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课程教学探究论文范文

2024-02-06

临床药学课程教学探究论文范文第1篇

1 分析学生特点, 改革教学课程内容

中专学生年龄大多在16~20岁之间, 处于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但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课堂上不能认真听讲, 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 厌学情绪浓, 缺乏求知欲和好奇心;另外, 一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从07级学生入学成绩看, 67.5%的同学成绩在400分以下, 31.5%的同学中考化学成绩不及格, 由于化学基础薄弱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存在听课困难, 理解不了抽象概念等。由于中专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等一线岗位的人才, 需要学生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 药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 以基本理论够用为度, 使学生能够适应工作岗位实际操作的需要。同时为弥补书中不足应补充药物新品种、药物新不良反应、药物新作用等方面知识, 以拓展学生知识面,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适应今后学习工作的更高要求。

2 巧妙设置提问, 带着悬念进入主题

在药学基础这门课中, 主要内容是讲解药品的结构、药理作用、适应症、鉴别、不良反应等相关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和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很密切, 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生活实例设计一些问题, 以问题开场, 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主题, 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问题解决后还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例如, 在讲解热镇痛药时可以先提出几个和生活相关的判断题:

(1) 小儿发热最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

(2) 阿司匹林最好饭前服用, 吸收快, 效果好。 ()

(3) 有胃溃疡的患者发烧时最好选择阿司匹林退烧。 ()

(4) 使用解热镇痛药连续3天仍不退热, 应加大服药剂量继续服药。 ()

(5) 老年人可以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动脉血栓。 ()

(6) 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来治疗关节炎。 ()

(7) 阿司匹林具有非常好的抗风湿效果。 ()

看到这些问题后, 大多数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 从而会产生不同的答案。此时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写出答案并简单说明理由, 然后过渡到对解热镇痛药这一章具体内容的介绍。由于同学们急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 学生们自然会被教师的课程所吸引, 从而在开始阶段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3 讲述药品背后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药品的研发也是一部历史, 在药品被发现的背后往往有着一个又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在课堂上, 恰当的引用一些药品研发背后的故事可以使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具有趣味性,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个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例如, 在讲抗微生物药的青霉素类药品时, 可以介绍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偶然, 让同学们明白细心观察的重要性;在讲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时, 介绍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为解除父亲的风湿病之苦, 将纯水杨酸制成乙酰水杨酸从而产生了世界上的第一个阿司匹林, 让学生体会孝道的含义;在讲抗疟药青蒿素时, 介绍它是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药品, 从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药品背后的故事可以使学生们对药品的印象更加深刻, 理解更加透彻, 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4 利用病症教学, 使内容具有实践性

在药学基础的讲授中如一味的讲一个个药品的名称、药理作用、适应症等内容, 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引入病症分析, 通过启发、讨论、推理式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拓宽学生知识面, 还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解热镇痛药时, 可以展示一例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的患病症状, 让学生根据疾病的症状来选择药品进行有效治疗;在讲述维生素类药品时, 可以先介绍缺乏维生素会导致哪些病症, 然后进入到药品的介绍, 这样既可以让同学们知道维生素的药理作用及适应症, 还能够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让学生能够针对实际情况指导病人使用维生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病症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 充分利用多媒体,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采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模拟情景, 将相关图像、声音、情景与授课内容进行链接, 并加以声音解说, 可以使内容丰富而翔实,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 在讲平喘药时播放关于哮喘的发病与治疗的录像, 让学生看到了哮喘发作的过程, 听到了哮喘病人呼吸困难所发出的声音, 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及强烈的好奇心, 再因势利导, 讲述哮喘的发病机制, 然后提问:录像中患者哮喘的症状有哪些?最后进入到平喘药的讲述。通过生动的画面与适当的讲评结合, 让学生学习轻松又愉快。又如, 在讲述循环系统的疾病与用药时, 可以用动画来显示心律失常、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 形象地显示发病过程,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教学既丰富了教学内容,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又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习到了更多的内容, 获取了更多的知识。

6 利用讨论式教学,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讨论的形式, 在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1]。课堂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 在讲授消化系统药物时, 可以课前将全班同学分组, 搜集该章节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在讲到具体药品时, 请同学们根据说明书讨论它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等内容。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发言情况作出归纳总结, 形成教学观点。在教学中适当合理的运用这种方法, 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也使教与学融为了一体, 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互动式交流, 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 在药学基础的教学中, 应多注重与同学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 不断探索、创新、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学生。

摘要:根据药学基础课程内容特点及学生特点, 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为核心, 对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药学基础,教学,思考

参考文献

临床药学课程教学探究论文范文第2篇

浅议教学医院药学部(药剂科)如何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英文题名】On Teaching Hospital Department of Pharmacy (Pharmacy) how to carry out clinical pharmacy 【作者】 杨国平; 【导师】 张速;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中医药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 临床药学 【学位年度】 2010 【论文级别】 硕士

【付费索取全文】Q联系Q: 83387230 Q联系Q:78302835 【关键词】 临床药学;工作形式;药学服务

【英文关键词】 Clinical pharmacy; forms of work; pharmaceutical care 摘要:目的:探讨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模式。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中要坚持不断创新、努力学习。强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必要性的同时也剖析工作中的困难,并对药学服务工作的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临床药学;工作形式;药学服务 (文章由上海论文网http://网编编辑整理)

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Cp))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有效、合理和安全使用药物的一门学科,是现代药学和临床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学科把过去传统的医院药学服务重点从药物转向患者,这是目前和未来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研究方向,目前临床药学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临床药学工作从抵触到认可,从强行到自觉,积累了一些经验。

1具体工作实践

1.1查房与临床药学工作的结合

药师要定科室查房与巡回查房相结合,并指定用药方案,及时解决用药问题,可以安排指定的药师选择相对固定的科室,如普通外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等,每周定期到其他科室进行巡回查房。设计药师查房记录单,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程的介绍、查房意见、基本用药情况。药师查房之后,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临床用药建议,重点是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1]。药师查房记录单要一式两份,一份在病历中,另一份则有药师自己保管,并要求主治医师将药师的意见写在病程记录中,同意则执行,不同意则写明理由。临床药师通过查房,增加了与临床医生接触的机会,并逐步熟悉了有关科室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可以将新的药物知识,配伍禁忌等及时传递给医护人员,充分发挥医药互补的优势。通过药师的不断女里,最大限度的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2加强科室用药监督

临床药师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目前我国的各级医院均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我院在应用抗生素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临床药师要每月抽查一定比例(30%)的出院病历[2],按照事先设计的表格逐一进行登记,统计全院和各个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治疗性抗菌药物送检率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并对每个医生的抗生素用药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对科室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反馈到各个科室,也可以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书面形式进行公示。

1.3对门诊用药情况的监督

临床药师可以定期抽查门诊处方,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每月抽查一定比例的门诊处方和麻醉处方,按照事先制定的表格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用药情况,每次将查出的书写不规范或者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医生,并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医务科,按规定进行处罚[3],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通报和公示,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缺项、书写潦草、无临床诊断或者不规范、未使用药品通用名、没有剂型或者规格,中英文混写等,抗生素用药不规范主要包括剂量不准确、诊断与用药不符合、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通过坚持检查,我院的门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

1.4做好用药咨询工作

院内设置药用咨询室,并挂有明显的标志,并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公布咨询电话,每天安排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轮流值班咨询,并配备专业书籍,认真填写咨询记录[4],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的名称、联系方式、咨询内容、解答情况等。通过用药咨询,药师与患者和医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高了门诊用药的依从性,解答了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及时纠正了一些患者不正确的用药方法,配合了临床医生的工作。

1.5尝试性建立病历

针对长期用药的患者建立病历,基本思路是对于目标患者建立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主要疾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相关重要检查,建议用药的治疗计划,和病史小结,用药记录要包括用药开始的时间,实际用药情况、停止用药的时间,疗效评价等,及时补充患者新的用药信息,用药病历的用药信息要及时进行更新,档案要留在临床药学室并进行长期保存,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电子病历。

1.6药品不良反应

各个临床科室要要有指定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员,发现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是应该及时通知临床药学室,药学人员进行登记、上报,临床药学人员要认真咨询、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要善于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定期退出临床药讯,内容涉及查房和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交流经验、新药知识和收集到的药学知识,并发到各个临床医技科室供翻阅参考,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捐稿,努力让临床药讯成为医院药师和临床医生交流沟通的平台。

2 总结

临床药师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要努力工作,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帮助临床解决了医学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一定的药学服务,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开始医生和患者的陌生、抵触、怀疑到逐渐认可、信任和接受,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优于人员有限、知识不系统等方面的原因,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有些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是广大药师的共同努力,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珠,丛骆骆,李大魁,等.临床药师的必备资料一药理[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0):706.

[2]王晓现,逢晓云,施安国.我院临床药师工作开展情况简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77.

[3]0’Neill PA.The role of 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based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J].Med Educ,2000,34(8):608—613.

临床药学课程教学探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70例药物使用患者,根据常规护理和药学服务护理将所有患者分对照及观察两组,各35例,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将作为最终效果对比标准。结果 组间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统计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药师通过对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可有效降低患者在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率,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药学服务;不良反应;安全性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病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各类外科、内科疾病,均需要通过药物辅助进行治疗。而藉由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药物的使用种类也逐渐增多,临床用药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以及过敏反应进行针对性应用,确保药物使用剂量、时间符合人体耐受标准,同时对各类不良反应进行抑制[1]。药师制度的建立,则能够为药物的科学使用奠定条件。现为探究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有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70例药物使用患者,根据执行的干预措施方案差异进行组别区分,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纳入19例男性和16例女性,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5.26±3.09)岁。观察组纳入20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4.95±3.43)岁。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护理,依照说明书或医嘱规范使用各类药物,严格规范用药时间和剂量。

观察组患者增加对患者的药学服务:①建立相应科室的药师制度,对科室护理进行培训,其开设的处方需由临床药师进行检查,无误后则可进行用药调配,不合理处需及时指出并整改,避免用药失误;②加强要医护人员的药物知识培训,尤其针对科室医生,使其全面掌握药物的效果和负面作用,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处方辨别能力,医师的处方需由护理人员进行检查,同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技能掌握;③藥历记录:相抵调查患者的用药情况,查看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或用药不良反应史,根据患者的当前治疗进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定期记录,确保用药的规范性,另外需要加强对患者的药方审核机制,每月定期回收各类药物处方,严格筛查处方是否合格。④建立咨询窗口:针对患者提出的各项用药问题,根据患者接受文化程度的差异对其进行描述,确保患者的理解能力,同时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决患者的疑问。另外,在患者住院期间,需每天进行药物使用寻访,对于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患者,需积极开展与医师的探讨,纠正患者不良用药习惯,提高患者对药物使用规范性的认识;⑤定期开展医疗部门间的用药情况统计和分析,针对各类药物处方和用药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合理的解决措施规避同类型失误现象产生,加强药物的使用规范。⑥加强不良反应监控,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用药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需进行全面调查,不良反应严重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处理办法,确保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

1.3 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在接受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类型可包含毒副反应、过敏反应以及中毒、休克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结果及数据,数据表达方式为()(%),检验方法采用t和X2,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目前由于各类临床药物种类的增加,促使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提升。医师在针对患者的用药管理中,多数会根据自身经验以及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药物,但影响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相对较多,如剂量过大、污染以及药不对症,医师无法全面掌握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药学作为目前的重要医学领域,需联合医学共同作用,确保药物的最佳使用质量。另外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质情况,了解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加强对药物用法以及用量的控制和规范。实施不良反应监控和药学服务,提高药物使用规范的宣传,以提高患者的自主保护意识,降低不良反应影响[3]。

本文以70例用药患者进行调查有结果:观察组接受干预后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患者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提示以药学服务对药物使用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在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更高,对提高药效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产生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冬妍. 分析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8(17):90-91.

[2]徐翠英. 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18):73-73.

[3]林青, 苏煌财, 张宏. 药学服务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干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13(13):112-113.

作者简介:赵静,女,汉族  陕西汉中,2000.02.02,本科,西安外事学院(710077)研究方向:药学

临床药学课程教学探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现状;重点;困境

Current status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emphasis and dilemma of implementing clinical pharmacy in primary hospitals

WU Yutian  LIU Zhongyi

Pingyuan People's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Pingyuan 514600,China

[Key words] Primary hospital;Clinical pharmacy;Current status;Emphasis; Dilemma

目前而言,在基層医院的药学工作不容乐观,应引起重视[1]。本文从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与困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 存在的问题

1.1 制度不够完善

在二级与一级医院中多数没有设立专职的临床药师,以兼职和虚设为主,因医院存在较重的“重医轻药”的观念,因此对药师、临床药师的配制比例、设置范围等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2]。并且基层医院的药剂科人员学历普遍较低,非药学专业人员占有一定的比例,药剂师大都承担着医院多方面的工作任务,多数需要药学专业的人员来完成,因此多数药学专业人员会被分配到药剂科而并没有设立临床药师[3]。

1.2 临床药师知识结构不合理,成长环境缺乏

由于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在基层医院想要改变医生过去的处方权存在较大的困难,临床药师参与“处方监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兼职临床药师的药学知识相对匮乏,无法同临床医师针对处方用药进行沟通,从而导致药师下临床只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4]。由于兼职的临床药师无法保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时间,不具有足够的工作实践机会,因此成长较慢,又加之基层医院的设备不够齐全,使得医药信息查询工作不是十分的方便,对新型与先进的技术无法及时了解,因此药学工作相对滞后[5]。

1.3 临床药师工作开展不深入

尽管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多为兼职,但是并不意味着临床药师没有任何的职责,临床药师应主要承担:不良反应的搜集与上报、每月用药信息的整理与反馈、处方评价、处方点评、参与查房并写查房记录以及临床用药分析等。在兼职的情况下深入开展上述工作确实存在较大的额困难,从而导致诸多工作只是流于形式[6]。

1.4 临床药学工作投入不够

临床药学属于一种非盈利性质的服务性工作,因此不但不会赚钱,还需要大量的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使得基层医院的领导把药剂科视为事务性科室,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医轻药现象。且不少领导对药学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长远的眼光,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注意到长远的效益,因此导致临床药学工作缺乏必要的投入,严重忽视了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价值[7]。

2 临床药学工作的重点

2.1 对临床思维模式进行培养

作为临床药师只有在深入临床的前提下才能够同医生与护士组成一个合作的团队,从而实现相互促进的效果。因此必要的临床药师培训工作对于提高临床药师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兼职临床药学工作者的工作模式与思路基本处于模糊的状态,同临床进行沟通时多数是处在出现配伍禁忌后才进行解释,有问就答的状态,下临床沟通时存在一定畏难情绪[8]。经过合理的临床药师培训可以使药师对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对药物使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注意到了用药的安全合理性、有效性以及经济性,在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时可以站在对方角度进行考虑,和谐了关系,促进了发展与进步[9]。

2.2 认真学习临床知识

对于临床药师而言,在临床经验、临床知识上与临床医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药师应切实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与临床医师进行查房时应做到多听、多分析、多学习,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切忌对患者提出相应的治疗异议。在基层医院临床药学还属于一种新鲜事物,医生以及护士对于临床药师的作用、职务等不是十分清楚,因此药师必须本着学习的态度逐步深入到临床用药与治疗[10-11]。

2.3 药师应提高工作的主动性

在过去的医疗模式中,药师充当的是幕后的保障工作,由于职责与工作范畴的限制,使得临床药师习惯于被动服务的状态,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后,药师的工作领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医生、患者对药师的工作认识不足,使得药师的地位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导致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困难,因此临床药师应主动推动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药师应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通过点滴的药学工作时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对药学工作给予足够的认识,树立临床药学的地位[12-14]。

3 几点建议

目前临床药学工作所面临的困境较多,临床药师的经验不足,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优秀的临床药师队伍,使得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困难。在基层医院当中,想要合理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应注意一下几点:(1)给予药师用药医嘱的审核权利,医生处方应由药师认可签字后方可通过;(2)药师的药历也应作为病历法律文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给予药师足够权利的同时有赋予其相应的职责,调动临床药师的积极性,将诊断权、处方权分开可以使临床药师制度的推动得到促进,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临床药师以及相应的医院领导应明确临床药学工作重点,认识到目前所处的困境,采取积极诸多相应措施进行改进,以推动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改善医疗模式,促进医疗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莫晓乡,周家福.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初探[J].中国医疗前沿,2012,11(21):221-223.

[2] 曹梅馨.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现状与设想[J].当代医学,2011,14(21):1021-1023.

[3] Moses Sing Sum Chow.美国临床药学进展对中国未来临床药学发展的启示[J].今日药学,2011,24(1):276-278.

[4] Terry DRP,Sinclair AG,Marriott JF,et al.Problems dispensing hospital prescriptions in community pharmacy: a survey of primary-care pharmacists[J].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2011,96(4):146-147.

[5] 梁孝印,李清,董艷霞,等.临床药学服务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6(32):762-764.

[6] 季延中.我院临床药学服务现状及改进方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7(18):1023-1024.

[7] Midlöv,Patrik,Bahrani, et al.The effect of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at hospital discharge[J].Pharmacy World & Science,2012,34(1):113-119 .

[8] Boonklang P,Kanjanarach T,Jaisa-ard R,et al.In-service training and policy support needed to improve quality of primary care pharmacy practice[J].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2012,8(6):59-60.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9] 杨思芸,李胜前,曾友志,等.基层医院临床药学现状与临床药师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17(19):786-788.

[10] 郝翠红.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22(3):892-893.

[11] Jennifer Balon,Stephanie A.Thomas.Comparison of hospital admission medication lists with primary care physician and outpatient pharmacy lists[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11,43(3):292-300.

[12] 刘晓冬.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难点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9(23):452-453.

[13] 李海玉.加强与改进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1(4):1098-1099.

[14] Hilden,Per Kristian.MDMA use among a group of friends in Oslo,Norway,between self-development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Dilemmas of a pharmaceutical normalcy?[J].Contemporary Drug Problems,2009,36(2):137-173.

(收稿日期:2014-02-19)

临床药学课程教学探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针对“双高”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建设基于能力导向的资源共享发展平台,建立校企人才双向双协共建的教师团队,开展基于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的育训工程,建立多元立体的考评激励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高水平专业群 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模式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新时代、新阶段、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赋予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使命。“高职专业群”自提出以来见证着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双高计划”的步步推进。而打造高水平与高层次、结构化与专业化、国家级与国际化和多元合一的教学团队,是促进高职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紧跟广西大健康产业需求布局专业,聚焦“医、养、管、食、游、动”等广西大健康重点发展产业,为广西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学院根据广西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护理和药学两个专业群建设国内高水平专业群。学院始终按照临床和生产经营一线岗位人才素质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知、德、技”三维标准贯彻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建教学创新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面临的新问题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学校针对高职院校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平台期”和“职业倦怠”等问题,提出了“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即“3线3精4平台N个(类)量化指标”教师成长模式。其中“3线”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科研能力3条主线;“3精”指学校教师主管部门针对促进教师成长路径进行精心设计和策划,做到培训内容精细化、培训对象的精准化和培训形式的精致化;“4平台”指在信息化的教学与教师继续教育平台上,结合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3个梯次平台;“N个量化指标”指给予各个平台分别赋予一定的资源(N1)、政策(N2)配置和若干个评价检测指标体系(N3)。该模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继续教育的规模和数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增大;三是教师的获得感有所提升;四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升;五是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均得到提高。

然而,在高职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该模式虽然在指导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专业群”视域下的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一些短板,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要求打造高水平与高层次、结构化与专业化、国家级与国际化和多元合一的教学团队还有很大距离,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1)成长平台辐射范围以及精细化程度不够,比如对教师学生管理能力培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2)原模式侧重校内专任教师的个人发展考虑,缺乏以整体性团队建设考虑;(3)原模式主要面对校内在编在岗教师,针对企业或医院兼职教师的成长考虑较少;(4)教师分层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的路径优化

“专业群”建设需要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的支撑,教学团队建设是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和研究领域的合作主体的优化组合,是基于推动专业建设和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教学创新团队作为支撑专业群发展的新型集群,只有充分挖掘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的竞争优势动力源,才能实现团队和专业群建设创造性发展。

(一)建立基于能力导向的资源共享发展平台

依托广西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建立教師发展中心和教师社会实践基地,融合政、校、院、企人力资源,建立专兼职教师资源库和专兼职教师双向管理、业绩互认和双职称认定工作机制,为校企双元育人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力。在“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提出的“4平台”基础上以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实习实训四个方面为维度,以点成线,以点搭台,进一步优化资源共享平台,涵盖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多个方面,扩大平台的辐射范围和精细化。推进大健康创新创业基地,搭建众创空间,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从医院和企业引入名师和名医,建立校、院、企技术创新团队,与院、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培试点,打造工匠培养平台。

(二)建立校企人才双向双协共建的教师团队

国家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是重要任务,而“双师型”教师队伍又是创新团队建设的重要抓手。针对普遍存在的“双师型”教师不足、教师顶尖人才流失严重、教师结构化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高职院校要详细评估教师队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不断引进企业人才的同时,加大校内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丰富教师发展资源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水平,优化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依托合作交流平台及创新研究平台而搭建成结构化创新团队,将原“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提出的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三个层级结构精细化为校内新进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和专业群带头人共六层级教师专业成长模式(见图1),以及来自校外企业、医院(研究院所)的技术骨干、技术能手、技能大师、领军人才和名匠名师共五个层级,逐渐培养为专业带头人和专业群带头人。结构化更加完备,教师专业发展路线更加清晰,导向更明确。

(三)开展基于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的育训工程

基于结构化创新团队建设的育训工程,精准对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教师标准的需要,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与提升社会服务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师培训,夯实“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基于“四有”教师标准的师德培训,实施覆盖全员的理念更新工程;(2)基于专业群建设项目为主体需求的业务培训;(3)加强教师资格与职业岗位资格证的“双证制”教师培训;(4)推进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专任教师与专职辅导员、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科研各具特长的教师以及不同专业教师组建“跨界”教学和科研团队,以团队的复合能力支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强化以团队协同、跨界合作、校企双向流动为导向的育训概念(见图2)。

(四)建立多元立体的考评激励体系

1.完善分类和分层的教师评价考核标准

形成四种类型、四个层次的教师标准体系和教师队伍评价考核制度体系。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为核心,按照“教学‘双师’型、服务专家型、科研技术型、文化育人型”四种类型,建立并实施“大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合格教师”四级评价考核标准,提升教师发展的目标引领力与评价推动力。

2.落实常态化的教师自我诊改及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分层、分类教学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依托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按照“三年一规划,每年一诊改”工作机制,推进以“双高”目标为引领的教师层面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常态化,完善系部和校级双层教学督导制度,为完成“双高”任务提供决策与改进的机制保障。

3.制定专业群建设为导向的教师分析测评表

按照双高建设的要求,教师队伍要求专兼职结合,除了开发校内专业教师发展新体系,还要充分挖掘企事业单位及研究院所的人才优势,发展兼职教师发展体系。要针对校内和校外多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建立针对性的考评指标体系,引导激励教学团队正向发展。

4.建立多元化的绩效激励体系

要依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合理诉求,发挥激励因素中能带来积极态度,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推动激励机制的健全。对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技能大赛、社会服务等重大质量工程项目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加大职称评审等权重。创造中青年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运用激励机制,让教师积极主动完成挑战性工作和承担工作职责。综合考虑教师任用情况、晋升制度、工资制度、参与程度及奖惩办法,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获得感。

建设高水平教师教学团队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建设的关键任务,而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过程中,平台化、团队化、模块化和系统化是关键的标准,要从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和有效监控等诸多方面考虑,全面提升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为促进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的高效运行,提升学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品牌效应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君,张玉凤.专业群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构建及治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

[2]周小雅,常雪松,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3+3+4+N”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探略[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20(5).

[3]曾照香,李良明.“双高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业与技术教育,2021(2).

[4]崔宇馨,石伟平.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逻辑、困境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0(10).

注: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发展研究基地(桂教职成〔2019〕63号);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基于信息技术的医学职业院校临床技能实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GXGZJG2019A026)

【作者简介】常雪松(1979— ),女,河南永城人,教育学硕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岳桂华(1969— ),男,山东东营人,医学博士,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管理、中西医结合防止心血管疾病;周小雅(1963— ),女,浙江宁波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学职业教育;周元明(1963— ):男,通讯作者,浙江诸暨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医学教育管理、外科临床;韦志强(1967— ),男,广西岑溪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流行病学。

(责编 黄 煌)

临床药学课程教学探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目的:了解重慶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为更好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基本情况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调查,据此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结果:共发放机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1 147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813份,有效回收率为70.88%;共发放药学人员基本情况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问卷调查表1 972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1 904份,有效回收率为96.55%。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学人员平均为4.5人(2~14人),受访乡镇卫生院的药学人员平均为2.5人(0~12人),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分别为8.69%和8.17%,且其中一部分为兼职的非该专业人员。受访机构药学人员最高学历以大专最多(占51.79%),其次为高中及中专(占21.64%);职称以药士最多(占34.35%),其次为药师(占30.04%);取得执业药师证书的仅占2.73%,取得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为0。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比例相对较高的依次为门诊药房(79.67%和81.44%)、住院药房(32.94%和56.57%)、中药房(27.57%和40.85%)和库房(22.20%和24.05%);而从事临床药学室(1.40%和0)、实验室(0.23%和0)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0.23%和0)等岗位工作的比例均很低。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比例排前6位的药学服务项目分别为药品调剂配发(100%)、门诊处方点评(70.00%)、药品不良反应监测(62.67%)、用药咨询(60.67%)、抗菌药物处方点评(58.00%)、用药教育和用药指导(50.00%),而药学门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均未开展;受访乡镇卫生院开展比例排前6位的药学服务项目分别为药品调剂配发(100%)、药品不良反应监测(62.29%)、用药咨询(59.73%)、用药教育和用药指导(53.85%)、门诊处方点评(51.58%)、抗菌药物处方点评(45.40%),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药学门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均未开展。结论: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数量短缺,且兼职人员占有一定比例;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机构对药学服务不够重视,其服务开展情况不理想。为推动药学工作的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重视药学服务,结合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岗位设置,完善机构建设,并加强药学人员引进和培训,不断提升其药学服务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切实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人性化、专业化的药学服务。

关键词 重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药学服务;调查

Study 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harmacy Staff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Chongqing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WEI Lai,ZHAO Chunjing,WANG Na,WEI Na(Dept. of Pharmac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harmaceutical staff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Chongqing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work in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harmaceutical staff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n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from 38 districts and counties of Chongqing, and the data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 RESULTS: A total of 1 147 questionnaires abou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were sent out, and 81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with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70.88%. A total of 1 972 questionnaires about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pharmaceutical staff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were sent out, and 1 90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with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of 96.55%. The average number of pharmaceutical staffs in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as 4.5(2-14 persons), that of pharmaceutical staffs in township hospitals was 2.5(0-12 persons), accounting for 8.69% and 8.17% of professional medical staffs, respectively. Some of respondents were part-time nonprofessionals. The highest educational level of surveyed pharmaceutical staffs was college degree (51.79%), followed by high school degree and secondary school degree (21.64%). The professional titles were mostly assistant pharmacists (34.35%), followed by pharmacists (30.04%). Only 2.73% of the licensed pharmacist certificates were obtained, and no one obtained the clinical pharmacist training certificate of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and township hospital, the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job positions of the pharmacists were in outpatient pharmacy (79.67% and 81.44%), inpatient pharmacy (32.94% and 56.57%), TCM pharmacy (27.54% and 40.85%) and warehouse (22.20% and 24.05%); the lower proportion of the job positions of the pharmacists were in clinical pharmacy room (1.40% and 0), laboratory (0.23% and 0) and PIVAS (0.23% and 0). Top 6 pharmaceutical care projects carried out by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cluded drug dispensing (1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comment (70.00%), ADR monitoring (62.67%), medication consultation (60.67%),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 comment (58.00%), medication education and medication guidance (50.00%); pharmaceutical outpatient service, therapy drug monitoring and pharmacogenomics detection were not developed. The pharmaceutical care projects carried out by township hospital included drug dispensing (100%), ADR monitoring (62.29%), medication consultation (59.73%), medication education and medication guidance (53.85%),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comment (51.58%), and antibiotics prescription comment (45.40%); centralized intravenous pharmacy admixture and administration, pharmaceutical outpatient service, therapy drug monitoring and pharmacogenomics detection were not developed. CONCLUSIONS: Th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are short in Chongqing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and part-time staffs also have a certain proportion. The overall quality of pharmaceutical staffs is not high, and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are limited. The institutions do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pharmaceutical ca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is not ideal.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care,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harmaceutical care,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ptimize post setting, perfect the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ining of pharmaceutical staffs so as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evel and pharmaceutical care capabilities,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safe, humanized and professional pharmaceutical care.

KEYWORDS Chongqing;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Pharmaceutical staffs; Pharmaceutical care; Investigation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包括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各类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直接面向民众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对于维护民众健康、保障民众基本用药权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合理用药工作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1]。当前,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合理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学人力资源,有效提升其药学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并结合實际调整其药学工作方向。本研究中,笔者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基本情况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据此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重庆市38个区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及其药学人员。

1.2 调查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2-5]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了解到的相关情况,编制问卷调查表初稿,并就问卷调查中涉及的内容咨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的意见,进而修订形成正式的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其主要内容包括机构类别、床位数、医疗收入、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中的药学人员数量等。另一种是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问卷调查表,其主要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专业、职称、学历等);(2)工作岗位情况;(3)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在重庆市卫生计生委药政处的协助下,本课题组将问卷调查表发送到重庆市38个区县的卫生计生委,由当地的卫生计生委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填写。回收的问卷调查表要求完整、没有数据缺项、没有逻辑错误,缺项问卷调查表经电话确认补充完整后作为有效问卷调查表纳入,否则作为无效问卷调查表予以排除。调查时间为2015年3-7月。

1.3 数据处理

将调查获得的数据输入Excel 2013软件,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用方法为描述性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表回收情况

根据2014年重庆市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重庆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02家,乡镇卫生院有945家,共1 1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共约1 972人。故本次调查共发放机构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1 147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813份(涉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家、乡镇卫生院663家),有效回收率为70.88%;共发放药学人员基本情况及药学服务开展情况问卷调查表1 972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1 904份(涉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学人员428人、乡镇卫生院的药学人员1 476人),有效回收率为96.55%。

2.2 受访机构药学人员数量及占比情况

受访机构药学人员数量及占比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平均为52.1人(12~163人),药学人员平均为4.5人(2~14人);受访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平均为30.8人(2~158人),药学人员平均为2.5人(0~12人)。这说明有个别乡镇卫生院仍没有配备药学人员。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机构药学人员中一部分为兼职的非该专业人员(其中护士兼职的有77人,医师兼职的有134人)。

2.3 受访机构药学人员基本情况

受访机构药学人员基本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受访机构的药学人员中,男、女性人数之比约为1 ∶ 2;年龄以≤30岁者最多(占33.25%);最高学历以大专最多(占51.79%),其次为高中及中专(占21.64%);工作年限以6~10年者最多(占28.05%);药事工作年限以≤5年者最多(占30.88%);职称以药士最多(占34.35%),其次为药师(占30.04%),而无职称或为其他专业职称的占27.57%;取得执业药师证书的仅占2.73%,取得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为0。

2.4 受访机构药学人员工作岗位情况

受访机构药学人员工作岗位情况见表3(注:存在一人从事多个工作岗位的情况)。由表3可见,受访机构药学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比例较高的依次为门诊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79.67%,乡镇卫生院为81.44%)、住院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32.94%,乡镇卫生院为56.57%)、中药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27.57%,乡镇卫生院为40.85%)和库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22.20%,乡镇卫生院为24.05%);而从事临床药学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40%,乡镇卫生院为0)、制剂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0.47%,乡镇卫生院为0.27%)、实验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0.23%,乡镇卫生院为0)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0.23%、乡镇卫生院为0)等岗位工作的比例均很低。

2.5 受访机构药学人员的药学服务开展情况

受访机构药学人员的药学服务开展情况见表4。由表4可见,受访机构药学人员开展比例最高的药学服务项目是药品调剂配发(100%);除此之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比例排第2~6位的项目分别为门诊处方点评(70.00%)、药品不良反应监测(62.67%)、用药咨询(60.67%)、抗菌药物处方点评(58.00%)、用药教育和用药指导(50.00%),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只有1家开展,药学门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则未开展;在乡镇卫生院开展比例排第2~6位的项目分别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62.29%)、用药咨询(59.73%)、用药教育和用药指导(53.85%)、门诊处方点评(51.58%)、抗菌药物处方点评(45.40%),而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药学门诊、治疗药物监测和药物基因组学检测则未开展。

3 讨论

3.1 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数量短缺

本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平均为52.1人(12~163人),药学人员平均为4.5人(2~14人);受访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平均为30.8人(2~158人),药学人员平均为2.5人(0~12人)。可见,该地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配备的药学人员数量偏少,甚至有个别乡镇卫生院没有配备。虽然受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药学人员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8.69%和8.17%)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8%)[6],但必须指出的是,之所以达标主要还是因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體数量短缺所致,实际上药学人员数量缺口是存在的。本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机构药学人员中有211人(共1 904人)还是兼职的非该专业人员,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药学人员数量配备的不足。而药学人员数量短缺可能会极大制约该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服务的开展。

3.2 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本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机构药学人员最高学历以大专最多(占51.79%),其次为高中及中专(占21.64%);职称以药士最多(占34.35%),其次为药师(占30.04%),而无职称或为其他专业职称的占27.57%;取得执业药师证书的仅占2.73%。这说明该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普遍学历和职称等较低、整体素质不高,这也导致其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此外,取得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为0,进一步说明该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尚不具备开展高层次药学服务的条件。人员素质欠缺同样会极大制约该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服务的开展。

3.3 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药学服务不够重视,其药学服务开展情况不理想

本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机构药学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药房和库房,而从事临床药学室、制剂室、实验室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岗位工作的比例均很低。可见,该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药学工作岗位的重心仍停留在传统的保证药品供应和调剂层面,对与药学服务密切相关的临床药学室、实验室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等工作岗位不够重视,不愿增加人力、物力投入,而这也直接制约了其药学服务的开展。本调查结果还显示,除了药品调剂配发是所有受访机构药学人员均开展的药学服务项目外,门诊处方点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咨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用药教育和用药指导等项目有一定程度开展;而对于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参与会诊、参与临床查房、参与疑难病例讨论、书写药历等项目开展比例都未超过10%;另外,对于需要较大人力、物力投入的静脉药物集中配置,需要特殊精密仪器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方可开展的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基因组学检测等项目几乎没有开展。这说明该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学服务开展情况不理想,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对药学人员的定位仅仅为简单的药品调配人员。

综上所述,本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学人员数量短缺,且兼职人员还占有一定比例;药学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有限;机构对药学服务不够重视,其药学服务开展情况不理想。鉴于此,笔者建议:首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转换观念,重视药学服务,调整其药学工作的方向[7],结合实际情况加大软、硬件两方面的资金投入,优化岗位设置,完善机构建设;其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药学人员引进,保证药学人员配备数量,并注重对药学人员的专业培训,为药学人员的学习和提高创造条件,促使其不断提升药学服务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以利于真正实现从“以保障药品供应为中心”向“在保障药品供应的基础上,以重点加强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与临床用药为中心”的转变[8],促进药学工作更加贴近临床,切实为临床提供优质、安全、人性化、专业化的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 1 ] 白向荣,王育琴. 国外社区药学服务进展[J]. 中国执业药师,2011, 8(7):48-50.

[ 2 ] 王文渊,王明荣,蒋爱民,等.永州农村药学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1):935-938.

[ 3 ] 周盈莹,杨燕,孟玲,等. 江苏省28家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现状调查[J]. 中国药房,2017,28(24):3341-3346.

[ 4 ] 丁玉峰,何泉,张晨,等. 湖北省基层乡镇卫生院药学人员基本情况和需求状况调查[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5):1309-1313.

[ 5 ] 黄琼,张灵,董一曼,等. 精细化管理在提升我院药房药学服务水平中的应用[J]. 中国药房,2014,25(29):2717-2720.

[ 6 ]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S]. 2011-01-30.

[ 7 ] 李琳琳,龚时薇.我国药学服务研究的内容与发展趋势[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2):147-150.

[ 8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S]. 2017- 07-12.

(收稿日期:2017-12-13 修回日期:2018-04-06)

(编辑:周 箐)

上一篇:分期付款房屋买卖合同论文范文下一篇:人寿保险行业应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