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

2023-09-17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退休年龄;区域差异:城乡二元

2016年人社部公布了延迟退休时间表,这意味着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虽然方案具体的实施时间还未确定,但是,这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比较重要的保险制度的变革。社会公众对此规定的理解大部分都是从弥补社会养老金缺口的层面出發的,由此可见,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都是十分重视的。我以该表为出发点,对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行分析。

一、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发展意义

社会保障法律建设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一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设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社会。二是建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三是社会保障制度对有关的社会保障行为具有规范作用,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定社会保障法律关系,使其有制度上的保障,从而规范保障行为。四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客观要求。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都离不开立法的完善。[1]

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然而,现存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虽然比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呈现“未富先老”的局面。故而很有必要完善养老保障制度,解决好规模日渐增大的老年人口社会保障问题。但是退休年龄的设定依旧以上世纪50年代确定的基本框架为准。然而,我们的社会经济水平较以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劳动环境也基本呈现现代化趋势,劳动力供应充足。最主要的是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许多,下一步我们要面对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所以,按照常理这些影响因素发生变化必然就会影响退休年龄的调整。因此,2016年人社部公布了以上的延迟退休时间表。希望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缓解国家财政的养老负担问题。退休年龄作为一个社会保障变量,影响着养老金支取的早晚,关系到在养老金计算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支取养老金数额的多少。所以它一方面关系到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另一方面联系的是退休者的社会保障权益。

关于退休年龄问题的最热点恐怕还不是男女差龄退休,因为关注这一问题可能以女性居多,但延迟退休年龄就不同了,全社会从青年到老年,无不关注这方面的任何改变,近几年来,无论是官方交流平台还是网民讨论或是街头闲谈,几乎随处可见大家在议论、分析国家延迟退休的政策动向,因为这不仅仅影响某些人的退休福利,更联系到这些人背后的家庭,现在我国养老还没有完全实现社会化,家庭养老责任的多少取决于社会承担责任的多少。[2]

(二)区域差异化明显

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因社会的贫富差距严重。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人口状况及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如果适用同一社会保障政策必然对不同地区会产生不同的实施效果。特别在实施社会统筹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差异化明显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碰壁。

(三)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整体水平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迅速,社会转型亟待进行。也就是说,社会法律制度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整体水平较社会经济水平呈滞后状态,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农村社会保障法制滞后,保障水平低。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只有一部《社会保险法》。其他相关法律也只对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有较为完善的规定,但基本不涉及农村。农村保障主要是靠国家及政府所出台的有关政策,而大部分部门文件也早已不符合现代农村的实际情情况。即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地方立法没有及时跟进社会的发展变化。[3]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路径

(一)逐步实现延迟退休

为了解决我国老龄化加速的问题,我国进行退休年龄的延迟调整。虽然2016年人社部已经公布了延迟退休时间表,我们还是可以参照外国的延迟退休实践来完善延迟退休办法的实施政策,以达到解决因老龄化而引发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二)加大政府社会保障责任,协调区域差异化

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应当发挥其主导地位的作用,然而社会保障制度的良好运行充足的保障资金是必要支持。必须在政府的统筹下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从不同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合法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需要在立法上予以规范确定,严厉制裁逃避和拖欠社会保障基金的违法行为[4]。

(三)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整体而言,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在城市社会保障方面,从立法上就可以明显看出。大部分法律针对的对象都是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的。因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覆盖面较小。作为最需要保障的农民,享有社会保障资格的仅占极小的一部分。

然而城乡统筹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其是法的公平目的价值的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就是将社会资源合理、公平的再分配,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社会公平。我们注重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的同时,也要格外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因此,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今后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重点[5]。

参考文献:

[1]赵蓉.论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J].兰州大学学报,2000(4).

[2]张金阳.论退休年龄[D].沈阳师范大学,2014.

[3]林雪贞.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J].经济论坛,2015(4).

[4]林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与发展[J].河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5]林俏.德国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对中国的借鉴[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3).

作者简介:

苏朋(1976.07~),男,山东菏泽人,山东君诚仁和律师事务所。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问题逻辑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第一个深入思考并具體回答这一问题的是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巡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1]其后党的三代领导人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胡锦涛同志则在党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习近平同志则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再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系。那么,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本质要求、本质属性、本质特征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国内有学者曾经深入探究过上述几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但在笔者看来,这个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是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前提的。问题逻辑是根,思想逻辑是叶,前者是因,后者是果。离开问题逻辑而只求思想的内在逻辑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解必须紧紧抓住问题逻辑,从问题逻辑出发,再去思考思想之间的承继关系,这样才能实现问题逻辑与思想逻辑的辩证统一。

一、邓小平: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

从哲学上说,矛盾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就体现在人的主观判断与客观实际的差距,这也是导致实践中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所在。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根源就在于党对社会主义的主观认知和客观发展现实之间的矛盾。

实际上,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来说,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本不是一个问题。原因在于,一方面,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规定性是有过明确论述的,归纳起来主要有:(1)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创造了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2)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全体社会成员在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差别。(3)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是分配的唯一尺度,此外不承认别的尺度,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4)社会主义社会是无阶级社会,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造成了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5) 国家已经失去政治职能,不再具有阶级压迫工具的性质,只具有社会管理职能。(6)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实行产品经济,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3]这些内容早已经被苏联写进了马列主义教科书之中,成为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但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是极力反对脱离现实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的。脱离人们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去抽象的思考社会主义本质是什么,并用这个思考出来的价值悬设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这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所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强调的是生活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生活。“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4]“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5]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在他的革命实践和生活实践之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过是对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的理论反映而已。列宁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也是从俄国的革命实践出发的。列宁在总结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验教训时就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者应怎样进行斗争,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并且早已解决了。怎样设想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不困难。这也已经解决了。但是,怎样实际地从旧的、习惯了的、大家都熟悉的资本主义向新的、还没有产生的、没有牢固基础的社会主义过渡,确是一个最困难的任务。”[6]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是在头脑中完成的,而应该是在具体实践中完成的,这才是对共产党人真正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从实践出发去思考中国问题。这在党领导人民开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体现的尤为明显。毛泽东思想就是立足于中国革命实际,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历程的理论表达。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我们一度把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但在这种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观指导下的实践却遭遇了巨大挫折。从“大跃进”到“人民公社”,再到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教科书上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面向实际生活反思教科书上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才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7]因此才有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等经典论述。正是源于对教科书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反思,才有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却一度使国人对改革开放产生了怀疑。正是为了坚定国人的信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小平同志才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也正是在南巡讲话中才最终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完整表述。从而再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开放向纵深领域推进提供了指导思想。虽然在具体表述上,小平同志并没有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概念,但是其理论含义所指向的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某种程度说,就是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的。正是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重新思考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逻辑起点。对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观点的深化与发展也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一条核心线索。

二、江泽民: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南巡讲话之后,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改革开放事业不断走向深入。到2000年的时候,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前两步,人民生活在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转变,初步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很多人看来就在于实行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肯定了资本逻辑,发挥了资本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巨大作用。既然资本逻辑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明显的改善,那为什么还要否定资本主义而发展社会主义呢?很显然,如果仅仅把社会主义本质理解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难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因为过去五百年的人类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巨大成就,这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讲的最清楚不过了,“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还要多,还要大”。[8]而欧洲福利国家模式也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交出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单。既然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国家一样可以实现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不管其动机如何,至少结果是不错的。那中国的未来发展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呢?这是时代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全新问题,而要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回答,就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于是才有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全新思考。

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虽然也可以发展生产力,福利国家模式虽然也可以实现共同富裕,但这种发展却是以牺牲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的。资本逻辑的核心原则是实现价值的增殖,在这一原则面前,大自然和人的存在本身都只具有工具价值。换句话说,人的发展只是因为资本增殖的需要而才有意义。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也只是因为它符合了资本增殖的需要。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角度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而共同富裕则是从消费的角度满足资本增殖的需要。早期的资本主义是依靠在生产领域对工人的残酷剥削来实现价值增殖过程,而进入到20世纪的资本主义则依靠诱导消费者的过度消费来实现价值增值。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的是资本追求价值增殖的形式,但始终不变的则是资本对于人的统治。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恰恰是把人从资本统治下的片面的、畸形的、不自由的发展状态下解放出来,让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发展的最终目的。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反思是以英法等国的资本主义历史现实为实践依据的。但对于改革开放前物质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这仅仅是一种理论,而不是具有实际经验感受的现实。但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资本逻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对资本逻辑的反思,这种反思不是来自人的头脑,而是扎根于现实的生活实践。

正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际问题的思考,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才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才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10]换句话说,中国的未来之所以要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它是唯一可以克服资本逻辑,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做发展最终目的的社会形态。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因为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而言,还不具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起码的物质条件。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实际上是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相一致的,即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更高级的社会发展形态提供物质生活基础。但这绝不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同时也不是只有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才可以去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是必须要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贯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过程之中,从而实现过程和结果、手段和目标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也即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辩证统一。

三、胡锦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虽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理论上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必须要坚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发展和解放生产力依然是首要的任务。这就要求在实践中还必须大力发挥资本逻辑在推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发展也遭遇了资本逻辑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矛盾,最突出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少数人在短时间内积累起巨大的社会财富,而市场经济残酷的竞争使得低收入人群的财富获得感越来越低。因此,如何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在财富的分配领域体现公平正义,进而提升老百姓实际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亟需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还非常明显。政治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还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尤其突出的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对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直接危及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如何在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同时,缩小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平衡发展也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而回顾近代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这两大突出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的普遍性的发展难题。很多国家都因此而陷入了发展的瓶颈。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两大难题么?正是基于对这一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并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1]

发展是近代化以来人类社会关心的一个共同问题。究竟该如何实现社会的发展,如何解决在发展中出现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两条不同的路径选择。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是资本逻辑,是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关系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甚至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的时候同样坚持利润至上市场经济原则。这就注定了资本主义发展方式对这两大矛盾的解决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是在继承了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社会发展阶段,历史赋予它的核心任务不再是无休止的发展生产力,而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矛盾。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对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12]在这里,矛盾的真正解决不是消灭矛盾本身,而是让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也即是和谐的状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要完成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消灭物质生活普遍贫困状态的历史任务。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优越性。这就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一方面要通过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此来促进生产力发展,消灭绝对贫困。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做大做强国有经济,通过党的领导、政府的宏观调控来限制和约束资本逻辑,引导资本向着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资本诉求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的理论表达形式就是和谐社会理论。把社会和谐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同时也在对新矛盾、新问题的反思中推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入理解。

四、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进取,奋发图强,制定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计划和改革措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局面。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尤其重视问题思维,始终把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重大突出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局面、新气象。但正所谓温故才能知新,建设新时代的首要问题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历史经验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即中国何以在过去四十年来取得成功?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的国家,当年的亚洲四小龙都创造过所谓的发展奇迹,很多发展中国家也都曾取得过不俗的发展成就。那么,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历史上这些国家的发展成就相比,仅仅是简单的重复了他们的历史经验,还是有中国自己的独到之处呢?就国内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反映也是莫衷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指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社会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13]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种种说法,根源就在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解不尽相同。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才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政治优势”。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什么其他的主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取得改革开放四十年辉煌成就的核心原因,也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和经济体取得经济奇迹的主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中国共產党的领导。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保证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标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服务的。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总体目标,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克服资本逻辑所造成的人的单向度的发展,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和谐才有了主心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才有了坚强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因此,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既是来自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思考的总结。同时也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思想。

结语

正如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1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思考是从实践中的问题开始的,从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再到为什么要坚定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再到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最大经验是什么?构成了一个环环相扣、依次递进的问题链,正是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形成了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再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质属性和本质特征是什么的理论创新过程,问题逻辑与思想逻辑在实践中完成了辩证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交相呼应,不断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发展永远没有终点,创新也永无止境。迈向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还将在理论和实践、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继续开拓前行。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2][1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

[3]赵家祥.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当代意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60-285.

[4][5]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9,31.

[6]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13.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8][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53.

[1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523.

[1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78.

[1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9.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3.

(责任编辑:时 间)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2015YZD07)。

[收稿日期]2019-01-02

[作者简介]陈双飞(1985-),男,河南洛阳人,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河南省委党校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哲学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习近平美丽中国思想研究“(QW201732);大连海洋大学党建项目”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观研究”。

[收稿日期]2019-01-02

[作者简介]张海滨(1981-),男,辽宁沈阳人,法学硕士,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等相关理论。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习近平美丽中国思想研究“(QW201732);大连海洋大学党建项目”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观研究”。

[收稿日期]2019-01-02

[作者简介]张海滨(1981-),男,辽宁沈阳人,法学硕士,大连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等相关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法度者,正之至也。”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制定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大量法律法令,创造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国家机构组织法、选举法、婚姻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建立起社会主义法制框架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完善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制度,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抓住法治体系建设这个总抓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统筹推进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和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法治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是:法律规范体系不够完备,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存在薄弱点和空白区;法治实施体系不够高效,执法司法职权运行机制不够科学;法治监督体系不够严密,各方面监督没有真正形成合力;法治保障体系不够有力,法治专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涉外法治短板比较明显,等等。这些问题,必须抓紧研究解决。

我多次强调,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从国内看,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从国际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我们必须加强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顺应事业发展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加以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我讲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定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正确处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重大问题上做到头脑特别清晰、立场特别堅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法治体系建设全过程。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是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治体系,不能被西方错误思潮所误导。

第二,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古人讲:“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要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发挥依规治党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要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饭圈”乱象、“阴阳合同”等娱乐圈突出问题,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决不能放任不管。这些年来,资本无序扩张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野蛮生长、缺乏监管,带来了很多问题。要加快推进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修订工作,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毛泽东同志说过:“搞宪法是搞科学。”要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提高立法效率,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是严肃的政治问题,各级立法机构和工作部门要遵循立法程序、严守立法权限,切实避免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盲目立法,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推进法治体系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法律正确实施,把“纸上的法律”变为“行动中的法律”。要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旗帜鲜明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绝不容许利用职权干预司法、插手案件。

第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当前,法治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原因在于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要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健全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运行机制,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强对立法权、执法权、监察权、司法权的监督,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进行。要加强统筹谋划,完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等法律服务队伍,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要深化执法司法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法治专门队伍管理教育和培养。要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继续依法打击执法司法领域腐败行为,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

需要强调的是,法治领域改革政治性、政策性强,必须把握原则、坚守底线,决不能把改革变成“对标”西方法治体系、“追捧”西方法治实践。

第四,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能力明显提升。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强涉外领域立法,进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法律法规,推动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設。要把拓展执法司法合作纳入双边多边关系建设的重要议题,延伸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安全链。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建设。

第五,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我们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规律,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世界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形成了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举措。我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概括为“十一个坚持”。要加强对我国法治的原创性概念、判断、范畴、理论的研究,加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落实到各法学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工作中,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要加强对律师队伍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律师自觉遵守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等从业基本要求,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要把推进全民守法作为基础工程,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总结我国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践的经验,阐发我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提升我国法治体系和法治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各级党委(党组)要担负好主体责任,聚焦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央依法治国办要发挥好职能作用,推动党中央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条战线各个部门要齐抓共管、压实责任、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法治化水平。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2月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原载于《求是》杂志2022年04期)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4、“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5、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6、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若干问题思考

7、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新时代高职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问题研究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10、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1、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内涵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的借鉴价值

14、坚持改革开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理论逻辑

16、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必由之路: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五位一体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众认同的社会机制探究

18、论20世纪50年代后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的世界历史意义

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试论马克思全球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2、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绩不容抹杀

23、在深刻把握世界大势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三重超越性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新挑战

2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

28、不断增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四大要素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启示

30、三个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度思考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开创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33、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

34、增强三个自信 保持政治定力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5、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根源探究

36、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辉大道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逻辑

39、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40、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哲理分析

4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43、透视苏共亡党内因,再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依据研究

45、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遵循

46、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7、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8、论“共享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关系

49、现实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2、中国艺术进程中的“现代性”解读

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性研究

4、浅谈用党的创新价值理论引领青年的价值观

5、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视阈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6、当代中国社会树典型活动的文化传统探析

7、环境政治学研究在中国:回顾与展望

8、对于社会思潮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

9、《向导》周报对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贡献

10、幸福教育: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自觉与生活建构

11、中医药院校社会思潮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12、道德失范及当代中国的伦理建构探析

13、改革开放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发展及其内在逻辑

14、深学 细照 笃行 履行好党校教师的职责

15、学术期刊的性质、意义与品位

16、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发生与演进

17、中国民众国际观的内政镜像

18、和谐文化建设与法律价值体系的重构

19、以社会思潮为镜看中国社会

20、当代中国多元文化与成人教育创新

21、论政党与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

22、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23、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及其学科价值论

24、当代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引领

25、当今中国多样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教育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6、制度转轨中的文化转型

27、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重构路径的探讨

28、虚无主义的文化镜像与当代中国“自我经验”实践的困境

29、在研究学习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

30、论中国新左派与自由主义之争

31、民族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

32、2007年《教学与研究》总目录

33、“中国特色现代性”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34、儒家德治理念与当代中国法治的命运

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政治课的思考

36、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

37、意识形态安全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38、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现代意义管窥

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话语权建构

40、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思潮

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文化变迁中的主导性

42、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意义

43、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学生吐槽现象分析

44、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叙事中的主体性建构

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46、教育中的反智主义及其超越

47、探析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48、当代大学生历史感的现状和思考

49、中国与世界:20世纪思潮研究的视角

中国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研究

3、新时代高校党建档案的意义阐释、内涵特征与价值实现

4、努力做好人大民宗侨外工作 为建设“重要窗口”凝聚强大力量

5、如何培育学生的品德修养

6、着力建设与浙江“三个地”相适应的“四个高地”

7、以新时代“垦荒精神”助力基层 检察院建设的路径探析

8、为打造“重要窗口”持续贡献档案力量

9、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特色性先进性优越性

10、第77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团长会议在青岛召开

11、重温邓小平社会主义优越性理论的意义

12、“疫情防控”非常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感召力研究

13、迎接治理时代的新管理

14、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胡锦涛主持会议

15、疫情之下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6、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17、浅析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途径

18、疫情更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优越性

19、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探索与研究

20、习近平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蕴含的精神实质

2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2、浅谈提升中学政治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23、如何加强基层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24、政府治理视角下我国政治沟通问题研究

25、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2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密码”

27、人民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深层逻辑

28、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知识现状分析

29、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教学的探索

30、邓小平社会主义优越性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现实与理论逻辑探究

32、民主协商开创两岸共议祖国统一新阶段

33、《浙江省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导航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34、“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35、论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的逻辑认识

36、“双奥之城”北京带给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37、精准扶贫“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优越性的再认识

39、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40、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1、《从“浙”里看美丽中国》摄影作品展

42、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43、这次危机中蕴藏着巨大机遇

44、中国精准脱贫攻坚十讲

45、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46、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

47、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48、全面深化改革 进一步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49、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上一篇:通过本科学位论文范文下一篇:学校安全工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