面源内污染,推广生态治理修复技术,以及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关键词十堰特色;高效;生态农业

A

Development of Highefficien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Shiyan City of Qinba Mountain Area

ZHANG Fan1,WENG Changming2,YE Qingsong1,ZHOU Huaping1* et al(1.Shiy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Shiyan, Hubei 442000;2.Shiyan Animal Husbandry Bureau, Shiyan, Hubei 442000)

Key wordsSpecial characteristics in Shiyan;Efficient;Ecological agriculture

十堰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央山地,由秦岭山脉的东延部分、武当山脉和大巴山东段余脉组成,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也是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整体连片开发的重点区,还是我国承东启西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农业建设好坏不仅关系当地“山青、水秀、民富、县兴”四赢目标的实现,而且事关一江清水北调和国家全局发展。如何突出山地特色,如何在服务南水北调、保清水北送的同时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如何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1]。笔者分析了十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现状和基础、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发展思路和对策,期望为十堰市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提供帮助。

1发展十堰特色生态农业的现状和基础

为了保护好十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水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生态农业的探索和建设,相继建立了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试点面积约9.3万 hm2,全市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显著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农业产业步伐走在秦巴山片区前列。

1.1“十二五”期间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十二五”期间深入实施以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为主的“四百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创造性地用活用足退耕还林政策,在适宜区域大力推进退耕还茶、还果、还药、还草、还特,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耕地转移到山水资源上来,在生态修复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目前,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36.3万hm2,绿色有机农业基地12.0万hm2。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培植龙头,突破加工,打造品牌。全市培育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6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0家,2014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281.4亿元,2015年达到350.0亿元。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效益不断呈现。2014年全市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47.7亿元,农民人均从特色产业开发中获得收入约2 650元,占当年纯收入的37.6%[2]。生态特色农业开发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持了水土,绿化了荒山,改善了水源区的生态环境,显示出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初显十堰市先后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和丹江口库区沿岸库周1 km范围内面源污染调查、农产品基地土壤重金属普查,摸清核心水源区农业面污基本情况,为防治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在全市兴办6个乡村清洁工程试点,开展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示范。积极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申报24个乡村为国家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主动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合作,示范推广生物脱氮沟、生物载体廊道、植物篱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的充分肯定。截至2014年底,全市清洁能源建设累计达到32.2万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到51%。全市各类沼气年产气量可達1.08×108 m3,相当于7.76×104 t标准煤,农村能源设施年节能能力达到5.31×105 t标煤,可减排CO2 1.39×106 t,减排SO2 1.18×104 t。农村新能源工程建设有效遏制了农业面源污染,较好地保护了水源地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2]。

1.3高效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得到初步应用大力推广五大类山地生态农业模式,即以果茶园为载体的“茶(果)-鸡-粮”三元复合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沼”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以耕作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林、农牧、农经、农渔等集约生态农业模式;以山野菜、淡水鱼为主的驯野转家生态农业模式;以食用菌袋料栽培和节地、节药、节种、节肥、节水技术为主的资源节约型生态农业模式,由此形成生态种养、高效开发、集约转型的山地生态农业格局。集成创新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由旱作拓展到湿生和水生作物,显示出节水、抗旱、保肥、省力、环保、增产、增收等多种效应,由十堰自主研发的地膜水稻栽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先后获农业部一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示范推广“猪-沼-果”“猪-沼-茶”“茶园养鸡”等复合生态种养模式,年推广面积达6.7万hm2,实现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病虫害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量;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生物发酵床技术实现了牲猪规模化养殖零排放,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加大农业标准化技术研发制订推广,研发制订了30多项农业生产技术标准[3-4]。

1.4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技术研发体系初步形成2015年1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湖北省农业厅、十堰市人民政府依托十堰市农科院现有平台,整合有关资源共同投资建设了“丹江口库区(十堰)生态农业研究院”。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互派干部挂职,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中国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已选派一名创新工程首席科学家挂职担任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生态院将围绕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安全和生物资源高效利用,通过中国农科院、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科院、十堰市人民政府之间的深度联合和协同创新,实现我国生态农业领域创新资源有效汇聚,突破制约丹江口库区生态农业研究领域的人才、技术、产品和机制瓶颈,提升生态农业研究水平,形成“政、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的一流创新平台,为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调,促进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技术、产品和人才支撑。

2发展十堰特色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保护好水源区生态环境是国家投巨资修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基本前提,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十堰市在保障水质、保护生态环境上肩负着重大的政治社会责任。当前,十堰市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移民和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突出丹江口水庫一期工程淹没十堰380 km2土地,搬迁移民28.7万人,其中外迁9.0万人,就地后靠安置19.7万人。同时,66.67万多hm2林地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70%锐减到20世纪80年代的32%,生态环境遭受史无前例的惨重破坏。二期工程建设淹没土地158.7 km2,动迁移民17.8万人,其中后靠安置10.5万人。两期工程建设,十堰移民多达46.54万人,全国第一,举世罕见。其中,内安34.0万人,占73.1%。内安人员,多为后靠上山,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恶劣;外迁人员,由于对迁出地人文环境、生活方式、劳作技能等诸方面的不适应,出现了回迁返乡的突出问题。工程淹毁大量资源,内安、返乡大量移民,加剧了国土资源、基础设施,尤其是耕地资源的奇缺、脆弱。全市人均现有耕地仅0.06 hm2,低于全国0.95 hm2的平均水平,人均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仅0.01 hm2。同时,按国家要求,丹江口库区核心水源区离库面1km范围内不能耕种,使得十堰山区耕地资源更加减少[5]。

2.2生态环境保护与功能脆弱的矛盾突出一是水土流失范围大。由于生态伤害和山地生态特征,十堰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19万 km2,占国土面积的50.3%。平均流失模数0.5×104 t /y·km2,年流失土壤2.0×109 t以上,相当于4万hm2耕地的耕层土量。尤其是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等库区县市,石漠化、荒漠化日趋加重。石漠化面积达29.53万hm2。其中重度和极度石漠化面积2.56万hm2。二是地质灾害隐患大。据普查,全市地质灾害隐患2 593处,其中高易发区4 564.65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9.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由于水位的上升和库容增加,十堰山区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进一步加大,预计累计影响库岸段130多km。三是极端气候影响大。生态变化与气候变化紧密相连,尤其是丹江口库区北部3县市,国家多次实施重点工程建设,使这里几乎变为荒山秃岭,随之而来的是年均气温比全市高1℃以上,年均降水量比南三县少100 mm以上。持续干旱、低温冻害、暴雨、冰雹等极端气候加剧,没有无灾之年,只有轻重之分。四是城镇环境防污基础设施薄弱。全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近2.0×109 t以上,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超过2.0×107 t,目前全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作任务量巨大[5]。

2.3生态环境保护与面源污染的矛盾突出据普查,全市农村每年人粪便排放量4.45×105 t,畜禽粪便排放量5.92×106 t,生活垃圾排放量1.23×105 t,大多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加剧了丹江口库区水质富营养化。化肥和农药施用也呈逐年增加之势。2014年全市化肥用量1.34×105 t,使用农药达2 882 t。据对丹江口库区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主要为总氮超标,污染排放量逐年增长,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在枯水期,部分断面COD(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含量等已接近 Ⅱ 类水标准的临界值,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子。加之境内企业除东风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外,地方工业规模小,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对污染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的能力亟待提高。

2.4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矛盾突出为保水质,十堰市人民政府关停了全市63家黄姜加工企业,一次性淘汰19亿元“污染的GDP”,关闭130家污染严重的小电镀、小纸厂等“十五小”企业,关闭59家木材采伐企业、8个木材交易市场,一年损失税收3亿多元。不仅如此,还又迁建了企业121家,迁建期内年减少市、县财政收入1.4亿元,企业迁建停产造成职工失业,财政年增加支出1 600万元;调水年减少发电收入5.4亿kW·h;生态移民14万人,政府需投资7亿元;尤其是中线工程大坝加高176 m蓄水后,即将淹没已进入投产期的特色产业基地1.7万多hm2,仅此将使库区农民直接减少收入10亿多元。同时,由于十堰市四县一市一区被列入限制发展区,十堰市今后经济发展付出的机会成本将是巨大而长期的[5]。

2.5丹江口库区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消落区是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水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水库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2014后,正常蓄水位从157 m将逐步提高到170 m,死水位提高到150 m,最低极限水位145 m。按照丹江口水库加高蓄水后调度运行方案,每年5月至6月21日库区水位逐渐降低到夏季汛限水位160.0 m;8月份逐渐抬高到秋季汛限水位163.5 m;10月以后逐渐充蓄到正常蓄水位,这将形成水位变幅至少达10.0 m的规律性消落区,仅十堰市境内面积1.2万多hm2。消落区土地面积大、土壤肥沃,露出水面的空间和时间具有相对确定性和较强规律性,能满足不同农作物生长要求,对于人多地少、耕地匮乏、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丹江口库区来说是独特而宝贵的土地资源。但是由于消落区属于生态脆弱区,其利用也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鉴于此,考虑到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水源,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而消落区管理政出多门,迫切要求对丹江口水库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5]。

3发展十堰特色生态农业的对策和思路

十堰市的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立足山区农业比较优势,面向市场,充分利用辽阔的山场资源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把开发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强大基石,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文化、旅游、农业一体化布局,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4]。

3.1推进“61”产业强农计划,建设立体高效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结构“十三五”对十堰农业农村经济而言,是一个事关兴衰进退的历史关口。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十堰市农业产业建设提供了难得契机。结合十堰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启动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突出茶叶、林果、草牧业、中药材、蔬菜、水产(饮)品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开发,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40万hm2以上,按投产面积计算,平均产值达到75 000元/hm2以上;集中精力将6个产业培植成综合产值均达到100亿元以上的优势产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 000亿元以上[6]。

根据山区生态立体、气候多变、生物多样的特性,围绕打造六大百亿元产業,着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建立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型的生态产业。一是南部立体生态农业。以竹房城镇带为重点,突出有机茶、道地中药材、山地核桃、食用菌和山羊等生态产业带建设,发展魔芋、马铃薯、玉米、有机贡米等区域性特色产业。二是北部库区生态农业。以汉江生态经济带为重点,突出有机渔业、岗地核桃、绿色柑桔、马头山羊等生态产业带建设,发展红薯、桑蚕、小水果等区域性特色产业。三是城郊高效生态农业。以城镇郊区、国道及环丹江口库区沿线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生态休闲农业、设施蔬菜等产业带建设。四是酒水饮品与水产养殖生态农业。以水资源优势区和特色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饮用水、酒饮料产业,大力发展健康特色水产养殖业。

3.2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规模经营、机制创新,做大做强,重点推进十堰市整体建设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植一批市级、县级高效生态农业园区,打造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一产级,连接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接高附加值。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聚集产业要素,集中加工企业,创新发展机制,实现高质高效。重点建设十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即丹江口市生态水产业加工园、十堰(郧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十堰(郧县)农牧循环经济产业园、郧西七夕农业产业园、房县综合农产品加工园区、竹山特色粮油加工园区、竹溪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十堰(张湾)生物产业园、十堰(茅箭)新材料新能源科技產业园、武当山生态旅游观光园。

3.3减少农业面源内污染源,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指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主要是在农业水的用量方面,通过采取节水农业,包括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等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两减”主要是在化肥农药的减量使用方面。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通过一些措施来有效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现在农药化肥的利用率总体来讲比过去有明显提高,化肥综合利用率为30%左右。但若跟发达国家或者利用水平比较高的地方相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今后将会把果树和蔬菜的化肥使用量作为重点进行削减。“三基本”指畜禽粪便、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一是在畜禽便污的处置方面,通过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充分布局养殖业,而且要严格进行环境评估,实施环评制度和限养制度。二是要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循环再利用,使废弃物、粪便能够得到更高的利用效率。三是农作物秸秆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整个农作物秸秆的生物量超过9亿t,其中可以收集的秸秆达8亿t,主要推广秸秆生产食用菌技术、秸秆青贮饲料技术等。

3.4推广生态治理修复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推广应用科学施肥用药、农业投入品高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生态友好型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人工湿地、生物脱氮沟、植物篱等一批简单易行的生态修复技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部清洁工程建设,突出发展农村生态家园,清洁田园,大力推行“三改一建”,即改厕、改圈、改厨、建沼气池。一是田边、地头、村庄和公共场所修建了回收垃圾箱,使全村在生活、生产中把不可分解的农地膜(袋)、农药瓶及其他包装袋进行集中处理;二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频振灯杀虫、生物防治技术,通过清洁工程实施;三是实施了以沼气建设为主处理人、畜禽粪便、养殖业、种植业废弃物。农村污水由于地区分散,人口数量较大,收集难等原因造成农村污水成为水污染的主要组成因素,农村污水中还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有氮、磷等无机盐类。根据农村污水的特点,针对性地采取高效藻类塘、生物滤池、人工湿地等处理方法,在农村集中地区还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厂来处理农村污水[7]。

开展地下淋溶监测和重金属普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为了及时掌握农业面源污染的动态变化,在不同作物、不同地貌和一定的坡度位置,建设地表经流监测点和地下淋溶监测盘,通过小区的监测看出地表经流水和经流泥沙中污染物含量,监测径流水、淋溶水中所含有机氯、有机氮、甲胺磷等农药,氮、P、K,亚硝酸盐等化肥残留及流失量。同时积极开展土壤重金属普查工作。对十堰市农产品重点污染区进行普查监测,摸清底数及动态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国家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预警体系,保障农产品安全。

3.5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大力提倡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樣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等各种載体,采用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要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境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观念,普遍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沈康荣,吴高发,刘军,等.转变十堰山地农业发展方式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1(3):23-34.

[2] 国家统计局.十堰: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 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EB/OL].(2011-01-25)[2017-08-10].http://news.cnfol.com/110125/101,1606,9227502,00.shtml.

[3] 沈康荣,王银元.创建生态农业体系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湖北省丹江口库区生态农业建设研究报告[C]//科技支撑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跨越发展:十堰市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芦汉国在十堰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讲话[R].2015.

[5] 肖能武,周华平,万利,等.丹江口库区消落区保护与利用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0):199-200,205.

[6] 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OL].十堰日报,2016-08-30(001)[2017-08-10].http://www.syzfjs.gov.cn/xxgk/zcfg/201608/t20160830_593375.shtml.

[7] 沈康荣,涂扬晟,吴高华,等.迎接入世挑战 发展有机农业:21世纪十堰山地农业发展方向及对策研究[C]//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学术交流论文集.武汉:湖北省农学会,2004:138-147.

农业生态高效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文章以林芝地区米林县为例,就当前米林县生态农业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路径。

【关键词】米林县;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一、米林县生态农业现状

米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总面积9506.7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4.4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冬小麦、青探、豌豆等。主要饲养耗牛、黄牛、骗牛、马、驴、骡、山羊、绵羊、猪等。主要林木种类有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杨椰、高山栋、巨相等。近年来,米林县米林县依托无污染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目前,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到9900亩、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170亩、玉米种植面积达200亩。建立650亩的无污染、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立大棚温室610座。由县政府投资220万元的米林镇多嘎村已建成初具规模的花卉、绿化、苗木生产基地,面积达36亩,品种达20个。与此同时,当地还成立了藏鸡、藏猪良种繁殖基地,设立了藏药材种植基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米林县政府也正在为一个个畅销的产品申请专利,力争使米林县的无公害农畜产品和无污染绿色食品,打入国内外市场。

二、关于当地农牧民对米林县生态农业的认知度调查

(1)大部分农牧民不清楚生态农业的基本含义。我们于暑假到米林进行了实地调查,当问及有关生态农业的概念时,有35.1%的人表示听说过,但仅仅4.6%的人表示对生态农业相当了解。这反映出了即使是在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林芝地区,生态农业的理念也并没有深入农民之中。(2)缺乏农产品的经营理念和信息。米林县生态农业是近年来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因而在这个过程个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57.3%的农牧民认为家庭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当问及哪些因素阻碍了当地农业发展时,60.6%的居民认为是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思想觉悟不高,说到虽然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生产物,但很多人都没有长远的目光,不敢轻易尝试。还有31.2%的人认为技术的不完备,是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与此同时,仅有4.8%的村民认为是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够深入。(3)农牧民对生产环节最担心。调查结果显示,极少人担心销售和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而是在生产原料和种子的供应方面以及生产的过程比较担忧,其中40.4%表示很难获得优质的种子或者原料,31.7%表示对生产过程没有太多的了解。当然,这些很大部分也是由于米林县的相对封闭地理位置造成的。(4)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对生态农业产生负效应。西藏及林芝米林旅游业快速发展造成的部分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米林生态农业的发展。据反映,随着旅游热的兴起,生活垃圾越来越多,45.2%的居民把这个列为最主要的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所以,如何处理好生活垃圾,应该是米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5)农村劳动力基本缺乏流动性,收入依赖农牧业。调查显示,米林县当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在传统农业(35.5%)和养殖业(31.7%)两个方面,极少人外出打工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分析原因,一方面在心理上,藏族人更喜欢在家乡谋求生活,不愿意离开藏区去其他地方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农牧民知识结构的缺乏,很多人离开土地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业化生产。这就导致当地人的收入增长缓慢。(6)希望当地政府引导他们发展生态农牧业。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牧民对政府的依赖度很大,99.8%的农牧民表示政府的政策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部分农牧民很隐晦的一再表示,他们也渴望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有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绝大多数人(85.6%)表示他们愿意尝试,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需要技术上的指导,希望政府可以适当的多给予帮助,让专家进行易于操作的的技术培训。

三、米林县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牧民知识面狭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在当今米林农村,不少人的文化水平还处于较低程度,高中毕业的只是极少数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访问的对象很多人都只念到初中甚至小学,在交谈时遇到了很多无法交流的情况。对于现今的农业市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稳定的信息来源。(2)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自己的特色品牌。西藏地区出产的产品,本省就是“绿色、健康、自然”的标志。当前米林县没有形成自己的生态农业品牌,据当地人反映,当地的农产品都只是在区内交易,没有集中销往区外,所以收益并不是特别高。(3)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产供销系统。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科学素质,比如建立培训机构,邀请技术人员下乡指导等等,但是米林县的生态农业实践中,还十分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指导,这些技术,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农业技术,也包括现代高新技术。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当地的产业链结构没能形成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系统。(4)社会服务体系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当地的情况决定了服务水平不能达到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农牧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优质种苗、肥料、技术和信贷等多方面的服务,但目前看还缺少为农民服务的软件环境。同时,有些生产项目往往要在实施几年后才能得到回报,比如种植果树,饲养牦牛等等,农民往往不容易获得贷款,也不太愿意冒风险去投资一些新兴农业。(5)推广力度不够,市场没有打开。如何将传统农业更快的过渡到新兴的生态农业,并将产品推广至区外,是当地的一大难题,很多人并不清楚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差异,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也就受到了极大限制。

四、具体对策建议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吸引社会投资。尽管2003年以来,米林县累计投入发展资金466.8万元,为农牧民配发了优质草种籽、饲料和兽药等物资,但是,相较于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需要,这些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在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拨款,而是应该更加注重与区外企业的合作。因此,米林县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提供一定的合理的优惠政策,吸引区外投资者进行投资,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技术难题,也为相当一部分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以米林农场的嘎玛养殖基地为例,当地人合理引进内地的技术,在选好鸡的品种的同时,改散养为笼养,大大的节约了饲料,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2)建设国家和西藏的特色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重要手段,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比如米林县的青稞产业,基本无污染,其“绿色天然产品”极具开发价值,市场潜力巨大。为了做大这个产业,可调整种植结构,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大青稞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青稞为原料的麦片、糌粑、青稞啤酒、青稞白酒、青稞系列保健品,大力开辟国内外市场。农产品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产品宣传之前,必须进行产地形象的宣传,产品才会好卖。米林县还建立了藏鸡、藏猪特色养殖区,这也是发展的契机。(3)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以点连线带面逐步推进。对于米林边远农牧区的农牧户来说,没有能力将农牧产品转化为商品,同时他们也无法抗拒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形式在西藏展现了良好的前景。“公司+农户”实现了农牧民、企业和政府三方利益共赢,这种发展方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比重,加大对米林生态农业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要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重视人才培养,搞好生态技术培训,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 考 文 献

[1]米林县调整农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http://www.tibetinfor.com.cn/news/2003-8-19/N052003819165540.htm

[2]狄方耀,罗华.西藏经济学导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7)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1年度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实训课题《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生态农业发展的调查》的主要成果。

上一篇:公众参与建筑节能论文范文下一篇:业主建筑工程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