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范文

2023-11-01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1篇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作风,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科学作风严谨,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其他方面:具有优良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

二、学习年限

三年

三、研究方向

1、护理教育

以当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将教育学原理运用到护理教育中,主要研究护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并开展中国护理学教育与国际接轨的研究。

2、临床护理

围绕临床病人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健康问题,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开展内、外、妇、儿科病人的临床护理及专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丰富临床护理理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重点从事内外科护理研究。

3、护理心理学

培养具有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专业知识,并能够从事护理心理学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及应用的高级专业人才。主要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临床心理护理的科学方法,开展护理人际沟通技巧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

4、重症监护

以危重病医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危重病的发生、发展、转化的规律,研究危重患者的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技术、护理规范,同时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由于适应伤病所衍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干预策略研究。

四、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必须全部完成,非学位课程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课程。包括学术讲座在内,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一)学位课程(必修课):22学分

1、政治理论

(1)自然辩证法40学时2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30学时1.5学分

(3)形势与政策24学时1学分

2、英语

(1)英语读写72学时3学分

(2)英语听说72学时3学分

(3)专业英语60学时2学分

3、医学统计学50学时2.5学分

4、计算机文化基础与程序设计72学时3学分

5、医学科研设计20学时1学分

6、健康教育学30学时1学分

7、专业课(依据研究方向选学二门课程)

(1)临床护理学30学时1学分

(2)重症护理学30学时1学分

(3)护理心理学30学时1学分

(4)护理教育学30学时1学分

(二)非学位课程:至少6学分

1、医学文献检索20学时1学分

2、科技论文写作12学时1学分

3、分子生物学24学时1学分

4、康复护理学20学时1学分

5、护理伦理学20学时1学分

6、护理管理学20学时1学分

7、社区护理学20学时1学分

(三)学术讲座: 至少2学分

1、参加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每次0.5学分

2、在院级或院级以上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每次1学分

五、教学工作或临床工作

硕士研究生按规定完成一轮教学或6个月临床实践工作,并有考核成绩记录。

1、教学实践:硕士生应参加本教研室指定的教学活动(规定上课时间除外),包括参加教研室备课会、听课、部分教辅工作、临床见习和部分课堂授课及政治学习、学术活动、各项集体活动等工作。

2、临床实践:硕士生应参加本专业的临床护理实践,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基

本诊疗知识及按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管理实践:在临床实践中结合培养方向及涉及的课题了解病房护士长、科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工作内容和方法,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管理能力。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研究生期间,除必须完成共同必修课规定的学时、学分外,还需重点进行本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包括导师指定的必读的最新中、外文版护理学专著中外书籍;学习有关的工具书的利用,文献资料的检索、鉴别、分析;参加教研室的部分科研工作及相关的学术讨论,担任部分实验课的教学;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科研工作,对选定的学位论文课题,进行研究、撰写出学位论文,进行论文评审和答辩。

具体安排:

1、第一学年:学校统一安排学习公共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

2、第二学年:第三学期进入科室,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实验与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在导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可以安排一些专题讲座。学期结束时,以专业点为单位组织专业课和专业英语考试,并将考试试卷及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同时阅读有关文献,写出综述及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做预备实验及进行课题实验研究,本学期安排一定的教学任务。

3、第三学年:继续参加病房或教学工作,进行专业定向培养,包括各研究方向特定科研设计,专业知识学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学校、系和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学术活动和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考核方法

1、课程考试

学位课程的学习以考试方式考核,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考核采用百分制和学分制,必修课考核成绩达到70分,选修课考核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并记入相应学分。专业课及专业英语学习结束,以硕士点为单位由教研室统一组织考试。

2、中期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科研设计、文献综述、开题情况及专业课等学位课程的学习情况等。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年的第一学期末。

3、毕业考核

考核内容:研究生思想品德与工作表现、科研进展、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等综合考核。毕业考核时间安排在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末。

八、硕士学位论文

1、选题

在充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专著等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选题的方向应尽量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相关或与教研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一致,课题的选题应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确定。

2、开题报告

选题后应立即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广泛邀请教研室及相关科室的人员参加,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选题的目的、依据,目前国内外进展的状况,研究的基本内容,采用的方法与手段,预期达到的水平,科研的条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度安排,经费预算等。开题报告后,导师组及相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其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方可确定研究课题。

3、课题研究

确定科研课题后首先进行预试验。进行科研时,教研室及导师组应指定专人协助及指导科研工作。研究过程中要及时作好记录,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以便及时解决。科研中应培养严谨、求实、慎密的科学态度,严禁弄虚作假。

4、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要求

三年级下学期主要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系统总结研究内容,提出学位论文的见解及价值,完成论文初稿。学位论文需经过导师组预审、教研室内及相关学科老师参加的预答辩,由护理系组织专家经“双盲”方法评审,获得通过后方能申请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2篇

“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

培养对象进展报告

(201年)

姓名:

研 究 领 域:

所 在 单 位:

通 讯 地 址:

联 系 电 话:

编 写 日 期:

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制

- 2 -

- 3 -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 以听力自我效能感和听力策略量表为工具,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考察了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这两个因素对听力成绩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现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听力策略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听力自我效能感和听力策略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成绩有着显著的回归效应;听力自我效能感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成绩的影响大于听力策略对其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 英语专业学生 听力自我效能感 听力策略 听力成绩 关系

1.引言

近十年来,学习自我效能和学习策略已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并取得了重要结果,主要认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习成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A.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其能否实施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主要通过个体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唤醒四个信息源形成;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影响个体对任务的选择、付出的努力,以及在困难条件下对活动的坚持性。Zimmerman & Martinez Pons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习成就息息相关,而且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控制等学习自我监控行为都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可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指出:学习策略作为学会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但纵观与自我效能、学习策略相关的文献,探讨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更是鲜见报道。本文综合听力自我效能感和听力策略这两个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成绩的重要变量,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达到帮助英语专业师生提高听力学习成绩的目的。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2.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选取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全体大二学生共12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名学生因时间冲突未参加问卷调查环节,因此实际研究对象为110名。

描述详细点本文共采用3个研究工具:听力测试样卷、听力自我效能问卷和听力策略问卷。其中听力测试样卷是为了测试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成绩,是在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张玉琴的帮助下在题库中抽取编制而成,共有35道题目,其难度相当于专四水平。听力自我效能问卷是为了测试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该问卷是根据边玉芳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量表改变而成,将听力自我效能感分为“基本能力感”和“控制感”两个维度,共15个项目,采用五分制评分,其Cronbach系数为0.781。听力策略问卷是为了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在课内或课外听力学习过程中使用听力策略的情况。该问卷以O’Malley和Chamot对学习策略的分类和Vandrgrift对听力理解策略的分类为基础,将听力理解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个维度,共26个项目,采用五分制评分,其Cronbach系数为0.857。

3.结果与分析

表1为对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听力策略和听力成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中数据得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得分为3.33333,大于中间值3,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较强;其中基本能力感的得分为3.48571,大于控制感的得分3.20000,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感比控制感强。听力策略的平均得分为3.39301,大于中间值3,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使用频率较高;其中元认知策略的平均得分3.61250,大于认知策略的平均得分3.28896和社会情感策略的平均得分3.31818,表明听力策略中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最高,而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成绩的平均得分为23.8818,满分为35分,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成绩较好,但有提高的空间。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表2为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策略及其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根据表中数据得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策略的相关系数为0.408,达到了显著水平。同时,听力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中基本能力感与听力策略及其三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1、0.371、0.372、0.107,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控制感与听力策略及其三个维度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30、0.359、0.258、0.170,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这些结果表明,听力自我效能水平越高的学生使用听力策略的频率越高。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2-tailed).

表3为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由表中数据得知,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380,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207,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

4.讨论

本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听力策略使用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听力自我效能感越强的英语专业学生,越能够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相关研究表明,有些学习者即使掌握了有效的学习策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使用这些学习策略的频率也很低。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学习者对运用学习策略的效能感的缺乏,即对自己是否能成功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的怀疑,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情感因素之一,自我效能是个体作用的中介机制,它以控制情感、调节能力、选择和设立目标、个人努力等主题的机能活动等间接方式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绩。班杜拉认为,个体除了对其行为有着结果期待之外,还对其行为具有效能期待。效能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推测或判断,意味着个体能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实施达到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个体确信自己具有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时,就拥有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去进行该活动;并且,个体一般是预测到自己拥有完成某活动的能力时,才会努力去实施该活动。当学生意识到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可以提高听力学习成绩,并且感到自己拥有在听力过程中使用听力策略的能力时,就会产生高度的听力自我效能感,这种高度的听力自我效能感又会影响他们运用已经习得的听力策略的动机,从而在听力过程中积极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环境及其行为活动的选择。个体一般选择自认为有能力有效控制的环境,回避认为无法有效控制的环境。在听力过程中,当学生面对听力任务时选择哪种听力策略,受到学生对运用听力策略的自我效能的控制和调节。在本研究中,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都具有显著正相关,其中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系数最高,这表明,听力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生更频繁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自身的认知行为进行思考,并制约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在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对学习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听力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学习能力、对听力策略的运用能力具有较高信心,因此常选择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同时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要求作为自己的听力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地对听力学习任务进行组织。计划、选择适当的听力策略,敢于正视听力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而听力自我效能低的学生则相反,由于对自己成功进行听力学习行为的信心较低,对听力学习和听力成绩产生一种不可控制的心理,对自己的听力行为缺乏监控与调节意识。因此,学生仅仅学会使用听力策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使用相关听力策略的听力自我效能。当学生认识到听力策略运用的价值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正确使用这些听力策略时,才会更积极地在听力学习过程中有效的组织、评价、计划、调节并监控自己的听力学习活动并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

同时,本研究在分析听力自我效能、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相关性时发现,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这表明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在努力掌握听力策略以提高听力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听力自我效能以便更好地提高听力成绩。

5.启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听力自我效能高的英语专业学生能更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听力自我效能和听力策略都与听力成绩有显著相关性,同时,听力这些效能感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这些结论表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是增强听力策略使用成效,提高听力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英语专业的师生而言,在听力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进行听力策略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加强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

5.1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成功的体验能帮助个体建立稳定有效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听力策略运用和听力学习成功的快乐与喜悦。从而让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得到发展提高,以达到更加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取得更好的听力成绩的目的。

5.2外部强化

班杜拉指出,在个体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恰当运用外部强化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与增强。首先,外部强化有助于促进任务的完成,鼓励个体努力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其次,外部强化过程中外部提供的信息促使个体更明了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进而产生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学生反馈,多采用正面强化的手段,如表扬、肯定等;少采用指责、批评等负面强化手段;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5.3自我强化

班杜拉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不仅仅受到外部强化的影响,还受到自我强化的作用。自我强化指以自我鼓励、自我奖赏的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的行为过程。培养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关键是帮助个体设定合适的标准。标准过高则容易遭受挫折和失败,标准过低则不利于激发个体的努力。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其学习标准是通过学习内化而来的。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立合适的标准,并通过逐步设定较近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来达到标准。较近的目标更容易达到,因而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听力自我效能感。

5.4归因训练

归因对个体的情绪、期待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成功和失败进行的归因,能影响主体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诊断出学生的归因倾向,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帮助学生把听力学习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不足。这种归因倾向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听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成绩。

6.结语

通过本研究得知,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及其各个维度与听力策略及其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听力自我效能与听力成绩呈正相关,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呈正相关;同时,听力自我效能感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大于听力策略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随后本文结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及前人的相关研究,对英语专业师生在听力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使用听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提出了几条建议。

参考文献:

[1]Zimmerman,B.J.& Martinez-Pons.Construct validation of strategy model of student self-regulated learn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8,(80):284-290.

[1]班杜拉,A著.张小春,李凌,张小林,井世洁译.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董奇,周勇.论学习的自我监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4).

[4]胡桂英,许百华.初中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6).

[5]刘志华,郭占基.初中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心理科学,1993,(16).

[6]杨心德.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有效感的研究.心理科学,1996,(19).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在确立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和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教学和实训条件,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双师型

作者简介:李会杰(1967-),男,汉,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侧重于专业理论的教育 ,而高职教育侧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谈一谈笔者的看法。

一、全面确立物流企业管理一线岗位群

现代物流业是兼具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特点的服务行业。物流管理人才属于职业型人才,其就业方向主要面向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如果把物流企业分成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三种类型,那么根据物流企业岗位调查结果,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应该包括:业务员、营销员、理货员、报关员、接运员、提运员、采购员、仓管员、审单员、操作员、包装员、运输调度员、配送员、统计员、计划员、网络维护员、预算员、绩效分析员等。

从长远发展来看,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将随着工作的锻炼和自身的成长,逐步过渡到中高级管理员,即成为上述三种类型物流企业中的运输组织管理主管人员、仓库主管人员、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客户服务主管人员和网络维护主管人员。而且,为了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企业更青睐于那些具有较为全面的管理知识和物流操作技能,可以同时胜任多个物流岗位,能够对物流管理和物流作业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优化和提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操作、能管理、懂经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譬如,物流企业要求仓库保管员和理货员,既具备物流作业各环节管理的基本素质,又熟悉作业车辆的驾驶和养护,还要具备物业管理方面的知识。

二、解析和构筑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

(一)基本素质与能力

学生应具备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具备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具备异常事故处理能力、紧急订单的应变应急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

(二)专业基础能力

学生应具备物流作业流程的设计和优化能力,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能力,物流统计分析和预测能力、财务动作能力。

(三)物流管理能力

1.物流服务营销能力。学生应具备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物流服务营销的沟通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2.运输管理能力。学生应具备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的选择能力、运输自营或外包的决策能力、制定运输计划的能力、运输作业的调度和过程管理能力、特种货物运输管理能力、运输保险、安全及质量管理能力、运输站场管理能力、集装箱运输管理能力。

3.采 购、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能力。学生应具备采购与供应计划的制订能力、采购与供应计划组织实施能力、货物储存计划、仓储运作管理、库存控制能力以及库存货物保管养护能力。

4.配送管理能力。学生应具备配送中心的选址、功能和设施装备规划能力、配送模式和工具选择能力以及配送作业管理能力。

(四)沟通 、学习能力

学生应具备在物流管理中应用文写作、人际沟通的能力、学习相关知识和扩展服务的能力、学习物流管理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

三、优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

高职教育依托产业办学,专业教学规划和课程设置要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要以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群和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来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弱化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强化实践课教学,根据本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加强实践课教学实用性和针对性,加大实践教学比例,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9∶10,以职业通用能力训练为基础,以职业技术能力训练为目标,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迁移能力。通过课程体系开发、校内校外实训和深入企业顶岗实习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通过对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和物流企业岗位群的分析,参照物流职业岗位标准,笔者认为应着重构建“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所谓“宽平台”为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职业技术课程平台;“多方向”为四个物流职业方向。第1~2学期学习职业基础课程,第3~4学期学习职业技术课程,第5学期学习职业方向技术课程(学生依兴趣爱好和就业意向,可任选2个职业方向),第6学期在校外订单企业、联合办学企业或其他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和顶岗实习。其中,职业技术课程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方向技术课程满足学生即时就业的需要。上述模式既有助于实现“让学生高兴、家长放心、企业满意”的高职教育特色目标,也有利于培养复合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四、完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生产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点,由联合办学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校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指导工作,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技能鉴定、专业模拟和专业实战有机结合,实现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和物流业务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并进的局面。

第1学期安排物流认知见习,结合主要职业岗位在第2~4学期安排模拟岗位技能训练,为培养学生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在第3~4学期安排生产性轮岗实训,按职业方向在第5学期安排综合模拟实训,物流专业体验、叉车操作考证、机动车驾驶证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寒暑假完成,在第6学期安排毕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接轨,以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五、打造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向是生产流通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公共货运企业等物流一线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了适应物流企业岗位群和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的要求,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

(一)选拔部分优秀教师到重点高校对口专业学习深造,或者参加教育部双职素质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以解物流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燃眉之急。

(二)让物流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的一线企业挂职锻炼,使他们身体力行,切身体验一线企业的经营管理,吸收一线的操作经验。同时帮助企业完善业务流程,实现校企双赢。

(三)聘请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行业专家走进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使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

六、构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物流管理是一个技术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为了使学生具备物流管理专业的从业能力,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构建是关键环节。

(一)建立校内物流实训中心。根据学校经济能力和地域经济特点,购置安装常用物流设施设备和教学模拟软件,使学生能熟练操作各种物流设备,熟悉各物流管理流程,掌握各种物流信息的汇总、分析与处理技能。

(二)建立校外物流实训基地。学校应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与当地有实力的生产流通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让学生有机会到物流管理第一线实习实训,获得实践操作技能。各企业也应该以实际行动,准备充足的岗位接纳学生顶岗实习,从而为企业物色储备未来的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吴元佑,吴林蔓.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教育改革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分析了民族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用人单位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拥有实践动手能力和民族知识等要求,提出了民族类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途径,培养具有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关键词:民族类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性教学;“产学研”

我国民族类院校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HRM)专业办学时间较短,人才培养模式处在逐步摸索阶段,存在诸如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民族特色、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从而导致了民族类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既没有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对HRM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没有适应和满足整个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民族类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用人单位对高校HRM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凸显民族特色,满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民族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民族特色

HRM专业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各类院校的招生人数和招生规模不断壮大,同时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尤其作为民族类院校,在HRM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没有凸显出民族地区特色,只是对其他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照搬照抄。以中南民族大学的HRM专业为例,2015年9月之前,HRM专业学生是从工商管理大类专业分流而来(工商管理大类分流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与该地区重点高校如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类似,没有体现出民族特色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培养模式千篇一律,这不仅使民族类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需求相背离,也使民族类院校的HRM专业毕业生与其他重点高校的HRM专业毕业生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同时,由于没有做到“服务少数民族,服务地方”,也很难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毕业后为家乡服务的热情。

(二)教学方式单一,没有体现民族类院校的特殊性

目前民族类院校的HRM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以我校为例,大班教学(HRM专业学生一般为70~90人左右),且与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同班教学,基本上是课堂多媒体教学,以教师讲授PPT为主,以教材为工具,辅之以为数不多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课堂互动性较差,学生参与度不高,类似于封闭式、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HRM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对复合型、应用型的HRM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HRM人才具有特殊的需求,而民族类院校HRM人才培养模式却没有体现民族事务特殊管理要求的教学环节,没有体现出民族类院校HRM专业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色性、包容性,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很难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HRM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学时比重偏低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性环节所占学时比重偏低,以我校为例,经修订的2013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课程有企业培训运作考察、企业薪酬管理考察、员工绩效考核实习等,实践总学分是17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仅为10.63%。不仅如此,目前我校HRM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能力提升,主要通过为数不多的实验课,学生参加华中高校招聘挑战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竞赛、管理者部落、案例设计、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以及院里组织实习、实习等方式完成,但是参与的学生人数有限,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亦十分有限。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普遍较少,学生在学习完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理论知识后,没有通过专业实习来增强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

二、用人单位对民族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一)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

以我校为例,HRM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和行为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业及公共部门从事HRM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人员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等课程上机操作和实验模拟,安排学生设计实践方案、收集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运用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和岗位描述、人员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企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针对企业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新员工招聘与选拔、新员工培训与发展、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实践中学习、思考,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全面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一定的民族知识

作为民族类高校的HRM专业本科生,在掌握本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应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掌握民族知识和民族理论,了解相关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民族和谐。不仅如此,掌握和了解处理民族宗教事务的知识和技能,针对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能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来分析、判断和处理。

三、民族类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一)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凸显民族特色

我校作为民族类学校,HRM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居多,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适当调整HRM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凸显民族特色。增设一些民族特色课程,如中国少数民族史、民族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少数民族学生服务民族地区的学习动力,凸显民族类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地区HRM专业人才的办学特色,增强该民族类院校在全国高校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改革课程体系与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载体,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以我校为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3本科培养方案,注重课程体系化,形成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实践课程四部分。

(1)通识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学分51,占总学分的31.87%)。

(2)学科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信息系统等(50学分,占总学分的31.25%)。

(3)专业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分析等课程(42学分,占总学分的26.25%)。

(4)教学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教学的如企业薪酬管理考察;教学实习如员工绩效考核实习,企业培训运作考察等(17学分,占总学分的10.63%)。

其次,由于HRM专业实用性比较强,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需要积极探索适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把企业现实中遇到的HRM有关问题当作教学案例,安排学生课堂集中讨论、互动,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模拟HRM过程中不同角色,亲身体验HRM问题现实场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亦可以运用实验模拟,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最后,结合民族类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让学生观摩少数民族地区企业、事业单位的HRM部门工作环境,培养学生重视民族文化、民族禁忌观察能力,将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特殊性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产学研”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

一方面通过校企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了HRM专业实习基地,学生不仅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习工作中,实习基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或者主管还能够到学院为HRM专业学生开设讲座,介绍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解疑,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企业需要人才的时候,实习生可以优先推荐、录用,实现企业和学校的一种“双赢”局面。

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动手能力强的人力资源部门总监、经理或者主管作为兼职教师,给HRM学生上授课,甚至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起指导毕业生论文,学校可以每年安排HRM专业教师至少有2~6个月时间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增强授课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建平.“产学研”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149-152.

[2]刘永安.地方性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5(6):26-28.

[3]蒋才芳.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4):71-74.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展开对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以及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情况。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现阶段社会中,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并为社会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通过对高职院校发展现状的分析,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逐渐成为火爆专业,该专业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发展中,重点关注的人才來源渠道。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培养的问题加以分析,同时重点研究在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培养的新型模式。

【关键词】国际视野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自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后,我国逐渐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在此新的发展环境下,我国各行业均取得快速发展,各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也逐渐加强对人才的关注。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企业在生产中,均认识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并逐渐加强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和培养模式的分析,能够为日后提升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应用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现实研究价值。

一、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的相对落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发展的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中,日益暴露出不同的人才培养问题。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的落后,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专业的发展[1]。在教学方法落后方面,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以教师为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过度的重视课本教学,强调教师传道受业的主导性,导致学生容易出现烦躁现象,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在课程设置落后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教师授课前,往往忽视对实际市场的调研,导致课程开发明显脱离市场的实际需求,并未针对市场中的实际岗位需求,展开针对性教学培养。由此,限制了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者专业人才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与创业培养能力的缺乏

在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也存在校企合作与创业培养能力的缺乏问题[2]。在校企合作能力缺乏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与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当前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的严峻形势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保障。由于告知院校缺乏与企业合作的目标,导致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并未建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双赢机制。而院校内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时,也并未针对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在创业培养能力缺乏方面,高职院校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对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加以培养。部分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培养人才时,并未结合党中央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中的相关内容,对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加以培养,仍主张强调就业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人才的综合培养。

二、国际视野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实现对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的创新

通过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分析,能够明确在国际视野的支持下,实现对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的创新,是尤为必要的。根据国际上关于人才要求的规定,以国际视野的角度实现对高职院校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培养,对于提升人才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方法方面,应不断深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贯彻落实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和引导作用。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应充分加强对工商企业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根据市场的实际调研,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实现对相关内容的学习。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工商企业的市场调研,通过对企业发展相应数据的分析,使课程能够与实际市场发展情况有效对接。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实现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校企合作与创业培养能力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提高校企合作与创业培养能力,是创新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在提高校企合作方面,高职院校应通过对实际市场的调研,充分加强与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校能够与企业实现对彼此的深入了解,建立双方彼此互惠互利机制。在企业、行业专家的指导下,与高职院校教师共同分析市场现状,使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师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培养对企业具有价值的针对性的人才。在提高创业培养能力方面,高职院校工商惬意管理专业教师在展开教学时,应针对创业相关课程内容,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知识教育,使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对各方面知识均有相应的了解,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我国始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下,我国各行业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日益加强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致力于通过对此类专业人才的关注,实现对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工商企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主要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和创业培养等方面,展开对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分析。同时,从上述相关指标角度出发,对具体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以研究。期望通过本文关于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相关内容的探讨,为日后促进此专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波.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为例[J].河北企业,2016,01(08):128-129.

[2]张峰.高等职业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以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05(42):184-186.

[3]谢朝阳.高职院校优化专业服务社会模式研究——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J].西部皮革,2016,04(10):230.

作者简介:韩红蕾(1983-),女,河北邢台人,管理学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上一篇:物流管理专业招生介绍范文下一篇:我美丽因为我快乐作文范文